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美国社会经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1898~1929年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PDF版,附中文书目
热度 1 黄安年 2013-1-19 07:07
1898~1929年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PDF版,附中文书目
1898~1929 年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PDF 版 , 附中文书目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1 月 19 日 发布 为了回应网友和热心读者对了解美国历史的需要 , 自 1 月 16 日起 开始发布 《 20 世纪美国史》( 1989 ) PDF 全文版目录,该书是我国美国史中青年学者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现代美国历史的专门论著。时间起自 1900 年截止于 1987 年。书中反映了当时笔者对这一时期的美国历史观察。 本书第二章 PDF 版共 31-53 页 , 共 23 页。 为了帮助了解相关中文论著 , 笔者附上当时印发由我编撰的书目即美国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1994 年内部) , 《学术交流网》 2002 年8月19日网上首发。 ***************** 现代美国史研究指南(第二章) 黄安年辑 发表:美国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1994 年内部);《学术交流网》 / 美国论著索引 / 2002 年 7 月 1 日 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19 日 重发 第二章 1898~1929 年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021. 20 世纪初和一次大战期间美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021A-4130-3001 厄利斯 · 帕克著 , 汤浩译:《美国经济成功之秘密》 , 上海民智书局 , 1930 年 , 496 页 021A-4130-3002 石滨知行著 , 施存统、周白棣译:《美国资本之主义发展史》 , 上海春秋书局 , 1930 年 021A-4130-3301 森武夫著 , 陈文鹭译:《美国战时计划经济》 , 上海申报馆 , 1933 年 021A-4130-3601 崛经夫著 , 许啸天译:《美国社会经济史》 , 上海商务印书馆 , 1936 年 021A-4130-3602 猪谷善一编 , 张定夫译:《美国社会经济史》 , 上海商务印书馆 , 1936 年 , 350 页 021A-4130-4701 毕宁编撰:《美国经济生活史》 , 上海商务印书馆 , 1947 年 , 508 页 021A-4130-4702 吴致平撰:《两次大战期间美国国民经济之发展》 , 南京新中国出版社 , 1947 年 021A-4510-1801 叶建柏编:《美国工商发达史》 , 上海商务印书馆 , 6 卷 , 1918 年 , 333 页 021A-4510-4701 革罗弗、科内尔同编:《美国实业发展史》 , 上海商务引书馆 , 1947 年 , 二册 021A-4520-3501 格树斯著 , 万国鼎译:《欧美农业史》 , 商务印书馆 , 1935 年 , 407 页 021A-3520-8101 施莱贝克尔著 , 高田等译:《美国农业史 —— 我们是怎样兴旺起来的》 , 农业出版社 , 1981 年 , 340 页 021B-4110-8701 战葆红等译 , 黄安年校:《美国经济史编撰学》 , 《史学选译》 , (1987) 021B-4130-8001 陈一之、林晓星:《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工业迅速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 《云南大学文科学生获奖论文集》 , 1980 年 021B-4130-8201 王毅:《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英、法、美、德经济发展的特点》 , 《历史教学》 , 1(1982) 021B-4130-9101 洪征嗣:《论 19 世纪晚期 20 世纪初 , 英美两国工业增长速度悬殊的原因》,《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 6(1991) 021B-4300-8001 石景云:《美国 1870~1901 年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 《世界经济资料》 , 32(1980) 021B-4580-8301 郑德程:《试论美国银行业在 1871~1914 年期间的发展》 ,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 4(1983) 021B-4710-8301 钟宁真:《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 4(1983) 021C-3920-9101 方乃纯:《试论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人口流动》 , 复旦大学 1991 年硕士论文 021C-4130-8801 胡晓明:《 1870~1914 年间美国工业发展和金融业在发展中有关资金供应与需求的若干特点》 , 南开大学 1998 年硕士论文 021C-4120-9001 黄仁伟:《美国西部农业资本主义土地关系 , 兼论 “ 美国式道路 ” 的意义》 , 东北师大 1990 年博士论文 021C-4130-9201 郭尚新:《美国工业化 , 城市化与基督教 (1865-1918) 》 , 山东师大 1992 年硕士论文 021C-4640-9002 王旭:《美国西部城镇与西部开发 (1860-1910) 》 , 东北师大 1990 年博士论文 021C-4710-8401 钟宁真:《美国的对外贸易及其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中山大学 1984 年硕士论文 022. 20 世纪初和一次大战期间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022A-1620-2801 陈家瓒编译:《福特传》 , 上海寻乐轩 , 1928 年 022A-1620-2901 福特撰 , 龙守成译:《福特产业哲学》 , 上海华通书店 ,1929 年 , 84 页 022A-1620-3001 丘曼尼撰:《福特生活》 , 上海世界书店 , 1930 年 022A-1620-3301 钟敬文编:《福特》 , 上海新生命书局 , 1933 年 022A-1620-3601 顾炎编译:《福特传》 , 上海心书店 , 1936 年 , 146 页 022A-1620-3701 王兆祥编译:《福特传》 , 南京正中书局 , 1937 年 , 100 页 022A-1620-3801 福特撰 , 朱则译:《我的实业哲学》 , 长沙商务印书馆 , 1938 年 , 48 页 022A-1620-4701 毛启爽编著:《乔治西屋氏传略》 , 上海电世界社 , 1947.4, 37 页 022A-1620-8201 福特撰 , 尤律仁译:《亨利 · 福特》 , 台北名人出版事业公司 , 1982.8 再版 , 185 页 022A-1620-8202 凯斯 · 斯华德著:《亨利 · 福特和他的汽车公司》 , 新华出版社 , 1982 年 022A-1620-8601 罗伯特 · 莱西著 , 俞再林等译:《汽车大王 —— 福特》 , 中国展望出版社 , 1986 年 022A-1620-8801 莱西 , R 著:《人车之间 : 汽车巨人福特家族成功秘史》 , 台北庆宜文化事业公司 , 1982.8 再版 , 398 页 022A-1620-8901 《人与机器 ——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家族光荣史》 , 展望出版社 ,1989 年 022A-1620-8902 中国一汽、中国国际信息资料中心编译:《福特传》 , 吉林大学 出版社 , 1989 年 022A-1620-9103 大森实著 , 耿杰中 , 万俟华译:《汽车大王福特》 ( 《控制美国的十大财阀》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1991.6, 176 页 ,RMB$ 3.00, ISBN 7-5017-1188-7/K.6 022A-1630-3301 麦克马洪著 , 斯东译:《雷特兄弟传》 , 上海大众书局 ,1933 年 , 170 页 022A-1630-7001 胡培桢译:《声学大师 —— 德福雷斯特传》 , 台北徐氏基金会 ,1970.7, 74 页 022A-1630-7002 莱文著 , 王本政译:《三极管发明人德福莱斯特》 , 台北广文书局 , 1970 年 , 190 页 022A-1630-7003 姚为民译:《乔治 · 西屋的故事》 , 台北经济日报社 , 1970 年 ,210 页 022A-1630-8101 桐渊辉著 , 王琳德译:《莱特兄弟》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年 , 97 页 022A-1630-8201 孙实著:《莱特兄弟》 , 台北名人出版事业公司 , 1982.8 再版 ,183 页 022A-1630-8301 布拉克著 , 张春旺译:《赖特与凡德罗》 , 台北台隆书店 , 1982.2, 二版 , 109 页 022A-1630-8801 孙实著 , 兰雪珍改编:《莱特兄弟》 , 新华出版社 , 1988.1, 180 页 022B-1630-7901 刘泰:《莱特兄弟与飞机》 , 《实践》 , 11(1979) 022B-1630-8201 董斯美:《开辟了上天之路 —— 美国莱特兄弟》 , 《外国史知识》 ,5(1982) 022B-1630-8901 黄安年译:《威斯汀豪斯 , 乔治》 , 《史学选译》 , (1989) 022B-5100-8001 范岱年:《美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鸟瞰》 , 《自然辩证法通讯》 , 5 、 6(1986) 022B-5100-8002 胡志宽译 , 刘绪贻校:《现代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 《美国历史研究资料》 , 3(1980) 022B-5100-8101 中山秀太郎:《美国技术发展史》 , 《世界发明》 , 4 、 5 、 6(1981) 022B-5100-8301 黄安年:《从美国历届总统的交通工具看科技的发展》 , 《外国史知识》 , 12(1983) 022B-5100-8701 董乐山:《美国科技进步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 《美国研究》 ,4(1987) *022B-5100-8801 黄安年:《论本世纪上半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 《济宁师专学报》 , 1(1988) 023. 20 年代美国的经济 *023A-1340-5101 卡恩撰 , 汉安译:《反人民的阴谋》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51 年 , 436 页 *023A-1340-5701 明顿、司徒尔特撰:《繁荣与饥馑的年代》 , 北京三联书店 , 1957 年 , 580 页 023A-1605-2101 杨尖因著:《华伦 · 哈定历史》 , 上海大陆图书公司 , 1921 年 ,88 页 023A-4130-2801 嘉惠尔著 , 陈长蘅译:《美国现今的经济革命》 , 上海商务印书馆 , 1928 年 023B-1605-8301 黄安年校:《沃伦 · 哈定》 , 《史学选译》 , (1983.12) 023B-4130-8401 陈石:《柯立芝繁荣》 , 《世界近现代史话》 ,1984 年 023B-4130-8402 韩安俊:《美国 ‘ 柯立芝繁荣 ’ 的几个问题》 , 《辽宁大学学报》 ,1(1984) 023B-4130-8801 许国林:《浅析美国 “ 柯立芝繁荣 ” 的原因》 , 《许昌师专学报》 ,2(1988) 024. 美国大企业家 024A-1620-1501 卢寿笺编辑:《美国十大富豪》 , 上海中华书局 , 1915 年、 1928 年 024A-1620-4001 卡内基著 , 俊千译:《安祖 · 卡耐基》 , 上海奔流书店 ,1940 年 , 149 页 024A-1620-4501 内文斯著 , 林科译:《白手起家 — 洛科斐勒成功传》 ,  重庆山城出版社 , 1945 年 , 121 页 024A-1620-4701 卡尼基著 , 于树生译:《卡尼基自传》 ,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7 年 , 407 页 024A-1620-7701 阿朗著 , 汪公记译:《洛克菲勒家族秘史》 , 香港新闻天地社 ,1977 年 , 207 页 024A-1620-8001 莫斯考著 , 齐蜀夫译:《洛克菲勒家史》 , 新华出版社 ,1980 年 024A-1620-8201 彼得 · 科利尔 , 戴维 · 霍罗威茨著:《洛克菲勒王朝》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2 年 021A-1620-8202 卡内基著 , 张平和译:《卡内基自传》 , 台北名人出版事业公司 , 1982.8, 再版 , 175 页 021A-1620-8203 尼文斯著 , 赵国梅译:《洛克菲勒》 ,  台北名人出版事业公司 , 1982.8, 再版 , 163 页 024A-1620-8204 杰 · 科 · 齐格尔著:《杜邦在尼龙幕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 年 024A-1620-8301 多丽丝 · 费伯著:《华尔街发家史》 , 时事出版社 , 1983 年 024A-1620-8302 布尔顿 · 赫什著:《梅隆家族》 , 新华出版社 , 1983 年 024A-1620-9101 大森实著 , 张春林 , 叶为民译:《华尔街大佬摩根》 ( 《控制美国的十大财阀》 ),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6,191 页 , RMB$ 3.00, ISBN 7-5017-1186-0/K.4 024A-1620-9102 大森实著 , 崔向荣 , 谢立平译:《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 《控制美国的十大财阀》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1991.6, 168 页 , RMB$ 3.00, ISBN 7-5017-1187-9/K.5 024A-1620-9104 大森实著 , 王锦华 , 李建新译:《铁路大王斯坦福》 ( 《控制美国的十大财阀》 ),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6,173 页 , RMB$ 3.00, ISBN 7-5017-1190-9/K.8 024A-1620-9105 大森实著 , 耿杰中 , 吴仪译:《钢铁大王卡内基》 ( 《控制美国的十大财阀》 ),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6,171 页 , RMB$ 3.00, ISBN 7-5017-1189-5/K.7 024A-1620-9106 大森实著 , 卫建华 , 张建平译:《军火大王杜邦》 ( 《控制美国的十大财阀》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1991.6, 190 页 , RMB$ 3.00, ISBN 7-5017-1092-5/K.10 024A-1620-9107 鲍勃 · 托马斯著 , 张春林 , 杨则瑞译:《娱乐大王迪斯尼》 ( 《控制美国的十大财阀》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1991.6, 203 页 , RMB$ 3.00, ISBN 7-5017-1194-1/K.12 021B-1620-8701 李薇译 , 黄安年校:《梅隆 , 安德鲁 · 威廉》 , 《史学选译》 , (1987) 024B-1620-8702 李薇译 , 黄安年校:《小摩根 · 约翰 · 皮尔庞特》 , 《史学选译》 , (1987) 024B-1620-8703 吴江梅译 , 黄安年校:《洛克菲勒 , 约翰 · 戴维森》,《史学选译》 , (1987) 025. 1898~1929 年间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025B-4220-8601 葛生华:《美国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对中国的侵略》 , 《兰州学刊》 , 1986 年美国史专号 025B-4220-8602 王锦瑭:《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形成的原因》 , 《中学历史》 ,1(1986) 025B-4220-9101 纪龙江:《美国铁路垄断组织形式的演进及其特点》 , 东北师大 1991 年硕士论文 026. 1898~1929 年间的外来移民问题 *026A-3510--9001 邓蜀生著:《美国与移民 -- 历史 , 现实 , 未来》 , 重庆出版社 , 1990.3, 421 页 , RMB$ 5.00, ISBN 7-5366-1106-4/K.62 026B-3510-7901 黄安年:《外来移民和美国的发展》 , 《世界历史》 , 6(1979) ;《美国史论文选》 , 1984 年 , 天津人民出版社。 026B-3510-8001 黄安年:《美国的发展和移民》 , 世界现代史论文集 ( 一 ), (1980) 026B-3510-8002 黄安年:《美国 — 移民的国家》 , 《百科知识》 , 1(1980) 026B-3510-8401 刘宏谊:《美国移民的发展演变》 , 《复旦学报》 , 6(1984) 026B-3510-8601 刘宏谊:《美国移民的发展演变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美国研究》 , (1986) 026B-3580-2401 《美国新移民法全文》 , 《国闻周报》 , 4~5 期 (1924.8.24, 1924.8.31) 026B-3580-8601 丁则民:《百年来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 , 《东北师大学报》 ,3(1986) 026B-3580-8602 丁则民:《美国的 ‘ 新移民 ’ 与文化测验 —— 兼评本世纪初期美国学术界限制 ‘ 新移民 ’ 入境的论点》 , 《社会科学战线》 , 2(1986) *026B-3580-8901 邓蜀生:《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 《历史研究》 , 3(1989) *026B-3580-9101 高鉴国:《二十年代美国移民限额制度的形成与影响》 , 《美国研究》 , 2(1991) 026B-3580-9301 刘亚林:《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 , 《兰州大学学报》 , 2(1993) 黄安年 1994 年 3 月 21 日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美国论著索引 / 2002 年 8 月 19 日 重发 http://www.annian.net/admin_main.htm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55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在开始全文发布《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网络版之际
黄安年 2010-12-30 15:14
写在开始全文发布《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网络版之际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30 日发布 由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3 月出版社 《美国社会经济史论》是笔者 第一部个人论文集 , 集中了 1979 - 1992 年间作者 37 个研究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题论文 分发展、改革、教学与研究三编,总共 48 万字 ,608 页。分别阐述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条件、政策、道路、理论和模式,特别是系统论述了近代史上的三次改革高潮和现代史上的四次改革浪潮。强调从经济和改革的角度重新认识美国。文章大部分是 80 年代写的,其中 1/5 篇幅为第一次公开发表。 这部论文集是铅字排印出版的 , 我本人也无电子版底稿 , 超星数字图书馆将我的这部书扫描公布在超星数字图书馆网上 , 但是违背我的免费资源共享的初衷 , 以至于我自己上网下载也得有偿服务,更别说别人了。有鉴于此,笔者自即日起自己录入各篇文章发布在博客和学术交流网上 , 免去有偿费用。当然主要还是考虑到这毕竟反映的是改革开放最初十来年个人研究美国社会经济问题的心得体会,尽管今天有了新的思考,也没有必要修改当时的文字 , 历史论述总是有着时代的烙印。 全书的绪言和目录已经发布在 《美国社会经济史论》提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695 中 , 这里还是需要再次发布。 由于 , 绝大多数文稿需要重新录入即需要时间 , 所以只能逐步发布,何时全部完工,希望明年早些时候争取在第一季度完成。 序言: 美国是世界上最年轻,经济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热潮中的我国广大读者,渴望深入了解和认识美国。 谈到美国,人们经常关心美国社会经济历史的发展趋势、发展道路和 模式 、发展动因和特点这样一类问题。诸如,为什么美国在很短的时间里从荒原发展为世界头号大国,并保持近一个世纪的优势地位 ? 在世纪之交的美田还能体持经济优势吗 ? 美国式 的发展道路是什么 ? 外来移民,跨越封建制度阶段,领土开拓和西进运动,历史上的战争,科学技术革命以及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等因素对美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 与此同时,人们还关心怎样认识近代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的美国.诸如,怎样看待从自由资本主义走向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美国的 活力 在哪里,美国还能保持 活力 吗 ? 贯穿美国历史始终的不断改革的调整政策又起了什么作用 ? 怎样看待开放型的美利坚合众国 ? 本书和广大读者讨论的正是这样一些重大问题。 美国经济的发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极为关注的课题。还在 1878 年,马克思就说过: 现在,经济学研究者最感兴趣的对象当然是美国 , 在英国需要整整数百年才能实现的那些变化,在这里只有几年就发生了。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第 333334 页 ) 一百年前的 1882 年,恩格斯也预言: 20 午后美国将成为世界上 最富有和最强大的国家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5 卷,第 334 页 )1915 年,列宁在研究了美国经济的新发展后说: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和高度方面以及使用最新技术方面, 美国都是举世无匹的。这个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是我们资产阶级文明的榜样和理想。 ( 《列宁全集》,第 22 卷,第 1 页 ) 近百年来,在经济发展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方面,美国一直居于先导的地位。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她几乎同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政治、经济联系。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尤其是美国的发展,同样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课题。它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本书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理论,历史和现状的结合,阐述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发展道路、发展特点和发展动因,从而有助于广大读者正确认识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 回顾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美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和近代史上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两次革命紧密相联,而且和近现代史上连续不断的七次改革调整浪潮息息相关。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改革资本主义的社会机制,而每一次改革调整高潮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讲,发展和改革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对孪生兄弟。美国历史上的改革调整始终和机遇相连。建国初期的改革高潮,面临能否有效地消除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影响,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任务, 19 世纪上半期的改革高潮,关系到美国的资本主义能否向横广和纵深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19 世纪末的改革高潮,涉及在近现代历史大转变的年代,自由资本主义能否平稳地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本世纪初改革高潮,对于垄断资本主义地位的巩固和确立具有重大意义,本世纪 30 年代的改革高潮,面对美国资本主义制度能否应付史无前例的严重政治、经济危机的挑战,本世纪五、六个年代的改革高潮,提出了对外称霸、对内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新任务, 70 年代以来的改革高潮则面对如何解决经济滞胀以及对内振兴经济、对外重振国威的难题。毫无疑问,美国历史上每一次改革,都是为了不断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巩固资本主义的秩序,并调整各个利益集团的相互关系。从美国近现代史来考察,美国政府当局有较强的改革调整意识,在二十世纪世界改革发展史上,美国处于领先地位不是偶然的。当然,美国的改革具有鲜明的美国特色,照搬是不可取的,完全排斥也是错误的。 改革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全球性课题。我国的改革发展事业要求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美国是当代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实力最虽的科技大国,也是近现代史上改革调整最早和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又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而精神文化危机重重的典型国家。深入研究美国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对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份基本路线,加快四化步伐,进行两个文明建设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书里的文章是 1979 年以来陆续成篇的,大部分写于 80 年代,其中五分之一的篇幅是第一次发表。今天看来,无论在材料取舍或观点论证方面都有一些需要充实和完善之处。这次出版,为了忠实于原貌,未作改动,只是订正了个别文字和印刷上的错误,并在技术上作了一些调整。 《美国社会经济史论》分发展篇,改革篇,教学与研究第三个部分,共 37 个题目。发展篇分别阐述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演变及其历史条件,发展的道路和特点,并具体分析外来移民、封建制度影响、历次战争、几次科学技术革命、政党制度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改革篇系统阐述近现代史上的七次改革高潮以及开放型的美利坚合众国。这两个部分中还收录了若干论述整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章。教学与研究篇是笔者十多年来从事美国史和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心得体会的结集。 我对美国史研究的兴趣开始于美中关系逐步正常化的 70 年代,正式从事美国史教学与研究是 1978 年以来的事。作为美国史研究的后学,我受惠于黄绍湘教授的《美国简明史》和《美国早期发展史》。十多年来,我一直受到老一代美国史专家的亲切关怀和谆谆教诲。我要特别感谢黄德禄、黄绍湘,杨生茂、刘绪贻、丁则民,刘祚昌,张梦白,邓蜀生等教授。同样,我也要 感谢许多中青年同行的热心帮助和多方鼓励。历届的美国史研究会是一所很好的课堂,我从中受益匪浅。本书中吸取和借鉴不少同行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谢。我还要感谢听过我讲授美国史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 以及看过我的论著的读者们,他们的热切期望增加了我正式出版本书的信心。 山酉教育出版社为满足学校师生、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读者认识和了解美国的强烈愿望,毅然决定正式出版《美国社会经济史论》,在此,我谨向山西教育出版社和本书责任编辑致以深深的敬意。但愿本书的面世,能为推进我国的发展与改革事业,促进中国美国史研究的繁荣略尽绵薄之力。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黄安年 1992 年 4 月 18 日 《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目录 一、发展篇 美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 (3)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 (13) 美国的发展和外来移民 .; (38) 美国的发展和封建影响的消除 (51) 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历史上的战争 (65) 美国的发展和美墨战争 (87) 美国的发展和 天定命运 思潮的泛滥 (104) 美国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118) 雅尔塔体系与美苏两极世界 (134) 美国的发展和两党制度 (139) 美国历史上的人权 (160) 美国的发展和近代科学技术 (175) 本世纪上半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90)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其世界性影响 (204) 美国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 (230)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250) 九十年代美国经济的兴衰 ... (267) 美国历史的演变和分期 (274) 二、改革篇 美国近代史上三次改革高潮 285) 美国现代史上的第一次改革浪潮 (300) 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观述评 (345) 胡佛总统反危机的自愿联合政策 (362) 罗斯福新政改革 (377)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393) 六十年代美国政府的社会改革 (404) 七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调整 (419) 从里根到布什 (467) 战后四分之一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改革和调整 (471) 开放型的美利坚合众国 (498) 三、教学与研究篇 美国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529) 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 (542) 浅论美国早期发展历史 (547) 论美国史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557) 我国出版的美国史著译作 150 年 (572) 我国出版的美国问题中文著译作 150 年 (587) 《百年来美国问题中文书目 (18401990) 》编后记 . (602) 一部富有启迪意义的美国经济史新著 .. (605)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28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交流网2002-2004年发布美国社会和经济论著评论专题索引(编号
黄安年 2010-10-10 07:58
学术交流网 2002-2004 年发布美国社会和经济论著评论专题索引 ( 编号 1053-1054)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0 月 10 日发布 自 10 月 7 日起分类发布学术交流网 2002-2004 年中国美国问题论文和资料总目,总目的编序和笔者发布的 2007-2009 年中国美国问题博文相对应,便于自己和有兴趣的网友查阅。 1053 美国社会论著评论 1053-W200201 郭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Guo Jun): 值得关注的美国早期史中的宗教研究--评张敏谦著《大觉醒》,学术批评网 / 史学评论 /2002 年 4 月 19 日首发;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9 月 22 日转发 1053-W200202 傅国涌文 (Fu Guoyong), 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 -- 读《我也有一个梦想》 , 学而思;学术批评网 / 读书时空 /2002 年 8 月 7 日转发;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8 月 30 日转发 1053-W200203 傅国涌文 (Fu Guoyong), 立国之本:人性和人道原则 -- 读《我也有一个梦想》,学而思;学术批评网 / 读书时空 /2002 年 8 月 7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8 月 31 日转发 1053-W20020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当代美国宗教》 -- 第一部有关今日美国宗教的入门读物 , 公开发表:《全国新书目》 2002 年第 6 期;《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评论 /2002 年 6 月 6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14 日重发 1053-W200205 李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 (Li Xia): 读《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 学术批评网 / 史学评论 /2001 年 12 月 29 日首发;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0 月 3 日转发 1053-W200206 杨玉圣 (Yang Yusheng): 《沉重的思考 -- 评《移民与近代美国》 ( A )美国历史散论》;学术批评网 / 史学评论 /2002 年 10 月 11 日发布;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0 月 13 日转发 1053-W200207 杨玉圣 (Tang Yusheng): 《沉重的思考 -- 评《移民与近代美国》( B ),《美国历史散论》;学术批评网 / 史学评论 /2002 年 10 月 11 日发布;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0 月 13 日转发 1053-W200208 张小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Zhang Xiaojun): 评《世代悲欢 美国梦 》 -- 兼与《美国与移民》比较,学术批评网 / 史学评论 /2002 年 4 月 26 日发布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9 月 24 日转发 1053-W200301 刘见林( Liu Jianlin): 见林新书介绍:《谁来照顾你?》 , 发表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四十二期 (2003 年 11 月 12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中关系评论 /2003 年 11 月 14 日转发 1053-W200302 刘见林( Liu Jianlin): 《哥们,我的国家在哪里?》 , 刘见林文 , 发表:《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47 期 )/2003 年 12 月 17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3 年 12 月 19 日转发 1053-W200303 刘见林( Liu Jianlin): 《同性恋与文明》和《陌生人:同性之爱在 19 世纪》 , 刘见林文,发表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48 期 (2003 年 12 月 24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12 月 26 日转发 1053-W200401 刘见林 (Liu Jinalin): 《宗教宽容观念是如何来到西方的》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49 期 (2003 年 12 月 31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1 月 8 日转发 1053-W200402 刘见林 (Liu Jinalin): 见林新书介绍:美国,耶稣之国――介绍新书《美国耶稣》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2 期 (2004 年 1 月 14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 月 17 日转发 1053-W200403 刘见林 (Liu Jinalin): 见林新书介绍:被人遗忘的美国人-工作的穷人 / 《华盛顿观察》周刊第 6 期 /2004 年 2 月 25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3 月 4 日转发 1053-W200404 刘见林 (Liu Jinalin): 见林新书介绍:《我们是谁:对美国民族认同的挑战》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9 期 (2004 年 3 月 16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3 月 19 日转发 1053-W200405 刘见林 (Liu Jinalin): 《我们是谁:对美国民族认同的挑战》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9 期 (2004 年 3 月 16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5 月 7 日转发 1053-W200406 见刘见林 (Liu Jinalin): 林新书介绍:《旅行指南:关于民权运动》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25 期 (2004 年 7 月 14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7 月 18 日转发 1053-W200407 刘见林 (Liu Jinalin): 见林新书介绍:《自由的代价:非洲裔美国人和利比里亚的建立》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37 期( 2004 年 10 月 13 日) ;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10 月 15 日转发 1053b-W200408 刘见林 (Liu Jinalin): 《在天堂里行驶:我们是如何以将来时态在现在生活的》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42 期 (2004 年 11 月 24 日 ); 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论坛 /2004 年 11 月 25 日转发 1054 美国经济论著评论 1054-W200201 编委会 )Bianweihui: 《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编者说明,编委会文,《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0 月 14 日网上首发 1054-W200202 何欣(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 (He Xin): 简评《美国早期现代化的两条道路之争》 , 学术批评网 / 史学评论 /2001 年 12 月 26 日首发;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0 月 2 日转发 1054-W2002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喜读《当代美国经济》 , 公开发表:《全国新书目》 2002 年第 1 期;学术批评网 /2001 年 12 月 4 日网上首发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学术问题评论 / 美国问题研究 /2002 年 5 月 30 日发布 ; 2002 年 8 月 14 日重发 1054-W20020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美国企业经济管理图书一览 , 《市场报》 /1998 年 4 月 18 日;《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评论 /2002 年 7 月 12 日网上首发; 2002 年 8 月 14 日重发 1054-W200205 罗思东(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Luo Xu): 文美国郊区化的动力──《马唐草边疆》读后 ,, 学术批评网 / 史学评论 /2002 年 4 月 22 日首发;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0 月 3 日转发 1054-W200206 王 旭 (Wang Xu): 《马唐草边疆》评介(上) , 《东北师大学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0 月 4 日转发 1054-W200207 王 旭 (Wang Xu): 《马唐草边疆》评介(下)《东北师大学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0 月 4 日转发 1054-W200301 杜菁琳 (Du Qinglin): 亚洲制造新畅销-鬼故事,发表 : 《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3 年第廿七期 (2003 年 7 月 16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7 月 18 日转发 1054-W200302 关力远 (Guan Liyuan): 新书书评:《资源战争 : 全球冲突的新展望》 , 发表:《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2 年第 15 期( 2002 年 12 月 18 日);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讨论 /2003 年 7 月 9 日转发 1054-W200303 关力远 (Guan Liyuan): 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利与弊 --- 分析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新书介绍 , 发表:《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2 年第八期( 2002 年 10 月 30 日)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讨论 /2003 年 7 月 9 日转发 1054-W200304 黄安年 (Huang Annian): 读《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有感( 2000 年 1 月 31 日日记摘录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3 年 7 月 16 日首发 1054-W200305 《华盛顿观察》周刊 (Huashengdun Zhoukan): 美国物语:《势利眼:美国版本》 , 发表:《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2 年第 14 期( 2002 年 12 月 11 日);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讨论 /2003 年 7 月 9 日转发 1054-W200306 《华盛顿观察》周刊 (Huashengdun Zhoukan): 中国物语:书评《国际化的中国:国内利益和全球性联结》和《银行业务的背后管道:私有企业家在中国》 , 发表:《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2 年第十期( 2002 年 11 月 13 日);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讨论 /2003 年 7 月 9 日转发 1054-W200307 《华盛顿观察》周刊 (Huashengdun Zhoukan): 新书介绍:快餐国家-美国人饮食的黑暗面 , 发表:《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2 年第四期( 2002 年 10 月 22 日;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讨论 /2003 年 7 月 9 日转发 1054-W200308 罗思东 (Luo Sidong): 城市政策与大都市区政府的复兴 评戴维腊斯克的《没有郊区的城市》( A ) , 发表:《美国研究》 /2003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3 年 12 月 26 日转发 1054-W200309 罗思东 (Luo Sidong): 城市政策与大都市区政府的复兴 评戴维腊斯克的《没有郊区的城市》( B ) , 发表:《美国研究》 /2003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3 年 12 月 26 日转发 1054-W200310 任晓 (Ren Xiao): 基金会与美国精神 -- 读资中筠教授的《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发表 : 《美国研究》 /2003 年第 2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7 月 8 日转发 1054-W200311 时殷弘 (Shi Yinghong) 、宋德星 (Song Dexing): 作为大战略组成部分之一的对外经济战略 《美国对外经济战略》述评,发表:《美国研究》 /2003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3 年 9 月 13 日转发 1054-W200312 张建新( Zhang, Jianxin ) : 从自由贸易走向战略博弈 读《战略性贸易政策和新国际经济学》 , 发表:《美国研究》 /2003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3 年 12 月 26 日转发 1054-W200401 韩德 (Han De): 《一种特殊关系的形成》中文版序 / 美国研究 /1987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4 日转发 1054-W200402 刘慧华 (Liu Huihua): 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 -- 评吉尔平的《全球政治经济学》 / 《美国研究》 /2004 年第 1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3 年 3 月 25 日转发 1054-W200403 刘见林 (Liu Jinalin): 见林新书介绍:《变黑的河流:环境对中国前途之挑战》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35 期( 2004 年 09 月 29 日);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9 月 30 日转发 1054-W200404 刘见林 (Liu Jinalin): 见林新书介绍:《大分裂:乡郊美国 v.s. 城市美国》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45 期( 2004 年 12 月 15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12 月 17 日转发 1054-W200405 刘见林 (Liu Jinalin): 见林新书介绍:《为全球化辩护》 / 《华盛顿观察》周刊第 7 期 /2004 3 月 3 日;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3 月 5 日转发 1054-W200406 刘见林 (Liu Jinalin): 见林新书介绍:《企业巨人: 7 位商业创新者和他们创建的帝国》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22 期( 2004 年 6 月 23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6 月 26 日 1054-w200407 刘见林 (Liu Jinalin): 见林新书介绍:《指挥链:从 9.11 到阿布格莱布之路》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39 期 (2004 年 10 月 27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中关系评论 /2004 年 10 月 28 日转发 1054-w200408 刘见林 (Liu Jinalin): 《伏尔甘的崛起:布什的战争内阁史》 / 《华盛顿观察》周刊第 11 期( 2004 年 3 月 31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4 月 1 日转发 1054-w200409 刘见林 (Liu Jinalin): 《抉择:统治全球还是领导全球》 / 《华盛顿观察》周刊第 12 期 (2004 年 4 月 7 日 )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4 月 9 日转发 1054-W200410 刘见林 (LiuJinalin): 见林新书介绍:《距离纳摩尔城还有十分钟路程》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17 期 (2004 年 5 月 19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6 月 1 日转发 1054-W200411 刘见林 (Liu Jinalin): 见林新书介绍:《软实力:世界政治的成功之道》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21 期 (2004 年 6 月 15 日 ); 学术交流网 / 中国问题评 /2004 年 6 月 22 日转发 1054-W200412 刘见林 (Liu Jinalin): 《超级大国综合症:美国与世界的启示录式冲突》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26 期 (2004 年 7 月 21 日 )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7 月 25 日转发 1054-W200413 刘易 (Liu Yi)( 信报记者 ) 整理 : 揭秘 一开始他的目标就是伊拉克 克拉克眼中的小布什与克林顿 / 北京娱乐信报 /2004 年 5 月 30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8 月 9 日转发 1054-W200414 卢 风 (Lu Feng): 尘暴:从 70 年前的美国到今日之中国 -- 环境史经典之作《尘暴》简介 / 中华读书报 ; 史学评论网 /2004 年 01 月 14 日转发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介 /2004 年 1 月 15 日转发 1054-W200415 屈从文( Qu Congwen)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01 级硕士研究生 ) :珀金斯《门罗主义史》述评(上) / 世纪中国 /2004 年 07 月 16 日 ; 史学评论网 /2004 年 7 月 20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7 月 20 日转发 1054-W200416 屈从文( Qu Congwen)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01 级硕士研究生 ) :珀金斯《门罗主义史》述评(下) / 世纪中国 /2004 年 07 月 16 日 ; 史学评论网 /2004 年 7 月 20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7 月 20 日转发 1054-W200417 石 斌 (Shi Bin)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 美国扩张主义的根源 -- 《美国人对机会的寻求( 1865-1913 )》简评 / 史学评论网 /2004 年 08 月 05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9 月 13 日转发 1054-W200418 世纪中国 (Shiji Zhongguo): 大卫哈维的新著《新帝国主义》 / 世纪中国 /2004 年 10 月 19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10 月 24 日转发 1054-W200419 徐静之 (Xu Jingzhi): 从新政到里根经济学 -- 读陈宝森著《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 - 从罗斯福到里根 / 美国研究 /1989 年第 1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介 /2004 年 4 月 26 日转发 1054-W200420 徐思彦 (Xu Siyan)( 《历史研究》主编 ): 冷战史研究: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 中华读书报;学术批评网 / 史学评论 /2004 年 11 月 13 日;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论坛 /2004 年 11 月 14 日转发 1054-W200421 杨 广 (Yang Guang): 历史理论战略 -- 读《大国的兴衰》 / 世纪中国 /2003 年 10 月 10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6 月 15 日转发 1054-W200422 张帆( Zhang Fan): 一种新的阐释美国外交政策的方法 -- 读《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 / 《美国研究》 /2004 年第 1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3 年 3 月 25 日转发 1054-W200423 中国世界史研究网 (Zhongguo Shijieshi Yanjiuwang): 美英现代社会调控机制 --- 历史实践的若干研究 / 中国世界史研究网 /2004 年 7 月 10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7 月 22 日转发 1054-W200424 资中筠 (Zi Zhongyun)(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 ): 《散财之道 -- 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 前言 / 财经;学术批评网 / 史学评论 /2004 年 1 月 6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4 年 1 月 8 日转发
个人分类: 博客专题目录(10-11)|335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