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生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生

相关日志

我对学生的教育方法
YuanyuanYi 2009-6-4 21:44
我对学生的教育方法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我的主要方法就是,要求学生:1.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2.学什么专业就要爱什么专业;3.要尊重权威,但不要崇拜权威,要敢于创新。
个人分类: 学校生活|3238 次阅读|2 个评论
“流氓教师”也是娱乐时代的特殊产物
mingmingde 2009-5-31 22:47
【注:今天有一位我过去的学生,也没有署具姓名,写信问我对陈丽天所谓流氓教师的看法。我也很好奇,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新奇事物不断涌现的时代,就连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群体也经常弄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情来,不仅令我辈深感落后和愚昧!我从网上查了一些资料,获得了对流氓教师的以下看法,算是对这位同学交了个差。】 同学,你好! 感谢你让我知道陈丽天老师的事情,此前我对此事一无所知,今天抽空上网查了一下,认真阅读了陈老师的几十条语录,有一些想法,跟你交流一下: 1,不同意把陈老师叫做流氓教师,流氓的用语不符合人们一般对这个词的理解和用法,也不能准确地表达陈老师的教学风格,有些不恭不敬、把陈老师痞子化的意味。 2,陈老师讲的是刑法学,我是外行,从他的那些语录里,我没有领会到刑法学的真谛,只是觉得有趣或者生动而已。 3,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取决于这个老师的知识结构、专业功底、人生阅历、社会经验乃至性格特征、心理素养等等,并不是单一因素起作用的结果。 4,陈老师的讲课风格不可复制,乃至此前网上流传的新东方的罗老师其实也一样。就像东北人特别是辽宁人的口才一样,那是特殊的文化环境的产物,是别的文化环境所不能比拟的。 5,一个老师的教学效果好不好,不在于学生喜欢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讲话方式,而在于他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学到这门课的精髓。如果是艺术欣赏课,当然需要老师有极高的艺术表演能力;但如果是理论课,那就必须让学生在深刻准确地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否则就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的本来意义。 6、学生毕竟是学生,是处在学习知识、增长本领、学习做人的过程中的人,因此,并不是学生喜欢的东西都是正确的、合理的或者是应该推崇的,主要还是看看这种东西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有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一些低俗趣味和娱乐需求。要娱乐看赵本山、小沈阳的小品就可以了,而要学知识长本事还是以严肃认真为主调。 7,陈老师的很多东西实际就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是一种理解上的灵活性,应该说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机智,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这种教学机智是建立在对这门课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熟练驾驭、透彻掌握和深刻圆通的理解之上的。 8、一般老师之所以做不到陈老师那样,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大多顾及到教师的特殊身份和教室讲台的特殊场合以及在人生学习途中的特殊对象,教师的职业道德决定了他不能在讲台上就像在酒桌上、私房里一样口无遮拦、随意恣肆。陈老师不过是不分场合而已了,并且学生们也认为这样的老师真性情、真可爱,于是追捧。但冷静下来,深细想想自己从陈老师小品表演般的课堂上除了娱乐嬉笑之外,还得到了什么,特别是就这门课得到了什么?就可能会有另外的看法了。 9、陈老师、罗老师这样的流氓教师的出现如同赵本山小品王的出现一样,是这个娱乐时代的特殊产物,并不具有普遍性,也不可能长久下去,他的教学也不可能成为正面的、经典的教学案例。 10,作为学生应该正确对待学校所开设的各门课程,理解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而不是根据老师的讲课方式能否迎合自己的趣味来进行取舍;同时也要理解各种各样的老师,老师们也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产物,教学既有经验的积累,也有艺术的修炼,更有对这门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老师也是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中的人。 仅谈这一些,纯属一家之言,供你参考。再次感谢信任! 祝进步! 吴老师 09.5.31 在2009-05-30 18:45:34, xxx@sina.com 写道: - 隐藏引用文字 - 吴老师您好,我是 07 级新闻班的学生,我在写一个文章。文章是关于热议的 流氓教师 陈丽天的。 能不能麻烦您花费您宝贵的两分钟,从教师的立场上,谈一下你对这样一个老师的看法。 谢谢。
个人分类: 碎嘴教育|3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篇连载]《我在工大这七年》之1:入学的沉重脚步
pony1984621 2009-5-26 18:16
这是一位应届毕业生的心灵历程 这是一位硕士研究生的肺腑之言 这是一位普通人的酸、甜、苦、辣 这是一位学生对学校和社会的呼唤和呐喊 如果,你想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如果,你想知道青春少年的苦乐年华 如果,你想探索人才成功教育的通幽曲径 如果,你想研究当今高校教育的成功与失败 敬请关注连载《我在工大这七年》,讲述咱大学生自己的故事 《我在工大这七年》 之 1 :入学的沉重脚步 文/马志飞 首先,我要声明,我不是暴露狂。 不知是从哪儿听到的,说喜欢写作的人都有暴露癖,疯狂吐露内心的秘密就如同身体上的走光一样,一件件剥去虚伪的外衣,将自己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任人抚摸、玩弄。 我不是。 这只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仅此而已。 当我闭上眼睛,想起往昔一幕幕,凌乱的回忆如飘飞的落叶,游走在那曾经走过的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万千思绪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总是提笔忘字,欲言又止。 既然是流水账,就还是从我入学那天开始吧。 2002 年 9 月的那天,老爸送我上学。记忆中爸爸只送过我两次。一次是我上小学,这一次就是我上大学,中间相隔整整 12 年。这回也是我第一次坐上火车,第一次离开我的家乡河南。总是渴望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可在车上,看到父亲严肃和沉重的表情,我本来很兴奋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消沉。下了火车,一切都很顺利,亲热的校友用校车把我们安全接送到南区。来之前我就已经打听好了,说第一年我们新生是在郊区,我也没有在意,毕竟只呆一年嘛,再苦也得比我们中学强吧。 可是,我错了。 南区的荒芜和校园面积之狭小,绝对大大超出我的意外,心目中大学里的高楼、图书馆、会堂、影院、购物中心在这里全是袖珍版。爸爸先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回来后一句话也没说,因为他在家里已经跟我做过很多思想工作。可我意已决,他还是选择了尊重我的意见。经过几个小时的排队,终于办完所有的入学手续,老爸对我不放心,一切事情都是他亲自去,完了之后还要教我如何使用饭卡和银行卡。不怕大家笑话,我一个农村来的孩子,以前真的没有见过饭卡这东西,更没有拥有过银行卡,这一下子要开始掌管所有的吃穿住用大权,还真不习惯。 安顿好这所有,老爸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看到家父那已经不再笔直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朱自清笔下那一幕,眼泪夺眶而出,我不知道此时父亲在想什么,也不知道我以后的路该如何去走,更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这一切都在等待着时间的考验 宿舍是 8 人间,大家都到齐了,对床的兄弟来看了一下,还没等把行李放下,就离开了,从此他再没有回来。 那晚,我久久未能入睡,也许是不习惯这种上下铺的硬板床,也可能是不习惯和几个陌生的兄弟同居一室。以前,我从没有在学校住过,就连高中我都是一直来来回回的每天跑。 宿舍的兄弟很友善,很健谈,两个河南人,两个河北人,两个陕西人,一个甘肃人。全是北方的汉子,同样的豪放和淳朴让我们大家没过几天就变成了很亲密的兄弟。出则同行 , 归则同坐。一开学就是军训,先分连队,那时候还不知道我们一个班的人是谁,就连最想先认识一下的女生都不知道有哪几位。所以,宿舍的兄弟成了我最亲最近的人。 那时候,感觉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写信和收信。几乎是每天往收发室里跑,有盼头的日子过得总是很舒坦。差不多每月都会收到家父的来信,有些话不便于在电话里面说我,老爸只好在信里委婉的讲出来,他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总是让我不能平静,每次拿到爸爸的来信,我都会一个人来到操场边上的小主席台下,拎上一瓶啤酒,半醉半醒之间反省、悔过。现如今,老爸写给我的每一封信我还完完整整地保存着,舍不得丢弃。现在网络发达了,再也没有写信的习惯了,可是还非常怀念写信、收信的那段日子。 2002 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下雪总是很浪漫,但雪一下,就临近放假了。期末考试快要结束的时候,同班同学一起小聚了一下,男生女生都来到我们宿舍,买来很多零食和啤酒,大家开怀畅饮,好不痛快!清晰地记得,那天晚上,我趴在桌子上,泣不成声,也不知道为了怎么,把大家都吓坏了,说了些什么我也不记得,只有一句话我说得最多:我想回家。 半年没有见到老爸老妈了,临行前,刻意打扮一番,又专门买了一条领带,故作成熟样,当时的心态是特想向家人表明自己是个大学生、已经成熟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我真的好傻好傻。
个人分类: 原创文学|6179 次阅读|5 个评论
[长篇连载]《我在工大这七年》自序:不得不说的秘密
pony1984621 2009-5-25 21:32
这是一位应届毕业生的心灵历程 这是一位硕士研究生的肺腑之言 这是一位普通人的酸、甜、苦、辣 这是一位学生对学校和社会的呼唤和呐喊 如果,你想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如果,你想知道青春少年的苦乐年华 如果,你想探索人才成功教育的通幽曲径 如果,你想研究当今高校教育的成功与失败 敬请关注连载《我在工大这七年》,讲述咱大学生自己的故事 《我在工大这七年》之自序《不得不说的秘密》 文/马志飞 七年,人生近十分之一。我把最美好的青春永远地留在了工大。 这个工大,不是传说中的哈工大,而是一个日益被湮没的太原理工,即使她也有着 211 的光环,但仍然挡不住大家对她的失望与冷漠。 马上就要擦屁股滚蛋了,大家都这么说。有人问我,最想 留给母校的一句话是什么,我想来想去,也学本山大叔一句:来时的火车票谁给报了? 玩笑归玩笑。其实,我还是应该感激母校的。这七年来,我从一个 18 岁的少年成长为 25 岁的老汉,当年的豪情壮志、蓬勃朝气虽然已经被消磨得无棱无角了,但成熟是写在了脸上,有时候也学会了故作深沉、闭目遐想。从开学典礼到毕业典礼,从招聘会到考研保研,从非典肆虐到伤寒传闻,从偶尔发生的食堂罢餐事件到不再是新闻的学生跳楼自杀,从二男争一女而火拼的花边新闻到有人扬言报复同学的煤气罐事件一件一件小事都已经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琐事就如同千篇一律的上课下课一样,构成了我这七年平凡而不平淡的生活。 这里有我的梦想,这里有我曾经一次次擦过的桌椅板凳,这里有我最亲最近的导师,这里有我许许多多可亲可爱的同学和校友,还有那曾经和恋人一起走过的绵延小路 我没有能力考上名牌,但我有幸认识众多名师。 我没有机会参加北京奥运会,可我有幸参加国际煤博会。 我没有赶上工大的 100 年校庆,可我赶上了矿院的 50 年庆典。 我没有本事追求到一个老婆,可我曾经最亲爱的人还是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忠告。 所以,我还是收获了不少。 2002 年,从河南我来到太原。当年的高校排行榜上,我们太原理工位居 78 位,不算很烂。不管外界如何评论,也不管人们如何看待排行榜,我心里还不是特别失望,毕竟她还有个 211 的虚衔。等我毕业的时候,我却发现,在排行榜上前百名里正数倒数怎么也找不出她的名字了。这是件很令人抑郁的事情。常跟朋友开玩笑说,我来工大时,她 78 ,经过我的几年学习,她跌出 100 ,这可真的不怨我阿! 要问我对工大有多熟,打个比方说:刚入学的时候,我找不见一个厕所,到我毕业的时候,我已经走遍了每一个厕所。当然,不包括女厕所。 快毕业了,酒要喝,酒瓶就不要摔了。不管怎么说,工大始终是我的母校,不管在这里我是否实现了梦想,但总算完成了她的使命。自己的路终究是要自己走的。离别前,我还是要说几句话的,算是记录我这七年的流水账,也算是缅怀我逝去的七年青春。 是为序。
个人分类: 原创文学|6334 次阅读|2 个评论
孔子也喜欢听话的学生
famingkuang 2009-5-24 10:24
大家都知道颜回(又叫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无论在道德和学问上都是孔门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孔子在他的著作中经常提到他。 论语《为政》篇中这样写道: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一段用现代文来讲就是这样的: 孔子说:我经常和颜回一谈就一整天,颜回从来都不反对我的意见,看上去就象毫无主见的人一般。但当他不在我面前的时候却经常检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结果不但领会了我的意思,而且还有所发挥。其实颜回呀,并不笨。 从这一段我们知道了一个做学问的人该如何与老师相处了。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也可以类似的处理。 1 ,学生选导师很重要,选什么样的导师关乎自己一生的命运,千万不可马虎了之。试想,如果颜回不是拜孔子为师,而是拜牛子、马子为师,能有那么大的作为吗?反观我们现在的许多研究生,并非喜欢其导师,也非喜欢其学问和智慧。只为读研究生而读研究生,如何能从内心深处萌生出对导师的尊敬呢? 2 ,一旦选定导师后就要死心塌地的跟着导师,尊敬老师不是表面上的恭恭敬敬,而是出是于内心对老师的知识和智慧的崇敬。对老师表面上的恭敬只能做到一时,只有对老师的知识或智慧的尊敬才能发至内心,才会真正的感人。 颜回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不违如愚,老师说什么都认真的听,认真的记,认真的思考,不加批判的吸收。这点很重要,当你的知识面不够宽的时候不要太自以为是,要相信导师的人品、相信导师的知识、相信导师的眼光。不要因为有一点点小聪明就尾巴翘上天,不把导师放眼里,否则,老师如何肯把时间花在你身上?试想,如果颜回不不违如愚般的对老师恭恭敬敬,言听计从,孔子弟子三千,又何以独与颜回吾与回言终日?所以要想得到导师的青睐就必须从内心里尊重导师,从外表上顺从导师,最好能象颜回一样不违如愚。有导师的精心栽培,你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这是从师的技巧,也是为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人品的根基正,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些一天到晚埋怨导师的人应该先自省自省。一个人不懂得自省的人是学不到什么真正的东西的,也不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3 ,一个好的学生就要象颜回一样要懂得退而省其私,这里的省其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问要不断的反省,将学到的知识象牛一样不断的反复咀嚼;二是对自己的为人处事进行检讨。如果能有所得,导师也会高兴的。 4 ,有所为而不忘其师,老师不一定要占有你的功劳,只要你能记得恩师之情就行了。现在有的学生只要有一点点成果就将导师徶在一边,不承认自己是得益于师长,以为自己的学问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与导师毫不相干,导师又何以能尽心尽力的教导于已呢? 颜回有所得也不敢独占其功,能够亦足以发,孔子更加的快乐,也更加爱护颜回了,并在人前人后,无不得意的称赞颜回回也,不愚。颜回有孔子如此精心的栽培想不成功都不行。 颜回的求学方法不失为当代研究生们效仿之法也。
个人分类: 论语|1992 次阅读|16 个评论
我所接触的与奥赛有关的人和事—(2)我的学生
qlms 2009-5-23 15:22
刚才写了和奥赛有关的我的老师,接下来写我的学生。 第一次亲密接触奥赛,是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那应该是03年春天的某一天,我在宿舍门口看到一位阿姨好像找人的样子,就过去说,阿姨你找谁?阿姨说,我想给我儿子找一个物理的家教,最好是高中参加过物理竞赛的那种。因为我知道师弟是参加奥赛被选到吉大的,就打电话给他,但是他对做家教没有兴趣。后来我又和我身边一些做家教很有经验的同学联系,但是一听说是奥赛的学生,大家都不愿意接。后来阿姨决定,让我去试试教他儿子一段时间,这也成了我读研究生期间一段美好的经历。到今天,我还和我学生一家保持联系,每次去长春,大家都会在一起吃饭聊天~~ 接了这份物理的家教之后,我才了解到物理奥赛的真面目,因为每次去给学生上课之前,我都要提前备课的。我自己的看法是,奥赛虽然叫中学奥赛,但是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中学生所了解的范围,完全就是大学物理部分,有些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别说大学生,就算老师,也一时半会,估计弄不明白。 一年多之后的结果是,我的学生获得了吉林省物理奥赛的一等奖(共30人),具有报送985学校的机会,排名不是很靠前,去北大清华难度很大。最终他去了上海交大,不过大学期间不再学物理,而选择电子系,也算是和物理相关吧。 第一次接触物理奥赛的学生,给我的感触是,要想走奥赛这条路,学生一定要有天分,没有天分,还是别学了,要不最终他也痛苦,作为家长你也痛苦。仅仅为了保送大学读奥赛,是否值得,我不敢妄下结论。06年的时候,我曾经在杨振宁老先生身边,听他和一个几年前奥赛的金牌选手对话,杨先生亲切的问他现在物理学的怎么样,回答说已经转系了,具体我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再谈一些我的外国的学生。 06年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在新加坡举行之后,不知道是新加坡秀美的风光,还是全额奖学金的诱惑,一些外国的奥赛奖牌获得者,都在那年的秋季申请到我们学校读书。我曾经给大二的学生带过实验课,了解一些他们的情况。 总体来讲,这些获奖的学生,到大学之后的表现,可以均匀的分为三种。一种是成绩和表现狂好,第二种就是和普通学生差不多,还有一种,就是对物理没有兴趣了,成绩很差,奖学金被取消,最终有一个学生好像退学回他自己的祖国了。 比较聪明的学生,和我接触比较多的,是一个来自澳门的学生。(下图中左四,左一是我) 不过这个小孩也很有特点,就是想法很多,动手能力很强,遇到他喜欢的课题,可以不睡觉也加班去做,但是考试成绩一般。我带他实验课的时候,曾经几次催他交作业。 说起来也挺有趣的,半年前他来我们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他是奥赛选上来的,有一次聊天,他说他是06年奥赛银牌得主,我说我们两个应该合影过,他说不知道啊。于是我翻出来照片,发现我们的确合影过。因为那年我和中国的四个代表队,都曾经合影。不过这件事给我的看法是,和不熟悉的人合影,没有多大意义,最终大家都忘记了这回事。
个人分类: 物理与生活|352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的生产教育-转
sunapple 2009-5-15 08:58
1937年研究教育的人写下的文字: 中国的生产教育 陆觉先、赵廷为 中国自受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武力、政治、经济、文化等侵略以来,自身的社会便在畸形的发展过程中,供列强无厌足的敲骨吸髓,既未跟着欧美资本的生产的路子跑,又不知自己去另闯出路,摆脱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羁绊,还是只向着不生产的不节俭的浪费方面奔走。于是有资产者把全由直接剥削而来的大量资金,聚集起来,不愿作生产事业,只知敛取利润以自肥,作个人享乐, 甚至把数千万的现金送到外国银行去保险,间接帮助外国资本家剥削中国人民的汗血。 这在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一方面来说,是得了极大的便宜,即利用我们的大宗游资,变为生产的资本,复以廉价来收买我国的原材料或劳动力,制造出商品,再用贸易的方式对我们实行剥削;但在中国一方面来说,却不仅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白白断送了整千万生产的资本,而且还受了国际资本主义的贸易方式的剥削,加速地促进了我国 农村的破产,工业的衰落,商业的调敝,而使中国的整个产业界,几乎很难有抬头和发展的希望。 中国产业界既如此不景气,当然无由容纳大量的具有生产技术的人才,同时他们莫不中了传统教育的思想的遗毒,对学而优则士的观念,还没有打破。因而学工程的、学采矿的、学纺织的等等,多跑入政军学三界。据何清儒氏的调查(注一): 职业学生就业的,占74%,而能用其所学的,仍属极少数,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可是军政学三界容纳人才究竟有限,学校的毕业生还是逐年增加,人浮于事的现象,日益显著,于是奔走、钻营、挤轧、为谋生上所必要。另一方面事业的学生多半在城市里已染上了奢侈的恶习,不大愿意还乡去从事农村或其他社会工作,其结果往往流浪在城市里,成为高等流氓;就使甘愿还到农村服务的,莫不装束入时,享用奢侈,其结果不过替帝国主义做推销员,实无异使生产加速地降低,而浪费一天天地增加。还有占绝对多数的农工,他们终日劳动,尚难温饱,当然也没有时间去受教育;同时其子弟的入学费用,不但无 能力 担负,而且还要牺牲他们的宝贵的应该用于求学的时间去帮工,以维持一家的生计,结果民众与教育绝缘的程度,使日甚一日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学生时代(4)
wzhong 2009-5-13 16:09
1982年我来到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学习。那时候读大学是没有什么经济负担的,不要学费和住宿费,国家还根据学生的家庭收入情况给予数额不等的助学金。一等助学金17.5元/月,三等是11.6元。我知道有的节俭一点的同学就靠国家的一等助学金,吃饭、买书就够了,不再需要向家里要钱。 我考上大学后,我的4个姐姐就决定每人每个月给我10元钱。当时她们都已经成家,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姐姐们对我真是太好了。我的姐夫对我也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关心照顾我。每个月姐姐们拿出相当于自己每月工资的20-30%供我读书,而且整整四年,从没有间断。她们对我的恩情,我是永远无法报答的。 每个月40元,在当时算是小富翁了。4个姐姐、姐夫都是普通的职工,我知道挣钱的辛苦,因此我从不会乱花一分钱,生活很节俭。放假回家,我会买一些这边的特产给她们。第一年春节回家,买的板鸭,因为不会做,咸得要命,吃了一星期才消灭掉,以后再也没买过板鸭。我知道大姐夫爱吃辣,特地从南京带了好多辣挂面给他。 南京大学的学习氛围一直非常好,学生们都很刻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晚自习到教室找座位很困难。由于每个班没有固定的教室,我们上自习只能到处去找没有课的教室。(20多年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图书馆的南面有一排平房,是通宵不熄灯,那里的座位真是一座难求。不管认识不认识,都是一个挨一个的坐,不会浪费一个座位。冬天的时候,无论男生女生,几乎每人都是身穿厚厚的军大衣在灯下苦读。 从大二开始,我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除了高中两年,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干这个,轻车熟路了,呵呵)。除了专业课学习,当时我们还学习《大学语文》,这是匡亚明校长建议开设的必修课。我觉得这门课很有必要,现在有的理工科学生写个简单的邮件都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当时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看电影,周末或者考完试,都会和同宿舍的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当时电影票大概2毛左右。新街口的胜利、鼓楼的曙光、山西路的军人俱乐部是我们常去的地方。 那时学术讲座很少、更没有什么网络,学习不紧张的时候就在图书馆翻翻杂志。当时也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有些问题甚至现在还很迷惑。比如对于进化论我只了解点皮毛,但是想到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简单的物种到复杂的生物,就这样进化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感觉不可思议。从猿到人,为什么脸上的毛都进化没有了,而人的头上的头发却一直在生长?为什么人的头发这么特殊?如果一辈子不理发,头发可以长到脚后跟,好像没有什么其他生物具有这种头发。人的头发的特殊性,有什么生物学意义吗?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吗?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异性,人长那么长的头发又为了什么呢?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搞明白人的头发为什么与众(其他生物)不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过的4年师范大学
slowlight 2009-5-9 15:55
突然之间,科学网上关于师范教育与师范大学的帖子突然多了起来,我这个师范学校特别是山东某所以考研而著名的学校毕业的学生,突然想到是否需要反思以下那几年受的教育,为网上的朋友提供靶子或者匕首。 为什么选择师范大学?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选师范大学,可能是听了家人朋友的建议,而自己对专业、方向也没有什么感觉。我相信现在很多的学生在面临选专业时也有这样的情况。后来我想可能是当时(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一些专业不好找工作或者找不到好工作,而师范毕业总可以去学校,算是比较稳。实践证明这个想法是多么的不与时俱进,2002年,工科毕业生工作机会不少,而教师岗位又开始饱和。 毕业前与很多同学一起选择了考研,超高的考研率让这所学校倍受诟病: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但是,师范生有考研的权力,有选择从事教学还是科研的权力,至于能否考上,考上后表现如何,并不能因为是师范生而区别对待。非师范生同样有很多高分低能的,动手能力差的,甚至有很多明显不在状态的名校保送生。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考研?工作压力是一个原因,但这些学生(以我当时班里的同学来看)大部分成绩优秀,找一份教学的工作并不是件比考研更困难的事情。不排除有人跟风考研,但后来考上了,我想这不应该是学生的责任。另一个原因就是在4年的学习中,学校并没有给学生打上明显的师范生烙印。我们学习了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但我们同时也学习了比较全面的(物理)学科 知识,而且前者也没有占用太多的时间,可以说前2-3年我们接受的是与一般综合性大学学生相似的教育。这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好事。说它好在于没有把学生贴上未来中学老师的标签,注重基础,全面发展;说它不好是因为这当中师范教育不够,造成了一些师范生不会教学。 需要说明的是,考研复习并没有占用太多的时间,并不像很多媒体上说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以考研为目标,只学考研用的课程。客观上,你不知道4年以后你感兴趣的学校考研考什么,而且刚从高中解放出来的学生,谁不想放松一下,享受青春的时光。从学科来说,政治不去说它,相信没有人能从第一年就开始背材料,英语是大学生的重点学科,不论你考不考研,数学,对理科学生来说无论如何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专业课就不用说了。 除去学校地理位置的因素以及由此带来的师资等方面的影响,我不认为这所以考研闻名的学校给了多少不良的影响。我的经历不能证明师范大学存在的合理性与否,只是想说明不要简单地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做成帽子,戴到师范生的头上。
个人分类: 编而辑之|4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学生时代(2)
wzhong 2009-5-9 08:48
我们大概十几人参加了实验中学的补考,最后录取了4人,我如愿来到了美丽的实验园!那年我16岁,开始了住校生活。 我们的住宿条件很好,4人一间,宿舍很宽敞。我们睡的不是现在高校普遍采用的上下铺,而是一人一个单人床。学校的管理很严格,每天早晨要晨练、早读,晚饭后我们喜欢打打排球,晚自习到9点,9点半必须熄灯睡觉。学校有专门的宿舍管理员,每天要巡视。有的同学晚上睡不着,躲在被子里用手电筒照着看书都会被管理员发现并阻止。虽然已经是高中,而且是两年制,但是好像并没有那种紧张的气氛。冬天的体育课是我们最喜欢的,因为冬天的体育课就是滑冰。是穿冰刀鞋滑真冰。印象最深的有一天晚上8点左右,月亮特别亮,我们在明亮的月光下在白雪覆盖的操场上踢足球。正当我们玩的正兴奋时,被生物老师--一位非常慈祥的老教师发现了,把我们叫回教室狠狠训了一顿。她说,还有半年就要高考了,你们现在不抓紧,将来会后悔的,将来有的是时间玩,等等。可是那时我们真的感受不到什么紧张的气氛。 我每周六傍晚回家,周日傍晚返校。骑着三姐给我的永久牌自行车大概要30分钟的路程。那时学校的食堂是现在的学生无法想象的。吃的伙食大家一样,没有选择。10个人围着一张桌子,没有板凳,大家都站着吃。每桌派一个人打饭,一个人打菜,饭和菜都用一个很大的盆(比洗脸盆还大)打回来,然后分到每个人的小盆里。那时的主食主要是馒头,每周周六的中午才有一次大米饭。早晨基本是稀饭、馒头加咸菜,中午是馒头加一、两个菜,晚饭是馒头加一、两个菜。伙食费好像是每人每月10元。现在的食堂那么多花色品种随意挑选,学生还经常抱怨,呵呵,生活水平在提高,可是满足感在下降。 两年制的理科班98人,都是全市选拔来的好学生,在这个班里我的学习成绩平平,不显山不露水,也没有担任一官半职。由于并没有很大的学习压力,学习生活正常而有序。吃过晚饭会打打排球,在操场上散散步或者到校外买个冰棒什么的。业余生活也很丰富,学校有一个很大的礼堂,经常放映一些电影。我们还自己排过广播剧,为了剧情的需要跑到大街上用录音机录制各种音效。 转眼到了1982年的7月份,高考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记得前一天晚上,大姐特意包了我最爱吃的饺子送到学校,让我第二次早晨用开水泡热了当早饭吃。可是高考当天的早晨,我非常紧张,什么都不想吃,那一饭盒饺子便宜了同宿舍的一个同学(他考入了南京工学院,就是现在的东南大学)。高考结束后,我感觉不是太理想,考完试回到家里就发烧了。三姐带我到医院打针,安慰我说,没关系,考的再不好,辽大总能考上吧。 高考成绩出来了,我的成绩还不错:数学108(满分120)、化学92(满分100)、政治89,英语满分好像是60,我考的不好,折算下来只有60多分,物理也不理想。总分还不错,510多分,在当时的沈阳市算很高的。 知道了成绩和排名情况以后就是填报志愿。南京大学的招生老师带来了招生宣传资料。在精美的图片上我看到南大80周年校庆大会的图片,会场上中下三层坐满了人,我想这学校的礼堂该有多大呀!还看到介绍学生业余生活的照片,学生泛舟湖上,清澈的湖水、和煦的阳光,那样悠闲惬意。我想这个学校真美,还有那么大的湖。当时我确实很单纯,本能地认为宣传画里的照片全是是在南大拍摄的。到了南大才知道,那个纪念80周年的会场是五台山体育馆,学生划船的湖是玄武湖。 招生的老师看了我的成绩后,说你只要报南大,我保证你能录取,这样你就不用焦急地等待消息了,可是放心地好好休息了。当时我的成绩报北大应该是可以的,但是专业应该不太好。而南大老师的提前承诺让我很心动,并且可以让我选择志愿。我第一志愿报了计算机,第二志愿是化学。当时化学系在辽宁省只招2人,是物理化学专业。最后的结果是我和我们班的马清盛同学被南大物化专业录取了。当年我们这届实验中学理科班创造了一个奇迹,98人除一人因病没有参加高考,其余97人全部考入重点大学。另外一人第二年也考上了。 报考南大,我妈妈是非常舍不得的,觉得太远了。她那时身体不好,还住了一次医院。家里人告诉我是肺炎,慢慢打针吃药就会好的。高二的一个周六下午,我回家,看见妈妈一个人在包饺子。一个人和面、剁陷、擀皮、包饺子,工作量非常大。我回家本来想写点作业,看见她一个人累得满头大汗,心里就很着急,说你一个人包什么饺子呀,烦死了,我还要写作业呢,现在写不了了!她说你难得回家,在学校也吃不好,你不是最爱吃饺子嘛。你写你的作业,我一个人行。你要晚回来一会儿,我就包好了。我没好气地说,以后别一个人包饺子!你还病着呢。我来擀皮吧!那顿饺子,我吃得很香,可是妈妈累得只吃了一两个,说不饿,很早就睡觉了。 即将坐火车来南京那天,妈妈送我到胡同口,她一直在哭。。。她的身体很虚弱,在门口还差点摔一跤。。。18岁的我第一次自己一个人跑这么远,她实在放心不下。我再三安慰她,春节就回来了,别担心我,自己保重身体,按时吃药,我和同学一起走,可以相互照应,不用担心。。。 我没有想到,这一次分别,竟然是和妈妈的永别。。。 想起那次包饺子和妈妈发脾气,我到现在都不能原谅自己。她得的是肺癌,而且已经晚期,家人里都知道,唯独瞒着我一人。。。 由于养育了6个孩子,妈妈操劳了一辈子。先后有3个姐姐下乡,哥哥身体又不好,这些都使她身心交瘁。姐姐下乡期间,她惦记着她们,经常晚上睡不着觉,她开始抽烟,是自己用纸卷烟叶的那种烟。生活的拮据,使她省吃俭用维持这个家,几乎没有享受到什么。。。家人最小的我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家里的条件慢慢有所改善的时候,她却不在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56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学生时代
wzhong 2009-5-8 17:00
我的小学是沈阳市大东区大北六小学。据说校舍原来是一座庙,当时没感觉出来什么地方像庙,现在也回想不出庙的痕迹。只是感觉房间比较大,比较高,青砖墙、很厚重,相当牢固。 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当学习委员,学习对我来说确实是比较轻松的事儿,我也从中获得了乐趣,经常得到老师的称赞,也满足了我小小的自尊心。由于学习一直比较顺利,因此小学时代的学习生活已经淡忘了,反而一些学工学农劳动,一些集体活动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经常学雷锋,比如放学回家的路上帮环卫老大妈推车,由于人小,还没有车高,推了半天老大妈才发现,说一直纳闷车子怎么突然变轻了? 小学毕业那年,沈阳市的重点中学第五中学面向大东区首次全区招生,我参加了考试并如愿进入了沈阳五中。发榜那天,五中门口围了很多人,我挤在人群中紧张地寻找自己的名字。录取名单是用毛笔写在几张大红纸上,当看到自己的名字时,真的非常激动,我们学校好像只考上了2名。 初中两年,我仍然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学习生活一切顺利,没有什么波折。五中离我们家步行大概一刻钟,我中午带饭。是个铝制的长方形饭盒,饭和菜放在一起。学校有统一热饭的地方,好像是用锅炉蒸汽。放学回家的路上,大家都在听收音机里播放的评书《岳飞传》,刘兰芳讲的。 两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面临考高中。这时,辽宁省的名校辽宁省实验中学面向全市公开招生,两年制理科班,共两个班90多人。得到这个消息,我很兴奋。实验中学我以前去过一次,像一个小公园,非常漂亮,是每个中学生向往的地方。可是五中不让我们报名,希望我们留在本校读高中。为了阻止我们参加实验中学的考试,五中把升学考试的时间安排在和实验中学的选拔考试同一天。如果冒险参加实验中学的选拔考试,万一考不上怎么办?五中明确说明一定要参加自己学校的升学考试,否则后果自负。权衡再三,没敢冒险,放弃了实验中学的考试。 郁闷了几天,突然有一天得到消息:实验中学知道了五中阻碍我们报考的消息,决定挑选一些学习成绩一直优秀的学生举行一次补考!哇,太兴奋了!赶快和爸爸一起赶到实验中学报名。报名的老师说他们已经了解情况了,知道我的名字,让我参加补考。报完名,和爸爸走在美丽的实验园,既兴奋又紧张,我能抓住这失而复得实现理想的机会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把老婆带到课堂上,学生越来越笨了
大毛忽洞 2009-5-2 23:41
把老婆带到课堂上,学生越来越笨了 据乡下老者讲,古时候的私塾学校,老师可以带着老婆到课堂给学生上课。 有一次,老师讲解你、我、她三个字。 老师指着自己对学生说:我,我是你的老师; 老师指着学生说:你,你是我的学生; 老师又指着讲台旁边的老婆对学生说:她,她是你的师娘。 老师问学生懂了没有,学生回答说明白了。 学生放学回到家里,老爸问老师都讲什么了。 学生回答说:老师讲你我她了。 学生接着说: 我,我是你的老师; 你,你是我的学生; 她,她是你的师娘。 老爸一听,当时就火了,骂着说: 我,我是你的老子; 你,你是我的儿子; 她,她是你的老娘。 老子问儿子懂了没有,儿子说,这回真懂了。 第二天,到了学校,老师让学生解释你我她。 学生根据他老子的训话,回答老师说: 我,我是你的老子; 你,你是我的儿子; 她,她是你的老娘。 老师听后,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老婆在讲台旁边偷着乐呢! 老师回到家里,问老婆你笑什么? 老婆说:那学生上课老是偷着看我,所以越来越笨了。 从此之后,中国的学校,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都不允 许 老师把老婆带到课堂上。 背景阅读: 葛剑雄:有感于杨振宁的报道,关于其夫人的喧宾夺主 大学生与市民想睹的还是 杨 夫人的风采,粉丝中自然也以 杨 夫人的居多。果然,昨天上午 9 : 50 ,杨振宁和翁帆下车后,手拉手走向演讲礼堂,翁帆一头短发,一袭黑衣,显得清爽干练。行走时翁帆和杨振宁十指紧扣,大大的眼睛透含着笑意,风度优雅,不时引起大学生的惊呼。演讲前,主持人介绍起翁帆时,听众爆发出的掌声长过了主角杨振宁。堂堂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科学家完 全成了 太太的配角,只要隐去杨振宁的名字,这段文字完全可以用之于当红明星出场。而大学生惊呼的是翁帆好年轻,好有气质,却不是 杨 先生的老当益壮或科学家的风采。 这也难怪年轻学子如此疯狂,因为翁帆再年轻 (33 岁,至少大于绝大多数大学生 ) ,再有风度和气质,也是因为旁边有了 杨 先生。但在这样的场合, 杨 先生既没有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礼仪,也显示不了西方社会的绅士风度,有的只是与翁帆十指紧扣的老夫少妻公开表演,想象力再丰富的年轻人也联系不到科学与传统文化,只能当作明星出场。 不过这样一来, 杨 先生有关中国人获诺贝尔奖的预测与对大学生的创新教导总得打些折扣了。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4856 次阅读|5 个评论
江西高考零分作文 【转载】
entomology 2009-4-23 11:39
江西高考零分作文 转贴链接: http://bbs.godeyes.cn/showtopic-337433.aspx 要求:以07年洞庭湖鼠灾背景自由命题,题目是07洞庭湖鼠灾背景。要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八百字以上。 --------请耐心的PageDown,呵呵------------------------ ================考生作文如下================ 《叽叽叽》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叽叽叽叽叽,叽叽!
个人分类: 扯闲皮儿 Babble Chat|3467 次阅读|2 个评论
清明,与学生一起去郊游
wangxh 2009-4-18 08:38
每逢清明节,人们总是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也带给人们一种不是十分愉悦的心情。其实,清明节更应该是一个清清明明的节日,就像当下年轻人心目中的节日一样。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的农谚。 当然,更是人们放松心情、舒展筋骨最好的时节。 记不得从哪年开始,每逢清明节,已经习惯于带着学生,买上小吃,沿着美丽的山路 去踏青。年年选择不同的步行路线,以免产生视觉疲劳。虽然本科生年年不同,但研究生至少参加两次。 学生的组成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为辅。每年这个时候,本科生已经分配到各个指导教师 手里 。今年还有一个小成员 一位 13 个月、刚刚学会走路的男子汉,他妈妈是我们小组的成员 一位年轻的教师。如果可能的话,还带上已经毕业、但没有 家庭 的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既有在家过节的亲情,又有与朋友在一起的那种快乐与放松。 所谓小吃,其实真的很小,也就是汉堡、面包、蛋糕、麻花、香肠、火腿、烤鸡腿、小咸菜、瓜子、果冻之类方便食品。此番破天荒带上了两只叫花鸡,按照学生们的说法, 我们也试试叫花的感觉 (真可气,花老师的钱儿,他们还找找叫花的感觉!)。当然,绝对少不了清明节的主食 煮鸡蛋!一定要营造一种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 大地复苏,万物萌发,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在孕育着勃勃生机,到大自然中去,好好领略一番自然赋予人类的恩赐,本身就是一种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追求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的一堂生动的课!每次我们都带上空塑料袋,因为踏青的人一般很多,不免有人在干净的路上 暂存 一些一时没有找到自己最合适位置的东西,我们就顺手牵羊集中起来,放倒实际上相隔并不很远的垃圾箱里。其实这不是带领学生 捡垃圾 ,这种情况下,老师在他们面前捡一块废纸的教育作用要远远胜过一个课时的说教! 经过猫冬,人需要激发一下、人体各软硬件也需要激活一下。春光明媚,走上 5 公里、 10 公里,就会驱走北国冬季的休眠与早春的慵懒。今年 很好 ,没有赶上 清明时节雨纷纷 ,也没有前年的 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淅沥沥下个不停 (那次一个女同学被 折腾 病了)。虽然不是没赶上暖暖的阳光,但也没有使人难受的凉风。站在海边,当一阵阵海风吹过,一波又一波海浪涌来时,我们都感觉到了大海。其实,天气没有好坏之别,只有合不合适、一个人喜不喜欢。本人就不喜欢 守规矩 的天气,只要不是暴风骤雨之类的极其恶劣天气,风、雨、雷、电都喜欢,因为这才叫大千世界。 如果不是学生提问,很少提及 清明节的由来 、 寒食节 是怎么回事儿,往往是由于对已故先人的追思联想到 屈死的冤魂和枉死的老百姓 。就那现时来说,如果早期那些一心为穷苦人的共产党人和追随他们的老百姓,知道今天这些躺在他们的功劳簿上耀武扬威、纸醉金迷的大老爷们是这副德性,他们当初还愿意 抛头颅、洒热血 吗? 一路走来,洒下一路笑声,吸进了青春的气息,抛下往日的烦恼与劳顿;一路走去,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不仅追逐美好的生活,更应该勇于探索那奇妙的材料世界。
个人分类: 心之悟|2927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师——物是人非!?
热度 1 wangxh 2009-4-15 18:48
前几天到科学网上浏览,一则关于研究生的消息 北大女硕士状告教委败诉 留书出走失踪已一周 (2009.3.24)引起警惕;继续追踪,又一则 北大女硕士被指论文造假 状告北京市教委遭驳回 (2009.3.17);最后找到最初稿 北大女硕士论文被指造假,称导师性骚扰不成报复 ( 2009.1.13 )。 也许北大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学,培养研究生的方式与其它大学不同。据我所知,导师对研究生而言, 权力 大得很,导师不允许开题,学生根本无法开题 虽说导师的 说了算 有时只是形式上的,但没有导师的 签字 ,学生几乎什么 决定性 的事情也做不了。导师的职责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搞科研,也要树立正确的科研思想、道德等等。另外,开题报告根本不需要弄虚作假,因为开题报告只是基本可行即可,而且我们中国的学位论文课题基本上是导师确定的,最重要的是由导师来帮助 判断可行与否 。如果开题以前,导师都不知道学生是否 弄虚作假 ,还要等到开题报告时才知道,这本身就说明这个人枉为人师!还有,即使开题报告时发现学生弄虚作假,作为导师完全有权力决定 不能通过 ,令其整改,否则做开题报告还有何用?真有必要 上升高度,提交到学校 吗? 几年前一位女硕士生,因为不踏踏实实做实验,八点上班,她经常是九点多才姗姗来迟,多次苦口婆心之后仍不悔改,被我 狠狠地 、严厉批评一顿。结果一气之下, 离校出走 !在外打电话威胁我说, 老师,如果我死了,你是不是就无法再在学校呆下去了? 我的回答是: 无论做什么,采取什么行动,这是你的自由!不过,总有一天你会彻底明白的!记住 不要因为我的错误而惩罚自己,假如你仍然认为我批评你是错误的话! ...... 当两年半有的学生要答辩时,她也要求进行答辩,我的回答是 不可以!你不够格呀,继续做半年! (现在当然早就毕业参加工作了,而且表现很不错!对我这个导师也越来越亲 是的,越来越 亲 !) 还有一位女硕士生,由于考上博士生,想要自己的硕士履历 更辉煌 些,请示 是否可以申请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我的回答也很简单: 不行啊,我们不好意思呀! (后来,研究生院的确让我们申报省优秀论文,但我觉得确实不行 常言道: 自己的孩子还不知道小名? 导师难道真不知道自己的学生论文做得、写得怎么样吗?) 我永远记住留校任教时,导师说的一句话:如果将来你与学生产生矛盾,记住 学生永远是对的 !实事求是地说,学生确实不一定总是对的,或者说学生会犯错误的,但这绝不是老师的借口!如果学生做得比老师还好、还正确,那要我们教师做什么?我们成年人、老年人尚且经常做错事,为什么不能允许学生、年青人犯错误呢?其实,没有一个学生真傻, 严就是爱 的道理没有一个学生不明白,就看教师能否把 严 演化成 爱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导师动辄向学校或学校向社会上一推了之,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这能叫 爱 吗?或者说这种行为是导师应该采取的吗?天长日久,学生们能不想 起义 吗? 在形形色色的花花世界面前,在众多的诱惑面前,教师这个职业仍然是一个职业,可是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有多少依然是教师呢?
个人分类: 教之道|4540 次阅读|5 个评论
父母的信任是成都女孩程琬芯飞往哈佛的翅膀
famingkuang 2009-4-10 23:37
据四川新闻网 - 成都商报报道,成都外国语学校 18 岁高三女生程琬芯, 4 月 1 日 那天收到了一份最重要的礼物:全球闻名的哈佛大学给她发来了录取通知书,以 56300 美元的全额奖学金,录取她为哈佛大学学生。与此同时,美国杜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 4 所大学也向她发来录取通知书,而哈佛校友飞到成都对她进行面试,校友的诚意和学校优秀的教育质量打动了这位女孩,她选择了哈佛。副校长路跃告诉记者说,哈佛录取程琬芯是因为她超强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程琬芯展示哈佛录取通知书 哈佛为何录取她 昨日上午,这位低调的女孩接受了媒体的访问:我并不是什么牛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也不是什么哈佛女孩,我只是我自己,希望不要用特别的眼光关注我。 程琬芯说:我的托福 107 分, SAT1 成绩 2220 分,在全国来看并不算顶尖,但哈佛并不仅仅看重成绩,他们更看重的是你的思想,你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你在中学阶段的社会活动经历。程琬芯说,哈佛大学录取她,主要可能是看重了她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她今后作为哈佛人可能为社会带来的贡献。 养成好习惯很重要 在妈妈眼里,程琬芯是一位懂得感恩,对别人具有同情心的女孩。我们没有给孩子制定目标,一切让孩子自己决定,给予了她比较大的自由空间。妈妈黄女士表示,一家人常常讨论怎样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怎样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让孩子具有了比较强的同情心。 程琬芯能够跨进哈佛大学,除了自身的努力、学校老师的教育外,与家庭教育也有很大关系。路跃告诉记者,程琬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其父母都是高校教师,从小就特别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对孩子的学习很有帮助。程琬芯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家长和学校长期坚持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程琬芯的习惯很好,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太重要了。 程琬芯也很感谢父母给予了自己宽松自由的环境。我爸爸妈妈不会督促我做作业,他们培养了我很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我没有压力感,放手让我自己去做,哪怕失败了也给予我鼓励,我觉得自己很被父母信任。 不应压制孩子的兴趣 黄女士告诉记者,家庭没有给程琬芯太多的压力,父母只是希望女儿生活得快乐,身心健康,将来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现在很多父母过分看重孩子的成绩,给孩子造成了太大的压力,导致他们心理扭曲。作为家长,不应该压制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要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绩。 黄女士说,女儿从小就很喜欢舞蹈,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直到现在都一直坚持。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就应该让她去做,她的兴趣,家长一定不能以成绩作为借口而给以压制。
个人分类: 转载|1325 次阅读|4 个评论
农村学生高考应享受加分补偿
famingkuang 2009-4-10 07:57
题记:高考已经严重偏离了它公正、公平的原则,因为它将更多的农村青年拒在了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校门之外,同时也为中国教育高端人才的紧缺埋下了祸根。下篇文章的观点的可行性值得思考 ======================================================== 农村学生高考应享受加分补偿 李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30      距离温家宝总理感叹农村大学生比重下降已经过去两个多月,其间,对总理这番话反应最迅速、最积极的是各家媒体。教育部也将此列为一个重要问题。 2 月 27 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调研组组长韩进主持召开了加强农村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他在回应一位代表的发言时谈到总体上的概念:现在每年录取农村学生的比例是超过录取城市学生的。韩进透露说,温家宝总理讲完话之后,他们就算过这个数,发现 2002 年高校录取比例农村学生占 48 %, 2007 年是 57 %。 且慢为这一数字乐观,因为韩进又接着说了,我们的高等教育有本科、专科、高职。作为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他也只能估计:农村学生录取到高职的比例会高于录取到本科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毕业的 610 万大学生,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约占一半。考虑到高职院校依然低人一等的地位,我估计这部分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 再估计一下:为数众多的、位于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本科院校,可能也成了农村生源的主要聚集地。如此,我们还能为农村大学生录取比例高于城市学生感到乐观吗? 我们更关注的问题其实是:农村大学生在 211 高校尤其是 985 高校中到底占有多大比例,这些年,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生源比重又呈现怎样的变化?谈教育公平,制定教育政策,显然都需要深究这些问题。 农村大学生在重点高校中比例下降,为何令人担忧?因为它反映了农村教育长期面临的窘境并未得到缓解,反而有某种程度的恶化;反映了高考这一农家子弟最重要的社会上升渠道,遭遇了阻塞。 高考被视为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和城里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却面临并不公平的竞争。最新的证据,来自《中国城市高中生的家庭背景调查》,调查显示,来自政府管理者、企业管理者与专业技术人员等优势阶层的子女获得了最多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而社会弱势阶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则逐渐减少,尤以工人、农民的子女下降最为显著。即使在县城重点高中里,农村孩子的比例也仅占 11.9 %。 这些年,高考改革又在强调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图告别死记硬背的应试方法。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谁占优势、谁处于劣势,早成定局。 此外,在高考加分政策面前,农村学生也同样处于极不利的位置。我估计在每年享受高考加分鼓励的学生中,农村生源仍然占少数。 首先,从加分项目的设置来看,就对他们明显不利。比如需要在各类赛事中获得奖项: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等等。农村学生即使有获奖的天赋,也会受困于师资等教育资源而无缘这些机会。至于能够加分的归侨、华侨子女,你认为他们会是农村户籍吗? 其次,城市的重点高中往往能得到更多的加分指标,比如北京某中学某班竟有大约一半学生能获得加分资格。而且,一些高考加分项目沦为了权力和金钱寻租的对象,农村学生的家长自然鲜有这种能耐。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点,但这是长远之计,短期内还很难改变现状。当务之急,是要研究出台新的政策,弥补农村生源在高考中遭遇的不公正。国家的公共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 我认为,给农村生源高考加分是对教育公平的一种补偿,也符合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其可行性值得研究。这种加分额度应不低于现行的各项加分政策,具体可由各省根据教育资源分布情况而定。 如果有人反对或者羡慕这项政策,还可以规定:其子女若能在农村连续接受 6 年以上的教育直至高考,同样享受加分补偿。
个人分类: 转载|1313 次阅读|26 个评论
徒弟与学生
dongping2009 2009-4-8 22:08
今天早晨起来,感觉就不太好,过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似乎也验证了我这感觉。两件事情,一件是关于徒弟的,一件则是关于学生的。 先说一说,与徒弟及学生没啥关系的事情: 起来一通漱洗之后,出门去赶那到学校的班车,走到半路上,发现不对劲,原来是屁股坐的地方,裤子被磨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破洞,想起是昨晚没太注意,以致找出了一条旧裤子来的缘故,好在破洞的位置不太显眼,里面还有两层防火墙,加上上面的外套垂下来,勉强也可遮住,为了赶上早上的班车,便也不管不顾,没有换裤子便直接去了学校。 一进办公室,照例打开电脑,先处理来往信件,该回信的回信。然后便是赶写一份杂志文章审稿的评论,除了先前断断续续地看了几次,比较完整的时间我已经花了有两个晚上,于是再次草草地浏览了一遍这篇文章的全文,开始动笔写了起来。 其间又陆陆续续地,有一些同事与学生进来,包括5、6个打进来的电话,加上本人还穿插瞄了几眼科学网上的众位弟兄姐妹,但好歹总算将该文章的评论写完。于是心中渐渐高兴了起来,一看时间,刚刚好上午11点整。于是,想起曾经在不同场合,答应过发明狂杨秀海先生,要对他的本能态方法泼些冷水,正好有些时间,那就开始写吧。 这样,先按照我本人的习惯,打开科学网,进入发表文章的界面,眼睛盯住屏幕,停个3、5分钟的样子,然后开始如飞地敲击键盘,所谓敲击如泉涌。只不长的30分钟左右,洋洋洒洒,一篇大约2000多个字符的长文,劝告发发如何教育我徒弟样样行的长文,宣告完成。 于是,点击提交文章。 接下来的事情,现在想来都实在太过悲惨,看看我对发发的两次留言吧: 评论人:dongping2009 标题:小发发的一天都做了什么?   评论内容:发发,郁闷,刚刚花了我近40分钟时间,码好了一篇劝告发发的长文,大约2500字。没有想到啊,上网发表的时候,发现断网了,等到我好不容易整好网络后,又发现那2500字不见了,而且怎么也找不回来了。 博主回复:那真是不幸呀,哈哈,我是说您呀,师兄。对发发来说就大幸了,又不用听师兄的唠叨了,是不是? 不过人有时候还是真的贱,听不到别人唠叨,又会孤单得想发疯。 没办法啦,师兄,只有再写一遍了。。。。 提醒:下次不要直接在博客上编辑,在WORD上编好了再COPY过去,这样就不会有这种不幸的事发生了。 评论人:dongping2009 标题:买东西与偷东西   评论内容:越想越郁闷,我学生进实验室,我对他们进行教育的重要一条便是,做好备份,包括数据与程序的备份。反而我这个老师自己,犯了如此莫名其妙的错误,真是不应该! 但我一定要劝告发发的,这一次重写的话,要写3000字以上,也为自己再买个教训。 博主回复:有感东平师兄的真诚,就算您写三万,发发也认真读完,认真学习,深刻检讨!噢,发发又在下围棋了,不是深刻检讨,是认真思考。哈哈。师兄请! 下午继续发生的一件事情,则与我们学院的一个学生有关,先是我们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W老师,简要告诉了我关于这位学生,昨天至今天中午的一些比较反常的情况,于是接下来,W老师在与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处,及这位学生的培养单位等,一通电话联系之后,我们两位简单进行了分工,W老师去忙她的那部分,我则揪心地坐在办公室里,似乎什么也不能够做,就那么无助地等候培养单位有关老师的过来。 好在最后,基于该学生的现有情况,实际我们得到的结果,相对来说对我们大家都算比较良好,也没有白花我们这一干众人,几乎整个下午的着急与劳累。 但这样一耽误,我便没有赶上学校按时下班开出的那趟班车,及我到家的时候,老人们都已经开始吃晚饭了。 唉,今天过的,对徒弟没有及时尽到责任,对学生则感到责任日益重大。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5591 次阅读|6 个评论
犀利——北师大郭齐家教授如是说
shw 2009-4-5 00:36
今天看锵锵三人行,嘉宾是胡小林先生。他向员工推行《弟子规》。我很好奇。在 胡先生公司的网站 发现如下文字,甚是感慨。转载如下: 北师大郭齐家教授说: 现代一些大学生、研究生以及知识分子,对于中华文化经典缺乏温情与敬意。他们〔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利,荒于道力。〕对此我十分焦急,如何突破这一状态? 又现前世间,各个国家、民族都面临三大矛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人心的尖锐矛盾。应如何化解?人类的希望和前景在何方? 我觉得这就是我。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9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