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生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生

相关日志

在清華教書的體會
jiangjinsong 2010-2-28 17:17
博士畢業後就在清華教書 由於碩士就是在清華讀的 所以對於清華的校園文化一點也不陌生 好處是顯然的 踏實嚴謹追求卓越 有強烈的使命感 這些對於我這樣考不上清華本科的人來說 永遠都是值得學習的 但是 說實話 清華校園文化中也有不少讓人惋惜的缺點 總體說來新清華嚴謹有餘而開放不足 我的博士階段是在人大念的 許多人對人大的校風有所批評 但是有一點也許是許多人不太瞭解的 人大的課堂上其實是相當開放自由的 如果說它給人以左的感覺 那也只是表面上的左 或者說是沒有效率的左 清華則是典型的又紅又專 如果說左也是極有效率的左 聽說當年清華有一批人去了黨校 結果成了黨校中最左的一批人 所以坊間流傳清華是第二黨校的說法並不準確 清華應該是比黨校更黨校 當然最近這些年有了很大的變化 人文社會科學實力大大加強 美院的加入 讓清華園的氛圍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只是離理想的大學校園還有不少距離 不過老師們都很敬業 對學生也很好 記得當年在讀碩士時 在自然辯證法原著課上 我們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後生小子(本科大多是在外校念的) 對列寧的唯批和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很不感冒 總是在和老師抬杠 有時甚至很不禮貌 授課的老師很寬容 有時我們七嘴八舌地亂嚷嚷 她甚至都插不上嘴 也僅僅是笑笑就算了 現在想起來實在太過分 今天我在課堂上對學生同樣也很寬容 鼓勵他們獨立思考 然而 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選修課 剛上課時常常會感到孩子們往往比我們這些老朽還保守僵化 在很大程度上 我的工作就是要消除他們在其他課堂和教科書上受到的誤導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同學們可能會感到困惑 說他們的觀念被顛覆了 後來他們中至少有一部份人就會開竅了 很喜歡我的課 一般說來最喜歡聽我講課的人來自兩極 一部份是建築學院和美術學院的同學 他們受的科學主義污染相對比較輕 另一部份是來自基科班的同學 這些孩子考分高 思考能力強 愛刨根究底 對科學不是迷信而是熱愛 他们熱愛科學而非權力和財富 與他們交流讓我變得更年輕 因為他們常常對我很有啓發 也常常讓我感到惶恐 這麼富有激情和才華的年輕人 以後如果都變得很平庸 難道不是我們這些當老師的無能和窩囊嗎? 要更加努力、踏實地充實自己啊!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6556 次阅读|18 个评论
做好老板也不容易
zllzll 2010-2-28 17:03
最近韩健老师和盖鑫磊学长在博客上针对现在的老板们一般都不亲自做实验的观点进行了很好得评述(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7985 和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271 )。我觉得老板不亲自做实验太非常不过了,即使这样老板们每天都忙得不行。就拿我们老板来说,他每天来的比我们学生都早,每天做的事务包括处理行政上的工作、看文献改文章、听取学生工作进展、应付各种工作上的关系、填写各种项目表格以及回去后还要料理一些家庭事务。而且每天如此的话,其消耗量不亚于我们一些学生每天做12个小时以上实验。 尽管有那么多纷繁芜杂的事情,但对于一个老板来讲最难的莫过于前沿学术方向的把握以及实验团队的管理。学生的眼光毕竟有限,有时候在埋头不知所云的时候,非常需要老板的正确点拨,甚至是一点点精神上的激励。有些老板在学生面临问题的时候,经常一句话:这个我不懂的,不要来问我。这是对学生和对自己的学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幸好我们老板在这方面做的挺好,即使他再催你的进度,如果你实在做不出来他也能谅解你。然后转而寻找进一步解决的途径而不是过度地埋怨。 老板也是人,他的判断不肯定永远准确,更不太可能保证他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因此在一个梯队中,每个学生的进展总不可能一样。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老板一定要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因为老板们应该要明白,但凡上研究生的都是有一定上进心和追求的。这个年轻而充满压力的群体里基本没有谁喜欢捣蛋、故意不做出东西来的。反过来,学生们应该更多的谅解老板,看到并学习老板的积极的方面。只有将心比心共同努力,一个研究组才能不断地前进。
个人分类: 科学与研究|3781 次阅读|2 个评论
表扬我的一位学生
xinliscau 2010-2-27 12:02
这位学生的精神真是可佳,特撰此文进行表扬。一个大三的本科生,且是女生,年内一直做实验到腊月26才回家,过完年初六告诉我要回来继续做,我告诉她学校食堂都还没开门,晚几天再过来。结果其前天返校,昨天又投入实验之中。当我问她今年的目标时,她告诉我大三下学期做一篇SCI,然后等暑假力争再做一篇。听完以后,我真的是非常佩服她的这种精神,我告诉她,只要你实现你的目标,在考研究生时我会帮你推荐导师,另外,不管学校奖不奖你,我都会给她奖励。一个本科生,能有这样的想法,真的是应该鼓励。想想很多硕士研究生到毕业有的还作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更重要的是没有一种科研的激情。一个准备读研究生的大三本科生,能把自己的时间计划的这么好,真是很少有的。在佩服之余特撰此文进行表扬。希望所有有志于做好研究工作的学生向这位同学学习!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1961 次阅读|14 个评论
浅谈本人的教育理念
xinliscau 2010-2-26 18:39
下文是自己去年整理的关于自己教育思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周末同我所带的班级一个同学谈话,很是让我失望。作为一个在大学生活两年的学生,他的很多观点的确值得深思!具体来讲,其主要表为独立自主能力及人文素质较差、心态不好、处事及学习能力较弱。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其主要的任务无怪乎三者:教书育人,做学问及服务社会,所有工作都必须以此为中心展开。对我来讲,三者的关系我是这样认为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质责任,做学问搞科研则是其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手段,同时可以利用科技服务社会,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这其中,教书与做科研相对来讲,比较具体,容易执行。最难操作的就是育人,因为不同的学生其学历背景、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如何在大学四年能对其有所影响,并对其成才有所帮助使每一个大学班主任都必须考虑的事情,我亦如此。教学博客开通也是基于此目的,想借助博客这么一种新的媒介,使师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并最终对对学生的进步有所帮助! 班主任工作已经做了两年!由于刚走上工作岗位,需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说实话,两年内和学生交流并不多,这点我自己很清楚。但是,我在这方面所做的隐性工作并不少,很多问题,几乎有空我就在思考,如如何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提高?如何使每个学生都树立正确的志向并持续努力?如何可以使学生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自觉地学习进步?但是,通过昨天与学生的交流,我似乎感到学生并不接受这么一种方式,归结一下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独立自主能力差,过分依赖老师。 高中阶段,班主任几乎每天都可以与学生接触,且在指导方面也细致的多。但是走入大学阶段以后,很多学生可能不适应,还未脱离高中时与班主任那关系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会说:我们整天都见不到班主任,一个学期能见到两次就不错了。事实就是这样,如果大学班主任,仍像高中那样,对学生的成长极其不利。走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一般情况下,都是成年人,按道理应该具有独立的思维,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的依赖性仍然很强,总希望有一个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直跟着自己指导自己,对自己的每一个问题进行细致的解答,只有如此,才会被学生认为是好的班人主任。而就我个人来讲,大学阶段是没有班主任指导的,500多学生只有一个辅导员在管理,整个大学阶段根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指导,但是学生无论是思想上和生活上并没感到有什么问题,每个学生都可以很好的处理自己身边的问题。现在几乎是每个班都配备一个班主任,而且同时还有辅导员,做为我个人来讲,通过班会我几乎把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给以解答,包括正确的学习方法、阶段目标,待人处事等等,反而学生还是觉得不适应,有时我也迷茫,到底什么不适应? 此外,对专业课老师的依赖也是如此!你问他这门课为什么没学好,他会说:教我的老师讲课方式我不喜欢,上课时我想睡觉,所以没学好!而事实上,大学老师主要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对我自己来讲,即便是不喜欢任课老师,我也会通过自学方式把这门科学好,进而达到锻炼自己自学能力的目的! 2)无明确志向,做事随便! 学生给我讲,我的时间已经安排到了9月份了,什么数学建模、学车、旅游、做实验还要搞挑战杯什么什么的。当我我听到这些话时,很震惊,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时间也没有安排那么满,每天还留给自己娱乐休闲体育锻炼的时间。而学生,怎么会这样安排自己的时间?我思考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学生做事无明确志向,做事随便,热情来了,什么事都做!实际上,经过大学阶段的人都知道,类似数学建模挑战杯这种比赛,都很锻炼人,做好了确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整个大学期间能做好一项,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更何况是每项都参加,这样取得好成绩的机会会大大折扣!一个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的!其实大学阶段对我们的成才非常重要,我觉得在大学阶段一个人的志向不要飘忽不定,这样会对自己人生的目标实现很不利。因为,只有你目标一定,你在做事情是就会考虑是否对自己的目标帮助非常大,如果是,那就在大学阶段把它做好,如果不是,就可以放缓。就我本人来讲,我大学一年级就定下目标,将来读研究生搞科研,而且这个目标从未变过,那么大学所有的事情都以此为中心,做事情就不会漫无目的了。举个例子,我在大学期间,别的同学玩电脑打游戏的时间,被我用来选选修课。我们那时只要有18个学分的选修课就可以毕业,而我本人就自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几乎都选学过,其中成绩单上显示出来的又56个学分的选修课,还有很多我去听课,根本没要学分的!而这些选修课,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领域,很多东西现在还经常用到。所以,我认为每个大学生必须树立自己的志向,而且不能轻易改变!无论是做公务员、企业家、科学家还是自主创业等等,什么目标都可以,因为我们现在是多元化的社会,什么人才都需要,如果你的目标就做公务员,你在大学期间就要重视自己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可以参加一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及辩论赛等有意义的活动;如果你的目标是企业家,除了学好本专业领域外,还必须学点企业管理、营销方面的知识,这个对将来也很重要,其中好像有一个课外创业大赛什么的,也可以参加;如果你的目标是科学家,那就好好的把专业知识学精学透,同时最好进实验室参加一些科研活动,对科研有一个初步的体会!如果想自己创业,那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了,如果对自己具有知识产权的东西进行创业的话,可能会更好,这就要求你必须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钻研,争取在技术上有所突破! 3)人文素质及心态不是很好! 学生这样说:你是班主任,是我们的领头人,我们大三的命运就在你手上!首先,听到这种说法我很吃惊!学生居然有这种心态!诚然,作为一个班主任的引导对学生成才很重要,但是能不能成材,关键还是在个人,如果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那这样的学生永远不可能成才!个人认为,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到底能不能培养一流的学生,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说白了,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大环境对个体成才有利并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仅此而已!因此,对某个班来讲,如果学生自控能力非常强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讲班主任是可有可无的!所以,说这样的话的学生肯定没有明确的志向,或者是想通过什么捷径实现自己的目标等等!但事实上,任何抱有这样想法,都很难成功的,因为世上很少有不劳而获的美差! 另外就是学生对老师讲话的口气也很让我震惊,不知是我指导班级学生,包括所任课程的一些学生,都有这个问题。具体话语就不再合理重复了!其实,我也想不通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怕老师,我们当初上学时是很害怕老师的!这个怕其实另一层含义是尊重,反映出来的是学生的人文素质!事实上,作为学生,尊师是第一重要的事情,这里就不多说了! 借此机会,我也想顺便谈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及动手能力! 这一点,我一直很重视!包括本人所带的实验课,我很少手把手指导学生的,我讲一遍以后,基本很少在实验室,我告诉学生,你遇到困难,首先自己思考,思考以后自己可以解决就好了,不要动不懂就去问老师,什么都依靠老师,对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利!正因为此,有些学生说我实验课不负责,怎么地,其实我不在乎这些,我坚信我带过实验课的学生动手能力绝对不会差。同样,作为班主任,我也不想经常紧跟学生,步步指导,小心翼翼!我的做法是,重要的事情点到为止,至于学生做不做,怎么做,都全靠个人!只有如此,方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悟性很重要的!我观察到每次开班会,做笔记的人几乎就那么一两个,其实把老师的有些话记下来,并认真体会的同学,我相信会少走很多弯路! 2)重视学生的立志教育! 我认为现在学生缺失最严重的就是没有远大志向!俗话讲:有志者事竟成!很多时候,都是志向在引领人类及个人不断的进步,而不是别的!我观察到很多同学目标志向变化很快,一会要考研,一会要工作,一会还想创业!问他为什么考研,也讲不清楚!为什么想创业,还是不清楚!这样的学生其实比较危险!而我曾在课间问过一个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同她聊天可以看出她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将来在全世界开一个知名的医药连锁店,她现在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还很重视经营管理、领导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个学生的成绩不好,但是我认为很多年以后她可以成功!我就告诉她,我支持你!其实,有时,从一个人的志向就可以看到他的未来! 3)重视和学生的交流! 想我这样说,很多学生反对!老师,你根本很少来我们宿舍和我们交流!其实,在现代的社会,交流不能只局限于面对面,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时间交流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进行!我的QQ、邮箱及博客都是我同学生交流的方式,可是有几个学生通过这些方式和我交流,更有甚者,很多学生宁愿打游戏也不会和我交流!我的QQ开通了手机QQ,只要你找我,随时额可以找我,但是和我交流的又有几个人那?尽管我很多东西不懂,正如昨天一个同学笑话我幼稚一样,但我有一点可以保证,在和你们的每一次交流,我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都是真心的,优中选优的!在师生关系中,学生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主动多请教老师,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皆是如此!今后的工作也依然会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条件,只要是有问题主动来找老师交流的,我肯定会悉心指导,但还是抱着让老师找学生交流的心态的同学,我想,他到毕业也不一定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4)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我一再强调,前两年一切以学习为中心;后两年一切以工作为中心!但很多同学这样说,你就会让我们学习,害我们!说实在,我听了,也很不是滋味!前两年以学习为中心,并力争通过四英语4级,一方面是前两年时基础课程,学好了后面很轻松都可以学好,另一方面是为了尽量不让很多同学出现挂课现象,避免在大三大四,别人都在为找工作准备,你在哪里补考;但不知是让你学习,事实上,很多能力很强的同学参加了学生会并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大三大四就要全部以工作为中心,试想,读了四年大学,连个工作都找不到,读书还有什么用。大三大四可以适当放松学习的要求,如果不是为了考研或拿奖学金,每门课得70多份就可以了。余下的时间就可以围绕自己的目标开展学习或自我提高,为求职充满电! 今天就写到这里,希望对同学们有点帮助!总之,我希望十年以后你们每一个都是最优秀的! 李鑫 2009.5.19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816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师生信件
metanb 2010-2-24 18:59
博主按: 下面是近期与学生往来的信件实录(学生姓名暂且隐去)。 2010-Feb-6 标题:Sakurai XXX: 附件中是一篇经典综述文章,现发给你,以便你对太阳磁场计算有个 总体的了解。这篇文章建议你用两周时间读完。Sakurai是国际期刊Solar Physics的主编 之一,他博士期间的工作就是计算无力磁场,他当时研究的方向直到现在都是太阳磁场计算的前沿。 如有问题及时与我联系。 李毅伟 2010-Feb-19 标题:看论文时遇到的困难 李老师: 您好!您发的这篇论文我觉得对我来说难度很大,首先就是对英文的理解不好,对物理、天文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也不多,里面的一些公式也不知源自何处,主要是英文的我看起来非常吃力,虽然也有查词典,但还是不能彻底理解它的意思,我觉得很惭愧。李老师,能不能先看一些中文的文献呢,因为对这个领域没接触过,再加上是英文的,所以看起来一知半解的,我想中文的应该好理解点吧,还有就是里边得一些名词都没听说过,我的物理一向都不好,还需要学一些基础的天文、物理方面的知识再看论文吗? 学生:XXX 标题:Re: 看论文时遇到的困难 你能如实反馈阅读文献的情况,这很好。你大概是第一次接触学术文献,又是英文的,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也在情理之中。这样,你把Sakurai(1989)文章中的 第1.1小节翻译成中文,然后给我发过来。那一小节大约50行,建议用5天时间完成。尽力去做就可以了,不必想太多。 李毅伟 2010-Feb-22 标题:翻译 李老师:这是1.1节的翻译,您看看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地方。 标题:Re:翻译 XXX: 你的译文已经收到,目前我正在修改,过两天发给你修改稿。 建议你这两天朗读这一小节的原文(就象早自习那样发出声音地读)。最好能熟读。 2010-Feb-24 标题:Re:翻译 XXX: 附件中是带有修改的译文和一些说明或注意事项。关于译文 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或任何问题要及时反馈或提出来。 另:(1)你将这一小节的译文整理好后,仔细对照原文阅读一下,最好是品读。要注意分析作者陈述的方式和手法, 较长的段落 要划分出它的层次,并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概括它的意思。然后,最好能够毫无顾忌 地提出一些 问题。完成后把这些写出来,并发给我。 (2)1.2-1.4小节大约70行,你翻译一下,给我发过来。建议用一周时间完成。 (3)每天要抽时间朗读1.1小节的原文。 李毅伟 附件: 1.1 此篇综述的目的 在太阳大气 层 中,有各种各样的活动 【(现象)】 起源于磁场 【太阳大气中的各种活动现象起源于磁场】 。 在 太阳黑子 活动 中 ,发现 【有】 超过 3000G 的 强烈的磁场效应 【强磁场】 。太阳黑子周边的 地区 【区域】 叫 称作 谱斑 层 【(区)】 , 并且拥有 【有着】 几百高斯的磁场。太阳黑子和谱斑 共同构成了一个 【构成(太阳)活动】 区 域 (如图 1 )。 向我们 【诚如其名,活动区】 展示 了 【出】 各种各样的 行为 【活动现象】 。其中最 重要 【显著】 的一种 行为 【活动现象】 是太阳耀斑, 它是指在发热,辐射,大量气体的移动,激波和高能量粒子中的磁能的爆炸性的转变 【它发生时磁能爆发式地转换为热、辐射、大团气体迁移、激波以及高能离子(Svestka, 1976;Sturrock,1980;Kundu 和 Woodgate,1986)】 。 一个更稳固的压力,它导致太阳日冕的出现,也被认为是导致了磁场的出现。 【那种造成炙热日冕的更加稳定的加热过程也被认为是由于磁场的存在(Kuperus 等,1981)。】 平静的区域看起来只展示了 一些高斯磁场 ,实际上是由浓缩的磁通量管组成。 【宁静区实际上是由聚集的磁通量管组成的,显然只有几高斯的磁场(Stenflo,1976)。】 活动元素嵌入了太阳大气层的每个角落,活动区域在磁通量管的密度最大的地方。 【这样看来,太阳大气中到处都埋置着活动元素,而活动区就是那些通量管密度最大的地方。】 太阳 的 磁活动 展示了一个 【显示出】 周期 大 约为 11 年的周期 变异 【变化】 。 这个 【该】 太阳活动周期是由 磁流力学动力 【旋转、对流以及磁场的组合效应,即磁流体动力学的发电机机制来驱动的】 ,联合旋转效应,对流和磁场来驱动 【(Cowling,1981)】 。 太阳磁场的观测起始于 Hale 【太阳磁场的观测是由 Hale 发起的】 , 【(Zirin,1968)。】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种叫做磁象仪的光电设备 被发展了 【发展起来(Babcock,1953)】 , 并且自 从那时起太阳磁场 【就】 一直被 监控 【监测】 着。近年来仪器 上 【方面】 的进步使得这项观测更加准确 有效 【高效】【(Hagyard,1985)】 。 尽管 磁场的观测成果显著 【能够观测日珥中的磁场(Leroy 等,1984)】 , 更多的磁观测为光球磁场提供了信息 【更多的时侯磁场观测提供光球磁场的信息】 。 大气领域的观察力还不够 【因而,上层大气中的磁场尚无法通过观测来了解】 。为了获得磁场的 详细 【全局】 结构, 来自于太阳色球或日冕的 【由光球向色球或日冕进行】 磁场外推是必须的。最近这些依赖于 大量 【数值】 计算的方案已经被广泛 的 采用。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 现成 可用的光球磁图的基础上随时 跟进 【追踪】 磁场的演变。 我们 【这里】【的】 期望 【是】 太阳耀斑 【会】 通过 在 大气 层 中 【的】 磁能 的 改变 【变化】 表现出来。耀斑能量释放的地点可 能 与高电流密度 出现的位置 【的局部化】 有关 【相关联】 。 热的密集的日冕等离子体可能会在适合 加热设备操作 的磁场结构中发现 【炙热而稠密的日冕等离子体可能会在磁场位形适于加热机制运转地方出现】 。这些研究要求可靠的磁场测量和有效的计算方案。 另一方面, 与 【同】 观察 【着眼于】 真实数据的 完整 全部复杂性相比, 【通过】 分离基本过程 能更容易的 【来】 研究耀斑能量释放或日冕加热的 性质 【特征】【要更容易一些】 。 【因此,】 这些 【这种】 研究 【往往】 采用 了简单的 【简化】 模型(例如一维或两维模型) , 。与 我们 上面讨论的计算 模型 【建模】 相反 【相对照】 ,我们把这种方法 叫做 【称作】 理想化 模型 【建模】 。这些术语只为 此篇文章 【本文】 提供 方便 【而设】 。理想化 模型 【建模】 有时可能需要很强的计算,计算 模型 【建模】 有时 【(往往?)】 需要 进行 【引入】 理想化假设。本文 【所谈】 的计算 模型 【建模】 是指这样一个过程,它 能 【够】 从 【藉由】 磁场数据 中提炼出 【生成】 三维磁场结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太阳活动区磁场的计算 模型 建模 上 【本文将更多地集中在太阳活动区磁场的计算建模上】。【球面几何下的全局建模由】 Altschuler 和 Newkirk ( 1969 ) 发展 , 了 【其中】 包含 【包括了】 太阳风的作用 【太阳风效应】 下的球面几何学中的球形模型 。 此模型后来又被改进 【这种方法已相继得到一些改进(Adams 和 Pneuman,1976;Altschuler 等,1977;Riesebieter和Neubauer,1979;Levine 等,1982)。】 关于理想化 模型 【建模】 的探讨可参阅 Birn 和 Schindler ( 1981 )和 Low ( 1982 )的 【综述】 文章。 修改说明: 被修改或删去:用灰色表示,并加删除线;偏离原意较大的部分用淡红色表示; 建议的修改或增添的文字:用蓝色表示;可以接受但有可选译文的部分加了横线,可选译文放在【 】内,也用蓝色标出; 我建议的翻译不见得百分之百正确或恰当。 几点注意: 翻译科技文献时,参考文献不可省略(包括作者和年代)。 中文科技文章一般不出现第一人称。 科技名词具有刻板性和特定性,不可随意更换(前后所用词汇要一致)。 要非常注意标点符号。 另外,有几处 therefore 没有译出来;除非没有办法,一般不要删减原文中的东西。 下面是从译文中提取出的一些专有词汇,建议你把对应的英文写在右边。 活动现象 太阳活动 太阳磁活动 强磁场 炙热 活动区 宁静区 磁流体动力学的发电机机制 日珥 加热机制 太阳风效应 耀斑能量释放 日冕加热 激波 高能离子
个人分类: 团队建设|321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带学生去相亲
xiegming 2010-2-7 22:20
刚巧有这么一个机缘,我给我的研究生创造了一次相亲的机会。不管将来能否成,至少多了一次机会认识一个异性,同时增加了生活的阅历。 除了关心学生的读书科研,我也很关注学生的生活,涉及到方方面面。因为我认为这些事情绝对不能完全分离考虑,而是要紧密结合,相互影响。老婆经常笑我太婆婆妈妈,总是劝人家结婚生孩子,把他们也拉下水。其实我也不是对每个学生都这样,要因人而异。我也不是干预他们的生活,只是希望他们能够走好人生这一阶段。这是在学校里面的最后阶段,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而不是简简单单拿一个文凭。以后走向社会,可比在学校里面复杂多了。 我之所有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认为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到位。一个人,都读到了研究生阶段,可是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为什么读研,将来要做什么工作。我们的教育只管什么呢?幼儿园毕业,只管如何能进入好的小学,小学毕业,只管如何能进入好的中学,中学毕业,只管如何能进入好的大学。。。家长都认为,只要上了好大学,孩子一辈子就有保障了。学校呢,更是把升学指标作为最重要指标。结果呢,让孩子很迷茫,甚至到了研究生阶段,仍然是很迷茫。 所以,导师的工作其实也挺复杂的。有些问题,自己也没弄明白呢。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5256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名普通高校硕导的十年回顾
chengming826 2010-2-2 14:48
从小学读到研究生在学校里接触的老师很多,但真正能让我打心里敬佩的老师并不多。上大学时的吴老师是令我十分佩服的老师,能作为吴老师的学生,我至今都感到荣幸。可惜大学毕业后,没有考上他的硕士研究生,不过他的精神和理念一直影响着我。 今天,我也已为人师,在教书育人方面更应该多向吴老师学习。这里转载他的一篇博文《我的硕导十年》 ,希望大家读了之后能和我一样有所感、有所获。 临近岁末,总结一年工作之际,忽然想起,自己招收硕士研究生已经整整十年了。这对于名牌大学的教师来说,可能根本不值一提。但对于一个仅有十年研究生招生历史的普通高校来说,我这十年也可以说是学校在这方面发展的一个缩影。回首十年之进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其中有几件事情一直使我难以忘怀。 从1做起 1998年,在数次折戟沉沙之后,学校终于通过了教育部的道道关卡,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安全是首批两个学科之一,我也顺理成章地成了首批硕士生导师。次年开始招生,当年报名者极少,考取者更是寥寥,安全学科只考取了一人,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导师数量大于学生数量的不可思议之现象。好在还有调剂,恰逢一学生考某校机械学科不够线,无奈调剂到我校,我才有了指导研究生的机会。虽然就一名学生,可也忙得不亦乐乎,再加上该生对安全科学不太接受,结果答辩不合格,只好延期半年,当时真有一种未敢翻身已碰头的感觉。好在该生认识转变,得以半年后顺利毕业,这才放下我一颗忐忑之心。后来其赴一高校任教,表现优异,令我十分欣慰,这是后话。 二度挑战 2001年,形势大有好转,学科一共招了9人,三名导师,也很巧合,正好每个导师各有3人报名。但录取后,却有1名学生找我要求换导师,不愿做我的学生,令我深感震惊。痛定思痛,我知道肯定是自己技不如人。面对挑战,唯有发愤,在帮助学生走向成功方面下足了功夫,使留下的两名学生终于学业有成。绝大多数学生对导师的选择是相当理智的,工作做好了,其余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我的导师生涯也从此开始了良性循环。 走向实践 初为导师,虽然兢兢业业,但总体起色不大,或者说亮点不多。一次偶然的机会,使这一切有了转机。那是非典肆虐之年,校园实施封闭管理。一天,突然接到科龙集团的电话询问研究生实习事宜。原来该单位急需招聘人才,意欲通过实习选拔,在求索东北大学未果后转而找到我们。当时我心情比较矛盾,一是风险,二是效果。但一位女生挺身而出,自愿赴广东实习才打破了僵局。临走同学相送,颇有点《大风歌》中的意境。实习中,该生表现优异,收获颇丰,最后签约上海一家外企,实现了较好的突破。我也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提高,强化实习环节,使学生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直面竞争 与社会接触越多,学生感触越深,心态变化越大。有的变得自信,也有的难免自卑。由于我对实习单位档次的要求,使得学生绝大多数情况要面对名牌大学学生的竞争。有些单位甚至根本不知道我们学校,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从对特色和不可替代性的理解,我当时很是自信,但只是理论上的。到底学生能否获得认可,用人单位能否摆脱对名牌的盲目尚且不得而知。但直觉告诉我,不崛起,只有沉沦。开弓没有回头箭是我当时对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最典型的还是我博文中屡次提到的小文。面对60多名名校学生的竞争,她开始退缩过,但接到冲锋号令以后,却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大获全胜。其实我也是一个喜欢直面竞争之人,尽管我们大多数一流学生都去了名牌大学,尽管我们存在校园文化的差距,但我仍认为事在人为,我有这个自信。记得一次两位学生考取东北大学后来告别,在鼓励之余我与他们相约十年,与我带的学生比成就,令他们惊诧不已。 两个中心 敢于面对挑战,当然是基于准确的定位。我一直认为,要想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导师,必须要树立两个中心。即导师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以能力为中心。只有围绕学生特点量体裁衣,才有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科研再成功也不是好导师。而学生的成功绝不是以发表论文做为量度的手段,更不能以考取多少博士为成功的依据。特别是像我们这类普通高校,实事求是地讲,绝大多数研究生不具备继续深造的实力,不是考不上,而是很难有所成就。但硕士毕业发挥专业优势,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出类拔萃却是完全可行的,而做到这一点最需要的就是能力。当然还包括自信。有一个在国外实习归来的研究生总结出自信、努力、专业六个字,我认为还是非常贴切的。当然能力的提高需要导师的科学计划与全身心投入,这方面自以为还是颇有心得的。 无怨无悔 回首十年,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每天的早出晚归,除了早餐,只有周六、周日晚上才能吃上家里的可口饭菜。一次次促膝长谈,一番番严格训练,付出与收获在很多人眼中是不成比例的,何况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完全认同。但我始终乐此不彼,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缘于我要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缘于骨子里的不服气。而最大的动力当然是学生的成功,颇有点捷报飞来当纸线的豪迈气概。现在我的学生大多专业优势明显,收入自然不菲,几乎都高于我这个25年教龄的教授,所有的付出在这些面前已经根本不值一提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古人最常用于激励自己的警句,也是我的座右铭。永远探索,永远前进,直至生命终止的一天。因为科学是没有边界的,学生的成长是没有边界的。
个人分类: 世事杂谈|5411 次阅读|3 个评论
青椒遇到90后-015-尝试新画材(续)
chchh2001 2010-1-29 12:16
个人分类: 青椒遇到90后|22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老师要多听听学生的想法
cafe 2010-1-24 13:00
一个学期结束了,我所主讲的本科课程考完试,经过几天的工作,总算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都摆在我眼前了。浏览了一下全班同学的名字和对应的考试成绩,回想起平时上课时每个学生的的状态,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失败感。我现在有些怀疑我是否真的在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记得考完试,就有一个学生跑上来跟我说,这样的试卷不适合大学的期末考试。当时我正忙着收试卷,我没有跟这们同学深入讨论。 我一直以为自己出的题目比较灵活,而且是自己精心构思,针对性很强。但现在学生开始怀疑了。那么我平时所鼓吹的那些时间管理;忍受寂寞,注重过程等是不是也是我的一厢情愿,所谓我给学生推存的这些好习惯通常都会让人坚持不下去自动放弃为止。那么我有没有勇气反思我向学生倡导的理念有问题,而不是坚持认为这些90后学生没有意志,懒惰。我庆幸我当时没有反驳那位同学。 以前我的确是自以为是的比较多,认为有些学生过于随性,不能吃苦。这两天与学生交流让我懂得90后学生身上有一些东西,我以前是没有意识到的。我和我那一代的人通常只知道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这样一句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却没有认识到在他们未来的道路上,走向成功的路有多条,谁说不可以快乐地的走向成功,幸福地享受大学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成长,把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大学几年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好好发展就是成功的,就已经是成功了。
个人分类: 日常生活|3996 次阅读|2 个评论
祖国在哪里?哪些人是真正的爱国?
热度 2 wangxh 2010-1-23 14:34
刚才看了陈儒军兄的《 什么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兼之前几天吵吵嚷嚷的“ 美国售台武器”与“谷歌的威胁退出”事件,引发的新一轮“爱国”讨论。加之 教育部 1 月 15 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于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有人认为,教育部等部委要求各学校组织学生“给祖国拜年”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很有必要 。 有话不说憋得慌!有鉴于此,鄙人提出两个纠结已久的两个问题:第一,祖国在哪里?第二,哪些人真正爱国? 许多人天天吵吵“爱国”,首先什么是祖国,这些人知道吗?包括许多“爱国”不离口的领导们!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呢?有多少中国人真的很爱国呢?如果有人问:“有谁真正爱国?”可能许多人会果断地答曰“我真心爱国!”。但是,扪心自问,仔细想一想,好好挖掘一下灵魂深处,回答真是肯定的吗? 中国的文化哲学决定了我们的爱国是与爱家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把爱国与爱家分开,大家想一想,我们真的很爱国吗?当外族入侵的时候最能显示到底是爱国还是爱家。为什么我们会产生那么多卖国贼呢?大的,小的,直至小老百姓,所以真正的爱国者——岳飞、文天祥等才显得是那么的珍贵! 中国的当官的、富人不爱国,这一点根本不必论证。我们在网上大谈特谈爱国的时候,那些高官富商在干什么呢?他们想的是他们的官位能否保住,他们的财富是否不受到损失,国家利益,民族兴衰与我何干!谷歌的撤出中国,有人高呼“谷歌走了,损失最大的是中国!”我就纳闷了,到底受损失的是国家还是一部分人?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国家也不受损失,我个人也不受损失,而且更好——因为每年要求学生翻译外文文献时,再也看不到在谷歌上翻译出来的版本了(学生们就是懒到这种程度,一个“幽默”接着一个“幽默”,有时连捋都不捋一捋!)。凡是在困难时期领导人都是借助百姓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政权,而在和平安宁的时期又在愚弄我们效力;而在老百姓有困难的时候,就把我们抛到了九霄云外不会理睬!只是安抚!回头望望我们灿烂的历史,哪次历史的进步是统治集团做出的决定? 中国一般的老百姓不会爱国,因为现在国家没有出问题,他们可以正常生活。中国崇尚中庸之道,崇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般老百姓不关心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发展无可厚非,连高官厚禄者都不关心,何必要求老百姓呢?中国的老百姓只有到了家庭无法存在下去的时候才爱国,因为反正都是消亡,还不如拼死一搏! 在中国,真正爱国的人是有文化、有理想、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和有良知的、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中国的这部分知识分子都是“贱骨头”,明明与自己无关(其实是想参与,可根本没人搭理),却非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己总是把自己当回事儿。中国自古以来,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觉醒了的老百姓在教育青年一代,让他们有理想、爱国、有责任感!或可说,是他们在推动中国历史在进步!他们应该是毛泽东说的风流人物! 长大后,他们的自尊会在哪里呢? 这就是尊崇古文明的教育 那么,什么是祖国、祖国在哪里呢?其实,祖国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只有心里装着祖国,才可以谈爱国,否则就是自欺欺人!在封建社会里,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许多人把爱国与忠君联系起来——这就是我们最本质的爱国思想教育。就像教育部号召的“各类学校组织学生 给祖国母亲拜大年 ”——这不是纯粹 TMD 扯淡吗?鄙人想问一问你们新组阁的教育部领导,你们打算如何给祖国母亲拜大年?纯粹一帮神经病! 可能有人会问:博主,别光知道指手画脚,你自己爱国吗?鄙人回答是:爱,从心底里爱。不过,爱国的方式不同。在我眼里,我的祖国就是我的学生,或者说学生就是我的祖国。可以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的亲学生都不爱的老师,他能爱国吗?——所以,对我来说,爱学生就是爱国!【另外,鄙人认为,根据中国国情与传统习惯,寒假期间也就是春节期间,不是进行爱国教育的最好时机,倒是进行尊老爱幼教育的最佳机会。“养家糊口、拉扯孩子,老人们一辈子不容易”,教育学生孝敬老人是必要的。所以每逢寒假,每个研究生专款 200 元向父母表示一下孝心。】 周杰民:组织学生给祖国拜年很有必要, http://www.dzwww.com/rollnews/news/201001/t20100121_5509874.htm 杭州小学生参加古礼入学式 穿学士服(组图), http://hb.qq.com/a/20090902/000197_1.htm
个人分类: 心之悟|4632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 美国学生
liuxiaod 2010-1-22 10:47
对话丘成桐      问:您在西方学习工作40年,您认为中国和美国教育最大的不同在那里?      丘成桐:美国很多的学生都无所畏惧,可以说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有无比的勇气去做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而中国很多的学生必须去满足考试的需要。
个人分类: 教育|1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师“被迟到”、学生“被学习”的时代
wcz3 2010-1-14 19:56
考试迟到了,还找歪理由,现在的学生真牛。 某大学一位学生迟到,用老师,对不起,我迟到了,请别把我赶出教室!一文将该老师告到校长处,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网络上引来几乎一边倒地对该老师的讨伐。然而,真相告诉了大家,原来是e人先告状。这位老师真冤,被迟到了一把。 实际上现在学生也可怜,家长强迫学习,老师强灌知识汤,被学习的一代啊!
个人分类: 生活观察|33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名中国学生对日本记者的回答 不带一个脏字,牛!
brbaba 2010-1-10 15:30
日本共同社记者小泽一朗到北大进行突击采访。在南阁(国际合作部)门口,小泽一郎采访了一小个子男生(后证实该男生为国际关系学院学生纳海?)以下是现场原版真实问答记录: 问:你支持抵制日货的这种观点或行动吗? 答: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个体都是自由的。我无法左右别人的思想,也无权控制别人的行动。 问:你如何定位中日关系? 答:客观定位,平等互利关系。 问:从学生的角度看,你认为两国关系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答:显然,日方在很多方面做出了错误的言论和举动,而这是我们不能接受和容忍的!一句话,改善中日关系需要日方正视历史,拿出善意和诚意。 问:你个人使用日货吗? 答:有,马桶。(在场学生大笑) 问:那你告诉我,为什么日本的马桶会比中国的好? 答:在中国,这种话题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在公共场合提论这种话题是很变态的。(笑声)当然,我不知道是你有这样的嗜好,还是贵国有这种习惯。(笑声) 问:关于历史问题,中日两国是否有途径可以卸下这个沉重的包袱? 答:请注意你的用词!我不同意你的这种说法。你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在诬陷中国。自古至今,中国从不存在什么沉重包袱。中华民族是心胸开荡,豁达前瞻的优秀民族,宽厚待人,睦邻周边是中国的美德。因此我们正视历史,但绝不以怨抱怨。我们容忍和解,包括对待日本。请问,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包袱是什么?中国人民做过对不起日本的事吗?问题恰恰是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不正视历史,在中国烧杀掠夺,疯狂地要灭绝中华民族。犯罪的日本不向中国和中国人民认罪赔偿损失,还要叫嚣海外出兵扩疆,分裂中国,霸占中国国土,激怒中国人民。这样的史实太多。请问,这是中国背历史包袱吗? (在场学生鼓掌) 问:我也经常看新闻,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生产事故频发,死亡率想必不会低吧? 答:同你们国家一样,每人死一次。 (笑声、掌声) 问:在中国大学校园里,学生自杀频繁发生、屡禁不止,这是为什么? 答:事实上,学生自杀最多的是在你们国家。许多稀奇古怪的自杀方式就是你们国家的自杀一族发明的。在联合国公布的相关资料中,日本的自杀率排名世界第一。我不知道你手上有什么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我国的校园自杀事件。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希望你做客观真实的报道。对你刚才提问中使用的词语我有必要纠正,在中国汉语语法中,频繁发生和屡禁不止是重复累赘,用词错误。而且,你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掌声) 问: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非法窃取日本的机密情报,你知道吗? 答:我无法核实你的消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这种荒唐说法就跟布什打伊拉克是因为萨达姆偷了布什家的高压锅一样可笑。 (现场大笑) ----转载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217 次阅读|3 个评论
好 借你二分
malidan 2010-1-10 09:39
好! 借你二分 老师,我想跟您商量个事。下课一位男同学一脸认真的来跟我说。 说吧。我微笑着,因下课常有同学找我侃的。 这次市统测我没有考好,只考了58分,您可以借我二分吗? 说个理由。向我借小钱的学生时常有,向我借分数的学生第一回碰到,我来了兴趣。 借分如借钱,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我在考虑着。 原则问题我是向来什么也不用商量,此外什么都可以商量的。 这个我明白,我现在借2分,期未最少以10还2,您看这样行不行?因这二周我不用天天去艺术老师那学画画了。 好!借你二分。考虑到这个同学的偿还能力与诚信度,我爽快的答应了。我向来就倡导快乐学习与赏识教育的。 谢谢老师!他欢快的走了。 于是我把试和马兄的诗改一下赠送给这个班的学生: 甜酸苦乐从容过,峻峭平川一路歌。 他日得失随意去,今朝成败不逐波。 纶巾羽扇从来少,冷雨青灯自古多。 无悔青春寻梦里,恬然书海笑天河。
个人分类: 杂谈教育|5078 次阅读|14 个评论
14岁数学神童成剑桥237年来最年轻学生(图)
XUPEIYANG 2010-1-9 15:19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9日01:19 金羊网-新快报 阿伦费尔南德斯   据新华社电 英国一名14岁少年收到剑桥大学有条件录取通知书,成为剑桥大学237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大学生。   这名少年名叫阿伦费尔南德斯,去年已通过剑桥大学招生考试。由于他已通过高级水平考试中的两门数学测试,在接到剑桥录取通知书后,他只须再通过高级水平考试中的物理测试就可迈进这所世界名校的大门。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教授戴维卡德韦尔说,一旦他满足录取条件,学院欢迎他今年10月入学就读。   神童的父亲尼尔费尔南德斯说,如果儿子顺利入学,将是这所名校1773年以来年纪最小的本科生。英国18世纪至19世纪政治家小威廉皮特当年曾以14岁之龄就读剑桥,20多岁即出任相当于现在英国首相的职务。据悉,费尔南德斯没上过学,而是在家读私塾。2001年,年仅5岁的费尔南德斯通过了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数学科目测试,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3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为人们提供着便利,也在伤害着我们的学生
wangxh 2010-1-8 21:34
俺是如何走进科学网的,兼谈网络对学生的诱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逐渐离不开网络了。网络宇航、生物、信息三大最高尖端科学技术中离大学生最近的高科技,使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量比其父辈和祖辈不知道爆炸了多少倍。但是 网络也是每年大约吞噬掉数十万大学生的恶魔 。当然,网络的出现更多的是造福人类,它的魅力、它的诱惑力、它的超人类作用,有目共睹,资源共享真正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程度。 科学网人(不知道鄙人够不够资格)谈科学网事儿,就拿鄙人被科学网俘获来说吧。鄙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在网上溜达,不小心触雷也可能误闯科学网留下痕迹,也可能是科学网普遍撒网【如果是的话,很感激这样的撒网】,反正于2008年1月2日收到一封邮件,如图所示: 说实在的,当时根本没有瞧得起这个科学网,主观认为肯定是忽悠人们浏览、以增加浏览量赚取广告费的垃圾网站。但点击连接一看,自己马上反省到自己小人了。科学网正是鄙人这无名小卒所梦寐以求求之不得得陇望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网站也,于是就有了每次收到科学网email必浏览的习惯,当然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喽。最重要的是, 十 几年前立下的 燕雀之志潜心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时有的孤独之感从此消失,科学网里比自己做得更好的老师--大有人在 。(其实心里特别想说做个优秀的教师,但是自从来到科学网安家之后,一点儿自信也没有啦!) 当然此间也看到许多老师的博文与博客,了解了一些博主。记忆中好像第一位留有深刻印象的是 徐坚 老师徐老师的 材料科学大师 组博文都保存到计算机上,因为徐老师是研究材料的,又是金属所的。而鄙人对金属所比较熟,认识所里不少人,知道所里不少名人;加上鄙人是学材料的、教材料的(在科学网鄙人可不敢说自己是研究材料的)。慢慢地又认识了大哥哥似的 王德华 老师、儒雅的 武夷山 老师、万宝囊似的 陈安 兄、马克思主义者 周可真 兄、感觉好像有共同关注的 陈儒军 兄和 吕喆 兄,当然少不了谁见谁爱、总能让人发笑乃至喷饭的 吴宝俊 和 李亚辉 两位老弟。 【 修饰语纯粹个人臆断,如果您不高兴,鄙人马上修改。当然当事人看不见是最好的啦! 】 就这样,就离不开科学网了。可是鄙人先天不足总爱嘞嘞, 只当看客的滋味实在难受,有话说不出来憋得慌! 这样于2008年6月注册,但开始不太会弄,评论倒是可以了,但总给他人做嫁衣裳,怎么搞也不能发表博文,急得俺直接给编辑部发email谁让他们向鄙人投递诱饵呢!后来在科学网编辑的帮助下,正式建立科学网博客可是时间已经到了公元2009年4月15日,以一篇矛头直指现在某些教师不责任为主题的博文 教师物是人非 !? 开始了。俺堂堂的一个纯爷们儿,自认为最倔的东北籍山东人,就这样被科学网俘获了。 鄙人为什么能够被科学网俘获呢?当然是因为自己的兴趣与责任。但是,也就是这个互联网,已经或正在吞噬着每年以数十万记的青少年。孩子们可不管什么责任,只顾兴趣。互联网上的诱惑简直不胜枚举,而且大多数是针对青少年的,甚至比毒品更可怕。因为吸毒是犯罪,可是上网连犯错误都不是,如果时间、地点适合的话。大家可以调查一下,哪个网吧离开学校能够生存?哪个网吧没有残害过大学生?鄙人曾经不仅一次的设问:不要狗屎理论产生的那部分GDP,救救我们的大学生,政府某些部门能答应吗?自己马上就做出否定的答复:不能,绝对不能! 就像 赌博 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就像 毒品 我们也真的没有办法吗? 就像 蓝色 我们还是真没有办法吗? 为什么我们过去都曾经做到过呢!?
个人分类: 社会|4187 次阅读|2 个评论
善待研究生,慎用淘汰制
lihf 2009-12-29 14:42
研究生是我国科研的主力,待遇低且压力大,属于弱势群体,不少博主认为应该严格教育,采用淘汰的办法提高研究生素质.笔者认为,该想法的初衷是正确的,但应善待研究生,给学生一个更宽松的环境,可能比单纯挥舞淘汰的大旗更有说服力;原因如下: 1,相比学生, 老师的素质可能也需要相应提高 .从山东潍坊学生被冻死,某些一流学校负面报道等一系列案件说明,可能问题不仅仅在于学生;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责任,提高老师的素质可能比单纯要求拔高学生素质更好. 2. 大环境下潜规则的左右,使得科研的评价流于形式 ,往往有些背景或人缘好的学生在获奖等比赛中容易胜出,如果忽视该项, 淘汰的很可能是未来真正的学术精英 .更何况,目前对科学评价采用SCI或同行评议的方法本身尚有争议.怎么评价比较科学还需研究. 3,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弱,需要逐渐提高情商和承受力.没有合适的心理辅助, 一旦被淘汰,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社会问题 . 4研究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可能面临更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应着手提高和培养手边研究者的科研能力和适应能力,而 不是 采用 掐尖,淘汰 的办法选择现有的劳动力. 本文并非说导师就不要严格,或不能淘汰学生,而是采用谨慎的态度,善待学生.
个人分类: 建议|3623 次阅读|2 个评论
考试(3):辅导员的话,使我不寒而栗
wangxh 2009-12-26 23:37
领导特别器重,今年给委任一个班导师顾问称号,自己对学生戏称班导师助理。这样与学生沟通起来也就名正言顺了,中国人做事历来讲究名不正言不顺嘛。【 其实鄙人也知道,这样有些不务正业,谁让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呢! 】 班导师,跟着国外导师制的鹦鹉学舌式产物,由于学生太多,根本无法导,故鄙校给一个班配比一个导师导学导研到就业,大多数是专业年青教师。并 明文规定,年青教师不当班导师,晋职称不予考虑 。又由于年青教师本身就自顾不暇或者没有成熟,所以给鄙人委任一个闲职。好像不少学校都有,只是形式和人员不同而已。 坚持了数年的英语朗读小组今天照样进行,虽然今天是爱人和毛主席的生日,给他们煮好鸡蛋准备 滚运 ,自己像往常一样就到学校实验室。当然昨天晚上已经得到老婆大人的许可,否则接下来这一年就甭想消停了。 由于担任班导师助理,英语朗读小组吸收了几个一年级小朋友。活动结束后,一个学生非常着急而焦虑地说:老师,您能不能帮帮我们班的五位同学?我笑着回答:能呀!我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帮助学生而生的吗?我们宿舍8个人,大学化学5个人不及格。他们天天上网,根本不学习,估计高数与英语也得挂,怎么办呀?是真着急的样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他们平时不好好上课,经常旷课,经常上网吧,而且合伙去...... 打断问道辅导员为什么不管、不知道吗? 他们本来打算考试时抄一抄,但辅导员说:拿小抄是万万不行的,万一被发现就死定了(没有学位了)。不过呢, 交头接耳、互相帮助一下还是可以的 ...... 我吃惊地赶紧叉过话来问道:什么,什么,交头接耳? 学生接着说:反正大概就这个意思,我们都听出来了。 这时,我已经再也听不到学生在说些什么,脑袋里只有辅导员的话,真是欲哭无泪、不寒而栗啊!一个孩子,培养成大学生,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又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心血,辅导员的一句话让这些全部付之东流了......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个几年前的故事:日本留学八年的博士后,在囊中不再羞涩之后,打算回国效力。但是女儿从3岁开始在日本生活,已经成为一个纯日本女孩。两口子用了半年的时间,终于做通女儿的思想工作,于是举家过洋回到中国,又用了2个月的工夫买房子、安家、给找女儿合适的学校一家汉语、日语双语中学( 中国这种自动接受文化奴役的学校到处看见 ),一家人开始了当家做主的生活。上学第一天,女儿来到学校,老师、同学都很和蔼可亲,中国人的崇洋媚外心理随处可见。班主任老师马上过来关心,话说的非常实在:黄菲菲同学, 你在日本过的好好的,回什么国呀?人家想出国都出不去,你怎么回来了呢?你爸爸妈妈怎么样想的呢 ?......一顿连珠炮似的问话把孩子完全问懵了,人家日本孩子哪里明白这道理呀!中午马上给爸爸打电话要回家,回到家后提出条件: 要么我们一起 回 日本,要么我自己 回 日本,反正我不在 你们中国 了 ......这位老师实在没办法,卖掉房子、辞掉工作,携妻带女又回到日本。 再回来说我们的学生。由于辅导员的告诫学生没敢准备小抄;又由于 辅导员的传授技艺学生们准备交头接耳 ;最后由于监考老师太严学生们没有互相帮助的机会,所以34人的班级,有7人大学化学不及格。 班导师助理也不能白当啊,赶紧把五大金刚叫到办公室。本来认为困难很大的集合,没想到10分钟左右都到齐确实出乎鄙人的意料,真的很感动要知道,如果他们就是不来,现在鄙人是一点辙也没有啊!这点小事儿再一次证明: 学生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教师 !【当然,也别吹,今后还不知道会如何呢】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讲讲大道理,说说大志向,进行 一番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这一招儿很灵,许多学生都是用此招儿教育过来的,因为他们从小根本没听过这么新鲜的玩意儿。唯一可惜的是自己不是共产党员,可能效果打点儿折扣) ,五位学生表示愿意改邪归正,也只能看以后的效果了。 脑海里不断闪现的念头,如果大一上学期,最重要的三科数学、英语、化学就不及格,那么这个大学还怎么读下去啊?
个人分类: 教之道|5142 次阅读|9 个评论
谁能帮助一下这位伊拉克的研究生?
wangdh 2009-12-25 23:43
谁能帮助一下这位伊拉克的研究生? 今天这里是安息日。上午写了几句胡言乱语,就决心到俺客栈后边的大峡谷底下去看看。这几天俺知道了,这里可是个旅游景点,周末热闹着呢,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还嫌荒凉。 今天,俺的研究组新年聚会,老少三代每年一回,这回俺缺席了。可是今天怎么特想念国内的美味。这里没有猪肉。祝福他们吧。俺也发话了,一定要吃好,还要喝好,尤其俺那两位敬爱的老先生,这些年来默默支持着俺这个集体,视每位研究生为自己的孩子一样,都是那么慈祥那么耐心地开导和鼓励。这么多年,没有听到他们对俺的学生的一句埋怨的话,都是表扬和鼓励。俺特感动。这个时候,学生们是应该感谢两位可爱的老人的,好好敬他们两杯啊。 刚从外边回来,信箱里有一封信,估计是位伊拉克小伙子的。本以为是垃圾邮件,细读之下,估计不会是假的。以前来自非洲国家的 mail 多了去了,都是说由于受到迫害什么的,想让你帮忙转移大量美金,转到你的帐户上,你可以分成一部分。俺从来就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也就从来就不细看,只要看到有美元符号和数字,一律删除。至于有些 mail 说你的 email 地址获得了国际互联网大奖,那更是胡说。 闲话少说,这位名字叫 ahmed aboody 小伙子的信是这样的: Good morning or good night , I student master's degree in Baghdad university I study about subject compensatory growth on some animals aquatic and relationship on change in body composition, physiological and metabolism parameter. however, I ask you if can sent to me reference (all available in fish, shrimp or any aquatic animal ) and any year ( old , new ) because I cant buy this reference ( I dont have money and my college dont have allowances to buy the journals ( in fish field ) for provide reference to our student scholar . All my job for discovered new way to defining this phenomenon in aquatic animal . Notice: I have a power to do my work without wearily and i apologize if I have some error on write this message ( its first message for me ) . I dont have any way to obtain this reference except this way. In the end, I thank you for reading my message and thank you if you sent to me reference or dont sent. ahmed aboody student master's degree 英语语法不是很规范,但是还是很容易理解的。我试着翻译一下: 【 早上好或者晚上好: 我是一名巴格达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我的论文题目是:一些水生动物的补偿性生长及其与身体成分、生理和代谢参数之间的关系。 我写信给您是希望您能帮我寄点参考资料(关于鱼的、虾的或任何水生动物的),哪一年的都可以,新旧无所谓,因为我没有钱买这些资料,我们的大学里也没有钱给我们学生订阅这些鱼类学方面的期刊。 我的工作是希望在水生动物中发现一种新途径来定义这种现象(估计就是补偿性生长的现象)。 特别说明的是:我有足够的精力做好我的工作。我很抱歉我的文字会有一些错误(这是我第一次写信)。我实在再想不出其他办法来获得帮助了,所以写了这封邮件。 最后,我谢谢您花时间读了我的信。不管您是否能给我寄一些资料,我都十分感谢您。 一个硕士研究生: Ahmed Aboody 】 学习水生生物的朋友或者其他能提供帮助的朋友,如果可能的话,您试着帮一下。我也不知道真假,希望不是假的。 联系地址是: ahmadaboody@yahoo.com 在圣诞节收到这样的邮件,不管真假,都让人挺伤感的。战火中的研究生,什么都缺的。有时候,有文献读也是一种幸福啊。 (王德华 2009.12.25 ) (照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
个人分类: 人生漫笔|668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做一位有心人
kksonne 2009-12-21 21:17
盛弘强 2009-12-21 应学生医学进展研究会的邀请,我于上周一(12月14日)晚上给低年级的医学生们做了一次讲座,题为做一位有心人,主要涉及科研选择与职业规划,大约有近百位学生来听讲。90分钟的时间交流颇为融洽,学生提问也很积极(庆幸没有太让学生失望)。不过也没想到, 周末收到一位细心的学生给我发了一封邮件(原始邮件): 盛老师, 您好,我是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赵XX,周一晚上听了您的讲座,课后也浏览了您的博客,有以下几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1,关于MD与PHD以及医学生出国的问题 2,学习与工作兼顾(您当初是学生会主席又拿到竺奖) 3,关于信息能力的培养 4,关于临床医生搞科研 5,关于医学生学业规划 由于问题较多,若您有空学生更期待能当面向您请教,谢谢。 学生:赵XX 约好今天中午吃饭时间谈一下,学生如约来到办公室。尽管外面天气有点冷,实验室3楼外的大平台上还是阳光照得很惬意。针对那些问题我单独和他谈论了有半小时, 因为下午另有安排,不得不中止了谈话。 我当初只觉得这是我所咨询过的许多学生中的一位,并对他做了鼓励。 晚上很意外地收到他与我的谈话内容的邮件(原始邮件,未作一字修改): 盛老师: 您好,今天中午很感谢您能抽出时间详细解答,从谈话中学生主要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学位与出国 a 拿到MD后,不盲目追求PHD,工作后可通过深造、进修、学术交流来提升科研水平 b 出国与否涉及因素很多,现在可做各方面准备,到时看实际情况 c 想一想出国后与出国前可带来哪些变化,几年后与现在比自己会取得哪些进步 2,关于学习与工作 a 本科阶段可参加些社团活动建立人脉、提升组织领导能力,研究生应重点放在专业上(事实上关于学业规划自己想过很久,前三年是横向铺开、全面发展,大四在逐渐过渡并掌握英语、信息检索、科研相关软件等工具,后三年想纵向深入、求专求精) b 做事要有计划性,要迅速转换状态,要投入、重效率(一直以来自己每周末会把下周工作理一下,学期末会对该学期总结收获与不足并对下学期做整体安排。而怎样确保计划的完成,特别是在如何恰当地处理杂事及外在干扰上还需要下功夫,也想听听您的看法) c 平时做好记录和积累,注意细节(自己也都详细记录或保存着大学里参加的各类活动资料,以及平时的一些思考和想法,身为经济困难生自己还认真记录着大学里花的每一分钱,此外每次好的讲座或与长辈的谈话笔记也都保留着) d work hard,play hard(中午本还想询问其他问题但能看出您对工作时间的重视,这也是效率与投入的体现,这方面也要向您学习) 3,关于想法 a 有好的想法,但要看有何新意、能否实现以及能否做深入,要认真查文献,做别人所未想或未做深入的方面 b 自己的想法与大环境的发展需要相联系才更有实际意义 c 有好的想法,平时可先一点点地写,等有机会可申请课题来实现想法 4,关于研究 a 摆正观念:临床各领域都可以搞,问题在于自己是否认真查阅文献 b 科研的方法、思维是相通的,至于搞哪个方向对于学生并非太重要,基本的如文献检索、设计、统计、写作及投稿等要先掌握 c 长期关注科学网等网站,这也是信息能力的一种体现(学生目前在修医学信息学,认识到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评价的重要性,也在往这方面努力) 5,此外您给出了两个题目 :医学生毕业的出路及压力(比如可从不同科室不同地区不同学制不同时代等考虑),博客在教育中的角色(比如可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入手),给学生点时间先作了解,考虑过后若想做学生会主动联系您。 再次感谢! 学生:XX 我很是感慨很少有学生在一次普通的对话后,这么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并向我及时汇报自己的思路(其实我对他并未做任何要求)。 我也感觉到了老师一个微小的举动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甚至是他的未来选择 。明天中午吃饭时间还有两位学生会来聊一下,希望对他们有帮助。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534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