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生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生

相关日志

杀戮学生是个人恐怖行为
chrujun 2010-4-29 18:05
我曾经预测,由于经济危机、房价飞涨、底层群众生活水平相对下降,中国的暴力犯罪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并且表现形式将多样化【1】。在不到一年多时间里,我们碰到了各种社会事件。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上极少数人杀戮学生的行为【2】【3】【4】【5】。从近期发生的三起砍杀学生行为看,全部犯罪嫌疑人都存在个人生活条件无法改善的状态。我觉得可以把这种行为归类为个人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的特点是拿弱者下手,并且批量杀戮弱者。 其实质都是在正规反抗途径无效的情况下,以个人生命为赌注的疯狂报复。 让底层民众生活条件得到实质性改善,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觉得可以把个人恐怖活动的数量作为领导的考核指标之一。如果底层民众生活条件改善了,或者是看到了改善的希望,是没有人陪上个人性命去搞个人恐怖活动的。因此,个人恐怖活动发生的地方,肯定存在底层民众生活状况恶化的问题。个人恐怖活动的威胁特别巨大,因为任何一个家庭都有弱者,都有可能成为个人恐怖活动的牺牲品。从最近的三起个人恐怖行为看,和谐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 【1】陈儒军,为什么今年冬天社会异象特别多?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7696 【2】 江苏泰兴中心幼儿园发生持刀行凶事件31人受伤,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29/124220177056.shtml 【3】 江苏泰兴幼儿园伤人者身份确认 曾从事传销活动,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29/125920177049.shtml 【4】 病休男教师持刀砍伤16名师生 被抓时神志不清,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29/034017439877s.shtml 【5】 杀人狂魔郑明生为何疯狂行凶,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0-03/24/content_13236625.htm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3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砍杀学生的背后是什么?
wujingzhi 2010-4-29 13:02
这么短时间内,看到三起砍杀幼儿园儿童、小学生事件!着实让我震惊! 2010年03月23日 福建南平男子在小学门口持刀伤人致8名儿童死亡 2010-04-29 08:13 广东雷州一小学16名师生遭男子砍杀 2010年04月29日 江苏泰州一幼儿园发生砍杀儿童事件 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些人为什么去砍小孩??? 我印象中即使是八零后生人都是崇拜英雄的,是在上海滩、精武门等类电视影响下长大的,就是干坏事也干的轰轰烈烈。去砍杀小孩实在无法理解。正派的人都不会和没有反抗能力的人动手,更何况是幼儿、小孩!!! 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如此短时间内出现三起,背后到底有什么作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There are no accidents. 如此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三起同类恶劣事件,不能认为是简单的个人问题,更不能简单的认为是精神分裂而一带而过。背后的各种社会、伦理、病理、法律以及媒体等等各方面因素都需要反思。 事实表明所谓的加强校园保卫,作用小的可怜。杀一儆百,作用也不明显。 那到底该怎么办呢?孩子们在期盼,家长们也在期盼! 孩子们是我们的未来,是初升的朝阳,是我们的梦想。岂容肆意?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1631 次阅读|7 个评论
师尊
yongdxx 2010-4-24 20:57
昨天偶然在网络上听到南开钱文忠教授讲他开始读书的经历,他讲到自己为什么开始读古籍,就引出了一个小故事,大意是说自己收了父亲的责骂,流泪躲在小阁楼上,遇到了一本书,所以开始囫囵吞枣的读,算了入了门。 让我觉得有意义的恰是这个小故事,是说为什么受了责骂而觉得委屈。学校里老师教了一句英文,意思是打倒四人帮,但是翻译的确很烂,直译过来成了打倒四个人。钱父本身就是教外语的,虽然也恨四人帮,但还是觉得用垃圾的翻译教孩子实在遗毒很大。然而,当着孩子骂老师混蛋是不可以的,所以,老先生迁怒于孩子,说你怎么不学好。 现在恐怕很多人不理解,更多人觉得这是多么腐朽的一个思想,老师错了还要维护他。但几千年的历史所尊崇的师道尊严,并不至于一无是处。 自己出来读书,由老师做回学生,对于师道尊严也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体会。我带班的学生让我说说两个学校的差距。我很认真的想了,很认真的写给他们说,最大的差距在于学生对于学问,对于老师,对于科学的敬畏之心。 仔细想来,这样的敬畏之心却维系在很多因素当中。比如博士第一个学期的课,一个老先生每次讲满上课的时间。因事务繁忙错过了,一定会晚上或周末补回来。一个课堂作业有几个学生打了小炒,他很认真在课后占用半小时做了批评。回到自己的工作中,我转述了这个故事和老先生对小炒的态度,我告诫我的学生,我的考试作弊零容忍。课下几名学生和我聊天,说其实学校早该抓一抓了,学生们自己都看不惯学校老师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是在考试结束,几位为我的班级监考的老师很惊奇的告诉我,你的学生怎么可以这么好,没有人打小主意。 受尊敬,是以值得尊敬为前提的。至少自己应该做的好。正如钱文忠教授只是用苦涩的微笑调侃了那个时代,我却很是佩服他父亲的那一顿发泄般的责骂,我想钱先生从责骂中体味出的东西,一定远胜于那几个拼凑的英文单词。
个人分类: 评论|3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统计意义上喜欢这样的学生-研教散记18
tangchangjie 2010-4-22 17:10
在统计意义上喜欢这样的学生--研教散记18(唐常杰) (此文原名 “赌石,琢玉和引导爱辩学生”,似有夸张之嫌,根据博友意见改为现在的比较严肃的名称) 今天的头条博文(杨延丽写,简称杨文) “这样的学生老师会不会喜欢 ”描述了一位有个性,好发表意见、好与老师辩论,处处要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学生;并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老师会不会喜欢”。 跟帖评论中,有褒有贬,褒者曰“这是没有被中国教育摧残的坚强的花朵,应当给予合适的土壤让其自由的生长绽放”;贬者曰“他这个不能叫个性,只能叫没有共性——他本人缺乏一些公共道德的修养”。 两种意见都有一定道理,笔者意见是:在概率或统计的意义上喜欢这样的学生,且听下面细细道来。 1.两个任务的比较 。设有下列两个任务: 任务A:把不爱发言,或人云亦云的人训练得敢于发言,训练到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在科学问题上); 任务B:把太爱发言,太爱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还不时有错命题的人训练得成熟一些、稳重一些、正确一些。 任务B要容易一些(年龄大一些、知识再多一些,就谦虚稳重了),任务A比较难(需锻炼勇气)。所以杨延丽描述的学生在统计意义上是可造材料。 2玉不琢不成器 。在珠宝古玩界中,“器”这个术语是很有分量的,玉不琢不成器;反过来,一块不是玉的麻石,无论怎样琢,也不会成器。珠宝江湖中有项风险投资活动称为"赌石"。一块毛石,外面看起麻麻点点,坑坑洼洼,偶尔有露出几点峥嵘;解开之后,或价值菲薄,或经过琢磨,价值连城。 这里,材质是内因,琢磨是外因,外因重要,内因更重要。每每发言,必欲惊人者,也许是志存高远,也许是志大才疏。杨文中描述的这位学生还需要甄别、需要琢磨,这是老师的任务。 3一个基本信念 。因为文中描述的这位学生的配套信息(基础,德,综合素质)不充分,下面的话,不针对这一具体学生,而针对其代表的学生集合,即喜欢发表意见,喜欢表现与众不同的学生集合。在概率的意义上,像"赌石"那样赌一把,赌其是块好材料,在统计意义上不会出大错。因为我们有个基本信念,天下好人多,年轻人可塑性大。相信对这样的年轻人,假以时日,加以引导,一般能够成才,其中优秀者能够成“器”。当然需要教育者的琢和磨。 4 褒义的“无中生有”和“兴风作浪”。 喜欢发言与众不同不是缺点,相信科学网的多数博主都喜欢表达与众不同的思想,特别在学术上;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无中生有”,什么是掀起潮流?掀起潮流就是“兴风作浪”(其逆命题不成立)。科学网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平台,博主们可在这里发言,比意见高明,比眼光长远,比辩才灵动,比文思敏捷。如果没有 这样一个平台, 有多少话就要寻找发表出路,和那位学生一样,也许到不很合适的场合或不很合适时间发表。 5导师不是堵师 。对上课爱发言,爱和老师辩论,甚至唱对台戏的学生,需要疏导,而不是堵截。 可否这样来引导,疏通言路,给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课堂发言。 在我们的硕士生课程中,难度较大的课程会以教师报告讲课为主,但每学期至少有两三次课堂讨论,提供有6-9个学生发言机会,博士生在课程中的发言机会就很多了。 学生发言,老师点评;要求学生自己做PPT,或者修改老师的PPT,含“三个一”,即 一个主题、一个见解,一个PPT。一般讲一个课时,鼓励讲与众不同、与教材不同,与权威不同的见解。 6学然后知不足 。 与众不同的观点有时是真知灼见,有时候是少知少见;一位本科生说,大一时比较狂,到大四时,知道该学未学的东西太多太多,反而谦虚了,真的是“学,然后知不足”。 一位 学生在准备PPT并做报告后,感慨道:真是“小曲好唱,唱好了它也难”,才知道讲一小时的PPT,至少要准备8--16小时,才知道老师讲课是多么的不容易。过去总觉得老师讲的不过瘾,自己讲起来,才知道要把课程讲“过瘾”,还需要勇气。 学生做过报告后,不是更狂了,而是更尊重老师了。 通常我们会在开学时给出的课程PPT中,公开征集发言同学,而且根据报告情况,在总成绩中加分,最多可加5分,这是个不小的诱惑,也是同学的努力所值;喜好表现的同学宁愿在这里表现与众不同,或在提出有思想深度的问题来表现与众不同,较少在课堂上抬杠横扳。 7 毛石或可成大器 在课堂讨论时,做报告的学生常请同学拍摄照片,寄给父母,父母为他们自豪;寄给朋友,朋友为他们高兴;这说明,学生们非常在意、非常珍惜上讲台的机会,这些机会给了他们成长的空间;若干年后,毛石或可成大器,这些照片会成为令他们“多少次回回头”的美好回忆。 相关博文(教学与学生论文 系列)   A型与Z型:毕业论文正灌浆, 学生表现几风格   本科毕业论文----学术新兵的初次立正稍息 研究生阅读大餐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防止有意的抄袭,避免无意的雷同 我用全英语方式讲过课(图文) 在统计意义上喜欢这样的学生   善对论文评审意见的宽严与长短   计算机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记忆观   路与人,以及科研选题----节日感怀(图文) 短学期:小曲好唱,唱好了那也难 ----兼议用QQ答疑 醒事”就在一瞬间 --- 一个真实的故事 计算机科学, 大一学生怎样来爱你 (文PPT)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12228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许智宏:培养学生理性质疑和批判
xupeiyang 2010-4-20 15:44
2010-04-20 08:2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北京)    大学所需要的是提供肥沃的土壤,为学生的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日前,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在参加河南大学承办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期间如是说。    教育应当回归到培养人的本意上来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许智宏认为,现代教育受全球化的影响而变得急功近利。他呼吁,教育应当回归到培养人的本意上来。他说,大学的核心精神是朴实的,不管什么类型的大学,就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具有批判能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这才是大学真正的核心价值。   许智宏认为,大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理性的质疑和批判,培养学生的学术自由,对真善美的判断能力,对真理和卓越的追求,以及创新求实的精神。维护大学的核心价值,必须确保大学的学术氛围,因为大学是做学问的殿堂,作为大学必须捍卫这种精神。    大学应该为学生的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   大学所需要的是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壤,为学生的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许智宏把学生比作是不同智慧的种子。他认为,不同的种子,有的将长成参天大树,有的会长成漂亮的花,有的也许长成灌木丛中的一棵未名的小草,但是只要他们都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最好的环境中使自己成长为最健壮的一株植物。大学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我们的大学就是成功的。(记者师红垒通讯员刘洋崔凤忠) (本文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15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妨让学生荒唐、生猛些
boxcar 2010-4-20 10:23
刘全慧老师昨天介绍了他让放手让学生荒唐的故事【1】,从后面的评论看,大家认为他的那两个荒唐过的学生,特别是那个男生够猛(27楼的评论)。我再来借着这个热点话题来凑个热闹,因为我认为,作为老师,不妨让学生荒唐、生猛些。 我这里所说的荒唐,单指允许学生在学术上可以有某种荒唐,能提出些让别人觉得很荒唐的问题或者方法,但不是要他们在生活和为人处事方面太荒唐。这里讲的生猛,不是生猛海鲜的那种生猛劲儿,而是在学术讨论和交流中表现出的勇气,也就是一种冲劲儿。那些不但敢于生猛而且善于荒唐的学生,很多都是真正的可造之材,生猛的风格和时不时冒出来的荒唐想法或许能帮助他们更快的成长。 其实,学术上的所谓荒唐的想法,通常意味着要对一个学术问题的传统认知进行颠覆,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表现,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有两种可能。其一是真荒唐,这一般是在学生对自己学习或研究的学科领域没有完整的认识,很多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存在比较大的错误的时候发生的。其二是赝荒唐,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一些新的提法,在此前的研究中由于认知有限,结果看似荒唐,过后却证明是对的,甚至是绝对原创的思想。赝荒唐最典型的例子是电子自旋概念的提出,当时面对一系列无法解释的实验现象,两个青年学生乌伦贝克和古兹米特独立提出电子自旋的想法,写成了一篇短文给埃伦菲斯特请他推荐给《自然》杂志,然后他们有找洛伦兹讨教,洛伦兹过后告诉他们,如果电子绕自己的轴线旋转,其表面速度将是光速的10倍,这个结果太荒唐,于是他们赶紧去找埃伦菲斯特要追回论文,手快的埃伦菲斯特却已经把文稿寄出,老埃只好安慰这两个无比懊悔的学生说:你们还年轻,做点儿蠢事(荒唐事)不要紧。 作为老师,应该正确看待学生的荒唐,如果是第二种,反正是全新的东西,不妨让他们荒唐一下,把研究做下去,只是师生需要注意研究过程的每一步。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也需认真考虑学生的想法,注意分析学生在哪个环节的认识出现了问题,哪个知识点的掌握得不到位,帮助他们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和不足。被判定荒唐的想法,很少有能够最终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却未必一无是处,有时在一堆荒唐之中可能存在一些合理的成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最好能珍惜学生这来之不易的独立思考成果,耐心地听完学生讲述其想法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完善的建议,这样做将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作为学生,要正确面对老师和其他人对自己荒唐的想法的批评意见,既不要被几次批评彻底打消信心和希望,也不要过于信心恶性膨胀变得自大自狂,无论如何都要尽量虚心,努力做到听得进别人的话。 学生有荒唐的想法其实比较常见,之所以学生提出荒唐的想法比较少见,那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不够生猛,因此没有足够的勇气提出自己的想法。所以,要想让学生们能主动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做老师的就应该允许学生生猛些,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自由地表达,当然,这需要老师放低些身段,让出一些自己的面子给学生,而这说起来比较容易,做到还有一定的难度。现在全国到处在讲创新,其实学生的很多荒唐想法中可能就有不少创新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发掘出来,往往需要对荒唐的容忍和对生猛的鼓励。因此, 为了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作为老师,不妨让学生荒唐、生猛些。 ~~~~~~~~~~~~~~~~~~~~~~~~~~~~~~~~~~~~~~~~~~~~~ 参考: 【1】刘全慧: 放手让学生荒唐一回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3647
个人分类: 科研|5201 次阅读|9 个评论
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
kuopaulin 2010-4-19 08:39
如果老师不能从学生那里获得创新的灵感,那么创新最终将沦落为一种口号或愿想. 这要求老师要不耻上下问; 学生既要有超过老师的勇气与决心,也要有方法\策略与毅力;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老师放下身架; 学生勇往直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网吧打一场学生争夺战
wch800209 2010-4-18 20:03
参加了博客大赛,忽然有了在科学网上多写点东西欲望,于是,提出了一个我已经酝酿许久的一个想法,与网吧打一场争夺学生的攻坚战。 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呢? 主要源于我的班级中的几个因为学习问题而退学的学生。经过多方了解,这几个学生都有大量时间泡在网吧的经历,而且,在我做班主任的班级里,有一个在刚入学时学习非常认真,成绩非常优秀的四川的学生,现在马上大四毕业了,怎么看都有点呆呆傻傻的,经过侧面了解都是整天在网吧泡的,结果泡囊了。 伤心、悲哀、无奈。 我经常想,按道理这样年纪的学生(20岁左右)应该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了,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不顾一切,义无反顾的奔向了网吧,而在那里就再也爬不出来呢? 总结起来,原因可能有: 1、强烈的节奏反差。高中生活太紧张了,太充实,以至于没有精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了大学却突然太清闲了,而如今外面的世界又太丰富了,尤其是在网络的世界里。常年呆在保护环境下的人,太容易就可以被病毒入侵了,没有一点的抵抗力。这样的网络世界里必然有大量的病毒存在,必然会有某一种侵蚀了这些脆弱的、毫无戒备的头脑,更何况这样的头脑又是那么的聪明。加入抵抗力没有后期生成的话,这个学生就只有腐败掉了。 2、大学的寝室生活实在是太复杂了。强制性的安排寝室,方便了学校的管理,可是却将某些学生永远的推到了另外的世界。寝室的环境严重的影响着一个人在大学的发展,这个也是不争的事实。8人的寝室一个上网去了,就会带走至少3个,其他人还会心里痒痒的。可是寝室就这么多,还要不停的扩招,学校甚至是想要将这样的屋住上10个人。太可怕了,多少意志不坚定的人就这样被带到沟里了,而往往被带进沟里的却在里面待得时间更长,因为他进去之前没有机会想想怎么出来。 3、学校的课程太不吸引学生了。什么样的课程吸引人,我不知道。但是工科的课程就是不吸引人。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就逃课去网吧吧。 4、远离家乡的孤独,把很多人带到了网吧去交朋友。很多的有过网络交友经验的人都有相同的看法,网络上的朋友,永远比现实中的朋友可靠。于是电脑成了很多人的最好的朋友。于是也就没了现实的朋友,于是很多网上多的人连话都说不利索了。于是更没人愿意与他交朋友了。 5、网络游戏的荣耀和虚拟社会的成功太让现实中无法成功的人沉迷。这应该是网络游戏的成功,可是这确实学生的悲哀。在网络上心理舒服了,可是肉体在痛苦着,甚至是一天三顿的方便面,这样的日子只有有着极度的精神支持的人才能生活下去。曾经有个学生用光了家里给的生活费去上网,到月底了,没钱了,就整天的躺在床上,然后偷偷的啃着馒头,等到生活费一来,又整天的在网络上风光了。哎,这样的人将来如何生活呀!!!!!!! 以上是我总结的几点网吧为什么成了课堂的公敌的原因,如何破解,且留待各位共同寻找对策。我会在下回提点我的看法和意见,让我们从网吧把我们的孩子们都抢回来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到底是备课还是背课?
wch800209 2010-4-18 19:28
到底是应该写成背课还是备课? 各位老教师不知道你们怎么看这样的问题呢? 我是一个有了三年教龄的新手,由于自己不善推辞,于是几年间开了5门新课,每开一门课都让我头疼一个假期准备课程,可是讲课的时候还是感觉学生听课的效果不好。 最近在准备接另外一门新课,于是在老教师的课堂上听了很多次,使我感触颇深。我觉得我应该将我原有的备课转变成背课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个老师的课堂上我可以清晰的看到老师所讲授的鱼教材的内容高度的一致,因为是专业基础课,要是完全看书的话相当的难以看进去,但是听着老师在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之后,结合绘图等方法,使整个的内容学习起来真的非常的惬意。 回来后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惬意的感觉呢?原来是老师都把教材背了下来,而不是在课上读教材,这两者给学生的感觉差距真的是太明显了! 其实背下来并不是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主要是背下来之后能够在回忆的过程中进行在加工,于是这样的在加工成了消除学生学习时心里障碍的最好的添加剂。 将备课改成背课将是我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做的事情。 不知道各位同行有没有更好的经验,教教我这个新手。 我其实真的很享受由学生听课的课堂!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75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我为乡村老师鼓与呼
STS 2010-4-15 16:51
有人说他们是保姆,因为他们需要对孩子们的生活嘘寒问暖,也有人说他们是避风港,因为他们需要时刻给孩子们提供保护,还有人说他们是精神的导师,因为他们需要指导孩子们成长......他们,就是乡村教师,乡村教育的守望者,乡村未来的希望。 乡村学校的老师向来都是不容易的,可按照现行的规则,乡村老师是很不入流的,没有引人羡慕的雄厚资金,没有让人仰望的权力,不懂时尚,不懂非主流.......淹没在城市化视野的汹涌浪涛之下,逐渐被疏远,显得位卑言轻。 然而,在近期,武汉新洲区张店中学的拾荒老师罗一鸣竟然逆势飞扬,用他的善良和勤俭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认可,即便是没有人给他策划,没有人给他炒作,也让那些靠脱成名的女星自惭形秽。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酝酿的大众情绪中,有太多的为富不仁,富而忘本以及为了个人名利弄虚作假的情况,太需要这种勤俭和善良来温暖好慰籍人们的内心,而那些炒作东西是假了,有理性的老百姓注定了不会买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因为13年默默地拾荒资助贫困学生的罗老师一鸣惊人,也就不奇怪了。 老罗的事迹中有许多感人的细节,比如:学生扔掉的没用完的牙膏他洗干净了会接着用;在许多城市老师办补课班赚钱的时候,罗老师和许多农村老师一样,并没有去做,坏了的伞,旧旅游鞋和衣服修修补补之后会自己用或者送给身边的人;一副眼镜白天学生戴,晚上老师戴着批改作业,坚持拾荒13年,捐助资助却出手不凡......这些细节是那么的真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乡村老师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和乡村教育让人心酸的现实。是的,乡村教育缺少资金和关注,也有比拾荒来钱更快的方法,比如像城市的许多老师一样办补课班,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弄的瓢满钵盈,但终究那些途径是不够光明的,老罗和许多乡村老师之所以宁愿身陷贫困,宁愿拾荒,也不在学生的身上想办法,是在自己勤俭和善良的道德底线下作出的必然选择,就像老罗自己说的那样我是一个农村教师,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醒我们的学生,即使生活条件好了,也不要丢掉农民子弟勤俭善良的本分。 转载于: http://blog.baby.sina.com.cn/s/blog_5079ab4f0100i5h8.html?tj=1
个人分类: 评论|1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答辩,讲座几件事
RAOH 2010-4-13 07:32
答辩及讲座几件事 又有一个学生要毕业了。这几天,帮他的答辩讲座过过,其中遇到的一些通常的问题拿来摆摆。而且对其它类似的讲座也有助。 科研是个发现的过程,毕业了,成果多且有趣味,讲得好的话可讲的象个侦探的故事。科研工作者和侦探有很多共同点,只是研究的对象不同罢了。讲座结构大家都知,就不提了。能串上几个合适的笑话及小故事可增色不少。 个人觉得,要讲的象个侦探的故事,有个关键是slide间的串联。讲完一个slide,不要马上打出下个slide。而是在讲完一个slide后,提出个问题,牵着听众的鼻子走,给人个悬念;下个slide上数据,正好可解答;如此,一环扣一环。 常见的是很多学生,缺了这个转接,光是来现数据。虽好,但总觉得会问:为啥要做这个?有意思吗?重要吗? 另外,字体尽量大,能让最后一排的看到。听众里总有走神的,多种原因。Slide做的好,听众很容易follow。 数据多,可分开在不同slide上。数据多的时候,还要有点选择,讲太多,可能把人搞糊涂了;可适当删掉重复观点的,且不太重要的。这个学生不错,有4篇一作的研究性的文章。其中2篇,没空讲,各用一个slide总结。 数据不可一带而过,要讲清做什么,如何做的,得何结论。 多练习(practice),练习时想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答辩中,各老师专业,经历不同,提的问难以预料,总会有较“刁”的。要答好,得靠平时的积累。碰到难的,别急,一般先把已知的讲清,再提个人的看法和理解。尽力答,大家都会有卡壳的时候,不要影响了下面的问题。 讲座这关很重要,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有此而来,找工作时更是如此。有些讲座下来,工作就差不多搞定了。
个人分类: 科研教学|7220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调查显示 中国学生学习压力最大
xupeiyang 2010-4-8 21:32
2010年04月08日 15:38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李莉)今天上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及美国艾迪资源系统公司联合发布了一项针对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进行的比较研究成果。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中,中国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最强,学习压力也最大,导致负面情绪较多。此次中国地区调查对象是北京、重庆、湖北荆州、广东佛山、辽宁瓦房店、甘肃临洮等地的1868名高中生。 中国学生压力最大 调查显示,中国和美国父母比日本和韩国父母更关心孩子的成绩。65.9%的中国父亲和64.3%的美国父亲很关心孩子成绩,高于韩国和日本。72.8%的中国母亲和78.8%的美国母亲很关心孩子成绩,也远远高于韩国和日本。24.5%的中国父母要求孩子进前10名,这个数字是美国的两倍,美国父母较多要求孩子成绩在中上水平。 86.6%的中国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压力大,压力主要来源于父母的期望、自己的期望和同学的竞争。四国中感受到就业压力最大的是韩国学生,达58.3%,远高于中国、日本和美国。由于考试和学业压力大,七成多中国学生有情绪低落和烦躁情绪,在四国中比例最高,韩国和美国要少约20个百分点。近半数中国学生有睡不着的生理表现,低于美国,但高于日本和韩国。 中国高中班规模最大 从班级规模看,中国高中班级规模普遍较大。超过六成班级人数在50人以上,日、韩均报告班级人数不足50人。中国城市之间差距明显,北京市被调查学校班级人数均少于50人,而京外城市均在50人以上,甚至有7.1%的班级超过70人。 从座位安排看,中日韩三国均以秧田式为主,美国更加灵活多样。秧田式是全体学生面向教师而坐,横成行、竖成列的方式。另外,中国班级座位安排中还存在一些有违教育公平的现象,比如,约1/4的班级有过按成绩排座位。 四国学生均少内动力 调查发现,四国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学习主要是为了对将来的工作有用和掌握社会的基本知识等外在的目标。有54.7%的中国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对将来的工作有用,有57.3%的学生认为学习可以让自己掌握社会的基本知识,而这两项指标在日本、韩国、美国均低于中国。外在目标在学习当中的重要性显著高于和他人友好相处、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为了与他人不同等内部动力。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1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望着学生离去的背影,我不知所措
wangxh 2010-3-25 17:31
望着学生离去的背影,我很难受,也很无奈。恨自己没能帮助这个学生改变现状,恨这个学生在最后关头还是没有把握命运的脉搏,无奈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学生最后一句话是:“老师,其实现在我真的不想走!”也许这次的“发誓”是真的,但是他已经无路可走,而我也不知所措。现在, 一个学生的未来牵涉到好几个家庭的幸福啊,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家庭还在无休止地堆积着 。 昨天下午,一个即将退学的学生与我谈了最后一个多小时,然后恭恭敬敬地三鞠躬后下楼走了,可能永远离开了大学和大学校园。虽然其中,情急之下、慌不择路地给教学院长、学生处长、教务处长打电话咨询、为学生求情( 鄙人可是从不求人的 ),但得到都是同样的回答:“实在没有办法,这个学生只能退学,什么机会都没有啦!最好的出路是回去重新考大学,仍然报考我们学校,那么他已经完成的学分学校还是承认的。” 这是一个 07 级学生, 07 年以超过一本线的成绩“落入”鄙校我们材料学院成型专业。由于没有很好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致使陷入网络不能自拔、挂科超过学校规定降入 08 级管理;接下来又超过学校“容许标准”而转入“留校察看”队伍,又没把握住进入“试读层次”。当我认识这个学生的时候,身份已经变为“旁听生”了,是专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让他过来找我的,当时的他就想回家,打算或当兵,或重考。当时我还没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当时书记只是说“这个学生不想读了、想回家,你给劝导劝导”。没想到这个学生还真来办公室,我和另外一位老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很容易就使其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09 年国庆节长假后,正常回来上课,副书记还“夸奖”我们思想工作有方。根据经验知道,对于这样的学生,仅仅靠一次说教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多次打电话、发短信请他过来再聊一聊,但都以“有事儿”、“已经知道学习了”等理由而拒绝。 但是既然“揽了瓷器活”,就是没有金刚钻也得做好工作。开学后,继续发短信“邀请”,如图所示。 这是 3 月 20 日早上 8 点 35 分发的短信,下午 16 点 37 分才回复。可是,当昨天下午过来后我才知道:一切已经于事无补了! 这个学生走了,给我留下了一丝丝内疚,如果再主动一些也许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也许……也许……也许已经没有也许了…… 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学生没有学好,被退学了,绝对是应该的,内因是决定因素。但做教师的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外因的作用,教师是能够起作用的。在我帮助的数十名“问题学生”中,虽然绝大多数的延长学制,但离开大学校门的时候有人考上硕士研究生,有人进入世界 500 强企业,有人出国深造,所有人都找到自己的未来之路,至今只有一个还在学校“溜达”着,此前还 没有一个由于没有完成学业而真正“退学” 。这些学生能够考入大学,说明中学教师是合格的,说明学生自己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无论如何我们得承认,但是半路退学了、回家了,难道我们高校、教师真的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在考大学为唯一目标的中学教育中,考上大学就属于完成任务——家长、老师就这么说的;在毕业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甚至工作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学生根本无法想象到“大学毕不了业”意味着什么;在背三天课件就能得较好成绩的大学授课模式下,有几个还愿意付出辛苦而努力学习知识呢?更不可能在思想上有所升华与感悟。 今天这个局面绝对不是学生单方面造成的,甚至可以说主要原因根本不在学生,但是这杯全社会酿造的苦酒只能由学生吞咽却是毋庸置疑的 !
个人分类: 教之道|5703 次阅读|9 个评论
很忙、很累,但很快乐——一位普通大学教师的一天
wangxh 2010-3-16 22:33
今天是开学以来最忙、最累,但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一天!由于自己觉得很有意义,所以按先后顺序记录下来。 上午7时45分——到办公室,沏好茶,打开计算机,查看邮件,查看办公系统,10分钟处理完毕。 8时——给本科生讲“如何阅读文献”。先问两个五年制学生:“从小到大,上学都20年了,你们说读书有什么用啊?”( 千万不要笑,看下去就会明白鄙人为什么会提这么弱智的问题 )一个答道“认识字可以看书呗,至于学数学有什么用还真不知道,其它的学了也没什么用!”另一个答道“上学可以会说话,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到这里,鄙人和同室的老师都笑了——其实我们真是哭笑不得啊!我们只好从小学的学习、知识开始( 当然,这并不是说明我们的学生没学到一点知识,否则怎么能考上大学呢,只是缺乏思想与感悟而已 !)等到另外3个四年制学生赶到,我便开始讲“文献阅读”。面面俱到, 必须的 !——题目、作者、日期、研究小组、期刊(卷、期)、摘要、前言、材料与方法,性能检测与分析,结论,参考文献,等等等等,讲完之后,让五年制2位“复述”一遍,两人互补,基本上漏掉不多。9点30分结束,向5位同学宣布:“今天我们的交流结束了,你们--有事儿上奏,无事儿退朝!”学生终于逃出“魔掌”,哪可能有一个有事儿的? 9时40分——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客人,只能说她是一位博导,想跟我“商量”招博士生问题( 谢谢该老师高看我,鄙人根本没有这个本事,其它不便透露 )。然后与她商量共同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和将来共同指导工程硕士之事。一气谈了1个多小时,大约11点把她送到我们院长那里,真正与院长谈招博士生事宜。 11时05分——与另外三位老师一起去食堂就餐。自从扩招之后,我校不仅学生食堂紧张,教师食堂亦如此。如果时机不当,要花费2倍多的时间——我们几位教师总结的规律是11点15分、25分、50分是不必排长龙的最佳时刻! 11时45分——回到办公室,一边浏览科学网——一天中最悠闲的一段时间( 当然是在没有电话干扰的情况下 ),一边听英语——鄙人的英语一直很烂,但一直在努力!12时30分左右,教学楼里渐渐安静下来,鄙人就在办公室沙发上迷糊一会儿,虽然英语一直在“说”,但大多数情况下 I can't hear a single word! 13时25分——电话铃还是响起了,在心里骂了一句“真烦人!”本打算发脾气,歪头一看钟——13时25分——也该醒了,13时30分可是正式上班时间。 13时30分——就是刚才那个电话,是购买样品的,要我们赶紧开发票。是啊,去年人家就给钱,到现在财务还“不能”给“我”开发票,“大锅饭”真害人啊!鄙人只能赔“小话”——如果惹翻人家,我们的科研费从哪里来?研究生的助研费从哪里来?这年头就是这样,谁也不敢得罪呀! 答对完“上帝”,就得干点正事儿——要求学生认真看文献——每天2篇,每周10篇,6周共60篇( 别害怕,我们的学生只看英文是不可能的 ),自己不看能行吗? 15时——估计教师各就各位了,开始做另一件事儿——把今年刚刚分专业方向的三年级本科生给分了( 离毕业还有1.5年,比正常毕业论文分配早1年 )——分配给教研室各位老师。先找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请示,“只要不动教学方案和计划,不影响正常教学,你们自己爱怎么着这么着”,副院长很是支持。教研室主任年前已经表态——No problem! 院长是我们教研室的老博导,前几天刚征求过意见——其实这是老人家多年前从英国大学带回来的经验,一直没有真正实施。再征求两位年青教师——没问题,怎么样都行( 嗨,年青人就是利索、干净,没什么事儿 )。打通了最后一位教师的电话,那头说“这会很辛苦的!”鄙人说“应该问题不大,辅导员我们也没撤销、班导师也没有撤销、而且我们正在带本科毕业论文,开会时多带上4、5名学生应该不会有问题”,最后勉强答应“可以实验一下这种方式”,我说“我就是这个意思,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我先代表学生谢谢你!( 这件事儿的最大收益者肯定是学生 )”此事儿用去1.5小时。分配方案为:教研室共6位教师,1位老者,2为年青人,3位中年。学生共27人,好了1老2少每人4名学生,我们3位中年教师每人5名学生。 16时30分——与学生沟通,学生答应明天上午来办公室商讨。 16时40分——院长委托我对上午那位博导“解释解释”——唉,我都不懂他们的事儿,怎么解释呀?可是领导安排的事儿,鄙人哪敢不做呢?( 不要认为鄙人是那种人啊,院长可是我的恩师哟 )好家伙,“啥事儿”都不太明白的我,竟然敢接这个差事。还别说,经过1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那位老师还真是心情放松不少,最起码说话好像气顺了,鄙人算是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哎呀,累死鄙人啦...... 18时——刚放下电话,一看都这么前儿( 东北方言,“时间”的意思 )。手机响起了,累得闭着眼睛接电话,“喂,你好”( 我还认为是哪个学生 )。“喂什么喂,你好!”怎么这么冲——定神一判断声音,我的天呐——哇,河东狮吼“快回家煮面条!”电话还正在讲着,有敲门声“当、当、当”......“请进~”——今年要毕业、出去找工作的一位研究生回来了。告诉电话那头“我有事儿,回不去!” 18时10分——与这位研究生谈了很多东西,找工作问题,大论文问题,小论文问题,出国留学怎么样,出国与留校之比较,帮我带本科生问题,逐渐“带会”研二的师弟照料我们小组的一些活动——如小组会、吃饭、游玩,等等等等,好多好多...... 一看表,20点了,该回家了。一边走,一边想:回到家被“一顿臭骂”是免不得的了,怎么办呢?幸亏半路上有一家水果店,来2斤甜甜的、新鲜的strawberry应该差不多吧?一进家门,没想到今天没有“狮子”,只听到:“饭菜都凉了,怎么才回来?”回头瞥见餐桌上——排骨炖酸菜+冻豆腐,酱牛肉,蒜拌茄子,外加大白馒头——all my favourites.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分类: 教之道|5882 次阅读|5 个评论
“抄多少 算抄袭?” 如何对待学生抄袭?
RAOH 2010-3-11 06:42
“抄多少算抄袭?”如何对待学生抄袭? 本文标题前半段是“抄袭”刘博主的(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1554)。以本系的系主任的观点是连续地抄过5个字且未写明出处打引号,就算抄袭.这是他对系里研究生的第一课。当然这个定义,各人会稍微有不同。应踢馆的同学要求,补充一下:自己写出的雷同的不算,真抄来就算。各处,人标准会有点不同。有些话大家都爱说的,当然不算,如“I love you very much"。但学生真抄袭是不难看出来的,因为一般抄得多是好的文章。整段整段的抄,超过其本人的水平,象个专家了。小段的抄,则与其它的部分不协调。 虽然常谈这些,还是碰到过2次学生抄袭的事。主教的这门低年级研究生的课是科研思维及写作。一个学生的期中论文,立意好,方法恰当,本可得“A-”,但中间有小段抄袭,评审老师给了他“B-”。看了后,把这分改了“conditional C”。对研究生来说C就是不及格了。给他的condition是期末若无抄袭现象,这篇期中论文评分就改回“B”。这样给他的警示也够了,果然他没犯错了。 另一次是个学生的期末论文。立意及方法很糟糕,基本上一无是处,可能与此人当时家里分心太多有关。但读起来太顺了,马上就发现原来是整段整段的抄。虽然他别的还免强过得去,可这门课的目的对他而言,整体是失败了。几个老师商量一下,给他个不及格,重修。虽然他的指导老师有点不满意,他在科研上的时间少了。做出这个决定,其实大家都不情愿,但为了学生长远考量,实更有益。没有全系通告,但低年级研究生也多看出名堂了,无人再犯。他本人态度也好,对老师们也不记仇。 有个较有意思的问题是,在学的学生撰写用来发表的正式文章,可不可以抄袭其导师的字句,虽非整段抄。有一种说法是可以的,因为学生写得多不成熟,导师们多会改回他们自己喜欢/习惯的写法。必竟导师们字句,写法的形成是经过了较长的推敲的。
个人分类: 科研教学|9693 次阅读|6 个评论
导师要同学生谈“推敲”两字的故事
pikeliu 2010-3-10 09:28
导师要同学生谈推敲两字的故事 ( 先写上一两句,待日后补上) 与学生反复谈过,论文要写到60分是容易的,70分也不会太难。70分到80分只有10分的距离,但是花下去的精力是很多的。90分到95分只有5分的距离,但是花下去的时间比起写个60分、70分的论文要多得多。 以下故事转自百度。 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於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练之未完,逐於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逐与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翻译:贾岛初次去京城考试。一天他骑着毛驴赋诗,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开始的时候想用推字 想想又觉得敲字好.不能决定用什么好,于是反复吟咏,并且用手做推与敲的姿势.韩愈当时是吏部权兆尹.贾岛不知不觉的冲撞到仪仗队的第三节,被侍从押到韩愈身前.贾岛于是对韩愈讲了自己作诗的经过.韩愈在马上停了很久,对贾岛说:敲字比较好.于是与贾岛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府第.在一起谈论诗歌,两人最后成了好朋友。 全诗如下: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个人分类: 导师与研究生|3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自己最好的
zhiwei 2010-3-6 13:19
这几天,导师到底该不该亲自拼刺刀的讨论那是拼相当的激烈! 拿起大刀,砍向敌人,真勇敢威风。不过握着大刀的时候,还是先想清楚到底为谁拼刺刀最好。 拿起刺刀,保全自己,给自己杀出一跳血路!不为别人,为自己!所以,王鸿飞老师的死了这条心吧!好导师才不会替学生拼刺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994 )倒是说了一个再也不能更明了的事情。如果哪位能为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顺手为学生砍掉一个敌人,也真不愧为一个好老师。再有的时候啊,不仅敌人挡路,就连慢慢腾腾地拼刺刀的学生也挡着路的时候,导师自然也会大喊一声,奶奶的!看爷的!,其实啊,这会儿导师刺刀可不是为学生拼的。 我们一定要想明白端起刺刀为了谁儿。 回到导师该不该自己拼刺刀的话题。个人感觉,应该是人尽其能!导师做自己最拿手的(学生做自己最该做的)。 在一个由导师和学生组成的小团队里,如果导师因为笃定自己的角色,而严重影响了任务的进展,那真的是得不偿失。说明了一些,在完成培养学生这一客套目标的前提下,如果有利于事件的发展,导师亲自亮一下刀,也未尝不可。既然是一个团队,为什么不人尽其能? 真的,偶尔抽出生锈的菜刀,给学生看看,嘴里说着,看,宝刀不老,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罪过啊,拼刺刀这说法太血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28 次阅读|1 个评论
师生信件II
metanb 2010-3-5 15:25
【按: 下面是近期与学生通信节录(只列出本质的信件;无本质内容的回复等不再列出);我给学生的参考评论用蓝色标出。相关博文: 师生信件 】【最后编辑:2010-Mar-7】 2010-Feb-27 标题:1.1节译文的整理及提出的问题 李老师: 上一封忘了添加附件了,O(_)O 1.2-1.4节的译文过几天发给您吧 【博主注:这封信学生发了两次,第一次为空内容,这是第二次发的;学生发的附件略去,相关内容包括在回复的附件中。特此说明】. 2010-Mar-1 标题:Re: 1.1节译文的整理及提出的问题 XXX: 附件是带有评论和答复的译文,希望对你理解文章有帮助。 快开学了,注意休息。 李毅伟 附件: 1.1 此篇综述的目的 太阳大气中的各种活动现象起源于磁场。 ||(引进磁场) 【作者开门见山,点明活动现象与磁场的关系。注:这里隐含着方法论:透过现象抓本质;特别地,西方哲学很重视事物的起源,比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都反映出从根本上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企图。参见Wiki百科中关于 起源 的条目。】 太阳黑子有超过 3000G 的强磁场 【举出具体的例子。作者从太阳黑子这种常见现象往下发展,既自然而又具体】 。太阳黑子周边的区域称作谱斑, 有着几百高斯的磁场 【很自然地带出谱斑的概念,同时又举出一个例子】 。太阳黑子和谱斑构成(太阳)活动区(如图 1 ) 【水到渠成地引入活动区的概念】 。诚如其名,活动区展示出各种各样的活动现象 【通过解释活动区带出活动现象】 。其中最显著的一种活动现象是太阳耀斑,它发生时磁能爆发式地转换为热、辐射、大团气体迁移、激波以及高能 离子 【粒子】 (Svestka, 1976;Sturrock,1980;Kundu 和 Woodgate,1986)。 【举出最显著的例子:耀斑。耀斑是太阳物理中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那种造成炙热日冕的更加稳定的加热过程也被认为是由于磁场的存在(Kuperus 等,1981)。 ||(活动区) 【作者顺带提及日冕加热也与磁场有关。注:日冕加热的机制问题是物理学中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 宁静区实际上是由聚集的磁通量管组成的,显然只有几高斯的磁场 【宁静区看似只有几高斯的磁场,实际上也是由聚集的磁通量管组成的】 (Stenflo,1976)。 ||(宁静区) 这样看来,太阳大气中到处都埋置着活动元素,而活动区就是那些通量管密度最大的地方。 【概括了活动区和宁静区。注:宁静区的宁静仅是相对而言,实际上也时时刻刻活动着,只不过不显著罢了】 太阳磁活动显示出周期约为 11 年的周期变化。该太阳活动周期是由旋转、对流以及磁场的组合效应,即磁流体动力学的发电机机制来驱动的(Cowling,1981)。 (太阳磁活动周期) 【指出了太阳磁活动的一个宏观现象:周期性,并指出其背后的机制。注:太阳活动和磁场变化相关联,所以太阳活动和太阳磁活动差不多是同义语。】 太阳磁场的观测是由 Hale 发起的 (Zirin,1968) 。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种叫做磁象仪的光电设备发展起来(Babcock,1953),从那时起太阳磁场就一直被监测着。近年来仪器方面的进步使得这项观测更加准确高效(Hagyard,1985)。 (观测太阳磁场的仪器的发展) 【转入观测及仪器;上面的那些现象总是借助仪器来观测。作者采用了抓两头,顾中间的方式,简明扼要。涉及到3篇文献4个人物,都是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 尽管能够观测日珥中的磁场(Leroy 等,1984),更多的时候磁场观测提供光球磁场的信息。因而,上层大气中的磁场尚无法通过观测来了解。为了获得磁场的全局结构,由光球向色球或日冕进行磁场外推是必须的。 ||(磁场观测的局限性) 【观测有局限性,所以引入磁场外推作为对观测的延伸和补充。磁场外推是本文的主题。】 最近这些依赖于数值计算的方案已经被广泛采用。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可用的光球磁图的基础上随时追踪磁场的演变 【这两句讲了磁场外推的现状以及未来的目标】 。这里的期望是太阳耀斑会通过大气中的磁能变化表现出来。耀斑能量释放的地点可与高电流密度的局部化相关联。炙热而稠密的日冕等离子体可能会在磁场位形适于加热机制运转的地方出现 【这三句提及了与磁场外推相关的研究课题。磁能、磁场位形都需要得到三维磁场,这必须通过建模和计算来得到】 。这些研究要求可靠的磁场测量和有效的计算方案。 (观测磁场的计算方案) 另一方面,同着眼于真实数据的全部复杂性相比,通过分离基本过程来研究耀斑能量释放或日冕加热的特征要更容易一些。因此,这种研究往往采用简化模型(例如一维或两维模型)。与上面讨论的计算建模相对照,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作理想化建模。这些术语只为本文方便而设。理想化建模有时可能需要很强的计算,计算建模有时(往往?)需要引入理想化假设。本文所谈的计算建模能够藉由磁场数据生成三维磁场结构。 (磁场的建模) 【介绍了两种磁场建模。注:理想化建模主要侧重解析方法,计算建模主要侧重数值计算】 本文将更多地集中在太阳活动区磁场的计算建模上。球面几何下的全局建模由 Altschuler 和 Newkirk ( 1969 ) 发展,其中包括了太阳风效应。这种方法已相继得到一些改进(Adams 和 Pneuman,1976;Altschuler 等,1977;Riesebieter和Neubauer,1979;Levine 等,1982)。关于理想化建模的探讨可参阅 Birn 和 Schindler ( 1981 )和 Low ( 1982 )的综述文章。 (本文讨论的重点) 【界定了本文讨论的范围,同时给出相关研究的文献,体现出开放性。注:磁场建模分为两种:计算建模和理想化建模;区域范围也分为两种:局部区域(一般考虑活动区)和全日面。本文是活动区上的计算建模。】 注:红色为划分的层次及层次大意 问题: 1、 宁静区上是由聚集的磁通量管组成的,那么宁静区的磁通量管密度应该很大吧?为什么活动区却是那些通量管密度最大的地方?宁静区和活动区的通量管密度不应该相反吗? 答:太阳表面的磁场都是一簇一簇的,所以在宁静区的磁场也可以说成是聚集的磁通量管,而活动区的通量管密度相对来讲要大得多。实际上,磁场越强,单位区域内的磁力线就越多,通量管的密度也就越大。磁通量管是由磁力线构成的管状结构。宁静区的磁场很弱,通量管的密度相对较小。 2、 为什么为了获得磁场的全局结构,必须由光球向色球或日冕进行磁场外推?怎样进行磁场外推? 答: 1 )因为光球磁场仅仅是太阳表面的磁场数据,色球或日冕在光球的上方,那里的磁场难以准确测量。为了定量地研究那里的磁场,需要借助磁场外推(包括一些合理假定),用计算得到的数据代替观测不到的数据。这里全局是指大致、总体或整个,可以是整个活动区,也可以是整个太阳表面。 2 )首先对光球和日冕中的磁场进行合理假定,得到它们共同满足的关系式,通常是一种方程式,然后求解这种方程式。物理中的方程式往往是偏微分方程,这种方程很难得到解析解,需要借助数值方法来求解。求解偏微分方程,需要有边界条件。在磁场外推中,光球磁场恰好提供了边界条件。开学后我们就会讲如何借助数值方法求解偏微分方程。 3 、通过 分离基本过程来研究耀斑能量释放或日冕加热的特征要更容易一些中的分离基本过程是指什么? 答:太阳上的物理现象通常是相当复杂的。人们相信这些现象是由一些较简单的基本过程复合而成的,直接去研究它很难得到结果。通过分析现象的外部特征,把这些基本过程分析出来(包含猜测的成分),逐个加以研究,然后再复合在一起,与观测到的现象比较。如果吻合,就成为可以接受的结果。 另:本文是 Sakurai 博士毕业10年后的一篇总结性文章,写得很讲究,目前已至少被引用89次(根据 ADS 统计)。这10年他的工作主要涉及磁场计算,编写有程序包MagPack。一篇文章的引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你要注意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写作手法等。 注: 为了使你有个参考,我也给出了评论,放在【 】,并用蓝色标出。 对译文作了两处修正,放在【 】内,并用淡蓝色标出。 粉红色的词汇有链接。
个人分类: 团队建设|3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也来“拼刺刀”
boxcar 2010-3-4 00:51
韩健老师前几天的一篇博文【1】,在科学网上激起一阵拼刺刀的铮铮声【2-5】。由于临近提交国基的日期,我忙着改申请书,没时间写博,所以只能旁观别人刺刀见红,偶尔发条评论,却没亲自加入战局。这会儿偷得片刻闲暇,赶紧来凑个热闹劲儿,搭个末班车也来拼刺刀。 韩老师最初的博文就是把两种不同的领导和两种不同的基层行为分别作类比:将军老板,拼刺刀做实验,其实真让老板去拼刺刀,估计会和让将军下实验室做实验一样的不灵。但是,由于以往在科学网上说做实验的太多了,已经听得大家的耳朵磨出茧子,看得眼睛都快出白内障了,这就得换个说法,于是就拿拼刺刀说事儿,果然,这一片刀光剑影吸引来了众多的眼球。 其实,将军要不要拼刺刀和老板要不要做实验,完全得看具体的情况,绝对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敌人打到了将军的指挥所,端着刺刀冲进来了,将军是抄起一把上了刺刀的步枪去和敌人拼杀一番冲出重围呢?还是束手就擒当俘虏?相信真正的将军选择的一定是前者。同样,如果在一个团队在完成科研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人去做某部分工作,而最适合做这部分工作的人恰好是团队的领头人(老板),他做还不做?相信有一些老板会做,只因为此时老板首先是一个研发团队的资深成员,他有责任和义务去完成团队的研发任务,而他的实操作,可能就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将军要的是生存和荣誉,老板要的是成功和效率。 将军真要去拼刺刀(上阵搏杀),手里得有合手的家伙,身上得有本事功夫,缺了这两样,估计就只有等着壮烈了。拼得赢拼不赢,又得看对手的强弱和运气的好坏,如果真碰上个硬手或者吃生米儿土八路来个铁炮地给,也是非死即伤的结果。同样,老板要下实验室做实验,也有些条件需要具备:首先,得有合适的活儿(相当于拼刺刀的对手),太轻的太重的都不合适,太轻的就如同将军去和一个失身份,太重的老板不一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干,失败了反而容易挫伤自己和整个团队的信心,所以要做就得做拿得起来又放得下的实验。其次,老板要有时间和条件去做实验,那些时间完全被行政事物、交往应酬等完全占据了的老板可能是心有余而时不足做不得,有些实验还会有余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下降(人老了或者手生了)不适合做。最后,老板自己要有兴趣去做,如果他自己对做实验早都没了兴趣了,却还要去摆弄实验仪器,或许做的就不再是实验了,而是秀了。 将军拼刺刀,可以振奋士气。当散兵线中的士兵看到肩扛金灿灿的将星、胸前挂满勋章的将军端着刺刀冲向敌人的时候,都会奋勇向前去拼杀,或许一场战斗因此取胜。老板亲自穿上工作服戴着手套去做实验,手下的员工或者学生看到后就没道理再偷懒不干活,一个好的工作氛围可能就此形成。士兵们会从一个堪比兵王、在冲锋陷阵的将军身上学到勇敢和作战技能,员工和弟子们也可以从正在做实验的老板或导师的那里学到敬业精神和许多有用的本事与经验。 当然,将军不能总在前线拼刺刀,否则其个人可能难脱大将难免阵前亡的厄运,其军队也可能因此失去指挥限于混乱,毕竟一个将军在前沿阵地上看到的可能只是百十号人的战斗,而他的职责却是要借助其司令部和所属各级指挥层的协助来指挥千军万马。老板也不能始终沉迷在具体的实验之中,这样纵使其实验非常成功,也会失去对研究方向整体的把握,长此下去也会让整个团队陷入迷茫。因为,无论是将军还是老板,都应该懂点儿辩证法,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 前面说的这么多,其实一直在说老板,下面再说说导师。老板完全可以不做实验,因为他手下一定有许多员工和多个管理层次,实际操作是这些员工的分内之事,而员工的选聘和培训都有专门的部门在负责,老板抓总就行了。尽管有许多导师很喜欢被称为老板,许多学生也莫名其妙地把导师称为老板甚至干脆完全看作老板,但实际上导师和老板却是不一样的。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必须要指导学生,要亲自教会学生很多知识和技能,这其实是责无旁贷的,在没有2~N导层次可用时,也只能亲自去教,这时导师怎能不做实验? 综上,在需要的时候,将军要拼刺刀,导师或者老板也要做实验,要做到这些,处于更高一层的人就应该通晓下一层的知识和技能。当然,只是既不要把拼刺刀作为将军永远的任务,也不要把亲自实验当成老板每天都必须做的功课。 这不,我也来拼刺刀啦! ~~~~~~~~~~~~~~~~~~~~~~~~~~~~~~~~~~~~~~~~ 参考: 【1】韩健: 不做实验的老板和不拼刺刀的将军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7985 【2】饶海: 导师们该不该上阵拼刺刀?想不想上阵拼刺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835 【3】李宝军,导师、老板与拼刺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9276 【4】王鸿飞: 死了这条心吧!好导师才不会替学生拼刺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994 【5】王德华: 导师亲自做实验和亲自指导(培养)学生都很重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9101
个人分类: 科研|7537 次阅读|1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