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鼠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再论禁牧是鼠害的帮凶
热度 8 WLHyh 2015-9-1 17:35
约一月前曾发过一博文,写过如下文字,但没表达清楚。 简单的逻辑:老鼠主吃粮食,粮食是植物种子。草也是植物,当草场被封育禁牧之后,草在结籽前不会被牛羊啃吃,皆能结籽而熟为“草谷”。铁网封育圈内,牛羊不得入,草谷季季得熟,皆将变成老鼠的粮食。 很多人理解偏了,再解说一二。 再论禁牧是鼠害的帮凶 对于广大牧区来说,控制草原“鼠害”是一场重要的战争。 纵观人类战争史,大多情况下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不是武器是否精良,也不是军队是否众多。关键往往取决于粮食是否充足,是否会被对手轻易断粮。 那么,“鼠害”之仗的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断绝或减少老鼠的粮食? 老鼠的主粮是什么?主要是普通的粮谷,主要是草禾类植物的种子。 禁牧只是禁止牛羊去啃食蒿草,牛羊多季反复轮吃的“牧场”,植物多数没机会结籽成熟。而禁牧、休牧之后,所有的结籽类植物都必结籽成熟,结果变成了老鼠乐见的“鼠田”?否则,为何禁牧越多,鼠害越烈? 禁牧、休牧的直接结果之一:各种草都会自然成数结籽。一片片封闭的草原不断成熟的“草籽”,都成为老鼠喜欢吃、喜欢收藏的“主粮”。那么是否可以说:禁牧是资敌以粮? 控鼠的关键是挤压老鼠的生存空间,控制有限面积上老鼠的最大容量。一片自然草场上,牛羊与老鼠是最基本的争食关系:老鼠的理想食物是草籽,牛羊的理想食物是草的茎叶。牛羊一遍遍啃食草的茎叶,自然的就不会有多少草能结籽成熟。因食物限制,老鼠就不能安逸的繁殖,只能忙碌的寻觅食物,不停的在外活动,而遭遇天敌机会大增,自然就压缩了这片草原老鼠的生态容量。 反之,人类“禁牧”、拉偏架,把牛羊驱逐出境。草籽年年大丰,老鼠就近收集、积累,几乎不用怎么出窝,可以安逸的生小老鼠。 动物觅食都有安全半径,更需要体力支撑。 哺乳类中老鼠繁殖迅速且易成功:每年可怀胎多达 8 次,每胎可生幼鼠 4 至 7 只。当有了足够的食物,支撑老鼠种群大量繁衍,大量繁衍就可建足够的窝。当老鼠偶尔出来短途采集,周边有七八个洞可逃避之时,那么整片草场都会成为老鼠采食的安全半径。 草籽丰厚、积贮富余的老鼠可以在窝里连续数天睡大觉。若在草原上老鼠窝连窝、洞连洞,形成地下迷宫之后,鹰和狐狸还能有什么作为?鹰和狐狸,能蹲守多久?在其体力耗尽之前,总得去游猎、去寻找新的目标,甚至友军相争。 原始的人类同样弱小,但会群居、会存储食物、会借物地筑洞穴,然后繁衍发展,挤压得更凶猛的虎狼等少了存在空间。 能进入老鼠洞的食鼠动物也有如蛇、鼬等,但蛇、鼬等也是鹰等猛禽猛兽的猎物。而且这些家伙可不像老鼠那样能迅速的繁殖种群。在北方蛇还要冬眠,冬眠时蛇也会成为老鼠的食物。 草原老鼠的天敌是什么?在生态本质上,牛羊才是草原老鼠的天敌,是最直接的争食关系。 防止草原退化沙化,固然要防止牛羊过载,但更要防止老鼠过载。过载的结果都一样,都会使草场退化、沙化。牛羊过载,人很容易解决,宰杀食用即可。对老鼠可不行,想宰杀食用都难。 关键是合理控制载畜量,控制好牧场上牛羊的数量。不能赶走牛羊,肥了老鼠,让老鼠更欢快、更不可逆的去破坏草原,等鼠洞泛滥而致草原无草时,周边林农将迎来老鼠大军。更有可能因老鼠的大量死亡,而产生各种病毒、瘟疫。 真心希望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不知道:老鼠是如何控制了一部分生物学者,替老鼠代言圈地、护粮?居然能得出“鼠害”是因为过度放牧的结论?更不知其是何种逻辑,居然还说在 10 年前玩过与我博文所言一样的问题得了这种结论?这种一样我耻与其同。 “过度放牧”能给老鼠增加口粮,还是能帮老鼠下崽?或是帮老鼠打洞?抢了老鼠在草原的饭碗到是真的。
4894 次阅读|21 个评论
禁牧或许是鼠害的帮凶
热度 9 WLHyh 2015-8-4 12:41
请生物学者拍砖,但愿我是错的。 禁牧或许是鼠害的帮凶 一个简单的逻辑:野鼠吃粮食,粮食是植物种子。草也是植物,当草野被封育禁牧之后,草在结籽前不会被牛羊啃吃,皆能结籽而熟为“草谷”。铁网封育圈内,牛羊不得入,草谷慢慢成熟,皆将变成野鼠的粮食。 野鼠的传统噩梦不再: 牧人驾鹰驱狗、放牛羊 野鼠苦涩的记忆里,上苍何其不公?满山遍野的各种草,那里面有许多可以结籽,那是野鼠们眼巴巴盼着的鼠粮。但是当牧人来过,放牧的牛羊一茬茬的啃青草,再长、再啃,草籽,哪有结籽成熟的机会?还有那围着牧群盘旋的鹰,叫野鼠们难得出洞、难得串门、难得机会去联姻。没粮、又没姻亲哪得发展种群。 野鼠的幸福梦想成真: 牛羊不啃草,牧鹰别来搅 当伟大的人们立志于保护草场,开始用铁网拦截牛羊,禁止牛羊去啃草。终于给野鼠打造出了一片片的伊甸园:不但可以自由巡视草野,憧憬着草熟结满草籽“鼠粮”后的美好年景,还可以自由的走走亲戚、散散步,谈谈恋爱、规划鼠生。看着不断增多的禁牧区、想着稳产的草籽“鼠食”,得仔细计划一下:需要再挖多少洞才能存储这些粮,需要多生多少鼠,才够挖洞以储草谷。 本来野鼠想:只要有粮,能吃饱,舍点“鼠口”喂鹰和狐等也认了。伟大的人们替野鼠想得多“舍不得鼠孩子,灭不得鹰”,人们投一点毒饵,不要怕,毒饵肯定不会比给你们的鼠粮多,所以毒饵虽然能毒死你们的少部分,但却可以通过牺牲的鼠身,消灭野鼠天敌的大部分。 有了铁丝网,没了不等草结籽就一遍遍啃草的牛羊,这才是只等草谷填洞的鼠类天堂:“多生娃、多挖洞、多储粮、吃饱了后多串门、多联姻,开始再多生娃、多挖洞、多储粮、吃饱了后多串门、多联姻,……” 莫非鼠已独家承包这片草野籽田,而牛羊放弃了承包权?禁牧是否是在高喊灭鼠的同时,却资敌以粮?替鼠护理粮田? 禁牧只是禁止牛羊置喙,本是牛羊多季反复轮吃的“牧田”是否变成了野鼠乐见的必熟“鼠田”。否则,为何禁牧越来越多,鼠害越来越烈? 在青藏高原行走多年,对封育禁牧、对鼠害都有印象。周末回内蒙古探望父母时,在锡伯河滩的禁牧区偶遇一个割草老人。与老人交谈后望着两岸满山坡丛草头上飘摇的草穗,突然想到:禁牧或许是鼠害的帮凶?我不是生物学者,草成此文以求证于诸生物学者,希望能解我的疑惑。 补充一些记忆: 前两年在藏北高原的时间较多。在工作站平时没注意,春节时大扫除,整理物品才发现,半年的时间里,老鼠在一只没穿的鞋里存了半下米(有半斤左右的样子),另一根胳膊粗的铁管立起时,滑出一斤多米。可见野鼠偷食之余,还有多点储藏的习惯。 藏北平均海拔 4000 米 以上,不长树,冬长而无蛇,鼠类的天敌少。去湖边观测时,总要穿过封育的草场,大冬天的看到鼠的不断出没。丰食的鼠似乎都不冬眠了。 去无人区一个月,回到藏北工作站,野鼠进驻,将我床被啃咬做了窝。在青海野外盐田值守时,棉帐篷被野鼠啃絮中间夹棉,而坏掉帐篷一角。野鼠啃咬草絮,可能是为了更絮软舒服一些。 野鼠无粮食吃时,如饿极了的人,草根、树皮什么的都吃,但多数的野鼠还是优先主食草籽粮食。封育禁牧必然会让不同的草类不同时期成熟结籽,不要驱了牛羊、肥了野鼠。
个人分类: 问源-文化|3594 次阅读|33 个评论
出生小猫不怕鼠,我的地盘我做主
热度 1 蒋高明 2013-5-29 11:23
蒋高明 前几年,弘毅生态农场遭受严重的鼠害。由于我们坚持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添加剂、转基因,农场生态环境良好,各种动物喜欢来定居,其中包括12生肖之首的老鼠。老鼠猖獗时将学生的实验样品都啃食,一些老鼠还跑到学生宿舍里去,吓得女生晚上不敢睡觉。我们曾经采用放老鼠药、老鼠夹、老鼠胶等办法,但收效很小。捕捉的老鼠比自然繁殖的远远少的多。狡猾的老鼠也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 2010年,农场开始引进老鼠的天敌猫,目前农场有四只猫。这些猫每夜巡逻,每天都有斩获,鼠害问题基本解决了。 看似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大自然面前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下图是农场刚出生两个月的小猫,别看猫小,已经初步显露了对老鼠的震慑威力了。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943 次阅读|2 个评论
动保与植保
热度 18 lix 2013-1-25 12:21
在 ” 羊的传人? ” 评论 6 中 , 博友刘洋说 , “ 无论动保还是植保,其正面价值本质上应该都是一样的:都是尝试建立或培养某价值体系下的善良、同情、友好等对人类前行可能有益的品质 ” 。这老邪同意 , 但这只是从人文的一个方面来讲的。 从自然科学这一方面来讲 , 植被 ( 包括藻类 / 地衣 …) 是第一生产力 , 是根基。举个例子 , 草原过度放牧 , 就不得不退牧还草 ( 灌 …), 以保护植被。在高寒草原 , 鼠害严重 . 例如在三江源 , 国家投入上百亿治理 , 包括上亿亩草地上的鼠害 , 以恢复我们母亲河源头的湿地生态。黄河源的若尔盖草地 , 也是一样 , 只是国家投入好像不及三江源。对待这些鼠害 , 我们就绝对不能讲动保 , 只求多杀一些。青海从外省聘请来的灭鼠高手中,有人破了用弓箭一天灭鼠 500 只的纪录。
个人分类: 课件科普|4876 次阅读|25 个评论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刘全生 2010-10-11 23:31
成语云,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全因为古人已知硕鼠食粟盗粮之害。可是喊打了几千年,为何这鼠害依旧猖獗呢?一个主要原因:投鼠忌器。防制鼠害的方法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的几类方法。物理的方法可能是投鼠忌器的最初来源,然而化学、生物甚至生态的方法也存在着投鼠忌器的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老鼠毕竟也是哺乳动物,对老鼠有毒的对人亦然,顶多是个剂量多寡的区别。就拿最典型的化学灭杀来说吧。上世纪50年代之前,所用鼠药都是具有强烈毒性的化学物质,不仅出现人和其他动物中毒的,
个人分类: 自然为师|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