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民币汇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于学军:2年前准确预言人民币贬值 当时没人敢这样判断”评论
ericmapes 2016-12-2 16:04
针对“于学军:2年前准确预言人民币贬值当时没人敢这样判断”一文的评论:马后炮!当初不懂事后现在还装懂! 此文为我针对博文“于学军:2年前准确预言人民币贬值当时没人敢这样判断”网上评论集合,未作任何修改,供大众交流讨论。 我早就预判人民币对美圆贬值到7:1是必然的。 “这里我再大胆做一个预测,未来1到3年的短周期中,人民币汇率仍将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做出这个预测的背后更重要是各国的经济对币值的一个支撑,环顾未来,全球发展的大格局我认为一定是美强欧弱,美强日弱。” 这种预测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分析师说的,看不出是位专家,马后炮吧?金融市场最反感这样的似是而非言论。 你得说出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期间,从多少贬值到多少,并且运行轨迹和节奏,包括大幅反弹到哪儿,技术回调到哪儿,再反弹到哪儿,是盘升还是拉升赶顶,大波段走势、方向、节奏是必须给出的,这才就预判前瞻。 当然,那种会上不必这么细致,以前在哪儿发表过得指出吧? 给出一段我的预测: “下周(2015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几个月内预判前瞻性金银周评操盘要领”( http://blog.cnfol.com/Ericdeli/article/1443670709-107761753.html ) 基本面决定技术面,消息面在先技术面在后,重大消息均已出炉,黄金月周线均为多头,但日线又转空,4小时线乌云盖顶,预计下周(2015年9月28日至10月2日)黄金波动区间在1162到1102美元,极限区间1172到1092美元。 拟采取高空策略,持有现价空单:黄金1155.6损1161目标1127和白银15.14损15.30目标14.7( http://blog.cnfol.com/Ericdeli/article/1443105758-107603419.html )。 到达目标后平空并择机下多看反弹,平多后再空看黄金1105和白银14.3。下周五非农前平空。 非农利空下跌到黄金1105和白银14.3下面,极限1092和白银14后就该平空做多看震荡盘升前高上面,黄金1168和白银15.8,如非农利多更是如此。 低位小中多看前高上,如到达黄金分别在1152,1162,1168-72和1188-92狙击中线空下看1050,白银分别在15.2,15.6,16,16.6狙击中线空下看13.3。黄金与白银到此阶段终点平空中多,但止损要小。 (重点预测本周,顺便预测后期走势,本周市场验证已初步确认精准度高,现粘贴记录于此) 张德礼 2015.10.1 市场实际走势是黄金和白银从1155.6和15.14跌到1104和14.38,非农利好反弹到1192和16.33,再跌到1045和13.6,又反弹到1264和15.93。 这与该博文预判前瞻走势黄金和白银从1155.6和15.14跌到1105和14.3,非农利好反弹到1192和16.3-6,再跌到1050和13.3后展开中线反弹高度一致。 更重要的是,给出现价空单:黄金1155.6损1161目标1127和白银15.14损15.30目标14.7( http://blog.cnfol.com/Ericdeli/article/1443105758-107603419.html )中线目标1105和14.3非农前到达,非农利好平空下多反弹中线目标1192和16.3-6,平多下空中线目标1050和13.3,黄金与白银到此阶段终点平空中多,但止损要小。 这些中线多空单与顶底转换又是何其准确。 以上380字文章是为金银油汇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而备,作为核心内容完整展示在可行性分析报告中,绝非分析师博文。 以上内容才叫精准预测: “得到国际市场充分验证的金市传世经典力作诞生于神圣剑刃EricDeli之手”( http://blog.cnfol.com/Ericdeli/article/1455358100-114527960.html )。 我今晚发出短信全文如下: 刘总,我2月10日晚22时给您通过电话,11与12日两天黄金与白银的惊天突破确认了1045和13.6的年度大底,把反弹推升到初步反转小牛市雏形初现,中线行情虽基本结束,最大可能反弹到1282和16.33,但技术回调后再奔1307和1443的小牛市可能启动。 我去年国庆日发表预判前瞻的平空中多点位是黄金1050和白银13.3,与实际值1045和13.6一致。就是您让我写可行性分析报告后第二天国庆日上午快速写出发表的那篇博文,今天给出链接标题为“得到国际市场充分验证的金市传世经典力作诞生于神圣剑刃EricDeli之手”( http://blog.cnfol.com/Ericdeli/article/1455358100-114527960.html )。 “中线行情虽基本结束,最大可能反弹到1282和16.33,但技术回调后再奔1307和1443的小牛市可能启动。 我去年国庆日发表预判前瞻的平空中多点位是黄金1050和白银13.3,与实际值1045和13.6一致。” 实际上,2016年6月黄金与白银反弹最高1375和21.13。黄金价位接近2014年3月克里米亚公投前最高价位1393,如到达并冲破最终站上1393也就初步确立牛市了。 自然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以公开发表科技论文和获批授权发明创造专利文献为准,包括未公开发表会议文献等形式都不算数,金融经济分析预测应该以正式发表专题论文为准,非金融经济学术类的也得正式专题发表才行,而不至于被认为是马后炮吧? “其实当时在我看来,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自2005年7月人民币第二次汇改以来,至2013年末已累计升值约35%。当时1美元基本上大概接近6,马上要破6了,当时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是何时破6的问题。” 这段表述明显成问题,既然那么简单,为什么不告诉全国人民做好防范或自己投资或与机构合作投资大赚一笔。 本来外汇连直播都难,更别说预判前瞻了,真做到预测工夫在基本面与技术面之外,是难度极大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复杂工作,怎么能马后炮说成很简单呢!!!??? 这明显与缺乏实战经验分析师常用词类似,当初不懂事后现在还装懂。 博 主 蒋永华 回 复(2016-11-2518:16) : 谢谢分享。 谢博主蒋老师及时回复,作为交流讨论,请多批评指正,以便提高。 附上: 于学军:2年前准确预言人民币贬值当时没人敢这样判断 蒋永华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946do=blogid=1015865 2016年11月19-20日,由凤凰网与凤凰卫视联合举办的“2016凤凰财经峰会”在京举行。今年起,凤凰财经峰会将以“决策与市场”为永久主题,以“思想解放市场”为旨归,致力于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化投资与决策圈层交流平台。 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20日下午的“人民币的焦虑”主旨演讲上表示,自己两年前就 精准预言人民币贬值,那时没人敢这样判断。 他表示,人民币汇率出现持续贬值始于2014年的2月,但主要集中在3月,当时累计贬值了约3% 。那时官方及主流媒体都认为人民币贬值是一个暂时现象,长期看人民币仍将面临升值压力。但他却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始于2014年2月出现的人民币贬值并非短期现象,而是重要的转折点,预计未来一到三年的短周期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1:6到1:6.5之间波动”。当时几乎没有人敢做出这样的判断。 他讲到判断的依据和理由,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自2005年7月人民币实现第二次汇改以来,至2013年末已累计升值约35%。当时1美元基本上大概接近6,马上要破6了,当时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是何时破6的问题。而随着中国物价水平、劳动力成本、以及环境、资源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中国的制造比较成本优势已受到各方的显著挤压,中国的出口还出现困难局面。单从贸易条件及商品比价来看,人民币汇率实际上从已无多大的升值空间,甚至还有可能存在币值高估现象。近几年常出国和做外贸生意的厂商有个共同的感觉,国内用人民币购物,其比价远不及美元在美国购物更便宜,更合算。 另一方面,美国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后,经过多年不断调整,经济正在稳定下来并开始走强,失业率持续下降到一个正常水平,当时已开始讨论美联储QE政策的退出问题,这使美元出现明显的反弹趋势。 以下为演讲实录: 于学军: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很高兴来参加凤凰财经峰会, 这一节题目叫人民币的焦虑,我感觉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我就以这个题目谈一些个人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一些看法。 现在谈这个问题绝对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人民币未来走势如何?或市场定位怎么样?不仅备受市场关注,而且现在事实上老百姓都很关心。 我现在就经常收到一些人的提问,他们关心现在要不要把家里的钱 换成美元,或者人民币资产现在到底如何保值增值?当然了,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之所以提出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实际上也是为了人民币资产的保值增值。 实际上差不多近一年的时间,许多人甚至我们一些银行的高管,也搞不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人民币曾经是何等的强势,长期保持升值压力,并持续不断的升值,现在为什么又开始贬值?并不断地出现贬值压力?其实讲人民币的焦虑,实际上也就是谈这些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还是从人民币何时出现贬值讲起。 人民币汇率出现持续贬值始于2014年2月,但主要集中在3月,当时累计贬值了约3%。那个时候,官方及主流媒体都认为人民币贬值是一个暂时现象,长期看人民币仍将面临升值压力,我却不同意这种看法。我从一开始就认为此次人民币出现的贬值现象,与金融危机之后发生的几次短暂贬值不同,是一种长期的趋势性改变,即意味着过去长期以来人民币存在的升值现象已经开始走到尽头。 刚才讲的这段话都是当时的原文,当时这个题目叫做 “始于2014年2月出现的人民币贬值并非短期现象,而是重要的转折点,预计未来一到三年的短周期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1:6到1:6.5之间波动”这个是当时的标题。都有据可考。 现在看来,当时讲的这个拐点是极其准确的。当时判断人民币汇率在未来一到三年中,应该1:6到1:6.5之间波动,大部分时间也不出上下。因为在中国今年10月1日 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即SDR之前, 人民币的上限就是1:6.6,比我两年半前讲的6.5这个上限仅仅是高了一点。现在出现的一个贬值是在10月10号以后加入SDR之后才风云突变,出现了持续贬值的现象,现在已经跌破1美元兑6.7、6.8元人民币。但愿在明年3月份之前,不要跌破7。这样看我当年的判断基本上还可以说八九不离十。 讲到这里,大家一定想提一个问题,当时几乎没有人敢做出这样的判断,你的依据和理由是什么?未来人民币的走势如何呢?这又回到我们开始讲的主题。其实当时在我看来,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自2005年7月人民币第二次汇改以来,至2013年末已累计升值约35%。当时1美元基本上大概接近6,马上要破6了, 当时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是何时破6的问题。 但随着中国物价水平、劳动力成本、以及环境、资源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中国的制造比较成本优势已受到各方的显著挤压,中国的出口还是出现困难局面。根据这种情况,所以我当时讲,单从贸易条件及商品比价来看,人民币汇率实际上从已无多大的升值空间,甚至还有可能存在币值高估现象。 近几年常出国和做外贸生意的厂商有个共同的感觉,国内用人民币购物,其比价远不及美元在美国购物更便宜,更合算。这是当时的原文。 另一方面美国的情况呢。 美国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后,经过多年不断调整,经济正在稳定下来并开始走强,失业率持续下降到一个正常水平,当时已开始讨论美联储QE政策的退出问题,这使美元出现明显的反弹趋势 ,这是2014年上半年的情况。所以,金融危机前后美元指数长期持续在80点上下的历史低位,随着美元走强,从80点反弹到 恢复到正常水平的100点上下,有约25%的上升空间,这就对人民币形成实质性的贬值压力。 现在来看,这两年来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美元指数于2014年就快速回升到95点左右,并于2015年摸高到100点,以后又回到95点上下徘徊,前几天再次突破100点。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事件或节点不得不提及,一个就是2014年12月美联储正式宣布彻底告别QE政策,第二就是2015年12月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首次提高联邦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种趋势现在仍在持续当中,原来预计美联储今年会加息3到4次,或是2到3次,现在均未能实现。现在看来12月第二次加息的可能性很大,但现在又受到美国大选的影响,增加了新的变数。但是不管怎么样,从历史经验来看,美联储正常的基准利率应该维持在5%到6%,现在随着现代电子信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经济一体化,历史的经验也不一定完全会恢复或者是适用。 但我认为,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回调到4%到5%,应当极为合理。而要实现这一点,预计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我觉得怎么也有2到3年的时间。 所以,这里我再大胆做一个预测,未来1到3年的短周期中,人民币汇率仍将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做出这个预测的背后更重要是各国的经济对币值的一个支撑,环顾未来,全球发展的大格局我认为一定是美强欧弱,美强日弱。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9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央行网站刊文称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lxj6309 2016-1-7 23:32
央行网站刊文称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2016年01月07日 15:40:17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记者姜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日连续走跌引发市场普遍关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7日刊文称,面对投机势力,央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文章强调,人民币汇率顺应的市场力量是与实体经济相关的外汇供给和需求,而不是以顺周期和加杠杆行为为主要特征的投机势力。一些投机势力试图炒作人民币并从中牟利,其交易行为与实体经济需求无关,不代表真正的市场供求,只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异常波动,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价格信号。   文章指出,人民币汇率将更加顺应市场供求力量变化,参考一篮子货币,有升有贬,双向浮动。   2015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指数为100.94,较2014年末升值0.94%;参考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为101.71和98.84,分别较2014年末升值1.71%和贬值1.16%。三个指数一贬两升,显示2015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总体保持了基本稳定。   文章称,当前人民币汇率有条件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5年虽然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出口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仍持续提高,我国并无必要通过货币竞争性贬值刺激出口来稳增长。此外,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已在较大程度上被提前消化,下阶段美元走势受多方因素影响有一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基本面仍将对人民币汇率构成长期支撑。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仍属强势货币。   文章说,2016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继续呈现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双向波动、有弹性的特征,人民币汇率政策也将更多承担起发挥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
个人分类: 每周经济评论|17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用人民币汇率和热钱搞垮中国
bigdataage 2013-6-21 12:33
用人民币汇率和热钱搞垮中国 ——到底是美国的危机还是中国的危机 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528460102ebzt.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528460102ec0o.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528460102ec1c.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528460102ec2g.html 今年6月8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5月份进出口情况,5月份出口1827.66亿美元,环比增幅是-2.3%,同比增幅是1%;经季节调整后,5月份出口增幅为1.2%。无论是1%还是1.2%,这个数据都在我的预期之中。大家看看我去年底今年初对今年四五月份出口所做的预期就知道,我说过,今年四五月份出口数据不会高,应该是个位数的增长。另外,上述两个增速表明,今年5月份和去年5月份相比,中国出口产品平均价格是下降的,降幅为0.2%,其背后则是企业为争市场,在拼价格。拼价格,就是降利润,如果考虑人民币升值,则出口企业为了出口,其所承担的利润降幅,则更会远远超过很多人的预期了。5月份进口数量是1623.41亿美元,环比增幅为-3.9%,同比增幅为-0.3%。这个数据表明,今年的九十月份,中国出口数据将不会好。而前期三四月份的出口数据,很多媒体质疑有造假的成分。到底一些地方政府是否在造假,我们只要看看今年七八九月份的出口数据就知道了。如果那三个月出口数据低于12%到15%,那么三四月份的进口数据就含有相当的水分,数据造假就是必然。 5月份的进出口数据,同时表明去年下半年以来,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所预期的复苏是不存在的。中国经济不是在复苏,而是在进一步探底。而反观美国,美联储现在考虑的问题是退出货币刺激,表明美国经济正在复苏进程之中。美国经济复苏,中国经济却在进一步探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不是说美国是金融危机吗?不是说中国经济发展很健康吗?怎么是美国经济在复苏,而中国经济到现在还在探底之中?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美经济走出如今这样一个局面? 大家如果看看中美股指,就会更加明白的。美国道琼斯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在经历了08年金融危机之后,现在都早已经再创历史新高了。而中国股指,上证指数07年最高点是6124点,上周的最低点是2126点,离高点相差4000点,只及最高点的34.72%;也即五六年过去了,上证指数离还跌了近2/3,中国社会的金融财富在这五六年的大跌中,有多数财富灰飞烟灭?我们相信应该有十几万亿,这是起码的数据。同时,我们相信,2126点甚至1949点未必就是中国股指的大底,也即未来中国股指还有可能跌得更低。不是说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量的火车头吗?不是说世界经济增量的40%来自于中国吗?为什么中国股市跌了2/3还不是大底而美国股指却屡屡突破历史新高呢? 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揭开中美两国这几年都做了些什么?前些时在博客上,我说过要解答这些问题的,那么就趁这几天的时间,把这个问题好好解释清楚。 一、美国先搞垮欧洲和欧元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美国的确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却是欧洲。原因在于美国的次级债,大多数被欧洲银行买去了。因此,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受冲击最大的是欧洲各大商业银行。欧洲银行倒闭,是当初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个就不多谈了。 欧洲银行倒闭,欧元走弱。到后来希腊等欧洲五国债务危机暴发,美国引爆了欧洲债券市场的动荡,致使欧元遭到痛扁。欧元和美元的比值从最初的1.6以上跌到了1.2左右,现在为1.3333;欧元也从最初的美元分庭抗礼的挑战者,变成了现在的二流货币。全球市场只要一发生什么风险,美元立马走强,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美国在搞垮欧元以后,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中国。中国是美国这场金融战的核心,欧洲则只是这场金融战的外围战役、前沿战役。 二、美国撒钱和中国四万亿 美国撒钱,主要有三种或四种方式。一种是公开的,即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加大购买美国国债的力度,一共是四轮,到QE4了,现在美国在讨论退出QE,准备进行适当的货币收缩。二是美国政府向金融系统注资,大量借钱给银行。三是美联储向美国银行业注资,悄悄借钱给美国银行业,共借出了数万亿美元,远远超过美国政府的注资,也远远超出四轮QE的数量;四是降利率,利率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美国金融业,包括各大银行,拿到如此巨额的资金,然后或借出去,或就此大规模流入新兴市场,在全球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上兴风作浪,赚取各种各样的超额收益。因此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美国金融机构的利润非常好,包括高盛。高盛当初快要倒闭了,被政府救活,为了融资,给巴菲特开出优先股,每年那么高的分红,后来巴菲特入股高盛,成为大股东,几乎没花什么钱。现在高盛的收益就好得不得了。原因,就在于高盛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包括他在中国银行业的投资,如果加上分红,应该挣了不下千亿美元。 美国的银行有钱了,况且资金成本那么低,流入全球金融市场,就是超额收益。特别是美国利率和新兴市场利率相差那么大,仅仅无风险收益一块,即使不考虑汇差,就足够他们取得好收益。 再加上美国政府对通用等制造业巨子的拯救,银行贷款流入制造业,贷款利率也低,因此美国制造业就开始复苏,加上美国人天然的创新能力,在信息产业、页岩气、三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创新,因此美国经济就复苏了,企业效益就起来了,美国股指创历史新高了,市盈率还不太高,这就是背后的经济原因。 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资金总量之庞大和资金成本之低廉。 2008年9月,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迅速下滑,中国推出了4万亿。中国大规模撒钱。可是令中国政府想不到的是,美国撒钱,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遭了殃,买了单。原因就在于利率的差别。在美国借入资金,几利是零利率,中美利差两三个点。美国拆入资金者,只要流入了中国,仅仅只吃利差,每年就达两三个点。 2010年6月,人民币开始升值。那么从美国拆入资金的话,还有汇率收益。当初美元兑人民币是6.83左右,现在是6.13,升值了10.25%,平均每年超过3.4%。也就是这三年来,拆入美元流入中国,只要换成人民币存银行,平均每年无风险的资金收益率就超过6%。要知道美国金融资本最擅长的就是各种投资,我知道他们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进入房地产和房地产信托领域了,我前期的文章多次谈到过。那样的话,他们的资金年收益率最高应该超过30%。 笔者粗粗地统计了2008年以来流入中国的热钱。初步估计,超过6100亿。这还不包括通过地下钱庄流入中国的数额以及通过虚估进口货物价值流入中国的热钱,还不包括云集香港的热钱。如果考虑通过地下钱庄和进口货物虚报价格流入中国的热钱,那么08年以来流入中国的热钱总额至少超过9000亿美元,在5.5万亿人民币以上,正常情况下会达到6到7万亿人民币。 而恰恰是在全球范围内横冲直撞的热钱,让中国4万亿变成了一步臭棋。热钱流入全球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特别是大规模流入新兴市场之后,导致全球资源价格在09年3月见底后大幅走高,到09年夏天,中国内地通胀死灰复燃,趋势愈演愈烈,中国央行不得不进行货币紧缩。2011年7月,中国内地CPI和PPI又一次见顶,CPI达到6.5%,PPI达到7.5%,央行从2010年10月起把一年期贷款利率从5.40%经5次升息提高到6.65%。3478点以来的4年股市调整,正是治理上轮通胀给治理出来的。而内地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在05年以后,一共调整了36次,其中有5次调降,31次调升,2003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只有6%,现在是20.50%。2010年以来,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调升12次,调降3次,比例为4:1。 换句话说,在这些年中,央行的货币政策,一直是收紧的,只有很少的时候才是略略放松的。所谓稳健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一直是鬼话。 而05年以来,真正令中国央行收缩货币的政策作用不太明显的,正是国际热钱的横冲直撞。 三、人民币汇率大战 昨天第二部分贴出来后,有人问M2超过100万亿的问题,问这不是宽松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细看M2的结构。后面我们会谈到,现在先谈人民币汇率大战。 我是国内最早提出金融战观念和指出汇率问题是金融战核心的人。金融战的观念由我在1998年提出,后来在2007年3月12日的文章《大国崛起之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七大问题》中,我明确指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变成了中国全部金融问题的核心和焦点,是重点和难点问题。” 人民币汇率战,最早起始于05年人民币重启升值进程。到2010年6月人民币再度重启升值进程,我在当年7月5日搜狐专栏财经文章中是这样说的: “上一次的升值为期四年,从2005年到2008年,结果导致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爆发,中国经济已率先倒下,沿海数万家民营企业倒闭,A股市场跌幅创历史记录。而近段时间,在美国的成功压制下,G20峰会前中国央行再度让人民币升值。到7月2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已经成功地从6月8日的6.8284下跌到6.7270,特别是近9个交易日,已经升值了近1.5%,这个速度,太快太快了。如果人民币就此走上一条升值的道路,那是一条很严重的不归路。” 在那篇名为《升值是一条不归路》及后面的一系列文章中,我指出,如果人民币一旦进入长期贬值进程,那么中国经济就会爆发危机。而升值,则会导致民营企业再度陷入大规模倒闭的危机,这一样会打击中国国企,因为国企是民企的上游,民企倒闭,国企市场必然收缩,最后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我当时的观点是,“人民币汇率长期横盘,略略扩大一下涨跌幅度,最符合中国的国家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同时会使中国经济最健康。”“人民币升值问题,是美国政界挑起来的一个不成为问题的问题,而中国恰恰把这个问题太当回事儿了。”意思就是中国政府对美国言听计从。 那么从前面8年来的中国经济走势看,每次人民币大幅升值,必然面临中国民营企业大批死亡,民营企业生存问题尤其严重。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如此结果呢?为什么汇率大战就可以打垮中国的民营企业?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答两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我们分析的结论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多数时候是在收紧,而大家都说是流动性泛滥。M2超过100万亿到底是怎么来的?这超过100万亿的资金,到底去了哪里?它的构成如何? 二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到底是紧还是松,或者紧紧在哪里,松松在哪里? 中国的银行原来一直执行的是强制结汇政策,企业进出口结余的资金,只能留存少量外汇,其余的都得卖给银行。中国国家最高外汇储备3.44万亿,如果加上银行系统持有的外汇储备和主权基金,以及其他企业海外投资,则中国外汇储备总额超过4.5万亿,最高可能达到4.8万亿。国家为了收购这些外汇,央行要发行约30万亿人民币。 地方投融资平台,至少13万亿,按照项怀诚的估计,超过20万亿。 房地产吸收了多少,2012年17家上市银行房地产贷款是3.16万亿。加上信托、理财产品,共计近6到7万亿。 此外就是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理财产品占到银行贷款总量的比例不低,IMF在其《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中国银行体系贷款总额占GDP比例为130%,而通过影子银行体系借贷总额占GDP约40%,如果这个预计较为准确的话,则为20余万亿。而我们判断应该在10万亿左右。 上述几项相加,则中国超过100万亿的M2,有66万亿到77万亿的去向是比较明确的。换句话说,12年底沉淀在实体经济中的资金,最低20多万亿,高则30多万亿,最高估算大至在三十五六至三十七八万亿。如果考虑好些时候银行的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空转的情况,实际情况肯定会糟糕许多。 如此算来,我前面的结论就是对的,即说这些年来央行采取的是稳健或宽松的货币政策,那真的就是鬼话。 央行货币的松,那是对于热钱,对于从海外流进来的资金包括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松,因为你每收一块美元,必须付出六七块钱的人民币,你不可能少付,因此就松——这里没有回旋的余地。说央行货币政策收紧,那是针对境内资金,特别是银行贷款中进入实体经济的部分。因为银根收紧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贷款自然就收紧了。贷款一收紧,先贷的是政府部门投资或做后盾的项目,这些项目在08年4万亿后大幅度增长,贷款大幅度增长;再是国企、大型企业的款,他们受影响要小一些;进入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钱自然就少了,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钱自然也就少了,或者他们中能够贷到款的幸运儿,利率就得抬高。紧是针对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是针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这个紧。松则是针对外资和海外热钱的松。 至于热钱流向了哪里,08年是一线城市的高端房地产,这个我当时有论述,因为那两年房价涨了一倍多,一线城市中心城区高端房地产涨幅尤盛。近两年则是信托资金,通过信托资金进入房地产,年收益率最低在15%,最高在25%。考虑资金的无风险收益,则年收益率超过21%,甚至超过31%。 而民企,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的民企,贷款极难。央行一收紧资金,他们首先就面临紧缩的限制。他们要想不死掉,只有借高利贷。而这两年地方政府贷款难度大大增加,不得已进入信托理财产品市场融资。特别是通过BT方式开展的地方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一般给垫款建设单位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利润空间,那么建设单位也没有钱,他们通过信托产品融资,成本为15%至25%。以地方政府为背景的信托产品都得这么高的融资利率,就把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抬了上去,同时把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赶进了高利贷市场,他们被逼上梁山借贷,资金成本百分之二三十都还是很低很低的。民企进入高利贷市场,利率上升,成本上升,经营风险自然就抬高了。为什么那么多的民企死掉了?借高利贷,不死才怪呢。这样的案例,就不胜枚举了。 这表明,中央一收紧贷款,自然就把民企脖子上的绳索给勒紧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外资、对热钱极为有利,他们进入房地产或信托产品,资本收益率扩大了几倍,而对中国的民企、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民营制造业则是极为不利的,资金成本上升了数倍,相当多的民营资本因此就不投资,或者流进房地产炒作领域。在沿海一带,不少民营企业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中资金链断裂而崩溃。这种局面08年出现过,2012年到2013年又再次出现。温州、鄂尔多斯、山东邹平等等就是典型。 而在此期间,恰逢中国提高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又遭国际金融资本围追堵截。在此情况下,出口民企要想不死,则是很难的。大家看看中国出口数据,现在美国经济形势不错,中国出口数据在历史高位附近,即使如此,还有相当多的民企挣扎在生死存亡线上。一旦欧美股指大跌,人民币汇率加速上升,相信到时候中国的出口数据就更是没法看了。那个时候,恐怕就是中国经济最为危险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对了,本人原先看期货、外汇的软件近期上不去,因此就没有办法看行情。请哪位可以看到美元兑人民币或人民币兑美元的博友把美元兑人民币的月K线图发给我一下,要1994年以来全部的。我将根据这个图推算人民币汇率战最后总攻的时间窗。谢谢!) 四、中国经济为什么沦落至如此? 几年前我说了,美国金融危机是十到二十年的危机,是美国的危机,是中国的机遇。但是,五年过去了,中国政府特别是中国金融政策如此出牌,导致美国金融危机演变成了中国的金融风险和美国的机遇。美国通过高超的货币政策和资本手段,将这场危机变成了美国的机遇和中国的风险。这一转换,离最终摊牌,离最后完成彻底的转换已经越来越近了。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失误。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是央行的致命错误,也是导致中国经济这些年来败北的根源。 2009年,我在国内最先提出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问题。可惜至今为止,央行从来也没有重视过这个问题。一个大国,货币政策没有独立性,必然导致外国金融资本进入国内横冲直撞,必然导致本国货币政策不能服务于本国经济的定位错误,必然导致中国金融成为美国金融的附庸,必然导致国际金融资本可以任意围剿甚至蹂躏、践踏中国本土金融资本和金融企业。 央行货币政策失误之一,是强制结汇政策。强制结汇政策在中国需要外汇时期,曾经是中国政府筹措外汇的有效手段。而且,这个政策最初推出之时,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当初中国的出口量很少,结汇量很小,对中国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现在则大不一样了。中国政府手头的外汇储备增长几十几百倍了,中国还在使用这种强制结汇手段,导致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量异常增长,并导致央行不得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通过数量手段来回收流动性。外汇增长最终相当于一个癌症,呈现指数爆炸,已经走到它初衷的背面了。而在那个时候,就该改革这项政策。该改革时不改革,终而致于外汇强制结汇政策 演变成中国经济的癌症了。这一现象就是指数增长,指数爆炸带来的根本性、实质性的改变。中国央行如果是知道变革的,早就该改革这一政策了。外汇爆炸带来中国央行持续不断地回收流动性,最终导致央行的收缩一定会收缩到民营企业头上来。强制结汇政策,在中国外汇储备高企之后,它已然变质,实质上已经演变成了国际金融资本废掉中国货币发行量的一个无比高效的手段。在此情况下,中国基础货币发行量不由中国央行决定,而是由国际金融资本和跨国公司在中国开设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决定。基础货币发行量,是一国货币政策的根基,这个根基不由中国中央政府控制,自然就是根本性的失误。它是加在中国众多民营企业脖子上的第一条绳索。 央行货币政策失误之二,是人民币汇率被迫升值。2005年后,人民币汇率被迫升值一次。2010年,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又被美国国会几个议员操控,被美国白宫操控,被逼升值。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它是加在中国众多民营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加在中国制造业脖子上的第二条绳索。而现在,中国的汇率已经不是被美国白宫和美国国会少数议员操控了,而是被国际热钱操控了。去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根子就是被热钱操控,而美国白宫和美国国会山则适时地做了热钱的背景,中国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则适时地推出了扩大人民币波动幅度的政策。政策推出时机如此之好,让人感觉像是假的,感觉中国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像是为美国人开的。 前面我说了,金融战的重点和难点,最核心的核心,根本的根本就是一个国家的汇率政策。央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把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命根子,拱手送给美国人,送给美国国会,送给美国白宫,现在更是送给国际金融资本。这让我不得不怀疑中国央行的水平和实力,也不得不怀疑他们的屁股到底坐到哪里去了。中国央行如此,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它到底是为中国企业开的还是为美国金融资本开的? 第三,中国央行之败,败在利率。我前几年的文章中谈到,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资本是可以倒逼出来的。去年国际金融资本炒作农产品期货时就逼出了中国央行利率的两次下调,今年又逼得央行不敢下调利率。为什么?因为国际金融资本可以通过操控中国的通胀率,进而倒逼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回头看这些年央行利率政策,失误太大太大了。央行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如果不失误,中国那么多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何苦要去借高利贷呢?嗯?想想吧,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就知道央行到底在起什么作用。货币政策失误,导致民营企业资金成本高企,这是导致目前中国经济一再走弱的根源之一。 第四,中国央行之败,败在存款准备金率。现在的存款准备金率,比03年时高出14.5个百分点,是那个时候的3.42倍。根据中国银监会今年3月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用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推算的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约52万亿。以此推算,这几年中,收紧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贷款发放量约9.5万亿。9.5万亿银行贷款,可以救活多少中国的中小企业? 第五,中国央行之败,败在宏观调控。很多时候,都做反了。该放时在收,该收时在放。该硬时则软,该软时则硬。特别是对内地民营企业,中国央行多么狠心,而一旦面对美国政府、国会、美国媒体和国际金融资本,中国央行多么软弱?不多说了。 第六,中国央行和外汇管理局之败,败在外汇储备的管理,太过短视。国际热钱进来,无风险收益超过6%,再加上投机收益,年收益率达到20%甚至30%很正常。去年10月初拆借日元进来的国际金融资本,短期无风险收益超过30%。而中国的巨额外汇,则多是投资美国国债,日本国债,欧洲债券,收益低,还时刻面临汇率波动的损失。中国当初发行的股票,对美国和香港是三五倍的市盈率,最高不超过10倍,对国内老百姓发行股票,高喊市场化,是上百倍的市盈率,企业业绩还在普遍造假;现在国际金融资本手中握有足够的筹码,可以决定中国企业的生死,要打就打,要拉就拉。2006年我在全国率先提出中国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定价权问题,现在这个定价权可能已经大权旁落在外资投行手中了。对此,我博客上前期有太多的文章了,就不再谈了。 第七,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客观上跟国际金融资本做了配合。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好心办坏事,这个,在哪里都存在。在任何地方,很多事情上,好心办坏事的都比较常见。各地方政府还不承认。他们只会在房地产上抢老百姓的钱,至于国际金融资本如何借他们的平台贷款获利并抬高中国民间的融资成本,严重伤害中国经济,他们哪里知道,更是哪管那些。(待续)
1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分行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建模与分析
热度 3 王铮 2012-8-8 12:32
中国分行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建模与分析 按:最近看到百篇优博居然有一篇研究DSGE的,正好我今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谢雨宸也是研究这个的,贴出来。其经济结论,可以讨论。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准确把握和预测未来经济形势,是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DSGE 模型对于政策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分析手段。 综合文献以及本实验室的研究基础,结合本国实际,本文以金融加速器效应为框架,构建中国分行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型将经济活动按投入产出关系分解为 42 个生产部门,统一建模,模型结构清晰统一。在金融加速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最优杠杆率与利率升水的关系,定量化分析金融市场的摩擦机制和经济学意义。本模型嵌入传统 DSGE 模型所没有的股市模块,使得分析更加全面。在 DSGE 框架下,股市模块与宏观经济结合更加紧密。结合 2011 年我国分行业经济动态,编制 DSGE 模型求解所需的基础数据,计算了模型所需的参数,并结合历史数据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估计。模型的分行业结构的 DSGE 模型在国内外研究中还很鲜见。模型严格区分投资和消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等部门并考虑其相互联系。通过概括大型 DSGE 的特点,对一般 DSGE 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适于分析企业生产动态和股市动态的 DSGE 系统。本文建立的 DSGE 体系采用 42 个经济部门,区分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政府,比通用的一般均衡模型更加完善。 本文的重点是建立包含证券动态的中国分行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按照一般动态均衡模型的结构,对产品供给,资本需求,劳动力需求,国内需求和进口需求,居民收入,价格体系,政府收入,央行动态和证券动态分别建模。运用线性化方法对模型进行理论求解。本文采用 matlab 开发环境,运用 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完成了中国含证券动态的分行业 DSGE 模型的开发。 分析 2011 第 4 季度的资本存量初始缺口,模拟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行业资本存量依然面临很大的负缺口,资本存量缺口在 10% 以上,未来资本增长潜力巨大。其中,资本存量负缺口大于 20% 以上的是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和房地产业。利润率正缺口较为明显的行业是金融业,高于均衡值 22% 。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正缺口已经仅接近 1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和教育业的利润率负缺口较为明显,已经接近 -10% 。上期资本存量对资本存量有显著影响。其中,上期资本存量变化对本期资本存量变化的传导影响较大行业是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反映了这些行业的长周期特征。 2012-2013 年,我国经济整体运行趋势平稳,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居民收入有所上升,股市明显回暖。资本扩张,工资收入上升,净资产增加,消费增加。利率方面降息可能性较低,货币政策偏紧的可能性低,并结合 2011 年数据,给出了相应投资建议。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6477 次阅读|3 个评论
迟到的告知:中美人民币汇率争端研究论文
hzluan 2012-5-11 06:22
我的长篇论文题目:美国《2011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与WTO规则的一致性分析与对策研究,商务部《国际贸易》2012年第1期,共9页,14000字。 汇率争端还没完,关键是美国新一任总统如何做? 望读者有所收获。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4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国贫困人口扩至1.28亿人 发展中国家属性不变
DynamoChina 2011-12-18 18:38
中国贫困线上调接近世行名义标准 人数扩大更显发展中国家属性不变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任沁沁 罗鑫 王建华)中国29日宣布,进一步大幅上调国家扶贫标准线,从2010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274元升至2300元(2010年不变价)。 此次80%的上调幅度为历史罕见, 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也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至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除港澳台地区外)的近十分之一 。   经过此次大幅上调,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与世界银行的名义国际贫困标准线的距离为史上最近。 世界银行2008年宣布,将国际贫困标准从每天生活费1美元提升至1.25美元。   按照29日人民币市场汇价1美元兑6.3587人民币计算,中国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大致相当于每日1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考虑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上调,以及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的继续动态提升,中国国家减贫行动更与世界接轨并将超过国际名义基准。   改革开放33年来,中国政府多次上调国家扶贫标准,最近更是连续3年上调。2009年,中国国家扶贫标准从2008年的1067元上调至1196元,2010年随CPI上涨而再上调至1274元。   中国国家扶贫标准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内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家贫困标准线相当于“吃饭线”,是以卡路里计算得到。而目前中国国家扶贫标准已经发展到了多维度,不仅保障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使贫困人口获得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公共服务。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力指出,中国国家扶贫标准上调反映了其与国家发展程度、国民收入、社会消费水平、生活成本等各方面指标变化相适应,中国政府努力让更多低收入人口更大程度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七年前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正在执行的“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至2015年),更是将科学发展作为主题,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表示,适度提高贫困标准是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的一个重要步骤。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升世界第二,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但居民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不高,此次大幅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对于推动改善民生意义十分重大。   2008年以前中国政府设定两个扶贫标准,即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1986年的绝对贫困标准为206元,2007年为785元;2000年的低收入标准为865元,2007年底为1067元。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一,统一使用1067元作为国家扶贫标准。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使全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约2.5亿。联合国(微博)和世界银行在各自的研究报告中均承认,30年来,全人类取得的减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    以2010年的国家扶贫标准测算,中国当年的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2.8%,提前五年实现贫困人口减半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而在联合国86个自定标准的国家贫困发生率平均达37.4% 。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此次中国大幅上调国家扶贫标准表明,中国政府是极其务实的,它不畏困难和挑战,不追求数字上的减贫成绩,而是更加重视扶贫减贫质量的动态提升。   中央29日召开的会议全面部署了未来十年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根据会议的部署要求,中国各地还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灵活设定高于国家扶贫标准的本地扶贫标准。这充分考虑了中国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和不平衡性。   “相信中国各级政府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包括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努力缩小发展差距,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这对中国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有帮助。”庄健说。   实际上,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国家扶贫标准已经超过了世行的国际贫困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说:“另外,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而农民拥有的土地等一些财产并没有纳入扶贫标准,如果纳入,中国国家扶贫标准更超世行的国际贫困标准。”   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随着国家扶贫标准的上调而扩大了4.7倍,超过了除俄罗斯以外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人口数量,这也意味着,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偏低,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离富裕国家的标准仍然甚远。   “这表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依然没有改变,它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应该继续与其国家发展现状相匹配。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应该向中国提出诸多苛刻要求。”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所所长季正矩说。   近些年,中国主动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发展援助,包括援建基础设施、免除到期债务和进口关税等。中国贫困线上调接近世行名义标准 人数扩大更显发展中国家属性不变   
13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谭雅玲论“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大汇率操纵者”与博主的分析
热度 1 hzluan 2011-10-19 21:30
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大汇率操纵者 2011年10月18日 08:21 谭雅玲 证券日报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 谭雅玲   近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应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操纵,这已经不是美国针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采取的新花样,这是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规划。然而,值得探讨的就在于中国到底是不是汇率操纵,实际上的市场汇率应不应该有操纵。这些论证对于我们理解和了解美国货币阴谋论和阳谋论十分重要,也是我国汇率操纵的解脱的重要依据和理由。    美国才是最大汇率操纵者   多年来,美国一直用汇率操纵国的舆论压中国、恐吓中国,但实际上,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投资者乃至各国政府都知道,尤其是美国人更明白, 任何一个金融市场的价格指标尤其是汇率都会有操纵,尤其是汇率,表面看是一个涉及到双边、多边的价格指标,但最终这个指标不可能不顾及自己的利益,而成为别人利益的诉求和经济需要,汇率首先必须反映的是货币主权国家自己的利益和需要 。(博主分析:此语会授人以柄。美国人会问:即然如此,请告诉我们中国是如何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或者,我们美国人没说错,中国确实操纵人民币汇率。注意大专家的观点是有国际影响力的,更不能忽视一些美国人的汉语阅读能力。)   美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采取贬值策略,这与美国的经济基础和实际能力一样吗?美国在自己经济衰退时期采取货币贬值策略,这与美国的实际竞争力和全球份额一样吗?美元无论升值或贬值完全是自己利益的需要,是自己经济阶段和周期的工具,美国具有汇率操纵的能力、目的和目标。美国经济实力最大、货币地位最独、战略规划最高、利益目的最纯,并且其拥有充分的市场、充足的产品、完善的制度、有效的经验,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货币汇率操纵者,进而其实现了有效的保护自己、伤及对手的战略和战术。如俄罗斯因美元升值和石油暴跌,俄罗斯货币受损、经济受压、利润减少、政治受冲。   再如欧元区国家因美元贬值,欧元加速上升,经济并没有成为汇率的支持因素,进而欧元的升值破坏了欧洲的合作,降低了欧洲的经济实力,分化了欧洲的政治意志,欧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难时期。还有 伊朗挑衅了美元的霸权,其石油交易所不用美元报价,独一无二的实行欧元报价,其外汇储备当中全部是欧元没有美元的举措,是美元用汇率操纵沉重的打击了伊朗的财力和物力。尽管美国人没有对伊朗发起军事战争,但是美国人对伊朗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制裁和掠夺 。(博主分析:怎么回事?这里没讲清楚。博主猜测应是美国通过让欧元升值,刺激人们以欧元换美元,从而又导致伊朗对美元的需求上升。这样美国又控制了伊朗的石油出口,近而“打击了伊朗的财力和物力”?)   我国的人民币更难以逃脱美国的这样霸权垄断和掠夺。美国对人民币的垄断体现在以人民币的价格替代人民币的汇率制度改革。美国官方在紧锣密鼓地要求人民币升值,制造舆论压力形成人民币升值的环境;美国成熟的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不断地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主导和引导中国市场投机人民币;美国的金融专业技术在海外市场拉升人民币未来的价格预期,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外部条件。 我国人民币的实际价格被舆论指引着,被外资银行绑架着,被美国的政府操纵着。人民币是有操纵的,但是人民币的操纵权不在自己手里,而在美国人手里 。(博主分析:这里讲得有道理!) 我们专业和技术不足是我们面对美国人民币升值论和操纵论的重要警惕和反思 。(博主分析:尽管这句话不通,但这里讲得更有道理!!!事实上这个观点我在以前的博文里说过了。二十多年来,我们中国人因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意识一直没能操纵人民币汇率。)   (博主的提醒:另外我们中国人要知道的一个问题是:美国在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时候,不会糊涂地也谈自己是否在操纵美元和人民币汇率。这是两码事。不信你看一看,美国通过双边、多边(包括WTO争端解决机制)要求制裁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时,它是不会讲它自己的汇率操纵问题的。像谭院长这样指责美国的话,美国会充耳不闻。所以我们这样讲没用!如果我们不去告美国,则这只是我们中国人在理论上的空屋喊冤。如果美国最后确实将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问题向WTO申诉,你们知道会出现什么结果?WTO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原告友好”(Plaintiff friendly)性质,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会按美国绘出的“路线图”(诉求或系争措施)走的,美国最终会胜诉。所以 中国要在汇率争端中占据优势,应率先向WTO提起指控,指控美国操纵美元和人民币汇率 ,而这申诉的依据正如谭院长所说的。 美国操纵美元和人民币汇率的后果是什么?低成本掠夺中国的资源(稀土只是其中之一)、 低价农产品、工业品等等,美国通过汇率进口补贴造成美国市场产生“超市场准入”的严重问题;美国也要为我们中国国内存在的产品主要向美国出口的“血汗工厂”负责。 我们中国的决策部门有这样的想法吗?已准备好了吗?)
个人分类: 研究成果|2659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民币汇率:这个球一定不要踢给奥巴马!
热度 3 hzluan 2011-10-16 09:35
美国《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Currency Exchange Rate Oversight Reform Act of 2011)这个“球”目前已由参议院传给了众议院。真是“秋风秋雨愁煞人”,我们中国人寄希望于众议院没收这个“孬球”,即否决这个法案。否则,若众议院也通过这个法案,这个法案就会摆在奥巴马的office desk(办公桌)上。你想奥巴马会怎么办?签还是不签?我的答案是:奥巴马会很“心情复杂 ”地签。原因就是为了连任那个“总统”。 所以,我国全国人大的领导和同志们要忙了,忙什么?尽快与美国众议院开展汇率对话。怎么对话?对于这个问题,我说出来不好。但原则是再再实施“缓兵之计”,毕竟在美国的高压下人民币汇率市场会有反应嘛!有人说,不急,如果美国通过这个法案,我们就将它告上WTO! 我告诉大家一个消息,目前美国也想将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告到WTO! 好玩吧?! 美国人提出的诉求是很具体的,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要提高28.5%,这样美国国内可以增加1631000个就业岗位”。反观中国,在应对问题上只有“立场”,没有方案,有一点“萌”得可爱。 美国说我们搞“货币操纵”(Currency Manipulation),这是表扬我们!!! 实际上我国有关职能部门20多年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并没有多少“作为”。 顶一下!
个人分类: 研究成果|3576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希拉里的霸道打谁的耳光了
sqzhang 2011-10-15 18:52
文 / 王亶文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14 号在纽约向商界领袖发表讲话,指责中国压低 人民币 汇率,造成美国职位流失。她说,美国不应该继续让中国占便宜,应该站出来表达发对意见,建立一个国际联盟共同反对中国操控汇率,希拉里还说中国去年严控 稀土 出口是欺诈行为。 这个女人霸道,美国的一个官员干涉我国人民币汇率。几天前,我国的一些学者说什么奥巴马是反对美国参议院通过的有关 人民币 汇率的法案。希拉里打耳光了!还要抱幻想吗? 美国现在是国库空虚、财政赤字上升、失业率高居不下。美国一定会再次选择从海外寻找“替罪羊”。嫁祸给我们已成定局了。 纽约华尔街当地时间 9 月 17 日开始的那场一场大规模示威,示威者们扬言要“占领华尔街”。现在已经席卷美国,并且扩展到世界各地,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等都有响应。美国人曾大谈“阿拉伯之春”,现在别人可要说“美国之秋”来了吧。美国示威者从“阿拉伯之春”得到启迪,他们用网络串联全世界。“占领华尔街”已经成为奥巴马的一个“烫手的山芋”了。他是有可能用嫁祸中国的手段来转移视线,来争取连任的。 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吧!美国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对美国在经济上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2524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塘大义8:"太阳底下无新事”——从繁华钱塘到人民币汇率(图)
hzluan 2011-10-7 19:15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因《望海潮》一词而惹祸(而且是大祸)的事。他的这首词描绘了钱塘(现杭州)的旷世繁盛和如画风景(下图为博主所摄)。   《望海潮》内容如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 竞豪奢。   重湖叠 巘 (yǎn,意山中山)清嘉,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据《鹤林玉露》( 罗大经 ,1196—1242)记载,“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遂起投鞭渡江之志。”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六十万大军发起沿江南犯之役。后人有诗曰:“草木本非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在850年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世人关注的大事,这即是2011年10月3日美国参议院程序性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Currency Exchange Rate Oversight Reform Act of 2011)立法预案。此案的始作俑者在美国议会发表了以下言论: Sen. Sherrod Brown:“Our bill would treat currency manipulation as an unfair subsidy and an illegal trade practice, allowing countervailing duties to be imposed on those products flooding our markets when there is currency manipulation… Our measure is now combined with additional measures to reform the structural deficiencies in our government's approach to combating currency... It would improve oversight of currency exchange rates. It would ensure the Treasury Department identifies countries who undervalue their currencies. It would establish new criteria to identify countries misaligning currency and trigger tougher consequences for those who engage in such unfair trade.” Co-sponsor Sen. Lindsey Graham : “China’s economy is simply too large for it to be artificially propped up by a blatantly manipulated Yuan. China’s actions are deliberate and are designed to give China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marketplace. I believe free and fair trade is beneficial, but I also know that Chinese currency manipul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ft is doing harm to our economy.”   注意这个法案针对的国家是异乎寻常的明确,即主要针对中国;79:19的的立法预案投票结果(2011年10月11日美参议院正式立法投票结果为63:35,从而该立法在参议院通过)说明美国的多数参议员“同仇敌忾”,要“决胜于千里之外”。美国发动这场汇率战的成本较400年前金主南侵的成本低得多。但两者内含的相同的法理是,“一国聊以自慰的源泉”是他国“为之忧虑的根源”。中国的大规模的出口,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引来了这场软战争。   我发现《圣经》讲了很多很有道理的事。从前后相隔850年的上述两起事件看,“太阳底下无新事”(There is no new thing under the Sun)——《圣经》上说的这句话又说对了!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4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白宫-参议院就涉人民币汇率法案争议一事想到的
热度 1 HuangFengli 2011-10-7 16:22
由白宫 - 参议院就涉人民币汇率法案争议一事想到的 (黄凤琳;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日前,美国白宫对参议院涉人民币汇率法案表示了反对或怀疑意见。在本文,作者将对此抽象到相当的理论高度来理解。 争议的主体是白宫和参议院。白宫是美国的中央行政机关,参议院是美国的中央立法机关。白宫的最高长官 - 总统,以及参议院的议员都是美国民选产生的,按常理说,这就能够保证白宫和参议院的公务行为对美国全体人民的代表立场。但是,既然如此,那他们怎么会形成反对意见呢,而且还是时常发生的。当然,读者会辩解这是偶然的认识和判断问题,而非必然的立场问题。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偶然,也从来不存在孤立于立场的认识和判断。 白宫和参议院虽然都是美国民选的中央机关,但是前者是行政机关,后者是立法机关。这决定了前者的公务行为是从上而下展开的特点,而后者对具体法案的审议和通过则是具有从下而上的特点(代议民主),这也决定了白宫行为比参议院行为的偶然性或不稳定性更大。这种向个人(行政首脑)进行一般性授权的社会实践模式,在即使像美国这样的不需要高度集权化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必须具有的。因为即使美国不需要像中国的党政关系那样对政党及其领袖进行大量的一般性授权来统筹国家实践,它的实践也不见得全是必然性的不需要统筹的国家实践。只要主体差别存在,社会实践存在,这种集权或一般性授权就存在。 资本容易通过必然性大的参议院而影响政治,当然也可以通过偶然性大的白宫去影响政治。但是对于后者,资本的选择空间就小了,而且还要看运气。参议院有很多议员,其中一两个奉廉洁而不买资本的帐,资本还可以买通其他议员。在资本与议员们的这种“供给”不平衡的关系中,资本有更多的“定价权”。而白宫的主事就只有总统一个,要么资本运气好碰到了个信守选前承诺的总统为他办事,要么资本运气不好碰到了不信守选前承诺的“白眼狼”,资本没有选择。因此,尽管我们日常听到说,总统和议员依赖于资本的吹捧而上台,但是他们的公务行为对于美国人民的代表性却是相对独立的,而且前者的这种相对独立的偶然性更大。美国历史上被资本谋杀了好几个总统就是例证。 在合适的时候,总统的这种相对独立性会变大。比如国内国际局势处于大调整的时候,这种因为需要大量的一般性授权而致相对独立性大的机构和政治家的产生就是必然的了,美国政治体制下的“白眼狼”就可能产生。因为实证地看,如果总统感到因为自己的公务行为符合大调整的需要而所得可以抵消选前承诺的成本,他就会偏向于资本的对立面。于是,资本主义民主话语下的“独裁”就产生了。而参议院因其如上文讲的代议民主而给资本留下了广阔的游说空间,因此难以产生这种“独裁”现象。 如果因为国家社会实践先进化调整的动作足够大而致这种“独裁”机关足够强大,资本发现不去国外就不得不向这种机关妥协的时候又发现在国外不需要向当地人民付出在本国所需要付出的那么大的代价,资本就会流向国外。尤其是在外国是比较统一而又稳定的西欧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时候,资本就会更有安全感和政治归宿感。但是,在此之前,他们还是会不折手段地留在国内影响国内政治。其实,在资本主义世界,即使是民族国家对资本流动的管制也是很有限的,因此美国这个资本共和国里的资本应该视为资本国际的核心成员。他们可以根据各国的社会实践调整,而在资本主义世界里流动,交叉影响各国政治经济。 白宫和参议院所代表的立场不同,其对美国国际国内事务的意见就会不同。根据上面的分析,在大调整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白宫更多地代表了国家社会实践先进化调整的立场,代表了更多美国人民的利益,而参议院更多地代表了资本或资本国际(之所以说是或资本国际,是因为正如前面讲到的资本在国内社会实践调整的时候可以流向社会实践相对落后且稳定的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宏观地看,这就导致了在西方世界中国际资本主义利益联盟的形成)的利益。人民币汇率法案更多地代表了资本国际的利益,而相对较少代表了金融危机后想要调整社会实践的美国国家主体的利益。读者会问,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失业人民也应该期待人民币汇率提高才对,这样他们就可以保住饭碗了。但是,这些饭碗不是已经或正在被崛起的东方世界所占有吗?所以,他们只能期待改变美国的社会实践,并且被反映到了独立性相对较强的白宫的公务行为中。 ( 2011 年 10 月 7 日) 科学学学派: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Fengli
200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人民币汇率与食品安全才是中国致命的死穴
zhao1198 2011-4-28 21:40
当大家还在纠结于房价涨与跌的时候。我想我们跟应该关注看似两个不相关的话题:人民币汇率与食品安全。   就在2007年,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分管欧盟事务的时候,就和欧盟专员曼德尔森发生激烈摩擦,甚至在会议现场就直接互相不顾礼仪的指责和还击。   可几年过去了,你可以发现,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比欧盟发现的问题严重的多得多,三聚氰胺到瘦肉健美猪到食品添加等等,可以说中国食品安全到了都不知道什么是安全的地步--但是当时吴仪是不承认的。   人民币汇率,我不说了,到了今天贸易逆差,西飞国际(今天我刚去过西飞)和造船公司业务都受影响的今天,还有学者简单的认为人民币升值没有什么弊端, 利远大于弊,可惜的是,知道为什么洋奶粉现在独自垄断中国90%的份额吗?因为连中国人都不放心中国自己的奶制品,这有什么可说的,同样,到了贸易出口真 的不行了就是企业倒闭的时候,你还有内功再造企业吗?到那个时候,就是外资企业一统天下的时候。现在说到食品,哪个有钱人不是先问这个有没有进口的?   食品安全和人民币汇率同样刚好就是中国最大的致命弱点,都是一旦输就是输话语权的关键问题,但是可惜的是,我们的官方都在打掩护,食品安全当年是不承认的,但背后却是问题惨不忍睹,人民币也都当着全国人民的面说没低估,可背地里却不断地升值。   让我们翻开旧闻。温故而知新:   我们来看看2007年的报道   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26日上午在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批评中国处理问题食品及产品的标准过于宽松。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对此强烈回应,在开幕仪 式结朿后,同曼德尔森理论,直接批评曼德尔森演词部分内容,应该在双边会谈内讨论,不应该公开发表。吴仪此前在论坛致辞时指出,中国已加强监管及提高水 平,不能接受有人以问题食品,作贸易壁垒,或作政治炒作。    “这场仗中国输不起”   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当天在北京参加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时要求中国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他指出,中国并非世界上惟一存在产品安全问题的国家,但其在国际贸易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却意味着中国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曼德尔森表示,欧盟的消费品安全系统,去年收到一千宗预警,其中一半是中国的产品,而今年内,来自中国产品的预警再增加五成,他认为中国不止要立法确保产品安全,更要加强执法,才能长远保持竞争力。   “一些中国官员指出,中国出口欧洲的产品中只有不到1%存在可能的安全问题,但欧洲每天从中国进口价值五亿欧元的产品,因此1%也是不能接受的。”曼德尔森强调:“消费者安全是一个不容半点失误的问题。”   曼德尔森在讲话中指出,欧洲消费者需要知道中国不仅能生产产品,同时能够保证产品在每一个生产步骤都是安全的。他指出,中国必须把重塑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安全的信任和信心作为第一工作重点,否则中国无法继续维持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水平。   曼德尔森介绍说,欧盟去年发现一千起产品安全问题,其中约半数涉及中国制造的非食品产品,另有9%涉及中国出口的食品,包括蜂蜜、花生以及转基因稻米等。他透露,欧盟预计2007年涉及中国食品以及其它产品的安全问题数量将有显着增加。   曼德尔森还呼吁中国**打击伪冒产品,并表示他认为这是解决产品安全问题的关键。他指出,去年在欧洲市场发现的伪冒产品中有80%来自中国。曼德尔森说:“如果不能遏制大批伪冒产品的出现,中国永远不可能切实地解决产品安全问题,而这场仗中国输不起。”    吴仪会后找曼德尔森理论   作为东道主的代表,吴仪被安排在曼德尔森之前发言。吴仪表示,中国**近年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特别行动。她表示中国愿意和世界 各国一道,为维护全球食品安全作出更大的努力,并希望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国际食品安全问题。吴仪并提出五方面维护全球食品安全的措施。   吴仪批评说: “当前,利用标准、质量安全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抓住个别有问题的食品,为进口加以限制,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新特点。”她说:“我们不赞成对 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不顾事实,以偏盖面的炒作和一味的指责,反对通过食品安全来设置贸易壁垒,甚至把食品安全问题政治化。”   曼德尔森随后的谈话引起吴仪强烈不满,在开幕仪式结朿后,吴仪同曼德尔森理论,直接批评曼德尔森演词部分内容,应该在双边会谈内讨论,不应该公开发表。   再看下09年总理关于汇率的说法:   尽管美国继续对人民币施压,但中国态度依然未改。昨日,国务院总理温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人民币的币值没有低估,中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今年4月,美国财政部将向议会递交汇率报告,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备受关注。    反对强制汇率升值   面对关于汇率的提问,温昨日以一组数据证明人民币的币值没有低估。“去年我们统计了37个国家对中国的出口情况,其中有16个国家对中国的出口是增长的。就是欧盟地区,出口总体下降20.3%,但是对中国的出口只下降15.3%。”   温举例称,去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多达760亿欧元,创历史最高。美国去年出口下降17%,但是对中国的出口仅下降0.22%。中国已经成为周边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的出口市场,也成为欧美的出口市场。   来自外贸大省广东的数据显示,2010年前两月,广东对美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其中,广东对美出口96.5亿美元,增长11.6%;自美进口19.5亿美元,增长28.3%。   温说,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也就是世界经济极为困难的时期,人民币并没有贬值,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4.5%。“在这个期间,2009 年,我们的外贸出口下降了16%,但是进口只降低了11%,顺差减少了1020亿美元。人民币汇率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中基本稳定,对世界经济复苏起了促进 作用。” 而从2005年7月份汇改以来,人民币的币值对美元升值21%,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6%。   温说,我们主张自由贸易,因为自由贸易不仅使经济像活水一样流动,而且给人们带来和谐与和平。“我们反对各国之间相互指责,甚至用强制的办法来迫使一国的汇率升值,因为这样做反而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温说。   中小企业,才是对汇率最敏感的,到了无法承受的那一刻那就是结束生意,现在还有亏损在坚持的生意无非是对自己艰辛建立的家族产业依依不舍而已。   单独升值还勉强说我们可以硬撑,但是连着最低工资一起涨,不断地涨,用工成本加企业原料成本一起涨,人民币价格被动涨导致订单下降,这样可是三面被动 承受,我不相信中国企业有这么高的承受力。不信的话你可以自己去做做实业,苏宁只有一个,现在是美国到处是商品,中国到处是资金,显而易见,美元就算再贬 值对内也不会通胀,因为货源充足价格根本上不去,我们就相反,货物全部给了外国,钱全流进来了。又有人问,那为什么货不能留在中国?因为中国的购买力买不 起这么多的货物。   从美国对联合国控制的娴熟度,对利比亚( 专题 )的打击,中国还有什么不服的?美国的实力就在于,它货币贬值了但它毫发无损,因为国债美元拿的最多就是中国,美元贬值对应人民币升值受害最大的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投资海外兑换回来的等于基本没收益甚至亏损,因为国债没有收益年超过10%的。   长此以往,美国根本不惧怕中国的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因为1万亿被美国国债锁死收益并有亏损的可能,中投的那部分也是投哪儿只要是美元回来就亏损,投西班牙投欧洲,猴年马月才会有正收益还有可能信用危机下的血本无归,剩下的几千到一万亿美元全是赌升值的。   所谓的出口多,现在只剩下美国,3月份,美国公布的数据对中国逆差180亿美元,这些数字中国很少公开,但是三月份我们中国总体顺差1亿美元,等于除了美国,我们全部逆差.   中国的出口,大量是台湾香港的转移加工贸易顺差,实际也就是说这类顺差是在挽救中国就业的,这部分生存空间被赌死以后,实际我们什么都没有.美国的这 部分全是富士康,电子产品玩具初级加工制造等等,基本全是外资进来建厂投资再出口,这不是我们的自主创新和自己的顺差.   实际不是富士康压榨我们,而是没有富士康,我们根本就是没事做,所以不要光看外资怎么没给好待遇,苹果产品的附加值不在于内地的加工多么廉价而在于产 品的创意和联想(富士康都无法和苹果相提并论,更不要说其他中国不成规模的企业了,富士康只是苹果全球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并非没了富士康就影响苹果多大 了,其他供应商一样会诞生,台湾的电子科技业发达源于台湾留学美国的群体非常庞大,积累了深厚的内功,没有鸿海富士康一样会有其他的类似企业),苹果的爱 疯和爱拍得如果是拆开单独不同品牌的产品,绝对没有现在的影响力,我们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我们都还过着每天看着报纸中午去国家食堂打饭的日子。   当食品安全困扰中国食品出口,当我们中国制造廉价优势荡然无存,当我们无法承受成本上涨而不得不选择偷工减料的时候,中国产品在国际还有口碑吗?   结果只能是一个。   当食品安全困扰中国食品出口,当我们中国制造廉价优势荡然无存,当我们无法承受成本上涨而不得不选择偷工减料的时候,中国产品在国际还有口碑吗?
个人分类: 中国_贸易|10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狼来了-刽子手萨科齐明日抵京演讲
热度 2 冯用军 2011-3-29 21:44
波士顿犹太人被屠杀纪念碑碑文: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 此后,他们追杀工会会员,我不是工会会员,我继续不说话; 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马丁·尼莫拉牧师撰) 前不久,有博主撰文写中国要警惕善变的小人萨科齐,没想到,过几日,萨科齐就来了,此行无外乎三个目的: 1、顺便示威,为2012国内再选连任拉票; 2、安慰中国空隙利比亚的不满情绪,避免中国与俄罗斯联手反对扩大利比亚战争; 3、继续施压中国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改革。 萨科齐与奥巴马等人是屠杀利比亚人民的刽子手,这个杀人恶魔马上就要来中国了,听说还要出席法国驻华北京新大使馆落成、去南京演讲。 前天,八国联军可以火烧圆明园、昨天,日本鬼子和联合国军可以入侵鸭绿江边,谁又能保证,今天、明天、后天,他们不会把枪口对准中国人民? 谁又能保证,今天我们捐赠给日本的2万吨石油,3000万财务,1台60多米的泵车,明天、后天,不会变为子弹扫向我们的身体呢? 警惕萨科齐、警惕北约、警惕帝国主义、警惕和平演变。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世界永恒的主题,哎,有暴力就可以任意强奸他国人民的意志,和谐世界何日才能建成?
个人分类: 世界竞争力研究院|197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温家宝认权力过大导致贪腐
热度 1 freeningxing 2011-3-13 16:54
中国总理温家宝称,中国政府和主要领导人权力过大而缺乏约束是导致贪腐渎职的主因。 温家宝星期天出席网上直播访谈时称,最近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撤职的事件说明,“无论什么人,有多高的职务,只要他们违法乱纪、贪污受贿,都会受到严厉惩处。” 温家宝称,中国政府要坚决查处贪污腐败分子,并从制度上加以解决此问题。 温家宝还回答了有关高房价、就业困难和人民币汇率等提问。
1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MBA学习资源2: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几个问题
duxingye 2011-2-27 13:57
一为什么要改? 1 国内需要。减缓被动地投放基础性货币,防止外汇膨胀太快。 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现增长过度依赖外需,这不可持续,依赖外需的经济是脆弱的。 3 深化对外开放程度需要。加快走出去战略,做强做大,加快固体形态资源的进口。 4 国际责任和压力。主要竞争对手的货币都在升值,无形中“抢了别人的饭碗”,同时,钉住美元与美国国家战略发生冲突,不改革,有可能招来更大的反对与制裁。 二 改革的利弊 利: 1 减少货币投放,降低进口价格; 2 用价格手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收购海外优质资产。 3 增加居民境外购买力。 4 降低外汇储备增速,缓解国家投资风险。 5 树立有责任心的大国形象. 弊: 1 部分企业经营难度加大,甚至破产倒闭 2 部分行业和地区就业压力增大。 3 国际投机资本管理难度加大。
3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期待“胡奥会”开启中美关系新篇章
热度 1 simonjo828 2011-1-19 13:25
  备受大洋彼岸关注的一件大事——时隔近五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1月18日至21日再次访美。胡锦涛主席此次访美无疑将促进中美之间的合作向更加全面、深入、积极的方向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政治上,在经济等各方面都将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从时间点上来看,2011年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中美之间重新打开交往大门40周年。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是自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尤其是随着美国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同时中美关系在2010年年初出现了紧张状态而展开的访问。这种紧张状态是以几个典型事件谷歌事件、奥巴马会见达赖、美国对台军售、希拉里在河内有关南海领土争端的讲话、中日在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及朝鲜轰炸延坪岛事件 和几个持续性的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朝鲜和伊朗核问题、南海和黄海问题等 串联起来的。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胡主席此次访美将给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势展现出一个基本的运行轨迹。同时,这也是一次修复中美关系的高点,为接下来中美各方面的合作提供更好的政治基础。   当前,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力明显减弱,尤其是美国,其控制力量更加力不从心。可以看到,美国目前的经济复苏依然深陷国内高失业率和巨额债务的困扰,而在中期选举后,民主党人已在国会失势,奥巴马的各项政策都将受到限制,这就促使奥巴马对其政策做出调整,因此不仅需要继续实施其相对宽松的政策以获得国内政治上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其盟国,特别需要中国的国际支持。另一方面,中国近两年的国际影响力明显得到提高。在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其经济继续强劲增长。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中国当前面临着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一系列艰难的任务。可见,中国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来推动国内的经济发展转型。   在这种形势下,可以预期,中美在经济合作方面将会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突破,而中方关注的美国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在美国获得更大投资机会等问题也可能获得一定进展。据最新报道,由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超率领的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17日在休斯敦同美方签署了六项贸易投资协议,其中四项涉及得克萨斯州,协议总金额约6亿美元。   不过,中美之间的分歧也不容忽视,从美国国内局势来看,虽然奥巴马继续对中美关系保持着积极合作的态度,但是其国内的政治局势必然使他做出很多矛盾的决定。而且,从中美之间近两年的变化来看,尽管美国对修复中美关系持积极态度,但是其核心的国家利益并没有轻易做出改变,其重返亚洲的政策还将加强。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这必将使美国非常不适应,进而导致中美之间将处于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   总而言之,胡锦涛主席此次访美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后危机”时代的中美关系开启了新篇章。而从根本上来说,中美双方目前仍有一些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结构性难题恐怕一时难以解决,因此会在接下来一个时期做出更多的合作与沟通。   2011年1月19日刊于中国经济时报
个人分类: 国际视野|100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则冷幽默:中国人卖苹果的故事(人民币汇率升值)
pukin 2010-10-12 07:58
近几周来,欧美对人民币汇率的逼压不断升级。在美众议院十一前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后,欧洲部分国家和美国高层轮番表态,就人民币低估问题向中国发难,向人民币汇率施压的局面已由美国独唱逐渐演变为多国组成的大合唱。 最近看到一则冷幽默笑话,形象地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美国经济带来什么好处而对中国经济带来哪些灾难。 中国人卖苹果的故事 有个冤大头出门卖苹果,很便宜,1美元卖8个。   来了个老美,用1万美刀买了8万个苹果。   买进苹果后,老美要求冤大头长价:你的苹果太便宜,以后1美元只许买6个。你听话不?抬头看,我身后是什么?我的华盛顿号可过来了哎!   老美的跟班师爷帮着忽悠:让你涨价还不是对你好啊?你可以多卖点钱啦!   冤大头无奈,只好宣布苹果长价(于是苹果就升值了)1块美刀换6个苹果。   这时老美说:不错。但那本来是你的苹果,我还卖回给你,可你要按新价来收哦。   于是,老美用6万个苹果,换回了那1万美刀。老美手中白赚了冤大头的2万个苹果。   老美又说:嗨,这2万个苹果也还卖回给你。这回是我的美刀变便宜了(美元贬值啦)1块钱只需顶你的5个苹果。   冤大头说:可我没有美元了。   老美说:没关系,欠着我吧。   这样,一进一出,冤大头的苹果没卖掉,还倒欠下老美4000美元。   老美心中高兴,回去给老欧、老英发个电报:这里有个冤大头人傻,钱多,快来吧!    那个冤大头就是咱中国人,那苹果就是咱的人民币。   什么升值贬值的;中国人总是搞不清。一听升值就高兴,好像有面子,以为自己赚到了。而老美一直紧着压人民币升值,却不断让自己的美元贬值。这里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回大家可明白了?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4559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