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职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IBM招聘软件开发(测试)人员
lixiangdong 2013-3-9 19:34
Software Developer Reporting to the Manager of Systems Integration,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will be involved with test automation , regression testing , analyzing test results , reporting and tracking defects , verifying fixes and follow-up work to resolve issues related to the Algorithmics software developed in high level languages (Java, C++). The role requires in-depth knowledge of software testing methodologies with the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high quality test procedures and methods to be used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The role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test plans and test cases from feature descriptions, understanding of software release process and focusing on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necessary to ensure high quality of released solutions. The candidate will be required to interact directly with internal and (at times with) external clients on technical support and configuration issues and must be comfortable in a fast-paced environment. Participate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initiatives on a range of Algorithmics Solutions; undertake setup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Algorithmics and third party products (database, middleware, reporting solutions) troubleshooting and test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usability, etc) Communicate with internal stakeholders to analyze new product features and develop corresponding test cases and baselines for the wide range for the Rick Management Solutions, such as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Balance Sheet Risk Management, Regulatory Market and Credit Risk Reporting, CVA and other Develop test plans, and via a test harness, implement and execute the test cases to test new and existing software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technical software specifications Analyze test harness results, investigate problems and communicate findings to stakeholders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to various groups of stakeholders within the company and, occasionally, to external customers Expand regression test harness for new daily operations and offerings (CCR and RTCE)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est automation framework Investigate and troubleshoot system operations and performance issues Establish and oversee the quality tests and trends, qualify Company releases and perform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s as necessary Education The position calls for a university degree or graduate degree in a quantitative discipline such as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or Engineering Special Skills Experience with data manip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using Perl and/or Unix shell scripting Comfortable working knowledge of UNIX (e.g. Solaris, Linux, AIX) and MS Windows Familiarity with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concepts and languages (e.g. Java, C++, etc.) Knowledge of database concepts and programming (e.g. SQL, sizing, installation, performance) Familiarity with database products (e.g. Oracle, DB2, Sybase, MS SQL Server) Systems interfacing or data migration between systems with mapping tools or solutions Proven ability to adapt to, learn and explore new technologies. Proven ability to work with complex software products with minimal supervision. Knowledg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design principles, software verification, automated testing Knowledge of software testing methodologies (Agile, Spiral, Waterfall) and methods (Integration, Regression, Performance, Stress testing, etc) Knowledge of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necessary to ensure high quality software releases Strong analysis, demonstrative investiga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Strong verb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skills. Desirable Requirements Experience in banking or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s would be beneficial Current experience in Business Analysis and QA support of the production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d Bachelor's Degree At least 5 years experience in Shell Scripting At least 5 years experience in data manipul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clenasing using scripting languages At least 5 years experience in Object Oriented Languages (C++, Java) English: Fluent
个人分类: 海外职位|25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案与职责
热度 1 fqng1008 2012-10-25 07:55
最近,我们卫生工作委员会的一份提案又被列为盟市委的好提案交流到上面,课题组的同志们做了不少辛苦的工作。作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工作之一,一份得到认可的提案是我们的成绩和骄傲。但是,如此行使职责是否愧对先辈的创始初衷?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多久? 关于全面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建议 ——盟市委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的集体提案 家庭医生责任制是以全科医生为主要载体、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安全、有效、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模式。发达国家的家庭医生制度极为普及,效果很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年12号)中指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要实行上门服务、主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方案中提到的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即是家庭医生的主要服务形式。2011年6月2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对家庭医生服务制定相关政策,对我国的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 一、 我市实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基本情况 我市自2009年开始探索建立家庭医生责任制,这是我市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加强内涵建设的新举措。2009年7月,正式发布了《深圳市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项目试点方案》(深卫妇社发〔2009〕24号)。目前,全市试点社康中心共50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25个,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3万5千余份,向已签约的居民及其家庭提供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和转诊转介服务 。 家庭医生责任制首先在福田区开展试点。主要方式是:以社康中心为管理平台,以举办医院为技术后盾,将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组合起来,以契约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福田区制定了《深圳市福田区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项目工作方案》及其配套文件《深圳市福田区家庭医生工作手册(试行)》、《深圳市福田区家庭医生服务培训大纲(试行)》、《深圳市福田区家庭医生服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举办家庭医生培训班和外地学习考察,并安排专项资金950万元用于家庭医生的统一宣传、人员培训、设备配置、工作补助、业绩奖励等。截止到10月份,福田区共31个社康中心、105位家庭医生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居民超过3万居民。但在其他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推行情况并不理想 。 二、 存在问题 (一) 政策配套措施还不健全 如有些服务项目还不能纳入医保报销的范畴,有些服务项目尚无收费标准。同时,作为公益性明显的一个项目,政府经常性财政投入机制还不完善,社康中心和医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都制约着家庭医生服务的发展 。 (二) 服务内容吸引力不足 深圳市家庭医生责任制项目的服务项目定位为基本健康服务、健康服务管理以及转诊转介服务。责任家庭医生对所负责的家庭中的成员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就诊及预约登记就医服务,以及合同内家庭重点保健人群(老人、儿童、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家庭健康计划实施,转介转诊服务等。家庭医生责任制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相比没有明显不同。既然签不签约都可以享受到几乎相同的服务,那么选择签约的人就会大幅减少 。 (三) 对家庭医生责任制的认识还不到位 不管是深圳的社区居民还是医务人员,传统的医疗服务观念仍旧根深蒂固。大部分居民不了解家庭医生服务的具体内容,主动签约的数量还不够。在深圳市的居民调查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疗服务、药品购买利用最多,家庭病床和住院转介为倒数两位,而后者是家庭医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同时,家庭医生最重要的形式是签订契约,只有签订了契约,才明确了责任,建立了关系。但是国内的文化传统对签约或合同总有一种戒备心理也影响了这项制度的推广 。 (四)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家庭医生团队由全科医生、公共医师和全科护士组成。仅以全科医生为例,截止2010年12月,深圳执业注册范围为全科医学的医生数为2336人。然而,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共同指出,平均每2000人口就要配备1名家庭医生,才能满足人们对基层卫生保健的需求。深圳已是14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全科医生主要通过规范化培训和在岗、转岗培训来培养,但一直存在培训周期长、受培训人员少及效果不明显等弊端。全科医生的严重匮乏和水平偏低影响了家庭服务的提供 。 三、 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必要性 (一) 社区服务发展的自身要求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进入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思考进一步改善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途径及措施,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居民中的认同度和利用率,完成以建立机构为中心任务到以树立人才为核心要务的转变,真正建立责任到人的健康守门人制度 。 (二) 医学模式的转换及深圳老年人口的增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疾病的发病原因已由生物因素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转变,同时年轻的深圳也将迎来越来越多随迁的老人,这些变化必将使得社会病、老年病病和心理疾病越来越多。这些都将提升社会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 。 (三) 卫生服务需求的多元化 随着深圳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期望不断提高,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一个家庭中的重点人群(老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迫切需要预防保健服务,同时一般家庭成员也希望获得综合、连续就诊等服务,家庭医生服务有了存在的土壤 。 (四) 服务价格相对较低 当前,综合性大医院还是存在价格偏贵的问题,老百姓普遍感到“看病贵”。比如药品费、检查费虚高,抗生素滥用,大处方盛行都推高了就医费用,患者不堪重负。与此相反,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服务在价格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免收挂号费,医疗服务按第四档收费、药品零差价,综合医保的病人药费还能打7折,抗生素使用得到严格监控,这些都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 。 四、 建议 (一)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深圳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发改、财政、社保、卫生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服务项目标准、收费标准,出台财政、医保、收费等相关配套政策,全面推行这一项目 。 1. 政府要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和费用控制机制,强化家庭医生对居民健康的责任感,避免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探索建立总额预付制,如根据诊疗人次拨付医疗保险费用,减少诱导需求,规避患者—医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 2. 按照“社区首诊”原则建立有效的医保政策,合理利用保险费用,实行不同级别的诊疗机构执行不同的医保报销额度,社区作为一级机构可以享受最高的报销比例,而且要建立全部参保人员的社区首诊制度,而非某个群体的社区首诊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是居民健康下沉到社区。目前,深圳只实行外来务工人员的社区首诊,在报销总额上统一标准。从长远来讲,社区首诊只局限于某种特定人群的情况,会阻碍家庭医生责任制的推广 。 3. 可以探索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的医保制度,降低签约患者个人支付比例,使家庭医生能够以较低的收费和医药费用自付比例吸引社区居民,实现社区首诊,专科转诊 。 (二) 丰富服务内容 在全市推广开展家庭病床工作,进一步规范家庭病床服务和管理,同时,将家庭病床收费纳入医保范畴。如当居民想在家里治疗时,可申请家庭病床。家庭病床每天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是医生定期上门服务的费用。患者治疗费、药费、专家会诊费需另行结算。家庭病床医保报销的起付线低于医院住院治疗的医保报销起付线。另外,家庭医生服务里多增加一些免费的体检项目,增加对居民签约的吸引力。在福田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深圳可以不断总结经验,对现行的家庭医生责任制进行改良,进一步完善深圳家庭医生责任制相关服务规范 。 (三)加强宣传普及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开展对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宣传,提高居民的知晓度。通过宣传,明确家庭责任医生的服务方式和内容,形成社区家庭医生契约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签约服务务求实效,循序渐进,切忌强制签约,片面追求签约数量。探索出一整套合理的服务和技术模型,成熟后再逐步覆盖全部人群。另一方面,针对社区普通人群,要加强宣传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成功形象,转变居民重治疗、轻防保的传统医疗观点。如在街道办、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处公布家庭医生的信息、服务内容及联系方式;在电视台、电台、医院、公交车上播放家庭医生的宣传片,在报纸上报道家庭医生的优势服务,普及“深圳市家庭医生网”的知晓率,提高医生和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的认可度 。 (四)提高服务能力 提高家庭医生的数量和质量。规范全科医学培训,针对培训人员的基础情况,结合家庭医生工作内容,突出重点,加强实践,开展多层次的全科医学教育,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服务水平。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一批高质量、高素质、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起到骨干作用的高层次医生。做好社区家庭医生的注册准入制,逐步建立家庭医生的责任感和信任感。对家庭医生的入选范围应有明确的规定并予以公开,严格把关家庭医生的资质。针对家庭医生和居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就要采取“胡萝卜与大棒”政策。一方面给予家庭医生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政策,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提高社会地位和成就感以及获得应有的尊重;另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要完善考评奖惩监督机制,以及投诉纠纷处理机制 。 (执笔人:武肇玲卫生委副主任、罗湖总支副主委、卫生支部副主委、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处主任科员)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41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国务院同意调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职责等
whyhoo 2012-7-25 18:54
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部际联席会议职责和成员单位的批复 国函〔2012〕88号 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   你们《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调整有关问题的请示》(发改财金〔2012〕1014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同意调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主要职责。(一)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为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召集人由发展改革委主任和人民银行行长担任。(二)增加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高检院、教育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预防腐败局、公务员局、知识产权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为成员单位。(三)调整联席会议主要职责,增加以下内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推进信用标准和联合征信技术规范的建立;协调推进政府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和交换,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推进信用信息的开放和应用;指导地方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和重点领域试点先行;协调推进信用文化建设和诚信宣传工作;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联席会议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请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工作。   自本批复印发之日起,《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职责和成员单位的批复》(国函〔2008〕101号)停止执行。   附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国务院                               2012年7月17日 附件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精神,统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由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牵头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一、主要职责   在国务院领导下,联席会议履行以下职责:   (一)统筹协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综合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二)研究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   (三)专题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   (四)推动并参与制定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建立信用标准和联合征信技术规范。   (五)协调推进政府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和交换,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推动信用信息的开放和应用工作。   (六)加强与地方人民政府的沟通协调,指导地方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和重点领域试点先行。   (七)指导、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八)协调推进信用文化建设和诚信宣传工作。   (九)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成员单位   联席会议由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预防腐败局、法制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公务员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外汇局、高法院、高检院共35个部门和单位组成,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为牵头单位。   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发展改革委主任、人民银行行长担任,发展改革委一位副主任、人民银行一位副行长作为召集人助手,联席会议成员为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联席会议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联席会议确定。    三、工作规则   联席会议由召集人或召集人助手主持,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经与会单位同意后印发有关方面,同时抄报国务院。根据工作需要,联席会议可邀请其他部门参加会议,研究相关工作。    四、工作机构及职责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主要负责联席会议的组织、联络和协调工作;根据召集人的提议或成员单位的建议,研究提出联席会议议题;汇总并通报成员单位有关工作情况;协调、督促成员单位履行工作职责和落实联席会议决定事项;承办联席会议交办的其他事项。联席会议设联络员,由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担任。    五、工作要求   各成员单位要统一认识,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有关问题,积极参加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布置的工作任务。要加强沟通配合和信息共享,相互支持,认真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与联席会议建立相应有效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 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召 集 人:张 平  发展改革委主任         周小川  人民银行行长   召集人助手:连维良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潘功胜  人民银行副行长   成   员:王 伟  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         申维辰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王其江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         王世明  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         林蕙青  教育部部长助理         杨学山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张新枫  公安部副部长         姜 力  民政部副部长         郝赤勇  司法部副部长         李 勇  财政部副部长         胡晓义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潘 岳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郭允冲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陈晓华  农业部副部长         姜增伟  商务部副部长         赵少华  文化部副部长         尹 力  卫生部副部长         鲁培军  海关总署副署长         宋 兰  税务总局副局长         刘玉亭  工商总局副局长         刘平均  质检总局副局长         贺 化  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崔海容  预防腐败局副局长         安 建  法制办副主任         蔡鄂生  银监会副主席         姚 刚  证监会副主席         周延礼  保监会副主席         杨春光  公务员局副局长         边振甲  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邓先宏  外汇局副局长         江必新  高法院副院长         杨振江  高检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 原文见 http://www.gov.cn/zwgk/2012-07/25/content_2191732.htm
个人分类: 社会|1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澳洲有没有科学院大学?
热度 60 neilchau 2012-7-17 08:33
澳洲有没有科学院大学? 惊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这名字咋听上去怪怪的 尼 。按常理,院一般隶属于某个大学,现在反过来了:一个大学居然属于某个院,无形中使这个院顿时牛气冲天。改名之后,中国喊了多年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不是就指日而待了? 言归正传,来看看澳洲有没有科学院大学?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澳洲的科学院。澳洲的科学院始建于一战时, 1916 年澳大利亚政府建立了一个 Advisory Council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 1926 年,改名为 Council for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简称 CSIR ,即科工委。当时的 CSIR ,主要是协助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例如做一些农业、矿业和制造业相关方面的研究。在二战期间( 1939 —— 1945 ), CSIR 也做一些有关国防方面的研究。二战结束后,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在 1949 年改名为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也就是现在常说的 CSIRO 。 CSIRO 属于政府机构,直接对联邦政府负责。 目前, CSIRO 的研究中心遍布整个澳大利亚 50 多个地方,甚至在法国还有个欧洲实验室。总共约有 6500 名工作人员,其中研究人员可能只有一半,其余都是给研究人员服务的。 CSIRO 被划成 10多 个部门:动物、食品和健康科学( Animal, Food and Health Sciences )、航天航空( Astronomy and Space Science )、地球科学和资源工程(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 Engineering )、生态系统相关科学( Ecosystem Sciences )、能源技术( Energy Technology )(自己目前所在的部门)、食品和营养科学( Food Nutritional Sciences )、信息通讯中心( ICT Centre )、陆水( Land and Water )、动物农业( Livestock Industries )、海洋和大气( Marine and Atmospheric Research )、材料科学与工程(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 Mathematics, Informatics and Statistics 、植物农业( Plant Industry )和过程科学与工程( Proces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再看看 CSIRO 给自己的定位( Purpose, Mission and Vision ): We continue to demonstrate our scientific excellence with great relevance to industry, the community and to a sustainable future . We seek to have a profound and positive impact on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Australia and humanity. Mission : We deliver great science and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industry,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 Vision : Our Vision for 2011-15 and beyond is ‘Our science is used to make a profound and positive impact for the future of Australia and humanity ’. 从这些 Purpose, Mission and Vision 中不难看出,澳洲科学院给自己的定位还是比较明确的,即: 研究为产业服务,为社会(区)服务,为未来负责。换句话说,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澳大利亚和人类面临的问题 。 所以, 澳洲没有科学院大学,毕竟培养研究生不是他们的 Purpose , Mission or Vision , CSIRO 有更重要的问题去解决。如果把培养研究生也纳入其中,似乎显得自己不够 Visionary 。 中国科学院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看看 中科院的办院方针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这个口号不可谓不“大”、不“全”、听上去不“响亮”——里面涉及到了“国家战略需求”、“科学创新”、“技术创新”、 “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等等。 实际上,中科院是不是按照方针,做的就是如上所说的研究,科学院的人最清楚。现在突然又搞出个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科院的办院方针显然格格不入。个人感觉, 作为国家科学院,就应该解决密切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不应该过度重视 SCI 、影响因子,因为那些不能当饭吃,给大众带不来什么利益,反倒是花了不少纳税人的钱 。至于是否应该把培养人才作为目标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几年前,读大学时,母校有句比较响亮的口号是“......办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一流大学”。几年过去了,不知道学校的“产、学、研结合”得怎么样了?不过大学那会儿,学校是有几个老师自己开科技公司,每人带学生上百人,员工就是自己的学生们。 ——“产、学、研相结合”的大学就是一流大学吗?“产、学、研相结合”是大学的发展方向?还是国家科学院的发展方向? ——培养研究生是大学的职责?还是国家科学院的职责? ——基础研究应该大学做?还是国家科学院做? 这些都是需要讨论,需要明确的问题。搞不清楚,就胡乱上马,势必会造成职责重复,导致恶性竞争以及资源的浪费。
个人分类: 共享学习|24771 次阅读|106 个评论
政府官员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被问责?
热度 3 cutefay 2012-7-5 23:58
近年来,中国哪儿发生了某责任事故,往往会有一些官员因此被问责,而现在我国的这种责任事故的问责制,还很不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不应对此负责任的官员受连累,也会有一些本应对此负责任的官员逃之夭夭。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问责制的定义: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一级政府对现任该级政府负责人、该级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也就是说,既然是问责,那就是要对有“责任”的人进行追究,因此首先要搞明白“责任”的问题。由于我国政府管理中经常存在着职责不清的现象,所以出了一件事情,到底谁要负责任,负什么责任,往往是说不清楚的,就会把相干人等全部问责,从直接负责的人,到市里或者省里甚至部里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全部脱不了干系。 我认为,理想的问责模式应该是这样的: 假设某件事情的相关的负责人是这样的:A(市里分管领导)——B(局里分管领导)——C(单位负责领导)——D(单位部门领导)——E(操作者)。而A、B、C、D、E的职责是不一样的,对于A和B来说,更多的是行业指导和安全监管的职责;而对于C和D来说,更多的是管理职责。 假设E因为操作不当的原因造成了事故,那么E肯定要负责任的,而对于D来说,要看D有没有做好他的职责,例如有没有给E必要的安全操作培训,在安排人员和管理方面有没有失误。我认为,如果对于D来说,所有的他应该履行的职责都履行好了,那么在问责方面就不应该对D问责。同理,A、B、C也是一样的,要看他们是否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他们该履行的职责没问题,也不应该对此负责。而如果这链条中,发现B没有履行职责,这样B和E应该被问责。 但上述模式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定要职责明晰,对职责的安排科学合理,并且,在这个职位上的人做得怎么样,还可以被监督和考核的。而现实中,这种情况根本就做不到。首先很多部门的职责就不够明晰,即使明晰了,往往也不一定科学合理,例如,可能职责的衔接中有互相矛盾或者空白之处,等等。即使职责明晰和科学合理了,那也不一定容易监督和考核。总之,由于这样一些现实约束,使上述理想模式难以实现,最后,只能出了事儿大家一块倒霉。 在中国现在的情况下,往往是整个链条的人一起被问责,尤其是相关的高层的领导也被问责,虽然这种问责方式会冤枉一些人,但我认为,从对事情的改变的力度来看,是最有效的。因为,中国的很多事情,往往只有高层领导重视了,事情才容易落实,因此,问责一些高层领导,在现阶段这种形势下,是完全有必要的。也因此,如果高层的领导们不想因为某件事情被牵连问责,一方面要重视这类事情,另一方面,要把职责明晰,科学合理地进行监督和考核,实行规范化管理。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3632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骆家辉的种种行为与其自身职责颇为不符,“小动作”不断
热度 2 fengyuehong 2012-5-4 06:55
   中美要共赢, “ 相处之道 ” 必然是互相尊重与互利合作。自作聪明制造事端,搞鸡鸣狗盗之举,对中国不起作用,而美国政客则更是自曝其丑。无论是美国驻华使馆还是驻华大使,都应谨守外交礼仪,不能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做出有损国格、人格的苟且之事。毕竟, 13 亿中国人没有那么好瞒哄,也没有那么好利用,指望借挑起一些事端干涉中国、要挟中国,未免太过天真。   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始的前一天,以非正常方式被带入美国驻华使馆并停留 6 天的陈光诚自行离开。中国 外交部 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要求美方为这种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道歉,保证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陈光诚的格外关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正是在美国和西方媒体的包装下,这个所谓 “ 维权英雄 ” 被贴上醒目的政治标签,树立为反社会、反体 制的代表人物。但再怎么看,陈光诚也代表不了多少人,真正能代表的是他的后台老板即西方反华势力的利益。陈光诚已经成为美国政客抹黑中国的工具和棋子。不过,作为一个看似如此重要的工具和棋子,陈光诚本人的诉求实在够不上有多大分量和多大格局,倒充分显示出美国政客不惜挖地三尺也要给中国社会找麻烦的心情 是何等的急切。想必陈光诚和他的扶持者们心里也很清楚,这样的拙劣表演除了让一小撮人逞一时口舌之快外,根本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中国社会的广泛应和, 13 亿中国人并没有那么好瞒哄,也没有那么好利用,指望借此来干涉中国、要挟中国,未免太过天真。   任何社会形态和体制中都会存在问题,但没 有哪个国家容许他国干涉本国内政,容许他国使馆在自己的土地上为所欲为,自行其是,更不容许一个大使充当判官的角色。遗憾的是,在陈光诚事件中,美国驻华使馆偏偏扮演了不那么光彩甚至可以说是鸡鸣狗盗的角色,为此置有关国际法和中国法律于不顾,置中美关系大局于不顾,置最起码的外交礼仪于不顾,着实令人咋 舌。试想,假如在声势浩大的 “ 占领华尔街 ” 运动中,他国驻美使馆也如此兴致勃勃、明目张胆地接待美国政客口中的 “ 刁民 ” 、 “ 暴徒 ” ,支持他们 “ 现在就革 命 ” 、 “ 重塑美国 ” ,那么美方的反应又将是如何?只怕与今天陈光诚给中国带来的微不足道的困扰相比,美国的尴尬只会更多。   不得不说,一 段时间以来,美国驻华使馆及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的种种行为与其自身职责颇为不符, “ 小动作 ” 不断。这使人不禁要问,这个大使的职责究竟是积极致力于发展中 美两国关系,消除彼此的误解和隔膜,还是处心积虑地跑到中国社会中找茬捣乱,为中美关系制造新的、更大的裂隙。从乘飞机坐经济舱、自己背包、拿优惠券买咖啡的 “ 平民生活秀 ” ;到监测并公布大使馆的空气质量数据,搀和北京的城市管理争论;再到胆大妄为地以非正常方式将陈光诚带入使馆 —— 我们看到的,根本不是 一个谨言慎行的驻华大使,而是一个主动搅起矛盾漩涡的标准美国政客,这种与一国大使身份极不相称的做派究竟是有心还是无意,假如是有心,又出于何种动机,意欲达成何种目的,大家不妨自去琢磨。这次美国使馆导演的闹剧,使中国人民受到深刻教育,再一次印证了中国的古语 “ 黄鼠狼给鸡拜年 —— 没安好心 ” 。他们安 的什么心,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如果美国确实想与中国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那么就不能再固执地迎合甚至鼓励中国极少数人的极端言行, 破坏中国社会的稳定。同样,如果骆家辉真心想当好驻华大使,那就当得严肃一些,认真一些,不要搞些上不得台面的勾当,不要做自取其辱的丑事。自作聪明,只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今天,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充满矛盾意味的是,美国政客动不动就会有不太成熟、不太体面的举动 出现,似乎总想找茬敲打一番中国,似乎总想给前进中的中国社会找些麻烦,陈光诚事件就是一例,而这样的举动在明眼人看来,既无聊又拙劣。事实证明,中美关系要发展,主要障碍在美国。美国必须学会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必须学会适应与中国平等相处。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打着 “ 人权 ” 、 “ 自由 ” 、 “ 民主 ” 等 旗号制造事端,只能是自曝其丑,对中国不起作用,对美国自己更没好处。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必须要平等互谅。对存在的分歧,应通过对 话交流,增进理解,妥善处理,以免影响中美关系大局。应该说,中国对处理中美关系的态度是一以贯之、坦诚而务实的,中美要共赢, “ 相处之道 ” 也必然是互相 尊重与互利合作。美国政客只有放下乱七八糟的歪心思,把中美关系这本经念好,才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
1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所谓“导师核心职责”,就是这六个字!
热度 13 boxcar 2012-4-13 20:31
前两天科学网上在热议“导师的核心职责”,我反应迟钝,没赶上讨论的热潮也跟着写篇博文,而只是在几篇博文下面留下了我这个“拆字先生”的招牌式评论——“导,师,核,心”这四个字。因为在我看来,导师的职责其实主要就是这四个字,一切的讨论,本来也都去之不远的。如果再稍加扩充,把“职”和“责”这两个字加进来也可以。下面,且看我对其进行逐一分析解读: (一) 导 既然叫导师,自然首先要指导学生。当然,指导可以有不同的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导师和学生。在科研大方向上的引领与指点算是指导;在科研的具体选题、研究目标设定、研究方案设计、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建议、修正和把关也是指导;自己冲在最前沿,带动着学生跟自己向前冲的引导同样也是导。总之,既然做了导师就一定要导,导师若不导,则学生难免不道(不了解做研究的道法)或不到(达不到目的)。 (二) 师 名为导师,则必然是学生之师。《师说》中的传道、授业与解惑的工作也必须要做。作为一名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导师,应该做的工作除了上段提到的导,还有传授知识、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等,并且尽量即使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排解困惑。 (三) 核 核字可以有多重含义。首先,导师应该是其研究小组的核心,是学生们的主心骨。只要有导师在,学生有信心,在其指导下知道该干什么、该怎样干。其次,导师应该对学生的研究工作承担起核查的职能,随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学生研究中出现的错误。 (四) 心 为了避免重复,这里说的“心”,并不再指上段中“核心”的那个“心”,而是“心态”的心。导师不但要指导学生、传授知识,还应该在帮助学生有个好的心态方面做些事情【 1 】。例如,帮他们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多开心、少烦心,多公心、克私心,能安心、莫分心。。。。。。 以上四条,可算是导师必做的、最核心的职责了,除此之外,还有“职”和“责”两个字,目前也成了导师的职责,所以也须一并分析一番: (五) 职 职,是职位、职业之意。本来,研究生们的求职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原本是可以不关导师神马事儿的。研究生将去就业的工作单位以后用的是研究生本人,而不是其导师。但是,因为很多单位需要一份导师给学生做出的评价意见或推荐信,这样导师的职责中就又多了一项关于学生求职就业的任务。另外,某些单位把学生的就业率和对导师的考核做了莫名其妙的关联,结果导致学生的求职居然成了导师的事情。于是乎,有些导师在写鉴定意见和推荐信之外,又不得不动用其社会关系和能量去努力帮学生谋取职位。事实上,导师最该做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这才是以后求职最长期有效的东西,若没了这些,即使能通过大力举荐搞定一个职位,能否 hold 住也是个问题。 (六) 责 责任的责。现在的导师,肩上的责任重大。学生出点儿啥问题,导师是都很难逃脱责任的。无论是个别学生心理出问题发生轻生,还是论文被查出有“学术不端”,导师都难脱干系,时常会被追究责任。因为到担负着许多的责任,所以 导师更要各外认真地去做前面所说的“导”、“师”、“核”、“心”和“职”方面的工作。 参考: 【1】 吕喆: 面对科研,研究生们安什么 “ 心 ”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304660
个人分类: 教育|5905 次阅读|25 个评论
导师的核心职责是什么?
热度 21 neilchau 2012-4-12 08:43
几天前写了篇《 通讯作者该放什么位置? 》,引起有些导师的反驳: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的导师未必人品有问题。这我当然同意,自己原文中用词是“怀疑”,“怀疑”当然不是“一定”。我想:内心坦荡荡的老师,是永远不会怕别人质疑其一切的。 同时,有些导师说,自己提出研究思路、设计方案,甚至自己亲自做实验、处理数据、写文章,结果当然自己是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这我当然也不反对。这样的导师可能是个优秀的研究人员,但 Ta 忽视了导师的核心职责。那导师的核心职责是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说说自己对导师职责的认识。个人认为导师职责包括: ( 1 )申请课题、经费;( 2 )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经费、设备等条件;( 3 )招学生,通过项目经费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 4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5 )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课题;( 6 )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 7 )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各种便利(比如:写推荐信,帮学生联系就业等) ……. 可能有些人认为其中第六条是导师的核心任务;个人认为,第四条: “培养学生”应该成为导师的核心职责 。 如果不把培养学生作为导师的核心职责,关键事情都亲自操刀,不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招学生仅仅是为了招个科研帮手,这样的导师绝对算不上好导师。 好的导师应该时刻想着培养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锻炼、去成长;不用心培养学生的老师,就不应该招学生,自己做个独立的研究员就可以了。遗憾的是, 似乎现在很多导师把跑课题、经费放在了首要、核心位置,这是否有点本末倒置?没有了学生,谁帮忙去完成申请到的课题?有了学生,为什么不用心去培养呢? 国外比较好的导师(一般也比较厉害),把自己历年学生毕业后的去处都详细列在个人主页上;国内这样的导师应该也有,但估计不多(我还没见到过)。毕业后,学生还跟自己保持联系 并分享自己的成绩 的导师才是好导师。 作为导师,当退休的时候自己最自豪、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会是什么?是自己曾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是曾经申请到了几百万上千万的经费?是获得过 N 项国家、国际大奖?还是自己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我想,多数导师的答案无疑会是最后一项, 导师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了各种各样的人才 。既然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自己的最大成就,为什么不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核心职责呢? 补充 :突然发现,类似的文章,自己两年前就已经写过了—— 《导师究竟是干什么的?》
个人分类: 想想记记|9836 次阅读|69 个评论
国家的首要职责是维护公平正义,大学也应一样
zjohnliu 2011-12-28 08:47
国家的首要职责是维护公平正义,大学也应一样
小马哥说的不错。 大学何尝不是如此!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随想(Essay)|5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岗位角色情感管理
shuhualu1016 2011-10-18 09:14
文/舒化鲁 规范化管理培训咨询网 首席专家 人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物,但往往又摆脱不了情感的驱使。因而,情感有时对人的意志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比如,当一个人依恋某个人,甚至直接从心底真诚地爱他时,他也就会时时关注他的安危,关注他的好恶,关注他的喜怒哀乐,直接以他的安危、好恶、喜怒哀乐为自己的安危、好恶、喜怒哀乐,并不惜做出牺牲也要让他所爱的人去危就安,兴好除恶。这就是爱的情感作用的结果。当一个人厌恶他周围的人,甚至憎恨他们时,他也就不会,甚至拒绝按照他们所希望的方向、方式、标准行事,哪怕这样的行事方向、方式、标准对他自己也有利。这就是恨的情感作用的结果。   尽管从理论上讲,可以让人用理智来控制感情,但感情却会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理智,让理智服务于感情。而完全能用理智控制感情的人,可能只有世界上并不存在的圣人才能做到。   人的情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对事物的情感。这种情感表现为对特定的事物,有一种情有独钟的偏好,使他的意志目标固着在这特定的事物上,甚至对外部环境所发生的任何变化也无法察觉,表现为对所偏好的事物之外的所有事物都感觉迟钝。 2. 对人的情感。即对特定的人及其行为特别关注,甚至直接把对方的意志目标,当作自己的意志目标,把对方的思想观念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等等,把自己的存在变成一种为所爱的人的存在而存在。   在对事物的情感上,事物是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状态,是由特定的环境和经历让人对这特定事物产生了情感。特定事物在这里只能被动地接受,它无法主动地激起他人对它的情感。但人对于事物的情感的形成,也并不是完全不可把握的,至少可以通过一定的时尚或者公众人物的诱导,使人产生特别的兴趣之后逐渐对特定事物形成情感。   在对人的情感上,二者之间的关系却不同。构成情感联系的双方,任何一方都可以处于主动地位。通过主动构筑一种让对方依存的关系,或者利害关系,可直接形成一种特定的情感。人之所以只会对特定的人产生爱的情感,这往往是因为他的利益和欲望的满足,与这特定的人存在一种依存关系。小孩对母亲最亲,小伙子对情人最亲,老人对子女最亲,原因就在此。也就是说,让对方对自己形成一种利益和欲望满足的依存关系,也就会让对方与自己结成情感上的融合和爱的关系,进而达到让对方调整自己的意志行为,把自己对他所期望的行为和目标也当作他的意志目标追求。依存关系直接是与爱的情感相对应的,利害关系是直接与恨的情感相对应的。   要让岗位角色完滿地履行职责,把工作做好,仅仅有能做好工作的能力和意志意愿是不够的。能力只是一个前提,意志意愿也只是确定了他的意志行为方向。他最终能否把这种意志行为坚持下来,却还要受到他情感的影响。   相对于企业组织,对岗位角色的情感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让他直接对所要做的事本身产生兴趣,感到做好这个事本身就是他自己意志意愿的一种满足; 2. 让他对自己工作于其中的组织和团队成员产生情感,使之非常乐意把他们希望他做好的事做好。   前者是对事物的爱的情感,后者是对人的爱的情感。企业实施情感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后者,不过爱屋会及乌,从后者也可能过渡到前者。而让岗位角色对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形成情感,即对职责工作对象物产生兴趣和爱好,却是属于员工发展管理的内容。   很显然,情感的两种形式,爱和恨,都会直接左右情感主体的意志行为选择。但在企业组织中实施的情感管理,却只能主要选择爱这一种形式。即通过营造一种爱的组织氛围,让岗位角色对企业组织及其团队成员产生爱,并把自己融入到这个企业组织的团队之中。使他因为爱而不再仅仅谋求自身利益和欲望的满足,而且勇于对这个企业组织的团队整体利益承担责任,把这种爱倾注到他所承担的工作上去,并对他所承担的工作产生兴趣和偏好,进而发展出为了团队整体利益,为了出色地做好工作的忘我牺牲精神。   能让企业组织的岗位角色形成对企业组织和团队成员的爱的情感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尊重人,二是信任人,三是关怀人。企业实施情感管理,也就是从这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制定标准,提出要求,全面落实。 本文著作权归舒化鲁教授所有 , 转载须署名,违者必究!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岗位角色管理,打造杰出员工
shuhualu1016 2011-8-26 09:54
文 / 舒化鲁 规范化管理实施指导网首席专家 企业组织是由一个一个的独立的自然人组成的,是由企业发展的愿景目标的感召作用,把所需要的人聚合起来形成的。这种聚合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不能消除所聚合起来的自然人个体的独立性。在任何时候,他们都浮游于特定企业组织与社会其它群体组织之间。他们聚聚散散,不断地寻寻觅觅,靠拢和进入对他有吸引力的社会组织,逃离不认同他,也不被他所认同的社会组织,甚至进入与他所进入过的特定企业组织存在直接敌对关系的其它社会经济组织。 所以,进入企业组织,充当一定岗位角色的个人,是否能成为企业的组织细胞,是非常不确定的。不仅如此,他甚至有可能成为企业组织的一个毒刺,危害企业存在和发展。把一个具有完全独立性的自然人,作为特定的岗位角色,纳入到一个远不是统一的生命有机体的企业组织之中,必须通过外部管理来实现岗位角色与岗位角色相互之间关系的协调和融合,即让这种远不是细胞的独立个体之间的关系,协调、融合为同一生命有机体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关系。如果这种协调和融合,最终未能实现,这个企业组织作为一种虚拟的生命有机体,也就不可能真正具有生命有机体所具有的性质特征,企业组织也就不可能具有充分大的活力和生命力。 这种外部管理,也就是岗位角色管理。 让具有完全独立性的自然人个体,放弃一定的独立性,作为企业组织的构成细胞存在,在企业组织所赋予的角色上,完滿地履行职责――全面做好由履职标准界定的各项工作,却是有条件的。这条件主要有四个方面: 1. 能力素质条件。他们拥有完滿地履行职责,出色地做好工作的能力——这是岗位角色个人成为组织细胞的前提条件。无论怎么努力,谁都只能做成他所能做成的事。企业不是福利院,也只能吸纳能为其价值目标的实现有用的人。这一限制是无法突破的。 2. 意志意愿条件。他们拥有完滿地履行职责,出色地做好工作的意志意愿——这就是岗位角色个人具有成为组织细胞的意志要求,不仅希望成为企业组织的相应岗位角色,而且愿意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付出努力把所承担的工作做好。 3. 热情耐心条件。他们拥有完滿地履行职责,出色地做好工作的热情耐心——这就是让角色个人必须具有发挥组织细胞作用的稳定意志意愿。充当特定岗位角色,也就要求作为企业组织的特定组织细胞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突发奇想的一时冲动,是不能保证完滿地履行好职责的。必须有特定的情感不断强化他的意志意愿,使之能经受得住挫折和艰难险阻的考验而不退缩。 4. 激情牺牲精神。他们拥有完滿地履行职责,做好工作的激情和冲动——这就是使角色个人作为组织细胞发挥作用,必须具有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就像人体的白细胞,要时刻准备与入侵的微生物体同归于尽一样。否则,过于患得患失,是不可能完滿地履行好职责的。 这四个方面的条件,同时也是特定岗位角色成为企业杰出员工的条件。一定的个人进入企业组织,担当一定的职责,只要满足了这四个方面的条件要求,他也就一定会成为这个企业的一名杰出员工。 进入一个企业组织,充当特定岗位角色的人,既不可能自动保证其能力素质满足履职条件的要求,也不可能自动保证其具有完滿地履行职责,出色地做好工作的意志意愿和热情耐心、激情牺牲精神。这就决定了必须借助于岗位角色管理来提供支持和保障。岗位角色管理的内容也就直接对应于岗位角色完滿地履行职责,出色地做好工作的四个条件,即:能力管理、意志管理、情感管理和情绪管理。 本文著作权归舒化鲁教授所有,转载须署名,违者必究!
个人分类: SH研究理论|2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该如何做一名教师呢?
热度 2 jlxt33 2011-8-23 11:13
高中同学聚会,我们邀请到了当年我们在校时的校长和书记,还有6位任课老师,老师们都给做了精彩的讲话;同学们也抓紧一切时间聊天,忆往昔,展未来。作为一名教师,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谈中,我一直在思考究竟该如何做一名教师呢?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话告诉我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太大了,尤其是当我们小的时候,很多时候老师的影响远远大过父母的影响。 (一)教师应该拥有值得学生信赖的人格魅力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喜欢一个老师亲近老师是完成“传道”职责的基石,这与某教育学家说的“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的道理是相同的。喜欢一位老师,不仅仅体现在学生会认真地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和科学体系,更重要的是会学习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工作态度,甚至是生活习惯等。 作为山西省的重点中学,学校和学生的升学压力都是很大的。直到现在校长都记得我们87届取得的辉煌成绩,学生们当然都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学业,似乎根本没有多少精力专门在意老师的行为等等,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给我们留下来的却是老师们的敬业、执着、负责任,这些都如无声的春雨悄悄地滋润着那幼小的心灵,使我们受益终生。 同样地,如果老师在某些涉及到学生自尊、自信等方面时,言语或行为不得体,也会给孩子们造成深远的影响,也许那些伤痛也是终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可以笑谈很多事可以理解很多事,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忘却那些事。 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在于严于律己,不仅要品德高尚、业务精通,而且要真诚地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真的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能够理解同事和学生;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品味,穿衣戴帽、言谈举止、审美情趣、创造能力等。 (二)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体现在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作为教师展现职业态度的就是课堂上的讲授、课下的辅导、其他的交流。 职业态度中首要的是业务素质,这也是直接呈现给学生。一位业务精良的老师大多是受学生欢迎的,这也是“授业”的职能啊!因此教师必须孜孜以求地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不论是讲授的知识本身还是传达信息的方式,都应该精益求精。而这些正是五中那些老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事实上,精良的业务的表现形式除了高考中取得高分外,更多的体现在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上。 除了业务精良外,职业态度中很重要的是对待自己职业或工作的心态。老师们虽然辛苦但是那种认真和快乐的课堂情绪很是感染我们,特别是当我们看到课堂上老师灿烂的笑容时,在快乐中学习真的是快乐的享受。快乐与严谨并不矛盾,也未必会造就懒惰,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地没有 抱怨地工作和生活呢?这样的情绪不仅使自己愉悦,也会感染周围的人,特别是那些似乎正准备接受老师们态度的学生们。 (三)教师应该准确定位与学生的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讨论,比如像父母、像朋友等等。 1.教师可以像父母一样吗? 可以,但仅仅在于教师可以像父母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以不求任何回报地无怨无悔地付出,可以把自己知道都告诉学生,而且很多情况下,老师跟父母一样是不能选择的,但是教师永远也不能像父母那样溺爱或打骂学生,父母与孩子之间是血缘关系,是割舍不了的,而师生之间则不同。所以教师很多时候不能像父母一样。 2.教师可以像朋友一样吗? 可以,我们常说良师益友,这是最好的师生关系了。但是一旦师生之间成了朋友,那就很难为师了,毕竟作为教师除了知识,更多的还得给示范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和底线呢,不是吗?所以在对学生的理解上可以像朋友一样,但很多时候不能像朋友一样。当然更不能有超越师生或朋友界线的其他关系,诚然,在大学中师生恋不是个例,但这也应该是学生毕业后才能确定的关系吧。 3.教师与学生只能是师生关系。 这个定位是必须的,只有这样师生才能谨守各自的本分。教师也才能在学生的成长中真正起到教师的作用,当然我们也知道教师也不是圣人,不能要求完美无瑕,但是如果作为教师能准确地定位自己,那么还是可以做个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 总之,做教师不易,做个有良心的好教师更不易,当然如果心中有些作为教育家的理想并为之努力更是难上加难啊!只是,我们至少要做到不误人子弟吧。
个人分类: 学之有本|4082 次阅读|4 个评论
措施具体化——防患于未然
热度 1 shuhualu1016 2011-6-27 11:03
文 / 舒化鲁 规范化管理实施指导网 首席专家 措施具体化又可叫做措施细节化,是要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高度关注工作的细节。在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开始之前,就尽可能把问题想得周全一些,以保证把事情做得更完美,避免因为具体细节的疏漏而导致工作的失误。根据管理学第一原理的第三个推论,“不应该发生而可能发生的事,却一定会发生”。要避免不应该发生的事的发生,也就要求必须从具体细节上堵住所有可能发生的任何一个细小的漏洞,使不应该发生的事根本不可能发生。这也是对管理的一种精细化要求,使管理者实施管理不仅仅要从宏观方面把握住,管住大的方向,而且要关注具体细节,以便在最终结果上能把握准。任何一件事,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无论这个事是大还是小,都不例外。并且,在管理上真正是没有小事,任何一个被忽视的具体细节,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是灾难。管理无小事,也就要求必须在措施上盯住具体的细节,避免因为小事的发生,而导致管理所谋求的目的、目标的落空。 措施具体化是要求对每个岗位履行职责的细节,都要有事先的标准约束,不能只是笼统地确定一个工作的内容和努力的方向。必须把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都做出明确的界定,不允许大而化之地对工作的职责作一个扼要的陈述。但措施具体化也并不是要剥夺具体工作承担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是对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具体效果做出一个最低效率和效果限定,使下属员工的创新探索必须保证其效率和效果高于原有的具体措施方法,以避免下属员工不负责任地创新探索。这种限定实际上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具体工作承担人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也应该做得更好。措施具体化,也就是通过控制住措施细节来保证大小工作都做到万无一失,只能成功,不能发生任何纰漏。 措施具体化的具体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 对任何一个岗位的任何一项职责的履行,在措施上都必须有具体的细节说明,以保证工作效果的严密性和不同岗位之间工作衔接的吻合性。 2. 对于任何一项新开展的工作,所作的方案设计,都必须有具体措施上的细节分析说明,至少要为具体工作的承担人提供具体细节上的参考意见,以让具体工作的承担人有进一步发展、完善、提高的基础。 3. 上司主管向下属员工分派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具体措施上的细节说明。这种细节既可以由上司主管进行明确地界定后,随工作分派一同告知具体工作的承担人。也可以让具体工作承担人自己思考分析拟订好之后,反馈给上司主管。无论措施的具体细节由谁设计确定,但都必须有事先的思考和安排。 4. 承担工作的具体措施细节,都必须以文字的形式予以界定,以备事后对照检查。 5. 承担工作的具体措施细节必须不断完善,以便把具体工作承担人在实践中所探索的好的思路和方法,补充到对应的措施细节中去。 6. 细节描述的界定,必须用规范的语言,以便让任何一个新手都能够明确工作的具体承担措施和细节要求,以减少新手进入岗位之后摸索完成工作的具体措施造成时间浪费。 本文著作权归舒化鲁教授所有,转载须署名,违者必究!
个人分类: SH管理技术和方法|2897 次阅读|1 个评论
想让你的员工对你忠诚吗?
shuhualu1016 2011-5-18 12:15
作者:舒化鲁 什么是忠诚? 它不是那种辱之不怒、屈之不怨、驱之不走、恨之报德的行为。若有这种人存在,这人绝不是忠诚,而是愚蠢。岳飞蒙受无尽屈辱,但仍对宋朝皇帝忠心不变。这虽不能说是他的愚蠢,但并不能由此说他忠诚伟大。在此支配他行为的仍是他的自私自利。他明知以皇帝为首的投降派行径是损害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行为,他还掌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能挥师京城,清君侧,除掉投降派,为国家民族的利益有所作为。但他选择了愚忠,宁可受辱被杀,也不反皇帝。这是他出于一种自私的本能,意识到以武力抗拒卖国行为,会冒太大的风险。因为皇帝代表国家,选择反抗皇帝,振救民族这一途径,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因而要冒诛灭九族的风险。相反,选择逆来顺受的行为,保住名节,青史留名,却没有任何风险。在封建社会,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利益,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而且还可荫及子孙。 忠诚不是对他人的顺从,而是对自己利益的重视。它代表的是一种巩固的利益关系,家狗赶不走。有吃的野狗也会变成家狗,没有吃的,家狗也会变成野狗。绝对的忠诚是不存在的,忠诚只是一种利益依存关系。他的最大利益,只能从你那儿获得,不能从其它另外任何地方获得,他就会对你忠诚。正是这一忠诚的内在含义,为我们提供了判断他人忠诚度的有效方法――期望平衡法。 一般而言,只有我对对方有所求,能从对方获得一定利益的满足,对方对我也同样有所求,能从我这里得到他所期望的利益的满足时,彼此才会尊重对方,所谓的忠诚才能建立起来。也只有建立在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上的忠诚才可能长久。 现在我国不少企业的大老板,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称心的经理人,但大都是蜜月尚未度完就分道扬镳了。其原因在于二者之中有人发现从对方获得的利益与自己的期望不一致。分析起来有三种情况: n 彼此的期望没有充分表达,当逐渐了解到对方的期望后,或者因为不能满足对方的期望,或者认为对方的期望不切实际而轻视对方的期望,因而造成其中一方不满。 n 一方,或者双方,没有想到对方的期望要由自己来满足,最后发现不能为对方的期望提供满足,因而造成对方不满。 n 彼此之间获得的利益满足不对等,一方获得的满足大,而另一方却相对较小,较小的一方产生了不满。 这三种不满情况中的任何一种不满情况,只要公开表达,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就公开化,彼此间的合作也就走到了尽头。而只有双方都感到从对方所获得的利益满足,与为对方提供的利益满足对等时,这种相互依存的忠诚关系才会建立起来。每个人都会把从对方获得的利益满足,与自己为对方提供的利益满足进行比较,如果这种比较让任何一方感到不平衡,这感到不平衡的一方就不可能有什么忠诚。 有些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心胸开阔,处事大度,在人际交往中不斤斤计较,这个人就有忠诚度。其实这种人更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具有高忠诚度的人,他只是能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进行平衡的人。并且,如果他所获得的利益欲望满足总量,使他感觉到与所付出――为对方提供的满足不对等时,他会不动声色地与你拉开距离,结束这种可能存在的依存关系,让所谓的忠诚永远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人的忠诚度是更低的。如果他计较彼此之间利益的对等,相反是他是更看重这种依存关系,他的忠诚程度相应还可能高一些。 —————————————————————————————— 舒化鲁,管理学家,规范化管理权威专家,个人网址: www.shuaaaaa.com
个人分类: SH研究理论|1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食品安全乱象,受害者的責任也不小
热度 7 LEOLAND 2011-5-9 19:29
食品安全乱象,受害者的責任也不小 曲津華 食品不安全,或者說食品非常不安全,在中國大陸已經是公認的事實。 凡事,大概都有個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兩大類之分。 民眾是食品的消費者,也是不安全食品的受害者。從受害者的角度來看,受害者之受害也有自身的原因,而且比例還不小(這裡的受害者限於群體,非指個例)。 按常理,沒有人會主動受害。主觀原因的受害,多是受害者的無知、無意,雖很無辜,卻難說無奈。對此,我們無法無視,更不能無語。 如一般商品,食品也分偽、劣、好三檔。作為相伴一生的能量補充品,食品的優劣之大概判定標準,應該能為正常人所知——至少其來路是否純正還是可估測的。 作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中國現在是處於物資過剩年代;而中國食品雖不明顯過剩,卻也基本處於可挑可選的程度。如此,中國的食品消費者們爲什麽在有選擇權的時候,還不盡力拒絕安全性可疑的食品呢?可憐、可歎、可恨。 是的,拒絕可疑食品,需要信息充分,需要多費時間,需要時刻牢記,有時也需要經濟實力。應該說,這些大都可以做到。而做到了,自己的這一口就多了一分安全。 對食品安全失去信心,沒有必要。人之在世,總要吃喝,而即使在相當不同的生活水準之下,每個人都還是對盤中餐有一點選擇權的。年少時我們按口味選擇或拒絕食品,成年后我們就要按安全性選擇食品(安全性比營養性重要多了)。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在意自己吃的是否安全,卻時而抱怨市場上常見不安全食品,不是有點滑稽嗎? 拒絕可疑食品,包括拒買,也包括拒吃。不要貪圖免費的午餐和晚餐,不要見什麽都吃,更不要以為被請客是占了便宜。按照辯證法,不花錢的事物(包括食品)有更大的不確定性,乃至危險性(比如食品)。被批准的食品添加劑有幾千種,其濫用難控,早為人所詬病;而世界上有幾百萬種化學品,無時無刻、或多或少地都在威脅乃至污染著我們的食物。除了自己親手所做,其它食品的安全性,真的不能太相信。所以,儘量自己準備食物,儘量吃食品供應鏈前段的食品,儘量遠離食品供應鏈後段的食品。或者說,越是加工程度高的食品,越容易污染、造假和害人(在以食品為禮物時,贈送方最好能附上發票,一來證明購於可靠渠道,二來表明其市價,讓雙方都心裡有數)。 拒絕可疑食品,最大的前提條件是政府發揮好應有的職能。有關的政府部門要通過政策、法規、標準的實施,建立起區分開優、劣、假食品的完整體系,讓食品市場被完整的質量安全體系所覆蓋、所守護、所監管,讓民眾認識和熟悉合格食品的應有的、醒目的標誌,從而知道哪些食品是“可靠的、可信的、可吃的”。如此,好的食品將脫穎而出,廣受歡迎和追捧;其它哪些沒有合格標誌的食品,就會相形見絀,少人問津,從而自慚形穢,退出市場。至於那些知假買假、知劣買劣的人,就真的需要幫助了。 有個普遍的說法是,偽劣食品無處不在,難以躲避。我們說,儘量躲吧。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可靠的食品不嘗不買,不可靠的店鋪不近不進,不可靠的食品不受不理,最後,不可靠的食品不吃不喝,於是,食品安全問題將在主觀戰場取得壓倒性的勝利。用一句老話,以購買可靠食品為榮,以食用不安全食品為恥。或者說,食品安全, 從自己做起。 我們可以做到,讓偽劣食品沒有市場,讓偽劣食品無利可圖,讓偽劣食品銷聲匿跡,讓偽劣食品噩夢遠離。 2011-05-09
个人分类: 食品安全|1823 次阅读|7 个评论
创造机会比创造财富更重要-教授的职责
lxchencn 2011-5-3 21:50
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教授的基本工作,如何教书育人?百人千面,各显神通,但面对拜金主义、实用哲学、读书无用论的现实,教授,你应该如何应对呢?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你怎么能够让他们虚度呢?未来无定数,但你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希望和追求呢? 教授,请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吧,机会比财富更重要,多开一些选修课,让学生学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多开几个学习兴趣小组吧,让学生有机会参加不同课程的学习,多组织几个科研小组吧,让学生有机会参加科研工作,有机会得到基本的科研训练,多组织几个专题学习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受到专门的训练,有专门的技能和实践机会,多开几次讲座吧,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学术活动,开阔眼界,多问候几次学生吧,不要上完课就走了,尽管下课了,学生走的飞快,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怀,多帮助一下学习最困难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即使是学习倒数第一的学生,水桶装多少谁是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呀,多开放你的实验室吧,让学生有机会实际参与你的科研活动,他们是未来的研究主力,多带他们去图书馆看书看杂志,教会学生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适度多招几个研究生吧,给学生上进努力的机会,帮助学生,创造机会,教授,你会更快乐!
2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生一事 ——人生的职责、使命和理想
lanjs 2010-11-4 21:35
一生一事    ——人生的职责、使命和理想
基湘 (题图系普林斯顿大学门首的两只石刻老鹰之一,作者自拍,与本博文内容无关) 日前有幸回母校参加 70 周年大庆,见师大校运日隆, 与有荣焉。其间独往新图书馆参观,再往静湖之侧小憩。先后有两大一校报记者前来问询,索要寄语。遂告知以下三点: 1、认识自己 吝啬的历史告诉我们:人一辈子表面上可以做很多事,但真正值得做也能够做的事差不多只有那么一两件,其他事都是这件事的基础、补充或延伸。正因为这件事非同寻常,所以非你做不可,别人不能做或不能取代你来做。这便是你(我)的职责、使命和理想所在。只有做好这件事,你才会心安理得,觉得此生没有虚度。但这件事不大容易确定,大多需要时间的磨砺、高人的启迪与心灵的闪电才能发现。 2、闭关学习 本科或许是人生最美好的读书阶段。所以大学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习中外经典。更主要的,学生自己要找出时间,集中研读经典——文哲经法,地理天文,举凡经典均是涉猎范围。不过,在啃完这些之后,你要把它们全都抛掷一边,回头思考第一点。 3、体悟社会 破万卷书,行万里路。 除了潜心阅读经典著作,还要找时间观察芸芸众生,体会世道人心。 可以游学异地,可以外出打工,可以尝试创业。不过,观察社会人生之后,你也要把所看到听到的全都抛掷一边,回去反思第一点。 唯一的人,唯一的事,这才是你我必须真正关注的。 (2010年11月11日光棍节兼助残节改就)
个人分类: 经验分享|4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般美国大学的职工和职责(转)
Synthon 2009-12-15 06:23
美国学校的职工和职责 作者:劳柯 美国的学校的正式教职 工称为教授,分三级: 助教授,副教授和正教 授。一般来说助教授都 没有终身教职,大部分 副教授和正教授有终身 教职,但并不是所有的 副教授和正教授都有终 身教职,有些还是需要 评定以后才能拥有终身 教职。助教授仍然是合 同工,一般合同为五年 ,有些学校会长一些。 助教授在合同结束以前 可以申请终身教职,如 果通过在合同期结束以 后一般会转为副教授; 如果没有通过,学校会 再给一年合同,然后必 须离开或者转为其他的 非正式职工。 所有的教授都可以作为 项目的负责人申请项目 ,按照规定招博士生和 硕士生,和博士后。即 使自己没有项目,也可 以向系里申请招研究生 作助教,这个时候研究 生的收入是系付的。如 果有自己的项目就可以 招研究生做助研,做助 研的学生的工资是又项 目里出的。 美国正式教职工都要开 课,工资一般为九个月 ,也有个别学校略少一 点。这个九个月的工资 每一年都被列入学校的 预算,是有保障的,被 称为硬工资(hard money),另为三 个月(暑假三个月)要 从自己研究经费里出, 不是所有的教授都有保 障,被称为软工资或者 软钱(soft money)。如果教 授没有科研项目,暑假 里可以开课,但是这个 时候工资是按课时来算 的,每个月的收入要少 一些。 获得终身教职的人如果 犯了错误,还是由被解 雇的可能。当然即使已 经有的终身教职,如果 没有自己的项目,科研 就很难搞下去。虽然不 会被解雇,但日子也不 会舒服到哪里去。 另外所有的教授都是独 立的个体,不存在向国 内副教授跟着正教授干 的情况。但是并不是所 有的教授都有投票权, 只有拿到终身教职的教 授才有投票权,但是其 他的教授可以列席会议 。 除了正式职工以外美国 学校里还有一些特殊的 职工,比如研究类型教 授和博士后。研究类教 授仍然分三级:助研究 性教授,副研究性教授 和正研究教授。这类教 授的工资不列入学校的 预算,所有的工资都从 研究项目里出,即软钱 。如果研究性教授没有 自己的项目而是某个跟 着教授做,这种职位其 实就是一种高级博士后 ,完全对给自己发工资 的教授负责。如果教授 没有了项目,他手下的 研究性教授的工作就没 有了保障,学校和院里 一般不会给这种类型的 教授发工资。原先听书 某人回国说是某某教授 的助理教授,我想就是 这种职位。 但是有些学校里规定研 究性教授可以做为项目 负责人申请项目。这种 研究性教授如果拿到了 项目就可以招自己的学 生和博士后。这种情况 多发生在学校里有大的 研究中心,而中心里所 有的雇员都是研究性教 授,这时每个研究性教 授都是独立的个体,但 是他们工资仍然是软钱 ,只列入中心的预算。 美国学校里有很多小的 研究中心,除了中心的 中心的主任是正式教授 ,其他的雇员是研究性 教授或者博士后,和学 生,那么这个中心的研 究性教授和博士后区别 不大。所以要看研究性 教授是不是独立的研究 个体,就要看他有没有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申请 到过项目或者所在单位 是不是学校直属研究中 心。 另外研究性教授没有教 学任务,但也可以开课 。开课的收入按课时算 。 学校里博士后多为合同 工,有的学校也称fa culty,有的学校 称为staff,在中 文里都是职工的意思。 但是博士后和被称为教 授的职工的权益完全不 同。比如无论正式教授 还是研究性教授学校都 会给买退休计划,但是 大部分学校不给博士后 买退休计划,甚至有些 学校的有些学校医疗保 险和被称为教授的人也 完全不同。这和国内把 博士后列入教职工还可 以评职称是完全不同的 。 另外美国学校还有些兼 职(adjunct) 教授,这些教授有些是 挂名的,有些是在系里 工作的,但都是合同工 。 一般情况下,正式的教 授被称faculty ,而其他人员被称为S taff,但是也有些 学校把研究性教授成为 research faculty, 把博士后成为rese arch fellow. 无论怎么称呼,这些人 员都不会列入学校的预 算,都是特殊职员,和 国内学校里研究员完全 不同。
个人分类: 转载|9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乳业危机与国家职责
唯我独尊 2008-10-11 23: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乳品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在1998年至2007年这十年期间,我国奶制品产量从60万吨增加到了1787万吨,增长30倍,工业生产总值从120亿元增至1300亿元,增加11倍。出口也出现喜人的局面。2007年中国乳品出口达到13.5万吨,比2006年增加157%。同时,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啤酒饮料和乳品机械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乳品行业发展将迎来配套包装机械工业发展的春天 ),乳品行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行业。2008年6月4日国家发布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拟以12%的速度快速发展,计划到2012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增加到2800万吨。 正当乳品行业瞳憬美好未来的时候,三聚氰胺事件将我国几大乳品巨头钉在耻辱柱上,并给我国大跃进的乳品行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2008年3~8月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异常病例。2008年9月11日卫生部对甘肃等地的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进行调查,认为患儿可能因奶粉中的三聚氰胺而起。2008年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109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就三聚氰胺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发现,有22家企业69批次检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其中,石家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高达2563毫克/公斤,与毒药已没有分别( 国务院:22家奶粉厂家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三聚氰胺事件导致了四名婴幼儿死亡,1.3万名婴幼儿住院治疗。国内一片哗然、一片恐慌,乳品龙头企业蒙牛(2319.HK)、伊利(600887)和光明(600597)等上市公司的股价应声暴跌,消费者对其产品失去了信任。 据首都经贸大学数字调查中心针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快速调查显示,78.2%的受访者认为该事件对消费者的打击很大。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陈连芳认为,行业诚信的缺失使得企业及其产品遭到消费者的唾弃,国内乳品企业经营将变得更加雪上加霜,三聚氰胺事件无疑会使乳品消费需求变得疲软,企业生产将因此失去原动力,这将会使不少国产乳品企业破产、退市。大连韩伟集团董事长韩伟认为,短期内,消费者对所有加工食品都会加倍警觉,而涉及三聚氰胺污染事件的乳品企业可能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来消除这一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内部分乳品加工企业因三聚氰胺事件的停产整顿、暂停收奶,导致了全国奶农较大规模倒奶减产,高峰期每天损失5000万元以上,其中倒奶损失约3000-4500万元/天,减产损失约1800万元/天( 河北奶农遭受严重损失每天都在倒奶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如果乳品消费信心不能迅速恢复,奶农若因倒奶情况严重而集中杀牛,将会给我国乳品行业带来摧毁性的打击(还会给相关产业链带来伤害)!我国乳品市场或将被外国品牌垄断( 国内乳企短期难逃信任危机,国际品牌趁机拓中国市场_中国市场资讯_中国 ... ),国人或要付出高昂的价格来支付日常的乳品消费。 目前,不少乳品企业积极采取措施自我救赎,然而收效甚微。显然,仅靠企业与行业自救是难以迅速取得公众信赖的。 解铃还需系铃人。可以认为,这次毒奶粉事件,与国家有关部门监督、检查不力是密切相关的( 毒奶粉事件:政府该做的和不该做的-财经观察-《财经网》 )。在目前乳品行业处于生死危机的时候,国家一方面需要趁机整顿乳品行业,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同时,还应对已达标的大型、支柱企业予以大力的宣传,重塑公众形象,迅速克服公众的信任危机,从而挽救和扶持我国的乳品行业。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