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世袭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龌龊的中国院士终身制到改革中的英国上议院世袭制
热度 4 laserdai 2012-6-12 19:40
欣闻新闻中国院士大会召开, 两院院士大会将于6月11日开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384.shtm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开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424.shtm 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438.shtm 看到一些鼓噪的声音: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4.aspx?id=1087 白春礼:院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437.shtm 中国科学报:院士当为国家谋,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389.shtm 中国院士群像扫描:挺起共和国科技脊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388.shtm 我国已有723名中科院院士和77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421.shtm 其实认真看一看,这1500名院士当中,毫无疑问,应该能很容易找出15位真正的在科技领域的开创者与先驱者,吃了第一只螃蟹的,不管是科学上还是高技术领域。但是,要找出150位恐怕就很困难了,我是一点把握都没有。其它的,就只能是中国特色的院士了,用饶毅的话说,外国的东西被拿来微调、山寨、克隆一番,就成了中国的院士。院士们的专业学术水平和技能,已经讨论太多了,其中的水分大家心里头很清楚,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提一提院士终身制的问题: 五千年的优秀中华文明,走到今天,达到了空前的光辉灿烂,现在连国家最高层的领导人都很好得推行了任期制,已经完全没有了终身制,唯独中国的院士,还在实行终身制,这是我们光荣灿烂伟大的历史上的大笑话。 由于国家对院士的推崇,院士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跟民族的进布、发展和富强是格格不入的 : 院士一般都超过了50岁,然而,科学与技术的创新,经验表明,需要的是20,30甚至40多岁的年纪,这些超过了50岁人物,充当的都是拦路虎,让他们还呆在关键岗位上,不但弄不出创新的东西,反倒会压制创新性的出生与发展。 院士是国家学阀学霸制度的主要执行者,国家的科技发展体制方面还存在一定严重问题,就是特别信赖和依靠院士,也就是说,上了院士,就把持了国家科技发展的方向和命脉,科技项目的制定和科研项目的决定权就牢牢控制在他们手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敢挑战院士,挑战当代(这里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院士一小指头就把你压下去,永远别想翻身。这不是学阀学霸是什么? 院士当为国家谋,打着这个旗号,多少院士只为自己谋福利?建立裙带关系,扶持自己的人和势力。 蛋蛋火箭卫星航天,对中华之立国有着巨大 的贡献,可是这里面 才占了1500人中的几员? 当然,个别院士当上以后,还作出了和院士身份十分不相称的出格的事情,身兼数职,学术造假,玩弄项目和国家基金等等,所以,为了国家的利益, 取消院士终身制,能上能下是最好的选择 。 再说多了估计编辑就要考虑删除了 这里就把话题转一转,看一看 英国上议院 的改革。 英国上院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议员人数最多的上院。上院议员包括王室后裔、 世袭 贵族、终身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 不经过选举 。 上院议员们享有的诸多特权在英国始终是饱受争议的话题。 2006,英国上议院改革抢走贵族最后的奶酪,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1113/13/7579_258314.shtml 2006年,英国首位选举产生的上议院议长, http://world.people.com.cn/GB/1032/4565726.html 今年的7月4日成为英国宪政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在这一天,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英国上议院(又称贵族院)第一次用选举的方式产生了一位新议长,同时废除了有1400年历史的大法官职务(LordChancellor,该职务由首相提名、国王任命,一直兼任上院议长一职)。原工党政府卫生大臣,现为上院议员的女男爵海琳·海曼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选举产生的上院议长,这标志着英国贵族制度的改革又前进了一步。 2007年,英国议会同意改革上议院 上院成员可由选举产生, http://news.sohu.com/20070308/n248580695.shtml 2009年:英国上院改革的背景与走向 ,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whig/archives/311325.aspx 2010年,英国拟改革议会上院 废除世袭席位减半,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2010-03/15/content_9589459.htm 2011年,英国政府提出上议院改革方案, http://news.cjn.cn/gjxw/201105/t1359622.htm 其目标是将上院议员人数从目前的789人减少到300人,并且其中80%的议员由选举产生。 为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期待着顺应现代文明的潮流,中国的院士终身制能够仿照英国的上议院进行改革。
个人分类: 科学丑闻|3392 次阅读|4 个评论
拼爹或拼命
热度 4 deminglei11 2012-3-13 21:27
拼爹自古以来一直都有,封建王朝的世袭制就是典型的,经久不衰的拼爹,一个爹打下了江山,一系列的子孙接二连三地拼,直到把爹打下的江山拼跨为止。拼爹的确不是好现象,它违反了社会公义中获得应与付出成正比的原则,拼爹导致阶层固化,即所谓法官的儿子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是小偷,这样会让社会失去活力,年轻人失去进取精神。 可咱无法选择自己的爹,咱也不能因为爹不够强大,就要求换爹,社会伦理道德不容许,再说,即使能换,操作难度也很大,一般难以成功。每个人面对自己的爹,如果咱爹可以让我们拼一拼,能为我们提供一些便利和指导,有助于我们的人生发展,在遵循公平合理原则下,拼爹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咱遗传了咱爹的基因,也因此会遗传爹的一些优点,再加上爹的言传身教,咱即使不像爹那么强大,也不至于弱,而有些行当如演员,有个名爹适当地点拨,适当地创造机会,想不红都难。 如果咱爹不够强大,甚至无法在咱人生道路上为咱遮风挡雨,只能任由咱一个人瞎闯,咱就只能拼命,唯有 拼命 ,咱才能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唯有拼命,咱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拼命就是咱的全部 ,不拼命,咱就一无所有,咱必须用拼命为自己开创良好的未来,同时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爹,强大的爹,让自己的后代能自豪地拼自己。 拼爹其实不那么可怕,无论爹多么强大,爹只能为我们铺就最初的一段人生路,后面很长一段路还得咱自己去走,没有拼命的行动,爹再强大,即使拼了爹的老命,咱的人生都不可能辉煌,拼爹同时又拼命,咱一定比咱爹还行。
5420 次阅读|5 个评论
周可真教授故意影射毛泽东的做法不可取
chrujun 2010-10-14 00:02
周可真教授在对朝鲜政局应予高度关切一文中这样评价朝鲜政局: 朝鲜是邯郸学步地学习中国的典型。金家是学毛家的,毛家是学斯家的,但学习斯家的毛家的方式到邓以后就改变了,转而按中国自己的方式走路了,而金家却因邯郸学步而不会走自己的路了,只能按毛家之路走下去,一直走到今天,现在是死路一条。未来的朝鲜可能给中国带来极大麻烦,因为金正日以后的朝鲜不发生政治剧变的可能性极小,一旦其发生政治剧变,必将有数百万难民涌入中国,中国东北将因此陷入混乱,由此引起这个地区的一系列不可预测的事件,甚至有可能因此造成中国社会的大动荡,因为中国现在也是社会矛盾重重,这些矛盾被长期地积压,只要遇到合适的机遇就会总爆发,而未来朝鲜极可能发生的政治剧变所带来的中国东北的混乱很可能就是引发中国社会矛盾总爆发的一根导火索。明代末年的动荡是起于中国东北,最后明朝也是因此而亡。 这是颠倒历史事实的说法。 毛泽东选择了华国锋作为接班人,华国锋击败了四人帮,新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一页。金家究竟学了毛家什么地方? 希望周可真教授不要装糊涂,故意污蔑毛泽东。 毛主席没有选择自己的亲人做接班人,而是选择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华国锋作为接班人,是符合民主政治潮流的正确抉择。 周可真教授枉顾历史事实说毛泽东搞世袭制,是非常错误、别有用心说法。
个人分类: 历史忧思|3816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5: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