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引力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零引力场的时空?
热度 6 yonglie 2011-12-26 08:42
JL Synge 说过一段话,以前忽略了,现在感觉很有意思: 如果我们接受时空是黎曼四维空间的思想( and if we are relativists we must ),那么我们首要的任务当然是去感受那个空间,就像当年的航海者不得不去感受球面状的海洋一样。而我们的第一件事情就只能是去感受黎曼张量,因为它就是那引力场——当而且仅当它为零时,才不会有场得存在。然而,奇怪的是,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却被推到了幕后……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引力场存在与否依赖于黎曼张量是否为零,这是绝对的性质,与任何观察者的世界线无关…… VI Denisov 和 AA Logunov 评论说,遗憾的是,有些 GRT 专家还没理解这个基本观点。“他们认为,在一个恰当的坐标系中给定一个变换,就可以认为一个小时空区域内的引力场不存在了。” 以上是从前的笔记,忘了出处。从作者的名字看,应该是一本苏联人编的书——我有过一本《广义相对论与粒子物理学》(?),也许就是那本书。那个批评提到的误会,正是广义协变性的核心——假如能找到一个零场的坐标系,那么在所有坐标系的形式都一样了;正因为不存在那样的变换,所以引力场是不可能通过变换而消失的。
个人分类: 物理|3308 次阅读|9 个评论
引力场的能量
热度 2 chenfap 2011-9-30 09:00
引力场的能量
引力 场的 能量 (物理学上的时空与物质5 8 ) 第 六 章 广 义相对论关于 物质 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 律 § 6.5 引力场的能量引力理论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本节先讲引力场的能量,然后讲引力理论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6.5.1引力场的能量 论。 本书也将 在 6.5.2小节中,对 这些问题 比较详细地加以说明。 第六章 参考文献 LandauL.D.andLifshitzE.M. , 1975 ,“ TheClassicalTheoryof Fields”,TranslatedbyHamermeshM.,PergamonPress,Oxford CarrollS.2004,“SpacetimeandGeometry”,AddisonWesley,HongKong. 陈方培.2000,“引力场的能动张量定义的历史争论及重新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4,326.
个人分类: 未分类|8289 次阅读|7 个评论
引力理论中引力场的运动方程
热度 2 chenfap 2011-9-25 18:23
引力理论中引力场的运动方程
引力理论中引力 场的 运动方程 (物理学上的时空与物质5 7 ) 第 六 章 广 义相对论关于 物质 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 律 § 6.4 引力理论中引力场的运动方程 大家知道,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场的运动方程是爱因斯坦方程: 力场的一部分能动张量,在 式( 6.17) 中则可把它也看为在形式上属于物 质 场。 本文作者曾应用上述解释来研究暗能量和暗物质以及宇宙学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得到一些与流行看法不相同的结论。是对是错都有待进一步研究。最近本文作者常接到国外一些杂志和学者索取论文的来信,可能他们对我研究过的课题有所兴趣,故将前几年我发表过的论文列在附录中,供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第六章 参考文 LandauL.D.andLifshitzE.M. , 1975 ,“ TheClassicalTheoryof Fields”,TranslatedbyHamermeshM.,PergamonPress,Oxford. Weinberg,S.1972, “ GravitationandCosmology ” .Wiley,NewYork. 梁灿彬,周彬.2009,“微分几何入门与广义相对论下册 (第二版) ”,科学 出版社,北京. 刘辽,赵峥。2004,“广义相对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附录: 陈方培于2005年以后发表的有关引力理论的论文 一. 发表在arXiv上 1 、 ANewInterpretationabouttheEvolutionoftheCosmos Authors:Fang-PeiChen.(Submittedon1Jun2005) ... Citeas:arXiv:gr-qc/0506007v1 ... Linkbackto:arXiv,forminterface,contact. 2 、 ANewTheoryofCosmologyThatPreservesthe ... Authors:Fang-PeiChen.(Submittedon12May2006) ... Citeas:arXiv:gr-qc ... 3 、 FundamentalPropertiesofLagrangianDensityfor ... Authors:Fang-PeiChen.(Submittedon23Nov2006).Abstract:Throughthe ... arxiv.org› physics 4 、 FieldEquationsandConservationLawsDerivedfrom ... Authors:Fang-PeiChen.(Submittedon10Mar2007).Abstract:Basedon ... arxiv.org› gr-qc 5 、 AFurtherGeneralizedLagrangianDensityandIts ... Authors:Fang-PeiChen.(Submittedon22Jul2007) ... Citeas:arXiv:0707 ... arxiv.org› physics 6 、 TheLorentzandLevi-CivitaConservationLawsProhibit ... Authors:Fang-PeiChen.(Submittedon16May2008) ... Citeas:arXiv:0805 ... arxiv.org› physics 7 、 FurtherStudyontheConservationLawsofEnergy-momentumTensor ... Authors:ChenFang-Pei.(Submittedon21May2008) ... Citeas:arXiv:0805 ... arxiv.org› physics 8 、 22May2007 ... arXiv:0705.3104TheDynamicalPropertiesDerivedfromtheMoreGeneralizedLagrangianDensityforAGravitationalSystem;Fang-PeiChen. 一. 发表在 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oreticalPhysics 上 1、 FieldEquationsandConservationLawsDerivedfromtheGeneralizedEinstein’sLagrangianDensityforaGravitationalSystemandTheirInfluencesuponCosmology Fang-Pei Chen 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oreticalPhysics ,2008 , Volume47,Number2 ,Pages421-437 2、 AFurtherGeneralizedLagrangianDensityanditsSpecialCases Fang-Pei Chen 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oreticalPhysics ,2008 , Volume47,Number10 ,Pages2722-2739 3、 FurtherStudyontheConservationLawsofEnergy-MomentumTensorDensityforaGravitationalSystem Fang-Pei Chen 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oreticalPhysics ,2009 , Volume48,Number3 ,Pages847-856 一. 发表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上 1 、 200809-272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对黑洞形成的影响及其它 2008-09-10 2 、 200804-452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及推广的爱因斯坦场方程对宇宙演化的影响 2008-04-14 3 、 200803-39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对引力波特性的影响 2008-03-04 4 、 200802-56 引力体系协变的能动张量密度及其守恒定律与某些应用 I 2008-02-05
7102 次阅读|3 个评论
物质与引力场的拉氏量(2)
chenfap 2011-9-18 16:53
物质与引力场的拉氏量(2)
物质与引力场的拉氏量 ( 2) (物理学上的时空与物质5 5 ) 第 六 章 广 义相对论关于 物质 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 律 § 6.2 物质与引力场的拉氏量 (接上次博文) 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场既反映了时空的特性也具有物质的特性。引力场的存在意味着时空是弯曲的,这反映了时空的特性;引力场以场的形式存在,具有能量、动量、质量,表明引力场也具有物质的特性。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场与物质并存,互相影响;引力场常以场的形式存在,但物质有时以质点(粒子)的形式存在,有时以场的形式存在。前面已经讨论过物质以质点(粒子)形式存在的 拉氏量 ,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个具有 万有 引力 现象之物理 体系 ,其 引力场以场的形式存在、 其物质也 以场的形式存在时的 拉氏量 ;我们来看看 其 引力场和其物质场 的拉氏量 各如何? 我们将仅讨论最简单的引力体系,并在下述条件下来进行讨论: i ,假定时 空无挠, ii ,可不考虑场的自旋,在这些假定下,引力场量就只是度规张量 第 六 章 参考文献 LandauL.D.andLifshitzE.M.,1975,“TheClassicalTheoryof Fields”, TranslatedbyHamermeshM.,PergamonPress,Oxford. HehlF.W.,vonderHeydeP.andKerlickG.D.1976,“Generalrelativity withspinandtorsion: foundationsandprospects.”Rev.Mod.Phys.48,393. Weinberg,S.1972,GravitationandCosmology.Wiley,NewYork.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质与引力场的拉氏量(1)
chenfap 2011-9-17 06:39
物质与引力场的拉氏量(1)
物质与引力场的拉氏量 ( 1) (物理学上的时空与物质5 4 ) 第 六 章 广 义相对论关于 物质 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 律 § 6.2 物质与引力场的拉氏量 在 物理理论 中常用 拉格伦日函数 (简称 拉氏量 ) 来描述物理体系,拉氏量包含了 它所描述之 物理体系的许多信息 ,例如由 拉氏量 可求出体系中物质的运动方程,也可推出与各种对称性有关的守恒定律 。 具有 万有 引力 现象之物理 体
个人分类: 未分类|7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白秀英,姚远:广义相对论的几何纲领与引力场的时空特性
kexuechuanbo 2011-8-27 11:24
摘要: 在GR中,引力场各处的时钟快慢不同,引力场中各处的量杆长短不同,但是,引力场中的光速却是不变的.这意味着引力场时空弯曲了,欧几里德几何规律不再成立.其根本原因正是爱因斯坦所开创的广义相对论的几何化纲领. 白秀英,姚远:广义相对论的几何纲领与引力场的时空特性.kdh
个人分类: 弟子学位论文|2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同在地球上的双生子佯谬
wanglaow 2011-6-15 07:16
看霍金的《时间简史》,他给出了双生子佯谬的广义相对论例子 -- 越强的引力场中时间流逝的越慢,因此同处地球表面的双生子,一个在高山顶,一个在山脚下,则两人的实际年龄会体现出差异。 可以把这个事儿推的更极端一些,将地球压缩成一个10厘米的小球,不过伸出一根6300km的刺,双生子分别居住在地球表面和刺的尖端,小球在遥远的观测者眼里,仍然以24小时为自转周期,以一年(365.25天)为公转周期。 那么,这两个双生子将如何观测外部世界呢 -- 自转周期,公转周期,。。。 。。。 遥远恒星,背景辐射(假设是宇宙学因素的) 这道小题,要慢慢算算。 ^_^。。。。。。。。。。。。。。。。。
个人分类: 未分类|5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自转与地球重力场
ppthelion 2011-6-6 21:24
个人分类: Study_little_thing|0 个评论
对10000个科学难题?物理学卷中所关心的
zhulin 2009-8-12 19:05
宇宙学的黄金时代 李 淼 等效原理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张元仲 罗 俊 牛顿反平方定律及其实验检验 罗 俊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邹振隆 星系核心黑洞的形成和演化 王建民 物质自转与引力场的作用 张元仲 为什么时空是四维的? 卢建新 杨焕雄 暗物质的性质 毕效军 暗能量的物理本质和反物质的丢失之谜 张新民 质量起源问题 朱守华 王 青 用基本物理常数建立国际单位制 SI 的基本单位 陆祖良 a 精细结构常数是否随时间变化 ? 徐信业 光子有静止质量吗? 罗 俊 基本物理常数会不会变化 黄志洵 一个宇宙学的全息理论 李 淼 广义相对论中的等效原理的实验检验 张保成 詹明生
个人分类: 科普|1630 次阅读|1 个评论
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与光速
hfma 2009-7-4 21:18
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这种论断的影响持续了两千多年。直到伽利略用他一整套科学的方法验证之后才彻底改变了对自由落体速度的认识。但是,就算是在今天,照样还是有很多人与亚里士多德的想法一样。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的确是这样:一捆鸡毛比一片鸡毛自由下落得快。只有理解了伽利略的实验之后,人们才会知道问题的根源所在。 这里之所以把原本不相干的光速与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我认为现在人们对光速不变的论断与亚里士多德对自由落体运动速度的论断从哲学上来看非常相似。引力场对光传播速度的影响与空气对自由落体速度的影响很相似,都起着介质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由物体重量决定”的结论完全是在空气存在的前提下得到的。同样,光速不变的结论也是在有引力场存在的前提下得到的。而且,这两个结论都可以在相应的条件下得到实验的验证。 伽利略的研究表明,在真空条件下,所有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都是一样的,并不受物体本身重量的影响。然而,对光而言,在没有引力场存在的条件下,光的速度是绝对不变的吗?数学运算的结果如此。但是,数学运算是可以人为操作的。所以,运算得到的结果只有经过实际验证之后才可能有应用价值。可惜,我们永远也无法在没有引力场的条件下验证光速。在没有验证的前提下,用在引力场中观察到的现象来下光速不变的结论,如此所得到的结论与亚里士多德对自由落体速度所下的结论从性质上讲又有什么两样呢?建立在这样的结论基础之上所进行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 本人发表此文的目的是希望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以避免无意义的研究。 马海飞 2009年7月4日 参考文献 http://prep.istic.ac.cn/docs/1246218936126.html 相关知识: http://zh.wikipedia.org/wiki/自由落體 http://zh.wikipedia.org/wiki/光速不变原理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38.htm
个人分类: 认识宇宙|668 次阅读|1 个评论
宇宙空间中光的介质与引力场强度漂移
hfma 2009-7-3 19:19
最近我意外地得出了两个令人震惊的结果:1、引力场在宇宙空间对光的传播起着介质作用;2、物体的运动可以导致其引力场强度发生类似多普勒漂移那样的引力场强度漂移。如果这两个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就会撼动物理学的根基。我已经把文章放在了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上。想听听学者们的意见。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结果和意义。 各种实验证明光源或观察者的运动都不影响所观测到的光速。这成为了支持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论的证据。笔者本来的目的是想探讨导致这一光速不变现象的物理机制。但是最后发现,只有在引力场作为光的介质和引力场强度随场源的运动发生漂移的情况下观察到的光速才可能不变,并且不受光源与观察者运动状态的影响。 引力场红移,光的多普勒效应和引力场透镜效应等都证明了引力场是影响光传播的一种介质。光在这种介质中传播时与其它波,例如声波一样,其速度是由介质决定的,而不受光源运动状态的影响。这不难理解。但是,光速不变现象中最难让人理解的是为什么观察者的运动也不影响观察到的光速。这里的奥秘就在引力场强度漂移上。因为光源与观察者都有各自的引力场,而引力场作为介质对光的影响是一样的。所以,无论是光源的运动还是观察者的运动,最终所观察到的光速在一个特定的引力场条件下总是不变的。这从物理机制上彻底揭示了在实验和观察中看到的光速不变现象的产生原因。 这两个结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首先,它们说明了观测到的光速不变现象不能用来作为支持相对论中光速不变原理的证据,因为相对论的光速不变是建立在没有任何介质影响的前提条件之上的。而对实际观测到的光速不变现象而言,少了引力场这个介质是不可能的。其次,它们可以用来解释很多从前无法从物理机制上解释的现象。例如,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前移和时间膨胀的问题等等。因为引力场强度漂移可以产生额外的万有引力,正是这个额外的力导致了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前移。μ子的寿命延长也是因为引力场强度漂移的结果。再有,牛顿的理论不能解释在强引力场和高速条件下产生的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中少了引力场强度漂移所产生出的额外引力的缘故。如果对牛顿理论加以修正,把引力场强度漂移的因素加进去,那么也许这种修正后的牛顿定律就可以应用到所有的条件中了。如果是这样,相对论的存在可能就不再有意义了。 原文链接: 中文版:http://prep.istic.ac.cn/docs/1245711938712.html 英文版:http://prep.istic.ac.cn/docs/1246218936126.html 马海飞 2009年7月3日
个人分类: 认识宇宙|721 次阅读|2 个评论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物质场的能量可以单独守恒?
chenfap 2009-5-7 12:16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 物质场的能量可以单独守恒? 在上篇博文中我已说明 , 仅就物质场而言 , 在一般情况下 , 其能量是不守恒 的。现在我们来讨论物质场的能量是否可以单独守恒的问题。人们从中学开始, 在物理课中,就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从中学物理课至大学普通物理课,所讲的 能量守恒定律指的都是物质(场)的能量单独守恒 (这里要再次指出,我在已发表的博文中曾多次强调,按照场论的精神,引力势能是属于物质场的能量 ,它隐含在物质场拉氏函数密度之中,而本篇博文所指的引力场的能量是 自由引力场的能量,它由引力场拉氏函数密度决定。) 。中学物理课和大学普通物理课都告诉我们,能量守恒定律是建立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且经过反复检验的。看来物质场的能量是可以单独守恒了。 可是在广义相对论中,无论是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 式( 6 )表明在一个体积 V 中的 某一种形式的 物质场 能量,于单位时间内变化了多少, 就有相等数量的能量经界面流出或流入这个体积;这意味着,任何一种 形式的 物质 场 能量都不可能在变化过程中增量或减量。 式( 6 )就 是 中学物理课和大学普通物理课中所讲的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它 指的是物质场的 能量。现在我们看到, 中学物理课和大学普通物理课中所讲的能 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得以成立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式( 4 )或 式( 5 )。 条件 式( 4 )或 式( 5 )是否能满足呢?事实告诉我们,是能满足的;否则,中学物理课和大学普通物理课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就不存在了。 条件 式( 4 )或 式( 5 )为什么能满足呢?这是由于中学物理课和大学普通物理课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物理现象大都发生在地球表面附近或太阳系内,这些位置的 引力场的 能动张量在时空中的变化是可小到忽略不计的。如果研究星系核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则 引力场的 能动张量在时空中的变化就不可能小到忽略不计,那么,物质场的 能量便不可能守恒了。 最后有必要谈一下永动机问题。一直有人梦想制造永动机,过去常用物质 场的能量守恒定律来说明永动机是造不成的,看来这一说明理由不够充分。很可 能一些梦想制造永动机的人会以在一般情况下 , 物质场的能量是不守恒的为 理由作为制造永动机的理论根据。能量不守恒就意味着能量可以从无创生,把这 创生的能量作为能源,不就可以制造永动机吗?这错在那里呢?错在没有考虑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人类生存在地球表面,式( 4 )或 式( 5 )所示的 条件是满 足的,中学物理课和大学普通物理课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能够成立,永动机就造不成了。式( 4 )或 式( 5 )所示的 条件不满 足之处,如星系核中或坍缩 星体的内部, 人类又无法到达和在那里生存,你如何去制造永动机呢?? 参考文献 Chen F. P. 2008, Field equations and conservation laws derived from the generalized Einsteins Lagrangian density for a gravitational system and their implications to cosmology. Int.J.Theor.Phys.47,421. Chen F. P. 2008, A Further Generalized Lagrangian Density and Its Special Cases. Int.J.Theor.Phys.47 , 2722. 陈方培 .2008, 引力体系的拉氏量与能动张量密度守恒定律及场方程 ( 引力体系协变的能动张量密度及其守恒定律与某些应用 I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02-56.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66 次阅读|2 个评论
仅就物质场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其能量不守恒
热度 2 chenfap 2009-5-6 12:25
仅就物质场而言 , 在一般情况下 , 其能量不守恒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要注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 ), 仅就物质场而言, 2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在这 两个条件下来谈论 物质场的能量不守恒的。如果我们讨论一个引力体系(即既有物质场又有引力场的体系),由于任一引力体系肯定遵守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或 爱因斯坦 守恒定律 , 因此就可推出 , 在一般情况下,所讨论的体系总体的能量必定是守恒的。但若仅就物质场而言,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物质场要与引力场交换能量 , 因之物质场单独的能量便不守恒了。下面我们用数学公式来说明这个陈述。 可以证明 , 对于任一引力体系 , 若 其作用量在时空局域平移变换下具有不 变性 , 则存在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 这也表明体积 V 中能量的总量也保持不变 , 流经封闭面 S 的总动量流也为零。因之, 仅就物质场而言,在一般情况下,物质场单独的能量也是不守恒的。 从上述轮证中,我们已经看到,仅就物质场而言 , 在一般情况下 , 其能量是 不守恒的;那么,当引力场存在时,在什么样的特殊情况下 , 仅就物质场而言 , 其能量可以守恒呢?这个问题留待下次博文讨论。 参考文献 Chen F. P. 2008, Field equations and conservation laws derived from the generalized Einsteins Lagrangian density for a gravitational system and their implications to cosmology. Int.J.Theor.Phys.47,421. Chen F. P. 2008, A Further Generalized Lagrangian Density and Its Special Cases. Int.J.Theor.Phys.47 , 2722. 陈方培 .2008, 引力体系的拉氏量与能动张量密度守恒定律及场方程 ( 引力体系协变的能动张量密度及其守恒定律与某些应用 I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02-56.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66 次阅读|4 个评论
广义相对论如何对牛顿引力理论进行改造
chenfap 2009-4-30 15:39
广义相对论如何对 牛顿引力理论进行改 造 大家知道 , 牛顿引力理论可看作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在弱场和低速条件下的近似。还应当强调指出,牛顿引力理论同广义相对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在经典力学基础上的以质点为对象的引力理论 , 研究的是质点与质点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 , 后者是建立在相对论基础上的以场为对象的引力理论 , 研究的是物质场与引力场的相互关系。这两种理论有着本质的不同。在牛顿引力理论中,引力作用是超距作用,这不符合相对论的精神,也难以理解超距作用是如何传播的。牛顿本人就此曾说过 ...... 这据我看来是一种莫大的荒谬 ...... 。因此要研究引力理论就必须对牛顿引力理论进行改造。把以质点为对象的引力理论相对论化是很困难的,把以场为对象的引力理论相对论化则较易进行。 在狭义 相对论中, 拉氏函数在 Poicare 变换下,具有 不变性。在广 义 相对论 中则为, 拉氏函数密度则在局域 Poicare 变换下,具有不 变性。 利用上述一些特性,进行数学运算,就可求出 式 (2) 所示的 引力场方程以及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 爱因斯坦 守恒定律。详细的推导 运算请见文献 。 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场方程、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或 爱因斯坦 守恒定律是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刘辽,赵峥 . 2004, 广义相对论(第二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北京 . Chen F. P. 2008, Field equations and conservation laws derived from the generalized Einsteins Lagrangian density for a gravitational system and their implications to cosmology. Int.J.Theor.Phys.47,421. Chen F. P. 2008, A Further Generalized Lagrangian Density and Its Special Cases. Int.J.Theor.Phys.47 , 2722. 陈方培 .2008, 引力体系的拉氏量与能动张量密度守恒定律及场方程 ( 引力体系协变的能动张量密度及其守恒定律与某些应用 I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02-56.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77 次阅读|2 个评论
当前物理学面临的若干问题
zhulin 2009-3-12 18:39
格 罗斯 教授提出的理论物理问题: 理论物理学家、 200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凯乌利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大卫 格 罗斯 教授,于 2005 年 3 月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前沿科学论坛做了题为《物理学的将来》的演讲,讨论当前物理学面临的 25 个问题,及它们如何引导物理学未来 25 年的发展。(注:《引领物理学发展的 25 个问题》摘自 2005-3-15 科学时报 2005 年3 月7 日 作者:黎明) 问 1. 宇宙起源:宇宙学观测表明宇宙是膨胀着的。(把宇宙膨胀的起因归于大爆炸的猜想,实际上是现有物理学还没有找到其它的方式来说明膨胀的动力之源。) 问 2. 暗物质的本质:现代宇宙学观测表明宇宙中存在暗物质和暗能量。但是它们的起源仍然是个谜。(这里说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应该是指有类似的现象。) 问 3.暗能量 的本质。(把宇宙膨胀的起因归于大爆炸,象第一推动那样实属无奈。而大爆炸之后,在引力作用下,宇宙必然呈减速膨胀,谁料想实际上却是加速膨胀只好假设有莫名其妙的暗能量再次推动。这说明宇宙膨胀的大爆炸假设是有问题的,宇宙膨胀必然是另有原因。) 问 4. 恒星、行星的形成:天体的形成是天体物理学中的重要问题。适合生物存在的行星,在银河系中出现的几率到底是多少? 问 5. 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在所有尺度上都是正确的吗?  问 6.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描述的是自然的最终理论吗?也许它会在很小的距离上和非常复杂的系统中失效,是否可用来描绘整个宇宙也还值得探讨。 问 7. 标准模型: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无疑极为成功,但人们并没有理解夸克和轻子的质量混合的物理起源和中微子的质量等。 问 8. 超对称:存在低能超对称吗?超对称伴子的质量谱是什么? 问 9. 量子色动力学( QCD ):量子色动力学可以完全求解吗? 问 10. 弦论:超弦理论是一个有望成功地统一自然相互作用的理论,但它到底是什么? 问 11. 时空的观念:时空是什么?超弦理论最终可能会放弃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 问 12. 物理理论是否与环境相关:物理的基本参数和规律都可以计算,还是仅由历史的或量子的偶然性决定,或者是由人择原理来确定?景观的图像是对的吗? 问 13. 新物态:存在常规实验可探查的一般非费米流体行为吗 ? 问 14. 复杂性:对一般的复杂大系统而言,其内在的混沌特性决定了系统的不可预测性。如何运用计算手段来分析这类系统、鉴别哪些特征? 问 15. 量子计算机:如何防止量子计算中的退相干?如何实际制造量子计算机? 问 16. 物理学的应用:如何得到室温甚至室温以上的超导材料?如何用电子材料(如半导体)制造室温铁磁体? 问 17. 理论生物学:生物学的理论是什么?理论物理学有助于生物学研究吗?需要新的数学吗?如何描述生物体这样呈现出多时间尺度动力学的体系? 问 18. 基因组学:物理学家如何参与基因组的解密?可能拥有一个定量的、可预测的进化理论吗?甚至能否直接从基因组出发计算有机体的形状? 问 19. 意识的研究:记忆和意识后面的自组织原则是什么?有可能在幼儿期测量到意识的发生吗?什么时候?如何发生?如何测量?能否制造一个具有自由意志 的机器? 问 20. 计算物理学:计算机能代替解析计算吗?如果是,那么将来物理学家所受的训练该如何相应改变? 问 21. 物理学的分化:物理学自身发展日益分化,如何面对这种状况? 问 22. 还原论:是否应该怀疑这个物理学的根本逻辑?是否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 问 23. 理论应该扮演何种角色:理论是否应仅仅靠实验来判断正误,或者应该是由基本物理原理发展出来的对自然更高层次的理解,而可以不顾及是否能在实际中实现?在对复杂系统的细节描述中,如何估价物理学家一贯坚持的简洁性和数学优美性等原则? 问 24. 物理学未来发展中潜在的危险:如何面对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实现的物理学实验计划?在这种形式下,新的研究途径该是怎样的?理论在探索自然方面应该起什么作用? 问 25. 物理学是否仍将是最重要的科学? 梅晓春 先生提出的理论物理问题: 1 .带电粒子任意运动产生的推迟电磁场不满足宏观电磁场运动方程和电磁场相对论变换。宏观电磁场相对论变换导致电磁场运动方程解的唯一性破坏和其他严重问题,因而是不可能的。写成四维电磁势的形式后,不考虑电磁场相对论变换,宏观电磁场运动方程的形式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可以保持不变,但洛伦兹条件不可能保持不变。因此经典宏观电磁场理论不存在相对性,爱因斯坦时空相对性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被破坏。 2 .狭义相对论逻辑系统中存在三个基本问题: 1). 采用纯惯性参考系建立时空理论的超验性问题。 2). 参考系相对运动速率 V =V 与光速不变 c 的相容性和一致性问题。 3). 基本时空佯谬不可消除性问题。 3 .为了能与地球近平直参考系中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必须将弯曲时空中对引力问题的计算换算成用平直时空中的标准尺和标准钟(或局部惯性系的标准尺和标准钟)来计量。这在弯曲时空引力理论中被认为是基本原则,但目前广义相对论对具体问题计算的过程中却普遍地忽略了这个原则。采用标准尺和标准钟计算的结果表明,水星近日点进动是实际观察值的 4.8 倍,而且方向相反,雷达波延迟只是观察值的 53% ,这样的结果显然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广义相对论实际上并未得到实验证实,除非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描述的已经是平直时空中的结果,不是弯曲时空中的结果,但这与爱因斯坦弯曲时空引力理论的前提相矛盾。 4 .按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计算,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中心会出现奇点,表明时空奇异性是采用弯曲坐标的描述方法引起的,不是自然本性。所谓奇异性黑洞、白洞和虫洞以及时间旅行等在自然界中都是不存在和不可能的。 5 .由于地球观察者与宇宙物质间存在相对运动速度,描述膨胀宇宙必须采用动态能量动量张量,不能采用静态能量动量张量。采用动态能量动量张量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不可能用来描述均匀且各向同性膨胀的宇宙,现代标准宇宙学面临基础缺失的危机。 我最关心的物理问题: 物质粒子与引力场的关系 、引力场和时空的关系,引力场的本质就是时空?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宇宙演化中的逻辑关联Ⅱ(三) 物质场与引力场的拉氏量
chenfap 2009-1-17 13:08
1.3 物质场与引力场的拉氏量 要理解本篇内容,需要知道一些数学关系;为了照顾数学基础尚欠缺的网友,本次博文将尽可能写得通俗些。对于希望在本篇内容的基础上个更进一步了解的网友 , 可看看参考文献 。 在场论中常用拉氏量来描述物理体系 , 拉氏量包含了这个物理体系的许多信息。 以前我 之所以错误地认为 暗能量、 一部分 暗物质属于引力场而不属于物质场, 乃是为了企图说明物质场的能量是由引力场的能量转化来的。其实, 认为 暗能量、 一部分 暗物质属于物质场,也仍然可以说明物质场的能量是由引力场的能量转化 来的,下次博文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Chen F. P. 2008, Field equations and conservation laws derived from the generalized Einsteins Lagrangian density for a gravitational system and their implications to cosmology. Int.J.Theor.Phys.47,421. 陈方培 .2008, 引力体系的拉氏量与能动张量密度守恒定律及场方程 ( 引力体系协变的能动张量密度及其守恒定律与某些应用 I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02-56. Chen F. P. 2007 , The Dynamical Properties Derived from the More Generalized Lagrangian Density for A Gravitational System. arXiv:0705.3104 Chen F. P. 2008, A Further Generalized Lagrangian Density and Its Special Cases. Int.J.Theor.Phys.47 , 2722. Utiyama R. 1956, Invariant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Interaction. Phys.Rev.101,1597.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宇宙演化中的逻辑关联Ⅱ(二) 时空与物质场
chenfap 2009-1-13 16:32
1.1 引力场就是具有曲率或 / 和挠率的时空 时空的基本几何量是度规与联络。度规的作用是引进它来确定几何量或物理量的大小;联络的作用是引进它来比较相同的几何量或物理量、但处于时空不同位置时的大小。对于没有学过微分几何的网友,可暂时不必追究度规与联络这两个量的的几何和物理意义,只要粗浅地知道有它们就可以了。由度规(张量)与联络(系数)可以算出曲率和挠率,而具有曲率或 / 和挠率乃是引力场的基本特征,因之可以说,引力场就是具有曲率或 / 和挠率的时空,而度规与联络也就是引力场的基本场量。 在理论上的有挠时空中,度规与联络是相互独立的,该时空表现出既具有曲率也具有挠率,引力场应由曲率和挠率共同来描述;在广义相对论所研究的时空中,只有度规是独立的,则时空只表现出具有曲率而无挠率,引力场便只由曲率来描述。对于实际的时空,挠率的影响很小,目前还没有发现存在可以观察到的挠率效应,因之可以把挠率忽略不计,而认为实际的时空就是广义相对论所研究的时空;这样,广义相对论也就成了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由此可知 , 爱因 斯坦方程无能讨论暗能量和暗物质 , 只有 推广的 爱因斯坦方程才能 讨论暗能量和 暗物质。 在上述讨论中, 我把暗能量和暗物质看成是 属于物质场而不属于引力 场;可是在以前我 曾认为 暗能量、 一部分 暗物质属于引力场而不属于物质场。 现在为何要改过来呢?这是最近在研究宇宙演化中的逻辑关联后得出的新看法, 在 1.3 小节中即将阐述这个新看法。我过去的错误认识是由于对这个问题理解 得还不够深入,通过对宇宙演化中的逻辑关联之研究才逐渐搞清楚了这个问题。 通常 物质既可受到引力相互作用,还可受到内部相互作用(即电磁作用、 弱作用、强作用) ; 而 暗能量、 一部分 暗物质 只能受到引力相互作用,不可能 受到内部相互作用 , 这正是表现为暗的原因。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也将在 1.3 小节中进行阐述。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02 次阅读|2 个评论
暗能量、暗物质属于引力场还是属于物质场?
chenfap 2008-11-30 12:58
在上次的博文《 物质场与引力场的拉氏函数密度》中,我把 暗能量及暗物质的一部分归属于引力场(暗物质的一小部分可能是中微子、 MACHOs ( massive compact halo objects )如黑洞等,它们应 属于物质场)。可是,流行的宇宙学理论是 把 暗能量及暗物质都归属于物质场。流行的宇宙学理论把暗能量解释为宇宙常数或精质( quintessence )场的表现,而宇宙常数又是真空能量的表现;把暗物质的主要成分解释为非重子物质,如轴子( axion )、包含中性伴随子( neutralinos )在内的 WIMPs (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s) 等等,这些粒子都不属于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但可作为标准模型的推广,有的与超对称有关。真空能量、精质、轴子、 WIMPs 等等都属于物质场。为什么我要提出与流行的宇宙学相反的看法呢? 我的理由是: 1 ),把暗能量及暗物质的一部分归属于引力场,在理论上写出拉氏函数最简便,物理解释也最简便。 2 ),把宇宙常数解释为真空能量的表现在理论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把宇宙常数解释为属于引力场的能量表现,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和困难。 3 ),把暗物质的一部分归属于引力场,便有可能用不着应用超对称理论,也有可能不必推广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4 ), 把 暗能量、暗物质都归属于物质场无法解释物质场的能量从何而来?只能认为它们原来就存在,何以原来就存在呢?又无法解释了。把暗能量及暗物质的一部分归属于引力场,则可推出物质场的能量有可能是由引力场的能量转变而来的看法;后续博文中将详细讨论这一看法。 5 ),因有可能建立没有大爆炸的宇宙,不存在高密、高温的初始条件。 暗能量、暗物质究竟是属于引力场还是属于物质场?这个问题最终只能由观测和实验事实来决断。把暗能量及暗物质的一部分归属于引力场这一观点曾遭到某些人的否定。但我觉得,在观测和实验事实未决断之前,他可以否定我的观点,我也可以宣扬我的观点。于是便写作了这篇博文。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43 次阅读|1 个评论
物质场与引力场的拉氏函数密度
chenfap 2008-11-28 10:24
为了修改宇宙标准模型来克服宇宙大爆炸在理论上的缺点和问题 , 需要一些预备知识 ; 为此在本次博文中我们先来谈谈 物质场与引力场拉氏函数密度。对微分几何不熟悉的网友 , 式( 2 )之前的内容可不阅读。
个人分类: 未分类|5759 次阅读|1 个评论
爱因斯坦守恒定律的多种推导方法及其等效性
chenfap 2008-10-12 11:47
爱因斯坦守恒定律有着多种推导方法。能动张量守恒定律曾被认为是广义相对论的老大难问题;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和 Einstein 守恒定律的历史争论 , Einstein 守恒定律缺乏依照广义相对论的精神应当具有的协变性,都是老大难的表现。这些问题研究起来已经是够复杂、够困难的了;再加上多种推导方法,甚至不同的表式,就更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以致使某些研究陷入错误的途径。例如,认为 PSR1913+16 双星公转周期变化的观测数据验证了引力波携带能量、动量传播的看法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我看来, 双星所减少的引力势能和公转动能只不过是 转变成了双星的热能和双星所在处的自由引力场的能量,而并没有转变成引力波所携带的能量 。要清楚地理解这些关系,不是一篇短文能够说明白的,须要深入讨论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与爱因斯坦守恒定律在特性上的异同以及这些特性对引力波的影响。这需要写几篇博文,我打算先从爱因斯坦守恒定律的多种推导方法及其等效性谈起。 我在文献 中 , 是利用对称性导出爱因斯坦守恒定律 类似于电磁场,因电磁场能量恒为正,便假定引力场能量也为正;这一假定并无实验根据 , 第二类 爱因斯坦守恒定律更不是严格地从理论上导出的。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理论上只能导出第一类爱因斯坦守恒定律。事实上引力场与电磁场并不相似,故应当认为 第二类 爱因斯坦守恒定律是不存在的。 在后续博文中将应用到本次博文的一些关系。 参考文献 : Cattani C. and De Maria M. 1993, Conservation laws and gravitational waves in general relativity. In: The Attraction of Gravitation, Edited by Earman, J., Janssen, M. and Norton, J. D. Birkhauser, Boston . 陈方培 .2000, 引力场的能动张量定义的历史争论及重新研究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4,326. 陈方培 .2008,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对引力波特性的影响 ( 引力体系协变的能动张量密度及其守恒定律与某些应用Ⅱ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03-39. Chen F. P. 2008, Field equations and conservation laws derived from the generalized Einsteins Lagrangian density for a gravitational system and their implications to cosmology. Int.J.Theor.Phys.47,421. 陈方培 .2008, 引力体系的拉氏量与能动张量密度守恒定律及场方程 ( 引力体系协变的能动张量密度及其守恒定律与某些应用 = 1 \* ROMAN I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02-56. Moller C. 1972,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Landau L. D. and Lifshitz E. M. 1975,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Fields, Translated by Hamermesh M., Pergamon Press, Oxford . Chen F. P. 2008, Further study on the conservation laws of energy-momentum tensor density for a gravitational system. Int.J.Theor.Phys. .published online first : http://dx.doi.org/10.1007/s10773-008-9858-z 陈方培 .2008,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对 黑洞形成的影响及其它 ( 引力体系协变的能动张量密度及其守恒定律与某些应用 Ⅳ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09-272. Weinberg S. 1972,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Wiley, New York .
个人分类: 未分类|515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