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视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开始总模仿,最后总超越:写在Windows 8发布之际
热度 4 lionbin 2012-10-26 16:56
开始总模仿,最后总超越:写在Windows 8发布之际
微软于北京时间10月25日夜间11点15分在纽约正式发布了Windows 8操作系统。作为从最初的微软操作系统DOS追随至今的铁杆子“微粉”(微软的粉丝),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盛大的节日。今天,想顺便在这个恰当的时刻聊上几句,回顾一下微软公司的发展途径,从我自己的认识来唠叨唠叨。 我第一次听到“ 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这句口号是来自苹果公司,但后来考证是可口可乐的一则广告语,在播出后被奉为经典。看来可口可乐的产品不仅一直在被模仿,连这句广告语也被模仿了。但是,微软公司从1975年创建并逐步发展成全球个人和商用计算机软件行业的领袖,其过程用一句话来总结则与这句话恰恰相反,那就是“ 开始总模仿,最后总超越 ”。这也让我们认识到, 通过模仿也是能成功的,但关键是除了模仿,更重要的是要设法超越。 说到微软公司,不得不说比尔・盖茨。1975年,19岁的比尔从哈佛大学退学,与他的高中校友保罗・艾伦一起卖BASIC。当时的编程语言中,BASIC语言简单、易学,已经普遍流行起来,几乎所有小型、微型以及家用电脑,甚至部分大型电脑,都可提供使用者以此种语言撰写程序。当盖茨还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他们曾为MITS公司的Altair编制语言,所以改写程序的能力十分了得。后来,盖茨与艾伦搬到阿尔伯克基,并在当地一家旅馆房间里创建了微软公司。1979年,MITS公司关闭后,他们两人就以修改和销售BASIC解译器为主谋生。这个产品做得很好,有些制造商也开始采用微软的BASIC解译器,在其他产品中还考虑一些解译器与微软产品兼容。很快,微软BASIC逐渐成为事实的市场标准,公司也逐渐占领了整个市场。多年之后,盖茨还自豪地宣称,我可以用BASIC语言做任何事儿。 这是微软公司发展的根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正式进入了从模仿到超越的过程。 1980年,IBM公司选中微软公司为其新PC机编写关键的操作系统软件,这是微软公司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由于时间紧迫,程序复杂,当时微软公司不得不以5万美元的价格从西雅图一位程序编制者Tim Patterson手中买下QDOS的使用权。微软公司对这个产品仅做了简单修改,就变成了最早的磁盘操作系统(MS-DOS)。 这是从模仿到超越的进一步发挥,直接购买归我所用 。特别是,MS与IBM共同开发,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多任务操作系统是OS/2,却是一个巨大的超越。 伴随IBM-PC机的普及,MS-DOS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IBM公司不同于苹果公司的硬件开放策略,市场发展了一些列IBM兼容机,而MS-DOS在很多家公司被授权使用,因此80年代,它成了PC机的标准操作系统,IBM-PC也将曾经风靡一时的Apple II远远抛在后面。但是,DOS的整个发展,除了增加外部命令与公用程序,或者支持新的硬件,核心代码的变化并不大。比如,DOS在1982年升级到1.25版是为了支持双面软盘;1983年升级到2.0是DOS的第一次重大改版, 吸收和模仿了UNIX式的树状文件结构 ,还增加了国际语言支持;1984年升级到3.0开始支持1.2MB的软盘,并加入较高容量的硬盘,以及之后加入对网络支援。1986年升级到3.2,加入了3.5寸软盘的强化支持,并开始可以透过驱动程序使用硬件EMS;1987年升级到3.3,增加了许多关于文件处理的外部命令,成为一个相当稳定的操作系统。我自己就是从DOS3.2-3.3开始学习使用电脑的。1988年DOS升级到4.0,主要基于IBM的代码库,而不是微软自己的代码库,加入了最大2GB容量硬盘的支持,引入 EMM(软件模拟 EMS)以及新的 XMS内存技术,令DOS可以使用1MB以上的内存。显然,作为普通的PC机用户,这些功能的增加并没有什么太大意义:那个时候,10M硬盘就属很大的容量了,1M内存也属非常高端的PC机了。所以这个版本几乎没有多少人关注。至于EMM和XMS,以及之后版本的EMM386和MEM等,只要将高版本的相关配置文件拷到3.3中,也能发挥其功能。不过,4.0增加了一个DOS SHELL,这可以被视为DOS的GUI界面,并有程序切换。1991年的5.0版将DOS的内存管理进行了最全面的改革,为的就是将Windows能顺利搬出来,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1993年诞生6.0版本的加入了许多花哨的外部命令。比如,压缩磁盘技术DoubleSpace、磁区整理软件DEFRAG,以及磁盘快取程序SMARTDRV,并开始正式支持光驱。DOS的销售版本一直发展到6.22。 可见,微软的模仿让自己在业界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如果没有超越,这种模仿也就很快自身自灭了。 现在没有人怀疑,与纯文字命令行的操作界面相比,图形用户界面(GUI)有非常大的优势。当然,最早进行商业化GUI的也不是微软公司,而是苹果公司,确切地说,苹果公司也是仿照了施乐公司的一个设想。 其实,微软模仿的GUI从他们与IBM公司合作的OS/2操作系统就已经开始了。 最初的Windows并不能独立运行,只是基于DOS之上的一个图形应用程序,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好好取一个,直接搬用了文字图形界面的窗口(Windows)概念。比尔说,开始这只是随便取的一个临时名字,但只到进入到真正的视窗时代,这个名字也一直没有改过了。那个时候,打开电脑仍然会先进入DOS,在命令行提示符下键入:win,硬盘灯连续闪动数秒成功进入Windows,都似乎感觉自己真赢(win)了。其实,Windows从1.0-2.0,几乎没有多少人关注过,因为应用程序太少了!但是Windows中鼠标得到特别的重视,用户可通过点击鼠标完成大部分的操作。自带的一些简单应用程序(包括日历、记事本、计算器等)总会让人感到它像是一个现代的PDA。最重要的是,Windows允许用户同时执行多个程序,并在各个程序之间进行切换,这对于DOS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当Windows 2.0发布时,用户界面与苹果同时代的Macintosh非常相似。 苹果显然对这种模仿有些气恼, 并对微软公司提起了诉讼,指控比尔剽窃了他们的创意。微软则声明他们早先曾和Apple有过一个协议,该协议给予了他们使用Apple特征的权利。4年之后,Microsoft赢了官司。 微软公司的从模仿到超越理念和策略在法律上得到了支持。 因此,Windows 2.0得以继续在商店的货架上进行销售,但一个没有兼容软件的操作系统没有什么用,销量很不理想,也许苹果公司就是因为这个并没有坚持将官司继续下去,但微软却因此为之后的Windows 3.0的成功作好了技术铺垫。1990年5月22日,Windows 3.0发布,由于安装这个版本的PC机在界面、人性化、内存管理等方面,可与苹果公司的高端PC机Macintosh相媲美,但价格却便宜许多,终于获得用户的认同。Windows 3.0是如此的成功,在两年内便卖出超过一千万套,成为微软重要的收入来源,亦令微软更改它早期的计划。更是让苹果电脑几乎陷入倒闭的境地。 显然,超越才是继续发展的保障。 从Windows 95(版本号为4.0)开始,第一次抛弃了对前一代16位X86架构的支持,保持由视窗3.x建立起来的GUI市场的统治地位,同时也结束了桌面操作系统间的竞争,在它发行的一两年内,便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操作系统。但是,微软公司没有预料到Internet的发展潜力,甚至不准备在网络支持投入更多的精力。当时,SUN公司不明不白地提出“网络就是计算机”,估计没有多少人明白,微软也更是不以为然。只到仅开发浏览器程序的Netscape公司取得巨大的成功之时,他们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匆匆上马,在1996年发布的Windows 95 OSR2(Windows 97)集成了Internet Explorer 3.0,1997年的OSR 2.5则是集成了IE4.0。同时将当时提供免费邮件服务的hotmail公司收购,作为自己网站的一个重要功能持续至今。之后, 微软公司凭借自己在操作系统上的优势,将IE浏览器与操作系统整合,排挤Netscape产品。其中,许多地方无不看出模仿的痕迹,但超越还是有的 ,比如:支持新硬件USB接口和管理更大硬盘的FAT32,内含PWS(Personal Web Server)和Java支持。Windows 98发布于1998年6月,它在内存管理上有革命性的变化,将16位与32位程序码放在不同内存区段执行,一旦某一应用程序错误,可以单独关闭该程序,但不影响整个系统持续正常的运作。 在千年更替之际,微软推出了其千禧年版本Windows Me。其中最主要的改善是用于与流行的媒体播放器和制作工具, 目的是为了与Real Player抗衡,模仿的痕迹也非常严重 。但这个系统由于去掉了DOS的支持,最后却变成一个失败的产品,具体表现为没有Windows 98稳定,甚至在使用一段期间后,系统就有明显变慢,不停出现蓝屏死机、当机等异常现象。也许Windows Me早就知道这个可能的麻烦了,引进了“系统还原”日志和还原系统。可实际上,失去DOS功能对用户维护来说是一个巨大障碍,实际证明系统还原并不能有效胜任一些常见的错误修复任务,例如程序会在系统还原后无法运行、系统死机的情况也更严重。 在Windows产品的家族中,还有Windows NT(New Technology)系列,那是基于OS/2 NT的发展而来。Windows NT是纯32位操作系统,采用先进的NT核心技术。1996年4月发布的Windows NT 4.0是NT系列的一个里程碑,该系统面向工作站、网络服务器和大型计算机,它与通信服务紧密集成,提供文件和打印服务,能运行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内置了Internet/Intranet功能。之后的升级版本是Windows 2000(起初称为Windows NT 5.0),1999年12月19日上市。由于界面简洁,在高端硬件设备的支持下,运行流畅,使得许多用户直接从Windows98过渡到这个系统。它的用户版本在2001年10月被Windows XP所取代,而服务器版本则在2003年4月被Windows Server 2003所取代。 WindowsXP可能是持续时间最长的视窗操作系统了,2001年10月25日上市,具有豪华亮丽的用户图形界面。但我对这个界面一直不喜欢,总是会改成传统桌面。 2006年Windows Vista发布,但再一次让微软失望了。兼容性差,系统要求高、速度慢、安全性差等缺点全都在Vista的身上暴露出来。相比之下,XP的强大功能和极好的兼容性使得XP在Vista发布1年后仍然占有80%的用户。 由于对Windows Vista的失望,我一直急切地盼望Windows 7的出现。无奈要到2009年10月22才推出,于是我提前半年就从测试版、消费者预览版等开始使用了,但是一般这些版本只有英文版,为了显示中文界面,还得寻找第三方语言补丁。由于这些版本不稳定,所以问题很多,但我享受了先睹为快的感觉。许多时间都用来装操作系统了,有时一天安装数次操作系统。不过作为一个资深的电脑迷,安装系统有时候也是一种享受。有时候为了尽早安装新的测试版本,会通宵达旦地下载。 对于Windows 8的到来,我就没有像Windows 7的期待了,因为Windows 8主要不是针对PC的改进。 这次很明显的是微软公司看到了苹果和谷歌在开发平板电脑和手机上的巨大成功,准备开始模仿了,并推出了超级山寨产品Surface。 比尔给予了Win 8高度评价,他称这个新平台对微软来说“绝对关键”,对“个人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来说至关重要”。Win 8提供了一个跨越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统一平台。究竟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 希望微软能继续秉承其“开始总模仿,最后总超越”的模式前进! 外一篇:BASIC,DOS和WINDOWS 微软在产品的名称上,一般都懒得动脑筋,有时候甚至只是用一个通用的词语。 BASIC的英文是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刚开始是一种泛称,只到后来被微软确定为自己操作系统的一个功能后,就特指他们的Basic语言了。 DOS更久远的是CP/M系列的翻版。虽然这些系统常被简称为DOS,但没有任何一个系统以DOS命名,只到微软公司用这个作为名字的时候,才被稳定下来作为特指了。 WINDOWS本来是文字图形界面的一个统一称呼,微软在开发基于DOS的图形界面的时候,简单套用了这个称呼,但最后居然没有改名,一直使用到今天。
个人分类: 科普荟萃|5781 次阅读|8 个评论
VC环境下OpenGL多视图窗口的实现
bluewind23 2012-7-2 15:54
多视窗地球贴图 o
个人分类: 学习研究|7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你还敢偷!
gl6866 2010-10-15 11:15
微软巨头盖茨曾说过,中国人喜欢盗版,那么就让他们盗,最好就是盗我们的。我们知道,开发一种产品是需要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的。而在美国,这个道理更加明显,可是盖茨为什么这样说呢?其背后的确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用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消灭在中国的本土可能生长出来的操作系统。另一个例子就是金山字处理软件,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该软件可是风靡中国大陆。但是中国人也是自己盗自己的版,弄得大家彼此以邻为壑。后来,微软就与金山商议,让金山公布其源代码,金山似乎没有留一手,以为微软可能会帮助它呢。当年操作系统还是DOS的,可是就在金山向微软提供源代码之后,DOS系统被视窗系统取代了,而在视窗系统上的Word则完全将金山的WPS字处理系统排出在外,从此以后金山就再也没有重振雄风了。 保护知识产权是全世界的问题,尤其在西方国家,盗版简直就是件耻辱的事情,为人所不齿。可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却不把这件事情看得太重。尤其在鲁迅笔下孔乙己的形象所描述的,偷书不算偷,是叫窃。我们中国的词汇中向有偷窃一词,所以窃就是偷。偷与盗是同义词。软件是用另一种语言为计算机书写的特殊的书。那么,我们去偷盗微软的东西会有好的结果吗?我们说绝对没有! 中国的网民和计算机用户要特别小心了。从2010年10月20日以后,微软就该出手了。先前它对盗版用户采用黑屏的手段,遭到我国用户的强烈抗议。这件事情终于以微软的解除黑屏而告终。但这回微软要卷土重来,不用黑屏策略,而是通过收集用户的信息而判断你系统装的是否为正版微软产品,这回微软可是与美国政府合作,要把中国告到WTO,因而微软正在为美国政府搜集相关证据,在当前自动更新中包含检测盗版副本的程序。我们不得不防。如果起诉成功,那么中国可能就赔上个几百亿,如果自知是盗版,当系统提示你按装正版增值计划,请你自己考量吧,届时在你屏幕右下角出现一颗蓝色的小星星。时刻提醒你是个盗版者,是个小偷,而且你的所作作为是要政府替你埋单的。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32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