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增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网金时代——解决了人与钱的两个重要问题
热度 1 xdx333 2013-12-20 16:29
基于“互联网金融”一词的累赘感,本人在前文中提出了用“网金”一词来替代 “互联网金融” 。相应的,我们的时代,也进入到了网金时代。 以往我们普通人对于钱所遇到的最大的两个问题,在这个网金时代,终于能较好地得到解决了。我们再也不用受传统金融机构的重度剥削了,再也不用受传统金融机构的傲慢与白眼了! 这两个问题,针对的是两类人:一类是需要资金消费或投资的人;一类是手头有钱却不善于或懒得理财增值的人。所以,相应的,网金时代所解决的就是 人的用钱问题 与 钱的增值问题 。 对于人的用钱问题,传统金融机构以往几乎无视,它们以往只考虑单位的用钱问题,而且还是那些资质好的单位才考虑,对于小微企业的用钱问题,至今传统金融机构都是漠视的。金融机构重视大户,从道理上来说是对的,但我们的社会征信机构不行,这导致了金融机构给一些所谓的大户黑了钱,血本无归,欲哭无泪!在这个网金时代,小微企业终于迎来了融资的春天,人的用钱问题也不再是个问题——只有你敢不敢贷/借的问题,不存在你 贷/借不到的问题。对于创业、消费,钱都不再是个问题,问题只在于你的信誉、信心与能力。 对于钱的增值问题,是每个人都渴望解决的问题。以往都是通过银行存款的方式来解决,这几年理财产品风云迭起,股票债券基金等都是很好的投资渠道。但投资不代表你必然会使自己的钱增值,因为这些操作机构都比较强势强大,钱躺在银行里增值数扳扳手指头数得清,放在这些操作机构里多数也没个固定的高回报率保证。而网金时代则不同,像国债一样的有较好固定保证的投资回报会越来越多。至于那些理财产品经营商如何使钱生钱,那是他们的事,他们若是保证不了,就注定没有市场。总体上,钱的增值问题,从卖方市场转到了买方市场手里,我们可以有很多的增值渠道去选择。有钱才是大爷,不管钱多钱少,都终于是大爷了。 所以,网金时代,作为个体的我们, 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要努力找到最好借的最廉价的钱,要努力把钱投向最安全的最能增值的地方。 这就是本文所要着重指出的地方。
个人分类: 思虑捕捉|2897 次阅读|2 个评论
增值的悖论-农业的投入
yanghualei 2010-11-17 08:53
对增值的悖论先看最简单的生产活动农业活动,农民或者农场主初始投入一定表征为劳动力、种子、化肥以及日常经营和管理等与劳动者有关的500单位价值,一般情况下到农产品丰收的季节农民可以获得多于500单位的价值,不妨设1500单位价值,剔除有关劳动者的投入500单位价值现在问这1000单位的价值增值来至于那个地方, 价值是守恒的故任何东西绝不会无中的增值,这就需要对上游的投入进行追踪和对下游转移进行跟踪 。 对农业的投入不仅包括劳动投入还应包括自然投入(就是一粒种子怎么会变成一个成熟的果子,为简单起见这里先忽视社会投入),现在对果子的价值进行拆分一下把全价值1500记住P,而设计劳动力投入的价值记住PL=500,而把自然要素的投入记住PN=1000,故有P=PL+PN,而PN就是经济上所说的增值的部分,其把P说成所有劳动力创造的,PL说成补偿劳动的部分,PN说成因为劳动力的投入所造成的价值增值, 实际上就是用劳动力的价值PL去置换了所有要素的价值P(包括自然要素的价值PN,一般劳动力不作用于自然要素则劳动力就不具备价值),并把pN说成劳动力通过劳动获得的价值增值. 结论: 一般劳动力不作用于自然要素或者自然要素不被劳动力作用两者的价值都无法体现; 价格高的商品一般有过高的劳动力或者自然投入,而产业所有表征为利润的增值最终都归结到自然要素价值上,分工的行业对自然价值进行分摊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65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你还敢偷!
gl6866 2010-10-15 11:15
微软巨头盖茨曾说过,中国人喜欢盗版,那么就让他们盗,最好就是盗我们的。我们知道,开发一种产品是需要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的。而在美国,这个道理更加明显,可是盖茨为什么这样说呢?其背后的确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用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消灭在中国的本土可能生长出来的操作系统。另一个例子就是金山字处理软件,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该软件可是风靡中国大陆。但是中国人也是自己盗自己的版,弄得大家彼此以邻为壑。后来,微软就与金山商议,让金山公布其源代码,金山似乎没有留一手,以为微软可能会帮助它呢。当年操作系统还是DOS的,可是就在金山向微软提供源代码之后,DOS系统被视窗系统取代了,而在视窗系统上的Word则完全将金山的WPS字处理系统排出在外,从此以后金山就再也没有重振雄风了。 保护知识产权是全世界的问题,尤其在西方国家,盗版简直就是件耻辱的事情,为人所不齿。可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却不把这件事情看得太重。尤其在鲁迅笔下孔乙己的形象所描述的,偷书不算偷,是叫窃。我们中国的词汇中向有偷窃一词,所以窃就是偷。偷与盗是同义词。软件是用另一种语言为计算机书写的特殊的书。那么,我们去偷盗微软的东西会有好的结果吗?我们说绝对没有! 中国的网民和计算机用户要特别小心了。从2010年10月20日以后,微软就该出手了。先前它对盗版用户采用黑屏的手段,遭到我国用户的强烈抗议。这件事情终于以微软的解除黑屏而告终。但这回微软要卷土重来,不用黑屏策略,而是通过收集用户的信息而判断你系统装的是否为正版微软产品,这回微软可是与美国政府合作,要把中国告到WTO,因而微软正在为美国政府搜集相关证据,在当前自动更新中包含检测盗版副本的程序。我们不得不防。如果起诉成功,那么中国可能就赔上个几百亿,如果自知是盗版,当系统提示你按装正版增值计划,请你自己考量吧,届时在你屏幕右下角出现一颗蓝色的小星星。时刻提醒你是个盗版者,是个小偷,而且你的所作作为是要政府替你埋单的。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34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