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非晶态金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写专题综述的点滴体会
热度 4 jianxu 2010-12-27 21:02
去年十月初,应《 JOM 》一位客座编辑的邀请,与另外两位国际同行一起,为该刊撰写一篇针对块体金属玻璃断裂韧性问题的专题综述。 《 JOM 》( Journal of Metal 的缩写)( http://www.tms.org/pubs/journals/JOM/JOMhome.asp )由美国矿物、金属与材料学会(英文缩写为 TMS , http://www.tms.org/TMSHome.aspx )主办,面向金属材料领域的学术研究、大学教育以及工业界等方面的读者。该刊上发表的特邀综述文章,旨在促进某些特定研究方向的繁荣与发展。 能够有机会为这样的期刊撰写一篇专题综述,虽说是一种荣誉,而更多的则是一种挑战。 因为,对于博主来说,正儿八经地用英文为国际期刊写综述这还是头一遭。 对这篇综述稿件的要求是希望能够对新入道的研究者们(如刚刚开题的博士研究生)具有 入门 和 指南 的作用。显然,达到这一要求并非轻松。简单地可以这样说, 专题综述就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学术问题,写出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或者说是昨天、今天和明天。对于 过去 ,应清晰地介绍出问题的历史沿革、来龙去脉,里程碑水准的工作。 现在 ,主要是近期的数年里所取得的关键性进展。 将来 ,即对于未来有什么展望( Outlook )?还有哪些关键的问题有待于解决?总的感觉是, Outlook 这一部分最为难写 。 差不多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读文献、思考(有时会半夜醒来)、敲键盘、与其他同行 e-mail 讨论等,终于如期定稿、交了差。最大的收获在于通过整理思路,对于断裂韧性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当然,也可以期待此文将会对一些年轻的研究者们有益。 这里,也顺便推荐几篇博主认为在金属玻璃领域非常经典的综述文章: 1 ) H.S. Chen : Glassy Metals. Rep. Prog. Phys. 43 (1980) p. 23. 2 ) W.L. Johnson : Bulk Glass-Forming Metallic Alloy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ter. Res. Sos. Bull. (1999) Oct. p. 42. 3) A. Inoue , Stabilization of Metallic Supercooled Liquid and Bulk Amorphous Alloys. Acta Mater . 48 (2000) p. 279. 4) C.A. Schuh, T.C. Hufnagel, U. Ramamurty ,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morphous Alloys. Acta Mater . 55 (2007) p. 4067. 还是那句老话,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多读经典文章,少看垃圾文章(浪费时间是小,免疫力不足被误导是大)。当我们能够感受到读经典文章是一种享受时,自身的学术功底一定会得到给力! 。。。。。。 写文献综述是完成博士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针对自己所研究的问题,经过思考,认认真真地去把文献综述写好。相信一定会大有收获,使自己的实力大增。比较令人遗憾的是,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去动脑筋,所写的综述只不过是在师兄(姐)的博士论文绪论上炒炒冷饭。到头来,自己的能力自然不会有什么长进。追求表面结果,而不是过程,最终玩弄的只能是自己。 人生不过是一种经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仅此而已。 相关链接: J. Xu, U. Ramamurty, E. Ma : The Fracture Toughness of Bulk Metallic Glasses ( http://www.synl.ac.cn/org/non/zu1/publications/39.pdf ) 纪念金属玻璃发现 50 周年 金属玻璃的宏观塑性与其原子尺度结构之间的关系 把参考文献研究到位是 必须地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15137 次阅读|24 个评论
欧美教授更具社会责任感
jianxu 2010-10-16 19:50
10 月 12-15 日,在北京参加了 Sino-German Workshop of building the bridge between physics and material science in amorphous metal 。期间,中德两国科学家就非晶态金属的研究,特别是一些基本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交流。除了中德两国之外,还特别邀请了几位本领域的美国科学家参加。 Workshop 的显著特点就是大家讨论。此次 workshop 全面向学生开放(免费参加),参与讨论。 德方的组织者特别鼓励学生们向教授们提出问题 。每天的最后时段,保留有 1 个小时的 Panel Discussion 时间,供学生们针对当天的报告内容提出问题,由教授们来回答。学生们也很活跃,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也是他们素日累积的困惑。教授们(主要是老外)耐心地讲解。 如此场景是我们在国内学术会议上绝对看不到的! 一些资深的教授即使是在茶歇期间也被学生们围住,耐心地讲解一些基本的概念,纠正学生们的一些不到位的理解,介绍某些科学问题的历史沿革。老外们也对中国学生们拥有较好的英语水平颇为意外。据说,他们也与日本人合办过类似的会议,日方学生的英语水平远不如我们中国学生,成为交流的障碍。 与会的中国教授们都很忙,能够坚持三天下来一直专心听会者,仅有少数几位。 很多人做完自己的报告,便拂袖而去。 赶场 去应付其它与搞钱直接有关的会议。 一句话,对于学问没兴趣。 对自己知识的匮乏,也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 .......... Workshop 结束的次日早上,我与德方的组织者 S 教授在旅馆的餐厅里巧遇,一起共进了早餐。他对会议很满意。他对我说,你在这个领域里工作十多年了,当然对很多东西都很熟悉,容易理解。但学生们就不同了,他们可能会感到很困难,一头雾水。你经常参加国际会议,这个 workshop 结束后,你也不会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可是学生们就不同了,这个 workshop 会让他们终生难忘。很可能会唤起其中的某些人对科学问题的兴趣或者激发他们的学术潜质,乃至改变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与生活。他问我,你第一次参加 workshop 是哪一年?回答是 1994 年。他说,他第一次参加 workshop 是在七十年代,第一次见到了该领域的大牌(老一辈)科学家,当时对许多术语和基本概念都不懂,脑子里一片空白。对报告当然也听不太懂,晚上回去便整理、写下每天的笔记,进一步地思考与理解。我们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们去提问题,不怕他们犯有错误。他还建议我们合办一些 summer school ,由教授们针对某些专题问题给学生们上课,讲解,让学生们尽快地掌握基本概念,夯实专业基础。 Workshop 结束了,令我感受深刻的是, 欧美国家的教授们远远比我们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更大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 他们这些资深科学家的使命早已发生了悄然转变 ,不再是为自己(或者自己掌控的利益集团)搞项目、捞钱、争资源,而考虑的是如何吸引优秀、睿智、真正有潜质的年轻人进入他们所在的研究领域,真正让这一科学领域得到可持续地发展。 也正因如此,他们在年轻一代的心目中赢得的是人格魅力与学术上的尊严! ( 2010 年 10 月 16 日 ,草于北京首都机场) 相关连接 Workshop Should Work ! 材料教育国际研讨会 杂记 中德之间,差距何在? 参加国际会议:是否应该讲究些诚信?
个人分类: 为师之道|9162 次阅读|2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