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病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有蝙蝠狂犬病毒感染人的病例吗?
yanjx45 2019-8-1 16:20
   中国的蝙蝠狂犬病毒也能感染人?对两个高度疑似病例的讨论 要以科学、详实的 证据 证明“ 中国的蝙蝠狂犬病毒也能感染人” 是不容易的。 尽管目前在中国还没有一个病例能提供直接的完整的证明材料,但 综合 多年来的相关研究所获得的大量 直接 和 间接 的证据,已可初步得出 结论 : 在中国已有两个高度疑似蝙蝠狂犬病毒感染人的病例,其可靠性在 90 %以上 。 下面我们首先检阅这两个病例的 基本病史资料 ,然后分析为什么说这两个病例是 高度疑似 蝙蝠狂犬病毒感染人的病例 ,其可靠性能达到 90 % 以上。 据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长春) 扈荣良 教授介绍: 这两例蝙蝠相关的 人类狂犬病样病例 ,都发生在 中国东北的 吉林省 。 2002年 和 2010年 ,吉林省的通化县和龙井市各报告了一例与蝙蝠相关的 人类狂犬病病例 。其中 2002年的一例曾上报吉林省CDC; 2010年的一例曾上报延边州CDC。受害者的脸和手分别被蝙蝠咬伤。两例患者均在咬伤后12天-20多天出现急性进行性脑脊髓炎,均在首次出现疾病症状后4天和20多天(注:后一病例中采用了高强度抢救措施)后死亡,符合狂犬病感染的特征。但两例均仅为 临床诊断 ,未经 实验室证实 。 此外,根据 当地居民 提供的信息, 上世纪 90年代 ,通化县还曾有一人因 蝙蝠咬伤 而死于狂犬病,但未曾有专业人员参与调查和记录。 以上资料来源于 扈荣良 教授等 2013年 3 月在 PLOS ( 公共科学图书馆杂志 ) “被忽视的热带病分册” 上用英文发表的专业论文 [ PLoS Negl Trop Dis .(2013) 7(3): e2097.doi:10.1371/journal.pntd.0002097  ] 。  (一) 2002 年 病例 扈荣良 教授等在 2005年 用英文发表的另一篇研究论文中曾较详细介绍了 2002年病例 的资料 (见 Pivotal role of dogs in  rabies transmission, China .  Emerg Infect Dis  2005 ,11: 1970–1972. ): 2002年 ,中国 首次报道 了 蝙蝠咬伤 引起的 人类狂犬病 。 2002年7月17日 晚,吉林省通化县一家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接电话时被一只蝙蝠咬伤了左脸。12天后,也就是 7月29日 ,他报告说他的脸感到麻木,并伴有严重的头痛。 7月31日 ,这名患者发烧,体温41-42摄氏度。他还表示感到恶心和头晕,上身疼痛。该患者还表现出狂犬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对风和光的恐惧。2002年 8月1日 在吉林省长春市总医院住院,临床诊断为狂犬病。8月2日,即暴露后 16天 、出现临床症状后 4天 死亡。 这是 中国首次报道 蝙蝠 引发的 人狂犬病 病例 ,尽管 蝙蝠的种类 从未被确定;蝙蝠和病毒分离株的组织样本 被丢弃 。 (二)  2010年 病例 2010 年的病例 当年在 新浪 、 搜狐 等 网站 上曾有较详细的报告 : 18岁男孩被蝙蝠咬伤后死亡 ,专家称可能是狂犬病 ( 2010 年 07 月 22 日) 《城市晚报 》延边讯  2010 年 7月20日 ,龙井市18岁男孩 孙中奇 在医院停止了呼吸。一个月前,他被一只 蝙蝠 咬伤,谁也没想到,一个月后他竟神秘地死亡。 孙中奇是本市智新镇人,在龙井市一家名为“天运烧烤串城”的饭店当服务生。 6 月初 的一天晚上,饭店里突然飞进一只像小鸟一样的东西。小孙将这只小鸟打落下来,并赤手将其抓住。等抓住时,才发现是一只蝙蝠。就在小孙好奇的瞬间,他的右手食指被这只蝙蝠咬了一口,当时就出了一点血。小孙也没太在意,只是简单处理了伤口,也没有采取治疗措施,第二天就将蝙蝠放生了。 男孩被诊断得了病毒性脑炎 6月27日 , 男孩陆续出现手臂疼痛、高烧,甚至怕光、怕声音等症状,直到这时,家人们才知道孩子曾被蝙蝠咬伤。以为自己感冒了,到龙井市医院门诊开了药后,回到饭店店里打了几个吊瓶。 7 月 1 日 ,小孙手脚竟然都不好使了,家人闻讯赶来,带他到龙井市医院去诊治。医院见他病情严重,建议他到延边医院诊治。 7 月 2 日 ,他们从龙井市医院转到了延边医院。医生检查后,认为孙中奇得了病毒性脑炎,但病情较重。 3 日上午 ,孙家人带着孩子来到了长春,来长春不到一天,小孙就进入昏迷状态,高烧最高时体温达 39.6 ℃,并伴有发作性抽搐。经吉林大学附属一院诊断,小孙所患为病毒性脑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人已不能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医院连续抢救 6 天,可由于病情太重,最后医生建议家属放弃治疗。 7 月 9 日 ,在医院连续下了两次病危通知后,小孙戴着呼吸机被父母用急救车拉回了龙井,又住进了龙井市医院, 7 月 20 日 上午,孩子停止了呼吸。   回忆 :医生询问才想起被蝙蝠咬过    “孩子是不是被什么东西咬伤过?”小孙父亲说,他们在吉大一院,一位教授为儿子诊断时这样问他,儿子这才突然想起一件事。医生对小孙的父亲说,蝙蝠携带有狂犬病等多种病毒,小孙的临床症状有80%接近狂犬病发病时的症状。但医院病历没有确定小孙的病因与蝙蝠咬伤有直接关系。  不幸 :花了10万救儿最终人财两空 为给儿子治病,本就不富裕的孙家,已经花费10万元,这其中90%的钱是借来的。小孙的父亲说,若能救活儿子他不惜一切,可没想到最终还是人财两空。   (综合新浪、搜狐相关新闻报导) 扈荣良 教授等 在 中国首次从蝙蝠分离到新型狂犬病毒--伊尔库特(Irkut)病毒。 扈荣良 教授 等的 相关研究论文 即前面引用过的 2013年 论文,论文题目是: 从白腹管鼻蝠中分离到伊尔库特( Irkut )病毒( Isolation of Irkut Virus from a Murina leucogaster Bat in China )。 正是根据以上 两个病例 提供的线索, 扈荣良 教授 等开展了 吉林省 蝙蝠 狂犬病毒 流行状况以及它对公共卫生影响的研究。他们分离出一株 蝙蝠狂犬病毒 ,对该毒株做了基因组序列对比和小鼠体内致病性研究。 结果 :作者报告了国内首次从来源于东北的蝙蝠( 白腹管鼻蝠, Murina leucogaster )的脑中分离出 蝙蝠狂犬病毒 。该病毒分离株的核蛋白基因序列与已知的来源于俄罗斯的两种 Irkut 病毒 分离株的 核苷酸序列 和 氨基酸序列 相似性分别为 92.4%/98.9% 和 92.2%/98.8% ,命名本分离株为 IRKV-THChina12 。成年小鼠脑内或者肌内注射 IRKV-THChina12 后,在一个较短的潜伏期后,观察到狂犬病样 症状 并出现较高的死亡率。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 IRKV-THChina12 和其他狂犬病毒具有相似的基因组结构,但该毒株与其他 IRKV 株相比有独立的来源。 结论 :在中国常见的蝙蝠种类中鉴定出 蝙蝠狂犬病毒 。它在成年小鼠中的高致病性提示, 应该增强国内对被蝙蝠咬伤的风险的警惕,开展相关医学教育;同时应扩大监测范围,以便更好地了解 Irkut 病毒的生态学特点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意义 。 依据我国卫生部 2008 年 颁布的《 狂犬病诊断标准 》(本人是该标准的起草人之一): 只有 实验室检测 才能 确诊 狂犬病。狂犬病 实验室诊断 的 金标准 是在 尸检 时,通过 荧光抗体( FA )试验 检测到脑组织中存在狂犬病毒抗原。 能证明在中国蝙蝠狂犬病毒可感染人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当然是对死亡病人进行 尸检 。如 通过 荧光抗体( FA )试验 检测到脑组织中存在狂犬病毒抗原,就可证明病人确实是死于狂犬病。如能在咬伤此人的蝙蝠中也 分离 出 狂犬病毒 ,并且通过基因鉴定可证明与病人尸检中所获得的 狂犬病毒 属于同一类型,则是最完美的证据。 而在上述两个病例中,都未曾尝试从 病人 和 肇事蝙蝠 的的脑内分离 狂犬病毒 ,更未能对所分离的病毒进行 基因分型鉴定 。所以要用上述两个病例直接证明在中国存在 蝙蝠狂犬病毒 引发 人狂犬病 ,证据是不充分的。 但由于有 扈荣良 教授等 补充的 间接研究资料 ,形成了较完整的证据链,使上述两个病例的 可靠性 大为增加。 1,这两个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有 蝙蝠咬伤史 ,无 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史 ,病例出现在有 蝙蝠狂犬病 流行的 吉林地区 ),临床表现(包括发病过程和结局)符合 蝙蝠狂犬病毒引发的人狂犬病 的相关特征。 2, 扈荣良教授 等新的实验研究数据证明我国东北 吉林地区 确实有 蝙蝠狂犬病毒 流行,且病毒经基因鉴定可归类为 伊尔库特( Irkut)病毒 。而在地理上邻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曾发现过 类似病毒 且有 致人死亡的病例 。 3,2016年以来,在我国 台湾地区 也数次在 蝙蝠 中发现一种 新型蝙蝠狂犬病毒 : 台湾蝙蝠丽沙病毒 ( Taiwan bat lyssavirus ,简称 TWBLV ) ,说明在中国大陆和周边区域蝙蝠狂犬病毒尽管非常罕见,但仍然可能在局部地区存在,而不是绝对不存在。 4,有一条规律:东半球的蝙蝠中如果能分离到狂犬病毒,必然是不是 基因1型 的狂犬病毒,而是 基因1型以外 的 其他基因型的病毒 。近年在中国东北的吉林和台湾的蝙蝠中发现的狂犬病毒也符合这条规律,都不是基因1型的狂犬病毒。 上述病例的启示:蝙蝠狂犬病的风险有多大?如何进行防范? 古往今来,在世界各地,狂犬病都只是 偶尔 在 局部地区 零星传播 。在全球范围,人的狂犬病 99% 以上来源于 狗 , 通过其他 野生动物 将狂犬病传播给人的情况极为罕见。 目前在全球,蝙蝠狂犬病主要在 西半球 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自从 1936 年 首次在蝙蝠中发现狂犬病毒以来,因 基因 1 型以外的蝙蝠狂犬病毒 在全球引发的 人狂犬病 病例总共只有 10 多人,主要都发生在 非洲 和 欧洲 。 所以 在整个东半球,迄今已知的事实证明蝙蝠狂犬病的危害其实很小很小! 中国大陆地区 迄今从蝙蝠中检测到狂犬病毒的病例有可靠证据的仅有 一例 ,即 上述在 中国东北吉林地区 首次鉴定出来的 伊尔库特病毒( IRKV ) 。而 该病毒可能确实引起了2(或3)人死亡。 该病毒是 基因 4 型 的狂犬病毒,属于 遗传谱系 1 ,即 现有狂犬病疫苗 能针对该病毒提供有效的保护 。 台湾蝙蝠丽沙病毒 也归类为 遗传谱系 1 ,尚未发现有引发人狂犬病的病例,现用狂犬病疫苗针对该病毒也是有效的, 尽管 携带狂犬病毒的蝙蝠所占的比例很小 ,但蝙蝠毕竟存在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所以我们 应该增强对被蝙蝠咬伤风险的警惕,开展相关医学教育。 广大民众应当尽量避免与蝙蝠直接接触 。万一担心暴露于蝙蝠后可能感染狂犬病, 及时彻底清洗伤口可显著降低发病率 , 接种当前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 相关博文:    台湾学者在东亚家蝠中发现新型狂犬病毒:台湾蝙蝠丽沙病毒(TWBLV)    台湾从蝙蝠中检出新型狂犬病毒: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启示    中国首次从蝙蝠分离到狂犬病毒--伊尔库特(Irkut)病毒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29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狂犬病毒经空气传播的4个病例报告
yanjx45 2018-4-10 08:42
狂犬病毒通常不能经空气传播 ,但在极端特殊和偶然的情况下,狂犬病毒是可能经空气传播的。 大约在 35 年以前, 文献中总共报导了 4 例 这样的人狂犬病病例 。 此后在全球再无类似病例发生 。 了解这些病例发生的基本情况,一方面可能有助于某些恐狂症患者消除对狂犬病毒经空气传播的盲目恐惧,另一方面也可让相关专业人员能科学评估相关的风险,杜绝此类偶然悲剧再次发生。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曾 于 2008 年发布名为 “ 人狂犬病的预防 (Human Rabies Prevention)” 的 文件,在其中的 “ 非咬伤暴露 ”一节中, 曾对 经空气传播的狂犬病 问题作过简明扼要的概述: “ 动物非咬伤暴露极少引起狂犬病 。 …最高风险的非咬伤暴露出现在从狂犬病死亡病人接受角膜、实体器官或血管组织的外科移植的病人,以及暴露于 含高浓度狂犬病毒 气溶胶 的人。 有 两个 狂犬病病例 可能是在 实验室 暴露于 气溶胶 而引起,另有 两例 发生在美国西南地区 有数以百万计的无尾蝙蝠栖息的洞穴 中,可能是经由空气传播的暴露而造成。所以,对其他的感染途径也不能完全不考虑。不过, 类似的经空气传播的病例在最近 25 年的时间里再没有发生过 ,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对此类风险的防范意识增强,并更多地采用了适当的预防措施。 ” 下面简介这 4 个经空气传播的狂犬病病例的基本情况: 病例 1,1956年,美国 德克萨斯州, 洞穴(蝙蝠病毒)感染。 1956 年,一位昆虫学家因经常进入大量蝙蝠聚居的洞穴而罹患狂犬病,得到确诊。该昆虫学家 ​​ 曾在美国西南部的德克萨斯州的许多洞穴中工作过,这些洞穴里棲息着 数以百万计 的墨西哥无尾蝙蝠 ( Tadarida brasiliensis ) 。 狂犬病毒在该蝙蝠种群中呈地方性流行。病人没有被咬伤的记忆,因此怀疑狂犬病毒感染可能是经由空气中的微水珠或雾化病毒引起的。 参考文献: Irons, J. V., Eads, R. B., Grimes, J. E., Conklin, A. (1957). The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of bats. Texas Report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 15 , 292–298. 病例 2 , 1959 年,美国 德克萨斯州, 洞穴(蝙蝠病毒)感染。 1959 年 6 月 1 日,一位顾问采矿工程师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医院接受了住院治疗。他主诉呼吸急促和呕吐。在他死后,狂犬病得到确认。此前,他一直在墨西哥和德克萨斯州的洞穴中工作。没有证据证明确实发生过被咬事件,尽管有一个报道说他从一个洞穴出来时面部曾有流血的伤口。 Kent, J. R. Finegold, M. F. (1960). Human rabies transmitted by the bite of a bat: with comments on the duck-embryo vaccine. N Engl J Med 263, 1058–1065. 评论: 以上两个病例都是在有数以百万计的患狂犬病的蝙蝠棲息的 洞穴中发生的,这种特殊的环境为狂犬病毒产生气溶胶提供了合适的独特条件。无数患病蝙蝠在飞翔或倒挂在洞穴顶部休息时,含病毒的唾液会像下雨一样从空中洒向地面。与此同时,大量蝙蝠在空中飞行时会强烈煸动密闭空间中的空气,极大地促进了 气溶胶 的形成。 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在中国并不存在。在全球 1,200 多种蝙蝠中,只有少数几种可感染狂犬病毒,而上述两个病例中感染狂犬病毒的墨西哥无尾蝙蝠在中国并不存在。中国也未发现存在如此巨大数量蝙蝠的洞穴,所以类似的风险在中国并不存在。 病例 3, 1972 年,美国,实验室感染。 1972 年,一位在实验室制备狂犬病疫苗的 56 岁兽医患了头痛、呕吐、腹泻和全身无力。该患者将从狂犬病毒“固定”毒株感染的山羊获得的大脑用作原料来 制备狂犬病疫苗 。该制备过程要使用厨用搅拌器。他在暴露于狂犬病毒 21 天后死于狂犬病。在随后的调查中,观察到该搅拌器可产生可见的 气溶胶 。感染显然是由于生产动物狂犬病疫苗期间吸入实验室产生的气溶胶而引起的。 Winkler, W. G., Fashinell, T. R., Leffingwell, L., Howard, P., Conomy, P. (1973). Airborne rabies transmission in a laboratory work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226 , 1219–1221. 病例 4 , 1977 年,美国纽约,实验室感染 1977年,报告了另一起在实验室感染的狂犬病病例,一名32岁的实验室技术员参与 制备口服疫苗 的实验:用气雾化病毒包裹小颗粒。在他发病前两周左右可能接触到狂犬病病毒的 气溶胶 。 他经历了最初的不适、头痛、发烧、寒战和恶心,然后嗜睡,间歇性 神 志失常。在症状出现 6 天后,他在纽约州的奥尔巴尼被送进医院。 入院时,他昏昏欲睡, 入院后的第二天,他的病情恶化,进入深度昏迷。 该患者多年前曾 用鸭胚狂犬病疫苗 作过 暴露前免疫 , 患病前约 5 个月,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滴度为 1:32 。入院时,他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从 1:32 增加到 1:64,000 ,并在随后的 10 天内增加到 1:175,000 。他的脑脊液也显示有高滴度抗体。狂犬病病毒抗原在皮肤活组织检查或角膜印痕涂片中检测不到。 与以前的病例不同,该患者从 5 月 3 日开始恢复,只是留下了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等 后遗症 。 发病 4 个月后,他能走动,但仍有失语和痉挛。这是关于 预防性免疫接种后又发生狂犬病 的第一个病例 ,也是 经空气传播狂犬病 的第四个有据可查的病例 。 参考文献: Tillotson, J. R.,Axelrod, D., Lyman, D. O. (1977a). Follow-up on rabies – New York.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6, 249–250. Tillotson, J. R., Axelrod, D., Lyman, D. O. (1977b).Rabies in a laboratory worker – New York.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6, 183–184. 评论: 狂犬病毒经空气传播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1, 病毒必须达到很高的浓度和滴度; 2, 要有含病毒的气溶胶的形成。 以上两个病例都发生在研发 狂犬病疫苗 的 专业实验室 。在生产疫苗时,为了提高疫苗产量, 实验室用细胞培养方法增殖的狂犬病毒必须达到尽可能高的浓度 ,还要经过多重程序进行浓缩。而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病毒,产量不可能这么高,也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浓度。 上述病例中,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用到高速 搅拌器、雾化器等机械装置或设备。这个过程会产生含病毒的 气溶胶 ,给操作人员带来风险,必须加强职业防范。 而在实际生活中,在自然状态下,患狂犬病的狗和猫通常只是通过唾液间歇排毒,其唾液中的病毒含量通常较低甚至间歇地表现为 0,通常也没有形成气溶胶的条件。 所以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必要担心狂犬病毒会经空气传播。 事实上除了上述类型的特殊病例外, 全球实际上从未发生过经空气传播的人狂犬病病例 。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31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从狂犬病中康复的7个病例
热度 5 yanjx45 2018-1-19 17:27
只有 7 名患者(见表 1 )有从狂犬病康复的完整纪录。这其中除了一个患者外,其余所有患者均 在临床疾病发作之前开始接受了狂犬病疫苗接种 。 表 1. 人类从狂犬病中康复的 7 个病例 序号 地点 年份 患者年龄 传播来源 疫苗接种 后遗症 参考文献 1 美国 1970 6 蝙蝠咬伤 鸭胚疫苗 无 (完全康复) Hattwick et al., 1972 2 阿根廷 1972 45 狗咬伤 乳鼠脑疫苗 轻微 Porras et al., 1976 3 美国 1977 32 实验室 (疫苗株) 暴露前免疫 严重 Tillotson et al., 1977a, 1977b 4 墨西哥 1992 9 狗咬伤 暴露后免疫(结合) 严重 ( a ) Alvarez et al., 1994 5 印度 2000 6 狗咬伤 暴露后免疫(结合) 严重 ( b ) Madhusudana et al., 2002 6 美国 2004 15 蝙蝠咬伤 无 轻微到中度 Willoughby et al., 2005; Hu et al., 2007 7 巴西 2008 15 吸血蝙蝠咬伤 暴露后免疫 严重 Ministerio da Saude in Brazil, 2008 备注: a, 患者因发生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而在发病后不到 4 年死亡( L.Alvarez ,个人通讯)。 b, 患者因发生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而在发病约 2 年后死亡( S.Mahusudana ,个人通讯)。 参考文献: Jackson, A. C. (2013). Therapy of Human Rabies, in “ RABIES:SCIENTIFIC BASI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MANAGEMENT”, edited by Jackson, A.C, Third edition, 2013, Elsevier Inc. OxfordOX5 1GB, UK 1 ,第一个病例 人狂犬病的第一个康复病例是 1970 年发生的,是唯一没有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的病例( Hattwick et al., 1972 )。 来自俄亥俄州的 6 岁男孩马修·温克勒( Matthew Winkler )被一只蝙蝠(大棕蝠,学名 Eptesicus fuscus )咬在左手拇指上,这只蝙蝠后来被证明患有狂犬病。 咬后第 4 天开始 接种鸭胚狂犬病疫苗。在完成多剂量疗法后不久,在 咬后第 20 天, 他出现发热和脑膜的症状。他的脑脊液( CSF )检测结果是 125 个白细胞 / μ L ( 75 %单核细胞和 25 %多形核白细胞),并且 CSF 蛋白质含量升高。他出现了不正常的行为,后来曾发生昏迷。他有局灶性神经体征和癫痫发作,并出现心脏和呼吸系统并发症。 随后他表现出逐步的症状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明显得到很好的恢复。 脑活检证实出现脑炎。 他的血清中针对狂犬病毒的中和效价在 3 个月时的峰值达到 1:63,000 。 该效价远高于接种疫苗后可能观察到的效价。 他的脑脊液中也有非常高的中和抗体效价,这也在疫苗接种后未曾观察到的。未能从脑组织、脑脊液或唾液中分离出狂犬病毒来,这可能是由于高抗体水平导致病毒被中和。 参考文献: Hattwick, M. A. W.,Weis, T. T., Stechschulte, C. J., Baer, G. M., Gregg, M. B. (1972). Recovery from rabies: A case report.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76, 931–942. 2, 第二个病例 第二个康复病例是一名 45 岁的女性, 1972 年在阿根廷,她的左臂遭受一只狗多次深部咬伤( Porras 等, 1976 )。 狗发生神经系统病征, 4 天后死亡。 被咬后第 10 天开始 ,患者连续 14 天每天接受一次 乳鼠脑狂犬病疫苗 接种,随后进行两次加强剂量。 被咬后二十一天(在第十二次疫苗接种时) ,她出现左臂感觉异常,随后扩散并伴有疼痛 。 继续接种疫苗。 被咬后 31 天,她被送入医院,此时她四肢轻瘫和反射亢进。 她的症状有四肢无力、上肢(左侧较严重)震颤、小脑病征(共济失调, 辨距障碍 和 轮替运动障碍 ),广泛的肌阵挛,和下肢反射亢进。 显著的小脑症状在狂犬病中是很少见的,尽管小脑中神经元的典型感染,包括浦肯野细胞( Purkinje cells )和深小脑核( deep cerebellar nuclei )。 CSF 检测结果为 5 个细胞 / μ L , CSF 蛋白略有升高,达到 0.65 g / L 。她的抗狂犬病病毒的血清中和效价在大约 3 个月时达到峰值 1:640,000 ,并且她的 CSF 也具有非常高的中和抗体效价。狂犬病毒未能从她的唾液或脑脊液中分离出来,角膜印迹涂片也显示狂犬病病毒抗原阴性。她接受狂犬病疫苗的两个加强剂量后不久就出现神经功能退化,包括精神状态的改变,全身性惊厥,吞咽困难和四肢瘫痪。她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表现出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症状出现 13 个月后,她的恢复被报告为“接近完成”。然而,没有描述她的残余神经缺陷( Porras 等, 1976 )。这名患者的不寻常的神经学特征以及乳鼠脑狂犬病疫苗的加强剂量接种后临床表现出现恶化,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由脑组织狂犬病疫苗引起的脑脊髓炎是否在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中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Porras, C., Barboza,J. J., Fuenzalida, E., Adaros, H. L., Oviedo, A. M., Furst, J. (1976). Recovery from rabies in man.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85, 44–48. 3, 第三个病例 第三个病例是 1977 年纽约的一名 32 岁的实验室技术人员,曾用鸭胚狂犬病疫苗预先预防性免疫接种( Tillotson , Axelrod & Lyman , 1977a; Tillotson , Axelrod & Lyman , 1977b )。 患病前约 5 个月,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滴度为 1:32 。 他曾与 狂犬病毒疫苗株 接触过, 并且在他发病前两周左右可能接触到狂犬病病毒的气溶胶 。 他经历了最初的不适、头痛、发烧、寒战和恶心,然后嗜睡,间歇性 神志失常 。 在症状出现 6 天后,他在纽约州的奥尔巴尼被送进医院,表现出失语症,反射亢进和原始反射。 CSF 检测显示 230 个白细胞 / μ L ( 95 %单核细胞),蛋白含量升高到到 1.17 g / L 。 入院后的第二天,他的病情恶化,进入深度昏迷。 他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从 1:32 增加到 1:64,000 ,并在随后的 10 天内增加到 1:175,000 ( Tillotsonetal.,1977a )。 他的 CSF 也显示有高滴度抗体。 狂犬病病毒抗原在皮肤活组织检查或角膜印痕涂片中检测不到。 发病 4 个月后,他能走动,但仍有失语和痉挛( Tillotsonet al.,1977a )。 这是关于 预防性免疫接种后发生的狂犬病病例的第一份报告 ,也是由于经 空气接触病毒而传播狂犬病的第四个有据可查的病例 。 参考文献: Tillotson, J. R.,Axelrod, D., Lyman, D. O. (1977a). Follow-up on rabies – New York.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6, 249–250. Tillotson, J. R., Axelrod, D., Lyman, D. O. (1977b).Rabies in a laboratory worker – New York.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6, 183–184. 4, 第四个病例 第四个病例于 1992 年发生在墨西哥( Alvarez et al., 1994 )。一名 9 岁男孩遭受严重的狗咬伤,并接受了局部伤口治疗。被咬后 第二天 ,接种 VERO 狂犬病疫苗 , 但未给予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被动免疫。 被 咬后十九天 ,他出现发热和吞咽困难。随后他出现了各种神经症状和惊厥。他从来没有发生过恐水症或吸气痉挛。他被送入医院,随后昏迷不醒。 CSF 显示 184 个细胞 / μ L ( 65 %单核细胞)。他有好几天依靠呼吸机。 狂犬病病毒未能从唾液中分离出来,狂犬病病毒抗原在皮肤活检或角膜印迹涂片中均未发现。他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峰值为 1:34,800 (咬后 39 天),具有非常高的 CSF 抗体滴度。他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四肢瘫痪和视力障碍。虽然他恢复了一段时间,但是他在将近 4 年后 去世了( L. Alvarez ,个人通讯)。 参考文献: Alvarez, L., Fajardo, R., Lopez, E., Pedroza, R.,Hemachudha, T., Kamolvarin, N., et al. (1994). Partial recovery from rabies in a nine-year-old boy.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13, 1154–1155. 5, 第五个病例 第五个病例是印度的一名 6 岁女孩,他被一只狗咬伤脸和手,狗 4 天后死亡( Madhusudana , Nagaraj , Uday , Ratnavalli 和 Kumar , 2002 年)。她在第 0 天,第 3 天和第 7 天接受了三剂 纯化的 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 ( PCECV ), 但没有进行局部伤口处理,并且没有施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咬伤 14 天后 ,她出现了狂犬病的临床特征,包括发烧、吞咽液体困难和幻视。考虑到 PCECV 可能引起的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一剂狂犬病人二倍体细胞疫苗。随后她出现了唾液过度分泌和局灶运动性癫痫发作,并陷入昏迷状态。磁共振( MR )扫描显示大脑皮层、基底节和脑干的 T 2 加权高信号。她的 CSF 淋巴细胞增多。她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峰值在 110 天后为 1:312,000 ( 7,800IU /mL ),此时其 CSF 抗体滴度为 1:182,000 ( 4,550IU /mL )。没有分离出狂犬病毒,皮肤活组织检查和角膜检查均为狂犬病病毒抗原阴性。她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四肢僵硬和不 自主的动作,以及经常有角弓反张。她在大约 2 年后去世 ( S.Madhusudana ,个人通讯)。 参考文献: Madhusudana, S. N., Nagaraj, D., Uday, M., Ratnavalli, E., Kumar, M. V. (2002). Partial recovery from rabies in a six-year-old girl (Lett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6(1), 85–86. 6, 第六个病例 第六个病例于 2004 年 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发生( Willoughby , Jr. et al., 2005 )。一名以前健康的 15 岁 女孩在参加教堂服务时左手食指被一只 蝙蝠 咬伤,随后她放飞了这只蝙蝠。伤口用过氧化物清洗,但当时没有求医。 咬后约一个月左右 ,左手出现麻木和刺痛感,接下来 3 天内出现与双侧部分第六神经麻痹相关的复视,不稳定和恶心呕吐。 核磁共振( MRI )检查结果是脑部正常。在发病后的第四天, CSF 显示有 23 个白细胞 / μ L ( 93 %淋巴细胞),并且 CSF 蛋白含量为 50mg / dL ,属轻度升高。随后出现发烧( 38.8 ℃)、眼球震颤、左臂震颤和痉挛,大约在那个时候获得了蝙蝠咬伤的病史。在神经症状出现 5 天后,患者被转到密尔沃基的三级医院。重复的 MRI 扫描,结果是正常的。在进入医院第一天,在血清和 CSF 中都分别检测到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分别为 1:102 和 1:47 ),且随后都有增加(分别为 1:1183 和 1:1300 )。 对于狂犬病病毒抗原, Nuchal 皮肤活组织检查为阴性, RT-PCR 未检测到皮肤活检组织或唾液中的狂犬病毒 RNA ,唾液病毒分离阴性。 对患者采用插管并置于药物诱导的昏迷状态, 所用药物包括非竞争性 NMDA 拮抗剂氯胺酮,用量为 48mg / kg / 天,同时连续输注和静脉注射咪唑安定 7 天。 曾有一个特别的尝试,要在其脑电图中维持爆发 - 抑制模式,于是补充了苯巴比妥。 她还接受了静脉注射的利巴韦林和每天经肠道给予的 200 毫克金刚烷胺。 她的状况有所改善,带着神经功能缺损出院,随后显示神经功能进一步改善( Hu et al 。, 2007 )。 参考文献: Willoughby, R. E., Jr., et al., Tieves, K. S., Hoffman, G.M., Ghanayem, N. S., Amlie-Lefond, C. M., Schwabe, M. J., et al. (2005). Survivalafter treatment of rabies with induction of com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2(24),2508–2514. Hu, W. T.,Willoughby, R. E., Jr., Dhonau, H., Mack, K. J. (2007). Long-termfollow-up after treatment of rabies by induction of coma (Letter). 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7(9), 945–946. 7, 第七个病例 最近的第七个病例是巴西的一个 15 岁男孩 ( Ministerio da Saude , 2008 年)。他曾受到一只 嗜血蝙蝠 ( hematophagous bat )的猛烈袭击。在 29 天后,即 2012 年 10 月 6 日,他开始出现狂犬病症状。在症状出现之前,他曾接种了 4 剂狂犬病疫苗 。皮肤活组织检查呈狂犬病毒 RNA 阳性,并鉴定出相应的病毒属于吸血蝙蝠变种。 2012 年 10 月 11 日,对他进行了插管治疗,并按照 “密尔沃基方案 (Milwaukeeprotocol) ”,开始采用治疗性(诱导)昏迷和其他治疗措施。该男孩从狂犬病康复,但留下了十分严重的神经后遗症。 参考文献: Ministerio da Saude in Brazil. (2008). Rabies, humansurvival, bat – Brazil: (Pernambuco). ProMED-mail, 20081114.3599. Available at http://www.promedmail.org/Accessed 07.08.12.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44655 次阅读|5 个评论
全球人狂犬病最长潜伏期的首份病例报告:争议不断
热度 2 yanjx45 2012-5-31 11:23
对超过 20 年前发表的有关狂犬病的研究报告,都应采取置疑的态度。 狂犬病与其他典型的病毒病相比,潜伏期较长,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缓慢,因此狂犬病毒的检测和鉴定相对而言更加困难,相关技术在过去 20 年才取得较大进展。对于国际上 20 年前发表有关狂犬病的研究报告,目前相关学术界通常采取置疑的态度:如果以前的结论未得到后续实验的验证,或与后续实验的结果有矛盾,通常不采信以前的结果。国内有关狂犬病的研究与国际水平相差很大,对国内发表的相关论文,可能对十年前发表的都应当更多地采取置疑的态度。 狂犬病的潜伏期最长可达 6 年的说法从未得到完全肯定 美国在 1991 年曾发表 全球人狂犬病最长潜伏期的首份病例报告 。澳大利亚曾在 1992 年发表了类似的 第 2 份报告。 对这些 20 年前报告的病例,国际上一直存有争议,并不认为已得到充分证明。而且此后再无此类长潜伏期的可靠的报告。 现在将 美国在 1991 年报告 人狂犬病最长潜伏期首份病例报告的原始论文进行节译 ( 见下一篇博文 ) 。 这篇论文的题目就是 :“ 无法解释 的……狂犬病病例”,说明作者本身对类似病例的可靠性的信心就不足。 其中 2 个病人是已在美国生活 6-7 年、分别来自老挝和菲律宾的移民。由于美国已基本消灭了狂犬病,在美国感染狂犬病的机会极少,推测这 2 个病人是在移民美国 (6 年 ) 之前在来源国感染了狂犬病毒,该病毒保持潜伏状态达 6-7 年,最后病人在美国发病死亡。 从病例的具体介绍看,其中的疑点从一开始就很多。病毒的直接来源并不清楚,病人或家属报告的咬人的狗其实都是健康狗,肯定不可能是病毒的来源。报告提供的所有证据都属间接证据。 作者在讨论中自己就提出置疑 : 存在这种可能:与在这些病人脑内发现的变种病毒相同 ( 不能区分 ) 的病毒在美国存在,但是在本次调查中未能检测到。 另一种可能也不能完全排除: 这些病人在美国居住期间,曾非法去过美国之外的狂犬病流行地区,或曾返回到他们出生的国家。 国内学术界要倡导对科研报告的置疑态度 国内的许多所谓狂犬病 超长潜伏期病例 ( 例如有声称潜伏期达数十年的 ) 报告,通常无法证明在近期未曾发生非典型 ( 非咬伤 ) 的 2 次或多次暴露,因此 均不被国际相关学术界承认 。 对国内的所谓超长潜伏期病例,居然有那么多人相信,甚至被写入教科书,被当成当然的真理,这说明整个中国社会对现代科学思维的训练还相当欠缺。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13798 次阅读|3 个评论
全球人狂犬病最长潜伏期的第2份病例报告
热度 12 yanjx45 2012-5-28 23:29
说明: 1. 美国在 1991 年 曾发表 全球人狂犬病潜伏期最长为 6 年 的首份病例报告 ,该病人是已在美国生活 6 年的来自菲律宾的移民。由于美国已基本消灭了狂犬病,在美国感染狂犬病的机会极少,有若干证据可证明该病人是在移民美国 (6 年 ) 之前在菲律宾感染了狂犬病毒,最后在美国发病死亡。 ( 报告该病例的论文: Unexplained rabies in three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virologic investigation. N Engl J Med. 1991; 324:205–11.) 2. 澳大利亚曾在 1992 年 发表了 全球人狂犬病最长潜伏期的第 2 份病例报告。 该病人出生于 越南 ,曾在中国 香港 居住一段时间,在移民澳大利亚 4 年后发病死亡。当时认为该病人是在 越南 感染了狂犬病毒,因此潜伏期可能 超过 6.5 年 。 ( 报告该病例的论文: A second Australian case, with a long incubation period . Med J Aust. 1992;156:651–4.) 3. 本译文的原文发表于 2008 年 ,是对上述澳大利亚病例的重新检查。结果认为感染该病人的病毒可能来源于 香港 ,其潜伏期可能比原来估计的稍短,为 4.5-6 年 。 ( Reexamination of human rabies case with Long incubation, Australia ,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14(12) : 1950-51) 4. 国内 的许多所谓狂犬病超长潜伏期病例 ( 例如有声称潜伏期达数十年的 ) ,通常无法证明在近期未曾发生非典型 ( 非咬伤 ) 的 2 次或多次暴露,因此 均不被国际相关学术界承认 。 澳大利亚人狂犬病长潜伏期病例的重新检查(译文) 长潜伏期是狂犬病毒感染的一种偶然情况,但在那些没有狂犬病的国家,如果人类急性脑炎病例的病史中涉及病人曾到狂犬病流行地区旅游,则应当考虑到狂犬病可能有较长潜伏期。直到 1987 年,澳大利亚仅记载过一例因旅游而感染狂犬病的病例。然而在 1990 年 ,一个 长潜伏期的狂犬病极端病例 被诊断出来。患者是一位 10 岁的越南小姑娘,她体内的狂犬病在她于澳大利亚持续生活大约 5 年 后发作。公共卫生官员对该病例病史的全面调查得出的结论认为,感染可能源于越南,这位小姑娘于 1984 年 7 月离开那里,这提示一段可能超过 6.5 年 的长潜伏期的存在。对分离自该患者尸检样本的狂犬病毒基因组的一个小片段的初步序列分析,证实了该病毒可能的源头是东南亚。 此后,狂犬病研究领域出现了两项主要进展,表明对该病例应当重新检查。第一项进展是 澳大利亚蝙蝠狂犬病毒的发现 。与狂犬病毒密切相关的 澳大利亚蝙蝠狂犬病毒( ABLV ) ,从澳大利亚的两个死亡病例的患者体内分离出来,而且其中一位患者被推断有着 27 个月的可能的潜伏期。第二项进展是, 在很多亚洲国家, 包括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特别是在越南, 对狂犬病毒系统发生的研究增多 。 这位患者(越南小姑娘)死后,其大脑的一份分解样本被送往位于 Geelong 的澳大利亚动物卫生实验室。尽管没有从这份样本分离出活病毒,但通过 PCR 扩增出了病毒基因组的一些短序列。通过这些序列中的一条,得到了核蛋白基因一段 200 bp 的序列,此序列证实了患者死于狂犬病的临床诊断。这段序列被用来和当时已知的少量狂犬病毒序列进行比较。虽然比较是有限的,因为没有来自越南的有代表性的序列,但是这次早期的比较仍然显示病毒是亚洲起源的。 为了重新研究此病例,我们重新评估了源自此病例的另外一条病毒序列和一组来自东南亚的狂犬病毒序列,包括来自越南和中国的病毒以及 ABLV 样本。采用死后的脑部样本,经原始 cDNA 片段的扩增获得序列资料,这条 306 bp 的序列( GenBank 序列号: EU854576 )对应巴斯德病毒基因组( NC_001542 )核酸 的第 71 — 376 位,编码病毒核蛋白起始的 102 个氨基酸。其它序列获自提交给 GenBank 的已公布的研究结果。用 DNAstar Lasergene 第 7 版程序排列和编辑这些序列。通过应用先前提到的 3.5 版的 PHYLIP ,采用邻接法和最大可能性分析法。用一条源自欧洲蝙蝠狂犬病毒 2 型( EF157977 )感染人类病例的序列作为外群对照。选用千次重复来评估系统发生分析的自举支持 (bootstrap support) 。 此项研究得到的系统发生树 ( 图 ) 表明,该 1990 序列归类在了 狂犬病毒 1 型进化分枝 的范围内,而与图内的 4 个 澳大利亚蝙蝠狂犬病毒 ( ABLV) 序列明显不同。这些发现 排除了那位越南小姑娘到澳大利亚之后感染 ABLV 的可能 ,目前已知这种病毒流行于澳大利亚蝙蝠中。来自该患者的病毒属于 狂犬病毒 1 型进化分枝 ,形成一个与在中国发现的病毒亚组最密切相关的独立世系。该序列与来自越南狂犬病毒的一小段序列明显不同,这说明中国比她的最初来源国更可能是病毒的发源地。 虽然该病例的病史不能提供患者家庭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 时与狗互动的证据,但是 在患者家庭在香港居住的这段时间,狂犬病曾是这块殖民地的流行病 。从 1980 年到 1984 年,香港有 5 例人狂犬病记载。其中只有 2 例的患者有狗咬的明确证据,其它 3 例的病史不能提供动物咬伤的证据。从 1956 年到 1979 年,香港没有发生过狂犬病,但是在其邻近的中国广东省的狂犬病发病率上升后,该病曾短暂地重返这块殖民地。 如果香港是这位小姑娘被感染的地方,那将表明存在着一段 4.5-6 年 的潜伏期。 这样的长潜伏期对狂犬病毒感染来说是罕见的。一份对印度 Amritsar 177 个病例进行的早期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90% 的人感染病例中,狂犬病在暴露后 6 个月内发作。然而,在处置不明原因的脑炎病例时,临床医生们应当了解病人在多年内是否外出旅行。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33996 次阅读|38 个评论
中美狂犬病教授共同治愈恐狂症一例
热度 5 yanjx45 2012-4-22 15:30
据博友 Roy1981 今天上午给本博主的留言反映,他的恐狂症在中美两国狂犬病教授的共同帮助下,已完全治愈。他在留言中介绍了他的相关情况和主要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现将本博主对 该 留言的回复及该留言原文照录如下, 希望更多的恐狂症患者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 博主回复 (2012-4-22 14:09) : 祝贺你走出恐狂症的困境。 你总结得不错。你的英语也不错。 特别值得嘉许的是,你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善于从浩瀚的知识的海洋中快速获取正确、有用知识,这种能力和技巧是值得所有年轻人学习和借鉴的。 Roy1981 留言 2012-4-22 09:02 各位好!本人前段时间,由于对狂犬病的恐惧而苦恼。先后打了疫苗,查了抗体,咨询了行业专家,包括:严老师和国外的专业人士。现在已摆脱苦恼。总结一下,和大家分享: 1. 严老师的观点和我从国外的专业人士或机构处获得的信息,大都一致。所以,请相信严老师; 2. 推荐两个专业的国外网站。(完全应该由国内的相关从业人员如: CDC 学习并在国内正确普及。但很遗憾,他们不少都是 Rubbish ) - http://www.who.int/rabies/en/ - http://www.worldrabiesday.org/ 推荐两篇文章: - http://www.who.int/rabies/ExpertConsultationOnRabies.pdf - http://www.infzm.com/content/62928 3. 对于潜伏期, WHO (世界卫生组织) 931 报告承认的最长潜伏期为 6 年 ( 注 : WHO近期对狂犬病潜伏期的最新立场是:最长不超过一年。 见本博客的文章: WHO最新立场:狂犬病潜伏期最长不超过一年! ) 。我个人的观点是:这说明目前的世界纪录为 6 年。没有必要担忧自己会创造新的纪录。这样的可能性有如被陨石击中。担心这,还不如担心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和交通安全等; 4. 请相信疫苗的效用。按照 WHO 推荐的方法接种疫苗,可彻底清除潜伏的病毒。而且,只要在发病前接种,都是有效的。所以,对于超长潜伏期的担忧,不放心的话,也可注射疫苗。可消除所有的担忧,毕竟你有打破世界纪录的权力; 5. 发病前,注射了疫苗,体内的病毒就能被彻底清除,就不会再得狂犬病。也不会因为曾经潜伏过病毒,而导致其他的疾病或者创伤。狂犬病毒只能导致狂犬病。病毒清除了,就不会再得狂犬病,也不会产生其他任何的疾病和创伤。 6. 接种完疫苗后,通常没有必要查抗体。至少 WHO 标准的接种流程不推荐; 7. 接种完疫苗后,就应该彻底放下。如果还有疑虑,那很大程度上是存在心理疾病,至少,性格上有问题。要么找心理医生治疗;要么视这段经历为一个磨砺自己性格的机会。 以下为我( R )向一国外专业人士 Debbie ( D ) 的咨询邮件的部分内容。他被 WHO 视为专家,为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教授。 ( 博主注:以下英文的内容在原则上与上述用中文写的总结是一致的。欢迎 Roy1981 或其他英文好的博友将这些英文译成中文,以方便英文不好的博友。 ) R: 1. I was bitten by dogs twice when I was in kinder garden almost 25 years ago without any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do you think it is possible for me to get rabies due to these 2 bites? For sure, I am still alive:-) 2. During incubation period, can the rabies virus attack body? 3. If rabies virus is eliminated by vaccination before symptom occurs, there won't be any disease in the future, right? D: There are a few questions to ask about your bites before I answer. What country were you bitten in? Where were you bitten and were the wounds washed etc? Would you kindly tell me the circumstances of your bites? Rabies vaccination will enable your body to produce antibodies to the virus and that process will prevent you from developing rabies. Once a person is vaccinated, they have “immune memory”. Thus if you are exposed after vaccination, you would only need to receive a short booster series of rabies vaccine. If you have a job or hobby that puts you at increased risk of exposure to rabies, you could consider to have rabies pre-exposure vaccination. R: I am located in China. One bite is at shank, while the one at thigh. These two bites happened around 25 years ago. So I have no more detailed memory. In case of any record-breaking long incubation period, I did vaccination recently. D: If you have received rabies vaccination recently for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can you tell me how many doses of vaccine that you received and on what dates? Once a person received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they have developed an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rabies. It is the best strategy. R: I received 5 doses per WHO suggested process on (0, 3, 7, 14, 28). The last dose was on Mar. 17th. D: Answers to your first 3 questions. 1. Since you have received the WHO recommended PEP regimen and your last dose was on March 17th, you should not worry about contracting rabies from the previous bites you received 25 years ago. You will have antibodies to the rabies virus. 2. No need to worry about this. Your PEP will have provided you with the immune response to inactivate rabies virus. Normally, when a person does not receive PEP after an exposure, rabies virus will enter the nerves and travel 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ventually reaching the brain. However, as I mentioned, this will not happen in your case since you had the recommended PEP regimen. 3. You have the best protection at this point. If you are re-exposed in the future, you only need to receive a two-dose booster series, one injection is given on day 0 and the second is given on day 3. R: There is one thing I did not state clearly. I know that there can not be any symptom during incubation period. Does it mean rabies virus does not attack body during incubation period? I am a little bit afraid that during incubation period, the virus can attack body especially nervous system but without any symptom, which can lead to other diseases (of course not rabies) after rabies virus is inactivated by antibody. D: No, the rabies virus will not cause other diseases and any rabies virus that would could have potentially been infiltrated into a wound during a bite will be totally eliminated from the body due to the PEP vaccination. Therefore, there is no rabies virus left and nothing can be caused by it. R: Is it necessary to check antibody? D: No, it is not necessary to check your antibody. The PEP 5-dose vaccination regimen elicits a very high immune response. Checking antibody levels after PEP is not routinely recommended by WHO. ( 博主注 : Dr. Debbie (Deborah) Briggs is an adjunct professor in the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at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 She has contributed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abies. Her interests focus on veterinary and human diagnostics, laboratory quality assurance, educational awareness, and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附:以上英文的中文译文。谢谢 Roy1981 连夜提供了译文( Roy1981 的中文也很不错)。 Roy1981 2012-4-23 00:13 对本博文的评论(回复): 谢谢您的回复及夸奖,严教授。也再次感谢您的专业精神和善意的开导。以下的翻译,敬请各位朋友参考。如有不准确之处,请严教授指出。 我: 1. 我在近25年前读幼儿园的时候被狗咬过两次,且没有采取暴露后的预防措施。您认为我可能由于这两次咬伤而得狂犬病吗?当然,我还活着。:-) 2. 在潜伏期内,狂犬病毒会攻击机体吗? 3. 如果在发病前,狂犬病毒在接种疫苗后被清除,以后就不会再因此患病,对吗? Debbie: 在回复之前,对于你的咬伤,我有一些问题需要确认。你在哪个国家被咬的? 身体什么部位被咬?是否清洗伤口?请告诉我咬伤的具体情况。接种狂犬疫苗将使你的身体产生病毒抗体,这样将防止你感染狂犬病。一旦接种疫苗,你将产生“免疫记忆”。这样,如果在接种疫苗后暴露,你只需要采取狂犬疫苗的加强接种。如果你的工作或者爱好让你有较高的暴露危险,你可以考虑采取暴露前接种狂犬疫苗。 我: 我在中国,一次小腿被咬,另一次大腿被咬。由于这两次被咬都发生在约25年前,具体的细节我记得不清楚。以防万一打破潜伏期的世界纪录,我近期接种了疫苗。 Debbie: 如果你近期采取了暴露后预防的疫苗接种,请告诉我你打了几针以及接种的时间。如果采取了暴露后预防的接种,你的机体将产生病毒的免疫应答。这样做最好。 我: 我按照WHO推荐的方案打了5针(0, 3, 7, 14, 28),3月17日打了最后一针。 Debbie: 对于你最初的3个问题,回复如下: 1. 鉴于你已经采取了WHO推荐的PEP(暴露后预防)接种方案,且在3月17日打了最后一针,你不必再担忧由于25年前被咬而感染狂犬病。你的机体将产生狂犬病毒的抗体。 2. 没有必要担心这个。你采取的PEP方案,将使你产生免疫应答,由此灭活(清除)狂犬病毒。通常情况下,当人在暴露后不采取PEP措施,狂犬病毒将进入神经并扩散至中央神经系统并最终到达大脑。但是,如我之前所述,由于你采取了PEP措施,这种情况将不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3. 在这点上,你具备了最好的保护。如果以后你再次暴露,你只需要接受两针加强针。一针暴露当天注射,3天后注射第二针。 我: 我有一个问题没有阐述清楚。我明白在潜伏期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这是否意味着在潜伏期内,狂犬病毒是不会攻击机体?我有些担心,病毒在潜伏期内会攻击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只是没有症状而已。但当病毒被抗体清除后,却由此可能导致其他的疾病(当然不是狂犬病)。 Debbie: 不,狂犬病毒不会导致其他的疾病。任何可能在咬伤过程中渗入伤口的狂犬病毒,都会由于PEP接种,而从身体彻底清除。因此,将不会再有狂犬病毒,将不会再有任何问题。 我: 有必要检测抗体吗? Debbie: 不,没有必要。5针PEP接种方案能引起很高的免疫应答。WHO不推荐在PEP后例行检查抗体。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21266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SARS病人进展期影响表现
zhangqw 2011-6-16 20:17
病变初期的小片状影像改变多在3~7天内进行性加重。多数患者在发病后2-3周进入最为严重的阶段。X线和CT显示病变由发病初期的小片状影像发展为大片状,由单发病变进展为多发或弥漫性病变 (图11,12)。病变可由一个肺野扩散到多个肺野,由一侧肺发展到双侧。病变以磨玻璃影最为多见,或与实变影合并存在。有的病例X线胸片显示病变处合并肺纹理增粗增多,CT显示肺血管影像增多。有的患者在X线胸片显示两侧肺野普遍增高,心影轮廓消失,仅在肺尖及肋角处有少量透光阴影,称为“白肺”。“白肺”提示患者发生了ARDS。患者在死亡前可出现“白肺”,也有的患者经治疗后“白肺”的影像吸收。病变部位以两肺下叶明显多见。大部分患者病变在肺野的内、外带混合分布,呈肺野中心性分布者很少见。 http://www.hyey.com/health/xywy/jbdq/zhkx/cr/200607/22649.html 图11 图9病例发病后20天X线胸片,两肺弥漫磨玻璃
2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非典型狂犬病一例报告
热度 5 yanjx45 2010-12-20 09:38
严家新 鲜文 徐葛林 冯彦文 郑新雄 祝玉桃 刘碧芬 作者单位: 430060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 严家新、徐葛林、郑新雄、祝玉桃、刘碧芬 )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鲜文 ) ;武汉市传染病医院 ( 冯彦文 ) 2004 年 12 月,武汉市江夏区发生一例疑似狂犬病死亡患者,经调查确认系 非典型狂犬病病例。 死者 61 岁,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某村农民。发病前无外出史,未发现有心、脑血管疾病史,健康状况正常。 2004 年 9 月 25 日,该患者被本村邻居自养犬咬伤左踝关节处,当时未作伤口冲洗及消毒处理。 12 月 15 日出现全身发痒症状, 16 日外出回家时感觉骨痛, 17 日出现下肢瘫软等症状,送当地区医院诊治,因疑为狂犬病即转往武汉市传染病医院就诊。院方知其有犬伤史且有喝水打呛表现,初诊为狂犬病。由于患者家属不同意住院而返回家中,尔后数日患者未作任何治疗。 20 日患者出现下肢瘫痪、衰竭症状,被送往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住院诊治,诊断为昏迷待查;吸人性肺炎。 12 月 25 日患者因呼吸衰竭在家中死亡。 该伤人犬外观正常 ,但有进食不爽、发声低下表现;该犬咬伤死者前曾与同村另 2 只犬打斗,并致死其中一只。此犬伤人后,被犬主带回栓系时又咬伤男主人手腕。由于连伤 2 人,该犬被犬主施以饿罚, 3 天后犬主将毙亡犬弃于村外后被其他村犬分食。 犬主认为该犬伤人前后并无过多异常,但现在看来,该犬当时已属可疑疯犬。 该死者被咬前后未使用过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 ( 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 。 12 月 20 日,死者生前在家中由郑店卫生院检验员采集血标本和痰液标本各一份,当即送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检测。经采用 ELISA 方法分别对两份标本进行抗狂犬病抗体及狂犬病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抗狂犬病抗体滴度为零 ) 。 24 日武汉市传染病医院再次采集血样送武汉所基因工程室采用 ELISA 方法检测,结果为抗体阳性,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 (RFFIT) 进一步检测,确定抗狂犬病中和抗体滴度为 4 . 2 IU / m1 。 讨论:① 病例的确定性 :死者有被可疑疯犬咬伤史,未及时冲洗处理伤口,且发病前后未接受任何主动和被动免疫预防措施,经过 80 天潜伏期后发病,出现皮肤瘙痒、下肢瘫痪等症状;患者经血清学检测结果为抗狂犬病抗体阳性,且滴度较高 (4 . 2 IU / m1) ;发病 10 天后因衰竭昏迷导致死亡。 由于狂犬病毒的抗体不可能在隐性感染的情况下自然产生,故对于从未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患者,抗体检测的明确阳性结果可确诊其为狂犬病。 ② 病例的特殊性 :一般将狂犬病病例分为狂躁型和麻痹型两种。典型的狂犬病病例多为狂躁型,且表现有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等狂犬病特异症状。死者发病期间缺乏上述狂犬病特异恐水症,病程较国内常见时间 (3 7 天 ) 稍长,可认为该病例是一个不典型 ( 麻痹型 ) 的狂犬病病例。 ③ 相关病例 :被该犬同时咬伤的犬主,亦未接受抗狂犬病免疫预防接种,迄今状态良好。 因狂犬病的潜伏期有可能长达数年,所以我们曾多次建议该犬主应尽快补种全程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 。 ④ 传染来源 :可疑犬伤人前数月,无离村外出史,死者所在村也未发现有外来疯犬或可疑犬窜人骚扰。全江夏区在前 3 年中,仅于 2003 年 7 月在距死者住地数十里的某乡报告过一例狂犬病确诊病例。因此,该狂犬病例的传染来源有待进一步探究。 ⑤ 实验室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 : 由于狂犬病毒的抗体不可能在隐性感染的情况下自然产生,对于从未接种过狂犬病疫苗者 ( 如本病例 ) ,抗体检测的明确阳性结果,对狂犬病诊断有肯定意义;而有文献资料显示,抗体检测的阴性结果则不能完全排除狂犬病。 ( 收稿日期: 2005 07 07)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16710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5: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