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海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精神的和物质的:一起来吧!
热度 16 zhangyuxiu 2012-1-30 10:05
精神的和物质的:一起来吧!
   大年初六,太阳终于出来了,吃了自己头天晚上烤的香喷喷的健康面包(见下图),稍事休息就拿着相机奔向海边,不仅练习摄影而且晒晒自己,也消化消化刚吃进去的物质食粮,否则真担心自己要发霉了,要腐败掉了。海边帆船点点,虽然阳光和煦,但风吹在身上还是冷冷的,零上12-16度的天,能温暖吗?但海边还是有很多孩子和大人在嬉水,还有一些人在游泳,大海、沙滩、海边嬉戏的孩子和大人,不惧寒冷游泳的人,在冰冷的海水中一次次跌到海水里,一次次爬到帆船上的弄潮儿,这些构成了生机勃勃的人生场景,活着,就要有这样积极的人生态度,难道不是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133 次阅读|58 个评论
大年初六,海边玩耍的孩子
热度 9 zhangyuxiu 2012-1-29 09:28
大年初六,海边玩耍的孩子
   大年初六,海口终于放晴了,结束了近十天的阴雨绵绵的日子,太阳露出了温暖的脸,和煦的阳光把天映得蓝蓝的,上午,人们纷纷晾被褥,以赶走潮湿和阴冷;下午,纷纷走出家门到户外晒太阳,游玩。海口西海岸海边游人如织,许多大人和孩子一起在沙滩上挖城堡,堆小人儿;孩子们光着小脚,在海水里来回奔跑,小脸和小脚被冷风和海水冰得红红的。这悠闲的时光让人觉得生活真美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334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海边椰林听到的歌
jlpemail 2012-1-24 08:42
玫瑰香 茉莉香 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 玫瑰香 茉莉香 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 月里嫦娥播的种 山中仙女育的秧 长成四季常青树 开出那个小花 金黄黄 玫瑰香 茉莉香 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 玫瑰香 茉莉香 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 月里嫦娥播的种 山中仙女育的秧 长成四季常青树 开出那个小花 金黄黄 有风香十里 无风十里香 香了月亮香太阳 有风香十里 无风十里香 香了月亮香太阳 天上人间都飘香 玫瑰香 茉莉香 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 玫瑰香 茉莉香 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 勤劳的小伙播的种 勤劳的村姑育的秧 长成生活的常青树 就像一杯美酒 醉心房 玫瑰香 茉莉香 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 玫瑰香 茉莉香 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 勤劳的小伙播的种 勤劳的村姑育的秧 长成生活的常青树 就像一杯美酒 醉心房 有风香十里 无风十里香 香了小河香山岗 有风香十里 无风十里香 香了小河香山岗 生活处处都飘香 生活处处都飘香
个人分类: 诗词场|1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边逐浪之三亚印象
热度 13 wangfangnk 2012-1-18 11:18
海边逐浪之三亚印象
什么是远方?远方就是可以逃离程式化的生活,放逐自己,回归自然的一个美妙去处。去过三亚之后,在我的词典里“远方”这个词将被“三亚的海边”所取代。一个远离陆地、阳光充足的温暖岛屿,带着一点点神秘和浪漫的吸引力,让我向往了很多年。当我穿越北方的浓雾,花了几乎一整天的等待和飞行终于降落到这个温暖湿润的岛屿上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棕榈树。不知为何,这种树让我如此有好感,关于它的联想包括美丽的厦门、Phenix、Las Vegas等等,都是留下美好印象的地方。远方,有蓝天、白云与湿润的海风,有安静的心灵,赤脚走在沙滩上,任海水漫过,就像回到了童年。。。 在无人的海边,有白色的沙滩,海浪拍打着海岸 在阳光下站一小会儿,竟然觉得是一种奢侈 空空的小船,悠闲地停靠在水边 总是特别特别地喜欢这种树 真想就这样呆下去,海水很蓝,沙滩很白,天很干净 原来你也是爱浪花,才到这海边来(蜈支洲岛) 幽静的小路上,两个穿着岛服的人 在晚霞中驶来的一班船, 很有情节感 南山 山坡上的菩提树,原来真有菩提树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4686 次阅读|27 个评论
牛顿与海——解构牛顿“看苹果悟万有引力定律”的善意虚构
热度 1 hillside 2011-12-27 22:14
牛顿看见苹果落地,悟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广为流传。近年有文献表明,这一说法是来自他侄女的一个孤证。当然,也有说是他的一位朋友声称听牛顿讲过。中国新闻网( www.chinanews.com )2010.2.3引述《中国青年报》的消息,标题为“科学佳话可能只是传说:那个苹果并未砸中牛顿”。该消息报道:“根据英国皇家学会最新在网络上公布的史料,这段科学史上的佳话可能只是传说。一份写于1752年的手稿表明,“的确有个苹果存在”,只是没有砸中牛顿而已。这份手稿名为《艾萨克·牛顿爵士生平怀思录》,作者是牛顿的忘年之交威廉·斯蒂克利。1726年,也就是牛顿逝世前一年,他在英格兰北部小镇格兰瑟姆向年轻的朋友讲述了苹果的故事。” 我以前也不太相信这一神话,听闻仅出自某人的回忆或牛顿侄女的单口相声后,心底里立马就否决了这种传说。但是,牛顿到底是如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呢?牛顿自己为什么从来不提这个故事呢? 现在摘录一段网上言论:“许多介绍牛顿的书上都提到牛顿与苹果的传奇故事:1665-1666之间,由于剑桥流行黑热病,学校被迫停学,刚从剑桥拿到学士学位的牛顿也返回了家乡。一天,牛顿正坐在一棵苹果树下看书及思考问题时,这时有一个苹果落了下来,一下子启发了牛顿,这位当时年仅23岁的学生立刻想到,苹果一定是被地球的引力拉下来的,此后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阐述、数学证明与公式推导。这个故事流传得非常广泛,不过近来有一位历史学者提出异议,他认为所说并不是事实。第一,万有引力不是牛顿一个人的独立发现,而是历史上若干人的研究逐步探索、积累的结果,有的书上却把万有引力定律以牛顿名字命名,这是不行的;另外,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说成是由于受了苹果落地启发的自然结果,根据历史学者的观点,显然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第二,在1665年,牛顿对天体的运动规律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如果承认这个苹果故事,不是等于把牛顿对万有引力的发现提前了至少20年吗?实际上,牛顿直到二十多年后才取得最终结论,并完成数学论证与公式推导。” 我的假设是:牛顿实际上是通过观察海边的潮汐现象发现并进而论证万有引力定律的。有如下理由: 据说,有一天牛顿对他的小侄儿讲:“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将来怎么看我,对我而言,我只像海滩边玩耍的男孩,偶然间发现了一粒比较圆的石头,或一粒比较漂亮的贝壳,就觉得很愉快,但是在我前面,尚未被发现的石头、贝壳仍然多如大海。” 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花了一定篇幅讨论月球问题。我认为他很可能因为 受到潮汐的震撼 而想到万有引力定律。毕竟,苹果落地太平常了。从他晚年的“贝壳”比喻中,可以看出牛顿对于海洋具有相当的了解与感情。 下面引述《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王克迪翻译之中文版(第442页)的“第三编导读”的片断: “海洋潮汐运动理论是牛顿的引力理论与流体力学的综合运用。牛顿收集的海洋数据来自全球各地,牛顿极为雄辩地指出,月球运动是潮汐的根本原因,太阳也对潮汐有影响,但与月球相比只有约1/5左右。月球驱动海洋的力量只有地球上重力的二百万分之一,这样小的力在任何其它力学研究中都绝对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浩瀚的海洋,它足以引起波涛汹涌的大潮。相信每一位读者读到这里,无不掩卷叹服,拍案叫绝。” 依照牛顿的个性,如果他少年时有苹果奇思,他是不会秘而不宣的。关于牛顿的为人,马克思有一段精彩的点评:“现在提出一个问题:二项式定理的发现者牛顿,为了他个人的需要,通过暗中应用二项式定理,难道已经发现了这个大大简化了微分学应用的泰勒定理?这是绝对要加以否定的。不然,对于这样的发现,他早会大肆炫耀一番了。要是他早已看到了这个简单联系的话,那他就不会留下什么东西让泰勒、马克劳林,甚至拉格朗日他们去发现了。”(摘自于《数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41页) 主要疑问是:牛顿是何时、通过什么途径观察潮汐现象的?尽管牛顿的家乡可能离海并不太近,但英国毕竟是沿海国家,潮汐是普遍现象,牛顿至少早就听说过怪异且危险的海水潮落现象。大的潮汐有如微型海啸,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对于人身的威胁有目共睹。牛顿的拾贝比喻到底是实感还是虚构,这对于本判断也是有益的。它依赖于对于牛顿的成长经历中对于海洋的经验。除了海洋之外,牛顿对于月球也予以大量的关注,这类似于李白的“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应当与牛顿童年、少年的感受有关。 当然,苹果落地这类现象对于牛顿,可能还是有朦胧的启示作用的。至少构成了他少年时的疑问,至多类似于爱因斯坦对于罗盘的好奇而已,远没有明确的引力意识。 我们来欣赏一下科茨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二版所作序言中的一段话:研究自然哲学的第三种人崇尚实验哲学,他们决不把未得到现象证明的东西当做原理,他们不捏造假说。 在牛顿之前 曾有人 猜测或想象,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但惟有他是第一位由现象证实重力存在的哲学家 ,并使之成为其最杰出的推理的坚实基础。 由科茨之语可以明显地看出,由所谓苹果落地现象想到或猜到地球引力(即重力),牛顿并非第一人,没准伽利略就已有了猜测。牛顿的功绩在于证明,而不是猜测。牛顿在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序言中都以精确的证明为荣。此点有如数学猜想,猜想或系前人之功,但牛顿完成了证明。此外,即使前人有了猜想,但依牛顿骄傲的脾气,他也会秘而不宣的。
个人分类: 历史探原|4808 次阅读|1 个评论
海边戏水的女人们
热度 28 lixuekuan 2011-12-21 10:17
海边戏水的女人们
现在三亚人很多,出租车司机说95%是外地人。俄罗斯人也很多,我住的饭店就有很多俄罗斯人,有些说俄语的人看着是像新疆哈萨克人,这些是不是中亚哪些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这里的标志可以没有英语,但必须有俄语,饭店的电视有很多套俄语频道。 大部分俄罗斯人都是老夫妻,年轻人很少。白人老了皮肤真的不好看。 今天饭店召开亚洲管理学年会,来了不是日本人。不知道有没有科学网博友参加这个会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5850 次阅读|70 个评论
在海边
mqr 2011-12-19 17:30
在海边 拣一些贝壳吧 把握住人间 沧桑变化 掬一捧白沙吧 撒进生命的土壤 把污浊净化 采几朵浪花吧 投入心潮 泛起涨落的银霞
个人分类: 新诗|2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吧,这帆,这海!
热度 16 zhangyuxiu 2011-12-11 15:56
看吧,这帆,这海!
  今天对海口来说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明媚的阳光终于洒满了大地。虽然天还是很冷,可是毕竟温暖的太阳出来了,天湛蓝湛蓝的,只有几丝若有若无的云在湛蓝的天空轻柔地飘。上午因为有事,不能到外面拍明媚的风光,吃过午饭后就急忙奔向海边。国家帆船队的冬训在海口西海岸正式开营了,全国各地的帆船训练队,已陆续来到了海口。海边,蓝天碧海中各种颜色的帆船排成了队等待陆续下海。动作快的队员已乘风破浪直挂长帆济沧海;动作慢的正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渐渐的,海中帆船越来越多,各式帆船把海衬托得十分美丽。风很大,特别适合帆船运动,顺着风帆船飞快地向前行驶,运动员奋力操纵着帆船,矫健的身影在各种颜色的帆和蓝天碧海的映衬下,十分养眼。 1 2 3 4 5 6 7 8 9
2997 次阅读|32 个评论
写给海边上女孩的信
冯用军 2011-12-11 13:05
写给海边上女孩的信
——为了忘却的纪念 海边上的女孩, 的心, 好似那, 冬天里, 伦敦的晨雾, 灰霭霭的, 摸不着, 看不透。 感觉远了, 好像近在咫尺; 感觉近了, 好像远在天涯。 海边上的女孩, 的心, 好似那, 春天里, 杭州的天气, 变幻无常, 猜不了, 想不清。 感觉亲了, 好像隔着层纱; 感觉疏了, 好像水边的月。 海边上的女孩, 的心, 好似那, 夏天里, 上海的烈日, 酷热难耐。 顶不住, 晒太爽。 感觉浓情, 好像冰镇咖啡, 感觉恬淡, 好像沸腾的水。 海边上的女孩, 的心, 好像那, 秋天里, 成都的晚霞, 瞬息万变。 伤透心, 好像血。 说来就来, 亲密无间挽手, 想走就走, 一直也不回头。 海边上的女孩, 的心, 就像老天爷, 说不理你, 就不理你, 爱你不理。 老天爷下雨, 她说天晴, 老天爷天晴, 她说下雨。 老天爷生气, 你可能还知道原因, 女孩子生气, 你真的摸不着头脑。 老天爷, 不容易, 要照顾, 这里下雨, 那里降雪; 这里日出, 那里乌云, 手忙脚乱, 疲于奔命。 女孩儿, 不容易, 要想着, 这里试验, 那里论文, 这里座谈, 那里调研, 孤苦伶仃, 肝肠寸断。 罢了, 一天, 不理我了, 一月, 不理我了, 一年, 不理我了, 一辈子, 不理我了。 短信, 评论, 电邮, 企鹅, 不用解释, 也不用说原因, 因为我, 知道, 没有原因, 就是最好的, 原因; 没有理由, 就是最好的, 理由。 也许你太忙, 我, 就像街边, 那, 匆匆的过客, 不去想; 也许你忘了, 我, 就像江边, 那, 奔腾的浪花, 不用留。 天之涯的, 灯塔, 我可以守望你, 早出的渔船, 隐隐约约的, 桅杆, 在海天一线; 海之角的, 女孩, 我可以等候你, 绝决的背影, 模模糊糊的, 梦境, 在海枯石烂。 还记得, 我们曾经是, 朋友, 好得不能再好的, 朋友, 的情; 难忘怀, 我们曾经是, 亲人, 亲的不能再亲的, 亲人, 的意。 无论是朋友, 也许是亲人, 请允许我, 在这个, 寒冷的, 冬天里。 一个陌生而熟悉的, 你的, 朋友, 在天之南, 亲亲地问候一声, 那海之角, 的女孩, 你还好吗? 记得, 加一件衣裳, 暖在心里; 忘记, 曾送君玫瑰, 手有余香!
个人分类: 《最文学》杂志|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些景象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热度 12 zhangyuxiu 2011-12-7 22:20
这些景象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清晨在海边散步时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景象,父母陪孩子在沙滩上堆城堡,堆小人儿,画沙画,捡贝壳、捉螃蟹,或在岩石上给孩子讲故事,听孩子讲故事,朝霞映在他们的脸上、身上,给他们周身涂抹上一层温暖的光。这样的景象你见到了会有什么感觉?想起了无拘无束的快乐童年?想起了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时的温馨时光?还是想到了时光不再,有些日子一去不返?不管怎样,总是有有心人不经意间记录下这些场景,让人去看,去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964 次阅读|31 个评论
海天一色南澳岛1
热度 4 ssglwu 2011-10-15 16:12
海天一色南澳岛1
吴国林 国庆期间去了汕头的南澳岛,由于桥还没有修通,要过轮渡近40分钟。大致明年就可以将桥修好了。目前,该岛还较为朴实,人造的东西不多。如果开上车,可以在自己想停的地方停下来,并去海边走一走。即使不下车,大海就在车边飞退而去,也是相当有意思的。下面照片在去住地的路上。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3005 次阅读|8 个评论
"I'm a person, not a chance"
nitzschia 2011-10-3 13:33
I'm a person, not a chance.在海边,Lisa这样对Nate说。生命中有些人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就再也没有离开,有些人进来了一段时间又匆匆离去,有些人跟我们擦肩而过,有些人一辈子无缘相见。有时候交友的目的是自私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很多人交友就是为了扩大交际,为自己铺路,把朋友看成一个机遇。很多人都是如此,包括寻找爱人,就好像买鞋子一样,先试穿一下,不行就扔掉了。当我们搞砸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很轻松地告诉自己再来一遍,当我们跟一个人的关系搞砸以后也可以继续寻觅。人与人的感情不再一种是甜蜜的沉重的负担,两个陌生人也可以忽然间打得火热,至亲的人转眼间反目成仇。So,what's the ponit of being alive?既然我们最后都将死去,所有这一切都将灰飞烟灭。我们是一个一个鲜活的个体,不是别人的客船,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缅怀那些离开了我们的生活的人们,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个体,曾经给我们过深远的影响,从而也构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你一个波涛起伏的海
热度 23 zhangyuxiu 2011-9-24 12:01
给你一个波涛起伏的海
我家路对面的海是内海,通常情况下风平浪静,一大片蓝在碧空下闪着晶莹的波光。很多情况下我会产生错觉,以为她会一直这么平静下去,蔚蓝下去,像个娴静的女人。风来了,乌云翻滚着来了,清晨的海大不相同了,她不再蔚蓝,一改女性温柔,咆哮着、轰鸣着,把一排排大浪哗哗抛向岸边。浪花奔涌,溅起层层水花,几艘来不及回避风港的小船在波涛起伏的海上上下颠簸,天茫茫,海茫茫,人茫茫。在这样恶劣的气候里,没人敢下海游泳。星星散散的人在看浪;一群鸟儿飞过风起云涌的海面;一个热衷海钓的人,在离海那么远的地方,神闲气定,一付笑看潮来潮去的从容。不知他能钓到什么?可能是一种心情吧?我在岸边跟着浪花走,海浪不时打湿衣服和鞋子,也不理会,笑看雪浪满衣襟,潇潇洒洒走一回。人生难道不该这样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772 次阅读|63 个评论
烟台长岛月牙湾漂亮的小姑娘
热度 2 ssglwu 2011-9-12 00:14
烟台长岛月牙湾漂亮的小姑娘
吴国林 这是在烟台长岛的月牙湾抓拍的小姑娘,正在海边寻找海草与小石子。看,她们多欢快!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7805 次阅读|4 个评论
长岛漂亮的九丈崖
热度 3 ssglwu 2011-8-16 21:44
长岛漂亮的九丈崖
吴国林 前不久去了烟台开会,顺道前往长岛体验一下。去了九丈崖,海边的礁石很有特点。此地空气很好。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3081 次阅读|8 个评论
加州Monterey海边渡假(照片)
热度 5 SNPs 2011-7-10 05:26
个人分类: 旅游摄影|6392 次阅读|6 个评论
海边的生活
lixuekuan 2010-7-25 07:33
应中石油之邀,昨天下午乘机到达青岛,参加一个项目论证会。 合作单位到机场接了我和同事,在宾馆放下东西就去了海边,我已经10年没有来青岛了。 对于我们这些居住在黄土高原的人,大海对我们的吸引远远超过大山。真的很羡慕能在海边生活的人们。 晚上在路边吃了顿海鲜烧烤,味道好极了!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3999 次阅读|9 个评论
筑波生活之十三-----去海边,吃海鲜
剑虹 2008-10-13 23:08
周一蹭朋友的车去了一趟大洗的海滩,还顺便弯到那珂凑港去买了点海鲜。废话少说,上图片吧,那地方真不错。光着脚踩在沙滩上的感觉真好。 海边 海边的防波堤 海滩上的贝壳 据说10月之后是不许在海里游泳的,但冲浪是可以的。 沙滩上的脚印 快走的时候来了艘游轮 之后我们去了那珂凑港,是茨城县有名的鱼市所在地 整个一条街都是像这样的水产店 看到有一堆人在排队,俺们也凑了上去,原来大家是在排队吃生蚝,现剖现吃,400日元一只,下面这个是还没被吃的生蚝 接下来是刚剖开的生蚝 嘿嘿,这个是吃完了的生蚝壳 各式各样的螃蟹 鱼干 俺们买了几只螃蟹,两条带鱼,八只大虾,一包蛤蜊带了回去,去超市买了瓶白葡萄酒,真正的 饕餮 海鲜大餐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99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