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超强台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超级月亮增强风暴警告:一夜升6级,16级超强台风韦罗妮卡诞生
杨学祥 2019-3-21 16:06
超级月亮增强风暴警告:一夜升6级,16级超强台风韦罗妮卡诞生 关键提示: 2006年第 8 号热带风暴“桑美”( SAOMAI ) 2006 年 8 月 5 日晚 在关岛东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恰逢 8 月 6 日 的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历时 12 小时在南北纬 28.6 度之间震荡一次,使“桑美” 8 月 7 日凌晨 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下午加强为台风; 8 月 9 日 为日月大潮, 11 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时差不超过 3 天,形成强潮汐,半日潮使“桑美”在 8 月 9 日上午 加强为强台风,傍晚加强为超强台风。 8 月 10 日 17 时 25 分 , 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7 级( 60 米 / 秒),中心气压为 920 百帕,是近 50 多年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 潮汐组合 D :2019年 3 月 22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53 度, 3 月 21 日为日月大潮, 3 月 20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 (超级月亮) ,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 3月22日前后热带气旋崔佛将重新加强,最低气压将下降至936百帕,这在我国标准中已经相当于16级的超强台风强度,并且很快就要以这样的强度登陆澳大利亚! 超级月亮对风暴的增强作用不可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8280.html 一夜升6级,16级超强台风韦罗妮卡诞生,超级月亮的激发作用不容忽视。 相关报道 一夜升6级,16级超强台风韦罗妮卡诞生,双台风可能夹击澳大利亚 原创 环球科学猫 2019-03-21 12:48:47 作者:文/罗兆春 来了,根据全球热带气旋科学数据显示,全球2019年的第5个超强台风诞生了,这不得不说今年的风暴发展强度太大了。根据欧美科学数据显示,如今全球还有5个风暴发展和酝酿,其中03W台风胚胎在西北太平洋消失了,而96W台风胚胎还在酝酿之中,不过根据初步预报的情况来看,这个96W台风胚胎可能也存在不久了,我们主要来看看已经形成的风暴。 根据欧美科学数据显示,在前面的时候,登陆澳大利亚的强热带气旋“特雷弗”已经再次进入到卡奔塔利亚湾东部海面上。根据初步预告显示,强热带气旋“特雷弗”将进入到一个快速加强的阶段,中心位置位于南纬12.9度、东经141.4度。根据卫星数据显示,“特雷弗”云系饱满,海区温度在31度,所以非常有利于它的发展。 根据GFS的数字模拟显示,“特雷弗”预计在3月22日出现923mb的低压值,所以说以气压值来说,就是一个超强台风。根据澳大利亚科学官网预测,预计将会在3月23日以第4类严重热带气旋穿越北领地海岸,所以说,在预报到的区域朋友注意了。而除了这个之外,澳大利亚附近海域的“韦罗妮卡”(VERONICA)气旋又出现了新变化。 根据全球热带气旋科学数据显示,热带气旋“韦罗妮卡”一夜之间连续升级6级,已经加强为四级强热带气旋,中心位置位于南纬16.4度、东经117.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风速为51米/秒,相当于我国的超强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44百帕。初步预估预计,“韦罗妮卡”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所以说等级还不止16级。 根据澳大利亚科学数据显示,预计在它将会到第5类热带气旋强度,所以说上面预报的没问题。虽然飓风可能在到达皮尔巴拉海岸之前减弱,但可能会产生严重影响。根据GFS的数字模拟显示,该“韦罗妮卡”将会在3月23日出现903mb,所以说这可能是一个17级以上的超强台风状态,暂时不清楚会不会发生改变,只能提醒在澳大利亚(澳洲)的朋友注意了。 根据全球科学数据显示,“韦罗妮卡”已经加强为了16级超强台风,所以说这已经是2019年全球第5个超强台风,已经正式诞生了,按照初步预估“特雷弗”也在迅速加强之中,所以说初步预计将会是2019年全球第6个超强台风,如今澳大利亚已经被2大超强气旋所包围,特别是在澳大利亚的朋友要多多注意变动,双台风将可能夹击澳大利亚,按照澳大利亚气象科学预报,2个都将会登陆。 https://www.toutiao.com/i6670701515700699660/ 超级月亮增强风暴警告:风暴“崔佛”即将大爆发袭击澳洲 已有 522 次阅读 2019-3-19 04:35 超级月亮增强风暴警告:风暴“崔佛”即将大爆发袭击澳洲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 2006 年伊始,我们就一再发出 8-11 月的强潮汐预警: 2006 年 8 月 11 日为月亮近地潮, 12 日月亮在北纬 0.00100 度, 9 日为日月大潮; 24 日为日月大潮, 26 日月亮在南纬 -0.00003 度。本月在强潮汐时期(近地潮与日月大潮不超过 3 天)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小,冷空气活动弱。 8 月 6 日 月亮在南纬 28.59372 度, 8 月 19 日 月亮在北纬 28.64375 度。因此, 8 月 6 日 和 19 日潮汐南北震荡较强; 9-11 日和 24 日,潮汐东西震荡较强。 8 月上旬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 2006年第 8 号热带风暴“桑美”( SAOMAI ) 2006 年 8 月 5 日晚 在关岛东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恰逢 8 月 6 日 的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历时 12 小时在南北纬 28.6 度之间震荡一次,使“桑美” 8 月 7 日凌晨 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下午加强为台风; 8 月 9 日 为日月大潮, 11 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时差不超过 3 天,形成强潮汐,半日潮使“桑美”在 8 月 9 日上午 加强为强台风,傍晚加强为超强台风。 8 月 10 日 17 时 25 分 , 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7 级( 60 米 / 秒),中心气压为 920 百帕,是近 50 多年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 潮汐组合 D :2019年 3 月 22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53 度, 3 月 21 日为日月大潮, 3 月 20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 (超级月亮) ,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 3月22日前后热带气旋崔佛将重新加强,最低气压将下降至936百帕,这在我国标准中已经相当于16级的超强台风强度,并且很快就要以这样的强度登陆澳大利亚! 超级月亮对风暴的增强作用不可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8280.html 强潮汐使台风“桑美”从小泥鳅变为大鳄 杨学祥 (1. 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长春 130026; 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北京 100012) 关键词:台风,近地潮,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激发作用 据国家气候中心评估,今年第 8 号热带风暴“桑美”( SAOMAI ) 2006 年 8 月 5 日晚 在关岛东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8 月 7 日凌晨 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下午加强为台风, 8 月 9 日上午 加强为强台风,傍晚加强为超强台风。 8 月 10 日 17 时 25 分 , 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7 级( 60 米 / 秒),中心气压为 920 百帕,是近 50 多年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桑美”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 8 月 11 日凌晨 减弱为热带风暴,上午 9 时在江西省弋阳县减弱为热带低气压,晚上在湖北省境内逐渐填塞消失。超强台风“桑美”具有风速大、降雨集中的特点。 8 月 10 ~ 12 日,浙江沿海、福建北部沿海以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内陆大部地区出现了 8 ~ 10 级大风,其中浙江东南沿海和福建东北部沿海部分地区的风力有 11 ~ 12 级,局部地区风力达 14 ~ 17 级;浙江和福建两省风力超过 12 级的站点多达 10 个,福鼎市 10 日 17 ~ 20 时连续 3 小时阵风风速超过 40 米 / 秒。浙闽两省观测到的最大风速均打破了两省极大风速的历史记录。“桑美”登陆期间,浙江苍南霞关和福建福鼎市合掌岩部队测站(海拔高度 700 米 左右)的气象仪器分别测到 68.0 米 / 秒和 75.8 米 / 秒,仅次于 1962 年 9 月 1 日 香港大老山测得 78.9 米 / 秒的台风极大风速值。另外,江西东北部(包括鄱阳湖湖面)也出现了 6 ~ 8 级大风,局部地区风力达 9 级。 8 月 10 ~ 12 日,浙江温州、丽水、台州南部以及福建宁德、南平和江西中北部的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其中浙江温州、丽水以及福建宁德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了特大暴雨。其中,浙江苍南云岩 430 毫米 、平阳水头 317 毫米 ,福建柘荣鸳鸯头 320 毫米 、福鼎管阳 314 毫米 、柘荣青岚 293 毫米 。“桑美”降雨特别集中、雨势急,过程雨量主要集中在 8 月 10 日 傍晚 至上半夜,浙江苍南云岩和平阳水头 5 小时降雨量分别达到了 374 毫米 和 233 毫米 。另外,湖北东南部、湖南东北部、安徽大别山南部等地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了大暴雨。据民政部统计,截至 8 月 14 日 16 时 统计,浙江、福建、江西和湖北四省共有 592.0 万人受灾,因灾死亡 215 人,失踪 160 人,紧急转移安置 180.1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244. 9 千公顷 ,其中绝收 26. 1 千公顷 ;倒塌房屋 6.1 万间,损坏房屋 37.1 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 116.7 亿元 。 浙江省气象台台长王东法详细讲解了 4 天里一条小鱼变成一条巨鳄的其中原因。王东法说,此次“桑美”的强度的不断增强,与西北太平洋环流有关,另外,“‘桑美’经过的海域宽阔,海水温度较高,使它的能量越聚越多,强度越来越强。”王东法说。在卫星云图上,“桑美”的云团要比“云娜”小的多,这也是“桑美”强度强的一个原因。“打个比方,要是一个漏斗的面比较宽,另一个漏斗的面比较窄,相同体积的情况下,面窄的漏斗要比面宽的体形更长。‘桑美’就是那个窄漏斗,蕴含的能量就更强。”同时,“桑美”此次直扑我省,没有像其他台风先登陆台湾,能量先受到了损耗 。 中新网 8 月 9 日 电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今年第 8 号台风“桑美” 9 日下午已经加强为超强台风,晚上 10 点钟其中心移到浙江省温州市东南方大约 460 公里 的东海东南部海面上,即北纬 25.6 度、东经 124.7 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17 级 ( 60 米 / 秒 ) 。   温州网讯 今年以来最大的超强台风“桑美”正在向浙闽沿海逼近。市气象部门分析,超强台风“桑美”预计将于今天中午到上半夜在福建连江到浙江玉环一带沿海登陆,可能会正面袭击我市。昨晚 8 时 20 分,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全市各地进入紧急防风状态。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七,适逢农历七月天文大潮期,若“桑美”在今天登陆,就很有可能出现我们常说的风、暴、潮“三碰头”,破坏力极大 。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日电 来自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说,今年第八号超强台风“桑美”于今天下午十七点二十五分在中国浙江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十七级,达每秒六十米。预计台风中心将以每秒二十公里的速度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减弱。气象专家称,“桑美”登陆时适逢天文大潮期,可能引发中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由于台风“桑美”具有中心风力强、云层密度大、移动速度快等特点,台风登陆时正值中国天文大潮期,可能引起海水猛涨、倒灌,引发东南沿海风暴潮 。 2006 年伊始,我们就一再发出 8-11 月的强潮汐预警: 2006 年 8 月 11 日为月亮近地潮, 12 日月亮在北纬 0.00100 度, 9 日为日月大潮; 24 日为日月大潮, 26 日月亮在南纬 -0.00003 度。本月在强潮汐时期(近地潮与日月大潮不超过 3 天)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小,冷空气活动弱。 8 月 6 日 月亮在南纬 28.59372 度, 8 月 19 日 月亮在北纬 28.64375 度。因此, 8 月 6 日 和 19 日潮汐南北震荡较强; 9-11 日和 24 日,潮汐东西震荡较强。 8 月上旬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 今年第 8 号热带风暴“桑美”( SAOMAI ) 2006 年 8 月 5 日晚 在关岛东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恰逢 8 月 6 日 的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历时 12 小时在南北纬 28.6 度之间震荡一次,使“桑美” 8 月 7 日凌晨 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下午加强为台风; 8 月 9 日 为日月大潮, 11 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时差不超过 3 天,形成强潮汐,半日潮使“桑美”在 8 月 9 日上午 加强为强台风,傍晚加强为超强台风。 8 月 10 日 17 时 25 分 , 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7 级( 60 米 / 秒),中心气压为 920 百帕,是近 50 多年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 陈国生在《 2006 年天灾预测意见汇编》( 29 页)中指出,台风在 8 月 7-11 日内会造成不可抗拒的灾害。该预测被证实,原因在于强潮汐的激发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气候中心。 0608 号超强台风“桑美”影响评估。日期: 2006-08-15 http://nccNaN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2NewsID=2205 2. 石蓉蓉,沈琪信,李璇。气象专家破译桑美奥秘 称与西北太平洋环流有关。 2006 年 8 月 12 日 来源 : 青年时报。 http://news.tom.com/2006-08-12/0020/09026321.html 3. 桑美将为 40 年登陆我国最强台风 中心风力达 17 级。 2006 年 08 月 09 日 23 时 15 分来源 :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2006-08-09/000N/54938865.html 4. 李艺,金建树。桑美台风恰逢天文大潮 可能正面袭击温州。 2006 年 08 月 10 日 09:52 温州网 - 温州日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8-10/095210684988.shtml 5. 阮煜琳。桑美登陆可能引发东南沿海风暴潮。 2006 年 08 月 10 日 18:18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6-08-10/18189714578s.shtml 6. 杨学祥。 2006 年 4-7 月弱潮汐预警和 8-11 月强潮汐预警。 2006-1-8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7361 7. 杨学祥 . 8-11 月:预防下一轮的地震旱涝高潮 . 2006-6-23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8005.htm 8. 杨学祥,杨冬红。 2006 年 8-11 月月亮赤纬角变化与强潮汐。 2006-7-30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8182.htm 杨学祥 . 火山群发又发出了天灾警告(修改稿) . 2006-8-1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8198.htm 强潮汐使台风“桑美”从小泥鳅变为大鳄 . 杨学祥 . 2006-8-17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8315.htm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8872.html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2410.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3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华东沿海遭受风暴潮猛烈袭击:关注17-19日潮汐组合
热度 1 杨学祥 2016-9-19 08:17
中国华东沿海遭受风暴潮猛烈袭击:关注17-19日潮汐组合 潮汐组合C:9月17日为日月大潮,9月1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 0002度,9月19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2016年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3393.html 台风发生在强潮汐时期,将会受到潮汐的激发而增强,形成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2006年第8号热带风暴“桑美”(SAOMAI)2006年8月5日晚在关岛东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恰逢8月6日的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历时12小时在南北纬28.6度之间震荡一次,使“桑美”8月7日凌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下午加强为台风;8月9日为日月大潮,11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时差不超过3天,形成强潮汐,半日潮使“桑美”在8月9日上午加强为强台风,傍晚加强为超强台风。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60米/秒),中心气压为920百帕,是近50多年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64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1270.html 2016年8月拉尼娜形成,9月17-19日强潮汐组合加剧台风灾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2996.html 中国华东沿海遭受风暴潮猛烈袭击 多地拉响风暴潮警报 2016年09月18日14:15 环球时报   原标题:中国华东沿海遭受风暴潮猛烈袭击 多地拉响风暴潮警报   中新社北京9月18日电 强台风“马勒卡”在中国华东沿海连续发威,福建、浙江、上海及江苏沿海掀起狂风巨浪,并出现风暴潮过程。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18日继续发布海浪橙色警报和风暴潮黄色警报。   今年第16号强台风“马勒卡”的中心18日8时位于浙江东南方的东海南部海面上,预计将在18日中午前后在近海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同时,冷空气南下影响黄海和东海,台风与冷空气的配合影响将给华东沿岸继续带来海浪和风暴潮过程。   受“马勒卡”影响,东海南部、钓鱼岛附近海域出现了6到9米的狂浪到狂涛区,台湾以东洋面出现了3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区,台湾海峡出现了2.5到3.5米的大浪区,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出现了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国家海洋预报台预计,未来两天,东海将出现6到9米的狂浪到狂涛区,钓鱼岛附近海域将出现3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区,黄海、台湾海峡将出现2.5到3.5米的大浪区;浙江沿岸海域将出现2.5到3.5米的大浪,江苏、上海、福建北部沿岸海域将出现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   2016年9月18日,由于今年第16号强台风“马勒卡”不断向浙江沿海逼近,又适逢农历天文大潮,浙江温岭市海域遭遇狂风、暴雨、高潮“三碰头”的局面,温岭市石塘镇钓浜海域上,退去的潮水掀起巨浪惊涛拍岸。中新社发 金云国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风暴潮实况显示,17日夜间到18日早上,江苏南通到福建泉州沿海出现了40到120厘米的风暴增水。预计受“马勒卡”和冷空气南下的影响,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沿海仍将出现较大风暴增水。预计未来两天,江苏南通到福建闽江口沿海将出现40到100厘米的风暴增水,上海市、浙江宁波、舟山、台州和温州市发布风暴潮黄色预警,江苏南通、浙江嘉兴和绍兴市发布风暴潮蓝色预警。   “马勒卡”影响期间,海边风大浪急,潮水汹涌,国家海洋预报台提醒沿海居民和游人一定要远离海边,由于正值农历八月十八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时间,风暴潮叠加天文潮,潮水将十分凶猛,观赏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 http://news.sina.com.cn/c/2016-09-18/doc-ifxvyrit2735467.shtml?cre=sinapcmod=gloc=30r=0doct=0rfunc=16tj=none 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福建 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福建 分享 2 评论 2016年09月18日15:00 中国青年报 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福建 分享 2   原标题: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福建   ????9月15日,武警泉州支队新训大队官兵在泉州市洛江区双阳街道冒雨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当日3时05分,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在福建厦门翔安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本报福州9月1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陈强)今年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福建,给八闽大地造成巨大损失。   ????据福建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今天傍晚发布的消息,全省已有18人因灾死亡,11人失踪,直接经济总损失169亿元。   ????9月15日3时05分,台风“莫兰蒂”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沿海登陆。据气象专家介绍,这是今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的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的最强台风,近中心气压一度低至883百帕,刷新世界气象纪录。   ????此次台风有四大特点:   ????一是风力凶猛。登陆点厦门市实测最大瞬时风力达15级,所到之处,行道树被拦腰折断或连根拔起,狂风卷起瓦片在大树上“砍”出10厘米深的“刀口”。   ????二是海况恶劣。闽南、闽中渔场出现6~9米的巨浪,一些大型船舶锚链被扯断,集装箱被吹走,养殖渔排损失惨重。   ????三是暴雨倾盆。福建74个县(市、区)发生暴雨,其中50个县(市、区)雨量超过100毫米,28个县(市、区)超过200毫米,降雨强度极大。   ????四是洪水暴涨。降雨导致晋江、赛江、木兰溪干流及闽江、九龙江主要支流发生20站次超警戒洪水,泉州内涝严重,厦门、莆田、福州等地城镇也出现不同程度内涝积水。   ????超强台风导致厦门全城电力供应基本瘫痪、全面停水,泉州、漳州大面积停电。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截至16日21时,福建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有86个县(市、区)、179.58万人受灾,紧急转移65.55万人;各地发生人员因灾死亡18人、失踪11人;农作物受灾86.7千公顷、成灾40千公顷、绝收10千公顷;倒损房屋18323间;厦门、漳州、泉州工业企业全面停工停产,1297家规上工业企业不同程度损毁;机场关停两个,取消航班268架次;动车停运188列;公路中断260条次,公路客运停开1480班次,对台客运航线和沿海客渡船全线停航;供电中断2782条次、323万户;通信中断82条次;损坏堤防54.05千米,损坏水闸、塘坝、灌溉设施、水文测站、机电井、机电泵站、水电站等水利设施1087座(处)。全省直接经济总损失169亿元,其中水利设施损失18亿元。   ????福建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提醒说,当前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已经消失,第16号台风“马勒卡”正逐步靠近福建,各地要密切关注台风动态,严格管控渔船和渔排人员出海作业,确保海上安全。 http://news.sina.com.cn/c/2016-09-18/doc-ifxvyrit2738045.shtml?cre=sinapcmod=gloc=25r=0doct=0rfunc=16tj=none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2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秋节厦门遭遇超强台风,满目苍夷
热度 6 zywsict 2016-9-15 20:24
超强台风“莫兰蒂”于2016年15号凌晨3点05分在厦门翔安正面登陆,“莫兰蒂”将台风演绎成“地震”的效果着实让人吃惊——在凌晨3点到6点之间,所有建筑都在剧烈的震动。台风过后,供水、供电、供气都瘫痪,通讯短期内瘫痪。台风扫过之处,满目苍夷,让人触目惊心。直接上图,不多说!
个人分类: 图片博文|4339 次阅读|16 个评论
发现了台风在沿途运动被补充能量的依据
lulingkxw 2016-8-2 16:29
大台风偏转了向,广州是福地!我在考虑其转向的地区很可能是两条大裂带交叉点,希望以后可以确认到。 过去,我总是有这样的印象,台风眼云团从大海形成之后,就会像飞碟那样飘过来,入侵大陆。这次,我观察到,发现了台风在沿途运动时被广泛地补充能量的依据。从对台风眼的观察中也获得同样信息——其直接和典型的现象是地表有大量云气团持续排出,补充到台风眼的云团中来,新的云团往往偏白色,更浓厚。 台风中心在海洋表面运动的时候,往往会持续增加能量,提高级别;而一旦上岸陆地就降级,这跟陆地的能量补充不足有关。 台风在沿途运动被补充能量的现象,也佐证了台风运动沿途路线是大裂带的观点。 http://image.so.com/v?q=%E5%A6%AE%E5%A6%B2++%E5%8F%B0%E9%A3%8E%E4%BA%91%E5%9B%BEsrc=srpfromurl=http%3A%2F%2Fwww.1030car.com%2Fthread-117073-1-1.html#q=%E5%A6%AE%E5%A6%B2++%E5%8F%B0%E9%A3%8E%E4%BA%91%E5%9B%BEsrc=srpfromurl=http%3A%2F%2Fwww.1030car.com%2Fthread-117073-1-1.htmllightboxindex=4id=57a03edbb1e82c3ca73ecb7461386c6emultiple=0itemindex=0dataindex=38
个人分类: 其他|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风苏迪罗已致17人死亡:强潮汐激发作用不可忽视
热度 1 杨学祥 2015-8-10 22:00
台风苏迪罗已致 17 人死亡:强潮汐激发作用不可忽视 杨学祥,杨冬红 【国家防总:台风“苏迪罗”已致 17 死 5 失踪】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10 日通报显示,今年第 13 号台风“苏迪罗”已经造成 17 人死亡、 5 人失踪。据初步统计,“苏迪罗”共造成浙江、福建、江西等省 89 个县 885 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 310.91 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 87.3 亿元。 http://news.sina.com.cn/c/2015-08-10/191232189087.shtml 为什么 2015 年 8 月 13 号台风的威力如此巨大?强潮汐的激发作用不可忽视。 我在 2006-8-17 指出,强潮汐使台风“桑美”从小泥鳅变为大鳄: 2006 年伊始,我们就一再发出 8-11 月的强潮汐预警: 2006 年 8 月 11 日 为月亮近地潮, 12 日月亮在北纬 0.00100 度, 9 日为日月大潮; 24 日为日月大潮, 26 日月亮在南纬 -0.00003 度。本月在强潮汐时期(近地潮与日月大潮不超过 3 天)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小,冷空气活动弱。 8 月 6 日 月亮在南纬 28.59372 度, 8 月 19 日 月亮在北纬 28.64375 度。因此, 8 月 6 日 和 19 日潮汐南北震荡较强; 9-11 日和 24 日,潮汐东西震荡较强。 8 月上旬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2006 年第 8 号热带风暴“桑美”( SAOMAI ) 2006 年 8 月 5 日 晚在关岛东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恰逢 8 月 6 日 的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历时 12 小时在南北纬 28.6 度之间震荡一次,使“桑美” 8 月 7 日 凌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下午加强为台风; 8 月 9 日 为日月大潮, 11 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时差不超过 3 天,形成强潮汐,半日潮使“桑美”在 8 月 9 日 上午加强为强台风,傍晚加强为超强台风。 8 月 10 日 17 时 25 分 , 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7 级( 60 米 / 秒),中心气压为 920 百帕,是近 50 多年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 8 月 14 日 16 时 统计,浙江、福建、江西和湖北四省共有 592.0 万人受灾,因灾死亡 215 人,失踪 160 人,紧急转移安置 180.1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244.9 千公顷 ,其中绝收 26.1 千公顷 ;倒塌房屋 6.1 万间,损坏房屋 37.1 万间;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 116.7 亿元。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8315.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12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8872.html 同样,我们在 2015-6-26 指出, 2015 年 1-4 月和 8-11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4 年 11-12 月, 2015 年 8 月是强潮汐过渡时期第一个月, 7 月末 8 月初和 8 月末,有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地震活动相应增强。 潮汐组合 A : 7 月 31 日 为日月大潮, 8 月 4 日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12 度, 8 月 2 日 为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0689.html 7 月 30 日 晚 20 时,今年第 13 号台风“苏迪罗”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中央气象台预计,“苏迪罗”将以每小时 22 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 苏迪罗 来势汹汹,本周末或将登陆浙闽地区,或将成为高温“终结者”。 8 月 3 日 凌晨,“苏迪罗”加强为强台风级。 8 月 8 日 后,“苏迪罗”将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我国台湾东部沿海靠近,并将于 8 月 9 日 前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http://www.opsteel.cn/news/2015-08/1C7983E14A313FE0E050080A7EC96398.html 2015 第 13 号台风苏迪罗 ( 强台风级 ) 的中心今天 (3 日 ) 上午 8 点 钟位于我国钓鱼岛东偏南方大约 2380 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北纬 16.2 度,东经 144.0 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15 级 (48 米 / 秒 ) ,中心最低气压为 945 百帕, 7 级风圈半径 240-260 公里, 10 级风圈半径 80-100 公里, 12 级风圈半径 60 公里。   预计, 2015 第 13 号台风苏迪罗将以每小时 20 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 可能于未来 24 小时内加强到超强台风级 (16 级以上, 52 米 / 秒以上 ) 。受其影响,从 6 日夜间开始,我国台湾岛以东洋面、东海东南部海面的风力将逐渐加大到 7~9 级,阵风 10~12 级。 8 月 8 日后, 2015 第 13 号台风苏迪罗将继续以每小时 20 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我国台湾东部沿海靠近,并将于 8 月 9 日前 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http://bj.bendibao.com/news/201584/197389.shtm 今年第 13 号台风苏迪罗 ( 台湾称“苏迪勒” )8 月 8 日凌晨 4 时 40 分 从台湾南部花莲秀林登陆,虽减弱为中级台风,仍重创台湾。根据台“中央灾害应变中心”截至 9 日 17 时 30 分统计,共造成 6 死 4 失踪 402 伤。 苏迪罗因暴风直径超过 600 公里 ,被称超级“胖台风”,带来雨量非常惊人, 7 、 8 两日,宜兰县大同乡太平山雨量达 1289 毫米 ,宜兰多处一片汪洋。 http://www.scio.gov.cn/zhzc/8/3/Document/1443757/1443757.htm 今年第 13 号台风“苏迪罗”于 8 日 22 时 10 分在福建莆田登陆。据民政部网站 9 日发布的消息,截至 8 月 9 日 14 时 ,“苏迪罗”台风造成福建福州、厦门、莆田等 8 市 53 个县(市、区) 121 万人受灾, 7 人受伤, 32 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700 余间房屋倒塌, 2.8 万余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 受第 13 号台风“苏迪罗”影响,浙江温州、丽水等部分县(市、区)暴雨致发生小流域山洪与地质灾害,截至 9 日 15 时,全省受灾人口达 158.4 万人,因灾死亡 14 人,失踪 4 人,其中因山洪泥石流导致房屋倒塌死亡 8 人,山洪冲走致死 5 人,山体滑坡塌方致死 1 人。 经浙江省气候中心监测分析,受“苏迪罗”台风影响,泰顺、文成、平阳等县的日降水量普遍达 300 到 500 毫米 ,为 100 到 120 年一遇。 据新华社 http://wb.qdqss.cn/html/qdzb/20150810/qdzb88809.html 7 月 31 日 为日月大潮, 8 月 2 日 为日为月亮近地潮, 8 月 4 日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12 度。在强潮汐组合的激发下, 8 月 3 日 凌晨,“苏迪罗”加强为强台风级, 4 日发展为超强台风。 8 月 7 日 为日月小潮, 8 月 10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28817 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0689.html 8 月 7-10 日潮汐组合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是 13 号台风带来百年不遇的强降水的原因。 关注 8 月强潮汐带来的严重灾害!
个人分类: 备忘录|1058 次阅读|1 个评论
遥感影像看超强台风“Haiyan”过后的菲律宾
shipo 2013-11-12 13:23
NASA-11月7日的“Haiyan” NASA-11月10日的“Haiyan” 菲律宾Tacloban(独鲁万)市,红色标记区域是 独鲁万市受灾严重区域 灾前的菲律宾海湾(Bing Map-Birds View) Haiyan后的菲律宾海湾 灾前的菲律宾海湾机场(Bing Map-Birds View ) Haiyan后的菲律宾海湾机场 灾前的菲律宾海湾附近部分(Bing Map-Birds View ) Haiyan后的菲律宾海湾附近部分 灾前的菲律宾海湾附近部分(Bing Map-Birds View ) Haiyan后的菲律宾海湾附近部分 灾前独鲁万市部分(Bing Map-Birds View) Haiyan后的独鲁万市部分(Bing Map-Birds View) 标记“道路-房屋-大建筑”损坏的海湾部分 标记“道路-房屋-大建筑”损坏的海湾部分 ------------------------------- 参考: http://www.earthobservatory.nasa.gov/NaturalHazards/event.php?id=82342 Tomnod Tech.
个人分类: 学习心得|60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超强台风“三巴”将影响吉林:关注9月16-19日潮汐组合
热度 1 杨学祥 2012-9-17 02:46
超强台风“三巴”将影响吉林 局部地方有大暴雨 发布日期:2012-09-17 00:38 来源:城市晚报 字号: 原标题:超强台风“三巴”今明影响我省 城市晚报讯 告别了双休日的晴暖,今天开始,我省又要经历一场暴风骤雨了。据气象部门介绍,今年第16号超强台风“三巴”17日至18日将影响我省,届时,吉林东部将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大风天气。气象部门提醒我省各地需注意预防大风、局部洪涝、地质灾害等,并做好水库蓄水工作。 台风“三巴”今明两日过境 据悉,今年第16号超强台风“三巴”16日10时中心位于韩国济州岛南偏东大约68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预计“三巴”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逐渐向朝鲜半岛南部沿海靠近,并可能于17日下午到夜间在这一带沿海登陆;18日夜间可能从朝鲜半岛进入我国东北地区东部或从东北地区东部擦过。 据我省气象部门预计,受“三巴”北上影响,17日至18日,吉林省东部将有一场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主要降水集中在17日午后至夜间,其中通化地区东南部、吉林地区东部、白山、延边地区有大到暴雨,局部地方有大暴雨,过程降雨量为40-70毫米,局部地方可达70-110毫米。 水库可抓紧时机蓄水 据了解,受台风影响,延边地区有6级左右东南风转偏北风,瞬时最大风力可达7级,其它地区大部分有6级左右偏东风转偏北风,瞬时最大风力可达8级。我省气象部门提醒政府及相关部门注意提前做好预防,特别要预防玉米等作物倒伏及温棚大风灾害,并注意做好城市广告牌匾、树木等防风工作。 由于此次过程我省东南部雨量较大,气象部门建议当地做好中小河流、交通干线、桥涵和水库险工险段的巡查和维护工作,避免灾害发生。同时,提醒有关部门和群众积极预防由暴雨洪水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并做好城乡积水和低洼农田内涝的防御工作。 此外,目前我省大中型水库蓄水尚有较大空间,因此这次明显降雨对水库蓄水十分有利,建议有关部门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做好大中型水库蓄水工作,积极储备水资源。 (记者 王昕/报道) 【编辑:金婉】 http://news.jwb.com.cn/art/2012/9/17/art_247_1446042.html “三巴”已加强为台风 或北上影响东北地区:关注16-19日潮汐组合 2012-9-14 19:2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关注 为 黑龙江 国家防总 超强台风 “三巴”已加强为台风 或北上影响东北地区:关注16-19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据国家防总14日消息,今年第16号超强台风“三巴”未来将进入东海并北上,可能给中国东部部分地区带来大风、巨浪和强降雨。 网友zecrio留言:关注超强台风三巴未来的路径。这个台风很有可能延续之前布拉万台风的路径,从我国沿海一路北上在韩国或朝鲜登陆对东北三省造成严重影响,给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中东部带来狂风暴雨,目前看复制布拉万路径的可能性存在,但不排除位置略偏东的可能。随时关注!关注潮汐组合。 潮汐组合C:9月16日为日月大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75度,19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强,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台风若在16-19日强潮汐组合期间登陆,将增大自然灾害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887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12793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7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三巴”已加强为台风 或北上影响东北地区:关注16-19日潮汐组合
热度 1 杨学祥 2012-9-14 19:24
“三巴”已加强为台风 或北上影响东北地区:关注16-19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据国家防总14日消息,今年第16号超强台风“三巴”未来将进入东海并北上,可能给中国东部部分地区带来大风、巨浪和强降雨。 网友zecrio留言:关注超强台风三巴未来的路径。这个台风很有可能延续之前布拉万台风的路径,从我国沿海一路北上在韩国或朝鲜登陆对东北三省造成严重影响,给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中东部带来狂风暴雨,目前看复制布拉万路径的可能性存在,但不排除位置略偏东的可能。随时关注!关注潮汐组合。 潮汐组合C:9月16日为日月大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75度,19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强,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台风若在16-19日强潮汐组合期间登陆,将增大自然灾害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8872.html 相关新闻: 超强台风"三巴"或给中国东部带来大风、巨浪和强降雨 2012-09-14 11:00新华网   超强台风"三巴"可能给中国东部带来大风、巨浪和强降雨   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 于文静)据国家防总14日消息,今年第16号超强台风“三巴”未来将进入东海并北上,可能给中国东部部分地区带来大风、巨浪和强降雨。   13日17时,超强台风“三巴”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以东约900公里的洋面上,最大风力16级,预计将以每小时17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此外,中国南海仍有活跃的热带云团,未来可能发展成为热带气旋。   国家防总13日召开防台风会商会,分析研判并密切监视“三巴”发展趋势,超前安排部署各项防御工作,并向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省市以及松花江、淮河、珠江、太湖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辽河流域防汛抗旱协调领导小组发出通知。   国家防总要求,密切关注“三巴”和南海热带云团动向,加强监测预报,强化会商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按照防台风预案,提前做好防风、防潮和防强降雨准备工作,特别要做好船只和海上作业人员防风避风工作,确保安全。 http://china.huanqiu.com/hot/2012-09/3118359.html “三巴”已加强为台风 或北上影响东北地区 2012年09月13日15:55来源:中国广播网 原标题   中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记者周文超)记者今天从中央气象台获悉,今年第16号强热带风暴“三巴”已于12日20时加强为台风,13日8时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大约96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面上,即北纬14.9度、东经129.9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百帕。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分析,“三巴”的特点是:与双台风“天秤”和“布拉万”相似,与处在南海的涡旋存在着明显的双涡旋相互作用;与“天秤”相似,呈快速加强态势;其北上路径与“梅花”、“布拉万”等造成过严重影响的台风非常相似。未来几天,台风“三巴”很可能继续加强为强台风甚至超强台风,沿我国东部海区北上,风雨影响直达东北地区。   作者:周文超 (责任编辑:UN006) http://news.sohu.com/20120913/n353074983.shtml 超强台风“三巴”北上 雨水给厦门降温 http://www.zznews.cn/   2012-9-14 9:23:02   来源:厦门网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记者 龚冉 通讯员 其翔)当超强台风“三巴”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时,冷空气率先于今日抵达福建,因此雨水很可能给厦门降降温、消消暑。而超强台风“三巴”的北上,又将给我们带来大风天气。   由于“三巴”北进,冷空气南下,随着两者间距不断拉近,福建将出现7级—9级、阵风10级以上的东北大风。冷暖空气交汇将产生降水,据预计,降水将主要集中在福建省中北部,局部雨势会比较大,但当冷空气控制我省之后,15日,全省降水将明显减弱。   北方冷空气前锋已经于昨天夜间低达厦门,鹭岛要降温了。今天全市的云系较多,并可能伴有分散性的阵雨或雷阵雨,最高气温在28℃左右,最低气温在22℃、23℃。维持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闷热天气将得到极大缓解。   我们再来关心下强台风“三巴”的情况,昨天17时,“三巴”加强为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5米/秒),并继续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受其外围环流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今天我市沿海的风力会逐渐加大,明天我市沿海将有6级—7级,阵风8级的东北大风。 http://www.zznews.cn/news/haixi/2012-9-14/2012914PJuWIwP3FF93031.shtml 2012年9月潮汐组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 2012-8-17 09:32 2012年9月潮汐组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 杨学祥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9月是8-9月为弱潮汐时期的第二个月。 潮汐组合A:8月31日为日月大潮,9月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72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12年9月8日为日月小潮(下弦),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1.24597度,7日为月亮远地潮(月亮潮强度减少35%),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潮汐强度最小,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和地震火山活动。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 潮汐组合C:9月16日为日月大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75度,19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强,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9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上弦),2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1.13545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9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41度,30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没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强叠加,但天文奇点相对集中,强弱分明,易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3072.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064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2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注潮汐组合对罕见超强台风鲇鱼的增强作用
杨学祥 2010-10-19 06:47
鲇鱼升级为今年最强台风 资料图片 关注潮汐组合对罕见超强台风鲇鱼的增强作用 杨学祥 新华网北京 10 月 18 日 电 ( 记者 罗沙 ) 记者 18 日从国家海洋预报台获悉,超强台风鲇鱼目前位于吕宋岛东北部洋面上,预计 18 日中午将登陆吕宋岛北部,于 18 日夜间进入我国南海。据悉,目前鲇鱼的中心气压 895 百帕,强度已经超过 2006 年对我国影响巨大的超强台风桑美,可以说这是西北太平洋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成的最强台风之一,西北太平洋秋季出现这么强的台风也很罕见。关注强潮汐的增强作用【 1 】。 据央视视频报道,网超强台风鲶鱼来袭 威力堪比卡特里娜飓风【 2 】。 2005 年 8 月 29 日 ,卡特里娜飓风登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数以万计的房屋被淹和数十万户家庭断电,美国总统布什当天宣布上述 2 个州为重灾区。据估计,飓风卡特里娜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将是美历史上最大的一次。 西北太平洋秋季出现这么强的台风,原因有以下三点: 2010 年的拉尼娜事件导致台风增强。 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使地球气候异常,尤其是对中国影响较大。 2008 年冬季中国气候异常,南方诸多省份出现大范围雨雪灾害天气,造成损失不计其数,与拉尼娜现象关系密切。回顾这段历史对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 2007 年发生了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事件,历史上1954-1955、1956-1957、1963-1964、1968-1969年的冬季,中国也出现了很严重的低温雨雪异常天气。 2008 年 2 月,国家气候中心综合分析了这些年份的气候变化后认为,这个调皮的气象顽童拉尼娜将对 2008 年 台风活动有影响 。 拉尼娜年,由于热带太平洋海温西暖东冷的结构,造成西太平洋暖池区对流活跃,容易造成夏季台风活动偏多,初夏生成台风和汛期影响中国的台风可能较为活跃,并有利于北上台风的活动。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矫梅燕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遭遇重大气象灾害的损失总量将会扩大。她表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影响评估技术研究,加强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3 】。 人民网 2010 年 10 月 12 日 电 世界气象组织宣布:从 7 月份重新出现的 拉尼娜气候象将延长 6 个月,将在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带来大雨和飓风。 该组织有关官员科里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拉尼娜的条件将在太平洋从温和变得强劲。在今后 4 至 6 个月拉尼娜造成的后果将会增加。拉尼娜气候现象的特点是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面水的温度上升,一般来说将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带来大雨,南美洲发生旱灾,在热带的大西洋地区出现风暴,在北美洲出现寒流,在非洲东南部下雨。这些会对农业收成和粮食产品的价格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暴雨后可能出现山体滑坡,在拉美北部发生洪水,这将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4 】。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增强拉尼娜事件 近十年研究发现, El Nino 和 La Nina 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缩写为 PDO )密切相关【 5,6 】。 PDO 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一种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 ENSO 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1976-1977 年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次显著的气候年代际突变现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才开始对引起这种现象原因予以关注【 7,8 】。 拉马德雷( Lamadre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在气象学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 Lamadre 已经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 1890 年 1924 年,而暖位相发生在 1925 年 1945 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 1946 年 1976 年,而暖位相发生在 1977 年 1999 年 。 2000 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 Lamadre 是西班牙语母亲的意思,即她是 El Nino 和 La Nina 的母亲。其形成原因尚待研究。为叙述简便,文中太平洋十年涛动也用拉马德雷表达。 吕俊梅等人利用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的月平均海温距平资料、美国 Scripps 海洋研究所联合环境分析中心( JEDAC )的海表和次表层海温观测资料以及 NCEP/NCAR 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PDO )不同背景下 ENSO 循环的特征。结果表明,在 PDO 的暖位相时期, El Nino 事件发生的频率较高,强度较强;反之, 在 PDO 的冷位相时期, La Nina 事件发生的频率较高,强度较强 。             强潮汐使台风从小泥鳅变为大鳄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 9 】,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2000 年 4 月温室效应提出者之一查尔斯季林( Keeling )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潮汐资料表明,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10 】。 潮汐高潮在公元前 398 年和 53 年、公元 1425 年和 1629 年、 3107 年和 3452 年达到极大值,在公元 538 年、 2337-2540 年达到极小值,形成 1800 年变化周期。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短周期的潮汐变化有半个月、一个月、半年,还有 5.5 、 11 、 22 年,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周期相对应。 2010 年 7-11 月为强潮汐时期,持续 5 个月,是超常的强潮汐时期, 10 月为第四个强潮汐月。在强潮汐组合期间,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这是今年夏末冬初冷空气活动频发的原因之一,也是西北太平洋秋季出现这么强的台风的原因之一【 1 】。 据国家气候中心评估, 2006 年第 8 号热带风暴桑美( SAOMAI ) 8 月 5 日晚 在关岛东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8 月 7 日凌晨 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下午加强为台风, 8 月 9 日上午 加强为强台风,傍晚加强为超强台风。 8 月 10 日 17 时 25 分 , 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7 级( 60 米 / 秒),中心气压为 920 百帕,是近 50 多年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超强台风桑美具有风速大、降雨集中的特点。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 8 月 14 日 16 时 统计,浙江、福建、江西和湖北四省共有 592.0 万人受灾,因灾死亡 215 人,失踪 160 人,紧急转移安置 180.1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244. 9 千公顷 ,其中绝收 26. 1 千公顷 ;倒塌房屋 6.1 万间,损坏房屋 37.1 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 116.7 亿元【 11 】。   温州市气象部门分析, 2006 年 8 月 10 日 是 农历七月十七 ,适逢农历七月天文大潮期,若桑美在今天登陆,就很有可能出现我们常说的风、暴、潮三碰头,破坏力极大【 12 】。 2006 年中新社北京 八月十日 电 来自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说,桑美登陆时适逢天文大潮期,可能引发中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由于台风桑美具有中心风力强、云层密度大、移动速度快等特点,台风登陆时正值中国天文大潮期,可能引起海水猛涨、倒灌,引发东南沿海风暴潮【 13 】。 2006 年伊始,我们就一再发出 8-11 月的强潮汐预警: 2006 年 8 月 11 日 为月亮近地潮, 12 日月亮在北纬 0.00100 度, 9 日为日月大潮; 24 日为日月大潮, 26 日月亮在南纬 -0.00003 度。本月在强潮汐时期(近地潮与日月大潮不超过 3 天)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小,冷空气活动弱。 8 月 6 日 月亮在南纬 28.59372 度, 8 月 19 日 月亮在北纬 28.64375 度。因此, 8 月 6 日 和 19 日潮汐南北震荡较强; 9-11 日和 24 日,潮汐东西震荡较强。 8 月上旬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2006 年第 8 号热带风暴桑美( SAOMAI ) 2006 年 8 月 5 日 晚在关岛东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恰逢 8 月 6 日 的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历时 12 小时在南北纬 28.6 度之间震荡一次,使桑美 8 月 7 日 凌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下午加强为台风; 8 月 9 日 为日月大潮, 11 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时差不超过 3 天,形成强潮汐,半日潮使桑美在 8 月 9 日 上午加强为强台风,傍晚加强为超强台风。 8 月 10 日 17 时 25 分 , 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7 级( 60 米 / 秒),中心气压为 920 百帕,是近 50 多年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 14 】。 历史的经验教训不能忘记 超强台风鲇鱼目前位于吕宋岛东北部洋面上,预计 18 日中午将登陆吕宋岛北部,于 18 日夜间进入我国南海, 22-23 日接近海南岛。 2010 年 10 月 20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 0.00019 度,赤道和低纬度地区潮汐变化最大; 10 月 23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超过三天),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23-25 日潮汐强度相对较强,对台风有增强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罕见超强台风鲇鱼将进入我国南海和拉尼娜事件的增强作用。发表于 2010-10-18 13:32:4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4562 2. 视频:超强台风鲶鱼来袭 威力堪比卡特里娜飓风。发布时间 : 2010 年 10 月 18 日 08:13 来源:央视网。 ( 责任编辑:刘晓静 ) http://news.sohu.com/20101018/n275873393.shtml 3. 于文静。 气象顽童 拉尼娜将对今年春夏中国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发布时间: 2008/02/20 来源:新华网。 http://www.jhnews.com.cn/xwzx/2008-02/20/content_53052.htm 4. 管彦忠。拉尼娜气候现象将延长 6 个月带来大雨和飓风。来源:人民网 2010 年 10 月 12 日 18:11 搜狐。 http://news.sohu.com/20101012/n275570195.shtml 5. 杨修群 , 朱益民 , 谢 倩 , 等 . 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的研究进展 . 大气科学 , 2004, 28(6): 979-992. 6. 吕俊梅 , 琚建华 , 张庆云 , 等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 ENSO 循环的特征 . 气候与环境研究 , 2005, 10(2): 238-249. 7. Zhang Y, Wallace J M, Battisti D S. ENSO-lik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1900-93 . J. Climate, 1997, 10:1004-1020. 8. Mantua N J, Hare S R, Zhang Y, et al. A Pacific ingterdecadal climate oscillation with impacts on salmon production . Bull. Amer. Meteor. Soc., 1997, 78: 1069-1079. 9. 马宗晋 , 杜品仁 .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 1995, 10: 99-102. 10. Charles D Keeling, Timothy P 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 PNAS, 2000, 97(8): 3814-3819. 11. 国家气候中心。 0608 号超强台风桑美影响评估。日期: 2006-08-15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2NewsID=2205 12. 李艺,金建树。桑美台风恰逢天文大潮 可能正面袭击温州。 2006 年 08 月 10 日 09:52 温州网 - 温州日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8-10/095210684988.shtml 13. 阮煜琳。桑美登陆可能引发东南沿海风暴潮。 2006 年 08 月 10 日 18:18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6-08-10/18189714578s.shtml 14. 杨学祥。强潮汐使台风桑美从小泥鳅变为大鳄。上传日期: 2006-8-17 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8315.htm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463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