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问卷调查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问卷调查

相关日志

网络研讨会内容分享: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中介与调节变量(理论与实操)
chenxiaoyu0928 2020-11-2 13:46
2020年4月—8月,正值新加坡新冠疫情爆发高峰,全岛施行“断路器”的阻断措施,除非必要的购物饮食,关闭非必要工作场所和学校以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在新加坡社区内传播。我所在的学校实行了封闭管理并停止了线下一切活动。正因如此,我也有了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博士论文的最后完善工作,以及整理和思考我近四年的科研学习心得。 有幸接到我的硕士同学陈烨博士(目前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邀请,同她所带的几位本科和硕士生同学讲授一些关于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在了解到很多同学正在研习结构方程模型这套方法后,我利用两个周六的晚上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了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常用分析变量——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这两次网络研讨会的题目分别是《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中介与调节变量——理论篇》(以下简称“理论篇”)和《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中介与调节变量——实操篇》(以下简称“实操篇”)。在理论篇,我主要讲授了结构方程模型、中介变量、调节变量、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这些概念的内涵、理论意义。结合模型讲授在实证研究中如果与探讨变量间的关系和作用。在实践篇,我结合以往自己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如何在分析软件上分析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囿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分享了关于如何进行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的数据分析的资源。 在准备这两次研讨会的过程中,自己也相当于重新学习和思考了一遍这套方法论。再次还要特别谢谢当初带我入门的孙永强教授。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是一套相当成熟和完善的研究方法体系,虽然目前在科研论文中经常能读到甚至于有种令读者”乏味“的趋势。但作为方法论的训练部分,我觉得有必要对刚入门的同学进行必要的讲授,以使得他们了解这套方法背后的理论意义和逻辑内涵。此外,我也并不觉得这套方法会被淘汰。相反,我还是会经常读到十分优秀的相关论文,理论夯实、方法严谨、文笔流畅。我相信只要不断的在理论构建和数据分析方面做到自己能力的极致,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论文依旧可以大放异彩。 我把这两次的探讨会的幻灯片分享在科学网博客上,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同学们受益。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也并不觉得我十分精通。相反,恰恰是借由分享的机会能帮助我发现目前自己对这套方法掌握方面的不足和疏漏,这样还可以“倒逼”自己继续不断的钻研。 结构方程模型之中介与调节变量_实操篇.pdf 结构方程模型之中介与调节变量_理论篇.pdf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9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谢中科院《科学智慧火花》2020年问卷调查获奖纪念品
热度 2 zlyang 2020-9-11 13:32
感谢 中科院《科学智慧 火花 》2020年问卷调查获奖 纪念品 《“科学智慧火花”栏目2020年问卷调查获奖网友名单公布》 http://idea.cas.cn/staticdoc.action?docid=75533 今天上午收到了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栏目2020年问卷调查获奖》的纪念品,一个电脑包。 至于是不是电脑包,俺也不懂。反正是个黑色的背包。 (0)《火花》的截图。 (1)老卡片机拍摄。下同。 (2) (3) 黑色的背包正面。 (4) 黑色的背包反面。 感谢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 低风速风机设计的新建议: 根据“刚体定轴转动定律”,降低叶片等的机械转动惯量,增大叶片面积,等,是改进低风速风机设计的新思路。 该更具体的新思路,是不是世界范围的“0到1”原创? 感谢您的批评指正! 相关链接: 科学智慧火花,2019-12-13,低风速风机:“变形”叶片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72032 科学智慧火花,2020-03-04,仿生:提高风机叶片性能的一些设想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73425 科学智慧火花,2016-02-24,计及风力发电机机械惯性的更精确“风速-功率”关系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45013 我们尚未见到采用本文思路的他人研究。为保证我们(代表我国研究人员)在该问题研究上的“原创”优先权,特贴出本文。尽管我们不能保证这点。因为我们只能用汉语、英语查询相关资料。没有能力知道汉语和英语以外的语言是否有相关的公开报道。 2019-12-30,为了我的国(2019献计:低风速风机叶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2051.html 2020-03-03,趋同进化:再谈低风速风机的叶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1594.html 2019-06-25,俺在《中科院科学智慧火花》贴出的帖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6809.html 2020-01-13,风力发电机机械惯性的作用(张玺硕士学位论文,20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4056.html 2015年12月张玺同学的硕士学位论文《冬季风、夏季风性质差异对风电预测的影响》,第5.5节“风力发电机机械惯性的影响及风电功率预测的提高”已经从原理上基本上说清楚了。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2609 次阅读|5 个评论
猫头鹰是魔鬼吗
热度 5 RollerMaMing 2020-8-28 16:32
猫头鹰是魔鬼吗 问卷调查——民间传说和文化中的猫头鹰(鸮) 最近,在为《Avian Research》审理一篇塞浦路斯 角鸮 (Cyprus Scops Owl)适应人工巢箱的论文,网络查阅文献的过程中看到一些关于猫头鹰的趣事。 近二十年,应该是 J. K. 罗琳的 哈利波特 让猫头鹰家喻户晓。期间,我们做过一些关于不同民族对待猫头鹰的态度或者认知的问卷调查(见图1,图2)。例如,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牧民经常会用猫头鹰的羽毛装饰自己,她们喜欢在毡帽上插一撮羽毛,以示美丽、吉祥、好运、平安。 表 1 问卷调查结果(n=432):你认为猫头鹰生活在什么地方? (a. 山崖;b. 森林;c. 草原;d. 城市;e. 农场;f. 不详;g. 其他地方) 而大部分汉族人则对猫头鹰是避之不及的,有些人认为猫头鹰是一种不纯洁的动物,是死亡的信使,感情上厌恶、恐惧、误解、拒绝。在日本,反其道而行之,有许多以猫头鹰为主题的咖啡屋(The Owl's House),活体展示与互动,那种喜欢几乎达到变态的程度。 其实,猫头鹰比我们想象的更神秘。它的面盘及大眼睛,对人们来说不仅仅是呆萌,因为它具有力量的光芒,扰乱心魄。不同于其他鸟类的眼睛在两侧,只有猫头鹰是双眼面对面看着你,绝对没有盲区。奇怪的魅力,成为童话中的智慧化身。 猫头鹰都是夜间出来活动——夜行性。难道是猫头鹰的大眼睛在帮助它们搜寻猎物吗,不完全是这么简单。别忘了猫头鹰的另外一对器官,就是耳朵,那真不是摆设。猫头鹰奇妙的生物天赋——就是透过耳朵看世界的能力——使这双眼睛变得越来越可怕的是隐藏在眼球后面的大耳朵! 我喜欢猫头鹰,每次出去都会收集一些相关的工艺品(见照片)。造物主创造了猫头鹰,星星和月亮的光没有被浪费。当它们更加依赖黑暗的时候,耳朵就比人类厉害了许多。虽然,猫头鹰没有软骨和肉片状的耳廓, 羽毛本身有助于收集声音。 有些人认为猫头鹰是一种阴暗的、诡秘的、冷漠的、不纯洁的动物,它们吃死老鼠,发出奇怪的叫声,是死亡的信使(马鸣 摄) 鸟类与死亡——我们一直在探索鸟类的智慧和感官灵敏度,这与自然界的许多谜团有关。因为它们的出现,一直被视为来世的预兆。如果一只猫头鹰低语着你的名字,小嘴乌鸦或渡鸦在你家附近盘旋,或飞进了小窗户,那么它们可能是一个死亡的象征。人之将死,鸮先知道,非常灵验哦(马鸣 摄) 闻所未闻的猫头鹰(雪鸮)贸易,数量之大,难道是为了满足猫头鹰咖啡屋 (The Owl's House)的需求吗?(黄立凯 提供) 这些可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啊 它们的行为有一种奇怪的魅力,使这种奇妙的猛禽成为一种人见人爱的萌物。每次出去开会,我都会搜罗一些小玩意,不贵、不重、也不占地方,有陶器、骨器、石器、瓷器、木器、玉器、竹器、树脂、布偶、标本、骨粉、泥塑、、、、、、 (马鸣 摄) 新疆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 儿童喜欢在帽子顶部插上一撮猫头鹰羽毛 (马鸣 摄) ,通常是长耳鸮或者雕鸮的羽毛。为什么少年儿童都比较喜欢猫头鹰,因为他们像哈利波特一样,心心相印,心灵相通。了解其本质,体现了对神秘的好奇和智慧的初心。 图2. 问卷调查结果,当你听到猫头鹰叫声时的感受 (愉快、害怕、无所谓、不详、、、) 毫无疑问,猫头鹰是地球上最特别、最聪明、最美丽、最有趣的掠食性野鸟之一 (马鸣 摄) 看图识鸮 夏日困在家里 只好在线观鸟 截了几张图 大家看看认得几种猫头鹰
个人分类: 猫头鹰|4778 次阅读|25 个评论
期末考试的问卷调查
pinjianlu 2017-8-14 15:42
最近看一篇文献资料说问卷调查有可能因为参数不完备或设置有问题,导致调查结果不可靠并且可信度不高。但为什么学校还这么信任期末考试的问卷调查?每学期每一门课期末考试接触,都要用问卷星这个网站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做问卷调查。这个意义又有多大呢?
个人分类: 心路历程|28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利用圕人堂开展问卷调查办法(建议稿)
libseeker 2017-5-10 06:17
圕人堂QQ群(群号:311173426)是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的交流群,其愿景(VISION)是:圕结就是力量!其定位(MISSION)是:专业讨论、行业交流、信息共享、资源、人脉。圕人堂圕结一切可以圕聚的力量。圕人堂堂风:贴近现实,关照现实,联系理论,旨在实践。《圕人堂周讯》综述“圕人堂”QQ群一周交流信息,对“圕人堂”全体成员公开(通过 QQ群邮件推送),同时亦对社会公开(当前主要通过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公开)。 “圕人”指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它包括图书馆员、图书情报专业教师和学生、图书馆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相关资源商、硬件商、平面媒体等等)。圕人堂创建于2014年5月10日,现有成员近2000名。 关于利用圕人堂开展问卷调查,现提出以下建议: 1.内容需与圕主题相关,问卷符合相关规范。 2.回馈方式:(1)红包形式,可以是随机形式,也可以是有针对性发放给参与调查的个人或群体;(2)资助“圕人堂发展基金”(《圕人堂周讯》大事记予以记录,金额50-1000元为宜);(3)适当时机适当形式分享相关调查所取得的成果。 圕人堂 2017年5月10日 关于利用圕人堂开展问卷调查的补充说明 理想的情况或设想的情况是:课题负责人依据所取得的效果,酌情捐赠圕人堂发展基金,届时图谋会提供圕人堂发展基金支付宝账号。调查过程中,问卷实施方发放的红包,超过50元的,会在“圕人堂大事记”中予以记录,视作捐赠圕人堂发展基金。我折腾圕人堂这几年,我自己不仅未拿“圕人堂发展基金”一分钱,还尽可能地资助一点。自身所做的工作是零报酬,但其它志愿者需要酌情支付劳务补助,否则无法持续发展。种种原因,圕人堂的运营,需要简单有效,且安全(包括避嫌)。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持续发展。圕人堂成员中,各级各类项目负责人不少,如果形成氛围,将是非常有益的。(图谋,2017年6月22日)
个人分类: 圕人堂|3594 次阅读|1 个评论
你可能不知道的学术不端行为
热度 3 ZJUlijiang 2016-8-26 11:07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摘要 如果提到学术不端,你脑海里出现的只是抄袭检测(剽窃)、期刊撤稿(数据造假),你应该接受今天这篇文章的科普了。 李江 / 浙江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中金网 如果提到学术不端,你脑海里出现的只是抄袭检测(剽窃)、期刊撤稿(数据造假),你应该接受今天这篇文章的科普了。 小编今天分享的论文是一项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论文发表在《ResearchPolicy》上。调查对象是欧洲经济学会(EEA)的2520个来自欧洲及其他国家的会员(均为经济学家)。你可能会问,问卷调查经济学家的学术不端行为,应该没人响应吧?是的,所以问卷在设计与操作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证有效性。第一,问卷由欧洲经济学会发放;第二,保障问卷的私密性及受访者的个人隐私;第三,大量的问题是关于受访者的同事与同行。共回收631份问卷,其中426份答题完整。 你认为哪些行为算学术不端? 所有受访者一致选择“抄袭而不标注引用”; 97%选择“编造数据”; 96%选择“人为提高统计检验中的t值、R2值” 93%选择“挂名” 此外,策略性的学术行为也不被接受,例如 64%的受访者不能接受“一篇论文拆成多篇投稿” 61%的受访者不能接受“ 遵从错误的 审稿人意见” 你有过学术不端行为吗? 1-3.5%的受访者有过编造数据、挂名、抄袭的经历 7%有过人为提高统计检验中的t值、R2值的经历 3%为了挂名、晋升、获得数据而行贿受贿 1-2%涉及性贿赂或金钱贿赂 1%涉及一稿多投 此外, 20%的受访者曾经“故意不引用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文献,或将一篇论文拆成多篇投稿” 24%的受访者曾经自抄袭 32-38%的受访者曾经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不尊重事实 39%的受访者曾经遵从错误的审稿人的意见 59%的受访者曾经策略性引用,以便提高发表的概率 你的同事有过学术不端行为吗? 50%的受访者认为同事至少有一次学术不端行为 18%的受访者认为同事至少有两次学术不端行为 6%的受访者认为同事至少有三次学术不端行为 22%的受访者认为同事至少有三次以上的学术不端行为 此外, 18%的受访者观察到同事剽窃他人的idea 14%的受访者观察到同事不恰当地使用实证方法(有主观故意) 12%的受访者观察到同事不恰当地呈现研究结果(有主观故意) 4%的受访者观察到同事编造数据 5%的受访者观察到同事挂名 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同事中, 50%是教授 12%是副教授 20%是助理教授或讲师 10%是博士后 27是博士生 看完这些调查数据,小编倒吸一口凉气。以上行为在经济学家眼里都是学术不端的话,小编好像已经很难从周围找到一个干净的人了。 所有这些带有主观故意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是什么?紧接着,作者做了一项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压力与学术不端行为有正向关系(尚未证明是因果关系)。从逻辑上讲,当前学术圈的PublishorPerish的规则是学术不端行为的诱因。 参考文献 Necker,S.(2014).Scientificmisbehaviorineconomics. ResearchPolicy,43 (10),1747-1759. 文字编辑:李江/浙江大学
7011 次阅读|3 个评论
致敬爱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bingyu626 2015-4-28 10:32
也许好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恳请您给予些耐心和支持,期待您的理解。 各位老师和同学都是科研领域具有高度专业素养和修养的人,所以更加期待您的支持和参与 如有打扰到您,我在此深表歉意! 尊敬的老师、 同学们, 请您有空的时候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帮帮忙,每一份问卷都很珍贵。 感谢帮我抽出时间填问卷的朋友,妥妥的都是好心人啊! 但还是差好多份,毕业论文的很重要! 填完还有抽奖活动,也可以学习一下哦。来试试手气吧! 地址是: http://www.sojump.com/jq/4852280.aspx
个人分类: 论文|4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问卷调查”和“专家意见”结合之决策
liudazhe 2013-11-16 10:01
我国是人民的政权, 那么 人民政权的政治是否完全由人民自己决定呢 ? 其实 我们的 许多政治决策都是由一小部分官员进行的, 而这些决策往往不能够完全反映民意。那怎样才能更好做到之呢?与普通人民交流,大量进行社会反馈,是必须进行之事务。进行社会问卷调查,由其结果决定治国政策,这才能使之接近人民的意愿。 至于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时的情况,解决方法之一是设立顾问机构以参考专家的意见。将社会问卷调查与专家意见之结果相结合,这样的行政方法才为科学民主。 比如进行教育改革,我们当前的做法是领导开会决定教改方向,但其实真正应做的是对学生、家长、老师等进行问卷调查,看他们需要怎样之教育!然后再由专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制定合理方案。 我们既然提倡 政府与 人民大众 的交流 ,就应更加广泛建立其平台机构 。 当今科技发达,可用来进行社会交流的方式众多,如固定电话、手机、电子邮箱、网上留言板、电脑与手机客户端等等,这其中特别是互联网尤为便利,要利用其多建网络交流平台。要利用这些工具多做民意调查(其调查对象与内容应广泛一些),并依此建立人民对领导的评价机制,老百姓评分差的领导,就应该对其撤免或降职。这样可大大改善人民“没地方讲话、讲话没人听、对领导有意见”的局面,从而使国家真正能够长治久安、和谐稳定。其是治国、科研、生产等决胜之法宝。
个人分类: 政治学|1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安全观•专家打分•问卷调查
热度 3 Greg66 2013-11-3 21:19
老听安全圈子里的人说起“大安全观”,究竟什么是大安全观呢? 老看到安全评价等论文中提到“专家打分法”,可是为什么没有人定义他所指的专家呢?究竟什么人是他所指的专家呢? 老看到大家使用问卷来调查,大家设计了无限的问卷,也常收到无限的问卷,可是常常是自己设计的问卷,内容基本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至自己的问卷也只是使用一次半次的就报废,问卷调查的结果没有可比性,那么这问卷调查还是否有意义?
个人分类: 11|5203 次阅读|10 个评论
新竞赛政策下高中化学竞赛问卷调查
yaoronggui 2013-7-25 19:53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本问卷的目的在于了解您对高中化学竞赛持有的态度,所搜集的资料仅作为学术研究之用,对外绝对保密,请您放心据实回答。由于您的协力支持,将使本研究更有价值,对日后高中化学竞赛的辅导更有帮助。谢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 问卷调查地址: http://www.sojump.com/jq/2252444.aspx
个人分类: 科研研究|4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大家帮忙填写一份问卷
rbwxy197301 2013-6-14 15:12
我正在做一个期刊论文创新性评价的项目,请大家帮忙填写一份问卷。谢谢! 以下是问卷链接: 分享问卷链接: http://www.sojump.com/jq/2531217.aspx 发送手机版链接给好友,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填写 http://www.sojump.com/m/2531217.aspx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2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吐槽科协的问卷调查!
热度 6 xcfcn 2013-6-14 09:16
科协搞了一个《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问卷》发到学校,然后学院叫我答一下。我一开始还认真填答(虽然它的填答很复杂),但做了几页我就崩溃了。最后一看,22页啊!NND,就是院长拿着枪指着我,我也没这个耐心! 是哪个脑残设计的问卷调查?这样的调查能获得真实的信息吗?如果最后根据这个调查结果做决策,那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PS:不知道哪个能直通科协的,把这个反应过去。专业点,baby。
个人分类: 杂论|1299 次阅读|7 个评论
问卷调查的回收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热度 1 susanwhu 2013-5-29 10:07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在我设计完问卷之后,小范围进行了预调查。 测试问卷,我一次发送了116份邮件邀请填写问卷,回收45份问卷,扣除5份熟识朋友的问卷,邮件回收的问卷是40份,回收率接近34.5%。这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当时简直是热血沸腾啊,无限感激。 针对这45份问卷进行预处理,结合问卷反馈意见,我修改了并增加了几个问项。然后大面积地发送邮箱,第二次发送邮箱1460多个,截至目前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扣除大概10份不是邮箱邀请的,回收率为14%左右,尽管回收率很不错。但相比前期的34.5%,还是存在巨大差异。 那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问卷回收率呢?我无法调查找出真实的原因。不过可以做一些假设的: 1、发放邮件邀请的时间。周末发放回收率低吗?早中晚的回收率不一样? 2、问卷问项增多,增加了填写问卷的时间?让一些学者没有耐心填写。实际上,预调查问卷的平均填写时间是150秒左右,修改后的问卷的填写时间在180秒左右,并不存着太大的差异,不过问项看起来蛮占版面。 (截至目前,回收问卷228份,最长填写时间是美国地址为6371秒,最短时间87秒,平均填写时间200多秒,前面说的180秒不太准确,特此更正) 3、不同学科的学者参与问卷的热情不一样?预调查的100多个学者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大学科,恰好是一个热情参与的学科吗? 4、邮箱地址的准确性。毕竟是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邮箱,有20多份邮件因为邮箱地址不对或已停用而发送失败。还有由于疏忽,学者姓名跟邮箱有不一致的情况,称呼叫错而不填写问卷?这里特别感谢一位教授,我写错了他的姓,但是很大度的帮我填写了问卷。 5、事情太多,工作太忙,确实没有时间参与问卷? ..... 当然,可能有各种原因,如果科学网的学者,在这里能分享一下,不参与问卷填写的理由,也是挺好的,有助于帮助提高问卷调查设计,避免不必要的打扰。 不好意思,我发了那么多邮箱,打扰了太多学者,对此深表歉意,确实没有办法,希望得到谅解。 如果乐意,我还是希望得到更多学者的参与: http://www.sojump.com/jq/2437025.aspx 。
11519 次阅读|2 个评论
感谢各位老师参与我的问卷调查,谢谢!
susanwhu 2013-5-29 09:26
最近以科学网为对象做了一个在线问卷,深深体会到科学网会员的热情和友爱。尽管问卷还没有结束,但是需要借这里说一句感谢! 博士后出站在即,作为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实证研究部分,需要做这个问卷。因为科学网的学子注册人数多、质量高,学术交流相对活跃,于是选择一科学网微调查对象。为了提高问卷回收的数量和质量,必须是科学网的会员才行,我根据注册信息,查询各位学者的信息。然而,很多专家除了姓名和研究领域之外,并没有详实可信的联系方式,我们根据这些信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查找到可信的邮箱,共计2000多个。然后给每个专家发送邮件,恳请给予帮助。 尽管各位专家、教授工作很忙,时间宝贵,但是热心帮助。记得有一位教授,填写问卷了无法提交,然后反反复复三次才顺利提交结果;有两位老师,手机填写问卷失败,特意打开电脑帮我填写问卷;有几位教授回邮件对我提出研究建议,推荐参考文献;有好多老师给我鼓励,祝愿我取得满意的研究成果;也有老师因为尽管注册了会员但没有活跃参与交流,对无法填写问卷表示歉意,我为这位老师的严谨认真表示敬意.....这一切我都铭记于心,铭记你们的热情帮助和真诚友好,勉励我更勤奋、坚定地从事科研工作。 在回收的200多份问卷中,我感觉到了学者们的热情友爱、给予我科学研究最大的支持,在这里我表示真诚的感谢;感受到学术研究的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也是我们都应该坚持的;感受到开放合作、友爱互助的氛围,不仅可以帮助科学研究,同时还能鼓励激发研究的热情,这对于在学术道路上摸索的人尤为重要。 总之,我不仅回收到高质量的问卷,还获得诸多专家的热情支持和鼓励,增长对学术研究的信心,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有庞大的科研队伍在一起努力,我并不孤单。感谢你们! 当然,还有很多学者,我没有查询到你们的邮箱,如果您乐意帮助,敬请登录以下网址,帮助填写问卷: http://www.sojump.com/jq/2437025.aspx 。 谢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88 次阅读|4 个评论
[更新]人肉搜索问卷调查: 敬请大家踊跃参加
热度 12 王飞跃 2013-4-9 00:25
各相关读者: 60元的京东礼券将于近期发放,我们将通过邮件联系你们,敬请关注。 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耐心等待! -------------------------------------------------------------------- 各相关读者: 由于参加人数愈千人,远超最初的预算计划,目前正在修改预算。 请大家放心,每个完成调查问卷的人员,都将得到60元的京东礼券。 再次感谢! -------------------------------------------------------------------- 最新: 响应出乎意外,问卷调查早已停止,多谢! -------------------------------------------------------------------- 我们CMO研究小组正在从事人肉搜索行为相关的研究,敬请大家踊跃参加我们开设的问卷调查。 每个参加的朋友将获得价值60元的网络购物(目前定为京东商城)礼券。 地址见下: http://www.asmemesa.org/hfs_survey/limesurvey/index.php?sid=21929lang=zh-Hans 调查问卷已在线了。请大家留下邮箱,在调查结束后我们将通过邮箱发送礼券。 十分感谢!
个人分类: 感言社会|12340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关于科学家与工程师的责任——问卷调查
PZhou 2013-4-5 11:17
TheEthicsandHumanRightsWorkingGroupoftheAAASScienceandHumanRightsCoalitionandtheAAASProgramonScientificResponsibility,HumanRightsandLawhavecompiledaverybriefsurveyonscientists’andengineers’responsibilities. Itispostedhere: https://www.surveymonkey.com/s/SciEngResponsibilities-Questionnaire .Pleasefeelfreetocirculatethelinkwidely,includingtopostdocsandgraduatestudents.
1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