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万人计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马院士怎么可能冲击诺贝尔奖
热度 13 Amsel 2013-11-2 08:18
  新闻“中央将遴选百名人才冲击诺贝尔奖 首批人选已确定”有一条非常怪异,“首批人选”列举的几位人士居然包括马永生院士。   马永生院士是搞石油地质的。作为常识,我们知道地质学根本没有诺贝尔奖项,所以要么马院士改行、要么诺贝尔奖金新设奖项,否则断无可能冲击诺贝尔奖。   我和马总在国内国外都有几面之缘,他也是我一些前辈的好友,所以我这里绝不是不尊重马院士,只是想说,这个万人冲击诺贝尔奖的国家人才计划在起步的时候多么有喜感。以后执行过程中会更多出彩的地方么?所谓拭目以待吧。
个人分类: 杂谈|562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喜讯:首届诺奖奥林匹克科学运动会将在中国举行
热度 43 xqhuang 2013-10-30 20:22
喜讯:首届诺奖奥科运将在中国举行 从斯德哥尔摩传来的消息:为推动全人类的科学进步,弘扬科学精神,分享诺奖的喜悦,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借鉴奥林匹克运动会成功的经验,把“评选诺奖”改为“争夺诺奖”。 首届诺奖奥林匹克科学运动会将于2020年在中国北京举行,比赛共设100个诺奖科学项目(1、最高铁基超导转变温度;2、最小纳米碳管、3、最...),每个国家每个项目限一名选手参赛(配备助手若干),获胜选手除赢得一枚诺贝尔奖金质奖章,还可获得大约100万人民币的奖励。...。诺奖奥运的口号是:更美、更真、更新。 据悉,东道主中国已经组建了强大的“冲诺”领导小组,推出了“万人计划”,已经遴选出百名具备冲击诺贝尔奖的潜力选手。 “冲诺”领导小组负责人笑着说:中国人百年诺奖科学梦就要实现了!在100个诺贝尔奖比赛项目中,中国有望获得二十块左右的诺奖奖牌,不仅可以轻松实现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而且将一举超越日本,成为诺奖强国!...。中国人将彻底甩掉“东亚【诺】夫”的帽子!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5028 次阅读|74 个评论
“惯子如杀子,狠打出孝儿”——评“万人计划”
热度 25 wangxh 2013-10-30 10:41
“万人计划”出炉了: 万人计划首批名单出炉记:包括3个层次7类人才 归结一句话:“ 英才要富养 ”! 可是,放眼世界,有这样“富养”的吗?世界上获得诺奖的国家都是如此“培养”诺奖获得者的吗?莫言获得诺奖就是如此培养的吗?【莫言是什么“人”?】中国力争诺奖的理想靠谱,争取诺奖的中国科学家也靠谱,为诺奖而献身科研事业更靠谱,但是一个国家的职能部门的这种做法就是不靠谱——荒唐至极、无知至极! 俺们倔县有句老话,“惯子如杀子,狠打出孝儿”【 那个唱歌的李将军儿子的事儿不能这么快就被遗忘吧 】。 中国也有句古话,“ 自古英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 ”。 再看看体育界,世界冠军、奥运金牌是拿了不少,中国成为体育强国了吗?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提高几许?【在刚刚过去的奥运会上,中国平均3552万人获得一块金牌,只有5千万人口、小小的韩国平均385万人一块,英国平均207万人一块】 就像改革开放进行一段时间后,许多国有企业濒临破产之际,沈阳有一个国有企业,为了保证一位“全国劳动模范”,在几乎没有生产任务的情况下,全厂员工都放假,只为保证这位劳动模范工作量“不下降”。【当然,那是比现在好很多。如果现在,估计会把2030年的工作量算进去。啊哦,不对,现在劳动模范都不劳动了,改唱歌、赛跑、打篮球、演小品什么的了】 即使这万人中出现20位诺奖获得者,也不能说明中华民族真正崛起了!因为 这样产生的每一位诺奖获得者可能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贫困地区人的温饱换来的 ! 【再来几句猛的、狠的】习主席有意走“群众路线”,具体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言)。俺倔人理解这不仅适合于政府管理,也适合科学研究和科技部门的管理。通俗地说,就是一定要充分发挥成千上万的草民、屁民科技工作者,使其充分发挥臭皮匠精神,中国的科技土壤才能逐渐肥沃起来——“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有了肥沃的土壤,何愁长不出诺奖获得者呢?日本鬼子的科学研究和足球发展已经说明了一切! “腐败”往往与“无能”联姻,“无知”定能产生“无畏”。 有些人:不学无术瞎指挥,好大喜功吹牛皮! 中华民族还能忍受多少次劫难呢?
个人分类: 国家|4746 次阅读|25 个评论
中国特色的“万人计划”
热度 7 qyu111 2013-1-23 11:52
阅读了国家 7 部 3 院 1 委的“万人计划”书(关于引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通知 http://www.bit.edu.cn/docs/20121025133328053554.pdf )。 总结了一下,可以用我国历来的三大运行模式来概括: “计划”模式、“运功”模式、和“摸着石头过河”模式。 可以说这三大模式是我们国家的特色,也是我们国家运行的三大基本模式。 计划模式:顶层设计,贯彻执行。 运动模式:规模宏大,举国运动。 摸着石头过河模式:走到哪里不知道,走起来再说,走错了回头再摸。 计划模式和运动模式的特点是:效率高,波动大。 摸着石头过河模式要解决的问题是:水深了怎么办? 顺便和西方国家的运行模式对比一下 :“自由”模式,或“自然”模式 。 自然模式的特点是:进程缓慢,循 序 渐进。 马克思 PK 达尔文: revolution vs. evolution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4453 次阅读|7 个评论
第二批“万人计划”名单公示:看看前七位入选者的情况
热度 17 陈安博士 2013-1-22 13:38
【Blog主人按1:今天的科学网给出了第二批“万人计划”的公示名单。俺们闲来无事,搜了前面七位入选者的简历。】 【Blog主人按2:我理解万人计划,应该是有奖励未来的成分在内,不是终身成就奖,获选的也是正在干活的一批同学,而这笔费用也正是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也真的很穷,特别需要这一笔支持。】 【Blog主人按3:国家其实是在反复赎买同一件东西,有的钱算定金,有的则算是成本,有的算是奖励,有的算是补贴。总而言之,同一件“好”东西,国家在不断地付账,有的来自信用卡,有的来自现金;有的来自二姨夫,有的来自三姑。如果确实是“好东西”也就罢了,只是......】 马 骋 海军装备研究院研究员 海军装备研究院流体推进中心主任。 2005年获“中国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200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8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7、2009年度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提名为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方复全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持人,科技部973计划核心数学中的前沿问题核心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主持人,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毛新平 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广州市杰出青年,“广州市121人才梯队工程”两院院士后备人才、广州市优秀专家,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委员。 牛荻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2007年受聘青岛理工大学“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1994年获省第三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1998年获第二届陕西青年科技奖;199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校第一层次跨世纪人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特聘教授;2006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王 牧 南京大学教授 现任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江特聘教授,固体微结构物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光电功能晶体的结构性能、分子设计、微结构设计和制备过程的研究’首席科学家. 王 磊 淮北师范大学教授 现任淮北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全国优秀教师和安徽省教学名师称号,教学研究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和二等奖。入选国家人事部等7部委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是首批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安徽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安徽省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安徽省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从199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王 磊 南开大学教授 南开大学泰达生物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东华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王会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怀民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王拥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 王明洋 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 付宏刚 黑龙江大学教授 冯世庆 天津医科大学教授 宁 光 瑞金医院教授 尼玛扎西 西藏大学教授 石德顺 广西大学研究员 乔方利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任秀宝 天津医科大学教授 刘 巍 河北医科大学教授 刘会洲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 刘清友 西南石油大学教授 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吕 力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安立佳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巩馥洲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成会明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朱少平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吴福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 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 张 涛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 靖 山西大学教授 张小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永生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张作义 清华大学研究员 张继贤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锁江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张献龙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李 丹 汕头大学教授 李 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文昌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 李术才 山东大学教授 李华军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李有泉 浙江大学教授 李国庆 东北电力大学教授 李恒年 解放军63767部队研究员 李雪源 新疆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杨 合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杨玉盛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杨明会 解放军总医院教授 杨振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研究员 汪 玉 海军装备研究院研究员 陆 卫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陈 坚 江南大学教授 陈 彪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陈仙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陈生水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陈国强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周成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宗传明 北京大学教授 罗俊生 辽宁医学院教授 金 山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施剑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 洪 葵 南昌大学教授 胡伟武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胡志红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 胡岳华 中南大学教授 赵永恒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赵维谦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骆永明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 夏庆友 西南大学教授 徐 星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徐卫林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 徐旭东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徐国良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徐锡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聂祚仁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袁寿其 江苏大学研究员 谈胜利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钱 前 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 钱跃竑 上海大学教授 高丹盈 郑州大学教授 高秀梅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曹晓风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黄云清 湘潭大学教授 黄润秋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 黄璐琦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龚新高 复旦大学教授 龚旗煌 北京大学教授 傅正义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彭述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景益鹏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曾光明 湖南大学教授 蒋亚东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韩金祥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蔡袁强 温州大学教授 谭铁牛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潘复生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 魏文斌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个人分类: 人论|47815 次阅读|29 个评论
外行看热闹:“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政策框架与管理目标的逻辑
热度 4 lbjman 2013-1-11 12:13
不同的计划,相同类型的既得利益者继续去申请,难道这些计划没有针对性吗?没有针对性的计划有何效果? 第一个计划,扔了一批红包(千),身强力壮的那些(A类)抢走了这批红包(千)。(B类)、(C类)、(D类)......等 ,“希望” 下一批红包(万)。 第二个计划,扔了一批红包(万),身强力壮的那些既得利益者(A类)同样抢走了这批红包(万)。(B类)、(C类)、(D类)......等 ,“渴望” 下一批红包(千万)。 第三个计划,扔了一批红包(千万),身强力壮的那些既得利益者(A类)同样抢走了这批红包(千万)。(B类)、(C类)、(D类)......等 ,“欲望” 下一批红包(亿)。 第四个计划,扔了一批红包(亿),身强力壮的那些既得利益者(A类)同样抢走了这批红包(亿)。(B类)、(C类)、(D类)......等 ,“绝望” 下一批红包(千亿)。 ........................................... 如此循环下去,推而广之,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分配制度还如何改革......搞笑? 资源丰富是好事,如此配置搞得一地鸡毛,教育科研界还如何安心从事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资源是这么配置吗?政策框架与管理目标的逻辑在哪里? 还是故意为之?
926 次阅读|4 个评论
China Needs “万人计划”!
热度 1 zuojun 2009-10-12 06:29
Ok, what I meant to say is 在国内找不到工作就出国好了! I have no intention to hurt China, my birth country. If you can agree to that, then you might see my suggestion makes good sense.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in China is there are too many talented people but not enough jobs for everyone. The same project that needs 8 people is wanted by 18. W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do is to actually set up a fund for 万人计划, or even 千万人计划, encouraging jobless Chinese to go abroad, instead of buying more U.S. debts. Think about it; this could be the best investment the government can ever make, charging 3-5% interest if necessary. In 5-10 years, some of these people may own a company, or a restaurant, in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p.s. I just had a simple lunch, with no drinks.
个人分类: Thoughts of Mine|4185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