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天问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天问

相关日志

了解航天(25)一一中国探索火星“天问一号”logo公布了
kd652 2020-4-24 10:18
定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天问一号” 央视新闻 04-24 10:03 火星,你好! 继月球探测任务命名为 “嫦娥系列”后 今天国家航天局正式发布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 任务名称 任务标识 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 “天问系列” 以“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为 “天问一号”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为 “天问”来源于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长诗 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著 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 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 追求科技不断创新永无止境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 以“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 “揽星九天” 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 表达了宇宙的五彩缤纷 呈现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 饱含动感 气韵流动 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 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 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 体现着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 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能力-C3 这组意义深远的名称与图形标识 将承载着中国人航天强国的梦想 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 中国力量 前往未至 发现未知 从2016年8月23日开始,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面向全球征集,海内外各界踊跃参加,共收到提交工程名称及图形标识作品35912个。经过网络投票共收获各地有效投票3278962张。无数优秀创意作品共同塑造了人类对火星探测的美好愿景。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首次火星探测工程的研制工作。 按照计划,2020年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距离较近。火星跟地球有着相似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除此之外,在火星上还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正因为这些相似点,通过发射探测器了解火星的状况,获得更多信息,以此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研究地球的演变与未来发展。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的飞行抵达火星。 火星,我们来了!
个人分类: 航天|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今科学“天问”:时间“0”点从何而生?
热度 1 chenwei1130 2015-7-31 12:30
当今科学“天问”:时间“ 0 ”点从何而生? ——论“ 11/30 二维时间坐标系与 11/30 太极数系”的科学发现与重大意义 陈伟 (上海市嘉定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上海201800) 摘要: 在充分认识地球历史及地壳运动呈现的渐变与突变交替发生的演变规律、以中国古代太极理论及自然宇宙观为指导、吸收近现代西方科学特别是非线性科学理论成果基础上,在对全球地震时间分布规律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建立了“11/30全球地震周期分布律”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本质物理规律“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并揭示它们赖以确立的数学基础即“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同时也揭开了中华文明之源头“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在所建数理坐标系中,“0”具有周期循环生成的特征规律,突破了“一维时间轴”和“一维实数轴”模型中“0”点唯一的公理化假设。 关键词: 周期基数11与30、11/30全球地震周期分布律、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暨11/30太极数系、洛书、东方数学 一、学习与科研历程 全球变化与重大自然灾害研究和预测预防是21世纪人类科技发展中亟待理论突破的重大科学课题,也是各国政府、民众与科学界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 近十多年来,作者一直潜心研究“中国大陆强震空间分布与时间周期分布”这一问题,属于个人专业爱好、个人自助和工作业余研究课题。本着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院士倡导的“要做一辈子研究生” 的科学精神,执着追求,乐于其中。主要科研成果有: 1.1996年8月博研期间参加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北京),提交和报告论文《控制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热通道网络系统》。根据中国大陆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成果,首次发现和提出中国大陆“软流层热通道与热通道控震网络”的概念与理论模型。 2.2009年12月参加“纪念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建所50周年—地球科学与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提交和报告论文《中国大陆强震时空分布》;首次发现和提出“中国大陆软流层热通道网络与宝鸡上地幔热柱联合控震”空间分布模型和“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时间分布模型。 3.2011年9月参加中国物理学会2011年秋季学术会议(浙江大学),提交和报告论文《从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揭示的时间新维度——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 ;首次发现和提出“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理论模型。 4.2013年11月参加第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北京);提交和报告论文《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 ,获得“2013中国科技创新卓越成果奖”。论文揭开了中华古老文明之源头“洛书”的自然数理来源;南开大学数学教授、中国国学和易学泰斗、科学易派“北方易学研究中心”导师廖墨香先生称赞论文获奖“是当今易学界的一大喜事,可喜可贺!” 。 5.2014年4月发表长江重大洪灾周期研究论文 ,对2014年川渝湘鄂为重点的长江中上游区域和粤桂为重点的珠江流域重大洪灾的复发做出了科学预测和提前预警,获得了很好的实际验证 。 6.2014年8月参加第五届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北京),提交科研创新成果《“东方数学”让中华古老文明重新绽放科学之光——论“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的创新发现与科学意义》,获得“2014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年度科技人物”荣誉称号。 二、研究课题、指导思想与主要成果 在对“全球地震时间周期分布”问题整个研究过程中,可以分为对近现代西方科学观及其数理逻辑公理化假设提出反思和质疑、提出新的研究指导思想与方法、发现地震时间活动基本周期数11与30、建立新的数理模型及坐标系、得出科学研究结论这样五个阶段 。 1.对近现代西方科学观提出反思 当今,以西方科学为主导的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体现在探索和认识宏观宇宙与微观粒子两大领域:空间尺度上已经达到认识最远类星体137亿光年即约1.3*10^(18)米~微观粒子尺度阿米即10^(-18)米;时间尺度上已经达到推算宇宙大爆炸年龄138.2亿年即约4.36*10^(17)秒~激光时间尺度阿秒即10^(-18)秒。 地球上发生的特大地震能够在数十秒时间内可以将一座城市及其数万乃至数十万生命顷刻间毁灭;这既是对人类生命的巨大威胁,更是对人类智慧的最大挑战。“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当今人类科技发展,对关乎自身生命存亡的脚下地球“地震形成动因及时空分布规律”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却在试图推演数十亿~百亿年前的宇宙星体起源与演化。由此可见,西方科学观在主导和引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宇宙~天地人”系统整体认识上的严重偏离与割裂,这是当今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悖论 。 2.对近现代西方科学数理逻辑公理化假设提出质疑 近代自然科学体系主体是建立在西方还原论哲学思想和公理化方法逻辑基础之上的。1637年,笛卡尔创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解析几何;这一数学方法论上的创造成为所有近现代应用数学的基础,为近代西方科学的初创和发展开启了大门。 自笛卡尔以来,西方科学理论大厦赖以建立的数理逻辑基础与公理化假设核心有三条:(1)西方数学中将包含整数在内的全部实数集合被公理化认为分布在一条直线或一维数轴之上;(2)近现代西方物理学中将全部自然事件的时间序列集合被公理化地认为分布在一条直线即一维时间轴之上;(3)并由此自然得出第三条公理化假设,在一维实数轴和一维时间轴上,“0”点是绝对且唯一的。 三百多年来,西方近现代科学飞速发展,人类科学探索和技术发展的征途就是不断地逼近时空的极限“0”点,并由此演绎出关于宇宙和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诸多理论模型或理论假说。 3.当今的科学“天问”:时间“0”点从何而生?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当今物理世界时间探测尺度可以达到10^(-18)秒,那么试问,时间“0”点究竟在何处?从何而生?决定生命存亡亦即大地震发生的那一时刻或那一秒,是从何而来、从何而生的呢?当前以物理学为主导的诸多理论模型或理论假说是否反映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真实时空图像?作为自然界基本物理现象之一的地震活动及其时空分布规律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科学难题? 4.提出新的研究指导思想与方法 研究指导思想与方法是:(1)充分认识地球历史与包括地震活动在内的地壳运动呈现出的渐变过程与突变过程交替发生的演变规律;(2)以中国古代阴阳太极理论与自然宇宙观为指导;(3)吸收近几十年来西方科学发展起来的非线性科学与混沌理论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是这三大方面思想和方法指导相结合所获得的科学新发现。 5.主要研究成果 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是 :(1)发现了体现地壳运动能量渐变与突变交替发生过程、反映地震活动周期规律的“全球地震11/30二维周期分布律”;(2)揭示其物理本质规律的“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3)以及这两大规律赖以确立的数学基础——“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它同时也揭示了代表古老中华文明之源头“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以及中国麻将的数理来源。这三大研究成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互为支撑,缺一不可。 三、研究成果的科学新发现及其重大意义 1.研究成果获得的科学新发现 (1)突破了西方科学自笛卡尔以来确立的“一维时间轴”和“一维实数轴”的公理化假设;发现了全球地震时间周期分布中隐藏的呈现非线性特征的两个基本周期数11与30,发现和提出了“时间尺度相对性”原理;建立了反映自然界真实运动变化图像的“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和“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在“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和“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0”具有周期循环生成的特征规律。所建模型突破了以【10、12、60】进制为基数的“一维时间轴”模型的局限,突破了“一维实数轴”模型中基本自然数序列【1~9】绝对大小顺序排列的固有认识。 (2)揭开了代表五千年古老中华文明之源头的“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以及麻将的数理来源,即数组【1、4、7】【2、5、8】【3、6、9】的数理来源和基本自然数序列【1~9】为什么一分为三。从自然数理法则上证明了老子《道德经》“有无相生”、“有生于无”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观点的正确性。 (3)将基本自然数序列【1~9】在“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一分为三、自然生成的三分数组【1、4、7】、【2、5、8】、【3、6、9】称为“洛书数组”;由“洛书数组”组成的数阵称为“初始洛书”。从甲骨文中发现的“原始洛书” 与作者命名的“初始洛书”实为同一数阵,但来源有所不同。前者是中国古代先民的首创与发现,后者则源于今天建立在数理逻辑基础上对自然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揭示。“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对中华文明历史过程中这一极为重要而又十分神秘的文化产物给出了明确的科学解答。 (4)基于“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能够对全球变化过程中地震、洪灾、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时间周期分布给出严格的数理周期关联模型,即建立“自然灾变事件11/30周期分布律”模型。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发生的事件均分布在“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中一系列对应的周期链节点上,构成“自然灾变事件11/30周期分布网”;该模型具有信息上的结构不变性、关联多重性、整体性、全息性、周期性或循环性。这种数理分析方法既可用来研究历史灾变事件周期关联,又可用于对未来灾变事件复发可能性的预测研究 。 2.科学新发现的重大意义 本研究课题科学新发现作出了充分论证:作为西方科学数理逻辑体系基础的前述三条核心公理均存在着片面的、经验性的、后天的人为假设;它们仅仅是科学发展中的部分“认识片段”,并不是恒久不变的“科学公理”。因为,人类科学与智慧本身是在进化发展着的;存在着不同于西方科学的、属于东方中国的自然哲学思想与宇宙观,据此能够推演出一套不同于今天西方数学体系的东方数学体系 。 将建立在“11/30交互数系坐标系”之上的数理体系整体称为“东方数学”;它是东西方文明在地球人类演进到今天这一时空点上完美的交互对接。“东方数学”的发现和发展,将为重新全面审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和近现代西方科学理论成果,为古老中华文明的创新复兴,开辟未来科学发展新天地,提供崭新的科学思想与理论基础 。 从自然界运动变化过程“天然实验室”中发现和确立的“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将对三百多年来近现代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的西方科学哲学观、宇宙观及时空观带来革命性的冲击与变革;建立在“天地人”整体系统宇宙观或时空观之上的人类科学发展新图景必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呈现在我们面前 。 主要参考文献 〔1〕耿济.数学娱乐(三)---洛书定理及应用,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8,26(4) 〔2〕陈伟.从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揭示的时间新维度---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J】.中国科技纵横,2012,(4):213-217 〔3〕陈伟.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J】.中国科技纵横,2014,(2):216-219 〔4〕今日科苑编辑部.“要做一辈子研究生”---记上海市嘉定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副总工程师陈伟【J】.今日科苑,2014,(2):54-55 〔5〕陈伟.让中华古老文明重新绽放科学之光---第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获奖论文《洛书的自然数原理》之概要【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2):118-120 〔6〕陈伟.长江流域重大洪灾事件11/30二维时间周期分布---“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应用实例之一【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4):82-89 〔7〕陈伟.“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的发现论证与应用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5,(1) Theultimatescientificproblemstoday:Time0pointswhereproduce? ——On11/30two-dimensionaltimecoordinateand11/30TaiChinumbersystem scientificdiscoveryandsignificance ChenWei ShanghaiJiadingDistrictUrbanPlanningandLandAuthority,Shanghai,201800 Abstarct: Onthebasisofafullunderstandingofthefactthatgraduatechangeprocessandbreakdownprocessformedbybothearthhistoryandcrustmovementoccuralternately,guidedbythetraditionalChineseTaichitheoryandthenaturecosmology,absorbingthetheoreticalresultsofthecontemporarywesternscienceespeciallythenonlinearsciencetheory,theauthordiscoveredandestablishedthe11/30globalseismiccycledistributionlawanditshiddennatureofthephysicalrulethe11/30two-dimensionaltimecoordinatesinthecourseofthestudyonthedistributionoftheglobalseismictimerule.Andrevealsthemathematicalbasisforitsestablishmentthat11/302Dinteractivenumbersystemor11/30TaiChinumbersystemcoordinates.AtthesametimeitrevealsthenaturalmathematicprincipleofChineseLoshu.Inthebuiltmathematicalcoordinates,0hasacycleofgenerationcharacteristicrule.Itbrokethroughtheaxiomatichypothesisinonedimensiontimeaxisandone-dimensionalrealnumberaxismodel0singlepoint.. Keywords: TwoPeriodicbases11and30,The11/30globalseismiccycledistributionlaw,The11/30two-dimensionaltimecoordinates,The11/30two-dimensionalinteractionnumbersystemor11/30TaiChinumbercoordinates,ChineseLuoshu,Orientalmathematics 作者简介: 陈伟(1964—),男,汉族,上海人,上海市嘉定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副总工程师。西北大学地质学系1980级地质学专业本科,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1988级硕士研究生和1992级博士研究生;1984~1992年期间曾在石油部地球物理勘探局和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工作。 初始洛书 洛书 本篇论文发表在【科学中国人】2015年第4期 http://www.scichi.cn/zinelist.php?cid=486 原文地址: http://www.scichi.cn/zinecontent.php?id=1224 请参阅 从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揭示的时间新维度 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 长江流域重大洪灾事件11/30二维时间周期分布 “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的发现论证与应用研究 (1) “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的发现论证与应用研究 (2)
个人分类: l论文篇|1345 次阅读|2 个评论
欣阅星空:未污染的穹顶
热度 10 QuanDong 2015-3-6 16:02
俺一般不爱凑热闹。前几个星期,写了一篇 小文 , 觉得还缺点什么, 放在那里,原准备搁一段 有闲情 以后改改再发。正巧这几天,“穹顶”、“从前慢”都很火,因 此文 与这两个词有关,索性也凑一次热闹,提前发了。 欣阅星空 董全 1 . 从前慢:幼时京夜 Watson: Calvin And Hobbes 小时候,住在京城。夏日的晚上,全家会坐在小院里乘凉。夜幕逐渐幽深,有越来越多的星星闪烁,明晃晃的在天穹上弯出一曲银河。就会常去仰望;偶尔,也会去数星星,越数就越密密麻麻,越数就越多。于是,认识了北斗星、北极星,知道了东南西北的坐标方向,听过了牛郎和织女的传说。 由此也得知,俺们仰望的天穹叫“空间”,俺们生活其中的空间叫“宇宙”。天顶空间无穷的悠远,宇宙无穷的大。 也知道了,如果一个人朝着一个方向走,那会越走越远。 那个时候,夜也清澈,天也清澈,眼睛也清澈,心也清澈。 2 . 古时慢:“天问” 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 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 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 列星安陈 出于汤谷 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 所行几里 屈原 -- “天问” 屈 老师 两千多年以前 的这段话,翻译成当今中文 , 大意是:空中的九天,怎样相连配置;天际弯边曲角很多,又有谁能数得清楚;天地在哪里交会,十二个星区怎样划分?日月悬挂在何处,众星如何置陈?太阳晨升于汤谷,夕落于蒙水,从清早直到黄昏,它到底奔行了多少里程 ? 有人说,屈老师的这些问题是几岁稚童看天空穹顶时冒出的问题。而史书说, 屈 老师是比当今院士还高的公知,亦曾是高官,曾居国都,还有一颗爱楚国的赤子之心,虽说也曾对当政者很不满。俺在想,屈老师这等高人这样问,至少说明古人那时候常常常关注星空。古时候,国人绘制出了的非常详细星象图,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象观察详细记录。 假若屈老师当今居住国都,像柴静 mm 那样仰望穹顶,他的“天问”会问什么问题呢? 3. 西方慢: 黎曼空间 Escher: Circle limit 3 长大点后又得知,西方人说,俺们生活的地方叫“地球”,而这地球是圆的。还有好事者,花挺大劲,画出来地图,甚至还做出了地球仪让人看。那么这个西方的观念对吗?得去亲身试试,才能知道那观念是不是真对。按照地球理论,朝着一个方向走,并不一定总是越走越远,而且可能回到原点。于是,俺乘上飞机一路只向东行,同时俯览大地和河流山川。几站之后,飞机真的从另一个方向到达了出发的机场,而在飞机上所见到的地形地貌,也同地图上画的也差不多。这样,俺就亲身体验了,朝着一个方向走,真的可以回到原点。 ( 这就是说, 当 你永远 地 流浪 在 离去的路上,同时也 就 永远在回家的路上。 ) “朝着一个方向走,越走越远”是常走路的人的经验常识,而“朝着一个方向走,回到原点”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听来的知识。当经验同理论发生冲突,应该信经验常识,还是应该信理论观念,这是一个值得问的科学问题吗? 后来又听说,有几个欧洲人,整出了一门学问,国人称之为“数学”。俺也去听了几门数学课。这才知道,按照欧几里德老师整出来的坐标系,朝着一个方向走,越走越远。若按照 黎曼 老师整出来的坐标系,朝着一个方向走,就有可能回到原点。俺这时才得知,平常大家量这量那的坐标,竟然是可以换着法儿定的。就像人们想事儿说事儿写事儿,也是可以换着法儿玩的。 俺很喜欢 黎曼空间 。它的坐标可以很符合内心的感知量度。在一个特定时间,一个屁大的事,可以 在 心中占据特大一块空间。而那无限悠远的穹顶,可以只占一块微小的块或者仅仅一个点。(嗯呐,科学网上人们喜欢的,点、点、点。) 日常生活经验中,大家都喜欢用欧老师坐标观察事物。这样得出来的总结,常常叫作“客观”描述。而人们有限而无界的内心世界,就常常用 黎曼 坐标来“主观”感知。数学上,欧老师和黎 老师 的空间的差别,在于坐标轴线可以不可以弯曲。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客观”和“主观”的差别,也就在于坐标轴线的曲率。在这样的感知和叙事的话语里,线的弯直和曲率还能仅仅是一个几何问题吗? 总是觉得,有些事情,用 黎 老师坐标来叙事,更为贴切。比如,当下人们喜欢谈论左派和右派。左右是体制变化上的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无论向左或是向右走,远了,就成了所谓的“极左”或者“极右”。有趣的是,极右离极左其实只有咫尺之遥。按照这两种说法去做,其结果都是赢者通吃、寡头与垄断。 4 . 常常慢:西北高原 夜幕深邃、繁星闪烁。 N 年来,俺抬头仰望的经历,出现在过许多场景:小河桥上,陪水声哗哗;海边沙滩,伴篝火熊熊;甲板之上,闻涛声阵阵;山头草顶之巅,拂暖风习习;原始莽林之侧,听虫鸣嘤嘤。 记忆里, 印象深刻的是些平常观望不到的星象。 一次 是 在初春的湖中裸泳,凉凉的天幕极黑,数颗流星在穹顶相继划过。人们说,那是流星雨。 还有一次,在祁连山畔观望夜空,见到了 UFO 。一个圆形的飞行物,侧面看是椭圆形,好像有窗棂,发着绿光,旋转着,离地面并不很高,从东北向西南飞过,历时四十几分钟。 在不同地方,东半球南、东半球北、西半球南、西半球北、还有赤道附近,观读过夜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则是西部高原,无论是中国的、是米国的、还是南美洲的西部高原。在那里,穹顶好像降下来了,特别低,星星特别明亮、星空特别近。 在人们斗酒、打牌的时候,俺有时会从帐房里钻出来,去看看闪亮的星星。看着看着,耳边仿佛会听到乐曲。兴随所致,脚下也会滑出几个弧歩,一人独舞。 每隔几年,也会借用望远镜,从最大的到便携的,去看星星。可以看到各种颜色,还可以看到星团、星云、星系,和星星的卫星。常看的是土星环、木星及其卫星。有一次,还曾给一所中学拉去,用望远镜给学生及家人找星星,去前花了好几个时辰恶补知识、临时做准备。 在大高倍数 望远镜里看到的星光,有些是亿万年前发射出来的。 Watson: Calvin And Hobbes 5. 无关慢:《 仰望星空 》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个年轻的地质队员,正经地在西北高原的高山野岭上,宿过多夜,转过几年,做着在地上地下找矿的事。后来,这位老哥出了名,在近耄耋之年,发表了一首诗,叫《 仰望星空 》,同时劝诫年轻人不能仅仅 关心脚下 、而且还要 关注天空 。随后,北京市就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命题,考高考作文。 读了对那诗的若干评论,无论颂扬、奉承、还是批评;也读了几篇以上述命题写作的高分数作文,和一些作家、名教师的对高考作文点评。读了那么多,具都是些抽象哲思的空洞说法,竟然没有读到一篇写出甚至提到观望什么样的星空,什么季节、什么星象位置、星象运动、什么颜色和特征,和观星空时的直接经验感受。这让人觉得,真白白 错过了 枉费了那野外科考人员仰望星空的浪漫情怀。 古人、洋人、和不久之前的国人,看看星空,都想象出讲出那么许许多多的故事,甚至能够进而证明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 那么, 现而今的北京人呢?都在看什么样的星空,寻什么样的星星? 也许俺过于苛求了北京的学生、老师、和作家。城市的光污染,加之常年的雾霾,令人们难能看清星星。柴静 mm 的报道说,在污染重的地方,有孩子们压根就没有见过星星。那么,左派右派朋友们,看星星是不是天赋人权呢? 6 . 当今急:追星 但值得吐槽的仅仅是穹顶下的污染和雾霾吗? 这精神和文化世界里的雾霾难道不是同样的严重?北京的两三千万人口,有多大比例的人数还可以找到北极星和北斗星?提到北斗星,有些有高学位的年轻人竟然只知道电视剧《北斗星》,而不知道作为星星的北斗星。 东 长安街旁, 有个 北京古观象台,曾是观星台 。 俺路过 那里 多次,见那总是人迹寥寥。故宫 金銮殿 前 ,人头如织,人流如潮, 也 却鲜有人在日晷旁留步。 消费观和价值观上的雾霾,不提也罢。 提起寻星,许多人立马奔向银屏,那里是他们的星空;许多人只知道英英、冰冰之类;那些挂着半斤粉、四两油的亮丽脸蛋,才是时下最受关切的闪亮的星。 7. 今夜慢:我们看星去 在写本文的时候,听的 NPR 新闻,一个来自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记者, Peter Greste ,在埃及监狱里关了一年多 , 经历 些折磨。最近 ,由军事强人 Al-Sisi 下令驱释,放了出来。当问及下一步计划做什么的时候,他回答说:回到家里、脚踏沙滩、观看日落、观望星星。对此,他 还 加了一句解释:这段 苦痛 经历好似 令人 磐涅重生,让人意识到,正是这些小小的美丽瞬间在生活中最为宝贵。 同许多中文网站一样,科学网也是一个吐槽的地方。一些博文和评论火气十足、抱怨多多,甚至有些博文以尖酸刻薄毒舌为有趣。就像本文上面一 小 段批评,也让自己觉得是不 能 免了此俗。有人说,这是当下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有人说,这是学习鲁迅学得太多。窃以为,此俗应该还有一个小小的原因,那就是人们没有找机会去看星星。下面一幅卡通画说得好:“如果我们每天坐在户外,看看星星,生活定会很有不同。” 真的吗? 试试吧,让我们看星去。 Let’s go and see starry skies ! Watson: Calvin And Hobbes 望星空 望星空((二胡)).mp3 抬头望见北斗星 许岚岚.mp3 图片 均 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自然|8734 次阅读|18 个评论
[冯言冯语]政治局7常委的高考
冯用军 2014-6-6 20:35
老冯故事会iStory of Feng(冯用军说时事)之“7常委的高考” 唐山著名教育学者、河北历史文化讲师、中国最年轻资深大学评价专家、中国高考考研辅导专家 冯用军博士 明天,准确地上,也就是北京时间2014年6月7日上午9:00,被号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国第一考”——高考——将拉开序幕,语文、数学、文综/理综、外语(含听力)。 大学一年一度的人才选拔大赛也将拉开帷幕,谁是高考状元?值得期待。 学习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没参加过高考的人,无权评论高考,更无权对高考说三道四,因为ta根本就不知道高考对于中国人的独特意义,ta也不配知道高考对于“非富二代”、“非官二代”、“非军二代”、“非星二代”等弱势群体、农家子弟的独特价值。“X二代”们没有高考,他们还可以“拼爹”、“坑爹”,“非X二代”们,只有高考、高分,才有望把“X二代”挤下水,挤过了“独木桥”,才有望改变我们的人生路。 高考天问,高考这不好那不好,那你有本事拿出一个更好的制度来,否则给我闭上鸟嘴,哪儿来的死哪儿去。 高考,是最不坏的制度;恢复高考,恢复了国人对于制度的期望... 熊孩子们,你爸不是李刚,你爸更不是李双江,没有加分、不能保送、也没推荐,考10分你自主招生进不了中国人民大学,我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但高考这最后一根稻草让我们穷孩子们找到了证明自己尊严的相同起跑线,为了鼓励更多“非X二代”们通过自身努力拼过“X二代”们,特解密刊发政治局7常委们的高考经历,给你们带来精神上的鼓励,预祝你们考出好成绩,通过高考起步改变我们的命运! 习近平:“三个志愿填清华,不让上拉倒”   说到高考……呃,其实毕业于清华的习总没经历过高考。1975年还没恢复高考那会儿,正在陕西插队的习总进清华,走的是推荐。   1969年,习近平到陕北插队。虽然身为革命元勋之子,但适逢“文革”,其父习仲勋被打倒,因此习近平在陕北6年,“成分”一直不好。习撰文回忆,在陕北,光入团申请书他就交了8次,入党申请书更是写了10份。   而能在文革未结束时读大学,也是他和当地领导力争的结果。   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近平回忆:“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全分给了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清华,你让我上就上,不让我上就拉倒。   县里将我报到地区,县教育局领导仗义执言为我力争。清华来招生的人不敢做主,请示学校……当时,我父亲下放的洛阳耐火材料厂,开了个‘土证明’:‘习仲勋同志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开了这么个证明,就上学了。走的时候,当地还剩下的一些知青都特别羡慕我。”   一位接近侠客岛的人士告诉岛君,当年这份“土证明”,就是出自她外公之手。   插队时“带了沉甸甸一箱书”、“边吃饭边看砖头一样厚的书”的青年习近平,终于圆了读书梦,在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度过了本科时光。20年后,他又回到清华园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并以《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一文获得博士学位。   李克强:“学霸”为省饭钱不敢报北大   七常委里年龄最小的李克强,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考生 。看到没,总理也一样高考过哦。   安徽凤阳,朱元璋老家,李克强在此插队3年。在日后的《师风散记》中,李克强自己回忆,由于“多数时间是和乡亲们一起为生存而忙碌”,填志愿时,对北大“几不敢有奢望”。   因此,“在生存欲和求知欲的交织驱动下,我还是在第一志愿栏里填下了本省一所师范学院的名字—据说在师范院校读书是不必付饭钱的”   不过,在第二志愿中填报了北大的李克强,还是因为北大的优先选择权而被录取,进入在当时还保密的“政法专业”,即后来的法律系。   在校期间的李克强堪称“学霸”:为了背单词,他做了个小本,正反面写上单词和释义,“走在路上在背,上食堂吃饭排队时在背,外出坐公共汽车等车时也在背”,于是大三后即可翻译英文原版法律文献,1980年翻译的《英国宪法资料》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录用,1万多字;自修经济,“在图书馆借了不少经济和经济法的英文原著”;被推选为校学生会主席,创立北大学生议会常代会;博士论文或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奖”   ……   1983年,为了刻画先进团干部,北影剧本创作室这样描述李克强:“在校学习时是高材生,并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为留学生,但校党委需要他留下做团的工作,他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专业。”   住在北大37楼的李克强也不只是学霸,还爱打篮球。后来担任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的宋凯楚曾和李克强住在同一宿舍,也是球友。宋回忆称,李克强“篮球技术一般,但比较勇敢,动作比较灵活敏捷”,自称为“农民式的过人,农民式的投篮”   其他常委:俞正声技术报国,王岐山“不务正业”   另外五位常委读书的材料不多,但也有故事。   比如张德江,是七常委里唯一有留学经历的:在插队时属于“老三届”的他,从延边大学毕业并任职后,于1978年到1980年,到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留学,后来中国大使在该校演讲,还专门提到这位知名校友;俞正声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前“从来没想过从政,小时候的理想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后来上大学,考哈军工,想要为国防科技事业献身,想从事国防科研”,是“理想主义者”。曾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俞,后来在上海上海电气集团调研时,提了很多专业性问题,集团负责人感觉他“好像是清华大学电站设备专业毕业的”,但他其实学的是弹道式导弹自动控制专业,绝对的高精尖。   而在新华社内蒙分社当过7年农牧口记者、作品《夜宿车马店》成为新闻界典范的刘云山,大学就读于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师范学校。此后刘也把读书作为最大爱好,写了不少散文。   1973年进入西北大学历史系的王岐山,在读书前作过知青、陕西省博物馆馆员,被当时的老研究员评曰“如果这么发展下去,他肯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研究员”。不过,王岐山却是一个在学术上“不务正业”的人,由于关注国计民生,所以他开始关注经济问题,写学论文、研究资金和预算,被当时一些高级官员看到后有甚高评价。   也正因此,王岐山在日后被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借调,正式进入经济和金融领域。   出生在福建小渔村出生的张高丽,则自称“本身就是个苦孩子”。虽然自幼家境贫寒、3岁父亲过世,张高丽还是凭着勤奋考入晋江侨声中学,并在中学时成为校学生会主席、乒乓球协会创办人,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经济系。1999年,张高丽被清华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并被母校厦门大学聘为管理学院院长和教授。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文明》、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等 出身不能改变,命运可以改变, 我就是穷孩子,你们使劲戳吧,咱们高考战场上见!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1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冯言冯语]高考天问再批钟山说事
冯用军 2014-5-23 16:39
老冯故事会iStory of Feng(冯用军说时事)之“心理心灵扭曲的钟山说事高考天问”? 唐山著名教育学者、河北历史文化讲师、中国最年轻资深大学评价专家、中国高考考研辅导专家 冯用军博士 2012年6月22日,湖南电视台经视频道《钟山说事》栏目的一期《 高考天问 》的视频在网络爆红,这期栏目中主持人钟山痛斥高考的不公平,慷慨激昂的质问高考重要性,质问高考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质问北大输给香港高校等,揭秘高考背后的潜规则。 这段富含商业操作 微博 造势的奇葩视频一出,没想到5毛党水军呈现出“水漫金山”之势头,大有不把高考打倒搞臭誓不罢休的态势... 第一,为什么“钟山我看到的却是人性的扭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放大镜,或者有没有玩过哈哈镜?如果都没有,那早晨洗脸的时候把洗脸盆里的水晃一下总会吧,然后自个照照,看到的是神马?扭曲的人脸。 试想,一个娱乐性电视节目主持人,为了高收视率带来的商业利益,有什么干不出来的呢? 在一个心理扭曲、心灵扭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看来,平常人眼里的蓝天在他有色眼镜下可能就是灰天,甚至是黑天? 如果没有高考,他能有机会当上主持人?如果没有对高考的抹黑,他能被推手炒作“一炮走红”? 如果没有高考,弱势家庭贫寒子弟如何才能拼得过官二代、富二代、娱二代等强势家庭的富贵子弟? 如果没有高考,让“文革”的推荐上大学、血统上大学和改革开放后特权上大学、“特长”/“加分”上大学重演,恐怕中国连最后的一根“公平的稻草”——高考——都会被钟山等人的短视所毁掉。 取消高考,靠出身、成分、血统等推荐上大学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注定会失败的,钟山却连这一点都不知道。 我就问钟山2个简单的问题:高考不好,那什么制度比高考更好?高考不公,那什么制度比高考更公? 第二,为什么只有为人父母方知高考重要? 人生会经历2次大难,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第一次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人间,十月怀胎虽然艰辛异常但诞下自己的孩子,苦痛幸福只有母亲体会最深;第二次是经历高考从懵懂走向成熟,十年寒窗虽然历经磨难但拼搏考上大学,冷暖苦乐只有考生体会最深。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如果一个人连第一关都过不了,那就只有死去;如果一个人连高考都怕,那你还能指望他能干什么? 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个发展差异巨大的人口大国,科举时代就有“按分取人”和“逐路取人”之争。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正。 人从被母亲怀上的那一刻起就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不关乎社会制度、不关乎国家,只关乎家庭情况和ta的父母职业。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了孩子的高考、为了孩子的成才、为了孩子的未来,牺牲一切都是值得的,也是应该令人钦佩的,可钟山这种铁石心肠、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人性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体会不到的,也不配有资格去体会。 第三,为什么某些人心口不一表里不一呢? 人们嘴里都说痛恨腐败,可有多少人心里不是在诅咒自己没有腐败的机会呢?人们嘴里都是痛恨特权,可有多少人在背后骂自己无能没有特权呢?人们嘴里都在说高考不公,可有多少人在选大学挑专业的时候不是费尽心思专营门道呢? 在这里,钟山,如果XX电视台叫你自己骑车或打车上班,你心里爽吗?当你的孩子(如果会有的话)要上学,你不会托人找关系送钱请客进幼儿园上小学中学吗?当你的孩子在完成当天的作业的时候,听到你老婆不停冲洗马桶的声音你会淡定自如?当你的孩子在为高考最后30天冲刺的时候,隔壁楼下广场舞大妈的舞曲震耳欲聋你会袖手旁观?当你的孩子在高考时窗外大马路上的司机拼命按喇叭你会无动于衷... 在这个不是人人都可以“上大学”的时代,这个社会的不公,不是教育的不公,不是高考的不公,教育、高考已经承担了太多不该承担的重负,本源是社会的不公、制度的不公,钟山你有本事叫板一下,治标更要治本,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软柿子好捏就拿高考开刀! 娱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狂话,有多少可信的成分? 钟山要是还有点良心,或者是天良未灭的话,应该批评下贪腐、无能的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为什么建不成耶鲁、麻省?如果中国多一些加州理工、深泉学院、巴黎高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麻省理工、柏林大学等,北大、清华算什么?美国不是以人人都上哈佛耶鲁为荣,而是要看自己的兴起爱好特长是否能在未来的大学得到很好的发挥。 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主持人,不是简单盲目的去批评高考、抹黑高考,而更多的是应该引导考生如何通过高考,走上符合自身的求学之道、职业生涯——有理不在声高! 看罢《高考天问》,回过头来,当我们冷静一下,让大脑回归理性后,我们就会发现,钟山说事,除了夸大其词的言语、以偏概全的案例、耸人听闻的语气和歇斯底里的吼叫,不过是唯收视率、商业炒作、利益输送,罢了,余此无他...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不是为五斗米折腰的地方,更不是就业的充电站! 马云:上大学不等于有工作,工作不好不等于上大学学知识没用,真正的考试毕业时才开始 对于来自弱势家庭的贫寒子弟:我还是要在此大声呼吁——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明天,要拼得过富二代、官二代、军二代、党二代、娱二代、海二代、学二代,只有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做出至死不悔的业绩,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为下一个时代铺垫更多的砖块! 在人情社会满天飞的天朝,高考是目前大学录取新生不得已而为之的最优化选择! 如果谁能提出在现代中国比高考更公平、更有效的大学新生选拔制度,我举双手赞成废止它! 在实现“中国梦”的前进道路上,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样那样的不公,但是我们不需要像钟山这样“指点江山”夸夸其谈的娱乐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需要更多像冯用军一样脚踏实地去直面不公、改革不足的人! 年轻人,在这个大变革的风云际会的时代,时势造英雄,动起手来,行动吧,改旧除弊、革故鼎新,让这个国家更美好,我相信,你能!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2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秋夜北京不见明月
xuxfyuwp 2014-4-29 10:33
中秋佳节见不到月光,多少有些令人遗憾,特别是对于那些准备好参加户外赏月活动的人们就更是如此了。 其实见不到明月的地方又何止是北京,沿着黄河流域有一条雨带,华南西部也在下雨,估计这些区域的人都会阴雨中度过中秋。中国地域辽阔,难以处处星空闪烁,共享皎月,阴晴各异应属常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据说苏轼就是在中秋夜酒后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绝句。不知那晚是阴还是情,从诗句中体味,似也是个云遮月的夜晚,不然怎会发出明月几时有的天问呢?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明月似乎只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寄托了,嫦娥、玉兔、美酒,任凭人们去想象。而从实用性角度看,有无明月,已不重要了。相信古时的人们对月亮的依赖要强得多,月光照夜路,方位看时辰,圆缺当日历,晕环断阴晴。记得当年下乡插队时,也曾对月光格外期盼,在乡村山路上走夜路,有无无皎洁的月光相伴,则是两重天了。 上中学时,读过贺敬之的长诗《雷锋之歌》,其中一句:“那些没有明月的中秋;那些没有人影的茅棚。”将中秋无明月象征着人间社会的黑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或许因此,每到中秋,还是盼着有个晴朗的夜空。 不谈人们心理上的寄托,即便仅是对自然界而言,民间也有这样的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语出何处,无从查询,对这种属于长时间的遥相关事件,也没听说过是否有人做过检验。仅就缺雪的北京而言,若正月十五能下场大雪,也可算是幸运吧! (原文写于2011-09-12 21:28:49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感|2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贤洙的天问:我是谁?这一生为何而来?
热度 14 张海霞 2014-2-16 17:25
今天,占据世界主流媒体头条恐怕都是这张照片:获得男子短道速滑 1000 米金牌的 Victor An 和队友高举两面俄罗斯国旗在索契的赛场上疯狂庆祝的镜头! 这实在是太刺激了:俄罗斯在弱项短道速滑上在索契展现了无限的荣光:斩金挂银摘铜,宛如手拿把攥一般,而俄罗斯队的核心人物就是这位长着一副英俊亚洲面孔的新移民 --Victor An !其实所有喜欢体育的人都知道他,因为他是世界短道速滑界的偶像级人物、曾在 2006 年代表韩国在都灵冬奥会上夺得三枚金牌的大名鼎鼎的安贤洙!他在索契披挂俄罗斯战袍代表着俄罗斯队披荆斩棘驰骋赛场摘金夺银的时候,他曾经的祖国 — 韩国 — 这短道速滑王国的曾经的 男子短道梦之队 ,至今仍是两手空空、未有任何奖牌入账!这一切实在是要 “亮瞎全世界人民的眼” ,以至于这边 Victor An 刚刚冲过终点线、那边媒体和网站就炸了锅: Victor An ,安贤洙,短道速滑、韩国速滑丑闻 …… 等等成了最热门的搜索词汇:这位冬奥历史上第一个短道速滑四金王的前世今生一时间成了世界热门话题:俄罗斯总统普金、总理梅德韦杰夫、韩国总统朴槿惠都在过问此事,只是前两人是贺电和慰问: Victor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奥运精神 ;而后者是质问: 韩国滑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在捣什么鬼?! 2006 年在都灵以三枚金牌站上事业最高点的 20 岁的安贤洙,在之后却经历了无数的噩梦:重伤、退赛、俱乐部关门、无钱无场地训练、无法通过人为设置障碍的国内选拔赛、落选 2010 年温哥华冬奥会 …… 穷困潦倒又热爱速滑的他在 2011 年底终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 入籍俄罗斯(由梅德韦杰夫亲批)继续滑冰事业,改名 Victor An ,希望再次站到奥运会的赛道上为速滑驰骋,随他赴俄的只有他的女友(一个美丽的韩国女孩,也是曾经的安贤洙冰迷俱乐部成员),他的家人甚至都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之下宣布与他断绝关系! 2 年多后,焕然一新的 Victor An 在索契的冬奥赛场上大放异彩,实现了人生的第二次辉煌:在参加完的两项赛事中斩获一金一铜!跪吻冰场,也许是他最恰当最真实的感情流露: 无论我是谁、在哪里,你 — 短道速滑 — 都是我的最爱!这一生为你而来,这一生为你而活! 其实 Victor 为了追逐自己的滑冰梦而改国籍的事无论在哪里都是一个话题,在我们中国这样的故事也在不断上演着,人们也在不断地争论着:人身攻击甚至谩骂的、理解的、表扬的、无所谓的 …… 这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就像 Victor An 一样:做为一个有着才华和梦想的运动员,你无法选择你的出身地和家庭、也永远都无法改变你与生俱来的民族的基因代码,可是你的运动生命是如此的短暂,而前进的道路又是如此的曲折和磨难,当理想和现实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的时候,“安贤洙”们怎能不发出这样的天问: 我是谁?这一生为何而来? 天问问天,来自屈原,两千多年前他为昏庸没落的楚国发出绝望的“天问”之后投入了汨罗江;之后,大使苏武为了他挚爱的大汉荣誉在荒野牧羊“问天”十八载;之后,征西大将军李陵在孤立无援又无力逃脱的情况下“问天”之后选择了活着,而在他死后千年的宋代名将杨业在同样的境地下“天问”后直接撞死在李陵碑前 …… 在这滚滚的历史长河里(尤其是在亚洲我们这样单一民族国家),无数先辈们的故事在流传着,逐渐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这让我们的血脉里更多了一份沉重和责任:放弃亲生的祖国的国籍,对于谁都是一个艰难和痛苦的选择,当年杨振宁、李政道等知名学者旅居美国很多年都舍不得放弃国籍,至今还有一位我认识的韩国教授在美国将近三十年了还拿着韩国护照!这种执着的民族情结与生俱来,无可厚非,可是残酷的现实让我们都活不下去的时候,难道我们就只能选择 撞死在“李陵碑前” 吗?!我们难道就不能选择活下去吗?!我除了是 * 国人之外我还是不是一个人?!我这一生除了做一个 * 国人之外是不是还可以做一个 * 事业的人?! 安贤洙在 2011 年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思索和失眠之后,给出了他的答案和选择: 我是一个人: Victor An ;我选择我的事业:短道速滑! 于是有了今天还驰骋在短道速滑赛场上的英姿勃发的 Victor An ,于是有了四金王的传奇,于是有了俄罗斯短道事业的发展,于是有了这个 Victor An 在赛场夺金、那个曾经在重压之下宣布“断绝父子关系”的老父亲在索契现场嚎啕大哭的悲喜场面! 看看这些场景,你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滋味儿?!又有谁能说出个对错是非?!天问,无恒解,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给出自己的解:因为每个人的 人生都是一段充满悲与喜的漫漫旅程,时刻准备着迎接一个又一个没有退路的一个人的战斗!记得为自己加油和喝彩! :明天就要正式上课了,这也将是我冬奥系列的最后一篇,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和关注,也祝福冬奥健儿们取得好成绩,展现最好的自己、实现人生的辉煌!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10957 次阅读|19 个评论
天问 ——穿越时空的科学之光
热度 2 tongyao 2013-12-13 15:22
天 问 —— 穿越时空的科学之光 童调生 《天问》是 2300 年前屈原所写的一首问天之诗,共 374 句, 172 个问题。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又闪耀着理性之光的人间第一奇诗。 《天问》,这开题的寥寥两字是对天地神灵的质疑和拷问,就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本来浪漫和理性是矛盾的两极,在《天问》的长诗中,在屈原的精神中把这二者都发挥到了极致,这怎么不叫人称奇钦佩!。剖析这首长诗,发掘它在科学史上的重大价值。诺贝尔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说,他研读屈原的名篇《天问》,发现这是大诗人用诗的形式写就的宇宙学论文,屈原在 2300 年前就在诗中巧妙运用了几何学和物理学的对称性原理,提出了地球是圆的,可能是个东西、南北不一样长的扁椭圆球体。 愚见认为《天问》还有如下的重大科学意义。 第一,屈原在《天问》通篇中肯定了宇宙是发展变化的有“阴阳三合,何本何化?”之意。而西方学术界直到康德—拉普拉斯提出《星云说》以后,才确立了宇宙是变化的观念。 第二,在《天问》中,屈原表明了日月星辰分布于空中,是靠什么维系的“圜则九重……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九天之际,安放安属?”,这就是万有引力问题的雏形。 第三,提出了空间弯曲的问题“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当然,屈原并没有预料到两千多年以后有万有引力定律和空间弯曲的理论。确实,如苹果落地这样的问题,对凡夫俗子是不会有任何吸引力的。屈原,惟有屈原对日月星辰才会发出“斡维焉系”?“隅隈多有,谁知其数?”,这样惊天之问。
299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高考天问(转载)
h123xq 2013-6-9 19:20
高考期间,网上热播湖南经视的一个新闻节目视频,觉得虽然偏激,但是还是很有价值,转载文字版: 高考天问 今年高考刚刚结束了,萦绕在我们周围的有很多让你感动让我心酸的事,你看:为了孩子高考毒死青蛙的、考生家长组成人墙拦车堵人的、父亲去世两个月母亲为高考对女儿隐瞒死讯的、男孩高考结束后才得知母亲 12 天前车祸去世的、乡村中学高考壮行,校长祭旗学生含泪的、母亲送考遇车祸女儿含泪上考场的、上海考生迟到后不能进考场母亲下跪求情的,那更不用谈爱心车辆送考、交通管制等等为高考保驾护航的措施。 我不知道一个考试有多么重要,能让家长们觉得冲马桶的水响都是一种罪过、为除蛙声甚至不惜荼毒一池青蛙的性命; 我不知道一个考试有多么重要,能让家长自发把路过的车辆拦截、把骑自行车的市民强行拽下甚至不惜和路人多次冲突; 我不知道一个考试有多么重要,能让父母强颜欢笑隐瞒亲人去世的死讯、甚至不惜让孩子错过与妈妈爸爸最后的绝别; 我不知道一个考试究竟有多么重要,为了走进考场,甚至不惜让孩子无奈地离开倒在血泊中生死未卜的妈妈; 我不知道一个考试有多么重要,能够让母亲不顾个人的尊严甚至不惜给监考老师跪下只为央求让自己迟到 2 分钟的孩子进场考试!!! 这些事情从某个角度看,人们看到的也许会是感动,但是,换个角度,钟山我看到的却是人性的扭曲,没有人情没有亲情的癫狂和痴迷!一场考试有那么重要吗,去年有今年有明年有年年有的考试有那么重要吗?一场考试何至于让人性迷失后还在哭泣中被感动得稀里哗啦!? 是的,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高考是目前相对公平的升学方式、是许多寒门学子扭转命运的仅有机会,不是有的高三教室里都挂出了 “ 没有高考,你打得过富二代吗 ” 这样的标语吗?可是这让人拼了命都要参加的高考真的有那么公平、真的能够使命运转向吗???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吧:安徽每 7826 名考生中才有一个人能上北大、而北京的每 190 名考生当中就有一个人可以上北大,那么这样算下来,北京学生考进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 41 倍、是广东考生的 37.5 倍,是贵州考生的 35.4 倍、是河南考生的 28 倍!但是我告诉你,复旦比北大更狠,上海考生进复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的 53 倍、是山东考生的 274 倍、是内蒙古考生的 288 倍!!!北京大学简直就是北京的大学、北京人的大学,复旦也就成了上海人的复旦。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的践踏公平的地方保护主义!!!看见了吗,虽然都是高考,但是在不同的地方高考,升学的难易是不一样的。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我们湖南的小伙,在上海的一个建筑工地当农民工,偶然间和建写字楼的设计师他们就聊上了天,没想到他们竟然都是 1999 年那年参加的高考,那个时候全国都是一样的考题,我们湖南的那位民工小伙子当年考了 523 分落榜了,设计师当年在北京考了 421 分上了沈阳建筑工程大学,若干年之后,命运竟然如此差异,你说这高考公平吗?那些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孩子们,你们说这公平吗?这场让学生痛苦家长痛苦老师痛苦,所有人都不会觉得轻松的考试过后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上大学了吧,啊(第二声),我们家长花了那么多钱培养的孩子们期许能进个什么大学、里面能学到什么东西、又有什么样的前途未来在等待着呢? 咱们闭着眼睛都知道,北大清华那可是无数学子做梦都想去到得学校,要说起历史,这两所学校那都是百年名校啊,比如北大,历史悠久, 1898 年建校,那一年是戊戌变法的最高潮,它开始的名字叫做京师大学堂,它可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 1912 年 5 月改名为北京大学,等到 1916 年 12 月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这所学校才开始慢慢地壮大。许多学者名流来到北大,人才云集、面目焕然一新,像什么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等都来到北大教书。不同的思想在这里碰撞、不同的风格营造了共同的努力,学生们研究学问和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越来越多,北大很快成为了真正的一流学府,执全国高校之牛耳,估计这是北大最为辉煌的时刻。可现在的北大又是什么样子?根据国际高等教育权威刊物《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一个世界大学的排行榜,中国内地共有 3 所大学跻身全球 200 强,北京大学排在第 49 位、清华大学列在地 71 位。不明就里的人那么咋一看,唉(第二声),这样似乎还看得过去,但以所有上榜大学的总分计算,中国内地在亚洲排行第 4 ,都排在了日本、中国香港和韩国之后,连新加坡都排在第 5 位,一个城市都快要赶过我们了,要知道咱们中国内地可是将近有 2000 所高校啊, 2000 所啊。其中,日本总共有 5 所大学在内都是在全球 200 强以内,在亚洲排名第一。而在学术排行榜上,也就是研究能力方面,你知道北大排名多少吗?第 168 名!清华更靠后, 179 名!我们的香港,除却香港大学建校历史与北大清华差不多,香港中文大学 1963 年才成立,如今早已蜚声亚洲,还有就是香港科技大学,在诸多权威大学的排名当中,港科大屡次名列亚洲前茅甚至是第一!可就是这样的一所大学,建校历史才 20 年时间!想想这么短时间,就能把北大等学校 pk 得很难堪,了不起!说个关于港科大的小故事,说有天晚上有一位助理教授在实验室挑灯夜战,突然发现空调被关了,有点热,于是他就给主管行政的副校长发了一封电邮,很快这位普通教师的普通要求立马被学校高层重视,没几天港科大就修改了 “ 实验室夜间管空调 ” 的规定,因为科研重于一切。另外这港科大我告诉你还真的很专一,创校 20 年,它现在仍然只有 4 个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根本就没什么法学院、医学院,也没有播音系、一般大学所开设的热门院系。 相比之下,教育产业化下的学校就是只顾着招人收钱、流水线生产,什么热门就开设什么课程、什么赚钱就开什么课程,老师什么的都是临时集结。你想想,这样的教育下出来的学生还有多大出息,还指望他们做出多大的研究成果?!所以最近几年,你发现没有,哪里哪里啥的什么 “ 高考状元 ” 基本上慢慢的和北大清华失之交臂了,因为大多数的状元郎都去了香港,而且此风愈演愈烈。 大学,这是一个国家思想界的代表,而思想界则是国家的灵魂。我们从北大落后于香港的大学这一事实中,看到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决定一所大学优劣的主要不是历史、不是生源、不是资金投入、不是地理位置,甚至主要也不是什么大师,而是管理制度和办学宗旨!!!日本国内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在它的学校简介当中有一个版块,叫做 “ 办学宗旨 ” ,精髓也就这么三句话:学术的独立、学术的活用、造就模范国民。但是你看看咱们北大清华复旦的网站,根本都没什么 “ 办学宗旨 ” 、 “ 大学使命 ” 这样的条目,有的就只有自我吹捧,都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大学简介和大学历史,罗列事实而已,缺乏高瞻远瞩的目标设定,缺乏对自己想做些什么的清楚思考,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就更没有特征,灵魂从一开始就已经有缺失,还奢谈什么其他方面的改革呢?!这也难怪,现在不少学校它就是官场。比如说,大学里面开会发言,即便是学术性的会议,那也得是官大的先说,然后才轮到教授,至于真正有研究的小讲师,那就排到了最后喽。分配办公室,不是按照实际需要,也不是按照学术贡献,官阶大房间就大,一个院长办公室能够比一个资深教授都大不止一倍,更不用说乱授学位、离谱收费、论文剽窃、骗钱的专业、评职称的黑幕等等种种乱象了。研究,很多的教授们可能是在研究,研究的可能更多的是厚黑学,想着怎么升官发财。 如果你觉得钟山我人轻言微不配谈学术,那咱就不谈学术,咱们谈就业好吧,通过高考这根独木桥之后就业前景就一片光明吗?不见得吧。是,钟山我不否认有些人的确是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前途,但估计在他们身后有着更多的被高考伤害、被大学坑的学生。想想大学里上的那些课程,还是为了考试、为了毕业、为了拿文凭、为了毕业之后找工作。但是你想啊,现在那么高的高校录取率,今年好像都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几了,如果高考真的能够改变命运的话,那么改变的命运就是很多人比之前的生活更惨了:话费了高昂的学习成本、浪费了宝贵的年华、经历了高三阶段非人的摧残,结果还是做大学生就业难,当很多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工资比农民工还低的时候,当初高三时一直萦绕在耳边的高考成功、人生美满的话语,估计更像是一记记耳光、一个个笑话。 不是有个经典的笑话吗?有人创业成功,别人问他经验,他说我没读过书啊,到了 20 岁生日那天,老爸一次性给了我 30 万做创业启动资金。我就问老爸,这钱怎么来的。老爸就说,这就是你这些年如果要去读书要花的学费,我就一次性给你,还靠得住些,结果他成功了。其实我很欣赏这样的一段话, “ 我们中国人真的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 ,难道就想不出别的办法来,一定要让我们的年轻人、让我们的民族的未来在这种一边是恐惧、绝望、残忍,一边是亢奋、迎合、连根拔起的状态下成长吗? ”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1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高考天问——高考能不能改变命运?
jlugang 2013-6-8 10:41
湖南电视台钟山说事: http://v.qq.com/boke/page/f/9/8/f010150y398.html?_out=101
个人分类: 社会现象|17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同学说了很多人和事: 同学的慧语
LongLeeLu 2013-2-1 07:53
老同学说了很多人和事: 同学的慧语
同学的天 问 - 我记住的慧语((注解( 1 ))) 同学的 爱情不是 1+1=2 而是 0.5+0.5=1 沏一壶 卅年的普洱 那一缕热腾腾雾气渐渐升空 遥望往事山峰 躁动的青春热血 裹着温暖 踏进旷野流浪 天 苍 苍 地濛濛 端坐在 沉默 禅意梦中 远处教堂回荡的钟声 敲醒那密密麻麻挂不住一串串在记忆里的日子 缭绕心穹 沉淀出 一行诗句 写在蓝蓝的天空 “滋味醇厚回甘时 香陈九畹芳兰气 品尽千年普洱情” ((注解( 2 ))) 点点滴滴俩心 知 注解: ( 1 ) 老同学说了很多人和事, 同学的天问 “ 我是谁? 我来自哪里? 我应该到哪里去? 神存在吗? 如果上帝存在,上帝以什么样的形式告诉我们上帝的存在? 如果存在一个上帝天堂,我怎么能到上帝天堂那里? ” 老同学喝茶中,有一个自我反省的谈话 , 滔滔的讲了很多的道理,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我当时的感受,这是个关于天堂的问题 但我记住老同学的慧语: 爱情不是 1+1=2 ,而是 0.5+0.5=1 。两人各削去一半自己的个性和缺点,然后凑合在一起才完整。如果没有相互的忍让和包容,两个人最终很难成为一体而可能各分东西。 事实上,人与人关系,同学,朋友,上下级,都如此! ( 2 )来自广告 (后记)想要写写答案给我的老同学的念头会常常在独处时冒出 来 , 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整理思绪,只是看着时光飞逝,心里总是惴惴的,觉得丢了那么多感动与感想,时过境迁,可能再也找不回来了 。 我的同学,你怎么想?解读感悟,剖析 认 识, , 你有你自己的答案吗 ?
2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钟山先生,屈原喊你回来跳长江!
热度 9 lvnaiji 2012-7-5 06:45
吕乃基 高考为各界所诟病已有时日,其高潮当数“高考天问”。高考天问以铁的事实,对人性的坚守,层层推进的修辞手法,饱含激情的演讲,以及电视台和主持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把投枪和匕首,岂止是鲁迅当年的“武器”,简直是最新型的导弹核武,投向现行的高考,乃至以高考为“中轴”的教育制度,激起各界,相信包括“有关部门”中的大多数人员的极大共鸣。 “天问”,事出有因。钟山的事实有待积累,激情需要铺垫,湖南台的勇气之弓需要拉满。他们放了,放出了高考天问之箭。 如今,“天问”之后已有时日,舆情渐次平息。至今,甚至没有看到任何“有关部门”露面现身。如果连这样的天问,最终都归于沉寂,还会有下一次吗? 扭曲人性的事实已经用尽,为了下一次之问,难道需要等待和积累更加惨绝人寰的悲剧? 激情已然耗竭。气可鼓而不可泄。在良知一次又一次遭遇冷漠甚至被虐杀之后,唯有选择忍受,哀大莫过于心死。其结局是与虐杀者一起沉沦,堕入万劫不复的地狱。天问之后,屈原选择了投江。 钟山先生呢?只是现在的怨更大,汨罗江难以承受…… 在另一面,有关部门在经受住了天问之后,已经修炼成金刚不坏之躯。试想,在天问之后,还可以“问”什么,还能怎么“问”? 摆在前面的唯有三条路。 选择离去:出国、港澳台。现在不仅是经济上可以支撑者,而且高分可以上“两校”者。他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队伍在壮大。 不想离去而同时拥有权钱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可以打通关节,乃至任督二脉,一路绿灯。 剩下无权无钱无势的“三无”普罗大众,其子女大概只有经受高考的炼狱,挤华山一条道。看了“高考天问”,在一时的义愤和激情之后,“不高考,还能怎样?”中国的大部分家长及其子女无奈地选择了继续,伴随着继续上演那违背人性的一幕幕人间悲剧。 沉默啊沉默,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 还会有下一次天问吗?
个人分类: 教育|4103 次阅读|21 个评论
看《高考天问》有感
lily201268 2012-6-28 23:10
《高考天问》是湖南卫视的钟山说事节目播出的 http://video.sina.com.cn/v/b/79737929-2103222777.html ,看了很伤感。高考,它让无数人一年年地为之欢喜为之忧啊!每个人的高考都是一本书,书里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付出、有收获,也有失去。 尤其听到节目结尾的《从头再来》,流泪了,为无数努力奋斗的高考人,为曾经的自己。虽然自己的高考离自己已经渐行渐远了,但是有弟弟妹妹们还要继续走在高考的路上,所以还是很关注高考。 二姑家的小妹在等着幸运的降临,希望有哪所二本学校能降分录取,她能如愿上个二本。舅舅家的小妹担心她专科学校都不一定被录取,我一直安慰她,建议她报个师范学校的英语专业,她老担心自己没有学英语的天赋,一直在犹豫在纠结。 但愿两个妹妹都能被顺利录取,保佑!
2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钟山:高考天问
热度 3 xiazhi397288 2012-6-26 10:06
湖南经视《钟山说事》节目中的一段“高考天问”的视频在网上火了。以下为相关文字及视频内容: 今年高考刚刚结束了,萦绕在我们周围有很多让你感动让我心酸的事儿—— 1 一个考试真的这么重要吗? 我不知道一个考试能有多么重要,能让家长们觉得冲马桶的水响都是一种罪过,为除蛙声甚至不惜荼毒一池青蛙的性命;我不知道一个考试能有多么重要,能让家长自发把路过的车辆拦截,把骑自行车的市民强行拽下,甚至不惜和路人多次冲突;我不知道一个考试能有多么重要,能让父母强颜欢笑,隐瞒亲人去世的死讯,甚至不惜让孩子错过与妈妈爸爸最后的诀别;我不知道一个考试究竟有多么重要,为了走进考场,甚至不惜让孩子无奈地离开倒在血泊中生死未卜的妈妈;我不知道一个考试有多么重要,能够让母亲不顾个人的尊严甚至不惜给监考老师跪下只为央求让自己迟到2分钟的孩子进场考试! 这些事情从某个角度看,人们看到的也许会是感动,但是,换个角度,钟山我看到的却是人性的扭曲,没有人情没有亲情的癫狂和痴迷! 一场考试有那么重要吗,去年有今年有明年有年年有的考试有那么重要吗?一场考试何至于让人性迷失后还在哭泣中被感动得稀里哗啦? 2 这样的高考真的公平吗? 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一个人能上北大、而北京的每190名考生当中就有一个人可以上北大,那么这样算下来,北京学生考进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广东考生的37.5倍,是贵州考生的35.4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 但是我告诉你,复旦比北大更狠,上海考生进复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的53倍,是山东考生的274倍,是内蒙古考生的288倍! 北京大学简直就是北京的大学、北京人的大学,复旦也就成了上海人的复旦。 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的践踏公平的地方保护主义!看见了吗,虽然都是高考,但是在不同的地方高考,升学的难易是不一样的。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湖南的小伙,在上海的一个建筑工地当农民工,偶然间和建写字楼的设计师他们就聊上了天,没想到他们竟然都是1999年那年参加的高考,那个时候全国都是一样的考题,我们湖南的那位民工小伙子当年考了523分落榜了,设计师当年在北京考了421分上了沈阳建筑工程大学,若干年之后,命运竟然如此差异,你说这高考公平吗?那些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孩子们,你们说这公平吗? 3 现在的大学是什么样子? 根据国际高等教育权威刊物《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一个世界大学的排行榜,中国内地共有3所大学跻身全球200强,北京大学排在第49位、清华大学列在第71位。 但以所有上榜大学的总分计算,中国内地在亚洲排行第4,都排在了日本、中国香港和韩国之后,连新加坡都排在第5位,一个城市都快要赶过我们了,要知道咱们中国内地可是有将近2000所高校啊。 其中,日本总共有5所大学都是在全球200强以内,在亚洲排名第一。而在学术排行榜上,也就是研究能力方面,你知道北大排名多少吗?第168名!清华更靠后,179名!大学,这是一个国家思想界的代表,而思想界则是国家的灵魂。我们从北大落后于香港的大学这一事实中,看到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决定一所大学优劣的主要不是历史、不是生源、不是资金投入、不是地理位置,甚至主要也不是什么大师,而是管理制度和办学宗旨! 但是你看看咱们北大清华复旦的网站,根本都没什么“办学宗旨”、“大学使命”这样的条目,有的就只有自我吹捧,都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大学简介和大学历史,罗列事实而已,缺乏高瞻远瞩的目标设定,缺乏对自己想做些什么的清楚思考,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就更没有特征,灵魂从一开始就已经有缺失,还奢谈什么其他方面的改革呢? 4 毕业后就业前景光明吗? 我不否认有些人的确是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前途,但估计在他们身后有着更多的被高考伤害的学生。想想大学里上的那些课程,还是为了考试、为了毕业、为了拿文凭、为了毕业之后找工作。 现在那么高的高校录取率,今年好像都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几了,如果高考真的能够改变命运的话,那么改变的命运就是很多人比之前的生活更惨了:花费了高昂的学习成本、浪费了宝贵的年华、经历了高三阶段非人的摧残,上完大学后结果还是就业难。 当很多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工资比农民工还低的时候,当初高三时一直萦绕在耳边的高考成功、人生美满的话语,估计更像是一记记耳光、一个个笑话。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6PYIlPn_xYc/ 钟山:湖南长沙人。2008年之前,在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九点半》栏目担任主持人。2008年,担任湖南经视《钟山说事》主持人、制片人。主持风格强势、言谈中带着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
5499 次阅读|3 个评论
评钟山“高考天问”
ChemiAndy 2012-6-26 06:54
伴随着高考的如火如荼,近日湖南台钟山的高考天问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沸沸扬扬。 不可否认,钟山以高考为出发点,慷慨激昂地控诉了中国社会竞争“起点”上的不公平,势必在绝大多数国人心中引起共鸣。然而,仔细回味,你会发现起“天问”一作存在着“控诉多于理性”的问题,因此在科学网受到了相当的批评,认为“只有指责,而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一个非常浅显的逻辑错误,是把高考的考试环节和录取环节混为一谈。他对高考指责的一大部分是针对“录取环节”的录取名额分配的地域不公,而非考试环节本身,但他取通篇在笼统地批判“高考本身”,一些不加细想的观众难免发出“是啊,高考应该废除或者改革”。然而,迄今为止,高考的考试环节已经是中国社会少有的最公平的竞争了。目前正在实施的自主录取,我认为并非一剂良方,而是可能引起新一轮录取腐败的起点。 真么是高考真正不公平的地方?显然是录取环节的名额分配。这个录取名额的分配过程迄今为止是个黑箱,严重不透明。直接导致高考录取成为国家政策主导的社会不公和地域歧视。天问用具体数据指出北京,上海的孩子考大学的容易程度是其他人口大省的几十倍上百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问题提问了两千多年了,中国人都可以上“天宫”了,但基本社会公平却停留在封建时代。不知道教育部长是不是有时候也45度角“仰望星空”,思索一番呢?当然,污染太严重,可能看不到星空。 钟山的天问像一支AK47那样,不加聚焦的盲目扫射了所有与高考有关的“荒谬”现象。比如,家长的疯狂,堵车,警车开道,隔离。其实我认为并不荒谬,在严重公平缺失的社会面前,普通民众以神经质般的行动在维护自己仅存的一点可怜的公平。其中夹杂了对社会养老的绝望,一孩化下“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的焦虑,真的伤不起,更不应该被指责。 钟山“天问”还反映出了少数良知媒体的迷茫,明知问题源头又不敢深想,看到问题大概却又不想触及底线,从而导致逻辑缺失的空喊。可以直说,整个中国教育一团糟糕。小学中学在拼升学率,所以小学生中学生在背标准答案;大学在争论文排行,大学教授在争基金和SCI,所以大学课堂上尽是与实际完全脱节的东西。最后的结果是,雇主企业根本看不到毕业生谁比谁强多少,只能以学校名气作为参考,或者干脆“拼爹”。那么整个糟糕的教育局面是什么导致的呢?整个教学体制的设计者。学校教育,教什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怎么教,即学校怎么管理学生,评价学生,录取学生,对人的影响更大。你的体系是公平的,你会教出来一批追求公平的人;你的体系是地域倾斜的,你会教出来一批追逐名牌,和大城市户口的人。 Ref: 嵇少丞: 高考天问,痛批中国教育现行制度,振聋发聩 大河网-大河报: 人大代表称高考严重不公 细数其五大危害 后记:对中国教育应该怎么搞尚无可供别人参考的观点。
1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考不是不可以改-高考天问
热度 1 zls111 2012-6-24 12:30
首先要弄清楚一旦改了之后,所带来的积极和负面的影响,如果积极大于负面就有必要改。 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积极高于负面! 就是有负面,我们也是能应对的。最大的负面恐怕担心的是不公平,真的不公平是那么厉害,也许是某些人的幌子。真是那么不公平,我们就不能搞定吗?只要想办事的人,想为那些可能带来不公平的人负责,还是能办得好。 高考真是不得不改了! 高考天问,痛批中国教育,振聋发 聩 高考的另外 一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06 次阅读|1 个评论
高考天问:向湖南电视台致敬!
热度 2 wangxh 2012-6-21 19:43
终于有人说话啦!大家还是看看吧, 高考天问 .
3220 次阅读|2 个评论
屈原差点开启了【古中国的科技】
热度 19 outcrop 2012-6-21 08:43
有一种观点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但屈原提出了很多相当有价值的问题,却没人尝试去解决、回答。 在屈原的《天问》中,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 比如天地如何形成的,宇宙是怎么演变的,等等,超有想象力。 但提出来就完了,没人回答。 直到屈原千年之后的柳宗元,来了一篇《天对》,专门回答《天问》。 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天对》的回答,现代看来就显得很苍白无力了。 屈原提出了一些列卓越的问题,但后世没有顺着问题研究下去; 中国也就失去了开启科技的机会,太可惜了;很多人表示了遗憾。 在这个纪念屈原的日子里,我就翻出来写写他哪些优秀的提问,关于科学的。 延伸阅读: 《天问》: http://baike.baidu.com/view/69838.htm 《天对》: http://baike.baidu.com/view/929765.htm 附:《天问》部分白话译文   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   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   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   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   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演变?   天的体制传为九重。有谁曾去环绕量度?   这是多么大的工程。是谁开始把它建筑?   天体轴绳系在哪里?天极不动设在哪里?   八柱撑天对着何方?东南为何缺损不齐?   平面上的九天边际,抵达何处联属何方?   边边相交隅角很多,又有谁能知其数量?   天在哪里与地交会?黄道怎样十二等分?   日月天体如何连属?众星在天如何置陈?   太阳是从旸谷出来。止宿则在蒙汜之地。   打从天亮直到天黑,所走之路究竟几里?   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   月中黑点那是何物,是否兔子腹中藏身?   神女女岐没有配偶,为何能够产下九子?   伯强之神居于何处?天地瑞气又在哪里?   天门关闭为何天黑?天门开启为何天亮?   东方角宿还没放光,太阳又在哪里匿藏?   鲧既不能胜任治水。众人为何将他推举?   都说没有什么担忧,为何不让试着做去?   鸱龟相助或曳或衔,鲧有什么神圣德行?   治理川谷也见功劳,尧帝为何对他施刑?   将鲧长久禁闭羽山。为何三年还不放他?   大禹从鲧腹中生出,治水方法怎样变化?   接手先人未竟事业,终使父亲遗志成功。   为何继承前任遗绪,他的谋略却不相同?   洪水如渊深不见底。怎样才能将它填塞?   天下土地肥瘠九等,怎样才能划分明白?   应龙如何以尾画地?河海如何流通顺利?   鲧是什么使他意乱?禹是什么使他事成?   水神共工勃然大怒,东南大地为何侧倾?   九州大地如何安置?河流山谷怎样疏浚?   东流之水总不满溢,谁知这是什么原因?   东西南北四方土地。哪边更长哪边更多?   南北顺量比较狭长,长出地方又有几何?   昆仑山上玄圃仙境,它的尾部又在哪里?   山中还有增城九重,它的高度又有几里?   昆仑山的四面门户,什么人物由此出入?   西北两面大门敞开,什么气息通过此处?   太阳光辉哪儿不到?烛龙又能照耀何方?   羲和还没御日出行,若木之花为何放光?   什么地方冬日长暖?什么地方夏日长寒?   哪儿又有岩石成林?什么野兽会发人言?   哪儿有着独角虬龙,以熊为妇游牝从容?   雄的虺蛇九个头颅,来去迅捷生在何处?   不死之国哪里可找?长寿之人持何神术?   萍草蔓延根茎盘错,枲麻长在哪儿开花?   一条长蛇吞下大象,它的身子又有多大?   黑水之地玄趾之民,还有三危都在哪里?   延年益寿得以不死,生命久长几时终止?   奇形鲮鱼生于何方?怪鸟魁堆长在哪里?   后羿怎样射下九日?日中之乌如何解体?   大禹尽力成其圣功,降临省视天下四方。   哪儿得来涂山之女,与她结合就在台桑?   爱涂山女与之匹配,得到继嗣儿子出生。   为何嗜欲与人同味,求欢饱享一朝之情?   启代伯益作了国君,终究还是遇上灾祸。   为何启会遭此忧患,身受拘囚又能逃脱?   都是勤谨鞠躬尽瘁,没有损害他们自身。   为何伯益福祚终结,禹的后嗣繁荣昌盛?   夏启做梦上天作客,得到九辩九歌乐曲。   为何贤子竟伤母命,使她支解满地尸骨?   帝尧派遣夷羿降临,消除忧患安慰夏民。   为何箭射那个河伯,夺取他的妻子洛嫔?   持着宝弓套着扳指,把那巨大野猪射死。   为何献上蒸祭肥肉,天帝心中并不舒适?   寒浞要娶纯狐氏女,羿妻合伙把羿谋杀。   为何羿能射穿皮革,其妻与浞能消灭他?   西行之路遇阻受困,山岩重重怎么越过?   鲧的身子化为黄熊,巫师如何使他复活?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4433 次阅读|45 个评论
[转载]高考天问!
Irasater 2012-6-16 15:43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pCV_VcLts/?bid=03pid=03resourceId=105312653_03_05_03
1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古代诗人屈原的《天问》
liuyingxiang 2012-3-3 14:00
[转载]古代诗人屈原的《天问》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氾。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 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康回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安错?川谷何洿?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堕,其衍几何? 昆仑县圃,其尻安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雄虺九首,鯈忽焉在? 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灵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胡为嗜不同味,而快朝饱?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皆归射鞠,而无害厥躬。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启棘宾商,《九辨》、《九歌》。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冯珧利决,封豨是射。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咸播秬黍,莆雚是营。 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 白蜺婴茀,胡为此堂? 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天式从横,阳离爰死。 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 蓱号起雨,何以兴之? 撰体胁鹿,何以膺之? 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释舟陵行,何之迁之? 惟浇在户,何求于嫂? 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 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妺嬉何肆,汤何殛焉? 舜闵在家,父何以鱞?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厥萌在初,何所意焉? 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 何肆犬豕,而厥身不危败? 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孰期去斯,得两男子?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 帝乃降观,下逢伊挚。 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 简狄在台喾何宜? 玄鸟致贻女何喜,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 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 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    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眩弟并淫,危害厥兄。    何变化以作诈,而後嗣逢长?    成汤东巡,有莘爰极。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水滨之木,得彼小子。    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    汤出重泉,夫何罪尤?    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会晁争盟,何践吾期?    苍鸟群飞,孰使萃之?    列击纣躬,叔旦不嘉。    何亲揆发,何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    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昭后成游,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    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比干何逆,而抑沉之?    雷开何顺,而赐封之?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受醢,箕子详狂?    稷维元子,帝何竺之?    投之於冰上,鸟何燠之?    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    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    迁藏就岐,何能依?    殷有惑妇,何所讥?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师望在肆,昌何识?    鼓刀扬声,后何喜?    武发杀殷,何所悒?    载尸集战,何所急?    伯林雉经,维其何故?    何感天抑坠,夫谁畏惧?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初汤臣挚,後兹承辅。    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    何壮武历,能流厥严?    彭铿斟雉,帝何飨?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中央共牧,后何怒?    蜂蛾微命,力何固?    惊女采薇,鹿何祐?    北至回水,萃何喜?    兄有噬犬,弟何欲?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处,爰何云?    荆勋作师,夫何长?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长。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3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陈昌春老师倡议的反响
热度 1 wyc 2012-2-6 09:50
屈原的《天问》就是千古名篇。 冋题是什么叫《问题》? 这本身就是个问题。 鄙人的博文 《学会提问—— 创造思维100问》曾为大连理工大学 航空肮天学院的电子刋物所全文发表, 引起了广泛关注。 从一个侧面也算支持了陈昌春老师的倡议。 古人云: 学贵善疑。 向一切善疑者学习致敬!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69 次阅读|3 个评论
天问?
热度 3 duke01361 2011-8-19 23:14
余自2005年回京,满怀热情于科教,然数载至今,热情已化作星星之火,大有不时将息之势!思前想后,进退两难,实乃彷徨至极!想余半生拼搏,历尽英伦、狮城及澳,虽全力图为,但大有尽毁于北京理工之虞!北京理工绝我也哉? 北京理工之环境,势如季节之梅雨,终日阴霭,阴雨绵绵,难见晴日,已数载! 时值今日,虽追求之火未烬,却也是元气尽伤,奄奄将息何其苦哉!虽倾力维持,然孤立无助,环顾党同伐异之徒,无心以助!此乃苍天之意乎? 时运不济,多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何耐小人当道,并不我与,此为雪上加霜?! 若此等际遇皆天意所为,何必我生此心?!天绝我!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498 次阅读|7 个评论
葛老师的“能量之天问”
热度 2 liwei999 2011-8-6 09:06
葛老师的“能量之天问”。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05/2011 05:15:12 能量之天问 是个很好的题材。“支边”其实也不必飞到边疆去,在网上与边疆的教师们交流一下也是“支边”。张掖距离敦煌不远吧?对口支边的单位是哪里呢? 言归正传, Quote 问题是从动能和动量的概念出来的。我说啊,动能是mv 2 /2,动量是mv,这从物理实质上怎么分开呢,不都是运动着的物质所具有的吗,一个事物的不同角度?错了吗-------搞不清楚,为啥呢?碰撞过程中可就后动量守恒而动能不守恒的问题,把谁碰少了?v还是m?搞不赢(定)吧! 这类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很初等的概念,“高手们”都不愿意去作解答的问题。 答案在物质运动的 数理结构 当中。这是老牛当年开创的路子。理解这个结构的教课叫做“解析力学”。x、y、z、t是座标,广义座标可以有q 1 、q 2 、q 3 ……q n 。又有广义座标q的共轭座标p 1 、p 2 ……p n 。这个“有”是 数理结构 的需要,经实验验证,与这个宇宙中的运动法则吻合。对于自由粒子的x、y、z、t是座标,其共轭的座标就是p x 、p y 、p z 和ω(E)。动量与动能在这里可以看出不同的“位置”。而这些个 数理结构 ,是与空间的对称性连接在一起的。 空间的一样性与时间的一样性 ,带来了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法则”。什么叫“一样性”?可以理解成为格林威治时间与北京时间是“一样的”。公元与民国也是一样的。今年是民国100年。以后麻烦了,也就该回到公历了。 闲话休提。“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而动能不守恒的问题”,是来自在此过程中,系统的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的 不等价 。碰撞过程中,系统内的各子部分之间的碰撞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的结构,决定了动能是否守恒。 逸散了 ,就不守恒,所谓非弹性。 重新聚合了 ,就是弹性——几经波折又回来了的感觉。 逸散了的能量带来了体系的温升(T上升)——体系内粒子v 2 的平均值增大了。是v大了还是m大了?这个问题是问得比较刁。应该说是“等价的”。这个事情有精密实验检测、验证过,专业的说法是二次多普勒效应(伽马射线的),说温升与说m变大是等价的。因此有了“静止质量”的说法。“静止质量”在别的地方当然也有“出没”。 网上有人说朗道书的中译本就要出来了。葛老师的所问问题在那里基本上都有“标准”的答案。一般镜某说事儿是不漏底牌的,但这里不妨漏个底,也为了推销一下中译本。朗道书的中译本的意义就体现在这里了: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读朗道的书,但是教物理的教师们不读就不可以了。当然,并不是要求葛老师们能“读懂”,而是讲究个“熏陶”——见猪跑。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25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天问:谁驱使了气候变化?》章节目录
热度 1 cswen 2011-1-10 15:52
《天问:谁驱使了气候变化?》章节目录 钱维宏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2011.01,北京:科学出版社) 前言 第一章 气候大辩论 第一节 跨世纪的气候变化争论 第二节 三足鼎立论气候 第三节 未解之谜——谁是气候变化的“幕后黑手” 第四节 丈量气候变化的不同尺子 第五节 铭记历史追根溯源 第二章 天地有大美 第一节 自然分层奥秘 第二节 自然界相似之美 第三节 太阳系“家谱” 第四节 行星形成的美妙故事 第五节 太阳系演化的神奇轨道 第六节 行星胚胎的孕生 第七节 地球月球兄弟关系 第八节 迷惑人的引力是什么 第九节 地球的天文演化 第十节 “四五分裂”的大陆板块 第十一节 谁“推动”了大陆漂移 第十二节 地球母亲的皱纹和裂痕 第十三节 古老的气候日记——化石燃料 第十四节 地震好似鳌鱼翻身 第十五节 海陆分布引起大气结构 第三章 四时有明法 第一节 站在时钟上看气候变化 第二节 随时间尺度而定的冷暖变化 第三节 有节律的气候变化 第四节 悠久的气温变化史 第五节 气候变化是社会变革的“导火索” 第六节 气温的“兴衰”——暖平台和冷低谷 第七节 气温走势解剖 第八节 季风古国的干湿变化 第九节 地球的脉搏——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 第四章 万物有成理 第一节 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 第三节 地磁倒转与海底扩张 第四节 地球生物演化的成理 第五节 地形改变季风旋转改变天气 第六节 气候变化滞后太阳辐射的成理 第七节 海温变化领跑气温变化 第八节 欧美碳排放峰值期却是全球低温期 第九节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是气温升高的罪魁祸首吗 第五章 凡事预则立 第一节 预测的意义 第二节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预测模型的局限 第三节 确定性的可预报不是“事后诸葛亮” 第四节 温室气体归因下的全球变暖 第五节 未来气温预测的振荡模型 第六节 两只拦路虎——热对流与转折性 第七节 可预报性“水涨船高” 第八节 预测要立于不败之地 第六章 无风不起浪 第一节 海洋冷暖巨变——极端气候事件的罪魁 第二节 天气波动的“恶作剧”——干旱事件 第三节 冷暖气团的邂逅——低温冰冻 第四节 西风气流中的梗阻——肆虐洪水的祸根 第五节 高温热浪中的蝴蝶图案 第六节 横看成岭侧成峰 第七节 认识自然波动防范自然灾害 第七章 问路在何方 第一节 人类需要选择怎样的文明进程 第二节 如何看待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 第三节 气候资料可靠吗 第四节 未来的气候能预测吗 第五节 气候预测模型可靠吗 第六节 气候预测模型也会“过期”吗 第七节 温度上升2度是环境承受的阈值吗 第八节 何时沐浴生态文明 全书总结认识自然畅想未来 附录A报刊采访 A1全球增温平台与变暖协议捉迷藏 A2不确定研究仍应成为哥本哈根峰会首要话题 A3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要听取不同声音 A420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2摄氏度证据不足 A5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变暖有待研究 A6解析西南干旱形成机制 A7从争论中求共识 A8高空喷射气流意外受阻酿祸 附录B  电视采访  B1  气候变化原因新探索      B2  从干旱看全球气候变化  B3  气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变法 附录C  从拉普拉斯文字到公式 彩图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36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天问:谁驱使了气候变化?》推荐信
热度 4 cswen 2011-1-10 15:48
《天问:谁驱使了气候变化?》简介 温景嵩 (2011.1.10于南开园) 各位朋友:大家好! 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又一部非碳暖说的著作刚刚面世。这就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由我国著名的气候专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钱维宏教授撰写的力作《天问:谁驱使了气候变化?》。 该书封面还载有几个小问题:全球变暖是由人类造成的吗?为什么极端气候频繁造访人类?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之间有什么联系?国际社会为什么在二氧化碳和2度阈值问题上争论不休?我们满怀热情,却走火入魔。面对疑问,我们有权利知道真相。 该书然后以翔实的大量事实,客观科学的分析很有说服力地回答了上述诸问题;并且证明了,不是人类的活动控制了气候变化。恰恰相反:正是大自然半个多世纪来的气候变化先是变冷,然后再变冷,这一大自然的变化却实实在在的控制了人们认识上的变化。最终就造成了主流派的观点180度的大转弯:他们先是说一个新冰河期可能到来,现在他们又改口说气候变暖了,而且暖得要造成世界末日。总之这本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真是又一本难得的好书,它使人们的耳目一新。建议对于地球大事感兴趣的朋友们都来选购此书。此书比我们那本小书稍贵一点,但也不是太贵,售价29.8元。考虑到他的篇幅比我们的《气候变化2010评IPCC二氧化碳变暖说》略多一点,而且纸张和印刷质量都比我们的为好,还附有四幅彩色图片,请朋友们考虑,这是不是还是值得的?匆此。 祝各位朋友新年好!阖府安康! 温景嵩2011.1.9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4702 次阅读|4 个评论
如何思考系列(十八):不知如何起名了
liwei999 2010-7-7 05:42
如何思考系列(十八):不知如何起名了。 (2075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ly 06, 2010 02:05AM 系列写到这样长有些疲倦,有时甚至连题目都起不好了。 李老师有个题目叫做《美妙的物理新世界》( )。新世界不假,但是否美妙就不好说了。这篇文章中有几个说法需要订正一哈:1TeV的T是接头词Tera,不是来自英文。1.6 焦耳是个宏观量,换算到微观的原子,一个碳原子与氧原子的结合过程中,能量的收支不过是eV级别的。比如说一个摩尔碳原子的燃烧热相当于一个原子出0.24eV的能量。到了原子核的能量,就是化学能1百万倍的MeV的能量级别了。而1TeV则是MeV的1百万倍。因此,一个粒子有1TeV的能量不是很高,而是相当高。 葛老师有个题目叫《能量之天问》( )。看来西域的生活环境还是很好的,不然葛老师就不会有闲心发此问。有问就要给出一个答案来,才能显出镜某人的助人为乐和李老师的帮助女青年。 人们对实空间r和时间t一般没有什么疑问,以为天然就应该有。作为物理(数理),这两个空间分别有各自的共轭空间。实空间r的共轭空间是动量p,量子力学是k;时间的共轭空间是能量E,在量子力学里是。空间r和时间t平移的对称性对应着物理上的动量和能量的守恒法则。对看上去是相互独立的空间r与时间t相关的探讨就是老爱的相对论了。这是个物理学思考的大框架,也是个包罗万象的包袱皮儿。 葛老师的《假如空气是热的良导体》也是个有趣的题目 。 引用: 儿子问:老妈,你说空气是热的良导体吗? 我回答说:不是。 这个不是葛老师用在来否定良导体,显得比较拧巴。更合理的否定是用来否定导体。导热是固体所具有的特征。虽然镜某走过麦城,因声称液体没有导热性被人们狂碎过,但是本质上还是没有大误的。因为这类流体里面,对热的支配因子是对流项,不是导的问题。热的传导、热的传送(输送)和热的传递是三个大分类。如果说清华大学的课程里没有这样的说法,那只能说国人对学术的分类水平还没有到位。 传导 是固体里的事儿, 传送 是液体(流体)里的事儿, 传递 是跨越界面的事儿。 汉语的术语中有的翻译地很好,有的则很差。大陆台湾的术语就不统一,这也是个问题。有些术语已经形成了习惯用法,再纠正也无益,只有虽他去了。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4543,64543#msg-64543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879 次阅读|0 个评论
雨天端午,缅怀屈原
hjf306 2010-6-16 16:53
两千多年前的黄昏 当你沉吟江畔时 仍旧百思不得其解 为何娥眉总为小人所妒 为何察察之身终不容于汶汶之世 渔夫看透了这世界 以沧浪之水濯其足 而你 依然在苦苦地追求着 九死其犹未悔 你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可是 一个人的追逐是如此的孤单 痛苦不断地摧残着一颗疲惫的心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没有人能理解你 正如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终于 在听到城门攻破的厄运后 你彻底绝望了 诗人那颗破碎的赤子之心 没有人可以使其愈合 唯有回归自然才能得到安慰 于是 你轻轻一跃 化为精魂与汨罗江同在 你可知这一离去 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啊 人们扔粽子划龙舟 为的是赶走那些鱼虾 为的是保全你的察察之身啊 也许惊扰了长眠江底的你 但请不要责怪他们 窗外大雨如注,昏天暗地 华南七省暴雨成灾 仿佛是苍天对你的缅怀 江畔还有锣鼓喧天吗 江上还有千帆竞发吗 我躲在屋里 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着《离骚》 感受着你的博雅高雅典雅 一遍又一遍地捧读着《九歌》 欣赏着你的宏丽绮丽瑰丽 一遍又一遍地拜读着《天问》 追思着你的深刻深远深邃 文章光辉照千古,精神高贵传万代 就让我以这样的方式 走进你那广阔的世界吧
个人分类: 诗词歌赋|4143 次阅读|3 个评论
悼屈原
王铮 2010-6-16 15:29
活着,你写下了《天问》, 在竹简上刻字时你倚着一盏小油灯。 死了,你却发出了地问, 在瘦弱的身体投江的那个漫天红霞的黄昏。 《天问》三百七十三句, 句句问世界的模样维系何与? 地问却只有一句,短短一句: 什么是国家什么是人? 为了回答你的最后一问, 莽原大漠留下了数不清的孤魂。 为了回答你的最后一问, 谭嗣同、闻一多、遇罗克都住进了枉死城。 可是今天的地球还低声地问: 什么是国家什么是人? 从通辽到深圳,从高炉到发动机车间, 伴着一浪高过一浪的赛龙舟的锣鼓声 声波是那么低沉。
个人分类: 也算作品|4126 次阅读|7 个评论
端午节纪念的科学家——转贴量子日记2009-5-31
caojun 2009-8-21 01:19
5月28日是端午节,我在厦门出差,深夜才返回北京。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捎带上伍子胥。我的家乡是屈子行吟之地,历来纪念风俗较浓。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在《九歌,湘夫人》中有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因此澧水别名兰江,沅江别名芷江。我的家乡澧县很多场所以兰江为名,如兰江桥、兰江公园、兰江商场、兰江剧院等。芷江机场则是抗日战争时盟军远东的第二大军用机场。 端午节的风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用艾蒿水洗澡、喝雄黄酒等。也许是条件限制,最出名的风俗赛龙舟我反而没见过。小时候喝过雄黄酒,用雄黄酒点眉心,后来知道雄黄是有毒的,就不喝了。艾蒿仿佛是包治百病的仙草,我母亲前不久还带来给我女儿泡水喝,治消化不良。 一个诗人,被整个民族几千年来隆重纪念,而且还扩展到了东亚、东南亚许多国家,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少为人知的是,屈原不仅是伟大的诗人、政治家,也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其思想深度不亚于比他大40岁的亚里士多德。当然,叫自然哲学家可能更合适一点,反正自然哲学也是物理的别名。他的《天问》前几句是: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译文)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演变?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天的体制传为九重。有谁曾去环绕量度?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这是多么大的工程。是谁开始把它建筑?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天体轴绳系在哪里?天极不动设在哪里?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八柱撑天对着何方?东南为何缺损不齐?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平面上的九天边际,抵达何处联属何方?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边边相交隅角很多,又有谁能知其数量? 现代科学的特征包括 实证、理性、同行评议 等要素。屈原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这是典型的实证主义。隅隈多有,谁知其数?还有量化的想法。这与后来的子曰或毛主席教导我们式的证明就完全不同。由于古文的高度精炼,时间久远,对天问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李政道先生在《 中国古代的物理与天文 》里认为,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是指出了古人天圆地方理论的矛盾。如果天是圆的、地是平的,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这相交的边沿是安放安属,谁愿意在哪个交界的地方?隅隈多有,谁知其数?,边边角角太多,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我觉得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把考翻成产生不太合理,不如直接翻成考证。天地都还未成形,那时候的情形谁看见了,并把它传道下来?这是典型的理性思维。当然他不知道光速是有限的,观察离我们百亿光年远的星系,就可以了解百亿年前的宇宙,甚至逼近宇宙诞生之初。 作为伟大的诗人,2300年来同行评议自然汗牛充栋,毋须细说。另类的考证也不少。有人说他不是投泊罗江自杀的,是楚王派船追上他,包粽子扔到江里的。老百姓不敢说,只好用赛龙舟、包粽子等隐喻来揭示事件真相。孙次舟、朱自清、闻一多等人考证屈原是同性恋,是楚王的男宠。还有人考证屈原的家乡不是湖北秭归,是湖南汉寿。作为科学家,似乎没有太多同行来评议。李政道先生评了一回。衣阿华大学的杨炳麟教授在香山科学会议的报告上用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来勉励大亚湾实验。大概精研古代典籍的科学家太少了。
个人分类: 物理八卦|4199 次阅读|1 个评论
屈子问天
lvming 2009-6-13 09:00
屈子问天昭几何? 怀忧若苦唱九歌。 愁思沸郁坦心志, 离骚寄情汇汨罗。
个人分类: 崂山管窥(图吧)|4085 次阅读|1 个评论
天问(the Destiny)
baoyu 2009-5-10 20:39
(图片来自 http://www.longxi.gansu.gov.cn/lxhysh/ltx/ltx1.htm ) 天问(the Destiny ) by Baoyu 时常梦见自己 浮在生活表面 看着它 慢慢展开 在外边 打量和守望 徘徊又徘徊...... 我发现所有人 都在掩饰自我 至少有时是这样 有时侯那部分掩藏得太深 以至于提醒自己要记得 有时候把自己是谁 全部忘记 我是谁呢 可能我根本就不该 成为那个人 但是 谁能够呢......
个人分类: 生活博物|37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考槃笔记-29-伽利略铁球逻辑里的鬼
考槃在涧 2008-10-16 18:07
李淼老师对伽利略铁球的逻辑推理说了几句,不得不佩服,物理大家就是物理大家,看来还得数学化,文字和图形分析都是瞎扯。针得李淼老师同意,特将他原话转来此处: 其实,伽利略的逻辑是循环的。用现代语言讲,就是用等效原理论证等效原理。我下面说几句为什么是这样。 在伽利略之前,认为重的物体在地球的引力下加速度大。用牛顿力学来说,就是重的物体的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之比更大(加速度正比于这个比),在数学上,这是一个没有逻辑矛盾的statement。伽利略用大球绑小球的方法说小球的加速度小而大球的加速度大,从而折中一下小球和大球绑在一起的加速度介于两者之间,从而推出矛盾。 注意,假定小球和大球会折中就是假定了引力的线性关系,从而推出矛盾。 现在,我给你一个模型,其中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平方成成比,那么牛顿方程就是 ,所以 ,也就是说重的物体加速度大,先落地。这个方程当然没有任何数学上的矛盾。其实,将这个方程用到两个质量为 的物体,我们发现,引力质量是 ,最后的一项 是非线性效应,是伽利略的逻辑推理假定没有的。既然假定非线性效应不存在,当然就会得出等效原理,假定和结论是完全一样的,是循环论证。 如果等效原理是纯粹逻辑的结果,我们今天做那么多验证等效原理的实验完全是多余的。
个人分类: 天问|5293 次阅读|34 个评论
考槃笔记-29-伽利略铁球绳子上的鬼
考槃在涧 2008-10-14 12:01
我看过一个故事,说是伽利略没有在斜塔上落铁球,他只用了一个逻辑推理就推翻了大铁球先落地的结论。假定质量大的铁球比质量小的先落地,那么,如果用一根绳子把大小两个铁球连起来,那么这个合体的更大的铁球应该比原来的那个大铁球质量更大,那么这个更大的铁球应该比大铁球落得更快些;但是,又由于合体的铁球中,大的那个比小的那个落得更快,大的应该在下面,小的应该在上面,于是大的拖着小的走,小的在后面拖大的后腿,那么合体的铁球下落的速度应该介于单独的大铁球和小铁球下落速度之间。这两个不同的情况出现了矛盾,于是结论只能是,假定是错误的,不同质量的铁球是同时落地的,见下图: 一开始对这个推理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后面发现这个逻辑推理可能有问题。单纯逻辑角度来说,这个推理基本上是无懈可击的,而且更能吻合实验事实,但连接两个铁球的绳子是有问题的。 我们知道,铁原子之间的力非常之大,远大于引力之于单独一个铁原子。如果引力大于原子力(或分子力)会出现什么情况?物质将被引力撕扯开,原子(分子)会四散开来,这个时候物质不能再视为没有大小的质点,因为在物质更靠近地球那一端的引力要远大于距地球远端的引力,如图: (此图应为R^2和(R+2r)^2,特此更正,致歉) 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把铁球视为质点,原因之一就是在地球的物理环境下,引力之于原子(分子)力小得多,我们可以假定铁球上受力处处相等,实际情况是,近地端和远地端受力有一个极小的差异,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当用绳子把两个分离的铁球连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我们要把两个铁球视为一体的话,我们必须要假定绳子是刚性的。绳子上任意两个节点的力和两个铁原子之间的力是相等的,我们才能把两个铁球视为合体。 我们当然可以假设绳子是刚性的,但是不会有任何一种绳子既是刚性的又是柔性的,于是,在伽利略的逻辑推理中,绳子在两种不同的情境下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引入了额外的变量,使得整个推理出现瑕疵。 可能有人会认为,两种情况下绳子可以是一样的,那么我们看另外一种不引入绳子的推理模式: 答案当然是无论我们怎么去分,铁球下落的速度都应该是一样的,否则,一个铁球下落的速度就应该有无限多个,因为你可以用无限多种方法去分这个铁球。 所以我们看出,要让两个铁球合体为一个质点来考虑,要求绳子必须是特殊的而不是普适的;而后一个实验中实际上是又把铁球看成分离的而不是合体的,绳子是普适的又不是特殊的。在两个推理中,大铁球 - 绳子 - 小铁球组成的系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把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当成完全相同的系统来推出不同的矛盾结论,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 亚辉问能不能不实验光逻辑,我觉得是不能的。得出正确结论的逻辑推理不见得是处处合乎逻辑的。更者,逻辑推理不能违反基本的物理定律和物理事实,否则逻辑就是伪逻辑,我们只要创造出一个自洽的逻辑系统,就可以用这个逻辑系统去一了百了般地解释解决所有问题,而这样的系统是可以有无穷多个的。 无论科学怎么发展,我都坚持认为没有一个思维方式或者理论体系能够在哪怕是理论上解决所有问题,后面的事都还得再从头理。大一统、大统一应该都不存在。
个人分类: 天问|7751 次阅读|3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