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谈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的学术贡献及其局限性
热度 9 maqingping 2016-4-27 16:32
谈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的学术贡献及其局限性 Professor Steven Cheung’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limits 邀请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来做报告告诫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经济学是失败的,讲授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学教授是废物 ” ,经济学院同事们的这种勇气和坦诚令人赞赏。商学院微信公众号的编辑找我写一点上周 三 张五常教授讲座的评论,我答应写个短评谈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的学术贡献和局限性。实际上我从未读过张教授的任何学术专著或者学术杂志研究论文,我知道的所有关于张教授的事情都来自他过去的公共演讲。“一叶知秋”,我觉得从张教授的各种演讲中可以得到对张教授工作相当好的了解。 张教授是一个洞察力深刻,能够直接看到经济学问题核心的天才,同时他也非常执着地相信现实事物必然是合理的和有效率的,其存在必有一个简单的理性解释。这种对简明和现实理性的强烈信念非常符合中国哲学中 “大道至简” 的观点。在自然科学界,我们常说“好的科学必然是简单的科学”。如果一个科学理论复杂到让人难以理解,这个理论错误的可能性就很大。不幸的是,当前的科学工作者往往忘记了这一点,制造出了越来越复杂和稀奇古怪的理论。 张教授的佃农理论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对简洁和现实合理性的信念。当佃农从地主那里租来一块田地,他们之间应该怎样分割农田的收成 / 收入?从当时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地主应该在支付农民及其农具的边际产品后获得农田的所有剩余收成 / 收入;或者,地主应该收取农田的边际产品,而农民得到所有剩余收成 / 收入。但实际上,在台湾和东亚其他地区,地主收取固定比例的地租,这与主流经济学理论的预言完全不同。因此,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现实存在的这种收入分配合同是不合理和低效率的。张教授拒绝接受这种教条观点,他提出了一个证明其合理性的解释。因为测定劳动者和土地的边际产品与监督劳动者的努力程度或者不太可能或者成本太高,所以信息不确定性导致地主按比例收租,这种租地合同在信息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是合理的和有效率的。张教授的这一工作是信息不对称经济学的开创性发现,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开始了他的诺贝尔获奖工作( 2001 年度诺贝尔经济奖)。 张教授此后工作也都表现出这种对现存事物的合理性的强烈信念,就像在佃农理论中表现出来的一样。他直接观察经济现象,把它们与主流经济学的预言相比较,然后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或现实世界的考虑出发给出更合理、可能也更正确的解释。例如,他对影剧院里最好座位的票相对便宜、先被卖完的解释。后来获得 1991 年度诺贝尔经济奖的罗纳德·科斯,特别欣赏他的工作并大力扶持。张教授的这些突出贡献使他成为新制度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对现实事物的合理性及效率的强烈信念,使他极力反对政府除维持法律秩序外对经济的任何干预。 张教授是主流经济学及其对现实世界问题教条态度的激烈批评者。他认为,经济学在处理现实世界问题上是彻底失败的,经济学应该是 “ 实证 ” 科学。华人经济学家经常误用汉语 “实证 ” 一词,张教授也不例外。哲学上实证的英语是实证主义的 Positive, 而不是 empirical (经验的)。大多数华人经济学家把 empirical 误译为实证。我觉得张教授所说的实证,不过是指以证据为基础得出研究结论。我完全同意他这方面的观点,并且认为经济学几乎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错误的发展道路。作为经验科学,经济学应该以物理学或者生物学为榜样,从观察现实世界得到关于现实世界的结论。我也完全赞同张教授对学术界过分强调一流杂志文章发表数量的批评。我一直认为研究论文的价值在于文章本身内在的价值,而不是发表杂志的影响因子。 超人的才华既可以是让人在学术天空翱翔的翅膀,有时也可以成为阻碍人进步的尾巴,这样其主要用处就变成让人翘尾巴。张教授的过人才华和对简洁的强烈信念也带来了他自身的局限。因为他早期事业的成功以及他的个性,张教授对自身信心十足,瞧不起从事主流研究的经济学同行。他看不出自己数学和抽象理论化的能力不足是弱点,这个弱点使他失去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反而极力贬低数理经济学和使用数学方法的经济学家。他倡导经验(实证)经济学,却认识不到数学在经济学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学的经验研究。如果他早年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并且与数学能力强的经济学家合作,他很有可能已经分享到了诺贝尔奖。因为他数学不强,他不懂得数学作为公理体系不需要现实世界的验证。他错误地把不需要客观世界验证的公理体系例如数学与需要客观世界验证的实验 / 经验科学如物理学和生物学混为一谈,作为他所谓的公理性科学。 张教授对于主流教条的执着反对好像已成为他本身的教条,使他看不见经济学的大画面。与他的 “ 经济学是失败的,经济学家是废物 ” 的断言相反,经济学实际上非常成功地提出了成本效益分析、稀缺资源最优化分配和限制条件下的优化等重要方法和思路。经济学可能太成功了,因为这些方法与思路影响了和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以至于人们不再认为这些经济学方法和思路是经济学。任何科学都有其未解决的问题,任何科学都有其错误但时髦的理论,经济学也不例外。 所有经济学概念和结论都有其限制条件和适用范围,即便是张教授大力推崇的需求定律也不例外。 “ 当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 ” 这一关系主要适用于对消费需求的静态比较分析,并且需要消费者没有战略行为。当做动态分析时和分析投资物品时,这一定律可能就不再正确。当我教微观经济学,告诉学生现实世界不存在吉芬物品时,有些学生认为中国的房屋需求随房价上升而增加可以作为吉芬物品的例子,还有黄金也随价格上升而需求增长。实际上,张教授在讲座中也承认需求定律的正确性依赖于正确选择让哪些别的变量恒定和让哪些别的变量变化。如果是这样,被张教授当作垃圾的经济学定理与被他推崇为经济学唯一正确的需求定律之间的差别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间的差别。 根据张教授自己所述,他至少有 40 多年不读经济学期刊的文章了,因为他认为这些文章完全无用。这一点显示了过人的才华和早期事业的顺利可能成为其后人生事业的负担。乔治· 阿克尔洛夫的诺贝尔获奖文章《柠檬(劣质二手车)市场》曾被三种期刊拒稿。头两种期刊拒绝将他的文章送审,并且告诉阿克尔洛夫, 他们的杂志不发表这样肤浅的文章。第三种杂志的审稿人表示如果阿科尔洛夫的文章正确,整个经济学就会是错误的。张教授 发表《佃农理论》好像比 阿克尔洛夫发表《柠檬市场》顺利得多(不过《柠檬市场》投稿被拒的都是经济学最高水平的杂志)。因为张教授从很早之前就已经不再读新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了,他好像不知道神经经济学可能已经找到测量效用和其他主观变量的代理指标。经济学在过去 50 年的实际进步超过了张教授自身的进步,也超过了张教授感受到的经济学进步,而张教授为经济学的这些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需要向张教授学习的是他挑战主流经济学、开创新研究领域的勇气和智慧。至于他在演讲中的具体言论和对人对事的具体评论,我们姑且听之,不必过分认真,也可以当成娱乐。 Our colleagues in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should be commended for their courage and frankness in inviting a world renowned economist to tell their economics students that economics is a failed knowledge and economics professors doing mainstream economics are “feiwu” ( 废物, good-for-nothing). When NUBS Wechat editors asked me to write something about Professor Steven Cheung’s lecture last Wednesday, I agreed to write a short comment on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limits. Actually I haven’t read any books or academic journal papers by Professor Cheung, and all I have read are his often self-promoting public speeches. As the Chinese phrase (that people can) “tell the arrival of autumn from one leaf”, I feel that I have got a pretty good idea of Professor Cheung’s achievements and limits from his public speeches. Professor Cheung is a genius with extraordinary insight that cuts directly into the coreof economic phenomena as well as a powerful single-minded belief that all things that exist must have a simple explanation from rationality and efficiency. This belief resonates well with the Chinese philosophical saying“the greatest understanding is via the utmost simplicity”. In natural science,we used to say “good science is simple science”; if a scientific theory is too complicated for people to comprehend, it is most likely to be wrong.Unfortunately, scientists nowadays seem to have forgotten this and build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or outlandish theories. This belief in simplicity and rationality of reality is well demonstrated in his theory of shared tenancy. When a tenant farmer rents a piece of farmland from a landlord, how should they share the output/revenue of lan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mainstream economics at the time, the landlord should pay the marginal products of the tenant farmer and his tools and then keep all the remaining output/revenue;or the landlord should charge the marginal products of the land and the tenant farmer keeps the remaining output/revenue. In reality, the tenancy contracts in Taiwan and many East Asian economies tend to be that the landlord takes a fixed proportion of the output/revenue, contrary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mainstream economics. So many economists at the time considered shared tenancy is not a rational or efficient decision. Professor Cheung rejected such a dogmatic view and provided an analysis of its rationality: it’s impossible or too costly to find out the marginal products of the tenant farmer or the land, or to monitor the efforts of the tenant farmer. Because of the information uncertainty, shared tenancy is a rational and efficient decision. This is a pioneering finding in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from which Joseph Stiglitz started his Nobel Prize (2001) winning work. Later works by Professor Cheung all share this strong belief in the rationality of existing phenomena exemplified by the theory of shared tenancy. He made direction observations of phenomena and compared them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mainstream economics and then gave a better and probably correct solu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asymmetry, transaction costs, or real world considerations (for example, the reason that the best seats in theatres are relatively cheaper). His works were particularly appreciated and promoted by Ronald Coase who later received Nobel Prize for Economics (1991). These outstanding works made him a key fig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Because of his strong belief in the rationality and efficiency of all that exist, he objects vehemently to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except maintaining law and order. Professor Cheung is a vocal critic of the mainstream economics and its dogmatic approaches toward real world issues. To him, economics has failed to solve real world issues and economics should be a “shi zheng” ( 实证 ) science. Chinese economists tend to misuse the term “shi zheng” ( 实证 ) and so does he. In philosophy, positive in the sense of positivism is translated into “shi zheng” ( 实证 ), whereas empirical is “jing yan”( 经验 ). Most Chinese economists incorrectly translate empirical into “shi zheng” ( 实证 ). In my view, when Professor Cheung talks about “shi zheng” ( 实证 ), he actually means evidence-based research (conclusion). I agree fully with his view, and I think that economics took a wrong path in its development almost from its very beginning. As an empirical science, economics should model itself in the tradition of physics or biology, drawing conclusions from observations of the real world. However, economics models itself in the image of mathematics and tries to derive conclusions from a few abstract axioms. I also fully agree with his criticism on the academic practice of overemphasis on (the number of top) journal publications. I always think that the value of a research paper lies with its intrinsic value rather than the impact factor (IF)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it has been published. Extraordinary talent can be the wings enabling a person to fly in academic sky, but at times it can also become too big a tail for someone, a burden for progress and good only for raising it up. Likewise, Professor Cheung’s talent and single-minded belief in simplicity also brew up his limits. Probably because of being extremely successful in his early career as well as his personality, Professor Cheung is very confident in himself and often looking down upon economists doing the orthodox economics. He could not see his lack of dexterity in mathematics and abstraction for theorization being a weakness, which cost him a Nobel Prize, and instead he belittles mathematical economics and economists using mathematical approaches. He promotes empirical economics, but fails to appreciate that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has been the greatest facilitator of empirical research. Had he appreciated his weakness and collaborated with more mathematics minded economists, he might have had shared a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Because of his weakness in mathematics, he does not understand that mathematics as an axiomatic system does not need confirmation from the real world. He is wrong in mixing up axiomatic systems such as mathematics with experimental/empirical sciences such as physics and biology which need confirmation from the real world. Professor Cheung’s single-minded objection to the mainstream dogmas seems to have become a dogma of its own, which makes him unable to see the big picture of economics. Contrary to his assertion that “economics is failed and economists are good for nothing”, economics with its concepts of cost-benefit analysis, optimal allocation of scarce resources and optimization under constraints etc has been very successful. Probably too successful, people no longer consider them being economics, because economic thinking has influenced, and become part of, every walk of life. In any science discipline there are unsolved problems and fashionable theories that are actually wrong, which is exactly the reason why some people want to become academics, and economics is no exception. All economics concepts and conclusions have their qualifiers and domains of definition, even for the demand law so much cherished by Professor Cheung, “when price decreases, demand increases”. This relation has its qualifiers, as it is true for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 of consumption demand for people without strategic behaviors, but not necessarily for dynamic analysis and for investment goods. When I taught microeconomics and told students that Giffen goods do not exist in real world, some students objected by noting that the demand for houses in China and for gold on world market is increasing when price is increasing. Professor Cheung actually conceded in his talk that the validity of demand law depends on correctly allowing some other variables to change while keeping some other variables constant. From this concess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ose axioms/theorems trashed by him and the demand law praised by him as the only true thing in economics is just one between fifty steps and one hundred steps. According to Professor Cheung himself, he has not read economics journal papers for probably more than 40 years because he thought those papers useless, which shows how an extraordinary talent and easy success in early career can be a big burden. George Akerlof’s Nobel Prize winning paper “The market for lemons” was rejected by three journals in 1960s. Two journals refused to send his paper for review by telling Akerlof that they would not publish a paper of such triviality; and the third journal’s reviewers told him that if his paper was correct, the whole economics would be wrong. It seems that the road to the publication of Professor Cheung’s “Theory of sharedtenancy” was smoother than that of Akerlof’s “The market for lemons” (though the journals that rejected Akerlof’s paper are all top-class in economics). Because Professor Cheung no longer read economics papers since a long time ago, he does not appear to know that neuroeconomics probably has found measurable proxies for utility and other previously subjective quantities. Economics in the past 50 years has progressed more than Professor Cheung has progressed or he has been aware of. He actually contributed to this progress in economics. What we should learn from Professor Cheung is his courage and wisdom in challenging the mainstream economics dogmas and breaking new ground for economic research. His actual words and remarks in his lecture should be taken with a pinch of salt and for entertaining ourselves.
个人分类: 经济学|12004 次阅读|25 个评论
无用的唐诗
热度 10 fs007 2014-6-7 07:14
寻正 在读小学的时候,我数学可以拿满分,但语文往往不及格。方块字对中国文化的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对理解交流能力的限制,方块字难学,差不多要全靠机械记忆,这就固定了中国人的教育模式,不强调理解与交流,而一心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语文课中拿高分的人不少人不会交流写作,熟悉我作品的人,相信都了解为什么我对“语文状元”都不屑一顾,他们只能低劣地模仿,并不能完全理解他们自己所写的内容,在生活交流中,也辞不达意,但偏有一付高人的扮相,动不动就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你可以指责我有酸葡萄心理,我还真说不清楚是酸葡萄效应,还是现实当中的印证,让我产生对语文状元之类的角色固执的蔑视。我对语文老师的许多说法都不以为然,但与我对语文高手的蔑视相反,我对语文老师还是有足够的尊重,从来都维持着良好的关系:我虽然记得不多,但就活跃课堂气氛而言,还真不是语文高手可以取代的。 在文字中寻求知识,在生活中寻求应用,此乃应用文写作的灵魂。 有一种说法,估计现在仍然有大量的中国人信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文抄公、语文状元的境界。有人向我推销中文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去背诵唐诗或者其它中国文化经典,我就客气地拒绝,迫害自己子女的智力,这种事情我做不出来。 我不是没有背过唐诗,对于善意的劝荐,我总会尝试,背过几十首,但现在几乎一首都背不出来了。背诵唐诗是一种极端无聊的精神折磨。后来我读《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然后看朱熹这牛人的注解,君子好求,“好”字解为“良好有德”而不是“爱好”,“逑”解为“相称”,而不是“追求”。我就对中国文化经典失去兴趣了,中华文化当中许多被判为精英的人,其实都是文字游戏专家,生活当中的失败者,模仿他们,就是模仿他们的失败,唐诗,绝大多数都是垃圾,从此,我就从背唐诗中解脱了。 如果你要写好应用文,就不要碰唐诗,有害无益。当然,我不是在否定中国文化在唐代的成就,那些大家都说好的诗,还真是好诗——我对好诗的鉴定标准是唯心主义的,读起来顺口,读了就能懂,不需要语文状元脑瓜袋里那些典故或者生僻字就能懂,读了之后能有灵魂上的感触,那就是好诗。好诗是前人创造后给你欣尝的,非得要死记硬背,随时准备模仿抄袭,有违诗人做诗的初衷。 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是交流,交流的目的是寻求理解 ,这跟 语文教育中的文字游戏 是从根本上不一样,后者 寻求是炫耀与自我光环,读者越是要费尽脑汁才能理解或者还不能理解,他们越成功 。因为这种根本目的不一样,应用写作要求朴实,文字没有歧义,白话文就是根本——所谓白话,就是人民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因其实用性跟应用写作是一脉相传的。八股文作为应用文格式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极大的进步,然而,新瓶装了旧酒,没有要求文人用白话写作,反而让广大学子颠着小脚赛跑,于是乎天怒人怨,最终被中国文人们贬得一钱不值。 要写好论文,文字的基本功就是学会说话, 用比较刺激的话来说,叫 学会说“人话” , 不要讲兽语、鸟语、神仙的话、或者死得不能死的古人的话 。唐代诗人当中有一个典范人物,白居易,传说他写诗喜欢找老太太评鉴,老太太不理解他就重写,这就是应用写作的文字基本功。在传统文化中,女性是不读书的,老太太则代表着反应迟钝。 要让反应迟钝的人理解你的写作,这样的要求不仅仅不高,而且是极低:你如果真的象《阿甘正传》中的阿甘那样,智商有限,反而易于写作成功。对于不少望写生畏的学子学者而言,他们眼高手低,正是人们所描述的那样,学瓜了——读书给读傻了:那些因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子学者被人嘲笑,并不真的是因为他缺乏农业常识或者运功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犯傻。 要写好应用文或者学术论文,从文字功夫上说,这就是努力方向:要把你在中国语文教学中死记硬背的东西忘掉,克服动笔就拿腔拿调、装腔作势的恶习,克制自己炫耀自我满足的动机,把自己的读者对象从被人遗忘的角度中拉出来,让他们陪着你写,随时鉴定你的文字。 要想写好应用文,你就得学会普通老百姓的大白话,朴实的话,有的时候,不妨把你的文字读给小朋友听,他们即使听不懂,也不觉得很神奇古怪,你就返朴归真,达标了。 这里,我们就需要举些例子,以说明应用写作的这一基本文字原则。 我们来读一读达尔文《物种起源》(第一版)第一章第一段: When we look to the individuals of the same variety or sub-variety of our oldercultivated plants and animals, one of the first points which strikes us, is,that they generally differ much more from each other, than do the individualsof any one species or variety in a state of nature. When we reflect on the vastdiversity of the plants and animals which have been cultivated, and which havevaried during all ages under the most different climates and treatment, I thinkwe are driven to conclude that this greater variability is simply due to ourdomestic productions having been raised under conditions of life not so uniformas, and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ose to which the parent-species have beenexposed under nature. There is, also, I think, some probability in the viewpropounded by Andrew Knight, that this variability may be partly connected withexcess of food. It seems pretty clear that organic beings must be exposedduring several generations to the new conditions of life to cause anyappreciable amount of variation; and that when the organization has once begunto vary, it generally continues to vary for many generations. No case is onrecord of a variable being ceasing to be variable under cultivation. Our oldestcultivated plants, such as wheat, still often yield new varieties: our oldestdomesticated animals are still capable of rapid 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就较古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来看,把它们的同一变种或亚变种的各个体进行比较,最引起我们注意的要点之一,便是它们相互间的差异,一般比自然状况下的任何物种或变种的个体间的差异为大。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是形形色色的,它们长期在极不相同的气候和管理下生活,因而发生了变异,如果我们对此加以思索,势必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此种巨大的变异性,是由于我们的家养生物所处的生活条件,不像亲种在自然状况下所处的生活条件那么一致,并且与自然条件有些不同。又如奈物提出的观点,亦有若干可能性;他信为这种变异性也许与食料过剩有部分的关系。似乎很明显,生物必须在新条件下生长数世代才能发生大量变异;并且,生物体制一经开始变异,一般能够在许多世代中继续变异下去。一种能变异的有机体,在培育下停止变异的例子,在记载上还没有见过。最古的栽培植物,例如小麦,至今还在产生新变种;最古的家养动物,至今还能迅速地改进或变异。 达尔文写得比较中规中矩,对一般读者理解有一些挑战,但就学者而言,大多能一目了然,但显然不会是轻松的阅读。就文字功底而言,没有达到白居易的水平,因此,才会对译者造成挑战。这段文字的挑战性在什么地方?复杂句式。 能够使用复杂句式是表达能力的一种体现,使用得适当,句意流畅自然,读来一气呵成,这是为什么学术文章中会大量使用复杂句式的基础。针对同样的信息,复杂句式可以减少文字的使用,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增加阅读理解的难度,句式越复杂,理解挑战越大,作者也越容易表达不清,到一定程度,就难以分清是作者写得不清楚,还是读者理解能力有问题。回到本文的中心内容上来,培训自己的文字写作能力,你就不能做达尔文,起码在训练阶段不要做达尔文。 对不少人来说,给达尔文改作业是犯忌讳的事情,但你要真练好作文水平,打破这一个禁忌,也是充满挑战、乐趣、与进步的事情:起码你真正地站在了巨人肩上。以第一句为例,对白居易的读者,达尔文应当这样写: Let’s compare cultivated plantsand animals to those in nature. We look at the individuals of those varietiesor sub-varieties that have been cultivated by human for a long time. There is astriking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nd those individuals of varieties andsub-varieties in the wild. They are much mo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对这样的平白述叙,译起来就十分容易: 让我们来对比动植物,看看那些被人类长期驯化的品种或亚种,它们与野生的品种或亚种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差异,那就是,它们个体之间的差异度要远比后者为甚。 我们再看达尔文的第二句: We see a great diversity ofcultivated plants and animals. They can be imagined to gain this diversity fromall ages of different climates and treatment. Then we reach a conclusion aboutthat greater variability among the individuals in cultivated plants andanimals. It is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domestic production and life conditionsin the wild. The parent species had experienced somewhat uniform conditions innature. But in domestication, conditions varied and were different. 我们可以再次看到轻松的理解与轻松的翻译: 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驯化动植物品种。可以想见这种多样性来源于以往所有时代不同的气候条件与人为干预。由此我们就得到一个关于驯化品种更多个体差异的一个结论。它来自家庭生产跟自然界所提供的生活条件的不同。自然条件相对比较单一,而在家庭生产中,条件不同并且变化多端。 是的, 如果你能把复杂的句式转化为简单句式,你就可以在写作水平上超越达尔文 ,用同样多的字数,把问题说得更清楚,更自然,更易懂,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如果你写出了有价值的作品,在别人翻译你的文字的时候,也更精确。更大的好处是,你写作过程中更不易犯错,因为进行这样的文字处理,你得提纯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把你的文字读给少儿听,如果他们不“啊?”,你就可以继续写。显然,达尔文没有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小霍勒斯听。只要你听到人质疑你的写作不清晰,你就应当试图从复杂句式中解套,使用朴实的文字,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 我们再看一位牛人的论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的经典之作,《公司的本质》,开篇简介: Economic theory has suffered inthe past from a failure to state clearly its assumptions. Economists inbuilding up a theory have often omitted to examine the foundations on which itwas erected. This examination is, however, essential not only to prevent themisunderstanding and needless controversy which arise from a lack of knowledgeof the assumptions on which a theory is based,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extremeimportance for economics of good judgment in choosing between rival sets ofassumptions. 科斯的论文写得自然流畅,但经常性的超级复杂句式让读者不太容易回得过气来,挑战我们阅读过程中理解力的极限:这不是好的写作,对读者不友好,就应用文而言,他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你读懂了科斯的论文,给科斯改作业并不比给达尔文改作业更困难。 In the past, economic theoryfails to clarify its assumptions. When economists build their theories, theyhave often not examined their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Such an examination isessential to prevent readers’ misunderstanding and needless controversies. Themisunderstanding and controversies arise from not knowing the fundamentalassumptions. Such an examina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 economists to make goodjudgment between rival sets of assumptions, which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economics. 要锻炼你的写作能力,不妨从给名人改作业开始,拿着本行业本领域的经典论文,看自己能如何简化那些令人望而生畏,一口气读不完的句子,把作者七弯八拐的话,用朴实的语言写出来。多做做这样的练习,你就会有了写论文、应用文基本的文字功夫。 那么,你来试试达尔文的第一章的第二段? 经过长久研究这问题之后,据我所能判断的来说,生活条件显然以两种方式发生作用——即直接作用于整个体制或只作用于某些部分,以及间接作用于生殖系统。关于直接作用,我们必须记住,在各种情形下,如近来魏斯曼教授(Prof.weismann)所主张的,以及我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里所偶然提到的,它有两种因素:即生物的本性和条件的性质。前者似乎更重要;因为,据我们所能判断的来说,在不相似的条件下有时能发生几乎相似的变异;另一方面,在几乎一致的条件下却能发生不相似的变异。这些效果对于后代或者是一定的,或者是不定的。如果在若干世代中生长在某些条件下的个体的一切后代或差不多一切后代,都按照同样的方式发生变异,那未,这效果就可看作是一定的。但是对于这样一定地诱发出来的变化范围,要下任何结论则极端困难。然而许多细微的变化,例如由食物量所得到的大小,由食物性质所得到的色泽,由气候所得到的皮肤和毛的厚度等,则几乎无可怀疑。我们在鸡的羽毛中看到的无数变异的每一变异,必有某一有效的原因;如果同样的原因,经历许多世代,同样地作用于许多个体,那末所有这些个体大概都会按照一样的方式进行变异。制造树瘿的昆虫的微量毒液一注射到植物体内,必然会产生复杂的和异常的树瘿,这事实向我们指出:在植物中树液的性质如果起了化学变化,其结果便会发生何等奇特的改变。 如果你完成了这一作业,你就知道,不少人抱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译得不好,有人信誓旦旦要重译达尔文,结果却不敢动笔,这些不是译者的问题,而是达尔文写得不够好,好的论文,是不需要重译的。这是学习论文写作的努力方向。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8940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世界经济学泰斗科斯的学术贡献 对中国的影响和最后的忠告与诤言
热度 2 pww1380 2013-9-24 23:06
信息文明之光(82): 世界经济学泰斗科斯的学术贡献 对中国的影响和最后的忠告与诤言 ——科斯学术思想与邓小平改革理念的契合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相通 杨文祥编述 写于 2013-9-6 日 ~2013-9-24 日 题记: 去年,我曾写了一篇关于百岁老人,世界经济学学术泰斗罗纳德 •科斯 (RonaldCoase) 先生对中国的告诫的博文。想不到一年之后的今天,忽然传来科斯先生撒手人寰的噩耗。为缅怀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编辑和对科斯先生学术理念的阐述,完成了这篇题为《世界经济学泰斗科斯的学术贡献 对中国的影响和最后的忠告与诤言》的博文,以此作为一位中国学者对这位学术耆宿最后的敬意。 一、世界经济学泰斗科斯的生平简历与其学术贡献 芝加哥大学9月2日发布讣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于当天逝世,享年102岁。 罗纳德•哈里•科斯(1910-2013年), 1910 年12月29日生于英国,1932年大学毕业,后赴丹迪经济暨商业专校、利物浦大学、伦敦经济 学院 任教;1951年起,先后在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出任经济学教授;1964年起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经济学教授;1982年后,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慕瑟经济学荣誉教授及法律与经济学资深研究员。 科斯教授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交易成本理论提出者和产权理论的奠基人。1991年,因其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经济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及对经济组织产生原理的阐述,推动了法学、经济史和组织理论的发展,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科斯教授以其“科斯定理”闻名于世,这一定理被概括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该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影响较深。 经济学界认为, “ 科斯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将交易费用引入了经济学分析,从而引发了价格理论或微观经济学结构的彻底变革”(科斯1994:《论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中译本2010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3页)。“自从科斯在他27岁发表的论文里引进了‘几乎可以归入不证自明的真理之列’的交易费用概念以来,已经没有一门经济学可以完全不理会交易费用却还能够阐释经济行为的逻辑。 ” 正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 “ 才使得形形色色的交易规则、合约及其履行、组织、制度安排——或者如科斯在诺奖典礼讲演的题目所统称的‘生产的制度结构’——成为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斯把交易费用引入经济学分析,也就要求正统经济学理论分析制度的构成与运行,发现作为限制条件的制度在整个经济体系(economic system)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一来,经济学在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之后逐渐被收窄的视野——核心部分甚至是仅仅只关注价格决定的价格理论——就得以重新扩展,成为包括分析产业、市场、企业和其他组织、政府与国家,以及一般地在制度约束下所有人类行为的经济学 ”。(以上蓝体字部分引自参考文献2) 通过科斯的这样一个经济学视角来审视人们的经济行为,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抽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世界 。 二、科斯学术思想对中国改革的影响 科斯教授是中国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他的交易成本理论及其随后产生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经济学界影响深远。他十分关注中国的经济改革,以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法律经济学的诸多观点对中国的经济问题发表很多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建议。2008年和2010年,科斯教授先后两次出资举办有关中国经济的学术会议,推进了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深化,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一本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的介绍到科斯的书,是享利•勒帕日的《美国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当时的中国,既没有发达的公司和相应的现代公司制度,更缺乏法治传统,于是也就没有深入理解科斯经济学的社会实践基础。这就是说,科斯在当时仅仅是作为西方经济学流行的一个学派被介绍到中国来的。但是,科斯的经济理论很快就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改革产生了影响力。经济学界认为,科斯在中国的影响力比他在欧美的影响力还要广泛、深刻和持久。 对科斯在中国的影响力,经济学家周其仁进行了精准而形象的描述: “科斯在1937年创立的公司理论,出发点是覆盖整个经济的‘完备的市场’,由价格机制配置一切资源——这也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理论出发点。但是,年轻的科斯早在1937年就发现,价格机制并不免费,因为完成市场交易的成本常常极其昂贵。为了节约由科斯在科学上首先定义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内部似乎不用价格机制、靠企业家的权威和计划来协调的‘公司(firm)’就应运而生了。” “邓小平的出发点是另外一极,即囊括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超级国家公司。在这里,国家用‘看得见之手’的权威和计划协调整个国民经济,固然因为消灭了一切市场交易而不再受到狭义‘交易费用’的局限。但是,科斯定义的另一种成本,即‘ 组织成本 (organization cost)’,却每日每时困扰着这个超级国家公司。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出发点就是降低超级国家公司的巨额组织成本。为此,他提倡分权改革战略,通过对重新界定权利的合法认定,激发了个人、家庭、基层组织和地方的积极性,还同时把企业家协调和价格机制协调一并请回到中国经济的舞台。” “ 我们有幸目睹了历史性的一幕:一个实事求是的经济学家 离开了‘看不见之手’支配一切的理论原点 ,向企业家协调与价格机制协调并用的真实世界出发;一个实事求是的政治家 离开了计划经济的教条 ,向市场与计划并用的体制前进—— 他们‘会面’的地方不是别处,恰恰就是改革的中国 !…… ”(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在芝加哥大学‘中国改革30年讨论会’上的发言”,《中国做对了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22-23页) 为此,周先生在这篇发言里还大胆地推断,如果科斯教授有机会与邓小平先生谋面, “他们俩可能会互相欣赏。” 周其仁先生进一步指出: “惟有在中央计划经济这一端,‘交易费用为零’才不再是一个理论假设,而是接近于真实的现实。这是因为,当市场交易被消灭时,再也无所谓交易费用。( 在中央计划经济的体制下,) 经济每日每时付出的是另外一种成本,即全盘计划的指令出错、资源遭遇错误配置的超级国家公司的‘组织成本’ 。 科斯分析的含义是,如果交易费用真的接近于零,经济的 组织成本 就一定趋于无穷大——这恰恰是中央计划经济的理论特征 。我认为, 正是科斯对计划经济即超级国家公司的理论洞察力,启发了中国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经济和中国改革的现实。这是科斯和科斯经济学具有中国影响力的根源。 ” “中国在实践中趟出来的改革路子,即分权、重新承认并界定产权、发挥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功能、确立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给企业和企业家协调更大的舞台,可以在科斯提供的分析框架里得到最简洁的解释: 重新在产权、合约、市场的基础上协调国民经济,花费的代价当然不菲,不过只要改革的成本低于原先国家超级公司运行的成本,经济还是因此而获得增长。 ” “ 科斯的鼓励——中国经济学家基于中国经验研究‘ 制度 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还带给我们极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复杂的转型环境里,中国经济的走向当然与 中国经济制度 的走向密切相关,问题是我们对后者所知甚少。 ” 周其仁教授最后指出, “ 也许值得注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现实——人们更喜欢称之为‘中国奇迹’——也刺激了理论家们的胆量,以至于任何一种猜测出来的因果联系,都可以声称找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秘密。例如,有人断言举国体制才是中国经济辉煌的源泉,因此需要把这种体制继续扩展到无远弗届之处。有人肯定彼此竞争的地方政府运用合法强制力配置资源,促成了中国经济、特别是城市面貌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变化,因而构成了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有人认为席卷美国和全球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显示了市场的缺陷和失败,人类正进入一个也许可以由中国领头的、需要扩张政府调控和管制的新时代。我相信,所有这些观点都包含着一些真理的成分。不过, 要是以科斯的框架和方法论来考量,我们可能还需要对各个方向上发生的真实成本有更多的了解,才能对中国体制的现状和未来,得出经得起更长远历史检验的判断。 ” (以上蓝体字部分引自参考文献2,重点符号是编引者所加) 三、科斯的中国情结与其留给我们今日中国的最后忠告与诤言 科斯教授非常热爱中国,他在102岁的高龄之际,还曾计划远涉重洋亲眼看一看自己长期关注却始终未能前来的中国。他对中国的变革寄于很大期望。2008年,他用自己的诺贝尔奖奖金独自资助在芝加哥大学举办“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讨论会”。在闭幕式上,他致闭幕辞的最后一句话是“中国的奋斗就是世界的奋斗”。 ( “The struggle for China is thestruggle for the world” )。 科斯教授的最后一部著作是他与其助手王宁合作的《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中译本由中信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该书对中国改革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梳理。最后一章讨论了在劳动力成本提高的情况之下中国改革所要走的路线——通过创新提高生产率。该书指出,创新不是仅仅限于一个领域,而是社会氛围的产物。只有让人们百无禁忌地向一切方向去探索,才有可能产生有价值的,能够转变为商业运作的思路,从而改变整个产业的面貌,并通过生产率的提升把经济提高到一个新平台。 由此,科斯得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 中国今后不能再靠低成本优势在全球立足,而要走生产率主导的提升路线。为此,就要有一个有利于创新的 开放、活跃、自由的思想市场 。如果这方面的管制不当,对中国的下一步发展会有严重的障碍。 2011 年 12 月14-15日,“《财经》年会2012:预测与战略”在北京举行。百岁老人科斯教授在会上做了视频致辞。科斯老人这一视频致辞的核心内容就是对 思想市场 的强调。现将科斯老人的这一视频致辞的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两周后(12月29日),我将年满101岁了。在我这个年纪,生命已然吃力。若不是我有重要的话想对你们说,我就不会接受《财经》的盛情邀请,借今日之际发言。” “回顾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所取得的成绩令人惊叹不已,往前看,未来光明无量。但是,如今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即缺乏 思想市场 ,这是中国经济诸多弊端和险象丛生的根源。” “开放、自由的思想市场,不能阻止错误思想或邪恶观念的产生,但历史已经表明,就这一方面,压抑思想市场会遭至更坏的结果。一个运作良好的思想市场,培育宽容,这是一副有效的对偏见和自负的解毒剂。”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错误的思想很少能侵蚀社会的根基,威胁社会稳定。思想市场的发展,将使中国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动力,更具可持续性。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多样性的现代世界相互作用和融合,这能使中国复兴和改造其丰富的文化传统。假以时日,中国将成为商品生产和思想创造的全球中心。你们中的一些人,或许将有机会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以上蓝体字部分摘引自参考文献6,重点符号是编引者所加) 科斯的逝世,引起了人们对他的学术贡献的缅怀。在此之际,有人整理了他对中国改革的十点建议。 由于科斯的经济学思想对中国30几年来的改革与今日中国所面临的深化改革的历史课题具有如此重要而紧密的内在相关性,我认为,科斯先生留给我们中国的建议,不但饱含着这位世界学术耆宿基于对中国前途和人类命运的关切而凝结的深厚的中国情结,更是这位令人尊敬的百岁老人在临别之际留给我们今日中国的最后忠告与诤言。 世界经济学泰斗,百岁老人科斯教授为我们留下的 最后忠告与诤言 摘录如下: 一、必须去除所有加诸国企的特权,让私企得以自由竞争 二、政府参与土地交易导致腐败猖獗,必须将其自身排除在市场之外 三、中国应打造一个自由的土地市场 四、在中国,教育和税收两项制度都加重了不平等 科斯: 不平等在任何自由市场经济中都不可避免。考虑到中国的庞大以及地区多样性,基尼系数高也在预料之中。争议的核心在于,导致不平等问题出现的中国市场经济,其深层问题是什么。 比如教育和税收制度,在最发达国家都发挥着强有力的抑制不平等的作用。在中国,两项制度都加重了不平等。 只要社会流动的大门是打开的,处于社会结构底层的人对自己的未来、自己孩子的未来有希望,那么不平等本身就并不是问题。 五、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显然开错了药方,需要反思 科斯: 在发达国家,更替水平生育率被设置为,每位女性平均生育2.1个孩子。长远来看,独生子女政策并不可持续。另外,保证政策的实施过程,一向是高成本且充满暴力的。随着一个国家的富裕,女性也趋向于自愿降低生育率。今天没有必要来强制执行如此严苛的政策了。 独生子女政策不仅削弱了中国劳动力数量,还降低了其质量。研究已经表明,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之后出生的中国儿童,其社会技能被迫变低。当然,其影响也在经济之外有所体现。它在基本社会结构上,也严重削弱了家庭。 六、“边缘革命”将私人企业家和市场的力量带回中国 七、中国经济学者要从黑板经济学回到真实世界 科斯: 我相信经济增长的秘诀是分工,研究分工就必须考察真实世界。……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年轻人,那么多优秀的经济学者,哪怕只有一少部分人去关心真实世界,去研究分工和生产的制度结构, 就一定会改变经济学。我始终对中国寄予厚望! 八、中国必须让其政治权力服从于法治 科斯: 我的同胞、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公爵解释得很清楚: 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 。 如果政治体制是透明的,如果权力由法律来约束,如果任何权力的滥用都可以追溯责任(自由媒体和独立司法体制,因而是需要的),那么腐败就不会威胁到秩序和稳定 。 ……不管是政治改革、法制改革,还是体制重建,叫法无所谓, 中国必须让其政治权力服从于法治 。 九、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即缺乏思想市场 “具备批判思想、愿意挑战权威,而又宽容、虚怀若谷的公众,是自由思想市场发展的沃土”。 中国没有理由比韩国、日本或美国缺少创意。只要中国开放思想市场,允许大学独立、自治,给私企以与国企同等的待遇,中国就会迅速在科技方面更上一层楼。 如今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缺陷: 即缺乏思想市场 。这是中国经济诸多弊端和险象丛生的根源。 中国已故的物理学家钱学森也许提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答案,在与温家宝总理会面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在1949年后没有产生一个世界级的原创性思想家或有创见的科学家?” 钱学森之问帮我回答了中国读者向我提出的问题。而就 钱先生的问题,我却有个答案,那是因为中国缺乏一个开放的思想市场 。 开放、自由的思想市场不能防止错误思想或邪恶信念的产生。但历史已经表明,就这一方面来说,压制思想市场会遭致更坏的结果。 一个运作良好的思想市场,培育宽容,这是一服有效的对偏见和自负的解毒剂。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错误的思想很少能侵蚀社会的根基, 威胁社会稳定。 “钱学森之问”清晰表明, 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市场不仅是学术卓越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开放社会和自由经济不可缺少的道德和知识基础,没有这样的思想市场,人才的多样性必将枯竭 。 十、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 我是一个出生于1910年的老人,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许多事情,深知中国前途远大,深知 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 “我今年98岁,垂垂老矣,不知道还能够活多久,随时都可能离你们而去。希望在你们,希望在中国。我相信你们是不会让我失望的!” (以上蓝体字部分摘引自参考文献 4 ,重点符号是编引者所加) 四、结语 通过科斯老人的学术贡献与其学术思想对中国改革的深远影响,我们不难看到 科斯的 学术理性 与中国前代政治领袖邓小平 基于政治理性的变革理念 具有多么默契地历史性契合 。而 经济学家 周其人先生对这两位伟人—— 一位是学术巨擘,另一位是政治巨人——之间所形成的这一历史性契合的 睿智观察 与本人多年来 基于跨学科研究的 学术思考 又形成了多么和谐地理性共振 ;尤其是 科斯老人 从经济学角度 对 思想市场的自由 与 知识经济-知识创新内在联系 的阐述,与本人 从人的本质与人类文明历史进步的角度 ,通过《信息资源价值论》和相关论著对 思想自由 与 知识经济-知识创新内在联系 的系统阐述 , 又具有多么深刻地内在联系和理论相通性 。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只要本着追求真理的学术魄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勇气,而不是执著于一己的私利和僵化的意识形态,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学者科学家,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人文学者,当他们达到足够的理性高度,必然会不约而同,殊途同归,不期而遇 。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在这一理性高度上, 他们所获得的是一个具有21世纪的历史高度和信息文明的文明高度的大科学观和相应的现代理性视野所能够达到的理性境界。而这一具有21世纪的历史高度和文明高度的大科学观和现代理性境界是他们 冲破一切传统的精神枷锁与学科樊篱而获得的共同的精神境界 。 显然,这一具有21世纪的历史高度和信息文明的文明高度的大科学观、理性视野与理性境界, 不仅应该是当今世界各领域处于学术思想前沿的理论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观念、视野与境界,同时也必然是今日中国的改革,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应具有的理性高度和精神境界 。 科斯教授辞世的噩耗传来之后,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必须写篇文章缅怀这位值得每一位正直的中国人肃然起敬的老人。出于慎重,更是出于对科斯教授的尊敬起见,这篇文章必须保证资料的翔实与准确。为此,眼下的 这篇文章直接引用的文字占有很大的篇幅。尽管如此, 通篇文章,包括通过这些所引用的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却完全是我本人的思想情感,据此所得出的最终结论也完全是我个人的学术观点 。 由于琐事缠身,自9月6日至今,这篇纪念文章断断续续地写了将近二十天的时间。本文力图通过对科斯老人的巨大学术贡献、其学术思想对中国改革的深远影响及其基于对人类前途与命运的终极关怀而凝结的深厚的中国情结的缅怀,来表达一位中国学者对这位令人尊敬的世界学术泰斗,这位关注世界文明的进步,关注中国改革的深化,对中国人民满怀深情厚意的百岁老人的最后敬意。 参考文献、资料来源与延伸阅读文献 1 .杨文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前辈遗产足堪珍惜—— 百岁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的金玉良言与前辈政治领袖的政治睿智与历史思索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46472 2 . 经济学大师科斯的中国影响力 . http://www.zhgpl.com/doc/1027/2/5/0/102725063.html?coluid=209kindid=1290docid=102725063mdate=0907133553 3 . 周其仁谈科斯:中国必须扩大思想市场的自由 http://www.zhgpl.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0docid=102722696page=1 4 . 科斯对中国十大忠告 http://www.zhgpl.com/doc/1027/1/8/7/102718780.html?coluid=6kindid=28docid=102718780mdate=0904171907 5 .又一位经济学泰斗走了——诺 贝尔 经济学奖得主斯科2013年9月2日辞世 http://info.1688.com/detail/1153767314.html 6 . 科斯对2012年《财经》年会致辞 http://www.caijing.com.cn/2011-12-15/111524268.html 7 .科学网杨文祥的博客——信息文明之光“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Twilight Star)”类目之下的相关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classid=147358view=me 8 .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9 .杨文祥.信息管理基础教程.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0 .杨文祥.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河北大学学报,2001,1期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255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斯定理”及其他
热度 1 heitiedan2012 2013-9-6 04:05
对于科斯,我最早听到这个名字是在 1999 年前后,当时北京大学哲学与现代科学研究中心从 1989 年起就一直在办一个系列讲座。 1999 年暑假,这个讲座是关于经济学的,而讲座的主题就是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 在当时的中国学界,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崇尚可谓甚嚣尘上,所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在中国也被称为主流经济学理论。我当时就有点奇怪。中国是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怎么一个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就能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学界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这到底从何说起?在此之前,我从未听说过新自由主义,自然也没有听说过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那次讨论的主讲者,都是国内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大家,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易风教授、高鸿业教授、卫兴华教授,也有北京大学的胡代光教授。有意思的是,这些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史的学者,在观点上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而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持批判态度的。而那些所谓国内知名的主流经济学家,多数都不是研究西方经济学史的,或者说他们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了解只限于当时国外西方经济学教授们给他们的印象,而他们自身对西方经济学的了解远不如前面提到的国内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学者。 在这次讲座上,我第一次听到科斯的名字,而且讲座的演讲者还用了当时在国内主流经济学界所称颂的所谓“科斯定理”的概念。所谓“科斯定理”,说的就是要企业的产权明晰。当时国内主流经济学界用这个产权明晰的理论,是要批评中国国有企业所谓产权不明晰的问题。他们说,中国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所以不知道国有企业的产权人是谁,这样国有企业就没有人来承担相关责任,产权不明晰,企业无人负责,所以国有企业就搞不好。要想把国有企业搞好,就要让国有企业的产权明晰,而所谓产权明晰,就是要把产权明晰到个人身上,即国有企业必须私有化。当然,这种所谓对“科斯定理”解释,是不是科斯本人也持有的观点,我不了解,但是中国的主流经济学界,包括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推崇者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推崇者,却都是这样来解释“科斯定理”的。 这个讲座举办的时间是 1999 年暑假,而当年秋天,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五届四中全会,全会的主题就是讨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最后通过了一个相关的决议。在十五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前,主流经济学家们纷纷给国有企业的改革出主意,开药方,但其实根本的方针就只有一个,就是要把国有企业私有化。这种私有化的思潮所提出的理论依据就包括了所谓要将产权明晰化的“科斯定理”。 其实,在 1999 年之前,已经在所谓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大量的国有企业被半卖半送给了少数私人资本。这种私人资本的代表主要是那些原本是国有企业负责人。他们在所谓企业改制之前,故意把企业搞得一团糟,企业经营困难,长期严重亏损,甚至资不抵债,但是他们自己早就中饱私囊,把国有财产转化为自己的私人财富。然后他们配合着主流经济学界的理论,说国有企业是公有制,公有制就是搞不好,公有制就是没有私有制有优越性。这类的混账话让主流经济学家们可逮住理了。在很多地方搞的所谓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是一个私有化的过程。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与那些原国有企业负责人勾结起来,故意低估企业价值,以极低的价格卖给这些私人。但这些人自己并不从兜里掏钱,他们从银行贷款来买这些企业。银行的官员也与这些人勾结起来,用国家的钱买国家的企业,但产权最后却落到这些私人手里。而这些私人拿到企业后,开始出卖企业的资产,包括低价出售库存积压的产品,包括出售厂房和机器设备,在企业经营的报表上,这些出卖的收入却都成了企业经营的效益。然后他们仍然配合着主流经济学家们说,看看吧,这些企业在国有时代是亏损,到私人经营时代就会赢利,看来私有制就是优于公有制。 这种改制除了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还造成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失业。这些丧尽天良的资产阶级,冷酷地把企业工人一下子抛到贫困线生活水平之下,到处都有工人在静坐示威,在抗议,但是那些冷酷的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板有哪一个有动于衷?这种改制的结果是造成现在长期存在的贫富差距扩大的第一个原因。 说实话,那些批评新自由主义的学者们不仅是有良心的学者,更是敢于反潮流的学者。当时的舆论界,不论是平面媒体,不论是电视媒体,都是把主流经济学才奉为上宾。那些经济学理论刊物,也都是充斥着新自由主义理论。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他们的文章却无处发表,这在一个号称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难道不是咄咄怪事吗? 中央在 2001 年前后,开始明确提出要批判新自由主义理论,光明日报最先发表了对新自由主义理论批判的檄文。 2004 年,郎咸平对国企改制中存在的 MBO ( Management Buy Out )问题,即企业管理者自己购买企业的问题公开提出了批评,当时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风波。有趣的是,对这一风浪,我们的报纸和电台、电视台都居然视若无睹。但是,最后,当时担任国资委党委书记的李毅中,宣布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停止 MBO 这一企业改制的行为。 从那以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开始在中国走下坡路了,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批判开始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起了研究小组,专门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并对其进行批判。这个研究小组出版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依据和代言人。 作为科斯学生的张五常,何新对他也有过分析,大约是说他除了会对马克思进行谩骂与贬低之外,也没有什么能为。张五常没少为国企改革的私有化敲锣打鼓,还以为他自己比马克思要高明多少倍。
1780 次阅读|5 个评论
激活思想市场,鼓励智库竞争
niehuihua 2013-9-5 22:34
——缅怀科斯教授 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9 月 3 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 R. H. Coase )教授与世长辞。科斯本人是非常幸运的,第一是因为他得了诺贝尔奖,第二是因为他活了 102 岁。科斯的贡献也是巨大的,第一是因为他开创了新制度经济学派,并且直接推动了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等分支的发展,第二是因为他的学说影响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科斯的理论贡献当然重要,也有很多人写文章纪念(我本人就是专门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但是不想拾人牙慧)。但是,我认为科斯晚年的学术普及工作同样非常重要,特别是他关于中国开启“思想市场”的呼吁在今天尤其难能可贵。 在 1974 年发表于《美国经济学评论》( AER )的《产品市场和思想市场》一文中,科斯强调思想市场( market for ideas )和产品市场( market for goods )同等重要。 2012 年,他以 101 岁高龄寄语中国,认为思想市场的缺位是中国缺乏创新的根本原因,希望中国开放思想市场。 开放思想市场,意味着不同的思想、观念、理论可以公平竞争,最终让每个人自己去判断思想观念的正误,才能激发创造者的活力,也才能真正保护思想“消费者”的利益。从根本上讲,只有鼓励大家自由思考,才能打破传统思维,才能推动技术、产品和制度创新,才能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这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与转型的关键时期,激活思想市场的最重要举措就是鼓励各类智库公平竞争,共同为下一步的改革开放献计献策。智库( think tank )的目标是针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性和热点问题提供各类政策建议,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中国要真正做到“三个自信”,特别是“理论自信”,尤其需要中国的智库提供智力支持。 与美国不同,中国真正起作用的智库处于半公开甚至是隐蔽的状态。政府并没有公布国家智囊团的成员,也没有明确咨议机构的名单。尽管一些公开的智库,例如大学与研究所,可以针对一些重大问题(如医改)提交方案,但是最终方案的取用基本上与智库和政府高层的关系紧密相关。一些与最高层有关系的智库专家可以直达天听,但是更多的智库专家或普通学者缺乏秉笔直书的通道和机会。这种非公开状态当然有利于保密,但是也有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果服务于最高层的智库本身知识有局限,或者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就可能提供不恰当的政策建议,从而给国家长远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认为,中国应该进一步开放思想市场,允许官方的、半官方的、民间的各类智库公平竞争,所有智库都可以针对国家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提交方案,然后最高层择优取用,这样才能真正、充分发挥智库“辅弼国政”的重要作用。
5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那篇闪闪发光的论文(Coase,1937)
热度 10 nli2233 2013-9-4 13:09
科斯( Ronald H. Coase )以102岁高龄驾鹤西去了。他是有名的经济学家,诺奖得主,对中国特别友好。王芳老师关于科斯的博文,还上了置顶头条。应该说,科学网对作为经济学家的科斯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大家议论科斯,都知道他成名早,代表作发表于1937年,标题为“企业的性质”,大家也知道当年他才20郎当岁,就提出了至今任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交易成本概念,真是天才啊。不过,或许很多对新制度经济学感兴趣的学者,并没有认真阅读科斯的这篇论文。毕竟,这是外文,又那么久远了。 事情就是这么凑巧。我近日收拾办公室的文件,恰巧发现了这篇文章,而且我还在自己的电脑备份里面,找到了当初阅读这篇文章的读书笔记。这是2000年,我选修的一门名为“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专业课上老师列出的必读文献。 从下面的读书笔记看,科斯当年关于企业的微观经济学本质的思考,是系统的,全面的,远远不是仅仅提出一个交易成本那么简单。他的思想也不是凭空出现的,他使用的分析工具,是经济学里传统的由马歇尔(Marshall)发展起来的边际替代的分析方法。 下面是我在2000年所作的读书笔记,聊表我个人对科斯的敬意,并供好事者参考: Ronald 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6 (1937): 386-405 The notion that the economic system is being coordinated by the price mechanism gives a very incomplete picture. For a firm, this notion does not fit at all. Outside the firm, price movements direct production, which is coordinated through a series of exchange transactions on the market. Within a firm these market transactions are eliminated, and in place of the complicated market structure with exchange transactions in substituted the entrepreneur-coordinator, who directs production. It is clear that these are alternative methods of coordinating production. However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price mechanism is superseded varies greatly. The amount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involving as it does the supersession of the price mechanism, varies greatly from industry to industry and from firm to firm. Thus, the firm is the supersession of the price mechanism. It is, of course, related to an outside network of relative prices and costs, but it is important to discover the exact nature of this relationship. Economists admit that while in one case resources are allocated by means of the price mechanism, in another case this allocation is dependent on the entrepreneur-coordinator. The main reason why it is profitable to establish a firm would seem to be that here is a cost of using the price mechanism. The costs of negotiating and concluding a separate contract for each exchange transaction which takes place on a market must also be taken into account. A technique is devised for minimizing th4 these contract costs; but they are not eliminated. There are other disadvantages of using the price mechanism. It may be desired to make a long-term contract for the supply of some article or service. This may be due to the fact that if one contract is made for a longer period instead of several shorter ones, then certain costs of making each contract will be avoided. Or owing to the risk attitude of the people concerned, they prefer to make a long- rather than a short-term contract. A firm is likely to emerge in those cases where a very short-term contract would be unsatisfactory. It is obviously of more importance in the case services—labor—than it is in the case of buying of commodities. The operation of a market costs something and that, by forming an organization and allowing some authority to direct the resources, certain marketing costs are saved. Why allocation of resource is not done directly by the price mechanism? One entrepreneur may sell his services to another for a certain sum of money, while the payment to his employees may be mainly or wholly a share in profits. Another factor that should be noted is that exchange transactions on a market and the same transactions organized within a firm are often treated differently by governments or other bodies with regulatory powers. It is a tax on market transactions and not on the same transactions organized within the firm. These are the reasons why organizations such as firms exist in a specialized exchange economy in which it is generally assum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is organized by the price mechanism. A firm consists of the system of relationships which comes into existence when the direction of resources is dependent on an entrepreneur. A firm becomes larger as additional transactions are organized by the entrepreneur, and it becomes smaller as he abandons the organization of such transactions. The determinant of the size of the firm: 1. As a firm gets larger, there may be decreasing returns to the entrepreneur function. The costs of organizing additional transactions within the firm may rise. A point must be reached where the costs of organizing an extra transaction within the firm are equal to the costs involved in carrying out the transaction in the open market or to the costs of organizing by another entrepreneur. 2. As the transactions which are organized increase, the entrepreneur fails to place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the uses where their value is greatest, that is, fails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Again, a point must be reached where the loss through the waste of resources is equal to the marketing loss if the transaction was organized by another entrepreneur. 3. the supply of one or more of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may rise, because the other advantages of a small firm a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a large firm. The actual point where the expansion of the firm ceases might be determin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factors mentioned above. The first two reasons given most probably correspond to the economists phrases of diminishing returns to management. In sum, if we assume that the exchange transactions which take place through the price mechanism are homogeneous, a firm will tend to expand until the costs of organizing gan extra transaction within the firm become equal to the costs of carrying out the same transaction by means of an exchange on the open market or the costs of organizing in another firm. However, the above assumption is not true in the real world. Thus,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a firm will tend to be larger: 1. the less the cost of organizing and the slower these costs ris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transactions organized; 2. the les likely the entrepreneur is to make mistakes and the smaller the increase in mistakes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transaction s organized; 3. the greater the lowering (or the less the rise) in the supply price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to firms of larger size. The cost of organizing and the losses through mistake swill in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ransactions organized, in the dissimilarity of the transactions, and in the probability of changes in the relevant prices. As more transactions are organized by an entrepreneur, it would appear that the transactions would tend to be either different in kind or different in place. All changes which improve managerial technique will tend to increase the size of the firm.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firm, we have to consider the marketing costs and the costs of organizing of different entrepreneurs, and then we can determine how many products will be produced by each firm and how much of each it will produce. Is this manageable? When we are considering how large firm will be, the principles of marginalism works smoothly. At the margin, the costs of organizing within the firm will be equal either to the cost of organizing in another firm or to the costs involved in leaving the transaction to be organized by the price mechanism. Business men will be constantly experimenting, controlling, more or less, and in this way equilibrium will be maintained. The above analysis would also appear to have clarif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itiative and enterprise and management. Initiative means forecasting and operates through the price mechanism by the making of new contracts. Management proper merely reacts to price changes, rearranging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under its control. Finally, this analysis enables us to state more exactly what is meant by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the entrepreneur. 【注】 这是个读书笔记,其中非常大量的句子是直接从原文抄下来的,算是我摘录的要点。如果您读着这些英文句子觉得还挺顺溜,那不是我的英文水平不错,而是原作者的水平高。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7330 次阅读|19 个评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逝世
热度 5 liruzi 2013-9-3 10:30
(图片来自凤凰网) 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律学院消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去世,享年102岁。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产权理论的奠基人, 其理论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影响深远。 代表论文《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 等。 科斯简介: 1910年,12月29日罗纳德·哈里·科斯出生于伦敦的威尔斯登。科斯是个有腿疾的男孩子,常需要在腿上附加铁制的零件。 1929年,10月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在那里他遇到了对他有重要影响的老师——以前在南非开普敦大学任教授的阿诺德·普兰特。 1931年,通过了商学士考试并获得一笔欧奈斯特·卡塞尔爵士旅行奖学金。依靠卡塞尔旅行奖学金,科斯在美国度过了1931—1932学年,那时他研究美国工业的结构。 1934—1935年,他在利物浦大学作为助理讲师任教; 1935年以后,科斯在伦敦经济学院教书。在伦敦经济学院,他被指定讲授公用事业经济学,为此他开始对英国公用事业作了一系列历史研究。 1940年,科斯进政政府做统计工作,先在森林委员会,然后在中央统计局、战时内阁办公室工作。 1946年,他回到伦敦经济学院,负责教授主要经济学课程——经济学原理,并且继续对公用事业特别是邮局和广播事业的研究。 1950年,科斯借助于一笔洛克菲勒研究员经费在美国花费了9个月研究美国广播业,出版了《美国广播业:垄断的研究》。 1951年,科斯获得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移居美国。 1959年,加入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系,期间科斯对联邦通信委员会作了研究。 1964年以后,科斯一直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主编。现已退休,任该校荣誉经济学教授和高级法学与经济学研究员。 1978年,科斯当选为美国方理研究院研究员。 1979年,被授予“美国经济学会杰出会员”称号。目前,他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作为法律与经济学方面的一名高级研究员,在研究工作上仍然十分活跃。 因为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荣获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杰出贡献是发现并阐明了交换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是即科斯以后,诺贝尔经济学奖为新制度经济学打开大门,诺斯等一批经济学家在其基础上获得了更多成就。 (根据百度百科、MBA智库百科整理)
个人分类: |3114 次阅读|10 个评论
活的传奇,人瑞科斯——贺先生102岁华诞!
热度 42 bianyi1 2012-12-29 16:18
活的传奇,人瑞科斯——贺先生102岁华诞!
罗纳德·哈利·科斯(Ronald Harry Coase,born 1910.12.29),英国经济学家,现代产权经济学奠基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因“发现并阐明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而荣获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照片来自芝加哥大学官网) 毛毛少得可怜的几项尚可聊以沾沾自喜的本领之一,是记性还算比较好,尤其是记人的生辰八字啥的。毛毛生命中的亲人、友人、贵人和心上人的生日,我都牢记不忘。另外,毛毛所欣赏的诸多史上杰出人物的生辰与忌日,我亦烂熟于胸。就拿今年的12月来说,18号那天是蔡锷将军诞辰130周年,接下来那天是钱钟书先生逝世14周年,而昨天是沈从文先生诞辰110周年(当然三天前谁过冥诞中国人都知道,就不说啦~)。今天,又迎来了一位牛人的寿日,不过人家这可不是冥寿,因为老爷子还在接着地气茁壮成长呢~ 幼时读武侠小说,对书中描写的世外高人总是心向往之。他们鹤发童颜、身怀绝技、智勇超群、潇洒飘逸。只言片语,参透千古兴衰;三招两式,化解万方危难。神龙见首不见尾,令人高山仰止。 当然,小说中那些“半仙之体”只是虚构的艺术形象,然而,现实世界中也并非没有超凡入化的高士奇才,他们远比传说中的方外神人更可爱可敬。在这类世之瑰宝中,科斯算得上是最睿智、最传奇、最受人尊敬的健在者之一。经济学历史上的顶级大师里,科斯也算是最奇特的一位了。 科斯之“ 奇 ”,奇在何处? ★ 21岁写的一篇习作,81岁时竟然荣获诺贝尔奖; ★ 求学时学的是商科,没有经过什么正规严格的经济学训练,误打误撞闯进了经济学的“无人区”; ★ 毕生没有写过鸿篇巨制,所有文章加起来不过10多万字(真正重要的只有三篇),却开启了三个新的学术方向,被公认为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法律经济学的开山大师; ★ 身为经济学诺奖得主,却没有在经济系任教,文章对法学的影响还要超过经济学 ; ★ 不精通数学,文章从来不用数学公式,连数学符号都免了,却能够在被数学模型统治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圈子里赢得崇高声望; ★ 数十年如一日批评西方经济学脱离真实世界,是空空如也的“黑板经济学”,与另两位经济学绝世高手论剑一生,不同意萨缪尔森的模型,也不赞同弗里德曼的方法,却成为经济学界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 科斯本人的传奇事迹,现在都已成为经济思想史学者兴趣浓厚的研究课题。 2012年岁末的今天——12月29日,罗纳德·科斯教授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百零二个生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年纪过百的老人被称作“ 人瑞 ”,而以科斯享寿之长,成就之高,不愧为“超级人瑞”。科斯教授多年来一直对中国怀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四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他以98岁高龄,自掏腰包,婉拒别人的赞助,坚持用自己的诺贝尔奖金,邀请数十位中国企业家、学者和官员以及众多国际顶级经济学者齐聚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亲自倡议并主持召开“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上科斯几乎是事必躬亲,讲话稿都是自己手写的,密密麻麻几页纸。 那次会后,所有与会者都认为,那应该是科斯教授最后一次主持如此大规模的国际会议了,快100岁的人,还能经得起几次折腾?再说老人家也该安静休息了。想不到的是,两年后,2010年7月19—23日,科斯教授再次主持“新制度经济学研讨班”,主题还是中国的制度变革。 100岁的老人家开幕致辞亲笔写了满满五页稿纸,讲了足足40分钟!意思却非常明确:经济学要回到真实世界,回到亚当斯密的分工学说,回到中国的现实经验。 会议结束的那一刻,是所有人难以忘怀的记忆。老人家以非常缓慢的语调向大家告别:“ 我相信经济增长的秘诀是分工,研究分工就必须考察真实世界。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我一直在呼吁我的同行们从黑板经济学回到真实世界。不过没有什么效果,我的同行们似乎不大愿意听我的劝告。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年轻人,那么多优秀的经济学者,哪怕只有一少部分人去关心真实世界,去研究分工和生产的制度结构,就一定会改变经济学。我快要100岁了,垂垂老矣,不知道还能够活多久,随时都可能离你们而去。但我深知中国前途远大,深知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希望在你们,希望在中国。我相信你们是不会让我失望的!我始终对中国寄予厚望 ! ” 中国拥有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和世界最大的市场,中国经济的每一点风吹草动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神经。“ 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 ”任何关心中国命运和人类命运的人,对老人家这句话的含义和份量都应思考再三。 可如今中国经济学界的真实现状恐怕会让老人家失望了,本还想多说几句,但考虑到新年就要到了,今天又是老人家的寿辰之日,就不多提那些让人难过的事了。 只希望今天中国那些身居上流社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御用经济学家”们和自锁在象牙塔里玩数字游戏自娱自乐的码文经济学者们看看,一个从未踏上中国国土的百岁老者,却如此殷切地期待着中国学者去改变经济学!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不辜负一代宗师的期望? 最后,衷心祝福科斯教授——百二生日快乐!学术之树常青! 老爷子年轻时还是挺富态滴哈~~ 科斯太太想当年一定是个大美人~~ 一对神仙眷属,相濡以沫已携手走过了整整75个春秋! 1991年科斯教授获诺奖时的一段有趣轶事~ 科斯教授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 (以上照片来自搜狐财经) 20世纪西方经济学界三位高寿的大宗师级人物—— 保罗·萨缪尔森 (左,1915.5.15-2009.12.13)、 罗纳德·科斯 (中,1910.12.29- )、 米尔顿·弗里德曼 (右,1912.7.31-2006.11.16),其中科斯最年长,可他左右的两位已分别于三年前和六年前先于他与世界道别。今天102岁的科斯教授,烛光下,书案前,是否仍会忆起当年三剑客华山论剑的峥嵘岁月……(照片来自网络) 这三位宗师和二十世纪其他很多成就卓著的经济学大家都和一所世界著名大学的名字紧紧相连—— 芝加哥大学 。 科斯在这里耕耘至今已近半个世纪;萨缪尔森本科问学于此,用他自己的话讲,9月2日(芝大开学的这一天)才是他真正的生日;而弗里德曼任教芝大30年间,力倡自由主义经济,并与徒弟徒孙联手打造出名垂史册的“ 芝加哥经济学派 ”,引领西方经济学潮流数十载至今不衰。华人经济学家中科斯衣钵的首席继承人 张五常 就曾做如是感慨:“ 在经济学的历史上,似乎只有两个年代,两个地方,有那样热闹的思想‘训练’所。其一是三十年代的伦敦经济学院,其二是六十年代的芝大。我于六七至六九年在芝大,能身临其境地躬逢其盛,算是不枉此生。 ” 其实不仅是经济学,毛毛觉得能在上世纪中期负笈芝大学习数学、物理乃至地球科学的学子们都是一群幸运儿,因为他们有幸和 Enrica Fermi 、 Edward Teller 、 Car-Gustaf Rossby 、 André Weil 、 Antoni Zygmund 、 陈省身 等等科学史上激动人心的figure们风云际会,共谱华彩乐章。而当时黄皮肤黑头发的青年学子中, 杨振宁 、 李政道 、 崔琦 、 叶笃正 、 郭晓岚 等人无疑是这群幸运儿中的佼佼者。记得当时执鞭芝大的数坛怪杰 保罗·哈尔莫斯 在他后来经典的回忆录 《我要作数学家》 中,写到他芝大岁月一章的标题便是 《一所伟大的大学》 。煌煌学府,令人肃然起敬! PS: 毛毛平时对经济学很有兴趣,当年考研时还打算从数学转搞经济学,计划虽因故搁浅,但当时倒是念了不少经济学教材和相关著述。另外,毛毛当初有一任女友读的是西方经济学专业,受她的影响,也跟着不成系统地学了些零碎儿。但毕竟毛毛是个非经济学科班出身的“门外汉”,只有点儿只鳞片甲野狐禅的学问,因此本文中若有不确不周之处,还望诸位方家指正补充。文中事实资料来自维基百科、诺贝尔奖官方网站、芝加哥大学科斯主页、科斯的大学演讲以及科斯的自传等,另外参考了易宪容著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科斯评传》和向松祚作的《世外高人,百岁科斯》。 新年马上到了,最后毛毛就给大家出俩小题儿活跃下气氛吧~既然这篇博文谈的是一位寿高学高之人,那咱的题目就也跟寿高学高之人有关~请听题! 1、科斯老爷子102岁了还挺硬实,莫非他是健在的诺奖得主中最年长的一位?非也非也,他这岁数只能排在第二。 那请问高居榜首的那位是谁?他/她今年多大岁数了?是在哪一年获的哪门子奖? (这个题很难吗? 毛毛原本以为第二题的难度更大呢,结果现在已经有多人给出数个正确答案了。那这道题毛毛给个提示降低下难度吧,此人是位超级人瑞老太太,当初拿的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下好猜了吧~明儿早起来公布答案~~ ) 2、寿高学高之人不独国外有,咱国内亦不缺。下面这张柱状图取自中科院官网,描述的是目前健在的中科院院士的年龄分布(当然它并没有给出每个年龄段中具体都有哪些人): 其中百岁以上的“人瑞”目前硕果仅存两枚(图老未更新只显示了一位),OK, 请回答这两位“人瑞”院士是谁?今年分别高寿?各是做哪块子学问的?现在何处任职? 可要全靠平时积累答哦,现去百度谷歌搜狗啥的就没意思啦~晚些时候公布答案,提前答对者可享受与毛毛共进新年晚餐之福利,当然啦,谁答对谁掏钱~~ 公布答案: 1、目前在世的最年长的诺奖得主是意大利女神经生物学家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Rita Levi-Montalcini),她生于1909年4月22日,现已103岁高龄 。 她因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而与斯坦利·科恩一起分享了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照片来自维基百科,摄于老太太百岁华诞) 据说老太太目前还在做研究,自称“思维比20岁时还要敏捷”。好一个“科学界的佘太君”! 2、由于中科院官网没有即时更新,这题题干里的图已经OUT了,毛毛看到下面博友提到两个名字才意识到现在岁数过百的中科院院士已有三位,他们分别是: 著名冶金学和冶金物理化学家、冶金教育家、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魏寿昆院士(北科大的冶金生态楼便以“寿昆楼”命名)。魏院士生于1907年9月16日,现年105岁。 (照片来自百度百科)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申遗”第一人,有“活北京”之美誉的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院士。侯院士生于1911年12月6日,现年101岁。 (照片来自百度百科)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专家,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张光斗院士。张光斗是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生于1912年5月,现年100岁。提到这个名字毛毛的心情比较复杂,同时不能不想到另一位没有任何院士头衔的学术泰斗。这里不多做评论了,是非曲直历史自有定评。 (照片来自百度百科)
个人分类: 仰望星空|18615 次阅读|107 个评论
[转载]张五常说百岁科斯
热度 1 sivaxin 2011-2-14 21:59
[转载]张五常说百岁科斯
二 ○ 一 ○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是科斯的百岁大寿,北京的一些朋友要搞一个「科斯与中国」研讨会,为老人家祝寿。我因为姊姊刚在那时访上海,要陪伴另一个老人家,不能到北京参与。科斯百岁,没有我这个最年轻的老人家说几句不合情理,北京的朋友安排了通过网络视频三地对话。 先进科技不灵光。事前试机几次,效果平平,正日的早上搞了半个小时,不能再等,听不懂,看不清。硬着头皮胡乱地讲了二十分钟。过了一天,美国时间又是科斯百岁正日,他的助手来邮说科斯很失望,因为听不到我说的,要求我通过视频对科斯再说一次。这次他听得清楚了。凭记忆再说,可能跟早一天说的有出入。太太在旁不断地要我说得慢一点。这次我分点说,较有系统,大略如下: 一、经济学有两个时期、两个地方发展得特别好。其一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伦敦经济学院,其二是六十年代的芝加哥。科斯是我知道的唯一参与过这两个重要发展的人。此外,上世纪六十年代是经济学发展最有看头的十年,而科斯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贡献者。我因此认为,一百年来,在时间上最幸运的经济学者是科斯。 二、我自己的运程也不差。六十年代专注地学习,价格理论师从鲍特文、赫舒拉发、阿尔钦;科学方法师从布鲁纳与卡尔纳普。不可能有更好的际遇。一九六七年到芝大时我已经写好了《佃农理论》,对戴维德的口述传统与科斯的论著很熟。当时弗里德曼专注于货币,施蒂格勒专注于工业结构,在研究题材上兴趣跟我最相近的是科斯。 三、跟科斯研讨是自然的取向。我没有听过他的课,也不问他谁对谁错。我要知道的是科斯怎样想:为什么三十年代他会这样问,跟着又那样问;为什么他要研究广播行业;为什么他认为这点重要那点不重要。知道科斯怎样想是我能深入地体会他的论著的原因。后来他对人说我是最了解他的思想的人。跟一个思想家学习是学他怎样想,不要管其他。今天的青年不懂。 四、更重要的科斯对我的影响,是使我肯定了自己在经济学上要走的路。一九六七年赫舒拉发说我可能是另一个费雪;一九六八年夏理 ‧ 约翰逊说我可能是另一个萨缪尔森;一九六九年的春天科斯说我可能是另一个马歇尔。但我是张五常,要有自己的玩意。在芝大跟科斯研讨的两年中,最大的收获是自己从佃农理论摸索出来的合约结构与选择得到他屡次坚持为重要。(科斯是个个性很强、观点顽固的人,对当时盛行的好些理论漠不关心。他不断地鼓励我走自己的研究路向,可能因为我对斯密及马歇尔的传统很熟,只是加进交易费用及改进。) 五、思想上我也是个顽固的人。确定了自己要走的路,我一口气地走了四十多年,没有半步差池。集中在解释行为与体制运作,发展出来的是重视真实世界的局限调查,重视概念的阐释与需求定律的运用。这三方面我是走得比任何人远了,而解释及推断力之强西方的先进经济学者可能无法想象!十年前写下了三卷本的《经济解释》,今天大修会变为五卷。目前只修好了两卷,再两年可以完工。 六、回头说科斯的一百年,那是人类历史最紧张刺激的。也最矛盾: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天才之笔,反映着人类的智慧,但主义之争、政策与制度的采用,皆蠢得离奇。有谁会想到,在这个难以自圆其说的发展中,中国竟然像一只凤凰从火灰中飞起来?三十年前我首先想到,可没有想到会起飞得那么高那么快。 七、看到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科斯是我认识的最高兴的西方人。他对中国人有偏爱,认为炎黄子孙是个伟大的民族,总有一天要回到他们应该站着的位置上。一九八○年十二月,在底特律,他极力劝导我回到中国去,用中文解释经济制度的运作。一九八一年香港大学有空缺,而我在香港的母亲八十岁了,就依他吧。一九八二年回港任职,没想到,之前没有写过中文,不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什么,只是好于解释,为了一点关心我写了三百万字。 八、二○○八年为科斯写好了《中国的经济制度》那篇长文,要报昔日知遇之恩,用足心机写,瘦了五磅。该文是写给科斯一个人读的,他满意,我开心,其他的人怎样赞赏或批评我无动于衷,一于懒理。 九、科斯希望他和我喜欢的经济学能在中国发展起来,是有意思的幻想。当然渺茫,但一点可以肯定:不要管是科斯的还是我的,只要能搞出一个中国经济学派,那一定是他和我喜欢的经济学。除了经济解释,我看不到还有其他可以竞争的学派出现。更何况我用中文写下那么多,写了那么久,是斯密昔日的纯文本写法,有互联网协助扩散,不可能半点影响也没有。 上述是我对科斯说的大略。他的 回 应,是希望能在中国搞一份中、英双语的经济学报,推广他喜欢的经济学。他认为我还是个青年!比他年轻二十五岁,相差四分之一个世纪,不是青年是什么?多年以来他总是这样想,总是这样说我来日方长。我不敢对他说中国的文化有年逾古稀这句话,说的是日暮黄昏。 最后科斯说,当年在芝大我和他的研讨只有两年,要是还有二十年就好了。太太说没有听错,他不是说恨不得昔日有二十年,而是希望还有二十年。 百岁了,科斯的身体还好,而令人羡慕是他的思想还很清晰。他构思《公司的本质》时只二十一岁,我没有听到过另一位学者能在一门学问上的执着持续了那么久。我想,一个在学问上那样执着的人,在感受上一定是长生不老的。对我来说这是重要的启示,对中国的青年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启示吧。希望同学们能够明白,做学问要把自己的生命放进去才算是真的做。 回头说神州,中国的复兴无疑是炎黄子孙赠送给科斯百年大寿最大的礼物。举办「科斯与中国」研讨会的朋友制作了一本精美的画册,图文并茂,介绍科斯与中国的关系。此册也,制作得用心,制作得好,百年后拍卖不知值多少钱。但我认为他们忽略了一项:为了使科斯更开心,他们应该放进一些照片,示范着三十年前的中国与三十年后的今天。这些年,听到任何中国有改进的话,老人家就兴奋起来。 百岁科斯
个人分类: 科研大爆炸|2048 次阅读|3 个评论
周其仁谈科斯的中国影响力
pikeliu 2011-1-10 16:33
周其仁谈科斯的中国影响力 日期: 2011-01-05 信息来源: 经济观察报 2010年12月31日 科斯不懂中文,也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他还像苏格兰的伟大学者休谟(DavidHume)一样,天生具有人贵述己而不自诩的格调,既不容他人吹捧,更不会自吹自擂。正因为这样,科斯的中国影响力就成为一个在庆贺科斯教授百岁生日时,值得我们大家来加以讨论的问题。 我认为,科斯的影响力,首先来自科斯经济学 (CoaseanEconomics)的内容。我们都知道,科斯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将交易费用引入了经济学分析。诚如他本人所言,这固然算不上经济学高深理论方面的创新,却引起经济学理论至少是价格理论或微观经济学结构的彻底变革(科斯 (1994):《论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中译本2010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3页)。是的,自从科斯在他27岁发表的论文里引进了几乎可以归入不证自明的真理之列的交易费用概念以来,已经没有一门经济学可以完全不理会交易费用却还能够阐释经济行为的逻辑。 毫无疑问,科斯的上述贡献有着普遍意义。在科学上,从完全无意识交易费用的存在,到可以清楚地假定交易费用为零,再到进入对正交易费用世界的研究和分析,意味着完全不同的认识层面。对此,我们不妨以其他科学为参照来加以理解。例如,没有人会否认在摩擦力为零的假设下,物理学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正是站在这个台阶上,物理学家才可能进一步展开对正摩擦力世界的更深入研究。这里的关键是,要假设摩擦力为零,首先要有清清楚楚的摩擦力概念。类似的,经济学倘若对交易费用没有清楚的意识和概念,就不具备假设交易费用为零的能力,也更不可能走向对正交易费用世界的分析。 正是交易费用的存在,才使得形形色色的交易规则、合约及其履行、组织、制度安排或者如科斯在诺奖典礼讲演的题目所统称的生产的制度结构成为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斯把交易费用引入经济学分析,也就要求正统经济学理论分析制度的构成与运行,发现作为限制条件的制度在整个经济体系(e-conomicsystem)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一来,经济学在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之后逐渐被收窄的视野核心部分甚至是仅仅只关注价格决定的价格理论就得以重新扩展,成为包括分析产业、市场、企业和其他组织、政府与国家,以及一般地在制度约束下所有人类行为的经济学。这样的经济学,如科斯本人所言,才是本来就应该是的那种经济学。 科斯经济学首先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影响力。这或许是因为,他提出交易费用概念的论文,研究的是企业的性质,经验基础是西方发达国家市场里的公司;他把交易费用假设为零并以此为台阶走向正交易费用的世界,经验基础则是西方国家法治下侵权判案的司法实践。无论市场里的公司,还是侵权判案的司法传统,对西方读者来说总是不难感知的。因此,只要突破既定经济学思维的束缚,换一个视角科斯的视角看世界,这个真实世界就在那里了。 当科斯的名字刚刚为中国人所知的时候,中国的实际世界里既没有发达的公司,也缺乏法治传统(第一本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介绍到科斯的书,是享利勒帕日写的《美国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就是说,在我们这里尚没有深入理解科斯经济学的经验基础。所以毫不奇怪,科斯开始是作为西方经济学流行的一个学派被介绍到中国来的。但是,科斯很快就有了中国影响力,后来人们甚至可以说,科斯的中国影响力比他在欧美的影响力还要广泛、深刻和持久。这又是为什么? 我的理解是,科斯经济学包含着的另外一个方向上的重要内容,不容易引起西方读者的注意,却引起中国经济学家和读者的高度兴趣。让我们回到科斯论述企业性质的那篇著名论文来理解这一点。在那里,科斯问:在价格机制协调配置资源的市场里,为什么存在着靠权威下达的命令组织运行的企业?科斯的答案今天众所周知: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科斯(1988):《企业、市场与法律》,中译本2009年上海新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第40页)。 科斯的分析没有到此为止。他接着问:既然企业可以节约市场的运行成本,那么是不是企业越大,节约的交易费用越多,经济就越有效率呢?这个问题有更一般的意义,如果哪一种经济废止了所有市场交易,根本就不存在交易费用,其经济运行是不是就达到至善的理想境界呢?科斯对此的回答是,节约交易费用的行为同样也要受到经济力量的制约。这是因为,市场运行不免费,价格机制不免费,企业连同企业家下达命令、行使权威的协调方式,也不免费。用企业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无可避免地要支付出另一种成本,那就是科斯本人命名的组织成本。 很明显,科斯的思想和分析框架,矗立在任何一个方向的实际活动都受到成本约束的基础上。难道不是吗?市场受交易费用的约束,以企业来节约交易费用;而企业又受到自己组织成本的约束,限制了其所能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的大小和范围。正是通过对交易费用与组织成本的不断权衡,科斯才确立了企业在市场里的理论边界。 仿佛在不经意之间,科斯就划清了他的企业理论与中央计划经济理论的界限。简单地说,中央计划经济的理论也是一种企业理论:随着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内的计划、权威和命令就扩大为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权威与命令。由于不受企业组织成本的制约,覆盖全局的权威、计划和命令再也无需为市场交易留下任何空间,交易被消灭了,交易费用自然也就消失了。这样看,中央计划经济理论的确与西方经济学冰炭不相容:前者完全意识不到计划、权威和命令的成本,后者则对交易费用没有清晰的概念。惟有科斯冷静地告诉我们,那对立的理论两级共享的思维方法,是无视真实的成本限制。 中国开始知道科斯的时候,中国面对的经济难题不是市场的交易费用太高,而是笼罩整个国民经济的中央计划命令体制的组织成本太高。因此,中国改革的出发点,是如何解决国民经济的决策权力过于集中,计划命令的信息成本过于高昂,以及个人、家庭、单位和地方的工作积极性过低。对于这一点,我在提交给纪念中国改革30年的芝加哥大学讨论会的论文里,有过以下回顾: 科斯在1937年创立的公司理论,出发点是覆盖整个经济的完备的市场,由价格机制配置一切资源这也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理论出发点。但是,年轻的科斯早在1937年就发现,价格机制并不免费,因为完成市场交易的成本常常极其昂贵。为了节约由科斯在科学上首先定义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内部似乎不用价格机制、靠企业家的权威和计划来协调的公司(firm)就应运而生了。 邓小平的出发点是另外一极,即囊括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超级国家公司。在这里,国家用看得见之手的权威和计划协调整个国民经济,固然因为消灭了一切市场交易而不再受到狭义交易费用的局限。但是,科斯定义的另一种成本即 组织成本(organiza-tioncost),却每日每时困扰着这个超级国家公司。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出发点就是降低超级国家公司的巨额组织成本。为此,他提倡分权改革战略,通过对重新界定权利的合法认定,激发了个人、家庭、基层组织和地方的积极性,还同时把企业家协调和价格机制协调一并请回到中国经济的舞台。 我们有幸目睹了历史性的一幕:一个实事求是的经济学家离开了 看不见之手支配一切的理论原点,向企业家协调与价格机制协调并用的真实世界出发;一个实事求是的政治家离开了计划经济的教条,向市场与计划并用的体制前进他们会面的地方不是别处,恰恰就是改革的中国!当然,在看得见之手与看不见之手之间,边界尚没有完全厘定,摩擦和冲突时有发生。但是,两手之间充满意识形态敌意、非白即黑的那一页已经翻过去成为了历史。新的认知是,计划组织与价格机制可以在一个经济体里共存并用,并以实际的运行成本为依凭来划清彼此之间的界线。(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在芝加哥大学中国改革30年讨论会上的发言,《中国做对了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22-23页) 据此,我在那篇发言里还大胆地推断,如果科斯教授有机会与邓小平先生谋面,他们俩可能会互相欣赏。 其实,惟有在中央计划经济这一端,交易费用为零才不再是一个理论假设,而是接近于真实的现实。这是因为,当市场交易被消灭时,再也无所谓交易费用。经济每日每时付出的是另外一种成本,即全盘计划的指令出错、资源遭遇错误配置的超级国家公司的组织成本。科斯分析的含义是,如果交易费用真的接近于零,经济的组织成本就一定趋于无穷大这恰恰是中央计划经济的理论特征。我认为,正是科斯对计划经济即超级国家公司的理论洞察力,启发了中国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经济和中国改革的现实。这是科斯和科斯经济学具有中国影响力的根源。 这样看,最早触动中国经济学家的科斯经济学,重点并不是怎样通过企业组织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而是怎样发展市场经济来节约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超级公司那极其高昂的组织成本。中国在实践中趟出来的改革路子,即分权、重新承认并界定产权、发挥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功能、确立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给企业和企业家协调更大的舞台,可以在科斯提供的分析框架里得到最简洁的解释:重新在产权、合约、市场的基础上协调国民经济,花费的代价当然不菲,不过只要改革的成本低于原先国家超级公司运行的成本,经济还是因此而获得增长。在真实成本的限制下,用一个合约代替一系列合约所能带来的节约是有限度的,一旦超出限度,得不偿失,那就不妨试试用一系列合约代替一个组织吧。 科斯从来不认为他和他的经济学可以指导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他的道德原则和信奉的方法论也不允许他那样做。1981年11月18日,科斯在一个讲演中引用了弗兰克奈特的话:科学的基本规则真实和客观,本质上是一个道德原则,它反对任何形式的自利(self-interest)。客观的先决条件是正直、能力和谦虚。他本来是用这段话赞扬沃伦纳特(WarrenNutter)教授的。但是每个直接接触过科斯的中国经济学家,都会同意真实和客观,以及支持客观态度的正直、能力和谦虚,正是科斯先生自己的为人风格。他的助手王宁告诉我们,即使到了百岁高龄,科斯老人还是会认真阅读不知道比他年轻多少、名不见经传的中国经济学家的文字,还会认真倾听每位来访者的问题、叙述和见解。就科斯而言,我们相信奈特说得对,科学的基本规则本质上是一个道德原则。 在方法论上,科斯坚持的是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他批评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流行特征,就是分析的日趋抽象化,似乎因此就不需要对真实经济体系进行详细了解,甚至在完全没有关于真实经济体系真实的情况下,也可以发展理论。科斯的坚持其实是任何一门经验科学的坚持,因为不从观察现象出发,对规律的猜测就不可能有坚实的基础。科斯的方法论坚持也是他的中国影响力日增的一个原因。这是因为,遵循科斯的方法论原则去从事经济研究,中国经济学人就有更大的机会进入经验科学而不是神学的殿堂。科斯本人就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从求学的青年时代开始,就踏实观察市场里的企业,认真思考可观察现象中那些不能被现成理论(当时是价格机制理论)很好解释的部分,勇敢提出问题,并进而提出自己的理论猜想。无论我们的天分怎样远不如科斯,遵循这条路线走,我们总更有机会做出有意义的科学工作。那么多欧美经济学家连认真观察欧美经济现象的时间都不多,我们是不是可以相信,老天爷正在把观察中国现象、提出中国问题并作出科学猜想的难得机会,更多地留给了中国的经济学人? 最后,科斯的鼓励中国经济学家基于中国经验研究 制度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带给我们极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受任何教条支配的社会科学的试验场。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已在分权改革中解体,但国家超级公司的碎片还充斥于市场之中,与私人产权、合约和企业一起参与着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以科斯简洁的概念来看,交易费用与组织成本还有着过于多样的组合,并无一不在继续发生变动。因此,价格机制的范围、企业的边界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管制的边界,既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清楚的厘定。在复杂的转型环境里,中国经济的走向当然与中国经济制度的走向密切相关,问题是我们对后者所知甚少。 也许值得注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现实人们更喜欢称之为 中国奇迹也刺激了理论家们的胆量,以至于任何一种猜测出来的因果联系,都可以声称找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秘密。例如,有人断言举国体制才是中国经济辉煌的源泉,因此需要把这种体制继续扩展到无远弗届之处。有人肯定彼此竞争的地方政府运用合法强制力配置资源,促成了中国经济、特别是城市面貌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变化,因而构成了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有人认为席卷美国和全球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显示了市场的缺陷和失败,人类正进入一个也许可以由中国领头的、需要扩张政府调控和管制的新时代。我相信,所有这些观点都包含着一些真理的成分。不过,要是以科斯的框架和方法论来考量,我们可能还需要对各个方向上发生的真实成本有更多的了解,才能对中国体制的现状和未来,得出经得起更长远历史检验的判断。 为此,我们为科斯的中国影响力感到鼓舞,也希望科斯的中国影响力保持得更为长久。祝百岁老人科斯教授生日快乐! (2010年12月29日,是科斯教授(R.Coase)百岁诞辰。是日,天则经济研究所、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全球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吉林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及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科斯与中国》讨论会。本文是作者在会上的发言稿。) 编辑:知秋
个人分类: PAC|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产权保护——经济真相系列
newniu 2010-10-21 09:44
知识产权保护 最近一些时间,影著协(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向网吧长途车收费引起轩然大波。 前两年,同样故事已经上演过一次,音著协(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起诉各大城市的KTV,要求支付版权费用。 2010年, 高通公司(Qualcomm)获评选为美国十大创新公司的冠军。 3000项CDMA及其相关技术的专利和专利申请,全球超过125家的授权厂商,每年约10亿美元收入来自专利授权,许多主流通信设备商和它达成了交叉许可协议。2010年,根据全球专利权申请资料,并比较研发支出金额和年增幅后,高通公司(Qualcomm)获评选为美国十大创新公司的冠军,微软公司排名第二。高通主要制造手持装置芯片,制造和研发都是业界翘楚,仅09年就申请1,280件专利。 在我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争论一直存在。 专利、电影和音乐等智力产品促进了社会发展,每个人都从中获得好处。然而它们易于复制, 如果不限制其他人复制,创造者将无法得到足够的收益 。 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项制度,保证了创作者从中获得继续创作的源动力,从客观上推动社会发展。 高通公司通过卖授权获得收入, 电影和音乐创作者 获得利益,支持着这些公司的发展,为全社会提供更多的专利,更多的电影和音乐。 当前批评 知识产权保护的一条理由是贵。一本书 、一张DVD 就几百人民币,微软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上来就是一两千人民币。许多人认为微软设置了强盗的价格,就有理由盗版。 因此,没有所谓的 盗版,就没有中国计算机全面普及的今天。 另一条理由是知识产权保护使许多人发了不应该的财。 赵本山的 《乡村爱情》系列,每一部单单在央视就为赵本山创下几千万的进账,再加上二轮、三轮全国各大卫视的循环播出,简直成了他的吸金机器。许多人据此认为 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了 赵本山,使他们发了横财,十分不合理。 以上理由是否合理,实在无法确定。在微软早期DOS不支持中文的情况下,中文外挂就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金山的WPS更是占领当时中国90%的市场份额。如果知识产权保护很好,金山是否能够狙击 微软的垄断。 赵本山在 《乡村爱情》上发了财,但是这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并没有人阻拦其它资金和人才的进入。其它人看到 赵本山发财,也可以去拍电视剧,这会使我国影视行业获得更大发展,绝对是一件好事。 公共设施收费权 创作者通过知识产权、著作权得到收益。公共设施是不是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私人来提供收费的公共设施,而不是由政府解决?中国的收费公路即证明了可行性。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占了全世界70%。 科斯提供了灯塔的例子,指出在1610年至1675年期间,英国最少有10个灯塔为私人兴建及营运。资本家担心在灯塔修建后向船主收取不到费用,他们从英国皇室取得向船只收取费用的专利权。私人拥有的灯塔按船只吨位的大小来收取服务费用,他们在海港设立了收费处。 类似于知识产权保护,此种公共品之所以能够出现及存在由私人供给是有着以下3项的前提条件: 1、皇家赋予私营灯塔产权据位人的专利权 皇家赋予了私人兴建灯塔及向灯塔服务使用者收取费用的权力。 2、海关代劳收取费用 驻港海关代劳 收费工作。 3、与港口服务形成了联合供应的模式 灯塔服务与港口服务打包, 使确认、追踪及迫使灯塔服务消费者缴纳灯塔服务费变得容易。 科斯总结成理论 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做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在很多时候,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比如发明、建路、写文章),但是他自己的付出不能由此而得到合理补偿。 此时,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所谓的外部经济。比如企业提高工资,使员工能够购买其 它企业的产品,对其它企业是有好处,但对 这家企业却并不好。比如我国职工下岗,从社会来看应该是有好处。但是下岗职工却受损严重,并没有得到补偿。 另一方面,在很多时候,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比如污染),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所谓外部不经济。比如说侵占公共资源、污染环境,许多企业并没有为此付出代价。 私人发明专利或者建设了公共设施,必须要获得收益。要想促进 外部经 济,减少 外部不经济 ,必须在制度上给予保证。专利著作权收费、允许高速公路收费,促进了 外部经济;对污染企业给予处罚,阻止了 外部不经济 。 知识产权的故事 2002年6月,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承认从意大利移民到美国的安东尼奥缪奇是电话的发明者,而贝尔只不过是一个无耻的窃贼。 到底是谁发明了电话,似乎现在已没人能说清楚了。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电话的发明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贝尔在获得专利后不久就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此后,由贝尔公司发展而来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长期垄断美国长途和本地电话市场。1984年,美国司法部不得不依据《反托拉斯法》对其进行折分。即使在拆分后,新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1999年年营业额仍高达623.9亿美元,居世界前十大工业公司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1925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和西方电气公司的工程研究开发部合并,成立了贝尔实验室。这个享誉世界的工业实验室迄今一共推出了2.8万多项专利,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推出4项专利。 众议院决议 做了详细说明。缪奇1808年4月出生在意大利,1850年移居美国并加入美国国籍。他在研究电击疗法时,发现声音可以通过铜丝传导。后来,由于妻子瘫痪在床,缪奇便借此制作出一个简单的通讯系统,把妻子的房间和他在隔壁的实验室连接起来,以便随时照应。 1860年,缪奇将他的能够讲话的通信器公开演示,并打算在意大利生产,但由于没有资金,未能如愿。 由于没钱申请永久专利注册费,1872年缪奇把相关的技术资料全部交给了当时大名鼎鼎的美国西联电报公司,希望能获得生产合同。但对方一直没有回音。直到1876年,贝尔获得电话发明专利,缪奇才意识到他的成果被剽窃了。他还声称贝尔与西联电报公司有密切的联系。 虽然,美国最高法院受理了缪奇对贝尔的起诉,但由于不久缪奇离开了人世,此案被迫撤销。不想,一个多世纪后,美国国会做出决议,认为缪奇的生命价值和成就应该得到承认,他发明电话的工作应该得到确认。 决议公布后立刻引起多方的强烈反应。意大利裔美国人欢呼这一迟来的公正判决,并把贝尔咒骂成篡夺他人成果的狡猾的苏格兰家伙。不过,很多人纷纷抵制决议,特别是加拿大人。 因为,贝尔是移民到加拿大后开始研制电话,并在加拿大建立了第一个长途电话系统,所以,加拿大方面忿忿不平地指责美国国会为了政治目的而篡改历史,并以针锋相对的行动回击美国:加拿大众议院效仿美国国会通过决议,重申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 然而,关于谁是电话之父的争论也并没有因为美加两国国会的决议而停止。 2003年11月,又一个电话之父出现了。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馆长约翰利夫恩提出证据,证明电话的发明人既不是贝尔也不是缪奇,而是德国人菲利普赖斯。 利夫恩说,这些首次被公开的文件是1947年的,其中详细记载了当时英国进行的一系列电话试验。那些试验明确证明:德国教师赖斯1863年所设计、发明的电话机完全可以工作,这比贝尔1876年发明电话整整早了13年,所以他才是真正的世界电话之父。 苏格兰发明家詹姆斯瓦特经常被称为蒸汽机发明家,是工业革命的关键人物。 实际上瓦特并不是第一个发明蒸汽机的人。1698年,汤姆斯萨威利获得了用蒸汽机抽水的专利权。1712年英国人汤姆斯牛考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牛考门蒸汽机效率非常低,只能用于煤矿排水。1764年瓦特在修理一台牛考门蒸汽机时,自己对这种机器发生了兴趣。他对牛考门机所做的改进非常重要,所以人们认为是他发明了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瓦特所做的第一项重大革新就是增加一个独立的凝汽室,于1769年获得专利权。他还使蒸汽缸与外界绝缘,又于1782年发明了双动发动机。连同一些较小的革新一起,这些发明使蒸汽机的效率至少提高了四倍。实际上效率的提高意味着一台华而不实的装置与一台有巨大工业价值的机械之间的差别。1781年,瓦特还发明了一套齿轮,从而使蒸汽机的往复运动变换成为旋转运动。这套齿轮使蒸汽机的用途增多。瓦特又发明了自动调节蒸汽机运转速度的离心式调速器(1788年)、压力计(1790年)、计数器、示功器、节流阀以及许多其他仪器。 瓦特本人没有很好的经商头脑。但是他在1775年同一个非常能干的商人、工程师马娄布尔顿合股成立了一个瓦特布尔顿公司。该公司生产了大量的蒸汽机,两个股东也都成了富翁。 贝尔发明电话, 瓦特发明蒸汽机并不是想着为人类服务,而是想靠专利发大财。 李约瑟之谜 李约瑟之谜是一个令中国人着迷而又难解的问题:尽管中国长期在技术上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地方,但自明清以来,中国的科技进步却基本处于停滞,而欧洲同期却发生了工业革命,科技进步飞速前进,并将中国远远抛在身后。 专利制度是导致近代中国与欧洲在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模式上产生巨大分野,进而导致产业革命在欧洲而非中国发生的关键所在。在专利制度出现之前,不管是中国还是欧洲,其技术进步都主要是商业机密所驱动的。由于无法共享各自私有的技术知识,人们的创新效率都相对低下,在中西方也没有太大的差异,中国对欧洲的人数优势将转化为中国对欧洲的创新优势。然而,当英国(乃至欧洲)首先建立了现代专利制度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专利制度以法律方式解决了商业机密保护下市场拓展与技术可占有性之间的内在矛盾,为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此同时,人们为申请专利保护而公开披露的技术知识,在欧洲社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公共知识库,这又极大地提高了欧洲社会技术创新的累积性和人均效率,这使得欧洲在技术水平(创新总量)上迅速赶上并超过中国。 顾名思义,技术知识的私密性是商业机密保护有效性的根本所在,而保护技术诀窍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原则就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由此商业机密大都采取了与创新者人身依附的使用和传承方式。比如说,中国民间大量的秘方绝活都采取了世代单传、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的传承方式。很显然,这种传承方式能够尽量降低技术诀窍泄露的风险,但却阻碍了人们之间的知识共享,并会大大增加技术诀窍的灭失风险。试想,如果某一代传人尚未来得及将秘方绝活传授给下一代传人就突然死亡了,该秘方绝活也就随之而不幸失传和消失了。 与一般产品不同,知识产品具有强烈的非竞争性,尽管其初次生产成本很高,但复制成本却非常低。所以,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知识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应该公开披露,避免人们进行无谓的重复投资以再生产这些产品,让他们以这些公共披露的技术知识为基础,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将稀缺资源用于对技术进步和社会福利更为有益的地方。 任何创新发明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结果,公共披露的技术知识将成为后续创新的基础。但可惜的是,在商业机密的技术驱动模式下,人们不会公开披露他们的私有知识,这将严重限制社会由知识共享所带来的巨大好处。专利制度可以看作是政府向潜在创新者提供的一种 机密交换契约,其中创新者的责任(也是政府的权利)是公开披露他们的创新知识,而政府的责任(也是创新者的权利)则是以法律手段保护创新者对其成果的可占有性。很显然,没有技术知识的公开披露,政府就难以核定专利保护的权利请求范围;如果没有政府所提供的排他性保护,竞争者就可以利用公开披露的技术知识,轻易地进行技术模仿。 工业革命是指近代史上由农业、手工业经济过渡到以工业机器制造为主导的经济的一个过程。它始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后传于世界其它国家。那么人们不禁常常会想: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人小小的国家,而工业革命为什么只发生于英国?一百多年来,无数的专家学者呕心沥血,潜心研究,得出了各自的结论: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等等。然而,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于英国而不足他国,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第一个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这种专利制度保障了发明人的应得权利,从而催生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最终导致了工业革命,使一个小小的岛国最终变成了日不落帝国,影响全世界。
个人分类: 经济真相|160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