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变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全球变暖100图:24.远无定论的CO2气候敏感度
热度 1 Amsel 2012-4-9 11:52
  二氧化碳的气候敏感度(Climate sensitivity),就是大气CO 2 浓度每增加一倍、则全球温度可以增加多少。这里不只是CO 2 本身温室效应的效果(即CO 2 对辐射的“强迫”),还包括了所有反馈的效果。CO 2 是浓度每翻倍、则带来的辐射强迫是3.7W/m 2 (英文是forcing, 中文就是这么翻译的), 对应的是温度增加是1度。气候系统对于这一改变会存在反馈,而实际的温度增加就是CO 2 的气候敏感度。如果气候系统体现的是负反馈,则全球温度由CO2浓度翻倍的实际增加要低于1度;而如果是正反馈,则高于1度。这是全球变暖争论的关键所在。   下图展示的是CO 2 气候敏感性的可能的分布范围。其中底图是IPCC报告第四版展示的结果,顶图是去年Science发表的Schmittner等人的研究结果(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4/6061/1385.short )。可以看到,Schimittner等人得到的CO 2 气候敏感度一方面低于IPCC所采用的多数结果( 这篇文章的气候敏感度平均是2.3度,而IPCC报告采用的是2到4.5度 ),另一方面不存在IPCC报告所展示的严重拖尾。Schimittner指出,差别的原因在于IPCC采用的气候敏感度结果仅依赖于1850年以来的数据、并没有结合全球的古代气候数据(按我的理解,这应该是一个要害;这一论断无非是陈述了这个事实:最近几万年以来CO 2 浓度的变化与地表温度的变化并不一致)。而且 Schimittner指出,那些高于6度的拖尾是不合理的。   Science最近发表的文章再次说明,温室气体排放的后果远无定论,所以“增温控制在2度以内”之类的目标和对策并没有科学依据。 (Schmitter原文见 http://www.princeton.edu/~nurban/pubs/lgm-cs-uvic.pdf ; 新闻报导见"Climate sensitivity to CO2 more limited than extreme projections", http://oregonstate.edu/ua/ncs/archives/2011/nov/new-study-climate-sensitivity-co2-more-limited-extreme-projections )
个人分类: 全球变暖100图|5084 次阅读|1 个评论
盖洛普调查:美国人在暖冬之后对“全球变暖”的看法保持稳定
热度 2 Amsel 2012-4-3 11:07
  该调查是3月底发布的,结果和去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注意刚过去的冬天在美国是暖冬(拉尼娜现象的效果)。美国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已经发生的占52%,将要发生、未发生的占44%;认为媒体对全球变暖夸大报导的占42%,未夸大的占55%;认为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主要原因的占53%,自然原因的占41%;认为全球变暖是科学界共识的占58%,认为科学界没有共识的占39%;认为“全球变暖”会影响到自己的占61%,认为不会影响的占38%。   调查结果依然随党派和政治观点而存在严重分歧。而对于“全球变暖”的忧虑,大学学历以下的要高于受过大学教育的。   调查结果在此:    http://www.gallup.com/poll/153608/Global-Warming-Views-Steady-Despite-Warm-Winter.aspx    http://www.gallup.com/poll/153653/Americans-Worries-Global-Warming-Slightly.aspx   另见:“全球变暖100图:14.变暖分子打不赢的宣传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0036do=blogid=543797 )
个人分类: 全球变暖|3089 次阅读|4 个评论
鹦鹉学舌的中国气候记者
热度 3 Amsel 2012-4-3 10:31
  无意中从科学网看到了转载的《南方周末》这篇文章:“当气候科学遭遇金钱、权力和信仰——美国哈特兰“泄露门”调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795do=blogid=552605 )。看到最后,谁再说“南方报系”是美帝走狗,我一定跟谁急:   “如果你认为自由意味着政府为公司让路,任何监管都可能导致奴役之路,那么你肯定会把气候变化当作是一个‘眼中钉’。”著名的左派运动代表娜奥米·克莱恩这样分析,“毕竟,认为人类导致了气候变暖这一事实意味着政府对于市场行为更多的监管,所以很多保守主义者认为气候变化对他们的自身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事实上,自2001年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至今,美国就一直成为国际气候谈判上的“绊脚石”。在2011年12月结束的德班气候大会上,迄今各国达成的一个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文件《京都议定书》几乎成了一纸空文,国际气候谈判进入前所未有的低潮。   反观如今的美国政坛,不得不令人猜测,正是在这样一个令气候变化科学家极其沮丧的时刻,皮特·格莱克迈出了这冒险、最后也发现极具警示作用的一步。   格雷克(Peter Gleick)事件始末我在案发之后写过“ 美国院士格雷克骗取、伪造文件案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0036do=blogid=541431   基本上,《南方周末》袁瑛记者这篇文章就是英国《卫报》等西方左派报纸的翻版。我多次介绍过“全球变暖”运动在西方存在严重的左右派政治斗争。《卫报》在“环境”方面属于极端左派,其文章的主流是反水坝、反核电、反转基因、渲染“全球变暖”恐慌,其自命“反映主流科学”,实际上多次刊登没有科学依据的文章,比如声称“全球变暖会诱发火山地震”之类。上面袁记者所谓美国2001年退出《京都议定书》,这也是流传甚广的环保分子谣言——事实上1997年美国副总统戈尔 与会 草签 之后,美国国会当时以及之后从来没有批准,三届总统(克林顿、布什、奥巴马)也从来没有把这个议定书交给参院审议: On 25 July 1997, before the Kyoto Protocol was finalized (although it had been fully negotiated, and a penultimate draft was finished), the U.S. Senate unanimously passed by a 95–0 vote the Byrd–Hagel Resolution (S. Res. 98), which stated the sense of the Senate wa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not be a signatory to any protocol that did not include binding targets and timetables for developing nations as well as industrialized nations or "would result in serious harm to the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On 12 November 1998, Vice President Al Gore symbolically signed the protocol. Both Gore and Senator Joseph Lieberman indicated that the protocol would not be acted upon in the Senate until there was participation by the developing nations.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never submitted the protocol to the Senate for ratification. ...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did not submit the treaty for Senate ratification based on the exemption granted to China (now the world's largest gross emitter of carbon dioxide, although emission is low per capita ). ... President Barack Obama has not yet taken any action with the senate that would change the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this protocol. When Obama was in Turkey in April 2009, he said that "it doesn't make sense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sign because is about to end". At this time, two years and eleven months remained from the four-year commitment period. ( http://en.wikipedia.org/wiki/Kyoto_Protocol_and_government_action#Clinton_administration ) 【4月4日注:这段wiki材料是刚替换上去的。这个博客没有带删除线字体,修改很不方便。】   《南方周末》这篇文章也就是西方(尤其是欧洲)生态左派的应声虫而已——文章最后拿西方极左Naomi Klein做人证,就更加可笑了。要是拿Klein的思想做标准,中国这个至今仍然剥夺公民的生育自由(足够环保减排吧?)、官营企业占经济主导的国家,无疑是他们的天堂。所以西方保守派说,生态法西斯是本世纪人类社会的最大威胁(英国《每日电讯报》专栏作家J ames Delingpole的说法 )——谁要是怀疑这一点,请观看这个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AkfEX0sqAI ,里面提到的 “10:10”网站 袁瑛记者以前也曾宣传过 。值得庆幸的就是还有美国的政体作为抵制这场运动的中流砥柱。   (附注:我在想《南方周末》涉及到科学问题怎么会写出这么偏颇的文章,原来袁瑛是老资格的“环境记者”,无怪如此。关于中国环境记者如何应声,可以参见英国卫报协办的《中外对话》网站——袁记者也是作者之一,这个网站有很多反对现代技术的内容。另见张博庭“《中外对话》还是“中外对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5826do=blogid=507357 )
个人分类: 全球变暖|3662 次阅读|6 个评论
全球变暖100图:23.温室气体影响的对数形式
热度 2 Amsel 2012-4-2 10:48
  按照“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理论,假设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从300ppm增加到400ppm的时候,“导致”全球温度上升了1度,如果温度再继续上升2度,二氧化碳浓度“需要”达到多少?   答案不是600ppm,而是1000ppm。原因是,按照IPCC气候模型,温室气体对温度的影响是对数形式的。如果以前没听说过这一点,现在是不是可以放松一下?这是一个例子,说明IPCC固然对“全球变暖”危言耸听,而媒体的渲染则是更进一步。对海平面上升的报导则是更明显的例子(IPCC的预测结果每百年不会超过1米,而媒体给人的印象则是到处水漫金山)。   下图作者是Willis Eschenbach,不权威、但是很著名和活跃的怀疑人士。选这幅图是因为做的很漂亮,而且内容没什么争议——除了2.94那个系数,下幅图会讲。图中横坐标是大气CO2浓度,纵坐标是CO2作为温室气体的“驱动力”,正比于升温效果(这是IPCC模型的处理方法)。
个人分类: 全球变暖100图|4237 次阅读|6 个评论
全球变暖100图:22.哪种气体温室效应最大
热度 2 Amsel 2012-4-2 09:45
  下图显示的是地球大气层“温室气体”效应的最基本的原理,是其中最没有争议的地方。图的横坐标是光谱的波长,纵坐标是光的相对强度。 图中分别显示了水 蒸汽 、二氧化碳、氧气+臭氧的吸收光谱,以及大气总的吸收光谱。这里没有画氮气——大气的主要气体,原因是氮气对这样波长的光都不吸收。 图下部并排的两个大峰表示的是太阳发射光谱和地表辐射光谱,峰高数值没有绝对意义;其中左面是对应太阳表面温度(5780K)的发射光谱,右面是对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255K)的发射光谱,由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计算得来。地球辐射的光属于红外波段。 (图片来源: http://noconsensus.wordpress.com/2010/04/19/radiative-physics-yes-co2-does-create-warming/ ;气体吸收光谱见The climate near the ground By Rudolf Geiger, Robert H. Aron, Paul Todhunter,Google Book上面有这本书)   从这个图可以看到,大气的主要成分对太阳光基本上是透明的,但会部分阻碍地球向地球辐射的红外光。这就是 温室气体效应。从中还可以看到,水蒸汽的吸收远远比二氧化碳明显,所以水蒸汽是地球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这也决定了气候模型必须严重依赖水蒸汽的贡献,模拟的要诀是: 大气二氧化碳增加→温度小幅增加 →水蒸汽大量增加 →温度大幅增加   这种方法得到的“变暖”,幅度有多大?变暖教父Hansen说,将来海洋会沸腾起来。
个人分类: 全球变暖100图|8427 次阅读|3 个评论
全球变暖100图:21.为什么2010年成为“最热的一年”?
Amsel 2012-3-24 10:48
  尽管近年极寒天气连续不断、 海平面上升停滞、1995年来全球温度没有统计意义上的上升趋势(气候门主角Phil Jones招认的结果),最近英国气候中心(即“气候门”团伙所在地)仍然宣布,2010年是最热的年份(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1614.shtm )。   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方法就是降低以前年份的温度。从下图可以看到,CRU(英国气候中心)发布的温度,越新的版本就越倾向于降低既往的温度,以使得温度上升的趋势更明显(“如果现在不够热,那么过去必须足够冷”)。2010年为什么成为了最热的一年?因为他们调低了1998年的温度记录(图中红线CRU-TEM4是今年公布的温度数据版本)。   这也是NASA数据库经常玩弄的技巧,见本系列第二图(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0036do=blogid=534407 )。 (鸣谢:Watts Up With That http://wattsupwiththat.com/2012/03/19/crus-new-hadcrut4-hiding-the-decline-yet-again-2/ )
个人分类: 全球变暖100图|3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变暖100图:20.“气候门”邮件的社会网络
热度 3 Amsel 2012-3-19 08:45
  上文提到,Wegman代表 美国统计学会 的国会听证会报告指出IPCC报告操纵在一个小圈子里面。后来的“气候门”邮件也印证了这一点。下图是“气候门”邮件涉及人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分析,图中的重要节点(邮件往还100次以上的),都是IPCC第一工作组的核心作者:掌握温度记录和古温度恢复的Mann, Jones, Briffa, Osborn等人,以及掌握气候模型的Trenberth, Schmidt等人。这些核心作者在邮件中毫不忌讳地讨论如何掩盖数据、打压批评者、破坏审稿规则、破坏IPCC报告编写规则。他们才是IPCC报告的主人;而秦大河院士当年所谓“四千多位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求同存异、团结合作,历时十九载,最终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是科学的胜利,是全人类的胜利”( http://news.gucas.ac.cn/Detail.asp?Newsid=13682 ),如今看来无非是相互贴金的笑料。 (下图可点击放大)
个人分类: 全球变暖100图|2510 次阅读|7 个评论
全球变暖100图:19.“曲棍球杆”的小圈子
热度 1 Amsel 2012-3-19 05:56
  前文屡次提到,Michael Mann的“曲棍球杆”曲线是IPCC宣扬“全球变暖” “前所未有”的关键论据,而这一论据被Stephen McIntyre严重质疑,这一质疑又得到Wegman报告的支持。Wegman报告是Wegman教授代表美国统计学会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这一报告除了剖析Mann的欺骗手法之外,还解释了这种欺骗结果为何能够被“科学共同体”所采用——Wegman通过“共同作者关系”分析了“古气候重建”的作者圈子,发现这个圈子紧密地以Michael Mann等人 为核心,缺乏科学群体必需的学术竞争和 自我净化条件。   下图展示的就是 “古气候重建”的共同作者关系;红线划分开不同的小组;黑方块表示存在“共同作者”的关系;左上到右下一串斜的黑方块,是每个小组自己内部的共同作者关系。这个图最鲜明的是 “曲棍球杆”核心作者Mann等人的影响力:所有其它小组全部都和Mann有“共同作者”的关系; 而IPCC核心作者 Mann, Rutherford, Jones, Osborn, Briffa, Bradley 和 Hughes等人之间有存在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所以,全球变暖分子宣扬的所谓“全世界科学家合作结果”的 IPCC报告 ,其实无非是操弄在一个小团体手里。 【摘自Wegman报告: http://www.uoguelph.ca/~rmckitri/research/WegmanReport.pdf 。原文注释:Discussion: The block (cluster) structure is very clear. Michael Mann is a co-author with every one of the other 42. The black squares on the diagonal indicate that the investigators work closely within their group, but not so extensively outside of their group. The occasional off diagonal boxes indicate that some investigators have joint papers with investigators outside of their immediate group. The order of the authors o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xes is the same. Unfortunately, there is overprinting on the horizontal so that individual authors are not readable. However, it is immediately clear that the Mann, Rutherford, Jones, Osborn, Briffa, Bradley and Hughes form a clique, each interacting with all of the others. A clique is a fully connected subgraph, meaning everyone in the clique interacts with every one else in the clique.)
个人分类: 全球变暖100图|435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位雷人的华人哲学教授
热度 5 Amsel 2012-3-13 12:18
  今天美国《大西洋月刊》发表了对一位年轻的华人哲学教授的采访,此君上个月在《伦理、政策和环境》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要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让人体型变矮,让人的眼睛像猫一样适应黑暗;还要通过药物诱导的方式,使人对肉类不耐、转而吃素。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人类生活的能源消耗和环境负担,“对抗气候变化”。采访刊出后,气候变化怀疑派博客上一片哗然。   这位华人教授是美国长大的,全名Sen-jee Matthew Liao,普林斯顿政治学本科、牛津大学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现为美国纽约大学哲学和生物伦理教授,似乎在哲学界还有一定影响。   此君言论说明欧美哲学界式微至此,一流教授的论文,从文科角度看,蔑视人类基本的自由;从理科角度看,不懂自己所切入的科学问题的可行性。可见哲学边缘化的程度(生态左派有很多类似的疯狂观点)。不过这对于绿色和平组织倒是一道不错的考题:这类环保组织既散布“变暖末日论”,又散布“转基因恐慌”,那么他们会不会同意用改造人类基因的方式来对抗“全球变暖”?   《大西洋月刊》采访原文:为何改造人体能够对抗气候变化(How Engineering the Human Body Could Combat Climate Change) http://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2/03/how-engineering-the-human-body-could-combat-climate-change/253981/
个人分类: 杂谈|4507 次阅读|6 个评论
怀念夏天,想念温暖
热度 21 lixuekuan 2011-1-17 22:09
怀念夏天,想念温暖
从上周感冒好了,留下一个病根---怕冷。 平时只在上下班的路上穿羽绒服,现在到办公室和在家都要穿着,否则就感到冷。 前两天单位的暖气跑水维修,两天没有暖气,把家里的三个空调都开了还感觉冷,这个月的电费肯定很可观。 冷的时候看看夏天拍的花就感觉温暖点,今天发几张。您看到是不是也能感到温暖? 身体出了问题就不喜欢冬天,尤其是今年的冬天出奇得冷,而且不下雪。 前几年我一直相信科学家的全球变暖学说,今年冬天这样冷,我开始怀疑了,是不是不是二氧化碳的问题,变暖、变冷仅仅是地球的自然周期哪? 气象学家为什么不出来说说呀?都是些别的领域的专家在说气候问题? 把鼠标放在自己的头像上显示“新手上路”,可看看别人:“金牌会员”、“博主委员会”,差点的也是“银牌”、“中级”,我那点努力不够?心里真冷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65 次阅读|53 个评论
全球变暖地图(有图有真相)
pony1984621 2010-12-26 22:35
资料来源:美国航天局 编译:马志飞 世界正在变暖。 无论这原因是人类活动还是自然变化,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地的温度计读数正在稳步上升。 据美国航天局 戈达德太空研究所(GISS)的科学家分析,地球上的全球平均温度自1880年以来上升了大约0.8摄氏度(1.4华氏度),这其中增温量的三分之二发生在1975年以来,大约保持在每十年增加0.15-0.20C的速率。 有的人会疑惑地问:我们为什么要关心这还不足1℃的增温量呢?毕竟,我们生活的每天都会发生很大的温度波动呢。 全球气温记录代表的是 整个地球表面的平均水平。而 在某一个地方,我们所能感受的温度在短期内会大幅波动,这是由于可预见的周期性事件(白天和黑夜、夏季和冬季等)以及难以预见的事件(大风、降雨等)造成的。但是,全球的温度变化主要取决与地球获得了多少太阳辐射、又反射回去多少辐射事实上,这些量的变化非常微小。地球辐射出去的能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气的物质成分,特别是温室气体的含量。 尽管这只是1℃的温度变化,但它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对于整个地球而言,要将那么大的海洋、大气层和陆地都升高1℃是需要大量的热量的。在过去,全球气温降低1-2 ℃ 就能够使地球进入一个小冰期, 两万年前 降低5 ℃ 就足以 形成大面积的冰雪覆盖大部分北美大陆。 这些图片展示了全球气温变化当然,图片中表示的不是绝对温度,而是表示相对于一个标准温度的变化幅度,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这个标准就是19511980年的平均温度。之所以选择这三十年作为对比的标准,主要原因就在于美国国家气象局通常使用三十年来界定正常或平均温度。美国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温度分析工作开始于1980年,所以最近三十年的数据就是19511980年。同时,这也是当代人成长起来的主要时期,所以,这三十年应该是大多数人都比较熟悉的年代。 该数据集从1880年开始,这是因为在这之前没有足够的全球范围的数据。为了进行这项分析,GISS的科学家们使用了来自世界各地公开的气象数据,这包括6300个气象站、海洋温度的船载观测和卫星观测数据以及南极观测站的测量数据。这三种数据集加载到计算机分析程序中也可以供市民从GISS网站下载来计算相对于19511980年同月份平均温度的异常发展趋势。科学家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提供全球的温度变化,并能够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进行对比。 正如地图所示,全球变暖并不是意味着在每个地方都上升。在某一年或者十年,一个地区的温度上升5℃而在另一个地区下降2℃。同一个地区,极端寒冷的冬天接下来就可能是极端炎热的夏天,或者是,一个地区是极端寒冷的冬天,而另一个地区恰恰是非常温暖的冬天。 一般而言,陆地上空的温度都比海洋上空高一些,这是由于水吸收和释放热量较慢的缘故(即热惯量,thermal inertia度量物质热惯性大小的物理量。)除此之外,在特定的陆地和海洋盆地中,气候变暖还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在过去的十年(2000-2009年),美国陆地的气温增幅比海洋气温的增幅大50%,而在欧亚大陆,这种差别达到了二至三倍,在北极和南极则达到了三至四倍!海洋气候变暖最大的地方为北冰洋,其次是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第三的是大西洋的大部分地区。 数据分析中,我们看到,从1880年至1950年,全球好像是越来越冷的(图片中的蓝色多于红色)。在19511980年没有明显的增温和降温现象,是由于这三十年是数据对比的标准值。在19401970年之间全球气温趋于稳定的原因可能是自然变化,当然也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增长排放了大量气溶胶降温的原因。 在二战以后,化石燃料的使用逐渐增加(每年百分之五),增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气溶胶的冷却很快,而温室气体积累缓慢,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离开大气层。据GISS的主管Jim Hansen说,过去的三十年,全球气温急剧变暖的趋势反映了一个变化:以前是气溶胶和温室气体相互较量,旗鼓相当,而现在是温室气体占据了优势,这是因为人们采取了污染控制措施,限制了气溶胶等污染物颗粒的排放。 俄罗斯科学院科学院院士布季科1974年曾提出,火山爆发之后,向1万米至1.6 万米 的高空喷射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微粒,这些微粒对太阳光有反射作用,会导致地球温度降低。俄罗斯科学院全球气候 与生态研究所所长尤里伊兹拉埃尔说,基于这一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直径在1微米以内的气溶胶微粒反射太阳光线的效果最好。计算机模型演示表明,如果使用飞机在全球范围内喷洒100 万吨这种气溶胶微粒,可以减少1%的太阳光线照射,并使一段时间内全球温度降低0.5℃至1℃。 1880-1889 1890-1899 1900-1909 1910-1919 1920-1929 1930-1939 1940-1949 1950-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1999 2000-2009
个人分类: 科普翻译|15756 次阅读|5 个评论
全球变暖地图
pony1984621 2010-12-19 15:32
资料来源:美国航天局 编译:马志飞 世界正在变暖。 无论这原因是人类活动还是自然变化,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地的温度计读数正在稳步上升。 据美国航天局 戈达德太空研究所(GISS)的科学家分析,地球上的全球平均温度自1880年以来上升了大约0.8摄氏度(1.4华氏度),这其中增温量的三分之二发生在1975年以来,大约保持在每十年增加0.15-0.20C的速率。 这两幅图片展示了全球气温异常(或称之为变化),图1表示20002009年,图2表示19701979年。当然,图片中表示的不是绝对温度,而是表示相对于一个标准温度的变化幅度,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这个标准就是19511980年的平均温度。之所以选择这三十年作为对比的标准,主要原因就在于美国国家气象局通常使用三十年来界定正常或平均温度。美国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温度分析工作开始于1980年,所以最近三十年的数据就是19511980年。同时,这也是当代人成长起来的主要时期,所以,这三十年应该是大多数人都比较熟悉的年代。 为了进行这项分析,GISS的科学家们使用了来自世界各地公开的气象数据,这包括6300个气象站、海洋温度的船载观测和卫星观测数据以及南极观测站的测量数据。这三种数据集加载到计算机分析程序中也可以供市民从GISS网站下载来计算相对于19511980年同月份平均温度的异常发展趋势。 科学家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提供全球的温度变化,并能够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进行对比。 在某一个地方,我们所能感受的温度在短期内会大幅波动,这是由于可预见的周期性事件(白天和黑夜、夏季和冬季等)以及难以预见的事件(大风、降雨等)造成的。但是,全球的温度变化主要取决与地球获得了多少太阳辐射、又反射回去多少辐射事实上,这些量的变化非常微小。地球辐射出去的能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气的物质成分,特别是温室气体的含量。 图1 20002009年全球温度变化 图2 19701979年全球温度变化
个人分类: 科普翻译|4850 次阅读|1 个评论
敢问世界可变暖?
yangyongtian 2010-7-15 05:18
时值五一方始暖, 虎年岂止倒春寒? 桃花未艳已零落, 依稀成尘白玉兰; 四时分明恐不再, 冬夏两季各半年。 全球变暖虚话否? 敢问学者能预言!
个人分类: 诗词|2542 次阅读|1 个评论
海冰融化是北极变暖的主要原因
pony1984621 2010-5-6 22:36
资料来源: www.physorg.com 编译:马志飞(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 发表在 2010 年 4月28日《 自然 》杂志上的研究指出:融化迅速的海冰在过去的20年里大大增强了北极地区 气候变暖的趋势。 主持这项研究的 澳大利亚 墨尔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James Screen 博士说,北极变暖应归因于海冰融化和大气升温的反馈作用。 海冰就像是一层光亮的盖子罩在北冰洋上。当阳光照射时,海冰将大量的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当海冰融化后,大量的热量将被海水吸收,然后温暖的海水就会加热它上面的空气。 我们研究发现,在这种反馈系统中,海冰融化导致大气变暖的速度远远大于大气变暖反过来到导致海冰融化的速度, James Screen 博士说 。 通过分析 欧洲中期气象预报中心的最新观测数据, James Screen 博士发现了一个独特的气候变暖模式,该气候变暖模式与海冰融化高度一致。据此,他们建立了气候变暖和海冰的融化的关系模型。 先前,人们对北极变暖主要原因的理解是:低纬度地区的温暖空气向北极流动,或是云层的覆盖。 如今,这项新的研究对先前的看法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现在的数据可以让我们对 北极变暖现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过去的 20年,北极气候变暖比地球上任何地区 都要快。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找出其中的原因。 研究人员认为,气候变暖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 北极海冰在大幅度减少。到2007年夏,北极海冰已经达到历史最低纪录。尽管这两年出现了 小幅的回升,但长期趋势仍然是不断减少的。 该研究论文的合作者、 澳大利亚 墨尔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 Ian Simmonds 教授说,这项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以前人们认为海冰的不断融化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气候变暖,现在, 我们确认了这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相关资料由 墨尔本大学提供 。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5448 次阅读|2 个评论
厄尔尼诺减弱 变暖预期成疑问
杨学祥 2010-1-28 11:01
图1 2010年1月4日和25日海温异常(矩平)对比 东太平洋海温正在变冷,厄尔尼诺正在减弱,假厄尔尼诺恢复正常和冬末变暖的预期成疑问。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寒小雨
tarimriver 2010-1-20 09:39
大寒时节雨纷纷 北风拂面似阳春 变冷变暖谁人问 自圆其说别当真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29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核不扩散”与“碳不排放”的异曲同工之妙
sheep021 2009-12-17 13:09
注: 碳不排放 是本文原创的一个概念。以与 核不扩散 对应 。 1. 核不扩散的妙处 核不扩散是这个地球上最霸道的条约:没核的国家不能发展核,有核的国家则可以继续发展核。若发现谁再发展核技术,不论其目的是民用还是军用,均会受到强烈制裁,如朝鲜和伊朗;甚至武力打击,必欲灭之而后快,如伊拉克。一旦有国家偷偷摸摸发展出了核武器,只要一声炮响,乌黑的蘑菇云上天,除了几声谴责和真真假假的制裁,国际核俱乐部也就半推半就认可其加入了。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更有甚者,国际核大国还会积极与其合作进一步提高核技术和平利用,如近来美国对印度的帮助。 地球人都知道,核是个好东西,做成武器可以保家卫国,也可以威胁别国,和平利用则是高效能源,可以代替常规能源减少碳排放、可空气污染,对遏制气候变暖有很大好处。所以,为了自身私利,还是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越少越好。为了遏止新成员跨入国际和俱乐部,核不扩散诞生了。理由是:核武器对人类是个灾难,不容扩散! 其实,这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实际上核不扩散已经成为某些超级大国的一个工具和手段,党同伐异的工具,干涉他国、甚至侵略他国的手段。满足我的利益、跟我一条心的,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悄悄发展,别声张就是了,如以色列和日本。不满足我的利益,不合作的,即是没发展核武,也可以以此为借口,群起而攻之,如伊拉克,被多国部队打击的理由仅仅是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尽管后来发现,这仅仅是个谎言而已,但打也打了,也就白挨打了,满腹委屈找谁说去? 这个工具虽然屡用不爽,但也有不足之处:总的有个像样的借口,假情报也好、啥也好,总得让国际社会相信被打的国家偷偷摸摸发展了核技术,想制造核武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于特别守纪律的国家和已经进入国际核俱乐部的国家就没有多大约束力了。而国际经济、政治发展到了目前这个阶段,又需要对更多的后进国家进行打压、防止其进入国际富国俱乐部:有人坐轿,总得有人抬轿吧,都进来了,还咋整? 于是乎,新的遏制工具和手段出现了:碳排放,其实质就是碳不排放 2. 碳不排放其实是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 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如意算盘:大家都不要排放了,因为空气中的碳能引起气候变暖,危机地球安全,危机地球安全,这个理由与核不扩算是一样的,而发达国家甚至认为发展中国家是未来碳排放主力,因此,主要应该由发展中国家承担碳不排放的主要责任,而对发达国家过去 200 年间的碳排放旧账视而不见。其最终目的无非是借碳不排放、保卫地球气候之名,行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之路。使其永远不能进入发达,永远受制于发达国家,永远为发达国家服务。 气候会议最表面的问题就是要发展与限制发展的矛盾。西方以环境保护为借口,减排的目的就是一个发展问题。排在后面的就是资源问题 . 西方利用自己掌握的宣传上的,媒体控制上的不对称资源,假借环境这个议题,占领道义的至高点,根本目的,表面是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浅层的就是资源控制,深层次的就是控制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附带的就是购买环境保护技术问题。而环境保护标准的制订,都是依照西方国家的需要而制订的。 中美是碳排放大国 ,又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和发达国家,遏制发展中国家,首先就是遏制中国的发展。 而以中,印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上还处于西方国家 50 年代的水平,如果一步到位强行到西方的标准,天文数字的改造投资就会拖垮一个国家 , 还谈屁发展? 3. 与核不扩散相比,碳不排放有过之而无不及 核不扩散是不允许老百姓家有菜刀,而碳不排放是不允许老百姓生火做饭。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是想要从根本上只发展中国家于死地。不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77 国集团面对发达国家咄咄逼人的攻势,曾威胁要退出会谈。 碳不排放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与发达国家遏制其发展的一场恶斗,发展中国家要团结一致、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才能机会赢得应有的发展机会。 4. 重温邓小平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 思想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陈云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口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实事求是地作出了科学判断,改变了战争不可避免,甚至迫在眉睫的论断,他明确指出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保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未来 20 年是我国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基于这一判断,他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作出将国内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小平同志又旗帜鲜明地提出稳定压倒一切,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邓小平有关 重要战略机遇期 思想直接启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后来明确提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论断。 胡锦涛指出: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温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论述及其思想,我们不禁想起邓小平的那段名言: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站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 30 周年的当口、结合正在进行的 碳不排放国际谈判形势,本人由衷感叹:发展竟然也是有条件、有时间的,不是什么时候想发展就能顺利发展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如果我们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面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而放弃改革开放,也许就真的错过了这段难得的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5.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奋力拼搏、勇往直前 中国的经济发展,未来会越来越多的遇到巨大的瓶颈,能源问题。这个问题高层肯定在思考。新闻中说到湖北开始电煤紧张,都是这一阶段事实的反映。 09 年两个 增长点 一是房,二是汽车,看来是遇到了大问题 , 这两项目前都遇到了资源能源这两大制约 , 从政治角度,可持续不是空谈,但目前的这两在支撑点却是 不可持续的 。因为这两大支撑点都是大消耗,大占用资源与能源的。如何处理 09 年遇到的问题,延伸到 10 , 11 年的问题,是要慎重的。 不仅仅要能看到战略机遇,更需武力保障: 80 年,中国潜射战略导弹试验成功促使当年中国决定大开放搞活,才使今天的中国有了如此规模。而长城工程的公开,似乎可印证中国与中亚三国 汽 联盟的底气所在,没有一定的实力保障,你是什么也做不成的。 2009 年国庆大阅兵时,胡总讲到: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对中国而言,黎明虽不远,但目前还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早春寒时也彻骨 . 要面对这种情况 , 需要的是理智、信心和策略。中国明天会更好 ! ,还是那就话: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艰辛。 参考: 美国拼命贬低中国威信 专家呼声: 13亿国人要向美国交呼吸税? 现在我们申请一个域名都要付给美国钱,以后开演唱会也是一样的。以后周迅、周杰伦开演唱会都要付钱给美国。为什么?碳减排。只要这个收费中心设在美国,美国就可以像开发互联网一样,设立各种名目收费,包括我们做电视节目也要付钱给美国。这就是美国新能源政策的整个野心和企图。
个人分类: 天下大势|1229 次阅读|5 个评论
人为因素并非气候变暖主因:论文汇编
杨学祥 2009-12-6 06:07
转发者按:在第四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李德水则表示,全球气候变暖不能完全归咎于人为造成,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应防止人为谋取经济利益和战略地位。 本文转载对文字打印错误做了相应修改,并重新发表转载者的相关文章以强调相关的结论。 人为因素并非气候变暖主因 低碳经济仍是必由之路    2009年12月05日 10: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一直以来,人为因素被看成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在第四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李德水则表示,全球气候变暖不能完全归咎于人为造成,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应防止人为谋取经济利益和战略地位。   以下为演讲全文:   近年来,人们对气候变暖越来越关注,似乎成了仅次于由美国次贷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热门话题。引起当代全球变暖的原因在科学界有着长期的争论,不外乎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何者为主的问题。当前的国际舆论,人为因素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似乎明显占了上风。我认为,研究气候变暖的原因还需以更大的视角和更深远的眼光去观察,不能单就人类活动论气候变化,也不能就地球论地球,还要从宇宙空间或至少从太阳系的范围进一步去探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天行有其道。天体的运行规律人们知之甚少。从人类观察到的近百年来太阳周期平均黑子相对数变化曲线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太阳活动水平在趋势变化上,都与全球变暖趋势相吻合。天文学家研究的成果还表明,九大行星地心会聚的力矩效应,还可使地球冬夏的公转半径和公转速度发生改变,从而对气候变迁发生重要影响。他们还计算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颗巨星的力矩效应,在近千年来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准60年周期变化。   在20世纪初的低温期(1901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延长了94万公里,相当于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拉远了94万公里;在30-40年代暖期,地球冬至时公转半径又缩短了76万公里(1940年);在60-70年代相对变冷期,冬至公转半径又延长57万公里(1960年)。这一个周期正好60年左右。我们的祖先早就把60年定为一个甲子,实在是通过长期观察得出的科学规律。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太阳的角度变化就演绎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大温差达摄氏几十度之多,行星力矩效应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拉开或缩短几十万公里,地球上的气候岂能不发生明显变化?从黄河潼关水文站的历史记载也可以看出,黄河从丰水到平水、枯水再到出现丰水,大体上也呈现出60年一个周期的规律。   二、地行有其常。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确实不能太多,却也不是越少越好。从地球的发展史看,每一次大规模的造山运动都伴随着强烈的岩浆活动。仅以中生代为例,美科幻片《侏罗纪公园》播出后,人们都知道侏罗纪地球上恐龙极盛,但了解恐龙何时、何故灭绝者却甚少,且说法不一。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恐龙失去了生存的条件。由于三迭纪末期发生的地壳运动,大陆上许多地区发生凹陷,形成内陆盆地,且多为淡水湖沉积。进入侏罗纪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茂,最适宜恐龙生活。   到侏罗纪末期出现了影响范围很广的重要造山运用燕山运动,使岩层发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且伴随着剧烈的岩浆活动和大 的火山喷发,地球上空笼罩着的二氧化碳和火山灰,恐龙等动物因缺氧和气温升高而消亡。侏罗纪延绵2005万年,恐龙生存的历史也算是相当久远的。这次造山运动在我国东部表现尤为强烈,叫做东南地台大断裂(这与《红楼梦》第一回说的东南地陷,女娲补天有点巧合,而且一直延续到中生代白垩纪的末期,地质学上又称之为太平洋构造旋回。那么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后来到哪里去了呢。一是被地面上和海水中的CAO2吸收生成CACO3,这就是石灰盐大量声称的地质年代之一,二是被植物的光和作用吸收了。一个地质年代往往以几百万、几千万年计。   经过长期演变,又出现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太少的情况。这就使地球的温室效应大为减弱。其后果是地球表面白天吸收的太阳热量,到夜里就迅即向太空释放。导致昼夜温差极大。这正如塑料大棚的顶盖被掀掉了一样,大气中留不住太阳能,气候就慢慢变冷,地球也慢慢变冷,有资料显示,在那个年代出现了江河断流,全球海洋平均结冰20米厚的冰雪世界。及至第三纪中期世界上再次发生强烈造山运动即喜马拉雅运动,地球才又重现变暖,地球是伟大的,她整个养育了整个人类和万物生灵;人类是幸运的,正好生存在地球运动相对稳定又最适合生存的地质年代。地球也是天体中的一个星球,天行健,地球的运动也是绝对的,她在运动中发生任何微妙的变化都会给气候带来明显影响。   另外,引起地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更多的不是在陆地,而是在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由于大洋深处与上层海水的温差引起了海水垂直方向的热交换运动,也会对大气环流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它的淫威一旦发作起来。人的力量就显得微不足道。当然,各种自然现象多多具有先兆性,人是可以预测和提前采取保护措施的。   这就是由于为迎接奥运北京市关停或搬迁了一大批工业企业,绿化工作也大加强而取得的成果。这三大城市的变化充分说明,人为的活动特别是工业废气排放过多确实会对气候造成恶劣影响,通过人的努力也能够在局部范围内使气候得到明显的改变。一些地方过渡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有的草原过度放牧,导致沙漠化,这就会使当地的气候状况恶化,类似的教训实在太多了,所以,人们一定要珍爱地球,尊重自己规律,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与环境相互促进。   四、结论和对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极其复杂,天体运行和地球运动的威力比人的影响不知要大多少倍,它可以使天气变热,也能让地球变冷。而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非常渺小,连一场台风吹来也只有躲避的份儿,是根本抗御不了的。人类对天体、地球等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程度还很低,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说,恐怕连5%也不到。如果把气候变暖完全归咎于人为造成的,实在是太高估了人的力量,人类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人们大可不必盲目自信、过于自责。   但如果人类违背了人类自然规律,一味贪婪地索取,肆无忌惮地糟践自然,那也必然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所以,我们人类应该尽一切努力,去做好我们应该也能能做好的事情。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了全世界的共识,我国来说,以大量消耗能量资源,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是难以为继的。我们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结合自身的国情,痛下决心,走有中国特色的低成本、高效益的低碳经济道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主席在前不久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代表中国政府作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增加森林面积的郑重承诺。最近,国务院常务会又具体制订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降低40%-45%的规划。温家宝总11月30日在南京召开第五届中欧工商峰会上呼吁,我们要为子孙万代留下一个赖以生存的发展的地球家园。必须建立低不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转变现有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推动人类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我想在这方面我们无论尽多大努力也不过分。这又可为低碳经济和新型能源企业提供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必将推进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一定信守承诺,承担起一个发展中经济大国的应尽责任。但同时,也要防止有的人以大力推进低碳经济作为战略手段,谋取经济利益和战略地位。碳排放权某种意义上就是发展权,也是基本的人权。在限排指标的分配上,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实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利益。    (责任编辑:梁梦晚) http://www.ce.cn/cysc/ny/hgny/200912/05/t20091205_19939009.shtml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0 推荐 作者:杨学祥 关键字:全球变缓,温室效应,自然周期,能源短缺,资源危机。 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20世纪50-70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1历史教训:从小冰期的惊呼到对温室效应的曲解 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但是70年代中期以来,气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出现了回升,这个事实促成了关于人工温室效应研究的发展。 1977年Kellogy的气候模型预告:在气候自然变化的背景下,由于人类对大气的污染,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大于要增高4摄氏度,有人称之为超间冰期 。在美国,由能源部牵头,引导和支持一些大学、国家实验室、工业界和其他系统的研究机构开展有关二氧化碳问题的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先后组织了两个专门小组进行研究,他们估计,二氧化碳倍增将使地球平均温度至少上升1.5摄氏度,但不超过4.5摄氏度。2001年联合国上海公报和日内瓦公报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变化趋势。 与温室效应同样著名的南极臭氧洞曾引起全球的臭氧洞恐慌。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造化合物氟里昂破坏了南极臭氧层。对二氧化碳和氟里昂排放限制的各种国际方案,给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新技术新产品的输出为美国的新经济增添了活力,使美国经济连续增长超过8年;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温室气体的研究,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由此引起的发展中国家的承受能力问题,其中既有科学问题,也有经济和政治问题。在科学上没有弄清楚之前,不应轻易做出结论 。 近期观测表明,太阳风对臭氧的破坏作用比氟利昂大的多;海底甲烷水合物的释放可造成更强烈的自然温室效应 。人类活动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到加速或减缓的作用。全球气候的冷暖变化,主要受大自然的支配。 2气候变化的自然周期 对过去100年的数据的回顾指出,太平洋每25年要经历一次温暖的沙丁鱼期到寒冷的凤尾鱼期的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从1990年左右开始的一个凤尾鱼丰富的阶段。在寒冷的阶段,东太平洋的强洋流和养分的增加使得凤尾鱼、鲑鱼、石斑鱼和海鸟的种群大量增加。西太平洋情况则刚好相反。同时,气温、大气环流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暖期,太平洋的东西两部分的物理条件正好倒过来,使得沙丁鱼在太平洋中大量繁殖 。 南极海冰也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变化。近30余年来南纬50度以南各区域都存在着一个变暖倾向,1957~1993年10年平均变化趋势为0.20摄氏度,增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每百年0.3~0.6摄氏度。其中在南极半岛地区近30余年来,尤其是近10余年来增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导致南极大陆海冰的同一趋势变化。根据1973年到1993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南极地区从1973年到1989年,海冰范围有一个约0.16纬度/10年的减少趋势,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1973年以来南极海冰总体平均仍为微弱的减少趋势 。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2000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在20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1925年到1944年,1978年至2000年。20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1925-1944年,1978-2000年)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但是它们都明显地滞后于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和南极海冰变化。 3全球变冷的信号及其危险性预警 近30年来全球迅速增温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但人类的力量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交替反复证明自然力量的存在。值得借鉴的是,1947-1976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曾使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势头将逐渐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时期将在未来30年内发生。海洋巨震将深海冷水翻到表面,吸收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 。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地球走出了第四纪大冰期;但是有证据表明,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90年代左右东太平洋进入一个凤尾鱼丰富的低温阶段。南极海冰增减变化转折点超前于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又超前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变化。这既反映了准60年周期太阳活动变化的能量传递过程,也是全球气候变冷的最初信息和前兆。全球变暖很快会成为过去,人类将遭受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20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和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和57万公里;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和2000年)分别缩短了76和44万公里。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19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60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19世纪略超过60年,之后缓慢变短,到20世纪后期月在55年至60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7摄氏度,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 4寒冷天气初露锋芒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从2004年3月4日下午开始,百年来3月份最大的一场暴雪袭击了包括韩国首都汉城在内的中部地区,部分地区积雪厚达30厘米,导致道路交通瘫痪,学校被迫停课。自2003年11月以来,暴雪在世界各地相继发生。2003年11月7日天津大暴雪70年罕见;2004年1月末,欧洲大部分地区遭暴雪袭击 。 新华社索非亚2月14日电(记者郭爽)巴尔干国家近日遭受暴风雪袭击,致使这些国家的海、空和陆路运输受到严重影响。保海港城市瓦尔纳和布尔加斯的港口因暴风雪在13日被迫关闭,保首都索非亚机场也因强风被迫取消了大部分航班。在保加利亚南部邻国土耳其,暴风雪阻断了土耳其2700个村庄通往城镇的公路,并使该国的铁路和机场陷于瘫痪。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80%地区的电力、自来水和供暖因暴风雪而中断。希腊首都雅典也遭受近10年来最严重的暴风雪袭击,市内积雪深达50厘米。气象专家说,雅典和希腊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的温度已降至冰点。罗马尼亚近日气温骤降,罗中部城市米耶尔库雷亚丘克市的气温已达零下32摄氏度 。 2000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连续8次出现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与往年相比,其发生频率、涉及范围已大大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 。2004年中国的沙尘暴又趋于强烈,截至2004年3月12日,已发生6次沙尘暴。 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参考文献 1. Dansgaard,W.,Johnsen,S.J.,Clausen,H.B.Langway,C.C.,ClimaticrecordrevealedbytheCampCenturyicecore.inTurekian,K.K.,ed.,TheLateCenozicGlacialAges.,YaleUniv.Press,NewHaven,1971,37-56 2. 赵希涛,杨达源.,等.全球海面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48-149 3. Kellogy,WW.Effectsofhumanactivitiesonglobalclimate.WMOBulletin.1977,26(4):229-240 4. 周光召.若干基础科学的发展趋势.科学.1996,48(5):4-7 5. 杨学祥.关注全球灾害频发的地磁境境(2004-2-24),光明观察,2004,第8期 6. 杨学祥.火星探测对地球的警示(2004-3-9),光明观察,2004,第10期 7. FranciscoP.Chavez,JohnRyan,SalvadorE.Lluch-Cota,etal.FromAnchoviestoSardinesandBack:MultidecadalChangeinthePacificOcean.Science.2003,299:217-221. 8. 周秀骥,陆龙骅主编.1996,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12,44,133,271,380,381-392. 9. 杨学祥.2003,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世界地质,22(4):380-384 10. 郭增建.2002,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西北地震学报.24(3):287. 11. 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1998,28(4):366-384 12. 任振球.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见:丁一汇主编,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43-48. 13. 韩延本,韩永刚,马利华等.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60年周期.见: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2 14. 汪品先,翦知湣.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第四纪研究.1999,(1):1-17 15. 信莲.韩国汉城遇百年罕见暴雪交通瘫痪学校停课.http://www.sina.com.cn2004年03月05日14:09. http://news.sina.com.cn/w/2004-03-05/14091973584s.shtml 16. 郭爽.暴雪席卷巴尔干国家保加利亚等四国海陆空交通受阻.http://www.sina.com.cn2004年02月16日10:24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http://news.sina.com.cn/w/2004-02-16/10241812694s.shtml 17. 主编:刘英健编著:黄宇王长锁.《小学环境教育丛书--抚平大地创伤》. http://www.pep.com.cn/200304/ca191075.htm 18.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杨学祥.2004-3-18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42732.htm 19.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2004-3-23).杨学祥.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3/23/1122001.htm 20.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作者:杨学祥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4-4-62:48:49布) http://www.guoxue.com/economics/ReadNews.asp?NewsID=2951BigClassID=22SmallClassID=94SpecialID=24 http://www.guoxue.com/economics/ReadNews.asp ? NewsID=2951BigClassID=22SmallClassID=94SpecialID=24 见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4728.html 冷静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0 推荐 作者:杨学祥 关键字:沙漠化,气候变化,价值观,天人合一 2001年3月27日《人民政协报》第五版以头条位置刊登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沈孝宙的专论: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基因也和原子能一样,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环境也有破坏作用。基因污染是环境保护的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之所以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在于这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予警意识新的农业革命带来的基因污染对地球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威胁,忽视这种威胁的危险性,可能重蹈工业革命对环境大规模破坏的覆辙。这表明,人们已开始用冷静的眼光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科技进步为人类开拓了一个又一个新领域,而适于人类生活的空间却愈来愈小,在改善人类生态环境方面一切现代技术屈服于经济利益压力望而却步,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曾使世界震惊。他们从人口、资金、粮食、不可再生资源、环境等方面得出结论,人类社会将在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达到增长的极限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计划组织的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前耗光。如果全球人类都像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浪费的话,那么地球人需要立即找到两个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才能满足对自然资源的需要。据统计,各国经济赖以发展的全球生态系统自1970年以来已减少1/3 。人类期望科技进步能弥补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提高食品生产的产量,但基因污染使科学技术增加农业和渔业产量的努力受到质疑。同样,环境的深度恶化使人类面临更严重的挑战。 1人类活动加剧土地沙漠化 在自然界的旱涝循环中,雨期把大陆变成到处是沼泽湖泊,地下水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充。旱期到来的时候,动植物就可以靠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来维持生存,直到下一个雨期。人到来之后,与淡水争夺生存空间。旱期排水造田减少了陆地蓄水面积,雨期为保护农田则修堤筑坝,让淡水沿江河白白流回大海。久而久之,地表水被排尽,地下水被抽干,它们都得不到自然的补充而失去流动与自净化能力。水草肥美的草原最终变为沙漠。自然界是生涝以备旱,人类是排涝以生旱。违反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不仅撒哈拉地区是这样,中国的沙漠随京城的东迁而东进,也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其主要原因是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使植被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要恢复自然界的旱涝平衡,就必须给人类生存必须的物质淡水、空气和其它生物留有足够的存在空间,如中国目前实行的退田还湖、退田还林措施。扩大地表蓄水面积,提高地下水位(可采用渗水井回灌的方法在河的上游实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大陆的蓄水能力),增加森林覆盖率是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沙漠化的有效方法 。 科学家认为,由于人类侵入地球的全部空间而发生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损失,有可能使人类失去自身的生存基础而自我毁灭,要想得到安全就要使所有与维持我们生命有关的东西都有富余。我们用了大陆上几乎一半的可靠供水量,而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技术失控和开发过度可以使人类走向毁灭,核武器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另一种就是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大量生物灭绝。 中国和世界历史都有关于创世之初大洪水的记载,大禹治水是变堵截为疏导而获得成功的典型范例。疏导意味着大量地表水白白流归大海,它虽然给人类留下了大量陆地空间,但也最终导致地表水的大量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逐渐发展。在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中,排涝保护农田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随之而来的土地沙漠化却同样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样看来,大禹治水的成功恰恰表明人类对土地沙漠化负有责任。恩格斯曾对人类盲目的实践作过如下精彩深入的分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这一精辟的分析同样适用于人类对于洪水的胜利。人类还远没有到为自己的创造大唱赞歌的时候,土地沙漠化是自然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 。 由于全球变暖和人为污染,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一项研究报告预测,喜马拉雅山的部分冰山将在未来36年之内消失,冰山融化后将引发洪水,洪水过后,东南亚一些河流将会因缺水而干涸(中国妇女报,1999年7月15日)。据国家海洋局近期发布的《中国海平面公报》,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年,上升速度加快,每年达2.5mm。去年我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平均海平面升高51mm。将青藏高原丰富的水资源贮存在塔里木沙漠,是改善西北生态环境、扩大地表蓄水面积、形成良性降水循环、提高华北地下水位、防治沙漠东扩和沙尘暴灾害的最优方案。青藏高原的水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线。 2气候变化研究与预测 十五年前美国环保局专家Titus指出:冰期中全球温度比现在低3-5摄氏度,海面比现在低100m。末次间冰期较今高1-2摄氏度,海面高5-7m。而下一个世纪本行星可能要变暖5摄氏度,比最近200万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温暖,海平面上升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面对全球迅速变暖的咄咄逼人之势,十五年后人们开始认真研究相应的对策。继2001年1月发表的上海公报之后,2月19日又发表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日内瓦公报。报告指出,全球变暖正在加剧,25年后持续高温将使严重缺水的人口由目前的17亿变为54亿,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到下一个世纪,气温将上升5.8度,全球变暖将持续几个世纪。随之而来的海平面上升将加剧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亚洲将有数千万人口由沿海向内陆转移。预测海平面上升速率为每百年50cm。高温、干旱、洪涝和土质恶化将减少亚洲干旱、热带和温带部分地区的粮食生产量。报告认为,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 正当世界各国政府忙于控制CO2排放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之际,美国在2001年3月28日以美国经济出现滑坡,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对美国经济不利为由,反对落实关于减少CO2排放的《京都议定书》 ,使数十年世界各国政府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破坏的努力毁于一旦,也使以美国为首的科学家发起的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尝试前途渺茫。不管全球迅速变暖归因于自然变化还是人为活动,人为控制这种变化的可能性愈来愈小。准确预测全球变暖的幅度和海平面上升的数量,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目前必须且唯一的可行办法。 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但是70年代中期以来,气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出现了回升,这个事实促成了关于CO2温室效应研究的发展。 1977年Kellogy的气候模型预告:在气候自然变化的背景下,由于人类对大气的污染,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大约要增高4摄氏度 ,有人称之为超间冰期。在美国,由能源部牵头,引导和支持一些大学、国家实验室、工业界和其他系统的研究机构开展有关二氧化碳问题的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先后组织了两个专门小组进行研究,他们估计,二氧化碳倍增将使地球平均温度至少上升1.5摄氏度,但不超过4.5摄氏度。1982年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认为,甲烷等其他痕量气体的浓度也在迅速增加,并且可能使二氧化碳的增暖效应再加强一倍。1985年10月,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象组织和世界科学联合会共同召开的奥地利菲拉赫会议认为:二氧化碳倍增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那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暖1.5-4.5摄氏度,全球海面将上升20-140cm 。2001年联合国上海公报和日内瓦公报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变化趋势。 气候自然背景变化的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1991年Friis-Christensen等发现大气平均温度与太阳活动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1997年GerardBond通过分析大西洋底的沉积层,发现地球的寒冷期和温暖期出现有规律的波动,波动周期大约为1500-1800年。三年后CharlesKeeling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Bond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潮汐大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Keeling的计算,大约在公元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公元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即使没有温室效应,它启动了500年前的小冰期气候,控制了小冰期末期气候转暖,使暖期持续到24世纪 。笔者认为,最大潮汐形变加大海洋中脊、热点和海底火山的热能排放,产生海洋锅炉效应,海底潮汐摩擦产生热流,潮汐搅拌海水使深海增温,所有这些效应都会使海洋整体温度长期增加。历史纪录表明,一亿年前的全球温暖期,高于现在18度的气温与高于现在15度的海洋底层水温相对应,最大潮汐引起的海洋冷水上翻只能对短期的大气温度下降起作用。笔者认为,海洋冷水上翻使更多大气二氧化碳溶于海水,减弱大气温室效应,并在长期和短期都起作用。这是冷水上翻导致气候变冷的主要原因。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二氧化碳循环主要受大洋上升流和下降流的控制,高纬度冷水体在沉降之前溶有大气的二氧化碳,在赤道处水体上升变热并释放二氧化碳,其现代速率为40(10)109t/a(顿/每年),远远大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有近60%存于大气中,其余被海洋吸收,冷水上翻加大了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打破了二氧化碳在大气和海洋之间的循环平衡 。 厄尔尼诺/拉尼娜发生的机理目前并不完全清楚,但一致认为厄尔尼诺/拉尼娜并非是孤立的海洋现象,它们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偏东风(称为信风),大洋东侧表层暖的海水被输送到西太平洋,西太平洋水位不断上升,热量也不断积聚,使得西太平洋海平面通常比东部偏高40厘米,年平均海温西部约为29摄氏度,而东部沿岸仅24度,东西两侧海温差异在3-6摄氏度之间。但是,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时,维持东低西高的支柱被破坏,西太平洋暖的海水迅速向东蔓延,原先覆盖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域的暖水层变薄,海温在太平洋西侧下降,东侧上升。东太平洋的气压也随之下降,赤道信风被进一步削弱,更有利于海温上升,这就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促使暖水发展和厄尔尼诺形成 。信风使冷暖洋流分别集中在大洋的东西两侧。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区别在于有集中的火山地震带和大于90度的两侧经度差。因此,78cm的强潮汐高差在东西太平洋的反向振荡可抵消西太平洋暖流40cm高差,强迫冷水上翻和暖水东向运动,形成厄尔尼诺。东部海底火山喷发加强这一转变 。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任振球(1990年)、Bond(199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本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和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和57万km;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和2000年)分别缩短了76和44万km。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综合分析表明,目前全球气候处于10万年冰期与间冰期变化周期中的暖期末期、1000-1500年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变化周期中的暖期初期(15~19世纪小冰期刚过去100年)和60年气候变化周期中的暖期高峰。变暖的强劲趋势还能维持10年,在经过公元2020年小变冷高峰之后,公元2060年全球气候可能在大的暖期背景下又迅速变暖。尽管对变暖的原因还存在争议,对波动变化还存在怀疑,但预计的变化并没有超出历史自然波动的水平。大约在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7摄氏度,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 据美国环保局1983年的估计,本世纪末海面上升最可能的幅度是144-217cm 。考虑到南极冰盖融化后地球内核的北向漂移,两极冰盖融化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北纬30、55和70度是全球海面上升的极大值区,分别高出平均海面上升幅度的29.3%、35%和30.7%,即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海面上升幅度最大值接近3m,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地磁偏心偶极子长期北向漂移是南极冰盖融化的间接证据 。 3气候变化中的经济利益与全球解决方案面临的问题 全球环境变化引起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首脑的高度重视,频繁举行的相关国际会议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方案。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公布了《人类环境宣言》。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热内卢举行,公布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特别是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数额,其中欧洲承诺减少8%,美国7%,日本6%,美国在议定书上签了字。在2001年3月初,世界八大工业国环境部长在意大利召开了一次环境会议,美国环保局局长惠特曼女士在会上承诺,美国愿在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气体方面继续努力,并与其他国家一起批准并落实《京都议定书》。美国政府出尔反尔,在3月28日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这可能引起连锁反应,使国际社会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作的努力毁于一旦 。它证明了笔者近期发表的一个论断:现有的经济体制和价值观念阻碍了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 在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报复日益强烈的今天,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信条不再成立,因为上帝就是自然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原动力就是竞争机制下的短期经济利益,为维护少数人的高消费,他们不惜把整个人类社会推向灭亡的深渊。布什总统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的理由为世界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据说布什不喜欢政治,他只要美国的利益,不要世界的利益,只要短期利益,不要长期利益。他确实需要补一补政治课。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加剧,经济利益将成为保护环境的最大障碍。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年10月29日文章:开发格陵兰岛的万年冰川(记者詹姆斯布鲁克发自格陵兰岛努克,转引自《参考消息》2000年11月14日第6版)一文报道,格陵兰冰盾面积5万平方公里,占全岛总面积的85%,有三家公司正在拟定将格陵兰岛的头号资源纯净未受污染的水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的商业计划。格陵兰岛制水公司想在格陵兰岛附近每年生产1.32亿加仑的瓶装水,这相当于加拿大去年向美国出口的水的总量。无需气候变暖融化冰川,来自商业活动导致的冰川冰盖融化将不可遏制地加快海平面上升。不同经济利益的冲突将加剧环境恶化和国际纠纷。竞争导致毁灭而均衡导致生存,这是不可抗拒的全球发展总趋势。 由于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商业战争往往打出绿色环保的旗帜。曾庆存院士指出,一开始提出人类使用氟里昂是破坏臭氧层罪魁祸首论调的是一些与杜邦公司竞争的公司,当时杜邦公司是氟里昂这种制冷剂的主要供应商。杜邦公司还为此出了一本书,专论臭氧空洞根本就是骗局。后来,杜邦公司研制成功了氟里昂的代用品,它马上反咬一口,提出氟里昂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以此限制别的公司使用氟里昂。可以显见,这些论调都是西方一些垄断资本家和政客玩弄的把戏。温室效应也好,对臭氧层的破坏也好,是科学家作为科学研究而提出来的,是值得肯定和无可厚非的。但这些学术探讨性的观点有时就被编造成了所谓的科学根据,被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用来压制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美国借口议定书未对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具体规定,提出修改《京都议定书》,就是压制发展中国家的证据。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的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世界各国在未来50年内每年损失3000亿美元。在这一问题上,工业发达国家是罪魁祸首,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穷国则是最大的受害者。实际上,美国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5%,但其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却超过全球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美国的所作所为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输了理。现有的经济体制和价值观念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障碍,环境恶化呼唤世界新经济秩序的到来。 4人类知识结构与价值观的更新 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癌症的增加、艾滋病的蔓延,精神病和残疾人的增加,毒品、黄色录像的泛滥,暴力和犯罪的剧增(特别是计算机犯罪),假币假货的制造,贫富差别悬殊,表明这种价值观不仅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且破坏人类本身的心态平衡。技术失控与开发过度带来更高层次的风险,如核武器扩散,计算机病毒危害的加剧,淡水危机,人口危机,能源危机,物种多样性的消失,转基因食品与英国疯牛病,克隆技术与伦理道德,人工速成物种在品质上的下降和异变风险,白色垃圾与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破坏地表植被加速沙漠化等等。 相反,古老的东方文化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和重道轻利的自然唯物主义思想。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使人能从长远利益出发与他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不是通过军事侵入,不是依靠经济扩张,这种思想逐渐同化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形成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统一的东方文明。四川这个天府之国是世界上所有处于北纬30度古文明发祥地唯一没有被沙漠化的地区,中国古人的伟大生态农业工程都江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依靠惊人的知识和智慧,都江堰保证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是知识经济的典范,可获得生态农业世界第一的称号。这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结晶,继承与发展这些宝贵遗产与优良传统,中国科技工作者就会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取得创新的成果。盲目追随西方流行观点只能造成继续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我们必须在吸收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认真研究和总结本民族科学发展的历史,提出适合中国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照搬西方已被证明是错误的经验,以西方的权威作为评价学术水平标准,这不仅有失民族尊严,而且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背道而驰。 我们不能不看到,与西方的民主与人权一样,西方的科学也代表着西方最大的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念。这是生态环境依旧恶化,环境保护误入歧途的原因。一个明显的事例是,在发生埃森石油公司瓦尔得兹号油轮原油泄漏灾难七年之后,威廉王子海湾正在恢复,但是这次漏油所造成的科学上的问题还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陪审员在这场高达50亿美元的惩罚性审判中面对两种截然相反的科学结论 。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加剧,经济利益将成为保护环境的最大障碍。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年10月29日文章:开发格陵兰岛的万年冰川(记者詹姆斯布鲁克发自格陵兰岛努克,转引自《参考消息》2000年11月14日第6版)一文报道,格陵兰冰盾面积5万平方公里,占全岛总面积的85%,有三家公司正在拟定将格陵兰岛的头号资源纯净未受污染的水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的商业计划。格陵兰岛制水公司想在格陵兰岛附近每年生产1.32亿加仑的瓶装水,这相当于加拿大去年向美国出口的水的总量。无需气候变暖融化冰川,来自商业活动导致的冰川冰盖融化将不可遏制地加快海平面上升。不同经济利益的冲突将加剧环境恶化和国际纠纷。竞争导致毁灭而均衡导致生存,这是不可抗拒的全球经济发展总趋势。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和相应的工程管理国际法规势在必行。 人类必须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当人们认识到搽在脸上和头上的遮盖粉底霜和染发剂是以失去餐桌上自然生殖的海鲜美味为代价,或许会有另外一种选择。人类还必须重视地球科学知识,减少对江海河湖和大气的污染,为子孙后代留下纯净安全的青山绿水和蓝天。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是,与空间技术、军事技术、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发展相对照,人类在防止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方面依然无能为力。因为在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利润至上的社会中,自然资源与环境受到最大程度的破坏,已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上帝主宰人类命运的自然界不再造福,只会惩罚。人类只能自己救自己。集中一切现代化科技力量,全面改善人类现存的生态环境,已是当前燃眉之急。淡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和海平面上升更是急中之急。 主要参考文献 1.潮汐。双刃剑效应:直面高科技进步。发现。2001,(1):30-31 2.世态风采。科学新闻周刊。2000,第46期,21页。 3.杨学祥。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21(1):15-23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160 5.Titus,JG。EffectsofchangesinStratosphericOzoneandGlobalClimate。Vol.4:SeaLevelRise.U.S.EPA.1986. 6.21stCentury.2001/2/22,PAGE5.AP:Reportpredictsclimatechanges;Globalwarmingtoaffecteveryone. 7.马述强.温室气体控制前景堪忧.光明日报.2001/4/1,A3版, 8.Dansgaard,W.,Johnsen,S.J.,Clausen,H.B.Langway,C.C.,ClimaticrecordrevealedbytheCampCenturyicecore.inTurekian,K.K.,ed.,TheLateCenozicGlacialAges.,YaleUniv.Press,NewHaven,1971,37-56 9.赵希涛,杨达源.,等.全球海面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48-149 10.Kellogy,WW.Effectsofhumanactivitiesonglobalclimate.WMOBulletin.1977,26(4):229-240 11.BondG,BroeckerW,JohnsenS,etal.CorrelationsbetweenclimaterecordfromNorthAtlanticsedimentsandGreenlandice.Nature,1993,365:143-147 12.BondG,ShowersW,ChesebyMetal.Apervasivemillennial-scalecycleinNorthAtlanticHoloceneandglacialclimates.Science,1997,278:1257-1266 13.Friis-ChristensenE,LassenK.Length0ftheSolarCycle:AnindicatorofSolarActivitycloselyAssociatedwithClimate.Science.1991,254:698 14.FredPearce,Tidalwarming:isthemoonturninguptheEarthsthermostat?NewScientist,2000,April,First.Vol.166,No.2232:Page12(Source: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21.March.2000) 15.杨学祥。对冰期和小冰期气候变化因素的探讨。自然杂志。2000,22(6):358-362 16.张振克,王苏民,吴瑞金.小冰期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启示.自然杂志.2000,22(3):173-176 17.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98中国大洪水与气候异常.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92-101 18.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1998,28(4):366-384 19.任振球.全球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13 20.任振球.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见:丁一汇主编,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43-48. 21.汪品先,翦知湣.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第四纪研究.1999,(1):1-17 22.HoffmanJS,KeywsDandTitusJG(eds)。Projectingfuturelevelrise:Methodology,estimatestotheYear2100,andresearchneeds。WashingtonD.C.,GovernmentPrintingOffice。1983,121 23.杨学祥,王瑞庭。全球海面变化的两极冰盖模型。地球科学进展。1993,8(4):66-69 24.杨学祥。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地质科学。1992,(4):404-408 25.熊德。真凶是太阳风?很可能!咋全赖氟里昂?有名堂!中国市场经济报(科技周刊).1997年7月24日第五版. 26.MargueriteHolloway.生态学发展趋势:求教于科学.科学(ScientificAmerican中文版).1997,(2):46-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9774228)部分成果.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4707.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867 次阅读|6 个评论
2009年寒流成因:科学家称袭击萨摩亚巨浪高达14米
杨学祥 2009-12-5 06:05
2009 年寒流成因:科学家称袭击萨摩亚巨浪高达 14 米 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变化的趋势 杨学祥,杨冬红   中新网 12 月 4 日 电 新西兰科研人员 4 日透露,今年 9 月 30 日发生的造成萨摩亚群岛与汤加 200 多人丧生的海啸,巨浪高达 46 英尺 ( 14 米 ) ,比海浪冲击的大部分建筑高 2 倍多。   据美联社报道,新西兰的科学家正在研究海啸的大小、能量与冲击范围,目的是防止将来再次发生大灾难。他们说,在 9 月份研究了由里氏 8.0 级海下地震引起的破坏性巨浪。   新西兰水与大气研究所的风险工程师利易斯 (Stefan Reese) 表示,袭击了萨摩亚群岛与汤加的巨浪摧毁了传统的木制建筑,其中大部分为平房,而岸边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却只受到了轻微损伤。   利易斯说,这些巨浪高达 46 英尺 ( 14 米 ) ,科学家通过建筑及树木上的水印,测量巨浪的高度【 1 】。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南太平洋大海啸的确实死亡人数前天已增加到 176 人。另有 12 人依然下落不明,他们恐怕也凶多吉少。据了解,当地灾区的重建工作已开始进行,倒在道路和海滩上的建筑瓦砾残骸也已经清除。萨摩亚国家卫生服务的一名主管菲乌表示,当地每天还是有不少受伤的灾民前往医院接受治疗。而且,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还可能出现许多感染了肠胃炎和腹泻的灾民,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因此,死亡人数的上升是在所难免的。萨摩亚红十字会秘书长马瓦拉说,由于人们对灾区爆发传染病的顾虑日益增加,卫生官员前天在阿皮亚举行了会议,讨论解决此问题所应采取的策略。她指出:我们已经接获有关肠胃炎和腹泻正迅速蔓延的消息,而其他疾病爆发的可能性也相当高。 根据历史记录,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 8 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增大流感爆发的强度。我们必须了解这一变化的历史记录和物理过程。 对宇宙飞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太阳的辐射输出变化于 0.1~0.3% 的水平上。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地质环境记录的气候变化与由地球轨道引起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现代科学研究不仅需要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而且需要相关机制的能量计算。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变化是否足以引起地球气候长周期(冰期和间冰期)和短周期(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的相互转变。 Eddy 等人估计,太阳常数变化引起的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低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赤道热两极冷是太阳能量纬度不均匀分布造成的。由于大气热容量低,大气热对流不能改变这一基本规律。海水则不同,其热容量大,热对流的传热效果十分显著。计算表明,每立方米的水和空气温度降低一度所释放的能量分别为 4180000 焦尔和 1290 焦尔,前者是后者的 3240 倍 。这个巨大差别可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中看到。气象学家张家诚指出,瓦伦西亚岛和赤塔同在北纬 52 度附近,前者位于爱尔兰的大西洋岸,属于海洋性气候,后者位于亚洲大陆内部,属于大陆性气候。虽然纬度相近,但温差在一年内的分布相差悬殊。一年内最冷和最热月份温度的差值,在瓦伦西亚只有 7.9 度,在赤塔则为 46.1 度,大于前者 5.5 倍之多。前者年均温度为摄氏 10.3 度,后者为零下 3 度,差值为 13.3 度。这说明海洋的内能多于大陆,海洋是大气热量的重要供应者。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 3.5% 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 2 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随着海洋冷水区的不断扩大和赤道海洋表层热水区的不断缩小,赤道和两极的温差也不断加大,形成中、高纬度地区的冰盖和冰川。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它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范例,大气中的冷能由此而进入海洋。冰雪反射太阳辐射,随着冰雪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使大气和海洋越来越冷,冰期有一个长期的冷积累过程。 由于内核相对地壳地幔的差异旋转,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使核幔角动量交换达到高峰,部分旋转动能转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赤道区(此处核幔速度差最大,积累的热能最多)。超级热幔柱(羽)由核幔边界赤道热区升起,在海底赤道区喷发,加热了底层海水,并引发赤道和两极之间的海洋整体热循环,降低了赤道和两极大气的温差,使两极的海温和气温逐渐上升到冰点以上,消除了海洋藏冷效应的冷源,形成全球无冰温暖气候,产生晚白垩纪赤道海洋表层低温之谜(当时温度为摄氏 21 度,比现代低 6.5 度)。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洋锅炉效应。有证据表明,随着热幔柱喷发强度的减弱,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 15 度,大气冷却了 10~15 度。这是典型的地、海、气相互作用。计算表明,一亿二千万年前形成翁通爪哇海台的海底热幔柱喷发,其释放的热量可使全球海水温度增高 33 度。有证据表明 , 在古新世末不到 6000 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 4 0 C 以上。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深海热对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目前海洋底层温度为摄氏 2 度,它为大气提供了充足的冷源。 美国科学家季林的强潮汐降温作用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 季林 2000 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指出,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9 年前杰拉尔德 . 邦德通过分析大西洋底的沉积层,发现地球的寒冷期和温暖期出现有规律的波动,波动周期大约为 1500~1800 年。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 24 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除了 1500-1800 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 60 年、 54-56 年、 22 年、 18.6 年和 11 年。特别是 54-56 年周期(拉马德雷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非常明显的作用。 中国科学家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 引人注目暖冬之争终于结束了, 2005 年 3 月中国气象局宣布了刚刚过去的冬天全国的气温状况比上个冬天低了 0.9 度,全国气温接近常年。全国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的省 ( 市、区 ) 有 10 个,偏低的省份达 18 个。 虽然直到 2 月中旬,关于冷暖的问题,还在不停的争吵,但是 2 月底,上海率先宣布《上海终结持续 16 年暖冬天气 频繁雨雪致气温偏低》,接着江西跟进宣布《暖冬之说打破 气象专家称 这个冬天很正常 》, 江西省整个冬季气温偏低,与历史资料相比,全省偏低 0.5 ℃ 到 1.2 ℃ 左右。到了三月,宣布并非暖冬的省份越来越多,《二月北京天冷,暖冬被拉下马》、《辽宁今冬属冷冬 平均气温偏低 0.7 ℃》、《频繁寒流终结华东暖冬》、山东省《连续 18 年的暖冬终结》、江苏《我省频遭寒流侵袭 终结 18 年暖冬》和武汉的《这个冬天平均气温不足 5 ℃ 18 年暖冬画句号》。 2005 年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2 月 3 日 凌晨 的最低气温低至 7 . 1℃ ,白天最高气温在 16℃ 以下。墨尔本的最高气温从 1 日的 36℃ 骤降至 2 日的 13℃ 。这在地处南半球、 2 月份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是罕见的。阿根廷首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 2 月 1 日 早上 气温降到 9 . 4 ℃ ,创 25 年来 2 月份最低温度纪录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1 月 10 日 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近日下了近九十年来最大的暴风雪。 2 月 2 日 ,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 3 米 。 从春节前一周至 2 月 21 日 的大半个月内,暴雪袭击大半中国。南方沿海、新疆、内蒙、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相继出现罕见低温、暴雪天气。近年最冷的一个冬天造成的恶劣天气、雪崩以及食物短缺,已经夺去了印度、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山区几百人的生命。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根据郭增建的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2006 年 11 月 15 日 澳大利亚正值夏季,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部分地区却突降大雪,当地气温也出现大幅下降。造成这次降雪的主要原因是一股来自南极的寒流突然来袭。有专家认为,澳大利亚今年遭遇的反常天气,主要是厄尔尼诺效应造成的。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时值春夏交接,但在 10 月,澳大利亚先是遭遇百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然后又在 27 日开始猛降温,雪雹齐下。其中,塔斯马尼亚州两周内的温度更是从 33.1 ℃ 急降至最低- 6 ℃ 。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 27 日晚气温突然骤降至 2 ℃ ,并出现大量霜雪及冰雹。霍巴特附近的威灵顿山区,气温更降至- 6 ℃ ,创下 41 年来 10 月夜间最寒冷纪录。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因为这场严寒, 30 多年来第一次迎来了降雪。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的科学家认为,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 2005 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孰是孰非,客观实践已经做出了公平的检验。世界都公认 1998 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 2008 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 2005 年也没有突破 1998 年的高温纪录。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低温冻害和灾害链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 2008 年 1 月 23 日 说,在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农作物受灾面积 1 . 78 亿亩;倒塌房屋 48 . 5 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 1516 . 5 亿元。在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已造成 129 人死亡, 4 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 166 万人。 2008 年初中国南方的低温冻灾被称为 50 年一遇的突发灾害,在严重的灾害损失面前,有人可能心存侥幸,以为 50 年后才能再次遇到同样的灾害,丧失了预防灾害再次发生的警惕性。这是非常危险的。根据历史规律,未来 30 年内低温冻害频发。研究表明,中国严重的低温冻灾集中在 20-30 年的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冷位相时期,而在 20-30 年的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低温冻害的强度较小。 50 年前的 1954 年 12 月至 1955 年 1 月南湖南严重冻灾发生在 1947-1976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8 年初南方的低温冻灾发生在 2000-203 0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间间隔 53 年。 1.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中国南方暴雪冻害 1 月 30 日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专家盘点建国来湖南省发生的低温雨雪过程,称今年这个过程的强度已排行第二。除了今年,湖南省还有三次严重的低温雨雪过程,分别出现在 1954 年、 1964 年、 1977 年。 1.1 在 1954 年汉江使用破冰船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4 日 ,雨雪天气持续时间长达 21 天,其中雨凇持续 15 天以上,汉口日平均气温低于 0 ℃ 的时间长达 23 天,最低气温为 -14.6 ℃ ,累积降水量 75.4 毫米,积雪深度 32 厘米。持续的严寒造成全省农作物冻害严重,油菜冻死近半。全省冻死耕牛 11 万余头,约占灾前耕牛总数的 1/4 。阳新、广济、郧县、松滋等地柑橘大部分冻死。 严寒天气使得汉水出现了罕见的结冰现象,天门境内汉江上可行板车,可见冰之厚。政府在汉江汉口至樊城的 540 多公里航线上,使用破冰船,结合爆破和人工作业,日夜不停地进行破冰,汉川县城隍港冰厚的地区,则使用炸药破冰。经过 24 天的努力,汉江全线终于在 1 月 21 日 解除冰冻,恢复了航运。 1.2 在 1964 年出现严重雨凇 这次过程于 1964 年 2 月 8 日 开始,雨雪过程持续达 13 天,灾害主要由雨凇造成。 2 月 8 日 至 12 日,江汉平原出现了一次严重的雨凇天气, 16 日至 20 日又出现了轻度的雨凇。 雨凇对邮电通讯造成很大危害,压倒电线杆 1046 根。 8 日至 12 日的雨凇,造成地面结冰,使得武汉市部分汽车、电车停开。 2 月 5 日 至 26 日,应山县冻死耕牛 2848 头,夏粮减产 16.3%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终于渡过了难关。 1.3 在 1977 年出现历史极端最低温 这次过程开始于 1977 年 1 月 21 日 ,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我省,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异常低温农业产生毁灭性的冻害。这次低温严重,使蔬菜、柑橘和油菜等越冬作物受到非常严重的冻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仅武汉市就冻坏了几千万公斤蔬菜,造成市场供应紧张。全省齐心协力,最终战胜了低温灾害。 2.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以上灾情 在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表中再次得到验证(见 图 1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 1977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为 5 次,即平均 5 年发生一次;而 1985-2007 年期间一次也没有发生。综合考虑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数据,上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期间中国平均每 4 年发生一次严重低温冻害。 丁一汇院士指出,因为中国全国范围的可靠气象资料是从 1951 年或 1949 年开始的,所以,科学的说法,说这次雪灾是五十年一遇是可以的,虽然从某些单项指标来看,有些超过了 1951 年来的极端值,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中国东部气象记录约有 120 年左右的历史)的所谓百年一遇。我国的气候历史记录显示,自 1951 年以来,南方最严重的一次冷害发生在 1954 年冬天,这是发生在夏季长江最为严重的大洪水之后的冬天,雪区和冻雨范围和今年的雪灾差不多。根据记载,当年南方许多地区积雪深度为 20 ~ 30 厘米,最深处厚达 1 米 ,除长江干流外,大多数江河湖泊全面封冻,冰层普遍厚 16 ~ 25 厘米,最厚处冰层达到 1 米 。淮河流域温度在 -18 ℃ 到 -21 ℃ ,长江以南在 -5 ℃ 到 -8 ℃ ,普遍降温在 15 ℃ 左右。而今年的冷害尽管灾情严重,却没有关于江河封冻的报告,降温幅度南方平均也只在 4 ℃ 左右。 1976 年至 1977 年也是一个严寒的冬天,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中国几大湖都封冻,达 7 - 10 天。这都是历史上很罕见的。但 2008 年大雪灾的某些指标,说是百年一遇,也不为过,例如湖南,湖北省雨雪冰冻天气的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超过了历史极值。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 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历时 29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1955 年到 1984 年(历时也 29 年),开始时间后延了 8 年,结束时间后延了 8 年;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历时 22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 1985-2007 年期间(历时也 22 年)一次也没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 8 年,时间间隔的对应性非常准确。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2008 年开始,开始时间后延了 8 年,依照规律,结束时间也应后延 8 年。这对预测今后低温冻灾有借鉴意义:未来 30 年中国低温冻灾可能频发。 图 1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网上资料) 从 图 1 中还可以看到,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7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 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 拉马德雷冷位相 、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 3. 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低温期 根据香港天文台制作的《气候变化》教材介绍,西北太平洋十年际气候变化受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支配。与 ENSO 一样, PDO 的特点在于海水表面溫度,海平面气压及风场的变化。 PDO 可分为暖相和凉相。 PDO 位于暖相時,赤道附近及北美洲沿岸的海水表面溫度异常溫暖,北太平洋中部的海水表面溫度則异常清凉。 PDO 的凉相于暖相的海水表面溫度相反。每个 PDO 的位相一般持续 20-30 年。在 PDO 暖相和凉相時,冬天海平面溫度 ( 颜色代表 ) ,海平面气压 ( 等线代表 ) 及海表风力 ( 箭头代表 ) 异常的典型分布(见图 2 )。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 拉马德雷 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 黑尔于 1996 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 太平洋十年涛动 ( PDO )。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 PDO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 厄尔尼诺 和 拉尼娜 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 厄尔尼诺 和 拉尼娜 的 母亲 。 拉马德雷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 暖位相 和 冷位相 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 拉马德雷 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 冷位相 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 暖位相 ;第二周期的 冷位相 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 暖位相 。 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 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值得注意的是, 在 20-30 年的冷 / 暖位相中,存在短期的反向信号,如 1959-1961 年(冷位相中的暖指数)和 1989-1991 年(暖位相中的冷指数)(见图 3 )。它们和全球的气温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见图 4 )。 图 2 太平洋十年涛动的暖位相(暖相)和冷位相(凉相)温度、气压和风力分布(网上资料) 图 3 1900-2000 年太平洋十年涛动海表温度异常和海平面压力异常(网上资料) 对比图 3 和图 4 ,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太平洋十年涛动的冷位相( 1890-1924 年和 1947-1976 年)与全球低温气候对应,暖位相( 1925-1946 年和 1977-1999 年)与全球变暖对应。不仅如此, 1959-1961 年冷位相中的暖指数和 1989-1991 年暖位相中的冷指数也准确地对应相应的气候波动。这种准确的对应关系为我们预测全球气温变化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1959-1960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弱潮汐南北震荡导致海温上升; 1986-1988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强潮汐南北震荡导致海温下降。潮汐强度与海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有: 1940-1942 , 1959-1960 , 1977-1979 , 1995-1997 ,它们都对应海温的上升;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有: 1949-1951 , 1968-1970 , 1986-1988 , 2005-2007 ,它们都对应海温的下降。 图 4 1900-2000 年全球气温变化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对应关系(网上资料) 2000 年太平洋十年涛动进入冷位相, 1998 年 6 月 -2000 年 8 月持续两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但是, 2004-2006 年出现了强暖指数,变冷的趋势被打断。 全球最热年的排序: 1998 、 2005 、 2002 、 2003 、 2004 , 2006 年,与 2000-2008 年 1 月的太平洋涛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见图 5 )。冷指数加强的趋势非常明显,防止异常冷事件发生值得关注。 图 5 1900-2008 年 1 月太平洋十年涛动指数月值变化(网上资料) 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08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3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的 深海巨震降温说 理论给出了强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打开了地震学与气象学的通道。 图 6 1850-2005 年全球地表温度(网上资料) 在过去 150 年中全球的平均气温已上升。从 1961 年到 1990 年这段时期是图 2 的对照点,在 0 处用水平线条表示。此图显示与这一平均数相比每年气温的异常或起伏程度。用蓝点或红点表示给定年的全球平均气温。例如, 1900 年这一年的气温就比 1961 年到 1990 年的平均气温低 0.2 C 。本记录中最热的一年是 1998 年,几乎比 1961 年到 1990 年的平均气温高 0.6 C 。蓝色和红色的粗线描绘 5 年期的全球平均气温。例如, 1998 年 到 2002 年的平均气温(图中 2000 年位于其中点位置)比 1961 年到 1990 年的平均气温高 0.4 C 。 1958 年到 1962 年的平均气温(图中 1960 年位于其中点位置)正好与 1961 年到 1990 年的平均气温相当。该图表根据 East Anglia 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数据绘制。 1940-1980 年的低温谷值时期确实存在,降温幅度为 0.2 ℃ 左右。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4-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根据拉马德雷现象变化规律和郭增建的 深海巨震降温说 理论,全球 气温将逐渐降低,引发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 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我们得到流感大流行的 6 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爆发。第 7 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第 8 大特征是湖南冻害发生后 1-4 年世界流感大流行。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两个特征。湖南冻害是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前兆。 依照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图, 1955 、 1964 、 1977 年的南方低温冻害得到验证。 2009 年的流感世界大流行也满足八大特征: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7 年为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和强沙尘暴年; 2008-2009 年为太阳黑子低值年; 2008 年发生中国严重冰冻雪灾; 2009 年发生厄尔尼诺和低温冷夏年; 2008 和 2009 年为 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目前厄尔尼诺强度较弱,如果在 11 月后增强,流感强度也会增强。 4. 讨论和结论 通过统计鉴别,我们发现 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低温期,湖南严重冻害发生并非偶然 ,有以下六大特征: 第一大特征: 1954-1955 、 1964 、 1977 年为湖南严重冻害年,都处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 8 年。拉马德雷现象决定了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两种形式:冷位相型和暖位相型。 第二大特征: 1954 年和 1964 年发生了拉尼娜事件, 1963 年、 1976-1977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第三大特征: 1954 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 m ),太阳黑子数为 4.4 ; 1964 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 m ),太阳黑子数为 10.2 ; 1976 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 m ),太阳黑子数为 12.6 , 1977 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下一年( m+1 ),太阳黑子数为 27.5 。湖南 严重 冻害都处在太阳黑子低值年。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严重冰雪冻灾也发生在太阳黑子低值年。 第四大特征: 1954 、 1964 、 1977 年都是北京强沙尘暴年。 第五大特征: 20 世纪共有 4 次 9 级以上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 1952 年 11 月 4 日 堪察加发生 9 级地震, 1957 年 3 月 9 日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发生 9.1 级地震,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 9.5 级地震, 1964 年 3 月 28 日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 9.2 级地震(每次间隔约 4 年,与最强潮汐四年周期相对应)。 1952-1964 年特大地震滞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 5 年,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 9 级特大地震滞后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约 4 年,按此数字特征, 2010 、 2014 、 2018 年及其前后一年,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就很大,最大潮汐也有准四年周期。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最大值时期滞后特大地震爆发时期约 3-4 年,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 第六大特征: 湖南严重冻害发生 后 1-4 年内爆发世界流感大流行,即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 1977 年世界流感大流行。根据湖南暴雪冻害记录, 1954 、 1964 、 1977 年的暴雪冻害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事件或厄尔尼诺事件中的太阳黑子谷值年,其后, 1-4 年内爆发全球流感大流行。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发生严重冰雪冻灾, 2009 年全球流感大流行。灾害链有规律可循。 根据湖南暴雪冻害可以预测的六大特征,在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可能的太阳黑子低值年 2018 年和 2029 年湖南将发生低温冻害,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 2018 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根据中国北方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 2011 年、 2015 年、 2018-2019 年是预测的厄尔尼诺年,因而是可能的北方严重低温冷害年。 根据统计规律,本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冻害的预测和预防形势严峻,低估或忽视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丁一汇院士指出,要研究在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下,天气、气候异常事件发生的规律和原因,以及重现期变短等问题。要立足于防大灾、重灾甚至巨灾出现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 1957 、 1969 、 1972 和 1976 年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 1947 年至 1976 年拉马德雷 的冷位相。其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这次地震是 20 世纪以来第二大强震,仅次于 1960 年的智利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后,全球进入 60-70 年代的低温期,期间共发生 7 次大于 8.5 级地震。 综上所述,萨摩亚 8 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由于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拉尼娜年和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冻害,地震和强潮汐导致的气候变冷将加剧流感的爆发强度【 2 】。 在温室气体不断增加的条件下, 1940-1980 年间的气温降低原因值得关注(见图 4 和图 6 )。我们应该相信事实,而不是流行的假说。 5. 最新的证据      变异的厄尔尼诺最终没有给美国带来暖冬,这一点在 10 月初开始得到确认,持续寒冷潮湿的天气使美国滞后的大豆作物面临威胁,根据美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止 10 月 4 日 ,美国大豆落叶率 79% ,收割进度 15% ,作物优良率 67% ,这表明美国仍有大部分的大豆面临威胁,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美国大豆的生长优良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3 】。   今年是国际天文年,广东天文学会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去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异常低温冰雪气候,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而今年太阳黑子至今仍是低迷状态,广东地区或许又将迎来一个 冷冬 。   近两年太阳黑子稀少。近两年 , 不少地方气候异常,去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冰雪天气,广州等地连续两年出现几天乃至十几天气温低于 10 摄氏度 的少见低温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地球厄尔尼诺有关。但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    据了解,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黑子多寡通常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表示,相对数越大,表示太阳黑子越多,其规律呈现 11 年左右的周期。近两年,太阳活动及其黑子的异常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黑子特别少;二是太阳黑子周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    而 2007 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 7.5 ; 2008 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 3.7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台在 2009 年 8 月,连续 31 天观察不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相对数为 0 。    同时,太阳黑子周期,通常为 11 年。但第 23 个太阳黑子周期(注:自 1755 年开始对太阳黑子活动进行标号统计)从 1996 年开始(注:以黑子活动最少年为周期起点),已过去 13 年,却至今仍未经常看到太阳黑子明显地成群出现。当今太阳黑子周期之长,为十八世纪以来之最。    近两年太阳黑子处于百年来最低迷状态。据悉,太阳黑子低谷年,会引起太阳某些辐射强度降低,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环流的变化,甚至引起地球气候异常。   太阳黑子与冷害有关吗?广东天文学会通过探源溯流,认为两者的相关性是颇高的。   统计资料显示, 1996 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 8.6 。 1996 年初,广州以及广东的天气偏冷。当年广州的 2 月平均气温只有 12 摄氏度 ,比常年平均值低 2.3 摄氏度 ,也是全年最低气温的月份。 1986 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 13.4 。 1986 年末至 1987 年初,我国不少省、市出现低温天气。此外, 1964 年, 1954 年也曾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并出现显著气温偏低现象【 4 】。 参考文献 1. 科学家称袭击萨摩亚巨浪高达 14 米 。 2009 年 12 月 04 日 16:08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9-12-04/160819191826.shtml 2. 杨学祥,杨冬红。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的变化趋势。生命与灾害, 2009 ,( 11 ): 4-7. 3. 孙晓飞。中信建投: USDA 报告好于预期 油脂走向价值回归之路。 2009 年 10 月 13 日 14:54   来源:和讯特约 和讯网。 http://futures.hexun.com/2009-10-13/121325682.html 4. 李建基。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 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 冷冬 。 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5209 次阅读|1 个评论
澳大利亚《新闻周刊》:变冷,还是变热
杨学祥 2008-10-14 16:06
最近的科学数据显示地球的气候正在变冷,而不是变热,变化的原因是影响地球冷暖的引擎太阳对地球的辐射正在减少。一些科学家认为从 1970 到 2000 年之间的地球变暖的时期,正好也是太阳黑子活动的活跃期,而近来太阳黑子的活跃程度正在降低,那么《京都议定书》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倡议是否正确呢 ? 澳大利亚《新闻周刊》提出的问题,我们早在 4 年前就提出来了。 我在 2004 年 3 月 23 日 指出,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2000 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 年到 1944 年, 1978 年至 2000 年。 20 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 ) 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势头将逐渐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时期将在未来 30 年内发生。海洋巨震将深海冷水翻到表面,吸收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 。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 据法新社报道, 2007 年 8 月 9 日 发表的一项报告称,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自然力为什么在 2005-2006 年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我们早在 2004 年就做了理论证明,新闻媒体也作了相关报道。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 。 由此看来,自 1998 年以后,中国气温呈逐渐下降趋势;全球气温也难以恢复到 1998 年的水平,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事件功不可没。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 参考文献 1. 变冷,还是变热。 澳大利亚《新闻周刊》。北青网 - 第一财经日报: (08/09/17 09:13) 。 http://dycj.ynet.com/article.jsp?oid=43247697 2. 杨学祥 .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 2004-3-23 ) .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3/23/1122001.htm 3. 杨学祥 . 再论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 ( 2004-7-13 )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http://guancha.gmw.cn/2004-7/13/2075001.htm 4. 杨学祥 . 地球是在变热还是变冷? 2006-10-30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随笔杂谈 .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1612 5.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 2006 ,( 9 ): 20-22 6. 杨学祥 . 给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修改稿) . 2006-8-29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iso14000.sh.cn/forum/20068372.htm 7. 杨学祥 . 冷静看待气候变暖 . 2007-2-11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学术观点 .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439 8. 杨学祥,杨冬红 . 自然力抑制了全球变暖:郭增建的海震调温说得到证实 . 2007-8-14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71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8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