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一丝不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魏东平的一丝不挂再多说一个成语
热度 12 陈安博士 2013-3-4 18:31
  魏东平的新博文有点意思,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那个老笑话,俺曾经转过,如下——   老板让人力资源部的人考核员工,其中一道题是“补充成语”:一__不__   考试完,成绩区分度不大,人力资源部的人不知道到底开掉谁留下谁,老板拿过考题说了一句:凡是填写一丝不苟的全部留下,填写一丝不挂的全部开掉。   问题豁然开朗,解决了。   ——————————————————   后来又看到一个考题,小学生留作业,也是填写成语,__颜__色   老师拿回作业本,一下子就说,肖子和松子你们俩是家长给做的。   肖子和松子纳闷了,老师怎么知道的?   老师说道:全班同学,就你们俩填的是“察颜观色”,人家都写的“五颜六色”。   对了,是察“言”观色还是察“颜”观色啊?我有点二乎!  
个人分类: 物论|7252 次阅读|26 个评论
一丝不苟地一丝不挂
热度 9 dongping2009 2013-3-4 15:49
一丝不苟地一丝不挂
一丝不苟地一丝不挂 魏东平 不由得感慨一下。这不,春节刚刚过去,便接连被几起消息闹腾, 先是有“ 可操作性极差的北京市教委减负令 ”,后又有“ 令人不寒而栗的奶粉 ”。 考虑到还有“两桶油”的逆势涨价,以及“二手房”的新政收费等等,反映了某些 当权者只对“乳”品与“房”子的交叉领域表现出一丝不挂的兴趣,而不会关心孩子们单个的“乳”品问题,也不会顾忌到普通劳苦百姓们单个的“房”子问题,当然更谈不上对他们自己的份内之事,能够职业地做到一丝不苟了。 不过,真正具有职业精神的普通劳动者们,即使是一丝不挂,也能够一丝不苟地做到极致,而充满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相关链接 “ 流放心灵 ”)。 【1】 【2】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脚踏田间|5976 次阅读|17 个评论
搬家系列之二:卖 房
热度 1 mqr 2012-10-29 13:00
卖 房 已经决定要搬家,首先要处理的就是房子。我所住的楼,是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地调二所盖的第一栋楼,命名地质 1 号楼, 1986 年入住。入住这栋楼,真是费尽了周折,以后又调一次楼层,费了更大的周折(对这些,我想另外写一篇《分楼记》)。因此,对这个楼的感情很深,决定卖房后,又拖了 20 天,才与一家中介打招呼。 找中介卖,是为了省心。但我在网上查,齐齐哈尔的房屋中介,没有一家是正规的。我选的这一家,算是比较大的,但它一不来看位置,二不领买主一起看房,只是在它那登个记,免费登一登广告,仍是买家自己来看房。而且,为了让房子卖得快,它还尽力往下压价。这样,还不如我自己卖。 自己卖,又谈何容易,一个人,无有帮手,我贴出去 25 份小广告就用了半天时间,累的气喘吁吁。有几份来看的,都把价钱压的很低,而且都嫌卫生间小,房太老而罢了。弄得我灰心丧气。 必须得卖出去,灰心丧气不行,硬着头皮得卖。实际上,对行内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事儿,然对我(辈)而言,真是天大的难事儿。想来想去,改变了策略,在熟人中宣传,让熟人帮着卖。同时又打印了 250 份广告,扩大影响面。 在我跟我的同学 M 工讲后第二天,他就领两位女士来看房。无巧不成书,原来他跟这二人并不认识,只是他在楼下遛弯时,这二人打听他附近有没有卖房的,他就把她俩领了来。这二人一看就相中了这个房。我卖的价钱又不高,双方一下谈成,于是买房者马上给她女儿打电话,叫她女儿来。等了近一个小时,她女儿来后,草草签了一个简单的合同,交了定金,合同上说的明白, 12 天后( 9 月 16 日)交清房款,这房就算卖成了,我的 250 份广告,一份没有贴出去。 事实上,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双方谁都不认识谁,彼此都存在着戒心。到交钱时买方说还差 5 万元,一下湊不齐,要求分期付款,即留下 5 万元,办完手续再交,并要求后拖三天。三天后,打电话问我同意不同意分期付款,我表示分期付款我是坚决不同意的,于是她提出不买了,就此做罢。反正押金也不多,只有 500 元(这是在房屋买卖上最少最少的押金,后来才知道,押金最少要上万元,当时真是什么都不懂)。我提出的方案是,一次付清,我们可以一起找一家中介,免得互不信任。同时我又表示,现在的中介,不一定就有我这个老头儿可靠。 她们对我最后一句话有所考虑,不到一天时间,打电话来,同意一次付清。但要先把交易中的前几道手续办了(如审档、估价、照像……),需要交钱的手续不办,即中间暂停,然后到银行去办理房款转账。我同意了这一方案,于是我与买方在 9 月 19 日这一天,早早去了交易大厅,用了半天的时间,办完了前几道手续。 中午,买方的女儿来了,我们三人一起跑农行、中行,把她们的买房款全部打到我的账户上。为了抢时间,中午饭都顾不上吃,急急忙忙回交易大厅接着办。终于在下班前,她们拿到了新的房产证。就这样,我在齐齐哈尔成了无房户。 这是我整个人生经历中的一段插曲。人,真应该什么都尝试尝试,我这个“尝试”虽然是被逼的,但也毕竟是尝试过了。接触一件新事物,就是开辟一片新天。我这次卖房,虽然成功了,那是因为我幸运,也遇到了和我一样的老实人。我们所定的合同,太简单,而且有太多的漏洞,如果对方是另外一种人,在合同上做文章,我肯定会吃大亏。这是一个不存在的“教训”,这个“教训”告诉我的是,办事一定要认真,要一丝不苟,特别是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不熟悉的事儿更要如此。
个人分类: 龙江情怀|2733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家风采(11)大师恨铁不成钢——三记钱学森
热度 1 sqdai 2010-10-27 08:13
6 月 4 日,我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参加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承蒙该院执行院长陆夕云教授馈赠一套好书:新近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钱学森 火箭技术概论 手稿及讲义》及《钱学森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于嗜书如命的我来说,这是最好的礼物。在归程的火车上马上捧读这套书,将讲义之外的所有文字全部读完了。这里只记下一点没听说过的轶闻。 2007 年 6 月 16 日 ,中国科大 1958 、 1959 级近代力学系 71 位校友(包括 3 位院士:伍小平、杜善义、吴有生)聚集在中科院力学所,畅谈当年聆听钱学森讲授“火箭技术概论”的感受及所受影响,经整理的录音记录作为附录,刊载在《钱学森 火箭技术概论 手稿及讲义》的末尾( 336 ~ 342 页),其中提到他们目睹钱先生两次生气的轶事。 中科大 58 、 59 级是该校的头两届学生,他们的福气令人羡慕:一群我国最出色的科学家为他们授课,例如,在近代力学系,就有钱学森、郭永怀、严济慈、吴文俊、钱临照、林同骥等著名大专家讲课。钱学森先生讲授的“火箭技术概论”一学期 45 学时,分 13 次讲完。大家众口一词地认为,钱先生讲课富有哲理、逻辑性强、概念清楚、关键公式的演绎都不用看讲稿、板书工整、语言规范。有时,课末留一段时间,给同学们讲做人道理,讲爱国精神,讲科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给大家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据同学们回忆,平时,钱先生上课都是和蔼可亲的,笑眯眯的,就有两次却扳起面孔生气了,都是为了学生在考试卷子上捅了漏子。第一次,考试中有一问:“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有一位同学的答案是 7.8 米 / 秒。钱先生非常生气地说,“你的基本概念都不对!自行车都比你快!”他还说,这个问题现在如果不提的话,以后就不光是流汗的问题了,要流血啊!还有人回忆道,当时他真是气极了,说过这样的话:“古人讲,下笔千钧,你这一下相差一千倍!还要不要你做这个工作?你对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负不负责任?”说得大家心里砰砰直跳,终生不敢忘记。 第二次生气导致 58 级学生推迟半年毕业。钱先生有一次考试设问:“火箭燃气分子量是多少?”同学的答案不大理想,最离谱的回答是 0 ~ 100 。当时钱先生非常恼火,找了助教问了情况,打听了他们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的修课时间,他觉得这些基础远远没有达到基本要求,于是建议 58 级学生多修半年,专门补学数理基础和物理问题的数学建模。他还在黑板上写了: 严谨、严肃、严格、严密 这八个大字,反复告诫大家:做学问必须一丝不苟! 钱 先生的这两次生气,让他的学生们记了一辈子,而且一辈子受用不尽! 写于 2009 年 6 月 5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85392.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10700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