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野生动植物保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之竹叶青
jxhzs85 2010-10-28 19:34
竹叶青蛇 (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 bamboo snake )是蛇目蝰科蝮亚科的一种。又名 青竹蛇、焦尾巴。主要分布于中国 长江 以南各省、区。在西部,向北可达北纬 33 (甘肃文县)。国内分布在吉林 , 中国南部 , 台湾 , 海南 , 从云南到甘肃 ( 东南部 ), 东到江苏吉林长白山也曾发现。 通身绿色,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眼睛、尾背和尾尖焦红色。体侧常有一条由红白各半的或白色的背鳞缀成的纵线。头较大,呈三角形,眼与鼻孔之间有 颊窝 (热测位器),尾较短,具缠绕性,头背都是小鳞片。发现于海拔 150 ~ 2000 米的山区溪边草丛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路边枯枝上或田埂草丛中。多于阴雨天活动,在傍晚和夜间最为活跃。以蛙、蝌蚪、 蜥蜴 、鸟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卵胎生。 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    食物:啮齿类动物 , 鸟类 , 树蛙 , 小型蜥蜴 .   食欲:一般   性情:神经质 , 具攻击性   毒性:血液毒素 , 毒性一般 , 极少发生致命事件 , 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 .   繁殖:卵胎生 , 产幼蛇 1025 条   生存状况:较常见     咬伤症状: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 2 个,间距 0.3-0.8 厘米 。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 在福建、台湾、广东等省,是造成 毒蛇咬伤 的主要蛇种。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 30 毫克。人被咬伤后,伤口局部剧烈灼痛,肿胀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竹叶青蛇咬虽不致有生命危险,但咬伤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
个人分类: 未分类|480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