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纯净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德国科学家:我们不喝纯净水
热度 2 gdn 2015-7-21 12:43
http://tech.sina.com.cn/d/2015-07-20/doc-ifxfccux2802102.shtml?cre=sinapcmod=gloc=27r=urfunc=2 自动播放 新华炫闻-新华微视评:为什么德国人不喝这种水?   纯净水是市场上最常见的瓶装水,约占瓶装水市场总量的70%左右。   新华网“新华微视评”《德国人为什么不喝这种水》引用数名德国科学家的观点,认为纯净水不但不含矿物元素,甚至会从肠道黏膜“偷走”矿物元素,存在致病风险。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生化学教授、美国营养学会会员福曼认为,纯净水非但不含矿物元素,反而会带走人体内原有的营养物质。   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食品化学教授巴尔格则认为,纯净水会从肠道粘膜里析出矿物元素,“如果我们饮用过多这样的水,会导致一些健康风险。”   德国镁研究学会主席契思特教授则认为,如果只喝电解质含量很少的纯净水,将不利于身体健康。   因此,“在德国的超市,你很难找到纯净水。因为纯净水中几乎不含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矿物元素。大家(德国人)都知道,这是不健康的。”从事营养咨询工作的卢克女士则这么介绍。
1672 次阅读|3 个评论
市场上瓶装水的类型与优缺点
热度 5 bqzhu 2013-10-7 21:10
地球表面有 75% 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只有 1% 的水是可以被饮用的一、二类水,而符合各项人体健康标准的优质山泉水 1/1000000 。然而这些极少量的优质山泉水并没有合理被人们饮用,而是相当部分被用于其它用途,或被污染成劣质水。 人体重的 60% 由水组成。成人每天饮水量为 1.7 升左右。瓶装水的需求量每年以近 30% 的速度递增,但健康饮用水在瓶装水中比例并不高。当前市场上的瓶装水有以下几种类型,各种瓶装水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要偏听各种广告宣传。 ( 1 )山泉水: 取自山区从地下自然流到地表的水,水质主要受地表地层和生态环境控制。许多山泉水有益与有害元素长消搭配合理,有害重金属含量低于 WHO 控制标准的 1/10 -1 / 100(如 Pb 0.1微克 / 升) , 有较高的有益元素含量 ( 如 Ca4000 微克 / 升 ,Mg1000 微克 / 升 ,K350 微克 / 升 ) 。水质为中性,适合人体不同器官的酸碱、阴阳平衡要求。水的活性好,是天然小分子团水,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参与新存代谢过程。但仍然有不少瓶装山泉水并不符合山泉水的要求,存在或有害重金属含量较高,或有益元素不足的情况,只能称为天然水;如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 品牌 “大自然搬运工”的水,是从供运地大的水库搬运来,水的来源复杂,质量难于稳定,其中有些水的有害重金属铊的含量就超标了 10 倍(国家和 WHO 标准均为 0.1 微克 / 升)。 ( 2 )冰川水: 来自高寒冰川溶解的水,因此不易受到各种人为污染,水源也较为丰富。但此类水没有参与地表的水 - 岩相互作用过程,是不沾地气的天落水 , 因此常缺少有益元素,而有害元素含量常高于优质山泉水,特别是镍含量在有些冰川水中是超标的。关于冰川水低氘有益健康的说法是缺少科学实验依据的。 ( 3 )纯净水 :通过蒸馏、去离子、反渗透等技术人工制备的水。水的纯净度受到成本和能耗控制。此类水普遍缺少有益元素( Ca 、 Mg 、 K 低于 50 微克 / 升),而有害元素含量只达到 WHO 的基本要求(如 Pb 在 1-10 微克 / 升)。由于分子团结构明显区别于天然水,使水的活性差,不易被人体吸收,使新存代谢过程减弱。因此长期饮用纯净水将使人体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下降,而产生各种疾病。 ( 4 )承压水 :通过打深井自喷获取的深层高压封闭水层的水,水质不受地表环境影响,因此没有人为污染。压力使矿物质溶解度增加,因此水质趋近于矿泉水。但在自喷到地表时,由于压力下降而产生沉淀。封闭地层常为黑色页岩、火山岩等,不是产出优质山泉的地层,有害元素易超标。同时水体长期封闭在几千年上,老龄化,水的分子团偏大,活性差,不利于人体吸收。 ( 5 )纯净水的变种: 碳酸水(苏打水)为加入二氧化碳的纯净水,偏酸性,适合部分人群的口感。矿物质水为加入有益无机元素化合物的纯净水,同时水中也增加了酸根( Cl - , SO 4 — 等),影响口感,也不利于健康。 ( 6 )矿泉水 :含有各种溶解矿物质与元素总量超过 250 毫克 / 升的天然水,来自特定的有热液活动的地质环境(火山、温泉、花岗岩接触带、地震带等),含有益元素丰富,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含有害元素也常常超标。不少矿泉水钙含量过高,喝多了易生结石,不利于健康。矿泉水煮开后表面漂有白末,用于泡茶将大大降低茶水的品质。 ( 7 )井水: 从水井抽取土壤、松散沉积物中的浅层地下水,水源广泛,成本低,但水质易受到地表环境影响,容易出现有害有机物和大肠杆菌污染。 ( 8 )电解水: 通过钛铂合金电极-杜邦膜分隔的电解池电解水在阴极区得到偏碱性、金属离子富集的水为电解水。电解水以自来水为原料,电解并不能明显改善水质,只是增加了水的硬度,使对人体有益的钙、镁离子富集,但水中所含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离子也同样富集。同时碱性偏高( PH8 )的水水对人体没有好处。在 2007 年和 2011 年 WHO 对饮用水标准的指南中都指出了 “ PH 值大小不是判别对健康影响的标, ……从健康安全角度,没有必要对饮水 PH 值加以限制 ”。电解水对人体是否有好处只能因地因人而异。在水质偏硬的地区(如西南、西北地区)电解水对人体是有害的,在水质偏软的地区,通过电解增加硬度对人体有一定好处。目前市场上推出的人工小分子团水是在电解电场的基础上再加磁场作用,称是模仿大自然过程,使水的分子团变小。此法有一定好处,但增加成本和能耗。自然界本来就存在天然小分子团水,何必多此一举。
个人分类: 资源能源|14452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新型凝胶可滤出纯净水
redtree 2013-8-26 10:11
新型凝胶可滤出纯净水 来源:新华国际 发布时间:2013-8-25 12:05:58 【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8月22日报道】题:用一种新型凝胶把水里的细菌挤出去(记者肖纳西·费罗)。 紧急情况下,清洁的饮用水可能难以找到。洪水、地震和飓风可能让通常的水源不再安全。 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很多人用不上清洁的水。在这之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决定研制一种净水系统,无需电源就可迅速灭菌。他们设计出一种海绵式的灭菌聚合物凝胶,可以吸收水分,挤压时释放出净水。 这可能成为一种确保人们用上净水的极其迅捷方便的方式。把污染的水煮开可以去除像贾第虫一类的可怕寄生虫。但是,自然灾害过后,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把需要的水烧开,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从自己的汗液中挤出饮用水。 一块4克重的圆柱形凝胶每挤一次可净化半升水,可重复使用超过20次而不会失去灭菌能力。这种材料的发明者之一胡晓(音)估计,一块可置于衣兜内的凝胶的制造成本约为50美分,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由紧急援助人员从直升机上投放。研究人员计划于不久的将来在缅甸实地试验他们的发明。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1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纯净水的问答
andydong 2013-6-5 18:46
1 、目前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矿泉水或者打着地下水旗号的饮用水与普通纯净水有何差别? 当前市场上销售的商品名称很多,一般认为 矿泉水 和 山泉水 应来自天然或地下, 纯净水 可通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常规处理再加上反渗透处理生产,再经过超滤等处理可生产符合国标的 瓶装纯净水 ,或者纯净水经过强化人体必需的钾、镁等元素,生产符合企业标准的 矿物质水 (附图)。 另外,根据国家标准 GB10789 《饮料通则》对包装饮用水做了分类,根据水的来源、加工方式等特点,分为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泉水、其他天然饮用水、饮用矿物质水、其他包装饮用水共 6 类。上述包装饮用水目前按食品管理,执行标准不同于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2 、所谓矿泉等“矿”水对人体是否起到有益作用,目前工业污染较多,是否会影响到一些“矿水”所用的地下水? 如果饮用水强化钾、镁等微量元素,或称矿物质,是食品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和蛋白质、之类、糖类、维生素和水并列,对人体是有益的。工业污染对水源有一定影响,但如果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安全性应能保证。 3 、所谓的“矿”水对人体补充矿物质起到的作用有多大?人体补充矿物质主要渠道是什么?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是人体内无机物的总称。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有钙、磷、钾、钠和氯等,它们是需要量较多的宏量元素;铁、锌、铜、锰、钴、钼、硒、碘和铬等则是需要量较少的微量元素。如上述,矿物质是食品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因此人体主要通过食品摄入来补充,饮用水也属于食品。 4 、这种“矿”水是否只是一个概念还是确有奇效? 如上述,矿物质是人体必需,不通过饮用水,也能通过其他食物摄入来补充,比如牛奶中的钙、菠菜中的铁、强化碘盐中的碘等都是人们熟知的矿物质摄入来源。不能简单的用“奇效”来概括,所有食物的营养素也有个“量”的问题,缺乏时对人体健康有害,比如钠和钾形成细胞的重要运输动力;过量摄入矿物质也有副作用,钠摄入过多可能导致高血压。
2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纯净水,喝还是不喝?
andydong 2013-5-21 11:11
近日,国内某知名瓶装山泉水因标准过低和水质来源问题备受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又引发了新一轮饮水安全的热议。 作为民生热点问题,食品安全舆论一有风吹草动,伤不起的消费者就如惊弓之鸟,不知所措。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食品中重要营养素之一。喝什么样的水才安全?纯净水喝还是不喝?这是一个问题。 纯净水安全与否,要看是否遵循相关标准,在我国有 GB19298-2003 的《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和 GB5749-2006 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都属于强制性国标,对饮用水中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各种指标都做了详细的限量规定。一般来说,在标准体系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要求是依次增高,企业标准应该是最严格的,这意味着只要满足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必定是满足国家标准的。 此次被关注的这家自称“饮用天然水”的瓶装山泉水据说是符合浙江地方标准( DB33/383-2005 ),其中的两个关键性指标砷和镉要求低于 0.05mg/L ,而国家标准为低于 0.01mg/L ,显然地标比国标宽松些。地方标准的制定应该首先是满足国标的,怎么可能是地标低于国标呢?这里面或许有两种可能性,要么是该地方标准制定时有企业的商业利益驱使,要么是当初制定地标的标委会“坏了江湖规矩”。 当然,对老百姓而言,不管是什么“标”,安全就好。瓶装纯净水采用更现代化的净化处理,还强化了更多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矿物质水,相较于普通的自来水加热,属于“冷杀菌”方式,属于营养改善型的饮用水。老百姓愿意为纯净水和矿泉水买单,希望买到的是更安全、更营养。 但这并不是说,纯净水和矿泉水就是安全的,自来水就是不安全的。人体系统经过千百年的进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需要更多天然安全的食物来源,包括水。细粮吃多了,搭配点粗粮;鲍鱼龙虾吃多了,偶尔来点小葱拌豆腐;纯净水喝多了,来点自来水调和下:这是饮食平衡的基础,不可厚此薄彼。 食品安全是伴随科学进步而改变的,喝水问题也是如此,就如旧的饮用水标准无需检测溴酸盐,现在新标准就有了这一指标。产品要求就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标准要求的步伐,跟上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期望。 如果水源地垃圾遍地,就别说是“选取优质水源”;如果办企业的目的还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别违心的宣布“希望标准越高越好”。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老百姓的眼睛也很雪亮,企业还需正面对待媒体和老百姓的质疑。“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尤其适用于做食品的企业。 据说现代都市人的梦想变成了“农夫、山泉、有片田”,这其中也包含吃上安全的食品、喝上干净安全的水,不管是山泉水还是自来水,可以放心大口畅饮,无所顾忌、不留后患。
2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纯净水更无益健康
热度 2 tarimriver 2013-1-10 09:56
网上报北京水专家多年不喝自来水而喝矿泉水,矿泉水没有自来水的污染,对健康无害,但喝矿泉水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是平民百姓所无法承担的。相对于矿泉水,纯净水就便宜多了,好多人基于对当前环境污染的担忧,可能选择纯净水,但纯净水虽然健康,但对健康无益,甚至会带来疾病。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由于自然原因,地表地下水含盐量非常高,当地人煮羊肉都不用放盐,人们渴望喝一种健康干净的水。一位家里很有钱的局长,日常用水都用纯净水,这样喝了几年,孩子得了一种怪病,全身酥软,站不起来,到处求医无果。 纯净水是经过分离过滤装置的饮用水,一方面滤掉了水中的有害物质,另一方面也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前面提到的局长的孩子就可能是由于长期饮用这种缺少钙、缺少微量元素的水,才引发怪病。 问题的根部解决途径就是政府部门真正将环境保护工作做好,用绿色 GDP 作为考核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让百姓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用电视台的记者辛辛苦苦的拿着话筒去追逐虚假的民众幸福。
2749 次阅读|2 个评论
巧用柠檬
热度 2 ma00186 2012-7-17 13:23
北京的水硬度大,烧几次开水,水壶底就会结一层水垢。有了水垢清洗剂后,我便定期用它来清洗水壶。前几年,饮水机流行起来,我家也买了一个,从此喝上了纯净水,也免去了烧开水、清洗水壶的麻烦。 去年的一天,上初二的KY在饭桌上说,科学老师讲喝纯净水不好,因里面不含矿物质。我没太在意,想着矿物质可以从别的饮食中补充嘛。可有一天,我读到了纯净水的危害,其中之一是纯净水会把体内的部分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尿排到体外。我认真起来,决定不喝纯净水了。可怎么处理水垢呢?我想到了柠檬,水垢是碱,柠檬是酸,一中和不就好了。 从此,我烧开水时,便在水壶中加一片柠檬,烧出的开水气味好,水壶底也不见了水垢。
个人分类: 生活中的科学|371 次阅读|2 个评论
凝固点为-40℃的纯净水与五边形的冰晶——水的奇异性质有此一说
热度 1 hillside 2012-4-20 17:57
  《水资源研究》2008年9月第29卷第3期《水的特异性质研究进展》一文在“水的相变研究的新发现”部分介绍了几个奇怪的发现:   1 纯净水的凝固点为-40℃   作为常识,人们都知道,水的冰点是0℃,但有趣的是,纯净水要在-40℃才会结冰,那么为什么普通水却会在0℃结冰呢? 最新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降至-10℃后,矿物质、杂质才会成为结冰核心,原来在水中有一种“致冰菌”,它表面有一层特殊的 磷脂蛋白,正是它成为冰的晶核使水在0℃时开始凝固,假如没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冰将是另一副模样了,甚至连同地 球上的生命形态也可能大大不同于现在了。   2 水在+20℃也可凝结成冰   最近,韩国的几位科研人员在使用STM观察电子如何穿过一层水膜到达水膜下的电极过程中获得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在观察过程中,他们通过检测仪器显示的异常数据得知,STM带电金属尖端在水膜上下振动时遭到阻碍,之所以会这样,原因是下降中的金属尖端下方的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了对尖端的阻碍。经反复实验证实,随着STM的带电金属尖端不断下降,它与水膜下面电极的距离也就越近,两者之间形成的电场就越强,当达到大约两个水分子的距离时,在强电场作用下,水转化为固态,这一发现打破了只有降温才能把水变成固体冰”的传统观念。   3 冰有13个相   水和自然界的许多物质一样,都是以固体、液体、气体3种聚集态存在的,最初的理论把固态冰看作一个相,但近年来,科 学家发现水的相图之复杂,相变内容之丰富令人惊讶,在2002年绘制的水的相图中,固态冰包含了9个相(如图2)。而2006年最新研究发现,水能凝结成13种类型的结晶体,除普通冰以外其余各自的冰都有自己奇特的个性,有在-30℃才凝固的超低温冰,它的坚硬程度可和钢相媲美,能抵挡炮弹轰击,有在+180℃高温下依然不变的热冰,冷水浇上去会嗤嗤沸腾,还有的冰密度比水大,将它放入水中就会立即下沉,号称重冰。这些特殊冰的产生是由于水分子排列和致密程度不同造成的,它们不仅可以用人工方法获得,在自然界宇宙星系中也存在。   上述文字的第二部分“水在+20℃也可凝结成冰”表达得似乎不很清楚。同一作者在该刊的小短文《五边形结构的水》中称“最近,由英、德等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冰在纳米尺度上的平面结构为五边形,而非正常的六边形。了解冰的纳米结构尤其是冰粘附在固体表面时的纳米结构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冰晶如何形成。冰晶的结构在人工造云、降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项发现带来的启发是人们在寻找用于人工造云、降雨的冰核物质时,并非一定要集中在六边形外观的材料上,五边形等其他结构外观的材料也能同样适用。”   同一作者在该刊的小短文《水是反磁性体》称:“磁场的磁力线实验说明, 铁是容易让磁力线通过的新磁性体。而水是反磁性体, 在一个优质U 型玻璃管中装上水, 如果向一头的水面施加磁力, 水就受压迫; 另一端的水面就会上升。”   上述文章没有标注外文参考文献,我也不知真假,所以只能姑妄听之。作者所称的纯净水我也不知是否有科学的标准,只是常见到瓶装纯净水的标贴中有“32道净化乃至64道净化”一类的词语。
个人分类: 科技观察|10627 次阅读|2 个评论
什么时候才能不用喝纯净水啊!!!????
热度 1 JianTang 2012-2-9 22:24
2月3号,我们这里出现了苯酚泄漏,污染了取水口,结果我们在没接到通知的情况下,喝了污染的水,洗漱也用这些污染了的水,直到感觉到水的异常以后,才去买水。 一周时间了,现在超市的纯净水依然抢手,想洗个澡也不敢。 被慢性污染习惯了,极性污染来了也照样会腹泻,听说医院腹泻去吊水的人多得不得了! 我开始没认为这么严重,想很快就过去了,因为市政府说是氯气超标! 傻了,竟然没认为严重! 信誓旦旦的说是氯气超标,哈哈,我很不想承认松弛智商问题,因为真实智商问题我们就惨了!!!,但如果智商没问题我们也好不到哪儿去啊! 直到南通都抢水,我才真正认识到严重了,就喝纯净水吧!
2842 次阅读|3 个评论
红薯流紫水
热度 2 pingcn 2011-10-22 20:19
洗了几个红薯,放在盘子上,过了一会儿才煮。 然后发现,盘子上留下了蓝紫色的水、水渍。 这红薯是紫色的皮(是偏红色的那种紫)、白色的心儿, 洗完怎么会流蓝紫色的水呢? 此外,煮完红薯以后,水是浅浅的绿色。 这是朋友农场上种的红薯,不太可能被“染色剂”处理过。 而且,虽然不是“红心儿”红薯,蒸了吃,仍是面面的,很甜。 那么,这种洗了就流紫水、煮了水泛绿色的现象,是为什么呢?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可能是我们的水质有问题? 比如,偏碱? 红薯中含有的某种或者某些物质,对酸碱度比较敏感?遇碱变蓝紫色? 以前曾经发现,紫甘蓝会流出蓝色的水,估计原理是一样的? 嗯,改天用纯净水试试看。听说,饮用的纯净水是略微偏酸的,pH要求是“5-7”。 用纯净水,应该不会再流紫色的水了吧?
40 次阅读|2 个评论
你想要喝什么水?
eloa 2008-10-16 09:55
云无心 发表于2008-10-16 星期四 7:09 (发表于9月7日《新京报》) 对于保健食品食疗的特殊偏好,使得我们对于喝水也就有了特别的关注。不说纳米水磁化水等等似是而非的概念可以刮起一阵又一阵的旋风,就是平常的瓶装水,也经常为了矿泉水纯净水的优劣争论不休。再加上矿物质水的出现和内幕,更把这种口水战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于矿泉水,就像贴了有机绿色标签的蔬菜一样,总会受到更多的追逐。而国家标准,也对矿泉水有着明确的界定。简单说来,除了天然未经污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其中含有有益的成分。这些有益的成分包括: 锂 、 锶 、 锌 、 硒 、 溴化物 、 碘化物 、 偏硅酸 、 游离二氧化碳 和溶解性总固体。这九类成分(当然最后那个溶解性总固体也可以看作前面各成分的总和)中只要有一种达到了规定的指标,就可以叫做矿泉水。也可以这么说:纯净水都是一样的,矿泉水却矿得各有不同。对于矿泉水的作用,典型的说法是偶尔喝一点没有立竿见影的好处,但是长期饮用就有保健作用。当然这些保健作用和长期属于很难界定的东西,更多的信则灵的意思。就像有个搞笑广告说的:如果你连续一百年每天喝一杯我们的产品,你就一定能长命百岁。的确,列出的这些成分对于人体是必需或者有益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从饮水中获取。毕竟人还要吃各种食物,而通常食物更能提供各种成分。如果水源很好,装瓶保存过程又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矿泉水倒也至少不会有害,只要承担得起,即便用它来煮饭也没有什么不好。 (图注:Perrier矿泉水广告) 美国的瓶装水和药品食品一样,是由 FDA 来管理的。可能因为美国人对于水的保健作用没有什么兴趣,所以 FDA 对于水的有益成分没有什么要求。他们也没有我国的矿泉水的概念。类似的东西一种叫做 mineral water ,要求是来自于受保护的地下水源,其中溶解的固体成分超过 250ppm (每升水中 250 毫克)。而在我国定义中,如果是靠这项指标来成为矿泉水的话,要求是 1000ppm 。另一种东西叫做 spring water ,连这项指标都没有了,只是要求来源必须是依靠自然的压力流到地面的水,也就是我们说的泉水了。 不过 FDA 的规定中有一条是不许向瓶装水中添加别的成分,允许的例外只有氟或者防止细菌生长的成分。如果加了别的矿物质或者调味成分,就不能使用上述名称,而只能叫含有某某成分的瓶装水。在中国,矿物质水的出现是一个成功的文字游戏。通过往纯化的水中加入矿物质成份而得到的矿物质水,完全可以给人矿泉水的错觉。行业内幕被揭开了,却完全没有违法的地方。既然没有矿物质水的国家标准,当然就也没有违反之说。 纯净水是瓶装水的另一个方向。矿泉水是希望其中含有矿物质。其实普通的江河湖水中还不少,只是这些水中还含有许多有害成分如重金属和细菌等等。为了卫生健康,只好进行净化,而净化的过程就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不管有益的还有有害的成分,统统赶尽杀绝。以前的净化工艺是蒸馏,不过成本比较高。后来的新技术,诸如离子吸附、反渗透、微滤、超滤等等,也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离子成分。不过,相对于这些无机物质,致病细菌的危害更为直接,所以纯净水的杀菌更为关键。目前也有了许多各有利弊的杀菌工艺。 (图注:五大连池矿泉水) 我们天天都要喝水,只要水里的重金属和致病细菌等有害成分的含量低到不影响健康的地步也就可以了。非要从水中寻找营养保健甚至食疗作用,大概只能徒增负担,给商家提供一个炒作赚钱的途径而已。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2838.html
个人分类: 健康|174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