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直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逻辑分析与直觉判断
热度 5 cutefay 2012-11-6 17:46
搞科研的人往往很注重逻辑分析,也因此,说一个人的观点“毫无逻辑”之类的话,是很伤害科研人员的自尊心的。 而在其他一些事情上,有时候直觉判断似乎比逻辑分析更为可靠。 在股票预测方面,似乎那些科学方法预测都不可靠,投资股票是否能赚到钱,似乎更多的是看投资人的个人直觉。 之前看《明朝那些事儿》,其中说到朱元璋打仗,很多部下认为应该怎么打,但朱元璋的观点和他们总是不同,但按朱元璋的观点总是能打胜仗。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219 次阅读|10 个评论
直觉和执行力
热度 1 shuilinxi 2012-10-29 17:05
我觉得做研究最重要的是两个:直觉和执行力。 一般人主要是注意冰山水面以上的部分,这部分大家觉得是实体。但有的人会意识到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无论什么研究其实都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冰山绝大部分不在海面上,而在海里。人类只存在短暂的年限,而这个世界已经存在太久太久,我们所知终究是沧海一粟。所以,直觉对于一个研究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直觉能帮助我们看到整个冰山。 培养直觉需要做的三件事情是:1积极关注别人和其他学科的研究工作,吸收他人长处;2注重文理结合,左右脑一起用;3培养艺术品位,开发右脑潜能。 执行力无疑至关重要,只有具有一流的执行力,才能写出一流的paper,做出一流的课题。 执行力也是毅力的一种体现。 光荣只属于那些坚持并为追求之事业付出激情和汗水的人!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953 次阅读|2 个评论
汤川秀树:创造力与直觉
quantumuniverse 2012-6-17 07:59
创造力与直觉——东方与西方 以下文章选自《创造力与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 汤川秀树 著 周林东 译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年,第二编〈关于思维方式〉 其中标题后的 表示此文章在原书中的页码。 汤川秀树( 1907—1981 ),“由于在核子力理论的基础上预言了介子的存在”,获得了 194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晚年发起成立日本创造性研究会,致力于对“人类的创造性”的研究。 他在幼年时期接受了“标准”的经典诵读教育,并受益终生。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认识也极为深刻。目前社会上许多人认为这些经典已经过时,相反汤川秀树通过认真的分析、比较,认为它们非常具有“现代性”。 p43 1 东方和西方 我去美国以后已经过了整整四年了。回顾起来,我意识到日本和世界在此期间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甚至和两年前我上次回日本时相比,我有一种似乎已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错觉。不过,自从我们开始在美国生活以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发生任何特殊的变化。我的住处离哥伦比亚大学只有二三分钟的路程。在哥伦比亚大学,我从 1949 年起就当了教授, 除了每天来回于住处和大学两地之间所花费的时间之外,我和城市接触较少,因此我同样也倾向于孤立于一般的美国人之外。来自日本的访问者仍旧源源不断,尽管人数正在逐步减少。 虽然日常生活在表面上没有发生任何显著的变化,但是我个人的精神状态却变化很大。如果把我的前两年和后两年比较一下,那么,在某种意义上,前 者是这样一段时期,当时我正在体验到我长期坚持的一个信念的正确性,那就是说,不管是日本人、美国人还是其他什么国家的人,人类都具有一些共同的人类品质,而这些品质就使得他们能够互相了解并且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生活。在后两年期间,我的上述信念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另一个问题却开始不断地出现在我的意识中了。 这个问题就是我的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怀疑;我对美国越了解,就越怀疑美国人是否真正幸福,不管他们的物质生活多么富裕。 我开始强烈地感觉到,至少美国人说的他们正在享受生活和我们东方人说的幸福,所指的不是一回事。详细讨论这个问题将需要写一本若干百页的书。但是,一言以蔽之,不仅美国文明而且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础,都是这样一个问题:一群各自怀有强烈个人意识的人怎么能够过一种像样的社会生活呢 ? 结果,人们留下这样一种深刻的印象: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结 构和个人欲望之间的冲突,有着一种觉察;这是他们不可能逃避的一种觉察。 西方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个人都应当作出“是”或“否”的明确反应,而最后的决定则要在服从多数的基础上作出。实际上,也许很难找到一种方法比这种方法更好了。不过,我 自己却发现,对每件小事都得表明自己的立场并决定是赞成还是反对,这是很不合我的口味的。不容置疑,如果人们不这样去做,就会有些问题无法解决。不过,在我看来,人们似乎在许多问题上是能够相互了解的,而且,不必那么费劲巴力,不经过个人观点之间的冲突,问题似乎也是可以解决的。 对于东方人来说,自身和世界是同一事物。东方人几乎是不自觉地相信,在人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和谐。 西方文明不是惟一的文明,而且西方的思维方式也不是惟一先进的思维方式。确实,如果世界上的人在将来要过一种真正幸福的生活,那么东方和西方在新的意义上的融合就将是必要的吧 ? 这就是在过去两年来一直占据着我的思想的那种问题。 2 东方的思考 在有这么多中国哲学、文学和历史方面的专家出席的聚会上发表有关“科学和东方的思考”的演讲,我感到十分冒昧。我只能请求诸位对于我可能犯的任何差错表示宽容。 不言而喻,现代科学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东方没有相应于现代科学的东西,而且现代科学在日本得以迅速发展乃是德川幕府时代的末期以后引进欧洲科学的结果。我觉得,仅仅这一件事实基本上说明了现代日本许多知识分子公认的一个假设: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总的说来是不科学的,因而坚持东方人的看法只会阻碍自然科学的进步。 我本人是一个日本人,因而也就是一个东方人;我生长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中,这意味着由于我继承了某一种气质,因此不管我多么想同化于包括美国和苏联在内的西方,我还是不可避免地有各种局限性。对于我个人说来,东西方的问题是一个甚关紧要的问题——我猜想,这个问题将会在我的有生之年一直缠住我不放。但是,不管我个人的经验多么不妥当,它却使我相信我们不能像一般知识分子那样简单地认为东方人的看法有碍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把它排除在外。当然,我本人可能是一个不能从中引出普遍原则的例外,但是我的事例作为许多事例中的一个却也可能有些用处。 就我的家庭背景而言,我的父亲与东方文化研究 所关系密切。他一向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且对古代中国的历史和地理以及考古学方面都非常感兴趣。他多次访问过中国,而且有点像一个中国通。至于他的个性,却有着两个外观上矛盾的方面。首先,他喜欢古老的东西,不管这些东西的样子如何,但同时他又喜欢努力回答那些一向无人解决过的新问题。由于这两种性格的结合,他似乎把从古求新这件事弄成了某种专门的行业。虽然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学问的一些分支,但是在它们中间旧事物和新事物的相对价值却是不同的。自然科学不妨说更加关心做那些有益于改善人类未来命运的事情,而我父亲选作为专业的那门特定的学问 ( 地质学 ) 则是把认识地球在遥远的过去,甚至在人类出现之前的状况当做它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和地质学关系如此密切的地理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等学科中,对于古老事物的兴趣就更加强烈了。我自己基本上对旧东西并无反感,但是既然厕身于物理学这样的研究领域中,那里的变动不息之感是特别强烈的——而且在核物理这样的新领域中更是如此——我自然对未来比对过去更感兴趣得多。我觉得,我父亲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来的那种特殊兴趣,在 很大程度上是和一件事实联系着的,那就是,中国文化不仅远比日本文化古老,而且往往是祟古的——无论从好的意义上还是从坏的意义上说都是保守的。 我父亲的天性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他极其富有想像力。现在想起来,这种品质似乎是和现代研究的基本性质相冲突的。当然,现代研究的主要特色是它们的经验主义。正如梅原末治教授刚才指出的,直到考古学之类的经验科学发展之后,我们才能获得有关古代的某些知识;在考古学中,技术和归纳法是像在自然科学中那样受到重视的。如果要扩大可考证的事实的范围,就需要各种的技术,而且我们之所以能够发现经过考证的事实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由于按照归纳法从大量事例进行推理的过程。这种类型的经验主义的精神,事实上乃是从培根和伽利略直到 19 世纪的欧洲科学的推动力。 和实用的、技术的及归纳的东西相对立的,当然是形而上学的、思辨的和演绎的东西。在古代,形而上学的思辨在东方和西方都是很流行的。特别显著的有西方的希腊人和希伯来人以及东方的印度人和中国人——尽管在地理上希伯来人应当划归东方。在西方,希腊传统被延续到了今天。虽然现时代通过文艺 复兴而看到了作为形而上学思辨之对立面的实证科学的出现,但是古代的传统却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消失。已经发生的全部情况不过是,通过伽利略和牛顿的时代,思辨的、演绎的人们和技术的、归纳的人们建立了紧密联系,从而前者那种难以控制的趋势就受到了约束。换句话说,他们既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他们不但发明了像微积分那样的新的数学方法,而且也制造出了望远镜。 另一方面,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技术一直受到了轻视,而且从未出现过才智超群的人能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那种局势。正是西方经历了上述意义的现代化过程这一事实,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地在科学的发展中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但是,一旦科学——在 18 世纪和 19 世纪——达到了一个高水平,它就开始分化成一些小的专门领域,而且个体科学家也越来越难于做到事事亲自动手。这种趋势在物理学之类的最先进的研究领域中尤其显著,在物理学中,理论家和实验家之间的明确区别在 20 世纪已经开始出现了。例如,爱因斯坦在作为一个纯粹的理论物理学家方面是和牛顿不同的。换言之,任何研究领域进步的结 果,就是事实和理论之间的一个越来越大的距离;前者是直接证实了的,而后者则是解释事实所必需的。在理论家那方面,他不得不把自己沉浸在抽象的数学和推理之中,从而古代的思辨倾向就又一次复活了。我本人在目前状况下是正在研究理论物理学,但是当回顾我的童年时代时,我觉得甚至在当时我也不曾有过任何特殊的经验的和技术的倾向。谈到倾向,我的哥哥贝螺对机械要感兴趣得多,而我则只是碰巧擅长于数学。初看起来,我们所适合于充当的角色似乎是颠倒了:他现在是一个历史学家,而我却是一个物理学家;不过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今天经验要素在历史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比它在理论物理学中所起的作用更大。 如果比较深入地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当推到它的逻辑结论时,经验主义倾向就意味着人们必须消去一切不能直接证明的东西。这就是说,我们必须不要考虑任何不能在实验上进行测量的量。但是,实际上,今天的物理学理论却涉及一些无法测量的量。甚至从 17 世纪以来物理学就已经沿着越来越精确和越来越定量化的道路持续前进了;这就导致了一种明显的脱离直接经验的抽象倾向,而且用抽象的术语表示出的一些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甚至直到 19 世纪,这种抽象过程都还没有离开事实而意味着 人们能够自行观察;与此同时,抽象的数学表示还是在自然界发生的现象的一种忠实表象。但是,到了 20 世纪的物理学,就找不到这样直接的对应关系了,而且,从物理学的高度抽象的理论中得来的那些数学关系,只有一小部分是能够直接验证的了。 现在,抽象过程就意味着把事物排比成一种数学的、逻辑的形式。再进一步,这就意味着铲除和抛弃矛盾。数学中的抽象归根结底就是将一切还原为矛盾。在这儿,矛盾是指肯定和否定一个特定的命题。如果出现这种矛盾,我们就断定我们进行推理的前题中存在某种错误,于是我们就设法排除它。如果人们不断重复这种手续,人们最后就会通过从许多给定的前提或公理出发,而得到由许多彼此相容的命题组成的一个体系。认为这是数学的任务的那种见解,就是所谓的公理学。这儿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发现矛盾在什么地方并排除引起矛盾的原因。 在这方面,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不能说是擅长的。他们不懂彻底的理性主义。日本人在这方面也同样如此。另一方面,印度人虽然同样生活在东方,但是他们却有所不同;事实上,数学和逻辑学在很早的时期就在印度得到了发展。 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在于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 这是一种敏感或机灵。一般说来,日本人似乎都具有良好的“勘”。但是,这种“勘”往往被认为是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 不过,认为直觉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没有用处,那却会是不对的。因为,如果作为追究矛盾的结果而有可能只排除一个前提而不必再干别的事,那当然就没有问题,但是,尤其在数学以外的经验科学中,却经常出现事情并不这么简单的一些情况。例如,让我们假设有一种理论,由它得出的一些结论一直是和许多经验事实相一致的。现在,让我们假设发现了一个新的事实;它和从理论中推出的结论是矛盾的。只要我们只关心矛盾,我们就除了放弃这种理论以外没有别的选择。于是就有人提出另外一种理论来。让我们接着假设这种新理论可以令人信服地解释新事实。但是,让我们也假设,新理论和旧理论迄今所能解释的那些事实之间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放弃以上新旧两种理论,并用某种完全不同的理论来成功地解释所有的事实,那就天下太平了。但是实际上新理论却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更常见的情况是,通过找到某些方法来吸取两种对立理论中的较好的部分并排除其错误的部分,以得出一种新的理论。特别说来,物理学从 20 世纪初期以来的发展,就是走了这种道路。 在这样的事例中,单靠逻辑学是什么也干不成的。惟一的道路就是直觉地把握整体,并且洞察到正确的东西。换句话说,这里更重要的与其说是铲除矛盾倒不如说是在整体中发现和谐。现在我们听到人们大谈其辩证法,它有自己的逻辑学,和形式逻辑学不同,而且辩证法被认为可以使矛盾的综合成为可能。我并不特别反对按照这种宽广的方式来诠释逻辑学,但事实却仍是,要想综合矛盾,就必须首先直觉地考察整体。而且不仅如此。即使要想找出作为矛盾的矛盾,这也只有当直觉地和同时地把握住那些矛盾命题时才是可能的。甚至在数学领域内,也有人提倡直觉主义,而不是提倡公理学。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似乎可以归纳成在多大程度上承认直觉的作用的问题。 但是,直觉地把握整体也还不够。只有当一向被忽视的新事物浮现出来时,才能有真正的创造。看来正是在这儿,所谓“勘”就开始起作用了。 在这里,一个有关的问题就是所谓想像力的问题。科学往往被看成想像力的直接对立面。但是持有这种看法的不过是那些只知道科学的一个方面的人们。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创造新事物的行为不是仅仅从已有的事物开始的。科学家本人力图在这种或那种形式下给旧事物增添某种新的东西。简言之,通过用他已经想到的东西来补充既有的事物,他就得出一个 完整的整体。如果他的尝试成功了,矛盾就将得到解决。他在初次尝试时可能并不成功,但是,如果他按照一切不同的方式来应用他的想像力,他就将终于得到真解。而且这就是实际上出现的情况。对于我们科学家说来,想像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那么,东方人在这方面有多大能耐呢 ? 当然,推广是危险的,但是看来印度人在想像力方面是大有天赋的。但是中国人怎么样呢 ? 我幼年时读过《西游记》,后来又读了《庄子》,读这些作品使我得到一个印象,即中国人是有高度想像力的,但是有一位汉学家却告诉我说情况并非如此。他学识渊博,手头拥有的实例远比我掌握的多,他无疑是正确的。确实, 日本人的想像力似乎不是特别丰富。我本人对此是远非有自信的,虽然我认为自己是生来就有一定的想像力的。我父亲更善于观测而不甚善于抽象推理,而他的想像力又胜过他的观测能力和抽象推理能力。无可否认,有许多事实证明是惹人误解的。……当回顾理论物理学的历史时,我们说得过分一些几乎可以称之为错误史。在许多科学家想出的所有理论中,大多数是错误的,因而没有生存下来。只有少数正确的理论 才继续生存。仅仅考虑这些现存的理论,会给人形成一种不断进步的印象,但是, 没有少数成功背后的许多失败,知识就几乎不可能有任何的进步。 这是和生物进化完全一样的:生物分化并沿许多不同的方向演化,许多生物不是停止进化就是灭绝了,而只有单独一种生物努力进化成了人。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曾有许多想法流产了。在许许多多的想法中,只有很少数才发展成了站得住脚的理论。 我想说明的另一个问题是直觉和想像力自行发展的方式。这儿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类比。类比是这样一些方式中最具体的一种,它们把那些在一个领域中形成的关系应用到另一个不同领域中去。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擅长的一个领域。表现类比的最古老形式就是比喻。在许多事例中,古代思想家的论证都是依靠类比或比喻的。当然,同样的倾向也发现于古希腊,但是,一种更抽象类型的逻辑学早期发展在亚里士多德所完成的形式逻辑体系中是明显的。正如我在前面说过的,我特别喜欢庄子;他的作品充满了比喻和佯谬,而且其中最吸引人的是这些比喻和佯谬揭示在我面前的那个充满幻想的广阔世界。 现在,老子和庄子的想法是不能纳入形式逻辑的模式中的,但是这不一定意味着老庄思想是不合理 的。这里是一种类型的宿命论的自然主义,它和关于大自然的科学观点最终可能导致的那种自然主义非常相像。自然科学曾经企图借助因果关系来概括一切自然现象。在 19 世纪,由于科学的非凡进步,科学家们开始相信一切事物都受因果律的限制,而且,自由意志的想法不过是人们的痴心妄想罢了。既然如此,惟一的途径就只能在一种理性主义的宿命论中安下心来——这种描述恰好适用于老子的想法,也适用于庄子的想法。老子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说法,和上述这种态度是颇有共同之处的,而且我本人在中学时代也受到这种宿命论的强烈吸引。 但是,随着物理学在 20 世纪中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特别说来是量子力学的出现,“自然规律”这个术语的含义已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了。“规律”不一定再是指的狭义的因果性;相反地,人们意识到存在一些情况,在那里从一个单独的原因出发可能产生任何数目的不同结果,而且无法预言这些结果中的哪些结果将会实现。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表述出某一种类的定律。但是,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理性主义却不一定就是指宿命论。相反,人们已经弄清楚,科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开辟自己的未来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在这一点上,东方确实处于不利地位。特别说来在古中国尊古的倾向是过于强烈的。不过,如 果我们考虑得更加深入些,“过去”和“未来”的概念在或多或少程度上都是通过“人命”和“命运”等等的意念来设想的;在涉及最根本意义上的自然规律的场合,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事实是,在相对论中,我们可以想像一个把空间和时间都包括在内的四维世界,而且在这个世界中各种物理定律都很好地成立。在这儿,时间变成和空间平等的第四维,而且四维时空在一种永恒静止的状态中保持着和谐。在这儿,明显的是对整体和谐的强调,而不是对矛盾和对立的强调;而且,我们可以感觉到和东方人的看法很接近的某种东西。 我在前面所说的恐怕不是很有条理,而且很可能毕竟不过是一个出生于东方的物理学家的个人管见。 3 老子 《老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章,是这样一段话,现在我用一种非专家的方式把它转译如下: 真正的道——自然法则——不是惯常的道,不是公认的事物秩序。真正的名称——真正的概 念——不是惯常的名称, 不是公认的名称。 也许我之喜爱这段译文,是因为我是一个物理学家。在伽利略和牛顿于 17 世纪发现物理学的新“道”之前,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就是公认的概念。当牛顿力学建立起来并被承认为是正确的“道”的时候,牛顿力学就又成为惟一得到公认的概念了。 20 世纪物理学是从超越“惯常的道”并发现新的“道”开始的。今天,这种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形式下的新“道” 已经变成“惯常的道”了。甚至像第四维和几率幅这样奇特的概念,现在也几乎变成惯常的了。找出另一种非惯常的道和另一些非惯常的概念的时间已经到来了。如果照此理解,那么,老子在二千三百年前说的这些话就会获得一种非凡的新意。 不过,事实上所考虑的这段文字在传统上却被诠释如下: 可以明确表达的那种道, 并不是绝对的和不可改变的道。可以叙述清楚的概念, 并不是绝对 的和不可改变的概念。 初看起来,这似乎恰好和我的诠释相反。再仔细考虑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两段诠释实际上不一定是互相矛盾的。后一段诠释可能是正确的,对于寻求一种超越科学发展和科学变革的永恒真理的那些哲学家们,后一诠释可能会被认为显而易见和更可接受。而且,人们也几乎没有理由假设《老子》是为了使物理学家得益而写的。那么,我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受到 它的吸引呢 ? 我第一次知道有《老子》这本书,还是在读中学的时候。当时,一种新的中国古典丛书曾经出版了《老子》、《列子》和《庄子》的单卷合订本;当我得到这个合订本时,我就开始熟悉《老子》了。在我五岁还没有进小学时,我就开始了所谓中国古典作品的“诵读”。我的老师就是我的祖父。所谓“诵读”就是跟着老师大声朗读汉语课文的段落。在头几年,我几乎一点也不知道意思。我相信,这种诵读大约一直延续到我读中学一年级的时候。在那八九年的时间内,我学习了各式各样课文,从《四书》中的三书——《大学》、《论语》和《孟子》——开始,没有读《中庸》,代之以《孝经》。如所预料,这些就是我在记忆力最强盛的初期所读过的书。我还记得,这些经书是 用传统的方式装订的,而且,例如《大学》的开头几句,虽然我当时读时根本不懂,但是至今偶尔还能背诵得出。这些著作显然是按照我父亲规定的宗旨来挑选的。《中庸》虽然是一部正统的儒家经典,但是却没有入选,这也许是因为我父亲专攻地质学、地理学和历史学,不喜欢抽象思维,从而认为这对于他的孩子来说即便实际上无害,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也许可以指望,有了这样的学习背景,我就将受到《老子》和《庄子》——受到这些书所引起的阅读一本我祖父和父亲不愿意让我读的书的那种秘密乐趣的吸引。还有一种乐趣,就是和一种比较自由的思维方式相接触,这种方式超出了儒家学说强加给人类思想和行为的那种死板框架。 这还不是一切。古代儒家思想家——除了《中庸》的作者子思 ( 公元前 483 ?——前 402 ? ) 以外——是只注意人类及其社会而几乎完全忽视他们周围的自然界的。另一方面,在老子和庄子那儿,自然界却一直占据着他们思维的中心。他们论证说,脱离了自然界的人不可能是幸福的;而且人对自然界的抵抗力是小得可怜的。在我中学时代,这也是对我的一种主要吸引力,当时我感觉到和别人的一切交往都很讨厌。 从成年初期起,我就开始非常厌恶关于人的无能的理论以及关于人应当自愿顺从自然界的想法。我开 始日益重视人们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而从自然界获取的科学知识,以及作为知识的后果的那种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 然而,随着原子弹的出现,我的想法被迫再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在科学文明之中,我们在原始自然界面前不再感到人的无能了。另一方面,我们现在不得不担忧人类会不会沉没到科学文明这种人类自造的第二个自然界中去了。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声明获得了新的和威胁性的意义,如果我们把“天地”看做包括第二自然界在内的自然界, 并把“万物”看做包括人本身在内的话。 今天一如既往,人类的命运还是不可预测的。但是正因为如此,人类以人的名义所作的一切努力也就更加有意义。人们不禁想到,人生的惟一目的就在于使生活更有价值,这个目的超越了一切成败问题。 4 庄子 甚至在上小学前,我就已经学习了各种中国古典著作。实际上,这只表明我跟着祖父重复朗读了一些中国经书的日文译本。当然,起初,我对文义毫无概 念。但是,说也奇怪,后来我渐渐开始无师自通了。 我所读过的著作,大多与儒家学说有关,但是,除了《史记》之类的历史著作以外,儒家的经书并没有引起我多大兴趣。它们几乎只讨论道德问题,而且我感到它们有点道学气。 大约在我刚刚上中学的时候,我开始考虑中国的古典著作中会不会包括一些更加有趣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其他作品。而且,我怀着这样的心情查找了我父亲的书房。我找出了《老子》和《庄子》并开始阅读它们,而且很快就发现对《庄子》特别感兴趣,我一遍又一遍地读了它。当然,我当时只不过是一个中学生,而且,事后回想起来,我有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理解这本书,以及我当时感觉兴趣的究竟是什么。 四五年前,有一天我正在思索基本粒子的问题,当时我完全突然地想起了庄子的一段话。这段话见于《庄子·内篇》最后一部分,现在大体翻译如下: 南方的皇帝叫做惰,北方的皇帝叫做忽 ( “儵”和“忽”这两个字的意义都是“很快”、“飞跑”的意思,在汉语中这两个字都表示“一眨眼之间” ) ,中央的皇帝叫做浑沌。 有一次南方和北方的两位皇帝走访浑沌的领土,会见浑沌。浑沌热情款待了他们。 儵和忽商量怎样才能表示他们的谢意。他们说:“所有的人都有七窍——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和两个鼻孔——他们依靠这七窍来看、听、吃和呼吸。但是,这位浑沌与众不同,脸上光溜溜的,没有七窍。他一定认为没有七窍是很别扭的。 因此,为表示我们的谢意,我们不妨给他凿几个窍。”就这样,他们每天为浑沌凿一个新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 《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 ) 为什么我竟然想到这个寓言的呢 ? 我研究基本粒子已有多年,而且,至今已发现了三十多种不同的基本粒子,每种基本粒子都带来某种谜一样的问题。当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深入一步考虑在这些粒子的背后到底有什么东西。我们想达到最基本的物质形式,但是,如果证明物质竟有三十多种的不同形式,那是很尴尬的;更加可能的是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 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可能是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但事实上还未分化的某种东西。用所习用的话来说,这种东西也许就是一种“浑沌”。正是当我按这样的思路考虑问题时,我想起了庄子的寓言。 当然,我不是惟一研究这个有关基本粒子的基础理论问题的人。德国的海森伯教授在思考存在于基本粒子后面的东西时使用了“ Urmaterie( 原物 ) ”一词。但是,把它叫做“原物”或是叫做“浑沌”,这都是无可无不可的;但是我的想法和海森伯教授的想法有些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而且,最近我又发现了庄子寓言的一种新的魅力。我通过把儵和忽看成某种类似基本粒子的东西而自得其乐。只要它们还在自由地到处乱窜,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直至他们从南到北相遇于浑沌之地,这时就会发生像基本粒子碰撞那样的一个事件。按照这一蕴涵着某种二元论的方式来看,就可以把浑沌的无序状态看成把基本粒子包裹起来的时间和空间。在 我看来,这样一种诠释是可能的。 当然,胡乱引用古人的说法来附会现代物理学,这也许没有多大意义。活在大约二千三百年前的庄子,几乎肯定不知道有关原子的任何东西。即使这样,他竟然有一些想法在一定意义上和今天像我这样 的人的想法很相似,这也是有趣的和出人意外的。 科学主要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人们常说,希腊思想从广义上来说提供了一切科学赖以发展的一种基础。最近逝世的薛定谔教授有一次写道,不受希腊思想影响的地方,科学就得不到发展。历史地说来,这或许是对的。甚至在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的事例中,希腊思想的直接影响可能不大,希腊思想的间接影响至少为日本采用在欧洲发展起来的科学提供了出发 点;而且就这样,我们日本人也继承了希腊传统。 关于过去的情况,我不想再说什么了。但是,当我们考虑到将来时,肯定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希腊思想应该仍然是科学思想发展的惟一源泉。东方产生过所有各种的思想体系。印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也同样如此。中国的古代哲学家们没有产生纯科学。这一点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是真实的。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将来还会这样。 今天,如同我的中学时代那样,老于和庄子仍然是我最感兴趣和最为喜爱的两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我意识到,在某些方面,老子的思想比庄子的思想更为深刻,但是,老子著作的确切含义却绝不是容易把握的。他的文词是艰深的,而且甚至各家注释也往往无法澄清那些晦涩之处。人们归根结底得到的只是老子思想的骨架。另一方面,庄子却有各种有趣的寓 言,辛辣的讽刺和辉煌的想像互为表里。在表面的下面蕴藏着一种深刻而自洽的哲学。而且,只当做散文来读,这部著作也是无与伦比的。我觉得,庄子有许多东西是可以鼓舞读者的心智并使它工作得更好的。我前面引述的寓言,就其本身来看几乎可以肯定不是为了微观世界,而是为了整个大宇宙而写出来的。十分明显,这个寓言处理的既不是构成自然界基础的那些无限小的粒子,也不是这些粒子运动于其中的相应小的时间和空间。不过,实际上我还是觉得在这个寓言中我们能够隐隐约约地看到我们通过物理学研究而最后获得的那个微观世界;我们不能认为这种相似是一种偶合而不予考虑。当人们按照这样的方式来看待事物时,我觉得人们就不能说希腊思想是惟一能够充当科学发展基础的思想体系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可能显得和希腊思想完全不同,但是它们却构成了一种自洽的、理性主义的看法,它内容丰富,从而就其本身的价值来看作为一种自然哲学至今仍然是值得重视的。 儒家学说和希腊思想主流都很重视人的自决和自愿的行动,认为这些行动为实现人的思想开辟了可靠的前景,而老子和庄子则认为自然界的力量更加大得无与伦比,而被各种无法控制的力量包围着的人,则任其摆布,不能自主。在中学时代,我发现这种看法是太极端的,但我仍然受到它的吸引。从大学时代 起,我开始觉得关于人的无能性的想法是无法忍受的,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没有接触老庄哲学。但是,在我的心灵深处却一直保留着一种猜想:不论这是多么不合人类的口味,他们的想法中仍然包含着一种颠扑不破的真理。 《老子》中有如下一段文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老子·卷上·五章》 ) 言简意赅是老子的特点。另一方面,庄子却喜欢采用令人感兴趣的隐喻,例如: 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 ( 《庄子·渔夫三十一》 ) 毫无疑问,这种看法是宿命论的——一种通常说成是“东方的”思维方式——但它绝不是荒唐无稽的。事实上,对于我们这些随着科学文明的进步而很 可笑地感到自己愈来愈受到时间迫促的人们来说,这个故事是包含着一种令人不舒服的严厉真理的。 我的理智一半反对这种看法,一半又赞成它。这恰恰就是为什么它永远留在我记忆中的原因。书籍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吸引入们,但是我尤其喜欢那种著作,它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使读者聚精会神,手不释卷。对我来说,《庄子》就是这类书籍中的一个典型范例。 5 知鱼乐 经常有人来请我为他们在一张专用的纸上写些什么,或者写一张字幅以供装裱。在前一种情况,我往往可以用自己的一首诗词搪塞过去,但是对于写字幅的请求——通常的做法是从古典作品中摘录一个适当的简短词句——我在寻找适当的词句方面是常感困难的。不过,近来在某些场合下,我曾经书写了三个汉字:“知”、“鱼”和“乐”。每当我写下这三个字的时 候,人们常常要我说明含义。事实上,“知鱼乐”这句格言出典于《庄子》第十七篇《秋水》一文。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段对话看起来颇有点像禅宗问答形式,而实际上却很不同。禅宗总是把论证进行到科学无能为力的地方,而庄子和惠子问答则可以看做是对科学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一问题的间接评注。惠子论证方式的逻辑学看来始终比庄子的逻辑学要好得多,而且,惠子拒不承认任何像“鱼之乐”那样的既无明确定义又无法证实的事物;这当然是和传统的科学态度更加接近的。不过,我虽然自己是一个科学家,但是我却觉得自己更倾向于庄子所要暗示的东西。 非常普遍地说来,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介于两个极 端之间——介于这样两种看法之间,一种看法是 不相信任何未加证实的事物,而另一种看法则是不怀疑任何未经证明其不存在或不曾发生的事物。 假如所有的科学家都坚持这两种极端看法中的一种看法,那么也就不可能产生我们今天所知的这种科学。 甚至在 19 世纪,更不必说德谟克利特的时代,关于原子的存在并没有任何直接证明。尽管如此,依据存在原子的假设而工作的科学家们,却比那些不用这种假设的科学家们对自然界得到了更加深入得多和广阔得多的认识。科学史已经十分清楚地证明,不承认任何未经证明的事物的这种态度是太苛刻的。 另一方面,同样清楚的是,不怀疑任何无法从经验上或逻辑上完全否定的事物,这种态度却又太随和了。在思维过程中或者在实验过程中,一个科学家必须完成一种不可避免的选择任务。换言之,他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暂时不计较或暂时忘掉他所能想像的全部可能性中的大多数可能性。 实际上,没有任何科学家会顽固地坚持其中任何一个极端观点;而问题却在于他更加接近于其中的哪一个极端。 目前使物理学家最感困惑的,就是所谓基本粒子的真正本性,一个肯定的情况是,基本粒子甚至比原子还要小得多,但是,从更严密的观点来看,很可能 证明基本粒子也具有自己的结构。实际上,简直很难用实验手段来直接识别这样的细节。如果我们想好好地观察一个基本粒子,那么我们就必须弄清楚当一个基本粒子与另一个基本粒子很靠近时它将做出何种反应。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实验所能使我们了解的是反应前后的情况,而不是正在进行反应时的情况。在这种局面下,物理学家们就往往倾向于我在前面说过的两个极端中的某一个极端。有些物理学家认为科学家应当只限于考虑两个基本粒子远离时的情况,而猜测基本粒子的细微结构则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地,我自己却相信,通过这种或那种的手段来从逻辑上把握基本粒子的结构是可能的,而且我当然正在为寻找可能的答案而费脑筋。我相信这样的一天将会来临,那时我们将知道基本粒子的内心,即使这一切不会像庄子知道鱼的内心那样轻而易举。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很可能必须采取某种奇特的处理方式,它将把公认的思维方式打成碎片。人们是不能从一开始就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的。 在 1965 年 9 月,在京都召开了一次基本粒子国际会议,以纪念介子理论提出三十周年。这是一次大约有三十位科学家参加的小型聚会。在会议期间的一次宴会上,我曾经为外国的物理学家们将庄子和惠子之间的那段对话译成了英文。他们似乎都认为这段对 话很有趣,而且,想到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考虑自己更接近于庄子和惠子这两个哲学家中的哪一位,这不免使我暗暗好笑。 6 看不见的模子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时常把物理学定律说成“看不见的模子” (invisible mold) 。我们现在知道,自然界是由若干不同类型的基本粒子构成的。属于某一类型的任何一个粒子——例如一个电子——和同一类型的其他粒子毫无区别。不管产生于何时何地,各个电子都具有确切相同的质量和电荷。这是自然界流行的法则在其根本形式下的一种表现。自然界在它的内部包含着一种不可见的机构,能够产生无数个相同的东西,而且我最近比喻式地称为“看不见的模子”的正是这种机构。 不过,在几天前当我正读《庄子》时,我却很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和我的比喻惊人相似的比喻。这个比喻见于《庄子·大宗师》的一段中,其文如下: 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 铘 ! ”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 ! 人耳 ! 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 ”成然寐,蘧然觉。 庄子企图借助于这样一种隐喻来克服关于死亡的想法。他把人比喻为广阔的天地间由那种看不见的模子铸成的某种东西,然后,当时机到来时,人又被铸成其他的东西,因此生与死的区别就是不重要的了。我自己不那么关心人类的生死,而却很关心基本粒子的生死。即使如此,我还是不免惊奇,为什么很久以前的庄子的想法和我今天的想法会这么相似。在我看来,庄子是一位真正了不起的思想家。 7 墨子 我曾经描述过我怎样在中学时代第一次阅读《老子》和《庄子》。随后,我又试着读过《墨子》以及《孙子》和《韩非子》,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兴趣或理解力,我从来没有读完它们。最近几年,我再次感觉到一种冲动,试着认真地读读墨子的书。但是,长 时间以来因为手头无书,我也就没有做到。在属于“诸子百家”的所有哲学家当中,显然应读读的就是《墨子全书》。不久前,我读了我哥哥贝螺写的一本有关诸子百家的书,这就更进一步加深了我的上述印象。 墨子 ( 公元前 480 ?— 390 ? ) 的哲学可以用“兼爱”这个词来加以概括。人爱自己,同时又爱他人。人爱自己的亲戚,而且同样地爱完全陌生的人们。这样,对己对人就都有利。一切麻烦都是因为我们彼此不相爱才发生的。很粗略地说来,这就是“兼爱”的含义。于是,这里有一段文字可以说明墨子自己是怎样进行推理的: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贱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 ? 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 ? 皆起不相爱。 ( 《墨子·兼爱·上》 ) “兼爱”这种想法,今天在我们看来也是很有道理的。人们被劝告着去爱的他人或异国,今天很自然地扩大到包括全人类和所有各个国家了。同时,“兼爱”的含义稍稍不同于例如基督教的博爱。人爱自己同时爱他人。人爱其国同时爱异国。这样一来,双方就都得利。这种“兼爱”多少有点不同于那种不爱自己或者博爱得以致于完全不考虑个人利益而去爱他人 的情况。尽管“兼爱”所提出的道德标准不可能达到最高的水平,但是这仍然是值得人人仿效的一种东西。对于今天只有和平共处才能生存和兴旺的人类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加合适的办法了。据说墨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但是他却以他的观点的现代特色而使人为之惊讶。 我们今天很容易理解的东西,古代中国人显然是很难理解和付诸实践的。《墨子全书》中的一段话可以作为这一点的证据: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 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 有 ! 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 《墨子·兼爱·中》 ) 在这里,又几乎令人难以想像的是,墨子的论证如此适合于现代世界,甚至比对古代中国还要适用。 鼓吹兼爱的墨子,自然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也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和他的门徒认为,与他们同时代的儒家学说有着许多不合理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他们不能容忍的。例如,《墨子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其亲死,列尸弗敛,登屋,窥井,挑鼠穴,探涤器而求其人矣。以为实在,则戆愚 甚矣;如其亡也必求焉,伪亦大矣。《墨子·非儒·下》 ) 但是,同样是这个墨子,他的有神论倾向比孔子或孟子更加强烈。例如,“天”对于墨子比对于儒家更具有强烈得多的拟人意味。更令人吃惊的事实是,墨子及其门徒相信鬼神,而且他们试图证明鬼神的存在。下面一段引文就是一个例子: 周宣王杀其臣杜伯而不辜,杜伯曰:“吾君杀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周宣王合诸侯而田于圃田,车数百乘,从数千人,满野。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车上, 中心折脊,殪车中,伏瞍而死。当是之时,周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 ……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 ( 《墨子·明鬼·下》 ) 在这一点上,“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是和现代人更接近得多的。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天”、“天道”或“天命”的议论。《论语》的作者写道:“天何言哉 ?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 《阳货》 ) 在《墨子》中却有这样的话:“……我……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 《天志上》 ) 在《老子》中,这种幻想被一扫而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刍狗是古人用来祭神的东西,祭完后就扔掉 ) 按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每一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要素。当重温中国的古典著作时,最使我惊奇的是,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竟能在那么早的年代就摆脱了各种原始成见。印 度、犹太民族以及希腊都很早从原始愚昧状态中摆脱出来。但是,我觉得中国人是这些人中最早进入精神成年时期的人。特别说来,孔子显示了个人在中年和晚年时期所特有的那种成熟性;而老子则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个人类的最终命运。和他们相比,墨子有一种更年轻的品质,而同时又是和西方思想家最为接近的。庄子也具有一种浪漫主义,这是典型地年轻的,但是它本身却更加东方化而不是西方化。 8 伊壁鸠鲁 当是一个孩子时,我惯于用制造盆景来作为娱乐。这是从我母亲给我买了一个硬纸盒子的时候开始的,那盒子里装有一套陶制品——更确切地说是“泥制品”——农舍、桥和神道殿门等等,全都是具体而微的东西。我在一个长方形的平底盘里放置一些泥土,在上面洒上白色细砂和苔藓,而且弄出高低部分以代表小山和河流。然后,我就将农舍和小桥安置在盆景的适当部位。我对自己说,我就生活在自己创造的这个小世界里,而且这种想法使我心中充满了无法 形容的喜悦。我这个“世界”尽管小得可怜,而且相当单调,但是这个“世界”却无比地平静而和平。我当时还是一个小孩,对更大的实在世界还所知甚少,这就使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尽管如此我还宁愿要自己的虚幻的小世界而不想要那现实的大世界呢。使这个孩子如此喜爱自己的盆景的主要原由是什么呢 ? ——是遗传,是本能,还是他遗忘了的某种幼儿期经验所导致的结果 ? 我说不上来,而且事实上也无关紧要。 但是,关系重大的而且我又无能为力的事情却是,在五十年以后的今天,对“箱庭” ( 是盆景的日文名称 ) 的爱依然保留在我的心中,尽管是以不同的形式被保留着的。我只要站着眺望某座古庙的由粘土墙围绕着的小巧庭院,那种无法形容的喜悦之感就会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大约在十年或十五年以前,我曾经站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回廊里,注视着一个内院,这时我听到远处隐约传来教堂唱诗班的歌声,于是我心中又有一会儿涌起了同样的喜悦之感。当我在佛罗伦萨看到圣克罗斯修道院 (the Santa Crocemonasterv) 内的庭院时,也曾产生过同样的感觉。在每一种情况下,唤起喜悦之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花园或庭院不应当太大,而且条件应能使人忘掉外面的世界。花园周围必须有建筑物,或围墙,或树林,而且那里必须寂静,不存在外面世界的喧嚣。在日本 京都,有许多古老的寺院,寺院中的庭院满足这些条件;其中大多数是禅宗寺院。例如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将近黄昏的时候站着眺望这样一个庭院,我就会又一次变成那个爱过自己创造的微型世界的孩子。 我在中学时代感到的老子和庄子对我的吸引力,也许和我孩提时代对于“箱庭”的这种爱好不是没有联系的。而且,对于封闭而自足的某一世界的向往,对于永远平静的世界的向往——因为这确实是人之常情——似乎甚至在此以后也已经深藏在我的心灵深处。后来我从事了科学研究。科学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已知的领域之外,总是存在着另一个未知的领域,而且我发现自己是永远站立在已知与未知的边界上的。这种边界是不稳定的,永远在被新的发现、新的怀疑向这边或那边推移。站在这种边界之上的科学家,必须不断地重新振作起自己的首创精神。多数人也许会说,那种封闭的,有限的类型的世界,那种永远平静的世界,是和这样的人不相称的。 当然,科学家实际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无限的,永远开放的,处于不停地运动中的,不过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世界就是他的理想世界。为什么科学家恰恰总是力图寻找支配物质世界的更普遍的定律,寻找更加基本的结构要素呢 ? 即使科学家本人没有意识到,难道不是肯定有一种追求封闭的、有限的和永 远静止的世界的欲念潜藏在他的心中吗 ? 至少在我的心中这种欲念是肯定存在的,不管其他科学家的情况如何。而且这种欲念和要想奋力深入未知的“开放”世界的欲念,似乎就是从两个对立的方面不断推动我的两个力。 如果我们把现代西方科学的发展追溯到它的本源,那么最终就会追溯到希腊的自然哲学;在那里,人们发现思想家的人数和分歧都比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的人数和分歧还要大。我一直觉得与这些古人比和西方的现代思想家更加亲近。正是按照这种相同的方式,至少我是感觉到对古代中国的思想家们比对汉代及以后的学者们更要熟悉得无法比拟。 当然,当我更仔细地考虑一下时,我就意识到自己关于古希腊思想家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我从科学史之类的书籍中涉猎而来的一些片断,而且我简直不知道这种和希腊哲学家的亲近感怎么会在像我这样的一个人身上建立得这么牢固;要知道,我虽然从孩子时代起就熟悉中国古籍,但是却不懂拉丁文,更不懂希腊文。在古希腊的许多思想家中,我特别醉心的是伊壁鸠鲁,但是其理由也同样很少。我在这方面的知识很有限,只能勉强使我对把“ epicurean ” ( 伊壁鸠鲁的信徒,或享乐主义者 ) 一词看做“ hedonist ” ( 享乐主义者 ) 一词的同义语的那种惯常用法感到怀疑而已。 但是,近来我做出了一个已经很晚的决定,要读读伊壁鸠鲁到底写了些什么;幸运得很,岩波古典著作丛书的平装本中有一卷伊壁鸠鲁的书信和作品集。当然,这里的“书信”与其说是一些报道消息的私人通信,还不如说是伊壁鸠鲁运用书信形式来阐发自己思想精髓的一些作品。例如,在一封致一位赫罗多德 (Herodotus) 的信中,他对自然作了很有条理的说明,这种说明很接近于现代的原子论。 在从古代到现代的漫长的科学史中,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所作的贡献是不胜枚举的,但是,最突出的贡献无疑是关于原子的想法。在这方面,人们首先想起的将是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据说他们活动于公元前 5 世纪和 4 世纪早期,但是我们对他们的想法知道得很少,只知道他们的一些零星观点。伊壁鸠鲁生活的年代约比德谟克利特晚一个世纪。按“诸子百 家”年代来看,他大体上和庄子同时。他的自然观看来无疑是以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为其根源的。我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理论有多少是伊壁鸠鲁的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且不谈这样的科学史问题,伊壁鸠鲁的书信中是充满了至今仍使我们感兴趣的想法的。他的自然观来源于这样一种信念:整个宇宙是不生不灭的。下面就是他的推理: 首先,从不存在的东西不会产生出任何东西来,因为如果有事物产生的话,一切事物便是从一切事物产生出来的,并不需要种子。而如果消失的事物销毁成为不存在,一切事物就全都毁灭了,因为它们分解而成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更进一步说,宇宙过去一向就和现在一样,将来也永远如此。因为它不能变成任何另外的东西,因为在宇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会走进宇宙,引起变化。 这种对事物看法,最重要的是一种明确区分了存在与非存在的看法。存在的东西将无限期地存在下去,尽管它可能改变自己的形式。但是,那些被设想为存在着的物体是不可能存在的,除非有什么地方可供它们在那里存在和运动。因此,除了这些物体以外,还必须有“虚空”。而且,如果不管物质形式变化多大,不管物质要多么厉害地分离和组合,存在物都将继续存在下去,那么,这种存在物就必然是由不可分的和不发生任何变化的原子组成的。因此,人们必然被引向一种原子论的自然观,其中“原子”和“虚空”是它的两个基本概念。 关于原子的运动,伊壁鸠鲁的想法如下: 原子在虚空里被带向前进而没有东西与它们冲撞时,它们一定以相等的速度运动。因为当没有东西与它们相遇时,重的原子并不比小的和轻的原子运动得更快。 正是一种惊人的洞察力,使得伊壁鸠鲁能够设想原子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中的,而且除了碰撞和因为有重量而向下运动以外,原子是以恒定速度而继续运动的。令人惊讶的是, 19 世纪物理学家们关于气体分子运动所作的一切假设,都在两干多年以前由希腊人或多或少地提到过。 伊壁鸠鲁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不承认任何别的东西。甚至他把灵魂也看做是一种物理实体。在这一意义上,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但是,他教导说,这样思考问题是一种达到心神宁静的方式。他强调说,人们在这样一个世界上为了想到生和死而苦恼是愚蠢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迄今不存在的东西既不会突然出现,以往存在的东西也不会突然消亡。原 子可以不停地到处运动,但它却永远保持不生不灭。简而言之,伊壁鸠鲁的世界是一种永恒宁静的世界。在这方面,他的想法类似于东方哲学家们的想法,尤其是老子和庄子的想法。但是,也有一种显而易见的基本的差别。伊壁鸠鲁自始至终坚持区分存在与非存 在。而老子和庄子则是从存在和非存在的区分还不存在的地方出发的。他们相信,“浑沌”比有形物体更加基本。他们相信,达到心神宁静的方式不是把存在物看成继续照此存在下去,而是把所有的存在物看成或迟或早要回到非存在中去。 古希腊的原子论自然观的基本正确性,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明显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物质世界有一种永恒性,它支持了原子论类型的看法;这种论断从晚近科学的观点来看仍然是很好地成立的。但是,在现时代,只要我们仅仅强调永恒性一面,那么就不可能对物理世界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既然人类已经把自己的探索从原子世界推进到基本粒子世界,存在与非存在的区分也就变得越来越不清楚了。一个一直存在着的基本粒子可以消失,而且不同种类的基本粒子可以被产生出来;这种嬗变是在不断发生的。基本粒子的世界就是这样的;而且当我们的考察更加深入一步,当超过了形形色色基本粒子的范围时,人们就会发现一个世界,它看上去更应该被描绘成为“浑沌”。在这种“浑沌”世界中,我们或许会发现某种意义上的原子论的永恒性;但是,这样说并不等于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不具有原子论类型的永恒性的任何事物。我们倒是必须在浑沌世界中找到某一种关于永恒性的规律。这种规律将会告诉我们事物 之所以会存在的理由。 9 源氏物语 在 1962 年秋季,著名物理学家埃米利奥·基诺·塞格勒 (Emilio Gino Segre) 曾来我们研究所访问。他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曾因发现反核子而获得诺贝尔奖。他诞生于意大利,而且是费米 (Fermi) 在罗马大学任教授时的第一个学生。大约十年前,我参观了罗马郊外著名的蒂沃利 (Tivoli) 园林,我曾与塞格勒谈到过当年的情况,那里有瀑布和喷泉,而且游人如云。人们证实,塞格勒的父亲是蒂沃利园主的一个管家或领班,塞格勒本人就诞生在那里,而且从小就时常在蒂沃利园林中玩耍。但是,当他和我谈起他对京都的印象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觉得日本的东西在每一方面都比西方的东西造得美观和精致;另一方面,西方的一切东西都更加实用。” 我回答的大意是,我根本不认为日本的每一件东西都更加美,但是,不可否认,从古代起日本人就比任何别人更不满足于一个东西应当仅仅是实用的。这是一个事实:我们的祖先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方面追求美,而且努力创造美,这个传统至今仍绵延不绝。这是日本人应该继续珍视的一种传统。 每当我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时,我就会立即想到一部文学作品,那就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自从紫式部创作了这部作品以来,它在将近一千年的期间直接地和间接地对日本文化发生的影响程度,是完全无法充分估计的。 甚至从整个世界文学的观点来看,《源氏物语》中也有许多值得日本自豪的地方。这部小说大约写于 10 世纪和 11 世纪的交替时期。当时世界上其他地方还没有产生出任何可以叫做“小说”的东西。而且,尽管许多其他文化产物都发源于中国、印度或西欧——或者追溯得更远一些则是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或埃及——而这部小说则是真正地和不容争辩地属于日本的一件东西。很久以来我就相信,如果我要从日本历史中挑选一个人物来代表整个日本,那就将是紫 式部。我曾经根据自己的口味在不同的时候写文章谈及日本的、中国的和西方的各种曾经给我留下了印象的作品,而且我很清楚,我不应该完全忽视这部主要的民族文学作品,这是一部具有原始天才的作品。但是,每当我想完成这一任务时,我心中总是感到很勉强。自古以来已有那么多人对《源氏物语》进行了巨细无遗的研究,而且是从许多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看来在现阶段人们不太可能有任何新的东西可说了。那么,如果我居然要写到《源氏物语》,我所能做的就只能是将我的有关这部小说的一些记忆写下来了。 我当时想必正在小学的最后几年级中。我的二姐已离开女子学校,正在高级中学中学习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有一天回家,我发现她在整理自己的笔记。她有一本笔记簿,她正在上面用绿色和棕色的墨水很工整地写着假名。她正在誊写她在学校听讲《源氏物语》时所做的笔记。那时我完全没有读过《源氏物语》,从而只对于某种遥远的、纯粹女性的美人世界有一种模糊的印象而已。那时我已经读了许多当时流行的日本文学古典作品的巾箱本,但是我说什么也读不懂《源氏物语》。 将近二十年过去了。到我三十岁的时候,我家住在神户、大阪之间;我每天往来于我的家和京都大学 之间,这就是说我一来或一去都得乘一小时的火车。早晨精神好,我有时读点专业方面的书,但到了晚间我就太疲倦了。因此,我就想到可以开始读《源氏物语》。起初,正像我过去预料的那样,我发现读起来很困难,但是,每天在摇晃的火车上读一小时,我就慢慢开始感到有兴趣了。说也奇怪,当发生了兴趣时,我就发现自己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故事的境界中去,而不再过多地关心句子的结构,或是谁在某一时机下说过什么,或是谁做了什么了。但是,这时展现在我面前的境界完全不同于我在以前所读的任何一本书中发现的任何境界。它既不同于由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者歌德的伟大作品所创造的那个西方世界,也不同于中国稗史小说和日本封建时代民间故事所描绘的那种东方世界。正像我曾一度沉浸于后一些文学形式中一样,现在《源氏物语》所描绘的世界又暂时引导我超脱了现实世界。事实上,那时我们周围的世界——我记得那大约是 1941 一 1943 年期间——是很难和清醒的头脑相容的,而且我毫不怀疑,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我才希望从现实中逃避到《源氏物语》中去。 这样,我就一直读到《玉髦》这一回。但是,这一回人物增加很多,他们的关系很复杂。这就逐步使我感觉到再读下去很吃力,或者可能有别的什么原 因,但是总之我有两三天没有去阅读。一旦停止阅读,头绪就突然中断,而且我直到最近才又接续下去。长期来,人们一直这样说:“在须磨回头”,也就是说《源氏物语》的读者往往读到《须磨》这一回就读不下去了。由于我读的章节已超过这一回,因此至少我似乎比一般人强些;但是,这一点并不表明我有资格来讨论整部的《源氏物语》。 然而,几年前,作为“日本古典文学丛书”之一,有一种新版的《源氏物语》开始问世。因此,我决定买一本,以便在工作之余阅读它。重读此书,我发现过去读过的那些章节已大多遗忘。另一方面,这本书又使我感觉到新鲜,好像我是头一回阅读似的。我所用的那个版本很为现代读者着想,各句的主语以及各句之间必要的注释文字都用小号字体排印,所以我这次对所读的内容比第一次阅读时理解得更加具体得多了。 在题为《花散里》的那一回中有这样一段: 源氏公子排场并不盛大,服装也很朴素,连前驱也不用,微行前往。经过中川近旁,便看见一座小小的邸宅,庭中树木颇有雅趣。但闻里面传出音色美好的筝与和琴的合奏声,弹得幽艳动人,源氏公子听赏了一 会儿。车子离门甚近,他便从车中探出头来,向门内张望。庭中高大的桂花树顺风飘过香气来,令人联想贺茂祭时节。看到四周一带的风趣,他便忆起这是以前曾经欢度一宵的人家,不禁心动。……然而不能过门不入,一时犹豫不决。正在此时,忽闻杜鹃的叫声,似平在挽留行人,便命回车,照例派惟光进去,传达一首诗:“杜鹃苦挽行人住,追忆绿窗私语时。” 在这段描述中,紫式部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在利用任何特定的技巧;她只不过是十分自然地在一个情节中插入另一个比较小的情节;但是,得到的效果却是妙不可言,而且超过了纯粹的技巧。这里有些地方具有和契诃夫短篇小说相同的那种感染力;但是契诃夫和紫式部之间却隔了整整九百年。 我已经说过,二十年前我阅读《源氏物语》的文言原本时读到《玉鬘》一回就停止了。在最近休养期间,我阅读了后面的章节,我发现从这一回起,《源氏物语》作为一部完整小说的那种本性越来越明显, 而且描写也更加细腻和丰富了。 在《朔风》这一回中,有一段关于夕雾《光源氏和葵姬之子》奉父命顶着台风走访各户人家和询问人们疾苦的描写: 天色向晓,风势稍静,但阵雨络绎不绝。家臣们互相告道:“六条院里的离屋吹倒了 ! ”夕雾闻之,吃了一惊,他想:“在此风势猖獗之时,六条院的高楼大厦之中,只有父亲所居之处警卫森严,可以放心。东院的继母那里人手稀少,定然非常恐慌。”他便在曙色苍茫中前去探望。途中冷雨横吹,侵入车中。 紧接着,在台风中,十五岁的夕雾第一次遇见了他的继母,美丽的紫姬。 天空暗淡,景色凄惨。夕雾觉得心情有些怪异,想道:“为了何事呢 ? 难道我心中又添了一种相思 ? ”忽念此乃不应有之事, 便自己申斥:“可恶,荒唐之极 ! ”于是一路上东想西想,向六条院前进,首先来到了东院的继母那里。 花散里恐怖得很,愁容满面。夕雾百般慰藉,又召唤家人,吩咐他们把各损坏之处加以修缮。然后再赴南院参见父亲。源氏的卧室的格子窗尚未打开。夕雾便靠在卧室前的栏杆上, 向庭中眺望。但见小山上的树木已被吹倒,许多枝条横卧在地上。各处草花零乱,更不待言。屋顶上的丝柏皮、瓦片以及各处的围垣、竹篱,都被吹得乱七八糟。东方略微透露一点曙色,庭中的露水发出忧郁的闪光,天空中弥漫着凄凉的朝雾。夕雾对此景象,不觉流下泪来。 台风的狂暴,甚至对接踵而来的毁坏场面的描写,这两者都跟那位诚恳的、热心的青年夕雾的心理状态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极其优美和雅致的世界。 但是,这段文字有很多关于自然现象和客观事实的描写;而且,与该书的其他章节比较起来,这段文 字的叙述是如此确切,以致我们感受到一种“源氏情绪”的消散。我们从这部作品获得的一般印象多少有点不同。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人物都在一种朦胧的光辉中运动着,慢慢地晃动着。有时一道强光投射在其中一个人物的情感上,从而使得他的情感的变化浮现出来。不过,这个人物的体质特色却一直是模糊不清的。事物和人体的轮廓和细致线条是不存在的。十分普遍的是,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对人物的外貌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而对人物的内心深处却不清楚。但是,在《源氏物语》中,亮处和暗处的关系却颠倒了过来。在一千年前,紫式部就发现这种明暗的颠倒可以产生出一个无比美的世界来。 现代科学不屈不挠地追求精确性,以便在尽可能大的限度内说明物质存在。由于认识到在明晰之外总是存在着一种新的模糊性,这种追求就越加不屈不挠了。在科学上,也像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一样,一种模糊不清的背景隐约地出现在明确的前景之外。现代科学世界和《源氏物语》世界在明暗的表现方面是相反的。不管哪一个是图景的正片或负片,能够随心所欲地进入这两个世界的任何一个世界中,这肯定是能够成为人并能够活着的一个乐趣。 10 老年期思想的现代性 回顾幼年时代,我似乎感到我的头脑几乎在学习日文假名的同时就开始吸收汉字、汉语和汉文了。这些东西已经存在于我的心中的那种方式,使人想到在很早的阶段就已经有相当的积累了,那也许是在十岁左右。这对于我这一代的日本人来说是有点不寻常的。明治维新以前的武士,或是明治维新以后的原武士家族的成员,或是医生,或是儒生的孩子,对于这 些人来说,从小习汉学已成惯例,但是,我以为,在生于明治时代末年、大正时代早期,或者更晚时期的那些人当中,我和我兄弟的经验是与众不同的。 一个人的早年记忆到晚年又会复活。这些早年记忆对于我的生活和思维产生的影响是很难判断的,但是我最近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影响比我年轻时所设想的更加重要。 父亲常常对我们说,一个孩子不应当甘愿处于幼稚状态,而应当尽可能快地成长起来。这种和一般父母的教导颇不相同的教导看来曾经对我起了颇大的作用。在同一个幼年和童年时期,我不仅学习了上面提 到过的那一类中国书,而且我当然也阅读了许多供儿童用的书籍和杂志。大约在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很爱读格林童话那样的西方童话,以及铃木三重吉 (1882 — 1936) 写的《赤鸟》而且我也变得很多愁善感了。但是,与此同时,我还读了更多的成人书籍——无论我能找到什么书——而且我觉得这些书对我以后的影响更大。这部分地是我父亲关于尽快长大的那种教导的结果,但是,更主要的是,这却和古中国的文化及思想的性质有关。很普遍地说来,中国古典作品主要是对成人的劝告和成人的智慧。它们的想法是更多地属于壮年人的而更少地属于青年人的,而且是更多地属于老年人的而更少地属于壮年人的。总之,我一向感觉到它们是一套固定想法和一种文化的体现,这种想法和文化在古代就已经成熟而且变老了。直到中学时代,我才学习英语,而且开始发现翻译小说很有趣,从西方文学和思想中接受了各种概念。不过,就文学而言,《史记》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是,同时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可能正因为我已经喜欢读这类著作,所以在小学时我就知道有朋堂文库,这是第一次接触到稗史小说。借助于汉字旁边用小字写的注释,我贪婪地阅读了许多江户时代用日文翻译过来的中国小说,例如《水浒传》、《三国志》和《西游记》。甚至直到今天,我还能记得,例如,《水浒 传》中一百单八将中的大部分人名。而且我幼小的心灵自然而然地认为一部小说就应该是这样的。此后,当我读了马琴 (1767 — 1848) 写的《八犬传》那样的日本小说而且不可避免地将两者加以比较时,我很伤心地发现日本小说是多么地相形见绌 ! 但是,我接触中国文学作品时的那种方式——通过稗史小说的日译本,而且是江户时代的译本——涉及各式各样的问题。首先就有一个这样别扭的日文译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原作的问题。日本画家们所作的插图的影响也同样是远远不容忽视的。我确信,例如,北齐 (1760 — 1849) 的插图就创造了一种并不属于汉文原作的情调。但是,引导我去阅读中国小说的一部分因素正是这些插图的诱人魅力。总之,大体上说来,我在幼年时代是这样走上接触中国文化的道路的:我吸收着中国儒家学说、中国学问和中国文学,如同江户时代日本人所做的那样;这就表明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确实和一个中国人在阅读本国的经典著作和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时的理解很不相同。 对我发生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家里从小就让我学习书法。我记得,当时我临摹过的古代名家的书法有欧阳询 (557 — 641) 的楷书和王羲之 (307 ?— 365 ? ) 的行书和草书。这就是说,我是通过这种特殊路径接触到中国古典文化的。 在我幼年时向中国学习的内容方面,哲学因素是微乎其微的。当然,儒家学说涉及一些想法,而且在历史著作中也包括着一些想法。但是,儒家学说只不过是古代许多思想体系中间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系。事实上,其他的思想流派是如此之多,以致在中国历史上曾将他们称作“诸子百家”。但是,我祖父却没有教我这些内容,其原因大概是由于我父亲已规定了我应该学什么。我曾经说过,《四书》中的《中庸》是从我的读物中免除了的。《中庸》是一种抽象的思辨的产物,是一种哲学著作,而且实际生活所遵循的劝告和范例在《中庸》中几乎没有地位。我猜想,我父亲可能认为这类读物即使对一个孩子实际上没有害处,但也没有好处。 总的说来,我从小所学到的有关中国的知识主要是关于古代中国的,最晚到唐代或宋代为止;至于较晚的几个朝代,例如元、明、清,我几乎一无所知。当我长大成人时,我才开始知道成吉思汗 (1167 — 1227) 以后的中国的一些情况,但是我从来没有超过一般认识的水平。 因此,我所受的有关中国的教育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而且是脱离实际的。不过,西方儿童们的古典文学教育也同样偏重于很古的时代——古希腊和古罗马,而不是比较现代的希腊和意大利。这两种教育在 古典文学的启蒙以及性格的养成方面是相同的。 大多数男孩子在上中学以后会经历一个怀疑和思想动乱的时期。大约就在这个时期,我的兴趣开始离开中国而转向西方的思想和文学。例如,我阅读了托尔斯泰的《论人生》,然后我又读了他的别的俄国小说,我对西方文化的兴趣随着我年岁的增长而逐步增加。大约与此同时,我也开始阅读起夏目漱石以及其他日本作家的作品。但是,不仅如此,我还在中学时期就知道中国除了孔子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哲学家,尤其是老子和庄子。我独自阅读了他们的书,而且尽管并不全懂,却发现它们是极其有趣的。从那时起,在整个读高中和大学的那些岁月以及后来的日子里,我还是经常回过头来重读这些书。 我曾经说过,中国文化是极其古老的,而且我早巳觉得,在可称之为“古典时期”的那个时期中形成的一些想法不再是属于青年时期的想法,甚至也不是属于壮年时期的想法,而是属于老年时期的想法。特别说来,老子的哲学在所有这些哲学中是最古老的。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也许应该广泛地说是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地球上许多不同地区曾经产生过各种文明,但又都衰亡了,而且我不由得感到,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 况。或者这样说也许更为正确:老子当时就已发现了一种形势,这种形势虽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形势,但事实上二者却是很相似的。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写了《老子》这部奇特的书。不管怎么说,使人感到惊讶的总是,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一时代,老子怎么会向从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提出那样严厉的指控。 一种与老子相同的观点也可以在庄子那里找到。不管怎么说,我们今天已经放弃了认为科学进步必然增进人类幸福那种 19 世纪的乐观看法,而且已经开始对科学进步所将导致的后果抱有很根本的怀疑了。关于人类行为的后果的同样怀疑在古中国就已经被发现过了。 这并不是说,在中、小学时代我就已经试图窥探世界的未来。不过,事实上却是,我从那时起就感到社会是一种讨厌的东西。我经常为一种感觉所困扰:生活在众人中,而且要应付他们,这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我猜想,老子会这样说:许多人热热闹闹地交谈,以及远隔两地的人们常常互相交往,这都是不明智的。国家要小,人民要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当然,实际上,老子时代的生活和现代的生活是有天壤之别的。那时居民分散,人口稀少。假若老子 退而和地方性的宗教信念联系了起来。日本人接触的恰好就是这种宗教性的道家;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因而这就引导他们得出佛教更优越的结论。即使如此,一个具有弘法大师这样水平的思想家是不太可能对老子和庄子的基本思想毫无所知的。更加可能的是,当时作为一个青年人,他对老庄思想的消极性不能满意。甚至在佛教方面,他也想在最有积极意义的佛教形式下——密宗——阐述自己的思想。 和我刚刚写到的问题不无关系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我觉得日本民族甚至在今天也还是一个年轻的民族。这并不是醉心于在有关精神年龄的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完全抛开这些评价不谈,我认为正像在个人的身上一样,在那些涉及思想模式和人类精神的地方似乎也可以区分青年时期、壮年时期和老年时期。日本作为一个国家是很古老的,但我觉得她仍然显示出一种突出的青年性质。在她对其他国家的事物所一贯表示的非凡好奇方面,日本是年轻的——如果说她不是像孩子一样的话。我猜想,今天中国本身也经历一番返老还童,但是,曾经产生了老子之类的思想家的古中国,肯定是到了她的老年时期了。难道不正是因为古中国产生的那些想法使她能够远远地看到未来,这些想法才没有像古希腊的那些想法一样产生了科学文 明吗 ? 在我一生的某个阶段,我曾离开老子和庄子的世界而转入了物理学的世界,但是自从我进入中年时期以来,老庄思想已经毫不含糊地又在我的心中获得了新的生命。 总之,古中国通过各种方式而在我心中占有地位。尽管这显得和我是一个科学家这一事实相矛盾,但是,这反而足以给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我以某种个性。当然,我不但珍视中国,而且也珍视传统日本的许多事物,而且也珍视西方的不少事物。这一切曾经起了大大丰富我的生活的作用。但是,自从我的六十岁生日以来,我所最感亲切的却是古中国的那些古老的、成熟的想法。与此同时,那些想法在我今天看来也是异常现代化的。 谁也不会发现世界是在每一方面都为了使他自己满意而安排下来的。不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其他生物,都不能说世界的存在是为了他们的特殊利益。而且人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也不是出于他自己的自愿:在他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时他就已经是他自己了。而且,不管他是否喜欢这个世界,他都不可能长生不老。而且除了极端的情况之外,我们也无法预言自己的死期。在这方面,我们大家仿佛乘在同一条船上,命运是相同的。 但是,正因为我们已经诞生在这样的一个世界 上,我们就应当相互安慰,相互帮助。如果办不到,那么,我们至少应当不要给别人带来不便。而且我们应该尽可能不要残忍地对待别的生物。 这种思想方式已经在我的心中越来越牢固地逐步建立起来。这也许就是我自己的老年哲学的成熟标志吧 ?
个人分类: 大师文集|6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乔布斯: INTUITION与科技创新
热度 1 siweiming 2011-11-19 01:47
«乔布斯传»中介绍乔布斯修禅,并去印度云游。由于受东方文化影响,他特别推崇INTUITION,并实施在他的创新过程中。他领导下的苹果公司产品都包含这一因素。奥巴马总统的纪念文章中也赞扬到: “…he made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not only accessible, but intuitive and fun.” ( 他不仅使信息革命变成可能,并且直观而有趣 .) 。曾经有很多次,乔布斯凭直觉 (INTUITION) 要求下属将产品的标准提到最高,比如在显示器上画出圆弧形四角的矩型,但下属说做不到。乔布斯坚持说你一定能做到,结果他们做到了。我一直有这样的体会:如何在培养博士生的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把 INTUITION 运用到科技创新中,让他们具有这样的素质,是造就有创新能力人材的一个重要环节。 反映到科研中, INTUITION 就是能在现有的知识与正在寻求的论证之间不存在清晰的连通线路,不清楚应采用什么实验手段时,能正确地判断沿哪个方向探索,将会一步步向结果迈进。具体的说,就是依据手上现已掌握的数据,知识,能建立科学的假说,同时能设计出一系列有效的实验来验证该假说。 INTUITION 往往能让人提出最有新意的科学假说。我做学生时就有一次这样的经历。我幸幸苦苦制备了大量的病毒单晶体,个个晶莹透明。当我们把晶体带到同步辐射 X 光源收集衍射数据时,晶体在接触 X 光后一两分钟内,立刻衰竭。当时收集衍射数据的方法是预试两幅 X 光图象后,计算并调正晶体的定向,再收集衍射数据。无论我们用多快的时间计算,也无法在定向晶体后收集到衍射数据。我眼看着拥有这么多的晶体,却拿不到需要的衍射数据。这时我的导师说,我们先收衍射数据,回实验室再找出晶体的定向。当时事后找出晶体定向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都不存在。但导师坚定地说我们会找到答案的,他的 INTUITION 在指导着我们。我就这样收到集了后来做论文的衍射数据。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收集蛋白质晶体 X 光衍射数据时,没人再计算并调正晶体的定向。各种处理无晶体定向的衍射数据的手段,快速简洁。我们当初的实验方法,为此奠定了基础。 做学生,不能只学实验技术,更重要的是掌握提出有新意的科学假说的能力。 INTUITION 是人与生俱来的潜质,幼儿都有。我们都应该帮学生发掘这种能力,发扬他们的创新能力。希望获得更大的成功。有一项吴瑞奖学金 ( THE RAY WU PRIZE )就是为奖励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生设置的 ( http://www.raywumemorialfund.org/raywu_prize.php ) 。请大家支持。
个人分类: 博士生|3622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就是跟着感觉走?
热度 25 Majorite 2011-7-15 08:32
科研就是跟着感觉走?
科研就是跟着感觉走? 张旗 相信你的直觉,这很重要。女人的直觉很厉害,丈夫晚上回家如果说谎,十有八九妻子会察觉,失误的情况很少,原因是什么不清楚。女人的直觉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中。 男人有没有直觉,是否也这样厉害,似乎很少有人提到。笔者认为男人也有直觉,这里不说与科学无关的话题,男人的直觉在科学研究中往往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笔者即深有体会。举一个例子:当笔者2000年第一次在宁芜地区开开展工作时,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宁芜火山岩和铁矿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做过广泛的研究,现在重新捡起来,能够有什么创新呢?笔者在调研前人的研究成果时偶然发现,铜陵石英闪长岩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笔者顿时眼前一亮,当时浮现在脑海中的想法是:埃达克岩别人都说是与板块消减有关的,铜陵的埃达克岩肯定是加厚下地壳底部熔融的。笔者非常兴奋:行了,创新点就在这里。这一系列想法在瞬间完成,我想这可能就是直觉吧。 随后的研究逐渐展开,其间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曲折就不说了,经过反复思虑,我相信我的直觉不会错,于是顶住压力,坚持了下来。 什么是直觉?直觉是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由小脑直接作出的判断。可贵的是,这种判断很少失误。心理学家把突然地、意想不到的顿悟或理解叫直觉,这是一种普遍的思维现象,魅力无穷。许多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在创造发明或作出重大决策时,都会出现这种直觉现象。心理学家认为,直觉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它可以产生和形成于任何科学、艺术、技术产品的思想和构思中,在人类认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 。德国物理学家黑尔姆霍兹说,他的许多巧妙设想,“不是出现在精神疲惫或伏案工作的时候,而常常是在一夜酣睡之后的早上,或者是当天气晴朗缓步攀登树木葱笼的小山时” 。还有些科学家的灵感和顿悟发生在病榻之上,爱因斯坦关于时间空间的深奥概括是在病床上想出来的,生物学家华莱士关于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观点是在他发疟疾时想到的。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总结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很有点哲学味道。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历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指认准方向、特立独行);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认真执着、不怕苦累);第三个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日积月累、功成名就)。笔者认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也是直觉。还有一种说法,“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表面上看来,直觉似乎是偶然所得,其实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踏破铁鞋”和“千百度”的结果。由于人们长期研究、思考某一个问题,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做了无数次的实验,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使得大脑因疲劳而处于抑制状态,思维变得迟钝。这时,如果放松一下,让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和调整,把注意力转移一下,大脑就会重新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动也格外敏捷,就有可能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产生认识上的突破和飞跃。 直觉的可靠性可能因人而异,但是,经过反复的验证应当是可靠的。据说德国人研究过,人在睡眠中大脑并没有停止活动,它在清理你白天的信息,把各种不同的信息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盒子中。到早上,一锅粥一样乱七八糟的脑子就清醒多了,有条理了,就便于思考问题了,可能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一觉醒来即迎刃而解了。因此,有时在晚间熬夜想不明白的问题,不如干脆放下,好好睡个觉,也许早上醒来会想起什么,会有了灵感,答案也就呼之而出了。 美国著名黑人脱口秀奥普拉·温弗瑞女士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说号召青年人听从自己内心感受作出人生的决定,她说:“我做过的每个正确决定,都源自我的直觉;我做的所有错误决定,都是我没有听从我自己心声的后果。如果你对某件事感觉不对,就不要做它。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训。这个教训本身,能使你免除很多悲伤。”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也是划时代的iphone手机的创始人)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生命有限,不要把它浪费在重复别人的生活上。不要被任何说教羁绊,否则你就被笼罩在他人思考的阴影之下。不要让他人观点的杂音淹没你心灵深处的渴望。最重要的是,要有胆量跟随你的心灵和直觉。你的灵魂其实已经知道你最想成为什么,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 说得多么好,真是鞭辟入里!如果你做学问是为了探索真理,如果你不顾忌某些观点会得罪某些人或奉承某些人,如果你不为权势所惧,如果你少一些私心杂念,那么,请相信你的直觉吧,请按照你直觉的指引去生活吧。它会给你的思想插上翅膀,助你成长和成才,助你在研究的大路上腾飞。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6508 次阅读|29 个评论
为什么数学难学?
热度 27 stone1971111 2011-3-30 07:50
长期以来,不管是数学系的学生,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是中学生,对于数学的反应普遍是难学,那么什么是难学呢?是什么原因导致数学难学呢?最近反复看庞加莱的书《科学与方法》(商务印书馆,李醒民译),其中第二编第二章谈到‘数学定义和教学’,其观点非常有意义,结合我的30多年学习数学的经验和理解,我觉得有必要对于数学的学习问题做个较为深入的探讨。 其实所谓难学,并不是书上的字不认识,无非都是汉字和字母构成,没有一个不认识的,但是连在一起就未必认识了,即便认识了,甚至可以做习题了,但是依然觉得不懂。 这里说的是理解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理解呢 ?庞加莱说道: “这个词对于所有世人具有相同的意义吗?相继审查组成定理证明的每一个演绎推理,弄清它的正确性、它与游戏规则的一致性,这就是理解一个定理的证明吗?同样的,为了理解一个定义,这仅仅是辨认人们已经知道的所使用的全部词的意义并弄清它不隐含矛盾吗?对于一些人来说,情况就是这样;当他们这样做了,他们将说:我理解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情况并非如此。几乎所有的人都更为苛求;他们希望了解的不仅是证明的所有演绎推理是否正确,而且是它们为什么以这种秩序而不以另外的秩序联系起来。对他们来说, 它们似乎是由任性产生的,而不是有总是意识到所达目标的理智产生的 ,他们不认为他们理解了。” 庞加莱继续说:“无疑的,他们本身恰恰没有意识到他们渴望的东西,他们不能系统的阐述他们的欲望,但是, 如果他们得不到满足,那么他们便模糊的感觉到缺乏某些东西 。于是,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一开始,他们还觉察到人们摆在他们面前的论证;他们不久便遗忘了;他们很快使一瞬间的亮光消失在永恒的暗夜中。” “ 人们总是询问,这有什么用处;如果他们在实践中或自然界中找不到它们,他们将不能理解如此这般的数学概念的正当理由。 在每一个词下,他们都希望提出明显的图像;定义必须唤起这个图像,以致在定理证明的每一个步骤中,他们可以看到它变换和发展。只有在这一条件下,他们才能理解和记住。 这些常常欺骗他们自己;他们不听信推理,他们着眼于图形; 他们自以为他们理解了,他们只是看见。” 这里强调的是人们对于理解的感觉,而不是对于文字的字面解释 ,即便是字面都明白,但是内心深处的感觉就是不大对劲,这就是说,感性和理性的分离矛盾,正好比一个转向的人尽管可以通过理性去辨认东南西北方位,但是主观的感觉总是觉得不对。这就是所谓的理解障碍。 人们学习数学首先遇到的就是理解 障碍。越是到了数学学习的高级阶段,这种理解障碍遇到的机会就越大。比如,我们学习极限的时候会遇到,这是因为我们还从来没有试图在生活中体验无限是什么。当我们第一次试图解释什么是无限的时候,拗口的语言所描述的那一套逻辑在生活中找不到原型,甚至找不到类似的可以比较。这就产生了理解障碍。当我们从数学分析过渡到泛函分析的时候,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到拓扑的时候,我们一样会遇到理解障碍,这是从 具体到抽象的跨越 。在跨越这些理解障碍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深处对于抽象逻辑的熟练程度并不深,还没有真正的掌握抽象逻辑的好处。 我们从小学习数学总是从物理世界开始的,从直观开始的 , 但是数学具有天生的抽象性 。比如,学习整数加法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类似手指头之类的实际物体在边上进行示意。学习乘法的时候,也是多个相同加法的另一种描述。更近一步,庞加莱举例说“在小学,要定义分数,人们切开苹果或者馅饼;当然这是在内心切开,实际上并没有切开,因为我没有假定初等教育的预算容许如此挥霍。另一个方面,到了大学,却说分数是用水平线分开的两个整数的组合;我们通过约定定义这些符号可以服从的运算,也可以严格地定义分数。。。。。但是如果有人试图把这种抽象的定义给予初学者,那岂不是使他呆若木鸡。” 这深刻的表明, 由于人类认知能力并不能天生的形成(也许有人会对此有不同意见),而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开始我们会依赖物理的或者等价的说,是经验的,来学习数学的基本知识,但是数学为了能够完成它的复杂任务,停留在直观的角度并不能带来好处。那就意味着,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强调,我们的学习就是一个从直观的、经验的,到抽象的逻辑思辨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尽早尽快的适应这些抽象的逻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直观的角度。 庞加莱又举了一个例子:“假定我们在一个班级里,老师讲到:圆是与称之为圆心的内部一点等距的点的轨迹(这个在解析几何中很显然的定义)。好学生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差学生拉长了脸;但是,无无论谁都不理解其含义;于是,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认为:啊!他为什么不同时说圆是环形物呢,否则我们早该理解了。毫无疑问,老师的定义更科学,学生的定义是无效的,因为它不能用于证明,而且不能培养学生分析概念的有益习惯。但是,人们应该向他们说明,他们并不理解他们自以为知道的东西,应该引导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原始概念的粗糙性,意识到他们需要使概念变得纯粹、变得精确。” 尽管数学看似更精确,但是公理化系统的努力最后的结果表明, 经验的、直觉的仍然是最基本的基础, 不过这不妨碍建立在有限的几个直觉基础之上的数学命题本身的抽象性。与我们直觉上喜欢的形象相比,数学要抽象的多。我们总是试图用粗糙的概念去解读遇到的数学问题,这就造成了理解障碍。 我们直觉粗糙的另一个鲜明的例子是,我们心目当中的连续性,其实是很光滑的连续,和我们严格定义的连续并不完全吻合,事实上,我们可以构造出处处连续而处处不可导的例子。这和我们的直觉相差很大。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粗糙的感觉。 粗糙的直觉依然有用。 假如把我们直觉形成集合A,自然界形成的集合是B,数学的描述集合是C,那么真实的情况将是A属于B,B属于C。也就是说,虽然数学严格了,抽象了,但是似乎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东西,而仅仅是多了一些无用的垃圾。实际上,对于数学上描述的能量有限的(平方可积函数类)函数,几乎所有的这样函数都是没有实际价值的,有实际价值往往是有一定的光滑性,或者和光滑性类似的性质的东西。如果学生一上来就学习处处连续而处处不可导的函数,估计没有几个愿意学习下去。 数学的另一个难学的原因在于,数学的知识体系是有序的。 所谓有序,那就是数学知识类似楼梯一样,不能做跨越式的学习(大多数如此)。如果用高等数学的名词来解释,那就是高阶马尔科夫链。每一个学习环节都要依赖之前学习过的很多个环节的数学知识。这就导致我们必须从金字塔的底端开始学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假如在某一个台阶遇到了理解障碍,后续的学习不堪设想。而且学了之后,必须熟练,否则后续的学习一样遇到困难。基本可以肯定的说,一个能够把大学本科数学系的教材通达无碍的学习下来的同学未来基本上是个较为优秀的学者。因为作为搞学术研究的我们,在学习的路上似乎都遇到过理解障碍的情况。也许没有遇到理解障碍的人,才是真正的天才。 那么这种理解力从何而来呢? 我们既然知道数学的学习有赖于这种理解力,我们自然希望我们能够及时的获得这样的理解力。但是,很遗憾,没有一个有效地办法去很快的提高人的理解力。正好相反,数学正是锻炼和提高理解力的有效工具。可是,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边被训练,一边被数学淘汰。事实就这么残酷。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被更早的淘汰,仅此而已。 总的来说, 数学是人类理解自然的产物,也一定脱离不了自然 。但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方法,或者老师教学的方法却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针对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理解力提高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资源有限,我们今天的教育还只能是大面积的普及式的教育,并不能让所有的人都能体验到人类这个发明的魅力。
个人分类: 读书偶得|49808 次阅读|54 个评论
让高学历飞得有价值些
热度 1 fhylren 2011-3-4 07:30
很多人在问念研究生能学到什么,短短两三年时间,上课学不到多少有用的,科研也没怎么搞。一开始念硕士博士的时间都是有这些迷惘的,甚至有些人连这些问题想也没想。如果用点心思,不管我们将来搞不搞科研,既然念了硕士博士,就该用心去念;即使是想混个学历,也该好好混!让高学历飞的有价值些! 也许念完本科,大多数人只拥有了该有的道德、情感和认识能力;但真正培养自己的理性和逻辑、学习能力、更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等,还要从现在开始。念研究生连一个工作报告都不会做,这很普遍。但要从现在开始去培养!不要等到毕业时才问自己:我是否努力去做了?也许一开始时就应该清醒些。 美国科学院于发布的一本Caree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Student Planning Guide to Grad School and Beyond( http://www.nap.edu/openbook.php?record_id=5129 ),在第133和134页谈到了念研究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能力。 Skills and Attributes that Contribute to a Successful Career as a Scientist, Engineer, Scholar, or Prof. Intellectual Skills 1.Honesty (诚信 ★ ) 2.Curiosity (好奇心 ★ ) 3.Discrimination—ability to distinguish what is important from what is trivial(处理事情,分清主次! ★ ★ ) 4.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想象力和创造力! ★ ★ ★ ) 5.Common sense(理性认知和判断!) 6.Objectivity (客观:理智对待问题,避免主观臆断!) 7.Intuition (直觉:探索客观世界、精神情感的灵感! ★ ★ ) 8.Skill in observation of natural, technical, or social phenomena (洞察力:对大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 ★ ★ ) 9.Systematic problem-solving (系统性 ★ ★ ★ ) 10. A good memory (多思考:减少未来可能及早到来的老年痴呆!) 11. Capacity for logical reasoning, including abstract and theoretical reasoning (逻辑推理与归纳总结 ★ ★ ★ ) 12. Capacity to draw logical inferences from observ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data (从表面现象推导本质问题) 13. Ability to conceive an explanatory hypothesis and design critical tests to evaluate it(对实际问题做出全面合理的假设,然后设计方案解决它! ★ ★ ★ ) Communication Skills 1.Capacity to retrieve information from published sources(析取信息) 2.Skill in learning by interview methods (接收信息) 3.Capacity to communicate in writing (写作表达) 4.Capacity to communicate orally (口语交流) 5.Skill in use of computers and other information-processing devices (精通电脑) 6.Skill in graphic display of information and ideas(会用图景表达想法!这是最直接生动表达方式!)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1.Maturity (人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熟!) 2.Motivation and drive (自我激励!) 3.Self-confidence (绝对自信!) 4.Dependability (值得信赖!communication can take effect!) 5.Independence (人格和思想的绝对独立性!) 6.Empathy(思考神入) 7.Capacity to work effectively with superiors, peers, and subordinates (协调能力:与老板、同学和属下。) 8.Initiative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勇敢的行动!责任心很重要!) 9.Capacity for objective self-criticism (客观自省!) 10.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skills (领导和管理的能力!) Habits of Work 1.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time (让时间高效。) 2.Persistence—ability to see things through to completion (工作可行后,要坚持到最后,不能轻易放弃!) 3.Capacity for sustained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work (劳逸结合!只学不玩儿,聪明的孩子会变傻!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这是科研中更应该注意的。) 4.Orderliness (条理性!) 5.Ability to meet deadlines (设置并完成deadlines!) Mechanical Skills 1.Manual dexterity (动手能力!) 2.Skill in the development, selection, and use of appropriate scientific, engineering, or artistic apparatus, machines, and models (熟练科研工具) 所以,念硕士博士能干什么,重点不是你可能会学会做科研。更为重要的是它对自己4方面的培养:1、思维力;2、思考力;3、学习力;4、沟通力。做科研本身需要深层次的思维力和繁多的思考方式、极高的独立思考力、一流的学习能力和超强的交流能力!能看到有些人博士毕业时还没有自己的正确的、独立的思考方式,甚至不能顺利表达自己的意图。这个过程你可能还会克服自己的性格缺点、会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感谢他人、关爱他人,所以,别浪费了这个高学历。 肯定,校园和社会还是不同的。走上社会我们可能还需要更多与人交往、学会生存和生活等等能力,但也能看到很多社会上的朋友也会空虚、自卑、闭塞、无助,因为很多能力是需要静静地慢慢培养的,是渗入骨子里的。拥有这些能力,走上社会时,才会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该游戏人生,但游戏有规则! 梵高的激情+牛顿的洞察力+爱迪生的灵感+爱因斯坦的想象+奥本海默的领导+庞加莱的直觉+图灵的计算机 既然念了硕士博士,就该用心去念,请让高学历飞的有价值些!
个人分类: 科研|4498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热学中的启发
yanghualei 2011-1-9 09:32
1.发现也许更多是凭直觉 : 以前看热学的第三定律的发现历程,其中这样评价的:结论是正确的但论证过程是错误,当时一憾,在咱们数学思维里,你的结论正确则论证方法和计算步骤一般不会错误的;前天看傅立叶的热的解析理论时,其把求解热力学方程归结为求一种级数的系数问题,同时其对这种级数的现实意义以及是否任一解都可用这种级数表示的论证上存在严重的错误,但结论是正确的; 现在感觉发现有时更多是凭直觉,即直觉走在前面,逻辑和实验跟其后,先感觉到某个命题是正确的,然后想着怎么证明,这就出现了结论正确但论证方法错误的怪现象; 也许巨人是提出猜想,如庞加莱、费马以及黎曼等,而我们这些凡人去提供逻辑和实验验证,如 佩雷尔曼 、怀尔斯等,这也许是社会分工。 2.评价的不一致性 : 对于18世纪法国的两位著名的数学家拉格朗日和拉普拉斯,不光其在国籍和名字上相似,其在学术生涯中也颇为相似,拉格朗日主要解决月球的天平动,即月球为什么总是让人们看到它的一侧,但有时其位置还是会有点不规则的微小变化,同时其在变分、偏微分以及数论上也成绩颇丰;拉普拉斯主要解决摄动问题即太阳系稳定的定性问题,譬如有一天地球是否会撞到太阳上,或者地球飞出太阳系; 在当时人们普遍拉普拉斯比拉格朗日更出色,但后来人们的看评价却恰恰相反,自己在想为什么这样的 , 如果我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迎合当代社会的文化以及解决当代的问题上,则我们很有可能失去了后来社会这片无界市场,因每一社会的文化和问题是不一样,故现实我们需要,但理想也需要;这也常说的一个充满理想主义大学可以引领一个民族,因为理想主义更多关注的未来。
个人分类: 科学史|3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艰难的决定,能有多艰难?
songshuhui 2010-12-6 00:11
0.618 发表于 2010-11-30 06:00 艰难的决定,合体了。 随着3Q大战的落幕,一个艰难的决定逐渐成了网络热词,在新浪微博上,甚至出现了一股用一个艰难的决定造句的热潮。对于一个网络公司来说,以烈士断腕的姿态,做出一个决定,固然是极其艰难的。对于它的用户尤其是不知卸载为何物,不知如何进行兼容设置的大量黄昏用户来说,他们面临的决定,恐怕也和艰难两字沾亲带故。 问题是,慎重地态度能够带来更明智的决定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答案是不一定的尤其是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深思熟虑反而会降低决策的正确率。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心理学家请球迷和非球迷预测荷甲联赛中4场球赛的成绩。分别让他们立刻预测、思考两分钟后预测和做两分钟杂务后预测。对非球迷来说,思考两分钟以后,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反而降低了。因为对他们来说,信息量不够,思考的方向总是错的,思考越多越容易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这一点,我们恐怕都有体验考试时,吃不太准的题目,直觉往往是对的,而深度思考后的修改,反而导致了错误。对于球迷来说,思考两分钟的效果也并非最佳,最好是能够分散两分钟注意力干点儿别的,再决定。这样的正确率更高,因为有意识地深思熟虑时,太多的无用信息都可以左右我们的选择了,反而让人不知所措。所以,当信息充足时,别忙着决定,先休息,休息一会儿。 决定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时候,常常发现手心手背都是肉,选择哪个差别都不大。既然如此,倒不如快点儿决定,因为在选择之间徘徊地越少越喜欢自己的选择。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 Dan Gilbert 让实验参与者从两张照片当中挑一张最喜欢的拿走。实验有两种情况,一是必须立刻选择一张带走,且不能更改;二是先试选一张走,但是五天之内可以更换。两周之后,心理学家再次找到这些参与者,调查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他们发现,第一种情况下的参与者更喜欢自己的照片,因为他们迅速选择以后,考虑的都是自己选择的正确性;而第二种情况下,参与者在这五天里时不时地就要考虑一下换还是不换?。一会儿觉得这张好,一会儿觉得那张更好。 面对生活中的选择,有的人总能潇洒自如,而另一些人却总是面对着各种艰难的决定。哪怕是晚上吃点儿什么,都要有各种要求:便宜、快捷、舒服、健康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做事时就是这样,既想追求利益又想树立口碑。他们总是跟自己强的人比,不喜欢模仿别人的行为,决策时却依赖别人的判断,避免失策。他们也更容易感到后悔。当一个艰难的决定摆在你面前,你犹犹豫豫,等你看到了结果又追悔莫及,人世间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决定权就在你手中,别再犹豫。 至于艰难的决定这个措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个艰难的决定充当了中文互联网的最热门短语。无数人戏仿这个说法进行造句。或许,在这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里,艰难的决定这个词准确地敲在了人们的心坎上。 本文已发表于新京报新周刊 文字编辑:拇姬
个人分类: 心理|1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有时候是凭直觉的----读李泳《纯粹理性引领科学》有感
yanghualei 2010-8-10 08:05
1. 科学有时候是凭直觉的,带着目的和准备去 观察的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多结论是正确的,但论证的方法有误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热力学第三定理的能斯特证明,黑洞的拉普拉斯证明 科学发现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和有目的的人,不是青睐伴随着实验随机游走的人 2.波义尔说 :现在的科学发现,是严格的批判,自由的创立假说 并不需要太多的知识积累,你可知 知识本来就是一种负担 知识越多,交互作用就就强烈,信息的辨别量的成本是巨大的 其认为科学路径: 猜想--观察验证--正确重组理论与概念 --在猜想 --- 验证观察---重组理论与概念 3.正如李泳老师在其博文《纯粹理性的评判引领科学》说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1551 a在原则上,单靠可测量去建立一个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实际上恰恰相反,是理论确定了我们观察到什么 b.理性只会看出它自己根据自己的策划所产生的东西 它必须带着自己按照不变的法则进行判断的原理走在前面 强迫自然回答它的问题,却决不只是仿佛让自然用襻带牵引而行 因为否则的话,那些偶然的、不根据任何先行拟定的计划 而作出的观察完全不会在一条必然法则中关联起来了 但这法则却是理性所寻求且需要的 4. 有些学者不愿意承认其在做研究时候的先验结论 。猜测后然后去做实验,寻找巨人作证,打上逻辑为推理(这也是 科学史上结论正确,论证错误的原因;因为科学发现有时候是凭直觉的,论证是后来的事情 );在 陈述过程其采取倒序的方法,迷惑公众,隐瞒科学发现的真实过程 ; 在xx实验中结合已有xx人的的理论发现、、、;如果大家认可,就接着补充说,其在啥背景下受到啥启发下,以免与别人有先发现之争。 5.这样做有意思? 先验结论有啥丢人的? 怕别人说你学术不端,不调查乱发言! 建议学者在陈述科学发现时,采取与发现过程一样的工序,别倒序!
个人分类: 科学史|363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创造性思维机器模拟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hongkunhui 2010-7-13 13:40
创造性思维机器模拟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比如: 1,建立兼容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的广义信息论,这是理论基础,目前的信息理论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揭示复杂系统的信息创生原理,不回答这一问题,创造性问题就是无根无源的。 3,揭示智能系统的一般信息处理原理(兼容自然编码和人工符号编码的信息处理,确定性处理与非确定性处理的理论) 4,揭示人类思维的一般信息处理原理(与符号和公共经验捆绑的心理活动信息过程,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模型) 5,揭示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信息处理机制(兼容信息重复的问题解决和信息创生的问题解决等模型)说明问题解决中问题与解的相互遭遇与匹配机制。说明灵感、直觉、顿悟等在信息层次的加工机制。 6,对创造性思维信息处理的机器模拟.(数字计算机的模拟,人工神经网络的模拟.二者结合的处理或者更需要新原理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发明等) 前面五个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那对它的机器模拟即第六个问题是很难解决的.我认为用现有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来模拟创造性思维局限性太大了.我们需要关注的主要是新的原理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发明,即信息的输入、存储,信息搜索,信息选择的新原理新技术的发明。 欢迎感兴趣的博友讨论此问题
个人分类: 创造性思维研究|3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经验对直觉的影响
cutefay 2010-6-9 14:34
我平时喜欢思考问题,思考一件事情背后的原因,或者揣测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或者说一些话的心理,我觉得我的逻辑推理很有道理,但是,却常常推理错误。推理往往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来推理,一件事情可能有好几个推理,每个推理都能够解释的通,并且还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真相只有一个(这是名侦探柯南的中名言,看来我是看侦探故事看多了),即使你的推理再看似合理,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为什么我的分析推理常常错误呢?而很多长者却能够对事物有着很好的判断能力?我想,我跟这些年长的人相比,缺少的是阅历,也就是经验。经验这东西,貌似不可靠,但是经验多的人,就会自然而然养成一种看问题的直觉。他们往往不需要像我那样思考很多种可能性,也不需要像我一样思考很长时间,通过自己的经验培养出来的直觉,能够很准确地把握事物。例如,某个人说了什么话,我可能要分析半天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但是有经验的人凭着直觉一下子就能够感觉出来。 我觉得,这种直觉,只能通过不断地积攒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来提高的,纸上谈兵的理论是没有用的。就犹如指挥战斗的将军们,他们在实际作战中很多时候是凭借多年战争的直觉。 所以,我还是要不断地去经历事情,不断地从各种事情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够更好地判断事物。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4108 次阅读|8 个评论
酒后之文:不知其所以知而知谓之直觉
可真 2010-5-10 00:43
那天看到亚辉博客的一篇文章中说到,有一天他和二傻深夜了还一起去喝酒。说句实话,我内心很羡慕这种夜生活。再说句老实话,我有许多文章(例如本篇)都是酒后之作。酒后(不是醉后)是理性少而本能多,但理性还能控制本能的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著文,可以写出平时无勇说出的文字,这样的文字才有思想。纯粹理性状态下写的文章,其实毫无价值,因为这种状态是有智而无勇,故虽有智却等同于无智,无智地写文章,还能写出什么有思想的文字来呢! 哲学从来与酒为伴,而科学是排斥酒的,何以故也?因为科学所讲究的是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要精确无误,但喝了酒之后,本能的成份多了,精确无误是保证不了的,不出大错就谢天谢地了。哲学则不然。哲学不求精确无误,因为精确无误的事情都由科学去做了,如果再做同样的事,不仅哲学做不到,就是做到也是做重复之事,没有任何价值。 哲学从来不做科学所做的事,除了科学还没有诞生的时候。 自从有了科学,哲学就专做那些科学不屑于做而宗教又做不了的事。 什么事是科学不屑于做而宗教又做不了的事?酒后之事也。科学忌酒后做事,宗教根本就忌酒。哲学既不忌酒,也不忌酒后做事,所以只有哲学能做酒后之事。 酒后之事是什么事?这种问题只有酒后才能提得出来,是真正的哲学问题,科学和宗教都提不出这样的问题,也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酒后之事是什么事?当然不是酒后开车之事,酒后开车即使在过去是不犯法的,也是对自己和他人都不负责任的缺德之事,更不用说现在要犯法了。缺德之事和犯法的事,决不是酒后的事,可能是醉后之事吧! 酒后之事既非缺德之事,更非犯法的事,必定是合德合法之事。 合德合法之事太多了,但适合于酒后所做的合德合法之事却不多,实际上只有一件事是适合于酒后所做的合德合法之事:哲学之事介于科学与宗教之间的事。 宗教是凭信仰做事,科学是凭理性做事,哲学是凭直觉做事。 酒后的感觉是一种介于信仰与理性之间的精神状态,这种感觉无以用科学语言来表达,故谓之曰直觉。直觉之为言也,犹如命也。如果说命是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谓之命(《庄子》)的话,那末,直觉就是不知其所以知而知谓之直觉。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453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直觉是靠不住的
热度 1 ymin 2010-1-2 08:32
转载:直觉是靠不住的 方舟子 在中国农村推行计划生育的一大阻力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生了女孩的家庭 总想要再生男孩,有许多地方为此做了让步,在农村实行一胎半政策,第 一胎是男孩的不能再生,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一个。有一位中国问题专家曾 撰文抨击说,这样下去,岂不是女孩越来越多,男孩越来越少,会造成性别比 例严重失衡? 其实,由于生男生女的概率相同,只要不用人工流产或溺婴的方式人为地 选择婴儿的性别,那么不管采用什么生育策略,都不会改变男女比例。即使 生男孩只能生一个,生女孩可以一直生到生下男孩为止,也不会使女孩多于男 孩。 这个结论违反了人的直觉,会有许多人无法接受。不相信的人可以具体算 一算进行验证:1000对夫妇生育,500对生了500个男孩,停止生育;500对生 了500个女孩,继续生育;后者又得250个男孩,250个女孩;后者再得125个男 孩,125个女孩加起来男女孩总数相同。现在中国男女比例的确严重失衡 了,不过是女孩少于男孩,这是由于女孩被流产或溺杀引起的。 许多貌似简单的数学题,其答案往往与人们的直觉不符。请看这三道数学 题: 一、球拍和球的总价是1.1元,球拍比球贵1元,那么球的价格是多少? 二、如果5台机器用了5分钟生产5个零件,那么100台机器生产100个零件 需要多少分钟? 三、在一个湖里有一片睡莲,睡莲的面积每天扩大一倍。如果睡莲覆盖 整个湖需要48天,那么它覆盖半个湖需要多少天? 直觉告诉我们,答案分别是:0.1元、100分钟和24天。美国研究人员把这 三道题混杂在问卷中让10所大学的3000多名本科生解答,发现大部分人都凭直 觉回答。但是直觉是错的。正确的答案分别是:0.05元、5分钟和47天。按答 对1题得1分计算,这些学生的平均得分只有1.24分。即使是那些给出正确答案 的人,往往也是首先想到直觉的答案,然后意识到这个答案是错的,才去找违 反直觉的正确答案。 直觉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反应,不经思考快速地自发产生,不受人的 心理状态的影响。理性思维则需要做有意识的思考,反应要慢得多。直觉对我 们的生存至关重要。我们看到一张脸,不可能要经过思考才辨认出是熟人;看 到一块石头迎面砸来,不可能等到想起会被砸伤才躲开。这些都要靠直觉做出 快速的自发反应。但是在面临更复杂的问题时,就需要用到理性思维才能解决。 在生活中我们在交替使用这两套思维系统。例如,我们讲母语时,用的是 直觉思维,而讲外语时用的是理性思维,所以不可能像讲母语那么流利。我们 听到气象员用摄氏报出气温时,会直觉地感到气温的高低,但是如果听到的是 华氏温度,就要用到理性思维了美国人则相反。通过反复的训练,有可能 让理性思维转化成直觉。例如,人们在学开车时,要靠理性思维进行判断,反 应比较慢,开车时间长了,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一种本能,具有迅速的应变能 力。 但是有时对同一个问题,直觉和理性思维会给出相互冲突的答案,而直觉 往往能战胜理性,从而让人产生烦恼。虽然统计表明飞机是最安全的旅行方 式,但是许多人仍然害怕乘飞机,直觉地认为飞机不安全。这些人乘车时并不 担心会出事,虽然出车祸的概率要比飞机失事高得多。 有时统计数据反而激发人们本能的恐惧,出现严重的后果。1995年10月, 英国医药安全委员会警告说,第三代避孕药与第二代避孕药相比会让静脉血 栓症的风险增加100%。这听上去很吓人,许多人因此不敢再用避孕药避孕, 导致第二年英国人工流产增加了9%。其实血栓的风险本来就低,风险增加 100%,不过意味着每7000多人中会多1例而已。英国医药安全委员会现在的说 法是,第三代避孕药只是略微增加了血栓的风险,除非你有患血栓的危险,否 则无需停用第三代避孕药。 人们在进入陌生的领域时,会本能地感到恐惧,做出过分谨慎的直觉反应。 许多人对转基因食品、疫苗接种的疑虑和反对,就是一种由于缺乏科学知识, 未经理性思考做出的本能反应,并被某些组织和人士利用来制造社会恐慌。本 能反应一旦做出,就很难通过出示科学证据来说服,因为说理诉诸的是理性思 维系统,不容易影响人们的直觉。 让理性战胜直觉,并非不可能。毕竟,对那三道数学题,还是有人给 出了违反直觉的正确答案。在回答它们时,名校学生与一般学校的学生表现出 较大的差距。在10所学校中,得分最高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平均2.18分, 最低的是托莱多大学的学生,平均只有0.57。也许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天生就 对数学有更好的直觉,但是也可能是长期进行数学训练的结果,让他们有更好 的答题能力。对从小就在奥数班磨练过的中国大学生来说,更不容易被这 类数学题误导。 当然,善于解答数学难题不等于善于应用理性思维。习惯于理性思维特别 是科学思维的人,在人群中只是极少数。要让人们了解科学知识还比较容易, 但是科学知识往往与人们的直觉不符,要让人们利用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思维 做出正确的判断,则困难得多,因为那是在抗拒人们的本能。也许科学思维也 要从娃娃抓起。人们如果从小学习外语,就能让讲外语成为一种直觉;从 小训练下围棋,就能对局势有很好的直觉。如果从小进行科学思维训练,是否 也能让科学思维战胜直觉反应? 2009.12.28 (《中国青年报》2009.12.30.)
个人分类: 杂谈|2325 次阅读|2 个评论
爱是直觉的感情付出——读刘晓瑭老师《一个人的爱》有感
可真 2009-11-28 20:01
爱不是一种需要,不是靠它来定义情感的,也不是一种无私的分享或自私的占有,而是本能的或直觉的感情付出。 我对本能或直觉的通俗定义:莫明其妙。哲学定义:自然。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785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学研究需要对研究问题有一种敏锐的直觉
pinjianlu 2009-5-29 16:44
做科学研究需要什么?可能有很多因素,比如智商,情商等。 但是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似乎和智商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有的人虽然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却很有创意、Idea。 但是有一个因素是必须的,那就是对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感那就是对所隐藏的问题有一种敏锐的直觉,即是说对隐藏在表象之后的本质问题,或者说一个尚未发现的东西,能够有一种象是狼的本能那样的直觉。 能够敏锐的发现问题,并知道这是一个突破点,对于攀登科学高峰是至关重要的。那种敏锐的感觉直觉,可以算是一种灵感吧,正如爱迪生所说:1%的灵感应该比99%的汗水更加重要。就象踢足球一样,99%的汗水只是传球,但关键的还是临门那一脚这就是那1%的灵感,临门那一脚往往就是一种敏锐的直觉和对问题的判断力、把握能力。没有这种敏锐判断能力是不太可能取得成功的。爱因斯坦也说过:成功需要科学的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加培养,说到灵感,并不是说一些人天生就不具备科研的素质,或者说不配做科学研究,而是需要科学的方法,平时做事就需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和看透问题表面现象、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能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死的,不会的可以去学习,可是能力是活得,培养出一种能力,那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具备一种明锐的感觉,那就是一种直觉,就象一些动物的天生的本能那样,其实都是在大自然中磨炼,优胜劣汰而锻炼出来的。 各位科学网上的大虾、小虾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呵呵,欢迎大家探讨并留言,谢谢!
个人分类: 科研随笔|4532 次阅读|1 个评论
考槃笔记-33-数学、直觉与表象
热度 1 考槃在涧 2009-3-4 16:58
一道数学竞赛题的解法 昨天晚上做题做烦了,抄起一本高等数学竞赛题集随手翻了翻,看到一道有趣的题:比较 e 和 e 的大小 。 我们知道, e 和 都是超越数, e 和在数学、物理学中广泛出现反映了世界的某种规律,我正准备八卦它们二者的情史。 歪着头想了下,想到一个常见的解决方法: 令 (x)= e x ,g(x)=x e , 则 (x)- g(x)= e x - x e ,对这个函数求导两三次,讨论其单调性和值域,只要知道 e x - x e 是否在x= 时 大于零,就可以判定 e 和 e 的大小了。 后来看书上给出的解法也是这样的。 我先没有这么去求解,我是懒人,觉得这么解麻烦。 考虑到 e 和 e 都大于 1 ,对两个数取常用对数: lne = , 而 ln e =e ln 。构造 k= e ln / , 只要 k1, 则 e e ; 反之, k1, 则 e e 。把等式右边变形得: k= ln / ( /e );把换成变量 x, 则得 (x)= ln x/ ( x/e ) , 于是很容易在纸上画出如下图: 在纸上画出这张图只要 15 秒的时间。图中很容易看出,当 x= 时, ln /e, 也就是 k1, 于是有 e e ,问题解决。如果这是道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的话,2分钟就可以拿到 8 分,显然很划算。如果是一道计算题呢,还得推导推导。 很显然, y= ln x 和 y=x/e 在( 0 , + )内严格单调递增,它们至少有一个交点( e,1 )。如果 y=x/e 正好是 y= ln x 的切线,那么它们将有且只有这一个交点。 对 ln x 求导得 1/x ,于是 y= ln x 在点( e,1 )的切线是 y-1=(1/e)(x-e)=y=x/e 。也就是说, y=x/e 正好是 y= ln x 的切线,它们将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e,1 )。 显然,当 x=e 2 时, y= ln x 的 y=2 ,而 y=x/e 的 y=e, 显然 e2, 那么在区间( e, e 2 ) , 一切 y=x/e 的 y 值都大于 y= ln x 的 y 值。( e, e 2 ),那么 ln x/e , 于是 e , 对比书上给出的解法,要简单些。 直觉与表象 解决这道并不难的题目没什么了不起我没有继续做题,我在思考为什么我会一下子想到这种方法。 一般我们把这种思维状态叫直觉,问题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直觉,不产生那样的直觉?既然直觉在很多时候都管用,在很多时候又容易骗人,怎么培养、训练正确的直觉,怎么检验直觉? 相对来说,最后一个问题最好回答,检验直觉的最好办法就是计算和实验;但其它的问题都不那么好回答。 我看到我书柜里一本 李伯聪 先生的《选择与建构》 ,突然想到书里的一句话:我们对表象的作用不够重视(大意),我产生了另一个直觉:也许直觉来自于表象。 什么是表象呢?百度百科的解释很复杂 ;而在英文 Wiki 里, representation 一词在很多领域都是个重要的概念!见下图: 我们这里只关注心理学范畴的表象。要说清楚表象与知觉的区别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简单举个例子。假若你从来没有见过石头这种东西,当你第一次见到石头时,石头这个实体给你带来的视觉感受就是 知觉,它是物体和感觉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如果你不再看石头了,石头从你视野里已经消失了,但你眼前还是清晰地浮现着石头的尊容,这个时候的心理感受就是表象了。因此,知觉和表象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是知觉几乎不依赖于记忆,而表象必须依赖于记忆,哪怕这种记忆并不是完全无差别的。 当心中的表象形成后,以后你再看到石头,你的心理感受恐怕就是知觉和表象的混合体了。也就是说,你对石头的感受,不但受你当前视网膜的影响,还跟你过去的经验有关。 表象与语言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表象是知觉的近亲,另一些心理学家则认为, 表象是语言的近亲,我们以命题码而不是模拟码的形式存储表象。所谓命题码,也叫描述表征,它是一种抽象的、象语言一样的表征 。围绕表象有很多有意思的实验,其中最出名的是 Shepard 的心理旋转实验, Shepard 在心理表象等方面的工作使他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见下图: Shepard 和同事请被试看上图所示的图形,图形中一些是对图形 a 进行旋转后得到的等价图形,而另一些图形则与 a 是反着的,被试被要求回答 b-f 和 a 是正的还是反的。 Shepard 发现,当倾斜角度从 0 向 180 变化时,被试判断的时间增加,而当倾斜角度从 180 向 360 变化时,被试判断的时间则减少了。这个实验证明,被试在完成任务时对物体进行了心理旋转,而这种心理旋转模式在性质上类似于实际物体的物理旋转,相当于物体以一定的角速度(心理旋转速度)旋转,转过的角度和时间是成正比的( 180 向 360 变化判断时间减少可以理解为被试是反过来旋转的),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表象以模拟码形式(所见即所得)存储。而由 Georgopoulos 和他同事利用猴子运动皮层的单细胞记录技术表明,心理上的旋转与实际的旋转,有着相同的神经生理机制。也就是说,你看到实际的物体旋转,与你没有看到旋转但意识中模拟旋转,产生的神经生理结果是相同的! 也许,语言和表象的内禀区别就在于编码模式不同,因此,大部分时候,语言的表述需要更多的思考,而表象的产生几乎是即时性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觉。我们可以以此来理解计算机的缺陷。严格说,计算机的运行基础也是语言,而单靠语言是无法形成表象 直觉的。 目前计算机的一大问题是人脸识别。众所周知,一个正常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在几百人中把两个人区分开,只要他们不是双胞胎;但你让人描述两个人各自面部特征,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使用较长语言;即使一个最高明的画家王五,没有见过李四,仅靠文学家张三对李四的描述,要把张三画得很像也很困难。也许这可以解释亚辉问老祖的一个问题:大画家是不是一定能把物体画得很像?我当时说肯定可以,老祖说不一定,老祖举了梵高的例子,我当时觉得不对,喝酒喝得太多没想到怎么回答,现在我们可以说,单从画的技法(绘画的规则,也算是一种语言)来看,梵高应该能够把物体画得很像,但由于他的直觉 - 表象实在太强烈,因此他看到的物体是知觉和表象混合在一起的,于是,他画出来的物体就不像了。 回过头来说计算机的人脸识别。要靠语言去对人脸进行识别,实在太困难。类似地,围棋的智能化也是一个难点,其中不但有变化繁多的原因,还有一个价值判断的原因,围棋的各子价值几乎是全等的,严谨的计算机语言很难对之赋值。据说高手经常通过棋形来判断和决策,我怀疑高手对棋形的感受就是一种表象,这种表象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战得来的,很难用严谨的语言体系来描述。 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叫面孔失认症 ,研究发现,对人脸识别的能力中有与生俱来的部分,比如,婴儿更喜欢看母亲的脸而不是陌生人的;同时,大脑内存在一种叫做祖母细胞的神经元网络, 面孔识别由许多脑细胞按群疏编码的方式形成功能网络,确认熟悉面孔是大量脑细胞的功能,但每次只有少数神经元以不同方式组合成确认某人的网络。对另一个熟人的确认,只需替换更少数的神经元,形成另一个网络模式。这种从大量同类功能的神经元库中,每次只调动一小部分组成网络的编码方式,称群疏编码 (Populationsparse coding) 。 因此,计算机只会用语言来思考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硬伤,无法通过不同的硬件关联(神经元网络结构)形成表象,只能依靠 1010 的蛮干,运算速度再高,也形不成直觉,更不要谈想象力和创造力。 甚至,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写作文也是一个构建表象的过程 : 于是,我们回顾文章开头数学题解的过程,应该也是在多次解题中形成了一定的数学图像,那么下次碰到同类题型就能迅速再现表象,从直觉上找到答案或解决办法。这种表象配上具有逻辑性的语言(在这里是数学),一般就能解决问题了。 绘画与表象 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这个福柯解读画家委拉斯开兹的《宫娥》 : 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 福柯( 19261984 )在其著《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 ( 1966 )一书中,详尽地描述了这幅画:画中的画家站在离画板稍后的地方,拿着画笔的手臂向左弯着,朝着调色板,在画板与颜料之间静止不动。我们看到,画家正处于停滞状态,他站在那儿向外看着他的模特。画中的画家正注视我们 观画者所处的空间。我们不能确定他在画什么,因为他的画板背向我们。然而,这幅画的结构把我们固定在画家的凝视中。画家观察的正是我们,这一事实把我们与这幅画结合在一起,我们和画中的模特处于同一位置。   在画室的后面有一道特别的光彩,它并不是一幅画,而是一面镜子。它没有呈现画中被呈现的东西,而是呈现出画家正在看的模特,而这些模特也正看着画家。镜子通过把正在被画的人带进画中,起到了一种可见的置换作用。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国王菲力普四世和他的妻子玛丽雅娜两位人物,他们的确是画家正在作画的模特。   在画中,靠着镜子,淡淡的亮光照出一个全身的人像站在门槛上,他的侧面朝着我们。从画中可以看到,他在观看画中的场景,他是观画者。观画的功能没有在镜子中被呈现出来,路过的观画者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画中的画家和所有其他人物都在注视的地方。   按照福柯的读法,这幅画的主题是表象。所谓表象,是指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表象可以是各种感觉的映象,有视觉的、听觉的以及嗅、味觉和触、动觉的表象等等。表象在一般人中均会发生,由于视觉的重要性,大多数人都有比较鲜明的和经常发生的视觉表象。委拉斯开兹通过视觉表象将一个有序的表象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没有被表象出来的是表象的功能,是安置这些表象并使他们成为自身客体的、既进行统一又进行被统一的主体。在画中,虽然表象的产生(画家)、被呈现的客体(模特)、表象的观者(观画者)这三种表象功能都成功地表现出来,但不包括行为本身。画家没有在绘画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如果他正处于作画的过程中,他将消失于他作画的大画板框架后。但在画中,他不在工作,他停留在作画过程之间,使他能被我们 观画者看到。 同样,模特不是在作模特的行为中被呈现出来,相反却成了观画者。观画者不再是观察这幅画,而成了被画的客体。于是,这幅画的主要吊诡就表现在 表象表象性行为的不可能表象 。 注意这段介绍性文字的最后几句话: 观画者不再是观察这幅画,而成了被画的客体。于是,这幅画的主要吊诡就表现在 表象表象性行为的不可能表象 ,再对比毕加索以此为素材创作的《宫娥》 ,在是亦非亦中,又是怎么样的表象呢? 康德与拉卡托斯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的楊文金在网上贴出了一份教学资料: 觀察與科學創 新 ,里面有些有意思的东西。 资料里分别引用了康德和 拉卡托斯的两句话。 康德说 Concept without percept is empty ,Percept without concept is blind 我将之翻译为:缺乏知觉(概念)的观念是空洞的;缺乏观念的知觉是盲目的;而 拉卡托斯则说 History of Science without philosophy of science is blind , Philosophy of Science without History of Science is Empty ,我将之翻译为: 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翻译得是否到位,请各位高人指正。 我理解观念实际上就是一种表象;而历史不过是人类的集体记忆,因此历史可以看成是知觉,哲学则可以看成是表象,于是,这两句话可以转录为:没有知觉的表象是空洞的,没有表象的知觉是盲目的。这句话可以这么来理解,知觉是表象的基础,没有知觉作为基础的表象只能是幻想,比如谁也没有见过玉皇大帝,因此,玉皇大帝就必须是沾了仙气的人的表象,这种表象是空洞的。而数学家眼里的世界都是数学(表象),平常人看到的世界就是平常的东西(盲目),正是因为数学家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形成了表象才能见到一切是数学,而平常人看到的只是知觉,因此盲目。 康德和拉卡托斯的这种句型我也常用,不过我以前是没读过类似句型的。有可能,哲学本身就是人对人类知识体系的一种表象,由于人类的知识体系在诞生后就具有一定的客观实在性,所以不同人产生类似表象,也就不奇怪了。 资料里还提出了这两个式子,提请大家注意: 1 .收斂式思維 = 典範式思維 = 直觀式思維 = 水平式思維 = 同化 = 入乎其內 2 .發散式思維 = 描述式思維 = 解析式思維 = 垂直式思維 = 調適 = 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在心理学里可以看为是内化 ,而这个直观式思维不知道是不是直觉? NLP 我同时搜索出了一个久违了的熟悉词汇: NLP 。一个 NLP 的网站 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 我這種人的本質在於如何思考及思考什麼 ? 引起了我的兴趣。 NLP 的英文全称是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意思是 研究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的学问,有时候也是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自然语言处理)的缩写。我简单看了看,觉得有一定的合理性,没有时间去仔细推敲,先列出来供自己日后学习用,也供大家参考。 注意到百度百科说,NLP的两个创始人 格林德是世界最富盛名的语言学家之一,班德勒是一位数学家、全形心理学家和电脑专家。 也许,逻辑、表象、直觉、语言、数学、大脑、计算机,这些东西注定要纠缠不清了。 不知道你耐着性子读完这篇文章,又能形成什么表象呢? 详见《 高等数学竞赛题解析 》第二届本科一级竞赛试题 李伯聪《 选择与建构 》 百度百科 表象 Wiki Representation (psychology ) 07 年4 月北大版 认知心理学 串讲资料(4 ) 面孔失认症 脑内的祖母细胞与面孔失认症 小学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学模式研究 图片出处 词与物 图片出处 觀察與科學創新 Wiki Internalization 百度百科 NLP Wiki NLP NLP 技巧
个人分类: 天问|9799 次阅读|14 个评论
从修改《四季歌》中认识小孩的直觉与成人的无知
famingkuang 2009-2-22 11:46
前几天我发了一篇样样行作的《 四 季 歌 》的博文,今天才感觉到自己太自以为是了。竟然私自错误地修改了他的诗,今天才知道成人与小孩子相比实在是太喜欢自以为是而不自知矣。 样样行的四季歌原来是这样的: 春天里 南 风多, 燕子回来做新窝。 夏天里 东风多, 烈日炎炎象盒火。 秋天里 西风多, 树上挂满红苹果。 冬天里 北风多, 雪花纷纷往下落。 当时我也是这样发表的,但当我从网上搜到《风》后,我自以为是的将它改成了: 春天里 东 风多, 燕子回来做新窝。 夏天里 南风多, 烈日炎炎象盒火。 秋天里 西风多, 树上挂满红苹果。 冬天里 北风多, 雪花纷纷往下落。 这和原诗中的东南西北顺序一致了,而且也和我们平时在学校学的对方位的认识相一致了,但却与自然现象不一致了。今天当我的镜子上,地板上全是水雾,这才让我认识到春天里不是东风多,而是南风多。两个字的位置换了换,却凸显出小孩子的纯真与成人的无知!(注:我已经在原文中做了恢复) 孩子用他的直觉去感知这个世界,而成人则依赖于知识去认识世界,所以成人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会越走越远,而孩子却往往能一针见血的直指真理的核心。我想,如何在学到知识后还能保持一份童真,对于探寻科学追求真理是多么的重要了。 附 网上搜来的原诗 《风》 春天里,东风多,吹来燕子做新窝。 夏天里,南风多,吹得太阳象盆火。 秋天里,西风多,吹熟庄稼吹熟果。 冬天里,北风多,吹得雪花纷纷落。
个人分类: 反思|759 次阅读|4 个评论
考槃笔记-29-伽利略铁球逻辑里的鬼
考槃在涧 2008-10-16 18:07
李淼老师对伽利略铁球的逻辑推理说了几句,不得不佩服,物理大家就是物理大家,看来还得数学化,文字和图形分析都是瞎扯。针得李淼老师同意,特将他原话转来此处: 其实,伽利略的逻辑是循环的。用现代语言讲,就是用等效原理论证等效原理。我下面说几句为什么是这样。 在伽利略之前,认为重的物体在地球的引力下加速度大。用牛顿力学来说,就是重的物体的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之比更大(加速度正比于这个比),在数学上,这是一个没有逻辑矛盾的statement。伽利略用大球绑小球的方法说小球的加速度小而大球的加速度大,从而折中一下小球和大球绑在一起的加速度介于两者之间,从而推出矛盾。 注意,假定小球和大球会折中就是假定了引力的线性关系,从而推出矛盾。 现在,我给你一个模型,其中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平方成成比,那么牛顿方程就是 ,所以 ,也就是说重的物体加速度大,先落地。这个方程当然没有任何数学上的矛盾。其实,将这个方程用到两个质量为 的物体,我们发现,引力质量是 ,最后的一项 是非线性效应,是伽利略的逻辑推理假定没有的。既然假定非线性效应不存在,当然就会得出等效原理,假定和结论是完全一样的,是循环论证。 如果等效原理是纯粹逻辑的结果,我们今天做那么多验证等效原理的实验完全是多余的。
个人分类: 天问|5298 次阅读|3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