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愚公移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以愚公移山精神攻坚克难
热度 9 qsqhopeiggcas 2020-9-15 09:57
前天,我和某大咖通过微信交流时,围绕科技与论文话题,进行了一番深度讨论。他说:“ 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已是世界第一, 高被引论文数量和热点论文数量均排在世界第二位 ,但我国与欧美等国相比,大部分领域的科技水平总体上仍落后 50 年。 ” 我回复道:“然也,若以‘推动科技实质性进步’作为衡量指标,忽略全部论文肯定有冤枉的,但要保留 10% 论文肯定有漏网的,这是因为除山寨、灌水、造假论文外,还有众多鸡肋论文,真正高质量的论文凤毛麟角。” 为彻底改变这种窘境,需要科研人员面向重大科技难题、面向国家需求,以愚公移山精神静心攻坚克难。 “愚公移山”的典故见于《列子 · 汤问》, 在我国早已家喻户晓;毛主席也曾发表过题为《愚公移山》的著名演讲, 号召以愚公移山精神,咬定青山、排除万难、争取最终胜利 。概括起来,愚公 移山精神可归为敢想敢干、 知难而进、持之以恒与艰苦奋斗,其体现了 方向正确不怕慢的远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尽管时代不同了,但 愚公 移山精神并未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在当下严峻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科技界尤其需要此种精神。 因为低垂的科技果实几乎已被摘完,留给我们的是像太行山、王屋山一样难以攀登的险峰了。鉴于此,只有坚持愚公移山精神 ,才可能登上科学高峰、攻克卡脖子技术。 然而,在“四唯”的长期影响下,众多科研人员习惯于做跟风式、浅显式工作,其以捡漏补遗为特点、为老外的成果背书为宗旨、以多出快出所谓的成果为目标, 以此发表了诸多山寨、灌水、鸡肋等论文。这些成果对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有些科研人员能凭此迅速得到名利蹿红,其在坊间被戏称为“智叟”( “愚公移山”中似有智巧而实际不然的人物 )。在这股歪风邪气的引领下,“南郭先生”们登上了殿堂,“马谡”们主掌了学术话语权,“赵括”们成为了吃瓜群众心目中的英雄。 尽管如此,仍有少数“愚公”,耐得住寂寞,以攻坚克难为己任,探索在实验室,耕耘在田间地头,每天“挖山不止”,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成果。例如,屠呦呦女士在实验室经过坚持不懈地探索,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从而获得 2015 年诺奖;袁隆平先生长年在田野里奋战,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保障了国人吃饭问题,从而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智叟”虽多,但实质贡献极小,不管貌似多么 智巧 、多么识时务,最终会像沙子一样沉入海底;“愚公”虽少,但实质贡献极大,不管貌似多么 鲁钝、多么不开窍,最终会像金子一样熠熠闪光 。我国要成为科技强国,自然需要更多的“愚公”而非“智叟”。在此,愿更多的科研人员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正途——攻坚克难,以做出高创新性乃至原创性成果为己任,为国家强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参考(略)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7983 次阅读|19 个评论
太行山还有一条比红旗渠规模更大的愚公渠
热度 3 jiasf 2019-12-16 18:19
红旗渠名声远播,但太行山上另一条干渠更长的渠道——愚公渠却很少人知道。 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引沁济蟒工程,俗称愚公渠,从沁河调水到蟒河,北开太行,南通王屋,总干渠长120公里,长于红旗渠的70公里,很多渠段类似红旗渠,是在太行山崖壁上人工凿出来的。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 与红旗渠对照,引沁济蟒工程总干渠从1965年12月一期工程开工至1975年一期扩建工程竣工,整整奋斗了10年时间,该工程跨越300多个山头、200多条河流、凿通修建66个隧洞(总长16000多米),建造了403座桥涵洞,建成了总长达120公里、可通水23个流量的“引沁济蟒”大渠。这条“人工天河”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干、支、斗渠总长近2000公里,灌区面积达40万亩。 该工程采用民办公助的方式,在国家投入很少的情况下,当地人民克服缺资金、缺技术人员、缺物质、工程难度大等困难,自己造炸药、生产石灰、水泥,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和献血,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济源市是愚公移山所在地,是太行、王屋二山交汇的地方。济源人民 在愚公移山的古老大地上, 创造出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 (图片均搜自百度)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8293 次阅读|6 个评论
蚂蚁“真懂”愚公移山:串连和并联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16-9-18 00:03
蚂蚁“真懂”愚公移山:串连和并联 搞科研、治超级大国和理大家挺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民间社会科学家方腊说: “天下国家,本同一理。今有子弟耕织,终岁劳苦,少有粟帛,父兄悉取而靡荡之 ------ ”。 如果一个超级课题组太强调串连思维(大老板传达给二老板,二老板传达给三老板, ------ ,博士后生传达给博士生,博士生传达给硕士生,硕士生传达给本科生),如果大老板的思维不导电,则导致其他所有人的思维都不导电。 一个正常的超级课题组应该强调并联思维(大家各想各的),在并联思维模式下,如果大老板的思维不导电,还有二老板;如果二老板的思维不导电,还有三老板;如此类推。 看看蚂蚁的串连和并联模式。 截图来自网络视频,对原作者致谢!
个人分类: 看图说话|2992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本性骚扰钓鱼岛:我们把钓鱼岛搬回来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12-9-17 02:04
日本性骚扰钓鱼岛:我们把钓鱼岛搬回来 钓鱼岛及其海域还未经开发,仍然是处女级的宝岛。 现在日本还没有实质性的开发动作,仍然属于对钓鱼岛的性骚扰。 一旦日本对钓鱼岛进行开发,例如,填海造地建别墅,开矿挖煤采石油,在岛上训练岛管武装队,这时性质就完全变了,从性骚扰变成了性侵犯。日本一旦对钓鱼岛实施性侵犯,那就生米煮成熟饭了,后果非常严重啊! 怎么办呢? 学习《愚公移山》,先把钓鱼岛用船队搬回来,这是最高境界的 韬光养晦 策略。为了把钓鱼岛搬回来,我们可以每年投入 1 万亿美元 (顺便也刺激了经济),组建蚂蚁(头尾相接)船队,把钓鱼岛一船一船搬回来,暂时堆放在台湾海峡,建设一条海上公路,把直飞改为直驾。这样两岸商人往来更容易了。 把钓鱼岛搬回来的好处: 一是避开了日本的性骚扰,让其性侵犯不能得逞。 二是搬走钓鱼岛后,钓鱼岛所在海域就升级为公海,我们的盟友国都可以帮我们看着。 三是等以后真的强大了,再把钓鱼岛搬回到原来的地方。 现在日本性骚扰我们的钓鱼岛,我们的盟友(战略合作关系伙伴)好像没有一个站出来为我们说话。如果我们把钓鱼岛搬回来,使其所在海域成为公海,这对盟友国也有好处。因此,盟友国会支持我们的搬岛行动。 等我们真正强大之后,我们再把钓鱼岛搬回原来的地方。 如果日本动武干涉我们移岛行动,那情况就变了。因为那样的话,日本也侵犯了盟友国的利益。 如果直接武装对付日本的性骚扰,对我们不利。为什么?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 ( 以 ) 与之死,可 ( 以 ) 与之生,而不 ( 畏危 ) 〔诡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 主孰有道 ? 将孰有能 ? 天地孰得 ? 法令孰行 ? 兵众孰强 ? 士卒孰练 ? 赏罚孰明 ? 吾以此知胜负矣。 战争一旦打响,就像点燃了一串防水鞭炮,再想熄灭可能就难了。如果点燃了更多的防水鞭炮,控制鞭炮的范围也难了。因此,发动战争很容易,熄灭战争可能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日本的城市建筑饱经地震的考验,等同于经过了某种程度的战争洗礼。就目前看,发动战争对中国不利: 1 )中国的城市对付不了气候 中国的城市都非常脆弱,下一场大雨就瘫痪了,这如何应对战争。我们的交通系统也很脆弱,下一场大雪,就会造成大面积交通瘫痪。一旦开战,城市的下水道必然会影响前方战事。你总不能要求敌方选择好天气再来扔炸弹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是打仗了,那是在调情呢! 2 )中国的城市对付不了炸弹爆炸 我们的桥梁和楼房都很脆弱。那么脆弱的桥梁,如何承担得起满载弹药的军车的碾压。我们的楼房都是不太抗震的,一个重量级炸弹可能就会炸塌一大片。相反,日本的楼房和桥梁却比我们的牢固很多,这些虽是细节,但是决定战争的效果。 3 )科学技术力量 中国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几乎都是用日本的仪器设备武装起来的,中国的大医院也是一样的,都有日本造的仪器设备。那些所谓的重点实验室在太平盛世习惯靠日本人过日子,哪有对付日本的能力? 4 )日本人的毛泽东思想研究 毛泽东思想被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一种思想武器。因此,毛泽东思想不但我们可以使用,日本人也可以使用。据说日本有很多人在研究毛泽东思想,而且没有禁区,研究的深度可能已经超过了我们。现在日本人这么硬气,可能日本的军队已经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了。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这是我们以前承认的事实;毛泽东思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也是我们承认的基本事实;日本人研究毛泽东思想,就是要把毛泽东思想用于战争。 总而言之,现在开战对中国不利,如果硬着头皮要和日本开战,就等于送了日本一个大的大礼包! 我们不是说日本是军国主义国家,军国主义国家就喜欢战争,如果我们首先开战,正中日本军国主义的下怀。 如果日本武装干涉我们的搬岛行动,那情况就完全变了。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2880 次阅读|1 个评论
《愚公移山》中的“夸蛾氏”是一个什么神仙?
热度 3 BMK 2011-7-12 11:19
下面是我和王克家同学合作撰写的一篇短文,讲一讲《愚公移山》中的“夸蛾氏 ”是一个什么神仙。 《列子·汤问》篇中“愚公移山”的寓言在中国是人尽皆知的。故事讲述愚公为了搬走挡在家门口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率领全家人挖山不止,天帝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派了两个神仙把这两座山搬走了。这两个神仙,据《列子》说,是“夸蛾氏二子”。 故事中的“夸蛾氏”当然是一位大力神,但除了《列子》以外,没有其他文献记载这位神仙的情况,所以对于其具体身份,一般人并不十分清楚。 近年来有学者指出,所谓 “夸蛾氏”的“原形”就是大蚂蚁, “夸蛾氏”可以称为“巨蚁神”。 “蚂蚁”的“蚁”繁体作“蟻”。现代汉语通常用于“飞蛾”一词中的“蛾”字是“蟻”的本字,“蟻”是后起字。《说文解字》:“蛾……从虫我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蛾”字下说:“蛾是正字,蟻是或体”。 “蟻”字《说文解字》未见收录,但显然它是从“義”得声。《说文解字》说:“義,己之威义也,从我从羊”。段玉裁《注》云:“威义出于己,故从我也”。 杨伯峻先生所撰《列子集释》指出,“《释文》云:夸蛾氏一本作夸 蟻 氏。”此处所说《释文》是指唐人殷敬顺纂,宋人陈景元补遗的《列子冲虚至德真经释文》。可见 在唐宋时期流传的《列子》某一版本中,“夸蛾氏”就写作“夸蟻氏”。 “蛾”“蟻”相通,在古代文献中还可以找到其他例证。《楚辞•天问》:“蜂蛾微命,力何固”,王逸《楚辞章句》注云:“言蜂蛾有 若(此字系左虫右若) 毒之虫,受天命,负力坚固,屈原以喻蛮夷自相毒若,(同前加虫字旁)固其常也。独当忧秦吴耳。 一作蜂蟻”。宋人洪兴祖《楚辞补注》云:“蛾,古蟻字”。 《墨子·备蛾傅》篇:“子墨子曰:‘子问蛾傅之守邪?’”清代学者孙诒让在《墨子间诂》中注解说:“蛾傅即蟻傅”。 按:“ 蟻傅 ”亦作“ 蟻附 ” ,是古代战争中攻打城池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战法,形容战争中攻城一方的士兵借助云梯之类爬城时,如同蚂蚁一样蜂拥而上。《孙子兵法·谋攻》篇: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 轒辒 ,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 闉 ,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蟻附”一词形象地描述了攻城时攻击方的士卒攀附之状。“傅”与“附”在表示“附着”之意时,可通用。“蛾傅”应读为“蟻附( yǐ fù )”。由此可见,“夸蛾”亦即“夸蟻”。 “夸蛾氏”中的“夸”,在古代汉语中有“大”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夸 , 奢也”。《广雅疏证·释诂》:“夸,大也”。著名的神话传说《夸父逐日》中的主人公名为“夸父”,意味着他是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 “夸”字表示“大”的这一含义,在现代汉语中还有所保留。例如,“夸大”一词为并列结构的复合词,“夸”与“大”意义相近。此外,在古代,“夸”隐含有“美”的意义。因为在古人的审美观念中,身材高大壮健是体态美的重要特征之一。《诗经·卫风·硕人》中“硕人其颀”、“硕人敖敖”都是形容女主人公庄姜身材高大的赞美之词。屈原《离骚》“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长顑颔亦何伤?”一句,王逸注云:“姱,大。”洪兴祖《补注》曰:“信姱,言实好也,与信芳、信美同意。” “姱”字从“夸”字得声兼得义。由此可见,“夸蛾氏”中“夸”字在描述对象形貌时隐含着赞美之意。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蚂蚁虽然体形细小,但是其负载能力相对其他物种较强。《愚公移山》中帝命“夸蛾氏”负二山的情节显然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而产生。 综上所述,所谓“夸蛾”即“夸蟻”,也就是“巨大的蚂蚁”,《愚公移山》中的“夸蛾氏”(即夸蟻氏 kuā yǐ shì ) )应名之为“巨蚁神”。 顺带说一下,据《大戴礼记·夏小正》,古人称蚂蚁为“玄驹”,含有蚂蚁是黑色之意。如此,“夸蛾氏”应当是面目黎黑,身材高大的英俊男子形象。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原本应该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在它们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多有散佚, “夸蛾氏”在现存的古代文献中未见有其他记载,也不见于当代学人所归纳的中国神话人物谱系中, “夸蛾氏”的形象的正确描述有助于人们理解《愚公移山》中的相应情节,对于完善我国古代神话人物的谱系也有所益助。
5529 次阅读|3 个评论
给力-老子的回归
BaoHaifei 2011-1-6 11:55
给力-老子的回归 鲍海飞  2011-1-6   2010 年最后一天央视电视台的一个晚会上,给出了这一年的一个动感流行敏感词汇竟然是给力。  虽然是两个平淡无奇的字,但在这一个时代,这一年中,我们却深深地感觉到了这两个字的分量。为什么不是给我力量吧!也许给力这样来得更快更猛烈些吧。  给字后面能够搭配的单独的汉字好像不多,其中人们最熟悉的好像就是给钱。还有一些句子与给相关。老天爷,你行行好吧 ! 上帝啊!请赐予我智慧吧!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最感人的一句应该是:爱人啊,你给我力量吧!可能还有很多与给相关。    给力显得强劲,给力生动,给力富有感召力,给力又含蓄。  但给力代表了什么?给力的背后是什么?  给力的背后是乏力,是疲弱;是不能站立、独立和自立。这也许因为我们不够努力、奋力,缺少毅力、缺少合力的凝聚力;也许因为不够强壮,不够强大,不够智慧,所以无力。谁需要力,谁能给力?  给力,给我力吧!我觉得是无奈的吼声!  缺少活力,死水一潭,要给力!  缺少耐力,永远不能持续,要给力!  然而我们可能更缺少的或者缺乏的是自信力!  愚公移山的故事,是愚公感动了神仙,搬走了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是神仙给了力,从此后,人间可畅行。诸葛亮借东风,能够火烧曹操战船,是朝天借力,居然老天就给力了,从此后,江山大局定了。也有《射雕英雄传》中的铁掌水上漂,借隐藏于水中的木桩而飘浮于世,凌波微步,从此后扬名江湖!君子善假于天、地、物之隐之力也!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社会的发展,给力已经表明了现代人已不再缺乏智慧了。君不见,上天入地,网络千里。然而缺少的还是力,难道还是因为身体还不够强健?老子的《道德经》所言: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给力强骨。  给力,给谁力?给什么力?  给法官正义之力!  给教师阳光之力!  给学者尊严之力!  给老者温暖之力!  给孩子智慧之力!  给弱者心灵之力!  大声喊:给力,给我力吧!
个人分类: 随想|347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小智叟扳倒老愚公
fpe 2010-12-30 09:52
小智叟扳倒老愚公 熊友鱼 推荐理由:童言无忌,少数真理。权威部门错了,怎么办?该下台的,下台;该赔款的,赔款。这才是以人为本。 愚公移山是《列子 汤问》中的一篇故事,传颂千年,家喻户晓。   故事讲北山老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门前道路迂回曲折。他为了出行方便,犯了老橛头脾气,率领子孙,叩石荷担,愣是要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一铲一铲地给挖平了。旁观的老智叟不以为然,力劝三思。老愚公的回答非常干脆: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真是掷地有声,感人肺腑。老智叟理屈词穷,无以应对。   老愚公那 不畏艰难,挖山不止 的想法,早已深深地融入了我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代代颂扬,无人质疑。   新纪元,民族精神急切地要跟世界接轨。随着 孔子学院 在海外遍地开花,学汉语的人多起来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便登上了洋学堂,一次又一次地介绍给外国学生,以图宣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然而外国学生不是中国式的 好学生 ,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教学不过是课堂讨论会而已。   新泽西州教中文的蒋老师,这故事还没讲完,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 愚公为甚么不在山中打个隧道,这省事多了。 还有的说: 他们把家搬到山那边不就行了,何必费这么大劲。 这些想法无疑都比愚公聪明,又切实可行。课堂讨论会上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蒋老师教得快乐。最后的结论是:愚公移山,破坏了自然环境,破坏了环境保护,在美国是不允许的。千年老愚公,就这样被一群活泼可爱的美国小智叟给否了。愚公终于成了笨伯,还要吃官司!需要补充说一句:这些美国小学生中,有许多是来自中国的 富二代 。   当一个民族要去跟世界接轨时,世界精神就反过来被这个民族所接受。首先接受的当然是独立思考、爱提问。上海电视台一档少儿节目上,主持人讲完愚公移山的故事后发问: 愚公为甚么要挖山呀? 一群学龄前儿童争相回答: 因为大山底下有金币。 因为挖下来的石头可以卖钱呀。 这些正是用世界精神反映出来的民族时代风貌。   民族时代风貌还不止这些。今年七月,北京小学生张皓,对市场上销售的大白蘑菇很感兴趣。他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对市场蘑菇做了科学测定。结论是:90%的蘑菇被萤光增白剂污染。工商行政部门对此大为光火。经过了四个月的 酝酿 ,于十一月,当地 权威部门 出来 认为 了: 食用菌合格率是97 73%。 并声称 小学生的检测不具科学性 ,予以全盘否定、彻底封杀。文革语言叫: 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 有网站不服气,发起了社会调查,问大家更相信谁。结果有1110人投了票,其中只有8人相信 权威部门 。   小张皓的独立思考虽然得到了社会的肯定,然而,中国学生的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 ,需要的还是那愚公移山的精神。   参考文章:   (1)冰子:《愚公破坏了环保》,载《三州新闻》2010年11月4日号,第39页。   (2)倪既新:《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载《三州新闻》2010年12月16日号,第39页。   (3)冰子:《孩子需要爱的教育》,载《三州新闻》2010年12月16日号,第39页。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4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微博世博
chengqi2009 2010-10-31 11:59
至此,中国2010世博会正式成为了历史。在单位组织下,我有幸赶上世博末班车一睹她的风采, 然而不巧的是那时上海连着几天下大雨。即便是那样,每日入园的人数还有不下九十万的。 中国人民的此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或许会真的感动上帝。在世博的光环下,黄浦江上的雨夜景也很多姿。 看来从北京到上海这次世博专程,不虚此行。微博世博,留几首打油诗: 打油诗(一) 浦东浦西百年盛会 人山人海延绵多日 世博世博大雨瓢泼 中国中国生机勃勃
个人分类: 人间城郭|3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