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刘大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刘大钧教授逝世
mashengwei 2016-8-23 18:34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际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杰出的农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刘大钧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8月22日19点5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 刘大钧,男,1926年7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4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艺系并留校任教。1955年公派赴前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1959年获副博士学位,1960年回国后长期在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工作。1981年5月至1991年11月历任南京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南京农学院副院长、院长,南京农业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作物学科评议组副组长,农业部第一、二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兼植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遗传学会理事长,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曾任《遗传学报》、《遗传》副主编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作物学报》编委等。 刘大钧先生治学严谨、敏于思考、勤于实践、善于创新。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60余年,毕生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育种工作,特别在外源优异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等领域成就卓著。他学术洞察力敏锐,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利用辐射育种技术选育出小麦新品种“宁麦3号”,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和细胞工程技术体系,率先将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相结合创制小麦远缘新种质,发现了白粉病免疫基因Pm21,促成了远缘新种质在小麦育种中的广泛应用。他领导的团队连续三期赢得美国麦氏基金资助,成为我校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研究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刘大钧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农业教育家。担任校领导期间,创新教育理念,以开阔的视野、前瞻的思维,制定了新时期农科大学的学科发展规划,促进了学校向多科性大学的战略转型;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选派中青年骨干赴国外进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术中坚,有效缓解了复校初期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利用广泛的人脉资源、娴熟的外交能力,大力推进并建立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扩充学校国际文献资源,为南京农业大学在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开设并主讲《细胞遗传学》、《植物基因组分析》等课程,编著出版教材10余部,先后培养了6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多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业务骨干。他以渊博的学识和儒雅的风范,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爱戴。 刘大钧先生一生追求真理、为人正直、知人善任、以身作则。他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崇高的道德风尚,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我国农业科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刘大钧先生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一位挚友,是我国农业科教事业的重大损失,更是南京农业大学不可弥补的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刘大钧先生,深切缅怀刘大钧先生。 刘大钧先生永远活在南农人的心中! PS: 刘先生是我导师的导师,常听导师讲述他的一些事,刘先生身材高大,气质儒雅,治学严谨(大概我导师的严谨也有一部分受他导师影响吧,研究生在这里混毕业是不可能的)有时幽默风趣,精通英语和俄语,接待国外来宾时,听其翻译的中国菜名非常地道。
1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诸家贺湖北周易学会成立
热度 1 梅珍生 2011-1-12 22:51
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刘大钧先生贺联 上联:灵然大觉超卦象 下联:迥出幽赞化德风 欣闻湖北省周易学会成立,又闻丁四新教授荣任会长,吾甚为高兴,特撰书此联以贺之。 庚寅冬日,刘大钧贺书。 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中国画名家李巍先生贺词 丁四新先生: 欣闻湖北省周易学会成立!取《易传》生生之谓易,画拙作以至祝贺,请笑纳,亦有薪火相传之意。 顺颂 大吉 李魏 庚寅中秋 湖北省哲学史学会贺信 湖北省周易学会: 《周易》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元典,《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易》为法象天地之作,可以弥纶天地之道,圣人以此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秦汉以来,关于《易经》的注疏达数千种,产生了义理、象数两大派别,古代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音韵、算术、道家炉火炼丹等都引《易经》建立自己的学说,形成了庞大的易学体系。湖北是高等教育大省,拥有一批杰出的易学研究人才,湖北省周易学会的成立,必将对我省的易学研究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易》云:往来不穷谓之通,易学也是哲学史的重要研究对象,愿贵我两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相互交流、沟通,共同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贡献力量!愿贵会以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成终成始、生生不息之易学精神,开创日新又新、可大可久、广利天下之民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事业! 湖北省哲学史学会 郭齐勇会长 20l0年11月28日 福建省易学研究会贺信 湖北省周易学会丁四新会长及诸位先进: 欣闻贵会于庚寅孟冬廿三吉日举行成立大会,受本会詹石窗会长及理事会同仁委托,本人谨代表福建省易学研究会,向贵会表示诚挚之祝福,热烈之祝贺! 古楚大地,号南方之强,朱雀翔舞,文明灿烂:今日湖北,乃中部通衢,黄鹤呈祥,江汉浩荡。易,三圣创制,群经之首,汇聚起数千年之精荚睿思:众理丛载,百业取资,流溢为诸领域之经典依傍。昔者孔圣传易, 由商瞿至楚人子弘,源脉流注:今则宿耆授业,于黉宇明乾坤大义,俊才竞出。尤可贵可羡者, 山川不匿其宝, 简帛珍奇,一旦而出,楚地独得偏爱,千古密码,可得而解。旧学商量,愈加邃密;新知培养,必转深沉,此乃学界寄望于贵会尤重者也。 贵会有前辈高明之指导支持,有俊杰彦才之合力共进,在丁四新会长领导下,必将潜而见于田,跃而飞于天! 福建省易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易学研究所教授 黄黎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