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能动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有效的社会支持,促进康复
热度 25 何裕民 2015-1-23 16:59
前已述及,癌症康复还包括社会康复,它指患者能够心态平和而健康地回归社会社会,完全融入社会大家庭之中。这至少涉及两大方面:一是患者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观上有意愿回归社会(对此,前面已经有所涉及);二是能够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在此,仅讨论后者。 人们常说:“朋友是最珍贵的财富。”这其实就涉及了社会支持问题。而后者又比常理的“朋友”因素来得复杂和具体,在癌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社会支持常显得格外重要。 社会支持理论(The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认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社会环境的挑战。析言之,每个人都生活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环境之中,交往的数量与质量,影响着他的心身健康及社会适应状况。具体到个人而言,是否有关系密切,可以随意倾诉郁闷,交流感情,表达真实思想和苦恼,并能获取情感支持和理解,得到有效帮助的亲友,以及这种亲友数量的多与寡(理论上,6个以上随时可以倾述的朋友为多,3~5个为中等/常态,1个没有最糟糕),常很大程度决定着他(她)的心身状态与健康水准。一个人,如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包括家庭、夫妻、亲戚、朋友等,能得到较多的社会成员之理解/支持/帮助,那他在挫折/失败/失落或心身欠健康时,能借助的社会资源就多,自我走出困境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自我调适能力就增强;反之,很容易罹患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心身疾病和慢性病。长期癌症临床实践中,我们注意到一个鲜明的事实:同样生了肿瘤,夫妻恩爱,每次就诊夫妇随诊的;以及老年患者中子女孝顺,每次陪同就诊的;社会交往比较广泛的,其疗效明显较佳,康复的可能性大增。因此,对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是影响疗效及康复进程的一个大问题。 2013年,美国一组心理学家报告了一个有趣的研究结果:对女性癌症患者康复贡献最大的第一位竟然是小姐妹们经常聚在一起,逛街、聊天、购物、喝咖啡。他们调查后认为:闺蜜之间的亲密关系,常可决定患者的康复状态!这其实就是获得了最有效的社会支持。 有个案例印象深刻:90年代初,外资刚刚进入中国,当时外资企业很少启用国内管理人员,因为觉得国内管理人员水平不高,往往请台湾的管理人员过来帮助管理企业,因此,当时上海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台湾太太团。她们的先生做管理,太太们无事,很多人喜欢学中医,听听课,常聊聊,并相约一些病人求治。本人周围也有了一些台湾太太朋友。后来,有个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刚刚跟随先生从国外进大陆的,她因为担心先生出差错意外(其实是怕他找小三),所以尽管生了病,也愿意过来陪先生。由于患病因素,她天天闷在家,尽管中西医治疗都在进行,但疗效不很好。笔者知道她多数时间把自己锁在家里,只有一个保姆陪着她,睡也不好,平日胃口也不好,各种症状都没有很好解决。无奈中,我想起台湾太太团,这些太太团里的成员年龄多数比她大些,我就请她们帮个忙,给她们牵个线,让她们经常去找这个女士聊聊。开始效果并不好。尔后,我给她们提建议,拉她出来一起走走,患者本人说不行,因为自己体质太差。我说这样,睡完午觉以后,你们硬把她拉出来。台湾妇女很信奉佛教。我告诉她们,你们这方式方法可以救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她们听了,很乐意按照我意见办,三四个女人一起把她拽出来,带着她今天逛这个明天逛那个,陪她逛一个下午,累了就就地休息。二个多星期下来,她再来复诊的时候,情况大有好转。首先是睡眠改善,因为她白天出去活动了,累了,睡眠自然好了。不久,很多症状都消减了。几个月后,她逐渐恢复了笑容,到离开大陆时,她已临床康复。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通过社会支持网络解决药物所不能解决问题(如睡眠)的案例。 社会支持是一个大概念,既涉及家庭,也涉及当事人就业单位、原有朋友、社会团体、医院等。它既与医生有关,有的又大大超出医生及医院职能范围,成为一件社会性大事。在我们看来,提醒并适当指导当事人的家庭成员给予正确、持久且悉心呵护,是这一工作的关键环节;诊疗机构营造良的就医氛围,提供温馨体贴而舒适服务,医生护士善于与患者交朋友,亦是重要一环;呼吁社会充分重视,多方(特别是原先单位同事等)的积极配合,又是一个方面。此外,努力帮助组建癌友俱乐部、健康家园、癌症康复学校等自救组织,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有更多机会,多交结朋友,也很重要。再者,充分利用包括民间公益组织在内的诸如社工、义工,以及爱心使者等,不时地给予无偿关爱,同样是提供社会支持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社工(社会工作者),在西方发达社会,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制度安排。在诸如精神疾病及慢性病患者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社区管理型照顾和关护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这里,还须强调患者自身的调整。社会支持是双方的互动,首先患者要有这类意愿,并解除自我封闭,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支持。我们认为,可能后一因素更重要,因为癌症患者心理活动有其一定特殊性,易自我防范;要对患者作出调整,心理学方法便是必不可少的。 许多患者生癌后,每每把自己封闭起来,所有朋友一概不再交往,这是十分有害的。须在这方面也给予明确的帮助和指导,让他们能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获取积极的社会支持,从而更有利于康复。
2716 次阅读|25 个评论
我对恶性肿瘤及健康的一些理解
热度 2 chinese1man 2014-2-27 16:48
<引子>:四十岁是人生的分水岭,四十岁之前的人多数壮怀激烈,思慕着建功立业;而四十岁之后的人生,则多半和健康有关,我最近经历了一些事情,对这个规律日趋认识。四十岁是人生丰收的季节,四十岁是收获功名利禄还是一身是病,除了先天后天那些不可避免的冥冥中的因素外,也主要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近接触一位有文学才华的晚期青年癌症患者,读了她生病后所写的一些文字,深为震撼。她的文字使得作为临床医生的我得以了解到患者的内心世界,所以写下如下文字,与健康人和青年人分享我对癌症这种疾病的一些看法!   它被称为“万病之王”,一位印度裔美国医生专门写了一本书,讲述它的历史。我虽然也有写这个题材的想法,但是由于时间和学识的缘故,还是暂时没有动笔。想着,总有一天得闲的时候,一定好好动笔写写这个我工作中一直在致力理解和驯服的强悍对手。   “癌魔”这个词,也许更能贴切表达人们对“它”既憎恨又恐惧的无奈心态。在它的肆虐下,美女红颜不再,陈晓旭佳人含恨;一代富豪殒命,王均瑶英年早逝。一部《此生未完成》,诉说了复旦女教师于娟博士的多少离愁别恨,曾让我一夜将此书读完的她写出了多少肿瘤患病者的悲伤和遗憾。   前几天,受邀列席一个癌症幸存者的聚会活动,很为晚期癌症幸存者们的乐观精神所鼓舞。他们多数都是经历了很多次难熬的抗肿瘤治疗后幸存下来的,但是目前的精神风貌还是非常积极的。一位原中山医学院的老毕业生甚至鼓动大家自称为“健友”,而不是“病友”。作为到场的专科医生,我听后深有感触,在主办方的要求下也讲了几句话,叙说我从事肿瘤专业十余年来的一些感悟和认识。   癌症研究是现代生物科学中的一个黑洞,经历了无数曲折,至今仍是迷雾缭绕。动物试验和临床流行病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虽然明确了“癌”的某些生物学特征,基因组学也进一步明确了这些特征的细节,但是离全面揭示“癌”的真实面目还是遥遥无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癌”仍然将是人类健康的超级杀手。   癌的可怕在于它静悄悄地发生,几乎在早期毫无症状和不适,所以大多数癌发现时候已经是中晚期的全身播散,现有的医学干预手段回天乏力。还有一个可怕之处,即使是很小直径的临床早期癌,也有全身扩散的可能,而且扩散到全身的癌细胞未必和原发灶中的癌细胞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征,且这些扩散大都是借现代医学检查设备难以发现的,所以被临床医生称为早期。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对细胞生物学演化过程的深入认识,多数学者认为癌症发生的主要生物学基础已经明确。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I. Craig Henderson教授在一本乳腺癌专著中如是说:癌的发生是在基因突变基础上由一系列诱因环境促发的一种生命负现象。类似观点目前已经得到多数医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广泛认同。癌的发生其实是一个很长时间渐渐演变的过程,至少数年,或许几十年,或许是几代人。在漫长的基因序列的变化积累中,最终出现第一个有活力的突变细胞,这个突变细胞没有被机体的免疫系统俘获(当时机体处于特殊的状态),突变细胞起初是增生,病理性增生不断加剧直至演变到现代病理学定义的所谓“原位癌”阶段。原位癌又经过了复杂或许是漫长的演化,最终开始爆发性生长和浸润性扩散。最后阶段,癌细胞原位增殖或者游弋至全身潜伏或出现症状,称为亚临床或者临床病灶。在患者有主观症状之时,癌细胞往往已经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现代医学干预手段多数已经回天乏力。   多数患者是在癌细胞演变到具有浸润性或者转移性病灶的时候才开始关注个人健康问题的。在癌的早期漫长的发展阶段多数人是无知觉的。就在我打下以上这些字的时候,至少一成目前貌似健康人的体内已经在潜伏着癌细胞了。吸烟嗜酒、熬夜无度、精神不安均会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机制破坏人体内环境,使得癌细胞微环境适宜于癌细胞生长演化和无度增殖,一旦癌细胞的内功修炼完毕,获得飞檐走壁的轻功和一招致命的硬功,就可能最终要了那些貌似健康的人的命。   癌症的可怕还在于死亡方式的可怕!癌症一旦肆意漫延,就如硫酸腐蚀着人体的器官和组织,几乎没有它们不能攻击的区域。患上癌症的人经历的痛苦或许比地狱里无数酷刑还要残酷。对于疼痛,于娟描述到即使是床被轻轻地碰一下都会感觉浑身剧痛,疼的死去活来,浑身冒汗。气促,窒息到一次次死去,昏迷再神奇般地醒来。恐惧,恐惧到抛下父母爱人子女,一跳而下,甚至是割腕自杀。而医学所能扮演的角色就是缓解上帝的魔咒,给那些无以解脱的不幸人体一些药物来减轻些痛苦。吗啡,因其有效性几乎成为癌症姑息医学的标志。   癌症还有一种可怕是治疗手段的毒性。手术带来形体的毁损和机能的残疾,放射线和原子弹的释放物属于同一种类,化疗药物本来是用来进行化学战争的毒物;经典的三大手段无一不是戴着狰狞的面具轮番上场。如果没有医学人文,现代肿瘤医学将是最为恐怖的一门临床学科!   健康是金子般的宝贵,然而被大多数拥有她的人们忽视了!爱情诚可贵,健康价更高,若为生命故,或许皆可抛!在生命受到死亡威胁的关键时刻,人往往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多数人会模式健康的存在和缓慢流失,而肿瘤病房里那些悲喜离欢的故事或许早已成为肿瘤科医生们在医院里熟视无睹的场景了吧!   最后模仿网上无名氏的一段经典段子最为结尾吧!   人生如战场,你很难预测自己何时会被子弹击中。人生又是比赛场,上半场浮华艳丽,学历、金钱、美色、房子、家庭、权力、职位、事业等酒色财气名利欲望轮番轰炸;下半场简单纯净,运动、营养、淡泊、自律比拼谁更健康,谁的生活有质量!只有那些做得好的人才会最大限度地避免瘫痪、猝死、以及由癌症导致的悲惨死,并获取人生最大限度的价值和幸福。
个人分类: 探索历程|3840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成长
rucheng 2014-1-10 10:48
我最想知道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化的诱因是什么,从哪里来? 我们每天的行为都是自动的行为模式吗,或者说有多少是自动的行为模式是潜移默化的自动的行为模式。在生活的过场中有多少行为是有意识的,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反想一下自己的生活,每天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习惯,日常的很多行为都已经不再经过大脑,只经潜意识的控制直接反射而出。 可见要时常抽时间精致的反思一下自己日常的行为,哪些自动发出的行为时需要反思的?是需要改正的,需要养成哪些优秀的、对人生目标有长远影响的习惯和行为。严格的审视自己的每一分钟,因为每个一分钟的集合,就是自己的一生的结果。不知道哪一分钟会对人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通过观察和感受别人的行为和做事说话发方式来学习,而后改变自己的行为,学习到难以言传的知识。通过这个来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慢慢的接触优秀的人,要向优秀的人学习,但不要完全相信,有有自己的反思和创新在里面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复制。 通过概念来学习。语言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有时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通过读书,通过概念,通过抽象的符号来逐渐改变自己潜意思中的东西,变得丰富和深邃。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的东西,来使自己变的更有智慧,更有深度和远大。 不要被脑袋中想象的困难所羁绊,有时候很多困难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只是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思想中,并通过这种方式来阻碍我们进一步的行为,阻碍我我们前进。 从实践中学习,知道很简单,做到非得身体力行不可。做到以后你才会知道规则,你才会知道许多难以言传的东西,才能完整的建构关于这类知识的经验,才能丰富、做事才能有力。
个人分类: 学术小记|25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书画艺术与科学的融入
mayanyang 2013-2-18 02:01
书画艺术与科学的融入
马彦洋的书画艺术融合了科学的理性思维与艺术的感性思维,给观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有人说他是在重复前人的足迹,有人说他在膜拜齐白石的艺术手法。讲艺术自觉和文化自信,就要积极建设一种具有科技支撑的文化形态,就要以文化自觉来统领科技创新,达到文化与科技融合,进而以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支撑和保障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文化科技具有极大的特殊性,特别是集成性和综合性。需要在宽广的复杂的多重性参照系和文化潮流中,加强文化科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发挥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所造成的在多领域中达成的创新作用、引领作用、吸纳作用和转化作用。当前亟须先行打破行业鸿沟和行政界限,高瞻远瞩地加强部署和规划,深入研究制定科技与文化融合和互促联合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十二五”时期文化与科技融合互促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建设科技与文化融合互促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加强资源集成和互动的能动性及其倍增性。当前应当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工具的倾斜杠杆作用,实现文化金融和科技金融的高度融合,积极实施项目资助和资源配置,积极而又科学地开展文化科技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应用研究,尽快解决和攻克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引领性的重大文化科技问题和难关。   另一方面,对于文化与科技关系的文化自觉,还包括对于除二者融合关系之外的二者冲突关系的自觉认识。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我们需要认真严肃对待的难题和困境,甚至是严峻的挑战。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但是我们被高科技带来的大众传媒和信息爆炸所迷惑,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同时存在于我们面前,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感受和极大的文化生活便捷,也使我们置身于难以阻挡的“快速思想”和“高生活节奏”,传统价值观念在颠覆之中消散,现代价值观念在怀疑当中生成,以科技文化及其相关的大众文化构成的社会乃至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异化效应。当自我都发生了迷失,社会向何处去自然会变成极大的挑战。齐白石入室弟子马彦洋先生就是在努力传承齐白石书画艺术当中,敢于勇挑重担,把中国古老的书画艺术与科学相融合,使之其更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他的每幅作品都可以说融入了科学思维空间,不是简单的凭空臆造。使观者更能体会到马彦洋先生其作品的艺术真谛。
个人分类: 科学与艺术|298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sunapple 2013-1-8 22:32
作者:任正非 轮值CEO的新年献词:“聚焦战略,简化管理,提高效益”,彰示了我们新一年的目标。我们就是要聚焦在自己的优势的地方,充分发挥组织的能力,以及在主航道上释放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从而产生较大的效益。 大家都知道水和空气是世界上最温柔的东西,因此人们常常赞美水性、轻风。但大家又都知道,同样是温柔的东西,火箭可是空气推动的,火箭燃烧后的高速气体,通过一个叫拉法尔喷管的小孔,扩散出来的气流,产生巨大的推力,可以把人类推向宇宙。像美人一样的水,一旦在高压下从一个小孔中喷出来,就可以用于切割钢板。可见力出一孔,其威力。华为是平凡的,我们的员工也是平凡的。过去我们的考核,由于重共性,而轻个性,不注意拉开适当的差距,挫伤了一部分努力创造的人,有许多优秀人才也流失了。但剩下我们这些平凡的十五万人,25年聚焦在一个目标上持续奋斗,从没有动摇过,就如同是从一个孔喷出来的水,从而产生了今天这么大的成就。这就是力出一孔的威力。我们聚焦战略,就是要提高在某一方面的世界竞争力,也从而证明不需要什么背景,也可以进入世界强手之列。 同时,我们坚持利出一孔的原则。EMT宣言,就是表明我们从最高层到所有的骨干层的全部收入,只能来源于华为的工资、奖励、分红及其他,不允许有其他额外的收入。从组织上、制度上,堵住了从最高层到执行层的个人谋私利,通过关联交易的孔,掏空集体利益的行为。20多年来我们基本是利出一孔的,形成了十五万员工的团结奋斗。我们知道我们管理上还有许多缺点,我们正在努力改进之,相信我们的人力资源政策,会在利出一孔中,越做越科学,员工越做干劲越大。我们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 如果我们能坚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下一个倒下的就不会是华为”,如果我们发散了“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原则,“下一个倒下的也许可能就是华为”。历史上的大企业,一旦过了拐点,进入下滑通道,很少有回头重整成功的。我们不甘倒下,那么我们就要克己复礼,团结一心,努力奋斗。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1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田间试验给我的几点思考
sumu 2012-10-10 22:06
农忙时节已过,田间地头,农人们的小麦苗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抬起了绿意盎然的“头”。我们的小麦材料还在种子袋里默默地静候着...... 国庆节前,我们按照李老师的播种要求,不同的材料依据不同的分种方法(有单重复的、有两重复的;有河南的、有保定的;有点播的、有撒播的......)分工合作,进行分种:有在种子袋上写名称的,有按量分种装袋的,有装袋后笔记本做记录的,还有后续随机编号的,还有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备份同时纠错的......一切是那么紧张有序,有时又有点“惊心动魄”。 国庆节一过,我们的“田间大计”正式拉开序幕。10月9号上午,我们召集大队人马,驱车前往“常青文化园”试验田。来到地头,看见平整后的七亩田块,心中生出一种悲壮震撼之情:好一片“精耕细作”的田地,好一片“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容不得我们长时间陶醉于大自然健康丰腴的“肌肤”,我们便开始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插杆、划线、开沟、播种......师弟师妹们都干得热火朝天,有时开几句玩笑、拌几句嘴。我虽然不会开玩笑、斗嘴,不过看着他们做的,听着他们说的,也是乐在其中啊!我很是喜欢大家在田间一起劳作的氛围,那种感觉好极了! 不过“田间大计”在酝酿和实施阶段经历过几次小的“波折”。这些波折引发我的一些思考:搞科研如同做事情,一定要用“心”,制心一处,事无不为。回想这半年几次“田间生活”,经常上演着“小插曲”。田间播种时忘记带全播种材料,分种时因为记载模糊找不到收获的小麦材料。下面我就我这半年的亲身经历,同时结合这次田间劳作,将几点想法总结如下: 大田试验好比室内试验,都需要试验材料、试验地点、试验仪器设备、试验者。 一、试验材料 即播种材料要提早计划好,准备好,标记好。分材料时,一定要严谨认真,切忌“差不多”心态作怪。 二、实验仪器设备 即播种用具,铁锹、锄,开沟器,皮尺等要派专人看管好,维护好。 三、试验地点 即播种地块要规划好,田间播种情况要记录好。 四、试验者 即播种人员要态度端正,按照播种要求,分工合作,怀着积极的心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播种任务。 上述四点都挺重要的,不论哪一环节出错,都会影响试验进度,我把它们称为试验“四要素”,这四要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交叉,相互渗透的。此外,我们要正确看待田间试验,它是一种能动性的劳作,可以发表自己认为合理的想法。人的想法都有其盲点,不可能事事周到,老师也并不总是权威,我们也可以“权威”一回。 我眼中,田间劳作,既是一种意志与智慧的磨炼,又是一种身心的休息,更是一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回归自然的人生快事。
3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科研中的主观能动性(二)画图
qianlivan 2012-3-6 10:22
科研中另外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画图了。观测数据需要可视化才能更容易为人所理解,有时候一张好的图给人的印象比文章本身还深。很多时候,过很长时间,能被记住的就是一张图。 刚开始科研的时候以为好的图就是找个好的软件画出来的。找师兄师姐推荐过一些软件,Excel、Origin、matlab、pgplot、 gnuplot、IDL……,几乎都试了一遍,结果是师兄师姐们话的图就是好看,我自己画的就很难看。最后,索性随便拿一个软件就开始了自己的画图生涯。自己琢磨了几年、终于可以把图画得像样一点了,不过我慢慢体会到,每一幅图有时候就像是艺术品一样,没法用一个统一的程序完成。画每一幅图的时候,为了显示得更清楚、有更好的颜色和对比度、整体的美感,都得自己手动调画图参数,同一组参数换到另外一幅图中就不再适用了。我有时候觉得这样做比较土,别人估计有更好的办法。但我发现好像每个人在画图的时候都是和电脑斗智斗勇,微调画图参数让画图效果更好。 其实画图也就是一个参数拟合过程,只不过这时候不是让目标函数取极值,而是让目标图像的效果最好。画图其实是艺术,当然也是十分需要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个人分类: 思考|4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科研中的主观能动性(一)参数拟合
热度 1 qianlivan 2012-3-5 22:05
科研是什么?就我自己的经历来看,除了看文献、记笔记、写文章,最多的活动就是处理数据、拟合、画图。其中拟合模型参数是科研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刚开始做研究的时候,总是想使用一种拟合方法,直接找到最佳解。数值方法书里介绍的方法大多都有一个限制,只能找到局部极值,也就是说初始值必须足够靠近 极值。后来看到一些随机算法可以找到全局最佳解。所以后来拟合参数的时候都用这些方法,把程序打开,乱扔几个初值,然后就等着。有段时间导师找我要计算结 果,我的答案都是“正在算”。这么算了几次之后,我觉得有点不对,不会每个人拟合参数都那么费劲吧?我去问教我编程的师兄,他只说了一句话:“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你取个靠近最佳解的初值不就得了?”听了这句话,我恍然大悟,确实,科研是人做的,干嘛把活儿都交给电脑去。通常的参数拟合,我们其实对于参数的值都是有个大概的谱的,取个靠近最佳解的初值是有可能的。很多时候,在初值上多考虑一下比寻找更强大拟合程序更有效。 前段时间读到一篇文章讲平方根函数的代码(http://www.cnblogs.com/pkuoliver/archive/2010/10/06 /sotry-about-sqrt.html)。这篇文章介绍的函数计算1/sqrt(x),效率非常惊人,比系统中的平方根函数还快,但是思想却非常 简单,就是“找一个足够靠近结果的初值”,然后做一次迭代!当然这个函数里找“足够靠近结果的初值”的方法相当出人意料,最佳值也是经过实验确定的。但是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找到一个靠近结果的初值是多么的重要!对于研究而言,买更好的计算机不如开发更好的算法。但是对于研究中特定的参数拟合问题,开发更好的算法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找更好的初值。 附:上述文章中提供的最精简的1/sqrt(x)函数代码 float InvSqrt(float x) { float xhalf = 0.5f*x; int i = *(int*)x; // get bits for floating VALUE i = 0x5f375a86- (i1); // gives initial guess y0 x = *(float*)i; // convert bits BACK to float x = x*(1.5f-xhalf*x*x); // Newton step, repeating increases accuracy return x; }
个人分类: 思考|528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忆英文版中国话剧《雷雨》在牛津公演(下)--隆重转载
pekoxfleyu 2011-5-9 06:35
这是本篇导演心得的最后一章。《雷雨》在牛津的公演的成功挟天时,顺地利。其实更是多赖人和。   《雷雨》进入甄选演员的阶段,除了强调演员对戏剧的兴趣与热忱之外,更多的是看中演员本身在主观发挥上的能动性, 即能否演出与自身特长融为一体的“这一个”。   “女士优先”,首先我要介绍的是身兼制作与主演之一的Rikko。她在剧中扮演四凤。如果斗胆将整出话剧从立项到最后公演的运作过程比喻为卫星上天,那么,她就是整个过程的“火箭推进器”。诚然,作为演员,她的先天条件是有缺憾的,比如声线较弱,缺乏话剧表演所需要的足够的音量,因此对角色的舞台表现力发挥稍有欠缺。但是。她对角色所赋予的激情大大超越了种种先天的局限。   而且,她的不可多得更在于,每每在剧组需要打气的时候,她总是给大家带来振奋,带来力量。   在每次彩排结束后,我总是安排四、五分钟左右的总结。通常是演员,剧组就整体表演和舞台效果进行自评,互评,加上舞台制作人员的反馈,最后是导演的总结。   临近公演的一次彩排的总结会后,我可以看得出演员已经相当紧张。我也紧张,我想演员那时已难从我的脸上读取到“轻松”二字,更无法将轻松写在他们自己的脸上。是Rikko让演员们把手牵在一起,说:“我们已经接近最后的公演,沉住气,会成功。”如果没有这种沉得住气的把握,演员是无法在舞台上尽情发挥他们的天分的。   Joe是物理系的博士生,领悟力极好。憨厚的外表与匪气灵气集于一身,他是我在第一眼就看中的饰演鲁贵的最佳人选。他帮我完成了最后演出本的统稿。在删节原剧本时,我更多地将鲁贵作为故事中穿针引线的人物。周家的黑幕基本上都是由鲁贵在第一幕中向四凤和观众进行交代的。   在剧本改编时,我裁去了剧中的仆人一角。这个仆人的角色原来由我演,想做的象希区柯克一样,在自己导的作品里不经意地漏一小脸。可是越排就越感觉不对。一则仆人的戏由五段被裁得只剩两小节,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仆人角色的出现显得相当突兀。因此就让我想演的仆人的戏全由鲁贵来完成了,以期达到完整的穿针引线的作用。包括后来补加的四凤周冲死后的“鲁贵报丧”。   场景是这样的:鲁贵从中门醉眼惺松,踉踉跄跄地走上台,然后扔掉手中的酒瓶,似醉非醉的一句:“钱,酒,凤,唉……”,扶着欲哭无泪的鲁妈离开舞台。我视这个情节为幕后周萍那一声枪响到来之前的铺垫,就像在雷声霹雳之前的滚滚轰鸣。   在我示范一遍后,Joe马上抓到了感觉,这个新加的情节成了鲁贵全场演出的句号(原著中似乎鲁贵在三幕后就不了了之了)。这一段与全剧揭幕后的第一句台词“Feng, I am looking for you”遥相呼应。   此外,演员的自身良好的戏剧功底可以使各自的发挥空间更为广阔。Carley在西岸剧团的经历使她扮演的繁漪张驰自如且充满了爆发力。颇有戏剧家学背景的Thomas在扮演周萍的过程中也呈现了角色应有的层次感。   有两个角色是我特意做了一些舞台润色的。扮演周朴园的演员外形不够高大与威慑,为了给他的出场增添一些震撼力,我要求音响组在第一幕朴园出场时加上雷声的效果。扮演大海的演员,其性格本色有些拙朴内向,我有意在分段练习和平时让他观察与模仿有些脾气暴烈的角色,以至于在演出的后期,他的朋友们明显地意识到了他本人性格上也变得粗犷了。   舞台制作人员与这出戏的成功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作为舞台监督的慧明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往往是她主动追着导演去确认舞台调度的细节,包括场景与后台协调等等,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指示。而且,她总是耐心带领后台将每件事尽量圆满地完成。事后我常常想起,这个舞台监督,真是让我省了不少心。这里再想着重谈的是,本剧中的语言和演员的再创作。   著名的戏剧前辈英若城先生曾经在总结他的戏剧生涯时强调,口语化与简练是戏剧语言中的首要原则。   演出翻译过的戏剧,对演员的语言创作而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量地使之口语化。也就是说,演员的表演,应该赋予舞台角色的语言以生命。将剧本的台词变成活的语言。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宫廷大臣波洛纽斯之口所说的“简练者,智慧之灵魂也(For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就是对这一语言境界和精髓的绝妙比喻。   诚然,在剧场中将语言艺术的享受传达给观众是相当不容易的。舞台上一句台词稍纵即逝,演员不可能停下来对台词加以注释,讲解。戏剧的语言要求简练,任何的拖泥带水都会损害语言的“直接效果”。因此要求演员在舞台上能表现出“脆”的语言,比如对白与辩驳有来有去,对仗巧妙工整。我曾经要求演员能花一些时间在王尔德与萧伯纳的作品中体会出语言真正的“脆”的感觉。将演出版本的剧本交给演员时,我主要强调的就是“直接效果”。   我在排练中特别给演员说明的是,我们不是在替一部中文版的《雷雨》进行英语配音。演员的表演,在英语中称之为“Act”。我们是在演,这里任何的语言都有其动作性,就是Act。表演不是简单地装腔作势。Act具有极强的动作性。舞台上的演员说台词时不能仅仅是议论抒情,其中往往掩盖或带有行动的要求或冲动,如挑衅,恐吓,安抚,警告,甚至引为知己或者是欲擒故纵等等。   因此,我常常要求演员试图去寻找那些隐藏在台词后面的“动作”。比如对于扮演鲁妈的Louise,我不断地提醒她注意鲁妈独白里的动作,而这种动作来自强烈的角色自我心理暗示。当鲁妈得知四凤陷入与周家少爷的情感泥沼而无法自拔时,那一段悲怆的念白里对天与命的问责,是来源于她心目中几十年与其强烈的搏斗。   法国作家法朗士曾有一句名言:在疯子的眼里,别人都是疯子。戏剧大师焦菊隐先生在执导《龙须沟》时,就是用这句话去培养于是之寻找角色的感觉,其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适当地研究名家的成就,确实大有启发。因此,当《雷雨》的英文版上演时,观众了解人物与情节的关键,并不是风景与人物的舞台指示,而是在于台词,鲜活的充满五彩缤纷表现力的台词表演,让人物栩栩如生地由纸面跃上舞台。   当我将演出剧本交给演员时,强调他们必须在通读全本的基础上去完成演出本。他们要钻研剧本,努力揣摩人物此时此刻的心境和每句台词背后的动作性,寻找恰当的逻辑重音与习惯重音,找到自己的语调模式。这样演出后,我听到一位教育系的英国教授柯林先生的评价,说他能从每个演员的语调口音上大致寻找到角色的成长痕迹。例如周朴园念白腔调的僵硬,带有德语的痕迹,十分附和他曾经留学德国的背景。繁漪则是纯正的牛津腔,显示其良好的大户人家的教育背景。周萍浓重的伦敦口音,则是上流社会公子哥的典型。周冲的混杂的学生口音,则是良好地烘托了他接受新思想的来源。最有意思的是鲁贵,他非常重而且非标准英语的口音恰好烘托了这个堕入底层,今不如昔的豪门恶仆的身份与性格。   与剧组相处磨合的阶段,同样造就了我专业学习良好的实践机会。不久之前,我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专栏采访时,主持人问及这次作导演的经历,在听我叙述有关细节后,他问到,这是否也是对“情境管理”与“情绪管理”的一次很好的实践。其实在我看来,这次导演的经历,更多的是一次美好的人生体验与追求。塞缪尔·厄尔曼(Samuel Ellman)在《青春》一文中有一句非常好的谨言,我常常引来激励自己:“人人心中皆深植一片追求,只要你从天上,人间追求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你就青春永驻,风华长存。 (In the center of your heart and my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 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men and from the infinite, so long are you young)”。   培根在《论求知》中谈起: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那么,戏剧呢?戏剧,以及表演艺术,是将塑造人的性格的知识综合起来,将经史算伦,哲理逻辑的光芒赋予在角色里,在舞台上呈现于观众面前。   埃辟克拉斯曾经说过:“人生不过是一座大戏台。”在职业经理人的事业之外醉心戏剧的我,常常自封为“超级票友”。从这个诙谐的意义上讲,起初执导的初衷就是玩一把,并不是要怎么著。玩大了,结果就把我架起来了。本来还想轻松地玩呢。这一架起来,就得出活了。所喜的是,我与剧组的努力所出的活,得到不少有益反馈。当我在幕间穿行于观众席上,在所有我所得到的观众回馈的意见与感想中,听到的最多,我认为是最为鼓舞的一个评价就是:挺专业的。   被重复多次的这一句,现在看来,对于英文版话剧《雷雨》在牛津的公演这样一次有意义的戏剧实践,特别是置身其中的我与我的票友朋友同好而言,已经是最高的奖励了。
个人分类: 也还年少时|2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吸引还是引进-关注人才暂栖现象
热度 2 lxchencn 2011-4-18 21:43
没有哪个地方不缺人才,没有哪个地方不在积极引进人才,但没有哪个人才引进工程不受到来自公众、被引进者、引进相关人群的疑问和批评,那么,人才引进能否换个思考方式,吸引人才,如何? 其实引进人才经常出现局部震动,早革命不如晚革命,讨了媳妇气走儿,奉献有份,戴花无关,打江山出血、建设江山出力,果子熟了请了别人来摘,人心难稳,人虽在,心不在,没有人才的踏实感,岂能有团队的稳定感?可以发现很多人才有栖居的心态,可以称为人才栖居现象,没有长远的归属感,这种状况危害大而长远矣!短则抑制人才的积极主观能动性,长则引起越引进人才,人才走的越多,然后开出更高价码引进人才,恶性循环,因此,应该变引进人才为吸引人才,吸引与引进,看似一样,其实差别大了,吸引人才要做好内功,让每个内部人充满希望,安心工作出业绩,口口相传,人才被吸引而来,滚雪球一样,人才聚集效应明显,良性循环,何愁不发展?
2936 次阅读|4 个评论
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5)
kejidaobao 2011-4-7 16:12
——引导博士生合理设计与规划研究课题 文/冯长根 上文 谈了博士生导师为博士生选择课题应该注意什么,本文谈谈在博士课题确定后就会遇到的问题,即引导博士生合理设计与规划研究课题。 多数博士生在确定要他研究什么以后,急于直接了当就投入工作,完成任务,这期间还包括极大部分博士生会等待老师布置他具体干什么,十分听话,一是一,二是二。作为指导教师,你此时最紧迫的任务是把学生从这种绝对不会有主观能动性方面收获的心理状态中拉出来。博士生要有超前思考能力,特别是在此时。这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会使他后续的研究大大受益。我本人在做博士课题时,常常要问自己我在做的研究(推导,验证,做样品,测量,讨论等)将来能不能写入博士论文,也常常遐想“博士论文里头的研究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一是要让学生计划好博士论文成形后的基本框架。我采用的办法有2个:第一个办法是让学生了解以前毕业的博士论文是采用什么样的框架,但要挑选优秀的范本;第二个办法是把自己逐年积累的博士论文文本写作方面的要求系统地整理成文,让学生了解和执行。此文在 www.wuma.com.cn 网站上可以看到,其中讲到博士论文的大致框架以及许多详细规定,你可以根据学校的要求做一定的修正。 二是要让博士生抓紧时间拟定一张时间表,它可能是粗略的,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博士生要向导师提交研究设计、论文计划和工作时间表,三者是互相不可替代的,不要允许学生在一张纸上写上3个标题,然后摘要似地写上一段话就交给你。有些学校对此有详细规定,并称为培养表。但培养表的形成有时给博士生的感受是,“这表我已经交了,事儿完成了”,有些人再也想不起来要按照自己定下的进度做研究。在这个时候,导师最好要用规范的思路评价一下学生从这3个表中表露的实际思想,并进行适当修订。我在上文 谈到时间安排时,也讲到了类似的要求。实际上,在博士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之中,情况会有变化,导师与学生定期地讨论计划和时间表是非常有益的。 研究设计在不同专业会有不同的面目,研究的对象不同,研究设计就会天差地远十分不同,本文没法展开。最有益的做法是让学生了解此前类似课题的博士论文“长得怎么样”,了解研究设计的面貌。偶而会发生学生“好样不看看坏样”的情况,所以导师要指定一些你认为值得推荐的博士论文。有一点对导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导师应该牢记学生缺乏经验,不管他们有多优秀,他们不一定知道该如何进行导师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想一想,正是因为他们正在学习如何进行设计和开展研究工作,他们需要导师的及时指导。一些优秀的博士生导师非常关心对博士生“治学”、“做人”方面的训导。的确如此,思想道德方面的急剧进步会使博士生燃起专业进步的激情之火,但显然也不应理解为可以替代他们研究设计方面的能力。我手上有一本关于博士生导师指导经验的书,全书满满当当约10篇文章都在谈论导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做人”的。本书是赞扬导师们的,这似乎基于编者们一种不大清楚的假设——“研究设计是博士生应该懂的,他们不优秀可能是他们不会做人。”这样的个案当然不少。但我是这样想的,既然我们能总结出来指导博士生思想的工作经验和规律,我们也可能总结更多的有关专业和“研究设计”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就像本文正在尝试的那样。对博士生需要“红”、“专”两个方面的指导,现在“专”的指导力度不够。比如,在该书中要找寻这类事例,十分困难。 导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我批评的方法用于研究设计,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每一种方法的局限性。对某些学生,仅仅是说“研究计划的设计要考虑深度和广度”并不合适,这些字眼太大,不具体,起不到开启学生思路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新进入这个专业的学生。 在计划阶段,还有一个情况值得说一说。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导师需要告诫学生,项目的时间会拖得很长,学生们有必要对决策和方案设计的过程做一个记录。如果进行的是实验室研究,导师要督促博士生用实验室记录本记录一切原始数据,以便核查。这样做也有利于推进课题研究。无论什么专业,导师让学生在每个阶段(比如一个学期末)写一个科技报告,并让学生有机会就撰写一些学术论文草稿,都是有益于学生的好建议。导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计划、初稿,这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早动笔、勤记录的学生总是那些优秀的学生。上面还讲到了时间表(日期安排),这些做法,都能成为成功地指导学生的基础。 参考文献 冯长根. 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4) . 科技导报, 2011, 29(8): 83.
个人分类: 栏目:主编心语|38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导式创新国内中小学实践案例--7山东-- 中学z1青岛十七中
ljkf 2011-2-21 18:39
学导式创新国内中小学实践案例--7山东-- 中学z1青岛十七中 北琴海鹏 转发 7--z1 青岛十七中 用“361” 学导模式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系列报道之二——用“361” 学导模式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作者:青岛十七中 青岛晚报 2009年04月23日 理科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讲都是很头疼的,其中物理学科由于内容多难度大,使得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加之高中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只有挖掘出潜在的学习动力和提高教学效率才能使物理教学走出困境。 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不喜欢在课堂始终被老师牵着走,使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不能被激发出来,他们渴望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动手实践,展示自我,使物理课堂成为自己享受成功舞台,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是青岛十七中物理组在特级教师李会民带领下实施的青岛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其中“361”学导式物理教学模式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核心就是学生的“自学”+教师指导下的“导学”,导前学、学中导、学导结合、学以致用。“自学”指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自学内容既包括教材上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又包括教材以外的相关教学资源和必要的知识准备,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这里为学生配有导学提纲,这样学生可自学掌握30%的知识,这就是模式中的“3”。 “导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特点积极地加以指导和引导,精心设疑引导学生讨论,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发思维的碰撞,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进一步学习。为达到导的适度、适时、准确,导出精彩,教师一改过去找来教材、参考书写“教案”的传统,变为设计“学案”,即设计如何引导、启发、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自学、教师精讲点拨、课堂讨论及学生自主展示的内容及操作细节都进行详细谋划。这样一来,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放在首位,教学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来。 由于强调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富有怀疑精神。而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收获了自信,享受了快乐,从而对自主学习投入更大的热情,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也成就了课堂的高效率。为使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并且长久保持自主学习的热情,成立6—8人的自主学习小组,将个人的学习成绩与小组总成绩挂钩,使小组间形成竞争态势,促进小组成员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形成强烈的团队意识。另外,学生考核彻底地改一卷定成绩为学习全程考评,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展示的成绩进行量化统计,将这种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按照一定的权重计入学习档案中,这样,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渗透到每一节课中,根据个人和小组的成绩平出自主学习先进个人和自主学习先进小组。在这种课堂导学过程中学生又可掌握60%的知识,这就是模式中的“6”。 教师将部分知识的运用、学习过程的评估反思以及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目的留给学生,使他们在课下去巩固和回味,并在进一步探究中提出新的问题,对后面的学习充满期待,这部分内容占10%的知识,这就是模式中的“1”。 “361”学导式物理教学模式让十七中的物理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活跃了学生思维,增强了自学能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悟”出来,还能“讲”出来,理解的深度更进了一步。在这种“我学习我做主”的过程中,学生也增加了自信,锻炼了思辨能力,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个人分类: 学导式创新教学|1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情商问题实质上是利益关系问题
热度 3 周可真 2011-1-31 13:08
李宁兄《有话好好说:情商和智商同样重要》一文中所讲到的那位美国学者的非绅士行为,是属于是否自尊自爱和是否遵守社会公德的道德问题。(李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485do=blogid=409057 )李兄把这种行为同智商与情商联系起来来讨论固然没有什么不对,但我觉得,李兄的讨论因未深入到其问题的本质而存在着一定的缺失。 按我的理解,智商与情商的区别在于:智商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情商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处理和协调对现实世界的关系的能力。前者是属于认知能力,后者是属于实践能力。这两种能力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其矛盾是知与行的矛盾,它们的统一是知与行的统一。 然则,从行必受知的支配方面说,智商是决定情商的;从知必以行为归宿方面说,智商终须落实和体现于情商。 道德领域也存在着知与行的矛盾,因而也存在着智商与情商的矛盾。那位美国学者的非绅士的行为的发生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是由于智商低下所导致的,即其低智商影响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使他无法正确处理他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由于道德领域中知与行脱节所导致的,即他可能智商较高,对他与同事之间所发生的矛盾的性质也有正确的认识,但却未能把这种正确认识运用于实际地处理其矛盾的实践过程。 从实际情况看,那位美国学者的非绅士行为属于后一种情况的可能较大,即很可能是由于他在道德领域中的知行脱节所导致的。此类知行脱节所造成的缺德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常见的。 以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党员和干部不知道他们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在实际地处理和协调对人民群众的关系的实践过程中,他们却鲜有人能够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倒并不少见,这类现象大都属于情商问题,而非智商问题。 智商所涉及的是知识求取情况,情商所涉及的是价值取向情况。知识求取与主体的现实利益并不具有直接关系,这就使得人们有可能在认识过程中客观地观察和思考现实世界,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而价值取向则跟主体的现实利益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其现实利益直接决定其价值取向。 情商问题本质上是利益关系问题。例如,如果某个人的现实利益与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是一致的,则他在实际生活中就可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为人民服务与为其自身服务乃是一回事;反之,如果其现实利益与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不一致甚至相冲突,则他在实际生活中就可能做不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甚至可能危害人民群众,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为人民服务与为其自身服务是两回事,故如果不能舍弃或牺牲自身利益,就不可能为人民服务,而且很可能做出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 在传统社会里,知识分子是社会中以谋取知识为职业的一个“劳心者”阶层,但自从进入“知识就是力量”的科学时代以来,知识与实用之间就有了直接联系,即其时代要求知识分子有选择地求取实用知识;而自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知识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如此知识分子更是从传统的“劳心者”转变成需要将“劳心”与“劳力”直接地统一起来的新型知识分子了,在这种情况下,知识更与经济价值有了直接关系,即其时代不仅要求知识分子有选择地求取实用知识,更要求知识分子有选择地求取经济性实用知识——后者可称“实惠知识”。 无论是实用知识还是实惠知识,其价值都具有社会性与私人性双重特性,相应地,知识分子在知识求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也具有双重性,即其价值取向既是社会性的也是私人性的,但这两种价值取向之间并不总是统一的,有时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价值观念盛行的文化环境中是经常发生并且难以调和的,当今中国社会正是处在这种价值观念普遍流行的时代,这就使得中国知识分子所面临的智商与情商之间的矛盾显得特别突出,其知与行发生经常性的脱节,由此所导致的为李宁兄所说的情商问题也特别严重。这种所谓的情商问题,是当今中国现实生活和价值观念领域社会与私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知识分子阶层中的具体表现。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在于当今中国社会与私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故要解决这个所谓的情商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协调社会与私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而这种经济关系的协调除了要有相应的经济伦理,更要有相应的经济制度,以及同这种经济伦理和经济制度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当今举国上下都在讲“和谐”,然而人们的“和谐”观念却还存在着“河蟹”的缺陷,即这种观念并非辩证的和谐观念,即不是把和谐本质地理解为辩证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亦即不是把和谐关系本质地理解为对立统一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根本否定和谐具有斗争性的方面,并且因此只讲统一,不讲斗争,从而不能容忍斗争,把一切斗争都当作影响社会稳定的有害因素来看待,并努力加以清除,是之谓“稳定压倒一切”的“河蟹”。在这种名为“和谐”而实为“河蟹”的形而上学和谐观念指导下,当然不可能建立起为当今中国时代所需要的经济伦理和经济制度以及相应的行为规范,如此李宁兄所说的所谓情商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
个人分类: 理论探讨|3683 次阅读|3 个评论
为何部分研究生的成长如此停滞不前?
热度 2 spring87 2011-1-17 08:09
昂山素姬在《 Freedom From Fear 》一书中指出:“贪婪、偏狭、无知和恐惧是造成腐败的四大原因,而恐惧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恐惧摧毁了人们关于是非的观念,人们被恐惧所腐蚀从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能动性。”这一观点很值得我们思考,仔细回味,恐惧不仅仅是造成腐败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部分研究生不能持续进步的重要原因。 这种恐惧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结两个方面,恐惧失去与恐惧得到。 恐惧失去,首先是害怕失去自我。这种恐惧在进如学术团队三个月后开始有所表现,刚进团队时,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研究生导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感觉非常新奇而且激动人心,前三个月基本上属于完全认可并趋近于狂热追随而毫无他想。随后了解越来越多,就开始疑惑如果大家都遵循这些标准与规范,那最后在思想上会不会变成像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呢?是否会深深地打上团队的烙印。此时,持续进步的冲劲开始有点摇摆,害怕因继续努力达到培养标准后失去了自我。恐惧失去自我这种情况一出现,如果自己不能走出认知的误区,那么可能会一直影响到毕业,而让自己的持续进步屡屡受挫。 其次,恐惧失去自信,该情况主要是在工作成果迟迟不能受到肯定时出现,当长久时间不能受到肯定时,自我怀疑的思想相比对如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更能占据上风。本该坚持的观点,因为自我怀疑而容易放弃。本来正确的方向,因为自我怀疑而容易飘忽不定。此时,恐惧让我们开始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能动性,而且持续进步的上升曲线也开始下滑。 再次,恐惧失去机会,这种情况在毕业前表现得尤为明显,担心在毕业前没有足够的时间找工作而失去了找到好工作的机会。这种恐惧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二是不相信老师在研究生期间对学生的培养足够其顺利地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此时,本可以在研究生最后阶段,通过综合培养,使自身在认知层次、能力素养等方面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但因为这种恐惧,而让自己研究生期间最后的持续进步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倒退情况。 与此同时,恐惧得到也是导致不能持续进步的主因。 恐惧能力得到增长。这似乎是最难理解,却是存在的现实。因为能力提升越快,将承担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也越来越繁杂的工作任务,这意味着部分空闲时间可能受到挤占,且不得不暂时中断一些兴趣爱好以提供工作所需的足够时间和精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增强的能力显露出来,易引发共事之人嫉妒之火,也易造成强势之感,或给人不易亲近之误导。尤其是随着能力的提升,评价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可能担心达不到更高的标准而让老师或家人失望,或担心他人看到自身的不足,因恐惧失败而恐惧得到能力的增长。 恐惧得到权力。因为权力越大,得到的越多,需要付出和承担的就越多。也许会担心能力不够,而不能胜任,害怕落得个“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评价;也许因害怕不能以身作则,缺乏自律和自强的信心;也许害怕犯错,权力越大,标准越高,犯错的性质往往越严重,实质上是害怕没有勇气和能力承担犯错所导致的后果;也许是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常常担心朝不保夕,实为缺乏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此外,权力还意味着对他人的成长负有责任,因此,恐惧为他人的成长承担责任,只想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同样也会造成成长的持续力不够。 恐惧欠人情。因为能力的培养与持续进步,不仅仅靠自身的努力,更是来源于老师和同门的帮助,倘若进步后,并不能通过增长的能力给予回报,将在心中产生莫大的愧疚之感,从而牵绊着持续成长的步伐。 以上关于恐惧些许思考,只想给部分研究生在思考自己为什么没能做到持续进步或成长速度太慢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也许,若有疏漏或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共同探讨予以补充或更正。
个人分类: 读研思考|3025 次阅读|2 个评论
企业应该作为最重要的科研平台
yqcai1000 2010-11-1 02:42
企业应该作为最重要的科研平台 这几年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可谓不菲,但是我们的科技水平却并未取得明显的进步,科技含量最高的诺贝尔奖仍然遥遥无期,显然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与所谓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格格不入。 笔者认为我国在提高科研经费的同时,应该大力鼓励企业参与相关高层次研究,发挥企业的能动性,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以政府作为科研主导的低效率运行模式。 激发企业创新热情,笔者认为至少有几个好处:(1)科研成果可以直接转换为生产力,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减轻国家在科研经费方面的压力;(3)改善科研人员的待遇。 当然,企业研发是一个耗时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能否研发成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国家应该对那些注重创新的科研型企业实施财政补贴(而不是用纳税人的钱去补贴买房、买车!!!),大大加强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如果我们有自己的google、微软、Intel等类型的企业,何愁我国的科技水平不能提高?
个人分类: 科研|2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