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城市大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一场城市大火
fpe 2010-11-22 23:26
第一场城市大火 前面 11 月 1 日,笔者预报了今年会出现的城市大火(见 《重庆为何难成都》 ),终于在福州市台江区出现了:火场从旧 的福州电器厂直到台江医院附近的中选社区木屋区,绵延了大概 100 米。虽然没有死人,满足城市大火的一切特征。这证明了今年冬天寒冷和气候反常会带来异常的火灾风险。现在,谁敢说中国不会发生城市大火了? 从发生地点判断,这符合我对城市大火发生在潮湿地区的预估。由于气候潮湿,火灾蔓延的风险不大,因此人们得以聚居。当气候改变之后,气候干燥,火灾蔓延迅速,失火就容易成灾了。城市大火的第二项条件是棚户区(这里木屋区,性质类似),建材多木料,老化严重(含水量低,风干物燥);第三个条件是人口散漫,管理不易。把握这三点条件,就可以诊断城市防火的高危地带了。 从发生时间判断, 11 月 5 日,吉林商业大厦大火, 11 月 13 日北京清华学堂大火, 11 月 15 日上海高层大火, 11 月 21 日福州台江大火,可见寒流是逐步从北向南推进的,前锋过处,大火连绵,非常有规律。 有道是,大火不断因天寒,大火蔓延因累积,大火突发因人祸,把握规律好过年。 附录: 福州台江区中选社区 21 日晚 9 点半左右发生大火。 10 点半左右,现场明火已经被扑灭。目前消防队员在做余火的清理工作,进展比较顺利。火场从旧 的福州电器厂直到台江医院附近的中选社区木屋区,绵延了大概 100 米,附近仍然可以闻到刺鼻的烟味。 东快网记者从现场居民处获悉,不少居民都反应说,火灾应该是中选社区红色路一栋四层楼居民做饭时,不慎引起的。居民称,该楼住了一位老人和一个保姆,当时他们正在做饭。 不过该着火原因并未得到警方证实。 截至 23 : 10 ,火势已经被消防人员控制并渐渐变小,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而在道路交通方面,五一南路的国货路路口往南通道处于封闭状态。 东快网讯 ( 记者 张树福 林风 ) 东快网在火灾现场获悉,今晚 9 点 50 左右福州台江发生大火的地点位于台江医院后面的中行社区,由于该社区主要为木屋结构,大火已经燃烧了一个小时,火势非常猛烈,但是在消防官兵的努力下,已经渐渐被控制的趋势。 火灾原因目前不明,记者另外获悉已经有几十户人受灾!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8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庆为何难成都?
fpe 2010-11-1 05:31
重庆为何难成都? 引言 1996 年, 我在国内读硕士时,有一次陈教授景尧来实验室串门,提到他的著名对联 南京重庆成都,昆明长春宜宾 时,老先生又兴致勃勃地回顾了当年的抗战历史和对联产生经过,令晚辈们对大师的国学修养不胜仰慕。陈教授对多项流领域的小液滴运动问题作出杰出的理论解,却是文革期间消磨时光的产物(没有基金,没有鲜花)。然而,他的数理基础和国学修养一样深厚,如果在外国发展,也许就是科研领域的明星,一呼百应的大师,但生不逢时,最后以东南大学的名(教)师称号退休,令人叹息不已。有时候,环境比能力更重要。所谓机会,大概就是指造就英雄的大环境吧。时势造英雄,能不信哉? 最近看到中国火灾史中记录的大规模城市火灾中,近代的重庆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反复多次出现大规模城市火灾。笔者好奇,顺手研究一番,研究了多种灾难突发的可能性,总结城市大火的规律,以便认识城市大火的蔓延特征和发生趋势。 历史 重庆的大规模火灾始于 19 世纪末,是充满火与泪的发展历史。 清德宗光绪二十年 ( 公元 1894 年 ) 七月二十五日傍晚 , 重庆道门口发生火灾,蔓延烧了陕西街、打铜街、长安寺、干厮门正街等处。第二天早晨火才熄灭,受灾的近 10000 家。 民国 8 年 ( 公元 1919 年 ) 1 月 , 重庆较场坎荒货街失火 , 从夜间 11 时开始燃烧 , 一直到第二天早晨才熄灭。延烧了较场口、百子巷、黄土坡、十八梯、木货街、演武街、瓷日街等处 , 受灾户达几千家。 民国 17 年 ( 公元 1928 年 )4 月 19 日 , 重庆市发生特大火灾 , 火从下午烧到深夜 , 火起自干厮门 , 延烧到临江门等处 , 受灾的达 78000 家。 民国 23 年 ( 公元 1934 年 )8 月 25 日上午 , 重庆储奇门外发生火灾 , 延烧到城内的双巷子、金柴门、瓷器街等处 , 到半夜火才熄灭 , 受灾地区范围达 3.4 里 , 受灾居民超过 1 万家。 民国 27 年 ( 公元 1938 年 )5 月 8 日 , 重庆市临江门外发生大火。受灾居民达 15184 人。 民国 28 年 ( 公元 1939 年 )9 月 11 日午后 7 时 30 分 , 重庆市磁器口白子巷居民刘某不慎失火。由白子巷起至蔡家巷小米市 , 观音阁一心茶楼止 , 约计延烧 300 余家。经驻军两营官兵、江防救火队及沙坪坝防护团施救 , 因风势狂猛 , 火焰滔天 , 及至零晨 6 时 35 分始扑灭。 民国 30 年 ( 公元 1941 年 )4 月 15 日晚 , 重庆市国府路发生大火。此地多系木板房 , 燃烧迅速 , 受灾 110 余户 ,300 人左右。 民国 31 年 ( 公元 1942 年 ) 元月 21 日晚 10 时 , 重庆市南纪门宝山寺一带失火 , 被灾 270 户 , 受灾 1058 人 , 死 2 人。 民国 32 年 ( 公元 1943 年 )8 月 24 日晨 6 时许 , 重庆市石板坡镇 , 空袭紧急时 , 居民不慎失火 , 以致成灾 , 殃及 217 户。 民国 33 年 ( 公元 1944 年 )8 月 19 日傍晚 , 重庆市菜园坝镇兜子背与黄沙溪镇木帮街,因贫民段泽民造膳不慎 , 致延烧成灾。烧毁 147 户, 587 人受灾。 1949 年 9 月 2 日下午 3 时 50 分,重庆市赣江街 17 号油蜡铺李清发家三楼起火,延烧朝天门至小什字街这个长江与嘉陵江汇合的三角地带。沿江囤船上的一些汽油桶爆炸起火。大火持续 18 个小时,余火 3 天 3 夜才熄灭。被烧毁的房屋万幢左右 , 被烧死陈尸于地面的有 615 人 , 埋在瓦砾中及被江水淹死的不计其数,受灾 9601 户,灾民 42295 人,死亡者有户籍可查的 2109 人,重伤 152 人,轻伤 3935 人。 认识 纵观中国火灾历史,有三个城市有特别突出的火灾,那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建康(南京),南北宋时期的临安(杭州)和清末民初的重庆。建康是每 30 年遭遇一次大火,焚毁半个城市或皇宫,临安两次遭遇焚毁 58000 户的超大型城市火灾,也是相隔 30 年左右。重庆开发很晚,至少要等到湖广填四川发生之后,然城市规划有问题,导致连绵的火灾,这是有深刻的火灾动力学原理的。 通常发生城市大火需要有三大要素:气候、燃料和人口,其中最关键的是气候。为什么城市大火都发生在气候变冷的时段呢?因为气候变冷,则人群的取暖需求增加,导致失火的概率增加,但这不是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气候变冷则空气湿度降低,木材的湿度也降低(由于干空气的干燥作用),干燥的木材容易点燃,因为能量蓄积在表面,不易深入,所以点火快,蔓延速。也就是说,由于燃料得到了干燥,火势迅猛,救火不及,所以容易失控。大规模的城市火灾(相对于森林火灾),大多发生在全球气候变冷的时段,这是有无数例证可以证明的规律。随便举一个例子, 1666 年英国发生烧毁 13000 栋建筑的伦敦大火的前后,江户(东京)大火烧死 10 万人( 1657 年),当时小小的波士顿(数万人口)也发生大火(分别在 1653 和 1676 ),中国则因为满清入关,大城市人口稀疏,小城市人口膨胀,在 1661 年到 1668 年的 8 年间,发生 9 次毁灭性的城市大火,每一次至少 1000 户以上流离失所。这样世界范围内的巧合,说明一件事,就是全球共此凉热,当时全球都在全球变冷的周期中煎熬。 对应于初次重庆大火的 1894 年,广州和香港发生鼠疫(类似于 SARS ),也是气候寒冷导致细菌猖獗的结果。西方消防历史中记录的中国第一次城市大火,发生在 1894 年的上海(有可能是 1893 年末)。 1919 年,重庆再次发生城市大火的时候,欧洲正受到超级感冒细菌的困扰,刚刚回家不久的青壮年,没有死在枪下,而是死在看不见的细菌战中,这是气候的贡献。 1934 年,在重庆再次发生城市大火之前的 5 月 , 安徽省立煌县麻埠镇连续遭受 3 次火灾,烧毁房屋约 4000 间,灾民达 5000 人,财产货物损失约在 50 万元以上。与此同时,日本在该年度发生 3 次城市大火,分别是焚毁 1000 家的东京大火,焚毁 1700 家的东京 Asakusa 区的大火,和焚毁 4000 家的 Hakudate 大火。如此密集的城市大火集中发生,说明这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为什么同时段欧美没有发生重大火灾(芝加哥 1934 年 5 月 19 日也发生一次动员 106 辆消防泵车工作的仓库大火,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单火灾消防供水之行动),因为欧美社会正在大萧条中苟延残喘,没有燃料的大量蓄积,就没有重大火灾问题。 那么,为什么在气候不冷的时段,还会有城市大火呢?因为燃料的蓄积。 1938 年?物资入川。 1949 年?物资出川大运动。战争时期,重庆突然畸形繁荣,大量物资和人口都突然堆积,自然带来火灾的风险。这一点,和南朝的建康(南京)和南宋的临安(杭州)颇为相似,都是物资积累的中转站,物资集中带来额外的风险。西晋沦丧,北人南下,给建康(南京)带来了大量的火灾风险,城市大火几乎每隔 30 年发生一次。北宋沦亡,北人南下,气候变冷,给杭州带来意外的火灾风险,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两次城市大火,可以说发生在中国,分别是 1201 年和 1231 年的临安大火,每一次都损失 5 万 8 千户以上,损失很可能不低于世界最著名的 1666 年伦敦大火(损失 1 万 3 千栋建筑)。 最后一点是人员及其风俗问题。一般而言,北方人口稀疏,居住分散,因此火灾蔓延的风险比较低。而北方人到南方,没有吃过火灾的苦头,很容易忽视南方建筑所特有的防火墙问题,因此容易在密集居住的南方建筑中导致大火蔓延的局面,这是徽州人在公元 1470 到 1520 年间(竺可桢特别指出的中国气候温度降低的时段)因为气候变冷导致火灾频发,最后在广东人何昕的带领下发现的防火常识。根据 1506 年在徽州树立的《德政碑》的记载,何昕发明了防火墙。是发明么?我认为是嫁接。南方人气候温暖,高温潮湿,因此人们习惯于聚集居住。这种密集居住的条件导致一旦失火,容易蔓延全部,因此防火墙作为一种被动消防措施,是南方建筑特有的防火特色。北方人习惯了干燥的局面,因此不会密集居住,因此也避开了火灾蔓延的问题。世界城市大火,很少有发生在北方的(日本生存空间狭窄,是少有的例外),这是大自然通过长期的火灾实践选择的结果,也是人类学家戴蒙德教授所主张的地域决定论或地缘政治论。 那么,为何重庆在解放后没有城市大火的问题了呢?因为同样的三大要素发生了改变,气候变暖、燃料分散和人口固定。二战以后,欧美关门搞建设(我们继续搞革命),碳排放年年增加,所以全球日益变暖,带来了气候潮湿的局面,间接导致火灾蔓延缓慢,因此容易控制。南京重庆成都以后,重庆的地位日落千丈,也就没有燃料集中的问题了。最后是户口制度,把人口固定下来,人口不能流动,安全和谐的局面就保住了。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控制信息流动,地震 / 洪灾的信息都是需要控制的,当然火灾也不例外。中国单次损失最大的火灾,也是公开信息最少的火灾,这是问责制的后果。 那么,全球范围就没有城市大火的问题么?有, 1960 年代和 1988 年前后,是全球温度发生小规模下跌的时段,前一段,我们在文攻武斗,抓革命促生产,所以缺乏燃料堆积,侥幸避开了火灾风险(在南方和北方,下放的知青不知道被烧死了多少,令人纳闷,其实内在的道理很简单,那是集体(或英雄)主义高涨和火灾多发的年代,也是人口非正常流动的年代,人口不习环境,必然火灾多发。当然上山下乡发生在 60 年代末)。本来很潮湿的新加坡( 1961 )发生城市大火,这是正常情况下很罕见的结果。后一阶段,我国发生了大兴安岭大火( 1987 年),而美国发生了黄石公园森林大火( 1988 年)和湾区大火( 1991 年),缅甸发生的 2096 栋建筑被焚毁的城市大火( 1988 年的 Great Lashio (Burma) Fire ),才是那一次全球温度震荡的直接后果。 应用 二战结束之后,由于建筑材料的改进和灭火技术的提高,大规模城市火灾已经很少发生了,历史学家们把 1906 年的旧金山地震大火当作最后一次著名的城市大火,理由如上。但是在后发展的地方(如有棚户区的城市),燃料堆积的地方(如大规模生产的城市),人口流动性大的城市(如新兴的缺乏规划的城市),和气候通常很潮湿的地方(因此城市建筑规划对防火蔓延的考虑不足),在气候突然发生变化时特别容易受到大火的攻击,如公元 64 年的罗马, 413/475/501 年的京都 / 京邑(南京), 1212 年的伦敦, 1201/1231 年的临安(杭州), 1514 年的威尼斯, 1666 年的伦敦, 1871 年的芝加哥, 1872 年的波士顿, 1904 年的巴尔的摩, 1934 年的重庆, 1961 年的新加坡, 1991 年的伯克利湾区。非全球温度变冷期间仍然有城市大火,但不会像上述火灾那么严重,这是气候的贡献。 综合城市大规模火灾发生的三大要素(气候,燃料和人口),我实在找不到中国不会发生城市大火的理由。在所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中,最有可能发生城市大火的地方?重庆。最有可能发生城市大火的地点?棚户区(我也不知重庆有没有棚户区,就是人口密集的低收入地区,缺乏防火墙和防火隔离(公园)的地带,人口杂,燃料多)。最有可能发生城市大火的时间?今冬明春,甚至夏天也有可能。 去年的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和大兴安岭大火,今年的俄国大火,加州大火,都在预示今年冬天特别冷。日本和欧洲都已提前进入寒冬,这意味着点火源增加(取暖的需要),燃料风干物燥,蔓延的风险大大增加。重庆是山城,沿着山坡向上蔓延的火灾特别快(因为浮力的原因);重庆在水边,意味着气候潮湿,建筑非常密集,因为日常不必担心火灾的蔓延,防火墙和防火道的设计很可能不足;重庆重生产,原材料和产品都是燃料,迎来送往的都是火灾风险;三峡大坝建成,重庆多移民,说明火灾管理有困难;重庆多土木,过程管理不严易成灾;重庆已经多年没有大灾了,警惕性很可能不足;重庆发展太快,安全管理经验不足(重庆多火锅,也多踩踏),消防安全工作有差距。是否失火?时时刻刻。要挑人祸?太容易了,遍地都是。要想预防?得靠理论。是否成灾?要看老天爷的气候变化。 2007 年末的诺贝尔和平奖授奖典礼上,前总统戈尔引用了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作《 Fire and Ice 》中的一句话有人认为世界终于大火,有人认为世界结束于冰,来支持他的全球变暖的主张。我的看法是,大火与厚冰相伴而来(圣经启示录中也有冰雹与火同时出现的说法),全球变冷带来大旱和大冰,以及由此造成的大火。由于全球温度的大规模震荡,大规模城市火灾几乎是每 30 年来一回。世界不过是一种阴阳变化的过程,无论是冰(阴)还是火(阳),其状态都是相互转化的,都是有条件的。我们消防工程师的任务,不过是认识其中的规律,建议采取合理的减灾措施,减少社会的突发性损失。 最后声明,笔者尚未有机会入川,因此对渝城没有喜厌,对巴人没有好恶,完全凭消防历史和消防常识来认识重庆的火灾风险,或许贻笑大方,有谁在乎呢? 有道是,重庆成灾因成都,物质汇集聚风险,人口流动难管理,气候变化引灾难。南北有差因地理,灾难不同因气候,分析历史得教训,防灾需察天(气候)地(燃料)人(口)。
586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