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内蒙古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内蒙古

相关日志

[转载]内蒙古57个旗县鼠疫风险地图 哪些地区最严重?
杨学祥 2020-7-9 18:53
内蒙古57个旗县鼠疫风险地图 哪些地区最严重?附详情! 我要评论  2020/7/9 17:24:31   浏览次数: {NewsViews:5718 如皋新闻网讯 近期,内蒙古巴彦淖尔和蒙古国确诊了鼠疫病例,且目前在防控中,现在 内蒙古57个旗县鼠疫风险地图 公布,那内蒙古57个旗县鼠疫风险地图具体是怎么回事?是哪57个旗县?哪些地区最严重? 一、内蒙古57个旗县鼠疫风险地图具体是怎么回事? 二、内蒙古57个旗县鼠疫风险地图具体是哪57个旗县?哪些地区最严重? 鼠疫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控才能获得最大的效果。这些措施包括疫情报告、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所采取的综合措施。还包括预防性灭鼠灭蚤(鼠蚤同灭),健康教育和疫源地干预措施、强化监测等措施。 对进入鼠疫疫源地的人群要防虫防蚤,防止节肢动物叮咬;远离旱獭洞穴,不要在鼠或旱獭的洞口周围坐卧停留。 对发生动物鼠疫的地区要强调管理好牧羊犬只,最好是栓养自家的狗猫等宠物,使这些猫犬减少觅食到染疫动物的可能性。 一旦遇到病死鼠(旱獭等病死动物)、疑似鼠疫患者(发热及淋巴结肿大,发热及胸痛、咳嗽)、不明原因高热和急死患者要尽快报告。 1、呼和浩特市:武川县; 3、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镶黄旗、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多伦县、太仆寺旗、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正蓝旗; 5、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杭锦旗; 7、乌海市:海南区。 1、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市; 3、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 1、包头市:白云矿区、九原区、昆区; 3、兴安盟:乌兰浩特市; 5、赤峰市:敖汉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红山区、喀喇沁旗、克什克腾旗、林西县、松山区、翁牛特旗、元宝山区; 7、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 http://news.rugao35.com/newsshow-226441.html 内蒙古昨日确诊一例腺鼠疫病例,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千万不要…… 2020-07-06 17:18 每经编辑:毕陆名 据北京青年报,7月6日下午,北京市第143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现场获悉,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昨日内蒙古巴彦淖尔确诊1例腺鼠疫病例,她提醒广大市民去草原时做好个人防护,不接近不食用野生动物,不在草原露营过夜。 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在就诊时主动告知草原和野生动物接触史,以助诊断。请处于门诊、急诊和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注意掌握鼠疫症状和诊断标准,加强对患者的旅行史和接触史问询,做好准确及时的诊断和处置。 7月5日,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0年乌拉特中旗鼠疫疫情Ⅲ级预警的通告》,通告称,2020年7月4日,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报告了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鼠疫疫情预警实施方案》(内鼠防应急发﹝2020﹞7号)和《自治区鼠疫控制应急预案(2020年版)》(内政办发﹝2020﹞17号)的要求,经研究决定,于7月5日发布鼠疫防控Ⅲ级预警信息如下: 2020年7月5日起进入预警期,预警时间从本预警通告发布之日持续到2020年底。当前我市存在人间鼠疫疫情传播的风险,请广大公众严格按照鼠疫防控“三不三报”的要求,切实做好个人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发现病(死)旱獭及其他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要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要报告。要谨慎进入鼠疫疫源地,如有鼠疫疫源地的旅居史,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时及时赴定点医院就诊。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北京青年报、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https://www.sohu.com/a/406045915_115362
个人分类: 备忘录|7134 次阅读|1 个评论
居无定所得其所,学海无涯在天涯(2019野外地质剪影之二:内蒙古新疆篇)
热度 2 Hongbolu 2020-1-24 10:55
2019年已经过去,2020年春节即将来临。前几天学院召开退休职工新年茶话会,在路上碰见了同事老陈,他惊讶地问:“老吕啊,好像一年都没看你在家,你在跑啥啊?你是居无定所啊!” 确实如此,自从2017年秋天退休以来,这几年我在野外的时间是越来越多,以至于2019年全年多半时间在野外,同事们通过我在群里分享的野外照片知道我又到哪里去考察了,可不知我何时在家…… 退休之后,不需要完成学校规定的上课等工作量,就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让我感悟到:地质学家有三位老师: 第一位老师:地质学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入门; 第二位老师:地学同仁,相互学习、相互竞争; 第三位老师:最好的老师,无疑是大自然母亲。 我的学生冯雪东先生思路清晰,文笔很好,他将三位老师归纳为: 入门之师、同行之师、自然之师。 为了进一步向大自然学习,2019年我先后考察了广东、江西、江苏、安徽、山东、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很多地方,看到很多独特的地质现象,拍摄了几百千兆的野外照片。因为多数时间在野外行踪不定,整理资料的时间不足,也就耽误了博客更新。现借科学网平台用部分野外照片简单展示一下2019年自己的野外行迹,与大家分享镜头前的自然之美。 我的2019:常年居无定所,身心融于自然;涉足天涯海角,有幸看到真颜;脚下精深博大,永远不见边沿;破解自然之美,快乐就在眼前。 正可谓:居无定所得其所,学海无涯在天涯! 跑过的地点太多,放在一起文件太大,故分成几个部分上传,今天的是内蒙古新疆篇。看图吧: 用我自己制作的贺年卡祝各位朋友们新春快乐!
个人分类: 地学探讨|587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负地形火山群
Zhangyuxugeo 2019-12-25 09:45
《地质论评》2019年第6期发表了丁毅教授的文章“内蒙古卓资县玛珥式火山群的发现和意义” http://www.geojournals.cn/georev/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196506010flag=1journal_id=georevyear_id=2019 报道了在内蒙古卓资县发现了一大片 负地形火山群: 内蒙古卓资县北部的一片被当地老乡称之为“海子”的盆地,认识到这里存在一片世界上罕见的、规模最大的、密集程度最高的、保存最好的玛珥式火山群,是一片让世界地质界震惊的典型的负地形火山口群。在180 km 2 的地区内,存在超过100座火山口,它们呈圆形或椭圆形、以直径100~400 m 居多、负地形、火山口底部平整,火山口底部的浮土为深灰色,每一个火山口的形状都为“宽边平底的盘子”。经统计和测量,直径大于 50 m的火山口的数量有116座,底部到火山口口沿平面,即火山口的深度, 为20~25 m,“盘子”口沿的坡度为8°~12°。
5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绿洲与沙漠:一步之遥
热度 2 lixuekuan 2019-8-19 09:13
在干旱地区,绿洲与戈壁沙漠就是一步之遥。 有水就是绿洲,无水就是戈壁沙漠。 有多少水干多少事,节约每一滴水,只能让有限的水干更多的事情。 膜下滴灌系统是增加绿洲面积,减少戈壁沙漠面积最好的方法。 1、沙漠里干涸的水塘,怎么是红色的? 2、这个还有点水,是绿色的 3、这一个更红?为什么?请专家解答。 4、绿色的水塘 5、兰州与什么的界限 6、沙漠与绿洲 7 8 9 10 11 12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094 次阅读|4 个评论
四省区网友内蒙自驾游
热度 1 pzh1945 2019-8-15 19:37
受内蒙网友邀请,北京山东甘肃内蒙四省区网友自驾游,沙漠草原鄂尔多斯及成吉思汗昭君纪念馆等等 响 沙 湾 天然 牧场 草原 天沧沧,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楼房 鄂尔多斯 盐碱地 黄河水 天然无虫害 大米 温度 湿度 造就天然无害虫 草 原 之 舞 昭君自有千秋在 词家舞文总徒劳 一代天骄 只识弯弓射大雕
个人分类: 图片|5560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保护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有感
热度 4 蒋高明 2019-3-9 10:24
生态保护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有感 蒋高明 3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这是他在内蒙古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后,第二次来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习近平在这次审议上的发言,有一项内容非常突出,那就是生态环境保护。 在提到内蒙古生态综合施治时,习 总书记指出:生态系统保护是一项复杂工程,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综合施治。   习近平强调,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要求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 以上报道参见新华社报道《 再到内蒙古团,习近平把这件事讲得很重 》: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3/06/c_1124199103.htm 对于总书记的上述讲话,笔者万分赞同,既感到鼓舞,又感到欣慰,我们呼吁多年且被人误解的科研成果可以让世人接受了。新华社的报道用的是“讲得很重”,可见期间的反复。生态保护的真实声音已被高层认同,这为我国各类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指明了方向。 2000 年,当我们最早提出生态修复的自然力途径时,得到的待遇是冷嘲热讽,后浑善达克沙地 4 万亩地生态恢复效果显现,又被人怀疑,他们偷偷派人去现场看;后确认无疑后又被刮目相看。围绕这个话题,主管总理两次批示,中科院院长 3 次批示,历任两任院长,其余部级领导批示多次; 2017 年 7 月 19 日,美国《科学》 News Focus 对我们的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 然而我们的声音让一部分不爽,最严重的时候,笔者在草原某县受到不公证待遇,他们的县长接到上面的命令:“蒋高明再来你们县,把他轰出去”。因为笔者反对在草原造林,动了一部分的利益。 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将我们的科学发现,告知更多的人,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生态恢复效果。然而,同行们似乎对我们这个成果颇有微词。他们说: “ 老蒋,你不要再宣传了,如果领导知道了,我们什么都没有做,自然就恢复好了,那要你科学家干什么 ” 。他们要的科学就是要将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让别人不明白才显得高大上。然而,在荒漠化防治方面,人类的很多努力似乎白白交了学费。 时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最早承认了我们的成果, 2004 年他邀请我给他们是龙芯一号科研小组做报告,介绍我们的工作。我说,我不懂你们的数学啊,我们实际上做了很简单的工作,都是大自然做的。李院士说,这是他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计算问题。 国务院参事徐嵩龄先生,到现场看到生态恢复效果后,鼓励我道: “ 这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发现 ” 。徐先生说这话的时候,比美国《科学》报道早了整整 5 年。 后来,我们发现,在湿地生态系统,在森林生态系统,在荒漠生态系统,在海洋生态系统,在农业生态系统,乃至在城市生态系统等等,都存在一种自然力,如果人类科学利用好这些自然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实上,实施自然修复面临的困难可能并不亚于工程治理,因为后者可能更来钱。这与医院治理病人有异曲同工之处,医生往往不肯用便宜药,不愿推荐自然康复的方法,因为他们赚不到钱(人体也存在自我修复力)。 自然恢复由当时不被主流认可,到后来被政府主管部门认可,到被写进美国大学教科书,到被写进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再到今天总书记肯定,经历了整整 18 年时间。可见科研成果被人认可,板凳要坐十八年冷啊! 我们这个成果至今也没有得到一分钱的奖励,他们说文章不是我们投稿的,既不能算 SCI ,更不能算 Science 的成果。可笑的评估制度,机械的评估制度!如果不算大成果,美国科学能够派主任记者到现场采访一周后发表出来吗?是自己写的文章发表了算成果,还是人家主动给你报道算成果呢? Science 实际上是个大科普刊物,当年爱迪生创办这个刊物的时候定位就是科普,因此至今他们还有记者队伍,到世界各地采访他们认为是重大的成果。这就是说,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成果才会发表的,不论是你主动投稿,还是他们自选题材主动来报道。事实上, Science 的编辑有很大的权利,面对投稿他们有权初选的。 令人感慨的 18 年时间,艰难的自然恢复之路!
个人分类: 精神历程|907 次阅读|6 个评论
自带香味
热度 1 liuxuxia126 2018-9-11 20:11
这只蝴蝶,真会找地方停。 它也想臭美。
个人分类: 游记|233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秋色
热度 2 squirrelroco 2017-10-10 21:26
个人分类: 游记|353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系从境外烧入
ericmapes 2017-5-1 23:55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系从境外烧入 2017-05-0112:54:47 来源: 澎湃新闻 http://news.sohu.com/20170501/n491353225.shtml?fi 原标题: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系从境外烧入   中国林业网5月1日9时04分讯据国家森防指办公室消息:4月30日,内蒙古大兴安岭乌玛林业局伊木河林场疑似发生森林火灾,经5月1日早晨飞机观察确认,该火灾为俄罗斯境外火烧入伊木河林场。目前火场有3处火头,烟雾较大,山势陡峭。现火场投入兵力1235人(森警425人),其中根河森警部队90人和扑火队10人已机降至火场附近,徒步向火场开进,其它扑救力量在伟建林场集结。火场天气晴间多云,西南风2级,气温-2至4度。   国家森防指、国家林业局要求内蒙古森防指要高度重视,调集足够兵力,尽快扑灭火灾;科学指挥,确保人员安全。   (原标题《内蒙古大兴安岭乌玛林业局伊木河林场森林火灾情况续报(一)》)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四纪冰川地貌
热度 7 Hongbolu 2017-4-29 23:11
2017 年 04 月上旬,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邀请,我与赤峰学院的欧阳江城老师等一起在保护区管理局几位同仁的陪同下对保护区内的地质景观进行了五天的野外实地考察 。 赛罕乌拉 属于大兴安岭南段中部的中低山区,总面积超过 1000km 2 ,最高点海拔超过 1900 m。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保护区已经发展为中国重要的动植物研究基地。然而,这里的地学研究仍然是一片空白。本次考察初步确认了以下地貌景观类型:第四纪冰川地貌、冰缘地貌、盐风化地貌、崩塌地貌等。 这里保存的第四纪冰川侵蚀地貌主要为大陆冰川结束后短暂的山谷冰川发育所形成的 U 形谷、冰斗、刃脊、角峰组合。上图吧!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发育与否已经在地学界争论了八十多年。有人至今还武断地说:“中国东部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区没有发育第四纪冰川的条件”。建议他们到实地考察一下,看看这些地貌能否用非冰川成因说解释。 最近十多年来,在大兴安岭南段的赤峰地区先后发现了多处第四纪冰川侵蚀地貌,而赛罕乌拉保护区内山谷冰川侵蚀地貌的存在为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发育提供了新的证据。 第四纪冰川发育与否是需要寻找其活动的痕迹进行判别的,而不是抱着一成不变的观点否认这些痕迹。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四纪冰川地貌多年前就有报道,保护区管理局的决策者们邀请赤峰学院的地学教师利用 2017 年春节假期冒雪进行了实地考察,这种求真精神令人感动。我们这次考察只是进一步确认了这些地貌景观的冰川侵蚀成因,我可不是发现者啊! 希望地学同仁们到赛罕乌拉实地考察,那里有更多的地学奥秘等待着高人破解呢!
个人分类: 地学探讨|10173 次阅读|18 个评论
【新书速递】内蒙古维管植物图鉴(双子叶植物卷)(徐杰等著)
wzjeditor 2017-3-27 16:38
蓝天白云含笑,草木吐香,一望无垠的内蒙古大地上,羊儿浮现、马牛成群,孩子们在百花齐放的季节肆意奔跑着。看,是粉报春、箭报春,还是翠南报春、段报春?是雅致的老鹳草吗?还是独特娇艳的小叶锦鸡儿?不,是片片洁白的银露梅! 科学出版社 农林专著 联系电话:010-62143239 或18600116527(微信号)
个人分类: 资讯|2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猪北调”昔日骏马奔腾的草原 风吹草地现养猪场
yhz03008 2016-11-11 22:17
昨天看到朋友圈好多同学在转发“全国猪场北移”的事情,并对此表示了气愤和愤怒。   原来,近日一些南方大型猪企因环保、成本等压力纷纷把猪场牵至内蒙,内蒙猪场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长,截止2016年7月已达997家,有人称这次大迁徙为“南猪北调”。   Y君是我的同班同学,她因为科研需要这两年经常深入草原深处,领略草原大美的同时对草原污染和破坏感同身受。我想,正是她的亲身经历让她意识到保护草原不被污染的重要性。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想一味的继续表示气愤和愤怒,因为愤怒的语言和情绪蔓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事情的真相。   1、昔日的草原,风吹草地见猪场   今年6月28日,浙江日报刊文《到内蒙古草原养猪去:一次或可改变中国养殖版图的远行 》,文章热情洋溢的描述了浙江江山副市长带领当地生猪养殖户去内蒙拿地建猪场的真事,文中说道:“南猪北养”历史就此拉开了序幕。   其实,南猪北调这个事早就开始了,跟政府主导的南水北调不同,这次南猪北调总的来说是市场起主导作用,市场经济最大的功能就是资源优化配置。   北方地广人稀,又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土地、饲料、环保压力小三大因素决定了北方生猪养殖成本低于南方,因此大批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陆续进入东三省和内蒙投资建厂。据陈瑶生等报道,东北 3 省(黑吉辽)和内蒙古在 2007—2013 年期间猪肉产量年均增长率保持 5%以上,而东部地区则出现了下滑。   市场主导、政府调控让这场大迁徙变得越来越清晰。   今年 4 月,农业部发布《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明确了“十三五”我国生猪生产发展的思路、布局和主要任务。《规划》划定北上广、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为约束发展区;划定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为潜力增长区。   养猪行业的“十三五”规划一出,各大龙头猪企仿佛吃了定心丸,纷纷抢滩登陆:6月13日,牧原股份投资1亿在河北内蒙等地新建5家公司;8月31日,正邦集团与内蒙古赤峰市政府签订《500万头生态养猪全产业链项目框架协议》;8月22日顺德集团内蒙古大好河山8000头种猪繁育项目正式启动。。。   于是,这才有了风吹草地见猪场的担忧。   2、养猪污染,到底有多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生猪产业与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矛盾日益凸显,生猪养殖被迫向土地资源丰富、人口相对稀少、环保压力小的区域转移,因此,南猪北调是我国生猪生产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土地与环保压力倒逼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   嗯,都是好词,翻译一下,就是说养猪这行对环境破坏比较大,南方人多地少,水网密布,养猪污染水源,对南方人民生活造成威胁,于是南方政府不得不忍痛断腕,禁养限养政策相继出台,而内蒙这样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又急于招商引资,还得求着人家来投资(浙江日报那篇文章原话是这么说的:内蒙XX招商局工作人员“潜伏”浙江江山达数月)最终,两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你们有钱人和当官的私下里说好了,内蒙的老百姓、草原深处的牧民怎么办?   首先,谁说内蒙这边环境压力小了?   内蒙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了好不好,君不见这么多年为了缓解重要地区的环保问题,内蒙承受了多少负荷,现在又要迁移猪场,这样叠加的污染是否会影响内蒙生态,政府和专家们是否应该先给个说法再实施?   内蒙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内蒙作为我国北方生态屏障重要地区,一向重视环保,8837里也强调要“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多年来坚持退耕还牧等政策,草原养多少牛羊都是有规定的,不能超了,你去牧区你就知道牧民对草原的热爱和依赖,你把他家草场压坏他能跟你拼命,因为草原环保压力小就把猪场迁到内蒙来,这是内蒙人民不能接受的。   第二,不要做违反自然规律、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南方适合养猪,北方适合养牛羊等草食家畜是自然规律,你把适合南方生长的猪迁到北方来能适应吗?就算你是工厂化生产,提供完善的保温措施,但这些措施需要耗费更多能源,增加企业成本,消耗当地能源。再说了,温室里漫长冬天都不呼吸新鲜空气的猪能保证健康吗?   养猪污染是南猪北调遭到反对的最主要原因。即使猪场不建在牧区,建在农区就能保证不对内蒙的整体环境造成影响吗?这些评估做了吗?还有就是真实情况是内蒙大多地区是农牧一体的,再看看招商局在招揽投资时的殷勤,谁能保证土地审批时不出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再说,就算企业声称会处理好环保问题,但事实上,即使在南方严苛的环保法规下,仍然有大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把环保设备当摆设。   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养猪污染危害有多大。每头猪每年排泄粪便污染物含量以氨氮(NH4-N)、总磷(TP)、总氮(TN)为主,这些元素如果超过水体一定的自身净化能力,就会导致水体发臭,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恶化。一头猪一天排泄需要用25公斤的水清洗,处理这么1吨污水,使其达到达标排放最少需要6元,而处理1吨生活污水约需0.6~0.7元,猪的污水处理费用相当于人的生活污水的10倍。试想这些污水如果处理不好,将会给内蒙带来难以想象的环境伤害。   第三,猪场北迁,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南猪北调是个系统工程,不是政府一个部门就能搞定的事,招商部门把猪场项目拉来了,请问畜牧部门是否做好了迎接猪场的准备,环保部门是否做好了应对猪场污染的准备?防疫部门是否做好了猪病疫情的应对措施?要知道养猪是南方的传统优势,人家多年来自然积累了一套猪病疫情的防控体系,而北方以牛羊为主,缺乏相应的防控体系和应急预案。另外就是基础设施和人才配套设施是否满足需要。   3、请理解内蒙人对草原的深情   南猪北调似乎已经是养猪行业的大势所趋,在一般人看来,只要能吃上安全实惠的猪肉,在哪养的无所谓。但是对于草原牧民来说,这是一件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家乡的环境像南方一样那样被污染。   从我个人立场,我也不希望草原环境被破坏,虽然我不是内蒙人,但也快在这里生活三年了,我也去过草原深处,感受牧民对草原的深情,感受草原的壮丽与悲伤。 “南猪北调”昔日骏马奔腾的草原 风吹草地现养猪场_中国兽药网 http://www.shouyao1.com/newsxx.asp?id=817leibie=3
个人分类: 学习|1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工作及学术交流年会记事(中)
duzhanchi 2016-3-15 08:22
(7)1987年年会 1987 年4月3-5日,在北京,中科院植物所香山招待所召开1987年年会。这次年会重点讨论、拟定科研基金申请报告。特邀《MAB》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处长赵献英和动物所业务处贾同志参加会议。 植物所所长路安民讲话后,副站长李树森宣布:植物所副所长陈伟烈兼任草原站领导小组组长,并聘任姜恕、陈永林、李博、李绍良、夏武平为顾问。 站长姜恕讲话:草原生态系统研究是应用基础研究,但要加强应用,体现科研为生产服务,把主要人力物力转移到这方面来,主要是:(1)摸清牧场资源,为草畜平衡提出意见;(2)放牧生态;(3)灰腾梁一带的退化草场与合理利用;(4)草原植物的引种栽培。 陈伟烈讲话:成绩应当肯定,但如何把研究方向转移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主战场值得注意,要把2/3的力量投到主战场上来。要同舟共济,开源节流,坚持下去,积极申请经费,希望地方科委大理支持。 赵献英讲话:草原站的工作基础比较扎实,做得很好,并不落后,能够挤到世界行列之中,主要问题是资料,人家特别快,我们太慢。目前,草原站主要是与法国协作的问题。与外国搞协作,我们要参加人进去。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草原站。要突出重点,否则水分、元素、光合的工作势必分散。《MAB》建议,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人类不同程度影响下各种生态系统的功能;(2)人类不同干扰下资源的管理与恢复;(3)人类的投资与资源利用;(4)人类对环境压力的反应。 各单位交流1987年研究计划。其中,植物所由杨宗贵介绍,内容为:(1)羊草与大针茅群落生产力与热值测定;(2)草原重要牧草和经济植物的引种栽培;(3)主要建群植物的光合生态特性;(4)草原植物及其群落元素吸收与积累;(5)草原放牧模型试验研究。而后,各单位填写计划表。 蔡蔚祺代姜站长宣读《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优化模式建立的研究》。分为如下8个子课题:(1)草原土壤中氮及某些营养元素和水分动态的收支关系;(2)羊草、大针茅群落结构、能流、物质流功能过程的研究;(3)割草场、人工草地、退化草地的结构、演替、合理利用和管理方案;(4)放牧家畜食性、食量、合理种群密度(载畜量)的研究;(5)草原鼠类种群动态及其在草原中的作用以及主要鼠害防止对策的研究;(6)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蝗虫群落演替规律及经济阈值的研究;(7)草原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对植物残体的分解作用;(8)草原生态系统的模型建立。此外,姜站长还谈到:今年的新项目还有“牧场范围内的草畜平衡”;放牧生态还在落实之中。有关领导指出,我们不要成为《ABP》,而要成为《MAB》,即要加上人为干扰。 赵献英再次讲话,主要内容是:我国加入《MAB》的有:长白山站、草原站、鼎湖山站。条件是:有经费保证、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参加人员水平高。现在,像草原站这种搞法的没有了,而是集中精力搞些实实在在的项目,不能太大,要突出重点,与生产联系的紧密一些,搞些有突破性的项目。现加入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的有4个点,即卧龙、长白山、鼎湖山和锡林郭勒盟。 期间,参观了植物所生产温室、植物标本馆、果蔬采后生理和储藏实验室。 (8)1988年年会 1988 年4月6-9日,在北京红山口,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学院招待所召开1988年年会,共45人参加,特邀代表有:《MAB》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处长赵献英、资环局副局长赵剑平和综合处陆亚洲、生物局王晨、植物所副所长陈伟烈、白音锡勒牧场副场长马琦。 新任站长陈佐忠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定位站的方向,一是基础研究,为结构与功能,二是应用研究,为提高生产力的途径与措施。接着老站长姜恕讲话,而后学术交流。发言的有:王义凤、盛修武、杨宗贵、黄德华、陈敏、杨化民、仲延凯、周庆强、李鸿昌、刘钟龄、李绍良、李永宏、戚秋慧、廖仰南、蔡蔚祺、康师安、陈永林等。顾问陈永林提出:把草原站办成典型草原地带的研究中心,办成合理利用草原的典型样板,办成开放站,加强管理水平、系统水平,提高结合生产的水平。 秘书盛修武谈出版事宜:明年出版《草原生态系统》第4集,今年交稿;《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一书,今年写出初稿;在其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拟在定位站展出;成果鉴定,陆续上报。 各位特邀代表的讲话内容依次摘要如下: 马琦:牧场将给以积极配合,特别是在退化草场上做出成绩。 赵剑平:从学科发展需要,搞一批开放台站,去年批准了5个开放站:山东禹城站(地理所)、青海海北站(高原生物所)、河南封丘站(南京土壤所)、新疆冰川站(冰川所)、云南东川泥石流站(成都地理所)。其条件是:研究方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设施。其特点,一是搞基础研究,二是长期积累资料,三是要成为示范点。要有特色,要搞出一些高水平的基础理论成果和应用成果,应用也有低层次和高层次之分。目前科研人才断层,老科学家退休后,中年科研人员要接上班。 王晨:科学院的台站归资源局管,但其中5个站生物局也管,它们是:内蒙草原站、海北草甸站和华南植物所的鼎湖山、电白和鹤山三个站。 陈伟烈:这次会议很成功,一是出了一批成果,二是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下来了。放牧与模型是2个弱点,要尽快抓,要为牧场解决生产问题。站上可搞些开发。 此外,赵献英代表《MAB》国家委员会讲话,陆亚洲对草原站申请开放工作提出了修改意见。 (9)1989年年会 1989 年4月12-14日,在北京香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西山管理处招待所召开1989年年会 暨 建站十周年庆祝会。应邀出席的贵宾有:阳含熙、马世骏、候学煜、夏武平、赵忠良、赵献英、赵剑平、李伟、张本,以及植物所党委书记陈兆林、路安民、陈伟烈等。到会人数达90余。 大会开始,首先播放介绍定位站的录像。 老站长姜恕进行十年总结,之后给定位站有功之臣发奖,其中荣誉奖10人,一等奖24人,二等奖22人,三等奖9人。 站长陈佐忠作1988年工作总结报告,内容为:(1)全站17个课题,8个单位,46人承担。其中,需要在生产上做出示范的项目有:草-兔工程项目、放牧试验研究、我国草地资源开发及战略研究、退化草地、割草地等应用研究;(2)拟定申报的成果有:栗钙土、微生物、数量生态;(3)经费、收入与支出。(4)1989年计划,一是进一步管理好开放站,成立学术委员会,制定开放站基金申请条例和指南;二是明确定位站的方向:坚持应用基础研究,努力做好应用开发研究。去年11月,院长周光召在一次讲话说:要实行“一院两制”,“一个人只能一心一意干一项工作”。 其后2天,各课题汇报1988年工作完成情况,发言者依次为:蔡蔚祺、李绍良、康师安、仲延凯、杨持、周庆强、李鸿昌、姜恕、关秀清、杨化民、宋炳煜、陈敏、王义凤、陈永林、陈佐忠、刘钟龄、戚秋慧。 会议期间,特约代表先后讲话: 赵献英:全世界277个生物圈保护区,其中我国有长白山、内蒙古锡盟、鼎湖山、武夷山等6个。1990-1991年是第3个发展阶段,我们的研究还在基础阶段,定性阶段,而国外已处于定量阶段。 马世骏:“短平快”对基础研究的影响不好;要与地方结合起来搞。 内蒙古科委李伟:以户为单位的高效家庭牧场,是我们感兴趣的。通过家庭承包形式,沙化、退化和碱化问题开始得到解决,因为与牧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了;科研人员与承包户直接挂钩,搞几个草畜配套的草库伦。内蒙古在不同地带建了一些点:如:(1)乌拉特中旗白音哈太点:为荒漠草原站,内蒙古草原所在此种植寒旱牧草;(2)赤峰巴林右旗点:为草甸草原向典型草原过度地带,内蒙古农牧学院在此搞点;(3)喀喇沁旗人工种草点,现经济效益不佳,只有社会效益;(4)伊克昭盟毛乌素治沙改良中心:为内蒙古林学院和伊盟治沙所等单位建立的点;(5)阿拉善站:为内蒙古林学院与地方共同建的点。另外,对定位站提几点建议:(1)成绩是肯定的。(2)课题要分等次,均要为中心任务服务,规划要明确;(3)一定要与生产结合,不能大部分力量搞基础,不仅要搞科研,还有搞技术措施,定位站的先生们能否走出去,具体指导牧民呢?(4)搞些开发,搞些收入。 赵剑平:已开放8个站,今年再开放3-4个站。生态系统网络研究在学科、国民经济和国际上均有重大意义,其目标,一是监测和预测生态环境变化,为国家提供应对策略,二是建立生态工程,做出示范,三是积累野外观测资料。此外,锡盟科委张本也讲了话。 最后,陈站长汇报学术委员会讨论情况:目前除原7个主要单位外,还有北京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参加;今年计划申报成果的项目为土壤养分和光合生态,明年为退化草地、鼠类和昆虫。 (10)1990年年会 1990 年4月20-27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山东农业大学召开1990年年会。参会者50余人。 学术委员会主任姜恕主持会议、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致祝贺词。 站长陈佐忠讲话,总结1989年、安排1990年工作:(1)1989年4月17日中科院办公会议批准草原站为开放站,建立学术委员会,主任:姜恕,副主任:刘钟龄、陈佐忠,成员有:李博、李绍良、孙儒泳、王祖望、陈永林、廖仰南、许令妊、张新时、周庆强、王培、潘君乾、陈伟烈、蔡蔚祺。制定并审议了开放站条例和基金申请指南。本次共有31份申请,批准了24个;(2)全站49个小课题,归纳为13个项目,包括四个方面,即开放站基金项目、基金委项目、中科院网络项目和面上的小基金;(3)加强信息系统的综合、重大成果的综合及研究工作中的综合;(4)主要进行四个系统的研究,即放牧系统、退化系统、割草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5)拟定“八五”期间需要的大型仪器;(6)抓好成果申报,只发表论文不行。今年要报的成果有:草原植物及其群落光合、蝗虫和鼠类;(7)出版工作:成立编辑委员会,主要成果要在《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发表,鼓励在国外刊物发表。(8)优化小环境,包括吃住、交通、财务管理等。此外,还介绍了有关情况:院内有52个站,分3类,一类为综合站(10个),二类为重点站(20个),三类为基本站(20个)。其中,综合站:农业5个、林业2个、草原2个、水体1个。全院有25个重点实验室,56个开放实验室,8个开放站。 进行学术报告,发言的依次为:刘钟龄、王义凤、周庆强、廖仰南、康师安、仲延凯、李永宏、肖向明、陈友军、曹升赓、杨持、梁来荣、杨宗贵、陈敏、宝音陶格涛、刘书润、李鸿昌、黄德华、杜占池、戚秋慧、盛修武、姚依群、杨化民。而后,对建立信息系统、出版专著、如何进行综合研究和行政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此外,姜恕谈了对《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一书的想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冯 兵介绍了基金委情况,鲍显诚介绍了《 植物生态学与 地植物学报 》投稿要求。 最后,植物所副所长陈伟烈讲话:(1)草原站是所有台站课题最分散的站,每个课题平均经费仅0.5万元,所以要集中;(2)观测系统要标准化、规范化;(3)“八五”期间,中科院网络系统的经费已定,正在争取国家科委的经费;(4)光合和蒸腾测定,为开创性工作,手段如何提高一步,达到世界水平;(5)提高研究水平,并进一步与生产结合;(6)在台站网络会议上,院长周光召的讲道: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要抓紧培养接班人,职称与工资脱离。 期间,参观了山东农业大学分析实验室和生理实验室。会后,参观了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 (11)1991年年会 1991 年4月1-3日,在北京,中科院植物所香山招待所召开1991年年会。与会人员40余位。特邀代表有:植物所所长张新时、《MAB》国家委员会秘书长赵献英、中科院资环局田二垒、农业部畜牧兽医司草原处杨爱莲。 张新时所长讲话之后,陈佐忠站长对1990年工作进行总结:(1)全站27个课题,分成14个项目,加强了薄弱环节,加强了应用与示范工作,在站区搞了综合试验区,包括:天然草地合理利用、退化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立、草畜平衡和防治鼠害示范地;(2)加强了综合研究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提高了整体水平;(3)国际合作有:中新草地研究合作项目、中美草地研究合作项目、中蒙草地植被信息系统研究。对“八五”有如下设想:(1)坚持资料长期积累,逐步扩大面上工作;(2)建立台站信息系统和数据库;(3)加强出版工作,二年出一集《草原生态系统研究》。明年出版《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4集;《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一书今年年底交稿;(4)加强应用研究,建立实验示范区;(5)扩大国际交往;(6)创造条件:基建可得到较好解决,研究经费仍然较紧。 其后进行学术交流。依次为:宋炳煜、陈友军、康师安、曹升赓、宝音陶格涛、仲延凯、陈敏、王炜、刘书润、廖仰南、李永宏、马琦、王桂明、康乐、梁来荣、关秀清、黄德华、曹广才、尹承君、李绍良、刘钟龄、李永宏、陈敏。 期间,赵献英介绍了《人和生物圈》近年的工作情况:美国发起IGBP,将代替MAB;生物圈保护区的研究、保护与发展。现世界上有74个国家,293个生物圈保护区,其中我国有8个。杨爱莲介绍了自然保护区的情况。 副站长杨宗贵介绍了台站网络情况:网络总中心设在综考会,水分、土壤、大气、生物4个分中心,分别设在地理所、土壤所、大气所和植物所。总设计师为沈善敏,总经理是赵剑平,副总经理为付积平。全国50多个台站,进入网络者30个,其中:重点站10个,即内蒙古、海北、沈阳、禹城、封丘、鹰潭、长白山、北京、鹤山和西双版纳。观测指标体系,有30个站用第一套,10个站用第二套。每个站70-80万元用于仪器、土建、仪器和附属设施。草原站准备建设标本室、烘干室和称量室。 (12)1992年年会 1992 年4月10-12日,在陕西临潼县,中科院临潼休养所召开1992年年会。约40人 出席会议。 陈站长作报告,首先总结1991年的工作,主要内容为:(1)基本情况;(2)基础研究; (3)应用研究,示范推广;(4)加强与地方的联系,(5)国内外学术交流:草原站为法国草地会议提供了10篇论文;中法、中新和中美合作。(6)存在问题:抓成果不够,综合研究不够,应用研究没有形成大气候,向国外宣传不够。而后,安排1992年工作:(1)全站共31项课题,其中新课题11项;(2)课题申请:国家“八五”攻关项目-草地畜牧业优化模式;(3)三年验收与评议;(4)国家基金委项目的中间验收;(4)专著出版计划:《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书稿,明年一定交出版社;《退化草地生态系统》1993年底交稿;着手编写《大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研究》、《栗钙土研究》、《人工草地的建立、示范与推广》和《牧场经济规划》等专著;(5)论文集出版计划:《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5集,明年年会时交稿;英文版《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2集,1995年出版;(6)仪器更新依靠世界银行贷款,基建依靠院拨款。副站长杨宗贵谈接待、食堂、经费和修订行政管理条例等事宜。 进行学术交流,依次为:陈友军、贾树海、廖仰南、黄德华、杜占池、莫文红、王炜、戚秋慧、关秀清、盛修武、陈敏、宝音陶格涛、仲延凯、李永宏、马琦、李鸿昌、邱星辉、赵玉萍、刘钟龄、尹承君、刘拥军、王芳玖。投票选出10篇优秀论文,作者为:黄德华、李永宏、贾树海、李鸿昌、王炜、马琦、仲延凯、关秀清、陈友君、廖仰南。其后,全体讨论。内容有:(1)“八五”攻关项目和1992-1994年草原站课题,共10个单位,23个课题;(2)开放站验收和大基金中期检查;(3)申报成果:微生物、土壤氮生理群和光合生态;(5)出版:《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一书,6月份交稿,《植物学通报》出专辑,100篇摘要;(6)标本、图件和样方档案等事;(7)信息系统建设、动植物标本室、水泥路、扩大围墙、世界银行贷款购买仪器设备等事;(8)《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有7个二级专题,其中之一为《人为活动对我国主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之下有6个三级课题,其中草原站承担《人为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最后,陈站长作总结报告。 期间,陈梦林介绍了《植物学通报》的情况;参观了秦兵马俑、华清池。 年会之前,成立了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成员为:姜恕(主任)、刘钟龄和陈佐忠(副主任)、王祖望、王培、孙儒泳、许令妊、李博、李绍良、陈永林、陈伟烈、张新时、周庆强、廖仰南、蔡蔚祺、潘启乾。
个人分类: 回忆录|43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旅途结束
fxjun 2015-12-3 13:00
这趟旅途从9月13号开始,与11月24号结束,从湖南开始,一路北上,湖北,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历经50多个城市,从最热的32°到最冷的零下27°,行程2万公里有余,真是领略了祖国的西北风情,河南的烩面,陕西的羊肉泡馍,甘肃的大胡子羊肉面,西宁的十八碗,新疆的大盘鸡,内蒙古的羊羔肉,东北的乱炖,北京的后海文化......未完待续
2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自然打造的城堡--狼山北侧一个典型的火山颈露头解析
热度 13 Hongbolu 2015-11-19 20:25
狼山之北的测老庙地区是内蒙古西部巴音戈壁盆地群东部的边缘坳陷,面积 850km 2 ,分布着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在该坳陷的南部边缘出露有一个小型火山通道(火山颈),侵入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砂砾岩中。火山颈是地下深处的岩浆房通向地表火山口的通道,当地表的火山口和周围岩石遭受剥蚀后,深部的火山颈就出露地表了。 平面上看,火山通道露头在 NEE 方向长 185 米,在 NNW 方向宽 55 米,被围岩变硬的烘烤边包围着,高出南侧干河床 20 多米,构成一个小山丘。垂向上看,火山通道深处有逐渐变大的趋势。 火山通道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通道的外围是有砂砾岩和泥岩交互的碎屑岩受岩浆烘烤而变质,形成坚硬的角岩带,带宽 1—3 米不等;紧邻烘烤边的是宽过 10 米的致密玄武岩带,发育水平延伸的柱状节理,包含有围岩的捕掳体;其内侧是深色碱性正长岩带,带宽可达 10 米,而最核心部位为 1m 宽的透镜状浅色碱性正长岩带,由全晶质正长石和黑云母组成。所有的岩相带以浅色正长岩为核心而两侧对称分布,火山通道两侧还有同期的辉绿岩脉穿过火山通道。 火山通道内玄武岩 — 深色正长岩 — 浅色正长岩的分带性意味着碱性正长岩与外围玄武岩以及其外的辉绿岩是同一种岩浆冷凝分异的结果。这种分带性不仅有利于探讨碱性正长岩的成因,也为探讨这些相关岩浆岩的构造背景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此处露头堪称地质学的教科书,不仅是地学研究的重要素材,也是地学师生野外地质实习的良好场所。 此处 火山颈内岩石分带性的简单解释: 火山通道内的岩浆定位后,穿插通道的近东西向辉绿岩脉首先冷凝固结,接着烘烤边包围的火山通道岩浆首先从外向内冷凝,率先形成一圈致密的玄武岩(包含少量围岩捕掳体),因冷凝而发育水平方向上呈放射状排列的柱状节理;此时岩浆中铁镁质基性组分率先固化,剩余熔浆中的 SiO 2 含量相对增高(但远未达到饱和程度),同时以钾为代表的碱金属元素大量富集,因而剩余的熔浆只能形成碱性正长岩。在超浅成的地下环境中向上运移的岩浆一边冷凝一边继续分异,其中残存的镁铁质组分率先冷凝,形成了深色正长岩相带;剩余的熔浆继续活动并最终冷凝结晶成中细粒浅色正长岩,位于火山通道中心。中心相碱性正长岩的似粗面结构意味着:除了最外边的玄武岩迅速冷凝定位外,深色正长岩相和浅色正长岩相都是一边向上运移一边缓慢冷凝结晶的,因此就形成了明显不同的三个相带。 这一过程就是玄武岩浆分异逐渐形成碱性正长岩脉的过程,为碱性正长岩的成因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成因解析范例。 事实上,碱性正长岩的成因至今仍处于争论中。目前最流行的认识是:碱性正长岩是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二氧化硅不饱和岩浆岩,可形成于大陆裂谷、大洋岛弧或俯冲带之上的造山带中( www.wikipedia.org , 2015 )。碱性正长岩可能来自于镁铁质岩浆的结晶分异,也可能是镁铁质岩石部分熔融的结果。 该处正长岩的成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个人分类: 地学探讨|8967 次阅读|55 个评论
大自然的简笔画—风吹草动亦留痕
热度 19 Hongbolu 2015-11-7 11:30
又是很久没有更新博客了。今天抽空放一批沙漠中的特殊照片与朋友们分享。 2014--2015 年我主要在内蒙古西部的荒漠野外工作,在经受大自然的烘烤和吹打的同时也看到不少优美的画面。不过这次不是展示大漠中的宏伟图像,而是欣赏一些平时不起眼的小图案。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杰作,犹如一张张简笔画,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彰显着自然的和谐!
个人分类: 地学探讨|9399 次阅读|61 个评论
煤城往事(10)——革“命”
热度 1 fdc1947 2015-10-5 11:05
煤城往事(10)——革“命” 我在煤城的那所学校里,反党分子的帽子在领导的手里拿着,随时可能给带一下,批几句。那真的叫做走投无路,既要辛苦地干活,又永远不可能得好。 转眼到了1974年六月,应该毕业的学生就要上山下乡了,这些学生就是1970年刚建校的时候从小学升上来的那一届。当时,抚顺学生下乡的地方是抚顺所属的三个县——抚顺县、新宾县和清原县。而抚顺市第八中学的九个学生提出倡议,毕业以后去离抚顺较远而且贫穷的昭乌达盟下乡。 昭乌达盟过去是内蒙古的一个盟,文化大革命中,内蒙古的东三盟分别划归东三省,而昭乌达盟则划归辽宁。学生愿意去昭乌达盟,当与辽宁当局开发昭盟的愿望暗合。但是昭盟既离家远,自然条件又差——“内蒙古,一天二两土”、“一年两次风,一次刮半年”等等都是当地人对内蒙古的传说,领导担心的是学生及家长不愿意去,现在有人带头主动表示愿意去,当然是再好没有的事情。在得到上面首肯之后,抚顺市领导表态,坚决支持学生的“革命愿望”。学生自愿到内蒙古草原去,这件事在抚顺有很大的影响,我校也有学生表示愿意去昭盟,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深思。 我认为去昭盟是我离开抚顺36中学的唯一机会,他们不让我调离,我下乡总行吧,另外,当时我也确实自信即使在乡下我也能做出很好的工作。在认真地考虑了几天之后,我做出了决定:下乡,去昭乌达盟,我不能窝窝囊囊地呆在36中学,为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破釜沉舟。 在作出最后决定的时候,我只找了一个人商量,他就是学校唯一的科大同学段yc(另一位科大人沈zj因为照顾“夫妻两地分居”已经调回了天津),他听取了我的分析之后,表示支持我的决定。 7 月9日,我正式向抚顺市委提出了申请,要求与学生一起下乡,并把申请书用大字报在学校张贴。抚顺市委文教组组长尹方接见了我,对我的“革命精神”表示支持,他说,市委正考虑由若干干部作为“知识青年带队干部”带领这些学生下乡,我可以作为带队干部下去。最早提出去昭盟的第八中学的那些学生在市委书记接见他们时也向书记表示,希望与我一起去昭盟。——我和那些学生谈过一次话,他们当然非常希望有一个“老师”和他们在一起。 在学校贴出了申请书,无疑掀起了轩然大波,学校里的各种人有各种说法,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胜利矿党委文教组组长找我谈话,通知我,矿党委不同意我去昭盟,让我死了这条心,并警告我,不许再去找抚顺市委。我当即反驳说,矿党委的决定是草率的、错误的,希望他们不要意气用事,要收回成命;至于去市委,是我的权利,腿在我身上,别人管不着。 后来得知,实际上胜利矿向市委反映了关于我的三条意见,大概意思是:第一,此人不安心教师工作,要求调动回家,作为带队干部不合格;第二,此人要求去昭盟的动机不纯;第三,学校工作离不开此人。其实,他们也实在不聪明,这第三条就把前两条都否定了,既然此人那么不好,为什么学校工作还离不开他呢?看来他们还 是如 我在过去的一篇文章中说的那样,“平面几何没有学好”。 8 月中旬,市委决定,派六个人作为首批去昭盟知识青年的带队干部,一个是团市委的干部;四位是工矿的干部;一个教师,就是我。但是胜利矿就是坚持不放人。——这里有一个原因,即胜利煤矿归抚顺矿务局管,矿务局是与抚顺市平级的单位,也就是说,胜利矿不是抚顺市的下属单位。但是,他们也应当知道,在党的关系上,他们是要接受抚顺市委领导的,何况我还是一个市属学校的教师,他们只是代管而已。 8 月17日,首批知识青年离开抚顺去昭乌达盟的翁牛特旗,在欢送会上,市委管文教的副书记华子杨接见了我,他对我说,市委同意我去昭盟。8月23日市委主管工业的副书记胡敏出面做了胜利矿方面的工作,胜利矿党委终于同意我作为带队干部去昭盟。 除了团市委的那位干部以外,其他的“带队干部”大多是单位做工作动员去的,答应了种种条件,走时单位开会热烈欢送。我当然没有这样的待遇了。不过,胜利矿表示对我可以同学生下乡一样,卖给我2元钱的木板,可以钉一个箱子。那位曾经被土枪打伤的学生知道以后(他因为打伤,休学了一年,所以仍然在读),主动帮我拉车买来了木板,因为木板还不干,所以只能草草的钉成一个箱子。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终于可以走了。 虽然我的“关系”仍在胜利矿,而且名义上带队干部只有一年的期限,但是,我已经决定,决不会回来了。野兽一旦离了牢笼,是再也不肯回去的。 1974 年9月4日,抚顺市委派人送我们几个带队干部离开抚顺前往昭乌达盟翁牛特旗,我的四年煤城生涯结束了。我“革”了一次自己的“命”,新的“命”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我完全不知道前面的路,不知道在沙漠草原上还会碰到什么问题,但是我相信自己会有办法的。不管如何,这两个来月与胜利矿有关方面的“官司”是结束了。在车上,看着远去的抚顺,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煤城往事》完)
个人分类: 我的回忆|2529 次阅读|2 个评论
贡格尔草原风光
njzhaoxm 2015-7-24 19:09
贡格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西北、西南部,巴彦高勒 苏木 (乡)、克旗达来诺日苏木(乡)和达日罕乌拉苏木(乡)境内,距离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35公里,占全旗天然草牧场的18.8%。贡格尔草原水草丰美,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雄浑壮阔,草原如茵似毯,野生动植物繁多,旅游观光的绝佳去处。
个人分类: 摄影集锦|6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酒泉子• 甘肃内蒙古地震
hucs 2015-4-16 21:51
酒泉子· 甘肃内蒙古地震 胡春松 甘肃内蒙,华夏北疆金省。 重田耕,农牧盛,谷丰登。 一天同遇震魔疯,房倒命伤人憎。 大风横,山体碰, 恨升腾。 注: 作于南昌大学,2015年4月16日夜。 酒泉子 ,词牌名,以酒泉郡地名作曲名,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高平调”。一般以温庭筠体为正格。双片四十一字,全阕以四平韵为主,四仄韵两部错叶。另有潘阆体。此外,还有 孙光宪 等词人用过此调。 本参考例词:唐· 温庭筠 《酒泉子· 罗带惹香 》。 近日,国内4天4地区发生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15日15时39分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北纬39.8度,东经106.3度)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介绍,震中所在地有人口约2600人,属于地广人稀地带。有 93 人受灾,暂无人员伤亡,50余间房屋出现裂缝。 4 月15日15时08分 ,甘肃临洮县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9千米。 地震引发山体滑坡造成1名群众死亡,1名群众受伤,另有200多户群众房屋受损。 4 月12日 14 时48分 在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北纬28.2度,东经104.7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4月12日15时32分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北纬39.8度,东经96.5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 作者简介: 胡春松,男, 1968 年 2 月生,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医生,诗人,南昌大学在职博士(生)。著有医学专业著作以及诗书《青春诗语》(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青春论语》(见网络版,纸质版待出版)、诗书《美丽中国》(待出版)、诗书《中国 · 梦》(待出版)、《青春私语》(待出版)、《地震 N 章和 JAMA 诗稿九篇》(待出版)。作者是 “ 岭峰体 ” 诗歌提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并建立了现(当)代诗歌评价的 “ 五美 ” 标准(结构美、意境美、思维美、语言美、韵律美);作品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织的多重色彩;尤以 “ 纯韵 ” (亦称 “ 春韵 ”— 作者命名)诗歌见长; 首次提出并创作九言诗歌。 提出并建立慢病(包括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防治通用公式,即健康长寿方程式(健康长寿 =RT-ABCDEF+E(e)SEED-BasED+210 ),它是每个人管理自己健康的金钥匙。另有:科学网博客( 2009.10- ),人民微博( “ 颂子 ” , 2013.3- ),雅虎博客( 2007.6-2009.9 ) . .. 工作描述:左手医学,右手诗学。 主要研究方向: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血管(基础 临床);人文与医学,等。 宣传口号: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国 “ 种子 ” 保健康。 注: “ 种子 ” 在这里的直接含义是指以[ 健康的 “ 种子 ” 法则 ]为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已被命名为 “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 ” (胡春松,胡大一,胡盛寿。见:《青春诗语》,第 129 页,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年)。 ---- 胡春松大夫在职博士论文之一,欢迎参考引用(全文可免费下载): Cardiovascular, diabetes, and cancer strips: evidences, mechanisms, and classifications ( http://www.jthoracdis.com/article/view/3019 )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1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草原深情(1)
热度 5 duzhanchi 2015-4-6 15:24
题记: 自1979年,中科院在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锡林河畔建站 之日起,我们就像候鸟一样,岁岁前往,使用自己组建的光合生态实验室和测定车,辛勤耕耘二十余载,坚持不懈,步步深入,日积月累,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创了我国草原光合生理生态研究领域。年复一年,风风雨雨,与草原结下了不解之缘,对草原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深情厚意。 锡林郭勒大草原地处我国典型草原地带,锡林河犹如一条淡蓝色的彩带,在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上,蜿蜒曲折地飘洒。1979年,中国科学院在这条美丽如画的河畔,开始建立草原定位站,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提高生产力的途径。以往,生产力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测定生物量的水平,随着草原生态科学的发展,已不能满足学科与生产的需要;必须从生态系统出发,研究草原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与环境条件的定量关系,以深入揭示草原物质的生产过程,亦即开展光合生理生态研究。这项工作势在必行,这个空白必须填补。但是,在草原地区开展这项研究工作,谈何容易。没有仪器设备,没有测定手段,没有实验场所,眼前困难重重,一切都得从头开始。然而,形势所迫,时不我待,必须尽快起步。经植物所生态研究室协商确定,由姜恕先生负责指导,杜占池、杨宗贵、盛修武和戚秋慧具体实施,立即从个体和群体水平,同时开展草原光合生理生态研究。 建站当年,我便奔赴草原, 来到锡林河畔。本底调查之后,与同事一起建立了光合生态实验室。在其后的研究中,突破种种难关,解决了一个个问题,坚持不懈,步步深入,日积月累,终于见到了成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直到2001年退休,我在草原地区累计工作时间1000多天,约为3年。二十多年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占据了我科研成果的大半。在锡林河畔,在茫茫草原,留有我太多的记忆。当时,测定工作的日夜繁忙,频频停电时的烦恼,仪器失灵时的无奈,读数不稳时的焦急,测定数据不理想时的失落,休息时没有任何娱乐的寂寞,设想未全实现的缺憾;以及对探索未知的渴望,突破难关时的快意,有所进展时的喜悦,取得科研成果时的欣慰,参加那达慕大会时的兴奋,在空气清新的草原上漫步时的惬意,在定位站周边草原游玩时的欢乐,凡此种种,难以一一尽述。这种苦与乐,悲与欢,交互呈露的情景,现今全成美好记忆,不时回味,依然历历在目,令人思念,使人留恋。因此,通过回忆,将其记录,便成一大乐趣。纵观整个研究过程,随着测定手段的建立、完善与更新,相应研究内容的变化、增多与拓展,大致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艰难起步创建光合测定室 (1979-1980年) 建站之初的1979年, 一无宿舍,二无设备,三无实验室,四无周边自然条件的近期资料。所以决定,在进行宿舍和实验室基建的同时,开展本底调查。而眼下急需的烘箱、冰箱、天平、解剖镜、光合测定设备等,必须从北京和呼和浩特运去。7月上旬,站长姜恕派我押车,从北京出发,途径张家口,绕道大同、集宁、呼和浩特,来到草原站的临时住所-白音锡勒牧场招待所。这里已经云集了植物所、动物所、综考会、地理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林学院、内蒙古农牧学院等单位的大批科研人员。 我的既定研究课题虽然是草原光合生理生态,但是了解锡林河流域的土壤和植被类型,掌握优势植物的分布、生境和生长状况,是搞好该项研究的必要前提,所以主动参与了本底调查。首先,各单位交流研究设想;分组讨论研究计划。而后,各专业分头对锡林河流域的植被、土壤、地貌等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其中,植物草场组的主要成员有植物所的姜恕、王仪凤、陈佐忠、孔德珍、戚秋慧、杜占池,综考会的赵献英、姚彦臣、杨汝荣,地理所的李雅燕,内蒙古大学的李博、雍世鹏、刘书润等。调查方法以样方观测为主,所到之处有:冬地、嘠松乌拉、益和都龟、灰腾梁、白银库伦、大西沟东南、乌兰沟、锡林塔尔、锡林浩特市区周边、大林吐鲁分场西、查干敖包后山、海流特平原、葛根沙拉、乌丝吐沟、巴嘎乌拉东南等;涵盖各种生态环境,包括:低山、丘陵、平地、沟谷、洼地、风积沙地、熔岩台地、河漫滩地、火烧迹地、退化草地、封育草地、轻牧草地、重牧草地等;涉及各种植被类型,包括: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山地草甸草原、草甸、沼泽、沙地、盐碱地等。 通过调查得知,该地的主要优势植物种,典型草原有:大针茅、羊草、克氏针茅、冷蒿、冰草、糙隐子草等;草甸草原有:贝加尔针茅、线叶菊、日阴菅、羊茅等;草甸有:无芒雀麦、拂子茅等;盐化草甸有:芨芨草、马蔺、野黑麦、散穗早熟禾等;沼泽化草甸有:灰脉苔草、狭叶甜茅、华扁穗草、针蔺等;沼泽有:芦苇、香蒲、水葱等;沙地有:红杄云杉、山杨、白桦、榆树、臭柏、山荆子、虎榛子、大果榆、山杏、小叶锦鸡儿、西伯利亚沼柳、沙蒿、叉分蓼等。该地主要植物群落类型的盐分梯度和水分梯度均十分明显。从盐分梯度看,羊草+芨芨草群落为土壤含盐量最少的类型,羊草+马蔺群落为含盐量中等的类型,羊草+碱茅群落为含盐量最高的类型。从水分梯度看,较湿润的类型有:羊草+日阴菅+丰富杂类草群落、羊草+无芒雀麦群落、羊草+野豌豆群落;中等湿度的有:羊草+小禾草+杂类草群落;较干的有:羊草+大针茅+杂类草群落。通常,一级台地较干,类型为大针茅+隐子草+冷蒿群落、大针茅+隐子草+变蒿群落;二级台地较湿,类型为大针茅+羊草+杂类草群落。上述,为下一步光合生态研究的选点、测定与取样,提供了基础资料,增加了感性认识。 此外,结合光合生态研究的特殊需要,在样方调查之时,我还对优势种的物候期、植株高度、枝条状态、叶形、叶长和叶宽等进行了观测,以便为设计同化室、拟定光合测定时间提供依据。 期间,多次在蒙古包就餐,与牧民交流,不仅遍尝了蒙古族的独特饮食:黄油、奶酪、奶皮、奶豆腐、奶茶、酸浆等,而且还了解了牧民的风俗习惯、牧业生产与经济状况。 7 月底,杨宗贵到站,我俩立即投入光合测定工作。这套叶片光合测定系统,是自己设计,在植物研究所工厂协助下组装而成的。虽可用来测定,但却相当简陋,是否能够在野外实战,尚不得而知。 首先对光合测定仪进行标定与调试,接着在牧场的 新场部北山坡,首次使用 QGD-07 型红外仪(北京分析仪器厂) 进行试测,从此 拉开了使用红外线光合仪,在我国草原地区测定植物光合速率的序幕。其后,在牧场的草库伦、巴嘎乌拉、葛根沙拉、招待所前等地,多次进行测试,材料有羊草、线叶菊、委陵菜 等,内容为瞬时光合速率和光合日变化。 试测表明,这套装置用来测定草原植物光合速率是可行的。但尚存在诸多问题,如:红外仪指针摆动较大;方形同化室效果欠佳;同化室的适宜流量有待探究;同化室内气温明显高于外界;有的植物叶片极小,无法用单叶测定;有的植物叶呈针状或簇状,面积不易测准。 回京后,针对上问题,制定了相应计划,包括:改进测定装置和方法,购置和制作相关设备,以及近期研究内容。装置方面:为适应千变万化的草原植物叶片形状,设计制作了各种型号的同化室;为方便用于野外测定,设计制作了防震组合箱,其内装置有:带过滤器和碱石灰的便携式二氧化碳分析仪、蓄电池、电源变换器、转子流量计、微型气泵、气路转换箱、干燥器,以及叶室、照度计、温度计和湿度计等;为筹建光合生态实验室,设计制作了光合测定大铁架,添置了稳压电源、气泵、点温计、扭力天平、小型发电机等设备。确定近期主要研究:草原建群种羊草和大针茅的光合生态特性,同时拟将草原地区光合测定装置与方法总结成文。 1980 年7月初, 我们再次来到锡林河畔。我与杨宗贵立即投入工作, 调试仪器、野外测定、移栽供试样品,筹建光合实验室,等等,数项工作穿插进行。 其时, 定位站的基建尚未结束,只得暂住附近的十二分场招待所。我们借用牧场仓库,首先调试用于野外测定的QGD-07型红外仪。结果表明,读数有时比较稳定,但更多的时间处于不稳定状态,指针摆动约10ppm,最大时甚至达到30-40ppm。何因所致?显然不是仪器故障,因为在京测试时读数均比较稳定。经监测发现,该地电压极其不稳。于是,我们又使用从北京运来的1.5千瓦的发电机发电。但由于功率太小,电压亦不稳定,指针摆动如故。又接上150W的稳压电源,再试,红外仪指针摆动幅度虽然有所减小,但仍然很不理想。 与此同时,我们用光合组合装置,多次去羊草样地、噶松乌拉北、十二分场、定位站周等地,测定羊草等植物的光合日变化,以及土壤水分对羊草光合速率的影响。电源为充电式镉鎳电池,按说电压稳定,但红外仪指针还是摆动,究竟是什么原因?是该地地处高原、气压较低的缘故,还是仪器自身的问题?一时不得而知,心中感到郁闷。同时还发现诸多问题,如:每组电池使用时间较短,无法满足测定需要;仪器经常烧坏保险丝;野外风大,叶室的气封效果不良;同一叶片测定数值的重复性不佳。 为了在实验室建成之后尽快投入测定,必须事先从天然草原带土移栽植物样品。我们在实验室前面建了一个植物样品园,并到羊草样地、大针茅样地、噶松乌拉、总场新场部等地,移来了羊草、大针茅、克氏针茅、贝加尔针茅、无芒雀麦、线叶菊、日阴菅等植物,种入瓦盆,按种分组,埋入地中。然后,丈量每组尺寸,准备制作遮雨罩。 7 月中旬,定位站基建初步竣工,不曾想,所有实验室的内部格局全都一样,不大符合光合测定的需要。我们只得重新设计,改动水泥台、水池和出气口等布局。数日之后,大功告成,我们迫不及待,立即开始组建光合生态实验室。首先组装同化室系统,将人工光源、隔热装置、同化室等,安装在大铁架内;然后,用细皮管把红外线分析仪与同化室连接起来;并准备好照度计、温度计、湿度计等有关生态因子测定仪器。此外,为调控实验室温度,二次赴锡林浩特市,加工空调通气管道,并请变压所来人通电。 接着,调节光源、气源,试用各种仪器,并对当时拥有的三台红外仪:QGD-07型红外仪、FQ-W-CO 2 型(广东佛山分析仪器厂)红外仪和BECKMAN-864型红外仪(美国),逐一进行标定。经过大约20天的忙碌,至8月初,实验室初步建成。这是我国在草原上建立的首个光合生态实验室,尽管尚不完善。 最初,满以为实验室建成之后,就可以如愿以偿地进行测定了。没想到,一波三折,问题接二连三。 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几乎贯穿了整个研究过程。 我们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为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和叶室联用法。所 组建的光合测定装置,由二氧化碳定量系统、同化室系统、气路系统和附属设备四个部分组成。同化室系统主要由同化室及其环境调节装置组成。其主要构件-各种型号的叶室,全是根据实际需要,自己设计,并由杨宗贵制作的。 首先使用BECKMAN-864型红外仪,测定羊草的光-光合速率。电压依旧变化不定,时大时小,有时从220V猛增至260V,仪器读数随之从378ppm猛增至440ppm。接着又用FQ-W-CO 2 型红外仪测定,读数变动如故。于是,启用原本用于野外测定的QGD-07型红外仪,继续测定。先后测定了羊草、大针茅、克氏针茅、贝加尔针茅、日阴菅、线叶菊的光-光合速率、羊草的呼吸速率和二氧化碳补偿点、大针茅的叶室流量-光合速率。该仪器的读数,虽然亦随电压变化而波动,但幅度似比前二台稍小。不仅如此,而且还常常停电,且没有规律,有时整天,有时半天,有时几小时,有时几分钟,有时一天停电数次,有时突停突来;毫无办法,无能为力,只能任其自然。总之,电压不稳,停电频繁,降低精度,影响效率,乃是当前的最大问题。真是恼火万分,心情沉重,却又无可奈何。左思右想,别无它途,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购置大型发电机,自己发电。 此外,还有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1)QGD-07型红外仪的气室气体流量,对仪器零点影响很大,测定时所用的流量须与标定时一致;(2)必须使用降温叶室,其中三层叶室优于二层叶室;(2)室内空调对调控叶室温度十分有限,必须制作叶室调温装置;(3)气源的二氧化碳浓度不稳定,除与取气管高度较低有关之外,尚需查找其他原因;(4)管道气体流量不稳,是读数不稳的原因之一,拟在叶室前加一个储气瓶;(5)测定二氧化碳补偿点时,叶室中的空气湿度太低,需要制作加湿器;(6)仪器种类较多,出故障是家常便饭,小故障勉强可以自己修理,大故障则束手无策。为此,需要添置备用仪器,最好配备一位仪器维修人员。理清了存在问题,明确了解决的办法,心情轻松了许多。 这个期间,草原地区碧野千里 、水草丰美、牛羊肥壮 、 风景如画。那达慕大会在 白音锡勒牧场场部附近 如期 举行。 那达慕是蒙古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乃娱乐、游戏之意。其历史悠久,源于 13 世纪初叶。现代的那达慕是集祭祀庆祝、体育竞技、文化娱乐、 艺术欣赏、信息交流和经济贸易 为一体的盛大聚会。其中,体育竞技是传统节目,也最为精彩,主要有摔跤、射箭和赛马。 7 月16日,我们开车前往场部。沿途,公路崎岖,左右颠簸,穿沙丘,过草原, 来到会场。 主席台四周, 彩旗飘扬,车水马龙, 气氛隆重,场面热烈 。 身着节日盛装的蒙古牧民, 成群结队, 熙来攘往, 平日里宁静的草原,变成了繁华的闹市。 大会开始,主席讲话, 献上哈达,朗诵颂词。 之后进行比赛。 摔跤手 头 戴 红蓝黄三色巾, 脖子上 围 着彩绸项圈,身穿牛皮紧身背心和 肥大的摔跤裤 ,脚蹬蒙古靴, 挥舞着双臂, 唱着出征歌,跳着鹰步舞,纷纷傲然登场。他们个个身手不凡,忽而拉衣,忽而扯带,忽而压肩,忽而推背,忽而勾脚,忽而使绊,忽而搂腰,忽而钻裆, 忽而向前,忽而躲闪; 动作敏捷,技巧全面,使出浑身解数,使人眼花缭乱,观众不时喝彩。摔跤,既是力量的展现,也是智力的较量,能够 培养人的勇敢、机智和顽强。接着,进行射箭比赛。弓箭手 身穿窄袖紧身袍, 英武雄壮, 张弓搭箭,劲弩枝枝中靶,令人大开眼界。 骑手们身着蒙古袍,足穿蒙古靴,头扎彩巾,腰束彩带,生气勃勃,英姿飒爽。令枪一响,如同离弦之箭,飞奔向前,骑术高超,你追我赶,赛场一片沸腾。 此外,乌兰牧骑的演出也相当出彩。演员舞姿潇洒, 热情奔放;马头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此时此刻, 我们完全沉迷在欢乐之中,往日工作中的烦恼一扫而光。 8 月中旬,由盛修武、夏文德为主组装的光合测定车,从北京开到了定位站。这套测定 装置的二氧化碳定量系统,采用六通道的HORIBA ASSA-1610型植物同化分析仪(日本)。该仪器预热时间短、测值精度高、二氧化碳绝对值和差值均可测量。并配有SGF1型柴油发电机组、KSE-6D型气冷式车用空调、电风速仪、多点半导体温度计、数字湿度计、光谱辐射仪。可以说,这是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光合测定室。 这台光合车,主要用于群落测定,亦能测定枝条和叶片。我们将光合车停在实验室窗前,将气路接入实验室内,在人工光源下首次用其试测。翌日,将光合车开到羊草样地,首次在自然条件下同时测定群落与叶片光合,并进行了叶室通气方式试验。其后,在定位站内自然条件下用其测定了移栽植物-克氏针茅的光合速率和贝加尔针茅的光合日变化,用个体同化箱试测了羊草单株光合。实践表明,这台仪器,性能良好,只要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稳定,测值相当准确。同化系统采用气封水浴叶室,降温效果不错,可与大气温度保持一致;如果减小水浴容积,加厚上部水层,效果将会更好。 我们最初设想,单叶与群落在野外同时测定,相互补充。但经试测,感到这并非最佳选择。一是,同时测定气道不够使用;二是,同时测定效率较低;三是,叶片光合的研究重点在实验室。故此决定,今后叶片光合研究,重点在实验室研究定光合速率与各种生态因子的定量关系,兼顾在自然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日进程。 总而言之,这一年,我们使尽浑身解数,初步创建了光合测定室,然而问题多多,如:电压不稳、读数不稳、控温不佳,以致测值精度较低,有不少数据不能使用,权当交了学费。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何况学费并未白花,从中发现了问题,找到了改进方法。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必能突破难关。这一阶段,可用数据不完善,无法撰写学术论文,最大的收获是,熟悉了测定装置,掌握了测定方法,并加以总结,撰写出《 野外条件下测定草原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装置和方法》, 刊登 在 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编纂的《草 原生态系研究,第一集》(内部刊物)。
个人分类: 科考科研笔记|5410 次阅读|6 个评论
著名网络营销培训师讲师刘杰克老师做客内蒙古呼和浩特讲授微信营
jackliupku 2015-4-6 11:53
著名网络营销培训师讲师刘杰克老师做客内蒙古呼和浩特讲授微信营销与互联网思维经济课程 2015 年3月31日,著名品牌与互联网专家及互联网思维讲师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应邀做客内蒙古呼和浩特蒙西卫星课堂为蒙西高新集团讲授《传统制造业如何与微信生态及互联网经济融合》培训课程,数十位蒙西集团及分子公司的总经理或现场或从各地通过远程视频系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了本次的学习培训课程。互联网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 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不仅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也包括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统产业、传统经济部门的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它实际上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正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传统制造型企业如何拥抱产业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又要如何引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带着这一疑问,全体学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本次的课程培训中,并就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与老师频频,不断提出了关于传统企业如何互联网智慧转型的真知睿见,受到刘杰克老师的高度称赞! 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内,毗邻西部煤城乌海市。蒙西公司自1994年创立以来,始终遵循“高起点、高科技、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环境保护”的原则,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利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路子。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从一家水泥企业起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拥有职工6000多人,产业涉及水泥、高岭土、氧化铝、LED光电、二氧化碳基全降解塑料、新型建材以及置业开发等多个领域集团化运作的自治区重点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旗下的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家重点支持的60户大型水泥企业之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水泥生产基地分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乌海、呼伦贝尔、包头、呼和浩特及黑龙江大庆、齐齐哈尔和陕西榆林等地区,水泥熟料产能达1500万吨,水泥产能为1600万吨,始终保持着内蒙古水泥行业的龙头地位,成为中国建材百强企业﹑中国最具影响力水泥企业、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十二五”时期,蒙西集团将继续立足发展大计,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计划新增投资175亿元,到“十二五”期末,集团资产总额达到3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成为国内实力强劲、效益一流的大型企业集团。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2014年,内蒙古实现生产总值1776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7.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21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922.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1044元,按年均汇率计算折合为11565美元。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43.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84.2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074.2亿元。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9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50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76元。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旧称为归绥,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自治区首府由乌兰浩特迁入呼和浩特。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呼和浩特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回、满、达斡尔、鄂温克等41个民族聚居的城市。有国际列车航线通往乌兰巴托。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2013年,呼和浩特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1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4.72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66.74亿元,同比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708.93亿元,同比增长7.9%。三次产业的比重为5:32:63,一、二、三产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2.3%、47.7%和50.0%,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4.8 和5.0 个百分点。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36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相关介绍: 刘杰克,著名互联网专家、实战市场营销专家、品牌营销策划与网络营销专家、微信微博新媒体与电子商务专家;品牌与网络营销顾问;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总裁班品牌与网络营销培训课程特聘教授;著名微营销讲师与移动互联网络营销讲师;《网络营销实战》、《微营销与社会化新媒体营销》、《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营销》等系列原创数字营销与品牌课程资深培训师讲师;刘杰克营销顾问机构首席顾问;衡济堂集团独立董事;曾在多家知名外资及民营企业任战略总监、营销总监及总裁;著有代表作《营销力》等 ,电话:010-51290609, 刘杰克老师官网 : http://www.liujieke.info/ ,电子邮件: jackliupku@163.com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ackliupku ,微博: http://weibo.com/jackliupku ,微信:jackliupku
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科学自白
cysk 2015-3-15 21:18
我从1989年7月由内蒙古自治区乌盟教育学院化学系毕业至今,一直致力于物质基本结构方面的研究。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了量子力学的基础。不管教材怎么说明解释,称量子力学如何如何的科学,是多少多少科学家精心研究的结果,但我心中总是有所疑虑、心中充满困惑。带着这些疑虑和困惑进行了艰苦地探究。现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有幸参与科学网相关探讨,必借助此平台与各位同仁做一交流,甚是欣慰。
个人分类: 科技交流|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家乡的天,家乡的年
热度 1 ncepuztf 2015-2-19 17:42
我的家乡内蒙古,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我的家属于乌兰察布(蒙语,草木茂盛的地方),盛开的鲜花,怒放的生命,祝福人们过上幸福生活。 我出生在岱海湖畔,被誉为塞外小桂林,那里有我的童年,美丽到不知道珍惜何年。 我已离开那里许多年,魂牵梦绕的是我的故乡,那蓝蓝的天空,有我长长的挂念。 有时候,感觉就是在外漂泊,仰望天空哪条才是我的轨迹线。 故乡是我的思念,像天空漂浮的云朵。 走得再远也要回家,回来陪伴母亲过年,回来看那孤独的街和寂静的校园。 其实我不知道到底谁是外乡人,我从这里去了华北大平原,白洋淀的打鱼人却到了岱海边。 岱海发电厂拔起在湖边,远看像袅袅炊烟,它发展了当地经济,努力还首都一片蓝天。 但是岱海电厂虽然近在眼前,它发出的电却远在天边。近处的渔场用不上,全靠光伏发电。 污染留给自己,也同时利用清洁能源。 故乡已发生巨变,广场上那花团锦簇的在诉说着丰年。
个人分类: 生活|1794 次阅读|2 个评论
本以为
热度 1 suqing1961 2014-11-1 15:03
本以为 本以为,一条曲长的柏油马路, 切开丰宁坝上无边无际的草原, 是此次旅行的最美; 往前走,竟路过—— 二道河金黄色的白桦林, 把一道道灰蒙蒙的山梁染醉。 本以为,二道河金黄色的白桦林, 把一道道灰蒙蒙的山梁染醉, 是此次旅行的最美。 往前走,竟探到—— 荒芜苍凉的元上都遗址, 数百年来静卧草原沉沉地酣睡。 本以为,荒芜苍凉的元上都遗址, 数百年来静卧草原沉沉地酣睡, 是此次旅行的最美; 往前走,竟迎来—— 空废伤感的多伦淖尓古道驿站, 在默默地等待征战的故人荣归。 本以为,空废伤感的多伦淖尔古道驿站, 在默默地等待征战的故人荣归, 是此次旅行的最美; 往前走,竟邂逅—— 巴彦呼热湖滿天飞舞的白天鹅, 涂黑了远方点点落日绚丽的余晖。 本以为,巴彦呼热湖满天飞舞的白天鹅, 涂黑了远方点点落日绚丽的余晖, 是此次旅行的最美; 往前走,竟震撼—— 撒落达里湖一粒粒珍珠的细雨霏霏, 笼罩锡林郭勒草原沉沉天幕的黑云低垂。 本以为,撒落达里湖一粒粒珍珠的细雨霏霏, 笼罩锡林郭勒草原沉沉天幕的黑云低垂, 是此次旅行的最美; 往前走,竟享受—— 克什克腾沿途的毡房草黄羊肥, 桑根达来依恋游人的骏马孜孜不舍地伴车尾追。 本以为,克什克腾沿途的毡房草黄羊肥, 桑根达来依恋游人的骏马孜孜不舍地伴车尾追, 是此次旅行的最美; 往前走,竟陶醉—— 沽源城畔天鹅湖的云走羊随波涌鹭飞, 牧羊姑娘悠扬的歌声在天水之间低回。 本以为,沽源城畔天鹅湖的云走羊随波涌鹭飞, 牧羊姑娘悠扬的歌声在天水之间低回, 是此次旅行的最美; 往回走,竟惊讶—— 延庆百里画廊的五彩斑斓千娇百媚, 家门前的秋景竟也如天然油画般点缀。 本以为,延庆百里画廊的五彩斑斓千娇百媚, 家门前的秋景竟也如天然油画般点缀, 是旅行收官的最美; 沒想到,竟发现—— 祖国大好河山的辽阔和壮美, 我根本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描绘。
个人分类: 旅游采风|3568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才招聘
xiaopang1224 2014-10-13 23:52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招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博士均可,根据个人条件提供不同待遇,明年毕业的相关专业的博士请尽快联系,随到随录用,联系电话:13948750571,邮箱weichengxi1224@163.com,谢谢朋友们帮忙,也请朋友们在相关朋友圈宣传!谢谢!
2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内蒙古毛乌素沙漠腹地发现10平方公里污水湖(图)
热度 3 jiasf 2014-9-12 15:04
(转者按:这样的行为如果不受到惩罚,难道要等天谴么?) 2014年09月12日 02:23 来源: 新京报 顺着查汉淖尔湖西南方向行走,在湖边的草地上、沙土上和靠岸的水里,不断发现有死亡的鸟儿。沿湖走过300多米,记者仔细数了数,死去的鸟儿达到200多只,还有鸟儿在湖边淤泥中挣扎着。 一牧民向记者描述化工园区打的水井:“他们的井又深又大,我们肯定抢不过他们。” 布日古德起动水泵,等了几分钟才有水上来,没抽一会儿就没水了,等一阵子才能继续抽。 以前化工厂排污是明排,是通过这里的一根直径半米多的管道排到化工园区外的一条沟渠里,流向查汉淖尔湖,沟渠穿过牧民的草场。后来牧民纷纷抗议,明排停止了。 查汉淖尔湖湖面被一条堤坝分成南北两部分,低洼的南侧湖水较少,呈暗红色,气味较淡。北侧湖水则几乎溢出堤坝,暗黑色的湖水上漂浮着五颜六色的泡沫,泡沫里面时隐时现一些腐烂鸟儿的尸体。 原标题:珍禽离奇死亡之谜 牧区大寨,是上世纪60年代乌审召镇在全国响亮的名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约150公里,地处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腹地。这里曾是一片荒漠,五六十年代靠人工治沙,建成一片绿洲,被树立为全国牧区大寨。 60岁的巴拉吉老人向记者描述过去的景观,那时水草丰美,开春时鸟窝鸟蛋多得无从下脚。每年6月份马兰花开了以后牧场就像铺了紫色绸子一样美。 2004年以后,这里开始建起了化工厂,又扩大成化工工业园区。抽地下水,排污水,排有毒气体。短短几年,草场退化、芦苇消失,鸟类成群死亡。 明排虽停暗排不止 查汉淖尔湖原来是一个天然的碱湖,随着碱矿被采空,制碱企业撤走,留下了巨大的坑。2004年开始承接了3公里外的乌审召化工园区排出的废水,逐渐形成了目前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污水湖,比原来面积扩大约四倍。 9月1日,记者从鄂尔多斯市出发,向西南约150公里,抵达乌审旗乌审召镇,计划先探访查汉淖尔湖的污水排污口。据知情牧民讲,最近以来,排污状况晚上肆无忌惮。由于白天两条通往排污口的通道分别有人把守,无法靠近。记者等到夜里进入乌审召镇镇政府往西一公里处的排污口查看。 22时许到达一片水域后,明显感觉到一股臭鸡蛋的味道,打开手电,很快找到排污口。顺着手电照射的方向,排污口在离岸约3米远的地方,隐约可以看到一根管道在水中,一股乳白色的液体从管道里流出,在水面上形成一股泉涌,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 知情人告诉记者,以前是明排,是通过一根直径半米多的管道排到化工园区外的一条沟渠里,流向查汉淖尔湖,沟渠穿过牧民的草场。后来牧民纷纷抗议,明排停止了。但工厂每天都在生产,臭味也依旧,不见排污,牧民都觉得蹊跷,开始沿湖搜寻,发现了伸向水底的排污管道。 湖臭水黑鸟毙滩涂 9月2日一早,记者在当地牧民指引下,实地查看牧民所反映的查汉淖尔湖死鸟现象。 查汉淖尔湖湖面被一条堤坝分成南北两部分,低洼的南侧湖水较少,呈暗红色,气味较淡。北侧湖水则几乎溢出堤坝,暗黑色的湖水上漂浮着五颜六色的泡沫,泡沫里面时隐时现一些腐烂鸟儿的尸体,一股臭味扑面而来。 顺着查汉淖尔湖西南方向行走,在湖边的草地上、沙土上和靠岸的水里,不断发现有死亡的鸟儿。沿湖走过300多米,记者仔细数了数,死去的鸟儿达到200多只,还有鸟儿在湖边淤泥中挣扎着。 其中不乏黑翅长腿鹬、白鹭、赤麻鸭、反嘴鹬等等十多种各类国家各级保护鸟类。附近的牧民们告诉记者,仅七月份就死了超过万只,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就派人来收死鸟,然后就近掩埋。 一牧民随手掰了一根干树枝,在一片沙地上刨了几下,就看见一堆鸟的尸体埋在沙土下。牧民称,先后有四头牛在湖边中毒,仅有一只救活过来。 8月,针对牧民反映大量鸟类死亡事件,鄂尔多斯环保局下发文件中的调查情况写到:经我局环境监察支队现场调查,塘坝水库有大量水鸟在水中游玩,并发现有十几只死亡野鸭。 过度开采水源争夺 在查汉庙嘎查(大队),记者首先探访了布日古德家,布日古德的家位于乌审召镇海拔比较高的地方,海拔大约在1375米,布日古德表示,原来这里牧草丰美,绿树浓阴,现在因水位下降,植被越来越萎缩,每年都有一些灌木和树枯死。 2000年至今打了7口井,而且水井从7米打到200多米,总共耗资十几万元。如今,打水井占据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将来水位继续下降,不知道还能不能打得起更深的水井。随着水位下降,枯死的树逐年增多,牧场的灌木和草场也一年不如一年。 据一份调查显示,当地企业大量抽取地下水,目前有60口深水井遍布乌审召镇各个牧场,30口井为乌审召工业园区供水,另外30口井,是为距离100多公里的乌兰木伦镇的化工企业供水。化工企业和牧民及自然生态夺水,越来越白热化。 “他们的井又深又大,我们肯定抢不过他们。”布日古德说。据当地人介绍,现在乌审召镇塔北庙小队水井全部枯竭,牧民不得不长途运水维持生计。 据财经杂志报道,乌审召化工园区,正在规划建设的500万吨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同时是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称“地下水资源较为丰沛”来招商引资,用每年几百万立方米的地下水换取企业的进驻。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巡视员牟广丰说:“对于水源匮乏的沙漠地区,抽取地下水进行高耗水的化工生产,对大漠的生态将是毁灭性的破坏,沙漠地下水是几千万、乃至上亿年形成,过度开采,对草原大漠荒漠化是雪上加霜,无法修复。” □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摄影报道 新闻百科: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降水较多,有利植物生长,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在鄂尔多斯市南部,陕西省长城一线以北,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降水较多(250~400毫米),有利植物生长,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 早前报道: 腾格里沙漠腹地现巨型排污池 9月6日,《新京报》报道,内蒙古自治区腾格里沙漠腹地,部分地区出现排污池。当地牧民反映,当地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排污池,让其自然蒸发。然后将黏稠的沉淀物,用铲车铲出,直接埋在沙漠里面。6日下午3时许,内蒙古阿拉善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陈主任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开发区管委会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和整改,具体的调查正在进行中。 陈主任称,2012年,央视对该工业园区违规生产进行过曝光,15家企业都已停产,另外有6家企业按照相关规定,有污染预处理设备,仍在生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报道中提到的腾格里沙漠出现刺鼻气味等现象?陈主任回应,这可能是监管上不太到位,企业出现了偷排漏排的现象。 腾格里腹地为农牧民聚居地,这里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有诸多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如果违规排放,很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前,著名植物学家和草原生态学家、内蒙古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刘书润告诉新京报记者。 受污染致死的鸟类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878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内蒙古遇近三年最重旱灾 干旱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
杨学祥 2014-8-13 18:58
内蒙古遇近三年最重旱灾 干旱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 2014-08-13 09:51:55 来源:天气网 【字体:大 中 小】   截止7月29日,内蒙古遭遇三年来最严重干旱,已造成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阿拉善盟7个盟市33个旗县区的94万人受灾,28.5万人饮水困难。   据内蒙古民政厅、农牧业厅等有关部门统计,持续干旱还导致内蒙古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39千公顷,其中农作物成灾面积121千公顷;草场受灾面积1810万公顷;饮水困难大牲畜157万头,死亡大牲畜472头,死亡羊7824只。   今年6月以来,内蒙古平均降水量为124.7毫米,比去年同期少42.3毫米。目前,全区发生干旱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2%。干旱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阿拉善盟大部、鄂尔多斯市西部、巴彦淖尔市西北部、包头市西北部、乌兰察布市中部及锡林郭勒盟西北部地区。 http://www.tianqi.com/news/36916.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8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域探胡杨(4)---策克口岸
xuxfyuwp 2014-4-15 14:32
“额济纳”是古西夏党项族语,意为“黑水”。额济纳旗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台湾岛大,仅有1.7万人,基本上都集中在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附近。 第一个去参观的是策克口岸,距达来呼布镇约61公里,与对面蒙古国南戈壁省西柏库仕口岸相对应。2004年,策克口岸升级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成为继满洲里、二连浩特之后的内蒙古第三大陆路口岸。策克口岸对面蒙古国沿边界地带蕴藏着丰富的金、铜、铝、铅等多种贵金属矿藏和大量的煤炭资源,特别是距策克口岸只有60公里的那林苏海特煤田,原煤储量在16亿吨以上。口岸开通后,内蒙古庆华集团2002年与蒙古国“蒙古之金”集团合作,开始共同开发该煤田。 口岸很漂亮,各种通关设施也都很现代化,据说对面蒙古的海关也是中方援建的。 策克给人印象最深的应是那座标志性建筑了。解说员给我们介绍了这一建筑所展示的多层含义,我一下也记不全,仅记住了几个。一是整体造型像一个蒙古族帽子,体现了民族特色;二是造型也可被看成为一个英文字母A,是阿拉善盟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体现了地域特色;三是底座上两个平行连接的弧形,与上边的尖顶相配,如同一个蒙族人在弯腰敬献哈达,体现了对宾客的热情欢迎。 或许在未来中蒙的交往中,这一口岸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体现。 (原文写于2008-11-02 10:35:42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草原边陲 2012-08-31 11:45
taodeng 2014-2-25 11:04
内蒙古 二连浩特 乌铁牙日特 二连浩特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但变化却日新月异,几年不来,都不知道何处是旧识了。这些变化都源于它是一个交通要道,特别是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铁路的口岸。而在更早的岁月里,二连是通往蒙古高原腹地和西伯利亚远方的重要贸易驿站。再往前追溯,中生代的恐龙在这里自由地奔跑,现在只能在博物馆里看见它们层层叠叠的化石了。 界碑 国门 国际铁路 驶向中国的列车 蒙古国门 五十年代的二连浩特 荒漠化的草原 伊林驿站博物馆 骆驼商队 买卖交易 二十年代的驿站 恐龙地质公园入口 化石埋藏馆 发掘现场 恐龙科普馆 野外雕塑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3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蒙元终点 2010-10-08 10:21
taodeng 2014-2-13 23:29
内蒙古 正蓝旗 上都 自忽必烈开始,上都成为列位元朝皇帝避暑的夏季行宫,直至红巾军的一把大火将其烧成一片白地,宣告了蒙元王朝的覆灭。阴沉沉的天气衬托着遗址的萧条,秋日的黄叶正是帝国凋落的意象。一阵寒风夹杂着冻雨扑面而来,我们只好在门口望一望,没有去看荒草中的残垣断壁。博物馆中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元代文物,算是补上一点感性的认识。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伦没多 2010-10-06 09:36
taodeng 2014-2-13 23:29
内蒙古 多伦 汇宗寺 多伦人说,中国知道多伦多的人比知道多伦的多得多。其实,多伦历史悠久,在有清一代的地位曾经相当重要。燕长城遗迹至今尚存,辽太祖拜日跸林,成吉思汗囤兵攻打金朝,朱棣征伐北元归途病故,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多伦。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后在多伦会盟,并建汇宗寺,多伦因此成为蒙古高原藏传佛教中心,日渐繁盛,坐拥漠南商埠。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1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达里诺尔 2010-10-04 08:51
taodeng 2014-2-13 23:28
内蒙古 克什克腾 达里诺尔 这里的冬天就要来了,不期而遇的降雪让湖畔的群山一夜白头。鸿雁开始出发向南迁徙,在天空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变成一字,只有海鸥还在冰封前的湖面上嬉戏。最珍贵的天鹅只能在博物馆里看标本,而最有名的雅罗鱼也只能在餐桌上品尝。北风吹得人手脸生疼,可大家依然流连波光粼粼的水面,还有滩地上一片片已被寒气红透的碱蓬。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绕锡林郭勒 2010-07-02 08:52
taodeng 2014-2-13 00:01
环绕锡林郭勒 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考察内蒙古中部的重要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我们有四辆车,16个人,很热闹的一支队伍。出发的夏日天气特别好,车进八达岭一带的群山,整洁的高速公路穿行其中,巍峨的长城蜿蜒之上,满目的苍翠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经过张北时,看见大面积分布的玄武岩,这就是在教科书中常常提到的汉诺坝玄武岩。中午到达太仆寺旗,这里已经是蒙古高原。由于有比较丰沛的雨水,草原十分肥美,还不时能看到大片的湿地。放牧的牛羊大大地减少,正是这个措施才能保证青草不被啃光。公路两边的野草有的地方能达到一人深,仿佛有《敕勒歌》中的意境,一路都是这样的风光。公路非常好,可以把车开到100公里的时速,两旁是茂盛的行道树。偶尔出现的农田里开满了油菜的黄花和胡麻的蓝花,在宽广的草地上散落着一座座蒙古包。 下午6点到达锡林郭勒盟的首府锡林浩特市,当地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已经热情地为我们安排好一切。锡林浩特的敖包位于城市的中心,尽管天黑了,我们仍然前去参观。敖包在一处小山上,山下是一片召庙,灯火辉煌的大阶梯通向敖包。这里在晚上依然热闹非凡,十五的月亮正圆圆地挂在天上,映衬着敖包前的成吉思汗铁矛。敖包是用花岗岩条石垒筑的13个圆丘,中央的一个最大,向两侧逐渐变小。每个石堆上都挂满了五彩缤纷的哈达,许多人围着敖包转经。 一早就被大街上奔跑的拖拉机吵醒了。果然是草原城市的特点,早餐上有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第一天野外的路线是先沿大路向南到灰腾梁,然后转向西面的小路,仍然是柏油路面。这里分布着大片的平顶山,平顶由玄武岩层构成。四野的草原郁郁葱葱,在白云下静静地舒展到天边。抵达洪格尔苏木,这里有一座寺庙成为小镇的中心,小庙的建筑是汉族风格,只有庙顶的相轮显示了黄教的特色。离开苏木就变成了土路,两旁是高深的芨芨草,直到连心桥。从这里开始下到简易的牧区道路,没有固定的方向,在草原上有些随意地延伸。 远远地看见一座突兀在草原上的大白山,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化石地点高特格。草原辽阔无边,偶见的突起台地和小山都是容易发现化石的地方。在这里的收获不小,找到不少化石,特别是三趾马的颊齿。高特格是这一带醒目的地标,所以一直受到蒙古族的崇拜,在山顶上堆有一个敖包。在结束工作后还去山下的一户牧民家中访问,这里住着以前的苏木长,多年来与我们的考察队有非常友好的关系。然后去附近的另一个化石地点阿尔善,我在这里找到一些犀牛的牙齿碎片。我们也访问了这里的牧民,他家里还养着一只用拣回来的蛋孵出来的野天鹅。在离查干诺尔不远的公路旁有一个化石丰富的取土坑,很快就找到了重要的三趾马上颊齿列,还有不少大、中型动物的骨头,包括象、犀牛、长颈鹿和羚羊等。傍晚时到达阿巴嘎旗,县城里的道路很宽阔,光是路两边的人行道就比许多城市的街道还要宽,这又是一个草原地区的特点。 夜里的雨很大,不过到早上就雨过天晴,一片阳光灿烂。从阿巴嘎旗向西沿到苏尼特左旗的公路前进,走了十多公里后就转而北行,一条石子路通向宝格达乌拉。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景点,叫成吉思汗山,是一座玄武岩孤山。这一带的草原很差,更像是荒漠,只在成吉思汗山下的一片低地最底部有一些绿色的芨芨草,放牧的牛羊很少。这座山据说像躺卧着的成吉思汗,还有一个最佳观察点,说像得“有鼻子有眼”,但我看并不像,倒是对面的玄武岩平顶山中央耸立的一座金字塔形的山峰更美。 宝格达乌拉的化石地点就在平顶山下,没有路,地面有剥蚀下来的密集玄武岩块。坡度不陡,车可以开到山半腰,山顶有一座敖包。化石随处可见,我采到了三趾马、犀牛和偶蹄类的材料,陆龟化石也很多,但都比较破碎。在这里还找到不少小哺乳动物化石,最好的是副竹鼠,几乎收集到属于同一个个体的全部上、下牙。我们就在山下野餐,在旷野里大家都吃得很高兴。 然后返回大公路继续西行,482里程碑处又是一个化石点。在大片的红色泥岩之上是一层砾石,有大量的化石碎片作为砾石成分保存在剖面上。我们发现的都是风化出来的化石,数量非常多,我也轻易就找到大量带釉质的牙齿碎片,以犀牛为最多,还有很完整的有蹄类的腕骨和跗骨。正好结束在这个地点的工作,大雨突然倾盆而下,我们赶紧奔苏尼特左旗而去。由于在修路,不得不走便道,这样的雨天在泥路上走,车溜来溜去很正常。不过无所谓,滑出路面还是草地,反正不会翻车。 草原逐渐丰茂,望上去是一片沙葱的紫花和野韭的白花,像地毯一样一直铺到天边。天际线上是几座蒙古包,组成一幅绝妙的风景画。苏尼特左旗到了,这里据说是北京最好的涮羊肉的原产地。旗如果分左右,那么左旗一定是在东面,所以苏尼特左旗也叫东苏。招待所很大,实际上每个单位的院子都很大,房子不高,最多两层,绝大多数都是一层的平房。饮用水很咸,这里有很多盐湖,影响到地下都是咸水。 早上的草原静悄悄的,看不见一个人影。从东苏西行十几公里后,沿一条土路向南,草原又变得荒凉。经过白音宝力道苏木,一支武警的黄金部队驻扎在这里。周围有花岗岩和玄武岩等火成岩分布,是否就是金矿的母岩?一条十几公里蜿蜒曲折、上下起伏的牧场小道把我们带到嘎顺音阿德格,一座牧民的砖房建在芨芨草丛旁。两口井维系着牧场的命脉,一台风力发电机的转轮在呼呼作响。红色的沉积物风化表面可以见到化石,主要是小哺乳动物,也有不多的大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碎片。 下一个工作地点位于推饶木湖岸的346公里里程碑处,这里就是有名的通古尔台地。台地表面全是砾石,其中燧石和玛瑙特别丰富,分选很好,但磨圆很差,呈角砾状。推饶木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地名,这片低地早已没有了湖水。在台地的陡崖上可以见到不同时期的湖岸线,显示在历史时期曾经有过巨大的水量。现在只在湖盆的中心有一些高浓度的咸水,远远就可以望见碱厂林立的烟囱。 1928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中亚考察团在这里一口叫“古尔通卡拉乌苏”的水井附近发现了第一个新近纪地点,随后开始进行的一系列发掘获得了丰富的化石材料,包括著名的铲齿象。这套含中新世中期化石的地层根据这口井名字的前三个字倒过来被命名为通古尔组,此后这个地区也被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称为通古尔台地。中亚考察团在通古尔台地有两个主要的发掘地点,分别被叫做“象坑”和“狼营”。 通古尔组的剖面在湖岸陡崖上出露得非常清楚,上、下是红层,中间夹一层砂砾岩。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就产自砂砾岩中,随处可见风化出来的骨骼,以象和犀牛最多。有一件板齿犀的下颌骨是考察队在上次发现的,当时来不及取走,这次被小心地发掘出来。天气酷热,似乎要将人晒晕,特别是红色的岩层更加眩目。但有化石发现,一切的艰苦都不在话下。这一带见到最多的现生动物是翻飞的百灵和奔跑的黄鼠,空中有鹰隼翱翔,而能看见一只昂首挺胸、稳如泰山地站在路边的秃鹫则是难得的幸运。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我们就到碱厂住宿,此处地名叫巴颜舒图。 一夜的休息之后,我们前往通古尔台地西北缘的化石地点。首先经过乌日根塔拉,汉语名字叫二道井。台地顶部是广阔的草原,但由于干旱,植被很差。草原上散布着星星落落的放牧点,相互之间有几公里的距离,以铁丝围栏相隔。放牧点都有固定的砖房,房顶盖着漆成红色的铁皮,连接这些牧场的是车辙印出的道路。 在台地上没有什么明显的地标,只能根据GPS导航。第一个地点是中亚考察团的象坑,即发掘铲齿象化石的地方,由于化石相当丰富,所以也被称为“铲齿象墓地”。这里位于台地的边缘,有白色的砂岩出露,满地都是化石,仍然是象和犀牛最多,主要是骨骼,也有一些牙齿。腕骨和跗骨通常完整,而长骨大多是近端和远端。我们还发现了当年中亚考察团遗留的子弹壳和罐头盒,都可以算得上文物了。第二个地点是狼营,这里曾经是中亚考察团的宿营地,由于当时周围时有野狼出没,故名。化石也很丰富,但不如象坑。种类却不少,除了象和犀牛,还有羚羊和其他偶蹄类,以及中新世中期代表性的安琪马,我就发现一件很精美的安琪马距骨。 到默尔根地点却不太顺利,尽管有GPS导航,但牧场的围栏形成无数的障碍,不得不绕道多走弯路。默尔根是通古尔的一个小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红白岩层交错的剖面相当漂亮。大哺乳动物的化石很少,而小哺乳动物化石不通过筛洗也不易采集。这里有不少玛瑙的砾石,我还发现了一件很小的细石叶,是红色的燧石材质。据说这样的石叶不是打制的,而是用鹿角推出来的,很有些让人困惑。考察完通古尔台地,我们前往二连浩特,又只能走崎岖的便道。在尘土飞扬中进入二连,这是一个充满商业气息的边境城市,街上的各种招牌都用西里尔字母标注着俄语和蒙古国使用的新蒙语。 二连浩特周围主要是古近纪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呼尔井就在二连盐池的陡坎上,出露的渐新世砂砾岩地层中以产巨犀化石而著名,我们果然很容易就发现了巨犀的化石材料。陡坎下是二连盆地有名的恐龙化石产地,现在已被列为保护区。苏崩离二连比较远,是一个始新世的化石地点,这次收获不小,找到几件小型哺乳动物的下颌骨,还有大型恐角兽类的完整肢骨。我们去了化石点附近的一户牧民家,这是方圆十几公里内唯一的一座房屋。他们的家收拾得非常干净,书架上是摆放得整整齐齐的蒙文书籍。 二连很不容易地下了一场雨,到早上雨已经快停了,干枯的牧草顽强地在雨水中绽放出新绿。从二连向南的公路平整,在开了一星期的泥路和烂路后,终于可以放开时速,将越野车加到110公里以上。很快到达苏尼特右旗,也就是西苏的所在地赛汉塔拉,县城很整洁,华北油田二连作业区就在这里。出赛汉塔拉南行40公里,转向西面的草原深处,远远看见风力发电厂的巨型风车阵,那里就是沙拉。难得一见的小片湿地让我们的一台车陷在低洼处,热心的牧民找来钢缆,帮助我们把车拖出了泥淖。沙拉的化石不多,我们很快奔赴下一个地点阿木乌苏。据说安琪马和三趾马在阿木乌苏共生,我一直表示怀疑。考察结果证实了我的怀疑,这里是典型的中新世中期层位,灰白色砂砾岩中含有大量铲齿象动物群的化石,包括安琪马,却并没有三趾马。原来据说找到过一枚三趾马牙,我觉得可能是从上部的红色岩层中风化出来,混杂于下部的铲齿象动物群中。 从阿木乌苏返回主要公路的途中沙葱和野韭非常茂盛,当我们的车碾过草原时,那浓烈的野葱香味扑面而来,熏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看见两只蓑羽鹤,就在牧民家附近,说明它们得到很好的爱护,真让人高兴。一个路牌指示一条向东的道路到镶黄旗有76公里,但走了一段后我们发现这是一条破烂不堪的土路,每隔十多米就会有一个大坑。一直跑完这条路都没有遇见一辆汽车,说明它是一条已经废弃的路,怪不得如此难走。本来准备赶到化德,废路耽误了很长时间,天色已晚,就只能在镶黄旗住下。 出镶黄旗到化德的前几公里公路完全是用石板铺成的,相当少见。渐渐出现了重叠的山峦,四望都是绿色,公路两旁开满了大蓟的紫色花朵。这里是京津地区的防沙带,有成片茂密的榆树林。尽管青草深达1米,仍然禁止随意放牧。 到化德后我们直接就去毕力克化石地点,一开始没有找对路,绕了几个大弯才到村里。去化石点的路更难分辨,这里已是农区,我们只能在田埂上开车。一会儿是半米深的坑,一会儿是半米高的埂。最后来到铁路旁的小山上,马上就发现了许多化石碎片,大家立刻铺开仔细寻找。采集到不少有用的材料,包括一枚完整的三趾马上颊齿。站在小山上四望,大片大片由一排排树木分隔的庄稼地簇拥着村落,组成漂亮的田园风景画。离开毕力克后经过叫“七号”的村镇,这名字很奇怪,不知怎么来的,附近还有叫“六号”的地方。 中午回到化德县城,在政府招待所安顿下,下午前去离县城只有几公里的二登图。这个地点的小哺乳动物化石非常丰富,以前曾筛洗到几万枚牙齿。现在要想再筛洗几万枚也很容易,可以看见土状堆积物中有密密麻麻的小骨头和牙齿。大哺乳动物的化石也不少,很快就发现了完整的象牙,而鹿牙更多,但这次却没有发现三趾马的材料。这个地点的剖面并不好,几乎是一片平地,因为砖厂在此取土开掘出富含化石的沉积物。附近还有一个地点叫哈尔鄂博,以前发现的丰富小哺乳动物化石是从当地老乡打井掘出的砂土中发现的。 化德是此次地质旅行的最后一站,我们将从这里直接返回北京。十天的野外考察,不论从化石的丰富度还是从地层的代表性来说,都实在不虚此行。我们还畅览了辽阔壮丽的草原景观,感受到绚丽多彩的蒙古风情,这一切都留在我们美好的记忆中。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3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牧界线 2010-06-28 10:18
taodeng 2014-2-13 00:00
内蒙古 化德 毕力克 中国的放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从地理学家的角度看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而依历史学家的眼光判断就是万里长城的走向。界线的东南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界线的西北放养牛、羊、马等牲畜。坝上本在牧区之内,但人口的急剧增长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产粮食,于是这一带曾经的牧场也都被开垦成了大片大片的农田。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4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色戈壁 2010-06-25 10:25
taodeng 2014-2-12 23:59
内蒙古 二连浩特 额仁淖尔 西部总给人荒凉的印象,不说大陆尺度,哪怕在小小的范围内也似乎是一个准则。就在蒙古高原中段地区,东边的锡林郭勒草原是水草丰茂的环境,而在西边的二连浩特原野就是荒漠戈壁的景观。在这里可以见到“大漠孤烟直”的雄奇,也可以体会“随风石乱走”的严酷。红色的干涸土地上,只有那些顽强的动植物在坚持着,开花结果、孕育新生。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风起云涌 2010-06-21 10:14
taodeng 2014-2-12 23:59
内蒙古 苏尼特右旗 朱日和 辽阔无际的草原上,白色风车的巨大叶片缓缓旋转,发出嗡嗡之声。叶轮转动产生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进入输送电网,一个庞大的产业图景正在展现。内蒙古的风力资源十分丰富,其风能储量可达10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的40%。依靠丰富的资源,内蒙古风电产业飞速发展,2009年并网装机容量已达315万千瓦,居全国首位。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1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葱花地毯 2010-06-18 08:59
taodeng 2014-2-12 23:58
内蒙古 苏尼特左旗 昌图锡力 沙葱是顽强的植物,常常分布在海拔较高的砂质戈壁中,降雨时迅速生长,而干旱时就蛰伏着。沙葱的耐旱抗寒能力极强,半年不降雨,遇雨后依然可以生机勃发。沙葱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花茎直立,由叶丛中抽出,多数小花密集成半球形和球形的顶生伞形花序,白色或紫色。叶色浓绿,披针形,基部鞘状,先端细尖,两面平滑。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459 次阅读|0 个评论
野有敖包 2010-06-14 12:06
taodeng 2014-2-12 23:57
内蒙古 阿巴嘎 高特格 敖包是蒙古语,就是“堆”的意思,在蒙古高原上到处都能见到,多数是石头堆,也有沙土堆。在广阔的草原上没有什么明显的地标,人们就用石头堆成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祀山神路神,祈祷丰收幸福的象征。在敖包上插着柳枝,再缠上五颜六色的神幡。牧人每次经过,都要在敖包上放几块石头,然后顺时针绕三周,许下心愿。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1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奔向草原 2010-06-11 10:21
taodeng 2014-2-12 23:57
内蒙古 锡林浩特 灰腾梁 同样是向北的路,初夏与初冬完全是两个世界。绿色在这个季节成了主旋律,到处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从华北平原到蒙古高原,有两个明显的台阶。八达岭是第一个,如果不想远去,越过这道山脉也可以见到“草原”。要想体验真正的草原,那就更上一层台阶,攀上张家口北面的陡坡,从此一路向前,茫茫空阔无边、青青绿草绵延,放开跑吧!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0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寒意深处 2009-10-30 10:11
taodeng 2014-2-11 23:48
内蒙古 四子王旗 红格尔 红格尔最近的名气来自于它是神舟飞船的主着落场,在媒体上的特定时间里有很高的曝光度。其实,红格尔有更遥远的注目,因为内蒙古牧区曾经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锡拉木伦庙就座落在这里。不过,冬日里来到红格尔,一切都在寒意瑟瑟中,令人不敢相信它的蒙语含义竟然是“温柔之乡”。也许,当春水流淌的时候,迷人的景色将会回来。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8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落王府 2009-10-26 12:47
taodeng 2014-2-11 23:47
内蒙古 四子王旗 查干补力格 原来王府也可以如此的简陋,府内设前后两个厅,前厅供办公,后厅供居住,也就是两个三合院,还不如旁边喇嘛念经的独贡,看来当时还是讲究简朴的。实际上,早期的王爷都住在蒙古包里,到了上个世纪初的清朝末年才建起了磨砖对缝、简瓦盖顶的殿庑。维修过的一座藏式府庙看起来光鲜耀眼,但还是老旧的一座更具有蒙古地区的韵味。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草原冬早 2009-10-23 20:28
taodeng 2014-2-11 23:47
内蒙古 四子王旗 乌兰花 今天是霜降,离立冬还有一个节气,可是在塞外的草原上,冬天早已来临。凌厉的寒风呼呼地吹过,高高的清冷空气中留下了飞机长长的航迹。叶子都掉光了,树林变得瘦弱而单薄。无遮无挡的小城在灰蒙蒙的沙尘中抵抗着,白色的新楼和红色的平房纪录下草原的变迁。铁黑的骑马雕塑描述了游牧的历史,而现在已经定居在熙熙攘攘的聚落中。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速观景 2009-10-20 21:01
taodeng 2014-2-11 23:46
内蒙古 卓资 卧佛山 不开车的好处是可以专心地看风景,虽然现在北方是深秋甚至初冬的肃杀面貌,但巍峨的山脉和宽广的草原更透出苍凉和寥廓。我很喜欢高速公路,并非只是行驶的快捷,而是道路整洁,没有杂乱的东西,给自然的画卷描上了一根装饰的线条。不过高速公路的名字却实在是太杂乱了,这一段就叫丹拉、京藏、京呼、呼集高速,不搞糊涂誓不休。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北偏北 2008-05-06 16:41
taodeng 2014-2-6 21:05
大青山 曾经牧马众番胡,绿色何时已褪无? 惟有空名五百里,稀疏草木土尘浮。 六盘山 雄浑突起翠林连,隔断黄沙沟壑塬。 强劲西风吹黑雾,红军勇气破云天。
个人分类: 行旅之诗|1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连原野 2008-03-15 15:48
taodeng 2014-2-6 20:46
二连原野 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连盆地在亚洲哺乳动物化石研究史上占有极为特殊而重要的地位。20世纪20年代,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了第三中亚考察团,这支研究亚洲地质与古生物有史以来最大的队伍在内蒙古地区以及蒙古国南部戈壁沙漠进行了成功的发掘,其成果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当时为何要派出这样一支考察团呢?原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脊椎动物部的主任,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奥斯朋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所有的哺乳动物与人类都起源于亚洲,然后逐步扩展分布到全世界。结果,考察团在内蒙古二连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以及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由此拉开了二连地区脊椎动物化石研究的序幕。 夏天的内蒙古考察之旅,我们的队伍由12个人和3辆车组成。出发的日子,清晨6点半就从北京起程了,沿八达岭高速公路向北,到达张家口。这个季节穿过八达岭,特别是在早上,空气格外清新,而风景也是一年中最好的,满山翠绿,一段段长城蜿蜒在山脊上,气势磅礴。过张家口,然后奔张北,再转向化德。 我很喜欢张北到化德这一段沿途的绿化,不论是树林、麦田和草原都赏心悦目,在其他地方这样的景致还难得一见。我们在化德吃午饭,天越来越阴,随即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铺天而下,化德的大街立刻成为一片汪洋,滔滔浊流翻滚着向低洼处流去。不过,等我们吃过饭,雨也就停了。后来的路上也有稀稀落落的雨点,但没有真正下起来。从化德到商都,两百公里的路途,两旁再没有好的牧场,一直是荒漠向天边延伸,牛羊也很少见到。由此向北,过朱日和,经赛汉塔拉,最后到达二连浩特。 二连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正北方,东西南三面与美丽富饶的苏尼特草原相邻,北与蒙古国东戈壁省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是我国与蒙古国接壤的唯一铁路口岸。二连浩特市是随着集宁至二连国际铁路的建设而兴起的。1953年这条铁路开工修建,1956年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联运列车正式开通,以铁路为中心的建筑群成为二连浩特的雏形。1956年设二连浩特镇,隶属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1957年升格为旗级,1966年国务院批准设二连浩特市。城市看起来比以前来时更整洁,这是值得欣慰的变化。 第二天晴空万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典型的蒙古草原风景。我们去二连恐龙博物馆联系工作并参观陈列,展览以二连盐池出土的恐龙化石为主,也有一些哺乳动物化石,主要就是呼尔井组中的巨犀材料。二连是亚洲和我国最早发现恐龙化石及恐龙蛋化石的地区之一,素有“恐龙之乡”的美誉,已陆续发现盘足龙、欧氏阿莱龙、鸭嘴龙、似鸟龙、甲龙、角龙和巨盗龙化石十余种以上,出土了大量较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在博物馆的库房中还有大量巨犀的肢骨标本,真是很可观的收藏,而这正是我们所关心的。 我们的野外考察从二连浩特东面、盐池西岸的巨犀化石产地开始。首先去看了几个采砂坑,里面的化石随处可见,都是巨犀的肢骨,但没有找到牙齿化石。这些砂石坑是在平坦的草原上向下挖掘形成的,这一带的地层就是所谓的呼尔井组。随后去了呼尔井陡坎,化石依然很多,找到了一排前臼齿和几枚单独的牙齿和牙齿碎片,都是犀牛的,有两栖犀,还有一种较小的犀牛。然后我们沿盐池西岸一直向南,出露的情况很好,地面上风化出来的化石相当多,但还是没有发现牙齿。 风呼呼地吹着,天上的云彩也很多,当太阳被遮住的时候,还会飘下来几粒硕大的雨点。但整个草原依然非常干旱,实际上,据说今年到目前为止才下过一次雨,也只有半个小时。二连完全没有水源,所用的水都是从几十公里以外抽取的地下水靠管道输送过来,这水还带有咸味。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城里,觉得收获不小。晚上出去散步,突然来了沙尘暴,当地人都躲避不及,我们也就赶紧回招待所了。 马捷茨营地是美国中亚考察团的一个化石地点,位于二连的西南面,有40公里路程。出了新建的宽阔平整的二连浩特大街,我们的车子一头就扎进了茫茫草原上的土路中。这条路是油田专用的,所以有推土机正在维修路面。方向很不好找,还是以前见惯的干旱草原景致,只是今年更加干燥,很难看到草原上有羊群,因为没有青草供它们取食。 走过一段后就开始沿着电线杆前进,这是通向油田的电线,从规模上可以判断出前方的油田不小。果然,今天一共经过了两片采油区,每个都有上百台的抽油机在工作。我们没有时间到采油区的办公地点,主要是现场可能也没有搞地质的,只有采油工,所以了解不到地下的地层情况。 越野车一直开到马捷茨营地的平台顶上。这里的地层据原来的认识包含了阿山头组、伊尔丁曼哈组和呼尔井组三个层位,阿山头组是红色的,伊尔丁曼哈组灰色,呼尔井组黄色。阿山头组中没找到化石,而上面两层的化石相当丰富,以奇蹄类的材料居多,都是风化后暴露在地表的化石。我发现了不少,以一枚雷兽的牙齿最好。完整的肢骨材料是今天大家搜索到的主要部分。 然后我们再到不远处的另一个地点,层位比马捷茨营地低一些。整个下午就在这个地点搜寻,风特别大,吹得人睁不开双眼。但收获不错,人多力量大,找到了各种各样的骨头。我自己最满意的发现是一枚恐角兽的完整髌骨。去年还在这里发现了爪兽的骨架,没能取回去,所以这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打一个大套箱将其整体搬回北京。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继续考察其他的古近纪剖面露头。额尔登敖包是中亚考察团的另一个重要化石地点,这里的地层出露最全,而古新世的脑木更动物群也发现于这一带。去额尔登敖包的路途很远,头一天晚上计算的是160公里,要跑4个小时。我们的行车路线从二连到额仁淖尔,再到脑木更,那里就可以望见额尔登敖包了。真巧,结果实际跑的时间和距离完全如预计,早上7点55分出发,中午11点55分到达。这么早上路,晨风吹过来还很有些寒意。经过淖尔采油区时,看见墙上的标语很有意思:“只有边远的草原,没有荒凉的人生”,挺感人的。 从采油区上到战备公路,也是一条土路,但有人维护,道路笔直,在上面可以开到100公里的时速。不过,到额仁淖尔后我们就转到草原上的便道,向脑木更进发。草原道路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东绕西弯,主要是牧民偶尔行车留下来的。这一带非常干燥,几乎是戈壁滩,所以放牧的人很少,羊群难得一见。有时经过放牧点,大多处于破败的废弃状态。走了很远以后看到一个有树的村庄,那可能是多年前的场部,现在也一片萧条,只有两个残疾人还留守在这里。路上就遇见过两辆车,原来这里有一个露天矿,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看是什么矿。这里能见到的最多的野生动物就是毛腿沙鸡,成群结队地在路旁活动,我们的车一过就会惊起一大群。其他动物就很少,黄鼠也只见过一、两次,而鹰则只见过一只。 从自然地理条件看,二连浩特周围是盆地,地势总走向南高北低,坡降较小,地形平坦。气候属中温带干旱草原化荒漠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4摄氏度,无霜期132天,年均降水量14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685毫米。二连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原硝、萤石、原盐、天然碱、石膏、砂石、粘土等矿产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据报道有狐狸、獾、狼、黄羊、鹅喉羚、天鹅、沙鸡、鹰、雁、百灵鸟等。但从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判断,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正在急剧恶化,野生动物的数量明显减少。 在分辨了无数的岔道之后,我们终于到达脑木更,这里是一个苏木,即以前的公社所在地。只有不多的一点房屋,远远看去,一个稍好的院落还安装有篮球架,可能是军队的。有两架风力发电机,还有一排太阳能电池板。我们直接前往不远处的额尔登敖包,它是这一带最大的敖包,也是最明显的一个地标,用砂石块垒成。敖包旁的平台顶上扔满了碎酒瓶,可能是牧民在这里开那达慕大会狂欢后留下的。在一个平台下发现风化出来的化石特别多,到了坡脚处化石更加丰富,肢骨遍地,牙齿和牙床也找到不少。这里是伊尔丁曼哈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到台地最上部的呼尔井组去看是否有巨犀化石。工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找到了巨犀的确凿证据,是一段破碎的下颌带有一枚破碎的牙齿,还有一些巨大骨头的碎片,应该也属于巨犀。 正在修建的二连公路有许多采砂坑,考察期间的一天民工报告说发现了恐龙化石,但从他们的描述以及这一带的地层判断,应该是哺乳动物的化石。我们前去筑路工地,在采砂坑中确实发现了化石,产于伊尔丁曼哈组的白色砂岩中。民工收集了成麻袋的化石,主要是大型动物,特别是钝脚类的肢骨,也有头骨的碎片,还有犀牛化石。民工很慷慨,把这些化石都送给了我们做研究。 离开筑路工地,我们寻路去巴颜乌兰。路不熟,反复停下来讨论、询问、观察,最后终于到了被称为神圣高地的地方。当年中亚考察团来到这里时,广袤开阔的地带上唯一醒目的高台上有一座喇嘛庙,还有不少鹰类。喇嘛不让考察团在这里扎营,说寺庙周围是神圣之地,因此考察团就以神圣高地命名了这个化石地点。高地的一处中断形成一个孤立的平台,更是非常壮观。 高地下部出露了红色的阿山头组沉积,所含化石并不多,但有不少从上部风化下来的碎片。我们一直爬到平台顶部,这是一层砂岩,应该是呼尔井组的底部。很奇怪,顶上有大量发掘的痕迹,还扔有很多破碎的巨犀骨骼,不知是什么人留下的。我们在这一带反复寻找,但收获不大,我只找到两栖犀的一枚距骨和一枚头状骨。高台下的一大片红色沉积就是巴颜乌兰,蒙语的意思是丰富的红色,我们在这里发现了很多化石。 下起了小雨,我们找到一条顺电线杆的便道往回走,这条路上一个地点的伊尔丁曼哈组地层中曾经找到过犀牛化石。到了化石点,大家分头行动,结果我发现的材料最好,找到一件完整的恐角兽下颌。当时我发现地面上有两块对称排列的骨片,立刻想到是否是一个下颌的一对冠状突,果不其然,往下发掘,上升支露出来,水平支也露出来,最后发现全部牙齿都存在。 马捷茨营地周围有很多个化石点,其中有个地点中亚考察团住了一宿,就被命名为过夜营地,也是一个台地。实际上,这个地点的蒙古语名字应该叫道特因敖包。还没到台地我们便发现了一个小的露头,但没找到化石,却看见一窝沙鸡蛋,一共3枚,直接产在做成窝状的沙地上,没有任何筑巢的材料。后来在过夜营地又看见一个在草根下的鸟巢,里面有两只还未睁眼的百灵幼雏,听见有动静,还以为是它们的父母找到食物回来,拼命张开黄色的大嘴。我觉得不好意思打扰了它们,还让它们空喜欢一场,赶忙走开了。 过夜营地我们去了两次,在烈日当头、狂风呼啸下的工作很有成效。我开始找到不少碎骨,最后找到一处可能是一个雷兽骨架散落的化石,头骨和牙齿都有,但风化得很厉害。也可以看见许多大型骨骼碎片,明显属于巨犀。我找到一件巨犀的下颌,可惜牙齿已全部失去,其他人又找到一件巨犀的完整肩胛骨,两件标本都用石膏包裹后取出。我还发现了一排颊齿列,从第三前臼齿到第二臼齿,但不属于巨犀,是一种较小的犀牛。 呼和勃尔和也是一个化石丰富的地点,考察的结果发现,这里并没有原来报道的呼尔井组。不过,在伊尔丁曼哈组的白色砂岩中雷兽化石特别丰富。我发现地面上只露出一个动物的枕髁,结果最后发掘出了一个完整的雷兽头骨。不仅如此,其他人也找到好几个下颌,这真是一个好地点。 考察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又去了马捷茨营地,就在淖尔油田旁的台地上,所以一整天都有手机信号,在这一带跑野外时还是少有的现象。小型奇蹄类和偶蹄类的化石材料找到不少,特别是在一棵草根下发现几十块不同类型的远端肢骨。天气特别热,风吹过来都让人窒息。在台地上太阳直射,想找个阴凉都不可能,只是远远地看见台地的另一个边缘上有一棵树,但也没有多少树荫,因为太矮了,而我们也没有时间走到那里去休息。中午时发现越野车的排气管掉了,好在离下面的淖尔油田不远,另一辆车去那里找回来一些铁丝,把排气管暂时捆好,勉强开回了二连。这是最早收工的一天,3点过就回到了招待所。车开去修车铺,把掉下来的排气管焊好,而我们正好整理这次采集的标本。 回程的日子起得很早,从二连到赛汉塔拉的施工路段在我们经过时还没有上班,便道上的工程车辆比较少。但那些连夜奔忙的大货车和大客车已经是络绎不绝,从北京来的夜班车就快到终点了。我们也将飞驰一天,傍晚时就能回到北京。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16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乌兰花一日 2007-12-04 09:25
taodeng 2014-2-6 20:05
乌兰花一日 早晨7点半钟,列车到达呼和浩特火车站。刚一下车,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让人感受到了朔方的气息。由于接到报告说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乌兰花镇附近发现了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所以我们立即应地方部门的要求赶来进行初步的考察。 四子王旗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面的乌兰察布盟。我们未在呼和浩特停留,马上乘车向北进发。呼和浩特城北横亘着巍巍的大青山,但在冬日里已看不见丝毫的绿意。大青山的南坡陡峭,为明显的构造断块地形,断层崖被侵蚀切割,形成一系列断裂三角面,形势险峻。然而从呼市向北翻越大青山的公路相当好,据说这是最近刚完成改建的。确实,不久前在我跑过的地方发现内蒙古的道路交通条件都已经相当不错。在大青山整洁而蜿蜒的公路两旁,皑皑的白雪洒落在山峦上,枯黄的高草在寒风中摇曳,可以想象春天到来后会有很好的植被。实际上,大青山南坡1500米以下为干草原,18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草原。我们发现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少,大青山以北是一些农区和更广袤的牧区,在冬季农民和牧民的生产活动已大幅度减少,所以没有多少车辆在外奔忙。 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的主体,它西起包头昆都伦河,东至呼和浩特大黑河上游谷地,东西长240多公里,南北宽20~60公里,海拔1800~2000米,主峰的海拔达2338米。大青山脉的岩石主要由太古代和元古代的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以及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砂页岩、砾岩所组成。山峰高度相若,是古准平面的遗迹。大青山南北坡明显不对称,翻越最高的山口后我们就感受到北坡相对平缓,剥蚀残余的低山丘陵和盆地交错分布,逐渐与内蒙古高原连在一起。山麓分布有侵蚀残余的低山和众多的山沟,在夏季雨后洪流会破山而出,造成复式带状洪积扇裙。山沟被流水侵蚀成为宽谷后,往往形成前山与后山的交通孔道,古代的驿道和今天的公路都从这些宽谷穿行。根据资料,大青山的山上和山后气温较低,年均温0~4度,山峰与山麓相差4度左右,无霜期较短,山上和山后约为100天,比山前生长季约短1个月。山前和山后的年降水量相差76毫米,山脉的屏障作用甚为明显。一到北坡我们就感受到温度陡然降低,寒风也更加刺骨。大青山的山前丘陵和洪积扇地带为半农半牧区,但陡坡开垦已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 翻过大青山,北望已是无垠的平野,但这一带还是农区,所以可以看见大片大片的农田在蓝天白云下延伸。这个季节地里已没有庄稼,但远远望去色彩一点也不显得单调:残留的麦秸显现出淡黄色,翻耕过的土地是黑色的,而未耕的农田则覆盖着洁白的雪。很快,我们看见了一个较大的集镇,这里是武川县。武川历史悠久,秦汉时为匈奴族牧猎场所。北魏时为漠南六镇之一,今日的武川是六镇中唯一保留名称的地方。明末这里是蒙古族阿勒坦汗部游牧地。武川境内的蜈蚣坝古称白道岭,是沟通阴山南北的咽喉孔道,为兵家必争之地。武川还是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的故乡,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的先祖都曾为武川镇将。 越往北走,人烟越来越稀少。当我们在路旁发现农田逐渐增多,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民居,预示着又一个集镇将要出现时,我们要考察的化石地点到了。这里是乌兰花镇的南郊两公里的地方,化石点离干线公路不到100米,公路旁的一块蓝色指示牌显示这里已经被确定为犀牛化石保护区。 当地的地质古生物工作者为我们做了情况介绍。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砖厂的取土点,分布着大片的红色粘土。工人们偶尔能在粘土中发现动物的骨头,直到有一天发现了密集的骨头堆积,连忙报告了县里的有关部门。这一惊人的发现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化石最集中的地方盖起了一个保护建筑,是一个白墙红顶的封闭大厅,大厅内就是已经发掘的原地化石遗址。 乌兰花化石地点的红色粘土出露厚度不大,其上覆盖着第四纪的砂砾层。为了保护化石,砖厂的取土生产已经停止,并在更大的范围圈上了围栏。经过我们的仔细观察,发现这里的红色粘土就是在华北各地广泛分布的晚中新世三趾马红土。在山西保德、陕西府谷和甘肃临夏等地的三趾马红土都非常厚,所含的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需要从红土沟壁水平掘进几百米深的坑道才能采集。由于地形的原因,乌兰花与上述地区不同,化石埋藏极浅,所以我们可以较方便地采集三趾马动物群的化石,更直观地研究三趾马动物群的埋藏状况。 在保护大厅内见到的场景真是叹为观止。从地表向下1米左右的红粘土已经被剥离,密集暴露的化石呈斜向展布于发掘坑的一个对角。这里全部是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密集堆积,包括动物的头骨和肢骨,但并没有一具完整的骨架。化石中最丰富的是安氏大唇犀,这也是山西保德经典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地点中数量最多的种类。大唇犀的化石中各个年龄的个体都可以见到,即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大唇犀的骨骸都埋藏在一起。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了三趾马的化石,这就是这个动物群被称为三趾马动物群的原因。在发掘坑中不仅有三趾马完整的头骨,甚至还能看到一条关联在一起的腿骨。除了属于奇蹄动物的大唇犀和三趾马,这个地点的偶蹄动物也相当丰富,我们发现了好几个长颈鹿的头骨,羚羊的化石也非常多,还有其他牛科动物。 三趾马动物群的埋藏条件和过程一直令科学家迷惑不解。欧洲绝大多数三趾马化石经典产地的化石已近发掘迨尽,露头大多很差。保德等地点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埋藏太深,很难进行全面的地层工作和埋藏研究。三趾马动物群大多产于土状堆积中,而不是产于正常的河流和湖泊沉积中。其埋藏状况既不象在河流沉积中那样零散,经过磨圆和分选,也不象在湖泊沉积中那样完整。根据我们在其他地点的初步调查和研究,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在富集层中呈大小不等的透镜状分布,在透镜体边缘部分,化石以稀疏的肢骨为主,向透镜体中央化石的堆积密度迅速增加,并且以头骨化石为主,夹杂着略微顺透镜体长轴方向排列的肢骨。骨骼保存状况相当好,没有明显的搬运痕迹,但也无完整的骨架保留。对同一地点同一层位的化石的年龄结构分析发现动物并非正常的死亡堆积。化石中包含了食肉类、奇蹄类、偶蹄类和长鼻类从幼年个体、青年个体、成年个体直到老年个体的头骨和肢骨,其中以犀科和牛科的化石最为丰富,代表了三趾马动物群的灾害性死亡事件。三趾马动物群生活于半干旱的稀树草原,有大量风成的粉尘物质堆积,气候环境具有周期性的强烈变化。 在雨量充沛的年份动物群中的各种类型都会大量繁殖,食草动物通常成大群活动,具有相对固定的水源地,而食肉类则跟随食草类活动。在极度干旱的年份会造成食草类的集群死亡,而食物链的破坏也造成食肉类种群的非正常死亡。大量的动物遗骸堆积在干枯的低洼地周边,肉体迅速腐烂,骨骼之间分离,但骨骼在干燥的条件下可在原地保存数年。待降雨量周期性增强,洪水会将堆积在小型湖盆周边的大量动物骨骸快速推向湖心低洼处,并被洪水重新搬运来的风成粉尘堆积物掩埋,形成大小不一的透镜状化石富集层。 但上述研究结果的推断多于实证,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原地化石埋藏的观察。乌兰花的化石地点无疑是埋藏学研究的理想之处,为我们解决三趾马动物群的埋藏难题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场所和机会。 化石群是由古代生物群通过死亡群和埋藏群等,在相当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历史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在如此多变的化石形成过程中,现在的化石群与当时的生物群相比,多数已面貌全非,很难全面地反映出当时生物群的整体情况。化石记录与实际生物群之间所产生的偏差无疑大多数是在埋藏过程中造成的,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的学科就是埋藏学。埋藏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物的死亡过程及死亡方式,二是生物遗体在埋藏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化及环境作用,三是生物遗体从埋藏到成为化石的成岩作用。所以,埋藏学注重研究化石形成、保存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埋藏学的研究,会加深对化石形成过程的全面认识,使我们有可能找出产生化石记录与实际生物群之间偏差的原因所在,并且进一步通过埋藏学所提供的资料,去获得潜在的信息,弥补已经损失的内容。埋藏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化石形成各个阶段中的影响因素,完整地恢复古生物居群。从目前埋藏学发展的趋势看,已不仅仅包括生物遗体的埋藏过程以及生物死亡以后影响生物遗体的各种作用,还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如与沉积学和地层学的结合而产生的新的研究领域,探求生物的生活习性及其行为特征,能够为生物进化的理论提供更多的证据。 乌兰花是四子王旗的旗政府所在地,南、东、西三面分别与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和包头市相邻,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地理位置属于阴山北麓美丽富饶的杜尔伯特草原。内蒙古的旗相当于县,而四子王旗的面积非常辽阔,全境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20万。乌兰花镇是全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农牧区及周边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四子王旗的名字很奇特,一开始我还以为得名于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但看了乌兰花中心广场的四人骑马雕塑我才知道想错了。这里在清朝时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卜图·哈斯尔的第十五代孙脑音岱四个儿子的世袭封地,所以称为四子部落,后设四子王旗,距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 旗里的领导向我们简要介绍了四子王旗的情况。四子王旗所在的区域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1400米。整个地形东南高、西北低,略呈长方形。全境丘陵起伏,平原相间。南部多为山地丘陵,丘陵面积70%,山地30%,其间虽有平原,但面积较少。山沟、河流发育完整,且为数较多,北部有沙丘、盆地,为荒漠草原,地势较平坦,是较大的天然牧场。四子王旗有广袤的草原、肥沃的土地、硕壮的牛羊驼马,风光旖旎,物产丰富。这里春季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夏季水草丰美、气候宜人;秋季天高气爽、风光秀丽;冬季银装素裹、空气清新。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特别是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大量名胜古迹,有辽金元时期的文物遗址、古建筑、岩画、沙井总管府大庙古城遗址、王爷府、旧石器遗址、金代长城、古墓群、元代敖包群及喇嘛教寺庙等。脑木更的古近纪哺乳动物群化石和乌兰花新发现的这处原地埋藏的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化石也是珍贵的自然宝藏。 实际上,四子王旗脑木更的古近纪地层剖面及其哺乳动物化石早已被写进了地史和古生物的教科书。脑木更剖面富产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古新统的红色泥岩中产小锯齿兽、鼓泡斜剪齿兽、双尖中兽、斜齿中兽等。始新统的棕红色和灰绿色泥岩以及灰白色砂岩中产蒙古两栖犀、巨大肿雷兽、小后沼雷兽、快棱脊齿貘、前棱脊齿貘、假古猬等。渐新统的砖红色泥岩和灰白色砂岩中产谷氏巨犀、安氏大角雷兽、谷氏大角雷兽、阿拉善两栖犀等。由于剖面以红色泥岩为主,所以这个地点在当地被称为大红山。脑木更剖面研究详细,层序清楚完整,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已经成为我国古近系重要的标准剖面之一。 我们参观了四子王旗国土资源局的展厅,了解到这里还有如此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有铜、金、银、钼、锰、铅、镍、钨、铁、铀、萤石、石膏、天青石、电气石、重晶石、石英、硫等40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其中铜、金、镍、锰、萤石、石膏、石灰石、芒硝等储量可观,极具开发价值。 勘探成果证实,四子王旗的萤石总储量在5.4亿吨,服务年限在100年以上,其储量是世界之最,其矿床的形成和品位是独步全球,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石膏远景储量在一亿吨以上,品位极高,埋藏浅,易开采。有内蒙古地区最大的锰矿,储量在5000万吨,服务年限在50年以上,是国家短缺性矿种。芒硝远景量在1亿吨,电气石储量在2000万吨以上。其他矿种储量也较大,具有一定的工业开发价值。全旗矿产资源由于其地质构造特殊,集中分布在两大区域,即非金属矿集中在四子王旗卫井苏木境内,金属矿集中在白音朝克图苏木。 结束了一天紧张的野外考察,我们心中已有了进一步研究的初步想法。在返回呼和浩特的路上我们感到相当的兴奋和激动。蒙古高原的神奇古生物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我们盼望着春风早日吹散严寒,尽快带来野外工作的艳阳天。回程从东面的一条公路翻越大青山,这条路的两侧可以看见茂密的白桦林,西风已经扫荡尽树叶,但洁白的树干在冬日的夕阳下依然透出暖意。感谢现在交通的迅捷,我们在晚间乘上了返回北京的火车。这是充实而愉快的一天,当白桦长出新叶时,我们会回到乌兰花。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3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淖尔记事 2007-07-18 22:39
taodeng 2014-2-5 23:31
内蒙古 苏尼特左旗 敖尔班 蒙古人将聚水的小洼地称为淖尔,而将大湖称为诺尔。不过,这也许只是汉语翻译中的差别。我们的营地建在离阿日善高毕诺尔十公里的地方,而近旁就有一个无名的淖尔。大湖总是让人敬畏,虽然现在阿日善高毕的水并不多,但湖岸神圣的敖包上依然不断增添着石块。无名的淖尔很小,半径不过50米,却照样充满生机。由于有水滋润,淖尔边的沙葱长得格外茂盛,自然成了牛羊的乐园。鸟儿也把这里当成天堂,最多的是燕子和丘鹬,不时有沙鸥轻盈地滑翔而下,而两只灰鹤则悠闲地站在水中觅食。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色台地 2007-07-14 22:43
taodeng 2014-2-5 23:30
内蒙古 苏尼特左旗 通古尔 早晨驱车去通古尔的公路两旁都是一望无际的翠绿草原,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让人倍感心旷神怡。无数的鸟儿飞来飞去,本来是一个特别愉悦的场景,可早晨鸟儿的反应很迟钝,结果有不少就撞到车上,让人非常难过。只能往好处想:环境恢复得不错,鸟儿的数量增加了许多。确实,后来在草原的小路上遇到了一群接一群的毛腿沙鸡,还有翩翩飞翔的戴胜。最高兴的是看见一只狐狸和一只苍鹰,它们一起在草原上追猎黄鼠。通古尔其实算不上是山,它是苏尼特左旗和二连浩特之间的一个台地,在台地的边缘是出露红色岩层的陡崖,看起来壮观又漂亮。 刀嵴攀登 红色陡崖 台地表面 戈壁驼队 荒原珍宝 一个刺头 艳丽生辉 苁蓉挺拔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1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草原风云 2007-07-11 21:30
taodeng 2014-2-5 23:29
内蒙古 阿巴嘎 萨茹拉塔拉 今年的雨水非常好,至少在我们呆在这里的时候,每天都会遇上下雨。就是晴天时,天空中也飘满白云,正像草原上的羊群。风呼呼的刮过,不时听到天边传来阵阵的响雷。站在辽阔的草原中心,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风云的走向,常常看见不远处乌云下垂到地面,那里一定已经降雨。看着看着雨就过来了,还来不及跑到车上,已经倾盆而下。很快又雨过天晴,彩虹高高地挂在天上,刹那间草原不仅绿了许多,小花也星星点点地绽放开来,而百灵、沙蜥、黄鼠……,纷纷在草原上欢快地飞翔、奔跑、跳跃。 咫尺之遥的暴雨倾盆 远观风云 雨过天晴 通往草原深处 草上飞弛 花中寻觅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圣山剪影 2007-07-07 21:31
taodeng 2014-2-5 23:27
内蒙古 阿巴嘎 宝格达乌拉 阿巴嘎旗位于锡林浩特和二连浩特之间,似乎是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地方。但当你打开GPS时会惊奇地发现,在中国的两千多个县级行政区中,阿巴嘎旗排在第一个。因为按照字母顺序,阿巴嘎的拼音Abaga显然独占鳌头。宝格达乌拉在阿巴嘎去苏尼特左旗公路的北侧,它是一座孤耸于辽阔草原上的玄武岩山丘。“宝格达”在蒙语中是“神圣”之意,而“乌拉”代表“山”,“宝格达乌拉”就是“圣山”。原来,蒙古人认为这座山从某一个方向看,其剪影就像死去的成吉思汗仰卧的面部轮廓。不过,我却没能看出这个自然的奇观。 金色的草原 远眺圣山 与苍凉相对 据说最像的角度 山顶的玄武岩 向上天的祈祷 铁马入梦 千年的牧歌 告别宝格达乌拉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和东北有雨雪持续并降温4-10℃:关注6日潮汐组合
热度 1 杨学祥 2013-11-6 10:55
内蒙古和东北有雨雪持续并降温4-10℃:关注6日潮汐组合 内蒙古和东北有雨雪持续并降温4-10℃ 2013年11月06日07:42 中央气象台 ( 1 / 4 ) 全国降温大风预报    重要天气   1.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有雨雪天气   6至7日,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大部等地将先后出现4~6℃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8~10℃,上述大部地区并伴有4~5级风。   2. 中央气象台11月6日06时继续发布热带低压预报   南海热带低压的中心今天早晨5时位于南沙群岛永暑礁北偏西方约220公里的南海西南部海面上(北纬11.5度,东经112.3度),最大风力7级(16米/秒),中心最低气压1005百帕。   预计,南海低压中心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逐渐向越南南部沿海靠近,并将于今天傍晚到前半夜在上述沿海登陆。今天白天到夜间,南海西南部偏北海域将有6~7级大风,阵风可达8~9级。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6日08时至7日08时,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大部、吉林、西藏西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夹雪;新疆西北部、辽宁东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海南、台湾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海南东南部局地有大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山东半岛等地有4~6级风。渤海、渤海海峡、黄海中北部、台湾海峡、南海有6~7级、阵风8级的风,其中南海西南部部分海域风力可达8级,阵风9~10级。   7日08时至8日08时,新疆西北部、东北地区东部、西藏西南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夹雪;四川盆地东北部、陕西南部、黄淮西部、海南、台湾等地有小到中雨。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等地有4~6级风。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和中东部海域有6~7级、阵风8级的东北风。   8日08时至9日08时,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甘肃中部、内蒙古河套地区、西藏西南部和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辽宁东部、华北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黄淮、江淮北部、江汉、四川盆地大部、海南、台湾等地有小到中雨。新疆西部、内蒙古中东部等地有4~6级风。南海东部海域将有7~9级、阵风10~11级的偏东到东北风,“海燕”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可达10~13级。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3/1106/074296041.html 潮汐组合A:10月3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51度,11月3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1月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19.51287度,11月6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中等,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0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44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 11月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19.53457度,11月17日为日月大潮,22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1月26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1月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63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219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内蒙古及东北将现4到10度降温并伴雨雪:关注6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3-11-5 18:54
内蒙古及东北将现4到10度降温并伴雨雪 2013年11月05日17:40 中央气象台 我有话说( 127 人参与) ( 3 / 5 ) 周三气温变化示意   今天夜间开始,有一股冷空气将对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以及华北北部施加影响,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8~10℃,内蒙古东北部局地将有大雪。此外,“海燕”升级为台风,但距离我国较远,未来两天对我国仍无影响。   中央气象台预报,受冷空气影响,5日夜间至6日,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中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内蒙古东北部局地有大雪;同时,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大部将先后出现4~6℃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8~10℃,上述大部地区并伴有4~5级风。   “海燕”今天下午加强为台风,下午5点钟中心位于关岛以南大约765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北纬6.6度、东经144.0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5百帕,7级风圈半径260公里,10级风圈半径60公里。预计,“海燕”将以每小时3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未来两天对我国海域无影响。   热带低压已于今天中午进入南海东南部海面,目前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2百帕。预计,低压中心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将于未来12小时内加强为热带风暴。   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南海南部、南沙群岛大部海域将有6~8级大风,南海西南部的部分海域风力有9级,阵风可达10~11级,南沙群岛将有大到暴雨。   一、重要天气    1.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有雨雪天气   受冷空气影响,5日夜间至6日,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大部并将先后出现4~6℃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8~10℃,上述大部地区并伴有4~5级风。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3/1105/174096037.html 潮汐组合A:10月3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51度,11月3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1月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19.51287度,11月6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中等,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0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44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 11月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19.53457度,11月17日为日月大潮,22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1月26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1月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63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219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巴彦淖尔:内蒙古西部技术市场培训班
热度 3 lgjszy 2013-10-28 16:55
2013 年 10 月 29 日 上午,我应内蒙古自治区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的邀请,将在全区西部技术市场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培训班上讲课,题目是《技术转移与农业发展》。 巴彦淖尔在黄河河套地区的北岸,农业很发达。“巴彦淖尔”蒙古语是蓝色的湖泊。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2266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的梦境,无垢无尘----- 系列之六 内蒙古
liangjiyang 2013-9-12 09:55
1— 成吉思汗陵 -- 迎宾礼 2— 鄂尔多斯 伊金霍洛旗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跃马雕像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圣主,在蒙古被像神一样虔诚的膜拜。 但是,成吉思汗在征服中亚、欧洲的过程中屠杀了上百万人,对其族裔而言,成吉思汗则是一位嗜血的异教徒。 3-- 成陵 -- 铁马金帐 4-- 成陵寝宫 成吉思汗守陵人, 500 户达尔扈特人,世代相传,坚守神圣的职责。 。 “ 让圣主灵前的神灯永远长明是我们守陵人的责任,它已经整整燃烧 780 年了。 ” 5-- 达拉特旗 响沙湾的沙岗舞蹈 6-- 科尔沁科左后旗甘旗卡镇街景 7-- 科左后旗大青沟的小河 当年嘎达梅林出没的地方 8-- 蒙古大营腾格尔塔拉蒙古包里的乌兰牧骑 -- 马头琴合奏 9-- 扎鲁特旗山地草原 10-- 草原小白花 11-- 扎鲁特旗的蒙古摔跤 12-- 一马当先
1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0年以来全区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工作回顾
zzllxx5168 2013-9-6 17:55
2000年以来全区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工作回顾 时间:2013/9/4;来源: http://www.nmglyt.gov.cn/tndt/lyyw/bmyw/23676.shtml 林业厅政府网9月4日讯 2000年以来,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黄河天然林保护工程、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实施,在重点工程的带动下,内蒙古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步伐进一步加快,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封育、飞播生产规模大质量好,成为内蒙古治沙造林的主要方式 封育、飞播范围不断扩大,全区每年封育、飞播任务由2000年的不足10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600多万亩,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治沙造林的主要方式。据初步统计,2001—2012年,全区累计完成重点工程封山(沙)育林4484.79万亩,飞播造林2052万亩,其中2001-2005年(十五期间)完成封育1462万亩,飞播1222万亩;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完成封育2054.64万亩,飞播550万亩;2011-2012年(十二五前两年)完成封育968.15万亩,飞播280万亩;2013年,全区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200万亩,其中封育497万亩,飞播200万亩,两项任务占到了总任务量的58%。各封育区当年育林率平均不少于30%,成效面积率73.03%,成林率68.09%;飞播区当年成苗率达64-75%,成效面积率达98.14%,成林率44.03%。封飞作业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和沙化面积大幅度减少,森林资源显著增加。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已经成为推动全区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二、封育、飞播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重点工程的实施,使我区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在技术水平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1、推广应用了飞播造林三大配套技术,即 种子处理技术、GPS导航技术、沙障设置技术 。 (1)种子处理技术:为提高飞播用种质量,降低飞播作业时种子位移和鼠兔对种子的取食,对飞播用中进行风选、包衣和丸粒化处理。加工后种子净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提高25%,亩播量平均减少35%,鼠兔对种子取食率下降15-20%,种子位移率下降15%。 (2)GPS导航技术:飞播造林中采用GPS导航技术,并通过电脑软件分析导航轨迹图来评价飞行作业质量,大大提高了飞播作业精度,避免了重播和漏播。 (3)沙障设置技术:设置面积不低于飞播面积的20-30%,使幼苗得到保护、避免风蚀,提高飞播幼苗保存率20-30%。 2、丰富了飞播树种。 我区之前飞播树种单一,播区形成的植物群落稳定性差,通过开展多地多次的飞播实验,在扩大乡土优良树种比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植物中配置,由过去单一的杨柴变成杨柴、花棒、柠条、沙拐枣、沙地榆、籽蒿、沙米等多种植物混播,提高了播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3、搞好预备播区。 针对沙丘当年飞播治理较为困难的实绩情况,在飞播前一年先行封禁作为预备播区,播区内的天然植物自然恢复较快,成为天然沙障,第二年科提高飞播成效,又可降低飞播成本。 4、改进飞播作业方式。 针对混种装机在飞播作业时,由于飞机自身的颠簸作用使植物中自动被筛选分离的现象,在飞播作业时,推广了分种装机,复合式作业方式,确保了飞播罗仲的均匀度,提高了成苗率。 5、推广应用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封育综合技术。 主要包括不规则整地、挖沟深耕切根、平茬复壮、补植补播、目标树种重点培育等,加快了成林速度,提高了林分质量。 6、推广应用了低质低效有林地封育改造技术。 对郁闭度低于0.5的天然次生林和有天然乔木分布、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采取封育改造措施向针阔混交林方向培养。 7、于2007年发布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于2013年制定并通过审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飞播治沙造林技术规程》,也将颁布实施。两项地方标准注重科学性、操作性和规范性,对于规范指导全区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工程技术与管理,巩固建设成效,促进全区林业标准体系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三、封育、飞播生产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重点工程的实施,带动了我区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生产质量管理制度日臻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把握封飞工作特点,适时开展宏观指导。 重点工程实施以来,按照国家工程“质为先”要求,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确定封飞质量管理工作目标,围绕目标实现,从宏观管理和技术政策连续性角度,自治区连续印发《关于加强全区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生产工作的通知》(内林办发 5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内林办发 40号)、《关于严格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工程技术管理,提高工程建设成效的通知》(内林办发 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工作的通知》(内林办发 53《2013年全区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工作要点》(内北站 1号)等一系列文件,把握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工作特点,明确了封飞工作不同阶段工作方向和目标,指导和推进全区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管理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2、强化技术管理责任。 制定技术管理风险防控措施,严肃技术管理工作纪律,严格技术管理程序,建立健全技术质量考核制度,实行封育、飞播工程从规划到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实施各个环节的全面质量管理,把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在技术管理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解决,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成效。 3、重视科技支撑工作,增加封飞工程科技含量。 彻底扭转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生产规模,轻技术轻质量倾向,在封飞工程组装、集成配套、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并投入技术推广资金,为科技与工程建设的有效结合创造了条件。 4、做好作业设计评审与审批工作,为工程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实行建设单位、盟市林业主管部门、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三级评审审批制度,层层严把作业设计质量关。通过严把作业设计文本规范质量关、严把作业设计地块选择和小班区划、立地划分质量关、严把作业设计地块不重叠关、严把作业设计技术措施质量关,切实达到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5、将检查督查调研作为常规工作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每年生产季节各级业务部门都派出督查检查组深入生产,前往生产任务重、难度大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工作、开展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切实解决生产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6、定期开展专项业务培训和专项调查,提高人员素质锻炼从业队伍。 连续开展封飞技术规程培训、封飞质量管理培训、封飞作业设计培训等专项业务培训,连续组织实施封育区人工辅助育林、播区管理与飞播区成苗调查,提高队伍素质的同时锻炼了队伍。 博主简介: 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学士学位,无党派人士,辽宁省喀左县人。现任北方林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中心教授级高工(3级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辽宁林业科技》两刊编委,《新农业》杂志园艺版编委,《中国林业网》和《新农村商网》林业科技(在线)咨询专家,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曾任辽宁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成员(1993-1995年)。主要从事应用生态及种群生态和数学生态学、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抗旱保水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3项,发明专利3项(2项正在申请中),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翻译和发表日文林业科技资料数十万字,主编专著2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论文集1部。 联系方式: zzllxx5168@126.com;13942112010; http://hi.baidu.com/zzllxx5168/home ; 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个人分类: 抗旱保水造林|2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自驾游(二):在那遥远的城镇和景点
热度 3 cherrylu1960 2013-8-17 23:59
昨夜做梦,又回到了美丽的内蒙古草原, 一望无迹、辽阔的大草原,湛蓝湛蓝的天空,棉花般雪白的云朵,蒙古包,沙漠中的遗迹.......半个月前经历的短短几天的内蒙古自驾游,那里的美景远远没有看够,没有游够,没有拍够。魂牵梦萦的内幕古草原,有机会我们一定还会再去的。 久居闹市,厌恶了高楼大厦、到处的人流、车流,躲不掉的喧嚣。。。不仅仅是北京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即使是像呼和浩特这样的西部城市,人多车多,堵车也是一大通病,一大顽疾。向往宽广的田野、草原,人迹稀少的几分清静。 从北京出发,沿着 G6 高速向西北方向行进, 不足500公里的路程,路况很好,一路非常顺畅, 经 7 小时路程便可到达呼市,但无暇在这个同样严重堵车,充满喧嚣的城市过多停留,第二天便驱车北上,向着草原进发。经武川进入锡林浩特市(盟),途经著名的草原旅游景点——格根塔拉草原,这里有比较完善的旅游管理设施、蒙古包旅馆、相对肥美的牧草,还有一大片湖面,景色不错,人气也不错。可惜出发匆忙,没有定上这里的蒙古包宾馆,无缘享受草原月色,想像中趟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寂静星空的经历并没有实现。多少有些遗憾。 离开格根塔拉草原景点,一路继续向西北方向疾驰(草原的公路已经修得非常好,车不多,加上车况比较好,竟可以开到 140 ),一路是人迹罕见的大草原,偶见大片的羊群,方便时就停下来拍照什么的,大约过了好几个小时,终于见到了事先计划留宿的“小镇”,苏尼特右旗所在地——赛汗塔拉镇。好难记的名字,曾玩命的记,直到现在还得想半天才能想起它的名字。一个街道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据说设计人口三万人,常住人口不足万余人的“遥远”小镇,看似重新建设的城市,很干净,人不多。说它遥远,其实是真的是被大草原包围的城市。我们在这里住了两个晚上。第二天从这里去了 160 公里外的二连浩特。 这次内蒙自驾游,其实事先并没有好好做功课,临时决定与亲戚汇合,电话中听了一耳朵说去什么国门,以为是去最北边的满州里,还通过微信问了内蒙的朋友那里如何如何,结果到了呼市一看地图才知道满洲里在差不多两千公里之外呢,太远了,无法成行。其实距二连浩特市中心 4.5 公里外的二连国门才是真正的第一国门。离京城最近的国门。这里横跨两条铁路,是连接北京和乌兰巴托、莫斯科的铁路交通大动脉,也被称作欧亚大陆桥。 也许是因为相对比较遥远的缘故,第一国门的游客并不多,除了火车纪念广场、一个国门展览馆,就是在国门观景台通过一台望远镜眺望一下对面的蒙古人民共和国,说实在的,真没什么可看了,那边看起来穷得很,扎门乌德口岸的国门远不如这边的气派。国门矗立着全国边界点唯一一处双号双立界碑。可惜不像有些地方,可以踏在黄线上拍照。 在二连除了看国门,还顺路游览了正在建设中二连国家地质公园,从这里以可感受非常非常遥远的过去——恐龙文化和并不太遥远的过去——伊林驿站遗址上写满的驿站文化。 去过西藏高原、云贵高原,这次又游了蒙古高原,喜欢那种行进在连绵的高原土地上、离天更近,与自然更亲近的感觉。一年中总该有些日子离开喧嚣的城市,去亲近自然,感受山河的美丽吧。 格根塔拉草原,这一带最好的草原,游人不算少,服务设施比较完善,但要在这里下榻,一定要提前预定 格根塔拉的标志建筑和前面的水面 看得出来,这里的草很不错 蒙古包旅馆看起来条件不错,可惜没有定上 有草有水有蒙古包的地方更美吧 美丽的赛汗塔拉小镇中心广场 看见恐龙了,就看见二连浩特了,恐龙把门,二连牛吧。 第一国门看起来还挺气派 穿越国门的铁路,欧亚大陆桥,中蒙,中俄运输大动脉 远望蒙古国 二连街景 国门景区大道 第一国门界碑 正在建设中的地质公园 遥远的过去 穿过沙化的草地,我们终于找到了当年的伊林驿站遗址 草原上的人家 一般来说,这个季节,草原上每天都有蓝天白云,但每时每刻也都会头顶飘来一片乌云,下起雨来,不过都是短时的。这一路开车,我们赶上过暴雨,也赶上过冰雹。在国门别看拍出来是蓝天白云,还赶上好几场太阳雨呢,有趣吧。
个人分类: 走遍天下|4460 次阅读|8 个评论
内蒙林业科技成果;南果梨壁蜂授粉;桑椹(果桑);建昌酒葡萄
zzllxx5168 2013-8-14 22:40
内蒙古林业科技成果发布 林业厅政府网2013年8月12日讯( http://www.nmglyt.gov.cn/tndt/lyyw/bmyw/23129.shtml )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推进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进程,自治区林业厅科技处从今年开始实施林业科技成果定期发布制度,遴选一批近些年鉴定的具有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覆盖面广、推广应用价值高的科技成果进行发布,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林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自治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为了服务自治区重点区域绿化工作,第一批发布的成果以先进实用的优良树种繁育及造林技术成果为主,生产单位如需要这些技术,请与成果持有单位联系。 1、优良抗逆性丁香品种技术推广 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李爱平 成果简介:地被兰丁香非常适应在西北干旱寒冷、早春风沙大的地区生长。株形矮,自然造型好,2季开花,花为蓝堇色,花期可延续到9月中旬,不结实,秋季观赏效果佳,春夏季叶色亮绿,秋季叶变为彩叶(桔黄红色),极耐修剪。适合于作地被、花篱、花带、图案、点缀、花境、雕像的背景或组字构成图案等多季观赏最佳品种。重瓣罗兰紫丁香枝繁叶茂,大型圆锥花序密集挺拔,花未时呈荆紫色,开后为蓝紫色,2~3层重瓣卵状花冠盛花时花姿优美典雅犹如紫罗兰,香气馥郁,芳菲宜人,为园林绿化之佳品。重瓣罗兰紫丁香生长旺盛、抗逆性强、健壮、适应性强、抗污染、耐修剪、耐轻度盐碱,可植于街区道旁、公园或街头绿地、庭院或于常绿乔木混交构成行道树。重瓣罗兰紫丁香和地被兰丁香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性,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抗逆性,尤其是耐旱性较为显著,无病虫害。 联系人:李爱平;联系电话:0471-2280216 13514812261。 2、北美樱桃圆柏和兰云杉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李爱平 成果简介:北美樱桃圆柏和北美兰云杉具有高观赏性和高抗逆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树姿挺拔向上,树冠紧抱主干呈圆锥形,冠形优美,四季针叶呈淡蓝绿色,对华北、西北地区的风旱现象有较强的抗性。该项目从美国成功引进优良抗逆性7个北美樱桃圆柏种源和6个北美兰云杉种源,经多点试验筛选出2个观赏性较强的品种,实生繁殖出苗率为92%以上,保苗率为100%的品种,为优良城市绿化树种。 联系人:李爱平;联系电话:0471-2280216 13514812261。 3、三种优良灌木繁育配套技术 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季蒙、任建民、王美珍 成果简介:对唐古特白刺、小花忍冬和栓翅卫矛三种优良灌木进行了繁育技术的熟化和不同栽培区域的推广示范。经过两年的技术成果转化研究,使这三种优良灌木种子的贮藏、层积处理、播种时间、插条的选择、修剪、处理激素的种类和浓度、扦插时间和方法、苗床基质的类型以及苗期管理等技术环节得到了进一步熟化。通过在呼和浩特市浅山丘陵区和乌兰察布市干旱草原区栽培,三种优良灌木均适应栽培区域自然条件,成活率均有提高。 联系人:季蒙;联系电话:0471-2280108 13947118516。 4、乌兰察布地区金叶榆良种繁殖技术 完成单位:乌兰察布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李文仲 成果简介:金叶榆色泽艳丽,树冠丰满,耐修剪,抗性强,观赏价值高,即可培育为黄色乔木,又可做为园林风景树,培育成黄色灌木及高桩金球,广泛应用于绿篱、色带、拼图、造型,是乔、灌皆宜的优良彩叶观赏树木。以白榆作为砧木,播种育白榆苗、定植,进行常规抚育管理,经常修剪侧枝,以促其主干向上生长,保持树干树直。以劈接、枝接和芽接三种方式嫁接金叶榆,嫁接完成后要做好解除绑扎物、抹芽剪砧等后期管理工作。 联系人:徐静;联系电话:0474-8327079 18686096698。 5、河套平原冬季造林技术 完成单位:杭锦后旗林工站、巴彦淖尔市造林站 主要完成人:冀丕智、董锦兰 成果简介:冬季造林和春季造林相比较,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83%和75%以上,达到验收标准,冬季造林比春季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高出8个和7个百分点。冬季造林比春季造林更有利于树木的成活;冬季造林有利于物候期提前,生长量大;冬季造林避开农忙季节,便于组织安排造林工作;冬季造林节约成本。 联系人:冀丕智;联系电话:0478-6655801。 6、通林7号杨、汇林88号杨培育研究 完成单位: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林场 主要完成人:付贵生、刘立成、姜鹏等 成果简介:‘通林7号杨’是小叶杨与欧洲黑杨派间杂交获得,‘汇林88号杨’利用小叶杨优树天然杂交种子后代进行培育选择获得。这两个杨树新品种具有速生性、耐寒冷、抗干旱、耐瘠薄、抗病虫等性状,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适宜在科尔沁沙地乃至“三北”地区营造用材林、防护林以及“四旁”绿化。 联系人:王燕;联系电话:0475-6395207 13904759625。 7、科尔沁沙地引种拟青×山海关杨试验 完成单位: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刘立成、王宝侠、姜鹏等 成果简介:科尔沁沙地引种拟青×山海关杨试验开始于1990年中国“三北”009项目杨树引种试验,2001年项目开展杨树无性系综合评价,拟青×山海关杨成为7个优良无性系之一。该品种在苗木生根、生长速度、抗逆性等方面表现突出,适宜在科尔沁沙地宜栽杨树的立地条件下大面积推广使用。 联系人:王燕;联系电话:0475-6395207 13904759625。 8、赤峰文冠果1-8号新品种 完成单位: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乌志颜、孙玉杰、刘桂滢等 成果简介:2007-2010年从赤峰市现有3.7万亩文冠果人工林中,进行全市文冠果优良单株初选,初选108株进入复选,复选40株,最后决选8株。经过初选、复选、决选和培育,决选出种子产量高、性状稳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树8株,为赤峰文冠果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赤峰文冠果1-8号新品种适宜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种植。 联系人:乌志颜;联系电话:0476-8833767 13500668064。 9、鄂尔多斯绿化树种优选及营造技术的研究 完成单位:鄂尔多斯市林业治沙科学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高崇华、王红霞、李维向等 成果简介:从鄂尔多斯市绿化现状入手,对常用的几个绿化树种的栽植情况和立地类型进行了调查,同时对生物量进行了测量,对现有树种的使用、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筛选出优良的绿化树种。探索出了樟子松、油松、云杉等常绿树种的引种技术、起运、栽植、管理措施,提炼出成套的能够在鄂尔多斯半干旱地区推广示范的针叶树造林技术,具有适用性、实用性、先进性。筛选出了适合鄂尔多斯沙地、梁地、覆沙梁地等立地类型上的优良绿化树种。 联系人:卢丽娜;联系电话:0477-8580164 15894960549。 10、华北落叶松快繁系列技术研究 究完成单位:赤峰市宁城县头道营子林场 主要完成人:胡占林、赵景忠、宫秀芳等 成果简介:通过近27年的研究实验,使以前需要两年出圃的落叶松育苗周期缩短为一年,并且1年生落叶松苗高可达29cm以上,平均地径0.4cm,每亩产苗量可达18万株,并且木质化程度较好,顶芽饱满,根系发达,在圃地不采取任何措施可安全越冬。在造林生产中应用该苗木造林,成活率可达98%以上。 联系人:胡占林;联系电话:0476-4130134 18847604888。 11、河套地区几种乔木树种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巴彦淖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郭永祯、王保林、张子林等 成果简介:根据巴彦淖尔市自然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引进抗天牛树种河北杨、国槐、白蜡,抗盐碱树种中天杨,以及速生树种108杨、107杨、中林46号杨、三倍体毛白杨等,通过3年的区域造林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对调整地区林种树种结构,解决树种单调的问题,提高对天牛、盐碱抵御能力,增加树种速生性,为河套灌区大面积推广引种栽培的几个乔木树种提供了科学造林栽培依据。 联系人:张宏武;联系电话:0478-8283711 18647880507。 鞍山市“自然授粉”帮南果梨找回原味儿——高接授粉枝配置壁蜂授粉技术保证授粉花粉质量并且省人力、物力、财力 鞍山市林业局(2013-05-14) 时下,正是南果梨花盛开之际。千山区大屯镇陈家村利波南果梨合作社理事长王启波家的果园里却不见忙着进行人工授粉的果农。原来采用高接授粉枝配置壁蜂授粉技术后,不仅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还让南果梨找回了原味儿。今年,市农委大力推广高接授粉枝配置壁蜂授粉这种以自然授粉为主人工授粉为辅的授粉技术,目前推广面积已经达到7万亩。     在南果梨种植方面,王启波一直是村里的科技带头人,他也常出去考察,并和很多果业专家们经常联系。1999年,他将自家的老苹果园改造成南果梨园。那几年,因为南果梨收益高,不少果农都将果园改为南果梨,同时将原有的授粉树砍掉,改自然授粉为人工授粉。王启波没有,仍旧每隔一定间距栽上了早酥梨、花盖梨、香水梨、白小梨、早香梨等授粉树种。在一次去山东考察的过程中,当地的农技人员向他推广了当地农民用壁蜂为果树和油菜花授粉的技术,他觉得这个技术很适合南果梨花授粉。2006年,王启波家的南果梨园即将进入盛果期,他决定花5000元购买壁蜂和蜂巢,尝试把技术引进。     壁蜂比蜜蜂小,飞行距离不超过20米,这对授粉树和果树的间距有要求,于是王启波在农技人员的建议下对自家的果园进行重新规划,每隔15米左右就在南果梨树干的高位嫁接一个授粉枝头,以便采用壁蜂授粉。第一年,效果就显现出来。秋天结果的时候,果实品相纯正,卖相自然也好。   说起高接授粉枝配置壁蜂授粉技术的好处,王启波的话匣子打开了。他说,壁蜂授粉是以自然授粉为主的一种技术,相对于人工授粉来说,花粉质量可以得到保证,授粉率高,南果梨授粉回归自然状态,产出的果子也是原来那个味道。壁蜂不是“一命货”,它一边采蜜一边产卵,第一年一万头壁蜂死亡后,第二年它产的卵能孵化出3万头壁蜂,一次投入,永久受益。现在,王启波家3500株南果梨都采用这种技术授粉,只有一些蜜蜂授粉的死角采用人工授粉。 葫芦岛:“南沟”小桑葚变成大产业 葫芦岛市林业局(2013-05-30) 虹螺岘镇南沟是葫芦岛市远近闻名的桑葚生产地,坐落在虹螺山脚下,是一个独立的自然屯。这里人离家不关门,民风淳朴。5月25日,记者又一次走进了南沟,桑葚合作社社长董秋林老远就迎了出来,指着满树桑葚乐呵呵地说:“再过几天我们就开始‘收钱’了。”    近年来,虹螺岘镇按照“抓特色、上规模、带产业”的发展思路,瞄准特色产品桑葚,多措并举不断推进桑葚产业化发展水平。   采桑踏青出生计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当地就有采桑踏青的民俗。那一天很热闹,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突然涌出万人之众,欣赏这田园风光,寂静的山村随之也沸腾起来。   虹南村南沟桑葚(当地俗称桑粒),农民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5—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从最初的房前屋后栽植、到今天的基地化生产,已历经200余载。多年经营桑葚使南沟果农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 老桑农选育出了只有南沟才有的独特品种 ,南沟桑葚“果大、色亮、味甜、口感好”,正是凭借此特色,南沟桑葚驰名省内外。   2011年,当地政府因势利导,为发展这一特色产业举办了第一届“采桑节”,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端午节那天,由四面八方赶来参加“采桑节”的车辆人流组成壮观场面:在通往南沟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载满游客的车是一辆接着一辆,附近骑自行车来的或步行走来的不计其数,热闹非凡。往山里走,放眼望去只见山坡上、沟岔里、道两旁、院子里铺天盖地的到处是桑树。前来采桑的游客们来到这里就像置身自己的家园,高高兴兴,有说有笑地采摘着。当游客担心地问采摘桑葚是否收费时,村民郭崇山说:“我们这里人可不小气,这里的桑葚多随便吃,没人管,就当待客了,要是多买,一律凭赏,钱多少无所谓。”人们走走停停,边赏景、边品尝甘甜的桑粒;有的三五成群在树底下露宿野餐;也有的爬到山上欣赏支股山的魅力风景,并留影记录着这里美好的一切。   绿色产品货紧俏    由于南沟桑葚园周边10公里内没有厂矿,没有环境污染。桑园建在山坳里,早春气温高;光照充足,四面有山环绕不受季节风影响。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高,再加上该地独特的红色园土,有机质及铁等矿物含量高,非常适合桑葚果树生长。品种统一,栽植密度适宜,果园整齐一致,树势健壮,通风透光,源自天成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味道独特的南沟桑果。   一到采摘季节,很多外地客商纷纷收购南沟优质桑葚,南沟桑葚80%都批发给前来收购的客商,只有一小部分在本市附近地区销售。2012年4月, 桑葚注册了“南沟”商标 后,这桑葚更是身价倍增,供不应求。销售沈阳、大连、阜新、锦州等城市。市场价格每公斤16—20元,批发价格每公斤6—10元。年销售额300万元左右。南沟桑葚具有好管理、结果早、成型快、成熟早、上市早、价位高、纯绿色、无公害、药食两用、能烘干、做果酱制酒等特点,特别适宜规模化生产,可有效拉动桑葚种植业发展。   合作社助推大产业    由于过去南沟桑葚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小等原因,这一传统产业逐渐萎缩。为适应市场经济,推动桑葚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也为了改善果农的经济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2011年初,在虹螺岘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沟村村民成立了葫芦岛市南沟桑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入股方式筹集资金150万元,在虹南村南沟承包荒山500亩,启动二期桑葚幼树种植1.3万株,建立了虹南南沟桑葚示范基地。基地计划投资350万元,规划栽植桑葚果树8.6万株,建设期从2011年4月—2015年12月,期限为5年。基地内设置4个区,最终建成集生产、冷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果业示范基地。   基地建成后,年生产桑葚大约400万公斤,可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利润300万元,可带动桑葚种植户150户致富,吸纳安置农村闲散劳动力500人就业,并通过自筹方式,铺筑运输道路3000延长米,修作业路3000延长米,修竹节壕500米,完善了基地的配套设施,加快了基地的投产使用。基地在葫芦岛南沟桑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技术依托南票区农村经济发展局果树站。推行标准生产,果园有专职技术员指导,实施投入登记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截至目前,南沟结果成树面积已达到500亩,年产量45万公斤。计划3年内再栽植1万株,达到1500亩,产量突破50万公斤,年销售额500万元。目前,基地内已有桑葚种植户84户,吸纳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30人就业,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户80户致富。 果桑:第三代水果中的新贵(桑树;果桑;桑椹) 来源:《中国林业》杂志2009年第2A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吃好、穿好、住好等物质条件,他们更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很多人喜欢走出闹市,到郊外去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也希望有亲身体验劳动的机会。近年来,各地建立起来的各种生态经济观光采摘园正是这样的去处。桑果1993年被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第一植物名单,它是集营养、保健、药用于一身的第三代水果中的新贵,被誉为“21世纪最佳保健圣果”。因此,以产桑果为主的果桑无疑是建立生态经济观光采摘园的最佳选择之一。 一、果桑的生态价值 桑树的植物学特性,决定了它的生态功能。桑树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在降水量200毫米上下的干旱荒漠区仍然能以基本状态自然生长发育。桑树的根系极为发达,根系自然伸展面积为树冠投影面积的几倍乃至几十倍。有着贮水功能的根系网络,有极强的遏制风沙,保持水土的能力。根蘖能力强,耐砍伐。桑树的抗性强,能忍40℃的高温,能耐零下30℃的低温。土壤pH值在4.5~8.5之间均可生长,土壤含盐量在0.2%时可正常生长。因此桑树对土壤,对气候具有非常广的适应性,容易繁殖,给大面积推广带来方便,它已成为绿化荒山,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 二、果桑的经济价值 桑果的营养保健功能,决定了其经济价值。 桑果的营养。成熟的桑葚明亮晶莹、酸甜可口、风味极佳、营养丰富,它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萝卜素、7种维生素以及人体必须的16种氨基酸和钙、铁、磷、硒等微量元素,其中硒的含量是葡萄的12.4倍,是“天然的富硒之王”。 桑果的药用历史悠久。其药用保健价值在古籍药书如《中国大药典》、《唐本草》、《本草拾遗》、《本草求真》、《随息居饮食谱》等中均有记载。桑葚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补肝益肾、滋阴补血、明目安神、滋肠润便等功效。紫葚中含有丰富的抗癌物质白藜芦醇,各国都在研究它的提取方法。现代医药研究表明,桑葚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造血细胞的生长,防止人体动脉硬化,促进新陈代谢作用,长期食用可以延年益寿。 桑果的深加工。因桑果加工无需脱皮去核,工艺简单,出汁率高达80%,加工应用领域极为广阔。目前涉及桑葚加工的企业和研究单位已有数十家,其中几家大型企业已创出了知名品牌:如杨陵红桑果、北京国森、陕西圣桑等。深加工产品有桑葚罐头、桑葚蜜饯、桑葚果汁、桑葚膏、桑葚酒。桑葚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已经打开和正在扩大,据介绍,以100%的新鲜桑葚为原料,经特殊工艺精酿而成的一种色、香、味俱佳的干红桑葚酒,其中所含的白藜芦醇是市售名牌干红葡萄酒的两倍,具有软化血管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在国际市场非常俏销。还有从桑葚中提炼出的天然色素——桑葚红,其花青素含量高,色素稳定,正成为其他果品无法替代的鲜果色素,其市场价格比黄金还贵。 三、观光价值 果桑集观叶、观果、品果于一身。非果季节,单是那满眼的郁郁葱葱的桑园,肥厚硕大、翠洁欲滴的桑叶就足以让人陶醉。夏初,适逢五一黄金节,正是桑葚成熟的季节,紫红桑葚挂满了挺拔修长的枝条,犹抱琵琶半遮面般地藏于翠叶之下,与绿叶相伴辉映,形成了如诗如画的风景。 四、采摘乐趣 穿越在桑林中,手提小篮,采摘着油润亮泽的桑葚,而且相中哪个采哪个,那种感觉是无比惬意的。忘记了工作,忘记了烦恼,忘记了都市的混沌与喧嚣,尽情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宁静与和谐,愉悦中轻松锻炼了身体。采摘的体验不同于健身房的僵硬机械,也不同于一般旅游的一路奔波,一路走马观花,非常疲惫,它让你实实在在地享受休闲与快乐。 五、建立果桑采摘园的现实意义 果桑繁殖容易,管理简单,技术成熟,易于推广。果桑病虫害极少,几乎不用药,适宜生产绿色食品,有市场潜力。果桑适生范围广,不用占用良田耕地,荒山秃岭、滩涂、沟坡都可种植,观光园的面积可大可小,距市可近可远,既能保持水土,又可调节气候,还美化绿化了山川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果品结构,丰富当地的水果市场,让人人都能享受人间圣果。目前桑葚市场远远没有普及,很多地方是吃不上桑葚的,发展果桑不失为一项民生工程。 葫芦岛市建昌县头道营子乡今年种植8000亩酒葡萄 葫芦岛市林业局(2011-04-11)   4月6日,地处西岭上的建昌县头道营子乡已动用11台机械开沟犁地完毕,做好栽种酒葡萄前的准备工作。为确保河北嘉泰干红葡萄酒项目在建昌顺利实施,建立基地并提供充足的原料,头道营子乡党委、政府狠抓一个早字,从去年秋天就组织80名乡村干部到7个村入户宣传种植酒葡萄的好处、市场前景和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征求农民的意见,政府出资先后四次组织种植大户和科技能手到昌黎参观学习,开阔视野。 抓细。他们利用去冬今春农闲季节,多次聘请专家指导和利用多媒体远程教育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已培训酒葡萄种植户300多人次。 抓实。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乡里每天出动作业车辆11台,保证了开沟工作如期完工。乡政府多方筹资400多万元,用于开沟、回填、打垄、补偿及水利配套等前期工作,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葫芦岛市建昌县积极谋划抓好干、鲜果生产基地建设 葫芦岛市林业局(2011-01-12)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葫芦岛市建昌县积极谋划抓好干、鲜果生产基地建设。一是以省委、省政府发展“一县一业”的战略部署为契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大屯、雷家店乡优良苗木繁育中心为扩繁基地,以黑山科、二道湾子、娘娘庙、大屯、和尚房子、养马甸子、谷杖子、八家子、玲珑塔、小德营子、药王庙、巴什罕、雷家店、杨树湾子、汤神庙等14个乡镇为主,重点发展优质良种 薄皮核桃 ,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全县优质薄皮核桃(复种)总面积发展到 10万亩。栽植薄皮核桃树330万株,总产干果 1.65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二是以河北昌黎佳泰集团为依托,在喇嘛洞、汤神庙、头道营子、新开岭等乡镇发展 酒葡萄 生产基地3.5万亩,葡萄总产达到8000万公斤,总产值实现1.6亿元。三是重点在和尚房子、养马甸子、新开岭、大屯、贺杖子、魏家岭、老大杖子等乡镇发展优质 梨、苹果、山楂 等水果生产,预计发展面积15万亩,年平均新增果树50万株,平均单产提高到1000公斤。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全县水果总面积达到30万亩,鲜果总产达到50万吨,实现产值8亿元。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力争使建昌县鲜果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使其成为建昌县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 葫芦岛建昌:60多个果园推广应用果树“人造树皮”保护剂 葫芦岛市林业局(2010-12-20 )      近日,为有效预防降低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建昌县果树专家服务组与建昌县联赢果树栽培合作社联合,从陕西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人造树皮”保护剂。   该产品含有大量的腐殖酸及微量元素,在果树伤口及病斑刮除后涂抹,能形成一种厚而坚韧的膜层,并与树体紧密结合而不易脱落,能有效防止树体创伤部位水分散失,提高树体含水量,营造不利于腐烂病菌扩展蔓延的环境,阻断病菌的入侵,同时病斑复发率低或者不复发,是果树修剪期和早春防治腐烂病最理想的树体保护剂。这种“人造树皮”树体保护剂,已在该县牤牛营子、素珠营子、石佛、汤神庙、杨树湾子等8个乡镇的60多个果园推广应用,并为今后部分果园抵御腐烂病增强树势奠定了基础。 葫芦岛:建昌县引种“韩国大枸杞”带领农民致富 葫芦岛市林业局(2010-08-31)    建昌县枸杞科普示范基地座落在素珠营子乡佟杖子村,占地120多亩,模式为“基地+协会+合作社”。有固定职工15人,技术骨干8人,技术顾问7人。总投资100余万元,落实科普示范基地100多亩,引进示范 韩国大枸杞 ,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辐射带动黑龙江、吉林、内蒙、辽宁等4省,15个乡,20个村5000余户。2009年协会直接经济效益130万元,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5000元。几年来,先后从辽宁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北等引进、示范了韩国大枸杞等新品种、新技术。其中,已示范成功的“韩国大枸杞”当年投入当年回本,2年以上亩效益1万元,促使“韩国大枸杞”等在全县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中形成了产业化优势。2008年基地被中国科协、财政部命名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杂交榛子扦插育苗在辽阳取得成功 林业厅产业处(2010-08-20) 榛子为榛科榛属植物,是世界上四大干果之一,经济价值高,但因限于种子、压条、嫁接等繁殖方法的限制,榛子优良品种的扩繁及栽培技术一直亟待解决,扦插繁殖技术用于榛子繁殖具积极的现实意义。   辽阳市 大福元农业有限公司 2002年引种栽培杂交榛子2万余株,现采用直立压条方式育苗,年产苗木数量20-30万株。但按此方法育苗后母树长势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生产实际问题,公司与相关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在杂交榛子扦插育苗生产上进行研发,并有了实质性突破,取得了成功,今年已扦插10万株。   杂交榛子扦插育苗技术,是以杂交榛子树每年5月到8月期间生长的萌蘖枝和新枝作为原材料,经整理修剪后形成12厘米左右的扦插枝断,在扦插棚内培养基上进行扦插,对扦插枝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温度、湿度、药剂和培养基透气度的控制使其生长,培养成扦插苗,经冬储后第二年移植到营养杯中生长,移栽时间可到雨季。   这一技术的成功使榛子优良品种扩繁及栽培技术方面跨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博主简介: 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学士学位,无党派人士,辽宁省喀左县人。现任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教授级高工(3级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林业科技》和《林业世界》三刊编委,《中国林业网》和《新农村商网》林业科技(在线)咨询专家,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朝阳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朝阳市老科协理事。曾任辽宁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成员(1993-1995年)。主要从事应用生态及种群生态和数学生态学、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抗旱保水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3项,发明专利3项(1项正在申请中),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翻译和发表日文林业科技资料数十万字,主编专著3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论文集1部。 联系方式: zzllxx5168@126.com;13942112010(微信同号);QQ号:527813275 http://www.xbmiaomu.com/vip/zzllxx5168/ ; 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个人分类: 新品种新技术|12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盛夏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之旅
热度 10 Hongbolu 2013-7-29 23:32
2013年7月中旬,我们从内蒙古赤峰市开车去兴安盟的阿尔山考察。7月15日一天都是在雨中行车,无暇顾及草原景色,晚上在兴安盟的科尔沁右翼中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呼舒镇)歇息。16日早晨雨停,我们先游览了其北部的翰嘎利水库,又参观了白音胡硕铁路医院,然后沿国道向北行驶。由于天气逐渐晴朗,草原的景色一览无余,不得不经常停车拍摄,沉醉于大自然的美艳与雄浑之中。 先展示部分旅途中的照片供大家欣赏,明天再抽空放阿尔山的照片。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037 次阅读|20 个评论
帅呀:马
热度 25 lixuekuan 2013-7-2 09:27
李世春 老师在《 多牛! 》博文里评论: 牛属于自然科学,牛院; 马属于社会科学,马院。 有牛有马,就是文理结合。 刚看到还没有理解,仔细琢磨并联系实际 李世春 说的太正确了。 刚刚入校的时候与外语系的同学在一起住,谁是化学系的谁是外语系的根本不用介绍。 俺去杭州,从未谋面的 陈湘明 和 卫军英 老师请俺吃饭,不用介绍我就能猜道谁是谁。 1、看到这匹马就想起李小帅。 2 3 4 5 6 7 8 9 10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736 次阅读|84 个评论
驯马与千里马
热度 25 lixuekuan 2013-6-28 09:15
去草原除看风景、吃羊肉外,最受欢迎的节目就是骑马了。游客骑上马,牧民在前面牵着,慢慢悠悠地在草原上溜达。感觉不是在骑马,好像是坐马。 这些马特别听话,从不发脾气,任由游人“坐来坐去”。 当马当到这个份上也算功成名就,在马圈里由牧民伺候着,好吃好喝,不需要自己辛苦地出去找草吃,而且不时还能改善生活,吃上点豆子、玉米这些精饲料。 这马就成为了奴马,别说一日千里,每天跑20里也就不错了。 因为牧民不能让它跑太快,怕摔着游客。游客不敢让它跑太快,怕摔了自己。 马从小就是要当奴马?非也! 很多马从小还是有远大志向的,也想当千里马。 可长大的过程,尤其是进了马圈后小时候的理想就灰飞烟灭了。 马圈主教育他们:你们一生的任务就是让游人骑着玩,不是上疆场拼杀打仗,不是一日千里去送信。我需要的是听话的马、慢慢悠悠过日子的马、不要惹事的马! 从此,这些马开始学习怎样有礼貌地与人类相处,不与人类争辩,在人类面前不耍马脾气。 并不是所有的马都是这样安于现状,总有几匹调皮捣蛋、还固守着小时候当千里目信念的马不听话。 有这样的马怎么办?马圈主雇佣的驯马师出现了! 威逼、利诱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开始了体罚。 马鞭子、树枝子什么都可以作为刑具。 下面照片就是证据,看看驯马师怎么体罚不听话的马的! 1、穿迷彩服驯马师骑的马是还想当千里马的马,穿红色上衣是另外一个驯马师。 2、准备好,驯马开始 3、看红色服装驯马师的表情 4、看到红色驯马师手里的刑具没有? 5、前面那匹马还有点不服气 6、准备好,两匹马开始飞奔。 7、开始体罚,让后面另外那匹不太听话的马看着打前面那匹马。杀鸡给猴看。 8、一个回合下来,这匹“千里马”就听话多了。 9、准备第二次体罚。 10、就这样一个上午来回进行了5次之多。周围都是将要被体罚的马,让这些马看着体罚最不听话的马。直到把这匹马驯的服服帖帖。 11、看到这个驯马师的表情就让马害怕。 12、又要挥起树枝体罚下一匹马了!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9173 次阅读|81 个评论
热烈欢迎神舟十号回家!8时许着陆内蒙古 CCTV直播
xupeiyang 2013-6-26 07:12
热烈欢迎神舟十号回家!8时许着陆内蒙古 http://news.qq.com/zt2013/shenshilive/003.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神十返航# 【张又侠宣布神十任务圆满成功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宣读贺词】中央军委委员、任务总指挥长、总装备部张又侠刚刚宣布,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也宣读贺词,并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http://t.itc.cn/PhG8K 【精彩回顾:航天员出舱】 6月26日,这是圆满完成任务的三位航天员张晓光、聂海胜、王亚平自主出舱后向人们致意。当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看图# 【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张晓光出舱】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张晓光在聂海胜之后依次出舱。王亚平、张晓光笑容可掬,状态良好,三人敬军礼致意,并接受了当地人民献上的哈达。(央视) 张晓光:我们是追梦的人,也是圆梦的人。我们航天人秉持一个理念,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航天梦永无止境。 【神十返回舱降落画面】2013年6月26日上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http://t.itc.cn/fkGNP #神十回家# 【3分钟回顾神十返回精彩过程】神十在太空遨游15天后,于今晨8时许在内蒙古安全落。神十航天员即将出舱。3分钟短片,回顾神十从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到成功着陆的精彩过程! http://t.itc.cn/fKy44 视频集: http://t.itc.cn/P89j9 ( @ 新浪视频 ) 【今日看点:神舟十号回家!】今天8点左右神舟十号返回舱将返回地面。在太空15天里,3名航天员完成交会对接、太空授课等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央视新闻频道及央视新闻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将全程直播。让我们一起迎接航天员安全回家!手机直播 http://t.itc.cn/PhY95 网络直播 http://t.itc.cn/pjUN5 【神舟十号8时许着陆内蒙古 航天员早餐吃清炖羊肉】本月11号发射升空的神舟十号飞船,在完成各项任务后,将于今日踏上归途。根据安排,神十飞船将于26日上午8时许返回地面。航天员将在专用的医监医保直升机上吃上第一顿饭。据悉,此次宇航员早餐的主菜是一道清炖羊肉。视频直播 http://t.itc.cn/fTbAB #神十返回# 直播中【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6月26日,神舟十号飞船将于8时许返回地面,图为北京飞控中心记者拍摄到的神十返回舱内画面。点击进入中国网记者从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回的现场报道!直播间: http://t.itc.cn/PduVS #神十# 【神十返回舱安全着陆】神十返回舱已安全落地!落地前,航天员报告感觉良好!地面搜索分队已从待命地点出发!期待航天员出舱!直播 http://t.cn/zHHHytV #神十返回# 【预计60分钟后神十航天员出舱】神十返回舱已安全落地!工作人员检查返回舱后,打开了舱门,欢迎航天员归来!医监医保人员进入返回舱为他们检查身体,三人身体状况良好!聂海胜、张晓光纷纷竖起大拇指。约60分钟后,神十航天员将会出舱。神十落地瞬间视频: http://t.itc.cn/fCsqu #欢迎神十回家# 医务人员与航天员交流,询问状况。航天员从落地到出舱需要数十分钟。航天员需要重新适应地球重力,事实上他们现在在舱内相当于挂着。。。航天员会不会觉得很重很重呢 神十返航# 【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医监医保人员介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医监医保人员正帮助航天员进行重力再适应过程。 http://t.itc.cn/PhG8K 返回舱舱门打开,医监医保人员进舱协助航天员。(央视网记者央视网记者杨芳 倪杨报道) #神十回家# 【返回舱舱门打开啦!】据央视直播,目前,神舟十号返回舱舱门已经打开,医监医保人员正与航天员交流。 欢迎回家! #神十返回# 【航天员回家的第一顿饭吃什么?】央视记者冀惠彦带回现场报道:神十航天员落地后吃的第一顿饭,像妈妈做的家乡饭,有小花卷和蛋炒饭,米粥和面片粥,榨菜肉丝、酱牛肉、清炒土豆丝、清炒西兰花、芥兰和萝卜炖羊肉,还有苹果和桃子。约20分钟后,航天员即将出舱。直播 http://t.itc.cn/PhY95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3142 次阅读|4 个评论
风吹草低见牛羊
热度 28 lixuekuan 2013-6-24 10:07
在草原见到一大群羊,与牧羊人一家聊了一会天。 这群羊有800只之多,全部是绵羊,40多岁的两口子带着70多岁的老妈在草原上放牧。 现在羊肉很贵,就是在草原上一只羊也要1000元左右,800只羊就是80万。 可惜的是这些羊不是他们的,他们全家是替别人牧羊,东家每个月给他们发4000元的工资。 我问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养群羊哪? 牧羊人说:现在的大部分牧场都分给了个人,没有自己的牧场是不能随便养羊的。 牧羊人自己没有牧场,只能给别人家放牧维持生计。 1 2 3 4 5 6 7 8 9 2009年夏天曾经去锡林郭勒草原拍风景,原片已经刻盘存档。这是在其它网站被压缩过的片子, 这几张片子感觉把“风”的效果拍出来了。吴中祥老先生认为怎么样?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7967 次阅读|80 个评论
鸿雁一家的幸福生活
热度 21 lixuekuan 2013-6-16 11:40
在内蒙古广阔的草原上,看到一片水面,当地牧民叫这样不大的水面为泡子。 我站在泡子边一个较高的沙丘上,饶有兴趣地看着水边饮水的牛羊。 这个沙丘上用石头建了一堵高高的围墙,牧民告诉我这是为牛羊避风用的。看围墙附近那么多牛羊的粪便就知道这个地方牛羊经常光临。 为什么把避风的地方选在沙丘上,而不是避风更好的沙凹里? 牧民说,如果风带沙子,牛羊在沙凹里容易被沙子掩埋。 就在这闲聊时刻,我看到了一个红白相间的大鸟在水面上翱翔,我迅速支好相机拍了几张,真不错当时我的相机安装的是70~200的镜头。尽管这个镜头已经是我最大的长焦,可拍远方飞翔的鸟还是太短了。 我马上问随行的牧民朋友:这是什么鸟?他答曰:这是鸿雁。 可我回来在百度上查找鸿雁的照片,大家的照片都是在美国常见的那种又像鸭子又像鹅的大雁。 哪位知道这鸟的名字?告诉俺一下,让俺长知识。现在暂且叫她们“鸿雁”,有了确切的名字我再修改。 尽管镜头不够长,为了不打扰这家鸟,我没有再靠近拍,就在这石头墙后用相机记录这难得的和谐、幸福的时刻。 大鸟慢慢降落在水面,突然发现水面上还有8只小鸟,原来这是一家呀。 这些小鸟一会跟着大鸟在水面上游泳,一会钻到水面下无影无踪。 为什么就一只大鸟带着她们?牧民朋友告诉我,也许另外一只大鸟飞出去觅食了,一会肯定回来。 这个时候一群马飞奔到来水边饮水,也许马蹄声惊着了这家鸟,小鸟迅速潜到水面下,大鸟发出很响的叫声。 也许是听到了鸟的叫声,没有过两分钟,天上就看到与大鸟一样的另外一只鸟在天空中飞翔。这只大鸟没有降落在水面,而是直接降落在小鸟与马群之间的水边。警觉地注视着马群的动向。 马群到离这家鸟较远的水边饮水。 这家鸟又幸福地在这片相对安静的水面上生活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5516 次阅读|52 个评论
[转载]关于研究实施“海水西送工程”的建议
热度 1 xjtuhyg 2013-4-25 09:47
关于研究实施“海水西送工程”的建议 关键词:海水西调, 内蒙古,煤炭资源,煤化工 , 淡化海水,试点工程,京津地区,南水北调 作者:李炳坤 唐元 董忠 原载:《高技术与产业化》2008年3月号 作者简介:李炳坤: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唐元: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 董忠: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副司长。    去年5月以来,我们就海水西送、防沙治沙、改善生态、开发煤炭资源等问题开展调研,广泛听取了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林业局、气象局、海洋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水利水电工程研究院等单位有关专家的意见,并到内蒙古、天津、北京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表明,海水西送工程是一项工程上可行、操作性较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巨大的工程,可以起到“利用海水资源、解决三大难题”的作用,即通过实施渤海海水资源西送工程,解决我国北方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生活缺水和能源开发用水等三大难题。 建议 把这项宏大工程尽快纳入国家议事日程,开展跨学科研究,在科学论证基础上适时实施。   一、实施“海水西送工程”的必要性   1、北方沙化严重,生态恢复需要水。 我国是世界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8.1%。严重的沙化,导致北方大片国土荒芜,湖泊干涸,扬尘加剧,沙尘暴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京津等北方地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国每年因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已影响到近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治理沙化既是功在当代的战略任务,更是惠及子孙的千秋大业。导致沙化的根本原因是缺水,治理沙化的根本之策也在水。有了水,才能镇压干涸湖泊沙尘、缓解扬尘天气,推进植树造林、恢复草原植被、发展生态农业,才能有效治理北方沙化问题。   2、北方煤炭资源丰富,开发能源需要水 。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北方地区是我国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据初步勘查,新疆和内蒙古煤炭储量分别为2.19万亿吨和1.45万亿吨,居全国第一和第二位,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且相当部分为可露天开采的褐煤整装大煤田,具有埋藏浅、煤层厚、结构稳定、开采条件好等特点,特别适合就地大规模发电和发展煤化工。但是,由于缺水,新疆和内蒙古的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较低,已有煤炭开发项目大量抽取地下水,使湖泊干涸、草原萎缩、生态环境恶化。解除缺水制约,是开发新疆和内蒙古煤炭资源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   3、利用渤海海水是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现实选择。 解决北方供水问题的途径大体有三条:一是取黄河水,二是南水北调,三是用渤海海水。由于黄河水资源有限,流域地区只能严格按照规定份额取水,主要满足人民生活用水;受水源地水资源有限等因素限制,南水北调有限的调水量只能满足北方部分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因此,通过第一、第二途径解决北方地区生态恢复和煤炭开发的用水需求都是不现实的。而渤海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距最近的沙地和煤炭资源地仅500多公里,利用渤海海水作为改善北方生态环境、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的水资源,是惟一现实的选择。    4、北方沙漠地质构造为海水西送工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一是沙漠同纬度连片分布。我国北方沿内蒙古、甘肃、新疆由东向西分布8大沙漠,均在北纬42线上下,分别是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二是沙漠高差不大。除科尔沁沙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海拔高度在900多米以外,其余沙漠均在1200~l300米,位于第二地理梯度上,高差不大,并呈现东高西低格局。三是沙漠湖泊众多。各个沙漠都有若干构造盆地,分布众多湖泊。由于湖水蒸发和生产生活用水不断增加,干涸湖泊逐年增多。目前仅内蒙古就有干涸湖泊307个,面积2588平方公里,较大的干涸湖泊有查干淖尔、黄旗海、呼和淖尔、察汗淖、吉兰泰和居延海等。以上特点为大规模、低成本实施海水西送工程创造了条件。   二、海水西送工程的初步设想   1、海水西送工程的总体思路。 通过提扬工程将渤海海水分级提升到海拔1300米左右高度灌注盐湖,然后通过自流管道,由东向西、接力棒式地输送到各大沙漠的盐湖,在沙漠带上形成一连串“人造海”。同时,利用海水开发煤炭资源,建设大规模煤电集群和煤化工基地;利用煤化工和电厂发电产生的废热淡化海水、提取海洋化工原料,大规模发展海洋工业特别是盐化工业;利用淡化的海水,恢复内蒙古湖泊湿地,开展植树造林,发展绿色农业。由此形成海洋资源、生态资源和煤炭资源联合开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达到防沙治沙、恢复生态、开发煤炭、美化国土的目的。   2、海水西送工程的技术路线。 海水西送工程应当按照总体规划、试点先行、由近及远、分期推进的思路展开。    第一步,推进试点工程。 试点思路:从辽宁葫芦岛调水,治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开发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田,发展海洋工业和生态农业。试点内容:一是调水工程。建设从葫芦岛到锡林浩特615公里的海水传输通道,形成年调水14亿立方米的送水工程。二是海水淹没盐湖工程。调水沿途淹没20个左右干涸盐湖,形成400平方公里湖面,最终送到查干淖尔盐湖,形成面积24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约10亿立方米的海水湖。三是煤电、煤化工工程。以查干淖尔为中转水库,向胜利煤田送水发展煤电和煤化工,近期建设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就地用于100亿立方米液化煤气生产和600万千瓦火力发电,并向京津地区输气、输电,满足京津地区燃气和电力需求。远期将建成年产4亿吨煤的露天煤矿,形成电力装机4000万千瓦、年产燃气1000亿立方米的煤电、煤化工生产能力。四是海水淡化和海洋化工工程。近期,利用煤化工和煤电余热年产淡水3亿吨,还可以利用海水湖湖面冬天结冰造淡水。同时年提炼海盐960万吨,发展海洋化工产业。五是淡水利用工程。用淡化的海水充实锡林河湿地和呼和淖尔湖,形成面积200平方公里、库容2亿立方米的淡水湖。淡水除了用于当地工业、人畜用水,主要用于浑善达克沙地种植草木、生态恢复、发展绿色农业、防沙治沙等,最终建成40万平方公里的绿化面积。淡水较多时,还可以考虑向河北、北京部分地区调水。    第二步,在试点成功基础上建设一期工程。 一期工程的目的是根本缓解北京周边地区沙化问题、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改善内蒙古生态环境,同时为华北地区提供淡水资源。工程思路是:从天津塘沽调水,经海河、永定河、洋河河谷,建设调水路程530公里、提水高度1280米左右、年调50亿立方米的调水工程,将海水送至内蒙古集宁市黄旗海和岱海,形成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库容50亿立方米的集水库。以黄旗海和岱海为集水配水中心枢纽,向海拔高度相当的库布齐、毛乌素沙漠调水,分水线路合计在500公里左右,大致可形成3万平方公里、库容300亿立方米的内陆“人造海”。同时,利用海水大规模开发内蒙古中西部煤田,更大规模地淡化海水、发展海洋化工工业,大范围增加湿地、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从根本上改善北京周边地区沙化问题和生态环境,补充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等地淡水资源。    第三步,择机推进二期工程。 时机成熟时,推进以甘肃、新疆生态治理、煤炭资源开发为目的的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将在试点工程和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建,增大调水容量,形成年调水300亿立方米的调水工程。同时,以库布齐、毛乌素的盐湖为集水配水中心,延伸调水线路,形成主干线调水线路2900公里左右(从天津塘沽引水到最西边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距离)的海水西送工程,同时启动新疆哈密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和沙漠生态恢复工程,形成沙漠“人造湖”和湿地几十万平方公里。   三、“海水西送工程”的作用分析海水西送工程”   1、镇压干涸湖泊,减少北方地区尘暴危害。 内蒙古、甘肃、新疆地区的干涸湖泊含有大量粉尘,是京津等北方地区尘暴的主要粉尘来源(据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粉尘能谱分析和电镜扫描分析,北京等地尘暴粉尘的96%来自干涸湖泊)。近年来扬尘规模逐年扩大,导致京津地区尘暴危害日益严重。治理沙化,必须首先治理干涸湖泊。实施海水西送工程,逐步恢复湖泊,可以镇压干涸湖泊粉尘,是消除京津地区尘暴源的根本措施。   2、破解缺水难题,大规模开发北方煤炭资源。 北方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因为水资源匮乏而难以大规模开发。海水西送工程的实施,将使内蒙、新疆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成为可能。据测算,仅试点工程的实施,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田就可以在10年内建成年产4亿吨煤的露天煤矿,形成电力装机4000万千瓦、年产煤气1000亿立方米的特大煤电、煤化工基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保障。   3、大规模淡化海水,为北方地区增加宝贵的淡水供给。 在煤化工、煤电生产基地,利用生产余热大量淡化海水,可增加北方极为匮乏的淡水资源,同时通过采集海水湖冬天结冰也可以产生大量淡水。这些淡水可以利用已经干涸和尚存的淡水湖作为调节水库,满足当地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并向京津晋冀等缺水地区供水。同时,利用淡水可在当地植树造林、恢复草原,并利用先进滴灌、喷灌技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人工草场和现代畜牧业,促进集约高效利用北方土地,进而可以降低牧民对草原的依赖,减少过度放牧对草原的破坏。   4、大面积增加水面和湿地,改善北方沙漠地区生态环境。 用海水和淡化海水灌注盐湖和淡水湖,可以在沙漠地区大面积增加水面和湿地,有利于逐渐固定周边的流动沙丘,增加临近地区降雨和相对湿度,改善沙漠生物群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多种生物特别是沙生耐旱植物生长,进而为沙漠生态的自然恢复和生物治理创造条件。   5、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是在煤炭加工环节提高利用效率。我国传统煤电和煤化工生产过程煤炭热利用率只有40%左右,有近50%的余热排放,用这些废热淡化海水,是典型的“变废为宝”。不但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可将煤炭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还可以减少废气排放,大幅降低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二是在开采环节可以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由于露天煤矿采煤几乎可以实现100%资源回采率和零死亡率,按照目前全国煤炭资源回采率50%、百万吨死亡2人计算,在内蒙古等地多开采1亿吨露天煤,相当于全国节约1亿吨煤炭资源,减少200人死亡。三是减少盐田对土地占用。我国目前年产海盐1800万吨左右,盐田占地37.6万公顷。仅海水西送试点工程的实施,就可生产复合海盐960万吨/年,并通过“盐场西移”,解放全国2/3的盐田土地,缓解沿海地区土地紧张矛盾。四是减少京津地区燃煤污染。试点工程煤气输送到京津地区后,可以充分保障京津地区燃气需求,加快燃煤电厂和供热锅炉改造,变燃煤为燃气,减少京津地区直接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总之,海水西送工程不仅可以改善北方生态环境,还可破解内蒙古等地缺水难题,为保障我国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战略举措。   四、“海水西送工程”的可行性   影响海水西送工程可行性的关键问题有:高扬程、长距离海水输送工程是否可行,海水对沙区生态环境是否有负面影响,渤海海水污染如何处理,工程能源需求如何满足,工程建设投资如何筹措等。初步调研结果如下:    第一,高扬程、远距离调海水在工程技术上是可行的。 从国际上看,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干线抽水总扬程1154米,输水渠道1102公里,输水站总装机153万千瓦,年调水52亿立方米。从国内看,“引黄入晋”工程南干线抽水总扬程636米,输水线路总长453公里,年引水量12亿立方米,已经建成运行;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施工难度不亚于海水西送工程,没有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此外,与“引黄入晋”和“南水北调”工程相比,海水西送工程沿途基本不存在拆迁和文物保护等问题,工程实施较为简单。虽然国内外目前还没有远距离调海水的现成经验,但我们所接触的工程技术专家一致认为,立足现有科技条件,完全可以解决相关工程技术问题。   第二,海水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避免。 在海水输送、储存和转换过程,通过选择合理的工程方法和工艺技术,完全可以避免海水渗漏对环境的影响。一是在输水环节,采用耐腐蚀、高强度玻璃钢管道,可以避免管道破裂并保证管道50年以上的可靠运行;采用地下深埋管道的输送办法,可以避免海水冬季结冰的影响;采用抗高强度地震设计、全线自动检测监控和设置管线事故控制阀门等措施,可以规避地震等非常因素的破坏。二是在储水环节,干涸盐湖有较为严密的防渗层,以干涸盐湖为海水储水池,不会造成海水渗漏影响周边深层地下水。三是在使用环节,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已在沿海一些发电厂规模化应用,海水湖结冰大规模淡化海水也非常现实,通过这些途径完全可以变海水为淡水,并为北方提供珍贵的淡水资源。   第三,渤海海水污染可以预防。 渤海海水污染较为严重,实施海水西送工程,可以加快渤海湾海水流动,改善该海域生态。同时为了避免将严重污染的海水西送,可以在取水环节采取预处理措施。具体办法是:一是建防波堤,形成海水污物沉降池,水下铺设管道从污染较小的外海深水处引海水至沉降池。二是通过物理方式和化学方式,对沉降池内海水预处理,加快海水污物沉降,去除海水中有害物质,包括悬浮物、胶体、钙盐、溶解气体等。三是定期清除沉降池内污物,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当然,解决渤海海水污染问题的根本措施是环渤海地区加强排污控制,努力做到废水零污染排放。   第四,海水西送工程的能源需求可以得到保障。 据测算,试点工程需要的电力较少,目前华北电网完全可以供给。一期工程引水50亿立方米,年耗电200亿度,需要泵站装机总容量280万千瓦。二期工程,年调水300亿立方米,年耗电1400亿度,需1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对于这样的电力需求,可以采取以下办法解决:一是利用电网夜间低谷电力,不但可为电力系统负荷“填谷”,还可以减少水电弃水。二是利用调水沿线丰富的风力资源开发风电解决。三是通过内蒙新建煤电厂解决。    第五,海水西送工程是赢利能力较高的项目。 初步测算,在没有考虑海水生态治理项目的情况下,海水西送试点工程近期项目需建设总投资548亿元。其中:煤化工工程建设投资103亿元,海洋化工工程建设投资62亿元,海水输送工程建设投资143亿元,煤电项目投资240亿元。项目年收入为199亿元,运行成本为97亿元,项目税前效益为102亿元,税后利润为62亿元,只需9年左右就可收回投资,表明该项目有较好的盈利能力。这样的投资项目完全可以通过企业业主社会融资方式解决投资需求,政府主要承担海水灌注盐湖、植树造林等公益性生态治理项目的投入。另据框算,一期调水工程预计需建设投资700多亿元,这样的投资规模,通过企业、社会和政府多方面筹资,是可以解决的。二期调水工程建设需要投资6000多亿元,建设周期较长,从我国经济发展前景来看,在若干年以后也是能够逐步达到的。   五、几点建议   实施“海水西送”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环保工程,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集于一身的明显特点,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善,意义重大而深远,应当尽快纳入国家议事日程。具体建议如下:    (一)明确开发思路,加强综合研究。 形成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导向、企业运作、综合开发的思路,国家负责统一规划和政策制定,并投入必要资金,支持重大问题研究和试点工程的推进。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思路,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参与项目开发,以市场化手段推进工程建设。当务之急,是需要针对海水西送工程相关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为此,建议由国家综合研究、综合管理等部门和机构以及有关地区组成联合课题组,研究提出海水西送工程的综合咨询报告,并研究海水西送一期、二期工程的预可行性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时机成熟时,可考虑成立国务院海水西送领导小组,由国家有关部门和有关地区参加,形成分工明确、统筹协调、措施有力的工作格局, 加快海水西送工程的实施。    (三)鼓励开展试点,积极探索经验。 锡林郭勒盟泓元海水淡化公司组织国内100多位海洋科学、工程建筑、生态环境、煤炭化工、地质科学等方面专家,对试点工程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两年多的认真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试点工程的前期论证,正在争取立项审批。试点工程的实施将为今后推进海水西送工程积累工程建设经验、解决技术难题,国家有关部门和内蒙古自治区应鼓励实施试点工程,在土地利用、电价政策、煤炭资源配置、设备进口、立项审批、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    国务院研究室 李炳坤 唐元 董忠 2007年2月26日13 参见: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jsp?id=80835420pg=1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87358389/1.html
3270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3年内蒙古骨科年会于8月10日在通辽召开
spinedoctor 2013-4-8 18:35
2013年第九届第三次内蒙骨科年会拟定于8月10日在 通辽 举行,由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骨科分会联合《中华骨科杂志》主办,通辽科尔沁医院承办。此次会议拟举行全国性的颈椎及微创脊柱外科培训课程,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前来授课。此次学会将授予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6分,内蒙古省级继续教育学分3分。 会议目前拟积极联系邀请的专家有: 1. 美国 Swedish Medical Center 脊柱中心主任-John Hsiang 教授 2.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王其杰教授 3.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威尔斯亲王医院骨科专家-郑振耀教授 4. 台湾博正医院院长、著名脊柱外科专家-沈文哲教授 5.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教授 6. 北京301骨科医院院长-王岩教授 7.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党耕町教授 8.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陈仲强教授 9.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主任-胡永成教授 10.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邱勇教授 11. 重庆新桥医院微创脊柱外科专家-周跃教授 12. 广州军区总医院脊柱外科专家-尹庆水教授 区内专家: 1.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自治区颈椎外科专家-刘斌教授 2.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治区微创脊柱外科专家-银和平教授 会议日程: 2013 年8月9日 全天报到-市内孝庄园文化旅游。 17:00 内蒙古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委会议 * 成立内蒙古医学会骨科分会 颈椎病 学组 * 成立内蒙古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 * 评选2013年内蒙骨科年会10名优秀论文 * 预评选2013年免费参加全国C0A骨科年会20名与COA大会评选结果汇总后通知本人 (必须符合:1.三甲以下医院工作 2.COA 注册及投稿人员 此处注册指在COA官网有注册信息不是注册缴费,因为免费参加无需网上注册缴费) * 讨论2014年内蒙骨科年会事宜 19:00 欢迎晚宴 8 月10日 07:30- 8:30 开幕式 08:30-12:00 外请专家专题讲座 12:00-13:30 午餐 休息 13:30-18:30 区内专家演讲 19:00 晚宴 8 月11日 科尔沁草原旅游或大青沟风景区旅游 会议投稿: 此次大会与全国COA大会同步征稿, 1.2013 年第九届第三次内蒙骨科年会投稿邮箱: 2013nmgknh@sina.com 截稿日期: 2013 年6月31日 投稿邮件主题标准格式:姓名-医院名称-投稿目的(会议交流、大会发言、电子壁报交流、优秀论文评选、COA免费参会)如: 贺永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电子壁报交流 邢文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会发言 徐永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优秀论文评选 付少锋-内蒙古自治区胸科医院-COA免费参会 * 注意: ① 拟大会发言者请将发言幻灯同时发至投稿邮箱。 ② 大会发言严格控制在6分钟,有计时器定时关闭,请提前演练。 ③ 为充分调动大家参会积极性,大会发言题目不能同时参加优秀论文评选及COA免费参会,如想同时参与请多投文章. ④ 如想发表的全文可同时投至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编辑部E-mail:jbjkzz@163.com,注明:2013骨科年会投稿文章,对于符合发表要求的我们将安排在年内发表。 2.2013 年全国COA大会仍在北京召开,会议投稿网址: http://www.coachina.org/2013/ 截稿日期: 2013 年7月31日 ( 尽量也在6月31日前投稿以便和内蒙骨科年会衔接) *** 今年全国COA大会及内蒙骨科年会要求内蒙古医学会骨科分会的 委员 每人组稿 3-5 篇, 常委及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 每人组稿 5-8 篇,望请骨科分会全体成员积极组稿于6月31日前将文章同时投至: * 内蒙骨科年会投稿邮箱: 2013nmgknh@sina.com * 全国COA投稿网址: http://www.coachina.org/2013/ 目前开通到通辽航班的城市有: 北京 、 北京南苑 、 长春 、 重庆 、 大连 、 广州 、 哈尔滨 、 杭州 、 海口、 海拉尔 、 呼和浩特、 济南 、 天津 、 上海浦东 、 沈阳 、 西安 、 郑州 。
个人分类: 医学前沿|4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回忆版
zjzhang 2013-3-27 18:42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1154074-1-1.html
个人分类: 数学|2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内蒙古工业园,变成污染源,后果……》
热度 1 cyj 2013-3-27 10:35
《内蒙古工业园,变成污染源,后果……》 一、内蒙古企业排污形成污水湖媒体多次报道未解决 2012 年 01 月 11 日 16:46 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 2012 年 1 月 11 日电 ( “中国网事”记者张云龙、任军川 ) 近日,网络上纷纷转载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工业园区多家企业集中排污形成大片“污水湖”、给周边农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事件,引起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事发地的托克托县采访调查此事,发现制造污染事件是以知名制药大厂——石药集团中润制药 ( 内蒙古 ) 有限公司为主的几家制药企业。目前,当地县委、县政府已责令石药中润厂停产整改。但,“污水湖”何时能彻底根除依然前景不明。    企业大量排污引发网民热议   据网络上转载,托克托县工业园区多家企业集中排污,在托克托县五什家镇官地营村、树林村等地形成大片的“污水湖”。“污水湖”数米高的土坝后,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土坝里盛满了红褐色的“湖”水,土坝上看不出有任何防渗漏的设施。“湖”边不仅树木死亡,土地无法耕种,就连部分村庄的饮用水源也已遭到污染。而且,当地解放初期挖的黄河灌渠现在常年流存着污水。   网友“直走的牧民”说,一些地方为求政绩盲目引进项目,污染土地、水源殃及当地群众,与执政为民宗旨格格不入。   网友“ w _ zy1603 ”说:十年前托克托就是这样了,有检查时就停两天。一直臭气熏天,离很远都能闻到。我十年前去出差就这样,现在还这样。   不少网民指出,中央三令五申,发展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福祉,不能再以牺牲人民的健康与幸福为代价来追求 GDP ,但为什么现今依旧有些地方的做法与之相悖呢?很多网民建议,当地政府应该把污染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关闭污染药厂,尽快治理“污水湖”,恢复生态,还人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水源和空气的清洁。    污染问题由来已久从未得到彻底解决   托克托工业园区是内蒙古重点工业园区, 2003 年开发至今,已经形成了电力、生物制药、冶金、化工四类产业,其中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一个主要的产业集群,共有 10 家企业。   记者调查发现,事实上,托克托工业园区企业污染的问题由来已久,从 2006 年开始就有不少媒体曾多次进行过监督报道。   虽然舆论监督曾促使当地政府对托克托工业园区排污进行了一系列整治,但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记者在当地了解到的一个事实是:媒体一曝光,企业就停产整顿一段时间避避风头,过一段时间污水排放依旧。   ……。 二、两高企业大量涌入腾格里工业园化工废水排沙漠 2011 年 11 月 24 日 02:17 来源: 东南网 作者: 严友良 转发到和讯微博 转发到新浪微博 转发到搜狐微博 转发到腾讯微博 转发到 QQ 空间 转发到人人网 转发到豆瓣网 转发到手机网   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中卫接壤处,生态脆弱的腾格里沙漠腹地,一个工业园区—腾格里工业园,正在“筑巢引凤促发展”。   本报记者严友良发自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在宁夏中卫城区西北 26 公里处,跨过一道治沙收费站,便是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腾格里沙漠腹地。   沙海起伏中,六车道马路中央,镶嵌着花环的“和谐”二字 , 赫然跃入眼帘。不远处,盾安集团内蒙古金石镁业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工地上,数十台挖掘机在马达轰鸣声中,推移着大漠中的沙丘,一辆辆运送沙土的大型翻斗车排成长龙,来回穿梭,蔚为壮观。   “目前,园区初步形成了硫化系列、萘系列和苯系列三个染料精细化工 产业 链,成为全盟打造‘双百亿工程’的重点开发区(园区)之一。 2010 年,园区完成生产总值 11.59 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 11.53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4.59 亿元,财政收入 5252 万元。”   在腾格里工业园区管委会所提供的一份材料上,腾格里工业园这些年来成就斐然。这一连串的数字,似乎想提醒人们,腾格里工业园是大漠中崛起的奇迹。   事实果真如此?   时代周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繁荣的背后是令人震惊的乱象:十几年来,一些企业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沙漠之中,而 8 公里直线距离外,就是黄河;由政府投资 3000 万元建设的污水蒸发池,工程质量严重不达标;耗资 3600 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被闲置不用。眼看家园遭“劫”,生于斯长于斯的牧民们除了一声叹息外,别无他法。    化工废水直接排进沙漠   作为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主体在阿拉善地区的东南部,位于贺兰山与雅布赖山之间,东西连接甘肃民勤、武威和宁夏中卫。   湛蓝天空下,连绵起伏的沙丘如同凝固的波浪一般,线条柔美,韵致非凡。数百个存留数千万年的原生态湖泊点缀其间……   虽然大片的流动沙丘几乎不生长植物,但在那些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上,植被悄然生长。尤其是在广泛分布于沙漠中的湖盆地带,因水分条件较好,芦苇、芨芨草、白刺、盐抓抓长势喜人。靠着上苍的这份眷顾,牧民们就在这里放羊和养骆驼,游牧为生。   今年 31 岁的巴依尔,年少时就曾策马驰骋在这片沙漠之中。这位腾格里苏木(苏木,相当于镇)特莫乌拉嘎查(嘎查,相当于村) 10 组范塔拉腾家族的牧民,祖上在清代时从青海游牧至此后,就一直定居在这个内蒙古南大门的地方。    17 岁出远门,在外务工,辗转奔走于北京、上海、呼和浩特等城市,但巴依尔最钟爱的不是外面的花花世界,而是脚下这片土地。几个月前,儿子呱呱坠地后,在外漂泊多年的巴依尔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马背上。   一次意外的发现,让巴依尔对家乡的未来心生隐忧。今年 5 月 23 日,巴依尔前往宁夏中卫买东西。当他走到内蒙古 751 省道 121 公里标识处时,看到几辆大型翻斗车慢慢驶向沙漠深处,空气中正弥漫着一股怪味。   翻斗车停稳并打开车厢,黄褐色的水喷涌而出,注入沙地。外出打工多年的巴依尔没想到刚一回家,就碰到这样的事情,他决定去查个究竟。   多次打探后得出的结果,让巴依尔吓了一大跳。“ 751 省道旁边有好几个污水坑,腾格里工业园区附近很多工厂厂房后面也有不少,加起来有几十个。在 751 省道 121 公里标识处,向沙漠里走几公里的地方,还有两个大的污水池。”    10 月 24 日,时代周报记者见到了巴依尔所说的污水池。   两个污水池,面积足足有几个足球场大,其中一个盛有色泽乌黑的污水,另一个则处于闲置状态。装有污水的水池四壁上的水泥已然剥落,露出砖头,刺鼻的气味让人窒息。池底部分干涸的地方,黄色、黑色、青色的淤泥,清晰可辨,看不见池底铺有防渗膜的迹象。  事实上,在腾格里工业园的确有不少工厂直接将化工废水直排到沙漠里。    10 月 23-24 日连续两个下午,记者徒步围绕着腾格里工业园走了几遍,发现位于园区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天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阿拉善左旗凯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善腾格里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厂房后面,合计有大小几十个污水坑。这些污水坑中部多呈黑色,四周则为白色,坑底部分地方已经干涸,一脚踩上去,会冒出青铜色的泥浆。   在阿拉善左旗凯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厂房后,无数个盛着黄褐色废水的“水洼子”,气味刺鼻。   工业园区附近,坐落着一个残破的小村庄。一位姓段居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世纪 70 年代,她刚从宁夏中卫搬来时,附近一带的原生态湖泊水质很好,“可以直接喝”。因为污染问题,原本几十户的村庄绝大多数人都已搬离。她自己也已在中卫买了房子,“一退休,就离开这里。”    黄昏时分,有大型翻斗车拖运工业园企业的工业废水,来到沙漠深处的污水池。当司机打开车厢闸门的瞬间,一车的工业废水奔涌而下,在金色的夕阳下,黄亮的污水,注入金色的沙地……. 三、关键是今年3月26日,又有新闻报道内蒙古污染沙漠的新闻。记者将群众的视线引向内蒙古大沙漠,在夕阳照耀下,银白色的工业厂房远处,就是一个个排污池,记者用一块砖头丢入池中,池水泛起酱油颜色。有的污染池有排污管相通,但是那排污管已经腐蚀的到处是窟窿,足见腐蚀性多么厉害;有的地方根本没有排污管,工业废水就直接朝沙漠里排放。他们大概认为内蒙古沙漠很大,而且不容易发现。 殊不知,滴水穿石。漫水沁倒高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下水饱和后,就会把这些毒品带入华北平原,危及京津唐,后果不堪设想! 博主2013年3月28日.
2513 次阅读|3 个评论
内蒙古发现世界级铀矿改变 中国“贫铀”论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3-1-7 21:27
内蒙古发现世界级铀矿改变 中国“贫铀”论 2013 年 01 月 07 日 18:15:30 来源: 新华网 国土资源部1月7日前发布消息: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发现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铀矿床,控制铀资源量跻身世界级大矿行列。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的这一重大发现有何意义,如何改变中国“贫铀”论,对我国矿业发展有何启示?就相关问题,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程利伟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世界级铀矿的大发现 记者:大营铀矿被认为是最近两年打的一场漂亮仗。具体过程能否进一步介绍? 程利伟:大营铀矿勘查是由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按“煤铀兼探”思路实施的勘查项目。2011年8月31日,我们根据前期煤炭勘查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找铀”线索,在京召开会战启动会。9月中旬,4支勘查队、30台钻机、6台套测井设备、500余名勘查技术施工人员进入指定位置,开始跨部门、多工种联合找矿行动。经过300天昼夜奋战,一个世界级超大型铀矿浮出水面。 经过评审验收,大营铀矿达到超大型规模,矿体连续性较好,为第Ⅰ勘探类型,填补了国内砂岩型铀矿第Ⅰ勘查类型的空白。控制铀资源总量达到世界级规模,结束了中国无世界级铀矿历史。 记者:铀矿储量能否满足我国未来核电需求,一再引起业界担忧。每百万千瓦机组一年大约消耗160-180吨铀。即使按照核电总装机到2020年6000万千瓦算,每年大约需耗铀超过1万吨。中国“贫铀”吗,能否立足本土满足需求? 程利伟:大营砂岩型铀矿的突破对我国铀资源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已出台核电发展规划,铀资源保障至关重要。这一成果为中国政府实现立足国内保障资源供应承诺提供了支撑。 这是找矿突破战略启动以来第一个重大突破,对全国找矿突破有着重大示范意义。两院院士常印佛说,在铀矿找矿上,中国人打了一个翻身仗。 中国“贫铀”论将有所改变 记者:这对找矿突破有什么启示? 程利伟:大营铀矿突破是形成我国铀资源供应新格局的里程碑。理论和实践意义超过找矿成果本身,对整个北方铀矿勘查有示范意义,正在引发一场多矿种兼探的勘查革命,并正在带动油钾兼探、油铀兼探、煤铝兼探等其他多矿种综合勘查。 中央地勘基金运行机制促成了这一重大突破。我们决定以大会战形式,优选会战单位,组建会战指挥机构。正如地质专家黄崇轲所说,跨行业综合勘查实现起来很困难。上世纪80年代开展石油和钾盐综合勘查,困难重重。大营铀矿会战树立了成功典范。跨部门、多工种联合作战,在组织、实施、监管方面取得一系列经验。 记者:新一轮找铀行动情况怎样? 程利伟:煤铀兼探的思维创新,节省数亿元铀矿前期找矿投资,又缩短4~5年铀矿勘查周期,上下层位叠加煤矿和铀矿同步发现,还为今后确定开发次序和优选开发模式提供了可能,排除了采煤的放射性污染风险。对整个鄂尔多斯盆地找铀工作意义重大,丰富了铀矿成矿理论。 在国土资源部推动下,煤铀兼探思路开始在华北乃至整个北方地区逐步推广,新一轮铀矿找矿热潮悄然掀起。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在积极组织由大营铀矿矿区向外围扩大矿床远景;核工业地质局二○八大队正在鄂尔多斯、二连盆地扩大远景;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地调中心发挥基础调查优势,积极开展煤炭勘查资料二次开发,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已在华北地区圈出数十处找矿远景区;中国煤炭地质局、内蒙古地勘局和内蒙古煤田局在找煤中注意煤铀兼探,不断有新发现;中石化、中石油也提出在油气勘查过程中兼顾找铀的愿望。 煤铀兼探开启了铀矿勘查新格局,随着形势的发展、矿政管理的调整,中国“贫铀”论将有所改变。 为国家矿产资源管理“探路” 记者: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日前主持审议《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规划》,从找铀突破等方面看,鄂尔多斯盆地意义何在? 程利伟:鄂尔多斯盆地对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至关重要。这里资源十分丰富:煤炭产量约占全国1/4,油气当量约占全国20%,蕴藏着丰富的铀、石膏、煤层气等。但这里主要矿产资源共生伴生,合理开发利用难度大,矿业权重叠突出,同时盆地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必须统筹协调油气、煤炭、煤层气、铀矿等资源开发布局和时序。 大营铀矿勘查经验表明,找矿必须遵循地质规律。矿产资源分布原本是三维立体的,经常为多矿种共伴生或层叠存在。由于行业分割,我国矿产资源开发长期受制于目标单一化。煤铀兼探是从单一找矿目标向多目标找矿的重要尝试,是对矿产资源开发集约化的回归。 大营模式有望在管理科学上实现链式反应,最大限度释放资源潜力——我国现行矿业权平面管理模式,一旦实现单一找矿目标,形成矿产地,无论其上覆地层还是下伏地层中的任何矿体都将成为事实上的压覆矿产,资源潜力大大缩水。多矿种兼探将释放出巨量找矿空间。 记者:这对我国矿业权建设启发何在? 程利伟:大营煤、铀勘查在2009年、2011年两度获得中国地质学会十大找矿成果奖,就是因为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整装勘查管理模式——以单一矿权设立项目,以统一协调实现整装勘查。既符合地质规律,又遵循经济规律。 “煤铀兼探”和大营铀矿会战取得的重大成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徐绍史部长、汪民副部长亲临会战一线视察慰问指导会战,并以“大营模式”、“大营精神”、“大营范式”给予高度肯定,强调大营铀矿是行业融合、思想解放的成果。 从宏观层面讲,大营铀矿发现将推动矿政管理尤其是矿产勘查开发运行机制创新,促进综合勘查在更大范围实施。实践证明,只要持续探索新思路,抓住重点矿种、重点区域、重集中力量投入,就会取得大突破,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防建设提供更多点项目原动力。
个人分类: 其它|3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局地最低温-46℃ 9日前后迎新股冷空气:9-12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3-1-7 14:10
内蒙古局地最低温-46℃ 9日前后迎新股冷空气 2013年01月07日11:07 中国天气网 微博 我有话说( 27 人参与) 7日晨,呼伦贝尔图里河出现“冰雾”天气(摄影:曹庆锋)   中国天气网讯 入冬以来,内蒙古大部气温偏低,极端低温事件频发。今天(7日)凌晨,呼伦贝尔还出现-46.1℃的低温。预计,9日前后又将有一股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内蒙古大部,各地需提前做好防寒准备。   监测显示,近日,巴彦淖尔市海力素站、鄂尔多斯市乌审召站、包头市固阳县站、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站、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站日最低气温普遍在-30.6~-35.6℃之间,达到或超过极端低温极值。   今天内蒙古东北部等地出现入冬以来最为寒冷天气,局地出现-40℃以下的“极寒”天气,其中呼伦贝尔市图里河地区今天凌晨最低气温达到-46.1℃,出现“冰雾”天气。   内蒙古民政厅统计显示,截至6日,雪灾已经造成全区8个盟市44个旗县的77万人受灾,死亡2人,转移安置3721人,需救助人口约26万人;设施农作物受灾33963公顷,绝收1164公顷;倒损房屋5157间;直接经济损失6.9亿元。   内蒙古区气象台预计,近日内蒙古大部以晴为主,9日前后,一股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内蒙古大部地区。具体预报如下:   今天白天:全区大部地区多云间晴,其中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兴安盟西北部有零星飘雪,全区大部有4级西北风。   今天夜间:全区大部地区多云间晴,其中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兴安盟西北部有零星飘雪,全区风力4级。   8日:全区大部晴间多云,阿拉善盟3、4级偏西风,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4、5级西北风,其余地区4、5级偏西风。   建议农区要抓好冬季农田基本建设工作,提前做好防御病虫害的准备工作;牧区合理安排牧事活动,加强棚圈建设、畜栏防寒,提高仔畜成活率,作好冬季抗灾保畜工作。公众注意防寒保暖,雪后出行时要注意交通安全。(文:陈慧茹)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3/0107/110784272.html 2013年1月潮汐组合:低温进入高潮 2012-11-29 06:53 2013年1月潮汐组合:低温进入高潮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杨冬红 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3年1月是2012年10月-2013年1月强潮汐时期的第四个月。全球7级以上地震,9月发生1次,10月发生2次,11月上旬发生2次(截止到28日),地震增强趋势明显,伴随厄尔尼诺的增强,11-12月地震可能进入本轮高潮,1月低温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A:2013年1月5日为日月小潮(下弦),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月12日为日月大潮,10日月亮近地潮,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5247度,三者两两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月19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月2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863度, 22日为月亮远地潮,21日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南纬23度半),23日月亮潮和太阳潮近似在同一纬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恨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月27日为日月大潮,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729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莼鲈之思(1):莜之礼赞之上
热度 10 geobob 2012-12-7 23:18
莼鲈之思(1):莜之礼赞之上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思吴江歌》晋. 张翰 西晋人张翰,在首都洛阳任职。《晋书》记载,某天见秋风起,突然不可遏制地思念起家乡吴中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然后说:‘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于是收拾行李命驾还乡。上面这首《思吴江歌》就是当时所吟,张翰的家乡在今天的苏州一带,他的家乡美食莼菜羹,今天至少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一带的人们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抛却避乱念头,张翰与其说是‘吃货’迷恋家乡美食,不如说是他对故乡的一份眷恋之情。扪心自问,黑面书生不算‘吃货’,向来对吃并无讲究,尽管对我而言天下美食止步于莜面,我写这篇博文也不是为了美食,更多的是一种对以莜面为符号的那一方水土养育之情的眷眷之怀。所谓儒冠误我,我伤感读书多年,家乡依旧落后而我无能为力,这篇博文算是对家乡一方水土的一点敬礼,慰我拳拳之心,是为记。 小时候, 家乡人们会说内蒙有三件宝: 莜面、土豆和皮袄 ,两食一衣,这三件稀松平常的东西,却包含着中国老百姓朴素的民以食为天的情怀,至于皮袄则是内蒙古寒冷冬天御寒之物,三宝保证了家乡人民的饱食暖身,所谓衣食父母,贴切如斯也。 莜麦,是家乡最重要的农作物,不是之一。莜麦,禾谷类作物,学名裸燕麦,百度百科描述为‘莜麦籽粒瘦长,有腹沟,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顶部显著。形状为筒形或纺锤形’。或许各位看官都认识小麦,小麦的特点是籽粒略微圆润些,也同样有腹沟,顶部茸毛较少。 为了以示区别,打个感性的比喻来说,假如小麦是体态丰腴的胖妇的话,那么莜麦便是身姿秀颀的少女。 莜麦,能看出与小麦的区别么? (本图转自网络无商业用途) 家乡位于明洪武长城和嘉靖长城之间,恰好算是塞外,至今仍然保留有不少烽火台遗迹,沿着这段长城东西延伸一线,历史上一直为塞外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往来冲突界限,刘邦当年被匈奴围于白登山,即位于此线大同境内,家乡和大同接壤,为历代兵家重地,清朝在这里设置丰川卫和镇宁所,用个时髦的称呼,这里属农牧交错带也。 城市化低下和交通不发达的旧时,家乡一带蔬菜瓜果种类较少,寒冷的气候更是导致了冬季几乎没有绿色蔬菜可吃,仅有地窖储藏大白菜和圆白菜可食,而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到冬季便几乎与蔬菜隔绝了,但是长期以来家乡一带人民并没有因为蔬菜匮乏而营养不良,为什么呢? 常言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然悄悄地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家乡的一方水土虽然没有丰盛的蔬菜,上天却赐予了莜麦,因为莜麦极高的营养价值,‘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组成也较平衡,维生素B1、B2、E、叶酸等和钙、磷、铁、锌、锰等矿物质也很丰富’,完全弥补了蔬菜匮乏的弊端,真可谓一物抵千金,千百年来恩泽施于家乡世代的人们。 家乡的秋天局部图,图中远处白色即为莜麦田,土堆为烽火台遗迹 莜麦蛋白质含量高,‘ 含量平均达15.6%,高出大米100%、玉米75%、小麦面粉66%、小米60%,8种氨基酸组成较平衡,赖氨酸含量还高于大米和小麦面粉;脂肪和热能都很高,脂肪是大米的5.5倍,小麦面粉的3.7倍’ 。 因为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莜面比较耐饿抗寒,在田间劳动的农民以及干体力活的人尤其倾向于喜食莜面。 同样饱餐一顿白面和莜面,吃白面的农民早已饥肠辘辘,而吃莜面的农民还体力充沛干活带劲。 同时,莜麦的糖分极低,是糖尿病患者很好的食品 。糖尿病患者通常情况下不能吃白面面食,也不能吃米饭,但莜面却可以充当主食首选。此外,莜面富含亚油酸,而‘亚油酸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降低血压、促进微循环的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肥胖症等的防治极为有利,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誉’, 因而莜面也是老年人的理想食品,且通常用于产妇催乳、婴儿发育不良以及老年体弱症。 如此多的优点集于一身,呼其为宝,名符其实,而各位看官居然不曾食用,惜哉惜哉! 麦田青青 (本图片转自网络无商业用处) 莜麦浑身是宝,无一废物,麦粒自不用说,而麦秆是上好的动物青草饲料。将一头食草动物其置于莜麦田和小麦田间,它必然会自动选择莜麦而舍弃小麦。冬季来临,野无青草,而储藏的莜麦秸秆用铡刀切成短截,就是牛马羊的冬季饲料了,而小麦秸秆牲畜则不屑一顾。特别地,家乡的农村,若是母畜怀孕或是初生牛犊羊羔,需要予以特别的关怀照顾,都会经常喂食些生莜麦,牲畜很快便会健壮起来。 莜麦之近窥,美如花也 ( 本图片转自网络,无商业用处 ) 据百度百科,莜麦有多种称呼,‘ 如“油麦”“稞燕麦”“玉麦”,“苏鲁”等。《穆天子传》称“焚麦”,《黄帝内经》称“迦师”,《广志》称“折草”,《稗海博志》称“燕麦”,《史记》称“斯”,《唐本草》称“麦”等等,至少已有2500年的历史,从唐代始,从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处被引种到俄罗斯、智利、美国等国家’ 。‘ 莜麦喜寒凉,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莜麦的主要产区,西部各盟市都有种植,以乌兰察布市最多’。乌兰察布正是黑面书 生家乡,为了显得国际化或者时髦些,我可以告诉大家乌兰察布对应的英文名字是Ulancab 。 莜麦种植范围大致依阴山一带,除了内蒙古,山西也是重要的种植区。试问天下英雄谁敌手?吕布也。 遥想当年,温侯吕布一人挑刘、关、张三位顶级高手,酣战淋漓,痛快致极,不可不谓三国最为精彩的打斗也,然而各位看官可曾想到否? 这里黑面书生不加证明地给出一个合理的假说: 吕布之所以英勇无敌,万夫不当,很有可能因为他是内蒙人所以从小吃莜面因而铸就了极好的体质。吕布无敌,皆莜麦所赐神力也。(注:吕布为东汉五原郡人,即今天包头一带) 秋天长熟的莜麦 数年前回乡探亲,黑面书生与父亲伯父步于乡间小道,时月光如洒,皎皎当空,伯父捋髯叹曰:“吁!人生朝露,岁月冉冉,年与日驰,吾今老矣。忆昔年盛时,吾拔山举鼎抱瓮挟磐如儿戏也,而今体衰力乏,牵小犊尚不能胜之,步履蹒跚,岂不令人伤悲!”我怪之甚,因而问曰:“伯父不过年且六旬小翁而已,何来暮年之叹?饮食若何,尚啖莜面乎?”伯父讶曰:“小子何以知之?吾不啖莜面久矣。汝伯母每日造饭于灶,为莜面制作繁缛费事,遂以白面相替也。”我笑曰:“此之谓也。伯父自感力乏体衰,皆因不食莜面之故也。从今而后,蒸莜面大啖,不出半载,必矫捷如脱兔,迅健如奔牛矣。”伯父喜,曰:“老夫且试之。” 成熟后的麦穗之近窥 从田间莜麦到桌上莜面,中间要经过多种工序,首先莜麦收割之后,要用专用的脱谷机先把麦粒打下来,过去在家乡这种脱谷机只用于莜麦而不能用于小麦,但是今天的收割机能否收割莜麦我就不清楚了。其次,旧时靠人力在场面上借助风力再把纯麦粒分离出来,俗称‘扬场’,就是用木锹将麦穗等混杂物抛向空中,因为麦皮麦芒等较轻被风吹走一旁,而麦粒较重跌落原地,如此不断循环,就可将麦粒收尽。以上两道程序和小麦并无特别异处,而在于再次,用大锅将莜麦炒至半熟,火候把握很重要,既不能太熟也不能太生,不然最后磨出的粉面就会大打折扣。最后,将炒完的莜麦经磨面机而成为面粉,这样才成为了莜面饕餮美食的直接原料。 而接下来便是巧妇们施展才艺的时候了…… 田园秋收图 莜麦脱谷进行时,一般至少需要三人,一人递运麦禾,一人往机器里推送,一人将麦秆叉走(本图转自网络无商业用途) 待续,另著博文简要介绍莜面常见吃法 ----------------------------------------------------------------------------------------------------- 三宝之土豆开花 图片转自网络无商业用途 三宝之土豆开花 图片转自网络无商业用途
个人分类: 梧桐疏影--翩翩我怀|14359 次阅读|27 个评论
科学哲学问题的思考:有没有所谓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
热度 12 zhanghuatian 2012-12-5 13:16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借用钱学森的一句话开头: “科学研究方法论要是真成了一门死学问,一门严格的科学,一门先生讲学生听的学问,那么大科学家也就可以成批培养,诺贝尔奖也就不稀罕了。”(周林:《科学家论方法》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页)。 一,从“科学方法”到“反对方法” “科学的万能,科学的普遍,科学的贯通,不在它的材料,在它的方法。”(丁文江:《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见《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1-60页)。 丁文江的这句名言,实际上就是72年后方舟子在那篇抄袭而成的《科学是什么》一文的结尾莫名其妙地加上 “归根结底,科学是一种方法,是战胜愚昧无知的最有力的武器” 这句话的由来。方舟子的无知在于,在丁文江之后,在他抄袭自己的老师之前,所谓科学方法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原来,就在“科学方法”如日中天之际,下面这几个关键问题也慢慢地浮出了水面:到底有没有“科学方法”?如果有,它到底是什么?它们对科学发现能起什么作用? 早在1837年英国历史学家Thomas Macaulay就宣称培根的归纳法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经验总结是一码事儿。此后,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也一再强调,所谓的科学方法,不过就是常识(common sense)而已。1854年,赫胥黎在一个讲演中说: “Science is, I believe, nothing but trained and organised common sense, differing from the latter only as a veteran may differ from a raw recruit: and its methods differ from those of common sense only so far as the guardsman's cut and thrust differ from the manner in which a savage wields his club.”(Huxley, T. H. SCIENCE AND EDUCATION. American Home Library, 1902. p. 46.)(我认为,科学不过是经过训练和组织的常识而已。它与常识的区别就像是老兵与新兵,它的方法与常识的区别也只是像近卫军的拼刺宰割与野人挥舞大棒。) “So, the vast results obtained by Science are won by no mystical faculties, by no mental processes, other than those which are practised by every one of us, in the humblest and meanest affairs of life. A detective policeman discovers a burglar from the marks made by his shoe, by a mental process identical with that by which Cuvier restored the extinct animals of Montmartre from fragments of their bones.”(出处同上。)(所以,科学所得到的大量结果,并不是通过与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的神秘能力和脑力过程。一个侦探通过脚印找到窃贼,其思维过程与居维叶用蒙马特山灭绝动物的残骸回复骨架是完全相同的。) 1877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 1839-1914)也说: “Everybody uses the scientific method about a great many things, and only ceases to use it when he does not know how to apply it.”(Peirce, C. S. Illustrations of the logic of science. THE POPULAR SCIENCE MONTHLY, Nov. 1877. pp. 1-15.)(每个人都将科学方法用于大量的事情,他们只有在不知道如何应用之时才停止使用科学方法。) 如果说上面对神话、神化科学方法的否定还只是微弱的声音的话,那么,进入二十世纪之后,这个声音就开始逐渐增强。1933年,爱因斯坦在牛津大学讲演“理论物理学的方法”,劈头第一句话就是: “If you wish to learn from the theoretical physicist anything about the methods which he uses, I would give you the following piece of advice: Don't listen to his words, examine his achieve-ments. ” (Albert Einstein. IDEAS AND OPINIONS. Translated by Sonja Bargmann. Crown Publishers, 1954. pp. 270-276.)(如果你们想要从理论物理学家那里学习他所使用的方法,那我就给你一个这样的忠告:不要听他们怎么说,而是要看他们怎么做。) 1952年,爱因斯坦在一封信中这样结尾: “There is, of course, no logical way lead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heory but only groping constructive attempts controlled by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factual knowledge.”(R. S. Shankland. 1953. A. A. Michelson, 1852-1931. Nature 171:101-103.)(当然,除了通过构造性的尝试和探索——它们只受事实的制约——之外,并不存在一个建立理论的逻辑路线。) 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rcy W. Bridgman这么写道: “It seems to me that there is a good deal of ballyhoo about scientific method. I venture to think that the people who talk most about it are the people who do least about it. Scientific method is what working scientists do, not what other people or even they themselves may say about it. No working scientist, when he plans an experiment in the laboratory, asks himself whether he is being properly scientific, nor is he interested in whatever method he may be using as method. When the scientist ventures to criticize the work of his fellow scientist, as is not uncommon, he does not base his criticism on such glittering generalities as failure to follow the ‘scientific method,’ but his criticism is specific, based on some featu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articular situation. The working scientist is always too much concerned with getting down to brass tacks to be willing to spend his time on generalities. ” (Bridgman, P. W. Reflections of a Physicist,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55. p. 81.)(在我看来,关于科学方法有着过多的喧嚣成分。我冒昧地认为,宣讲科学方法最多的人,就是那些使用科学方法最少之人。科学方法是那些真正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所使用的东西,而不是其他人甚至那些科学家们所说的东西。没有哪个真正的科学家在实验室设计实验时,会问自己是否科学,会是否使用了那个方法。当科学家对自己的同行的工作进行批评的时候,这是很常见的,他不会把自己的批评建立在对方没有遵循科学方法这样华而不实的一般化的基础之上,而是有针对性的,就事论事。真正搞研究的科学家总是关注基本事实,他们才不会去把时间浪费在夸夸其谈上面呢。) 到了七十年代,西方科学哲学“四巨头”之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教授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 1924-1994)的《反对方法》(AGAINST METHOD)、《自由社会中的科学》(Science in a Free Society)先后出版。费耶阿本德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科学方法”。导致重大突破的科学研究,多数来自对传统方法的突破。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强调“科学方法”会限制科学家的创造力,因此阻碍科学的进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Science is an essentially anarchistic enterprise: theoretical anarchism is more humanitarian and more likely to encourage progress than its law-and-order alternatives. ”(Feyerabend, P. AGAINST METHOD. 3rd ed. Verso, 1993. p. 5)。(从本质上讲,科学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事业:理论上的无政府主义,比起那些遵纪守法的其他选择,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可能鼓励进步。) “This is shown both by an examination of historical episodes and by an abstract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idea and action. The only principle that does not inhibit progress is: anything goes. ”(同上)。(通过考察历史事件和对思想与行动关系进行抽象分析,均可证明上述观点的正确。唯一对进步没有抑制作用的原则就是:无拘无束,怎么都行。) 虽然费耶阿本德有“科学死敌”之称(见:Horgan, J. 1993. Profile: Paul Karl Feyerabend – The Worst Enemy of Science. Scientific American 268:36-37),但据他自己说,他的“反对方法”思想来自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Niels Bohr, 1885-1962)。在生前接受的最后一次采访中,费氏透露,玻尔曾说过这样的话:“当你做研究时,你不能被任何法则束缚,连非矛盾率都不必在乎。一个人必须有绝对的自由。”(When you do research you cannot be tied down by any rule, not even the rule of noncontradiction. One must have complete freedom. )(Jung, J. Paul Feyeraben: Last Interview. In THE WORST ENEMY OF SCIENCE? ESSAYS IN MEMORY OF PAUL FEYERABEND. Preston, J. et al. E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162.) 事实是,费耶阿本德的“反对方法”思想不仅与他之前的玻尔、爱因斯坦、Bridgman一脉相承,而且还得到了其他著名科学家的响应。1980年,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著名英国学者Kenneth E. Boulding(1910-1993)的文章,《科学:我们的共同遗产》。其中论及“科学方法”: “It is important, therefore, to try to detect possible illutions about science. One illution, held even with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by many outside it, is that there is a single ‘scientific mothod,’ a touchstone that can distinguish what is scientific from what is not. “With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re is a great variety of methods, and one of the problems which science still has to face is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method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epistemological fields. Methods that work in one field do not necessarily work in another. Ther has to be constant critique and evaluation of the methods themselves. Perhaps one of the greatest handicaps to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has been the uncritical transfer of methods which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one epistemological field into another where they are not really appropriate. Furthermore, many scientific methods are not peculiar to science. The alchemists had experiment, the astrologers and diviners had measurement, the theologians had logic. These methods are not peculiar to science and none of them define it.”(Boulding, K. E. 1980. SCIENCE: OUR COMMON HERITAGE. Science 207,831-836.) (因此,尝试察觉关于科学的幻觉非常重要。在科学界内外,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幻觉,他们认为有一种“科学方法”,一种点石成金术,可以用来鉴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在科学圈内,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而科学至今仍旧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找到适合不同知识领域的特殊方法。在一个领域内管用的方法,到了另一个领域就不一定管用。因此,对于方法本身,要继续经常性的批评和评价。对于知识增长的最大不利因素之一,也许就是在科学界内,将某个领域内有效的方法盲目地转移到了一个并不合适的领域。并且,许多科学方法并不是科学所特有的。炼金术士也做实验,星象术士和算命先生也搞测量,神学家也使用逻辑。这些方法都不是科学所特有的,并且,它们也不能定义科学。) 1983年,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Realism and the Aim of Science一书出版问世。在其中,波普尔明确地说: “As a rule, I begin my lectures on Scientific Method by telling my students that scientific method does not exist.” (Popper, K. R. Realism and the Aim of Science. Routledge, 1983. p. 5.)(通常,我在讲授科学方法课之前,首先就会告诉我的学生,科学方法并不存在。) 当然,对于逻辑学大师波普尔来说,仅仅宣布科学方法不存在,而不解释为什么科学方法是子虚乌有,会显得十分浅薄。所以,他进一步说明道: (1) There is no method of discovering a scientific theory.(第一,没有发现科学理论的方法。) (2) There is no method of ascertaining the truth of a scientific hypothesis, i. e., no method of verification.(第二,没有确认科学假说真实性的方法。) (3) There is no method of ascertaining whether a hypothesis is “probable”, or probably true.(第三,没有确认一个假说能否成立或能否为真的方法。)(同上,p. 6.) 1995年,美国科学历史学家盖森通过研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试验记录,得出结论说,巴斯德在从事自己的研究时,不仅没有遵循所谓的“科学方法”,他实际上连科学道德都没有遵守。(见:Gerald Geison. THE PRIVATE SCIENCE OF LOUIS PASTEU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对于这个严重的指控,英国科学家、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佩鲁茨(Max Ferdinand Perutz)大光其火,马上跳出来为巴斯德辩护。而他在为巴斯德辩护时,不小心一语道破天机:“事实是,科学家几乎从不遵守哲学家们强加给他们的科学方法。他们使用自己的常识。”(In fact, scientists rarely follow any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s that philosophers have prescribed for them. They use their common sense.)(Max Ferdinand Perutz. The Pioneer Defended.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Dec., 21, 1995, )。难怪盖森会反唇相讥说,“我对佩鲁茨的立场完全赞同……那实际上是我这本书前半部分的主要观点”(I agree entirely with Perutz’s position ……indeed, that is a major point of the first half of my book)。(见:Pasteur and the Culture Wars: An Exchange.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April 4, 1996, )。 确实,到了20世纪末,“没有方法”、“怎么都行”几乎成了科学界的共识。1994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Jerry J. Wellington在一本面向中学科学教育的书中说: “There is no general consensus on what science is—neither is there a commonly agreed view of what constitutes 'scientific method'.”(Jerry J. Wellington. SECONDARY SCIENCE: CONTEMPORARY ISSUE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Routledge, 1994. p. 41.)。(对于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没有普遍的共识。同样,对于‘科学方法’到底是什么,也没有定论。) 1997年,著名生物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尔(Ernst Mayr, 1904-2005)说: “Although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often state that their methodological rules are merely descriptive and not prescriptive, many of them seem to consider it their task to determine what scientists should be doing. Scientists usually pay no attention to this normative advice but rather choose that approach which (they hope) will lead most quickly to results; these approaches may differ from case to case. ”(Ernst Mayr. THIS IS B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 36.)。(尽管科学哲学家们常常说,他们的方法论规则只是描述性的,而不是硬性规定,但实际上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似乎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决定科学家们应该如何搞研究。科学家们通常对这些硬性规定视若无睹,他们选择那些他们以为能够最快获得结果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各不相同。) 迈尔还说: “The mechanists' recipe for the natural world worked even less well for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There was no room in the scientific method of the mechanist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sequences, as occurred in the evolution of life, nor for the pluralism of answers and causations that make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in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impossible. When evolutionary biology was examined for its ‘scientificness’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mechanics, it flunked the test.”(同上,p. 28.)(机械物理学家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方法对于生物科学更不适用。它们不仅对于重建历史过程毫无涉及,它们还对于多元的解释和原因毫不相干。这就使它无法在生物科学中预测未来。当生物进化论的科学性被机械物理学的标准来检验时,它不及格。) “The working biologist does not ask whether he should follow the prescriptions of this or that school of philosophy. When one studies the history of various theories in science, one sympathizes with Feyerabend (1975), who claimed, ‘Anything goes.’ Indeed this attitude seems to be what guides the biologist in most of his theorizing. He does what Franois Jacob (1977) — with respect to natural selection — has called ‘tinkering.’ He uses whatever method will get him at the moment most conveniently to the solution of his problem.” (同上,p. 56.)(生物学家从不问自己应该遵照哪派哲学家开的处方。当你研究历史上各种不同的科学理论时,你就会认同费耶阿本德在1975时所说的话:怎么都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生物学家在建立理论时,似乎确实是受这个态度的指导。他恰如Franois Jacob在1977年就自然选择所说的那样,因陋就简,修修补补。他使用他当时所能够使用的任何方法来解决他的问题。) 诚如迈尔所说,批驳“科学方法”得最为生动的文字,出自法国生物学家、196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Franois Jacob笔下。1997年,Jacob在一本书中写道: “Most people regard scientific research as a purely logical process, a cold and rigorous activity, as cold and rigorous as it appears in science textbooks or in books about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For their part, the philosophers discuss the hypothetico-deductive method ad infinitum. They analyze the process of discovery in detail. They talk about truth and "verisimilitude." Meanwhile, the scientists describe their own activity as a well-ordered series of ideas and experiments linked in strict logical sequence. In scientific articles, reason proceeds along a high road that leads from darkness to light with not the slightest error, not a hint of a bad decision, no confusion, nothing but perfect reasoning. Flawless. “And yet when you look more closely at "what scientists do," you might b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research actually comprises both the so-called day science and night science. Day science calls into play arguments that mesh like gears, results that have the force of certainty. Its formal arrangement is as admirable as that of a painting by da Vinci or a Bach fugue. You can walk about in it as in a French garden. Conscious of its progress, proud of its past, sure of its future, day science advances in light and glory. By contrast, night science wanders blind. It hesitates, stumbles, recoils, sweats, wakes with a start. Doubting everything, it is forever trying to find itself, question itself, pull itself back together. Night science is a sort of workshop of the possible where what will become the building material of science is worked out. Where hypotheses remain in the form of vague presentiments and woolly impressions. Where phenomena are still no more than solitary events with no link between them. Where the design of experiments has barely taken shape. Where thought makes its way along meandering paths and twisting lanes, most often leading nowhere. At the mercy of chance, the mind thrashes around in a labyrinth, deluged with signals, in quest of a sign, a nod, an unexpected connection. It circles like a prisoner in his cell, looking for a way out, a glimmer. It vacillates endlessly between hope and disappointment, between exaltation and melancholy. There is no way to predict whether night science will ever become day science; whether the prisoner will emerge from the darkness. When that does happen, it's pure coincidence — a freak. It occurs without warning, like spontaneous generation, and anywhere, anytime, like lightning. What guides the mind, then, is not logic, but instinct, intuition. The need to understand. A passion for life. In the interminable interior dialogue, amid the countless suppositions, comparisons, combinations, and associations that work in the mind nonstop, a flame sometimes rips the darkness, suddenly illuminating the landscape with a blinding light that is terrifying, stronger than a thousand suns. After the first shock comes an exhausting struggle with the old ways of thinking. There is a conflict with the universe of concepts that direct our reasoning. Nothing yet entitles us to say whether the new hypothesis will develop beyond its initial, crude sketch and become refined, perfected; whether it will stand the test of logic; whether it will be accepted as day science.”(Franois Jacob. OF FLIES, MICE, AND MEN. Translated by by Giselle Wei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125-127.) (绝大多数人都以为科学研究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一个冷酷严峻的活动,就像在科学教科书或科学史、科学哲学著作中所说的那样。哲学家们对科学发现的过程进行详尽的分析,讨论其中的假设—演绎过程。他们喋喋不休地谈论真理、逼真。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则把自己的活动描绘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系列,想法和试验被逻辑贯穿始终。在科学论文中,推理过程沿着康庄大道高歌猛进,从黑暗到光明,没有错误,没有失误,没有迷惑不解,除了完美的推理之外,什么都没有。完美无缺。 (但是,当你仔细地观察“科学家的所作”,你就会惊讶地发现,科学研究实际上是由所谓的白天科学和黑夜科学所组成。白天科学的论证如同齿轮咬合,一丝不苟,其结果也像是铁板钉钉。它们就如同达•芬奇的油画那样悦目,如同巴赫的音乐那样悦耳。你就像是在法国花园中徜徉漫步。对它的进步了然于胸,对它的过去无限骄傲,对它的未来充满希望,白天科学在光明与辉煌之中向前向前。与之相反,黑夜科学则如同盲人在黑夜中游荡。它犹豫不决,它跌跌撞撞,它进退失据,它烦躁不安,它噩梦不断。它怀疑一切,它不停地寻找自我,质问自我,还原自我。黑夜科学就像是一个制造可能成为科学的建筑材料的车间。在那里,假设还含混不清,现象之间还毫无联系,试验设计刚具雏形,思想还在羊肠小道中摸索。全凭机遇的怜悯,大脑在迷宫内东奔西突,在潮水般的信息中寻找一个启示,一点确证,一线意想不到的联系。它像是一个囚徒在牢笼中那样打转转,寻找出路,哪怕是一线光亮。它在希望与失望、亢奋和郁闷之间永无休止地震荡。谁也不法知道黑夜科学能否成为白天科学,就像无法知道囚徒是否会重见光明一样。当那确实发生,那也完全是偶然的,像是一个精灵;没有预兆,像是自发;随时随地,像是闪电。所以说,指导大脑的,不是逻辑,而是本能和直觉,是对知识的渴望,是对生命的挚爱。经过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的推测、比较、综合、联系,一束火焰有时会刺破黑暗,它那比一千个太阳还要耀眼的光芒突然间照亮了整个大地。在第一轮震撼之后,与旧传统的艰苦搏斗接踵而至:新思想与那些被普遍接受的旧观念存在冲突。没有谁知道新的假说能否从最初的草图发展成精致完美的理论,它能否经受得住逻辑的检验,它是否会被接受为白天科学。) 还是在1997年,一位编写科学方法专著的作者这么写道: “Those of my friends and colleagues who knew that I was writing a book about scientific method often expressed their surprise. Why, they said, should anyone wish to revive such a long-expired steed? People do not now believe in scientific method. ”(Gower, B. SCIENTIFIC METHOD: AN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Routledge, 1997. Preface.)(那些听说我正在写一本关于科学方法的书的朋友和同事,常常表示他们的不解。他们说,为什么有人想要死灰复燃?人们不再相信科学方法了。) 2011年,德国出版巨头Springer出版了一本题为A SUMMARY OF SCIENTIFIC METHOD(《简明科学方法》)的书,其第一章第一句话就是: “Scientific method is not very different than what everyone does on a daily basis in coming to know about the world. Respect for evidence and reason are basic common sense and basic scientific method. ”(Kosso, P. A SUMMARY OF SCIENTIFIC METHOD. Springer, 2011. p. 1.)(科学方法与每个人日常生活所使用的方法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尊重证据和理性是基本的常识和基本的科学方法。) 通过这些证据来看,中国的一些所谓的“专家”和“名人”对科学的认识和美国人差了一个多世纪。 二,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像科学网上的“逻辑专家”黄荣彬教授认为科学思维就是“三段论”和“归纳演绎”。对于这个论调我个人不想过多评论,我想说明的是三段论也好、归纳演绎也罢,这些都是小学生就经常应用的东西,这和一些人口中奉为神圣教条的科学思维似乎并不搭调。 在英国的历史上有学者是这么评价培根的演绎方法的: 1837年,英国历史学家Thomas Macaulay(1800-1859)发表长文,揭示了培根的双重人生:追求真理的天使,追逐权力的毒蛇。(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oaring angel and the creeping snake was but a typ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acon the philosopher and Bacon the Attorney General, Bacon seeking for truth, and Bacon seeking for the Seals.)(Macaulay. T. B. CRITICAL AND HISTORICAL ESSAYS, CONTRIBUTED TO THE EDINBURGH REVIEW. Volume 1. Longman, Brown, Green and Longmans, 1854. p. 371.)不仅如此,Macaulay还对培根的科学方法嗤之以鼻: “The inductive method has been practised eve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by every human being. It is constantly practised by the most ignorant clown, by the most thoughtless schoolboy, by the very child at the breast. That method leads the clown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f he sows barley he shall not reap wheat. By that method the schoolboy learns that a cloudy day is the best for catching trout. The very infant, we imagine, is led by induction to expect milk from his mother or nurse, and none from his father.” “We conceive that the inductive process, like many other processes, is not likely to be better performed merely because men know how they perform it. ”(Macaulay. T. B. Critical and historical Essays, contributed to The Edinburgh Review. Volume 1. p. 404.)(从世界开始之日,归纳方法就被每一个人所使用。它被最愚蠢的小丑所使用,被最没有头脑的学生娃所使用,被哺乳期的婴儿所使用。这个方法使小丑明白,播种大麦不会收获小麦,使学生娃知道阴天是捕捉鳟鱼的好时机。对于婴儿,我们想象,归纳法使他期待奶水来自妈妈或者护士,而不是他的爸爸。我们认为,就像其他许多程序一样,归纳程序不大可能仅仅因为人类知道如何运用它而变得更加有效。) 引用这些东西仅仅是想说明一些问题, 本人对没有对前辈大师的不敬之意,我只是认为归纳和演绎这类东西在今天根本不值得神化,只要你小学数学毕业了,基本这类方法的应用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一些人看不惯别人贩卖“中国传统”的大力丸,然而这些人自己却在卖西方传统的大力丸,真是很难理解。 三,相比科学,中国更需要的是哲学和文化的复兴 中国科学的发展问题就是一个社会问题,当中国人的素质、思想和观念的问题。这些东西都进步了,科学一定会取得大发展的,学习一些知识和具有工具思维的东西很简单。就像落后的清朝照样能搞起“洋务运动”来。然而洋务运动并没有拯救中国。新中国仅仅用了几十年就完成了西方社会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然而我们如何让国民在保持发展的同时,取得和西方人一样的尊严和自由,人文和环境呢?这才是一个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还要100年。
526 次阅读|18 个评论
内蒙古近半区域遭遇雪灾:暖冬还是冷冬?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2-5 05:46
内蒙古近半区域遭遇雪灾:暖冬还是冷冬? 内蒙古近半区域遭遇雪灾 局部地区现重度白灾 【字体: 大 中 小 】 2012-12-04 11:07:50 来源: 中国天气网内蒙古站 中国天气网讯 进入11月下旬后,内蒙古降水比前期明显减少,但是雪灾成灾面积却逐步扩大,目前全区近半面积有灾情发生。预计未来三天,中东部的部分地区仍有降雪,气温继续下降,不利于畜牧业生产,牧区要做好抗灾保畜工作。 目前,赤峰市巴林左旗大部分草场被积雪掩埋。(牧仁 摄)  11月下旬以来,内蒙古降水比前期明显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累计降雪量为1~6毫米。虽然降水减少,但是受前期频繁降雪影响,累计积雪很难消融,目前,全区形成雪灾面积为56.3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9.33%,与11月中旬相比,雪灾面积增加了21.03万平方公里。 其中,轻度、中度、重度雪灾面积分别为41.72万平方公里、12.46万平方公里、2.20万平方公里。雪灾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其中赤峰市 巴林右旗 、阿鲁科尔沁旗,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蓝旗, 乌兰 察布市 四子王旗 形成区域性重度白灾; 呼伦贝尔 市鄂温克地区形成区域性中度 白灾 ;呼伦贝尔市大部为轻度白灾。 赤峰市局地形成区域性重度白灾。(牧仁 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呼伦贝尔等地仍有弱的降雪天气,全区大部有降温大风。具体预报如下: 今天(4日)白天:锡林郭勒盟东部、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多云间晴,其中,呼伦贝尔市北部有小雪,其余地区晴间多云,全区大部4、5级西北风,东部地区气温继续下降。 今天夜间:兴安盟北部、呼伦贝尔市多云间晴,其中,呼伦贝尔市东北部有小雪,其余地区晴间多云,东部地区4、5级西北风,其余地区4级偏西风。 明天:鄂尔多斯市南部、 呼和浩特 市南部、兴安盟西北部、呼伦贝尔市多云间晴,有小雪,其余地区晴间多云,东部地区5级西北风,其余地区4级偏西风。 后天:中东部多云间晴,其中,鄂尔多斯市东北部、 包头 市南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南部、呼伦贝尔市北部有微到小雪,其余地区晴间多云,全区大部4、5级西北风。 目前,内蒙古中东部大部地区积雪持续时间长,冷空气影响频繁。积雪较深、牧草掩埋程度较高地区要加大牲畜冬季出栏,避免冬季寒冷、 暴风雪 等不利天气对草原畜牧业造成的危害,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量减少放牧,增加补饲,做好老弱母幼牲畜的保暖,做好抗灾保畜工作。(文:郭敏) 编辑:墨永卫 http://www.weather.com.cn/news/1755350.shtml 潮汐组合E:11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609度,2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注:11月29日为月亮远地潮,使月亮超强度减少35%。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8506.html 2012年12月潮汐组合:地震可能进入高潮 2012-11-8 03:06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2012年12月潮汐组合:地震可能进入高潮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杨冬红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2月是10-12月强潮汐时期的第三个月。全球7级以上地震,9月发生1次,10月发生2次,11月上旬发生1次(截止到8日),地震增强趋势明显,伴随厄尔尼诺的增强,11-12月地震可能进入本轮高潮。 潮汐组合A:2012年12月6日为日月小潮(下弦),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2月13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92955度,三者最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2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 0010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2月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863度,28日为日月大潮,26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较大值。21日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南纬23度半),28日月亮潮和太阳潮近似在同一纬度,潮汐南北摆动恨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变化差别最大,易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发生极端事件的几率增大。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333.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680. 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17 次阅读|2 个评论
野花系列——沙参一种
热度 2 flly 2012-11-27 12:51
野花系列——沙参一种
沙参是一种中药材 属于桔梗科沙参属,又称南沙参,至于北沙参,就是伞形科的了,差别有点大。 该属的特点: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胡萝卜状。茎直立。叶互生,稀轮生。花组成疏松总状或圆锥状花序,具花梗;花尊钟状,与子房贴生,裂片5;花冠紫色、蓝色或白色,5裂;雄蕊5,分离,花丝基部加宽成片状,边缘被柔毛;柱头5裂,裂片狭长而卷曲;子房下位,3室,中轴胎座,花盘筒状或环状,围于花柱基部,胚珠多数。茹果基部3瓣裂。 50种,分布于欧 洲和东亚。 我拍到的似乎是这种,抱歉,这两个字我不认识,也打不出来。 2.奇尼(带草头)Adenophora trachelioides Maxim . 茎单生,高40一120厘米。茎生叶具2一6厘米的长柄,叶片心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有不整齐牙齿。圆锥花序长达35厘米,分枝近平展。花尊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花冠蓝色,钟状,裂片三角状半圆形,顶端急尖;花盘筒 状,长2 . 3毫米;花柱与花冠近等长。茹果卵状圆锥形;种子黄棕色。花果期7一10月。 产各地。生山坡草地或林缘。分布于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内蒙古、辽宁;朝鲜、俄罗斯也有。根药用,治疗疮肿毒、咳嗽等。
个人分类: 植物|2034 次阅读|4 个评论
未来三天北方大部将降温4-8℃:关注29-29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2-11-26 10:00
未来三天北方大部将降温4-8℃ 2012年11月26日07:34 中央气象台网站   中央气象台今天7时发布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   一、重要天气   1. 冷空气活动频繁   26日,受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吉林中东部、华南南部等地有4~6℃的降温,黑龙江东北部局地降温幅度可达8℃以上。   26~28日,另一股冷空气自新疆北部向东移动,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将有4~8℃的降温,局部地区降温可达10℃以上,并将伴有4~6级风。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中北部有中到大雪,局部地区有暴雪。   2. 江南华南多阴雨天气   26~28日,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多阴雨天气。江南南部、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   二、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26日08时至27日08时,新疆北部、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西藏东北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西北部局地有中到大雪(3~6毫米);江南中南部、华南、西南地区东部有小雨或阵雨,其中,福建南部、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台湾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广东西南部局部有暴雨(50~70毫米)。新疆东部、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等地有4~6级偏北风。东海、台湾海峡有6~8级、阵风9级风。   27日08时至28日08时,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北部、西藏东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江淮南部、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台湾等地有小到中雨。内蒙古、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华北等地有4~6级风。渤海、黄海北部将有7~8级、阵风9级的风,黄海中部将有6~7级风。   28日08时至29日08时,黑龙江大部、吉林中东部、西藏东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黑龙江东北部局地有大雪;江淮南部、江汉南部、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台湾等地有小雨或阵雨,其中,江西南部、福建中南部、广东中北部、广西东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50~70毫米)。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等地有4~5级偏北风。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1126/073482869.html 潮汐组合E:11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609度(同日为月亮远地潮),2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较大值。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850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郑风田:蒙牛、伊利真没任何毛病?
热度 1 zft2000 2012-11-19 12:36
郑风田:蒙牛、伊利真没任何毛病? “内蒙古的蒙牛、伊利两个厂子没有任何的毛病,问题出在源头”,这是一个内蒙代表的回答。虽然让人笑话,但的确揭示了一个大问题: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不能忽视。如何建立激励机制解决“农民一家两制”问题值得重视。 据新华网北京 11 月 12 日报道,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在被问及如何看待现在目前中国乳业安全的问题,回答道“内蒙古的蒙牛、伊利两个厂子没有任何的毛病,问题出在源头”。 蒙牛、伊利没任何毛病这个结论要让天下人笑话,但他的确讲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食品安全源头污染很严重,一定要重视源头污染的的治理。如果食品安全的源头生产食物已遭受污染,后来即使再加工处理,也难以保证质量。我国两起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三聚氰胺、瘦肉精案,都是源头乱添加造成的。这是我国目前半截子式的农业产业化造成的。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源头污染治理还基本上停留在放任其流状态,主要表现在: 其一是农民的一家两制现象。 少调查或者报道揭示,我国农民在蔬菜、养殖生产中存在所谓的“一家两制”现象,也即是农民自家吃的与外卖的,是分开生产的。自家生产的,少打或者不打农药,少施或者不施各种激素与化肥。随着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可能连农民自已也意识到农作物生产中乱施各种化肥农药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不安全的,自己不敢吃,专门拿来卖钱。 其二是土壤污染不容忽视。 近年来多次暴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但却还一直在进行着种植,这种土壤中生产出来的东西应该不宜食用,但消费者不知。我们究竟有多少这样的土地?据相关报道称我国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达 2000 万公顷,农药污染 1300 万 -1600 万公顷。如何对这种污染的土地进行污染治理,目前还是一笔湖涂帐。还有一些水体污染,都应该进行详细的调查。土壤污染到了不能忽视地步,土壤污染最终会要植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畜健康。如何防控土壤污染是个大问题。 其三表现是过量的化肥施用。 中国每亩化肥施用量目前在全球也属前列了。过量的化肥施用,一方面未被吸收的化肥残留在土壤中,污染地下水,另外一个方面,过量的化肥催起来的作物品质也难以保证。我国用全世界 7% 的耕地养活了 22% 的人口,但实际上我们用掉了世界上 35% 的化肥和 20% 农药。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的 9% ,但所耗用的化肥和农药的消费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 35% 。全国每年的化肥使用量为 4637 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达每平方公里 40 吨,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 22.5 吨的安全上限。自 1981 年至 2008 年,中国粮食年产量从 3.25 亿吨增长至 5.29 亿吨,增长约六成;氮肥消费量却从 1118 万吨增加到 3292 万吨,增长了近 2 倍。从农户角度来看,我国农民缺乏科学的营养配方施肥知识与习惯,单纯靠追施化肥获得产量的思想误区严重。过量施肥污染严重,浪费也很严重。 其四是过密化养殖带来的问题。 养殖场“过密化”饲养引发禽流感传播的重大安全隐患。低廉的价格导致许多养殖户只能通过数量取胜,许多养殖场普遍存在饲养密集度过高的现状,畜和禽类像囚犯般生活,成百上千的动物被关在狭小拥挤的围栏内,缺乏消毒清洁,恶劣的生长环境使许多家禽疫病抵抗力越来越差。容易暴发传染性疾病。 20 世纪几次世界性的大流感均起源于中国。随着文明的发展,病毒变异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禽业大国和候鸟的主要集散地,中国的家禽养殖方式潜藏着巨大的风险,禽流感的爆发对中国的养殖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其五物添加剂滥用日趋严重。 各种速长剂、生长剂等植物生长素被冠之以“高效农业”滥用, 为了防病治病又使用大量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最终又通过食物链团残留到人体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侵害。美国 70% 的抗菌药物并非用于人类,而用在了动物身上,我国究竟有多少应该是一个天大的秘密 。 如何才能加强源头污染治理、避免农民的“一家两制”现象,让农民少施化肥与农药,少用各种添加剂?目前的市场机制其实是难以解决该问题,会出现逆淘汰现象。农民分散经营,自己少施化肥农药,但从农产品的外表是看不出来的,甚至是刚好相反。不施或者少施化肥农药的农作物长相难堪,反倒被消费者看不起,卖不出价钱来。食品安全的这一属性,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最后会让那些老实的农民吃亏。比如大家卖西红柿,有青的可能卖不出去,于是乎,你可以到农贸市场看一看,西红柿基本上都是纯红,这显然不是正常的颜色,是用摧熟挤摧熟的结果。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的消费者是不知道这些知识的,出现了无知者无畏。集体误选的结果,导致大家都利益受损。 如何才能解决农民生产的“一家两制”现象?这个问题虽然很难解决,但必须要解决,否则中国的食品安全源头如果不安全,其他的环节再安全也基本上没有用了。农产品的源头污染如何治理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首先必须要工作转移过来,从单纯的食物安全过去的食品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再追求产量。目前的考核指标基本上都是量的概念,导致不少地方只重视数量而忽视了质量。 国家应该把源头污染治理列为重要的工作,对于 目前片面施用化肥等增产技术进行调节。 其二必须让农民联合起来,通过做实做强行业协会与农协,允许鼓励农协直接进城开农贸市场与超市,改变目前的农超对接为农农对接,也就是让产地的农民专业协会与销地的农贸市场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实行透明农业,让居民吃上环节少、透明度高、可追踪、便宜的水果蔬菜。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问题|27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内蒙古华北黄淮等地有大风降温:关注7-9日潮汐组合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1-10 03:23
寒潮蓝色预警:内蒙古华北黄淮等地有大风降温 012-11-09 17:49:37 来源: 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11月9日18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1月9日20时至11日20时,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大部、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将有6~8℃降温,其中,内蒙古中西部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有10~12℃;上述大部地区并将先后出现4~6级偏北风,渤海、黄海北部将有7~9级大风。 09日20时~11日20时全国大风降温预报图 防御指南: 1、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对大风降温天气的防御准备; 2、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3、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户外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4、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编辑:潘煜 http://www.weather.com.cn/news/1743481.shtml 2012-10-2 10:01 2012年11月潮汐组合:关注厄尔尼诺发生的天文条件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1月是10-12月强潮汐时期的第二个月,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本月增强。 2012年9月22日秋分是地球自转变慢的高潮时期,秋分过后,有利于厄尔尼诺的条件将逐渐增强。2012年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可使厄尔尼诺进入高潮。2012年10月-2013年1月强潮汐时期可增大厄尔尼诺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253.html 潮汐组合A:2012年11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10月30日为日月大潮,11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纬20.92119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12年11月7日为日月小潮(下弦),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146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4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91616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1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上弦),2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5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1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609度,2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8506.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676.html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23 次阅读|1 个评论
未来三天华北内蒙古等地将有强降雪:关注潮汐组合与厄尔尼诺
杨学祥 2012-11-3 09:18
未来三天华北内蒙古等地将有强降雪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1月02日18:04 中央气象台网站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北方大部将有6~10℃降温(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未来48小时全国天气预报(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未来48小时全国天气预报(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重要天气   1.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视频:北方大部将迎雨雪降温 北京周末将下雪 来源:CCTV新闻频道   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1月2日20时至4日20时,甘肃中东部、青海东北部、宁夏、陕西、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地区、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北部、湖北大部、湖南东北部等地将先后出现6~10℃降温,其中,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北部、山西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14℃;上述大部地区并将先后出现5~7级偏北风。   2.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有强降雪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2日夜间至5日,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等地将先后出现明显雨雪天气,其中,内蒙古中东部偏南地区、华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或雨夹雪;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及华北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华北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暴雨。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2日20时至3日20时,内蒙古大部、甘肃中部、宁夏、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北中东部、辽宁西南部、黄淮、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华南中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湖北西北部、山东东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雨。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西部等地有5~7级偏北风。南疆盆地有扬沙。台湾海峡、巴士海峡有5~7级、阵风8级的东北风。   3日20时至4日20时,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大部、黄淮北部、东北西部和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山西东北部、内蒙古中部地区、河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或暴雪;华北东北部、东北地区南部、黄淮东部偏南地区、江淮东部、江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中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有5~7级偏北风。渤海、黄海北部和中部有7~8级、阵风9级的风,黄海南部有6~7级、阵风8级的风。   4日20时至5日20时,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和东部、东北地区中南部、山东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内蒙古中部偏南、华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或暴雪;江南西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大部等地有小雨,局地有中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部、山东东部、东北地区西部和南部有4~6级偏北风。渤海、黄海等海域有6~7、阵风8级偏北风。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1102/180482180.html 2012-10-2 10:01 2012年11月潮汐组合:关注厄尔尼诺发生的天文条件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1月是10-12月强潮汐时期的第二个月,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本月增强。 2012年9月22日秋分是地球自转变慢的高潮时期,秋分过后,有利于厄尔尼诺的条件将逐渐增强。2012年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可使厄尔尼诺进入高潮。2012年10月-2013年1月强潮汐时期可增大厄尔尼诺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253.html 潮汐组合A:2012年11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10月30日为日月大潮,11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纬20.92119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12年11月7日为日月小潮(下弦),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146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4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91616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1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上弦),2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5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1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609度,2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8506.html 强震频发、异常旱涝、流感爆发、低温冻害:厄尔尼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杨学祥 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8.6级强震刚刚过去,美国干旱和中、日、朝暴雨灾害就接踵而来。我在2012年3月指出,关注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它是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2012年将给我们带来强震频发、异常旱涝、流感增强、低温冻害灾害链,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我在2012年7月1日指出,2012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会给世界带来反常的旱涝灾害,印尼和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赤道东太平洋沿海地区发生严重洪涝。我国的旱涝灾害也会非常严重,2012年旱涝急转的可能性很大。 强震频发和旱涝异常已经发生,流感增强和低温冻害也需积极预防。 关注2012年的厄尔尼诺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6299.html 我在2012年3月28日指出,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发生,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强震、干旱、流感、低温冻害。目前已有三种灾害接连发生。 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197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54年-1956年、1964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温冷害。2000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2008年1月给中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20世纪最强烈的两次厄尔尼诺事件(1982-1983年、1997-1998年)没有给中国带来严重低温冷害,因为它们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在这里,条件概率更能准确地描述灾害特征。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6年和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2010年、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都对应全球的严重低温冻害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780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8277.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再次发现远古人类活动遗迹
sheep021 2012-11-1 13:38
八千年前的玉珏和骨笛,7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逐一在内蒙出现。到底是因为这里的干燥环境易于保存文物,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8000年前的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事情(兴隆洼文化) 内蒙古乌兰木伦遗址发现7 万年前 古人所用 古泉 - 内蒙古门户网站 考古人员日前认定,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活动遗址发现的古泉至少已流淌7万多年,这潭优质泉水极有可能是古人类选择生活在此的主因。   考古人员通过对遗址所在地及周边地区地质、地貌的综合考察初步确定,乌兰木伦遗址“1号地点”地处一条河流入湖处的三角洲地带。但考古工作者分析后认为,古人类和动物饮用湖水的可能性并不大。   “鄂尔多斯高原咸水湖居多,根本无法饮用,因此泉水才是更好的选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刘扬说,大量石制品和古生物化石均出土于古泉周围,专家通过碳14和光释光方法检测后认定,这里7万年前已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据此判断,古泉的形成时间应该更早。   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馆长王志浩认为,古人类具有逐水草而居的特点,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湾清水,才使乌兰木伦遗址的古人类在此生存了4万年之久。这些线索也表明,荒原上建起的康巴什新区在数万年前已非常适宜人类居住。   据王志浩介绍,乌兰木伦遗址所在地原名为“呼和塔拉”,即“青色的草原”,为更加突出地域特色,古泉水现已被命名并注册为“呼和塔拉”泉水。目前,各项水质检测工作正在进行中。   乌兰木伦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的乌兰木伦河畔。2010年9月起,国内多家单位曾先后3次联合对此处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和古生物化石,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专家认定,这处遗址所展示的,已不是单一遗址所具有的文化个性,而是代表由一群遗址共同搭建的一个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体的共性。该遗址的发现,极有可能为重构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乌兰木伦遗址的重要性,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将其评为当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个人分类: 远古文明|1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曾经沧海真性情!----青藏高原之锁阳、列当、苁蓉
热度 20 yangyq 2012-10-25 09:39
曾经沧海真性情!----青藏高原之锁阳、列当、苁蓉
潇潇天涯倦客行,曾经沧海真性情! 水墨云山高飞雁,幽幽余歌满芳亭! 柯受良的《大哥》是一首很男儿的歌,风风雨雨,义薄云天,还记得那里面的歌词“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我只想好好爱一回,时光不能倒退,人生不能后悔爱你在明天!”。 在青藏高原上的列当、苁蓉、锁阳也堪称是性情相投、交浅言深的好哥们儿, 第一,性味相近。主要生长在盐碱地、干涸沟、沙地、戈壁等气候干燥风沙大的环境中,且均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健骨之功效,是易混淆品。 第二,三种都是寄生草本植物,只是寄主有差别。锁阳(锁阳科锁阳属)主要寄生在白刺属唐古特白刺植物根上,在大白刺、小果白刺骆驼蓬属和霸王属植物上也有寄生;列当(列当科列当属)寄生于蒿类植物、瓜类植物、谷类作物等植物的根上;苁蓉(列当科肉苁蓉属)主要寄生在护沙植物藜科梭梭、柽柳属植物、盐爪爪属植物和珍珠柴等植物的根上;另外他们都还有一个住在远方的哥们儿:列当科草苁蓉属,寄生在桦木科桤木属植物的根上,此种在中国仅见于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 一、锁阳 锁阳 俗称“不老药”,锁阳科锁阳属寄生草本植物, 我国的野生锁阳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各省份的荒漠、半荒漠、干旱和盐碱沙地上,产于浑善达克沙地西部、毛乌素沙地西部,河西走廊沙地、腾格里沙漠,是资源储量较为丰富的荒漠植物资源之一。 冬生、春长、夏枯,多在春季采收,肉质茎晒干后即切片入药,是中药、藏药、蒙药中常用的重要药材。“锁住阳气,长盛不衰”,又名 不老药 、金不换 、沙漠人参 等。味甘、温无毒,主要用于大补阳气、益精血、养精润燥、利大便,治肾虚痿弱、梦遗滑精、体虚便燥等症。锁阳也做蒙药用(蒙药名: 乌兰高腰) , 能止泻健胃, 主治肠热, 胃炎, 消化不良, 痢疾等。在《本草衍义补遗》、《丹溪心法》、《国药的药理学》、《中药志》均有记载。当地牧民习惯于冬春季节采挖后饲喂骆驼、牛、羊、猪,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还残留有白刺根 锁阳生长在湛蓝的天空下的盐碱地里 二、列当 列当属为列当科最大的一属,全世界约有100种以上。我国有25种,广泛分布于东北、内蒙古、陕西、宁夏、西藏等北方地区,生长集中,资源丰富。其中列当、欧亚列当、黄花列当、紫花列当、毛药列当等数个品种常作药用。 别名独根草、兔子拐棒,多年生寄生草本,高10-40cm。全株密被蛛丝状长绵毛,以全草入药。夏初采收,晒八成干,捆成小把,再晒干。性味归经:甘,温。功能主治:补肾助阳,强筋骨。用于性神经衰弱,腰腿酸软;外用适量,煎汤洗脚,治小儿腹泻,肠炎,痢疾;蒙医还用于治疗碳疽。 豆列当 上图中的豆列当这哥们儿就隐居在身后宁静的绿野丛里 三、苁蓉 肉苁蓉属外形与锁阳相似,但却与列当属同属列当科,全球现有的肉苁蓉属植物约有20种,我国肉苁蓉属植物有4种1变种,即肉苁蓉、盐生肉苁蓉、沙苁蓉、管花肉苁蓉和白花肉苁蓉。生长于沙漠之中,主产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以及青海、陕西、新疆、甘肃、宁夏等地。 又名大芸,多年生肉质寄生草本,全株圆柱形,花序出在上部,花多,显微镜下观察,种皮外观似蜂巢状。肉质茎新鲜嫩时,采之可生吃,或煮汤,又可入药,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利肠通便,治阳痿不育,中医称其为地精或金笋,是极其名贵的中药材,与锁阳有异曲同工之妙,也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中药6—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蒙药多入丸散剂。 苁蓉入药,由来已久,历史上就被西域各国作为上贡朝廷的珍品。它甘而性温,咸而质润,具有补阳不燥,温通肾阳补肾虚;补阴不腻,润肠通腹治便秘的特点。正因为其补性和缓,才有苁蓉(从容)之称。 禁忌:肉苁蓉也和锁阳一样,阴虚火旺及大便溏泻者不宜服用。
个人分类: 舒服轩|11017 次阅读|55 个评论
[转载]又逮住一只硕鼠
daladala 2012-10-16 10:57
哇靠。。 后人有云: 我自横刀向天笑,只当我在睡大觉。 睡觉起来尿泡尿,这种小事不可笑! 可笑可笑真可笑,睡觉还能尿泡尿。 贪官私下开怀笑,自我监督就是好! 这个傻X你扔100斤黄金出去喂狗就不至于今天这个地步。还是太小气了! 当他贪污10公斤黄金时, 你们在干吗? 据网易网友评论整理。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3_bbs/8DSMN16F00014JB5.html 内蒙古国企老总贪污黄金百余斤白银1吨获死刑 2012-10-15 19:17:16 来源: 新华网 (广州)  有 51683 人参与 55 原标题:“黄金大盗”宋文代一审被判死刑 新华网呼和浩特10月15日电 15日,原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宋文代涉嫌挪用公款和贪污犯罪案经过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理,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宋文代被判死刑。 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公诉机关对宋文代涉嫌挪用公款和贪污犯罪的7项犯罪事实的指控,通过依法公开审理,认为宋文代身为受国家机关委派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便利,侵吞、骗取公共财物价值6500多万元,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构成贪污罪。宋文代利用职务便利,三次挪用公款2100万元,进行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 法庭认定,宋文代在担任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预留、低价收购乾坤公司股权等手段非法获取乾坤公司股份517万多股,将股份溢价1000多万元非法占为己有。2002年下半年到2003年1月间,宋文代挪用乾坤公司1000万元资金为自己注册成立公司。同时,宋文代在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政府签订投资协议中,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国土资源局为乾坤公司投资发放的面积为2.9万多亩土地的19个国有土地使用证的使用权人变更为自己公司名下,将土地向外出租耕种并收取租金。8年间,宋文代共计收取租金1700多万元并占为己有。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宋文代利用职务便利,挪用乾坤公司公款300万元用于注册成立圣坤公司,并将乾坤公司购买的某金矿以圣坤公司名义非法转卖,贪污2500多万元。2005年底到2006年宋文代以投资办厂为名,挪用赤峰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借给乾坤公司的800万元公款,以自己亲戚名义注册成立公司和经营活动,同时将乾坤公司价值1200多万元的黄金等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法庭认为,宋文代身犯数罪,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且无认罪、悔罪表现,罪行极其严重,应予严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判决被告人宋文代犯贪污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侦查中检察机关扣押的被告人宋文代人民币270万元、黄金134.151公斤、白银995.34公斤、铂金81.09克、银币176枚、房产4套、车辆4辆予以没收,上缴国库;被告人宋文代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新闻回顾: 内蒙古国企老总贪污黄金120斤白银1.4吨 近日,内蒙古乾坤公司原董事长宋文代被查贪污公司黄金60公斤、白银1.4吨,此外还有数千万元赃款。宋文代2002年入乾坤公司管理层后一直被举报。为防意外,宋文代将贪污黄金藏在北京某小区车库的汽车后备箱内。媒体称,宋文代在犯罪中还多次得到地方的配合。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汤计、刘军)
个人分类: 中国纪实|1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内蒙古扎兰屯突降今秋首场大雪
maokebiao 2012-10-13 19:36
内蒙古扎兰屯突降今秋首场大雪 10月13日,吊桥公园的金秋雪景。当日,内蒙古扎兰屯市迎来第一场雪,4个小时的持续降雪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AAAA级景区吊桥公园五颜六色的秋季披上了洁白的盛装,游客及摄影家纷纷前来摄影留念。 !-- 我来说两句 ( 0 )/div-- 新闻热词: 天气 更多高清组图 http://pic.news.sohu.com/group-386624.shtml#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0 个评论
[转载]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
热度 3 zhaodl 2012-10-8 10:45
[转载]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
一直想统计这个数据,今天看到了,转过来。当然,这个系统的指标体系不一定被大家认可,参考而已。 通过将各地区自身的期刊数与核心期刊数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各地区在学术期刊质量上的分布情况,首先,其地区核心期刊占地区学术期刊份额超过 30%的地区有(从高到低):陕西、甘肃、北京、湖北、上海、天津、吉林、江苏、四川,共9个省市;其次,其地区核心期刊占地区学术期刊份额20%-30%的地区有(从高到低):重庆、湖南、黑龙江、辽宁、广东、浙江、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安徽、河南、宁夏,共13个省市;最后,其地区核心期刊占地区学术期刊份额20%以内的地区有(从高到低):山西、江西、河北、贵州、山东、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共9个省市;其中,西藏地区为0,没有核心期刊数。通过上述数据说明,核心期刊比重超过30%和低于20%的地区都为9个省市,而处于20%-30%的地区有13个省市,分布的规律非常明显,全国的核心期刊利率基本处于较低的状态,除了个别地区期刊质量较好,比如陕西、甘肃其期刊数量虽然低于北京地区,但是其核心期刊的比重均超过北京分别位列第一、第二位,这说明了我国期刊质量分布与其期刊总数分布规律略有差别但基本保持一致。 来源:评价网 中国科学评价中心 发布时间:2011-05-10 09:57 首先,我国学术期刊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与 2009年第一版期刊评价报告相比,青海、西藏的学术期刊从无到有,同时,发展速度较快( 详见表 4- 2)。但同时学术期刊质量的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北京市以拥有高达24.95%(1597)种学术期刊,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术期刊集中地,与位居第二名的上海市所占的6.69%(428)种学术期刊相比,两者间的学术期刊总数差距达1169种,这说明就算是学术期刊较为集中的地区之间,其学术期刊之间的差距鸿沟都较为明显。如表4-2所示,全国拥有学术期刊总数达200以上的省、市、自治区(从高到低)依次为: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四川、广东、辽宁、陕西、黑龙江、山东,共10个省市,期刊总数为4117,达学术期刊总数的64.32%,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学术期刊数;全国拥有学术期刊总数100-200种的省、市、自治区(从高到低)依次为:湖南、河南、河北、天津、浙江、吉林、山西、安徽、福建、广西、江西、甘肃、重庆,共13个省市,期刊总数为1918,达期刊总数的29.97%;全国拥有学术期刊总数100以内的省、市、自治区(从高到低)依次为:云南、内蒙古、贵州、新疆、青海、宁夏、海南、西藏,共8个省市,期刊总数为:365种,只占期刊总数的5.7%。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我国学术期刊的地区分布差异依然较大,不仅表现在北京市和其他学术期刊较为集中的地区之间的差异上,更加的凸显在全国学术期刊分布上,排名第一的北京地区1597种与最后一名的西藏相比,相距了123倍之多,这反映出我国学术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其次,从核心期刊的省、市、自治区的分布来看,北京以拥有高达30.74%(592种)的核心期刊份额,成为名副其实的核心期刊集中地,位居第二的是上海,但其入选核心区的期刊仅约等于北京的1/4,只有146种,约占核心期刊总数的7.59%;江苏、湖北、四川这3个省市的核心期刊数超过了100种,占据核心期刊总份额为16.26%;此外核心期刊的比重在1%—5%之间的省市、自治区有:陕西、四川、广东、辽宁、天津、黑龙江、湖南、吉林、浙江、河南、甘肃、河北、山东、重庆、安徽、广西、山西、福建、江西、云南共20个省份,其期刊总份额为:47.73%;最后,核心期刊比重在1%以内的省市有: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海南、青海、西藏7个省份,占据核心期刊份额的1.98%。因此,从数量上看,各地区核心期刊拥有量差别很大,排名第一的北京所拥有的核心期刊是排名最后海南的148倍,而西藏更是榜上无名,反映出我国学术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2771 次阅读|3 个评论
内蒙古白云问候钓鱼岛
热度 1 guozhenru 2012-9-12 20:23
内蒙古白云问候钓鱼岛
这是来自内蒙上空白云的关切和问候。 沸腾的民意 表面与暗道 在困难中不动摇才叫坚定 行动中思考叫积极,思而不动叫犹豫 不平坦的历史 前赴后继的人民 百姓是民族的脊梁 渴望已久的雄起 钓鱼岛,56个民族的共同财富 绵延的性格 众志成城和不屈的斗志 悠久的民族底蕴 任何事情都有正负面 随风而动
个人分类: 中国文化思想误区|17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此刻,您的想法是啥?
seoal 2012-8-28 19:46
内蒙古近万亩防沙柠条林低价转让后被毁 2012年08月28日17:22 中国商报 大 中 小 全文浏览   本报记者 何 杰 文/图   三北防护林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绿色万里长城,但现在在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地段,这条万里长城却面临着危机。敖汉旗牛古吐乡所辖村镇近几年陆续出租、出卖了几万亩用于防沙固沙林的柠条地,特别是最近,一份合同就将近一万亩柠条地出租给了山西商人,租期为70年。   10多年前,每到春季,北京总是会出现几场沙尘暴,特别是2000年的春天,华北地区连续12次发生了较大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北京首当其冲。当时北京城黄沙蔽日,人们出行要带风镜、纱巾、口罩,沙尘暴过后,北京城的建筑和街道上铺满了一层黄沙。但渐渐地人们发现,北京城的天气一年比一年有所好转,近几年沙尘暴近乎绝迹。这一切要归功于“三北防护林”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三北包括东北、华北、西北,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至1460公里。三北防护林工程为我国北方竖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绿色万里长城,2003年,三北工程被吉尼斯总部确认为“全球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   但现在在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地段,这条万里长城却面临着危机。敖汉旗牛古吐乡所辖村镇近几年陆续出租、出卖了几万亩用于防沙固沙林的柠条地,特别是最近,一份合同就将近一万亩柠条地出租给了山西商人,租期为70年。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的柠条林地上,机械正在施工,看样子是在将坡地找平,村民指着裸露的土地上堆着的一垛垛柠条说:这些柠条已经成活了27年,一代人的心血呀,就这样毁了,这是在造孽。    柠条地的转让价格不及一根冰棍   敖汉旗牛古吐乡位于赤峰市东部,旗下所属的大五家村于2011年4月与山西王姓商人签订合同,将村里的9000多亩柠条地转给其承包,每亩200元,时间70年,每年转让价格2.84元/亩。村民说这是村里最后一块柠条地,村里共有三万多亩柠条地,几年来都已经转给他人承包。   当地人称的柠条地,是一种灌木林。柠条根系极为发达,主根入土深,耐旱、耐寒、耐高温,是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地带的旱生灌丛,是三北地区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属于优良固沙和绿化荒山植物,是很好的饲料。   大五家村的柠条林基本消失了,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开着白花的荞麦及绿色的玉米地,村民介绍说,今年的雨水多,庄稼长得还不错,往年根本不长,因为这里是沙土地存不住水。   记者当时所处的位置为纬度42°24′39.4″,经度120°07′50.5″,这是新转让的9000亩柠条地的中间点。这片柠条林是三北防护林工程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投资建设的公益林,原来立有水泥牌子,上面刻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及负责人等内容,现在牌子已经不见了,但在另一块林地同样的牌子还在。现场的村民介绍,这些柠条林是政府提供种子,村民用牛犁头犁出沟种出来的。这片林地政府每年补助人民币10元/亩。   现场有机械在施工,记者看到在这片土地上,植被已经被破坏,大面积的黄沙暴露着,间或有低矮枯黄的茅草。这片林地被毁之初曾有几位村民报警,当地森林公安及乡里领导曾出现场,当时经GPS定位勘察,认定毁林90多亩,但一直没有处理。几个月过后,村民估算眼前被毁面积将近3000余亩。   经了解,王姓商人将这片柠条林铲除之后,打算在这里栽种苹果树。当地老农说,这里种苹果树很难,苹果树离不开水,但这里没有水;二是苹果树不能防沙固沙,一到春天这里的风会将苹果树的根都给刮出来,根本不能成活。有村民怀疑在这里栽种果树的动机,村民说,如果这里能变成经济林,国家每亩要补助1400元。    20年努力成空 村民担忧风沙重来   “我们这里都是沙窝子,没种防风林之前,刮大风时能将沙子堆到墙一般高,牛能踩着沙子到房顶上吃草。”防风林被毁,村民担心风沙重来,因柠条林后边有山,村民还担心没有了柠条林的防护,下大雨时洪水直接威胁村庄。   对于破坏柠条林的行为,村民深恶痛绝。柠条林是村民心血和汗水的结晶,经过20多年来的成长,柠条林已经将沙牢牢地固定在自己脚下,使村民再没有风沙侵扰之忧,因此,许多村民坚决反对将柠条林包给外人。去年5月,村里贴出了拍卖9000亩柠条林的公告,一些不同意拍卖的村民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但没有起作用。后来村民发现出让土地的合同早在4月2日便已经签订了,受了欺骗的村民从那时起开始逐级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9000亩柠条地分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许多村民手中有政府颁发的林权证,证明其有20亩林地。有村民提出上级的林改政策是还山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要求村里按包给外人的价格由本村村民承包柠条林,但这个提议被否决了。村里硬性规定,有林权证的每户给4000元的补助款,但这笔款有些村民到现在也没有领。   围绕9000亩林地的归属及在柠条地上的施工,村里的矛盾尖锐起来。承包人在柠条地上连续打了6眼机井,井深60米以上,因当地生态脆弱,村民担心这样做会破坏当地的地下水生态系统,而且灌期也将影响当地村民的生活用水,因此持反对态度。一位姓尹的老汉不满承包人在紧邻自己的地头打井,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被公安局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刑拘。尹老汉今年72岁,双耳失聪,属二级残疾人。今年4月尹老汉因冠心病住院,4月30日出院,5月7日被刑事拘留。当家人前去看望时,尹老汉激愤之下冠心病复发,被紧急送往医院,5月11日被释放。其家人质疑公安局的做法,正向有关部门申诉,并表示绝不向村里妥协。记者看到了一份村民签字的名单,80多户的红手印显示着这些村民保护柠条地的决心。    谨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在牛古吐乡,记者见到了负责林业的乡领导,村民报警后该领导与森林公安一起去了现场。该领导说:“当时被破坏的林地有90多亩,至于公安为什么到现在没有处理,乡里就不清楚了,因为这事不归乡里管。大五家村林地一事乡里不知情,属于村民自治范畴。”应记者请求,该领导联系了大五家村村主任,但村主任拒绝与记者见面。   在敖汉林业局,一位姓王的副局长接待了记者。王局长称,大五家村柠条林被毁,应该有批文手续,是局里批的,但因主管局长不在,手续拿不出来。有知情人透露,“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属国家重点工程,旗里没权批,特别是9000亩这样大的面积,审批权更不可能在旗里。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布了“防沙治沙法”的国家,该法规定“除了抚育更新性质的采伐外,不得批准对防风固沙林网、林带进行采伐。在对防风固沙林网、林带进行抚育更新性质的采伐之前,必须在其附近预先形成接替林网和林带”。“对林木更新困难地区已有的防风固沙林网、林带,不得批准采伐”。   大五家村擅自毁掉几千亩防沙固沙的柠条林的行为,明显违反了有关法律。   敖汉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域内沙丘众多,生态建设的重点是防风固沙、综合治理沙地,现在林业用地达600多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8.2%,2002年6月4日,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环境奖”,有“绿色敖汉”之称。敖汉绿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三北防护林”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经过政府2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现在在防沙治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发展生态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这条绿色长城的保护,我们切不可大意,不要被眼前的经济利益所迷惑,因为这条长城是这代人留给后人的福祉。   9000亩柠条林的命运如何,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1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京报:延安特大车祸,本可避免的悲剧
yonglishi 2012-8-27 09:10
社论   延安特大车祸发生在2点多,恰巧就在公安部规定的2时到5时“休息时间”段内,为何出事的客车能够上路?内蒙古和陕西相关部门在客运安全监管上是否存在失职?   昨日凌晨,陕西延安境内的包茂高速公路,一辆双层卧铺客车和一辆装有甲醇的罐车追尾起火,36人遇难。涉事客车上有39个座位,事故发生后仅3人逃生。国务院已组成调查组,赶赴事故现场。   这是继去年7月22日京珠高速客车起火事故以来,又一起长途卧铺客车特别重大安全事故。事故的惨烈程度不亚于京珠高速事故:成吨的甲醇大量泄漏起火,火海中客车瞬间成了人间地狱。   去年,京珠高速发生一起因旅客携带易燃品而导致的卧铺车火灾事故,造成41人死亡。该事故暴露出长途卧铺客车安全隐患,工信部和公安部为此联合发文,要求在卧铺客车安全技术标准修订公布之前,暂停卧铺客车产品的生产、销售。而对于运营中的卧铺客车,公安部要求“对凌晨2时到5时营运的卧铺客车,就近引导到服务区或客运站停车休息”。因为这个时间段驾驶员易困,容易导致车祸发生。   但是,延安特大车祸发生在2时之后,恰巧就在2时到5时的休息时间段内,为何出事的客车能够上路?   出事的客车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运输集团公司所有,而去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也发文推行卧铺客车停车休息制度,那么呼和浩特市运输集团公司是如何执行这一制度的?对相关运输企业执行停车休息制度的情况,内蒙古相关部门有没有做过认真核查?   此次事故的发生地在陕西,陕西省去年同样发布要求停车休息制度,号称要用“地毯式”、“车轮式”等办法,开展卧铺客车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但面对这场惨祸,所谓的整治是否有“走过场”之嫌?   如果内蒙古相关部门能做好相关运输企业的监管,如果陕西相关部门能在高速公路上加强监控,强令客车司机停车休息。这两道关口的任何一道把好了,延安特大车祸或许就不会发生。对内蒙古和陕西相关部门在客运安全上可能存在的失职渎职,期待国务院调查组能查个明白。   其实,对于卧铺客车安全监管,不仅有停车休息制度,还有着诸多的规定,如交通运输部规定,400公里以上必须配备双驾驶员,公安部也要求,客运车辆每行驶400公里,至少休息20分钟。问题是,这些规定在现实中真正得到执行了吗?如果相关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卧铺客车安全形势大约不会如此严峻。 http://news.sina.com.cn/pl/2012-08-27/023925040149.shtml   卧铺客车安全,执法部门不仅要给运营者“加压”,也要给自身“加压”,强化自身的责任,在日常的监督上下足工夫。去年的京珠高速客车事故后,各地都一度掀起了客运安全隐患的整治行动,严查卧铺车。现在看来,这样的安全整治,难以摆脱运动式执法的窠臼,未能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延安特大车祸,再次为卧铺客车安全敲响警钟。这无疑表明,卧铺客车新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提速,同时,在卧铺客车安全标准的“空当期”,决不可出现执法的“空当期”,各地相关执法部门应以此次延安特大车祸为鉴,推动卧铺客车安全从集中整治走向常态管理,全力以赴,为旅客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相关报道见A04-A05版
2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刘延东在内蒙古调研: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whyhoo 2012-7-22 19:52
刘延东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   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近日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完善科技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的机制,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刘延东深入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等地的企业和创新园区调研,充分肯定内蒙古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她强调,要充分发挥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主导作用,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要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工程化研究应用。要结合区域实际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基础性作用,突破和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要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重点,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技术改造,提升煤化工、矿业冶炼等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要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的机制,解决粮食安全、种业发展、农林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科技问题。要注重发展民生科技,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刘延东在考察几所大中学校和职业院校时强调,要以保障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民族教育发展水平,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培养造就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不断夯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原文见 http://www.gov.cn/ldhd/2012-07/22/content_2189094.htm
个人分类: 经济|1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草原上的井
热度 3 fdc1947 2012-7-20 08:30
在 1970 年代,我在内蒙古草原上生活了几年,认识了草原上的井。 我生活的地方在翁牛特旗东部,那里位于科尔沁草原或称科尔沁沙地的西南部,西辽河的上游,是契丹人的发祥地。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中所谓中华第一龙就在那里被发现(当然,现在好几处声称天下第一龙,这无关紧要,因为红山文化还是学术界公认的)。 过去(几百年以前),翁牛特旗东部是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后来,逐渐沙化,成了沙地。一条又一条连绵的黄沙包,沙包中间夹着一块一块的绿色的草原。 我们的农场位于西拉木伦河畔。西拉木伦是蒙古语黄色河的意思,汉代的汉人文献称饶乐水,唐代称黄水,辽代以后称潢河,现代用蒙古语的音译西拉木伦河。就像汉族的黄河一样,西拉木伦河翻滚着泥汤一样的黄水。农场的土地就是引西拉木伦河水到低洼的沙地上,从而淤积出来的。那里的地下水位很高。搞农田基本建设挖水渠(当地人称之为“挖大壕”)时,稍微挖深一点就会有水渗出。由于表层土壤中有腐殖质,渗出的水有明显的腐烂味。但是,干起活来,有时实在是渴极了,就用铁锨挖一个小坑,喝一点渗出的水。由于那里的土壤主要是极细的沙土和被河流冲积下来的黏土,没有哪怕是极小的一块石头,所以很容易挖。用桶锨(一种形状为约 1/5 个圆柱面的铁锨)几下子就能挖出这种具有井的功能的最最原始的“井”。当然,这是一次性的,用过就放弃不要了。 草原上的井也是这样用铁锨挖出来的,不过,要许多人一起挖才行。在挖井前,先要做许多准备工作。首先,这里没有石头,烧砖的成本又很高,所以草原上的井大多不用砖砌成。井壁不用砖,用的是草垡子。什么是草垡子?草原上有些地方是黏土,上面一年又一年长草,土里就有了盘根错节的草根,把土紧紧地抓住。用刀把这些黏土切成一尺来长、六七寸宽、四五寸厚的长方体,就是垡子。起垡子时,用牛拉犁,不过犁上装的不是普通的铧,而是刀状的铧。在选定的一块土地上,用犁把土地先切成上面所说长、宽的小块。然后把犁上的铧换成普通的犁铧,把切好的小土块翻起来,就成了一块块的垡子。最早,草原上蒙古族人们的房子、院墙就是用这种垡子砌的。这是一种非常省事而严重破坏草原的做法。过去人很少,破坏一点还不容易看出其危害,天长日久,人口增加,草原就受不了了。现在已经禁止这样做。 除了准备好垡子之外,还要准备几根大木头以及若干块笆。所谓笆,系用手指粗的柳条稀稀拉拉的编成,一米五六宽、两三米长。可以在建房时,放在檩子之上,上面加草,草上压泥以成屋顶。也可作篱笆,分隔空间。 准备好这些必要的材料之后,就要由几十个人挖一个直径几米(视井的用途、大小而定)、深几米的坑。正因为地下水位很高,挖井的时候还是很紧张的。特别是挖得较深的时候,越到最后,越要迅速,而且需要有经验。因为如果挖得太深,水突然涌出,就将前功尽弃。挖太浅,又将没有水,不成井。挖到一定深度,赶紧在底下铺上笆,压上垡子。然后,把井壁砌上垡子。这时,水开始渗出。挖井的人这才可以松一口气。接下来的工作是做井口。把大木头拼成井字形,放在大口的井上,在井字形边上的那些地方,都放上笆,然后像做房顶那样放草、放泥土,只留出井字中间的口。这时,我才真正认识到,中国字“井”为什么要这样写。由于井边没有石头,只是在泥土上再放几块笆或木板,供人们打水时站立和放置水桶。 这样的井,由于水位很高,打水的人只需要用扁担钩住水桶,放下去,朝着钩子开口的方向一甩,就能打到水。当然井水的质量并不好,往往带有一点腐烂植物的臭味。 草原上风沙很大,大风一起,就会把沙土、牛羊粪末等刮到井里。一般情况下,就拿一块笆或一块木板做井盖,虽然设置了井盖,但是,由于用水的人多,很难保证盖子盖好。千百年来,草原上大概都用这样的井。 随着城市知识青年的带来,也带来知识青年家长即工人和工矿领导的关心。在 70 年代,翁牛特旗及其所归属的昭乌达盟(即现在的赤峰市)由辽宁省管辖。辽宁省下放了一些“五七战士”即略有些“问题”的干部以及城市知识青年到那里。对于东北的国营工矿来说,拿出一些铁管来是小事一桩。把一根五米来长的两寸铁管垂直打入地面,在翁牛特旗东部地区也很容易。先把下端带尖的长钢管,由两三个小伙子像打夯似的,在地面打出一个五米来深的直孔,然后把下端打了许多小孔的五米来长的铁管包上纱网插进孔中。上面安上一个唧筒,一口手压水井就基本完成,整个过程只需要几个小伙子工作几个小时。 手压水井的水质远远好于土井,成本又不高,于是在翁牛特旗东部草原上像雨后春笋似的建起。几年时间内,就差不多家家有了压水井。
个人分类: 我的回忆|6550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中国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
Hunshandake 2012-7-17 11:04
中国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 2012年06月30日 11:29:3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圣彼得堡6月29日电(记者 鲁金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进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29日讨论并通过了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当天的会议上,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项目介绍、展示和讨论后,经过投票大会一致通过了元上都遗址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各国代表纷纷走到中国会议席位前向中国代表表示祝贺。至此,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达到30项,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2项。 率团参加申遗的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介绍说,元上都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方面是由于该遗址本身所具有的世界范围普遍价值、良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由于当地政府、民众为保护这处重要遗址付出了巨大努力。 元上都遗址位于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公元1256年忽必烈汗在此建开平府,1263年升格为上都,曾作为元朝第一个都城和夏都。元上都遗址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单体世界文化遗产,涵盖了遗址本体及其周边敖包群和保留至今的蒙古族“敖包祭祀”等传统人文景观。
18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大学为什么抵制排行榜?
louischan 2012-7-16 15:58
在美国,许多学校坚持人文教育的理念,不愿接受市场化教育和商业化排行的摆布 5月1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希尔·奥巴马到加州大学墨赛德(Merced)分校作毕业典礼讲话。该校2005年建立,名不见经传,在大学排行榜上是 排不上号的。该校位于加州中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地的失业率高达20%,约有1/3的学生在校一年后就转往其他学校。然而,也正是这样的学校,给那些有志 向的学生提供了一般学校没有的机会。学生们开展了各种与当地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活动。今年该校的首届毕业生有500名,而参加毕业典礼的有12000名。第 一夫人接受当毕业典礼贵宾的联名要求,并不令人意外。 凡是信誉良好、有生气的大学,无不是先自我肯定,然后赢得外界肯定的。 美国有不同种类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很难把它们套到同一个模式中去。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会到自己感兴趣的好几所大学去作“校园访问”,很少有学生是只按大学排行榜择校的。 大学排行榜所起的只是简化择校信息的作用,以帮助学生和家长在同类学校中作一个快速、简单的比较。美国有许多种不同的大学排行榜,其中最著名的是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以下简称《报道》)杂志每年发布的排行榜。这个排行榜1984年首次发布,其依据主要是两个部分:一、各大学或学院自己提供的具 体资料数据;二、来自校外教授或行政人员的“声誉”调查。 第一部分的数据项目包括:6年内毕业率 (越高越好)和1年后转学率 (越低越好)、录取新生的要求(标准考试的分数线,学生在高中时的优等生比例,申请学生的录取比例)、教学条件(班级大小、教师的学历、师生人数比例、全 职教师比例)、用于每个学生的支出、预计和实际学生毕业比例 (越接近越好)、校友捐赠。第二部分是大学同行评审调查,对象是校长、教务长、招生部门主管等等。 《报道》排行榜所使用的资料并不全部对民众公开,它所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尤其是 “同行评审”的精确性和客观性,从一开始就受到质疑 。2007年6 月19日,在包括一百多所人文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的安纳波里斯组织 (Annapolis Group)年度会议上,与会的80名校长中的大多数宣布,不再参加由《报道》举行的学院类别评比活动。这次批评和抵制排名的集体行动被称作为“2007 运动”。 而在此之前,已有一些大学对排行榜单独采取了批评和抵制行动。1995年,里德学院拒绝参加评估调查,并表明“尽管里德学院一直排在人文学院的前 10名,但对《报道》的排行方法和效用一直强烈质疑,尤其是《华尔街日报》1994年揭露有大学杜撰数据以提高排名后,决定加以抵制”。 斯坦福大学学生于1996年声援并支持里德学院,组织了“不理睬《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联合会”。不久其他一些大学的学生也纷纷加入。他们认为“大 学评估涉及许多复杂因素和变数,不应以一个数字来简单化”。联合会要求大学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教育而不是排行数字上”。1996年9月23日,当时的斯 坦福校长Gerhard Gasper致信《报道》编辑:“作为一个排名领先的大学的校长,我想我有资格对你说,这个排名的许多部分,尤其是它华而不实的形式和虚假的精确度,完全 起了误导的作用。”1997年,斯坦福大学决定,只提交大学评估的客观资料,但不参与主观性的“声誉表决”。 小学院也有自己的尊严和自信 圣约翰学院自1937年以来,就坚持以“伟大著作”课程作为学生人文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著名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 斯曾在此任教。2005年,圣约翰宣布不再参加任何大学排名调查,但《报道》排名还是包括了圣约翰,并将它列入“第三类”学校。圣约翰校长C.B. Nelson评论道:“在过去这些年,圣约翰的排名有时三类,有时二类,有时一类,有时是前25名。奇怪的是,我们并没有变。……我们宁愿走自己的路,让 学院自己来证明,而不是跟着外界变来变去的分析随风转舵。” 美国有许多像圣约翰这样的小型学院,它们坚持人文教育的理念,不愿接受市场化教育和商业化排行的摆布。它们的办学宗旨不是多多发表论文,也不是造就 未来的名人,而是从事一种体现“公民生活过程”的现在进行时教育。一所学校排名在另一所学校后面,并不能说明在风气、学习环境、公民人格培养等方面,它就 不如另一所学校。 (作者为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15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四个园区规划建设将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
cuncaoxin 2012-6-25 12:06
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期批复了《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012—2020)》、《内蒙古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总体规划(2012—2020)》、《包头市风光新能源产业化基地总体规划(2012—2020)》及《正镶白旗那日图物流园区总体规划(2012—2020)》4个园区(基地)总体规划。 四个自治区级园区有三个将落户于中国北方工业重镇 ——包头 www.baotou.gov.cn 。我国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在包头兴建三个自治区级的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对于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5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指出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6月11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胡锦涛讲话对两院院士提出希望。“坚持勇于创新,积极引领科技加快发展;坚持服务发展,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就是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有效载体。 据介绍,批复确定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是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自治区级产业基地;内蒙古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是以金属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包头市风光新能源产业化基地是以风光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自治区级产业化基地;正镶白旗那日图物流园区是以农畜产品和建材等产品的运输、仓储、加工、交易以及配送为一体的自治区级物流园区。
个人分类: 经济社会|2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内蒙古生态景观调研与考察的几点感受
热度 1 ylliu2008 2012-6-18 18:40
刘耀龙 2012.06.18 2012 年 06 月 14 日 -16 日,本人有幸参加 “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青年委员会 2012 年年会 ” ,主要是赴内蒙古自治区,参观游览希拉穆仁草原(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大草原)和响沙湾(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部)两个旅游景点,后者为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 2009 年)。谈几点感受如下: ( 1 )第一次直观感受草原景观和沙漠景观。希拉穆仁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草原景观,现在的季节不是草地茂盛的时候,加之人为旅游活动和动物干扰,草地有点退化和稀疏。不过,景区开发比较成熟,已经建设运行的 30 顶现代化星级标准的蒙古包倒是方便外地游客住宿观光。响沙湾呈现出典型的新月形丘链(格状丘地貌)景观,比较鸣沙山的沙丘,似乎人为干扰和活动设施过多,除了独特的沙漠气候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 图 1 希拉穆仁大草原 图 2 响沙湾景观 ( 2 )体验性活动较少,游览兴趣不足。草原和沙漠相对单一的景观造成旅游体验性活动类型不足,不过是看看自然景观,领略名族风情,饮食当地物产,感受生活特征。草原上可以骑马,沙漠中乘坐越野车、摩托车、火车(沙漠火车),却不是自己开车。除此之外,游客自己活动或亲身参与的活动少之又少,也就是看看、问问、尝尝、做做。 究其原因,个人感觉两点。其一,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往往要花大钱编制《景区开发与发展规划》,而规划除了保护自然环境外,就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其间必然增加很多人为活动或设施以增加旅游消费,同时,编制规划的人员更多的是用脑而不是用心。其二,近年来旅游事故时有发生,旅游纠纷不断增加,对于旅游管理者来说,赚了钱安全离开成了最重要的目标,自然什么活动都有安全第一,势必会带来体验性降低和回头率低的负面效果。 图 3 草原马马、响沙湾景区规划、越野艇、沙漠火车 ( 3 )动物保护问题。本人第一次骑马和骆驼,感受了牧民和游民的交通工具。然而,这些动物周而复始的运载游客似乎有点感觉不爽。尤其是,骆驼的工作环境比较差,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工作是多么幸福啊!起码,想喝水就能喝吧。不知道动物保护主义者,有没有专门关注这类型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可能也是今后工作的战场之一。 图 4 草原马马和沙漠骆驼 ( 4 )导游的名与实问题。现在的导游似乎在实地工作时候不需要多么专业的讲解与准备,无论是地导还是车导,工作内容简单多了,也许是自然景观的原因。记得小时候的导游需要好好解说才能过了游客的关,现在整几个笑话段子,也就差不多了。游客的要求降低了不少。与之相反的是,导游证的考取似乎很复杂,需要不少人力、物力和精力。这就像现在好多的证书一样,取得很难,使用很简单。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归根结底是人口过剩问题,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压力大大滴。 图片版本: 关于内蒙古生态景观调研与考察的几点感受.pdf
2677 次阅读|1 个评论
内蒙古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
tarimriver 2012-5-19 12:46
   内蒙古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的公示公告    一、党员领导干部人选 (26 名)   胡春华 十七届中央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巴特尔(蒙古族) 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   任亚平 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   李 佳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内蒙古党校校长。   潘逸阳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副主席、内蒙古行政学院院长。   张 力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乌 兰(女 , 蒙古族) 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鹏新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那顺孟和 ( 蒙古族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   杜 梓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   布小林 ( 女 , 蒙古族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以下人选以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王中和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委书记。   王学丰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书记。   王程熙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盟委书记。   云光中 ( 蒙古族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书记。   云喜顺 ( 蒙古族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盟委书记。   白向群 ( 蒙古族 )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   孙炜东 ( 蒙古族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   何永林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书记。   张建国 呼和浩特铁路局党委书记。   罗志虎 ( 蒙古族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委书记。   罗虎在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常委、集宁区委书记。   周秉利 包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包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钢稀土有限公司董事长。   侯 元 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   凌 云 ( 女 , 鄂伦春族 )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长、宣传部部长。   鲍常青 ( 蒙古族 )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委书记。 二、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人选( 20 名,以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丁新民 ( 蒙古族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方控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山 丹 ( 女 , 蒙古族 )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制作中心主任编辑、党支部书记。   王秀莲 ( 女 , 蒙古族 )  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水泉镇中心小学校长。   乌日塔白乙 ( 蒙古族 )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库伦镇哈图他拉嘎查党支部书记。   刘俊芳 ( 女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李红艳 ( 女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李志明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李献平 内蒙古包商银行监事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宏军 国家女子柔道队助理教练、内蒙古田径柔道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兼内蒙古女子柔道队主教练。   何小菊 ( 女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晋剧团艺术总监。   宋殿琛 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瑞特精密工模具公司工人。   张根九 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丰川酒星酒业公司制酒车间主任。   廷 · 巴特尔 ( 蒙古族 )  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政协副主席(兼)、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   武荷香 ( 女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孟立志 ( 达斡尔族 )  国家男子曲棍球队助理教练、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曲棍球队主教练。   贺卫芳 ( 女 )  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生产技术处二次主管。   高 娃 ( 女 , 蒙古族 )  内蒙古自治区阿左旗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梅 花 ( 女 , 鄂温克族 )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苏木中心校校长。   梅园雪 ( 女 , 满族 )  内蒙古自治区科左中旗农牧业局副局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魏孝华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路天矿业公司综放队队长。
34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内蒙古自治区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公示名单
hucs 2012-5-3 22:32
内蒙古自治区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公示名单 (共46名) 2012年05月03日10:25来源: 《内蒙古日报》 人民网   关于内蒙古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的公示公告    一、党员领导干部人选(26名)   胡春华 十七届中央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巴特尔(蒙古族) 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   任亚平 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   李 佳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内蒙古党校校长。   潘逸阳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副主席、内蒙古行政学院院长。   张 力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乌 兰(女,蒙古族) 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鹏新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那顺孟和(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   杜 梓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   布小林(女,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以下人选以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王中和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委书记。   王学丰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书记。   王程熙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盟委书记。   云光中(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书记。   云喜顺(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盟委书记。   白向群(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   孙炜东(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   何永林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书记。   张建国 呼和浩特铁路局党委书记。   罗志虎(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委书记。   罗虎在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常委、集宁区委书记。   周秉利 包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包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钢稀土有限公司董事长。   侯 元 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   凌 云(女,鄂伦春族)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长、宣传部部长。   鲍常青(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委书记。   二、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人选(20名,以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丁新民(蒙古族)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方控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山 丹(女,蒙古族)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制作中心主任编辑、党支部书记。   王秀莲(女,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水泉镇中心小学校长。   乌日塔白乙(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库伦镇哈图他拉嘎查党支部书记。   刘俊芳(女)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李红艳(女)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李志明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李献平 内蒙古包商银行监事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宏军 国家女子柔道队助理教练、内蒙古田径柔道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兼内蒙古女子柔道队主教练。   何小菊(女)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晋剧团艺术总监。   宋殿琛 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瑞特精密工模具公司工人。   张根九 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丰川酒星酒业公司制酒车间主任。   廷·巴特尔(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政协副主席(兼)、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   武荷香(女)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孟立志(达斡尔族) 国家男子曲棍球队助理教练、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曲棍球队主教练。   贺卫芳(女) 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生产技术处二次主管。   高 娃(女,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阿左旗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梅 花(女,鄂温克族)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苏木中心校校长。   梅园雪(女,满族) 内蒙古自治区科左中旗农牧业局副局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魏孝华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路天矿业公司综放队队长。 (责任编辑:常雪梅、刘红艳)
个人分类: 领导活动|2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文化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推进内蒙古文化强区建设
whyhoo 2012-3-9 21:30
中国文化报记者郭人旗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快推进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3月7日,文化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北京共同签署《关于加快内蒙古文化建设合作协议》。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党组成员、副部长杨志今,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高树勋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巴特尔,党委常委、秘书长符太增,副主席刘新乐等参加签字仪式。蔡武和巴特尔分别代表双方致辞并签署协议。   蔡武致辞说,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地域广袤,风景优美,民族艺术资源丰富,草原文化独具特色。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内蒙古的文化建设发展快速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艺术创作和演出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文化交流规模逐年扩大,文物保护不断推进,充分体现了内蒙古区委、区政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远见卓识和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坚定决心,为内蒙古文化建设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蔡武表示,此次签订部区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发挥部区的积极性,整合资源,密切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努力推动内蒙古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部下一步将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落实,在项目安排、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多为内蒙古的文化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切实推动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相信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和文化部的共同努力,部区合作一定能够结出丰硕成果,内蒙古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一定能够再创新辉煌。   巴特尔致辞说,内蒙古是民族文化资源大区。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在文化部的关心和支持下,全区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历经千年积淀的草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蒙古将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全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实现从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的新跨越。此次部区合作协议的签订,充分体现了文化部对内蒙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必将为加快内蒙古文化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落实部区合作协议,努力将内蒙古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文化部、内蒙古自治区将就共同推进和支持内蒙古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持续发展,提升文化市场监管水平,推进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确保文化投入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而稳定增长;财政资金优先安排文化建设,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文化建设;对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负总责,落实项目建设地方配套资金。文化部加强对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工作的指导,在项目安排、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内蒙古自治区支持和倾斜;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在面向俄、蒙、韩、朝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对合作领域和项目给予优先安排和重点支持。   文化部各司局、国家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办公厅和自治区文化厅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签字仪式。 原文见 http://www.ccnt.gov.cn/xxfbnew2011/xwzx/lmsj/201203/t20120308_232543.html
个人分类: 文化|1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地面沉降现状(land subsidence) -2012
lincystar 2012-2-22 04:20
我国地面沉降现状(land subsidence) -2012
定义: 地面沉降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下松散岩层固结压缩并导致一定区域范围内地面高程降低的地质现象。地面沉降会造成建筑物地基下沉、房屋开裂、地下管道破损、井管抬升、洪涝及风暴潮灾害加剧等一系列问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地面沉降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状阐述: 国内: 地面沉降一直是困扰我国中、东部许多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三角洲和滨海平原、冲洪积平原、内陆盆地等。据介绍,近20年来,地面沉降大有蔓延之势,从过去的上海逐步发展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和华北等广大地区,95个城市受到地面沉降的威胁。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我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达50多个,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20个省区市。长三角、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三大区域。全国范围内,累计地面沉降量超200mm的面积达7.9万km 2 ,其中华北平原占78.5%,为6.2万km 2 ,是华北平原总面积的46%!另外,长江三角洲接近1万km 2 ,汾渭盆地达7000km 2 。 (我国有5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出现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沉降面积扩展到9.4万平方公里,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180多个,总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发生岩溶塌陷1400多起,海水入侵面积逐年扩大,北方土地荒漠化面积有所增加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从1921年到1965年上海市区总共沉降了1.69米。 (上海自1921年发生地面沉降以来至今,沉降面积已达1000平方千米,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2.6米。其他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超过2米的城市还有天津、太原、西安等,其中天津60%的地面发生了沉降。 苏州、无锡、常熟等地,地面沉降也相对严重。资料显示,该地区沉降面积已达5700平方千米,约占这一地区平原面积的一半,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达2.8米。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国外: (其实,地面沉降现象在国外也时有发生。1891年,墨西哥城最先记录了这一现象。之后,全球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地面沉降。 相对而言,地面沉降在日本和美国更加突出。 1981年,日本有59个地区沉降明显。美国1995年在其50个州都发现有地面沉降。加州萨克拉门托流域从1925年到现在,下沉了9米多。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原因分析: 人为影响 是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等超采;大规模城市建筑、重大工程等造成地基土体造成缓慢变形等。其中,地下水超采又是最主要的原因。 (当一个含水层的水被采出后,这个层位及相邻的弱透水层位就会像被挤干的毛巾,发生萎缩,这体现在地表就是沉降。地下水是流动的,人们在一个地方抽水,流出来的却是一片同层位的水,所以,由此引起的沉降也是连片的。 在过度开采地下水方面,长江三角洲最为典型。1970年以前,这个地区纺织业发达,但能源紧缺,所以需要集中开采地下水用于纺织厂的空调降温。1980年以来,随着城市周边地区乡镇企业的兴起,地下水又被大量开采,而且地表河道不断被污染,这使得地表水质量普遍下降,地下水开采规模日趋扩大。而在华北地区,因为缺水,地下水的开采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了漏斗,破坏了地层岩土力学平衡,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沉降。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我国655个城市中,有400多个是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北方城市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以及33%的农业灌溉都是主要依靠地下水。河北沧州,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面平均沉降了2.4米,属于我国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自然原因: 青藏高原冻土、东部冲击平原 (首先是地质因素。地壳运动使有的地方抬升,有的地方下降;还有土壤的自然压缩,即土壤中的有机物会慢慢分解,在自然重力作用下,原来的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变成致密、坚硬或半坚硬岩层,地层厚度变小。这就会造成某一地区的地面出现沉降。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信息出处:公文易文秘网 http://www.govyi.com ) 近期,上海陆家嘴地区由于超高楼建设导致个别马路“开裂”的现象引起社会关注。上海陆家嘴地质条件决定了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沉降,因为地下有 承压水层 ,在地下结构施工中必须进行降水,此过程中会发生自然沉降现象,马路有裂缝就是这种沉降引起的,地下结构工程完成后将陆续恢复水位,沉降也随之停止。 上海地面沉降实例: 过度抽取地下水曾经是造成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所以从1966年开始,上海开始限制地下水开采,并人工回灌地下水。目前上海共有121口地下河暗井,每天源源不断地向地下100米到300米的含水层注水,一口井每小时的流量近30吨,全天的注水量可以达到近500吨。 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地下水回灌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06年,上海平均地面沉降量为7.5毫米,比2000年的平均地面沉降量低了4.8毫米。 “楼升地降”是上海地面下沉的另一个人为原因。上海毫无疑问是目前我国最高的城市,甚至在世界最高城市排名上也是前几名。有数据显示,自1993年以来,上海高楼平均每天起一座,目前已有七八千座高层建筑。上海地质学会秘书长刘守祺表示:“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发现高层建筑的影响能达到四成,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 地面沉降的危害: 地面沉降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导致地面高层降低;造成城市排水系统变形失效,防汛能力下降;不均匀的沉降会使地表建筑物的地基下沉、基础开裂;造成地下建筑向水井、油井的倾斜,甚至拉裂毁坏;破坏线状工程如铁路、输水输油管线、桥梁、通讯线路;引发海水入侵,恶化地下水水质等…… (地面沉降的一个很大的危害就是出现地裂缝。地面沉降比较均匀时,其破坏性显得不那么突然,而不均匀时,就容易出现地裂缝。如果建筑物正好在这个地裂缝上,且不是钢筋混凝土浇铸的,墙体就容易裂开,存在较大的事故隐患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大连、秦皇岛等沿海城市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引起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其中山东、辽东半岛海水入侵更加严重。 铁路路面如发生沉降,铁路间隙距离会增大,铁路寿命将大大缩短。中国中铁的相关负责人说,在京沪高铁的建设过程中,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施工地段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路面沉降状况。“ 中国东部地区很多都是冲积平原,土壤结构决定其可能存在沉降,但比起青藏铁路的冻土,京沪线上路面沉降就不算什么了。” (在华北地区,地面沉降导致地面开裂、房屋倒塌、下水道排水不畅、水质恶化等;在沿海地区,地面下沉使风暴潮危害范围扩大,海岸向内陆侵移。地面沉降对本来就低洼的沿海地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和危害,大幅度增加了低洼湿地面积,使耕地沼泽化。 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着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的双重压力,致使海岸侵蚀加剧,海水入侵,地下水受到咸潮污染,而让人谈之色变的风暴潮更是越来越猛烈。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地面沉降控制措施: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风峻表示,防控地面沉降的主要措施是防控地下水位的下降。 成功案例: 因为“ 地下水是没有行政区划的 ”,各地在尽快健全完善地面沉降的防治管理体系的同时,更要联合“控沉”。1999年上海、江苏和浙江联动防沉降工作启动,沉降程度较轻的浙江每年大幅降低地下水开采量,而形势较为严重的江苏则是在2000年颁布了《 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 》,在全国率先通过立法,限期禁采地下水,此后,地面沉降速率有所减缓。长三角地区的联动机制,可成为应对地面沉降的成功案例。 美国USGS防治地面沉降措施(减缓地面沉降速度,修复地面沉降): 1、含水层存储和修复技术  为满足供水和改善水质的要求,含水层存储和修复技术在美国各州得到广泛应用。在圣克拉拉山谷,目前需水量仍然很大,但由于地表水的引入,回灌得以实施,使得地下水抽汲量减少,从而防止了地下水位继续下降。另外,该区水资源管理局在当地的河流上建立了5个蓄水坝以收集雨水,增加了河水对流经区地下水的补给。该地区是美国第一个被发现也是第一个采取有效措施并在1969年前后终止沉降的地区。同样,在亚利桑那州的中南部,通过引入科罗拉多河的河水,减少了地下水的需求强度,从而缓解了地面沉降。  2、改变土地使用类型  为防止地面沉降,将土地使用由农业用地型向城市用地型转变,以降低需水强度,防止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佛罗里达州的泥沼区使用这种方法防止有机土进一步分解,减缓有机质氧化的速度,使地面沉降的速度降低,地基更加稳定。  3、节水  利用含水层组贮藏和运输地下水,要优于造价高昂的地表蓄水和输水系统。美国研究人员采用先进和合理的地下水运输方法,对地下水的使用远景作出规划。节水是防止沉降的一项重要措施。例如在圣琼斯地区,目前人均用水量只有1920年的1/5,远低于过去作为农业用地时的用水量。因此,即便是在1976年-1977年和1987年-1991年这两个主要旱期里,水位还是保持在历史最低水位以上。  4、加固堤防  对沿海城市进行海岸加固,建造堤坝防止洪水泛滥和海水入侵。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境内三角洲地区,大面积的人工堤坝及人工岛有效地保护了这个三角洲,使之免遭海水的入侵,同时维持了有利的淡水坡度,保护了淡水源。  5、立法保护地下水  美国对地下水的使用进行立法,使水资源有一个合理的使用环境。如在圣克拉拉山谷成立一个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来管理该区的用水,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得到了长期有效的综合利用。美国许多地区甚至采取法制措施来防治地面沉降。例如1980年通过了《亚利桑那地下水管理法案》,其基本目标是加强对已衰竭含水层的管理,对有限的地下水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分配,开发新的水资源供应来增加亚利桑那的地下水资源。  6、减少落水洞产生的影响  美国已有的案例表明,落水洞的活动与地下水的抽取有直接关系,控制地下水位的波动可以防止落水洞的形成。如佛罗里达西南水资源管理区与其他水资源机构通力合作,设定了佛罗里达中西部地下水的临界水位。最低水位的提出会改良一些诱发条件,减少落水洞产生的影响。 我国做出的举措: 《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2012年2月20日国务院审批同意。 参考: http://www.bjd.com.cn/jryw/201202/22/t20120222_1426099.html (直引自 北京日报) http://www.bjd.com.cn/jryw/201202/21/t20120221_1425985.html?prolongation=1 我国将实施地面沉降防治四大工程 http://www.bjd.com.cn/10jsxw/201202/20/t20120220_1421431.html?prolongation=1 中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我的ideas: 1. 我国对地下水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地下水没有行政区划,因此需要毗邻的多省市进行联防,对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在1980年提出了《亚利桑那地下水管理法案》,是如何进行的呢? 2. 节水是防治地面沉降的一项重要措施 3.沿海地区加固堤防,防止海水入侵。 4.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既然地面沉降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那么就容易控制,因为人的活动受我们自己的控制。其中,这涉及到评价地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上限,如何合理利用、保护地下水(节水,地表水回灌等),美国如何保护地下水的?因为地下水没有行政区划?从法律和水文的角度,如何防治地面沉降? (虽然地质原因造成的地面沉降很难控制,但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沉降,是可以应对的。地面沉降一旦形成规模,以人类现在的能力和技术,治理和恢复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我们杜绝或者减少沉降的人为因素,可以减缓或者终止地面沉降。对于已经形成的地下漏斗,人工回灌地下含水层的方法可以将其填满。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 自然原因:冻土,冲击平原等。 地面沉降严重地区统计图 对我国东部地区地面沉降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应基于以下考虑:第一,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快速,自80年代以来,已经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黄淮海平原地区为中心的两大沉降区域。第二,地面沉降一旦形成便难以恢复,影响也是持久的。严重的地面沉降及其造成的灾害,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国家经济建设及其生态环境均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加强对我国东部区域性整体沉降地区的战略对策研究,预测地面沉降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及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是减灾防灾、维护东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以中国东部地区地面沉降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为主要目标,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黄淮海平原为核心工作区,以其周边地区作为辅助工作区,其主要研究内容应包括如下5个方面: 1、地面沉降现状态势调查与地面沉降监测网优化方案。通过实地调研,提供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黄淮海平原地面沉降态势及其影响的报告。建立和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系统,提出地面沉降监测网优化方案及符合地区状况的监测技术。 2、地面沉降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与沉降机制。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黄淮海平原所处地质环境的调查研究入手,提出地面沉降形成的地质条件、沉降机制与主控因素。 3、地面沉降发展趋势预测与水资源开发优化控制调度方案。分别把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黄淮海平原作为一个整体,宏观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提出在最优环境影响状态下,这两个地区的最大安全可采水资源量及优化控制调度方案。 4、地面沉降与海平面上升的耦合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重点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着重分析地面沉降与海平面上升的耦合关系,预测未来5年、10年地面沉降与海平面上升的耦合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5、地面沉降综合防治措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包括合理调整地下水开采方案,人工回灌的可行性方案,节约用水措施,地表水污染治理方案,以及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建议,并从宏观角度提出地面沉降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文章标题: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范文 原文链接: http://www.govyi.com/fanwen/aqlw/201104/fanwen_20110411114904_35507.shtml 信息出处:公文易文秘网 http://www.govyi.com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家防总、水利部积极应对云南、内蒙古等地旱情
whyhoo 2012-2-16 11:26
2011年入秋以来,我国东北、内蒙古东部及华北北部等地虽然降水严重偏少,但冬麦主产区蓄水情况较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虽然底墒较差,但因冬小麦未返青,春耕春播尚未开始,没有出现大面积旱象。内蒙古和南方地区的云南、湖北、四川等省区部分地区由于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人饮困难较为突出。 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和人畜饮水困难数均少于多年同期平均值。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2月15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801万亩(多年同期平均值1.73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1084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面积717万亩,主要分布在甘肃、河北、云南等省;有313万人、25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平均值803万人、541万头),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等省区。 当前旱情主要特点:一是部分地区降水严重偏少。去年10月至今年1月份,东北大部和西南部分地区降雨量严重偏少,其中黑龙江比多年同期偏少4.3成,云南比多年同期偏少2.2成。二是一些江河来水严重偏枯。去秋以来,全国大部主要江河来水明显偏少,其中东北地区主要江河来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6成,黄淮海地区主要江河来水偏少3~9成,西南地区主要江河来水偏少1~8成。三是部分地区水利工程蓄水不足。目前,北方大部地区水利工程蓄水情况较好,但东北地区有灌溉任务的大中型水库蓄水不足。南方地区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总体偏少,其中云南、湖北偏少2成以上。四是东北地区待播耕地缺墒面积较大。受去年秋冬季降水偏少影响,东北大部分地区耕地封冻前土壤墒情较差。五是局部地区人饮困难较为突出。目前,全国有313万人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其中云南省有144万人、内蒙古自治区有58万人,部分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群众需要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以外拉运水解决生活用水。六是抗旱水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气温回升,春季农业生产用水将急剧增加,部分地区抗旱水源短缺问题将进一步加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当前旱情及抗旱工作。近期,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多次对冬春抗旱、珠江水量调度以及湘江、赣江等江河低枯水位应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抗旱工作的安排部署,着力保障旱区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国家防总、水利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一是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变化情况,多次召开会商会,下发紧急通知,研判旱情形势,部署抗旱工作;二是近期派出多个工作组,深入云南、江西、四川等重旱区调查了解情况,协助指导地方开展抗旱工作;三是组织指导云南、内蒙古等重旱区摸清抗旱水源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供用水计划,编制完善人饮解困方案,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应急措施,保障了全部313万因旱饮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四是组织做好2011~2012年度引黄济津、引黄入冀、引江济太应急调水、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以及湘江、赣江等江河低枯水位应对工作;五是加强全国和各省抗旱规划实施方案的组织编制工作,加强对各省编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大力推进《全国抗旱规划》的组织实施。 随着开春后气温回升,春灌春播将陆续展开,农业灌溉需水量不断增大,部分地区抗旱水源短缺的局面将进一步凸显,春季抗旱形势不容乐观。下一步,国家防总、水利部将着重加强对旱情形势的监测分析,加强抗旱水源的科学调度,尽可能多引、多提、多拦、多蓄,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因地制宜兴修各类应急抗旱水源工程,有计划地增打机电井,商财政部加大对抗旱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抗旱服务组织在抗春旱中的积极作用,尽快完成省级抗旱规划修订报批,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切实加大对抗旱减灾工作的投入。 原文见 http://www.gov.cn/gzdt/2012-02/15/content_2067619.htm
个人分类: 水利|9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王立军:走进命运暴风圈
热度 2 zhou9 2012-2-12 13:54
转自 http://www.zaobao.com/zg/zg120212_011.shtml 王立军:走进命运暴风圈 陈迎竹 上海特派员 他是电视剧《铁血警魂》的英雄主人公原型:180公分身高、方脸浓眉、擅长搏击的警界铁汉子,令黑社会闻名丧胆。但迈入2012年,曾被称为“东北虎”的王立军,却走进了命运的暴风圈。   王立军是内蒙古出生的蒙族人,蒙文名字叫“乌恩·巴特尔”,乌恩是真实的意思,巴特尔就是英雄之意。   在很多认识他的人看来,办事铁腕的王立军确实有着英雄式的气概。资料显示,他1984年在辽宁铁法市开始警界生涯,随后一直在公安系统进修、升迁,任职地方还包括铁岭市和锦州市,相信是表现突出,他长期担任这些地方的公安系统领导职务,直到2008年6月万里横渡到大西部出任重庆公安局副局长,不到一年后出任局长。   电视编剧周力军在本月8日发表的博客透露,1996年,中国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有意开拍颂扬警界的电视剧,安排了制作队伍到铁岭采访王立军。周力军在经过多次的接触与深谈之后,对王立军有了深入的了解。最近王立军出大事,周力军表示“心情非常非常不舒服”,写下了回忆在东北期间与王立军的接触,对王立军的形象有深刻的描述。   在周力军的笔下,这名高大的蒙古铁汉子“气场很强”,早在东北时期,他已是打黑扫黄的“治安英雄”,有下岗工人、普通民众干脆把他叫做“王青天”。周力军说,当时的市领导甚至表示“王立军是我们的镇市之宝”、“放走了王立军,我就是铁岭的罪人”。可见他在地方治安所树立的威信。   《经济观察报》本月10日报道,至今,王立军在铁岭还几乎人尽皆知,出租车司机肯定他是个清官好官,“是打黑除恶先锋”。《经济观察报》对王立军同学的采访显示,他对属下和自己都很苛刻,有点愣也有点霸道。这位同学说:“官场还是要圆滑点,他的性格太直,所以很吃亏。”   王立军重视个人形象,至少在周力军的接触过程中发现,他避免在公开场合大吃大喝。这一点,就与后来伏法的重庆前司法局局长文强形成强烈对比。   文强在重庆倚仗公安系统横行多年,无恶不作,2008年起在薄熙来的授意下,由空降的王立军扫黑落马,随即被处以死刑。 不过在诸如贺卫方等法律学界人士看来,打黑发展成为“运动”,是值得担忧的。贺卫方在去年4月公开向王立军喊话表示,在惩罚犯罪过程中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剥夺嫌疑人诉讼权利甚至让刑事辩护的律师提心吊胆,“以黑制黑”,势必会带来严重的后患。   在重庆打黑过程中,轰动全国的案例就是为黑老大龚刚模进行辩护的律师李庄,反过来因唆使伪证罪而成了被告,并且被判刑。   周力军描述:“(采访)所到之处,说起王立军,莫不交口称赞,许多事情催人泪下。”然而在执法过程中,王立军“亲自飞车,过铁路时也不减速,车辆腾空而起”。车子停在小发廊前,“王立军冲进去,二话不说,使出一个擒拿招式将一个染着黄发的小青年掀翻在地,命令其他干警进入后屋搜查”。在发廊里搜不出什么,还是下令把工作人员带走,理由是“染黄毛的也不是什么好人”。   印证后来在重庆引起的争议,王立军的执法手段显然不符合现代法制社会的标准,但在需要雷厉风行的环境里,只要获得充分授权,他显然如鱼得水。   这样的执法手段在饱受治安败坏困扰的普罗民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重庆至今绝大多数民众都肯定王立军的功勋。但讽刺的是,特别是在重庆执法期间,也让他明里暗里树立了许多敌人,包括来自政界。   至今,没有公开或半公开的材料显示王立军的遭遇和金钱或女人挂钩,更使得其中的真相益发诡谲。   在周力军与王立军交往那段期间,王已深刻感慨:“我就是当官的嘴里一块口香糖,嚼得没味儿的时候吧唧吐地上,指不定粘在谁的鞋底子下。人们都说英雄流血不流泪,我现在是流血流汗又流泪了。”   这位其实很希望能在戏里自己演自己的汉子,终究没机会晋升荧光幕。他在名声如日中天的时期,却吐露了内心深刻的悲情与苦楚,没人知道这种感慨是来自草原的天性,还是很早就洞悉官场凄厉的悲鸣。
285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内蒙古呼伦贝尔出现-50.7℃极端低温
热度 1 周少祥 2012-2-4 18:43
内蒙古呼伦贝尔出现-50.7℃极端低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4日13:41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呼和浩特2月4日消息(记者 刘源源)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监测显示,内蒙古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的哈吉区域自动站,昨天出现了-50.7℃的极端低温。同时截至2月1日,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已连续9日最低气温在-40℃以下。与去年同期相比,呼伦贝尔林区和牧区,温度偏低8℃至10℃,5个旗(市)打破了历史同期最低气温极值。
167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组图:内蒙古呼伦贝尔现零下45摄氏度极寒冰雾天气
周少祥 2012-1-31 22:09
组图:内蒙古呼伦贝尔现零下45摄氏度极寒冰雾天气 2012年01月31日 08:59 1月30日,在内蒙古牙克石市街头,市民的帽子、眼睫毛上结满冰霜。当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多地出现极寒及冰雾天气,其中,牙克石市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45摄氏度。 1月30日,在内蒙古牙克石市街头,一名市民的帽子、口罩上结满冰霜。 内蒙古牙克石市民在冰雾天气中出行。 新华社发(王伟 摄)
15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五十七:北方干旱化
热度 2 蒋高明 2012-1-26 23:35
蒋高明 2010年入夏以来,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导致农田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墒情下降较快,华北地区南部、西北地区东部以及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等地的部分地区旱象 露头并发展,对农作物播种、生长发育和牧草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内蒙古旱情较重,部分地区农作物受旱,牧草生长受阻。从开春到7月10日,一场雨也没有下过,第一场降水 11日才来。然而,这场雨来的太迟了,许多生长出来的草本植物已经枯黄,高岗上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几乎全军覆灭,即使那些非常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因为天气原因,没有 萌发。在浑善达克沙地,只有那些低洼处,还能看见点青草。 祸不单行。天旱了草生长不起来,但蝗虫却大量爆发,草原鼠也不甘寂寞,草原管理部门忙的团团转。这就是典型的草原退化恶性“情景剧”:天气干旱造成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 严重下降,干燥高温适合虫卵发育,蝗虫爆发了,管理部门只好借助飞机灭蝗;没有高草覆盖,老鼠成群结队,人们只好借助鼠药灭鼠。    北方大旱的特点表现在春季降水偏少,入夏后仍不缓解,且遇气温偏高天气,这对作物好草原植物的生长都是致命的灾害天气。有些年份,华北地区中西部、西北地区西部 以及内蒙古大部、陕西北部、宁夏、吉林西部等地降水量,进入雨季后的头一个月不足5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地区大部、华北、黄淮西部、江淮及内蒙古大部、陕西中北 部等地降水量偏少30%~80%。华北地区中西部、西北地区北部及内蒙古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东北地区大部及内蒙古等地偏高2~4℃,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偏高达4~8℃。这非常 像专家预测的全球气候变化后的特征,即气温升高,而降水减少,这样的天气如果进入常态,则整个华北地区农牧业生产就会受到致命的影响。 其实,早在1999年,中国北方就爆发过持久的春旱。是年,东北三省和山东、内蒙古、河北、河南、等省区尤为严重,其中辽宁和山东省的旱灾为解放以来最严重的一年。辽宁14 个地市农作物受灾面积253万公顷,成灾面积167万公顷,绝收26万公顷,全省因旱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粮食减产290万吨,造成960万人缺少口粮。冀北、冀东有70万公顷山坡 岗地等雨下种;鲁中小麦出现凋萎死亡现象。据统计, 1999年全国春旱最大受旱面积2333万公顷,成灾面积693万公顷。除了春旱,开继续伏旱: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旱情重。东 北3省受旱面积733万公顷,其中辽宁省受旱农田253万公顷,绝收26万公顷,全省因旱经济损失达30亿元,粮食减产290万吨;山东省伏旱面积400万公顷,绝收38万公顷;河北坝 上数个县亩产仅10余公斤。 近些年来,北方干旱的消息不断出现于电视新闻和报端。早在2008年入冬以来,干旱就已席卷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其中,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山东西部 、都出现了重度气象干旱情况;干旱天气持续到2010年,北方省份继续大旱,旱情波及到了黄淮、江淮、江汉地区,干旱警钟再次敲响了。 其实,北方干旱不是近三年的事情,远 从2002年11月就开始了。从那时起到2010年夏,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东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东部等北方冬麦区降水量 较常年同期偏少50%至80%,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中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0%以上。气象专家综合分析认为,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 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 十年期间,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55亿亩,有429万人、207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其中冬麦主产区受旱面积1.43亿亩,重旱4635万亩、干枯116 万亩。 干旱化是由水、土、气、生和人类本身所组成的环境系统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异常表现。北方地区气候和环境的干旱化,是我国最为严峻 的生存环境问题之一,预示着人们担心的气候变暖问题提前到来了。有资料显示,近50年来北方大部分地区少雨和增温,干旱化继续发展,其中华北和西北东部的干旱化趋势最为 显著。半干旱区向东南方向扩展。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北方干旱化范围迅速扩展,其中1999~2001年的干旱面积超过了北方地区总面积的40%。1999~ 2003年的5年间,干旱所造成的灾害面积占所有气象灾害面积的60%以上,与前10年的平均值相比增长10%。我国北方干旱化主要表现为:温度升高,蒸发加大,降水量减少,雪线高 度抬升,湖泊萎缩,河网干枯(特别如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生态系统退化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从科学机理上看,在万年以上时间尺度上,北方干旱化是亚洲自然环境长期变化的结果,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密切关系。北极冰盖的形成演化和高原隆升都是中国西北和中亚地区干 早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二者对西伯利亚高压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及高原对暖湿气流的阻挡可能是导致干早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北方干旱化不完全在于“天灾”,“人祸”也 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中国北方地区人口总量及密度迅速增加,工业快速发展,城市扩展,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将天然湿地填平造田,超采地下水,造成该地区土地利用 和水资源利用变化,加剧了干旱化的发展。 据专家们分析,我国北方的干旱化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与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干旱和沙漠化有密切的联系,是全球变化的区域表现。北方干旱化的发展是环境系统整体的异常变化, 是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独特的生存环境系统,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的演变规律和关键性过程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无论如何,北方干旱化,造成了那里人们的生存 质量下降,给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占国土面积40%的北方地区的干旱化,已成为北方粮食生产、能源基地建设和西部开发的一个主要障碍。吉林西部连年干旱导致的土地荒漠化,使商品粮减产25%左右;干旱化使20 世纪90年代黄河中上游的年天然径流量比50年代减少了24.4%,下游实际径流量减少68%,致使黄河连年断流,每年经济损失超过100亿。据不完全统计,90年代以来,与干旱化相联 系的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在1000亿元以上。近年来,该地区人口总量及密度迅速增加,工业发展,城市扩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 的利用又进一步加剧了干旱化的发展趋势。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662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的博士论文: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索及其在内蒙古草原的应用
热度 6 xsplendor 2012-1-11 23:33
希望能与有共同研究兴趣的同志交流! 摘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繁荣的是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一系列全球问题, 前途堪忧。作为回应,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运动近年兴起,日益蓬勃,以求得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然而,关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问题尚缺乏一致的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在于深刻理解人类-自然复合系统的演化规律。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提出了一些这样的理论和模型,例如:从经济学角度提出的“公地悲剧”(Tragedy of Commons)与外部性(Externality);从生态 学角度提出的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模型以及相关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s)、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等概念;从系统学和经济学角度提出的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模型;以―增长的极限‖(Limits to Growth)为代表的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模型;源自生态学的弹性(Resilience)理论,以及整体人类生态系统(THE)概念,等等。其中一些理论已经影响深远,并得到 广泛的运用。 然而, 人类-自然复合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而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当代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几乎与可持续发展运动同时起步,运用已有的一些复杂系统理论于人类-自 然复合系统,将能够得到关于后者演化规律的新的启示。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多个复杂性科学理论,包括等级理论、自组织临界理论(SOC)、高度优化容限理论 (HOT)、双相演化理论(DPE)、适应性循环(Adaptive Cycle)和等级适应环(Panarchy)等,并且挖掘了诸多其他理论,尤其是 Ross Ashby、HowardOdum、金观涛等人关于复杂系统演化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将这些理论和模型做了进一步进行发展,得到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演化的 理论框架,并将其应用于人类-自然复合系统演化。其核心观点是人类-自然复合系统的演化可以被描述为一种等级的老化-新生循环过程,这个等级既有巢式的包 含关系,而同一级内又体现出非巢式的相互关系。这一框架深化了承载力等现有模型对复合系统的理解,并可在此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摘要 可持续发展问题虽然只是从上个世纪后半页才开始浮出水面,但人类社会的存在和演化则已经几千年。只有将这整段历史当做一个整体才能使我们对当代的问题得出 更全面的理解。诸多学者对人类社会历史演化得出了一些规律,这对本文提出的人类-自然复合系统演化框架提供了支持。 最后,本文以内蒙古草原近半个世纪来发生的演变为例,对在全球人类-自然复合系统演化框架下局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由于资源丰富而生 态脆弱,使其在工业文明兴起和全球化背景下,原有的稳态被破坏,逐渐落入了一个被―诅咒‖的边缘地位,并可能因此长期经受生态破坏和生活贫困的后 果。 关键词: 人类-自然复合系统;承载力;过冲;复杂性科学;老化;崩溃;内蒙古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索及其在内蒙古草原的应用_徐光华.pdf
个人分类: 可持续科学|5404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我国民族自治区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whyhoo 2012-1-11 19:51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2011年,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在中央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支持下,发挥本地优势,扬长补短,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喜人佳绩。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年,五个自治区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正确处理好加速发展与转变方式的关系,经济社会出现平稳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内蒙古自治区2002年至2010年经济增速连续8年全国第一。在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内蒙古不再追求GDP增速全国第一,而是以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为目标,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承接产业层次较高、与现有产业接续性强,以及有利于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的非资源型项目。内蒙古产出煤炭的50%以上实现了就地转化,风、光、生物质发电和煤的洁净利用等“绿色产业”大幅推进。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等主要特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努力将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1年,实施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壮大做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内容的“三大千亿”计划,预计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10亿元,同比增长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以上;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75亿元,同比增长25%,比全国技改投资增速高出2.7个百分点。2011年,宁夏工业经济拉动GDP增长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 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面对宏观政策趋紧、物价水平高企、能源短缺凸显等复杂形势,努力克服缺电、缺资金、物价高“三大难题”,实现了扩量稳速、提质增效、改革创新、控价惠民“四个新突破”。2011年,广西预计突破万亿元的经济指标达到7个,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1.17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万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1.56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4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6万亿元。其中,有5个指标是今年新增的万亿元指标,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根据 “十二五”规划,西藏将实施226个重大项目建设。2011年,西藏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在建项目113个,累计落实国家投资281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有力地支撑了西藏跨越式发展。西藏自治区2011年生产总值预计达到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速连续三年保持12%以上。 在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市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对口援疆省市共安排对口援助项目1302个,已开工1229个,完工278个,已到位援助资金107.6亿元。新疆2011年预计全年粮食总产13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棉花产量299万吨,增长21%。2011年1-11月,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425亿元,增长11.2%,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可达3000亿元。2011年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92亿元,增长16.5%,其中化工、有色、钢铁等10个行业利润增速达到50%以上。 对外开放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011年,五个自治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以此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新疆喀什地区占据“五口通八国、一路连亚欧”的地缘优势,以喀什市为中心构建经济圈可便捷地辐射到中亚、南亚国家。2011年9月底,国务院发布《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划定喀什地区50平方公里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73平方公里的区域为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除了从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用电、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硬环境方面给予扶持,还从海关、边检、金融机构设立、土地政策倾斜、开放直通国际航线及口岸签证等软服务方面给予了支持。 西藏自治区与印度、尼泊尔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壤,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西藏正成为我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通商要道。青藏铁路通车后,西藏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目前,随着青藏铁路的延伸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开工建设,西藏积极打造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的进程又向前迈出了稳健的一步。2011年,西藏进出口贸易总额预计将突破10亿美元,同比增长31.6%。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目前有19个常年或季节性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据统计,2011年前11个月,全区海关进出口总值达108.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7%,已超过上年全年总额,达到了全区进出口总值的历史最高水平。 广西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充分发挥面向东盟“桥头堡”和前沿阵地优势,开展与东盟的全面务实合作,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和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在此背景下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吸引了600多家东盟国家企业前来集中采购,企业数量是2010年的3倍以上。 2011年,宁夏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中阿博览会永久性会址破土动工;开通了银川至迪拜国际航线,在海外设立宁夏商品外销中心7个,举办了香港经贸文化周等境外商贸会展活动,预计全年招商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5%,进出口总额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6%。 扶贫攻坚迈出新步伐 2011年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公布了新的扶贫标准,并将新疆南疆三地州等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办介绍,根据新的标准,新疆已确定78万户、329万人为“十二五”期间农村扶贫对象,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南疆三地州、边境贫困地区和贫困山区。2011年,新疆三个重点扶贫区域投入财政扶贫资金超过8亿元,完成了2000个扶贫项目。自治区扶贫办提出,到2015年,全区299个山区特困村要实现大变样。 西藏不断加大农牧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把“三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重点对象,进一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贫困人口大幅消减,西藏2011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700元的低收入人口,有望由2010年底的50.2万人下降至39万人。 2011年,内蒙古扶持了全区近102万贫困人口,年初确定的各项扶贫任务和目标全部完成。按照内蒙古农区1560元、牧区1800元扶贫标准计算,60个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的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由2010年的4142元预计提高到4804元,增幅达16%左右,增量和增幅均高于全区农牧民收入的平均水平。 广西是洪涝灾害多发区,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广西平均每年倒塌农村房屋3.28万户,自治区财政平均每年需投入1.97亿元用于补助重建。为保障农民住房安全,2011年广西为1051万农户提供1051亿元政策性农房保险,使广西成为全国第4个、西部第1个实现农房统保的省区。 2011年是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启动之年。截至11月底,第一批获得批复的81个项目区,已开工建设了75个,累计完成投资26.73亿元。2011年,宁夏民生领域投资达345亿元,同比增长25%,10项民生计划中的30件全部超额完成。 全力打造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使西藏成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中央加大对西藏生态环保的投入力度,国务院批准实施了计划总投资达155亿元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截至2011年7月底,《规划》中的十大工程项目共到位资金29.3亿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西藏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2011年,国家投入20.36亿元巨资在西藏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内蒙古拥有天然草原13.2亿亩,可利用草原面积居全国首位。2011年6月,内蒙古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覆盖全区10.2亿亩草原。《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针对目前划定的8.36亿亩基本草原,加强保护、建设、管理和合理利用。在全力实施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等生态重点工程的同时,还把防沙治沙与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防沙治沙的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内蒙古境内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等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的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沙漠面积相对稳定。 新疆在南疆三地州以戈壁荒滩、沙漠边缘等为连片开发、综合治理的重点,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将防风固沙与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戈壁产业和沙漠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形成和推进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为主的南疆片区扶贫经济模式。 宁夏2011年共综合治理荒漠化土地3万亩,实施中德北方荒漠化综合治理30万亩,宁夏的防沙治沙与生态保护项目通过项目评估。尤其是宁夏变沙害为沙利、大力发展沙产业的治沙模式开始在全球推广。 2011年1至10月,广西14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为99.0%,13个设区市达到国家城市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要求(达一、二级标准);39条河流开展监测,水质达标率为95.9%,13个省界断面水质全部优于Ⅲ类水质标准,优良率达100%,全区地表水整体水质优良,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执笔记者曹曙光;参与采写记者:秦春、于嘉、拉巴次仁、德吉、王军、熊聪茹、向志强、于瑶) 原文见 http://www.seac.gov.cn/art/2012/1/5/art_31_146481.html
个人分类: 经济|1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郑永年:为什么中国的资源省变成了问题省?
whyhoo 2012-1-10 09:55
自然资源在中国各省分布很不均衡。随着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自然资源对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不难理解,资源省份在整个国家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过,中国的资源省份越来越成为问题省份。人们不难在一些资源丰富的省份例如山西、新疆、内蒙古、贵州等观察到一系列不正常的现象。这些地方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人才资源严重缺乏。很多地方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仍然停留在相当原始的水平,技术成分很低,不需要掌握现代高科技的人才。与之相关的一个现象是这些地方中产阶级缺失,收入分配分化严重,一部分人过于富裕,过度消费;而大多数人消费不足,仍处于贫困线的边缘,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也不少。   各方面的腐败现象非常严重,除了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腐败外,这些地方的腐败尤其表现在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上,不管开采的主体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腐败表现为方方面面,例如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自然资源开采权,不能提供有效的生产安全,对工人的高强度剥削等等。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社会的高度不稳定状态。不稳定表现为隐性的和显性的。新疆和内蒙古这些年来很多群体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就是和自然资源的开采有关,并且这些事件因为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容易演变成为民族问题。在不存在民族问题的山西和贵州等地区,不稳定的隐忧也越来越甚。尽管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的表现方式和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一,但结果是趋同的,那就是,所有资源省份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不可持续性。   当然这些现象并非中国所特有。在很多资源丰富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经济学上,人们有“资源诅咒”的假设,就是说,资源丰富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往往高度依赖于资源的开采,导致产业单一化,各方面的产业发展很不均衡,工业化尤其是加工业发展程度很低。同时,因为资源的开采权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腐败和收入分化都非常严重。资源开发也往往和暴力联系在一起。从简单的资源开发中可以获取巨大的利润,资源开发往往成为各种力量争取的权利。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的开发更经常导致种族之间的冲突。如果资源丰富地区又是少数族群居住地区,那么由资源开采而导致的冲突,也很容易演变成为少数族群“独立”或者“分离”运动。   很显然,资源既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优势,又是各种问题的根源。世界各国都想方设法,在把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同时把劣势最小化。中国的资源省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个问题。除了上述这些普遍的因素,中国所面临的问题,还和很多中国所特有的制度因素有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殊因素。 没有解决计划经济遗留问题   作为国家的一部分,资源省份理所当然要和其他省份共享资源。这里,国家(中央政府)统一的规划成为必要。在计划经济时代,地方的资源开发权高度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中。中央政府在作产业发展计划过程中,对各个省份实际上采用的是“劳动分工”制度。在这个制度下,资源省份专门从事资源的开采和生产,以供应其他省份的需要。这个制度因此往往忽视地方利益和地方的需要。一些资源省份出现的很多问题,和计划经济那一套密切相关。   不过,改革开放并没有能够改变这种现状。在资源问题上,所谓的改革就是分权,把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或者私人手中。地方政府和地方的个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取了较之以前更大的利益,但这并不表明地方整体上获取了更大的利益。就是说,庞大的利益流向了地方政府和一些地方个人(尤其是拥有开采权的少数人),地方老百姓还是没有分享到更多的利益。   这里可以把新疆和山西做一个比较。在新疆,自然资源的开采主要是由国有企业集团来进行。国有企业犹如一个个封闭的组织,在新疆开采资源后,把资源运到全国各地。很多年来,在新疆资源的大量开采过程中,获得巨大利益的是国有企业、其他拥有开采权的组织和其它地方的居民,但并没有促使当地老百姓富裕起来,很多人还是处于极其贫困的状态。这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前些年新疆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和资源开采所获取的利益的高度不公平性是有很大关联的。实际上,即使在新疆的汉族民众也没有获取多少的好处,他们对资源利益的分配不公的抱怨,并不比少数民族的少。正因为这样,前些年开始,中央政府调整政策,制定了能够达致比较公平的资源利益分配制度。   山西的情况则不同。改革开放后,容许私人开采煤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利益的主体包括国有开采者、地方政府、私人开采者。私人开采者既来自山西本地,也来自外省,并且数量不少。这些人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山西作为整体并没有获得多大的利益,而一些社会群体更是成为了这一过程的受害者。山西的情况实际上并不比新疆来得好,但有一点和新疆不同。新疆的少数民族群众一闹事,就马上具有了政治重要性,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上所说,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以公平分配资源利益为导向的政策机制。但在山西,尽管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但老百姓的抱怨没有也很难转化成为政治压力,从而很难引起有关部门应有的注意。 资源开发方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前些年,山西因为多年来采矿过程中接连不断的安全事故,国家从私人手中收回了开采权。这引发了学术和政策界一场“国进民退”的“产权”争论。这场争论可能从学术上说有些意义,但从地方发展的角度来说,意义并不很大。如上所说,容许私人采矿并没有为山西带来多大的好处。同时,采矿过程中所造成的安全问题和大量人员的丧亡问题,与“产权”没有关系,而与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不到位有关。如果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不能到位,无论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会产生问题。中国因为法制不健全,在目前的状况下,政府只能用政治和行政手段来控制企业。很显然,控制一个国有企业要比控制一个民营企业要容易,因为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府任命的。但如果从规制型政府建设来说,国有企业制度反而起着阻碍作用。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往往是“左手监管右手”,监管不会有任何有效性。这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境。 资本的逻辑主导一切   资源开采方式不仅仅表现在“谁来开采”的问题,也表现在其它的各个方面。例如,开采的毫无规划性。地方政府和开采者(无论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拥有巨大的共同利益,对地方政府来说是高速的GDP发展,对开采者来说是巨额的利益,再加上其过程中权钱结合的腐败。在很多方面来说,这和房地产开发有共同之处。又如开采的原始方式。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开采者,都不想在开采自然资源方面有更多的技术投入,而往往采用极其廉价的技术,加上极其廉价的劳动力。   对每一个开采者来说,安全事故(即多少人要丧亡)是预期之中的,只不过是在理性计算之后(即技术投入的成本和对死亡事故的经济赔偿的简单加减),还是选择了廉价技术和廉洁劳动力的方式。就是说,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开采者都选择了资本的逻辑,而非社会逻辑。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监管无从谈起。在很长时间里,就劳动制度来说,有人说山西的采煤业,简直就是一种中世纪的奴役制度。在这里,只有老板的意志和资本的意志,而毫无社会的意志和劳动者个人的权利可言。   中国的干部制度也和上述种种问题有很大的关联。资源省份对国家整体发展非常重要,中央对资源省份官员的控制也异常严格,派往资源省份的官员,往往是一些对中央具有非常忠诚感的。忠诚于中央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这些官员往往忽视地方的利益。他们没有意识到,如果地方搞好了,也是符合中央的利益的。一个地方如果搞不好,成为问题省,这并不符合中央的利益。地方官员单方面地追求“中央利益”主要由两个因素促成。一是GDP主义,二是干部交流制度。在很多年里,GDP是中央衡量地方官员最重要的指标。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多创造GDP,就会对当地的资源进行毫无节制的开采。进而,在干部交流制度下,官员(尤其是地方第一把手)至多在一个地方从政十年,就必须调往外地。有些官员的任期更短,几年就被调走。   从总体上看,为了控制地方主义的产生,干部调动的频率越来越甚。地方主义得到了控制,但也促使地方官员对地方的发展毫无长远计划。没有长远利益观,导致了地方官员只会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从一个角度来说,他们是用“大跃进”的方式来“建设”地方;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对短期利益的追求,他们也在用同样的方式损害着、破坏着地方利益。如何避免领导人在其任期内过度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顾长期利益,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如此。 资源省份财富外流   就可持续发展而言,资源省份还面临另外两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财富的保护和转移机制的缺失。这些省份尽管从开采资源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没有一个有效的财富保护机制,也就是说财富很难留在本地,而是流向了外地。很容易理解外来的开采者没有动机把财富留在本地,但即使是本地的开采者也没有动机把财富留在本地。因为过度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其它方面的产业没有发展起来,这使得资源省往往缺少投资领域。没有投资领域,资金外流不可避免。   日益恶化的环境也是财富出逃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环境移民。例如,由于毫无计划和节制的开采,山西的地貌和水系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已经恶化到不可容忍的地步。随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大多数人一旦有了足够的财富,就想方设法地移民到中国的其它地方,或者国外。   其次是社会环境。因为贫富差异过大,社会分化,社会上仇富心理盛行,再加上没有有效的法制来保护财富,拥有大量财富的人们自然感到很不安全。此外,对很多拥有财富者来说,资源省份缺少高质量的教育,也是他们移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为了后代而移民。很显然,在中国所有的资源省份中,没有一个省拥有一所全国一流大学。 缺失财富转移机制是对地方政府而言的。这里所说的转移是把从资源领域得到的财富,转移到其它产业领域,以达成各产业的比较均衡的发展。过度依赖资源,资源省的领导层没有动力来发展其它产业。从比较成功的资源国家来看,必须把来自资源的很多财富,转移投入到其它产业的发展,包括文化、教育和科技。例如山西完全可以以煤养文化,开发文化和旅游业,而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减少对煤的依赖,保护煤的开采,从而达到可持续的发展。对教育的投入和环保的投入,也会产生类似的功效。   资源省份出现了那么多的问题,表明那里的发展模式的转型要提高到最高的政治议程。不过,地方的转型离不开中央政府的统筹考量。如前面所讨论的,资源省份所面临的问题,在很多方面和中央的政策分不开。这里要照顾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地方利益,资源省份既要服务于整个国家,但也要着眼于地方的长远利益。在这方面,新疆已经开始了一些积极的政策举措,例如根据价格征收资源税。类似的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其它省份。   资源税也好,其它方式也好,最主要的目标就短期来说,就是要把来自资源的财富转移到本地人民,实现社会公平,从而保障社会稳定;从长远来说,就是要把财富转移到本地其它产业的发展,逃离“资源诅咒”,实现产业均衡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资源枯竭,资源省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就会以同时爆发出来,构成综合病发症,那个时候问题不再是可持续发展,而是总体性解体了。   美国当年的西部开发造就了一个新的西部文明。中国西部数千年来本来就是过度开发。如果过度资源开发引发环境灾难,那么也有可能导致文明的局部消失。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有很多案例的。再者,资源省一旦出现危机,也必然成为整个国家的危机。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有关部门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等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例如新疆)再作政策调整,届时为时已晚。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原文见 http://www.zaobao.com/yl/yl120110_002.shtml
个人分类: 能源|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内蒙古托克托多座村庄土地因污水无法耕种(图)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9 13:35
内蒙古托克托多座村庄土地因污水无法耕种(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9日00:55 中国广播网 被污水淹没过的土地碱化严重 被污水淹没过的土地碱化严重大片红柳已经死亡 官地营村附近的污水湖冰面泛着红色 位于伍什家附近的污水湖岸边    导语:   元旦刚过,春节将至,本是合家欢喜的时候,但生活在内蒙古托克托县的多位村民却致电中国之声新闻热线并忧心忡忡的告诉记者,好日子是别人的,自己根本乐不起来,因为他们所生活的村庄多年来一直被熏天的污水和臭味重重包围,新的一年,他们希望问题能得到解决。记者调查后发现,在一片片偌大的“污水湖”边,不仅树木死亡,土地无法耕种,就连部分村庄的饮用水源也已遭到污染。详细情况请听中央台记者白宇的报道:    记者:   李茂今年60多岁,家住内蒙古托克托县树林村,记者还没进门,屋子里就传来了令人窒息的咳嗽声。    【录音】   李茂:(咳嗽)   记者:您怎么咳嗽的这么厉害呀?   李茂:这种情况,和臭水有关系了嘛(喘气),呛的人受不了。   村民们说,常年咳嗽气喘的人不在少数,这都是因为臭水造成的。村民谢月碧:    【录音】   谢月碧:(气喘)我反正就是坐在这就跟好人一样,不能行动,一动就喘。有三四年的时间了。   记者:什么原因呀?知道吗?   谢月碧:就是它这个臭弄的,就是闭气了,一闻到这个味道就喘不上气。   官地营村民李候喜几年前得了甲亢,给他看病的医生曾告诉她,这个病可能和村里吃的水有关。    【录音】   李候喜:说是甲状腺还是甲亢啊,大夫说和你们这个地方吃的水也有关系,我们小姑子也是这种病。   记者看到村民贺吉眼时,他正把奶瓶里的奶滴在手腕上测量温度,又加了一点热水后,才把奶嘴放进了怀里抱着的那只小羊羔的嘴里。村民们说,草原上本是放牧牛羊的好地方,但自从几年前数百只羊喝了地上的污水死了以后,很多人都不敢再养羊了。在贺吉眼看来,羊已经成了他家的宠物。据树林村约10公里外的官地营村口,一位牧羊人正把一群口渴难耐的羊赶离水边。    【录音】   牧羊人:去~~(赶羊离开)   记者:这里的水羊不能喝吗?   牧羊人:这水不能饮,这是那边流过来的臭水,羊不能喝,喝了打羔子,流产了。   村民们说,除了人和羊,附近的土地和树木也遭到了破坏。村民李盛告诉记者,他家共有承包地和开荒地120亩,现在40亩地已经被臭水淹毁,这让他蒙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录音】   记者:臭水来了以后,你这120亩里有多少亩地收到影响了?   李盛:40来亩。就是淹坏了,基本就是碱化了,不长苗了。   村民们告诉记者,自己的30年承包地到2027年才到期,但现在被臭水淹过的土地都已经不能耕种,浇地的时候,水沾在身上都会过敏,而解放初期挖的黄河灌渠现在常年流存着污水。   【录音】   村民:本来是黄河灌渠,但现在长流臭水,流黄河水时间短,流臭水时间多,只有浇水的时候流黄河水。   记者:沟渠里的土呀,泥呀……   村民:污染了。   记者:对庄家会有影响吗?   村民:肯定会有,就是人是看不出来。   记者:那你们自己吃种的这些玉米口感上有变化吗?   村民:咱们这没人吃这个玉米。   官地营村至今还在喝村里打的机井水,村民们没办法证明自己患病和水有直接的关系,但对“臭水有毒”深信不疑。   记者把在村民家提取的水样带回北京,经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检验后发现,官地营村民每天喝的机井水共有包括浑浊度、异臭、异味在内的4项指标不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其中,浑浊度是国家饮用水标准上限的两倍,砷含量是国家饮用水标准上限的4.8倍,氟化物含量是国家饮用水标准上限的1.8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教授吴志刚:    【录音】 在这两个典型的环境污染物超标的时候,就会出现中毒的情况。长期饮用高氟水,可以诱发氟斑牙、氟骨症。长期氟中毒导致氟骨症的人有时候会出现手指关节变形或者脊椎变形,驼背。有的人终日腰杆不能直立,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长期饮用高含量的砷的水会导致多脏器的损伤以及肿瘤发病率的明显上升。另外,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确定它为致癌物。它对DNA的损伤,对肿瘤细胞的促生都有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   记者走访了托克托县数十平方公里内的多个村庄,村民们普遍反映,臭水和臭水散发出的臭味对人畜健康、土地、植被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那么,村民们说的臭水究竟什么样?有多少?臭水的源头又在哪呢?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记者:   村民们说,离村子1公里左右,有一片巨大的“污水湖”,村里被污染的井水就是从“污水湖”底渗漏过来的,村里得大脖子病的人就是因为喝了被污染的井水。   按照官地营村民的指引,记者顺利地来到“污水湖”边,爬上数米高的土坝后,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土坝里盛满了红褐色的湖水,土坝上看不出有任何防渗漏的设施,透过土坝,湖水渗满了“湖”边纵横交错的水沟,湖面一眼望不到边。记者驾车测量后得到的数据显示,这个“污水湖”的宽度约1.3公里,长度约2.7公里,总面积约合350万平方米,这个面积相当于8个天安门广场的大小。   伍什家村支书王玉玺告诉记者,这片“污水湖”地跨多个村庄,总面积约五千亩。因为污水存放量大、异臭难当,引起附近村民强烈不满,作为补偿,排水单位每放一天水会给自己所在的村里4万块钱,而这样的污水湖还不只这一处。    【录音】   王玉玺:他是放一天给4万,每年在我们村范围内放15天,比如像你们看的那个,那是一个地方,古撑(音译)还有好几个地方。   沿“湖”边的污水沟逆流而上,大约走过12公里后,又是一处土坝出现在面前,黄褐色的污水就是从这里流出来的。与此同时,“防治污染”四个大字赫然写在排污管口上方的墙上。附近村民说,这是县里建的氧化塘,专门用来储存污水,这些池子盛不下的时候就会开闸放水。记者看到,村民们所说的氧化塘一共有三个,氧化塘边,大片的红柳树已经枯死发干,树丛间被水冲刷后的地面上翻起了干裂的褶皱,白色的盐碱状物附着在污水流过的地方。氧化塘看管员:    【录音】   看管员:你看这个池子的宽是300米,长是900多米,这是一个。那个是个300米见方的。反正每天从这来得水就一万五千来方,每天池子里的水面上涨6公分……进水就是从这进来…。。埋的暗管……都是暗道。   这里的暗道会通向什么地方?污水的源头究竟在哪呢?五什家村支书王玉玺:    【录音】   王玉玺:水是全年流,每天流,24小时流,它是经过地下管道从药厂放过来的。   王玉玺说的药厂指的是石药集团中润(内蒙古)有限公司。据了解,被内蒙古当地媒体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企业”的石药集团早在2004年就在托克托县工业园区投资建厂,2008年该公司成为国内青霉素行业率先通过环保验收的企业。记者通过卫星导航看到,石药集团中润(内蒙古)有限公司距离这片“污水湖”的距离约23公里。那么,石药集团有必要埋下这么长的地下排污暗沟吗?王玉玺说的话会是真的吗?   记者一路追随通风井,最终被带到了2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托克托工业园区。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文伟的一席话,让记者终于找到了答案:    【录音】   氧化塘那个地方是所有的水,不管是化工的,制药的,生活污水,所有的水都汇集在那个地方了。   主管环保排污的肖文伟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托克托投资指南,据记载,托克托工业园区规划面积65.8平方公里,分为电力能源、生物制药、金属冶炼、化工等五个服务区。园区内石药集团、神州制药,中牧生物药业、金达威药业等赫然屹立。托克托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文伟说,经处理后达标的水进入中水回用,不达标的则排向氧化塘:    【录音】   这么多都是生物制药企业,水是源源不断,我们现在是每天一万五千方水。有石家庄制药,厦门的金达威,中牧制药,神州药业,还有我们地方的两个。污水处理厂处理到国家一级B标准,COD60,处理完以后,中水回用又回来了,剩下的,浓度就高了,因为中水回用把所有的净水都拿走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浓缩水就留在这了,然后这个水又流到氧化塘里,然后经过蒸发就解决了,你现在看到的水的浓度是不达标的。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九条和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禁止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临行前,托克托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文伟告诉记者,污水处理的问题并不是没办法解决,只是成本太高。    【录音】   到现在为止,抗生素的水还是很难处理到达到国家标准的水,如果说要达标,他的成本太高。第二条,抗生素的企业,如果他的技术要用新的手段,那么产生的三废就很少了。   面对如此生存现状,村民们忧心忡忡。    【录音】   臭水来了,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就是快死的时候了,下一代影响的更厉害,我有儿子,我有孙子,还有子子孙孙,这个影响太厉害了。   如此大面积的污水常年散发着异臭,村民饮用水水源已被污染,当地环保部门是否知情?动辄占地数千亩的坑塘是否获得了国土部门的审批?黄河灌渠沦为污水沟,又该由谁来负责呢?   有关事件进展,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http://news.sina.com.cn/c/2012-01-09/005523766435.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书法家王小雷作品
cuncaoxin 2012-1-4 21:27
内蒙古书法家王小雷作品
王小雷 1954 年出生,祖籍山西忻县。生在呼市,长在包头,乌海成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包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抱云堂 画廊艺术总监 。 1980 年—— 1987 年在乌海市海勃湾区文化馆工作。曾导演了《救救她》、《三换新郎》等多幕话剧; 1987 年策划了《开发建设中的乌海》大型展览,任总设计。 1985 年春节,在广西艺术学院进修期间,获《广西大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 1986 年,在央视和中国书协联办的《全国电视书法比赛》中,获(成年组)纪念奖。 1988 年,应邀返回乌海市,接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乌海分校书法班主任,主持 88 届书法教学工作,直到毕业。这一届学员中,现有内蒙书协副主席两名,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一名。 1989 年,书作入选《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并成为中国书协会员。 1989 年,参与《北疆印社》的筹建工作并任副秘书长。 1991 年开始,参与《黄河文化丛书· 艺术卷》的编撰工作,任该卷副主编。并撰写了《绪论》、《黄河书法艺术》两部分的文稿。 2002 年开始,由互联网介入网络书法,至 2006 年,升任中国开通最早、流量最大的《中国书法网》( www.freehead.com )总版主。 2006 年 5 月,在《中国书法网》开通《敕勒风》民间社团专栏。 2007 年包头市第四届文代会上,当选为包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2008 年初,在《中国书法网·网络撷英》开通《王小雷》个人专栏。 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大赛并获奖,多幅作品在刊物上发表。
个人分类: 书画艺术|50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哀殇吟
miran 2011-12-13 11:46
[转载] 哀殇吟
网易内蒙古网友 的原贴: 江苏丰县校车侧翻事故遇难人数上升至15人 http://news.163.com/11/1213/07/7L4UCKPE00014JB6.html 又把新愁赋旧吟,纷飞血雨染今尘。 儿童泪做黄泉客,学子纷为地府人。 乡路远,校车沉,归途竟是小丘坟。 哀情满地残阳里,一片冰霜铸祭文。 _____________ 中 国 孩 子 周云蓬 不要做克拉玛依的孩子 火烧痛皮肤让亲娘心焦 不要做沙兰镇的孩子 水底下漆黑他睡不着 不要做成都人的孩子 吸毒的妈妈七天七夜不回家 不要做河南人的孩子 艾滋病在血液里哈哈的笑 不要做山西人的孩子 爸爸变成了一筐煤 你别再想见到他 不要做克拉玛依的孩子 不要做沙兰镇的孩子 不要做成都人的孩子 不要做河南人的孩子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 饿极了他们会把你吃掉 还不如旷野中的老山羊 为保护小羊而目露凶光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 爸爸妈妈都是些怯懦的人 为证明他们的铁石心肠 死到临头让领导先走…… http://video.sina.com.cn/v/b/18884727-1213174393.html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0 个评论
春华秋实-- 贺胡春华同志当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热度 7 hucs 2011-11-16 11:12
春华秋实 贺胡春华同志当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楚天学子贫寒身, 文科状元五峰志。 北大中文优秀生, 主动请缨赴西藏。 廿载青春洒西域, 藏族同胞心连心。 共青团系担头领, 党的助手后备军。 德才兼备主燕赵, 内蒙新政助富民。 情系四海谋发展, 中国政坛数第一。 注: 胡春华同志简介 胡春华,男,汉族, 1963 年 4 月生, 湖北 五峰人, 1983 年 4 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 , 1983 年 8 月参加工作, 中央党校 在职研究生学历。 2009 年 1 月 12 日 , 45 岁的 河北省 代理省长胡春华当选河北省省长,成为当时 中国 最年轻的省长。他 27 岁时,副厅级, 29 岁时,正厅级, 34 岁时,副部级, 43 岁时,正部级,胡春华的履历表创造了多个第一。而更令人称道的是,苦难中他不弃理想考上北大,毕业后又主动请缨赴 西藏 建设祖国 …… 一系列奋斗的经历成就了这位年轻的 “ 封疆大吏 ” 。胡春华 现任中共内蒙古 自治区 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 胡春松作于 2011 年 11 月 15 日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1934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胡春华当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热度 1 hucs 2011-11-14 15:32
胡春华当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2011年11月14日10:46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呼和浩特11月14日电 (记者贺勇)今天上午,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按照本次会议通过的选举办法,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自治区九届委员会常委依次为胡春华、巴特尔(蒙古族)、李佳、刘志刚、潘逸阳、张力、乌兰(女,蒙古族)、李鹏新、符太增、王素毅(蒙古族)、曹征海、那顺孟和(蒙古族)、杜梓。全会选举胡春华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巴特尔(蒙古族)、李佳为副书记。    胡春华同志简历   胡春华,男,汉族,1963年4月生,湖北五峰人,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   1979.09--1983.08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3.08--1985.01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干部   1985.01--1985.11西藏青年报社工作   1985.11--1986.08西藏饭店党委委员、人事部副主任   1986.08--1987.08西藏饭店党委副书记、人事部经理   1987.08--1990.02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正处级)   1990.02--1992.03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副厅级)   1992.03--1992.12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行署副专员   1992.12--1995.07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   1995.07--1997.11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其间:1996.09--1997.07在中央党校培训部一年制中青班学习)   1997.11-1997.12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委副书记(正地级,主持地委工作)   1997.12--2001.07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   (1998.11)(1996.09--1999.07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世界经济专业学习)   2001.07--2003.11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兼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2003.11--2005.03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   2005.03--2005.07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   2005.07--2005.11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区党委党校校长   2005.11--2006.10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区党委党校校长   2006.11--2008.3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2008年3月任河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同年4月,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   2009.01--2009.11河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2009年11月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2010年1月当选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资料,2011年11月)
个人分类: 领导活动|1788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方比北方冷
xupeiyang 2011-11-13 20:37
我告诉浙江老家人,北方冬天不冷,家里、商店、学校、公交车、地铁里。。。。。。都有暖气。 我们在北京习惯了,春节就不敢回老家过年了,南方太冷了。 南方没有暖气,北方家家取暖的。 南方人靠太阳取暖,北方人在家里猫着,晚上一般很少出去玩。 南方人不管多冷,房间也要开窗的,北方人门窗紧闭的。 南方好多学生、孩子生冻疮,北方没有听说过。 南方是湿冷,北方是干冷。 JR.史密斯:会参加CBA扣篮大赛 新疆太冷所以去浙江 11月13日,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地区连日来持续降温、降雪,山区最低气温今天突破了-30℃。呼伦贝尔地区目前有145条客运班线停运,停发379个班次。图为11月13日,内蒙古根河市得耳布尔镇街头,一位行人的围巾、头发和口罩上结满冰霜。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迎来大范围降雪降温和潮汐组合对比
杨学祥 2011-11-12 13:53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迎来大范围降雪降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2日11:24 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12日电(余昌军) 受新一轮冷空气影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11日迎来入冬以来第二次降温降雪。   此次大幅降温将加快推动呼伦贝尔地区入冬进程,气象部门预计,降雪过后,呼伦贝尔地区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29℃。   当地气象台预计,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11—13日,呼伦贝尔市将出现降雪、降温天气过程,过程降雪量为牧区大部、林区南部中到大雪,局部大到暴雪,其余地区小到中雪,局部中到大雪,全市气温将陆续下降8℃-10℃。   由于此次降雪较为明显,特别是牧区大部降雪量较大,雪后气温下降明显,对畜牧业和道路交通影响较大,气象部门提醒做好预防工作。 http://news.sina.com.cn/c/2011-11-12/112423455896.shtml 2011年11月潮汐组合:强度增大 2011-10-4 13:37 2011年11月潮汐组合:强度增大 杨学祥 2011年6-7月和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1月是下半年第四个强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10月变大。 潮汐组合A:2011年11月3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11月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1度,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B:2011年11月11日为日月大潮,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2.3325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8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D:11月25日为日月大潮,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2.3302度,24日月亮在近地点。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变少,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93177 今年冷冬提前出现: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 2011-10-31 06:32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东海岸遭遇罕见十月大雪。在纽约中央公园,人行道的积雪已经超过7厘米。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东海岸遭遇罕见十月大雪。罕见的提前降雪已致美国东海岸数百万人断电,纽约州有超过20万人断电。 今年冷冬提前出现: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 杨学祥 由于2011年8月拉尼娜现象的重现,国内外气象部门纷纷预测了今年的冷冬。很多网友询问最冷时间是在前、中、后哪一段? 2011年8-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我的初步判断为前期暖,后期冷,时间较长,有利于倒春寒发生。因为按照惯例冬季为12月至次年的2月,与实际的入冬时间有出入。 美国10月的暴雪为我们揭开了谜团:今年冷冬提前出现,我们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冷冬都出现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前后,太阳黑子谷值年出现极寒,太阳黑子峰值年出现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一般发生在强潮汐时期。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0年发生了强拉尼娜事件,2010年5月消失,8月重现,预计在11月结束,2009年为太阳黑子异常低的谷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和海啸,这些条件有利于冷冬的发生。由于2011年8-11月为强潮汐时期,美国10月暴雪表明冷冬提前出现。 根据近年的观测记录,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中国冷冬可能在11月至12月初发生,11月末到12月初有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可能性很大。希望有关部门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289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满洲里降雪和11月潮汐组合对比
杨学祥 2011-11-12 03:19
视频:内蒙古满洲里降雪 夜间将降至零下20℃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1日17:40 CCTV新闻频道 频道: 新闻中心 标签:内蒙降雪 简介: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今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从今天凌晨开始,内蒙古满洲里市开始降雪,市区路面出现积雪和结冰现象,预计这几天内蒙大部晚上气温将达到零下20度。   11月11日CCTV新闻频道播出以上视频内容。 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2011-11-11/174061558193.html 2011年11月潮汐组合:强度增大 2011-10-4 13:37 2011年11月潮汐组合:强度增大 杨学祥 2011年6-7月和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1月是下半年第四个强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10月变大。 潮汐组合A:2011年11月3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11月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1度,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B:2011年11月11日为日月大潮,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2.3325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8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D:11月25日为日月大潮,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2.3302度,24日月亮在近地点。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变少,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9317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3种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查不合格
xuxiaxx 2011-11-10 12:26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通报婴幼儿配方乳粉和乳粉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在抽查的54种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中,有3种不合格,在抽查的60种乳粉产品中,有1种不合格。   本次抽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和乳粉产品中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黄曲霉毒素M1、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三聚氰胺等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对于乳粉产品,抽查发现陕西金牛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种全脂甜奶粉产品的大肠菌群项目超出标准规定。目前,这家企业经自查整改后复查检验合格。   抽查发现有3家企业的3种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涉及菌落总数、生物素、a-亚麻酸、亚油酸与a-亚麻酸比值、叶酸项目。涉及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雪花乳业有限公司、西安市阎良区百跃乳业有限公司、陕西省定边县乳品实业有限公司均已进行整改。(记者朱立毅) 来源:健康报网
18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冷空气频繁来袭内蒙古
热度 2 杨学祥 2011-11-5 12:55
冷空气频繁来袭内蒙古 (2011-11-02 11:39:48) 转载 var $tag='降温,降雪,冷空气,呼伦贝尔,休闲'; var $tag_code='23996a7568eef8c6a9d9b222a8970543'; var $r_quote_bligid='49a4812e0102dvso'; var $worldcup='0'; var $worldcupball='0'; 分类: 图说天下 11月2日清晨,内蒙古牙克石市街头,市民全副武装在刺骨的寒风中出行。当日,呼伦贝尔气象台介绍,根河市、图里河地区最高气温0度,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19度。 从10月31日起,有一股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天气。气温下降6~8摄氏度,个别地区气温下降8~10摄氏度。其中呼伦贝尔普遍降雪,尤其是林区普大雪,11月1日,满归降雪持续一整天,积雪深度达18厘米。为了安全起见,当地政府封闭了唯一的公路,唯一的铁路运行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中央气象台消息,昨天5时至今天5时,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西藏东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西北部降雪1-5毫米。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2日)开始有一股新的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将会下降3-6℃,中东部大部地区将会迎来一次降水过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4812e0102dvso.html?tj=1
个人分类: 备忘录|1551 次阅读|3 个评论
内蒙古东北部迎来大面积降雪天气:美国暴雪之后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1-5 12:36
内蒙古东北部迎来大面积降雪天气 2011年11月05日02:1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11月4日,内蒙古牙克石市街头,市民在风雪中前行。11月3日,内蒙古东北部地区迎来大面积降雪天气,最大积雪深度为6厘米。截止当日8时,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降雪量达2.4毫米,积雪深达6厘米。中新社发余昌军摄图片来源:CNSPHOTO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1158/16142545.html http://china.rednet.cn/c/2011/11/05/2421910.htm 今年冷冬提前出现: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 2011-10-31 06:32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东海岸遭遇罕见十月大雪。在纽约中央公园,人行道的积雪已经超过7厘米。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东海岸遭遇罕见十月大雪。罕见的提前降雪已致美国东海岸数百万人断电,纽约州有超过20万人断电。 今年冷冬提前出现: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 杨学祥 由于2011年8月拉尼娜现象的重现,国内外气象部门纷纷预测了今年的冷冬。很多网友询问最冷时间是在前、中、后哪一段? 2011年8-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我的初步判断为前期暖,后期冷,时间较长,有利于倒春寒发生。因为按照惯例冬季为12月至次年的2月,与实际的入冬时间有出入。 美国10月的暴雪为我们揭开了谜团:今年冷冬提前出现,我们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冷冬都出现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前后,太阳黑子谷值年出现极寒,太阳黑子峰值年出现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一般发生在强潮汐时期。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0年发生了强拉尼娜事件,2010年5月消失,8月重现,预计在11月结束,2009年为太阳黑子异常低的谷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和海啸,这些条件有利于冷冬的发生。由于2011年8-11月为强潮汐时期,美国10月暴雪表明冷冬提前出现。 根据近年的观测记录,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中国冷冬可能在11月至12月初发生,11月末到12月初有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可能性很大。希望有关部门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2894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东海岸遭遇罕见十月大雪。在纽约中央公园,人行道的积雪已经超过7厘米。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东海岸遭遇罕见十月大雪。罕见的提前降雪已致美国东海岸数百万人断电,纽约州有超过20万人断电。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7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我国第一部微积分的译著者-------李善兰
lysyxcs 2011-11-3 17:44
2011年正值我国近代科学先驱李善兰诞辰200周年,为进一步加强人文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特筹办“纪念中国近代科学先驱李善兰诞辰二百周年暨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扬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数学史学会前理事长郭书春、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王渝生、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西北大学数学系主任、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曲安京等有关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了开幕式。大会主题为“李善兰的世界,世界的李善兰”。 李善兰,原名李心兰,字竞芳,号秋纫,别号壬叔。生于清嘉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811年1月2日),卒于光绪八年十月二十九日(公元1882年12月9日)。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力学家和植物学家。他所创立的二次平方根幂级数展开式及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幂级数展开式,是19世纪中国数学的主要成就之一。李善兰9岁自学通《九章算术》,14岁通《几何原本》前六卷,后得《测圆海镜》、《勾股割圆记》,钻研愈勤,造诣日深。自道光年间起,陆续撰成《四元解》、《麟德术解》、《弧矢启秘》、《方圆阐幽》及《对数探源》等,声名大起。咸丰初,旅居上海,1852~1859年与英国汉学家伟烈亚力(AlexanderWylie)合译欧几里得(Euclid)《几何原本》后九卷。又译《代微积拾级》、《重学》、《谈天》、《植物学》等,译笔严谨,创译了一大批科学名词,如代数、函数、指数、微分、积分、轴、坐标、切线、细胞等等,沿用至今。咸同之际,先后入江苏巡抚徐有壬、两江总督曾国藩幕,以精于数学而深得倚重。1860年起参与洋务运动中的科技活动,大力推动近代西方科学,尤其是天文学和植物学最新成果传入中国。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经巡抚郭嵩昭举荐,入京任同文馆算学总教习,历授户部郎中、总理衙门章京等职,加官三品衔。其主要著作汇集在13种24卷本《则古昔斋算学》内,其中对尖锥求积术的探讨已初具积分思想,对三角函数与对数幂级数展开式、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等问题相关解的研究皆达到中国传统数学的最高水平,他为解决三角自乘垛的求和问题提出的一个恒等式,被国际间命名为“李善兰恒等式”。他学通古今,融中西数学于一堂,是清代数学的杰出代表之一。李善兰渴望科学救国,一生译书、研学、育人,对促进近代中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3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堪萨斯城
热度 1 xuyingxiao 2011-11-3 12:28
华盛顿市我很熟悉,但今年才意识到它不在华盛顿州,而是不属于任何一个州,地理位置和华盛顿州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堪萨斯这个名字我很熟悉,但最近才知道我知道的堪萨斯是个州,我要去的堪萨斯城并不在堪萨斯州,而是属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州也有个小的堪萨斯城,两城相对。不过这给我造成的困惑没有内蒙古和外蒙古给老外造成的困惑大。 这里是距美国本部的地理中心最近的地方,号称“美国的心脏”。 这里总面积317平方里,居然是属全国第8大城市。 这里喷泉数量仅次于罗马。林荫大道的拥有量仅次于法国巴黎。 这里有著名的国际祷告中心,自1999年 9月19日至今,每天24小时日夜轮流祷告至今。 这里是华特·埃利亚斯·迪士尼的成长的地方,他在这里创立了第一家动画工作室。传说他在这里养老鼠从而启发他创作了米老鼠。 这里是著名记者斯诺的家乡。 1910年Joyce C. Hall带着两盒贺卡来到这里,如今这里的Hallmark公司生产全美50%的贺卡,每年生产20亿张三十多种语言的贺卡。 看官方的旅游指南,有人说这里是美国最适合家庭的城市,有人说这里是美国最绿色的城市,有人说这里是美国最被低估的适合同性恋的城市,有人说对单身者来说,这里是最好的城市。 但是,这些我都没体会到。 第一天市区步行,正方形的市区,东西走向的街以数字编号,8街到14街走了几个来回,每条一两分钟就走完了。数目稀少,建筑乏味。最有名的中餐厅吃了顿宫保三鲜,结果除了辣味,就味如嚼蜡。最后穿过高速公路走到市区之外,在16、17街才发现一些惊喜。 尽管如此,还是有些比较上照的建筑的。 图书馆及其内的儿童图书馆 其他大楼。 会展中心,礼堂 教堂 教堂边上的Kansas City Southen 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另一个角度 礼堂 全透明,看得见里面的人影 球形的Sprint Center 边上是Star Press Pavillion。8层楼高全玻璃建筑。印刷报纸、钱币。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它印刷北美所有的货币和世界上90%的 货币。 全透明的房间里似乎是巨大的印刷机。现在只能预约到9号的参观,没办法看了。 会展中心 Kauffman Center for Performing Arts侧影 Kauffman Center for Performing Arts正门 背影
个人分类: 旅游|565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视频:内蒙古满归镇积雪厚14厘米致交通封闭
杨学祥 2011-11-2 10:14
视频:内蒙古满归镇积雪厚14厘米致交通封闭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1日18:00 CCTV新闻频道 频道: 新闻中心 标签:内蒙降雪 简介:   从昨天晚上开始,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再次普降大雪,这也是当地今年10月份以来的第三次降雪。地处大兴安岭林区的满归镇目前的积雪厚度已经达到14厘米,外界通往满归镇的唯一一条公路也因此封闭。   11月1日CCTV新闻频道播出以上视频内容。 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2011-11-01/180061547185.html?opsubject_id=top1
个人分类: 备忘录|17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
chnfirst 2011-11-1 08:48
http://baike.baidu.com/view/8469.htm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基地始建于1958年,海拔1000米,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位于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境内,现装配、发射场位于北纬40.965371N,东经100.283658E。由于地处荒凉,最接近的城市是其西南的 甘肃 省酒泉市,因而为名。历史上,1969年阿拉善盟曾划离内蒙古自治区辖区,其中 额济纳旗 划归甘肃省酒泉市辖区,到1979年阿拉善盟包括额济纳旗又恢复为内蒙古自治区辖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0 个评论
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将袭内蒙古 局地降温14℃ :关注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1-10-14 08:35
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将袭内蒙古 局地降温14℃ 2011-10-11 11:40:11 来源: 中国天气网 近日内蒙古大部地区都持续晴好天气(李忠慧 摄) 中国天气网讯 10月份以来,内蒙古大部地区都持续晴暖升温,风轻云淡、阳光普照的天气非常利于秋收作物的收获和晾晒。 不过,受较强冷空气影响,近期内蒙古大部将有一次大风、降温、降水天气过程,低温将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建议相关地区提前采取措施防范。 秋收工作开展以来,天公作美,内蒙古地区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灾害性天气,秋收工作进度较快,目前,内蒙古大部地区的秋收作物收获已接近尾声。 不过,据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预计,受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近日内蒙古大部地区将有一次大风、降温、降水天气过程,中西部及东部偏南地区受大风影响还会伴有扬沙或浮尘,局部地区有沙尘暴。此次冷空气过程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是入秋以来侵袭内蒙古最强的一次冷空气过程。 11日至14日,内蒙古自西向东将先后出现阵雨或雨夹雪天气,其中,巴彦淖尔市南部、鄂尔多斯市北部、包头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锡林郭勒盟东北部、赤峰市北部、通辽市西北部、呼伦贝尔市南部、兴安盟有5—20毫米的小到中雨或雨夹雪。 12日至15日,内蒙古西中部大部地区有5级偏西风转5、6级西北风;全区大部气温将先后下降6~8℃,其中,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北部、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北部、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气温下降8℃以上,个别地区可达10到14℃。 此次冷空气过程对局地已经入冬的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来说感觉不会很强烈,但对于近两日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影响将尤为明显。以首府呼和浩特为例,预计今日呼市的最高气温为19℃,明日会降至14℃左右,后日降为10℃,三日之内降温幅度近10℃。 冷空气“来势汹汹”,建议各地加快秋收进程,农户应关注天气变化,抓住有利天气,及时秋收,对已收获作物做好晾晒与存储工作。交通管理部门应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道路交通运输安全。(郭敏) http://www.weather.com.cn/news/1513489.shtml 2011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2011-9-20 15:17 2011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杨学祥 2011年6-7月和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0月是下半年第三个强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9月变小。 潮汐组合A:2011年10月4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10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2.4724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B:2011年10月12日为日月大潮,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1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0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2.3948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D:10月27日为日月大潮,24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3度,26日月亮在近地点。两两强叠加,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0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2.3624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8840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爷爷作为一个解放军的经历——我在国庆的思念
热度 1 tianli99 2011-10-7 18:21
我的爷爷作为一个解放军的经历 ——我在国庆的思念 我的爷爷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在建立了新的中国之后复员到内蒙古老家,成为了乡里的领导。他经常骑马视察乡情,48岁时英年早逝。身后留下了我的奶奶和我年仅18岁的父亲以及我的4个姑姑和1个叔叔。 我的父亲作为长子挑起了养家的重担,却因年龄尚小而没有像后来的乡里领导一样完成父子“接班”,没有成为一名那时的“国家”公务人员,辛辛苦苦做了一辈子的农民。 据老人们讲我的爷爷曾参加过解放张家口的战役,他之所以48岁早逝,与战争时期因劳累结下的气喘病有直接关系,战争时期时间紧张,难以调养,终致积劳成疾。 现在赶上“国庆”休息放假,举国放松身心。我还在工作,偷闲想起了我的爷爷,也联想到那些打天下的普普通通的将士们,没有那些普普通通将士们的付出,新中国的建立将是不可想象的。 不会讲什么大的道理,谨向我未曾谋面的爷爷致以晚辈的敬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6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个生态恢复的实践范本——浑善达克模式
蒋高明 2011-9-29 23:15
李娜 《科技导报》编辑部,北京 100081 本文发表在科技导报 29(25): 15-18 “国在山河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令全社会忧心,而如何恢复日益退化的生态环境是当今生态学家面临的历史使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等人于2000年在内蒙古 自治区正蓝旗(浑善达克腹地)设立了生态恢复试验区,试图在中国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研究中闯出一条新路。10年过去了,试验区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往日退化严重的沙地如 今已经牧草丰茂、生机盎然。浑善达克生态恢复模式也因此而被中外媒体广泛报道,并进入了美国大学教科书。 1 从人工造林到自然恢复 浑善达克与同在内蒙古境内的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为了区别呼伦贝尔草原,也称之为海拉尔沙地)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沙地。其中,浑善达克沙地面积约有5.3万km2, 相当于1.5个台湾省,距北京正北直线距离不足200km。在20世纪60年代,当地牧草深至马腹,水草丰美,流动沙丘仅占2%左右。遗憾的是,由于连年超载过牧,2000年前后,浑善 达克沙地严重退化,流动沙丘已经达到70%,并成为了北京沙尘暴的源头之一。 为治理沙尘暴,2000年国家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了配合这一工程,中国科学院同年启动了“浑善达克和京北农牧交错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试验示范研究”重大课 题。蒋高明担任了正蓝旗试验区负责人之一,试验区面积约2700hm2即4万亩。 最初,蒋高明们的思路锁定了当时颇为主流的造林固沙做法。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国政府和学术界都把植树造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思路,如“三北防护林”建设。尽管造 林在一些地方,尤其干旱区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但这种要“作为”的思路和传统一直延续了半个世纪。“当时,草原、农牧交错区、沙地甚至新疆的荒漠,唯一流行的做法就是植 树造林,用树木阻挡沙尘暴。我们也只有造林这条路可以走,这是中国人使用了50多年的武器。”蒋高明说。 2001年春,蒋高明的科研团队设计了包括乔、灌、草,多层次、高密度的防风林,还使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栽培技术来栽培树苗;然而一年过去,这些树木就枯死了。现在来看, 草原还是不适合种树。“草原无树,这是自然的规律”,很多生态专家私下里都这么认为,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重视。 在造防风带的同时,蒋高明的团队还在操心另一件事情——让草原的牲畜有“饭”吃。当地牧草长势矮、产量低,远不能满足牲畜需求。课题组在试验土地上选择了70hm2即1000亩 土地作为高效地,在这仅占2.5%的实验田上打井、架电、修路,进行高投入,并种植高产品种,使其产出的牧草满足牧民饲养需求。而对于剩余的97.5%的土地,则采取了少投入, 只架设围栏、实行禁牧的恢复措施。 蒋高明在《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一书中提到,自然恢复的生态理念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他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导师Bradshaw教授,这位国际生态恢复学权威曾经提到:“ 有时候生态恢复什么也不做(by doing nothing)也可以实现”,但是这样的区域不能超过了自然修复的阈值。另一个来源则是蒋高明与当地群众和基层领导沟通中获得的信息。 当地人曾经提起,在浑善达克沙地上用围栏封起一块土地,就会有草长出来,只不过封起来牲口就没地方吃草了。2001年前后,蒋高明还参观过香港的嘉道里、赤峰市巴林右旗的 赛罕乌拉生物圈保护区等等,这些地方都是自然恢复的成功案例。所有的知识、经验、信息、预测结合在一起,让蒋高明产生了利用自然力恢复浑善达克沙地的思路。 2002年,课题组精心设计并种植的防风林基本干枯而死;但用围栏围起来的实验田却大大安慰了科学家的心。那年7月14日早上,牧民的孩子飞奔来报告,有一片实验田里的草已经 长到了半人高。蒋高明激动地跑去测量,发现那片区域的草层高度已经达到1.43m,而没有围栏之前,那里是一片退化严重的碱滩。 而且,令人高兴的是,围封令榆树疏林种群也得到了很好的恢复。浑善达克沙地天然生有一些榆树种群,健康状况下的浑善达克是草与树兼有的温带“萨王那”生态类型,即稀树 疏林景观。由于生态退化,榆树很大一部分都枯死了。随着围封措施的实施,两年之后,试验区榆种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榆幼树丰富,平均达到了1.8株/m2,特别是当年实生 苗数量最多,达到7株/m2,母树周围高达321株/m2。 到2002年,试验区内植被总覆盖度达60%,许多地段达到100%。与没有围封的地区相比,固定沙丘生物量提高了3.8倍,丘间低地提高9倍。植物组成方面,恢复前固定沙地以冷蒿、 糙隐子草和寸草苔等为主,两年后羊草、冰草、木地肤等占优势;沙丘低地群落的灰绿藜和尖头叶藜由优势植被羊草、披碱草等取代。2003年,滩地草丛高达1.85米,生物量超过 4.9kg/m2(鲜重)。 仅仅围封1—2年之后,试验区的生态面貌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让蒋高明不禁感叹自然的力量。而10年之后,据蒋高明介绍,草原的主人——狼也回来了,狍子、沙狐、野 兔、沙鸡、天鹅、灰鹤等野生动物纷纷回迁,与沙地上的稀树疏林草原共同组成了和谐家园。 2 自然恢复,应该被更加重视的生态理念 从专业书籍中,记者了解到,生态修复基础理论的研究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开展的,即自然生态修复和人工促进生态修复,这也是生态修复的两种类型。对于能够自我修复的退化生 态系统,其生态修复的基本理论就是植物群落次生演替理论,即封育自然治理和近自然经营理论,当然也需要加上一些必要的人为辅助措施。对于受损严重的生态系统,仅靠自然 过程无法修复,必须加以人为促进才能得到修复。 自然恢复其实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在中国的一些思想观念中可以追溯到它的不少源头。“比如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封山育林等等,只不过有时候叫法不同。其中,封山育林 就是中国传统的林业经营做法。”蒋高明告诉《科技导报》,欧洲比较突出的自然恢复案例是阿尔卑斯山,而美国则是西部荒漠地区。中国也有不少自然恢复的成功案例,比如九 寨沟、广东车八岭、陕西佛坪、山东临朐、北京喇叭沟门等。 为什么要强调自然力?蒋高明认为,这是因为自然力在中国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中国大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从南方的热带雨林,到北方的寒温带针叶林,从东部沿海的滩涂湿地 ,到内陆的干旱荒漠,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态系统退化,这些退化大都是由于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一旦把人为压力降下来,人退出去,生态平衡就会 得到恢复,生态环境也会相应变好,毕竟土壤还在,土壤中的各类繁殖体还在,加上周围还有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种源。 自然恢复的道理和实践并不困难,但是实施却不容易,因而自然恢复理念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和推广。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人工造林理念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在中 国生态恢复领域牢牢占据主流地位,国家政策导向也倾向于此;另一方面则更为关键和现实——寻找替代生计困难。中国生态环境退化是因为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 ,如果实行自然恢复,势必要围封相应的生态系统,这难免会威胁到当地农牧民的经济利益,进而引来反对和抵制。因此,自然恢复理念的发展需要被给予更多的重视,同时也面 临着严峻的考验。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进行自然恢复。除了考量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之外,退化类型也应该考虑,“比如矿山、城市垃圾填埋场、公路边坡修复必须借助外力,因为那里的 土壤已经没有了”,蒋高明告诉《科技导报》。 当然,抛开管理而纯粹从科技角度考虑,自然恢复的技术指的仅仅是架栏围封,甚至管好人畜后,连围栏都是多余的,这未免有点太简单。蒋高明最初也自问过,自然恢复是不是 科学?有一个人终于让他开了窍。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的李国杰院士曾经专门请蒋高明去所里做关于浑善达克生态恢复的学术报告。请生态学家给计算机领域专家做报告?面对 蒋高明的疑问,李国杰的回答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效,一直是计算领域科学家追求的最高目标。 3 最有力的保障——寻找替代生计 在浑善达克沙地恢复的案例中,最大的亮点与其说是自然恢复的理念和实践,不如说是“以地养地”的生态恢复模式。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类在某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扮演着特别矛盾的角色,既依赖于生态环境,又向其索取,直至牺牲掉她。想要保证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要发展替代产业来 解决人的需求问题。例如前文提到,蒋高明等人设计出以2.5%高效地的产出,置换出97.5%的围封地的自然恢复的生态模式,就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牧民的牧草需求,为生态恢复提供 了有力的保障。 课题组在浑善达克沙地的试验指挥所兼宿舍就在当地的巴音胡舒嘎查(村),嘎查中有72户288口牧民,土地为8400hm2,属于典型的浑善达克沙地。当时该嘎查主要的矛盾是,由 于连年超载过牧,草场严重沙化退化,草的高度“只有草穗子那么高”。为了致富,牧民们竞相养殖牲畜。全嘎查的牲畜数量达到了11566头,其中羊所占比重较大,占总牲畜的 57%—75%,牛占22%—34%。牧民之所以喜欢养羊,是因为投入与产出周期短,而且羊绒走俏,导致羊的养殖数量逐年猛增。但是羊对草场的破坏比牛大得多,尤其山羊的破坏性更 大。另外,如此数量庞大的牲口群,每年到冬天和春天,不仅把草场的草全部消耗光,每户牧民还需要到100公里外买约1万元的草料才能满足牲畜需求。 草的产量已显然不足,还要采用围栏的方式把草场保护起来,不让牲畜啃食践踏,势必会引起牧民不满,同时也会损及牧民的经济收入。课题想出的应对方案分两方面,一是缩减 牲畜数量,二是给牲口种口粮。 蒋高明及其团队和当地政府人员一起指导牧民进行牲畜结构调整,从整体上压缩牲畜数量,并且减少羊尤其是山羊的数量,增加牛在牲畜中的比例。对于牲畜数量减少造成的经济 损失,主要依靠提高牲畜质量的办法,让牧民改养产奶量明显高于本地“笨”牛的锡盟达尔奶牛,这样收入下降并不明显,牧民能够接受。即便如此,草料依然不足,根本性的办 法就是给牲畜种口粮。课题组选用了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高产品种英红玉米,在高效地上人工种植牲畜饲料。这种玉米光长秸秆不结穗,是牛羊的好饲料。高效的投入加上高 产的品种,造就了英红玉米的高产量。英红玉米加上牧民自己草场里的草,基本满足了村里7000多头牲畜的越冬口粮,吃不完的还被制成了青储饲料,解决牲口春季的喂养问题。 2004年,牧民由原来每户每年买10000kg草,到每户分到35000kg干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另外,蒋高明等人还提出了草原养柴鸡的思路。鸡对草原的破坏力小,而且还可以控制草原的病虫害,加上放养的鸡活动空间大,所以肉质鲜美,天然生态,经济价值高,是一条 新型的致富路。 当然,围封沙地的过程远没有今天回忆起来那么轻松。最初牧民对于围封草场不满,纷纷表现出怀疑和抵制。科学家们依靠当地政府做了许多工作,直到政府许诺如有经济损失则 照单赔偿才算告终。 除了寻找替代生计之外,蒋高明还在《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一书中对于如何保障自然力的发挥,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把绿色GDP纳入官员政绩考核;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用政策法规去平衡不同区域的利益分配;淡化部门利益,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重大工程科学决策的透明度;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不过 ,单看这几行字,就知道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4 模式推广的关键是平衡 “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修复模式不仅考虑了生态问题,还考虑了当地民生,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当然值得推广。”北京林业大学李俊清教授告诉《科技导报》。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的成功不仅让蒋高明找准了沙地恢复的方法,更为他打开了全新的视野。蒋高明认为可以把这种模式有计划地进行推广,首选当然是科尔沁、呼伦贝尔和毛 乌素三大沙地。 “沙地破坏容易,恢复也容易,这一点是鲜为人知的。”蒋高明认为,沙地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沙地的土壤类型主要是沙子,因为毛细管发育不良,降雨除了自然蒸发之外, 其余全部会进入地下,所以沙地的保水、保湿特性突出。另外,沙地中具有大量种源,而且物种丰富,像浑善达克沙地的试验区基本未经过人工补播就萌发了类型丰富的种群。沙 地还具有丰富的生境类型,如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丘间低地和湿地等,生态恢复的利用效率高。如上所述的几点决定了沙地易被破坏也易被恢复的特点。蒋高明认 为,可能受近年来“生态建设为主、生态保护为辅”的方针影响,沙地也一直处于人工恢复的状况,自然恢复方式还没有得到重视。 当然,该试验区在广袤的沙地中,只是区区一小块。如果推广的话,势必会遇到一些更大的问题。 “最重要的还是管理问题”,蒋高明认为,“就目前来看,生态恢复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经济效益还是欠一点火候,现在还是靠政府补贴才能补救牧民的经济损失。如果不 能提高牧民收入,那么围封式的自然恢复也会遇到阻力。试验区的经费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当地政府提供的,如果大范围推广的话,资金支持上一定会有困难,所以靠这个模式自身 产生经济效益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比如草原养鸡、发展有机食品和生态旅游等等。另外,围封地区的长期禁牧也并不是理想的状态,如何适当轮牧也是我们今后要考虑的问题。 ”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赵和平长期深入草原一线进行研究,对当地的情况非常了解。他考察过该课题组的试验区,也认为浑善达克沙地试验区的生态恢复模式具有推 广价值。“如果向沙地推广的话,我的观点是科尔沁沙地可以直接推广,因为科尔沁和浑善达克的沙质、地型特点极为相似;而毛乌素和呼伦贝尔沙地则与浑善达克略有不同,则 可以先建立实验点,积累经验,试验成功的话再大范围进行推广。”赵和平告诉《科技导报》。 至于推广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赵和平认为,沙地中的平衡问题比如水平衡、养分平衡、草畜平衡有待重视。 赵和平告诉《科技导报》,沙地的水位线很高,就在地下5-15m左右,可以说并不缺水,但是如果建植过多的高效人工草地和饲料地,为了高产而过多采集地下水,则会导致地下水 位下降,从而导致其地表植被缺水、干枯,进而引发土地沙化、环境退化。所以在建植高产人工草地和饲料地时,要充分考虑地下水补给和采集的平衡,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恢复 和实现可持续的利用。 至于草畜平衡,指的是草与牲畜之间的平衡关系。赵和平认为,从草原生态来看,草与牲畜是密切联系的,草原上也需要野生动物和牲畜踩踏和采食利用,但是又不能超载过牧。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禁牧,按照浑善达克沙地的自然恢复生态模式,很大一部分沙地会被围封,这就意味着禁止放牧。禁牧对于生态恢复来说,效果是相当明显的,“遇上好的年景 ,围封禁牧很快就把一片退化、沙化的草地恢复起来了”,但是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禁牧会改变草原上种群的选择更替,“如鄂尔多斯草原上原本盛产中药甘草,虽然草原上有 羊踩踏啃食,但因为甘草茎叶上有带钩的刺,羊在夏季不愿意采食,只在秋冬季采食一些,所以甘草都被留了下来;但是禁牧之后,原来羊爱吃的优良牧草都长起来,成为了优势 物种,反而阻碍了甘草的生长,甘草产量大大下降了。”另外,长期禁牧也可能会影响草原上的动物生态,比如草原上的草高了,有些习惯高草的动物会增加,喜欢矮草的动物会 减少,草原上的食物链也可能会有所变化。另外,长期禁牧,草原易燃物增加,防火压力也会随之加大。 对于围封引发的矛盾,赵和平的观点是,如果生态环境退化得十分严重,那就采用围封禁牧的自然恢复模式。等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后,还是应该在草畜平衡的基础上实施划区轮牧 、控制性放牧。“我现在正在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把全白天放牧改变成控制性放牧,牲畜其实每天放牧6-7个小时就可以了,早上3小时,傍晚3小时,其余时间圈养,当然要保证圈舍 环境的清洁卫生。据我们的研究,这样的控制性放牧对牲畜的肉质基本没有影响。但控制性放牧的最大阻碍是,一旦在禁牧区实行放牧,部分牧民毫无顾忌地加重放牧强度,反而 会加速破坏草原,使禁牧的成果毁于一旦,这是各级草原管理部门的一个难题。” 另外,如果大面积土地被围封的话,牧民饲养的牛羊势必会集中到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这种集中饲养会不会对环境和水质造成一定污染?赵和平认为,可能多少会有一些,比如牛 羊的粪便对水和环境的污染。这也需要实现一种平衡,即牲畜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控制性放牧、压缩草原上牲畜的数量、增加对草原没有破坏力的禽类如鸡的饲养,这些都是保持 这种平衡的措施。当然,压缩牲畜的数量必须保证给牧民相应的经济补偿,目前当地政府也一直在不断提高补贴额度,这又是生态恢复与民生经济之间的平衡了。总之,生态恢复 是相当复杂的科学和社会学问题,各种平衡的兼顾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 蒋高明现在正在内蒙古某些旗县参与策划生态草业,以恢复更大面积的退化草地,所以每年还会跑很多次试验区。今年8月份去的时候,他发现试验区的草没有往年高,但是灌木长 出了不少,以前灌木并不多,乔木密度也增大了。“每一年的情况都不一样,这说明植物群落是在不断更替的”。蒋高明一直在关注浑善达克的变化,他希望立足浑善达克生态恢 复模式,关注和参与更多生态系统的恢复。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日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10年成果显著
热度 1 蒋高明 2011-9-29 09:41
发布时间: 2011-09-28 | 作者:董子凡 http://www.stdaily.com 2011年09月28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董子凡 本报讯(记者董子凡)曾是北京沙尘暴源头之一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如今已少见尘土肆虐。经过连续10年实施生态恢复,“浑善达克和京北农牧交错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试验研究”重大课题已取得显著进展。 据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等介绍,研究团队在实践中因地制宜,突破植树造林的传统人工治理模式,转而以生态修复理念为指导。除小片草场用于高效生产牧草外,大面积的退化沙地草地被封育后得到自然恢复,并建立了国内最大的草原养鸡示范基地。方案实施10年来,当地牧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沙地草地基本恢复,野生动物数量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腹地,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沙地近几十年来严重退化,到2000年流动沙丘面积一度达到70%。2000年起,为配合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国科学院在当地开始进行生态恢复试验示范研究。 (科技日报)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1-09/28/content_352771.htm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63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数学史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lysyxcs 2011-9-24 12:01
2011年8月,由中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曲安京教授主持召开了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E-Meeting(网络会议)。此次会议讨论了以下议题: 1. 中国数学会将于今年换届,中国数学史学会作为会员单位推荐理事一名,代表一名。经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推荐郭世荣教授为下届中国数学会理事,冯立昇教授为代表。 2. 《数学史通讯》的编辑工作,按照惯例,由常务理事单位轮流主办。本届理事会期间共出版《数学史通讯》8期,每年6月、12月各出一期。编辑顺序及负责人为:西北大学(曲安京教授),清华大学(冯立昇教授),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韩琦研究员、田淼研究员),西南大学(宋乃庆教授、李铁安副教授协助编辑),辽宁师范大学(王青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汪晓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仲来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代钦教授)。 此次会议常务理事会还向学会通报了以下事项: 1. 2012年5月12-20日,将在西北大学举办“第二届近现代数学史国际会议”,其中5月12-15日是Mentoring Session,邀请两位著名的数学史家讲学辅导,17-20日召开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为了庆祝李文林老师70寿辰,由中国数学史学会和西北大学主办。 2. 2012年韩国HPM国际会议的组织者Hwang Sunwook教授请曲安京教授将下面的信息转达给学会成员:(1) 此次会议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推迟至2011年9月15日;(2) 请提交英文摘要;(3) 全文可先用中文提交,届时时英文报告;(4) 此次会议官方网站: www.hpm2012.org 。 3. 国际HPM学会主席Evelyne Barbin教授邀请曲安京教授代表中国区参加这个学会的Advisory Board。中国数学史学会将利用这个联系,将我们的HPM系列会议进一步国际化。
37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为明天 分享爱 内蒙古 公益行
dongzg101 2011-9-22 04:50
http://gongyi.sina.com.cn/z/2011wmt/index.shtml
1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是渺小的,不信?请看:
热度 19 lixuekuan 2011-9-19 23:55
人是渺小的,不信?请看:
人与大自然相比太渺小了,人定胜天是痴心妄想。 怎样尊重自然,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必须学习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6785 次阅读|64 个评论
浑善达克——温带的“萨王那”
kejidaobao 2011-9-19 14:43
全球共有十大陆地生态系统,中国有其中9类,分别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红树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苔原,唯一缺乏的是典型的非洲“萨王那”群落(稀树疏林草地生态系统),但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等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中国的四大沙地(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在健康状况下,其生态结构与功能恰恰是“萨王那”(Savana)类型的。 “萨王那”是非洲的一个地名,生态学家们用它来指代稀疏树林草地这种由草原向森林过渡的生态类型。对于这种生态类型,生态学词典上有如下介绍:位于具有较长期干旱季节的热带地区,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的生态类型。从植被以及景观类型来看,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类型恰好就是这样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有机结合,但以草的生物量为主。其景观特点是5—8m稀疏的榆树,2—3m的各种柳灌木,地面上是0.5—1m的草,起伏的沙丘之间,间或出现湿地,野生动物出没其中。只不过,这个生态系统位于温带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中国其他三大沙地也是如此。所以,蒋高明在2003年提出了包括浑善达克沙地在内的中国四大沙地是温带的“萨王那”生态类型。他指出,非洲萨王那的稀疏树木主要以金合欢为主,动物以豹、长颈鹿为主;而中国的“萨王那”树木则以沙地榆为主,动物以狼、黄羊为主。而且浑善达克还具有丰富的生境类型,如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丘间低地以及湿地等等。 遗憾的是,温带的“萨王那”这种生态类型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四大沙地长期以来被理解成了沙漠或者草原。更加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超载过牧,浑善达克等沙地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退化,草原的消退、树木的干枯让温带“萨王那”的类型特点也逐渐消失了。 不过,由于沙地的基质是沙,故而具有很好的保水性能,加之沙地生境类型多样、种源丰富,所以科学恢复的话,具有较高生物生产力的沙地还是可以重现生机的。蒋高明等人从2000年开始,在浑善达克腹地设立了试验区,对沙地进行生态恢复,经过了十年的努力,其温带“萨王那”的生态景观日渐显现。本期特别推出专题——“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为您特别介绍温带“萨王那”的生态恢复理念及成果。本期封面图片即浑善达克沙地稀树疏林草地恢复后的景观,封面由金攻博设计制作。 (本刊记者 李娜)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1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技 特派员 创业 行动
dongzg101 2011-9-11 13:22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连辑谈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 □本报记者 王静 12年前,为将科技成果尽快应用于农村生产领域,科技特派员制度应运而生;如今,经过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项制度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就是生动一例。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在呼伦贝尔市召开全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推进会,为这项制度在新的时期开创新的局面厉兵秣马。 这已是自治区政府自2006年在鄂尔多斯市召开现场会后,专为这项制度召开的第二次全区性会议。作为多年来主抓此项工作的自治区政府分管负责人,在呼伦贝尔会议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连辑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专访。 市场化配置农牧业科技资源见成效 连辑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公益性无偿服务阶段,主要靠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相对均等化,社会事业属性;二是市场化有偿服务阶段,结成利益共同体、创办科技型企业,企业属性;三是产业创新阶段,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属性。 他认为,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已步入市场化初期,呈现四个明显特征。 第一,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农牧业科技资源配置向生产实践一线倾斜方面,政府主导作用突出,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自办或参与办企业的模式大量出现,取得科技与市场结合的新突破、新发展。 第二,科技服务产权化。农牧业科技服务开始向创办科技型企业、提供综合服务演进,并与农牧民进行实质性产权合作。 第三,科技创新实体化。与“两手空空”地到基层开展例行科技服务不同,许多科技专家的现实感受是,只要亲力亲为创办科研实体,通过生产实践发现问题、掌握需求,就能在深入解决农牧业生产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第四,城市要素乡村化。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能将技术、资金、管理、劳动力等城市要素有效导入农村牧区,把分散的农牧民组织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牧业推向集约化并不断延伸产业链,从而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新的载体。 “这里,我无意夸大科技特派员的作用,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确实功不可没。”他特别强调。 只有制度给力 工作才有动力 连辑说,自治区两次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之所以采取现场会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推广典型经验,力争更大的成绩。 比如,鄂尔多斯市创造性地提出了“产业行动”理念,用引导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企业的经典案例,雄辩地告诉科技工作者:只有投身生产实践第一线,智力才能变成财富,价值才能充分体现;通过创办、领办企业,不但自己发家致富,同时也带动农民致富,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示范价值。 而阿荣旗的典型呈现五个特点:一是管理体制健全、管理系统完善,对办公室、工作站、人员等都实现了科学化管理。二是政府主导作用明显,扶持政策措施具体有效。解决了在职在岗科技人员的身份桎梏,并提供经费支持,引入金融扶持机制等。三是探索领办园区、有偿服务、反租倒包等多种服务模式,由科技特派员租赁农民耕地组织种养,农民自愿参与,既当老板拿租金,又当员工拿薪酬;组建协会,强化公益性无偿服务。四是人才“本土化”。148个行政村,村村都有特派员,其中还有80多名当地农民成为自然人科技特派员,确保了科技力量的总体稳定。五是法人科技特派员和经营大户、公司结合起来,通过创办实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服务模式,发挥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他说,只要政府制度松绑、给力,机制有活力,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就有动力,进而与农牧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就能够一荣俱荣、相得益彰、双赢互利。 五年目标:确保无偿科技服务全覆盖 据连辑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把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纳入“十二五”规划,提出5年内科技特派员队伍要发展到1万人,覆盖全区98%以上区域等。 但他也特别指出,在肯定已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所存在的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内蒙古有60多个农牧业旗县,农牧民有上千万人,科技特派员只服务其中100多万人,还有大量空白区域。二是整体处在市场化初期。由于政策安排跟不上,项目经费严重不足,科技特派员队伍不稳定,工作流于应付和一般化。三是政策保障不到位。大多数地方没有打开思路,胆子不大、步伐不快,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创业条件不完备。 对此,连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是分解细化规划目标。按照创业行动总体要求,提出全区农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3~5年规划,把科技工作重心转到创业行动上来。把目标任务进一步量化、细化到盟市、旗县、直至乡村,在下一步工作中部署好、落实好,集小胜为大胜。 二是强化公益服务保障。从实际出发,保持一定规模的公益性无偿科技服务,逐步完善农村牧区科技服务体系。政府要拿出工作方案,首先启动空白区域,规定时限解决从无到有问题;调配好科技服务资源,逐步实现公益性科技服务全覆盖。 三是改革完善政策体系,创优体制政策环境。要健全市场机制,让科技特派员携城市市场要素进入农村牧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将产业型科技服务全部推向市场,同时由政府购买公益性科技服务,确保面向“三农”提供全覆盖的无偿科技服务;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扶持科技特派员当老板、做法人,让科技特派员放心创业、安心创业、动力创业。 四是创新创业行动模式,由政府主导,或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或采取“协会+企业+基地”或“协会+企业”社会化管理模式,发挥协会在社会管理领域的组织功能。 连辑最后说,现在的关键是狠抓落实,主要是实现“五个有”:一是有组织领导。从“十二五”开始,一个五年、一个五年地坚持做下去,不断提升工作档次和水平。二是有产业目录。将事业型、产业型科技目录分开,做到有支持、有限制,有协作、有独创。三是有评价体系。要以区域为单位、以行业为条理、以典型为依据,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综合评价体系。四是有信息支撑。以互联网为载体,建设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完整的数据库,进行整体调度、评价、预测,做到见事早、料事准、成事快。五是有创业平台。要通过政策引导,为大学生到农村牧区创业搭建平台,让大学生们变成科技创业者,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科学时报》 (2011-09-09 A1 要闻)
1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草原英雄(诗歌)
benlion 2011-9-5 19:17
草原英雄 我是一片白云, 飘过海洋, 飘过山川, 飘到草原的蓝色天空, 听那万马奔腾 , 看那漫天星空, 我仿佛梦见草原英雄。 我是一片白云, 化作雨水, 浸润草原, 听那马群嘶鸣, 看那翩翩飘舞的篝火, 我仿佛回到了英雄的草原。 我是一片白云, 悠悠飘在草原的天空, 听那晨曦中风车的韵音, 看那延绵的草原, 绿幽幽的野草, 紫蓝色的小花, 草原上放牧的羊群, 我骑坐骏马驰骋在英雄的草原。 我是一片白云, 化作天边的彩虹, 悬挂在夕阳浸润的草原, 微风中飘动的哈达, 我的思绪飘向那远久的草原英雄。 我是一片白云, 飘过海洋, 飘过山川, 飘到地中海的蓝色天空, 仿佛看到那草原英雄, 驰骋在金色的沙滩。 我是那一片白云, 飘在蓝色海洋的天空, 看那启航远行的帆船 , 听那凯旋的歌声, 我仿佛又看到了草原的英雄。 ,马头琴; ,弗罗伦萨的东方航线和文艺复兴。 (2010年 8 月 19 日内蒙古辉腾席勒草原)
3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下面的这些表述大家都怎样看?
ihepbes 2011-8-31 16:58
不知道大家现在对下面的这些故事持一种什么看法?对同一故事在不同的时间段的看法是不是悄然的发生了变化呢?请大家多谈谈吧。 ▲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时间长了,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随着这只鹰的渐渐长大,羽翼也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只好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掉了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着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秘诀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 五枚金币 ▲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 扫阳光 ▲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密闭着,使屋内很阴暗,当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时,二人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秘诀4: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 自己救自己 ▲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问:“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秘诀5:成功者自救。 ▲ 让失去变得可爱 ▲ 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老人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秘诀6: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 请不要开错窗 ▲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秘诀7: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希望。 ▲ 人生的秘诀 ▲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 “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秘诀8: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 司机考试 ▲ 某大公司准备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秘诀9: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秘诀10:要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
13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从草原归来
热度 1 sermonizer01 2011-8-25 11:39
2011 年新生入学伊始,我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送 lz 同学去内蒙古报到上大学。 我一直感慨自己上学历程,从一个行业院校,到另外一个行业院校,最终来到农业这个行业的大学工作。以前的同学没有跟自己目前的行业相同,接近的都非常少。没有同学啊,没有力挺我的同学啊!但这次去内蒙古,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lz 所上的大学,有五个我的博士同学,攻读博士期间,他们均在职攻读,我是真正的学生,除了一位比我大 4 岁外,其他都比我大十几岁,是老师级的同学。上学期间,跟这五位同学接触甚少,这次见面有位同学对我都没印象了。这五位同学现在都是教授,有一位为主管科研和研究生的副院长,都是该校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这次去内蒙,我本打算,把 lz 同学安顿好,跟我一两个同学随便聊两句就走人。我前期和 a 同学短信联系,她帮忙录取到该校。因此我首先拜访 a 同学, a 教授见面后,非常热情,马上跟其他四位同学打电话,其中两个很快到 a 的办公室,其他两位有事儿不在学校。耐心开导和鼓励 lz 同学,从学习到生活,到感情。 lz 所在院的 zm 老师马上跟相关老师通了电话。中午 a 老师宴请我,席间虽然我们共同语言甚少,但针对 lz 上学,各位又是一番耐心开导。晚上 z 老师出差回来,宴请我,除了两位有事儿的老师之外,其他两位同学作陪。说实话,令我非常感动!同学就是同学啊! lz 上的是一个三本专业,这几天跟 lz 接触,发现她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上三本,家里条件不好,还每年交 一 万八的学费,没有像样的老师,没有充足的实验室,周围的同学也肯定有很多不好好学习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跟我校肯定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真是可惜啊! 这次从呼和浩特回来,我坐得是硬座,坐了 8 个小时。人很多,非常多,过道、洗手间到处都是人,上趟厕所走一趟,那个费劲。其中有带小孩儿的、有打工的,有大学生,还有几个老外,他们也没有座儿,一直站着,可能他们不熟悉中国国情,也体验一下中国特色。 我在想,孩子上学,为什么有些上三本,甚至没有上大学呢,有的上一本、甚至是名牌大学呢。一方面,是孩子的家长不同,对孩子的多年教育,给孩子的定位,对孩子的管理,造成了差距。另外一方面,是孩子没有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在中国,一般是父母的事儿),中学好好学,就能上个好大学,大学再好好学就能找个体面的工作。 通过这次疲惫的旅程,我想也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有些人站着、有些人坐着、有些人卧铺、软卧,还有些人飞着。一方面,是经济条件决定的,对于孩子来说是父母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没有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行程,不熟悉我国的火车票订购制度,如果在放票的第一时间去买票(当然也可以托关系,或花大价钱搞定),不可能在火车上站 n 多小时。 人生旅程,人生就是旅程,旅程就是人生。在上路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当然有些是父母准备的,一路轻松。人生也是一样啊,少壮不努力,长(这个字是我改的)大徒伤悲。不好好学的小学生、中学生,父母带他们体验一下火车旅行,站票,一定要买那种人巨多的火车次的。
310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准格尔打造绿色有机农牧产业新高地
xushui 2011-8-20 09:11
位于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呼包鄂金三角地区的准格尔旗,地域辽阔、地形多样、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适合于大规模发展现代绿色有机农牧业。经过近5年的开发建设,现在已经成为国家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鄂尔多斯高原绿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2010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650亿元,财政收入146亿元。在第10届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准格尔旗位列全国百强县第20位,西部百强旗县第一位等殊荣。   “十一五”期间,全旗上下积极应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和日益激烈的地区间发展竞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机遇、超前构筑、科学实践、率先示范、着力打造内蒙古绿色有机农产品种养殖、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不断推进新农村、新矿区建设,夯实民生基础,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加快了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准格尔旗委、政府根据准旗具体实际,将全旗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在条件优化区,率先创导通过“六化三集中”新模式与“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建设现代生态农牧业,谱写了科技含量高、绿色有机种植、养殖、加工、市场销售、品牌树造与一体的农牧业产业发展新篇章。   5年来,准格尔旗委、政府紧紧围绕“三化”互动和“三农”工作,结合城乡统筹发展、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着力推进绿色有机为主体的生态农牧业产业发展,围绕民生工程建设,采取大集中小集聚,加大现代生态农牧业产业基地、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与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进程,积极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林牧科研院所合作,一批科技成果在准格尔这片沃土推广应用,一批科技人才在准格尔落户,为准格尔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和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初步建立了企业、合作社牵头,政府补贴奖励,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以工补农、城乡统筹发展的管理机制和政府投融资机制,为绿色安全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5年来,政府累计在生态农牧业中投入资金8亿多元,设施农业中投入资金2.3亿元,园区养殖与水产养殖业投入资金1亿多元,对重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安排扶持资金1000万元,并且由政府注资、吸纳社会资本组建了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目前全旗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4家,自治区龙头企业达到2家,种、养、加、流通企业总规模达到36家,合作社达到81家,建成“高原露”、“农乡丰”、“五家尧”、“准露”等自治区名优品牌7个,市级知名品牌9个,基本形成了企业牵头、合作社协同的建设格局。建成绿色有机山杏、山桃和沙棘基地近60万亩,有机瓜果蔬菜基地2.5万亩;建成无公害有机杂粮种植基地35万亩,其中有机种植基地4.2万亩;建成规模化园区养殖基地77处,有机肉羊基地6处,无公害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近2万亩,积极推进有机养殖业快速发展,生猪、肉羊、肉牛规模化总养殖量突破30万头只。年生产绿色有机蔬菜瓜果、饮料、肉产品、植物保健品、杂粮等突破30万吨。4个休闲农牧业合作基地建成投入运营,2个农牧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初具规模,带动就业人口突破20000人,人均增收超过5000元,农牧林水产品年创产值突破百亿元,人均产值突破3万元。   “十二五”期间,准格尔旗围绕现代农牧产业发展,计划投入巨资,努力建设百万亩山杏、沙棘和海红果绿色有机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研发产业体系;努力建设以小杂粮绿色有机种植、加工为一体的健康产业;力争建成10万亩绿色有机瓜果蔬菜基地,以及5万亩无公害有机水产业基地,50万头只肉羊、肉牛、生猪园区养殖与加工基地,配套在区内外建设50个网络销售部,积极引进技术、资本开发建设年产30万吨有机肥加工基地,为有机农业发展铸造腾飞双翼。5年内,要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产品资源基地有机认证率达到30%,无公害绿色认证覆盖率达到80%,有机绿色产品合格率达到100%,打造自治区著名商标和名优产品达到15个,市级知名商标及名优产品达到20个,休闲农业庄园达到10个,农村就业人口达到3万人,人均增收达到15000元。围绕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期间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倡导健康产业、生态农业,强化民生基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看今日绿色拥抱准格尔,有机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展未来绿色有机农业创领新生活,让我们携手共建有机农业之乡美好幸福准格尔。   设施农业   产品全家福   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乡镇创新型企业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与林业龙头企业。公司年加工生产杏仁露系列产品5万吨,“准立”、“高原露”牌杏仁露获国家AA有机产品认证,内蒙古名优产品,“准立”品牌获自治区著名商标,先后获得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指定饮品及相关荣誉。产品畅销区内外20多个大中城市,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公司目前拥有标准化有机山杏基地10万亩,绿色产品基地50万亩,杏仁露系列产品成为鄂尔多斯高原健康饮品的一枝独秀,在中国农业大学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持下,高原杏仁露产品以其醇正的品质、诱人的芳香、神奇的保健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被誉为“绿色大地的乳汁”。   准格尔旗也是盛产野生苦菜的地区,在准格尔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到处都能看见苦菜健壮的身影。内蒙古准露野果菜食品有限公司,是鄂尔多斯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抓住机遇,率先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利用野生苦菜(败酱草),通过高新技术制造出“苦菜花”牌浓缩汁、苦菜饮料。该产品经专家鉴定是一种消暑凉血、清热去火、适用“三高”人群的天然饮品,产品生产工艺获得国家专利权,畅销内蒙古及区外的6个大中城市,年加工销售近5000吨,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成为中国首家野苦菜保健产品研发加工基地,目前公司拥有保护性基地50万亩。2010年产品已被国家认证为有机产品和有机食品。   内蒙古蒙绿有机农牧业开发公司,是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果蔬有机种植,初级加工包装,设施农业设备制造,农产品物流销售。2010年“蒙绿”牌有机果蔬生产销售达到5万吨,销售收入突破3000万元,带动当地农业技术应用大幅提高,为发展有机果蔬产业树立了榜样。同时加快推进蒙特公司海红果酒项目的落地建设。   准格尔旗树农瓜菜合作社的“树农”牌有机西瓜、惠农渔业合作社的“巨合滩”牌有机鱼也名扬区内外,成为消费者的诚信安全食品,每年为当地农户创造了丰厚的收入。   准格尔旗树农瓜菜合作社是以西瓜种植与批发为主业的综合性合作社,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发展会员250多户,指导西瓜种植面积达到5万多亩,是鄂尔多斯市最大的西瓜专业合作社。2006年1月合作社被授予《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08年6月合作社500亩西瓜基地又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   巨合滩惠农渔业合作社成立于2002年10月,2003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巨合滩鱼”商标,同年,巨合滩被自治区农牧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2004年巨合滩鱼被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2008年被农业部认定为水产品健康养殖示范场,2009年被评为自治区示范合作社,年总产量250万斤。   农乡丰绿色小杂粮   内蒙古农乡丰工贸有限公司,是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自治区规模化、技术水平高、品种齐全、产品优质的小杂粮加工企业,公司拥有杂粮种植基地35万亩,其中有机种植4.2万亩,年加工销售绿色有机小杂粮1万吨,创产值8000多万元,“农乡丰”牌小杂粮荣获自治区名优产品,形成了12个品种,38种规格的系列化品牌,畅销全国4个大中城市和区内呼、包、鄂地区,成为消费者时尚的健康安全食品,目前与中国农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开发营养保健新产品,发展后劲十足,市场前景可观。   “五家尧”草莓基地   内蒙古远洋新农业开发公司,是鄂尔多斯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性企业,企业主要种植各种有机果蔬及花卉,从事农业机械服务、物流、餐饮、水产养殖及有机肥加工生产。2008年被自治区农牧业厅、科技厅认定为科技种植、生产示范基地,“五家尧”有机果蔬被认定为自治区合格、质优产品,并在呼和浩特市地区设建专卖网点和餐饮连锁店,公司年组织种植、物流配送绿色有机蔬菜瓜果近10万吨,直接带动当地农牧业产业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鲜美的巨合滩鱼 五家尧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掏苦菜 农乡丰小杂粮基地 蒙绿采摘园 苦菜浓缩汁和饮料 苦菜加工车间 高原杏仁露公司加工厂区 “五家尧”玫瑰园 “树农”大西瓜沙又甜
个人分类: 水产养殖|1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与内蒙古草原2:鄂尔多斯
热度 14 王铮 2011-8-12 08:22
我与内蒙古草原2:鄂尔多斯
我对内蒙古情结最深的,应该是鄂尔多斯。关于鄂尔多斯,最早的认识是小时候看的一个电影叫《鄂尔多斯风暴》。那时候还小,电影内容都记不得了,就记得一个情节,有个男人叫乌力吉,回到草原,有一个穿长袍的女人从蒙古包里跑出来接他。那时候小,不知道这是爱情。上了大学,知道鄂尔多斯地区,曾经水草丰满,有个著名的城市叫统万城,可是随着环境变化,这里出现了毛乌素沙地。再上研究生,我查文献,知道我出生那年发生了两件即将影响我一生的大事。一个是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提出了一个新学科——区域科学。另一件事,我的博士生导师严钦尚提出一个观点,他说,中国的沙地,“就鄂尔多斯来说,沙是就地而起”的。这就是中国沙地“就地起沙”学说的开始。过去一些科学家认为,中国的新疆地区在第四纪时期,受到强烈风场的作用,沙子被吹离开了地面,在原地留下了砾石组成的戈壁,粗的沙子形成新疆东部、甘肃西部的沙山、活动沙丘,细的形成了东部的沙地,更细的吹得太远,形成了黄土高原。逻辑上天衣无缝。 1950 年开始,新中国政府号召“向沙漠进军”,严钦尚先生考察了鄂尔多斯一带,提出,沙是由于当地河湖沉积物在干旱环境下,草场破坏,被风吹起的。“沙是就地而起”的,这就告诉人们,人类的活动会导致土地和草原的沙漠化。现在的问题,是要“人退沙退”而不是“向沙漠进军”。就像拿破仑把鸡蛋竖在了桌子上,现在人人会这么想了。当时是一个重要发现,这个发现是对当地地貌、植被的大量考察结合对当地沉积物的采样细致分析完成的。这无疑是中国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在中关村医院对面有一串石碑,记录了中国科学院的成就,实际上记录的多数是技术成果,基本上没有地学的, 1973 年,没有记载竺可桢发现的“中国五千年气温曲线”, 1954 年,没有记载严钦尚提出的“就地起沙”学说。 让历史的车轮转快一些, 1986 年后我因为安排了其他工作,没有再参加内蒙古考察,也就没有能够参加考察鄂尔多斯地区。然而鄂尔多斯情结放不下, 1991 年与自己的博士后合作导师之一张丕远讨论会鄂尔多斯升温问题,我认为统万城的消逝主要是气候背景的变化,而不能完全归结为人为破坏。张丕远老师后来写了篇关于鄂尔多斯的论文,吸收了我的部分看法,还把我列为第二作者。我的老师总是以身作则的告诉我,吸收了别人的看法,文章应该标注别人的名字,严钦尚是这样,黄秉维是这样,许世远是这样,张丕远也是这种。这是中国正派科学家的传统。 2004 年,我已经是个区域管理学家,我奉命主持全国艰苦边远地区的认定,不做地貌图这样的自然地理认定。不过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我的地貌学素养要求我一定要到野外观察而不是仅仅用数据。我得于来到了梦中的鄂尔多斯地区的毛乌素沙地。与我同去的学生有薛俊波、吴静和夏。 毛乌素沙地,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与克什克腾相比,半固定沙地增加了,不过比克什克腾以东的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多。毛乌素沙地地下水位高,在一丛一丛的长着蒿类的固定沙丘中间,往往有小水塘,有一个水塘边甚至放着瓢,向导说,这是喂牲畜的水,人不要喝。毛乌素沙丘的起伏大,地面显得像波浪壮阔的湖面,泛着绿色的草,黄色的沙。在有些地区,出露大面积流沙,不过沙丘基本上是盾形的。有些地方很热,很干,没有跑多远,夏就流出了鼻血。我担心地问他有没有问题,没想到他说:“幸好 ZLP 没有来,来了她一定吃不消,一定吃不消。” ZLP 是我的另外一个学生,他也许爱着她,或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想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我很感动,一个人在自己危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另一个人,这里包含这巨大的爱。夏的体验让我们想到一定要把干燥度纳入艰苦性分析。吴静说,夏以自己的身体实验了这个地区的艰苦性。 毛乌素沙地只能说是鄂尔多斯的一部分,鄂尔多斯的腹地,那个新兴的鄂尔多斯城市,我是 2008 年才去的。 2008 年,我带领所有研究生考察气候变化区域响应的地质地貌记录。我对大家说,我们研究气候变化,没有去看过气候变化的地理现状和历史遗存,只能纸上谈兵,怕苦的就退学吧。由于有教育性质,我带着我的所有研究生,一行约 17 个人,从大同开始,沿途考察。由于是基础研究课题,不像过去有自治区政府安排,只能自己沿途找旅行社。庞丽的爸爸听说我们要去内蒙古,自告奋勇帮我们联系旅社。我放弃了,我担心万一有什么不好,庞先生夹在中间不好做人。 这次来到鄂尔多斯是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出发, 我提出到毛乌苏沙地方向的考察,可是雇佣的旅行社司机与导游称不熟悉路线而拒绝前往。导游在电话里说:“带的什么破团,不买东西,也不在旅游点玩。还到处停车。”其实我们在订车是就说清楚我们是考察。结果学生与司机导游发生了冲突。熊文质问:“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停你们可以?”折中下来,我们选择了成吉思汗陵。应该说是传说的成吉思汗墓地。说好的路上我选择了二个考察点。我们找到的第一个考察点是一个固定沙丘地带,这里的土层可以看到二次沙漠化活动,因为可以找到地层里的黑色壤土,较薄。沙颜色发红,我还说不清原因,地层红黑相间。沙在植被的作用下,已经有些壤土化。这个沙丘地带,种了许多树,应该是一种柳,翠绿色,灌木状,一丛一丛扎根在沙丘上,像个尽职的守门人,根扎得深,一动不动。不过在在许多沟道里根系已经暴露在外,我突然想到下岗工人。不久来到成吉思汗陵地区,有农田,也有小树林,小树林下有茂密的草丛,不过是围栏保护的结果。我看到鄂尔多斯地区仍然有这样的植被,很兴奋。因为说明根据就地起沙论的治理有成效。 可是接下来,我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考察点,司机一听我们要找的内容,告诉我们旅游点响沙湾就有。于是我们去了响沙湾,响沙湾的开发已经形成了高大的地层坡面,各种颜色的地层记录了多年的沧海桑田,当然没有沧海桑田,有的是湖泊和河流的变化。 响沙湾是个活动、半活动沙丘地区,主要是格状和新月形沙丘,沙丘排列,蔚为壮观。我让大家注意沙丘上覆盖沙波、沙波上覆盖沙纹。这是一种自嵌套形态。我进一步谈了自己的学术思想,自嵌套地理上不可能无限下去,因为物质形态必须控制在一个观察尺度内部,沙漠的自嵌套不可能在尺度上小于一颗沙粒。分形、自嵌套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一般在某些尺度内部适用,不能无限推广。河流是这样,城市也是这样。 为了照顾导游和司机的情绪,我宣布如果愿意骑骆驼的可以随导游去,想继续学习的随我考察,结果剩下7 个同学跟随我。脱掉鞋子赤脚,我们沿着沙丘缓缓行走,地面被太阳烤得烫烫的。我仍然拄着自己的拐杖,不知道是不是不伦不类,可是没有办法,腿疼得厉害。由于我的拖沓,我们慢慢爬上了最高的沙丘,远处出现绿洲城市,我指指点点地与学生分析了环境特点。说明为什么说就地起沙,说明为什么这里有微异地移动。分析绿洲的形成和为什么这个沙漠稳定而不推向绿洲,为什么会形成格状沙丘,也教他们观察了沙的矿物颗粒。更进一步让大家讨论气候变化的经济有效应该如何测度。 在学术讨论后,自由行动,朱永彬在一个洼沙地用脚写了个朱,又划了个圈,李兵说这是“猪圈”。姚梓璇带头,从沙丘上滚下去,滚进猪圈里,大家开玩笑说姚想进猪圈了。最后李兵掏钱,请大家骑了一段骆驼,我还是让大家还上。他们说不用,李兵在上博士研究生前,在证券公司,挣了点钱。 下午我们返回了呼和浩特。路上我想,研究生的教育经费得太少,所以研究生只能像农民工一样干活而没有条件学习。晚 21 : 00 离开呼和浩特返回北京。鄂尔多斯,我终于有了较多的认识,我心里告慰严钦尚先生,同时告诉他的是,科学是后继有人的。 说明就地起沙的一个很好图像,你看见沙丘、地层和绿洲。当然最后的确认是通过实验室对比了矿物成分和沉积物粒度等的。 鄂尔多斯地区常见的地面,草原退化,草丛与沙在搏斗 观察地面。右起萧小文、马晓哲、杨念、王帅、吴一平、姚梓璇、王雅琴 随我最后爬上沙峰的,朱永彬、姚梓璇在“猪圈”里给我们照相,这里右起依次是郭雁、萧小文、王铮、李兵、隋文娟、马晓哲
个人分类: 也算作品|6735 次阅读|31 个评论
我与内蒙古草原1: 克什克腾
热度 14 王铮 2011-8-11 06:24
我与内蒙古草原1: 克什克腾
我与内蒙古草原 最近两天博友中科院的李学宽先生和清华大学的刘立先生分别在科学网发表了关于内蒙古草原的照片,我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我与内蒙古的情缘。 与内蒙古草原结缘始于 1984 年,那时我刚刚考上研究生,导师安排我参加“六五”攻关课题——“内蒙古草原草场资源遥感调查”,我的任务是完成编制“内蒙古地貌图”,另一个合作者是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校长史培军教授。由于主持这一任务的刘树人副教授、林儒耕副教授工作忙。任务一开始,我们就随考察队考察并且各自独当一面,史培军在北分队,我在南分队。那时候我负责的是“赤峰幅”的编制,赤峰幅是一个地图范围内的命名,不仅仅是赤峰地区。克什克腾旗就在这个范围。 克什克腾旗是位于内蒙古高原东侧的一个地区,位于胡焕庸线附近,从大气环流从东部地区带来的水汽,随着高原面带来的抬升,在这里凝结,所以形成了降水相对丰富的地带,所以水草丰满,泡子,内蒙古高原的湖泊众多。那时候看到的是一片青草连绵,一望无际,不过有些地区有些沙化,出现有些固定沙丘和零星的半固定沙丘,草长势最好的是在四周用木桩和铁线围起来的草库伦中,牧民告诉我们,那是生产队的保护地,准备冬季的牲畜草料的。在将军泡子,一个康熙皇帝决定性的打败蒙古族武装的地方,湖泊与草原交汇,湖泊里倒映着蓝天,我们甚至流连忘返,我一高兴,背着地质包,一个人爬上一个山头,举目远望,草原上兰的是湖、绿的是草,点缀一点黄色的沙丘和红色的马群,还有各种各样的鲜花羞答答地躲在草丛里。我摘了几朵,准备晒干了带给自己的朋友,女性朋友,不是恋爱的那种女朋友,我爱上她不久就知道那是一场只能失去的爱。多年来,我一直不知道她是否爱过我,我们甚至没有拉过手,也许她已经记不得我了,反正她已经是外国人了,无所谓。 我爬上一个山丘,山顶有个昭庙,在山上我打开考察队发的录音机,叙述着看到的风景,当然更多的是地貌形态和植被状况,低坡度连绵丘陵,覆盖有沙丘,可见蚀余山,蚀余山暴露这冻融风化形成的石质峰林状山丘,可能是花岗岩系的(后来发现不是),远处隐约可见蜿蜒的河流。附近的山丘有石头围墙的城堡似的圈,后来他们告诉我,那就是敖包。哈哈,那天史培军后来的妻子还唱了敖包相会,也许是为了表示了在另一个分队的史培军的思念,也让我熟悉了这支草原名曲。 几天后,一直因为有工作未能参加考察的刘老师来了,在一个地方考察时我又独自登山了,考察队队长北京大学的毛占猷副教授批评我:“刘老师身体不好,高血压、心脏病,跋山涉水,万一出事怎么办?你给我跟紧他。”后来,我再也没有跑了。所以对克什克腾印象很深。不过,毛老师喜欢盆景,我陪着他去挖过两次盆景。在我们的考察队有两个人,一个是毛老师的女儿,一个是他后来的女婿。地学家有“世袭”的传统,因为这个职业苦。 这个假期的考察,让我在刘老师指导下完成了赤峰幅地貌图,提出了内蒙古地貌类型分类标准,记得为争取另一个分队的意见,我给史培军发了一个长达 15.5 元钱的电报,很心痛。那个时候电报每个字 3.5 分。上海回昆明的火车票,学生票,才 19.5 元。这个地貌图工作,后来被写进了 1989 年的自然科学进展年鉴。 第二次去克什克腾旗已经是 1999 年,那年我们是地理学会议考察,陪着我去克什克腾的有三个学生,李山、刘扬和刘筱。没想到,十五年后,我跑野外,要学生背着药,跟着我。搞地学的青春期实际不长的。来到将军泡子,早年的草原宁静没有了,这里已经成为了旅游地。以将军泡子为中心,辐射出去几条白色的路,像草原上马车的轮子。我发现半固定沙丘大约达到了 20% ,草库伦质量也差了。一问当地牧民,他们告诉我,草场分了,草库伦归个人,放牧强度大了。在将军泡子附近没有马群,马都是人们牵着的,很多, 5 块钱租匹马,可以自由的奔跑或者游荡一个半小时,李山、刘扬全骑马跑了,一转眼,刘筱也不见了,她让一个牧马人陪着,绕湖一圈去了。 有个牧民,一个有汉姓的蒙古姑娘拉我们的小队到她家去吃烤全羊,每只好像是 230 元。那些白色的“路”实际上是沙化的地带,旅游带来了这种辐射状破坏。我不是生态学家,也许他们可能从这里看到担心,我从一个地貌学家的角度看问题,草场主要在沟道有所退化,但是远处的丘陵,没有大的变化。 说起克什克腾旗,还要补充一个故事,后来我招了个研究生,庞丽,一问发现她爸爸在我第一次考察时是克什克腾旗农具厂的厂长,中专毕业,当年使用知识分子提拔的。当她来上我的博士研究生时,厂子已经私有化了,这个下岗的老厂长成为了呼和浩特一个大学的工友。现在,我们成为了朋友。算起来,我第一次去克什克腾,庞丽应该刚刚开始上小学,第二次去克什克腾,应该快大学毕业了。人的变化,比草原的变化大。 我与刘筱在草原——李山摄 网上找到的敖包照片,实地基本没有这样辉煌,但是附近应该有草场。放牧男女在这里相会,也有野合的可能性,因为古代男性的流动性很大,当时的游牧民族(不一定是蒙古族)需要繁衍。
个人分类: 也算作品|7471 次阅读|21 个评论
我的北京-内蒙古之行
bensic 2011-8-8 15:19
一直以来,在年轻的岁月里,我就怀揣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梦想。而心中最想去的地方则是大海、大草原、大沙漠,虽然一直都未成行。对它们魂牵梦绕,也许是因为它们的美丽和广阔,也许是因为它们的博大和震撼。 这个暑假,课题组要和内蒙古大唐电力下属的一个氧化铝厂进行技术交流,有幸来到了内蒙古,也同时圆了自己的草原沙漠梦。 从沈阳到呼市,本来是有直达的火车,可是由于内蒙已经进入旅游的旺季,所以没有买到直达的火车,到北京转了一下车。本来想去天安门和王府井去逛逛,老板和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的一个师兄联系了一下,想过去交流参观一下,我自然是不会错过如此学习机会。 这是本人第一次正式参观中科院的实验室,感触很多,震撼很大。实验室的设备很多,而且很漂亮(当然肯定很实用,因为大部分都是自行设计的);各种配套也很完备,分析测试设备比较多;宣传力度比较大,对课题的提炼和升华让我觉得很是有一套。如果把他们比作坦克的话,我们只能算小米加步枪(虽然有点悲观,却不得不正视差距)。其实,这只是硬件上的差别,很多还是可以克服的。但是在吃饭和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视野、思维和资源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差距。
个人分类: 五湖四海|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站
dongzg101 2011-7-31 17:57
听植物所同学说,内蒙古的风光很好,将来有机会去看看内蒙古草原!
1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几乎停滞 西线至今仍未开工
xushui 2011-7-25 21:34
海水西调:现实离科幻有多远?   “海水西调”的科幻式设想,令局内人尴尬、局外人围观。然而关于大调水的新争论却再次揭示自然的定律:在当前水资源的开发过度和利用低效的双重背景下,脆弱的中国水系上再容不得任何违背规律的动土   本刊记者/崔晓火   许多水资源专家在被问到“海水西调”和“引渤入疆”时,都面露难色。   在这群专家中,有大胆者直言,这种科幻式的想象丢弃了对自然和科学最基本的敬畏;有谨慎者称,这是一个只能论证其“不可行性”的调水项目。   然而这样一个“不可行的”的疯狂设想,却拥有一个史诗般的思路:   从源头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凿洞,让海水通过8米口径的玻璃钢管横穿海拔1200米的内蒙古高原,跋涉5000公里,流入河西走廊疏勒河自东向西的天然河道,再灌入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并填满拥有地球上第二大沙漠的塔里木盆地,最终在中国最大的地区形成人造的雨水循环。   如今,在遭遇了同“通天大运河”“凿山引暖流”相似的全盘否定之后,这项源于一名国土资源部机关退休干部的“大胆构想”却未完成它的历史任务。作为引发跨流域调水工程新一回合讨论的引子,它理应提醒主张大兴水利的人士们更多。    “只论证不可行性”   自1999年“海水西调构想”首次被退休干部陈昌礼发表在权威杂志至今,已满10年,但是这份对调水工程多年的执着并没有为陈昌礼赢回最终的肯定。   这位年过古稀的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勘查技术司干部,自从1955年在新疆工作期间看到“沙进人退”的危机后,便致力于研究解决西北干旱的办法,直至退休。   今年11月24日恰逢陈老先生八十岁大寿,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要在这一天再发表一篇文章,回应近期工程院院士们的质疑,并“回顾海水西调这十年的进展”。   “我相信,我的构想在20年内可以获得共识。”这位耄耋之年的老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从国土资源部退休后,陈昌礼被中国地质大学返聘为教授。1999年至2004年,他发表了6篇关于“海水西调构想”的论文,有关“构想”的材料还曾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汇报报给了党支部。这一举动多少令国土资源部离退休干部局的工作人员尴尬。他们只得在给老人的回信中,委婉表达“对于这种构想的可行性……不敢妄加评论”,但对“一名老科技工作者退休多年后仍对理想孜孜以求,仍关心社会、民生的可贵精神……深为敬佩”。   “既然南水北调可以建,那成本更低的海水西调就可以建。”陈先老生表示。这句话如今已失去意义,但它还是印证了一个老人和他的大胆构想在体制内一起走过的曲折路径。这一路,国内学界既是这个构想的起点,也成为了它的终点。   2001年10月,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以专题报告形式刊登了陈昌礼的论文:《海水西调与我国沙漠和沙尘暴的根治》,并在封面刊登了陈老先生绘制的“海水西调”走向图。   9年之后,11月16日,同样是来自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在传闻是“被迫”举行的工程院记者会上,彻底否定了这一构想。   一名与会的泰斗级水利专家在匿名的前提下果决地表示,“海水西调,只能论证其不可行性,而不是可行性。”在场的另一位中国工程院权威同时强调,“不需要用工程院的尊严来讨论这个问题。”   此言一出,媒体立即将陈昌礼先生的构想与引雅鲁藏布江调水北京的“大西线调水”和“从喜马拉雅山凿洞引印度洋暖湿气流”相提并论。事实上,有关“海水西调”的提案也曾被提交到水利部,但随后以“盐水失衡”的理由遭退。   然而,作为仍然支持“海水西调”方面的人士,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秘书长张宝印却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在的质疑,应该到了立项之后再解决。   “(他们)质疑调水调那么多,所需能源从哪儿来,产生的效益会多大,盐碱化问题能否解决…… 这些问题不可能解决,也不需要解决。”这位年迈的秘书长表示。“谁来解决?谁需要去解决?只有在实用部门真正立项了,那是需要解决(的时候)。”   这些想法都源于美好的愿望:“有水了就是人间天堂,没水就是戈壁沙漠。海水过去填满新疆一系列湖通过蒸发形成降水,改善气候条件,不仅新疆、内蒙古能得到改善,华北地区也都能得到改善。另外,将来大规模调来的水,沿线都可以用,可以发展多种养殖业、海水种植业。”   对于海水西调的支持者来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海水西送工程”便是他们眼中“引渤入疆”的样板。虽然负责工程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泓元海水淡化公司坚称“项目已批准立项”,并前期开工,但是《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获知,目前尚无关于海水西送工程立项的决定。   和陈昌礼不谋而合的海水西调设想的另一位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生态环境与现代农业工程中心霍有光教授通过计算认为,利用新疆现有的东高西低的地理条件及现有河道,海水在引入新疆后,可形成自流,还能对冲前期的投入成本。   “海水西调工程如果按照一方水1元钱计算,从渤海调一方水到新疆的成本只要7块钱,比南水北调的20多块便宜数倍。”他说。   但在科学面前,这些美好的愿望被逐一驳斥。   在工程院召开的记者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原主任李泽椿院士表示:“我和我的同事讨论(海水西调),大家都不想讨论,因为它忽视了大气物理上的最基础的原则,不是有了水气就能下雨。”   在他身旁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原副主任宁远研究员直言,无论是管线展设、工程造价还是终极水的配送,这个题目都“没法想象”,只属于“科幻题材”。话音刚落,记者席间响起一片解脱式的笑声。   在长期关注水利史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邹逸麟教授看来,海水西调等荒诞设想之所以有传播空间,或许源于当下国内水资源开发过度的客观现实。    “动土”的规律   中国的水资源研究者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一边是近千年来形成的河网水系,一边是当前中国水利史无前例的高速建设。   据新华社去年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利建设的累计投资已超过9545亿元,为改革开放前的17倍。而在今年3月举行的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表示,中国的水利建设进入了大规模建设的高峰期。   他透露,2008年和2009年是国内水利投入最大、在建项目最多的两年,也是水利保障能力提升最快、水利惠及民生效果最明显的两年。他还表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水利建设还将迎来历史高峰期。   目前,中国不仅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枢纽和多座巨型水库,还在分段推进包括南水北调在内的多个跨流域调水工程。   然而,包括水利水电权威潘家铮院士在内的多名学者均曾指出,中国水利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对水资源的低效利用——甚至浪费——并存。   潘家铮院士曾指出,在工农业和城市用水上,中国最突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用水效率的惊人低下。比如,在北方地区,黄河水资源利用率已超过67%,而海河更是高达90%,均远超合理程度。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引发了湖泊干涸、河流断流、地下水超采和河口及干旱地区生态恶化等一些列问题。   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仅为先进国家的一半,全国工业单位产值用水量却是先进国家的5到10 倍。多数城市的自来水管网的漏失率还维持在20%的高位。   “不少水利专家主张水利开发,计划在所有流域都搞工程,结果是许多地方环境形势相对混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邹逸麟教授表示。   多年参与重大调水工程的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院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虽然目前水资源的科学利用率低是事实,但是判断水资源开发过度,还为时尚早。   “从水能利用来看,我国的已开发量占可开发量的比例还不足一半,还有可以开发的地方。从水量利用来说,虽然大流域上的工程已经具备调节水量的能力,但目前中小流域,如经常旱涝交替的湘江,就还是需要蓄水能力充足的项目。”沈院士说。   他同时强调,面对每项跨流域调水工程,都要从水文、环境上进行细致研究、勘察和调查。“没有科学数据,没有深入分析,工程不能轻易动。”   中国的水资源专家们十分清楚,如果跨流域调水工程范围内有许多污染源,不采取措施就会调配出遭污染的水,从而引发咸水倒灌,水质恶化,破坏河口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前苏联就曾建有15项大型调水工程,其经验可谓中国的前车之鉴。   当时,前苏联“北水南调”的年调水量达480多亿立方米,是今日中国的数倍。但是最终因为调水引起源头河流水量减少,使沿途水域无机盐总量、矿化度、生物性堆积物增加,导致生态灾难。   除生态环境等因素之外,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复杂水系,也让调水的问题变得更复杂。如何顺应自然赋予的脉络进行水利布局,是当下调水工程师们需要面对的课题。   “秦汉以来,黄河、淮河流域的工程都失效了。京杭大运河真正有经济价值的只有淮阴至杭州段,济宁以北的河道长年干涸。”邹逸麟教授指出。他还曾指出,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时期最大的“南水北调”,也违背了自然条件。由于其流域地势中间高,两头低,通过泰山山脉时完全通过水闸人工抬升水位才能通航。   与京杭大运河不同,中国古代还有两项极为成功的水利工程:连接湘漓两水的灵渠;分流岷江的都江堰。在邹逸麟教授看来,这两项工程之所以成功,主要因为它们都并非以主观调水为目的。“这两项工程本身都不是水少水多的问题,而是如何控制水量,都是顺应自然状况而建造的。”   相比之下,关中地区最早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虽然曾在战国末年就西引泾水东注洛水用以灌溉关中平原,但数百年前就不复存在了。1949年后,郑国渠又经历了三次修护,如今依然滴水不进,渠首只剩了几块孤单的名牌。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专家周魁一教授经研究发现: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内,在降水量没有大幅改变、水利工程能力逐渐提高的情况下,中国的水患灾害不减反增。他认为,这说明社会因素对灾损程度同样有着巨大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应该有适当的避让和尊重,确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重视历史积累的治水观念,应当成为水利规划和水利建设者的追求。重拾古代整体、综合、辨证科学思维的中国智慧,不失一个明智的选择。”2007年8月,周教授在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中如此总结。    “难”水北调   距离“通天大运河”的争议已过去12年,但在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院士眼中,仍有不少人对当年那个“只嫌其小,不嫌其大”的南水北调“大西线”设想念念不忘。   1998年,由13名军队和部委人士提议的“大西线”建议书形成。这项一鸣惊人的方案设想从穿越国境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三线同时取水,导入黄河,并在五年内完工。由于这一设想过于“前卫”,一直被坊间称为“通天大运河”,有关它的争议直至时任水利部长汪恕诚以“不需要、不可行、不科学”的理由否决,才算落幕。   “大西线,也就是‘藏水北调’。这个设想我们早就持否定态度,最近也不怎么说了,但是还有人对此耿耿于怀。”沈院士告诉记者。   当前国内水利水电研究者已经达成基本共识:调水工程的距离越长、规模越大,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就越复杂。   沈国舫院士认为,南水北调工程进度被拖慢,即是如此。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规模空前的跨流域调水项目,其工程东线的主要问题是沿途的水质污染。而已“迟到”四年的工程中线,也因为涉及到庞大的移民工程,并纠结于调水沿途缺水省份的补偿和分配问题,几乎停滞不前。   即便在“拨正方向”后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了八年之后,原规划中拟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的工程西线,至今仍未开工建设。   沈国舫院士表示,学界并不反对西线的建设,但其复杂性要求专家们继续研究:一旦西线开始调水,用何种方法穿越当地的庞大山脉,以及作为调出地区的四川省,自然环境会受何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学者对逐步实施中的南水北调东线、中线沿途区域环境、气候负面影响的分析,并不少见。当然,这些负面效应也曾在南水北调开工建设前的环评报告中,也都占有重要篇幅。   今年1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在《地理科学进展》发表了一篇报告,其中说明:相比调水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负影响”处于强烈或明显的状态,并存在调水实施后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报告称,南水北调对有关流域水质、土质、社会生产和水生生物的影响幅度上限均超过了40%。   早在2001年,西安理工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三位水资源专家就联合发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气候的影响研究》,报告指出:由于调水量规模过大,汉江稀释自净能力下降,因此发生浮游藻类爆发性生长繁衍的可能性增大。此外,汉江缺水还将引发航道水深减小,河沙淤积。   专家似乎不幸言中。据近期媒体报道,汉江流域藻类爆发形成的“水华”现象,在调水建设后开始变得频繁。   对于已经开工的东线,结果似乎也不乐观。   2006年,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发布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概要》,该研究所曾参与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这份报告指出,东线工程对沿线的生态环境、土壤、地下水资源已造成相当的破坏,若南水北调及沿线截污导流工程的运行调度过程中,上游治污不彻底,还有可能发生干线水质迅速恶化,使局部水域发生“死鱼”等水污染事件。   对于这些报告的结论,沈国舫表示,南水北调肯定有负面效应,但在专家眼中还是“利多弊少”。“这和三峡工程有利有弊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所有人只看其中的‘弊’,是什么事都干不了的。”   沈院士还强调,有关报告是否科学取决于研究者所处的立场。“有的研究实际是站在地方的立场,各省有各省的利益,有利害冲突。”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邹逸麟教授则认为,即便南水北调工程依设计完工,如果各地区用水总量不能减少,调水工程也很难实现灌溉北方的目标。   而目前,国务院对于南水北调工程的方针,已被广泛解读为“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曾参与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部分环境学者曾建议中国参考美国跨流域调水立法的做法,每建一个调水工程,都设计一套相应的具体法案,在完善调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同时,监督调水工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正是严格的法律程序让美国当前的任何一个调水项目都面临公众的投票和监督。比如,长达450多公里的拉斯韦加斯调水工程,经过四年的争论,始终未获通过。   而相比之下,我国拟发布的《南水北调用水管理条例》自2006年被首次提起后,既没有再次公开讨论,也没有推动立法。   沈国舫院士认为,造成立法停滞不前的原因是调水问题的复杂性,“要看一个项目究竟是适合全国立法,还是区域立法。”   邹逸麟教授则认为,要解决当前中国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看调水政策的出发点。“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际作用都是有限度的。任何调水工程都应该是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它。” ★
个人分类: 水利|1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克什克腾旗之旅一 缘由
sdj 2011-7-22 09:20
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心情玩了,工作一直很忙,很忙,近期加速器老是处于故障状态,加上高温假临近,得以偷闲,上网看了看,打算去克什克腾旗之旅玩上一圈。因还未成行,搜集到的资料全是网上达人贡献的,大部分我都不知道来自哪里了。仅仅知道很多来自网站 www.mulanweichang.com 毛毛虫的资料。内蒙古道路特点是路好车少,但因经常断路修补,临时路段对于普通小车会很苦,经验是每天最好在加油站及宾馆多问问之后的旅程路况。还有就是经常到毛毛虫的网站去查查路况最新信息。本来这次打算去他那宾馆住的,探探实情,方便大家今后游玩。但突遇贵人安排一切住宿,只能憾憾了。 本次行程精华在乌兰布统深入景点和不容错过的黄岗梁! 行程日期:2011年7月25日至7月31日 车型:富康车等 人数:四家
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小肥羊:标准化平台撑起餐饮龙头
zlhua 2011-7-10 20:31
2007年12月10日 IT专家网 从2003年到现在,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集团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清理、整顿加盟店的“运动”。如今,作为中国最早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而做大的火锅连锁企业,小肥羊的店面数已经从最高峰时的721家锐减到现在的350家。 早期“跑马圈地”的操作模式为小肥羊的快速发展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2003年小肥羊一举成为全国餐饮企业百强的第二名,仅次于麾下有肯德基、必胜客的百盛餐饮集团。不过,随着加盟速度的加快,小肥羊在管理上暴露出的问题也迅速显现:加盟者素质、服务、管理质量参差不齐,总部方面却苦于无法监控各个店面的运营状况,不能对店面的不良经营行为做出及时反应,快速扩张的后遗症在日益加剧。 无奈之下,小肥羊在2003年底不得不宣布暂时停止扩大加盟店,只开设直营店,并加强加盟管理部门的职责,使他们对加盟店的管理范围从单一合同管理,扩展至加盟商选择、员工培训、运营指导、促销活动等全流程体系管理。 在这场清整运动中,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IT系统不仅帮助小肥羊实现了总部对分店的实时监控和日益增多的店面管理,还规避了加盟店的加盟风险,更保证了各分店在菜品、管理、服务上的标准化。 信息化元年 4年前,现任小肥羊公司总裁、时任蒙牛集团副总裁卢文兵就问过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顾问,对于一个餐饮企业,怎么判断其销售收入是真实的?当时,安永咨询顾问给他的回答是,必须要有完善的餐饮信息系统,否则无法相信销售收入数据的真实性。卢文兵记住了这个答案。在他2004年加盟小肥羊后,这个答案成为其工作要务。“IT系统可以突破中餐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痼疾,可以把我们的商业模式进行固化,使得小肥羊更好地通过复制完成做强、做大的发展目标。” 卢文兵说。 2004年是小肥羊的信息化元年。这一年他们不仅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还快速组建了信息中心。 李颖风就是在2004年小肥羊组建信息中心时加盟小肥羊、担任信息中心主任的。当时,小肥羊的信息中心只有4名员工,尽管如此,他们在2005年用半年时间,与软件服务商一起在深圳封闭开发出了小肥羊的中餐连锁运营管理系统。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快马加鞭,按照“平均3天一家新店”的速度在各店面推广这套管理系统。现在,他们已完成所有直营店(100余家)和近百家加盟店的实施工作。 目前,李颖风他们还建立了小肥羊的养殖-生产-配送-销售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并新实施了集团财务系统。小肥羊的中餐连锁运营管理系统是构建在统一数据库的网络应用平台上,各分店只需要使用而不需安装系统,这大大缩短了系统实施的时间。小肥羊现在有2/3的店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带来的业务效果却非常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成效也已经显现。 健全的IT系统还有效杜绝了餐饮企业最怵头的“跑冒滴漏”现象,降低了小肥羊的开店风险。以前,小肥羊很多店的管理者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经常少算成本、多算利润,总部如果不到店面去检查,根本无法发现问题。现在,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与门店管理系统的集成,系统会自动对配送中心的每一笔出货和门店每一笔进货与门店销售信息做比对,哪些材料用了多少、应该剩多少,清晰可查。 此外,收银员与后厨的“捣鬼”现象也得以避免。过去,小肥羊的门店都是用手工点菜、靠纸制单据结账,有些收银员会在客人结完账之后,私下将账单中的一两种菜划掉,这样每单自己就能多收入10多元,一天下来就能贪100多元。后厨也有类似的事情,员工们随便取用或偷盗油盐酱醋或锅碗瓢勺,店老板根本无据可查。现在,信息系统内的数据一旦录入便不可更改,每一笔销售、每一样物品都在电脑中清晰可查。李颖风还开发了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将店内所有物品,大到电脑、小到一把勺子都纳入系统的管辖范围,有效地控制了“跑冒滴漏”。 全面标准化 现在,小肥羊上至总裁,下到财务、运营等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大家每天早晨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公司前一天的财物报表和日经营统计结果。如此及时地看到财物报表,在别的中餐餐饮企业几乎难以想象,因为国内大多数餐饮企业如今仍然是每周乃至每月才盘点一次。小肥羊所有应用了餐饮管理系统的门店已经可以做到日盘点。不仅如此,这些门店每天的进销存信息总部可实时查看。信息的及时和透明,大大提高了总部对众多店面异常情况的监控,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分店出了问题,总部的人必须到现场后才能发现和解决。在信息系统的“规范”下,小肥羊餐厅内的每一种原材料,包括羊肉、蔬菜、汤料、调味品等在入库的同时,全部需要录入系统,每一笔销售也都依赖系统进行,因此在每晚营业结束后,系统会自动进行盘点,省去了人工对账的麻烦,保证了准确度。 更值得一提的是,IT系统能够有效监控小肥羊餐厅内每种菜品的标准。小肥羊供应的菜品,大部分都是不需要烹调的,店面后厨只须洗净、切好就可直接装盘。因此小肥羊想要保证菜品的标准化,除了严把原材料采购关外,还要对每盘菜的重量和质量标准进行把关。以羊肉为例,所有店面的羊肉全部是通过小肥羊总部羊肉基地配送来的,也就是说一卷羊肉的重量是一个标准值。小肥羊规定一盘羊肉的重量是400克,每卷羊肉抛去损耗,能被切成多少盘羊肉也是一个标准值,再加上羊肉进货和每盘羊肉的销售,信息系统都有记录。因此盘点后,总部就能看到当天一共用了多少卷羊肉、应该切出多少盘,再与餐厅当天销售的羊肉盘数进行对比,就很容易知道厨师在装盘时羊肉份量是否合乎标准,如果份量不达标,相关厨师会受到严惩。 如果说像羊肉这些不需要烹调的食品具备标准化的可能性,那么对于小肥羊提供的多种凉菜,又如何做到标准化?在小肥羊每家餐厅,每种菜品都有明确的配料表,比如一盘凉拌黄瓜,对黄瓜、油盐酱醋等材料的重量规定全部精确到克,只允许有2%的误差范围,后厨的量菜师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厨师操作时也要根据配量表,拿着专门的刻度量杯和小勺量取调味品。每种蔬菜、调味品的进货数额按标准能够产生多少盘菜都有预先设定好的理论值,每天盘点后只需拿实际值和理论值对比,就可监控厨师是否按照标准操作。小肥羊由此实现了菜品制作标准化、口味标准化。 为了保证原材料的标准,小肥羊从开第一家加盟店时,就开始关注配送中心的建设。目前,他们已经建立了强大的配送网,总部有羊肉、调味品加工基地,并在北京、深圳、上海、西安、济南、漯河等6个城市建立了分仓,雇用专业的冷链合作车队,向全国300多家店面配送包括羊肉、底料、 餐具、服装等在内的物料,尽一切可能保证菜品、服务的标准化。 通过统一的IT平台,小肥羊的总部还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进行菜品的增加、变价、原材料调配等操作,总部相关业务部门只需要在系统中更改某菜品的价格,全国各家门店的系统内的相关数据就会自动变更。在IT的支撑下,小肥羊在价格上的统一与标准化轻而易举得到了实现。 现在,小肥羊正在全国推行会员卡,其所有卡均能够实现全国通用。至此,小肥羊在菜品与管理上的标准化开始向服务标准化延伸。通过信息系统,小肥羊对会员的促销,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当总部在系统中设计好促销方案、选定促销范围或分店后,系统会自动将促销方案下发到相应的餐厅,根据促销时间、自动对每位会员执行促销政策。 关注细节 国内餐饮业人士常说,在餐饮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很难,在连锁餐饮企业搞信息化更难。李颖风在3年多的IT系统实施过程中,对此体会很深:“餐饮行业员工的计算机水平很低,有的只会开关电脑,这就考验我们如何能够在这种环境下把工作做到位。我们的工作看起来十分琐碎,但重点就在于把细节做好。” 为了便于小肥羊门店的前台服务员在系统中进行点菜、加菜、退菜、结账等操作,信息中心的人专门画出了操作流程图,贴在天台的电脑旁。这个流程图后经几次改版,现在是以电子图片的形式被设置在门店的前台收银电脑的桌面上。另外,为了避免服务员在点菜操作中,将数量写错(最常见的是将1写成10),李颖风专门把系统中的点菜数量限定在1~5的范围,因为大多数散客点同一种菜品的数量不会超过这个范围。一旦超过这个个数量范围,门店经理只要输入权限,服务员就可以操作了,十分灵活。李颖风之所以要在门店系统中设这个功能,源于他在上海的一家店实施系统的亲身经历。2006年1月的一天晚上,他在这家店盘点时,系统中出现1万多元的账对不上。大家急坏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大家连夜拿出当天所有的原始单据与系统数据比对,才发现原来是因为服务员一不留心将不少菜品的数量由1输成10,这个误操作累积一天,就出现了1万多元的误差。 很多类似信息系统的细节设计经验,都是李颖风在一家店一家店实施系统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小肥羊曾有一家门店在使用系统一个月后,出现了7000元的账对不上。后来,调查发现这家餐厅在收客人款时,不到1元的零钱通常省去不收,长期积累后就出现了较大差额。为此,李颖风在系统中专门做了一张“净利差”的财务报表,让门店营业额用实际收入加上净利差计算,财务报表就能平了。 如今,在信息系统的支撑下,小肥羊的成本核算可以做到单个菜品。每月他们会统计每种菜品的毛利率,有针对性地对那些点击率高、毛利率也高的产品进行特别宣传,并且淘汰掉低利润又不太受欢迎的菜品。 通过3年多的信息化和管理强化,小肥羊对加盟店的管理力度越来越强。虽然目前小肥羊连锁店数与高峰期相比减少了一半以上,但是它的精品店却越来越多。去年,小肥羊获得国际知名投资公司3i集团、普凯基金的200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投资后,2008年赴香港上市成为其既定目标。卢文兵对上市胸有成竹,一方面是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是他找到了将中餐进行标准化复制的载体——信息化管理平台。
个人分类: 快乐学习|1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6月以来21省份遭风雹灾害 16人死亡:与1999年相似
杨学祥 2011-6-27 09:09
国家减灾委:6月以来21省份遭风雹灾害 16人死亡 罗沙 2011年06月25日18:08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记者25日从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获悉,截至6月25日14时,6月份以来风雹灾害共造成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5.8亿元。   6月份以来,全国有21个省份先后遭受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袭击,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计,截至25日14时,6月份以来风雹灾害共造成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新疆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3个市(地区、自治州)268个县(市、区)和兵团部分团场248.5万人次受灾,16人死亡(其中15人因雷击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5.8亿元。其中,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省(自治区)受灾较为严重。 (责任编辑:李镭)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1158/14996645.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12-18 7:15: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1999年的灾害记录:关注2011年的防灾重点 一、干旱 二、洪涝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奶业标准全球最低,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
胡俊峰 2011-6-19 14:55
中国奶业标准全球最低 专家认为市场主流常温奶不安全 2011-06-18 21:16 来源:中国广播网 http://www.cnr.cn/jingji/yaowen/201106/t20110618_508113032.html   中广网北京6月18日消息(记者王凯山)据经济之声报道,日前牛奶行业举办的内部研讨会上,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我国现有的奶业标准全球最低,主要是因为被个别大企业绑架;而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丁木德则认为,制定牛奶质量标准要从国情出发。业内资深专家建议,中国应该大力提倡巴氏奶,消除现有常温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   素有中国乳业“大炮”之称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说,在2010年以前,我国牛奶的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50万个,而蛋白质是每百克2.95克。2010调整国家牛奶质量标准时,征求地方奶协和专家的意见,结果百分之九十五的意见都没有被采纳。他认为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   王丁棉:“提了20条意见,只接收1条。伊利、蒙牛包括生奶、常温奶、巴氏奶这样的标准是他们起草的,把很多东西都塞进去:细菌总数调到2百万,甚至蛋白质调到2.80。”   王丁棉介绍,过去中国的牛奶质量标准在世界范围就不算高,如今中国牛奶质量标准,其中的细菌总数跟2010年前相比,每毫升提高了150万个,而蛋白质含量每百克降低了0.15克。在他看来,这样的标准是全球最差标准:   王丁棉:“这个标准是世界上最差、最低的标准,像蒙牛出口都退回来啦,出口转内销,牛根生走后门,把牛奶推到广东,在广州消费啦,2500吨呐。”   中国奶业的现状要取决于国情   对于王丁棉的这些说法,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并不认可。作为卫生部修改牛奶标准的专家组成员,那达木德认为中国奶业的现状要取决于国情。   那达木德:“我们国家72%牛奶和72%牛奶都是散户饲养,散户生产。产奶旺季,春季和夏季这两个阶段,北方绝大部分地区生产的牛奶,蛋白质含量达不到2.95.这样会出现什么问题?乳品企业按照2.95国标来执行的话,这样的牛奶都要到倒掉。农业部做了大量的调研,主要从国情出发,照顾最大多数奶农的利益,这样把标准降低了一下。”   同样,牛奶中的细菌总数上调,也是考虑到农民散养奶牛的环境现状:   那达木德:“养殖环境比较差,这就包括乳房炎的发病率,这样细菌数真正按50万来规定,也是绝大多数达不到标准。在这样情况下,定格2百万,就能保证奶农生产合格的奶。” 现有标准下生产的常温奶 显然不安全   为了奶农的利益,降低牛奶标准,会不会以牺牲众多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代价?面对记者的疑问,那达木德这样回答:   那达木德:“我国70%牛奶全是液态奶,喝牛奶的目的就是让国民获得优质蛋白和补偿钙,这两个目的通过常温奶完全可以达到。”   我国把在牛奶加工过程中,137度高温瞬间消毒杀菌制作的牛奶称为常温奶。这样的牛奶与国际上普遍实行的,60度到85度缓慢加热杀菌的巴氏奶形成了两大阵营。那达木德承认巴氏奶是中国奶业发展的方向,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物流条件、冷链条件和储存条件在现有的情况下,只能发展常温奶。   曾4次参与国家乳业标准制订的,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明确告诉记者,在现有标准下生产的常温奶,由于存在有害菌,显然不安全。   魏荣禄:“如果有害菌的话,200万里边,它的代谢产物是有害的。那么有害菌代谢产物,杀菌是消除不了的。所以这对人体的安全是有害的。所以细菌数越高,安全系数越低。”   魏荣禄提出,未来我国需要大力提倡发展巴氏奶,而牛奶的质量标准不能只限于产品标准,更关键要规范生产工艺标准。   魏荣禄:“控制就要控制在前端——生产工艺标准。在国外有些国家都有一百多年的法定标准嘛。”
7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近期四大聚集事件初探
热度 6 chrujun 2011-6-14 20:38
内蒙古一件,因资源开发引起。 湖北一件,因官员非正常死亡(与违章建筑有关)。 广东省两件。一件起因是农民工讨工资被老板雇人砍断脚筋。另外一件起因是城管和打工的外来户纠纷。 由此看来,这些聚集事件的起因是经济问题。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发展成果的利益分配问题。 从去年广东有产业工人跳楼、示威,到今年的大规模聚集事情。备受推崇的广东模式看来危机重重,也该深刻反思了。相反,被一些精英批判的重庆模式,老百姓还比较满意。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多次出现群众大规模聚集的地方,肯定有老百姓不满意的地方。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261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就内蒙古草原保护给国外朋友的信
热度 3 shikuidong 2011-6-12 07:11
前段时间收到美国朋友的来信,问我怎么看待内蒙古草原开矿及生态保护问题,并给我附了一份境外媒体对内蒙古5.11事件的报道,我看后给他回了如下这封信:As an environmentali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not only local people's concern, but also ourresponsibility. We should condemn the coal company who damaged the grassland and thetruck driver who killed the herder. However, we should also blame those who want to raise the conflicts between Han Chinese and Mongolian Chinese through media. As you may know, Mogolian grassland has been reagrded as the ecological belts for central China.BothHanChinese and Mongolian Chinesewant to live in a clean and safeenvironments.In recent years,coal miningis increasing in northern China due to economic boom, the grassland envrionments in some areas have been damaged. Both Han (like me) and Mongolian (like many of my colleagues) are cooperatively making effortto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oal mining on grassland Environment (such a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ome media says that local Mongloa people is buring Chinese textbook etc, I am afraid that theymay rasie theconflicts among these two ethnics.We need to calm down and have a clear watchon it. I am pretty sure the killer will be publised and the loser will be relieved by Law.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11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天堂-鄂尔多斯
t19860727 2011-6-6 14:05
近日,住建部联合高和投资发布的《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称,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均GDP超越香港,位居全国第一。鄂尔多斯资产过亿的富豪人数超过了7000人,百万资产只能算是穷人。    “羊煤土气”铸就暴富梦   依靠“羊煤土气”(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气)4种资源,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沙漠边缘,总人口只有150万的鄂尔多斯,短短几年铸就了梦幻般的暴富。   除了亿万富翁,鄂尔多斯资产上千万的人,至少有10万。要知道,鄂尔多斯市区人口只有35万,加上各个旗县,总人口也不过150万。也就是说,每217个人中就有1个亿万富翁;每15个人就有1个千万富翁。   在鄂尔多斯,财富的直接源头是煤矿,间接源头则是征地。按照目前每年近5亿吨的煤炭开采量,鄂尔多斯每年因煤炭新增财富2250亿元;鄂尔多斯从2004年开始了一轮大征地运动,巨额的补偿让一些农牧民瞬间成了千万富豪。    钟点工开丰田越野车   在鄂尔多斯街头,豪华越野车随处可见,成为一道独特景观。最具代表性的数字是:鄂尔多斯人拥有路虎5000辆,而该市出租车只有2000辆。2010年,中国内地90%的路虎被鄂尔多斯人买走了。   去年国内卖出的最贵轿车——价值3800万元的布加迪威龙,就是被一位鄂尔多斯煤老板买走的,但由于底盘太低,当地路况又不好,如今只能停在公司大厅里当作实力的展示品。   目前,鄂尔多斯每百户拥有私家车30辆。在当地做小商品生意的温州人林先生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去年,他请来一位钟点工阿姨,竟然是开着丰田越野车来的!阿姨解释说,自己出来干点活,不是为赚钱,而是呆在家里实在太无聊了。    一家三四套房很平常   5月20日,鄂尔多斯市中心一个名为“华府世家”的楼盘开盘,均价高达2.3万元/平方米,但仍被一抢而空。这个楼盘主力户型是500-1000平方米的平层大宅,只有少量300平方米的公寓。   “在鄂尔多斯,一户人家拥有三四套房子是很平常的事。”在鄂尔多斯一家银行工作的方先生说,有些富人整层整幢地买房子也不稀奇。   而当地拥有多套住房的人,因为嫌收房租麻烦,而不愿意把房子租出去,导致流入租赁市场的房子少之又少,进而将当地的房租价格推向高位。(据《都市快报》)
1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入选IC的师范学院学报近年ICV之变(2011-6-16修改稿)
zhpd55 2011-6-5 16:14
《哥白尼索引》(IC)截止2011年6月5日,收录中国511种期刊中,师范院校学报只有9种,,其中最早入选IC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二者均系2006年入选IC数据库。但是近年来IC评价指标(ICV)变化最大的属《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8年ICV=2.81,2009年一下跃迁到9.00,在所有入选IC数据库的师范院校学报,名列第一。《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学科版》和《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ICV变化不大,《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刚刚入选IC数据库,就获得ICV(2010)=9.00的评估结果,实在难得。《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近来连续2年ICV=9.00,详细信息请浏览下表。 ⇑ Title ⇓ ISSN ⇑ INDEX COPERNICUS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01-6600 9.00 ( 2010 ) 9.00 (2009), 4.66 (2008), 4.00 (2007), 3.05 (2006)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1001-8735 9.00 ( 2010 ), 9.00 ( 2009 ), 2.81 ( 2008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t Sci Ed 1003-0972 9.00 ( 2010 ), 4.66 (2009), 4.19 (2008), 4.14 (2007), 4.02 (2006)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1674-232x 4.17 ( 2010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1671-6132 4.08 ( 2010 ), 4.26 (2009), 3.87 (2008)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1007-6573 3.74 ( 2010 ), 4.12 (2009), 3.74 (2008)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2-6693 9.00 (2010)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1673-5862 9.00 ( 2010 ), 9.00 (2009), 3.09 (2008)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1000-5862 3.87 ( 2010 ), 3.36 (2009), 3.34 (2008), 3.44 (2007)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3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动懒散的日子,精神得以休息
热度 1 zhangbanglei 2011-5-29 16:58
老板走了也有些时日了,相比较之前的精神懒散,我现在又多了项行动上的懒散,这些天好好休整了一把,每天睡到自然醒,无须担心他在的时候所有的烦扰,感觉周围的气氛是愉悦的、轻松的、懒散的。 这两天计划着提一把劲把身边的一些明确了的事情好好处理下,为自己做好规划,时间眨眼间就要奔向六月了,离毕业也就整整一年了,进入倒计时阶段,虽然这两年很是辛苦,但父亲还是告诫我,成大事者,要大度、大爱、宽容;感觉很有道理,老爸在家经常会看内蒙古卫视赵川主持的节目《现场》,假期在家时候也陪老爸看了几期,的确不错,都是身边活生生的例子,主持人不会明明白白的给某个事情下一个结论,只会是从让人心服的只言片语中说明道理,这与某些卫视的相似节目比较,简直是天上地下了,有些事情就是这样,说再多也白搭,句句直击事情本身的要害,才是关键,多想想,多体会下生活,总能明白许多! 中间插入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劝说自己,渐渐少去这无谓的抱怨,这无用的挣扎,在这剩下的时间里多为自己的未来做些计划,目标明确;生活苦了也有苦的道理,人生早晚要经历这个阶段,无论怎样都不要给生活和精神再造成困扰,本来外人的作为已经让生活纷乱不堪,自己再没头没脑的胡乱对待,那生活不就成了一碗浆糊了吗?善待自己,无论身处何方,处境如何! 看着周围的同学陆续的立业成家,大多数居有所居,用有所有,而自己还在过着寄生虫般得生活,而且自己也总是在加重着自己的寄生,每每想到这般,心情可堪,总会出现很焦躁的感觉,特别是在这个环境里,万般不如意;也许当我以后回忆起这三年的生活,形容这的应该是“身体的牢笼,精神的炼狱”吧!我想逃脱,但不得不坚持坚持,不能让自己半途而废,我总给自己很重的负担,确实,眼不见心更不静;父母也能看出我的变化,父母打电话经常开慰我,人生的某个阶段就是要这般的,这个阶段恐怕也只有借助于父母了;活生生的现实在面前,不得自由! 这段时间想通了很多事情,在这剩下的一年里更多的是再为自己博一下,真正的成熟起来,做到大度、宽容、大爱!我不甘心于现在的生活,但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人没有既定的未来,这才有前途不可限量之说! 大连的槐花现在才开,中午去吃饭的路上入鼻的是槐花浓郁的芬芳,今年没了机会吃那些槐花做出来的食物了,待毕业吧!好长时间没有打羽毛球单打了,今天本来两个小时,只打了一个半小时,后来还被虐了,累的连跑动的意识都没了,可恨的眼镜,总滑,毕业后要好好打造自己的羽毛球和篮球装备,这是我今后生活不可或缺的了。
366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坚强智能电网规划
lyonshine 2011-5-9 16:05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四大环节中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智能电网成为世界各国集中投资的战略型产业。智能电网通过优化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供需和应用实现节能,通过特高压技术解决能源结构不匹配问题,通过高效率的配电技术提高整体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是应对能源危机的必由之路。中国发展智能电网可以参照高铁的发展战略,实现引进技术、实现自我研发、到成功的技术输出的三阶段转换。特别是各国技术标准还没有统一的情况下,中国将凭借规模经济准备自主技术标准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标准的制定,扩大市场支配能力。 中国的智能电网产业 中国能源供给及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平衡催生智能电网的发展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资源为主,煤炭资源保有储量的76%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北部和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随着中国能源开发西移和北移的速度加快,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与能源消费地之间的输送距离越来越远,能源输送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满足未来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煤电运力紧张的问题,需要发展智能电网,实施电力的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 2009至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未来10年将建成坚强智能电网2009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及各环节的试点工作;2011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建设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正在推进“一特四大”的电网发展战略以特高压电网为基础,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大型能源基地为依托,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形成电力“高速公路”。同时,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发展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产业的特点及作用 与传统电网的比较 智能电网改变传统电网单向输送的模式,每一个终端用户都成为电网上活跃的结点,形成一个整体的智能化高效率的电网智能电网通过密布各个环节的传感器,实现电网与用户的互动,是电力网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智能电网将利用分散式计算系统来提供实时分析,其目的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有效地利用电力供需系统,达到节省电力资源的目的。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四大主要环节中都解决了传统电网难以解决的难题。 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智能电网具有强大的兼容功能,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化电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智能电网将提高中国电网大范围配置能源资源的能力,优化能源输送方式,提高能源供应的能力和灵活性。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 新能源的发展是中国能源产业的必由之路 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高达70%,远高于29%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政府承诺,为应对气候变化,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当前日益严峻的环保和减排压力下,加快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已成中国当务之急。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主要瓶颈为入网难及输送线路长 中国规划到2020年在甘肃、新疆、河北、吉林、内蒙古、江苏6个省区建成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仅这7个基地总装机容量就将达到1.26亿千瓦。瓶颈在于,风电、太阳能 等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随机性、可调度性低的特点,大规模接入后对电网运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调峰能力不足一直是中国电力系统长期存在的问题,而新能源大规模开发进一步增加了调峰难度。另一方面,中国风电资源集中于西北地区 与集中在东部的电力市场逆向分布,需解决远距离大规模输送问题。 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成为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唯一途径,智能电网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新能源的发电量吸纳、送出,并保证接入后电网的安全运行和调度。智能电网的智能调度将更为合理的配送电力,大大提高用电效率。 智能电网与智能家庭 智能家庭的概念起源较早,在发达国家快速发展智能家庭(Smart Home)是指那些采用信息技术来控制各项功能,并能够与外界进行通信联系的住宅。 首先要建立家居通讯网络,通过相应的硬件和执行机构,实现对所有家庭网络上的家电和设备的控制、监控功能;其次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构成与外界的通讯通道,满足远程控制、监测和交换信息的需求。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实现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此后,智能家居概念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快速发展。1998 年 5 月,新加坡召开 98 亚洲家庭电器与电子消费品国际展览会,提出模拟未来居家的概念,包括三表抄送、安防报警、可视对讲、监控中心、家电控制、有线电视接入、家庭智能控制面板等等。 中国智能家庭发展初期并不理想,但依然是未来住宅建设发展的趋势。自1999年-2000年,开发商以智能化新居为卖点,开始了智能化小区的建设。据上海统计,智能化系统发挥作用的仅占 20%,运行不正常、尚可使用的占45%,其余35%被废弃,业主对安防系统、自动抄表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投诉率居高不下,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 2010 年,中国大中城市 60%的住宅要实现智能化”,与智能电网相关的智能家庭功能主要包括智能用电、智能化监控管理等。智能用电通过电力线宽带通信或光纤通信技术,在家庭配置智能终端,实现用户与电网互动,降低电网运营成本。 居民用电更加节能并享受到电网带来的多种服务 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将家电等各种家庭终端连接在一起,随时进行信息交换和远程控制。智能用电家庭服务平台: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延伸到水表、电表、气表等,进行数据抄收;通过智能插座实现空调、电饭煲等电器的用电数据采集和控制;通过智能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种智能终端设备进行家庭能源管理;随时监控家中单个电器的用电、总体的用电情况和随时的费用清单,并通过数据分析,给用户提出合理的用电、节电建议;给居民提供了阶梯电价或分时电价等功能,可以随时根据用电政策启用这些功能。未来三年,成都家庭智能电表改造率将达 100%,有望全部使用智能电表。 智能电器:符合智能电网管理需求的低碳节能型家用电器。智能电器不但节能高效,可以根据电价自动分时工作,而且给电网干扰最小。海尔 U-home 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联手制定智能电器标准,为在“智能电网”时代企业生产、用户选择智能家电提供参考依据。海尔 U-home 以海尔智能家电系统为载体,通过无线网络,实现 3C 产品、智能家居系统的互联和管理,以及数字媒体信息的共享。 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庭范畴的应用。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 RFID 等技术,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共享,任何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按约定的协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借助物联网技术,智能化家居监控管理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全新生活方式,家庭安防、家庭医疗、老人幼儿监护、购物、资讯、娱乐等功能均可实现。例如,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打电话、发短信与智能家电对话,了解家庭各种电器的运行状态,可以获得家电维修服务网络的主动关照,从而始终保持家用电器的最佳状态。将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系统等科技元素融入现代住宅,已经成为未来住宅发展的方向之一。海尔 U-home 智能家居平台已在青岛东城国际、济南全运村、呼和浩特东岸国际等多个小区获得应用。 智能电网产业的国际比较 世界主要国家智能电网发展计划 美国将智能电网的发展作为拉动未来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总计投资110亿美元,建设可安装各种控制设备的新一代智能电网。美国已开始向部分家庭安装带有通讯功能的智能电表(Smart Meter),智能电表以家庭为单位,随时监测电力消费和管理,更加有效地实现输电和供电。政府将对企业及地方团体实施的100个项目给予财政援助,计划2013年前在2600万个家庭安装智能电表,相当于 2009 年的三倍。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在2009年9月公布了智能电网标准化框架1.0版本,为智能电网的正式建设进行了诸多准备。 欧盟拟定建超级电网宏伟计划,2009年初,欧盟有关圆桌会议进一步明确要依靠智能电网技术将北海和大西洋的海上风电、欧洲南部和北非的太阳能融入欧洲电网。该智能电网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集成的跳跃式发展,以英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北海国家今年1月正式推出了联手打造可再生能源超级电网的宏伟计划。该工程将把苏格兰和比利时以及丹麦的风力发电、德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与挪威的水力发电站连成一片,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瑞典、爱尔兰和英国希望制定新一轮规划,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一套横贯欧洲大陆的高压直流电网。到2030年,欧洲需要为电网升级改造投入约5000亿欧元,其中智能电网的比重最高。英国目标是2020年在全国所有2600万个家庭安装智能电表,英国监管机构Ofgem在2009年8月宣布了新的智能电网建设计划,将在5年内投资5亿英镑建设4个“智能城市”。法国09年秋天也发布了将再生能源纳入智能电网的计划,并开始征集相关企业参与。德国制定了“E—Energy”计划,总投资1亿4千万欧元,09年至2012年4年时间内,在全国6个地点进行智能电网实证实验。德国西门子、SAP及瑞士ABB等大企业均参与了这一计划,西门子公司预测2014年智能电网年度市场规模将达300亿欧元,并计划抢占20%市场份额,每年确保60亿欧元订单。意大利已有一大半的传统电表改换为智能电表,丹麦电力的近20%来自风力发电,已开发出世界上最智能的电网。 韩国已经开展智能电网示范城市,韩国知识经济部决定在2009~2012年间,投入2.5亿美元推进智能电网技术的商用化,计划至2030年投资265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建设,其中政府和企业各投资25亿美元和240亿美元至2011年在示范城市建设 200个电动汽车充电站,至2030年在机关、大型超市、停车场和加油站设立27000个电动汽车充电站。美国OSI软件公司将与韩国SAP公司合作,在韩国济州岛开展一个1.9亿美元的智能电网试点项目,LG电子、绿猫钢铁厂(POSCO)、现代重工、SK电信等大型企业一同参与此项目的测试。 日本东京电力和关西电力等电力公司开始投资构建第二代智能电网(Smart Grid),其目标:为所有家庭安装智能电表(Smart Meter)外,加强送变电设施及蓄电装置建设,日本智能电表主要功能除测量每个家庭电力消费情况外,还可随时掌握太阳能发电量等信息。东京电力2010年起主要面向家庭安装2千万部,关西电力2010年3月底前在40万个家庭 安装,并计划更换1200万部。预计2020年前日本智能电表需求量约5千万部,每部成本近2万日元,共计约1万亿日元。 美国智能电网发展战略分析 美国智能电网美国主要侧重于加大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美国智能电网的四个孪生兄弟分别是:高温超导电网、电力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和实现传输可靠性及安全控制系统。其战略的核心是先期突破智能电网,之后营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与电力储能技术,最终集成发展高温超导电网,美国智能电网发展将借鉴互联网发展的战略。 美国互联网建设的成功使得美国成为信息经济时代的全球领路人,对比美国互联网发展战略和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不难发现其指导策略相似度极高,其主要发展战略为:第一步、政府直接投资;第二步、政府推进基础研究;第三、尽快制定基础标准,并推广为世界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第四布、相关企业的快速介入。 电力公司、IT企业、高科技企业都已经意识到智能电网将成为未来二十年最重要的战略项目,纷纷加入智能电网建设项目。从事IT咨询业务的美国埃森哲公司承担了科罗拉多州博尔德智能电网试点项目“智能电网城市”与荷兰阿姆斯特丹、日本横滨智能城市项目的项目管理。美国IBM公司的“智慧地球”计划旨在为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提供智能城市咨询与IT服务。美国银泉网络公司为电力公司提供面向智能电网的高级电表架构(AMI)搭建与运用的解决方案。美国加州能源巨头太平洋燃气和电力公司(PG&E)已经在加州北部部署了大约 700 万部智能电表,预计在 2012 年前完成对服务区域内所有消费者的安装工作。 战略建议 可参照高铁发展战略 中国智能电网发展和高铁的发展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战略意义极为相似,将成为支撑中国未来30年发展的基础建设。 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可以参考高铁发展的战略模式。高铁的发展战略非常成功,已经通过引进技术、实现自我研发、到成功的技术输出阶段,中国成为引领高铁技术的世界强国。智能电网整体技术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特高压线路建设刚刚启动,但其阶段性的发展战略也呈现出和高铁极为类似的发展模式。今后智能电网其他模块的发展也完全可以借鉴高铁发展的战略模式。 智能电网初期建设可以采取分地区试点,成熟后以点连面的方式大规模推进。根据中国国情,东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分别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挑选典型地区进行试点。一二三线城市、农村地区、人群密集地区等不同地区有各自的用电特点和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示范区做成功后,将其成功经验推广到相同情况地区。最后,以点连面,完成整体智能电网的建设。 智能电网“标准之战” 智能电网的标准之战将成为各国争抢技术先机的关键。互联网、3G、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共同特点是,技术本身的开发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将已开发的技术推广为业界标准,这样才能成为市场的领跑者。技术标准的推广有着极强的网络效应,由于技术研发部门各不相同,各个国家推行的技术之间很可能不具有兼容性,谁能够率先成为标准就会成为今后市场的主导。技术一旦推广为标准,由于网络效应,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 美国经过互联网和3G的发展累计了丰富的标准战的经验,已经开始智能电网标准中抢占先机。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提出将分三个阶段建立智能电网标准。在2009 年9 月,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在GridWeek 大会上宣布了NIST 在第一阶段的最新进展报告。该报告选取了近80 项现有标准,用于指导和支撑当前智能电网发展,明确了14 个需要优先研究和解决的方面,并特别分析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标准。 美国GE 公司发起了电动汽车插头标准制定工作,并得到业内其他公司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其设计的标准插头有5 个触头,可以支持最高240 伏电压和70 安培电流,还能够支持电力载波通信。 日本已经开始抢占用电市场中的技术先机,正在试图将其扩为世界标准。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富士集团以及三菱公司联合制定了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标准,为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打下了良好基础。日本在大型锂离子蓄电池的研发发面技术领先,正在联合美国,将其技术推广为国际标准。 中国已经开始在早期着手制定智能电网的标准,在特高压标准战中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国家电网公司已发布特高压交流国家标准16项(修订1项)、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73项。中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获得 “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称号;率先建立了特高压直流技术标准体系,发布特高压直流技术行业标准8项、企业标准62项。国际电工委员会成立了“直流电压100千伏以上高压直流输电”新技术委员会,并将秘书处设在中国。 中国的巨大市场将使得其在智能电网标准战役中取得优势,从而引领智能电网的发展。对比3G的标准之战,中国由于具有极大的市场容量,一旦制定国内标准,将对国际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智能电网的建设主力是国家电网等央企,在整个中国市场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通过市场的助力,可以很轻易的制定自己的标准。
2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甘河中德示范农场一行随笔
lfm2000 2011-4-27 16:03
在去年的药械国际会议上做了一个报告《Pesticide residue control in China》,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报告,报告完了也就过去了,算是交了会务组的差吧。当时有几个德国专家在场,报告结束后也有专家简单进行了交流,但基本没留下什么印象。当时中德示范农场的Bunge先生也在会场。 隔了不久,Bunge先生就与我取得了联系,中德农场在内蒙古甘河,他们遇到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就是当地大面积土壤中除草剂残留严重,影响了后茬作物的种植。经过一些沟通,这几天我和何雄奎教授一起受甘河农场之邀,特意到内蒙呼伦贝尔参加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举办的中德示范场学术交流会,也算开了眼界,第一次走进如此广袤的土地。 示范农场距离齐齐哈尔机场还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都是黑土地,让我们这些看惯了黄土地的“内地”人很是享受!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也是曾经记忆中的事了。 在农场做了报告“农药残留问题与后茬作物安全”,其他专家大多进行的是土壤营养相关内容,从这些报告中,再次体会到学科交叉的必要性。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施肥和农药残留还有联系,但施肥对于土壤pH或者微生物活动影响之显著,让我自然联系到农药残留的降解也间接受到了施肥的影响,甚至可以联想的是通过优化施肥方案是有可能在改变土壤性质的同时加快农残降解的。在农场的协助下,我们也就这一点开始初步试验探索,希望能在将来为农药残留的环境降解以及降低后茬影响做一点事情。 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也是很有乐趣的!
29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庆祝当选为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委员会青年委员
热度 1 spinedoctor 2011-4-13 22:30
2011年4月9日-10日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委员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第二届青年委员会优秀论文评选,共有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281名专家出席参加,会议评选产生优秀论文18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同时从43名候选人中选出16名青年委员,此次我作为内蒙古唯一一名青年委员入选,并由于在大会作出的贡献获得大会颁发的最佳学术奖,并获得奖金500元。 会议地点 我的研究汇报 我(右)与学术委员会主委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孙宇教授(左)合影 获奖证书 委员聘书 隋代建的赵州桥,历史悠久,质量保证(....非豆腐渣工程) 怒放的梨花 正赶上石家庄4月份梨花节
个人分类: 医学前沿|4085 次阅读|1 个评论
颈椎外科接受内蒙古电视台生活频道《故事》栏目采访
spinedoctor 2011-4-4 23:55
颈椎外科接受内蒙古电视台生活频道《故事》栏目采访
2010年由于一位高龄患者的特殊手术,吸引了 内蒙古电视台生活频道《故事》栏目。 他们对这位患者及颈椎外科采访并制作了节目《为生命护航》于2010年12月27日播放, 节目链接如下: http://www.nmtv.cn/vod/ysj/gs/2010-12/27/cms380279article.shtml
个人分类: 医学前沿|4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遭强沙尘暴袭击和潮汐组合对比
杨学祥 2011-3-17 17:15
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遭强沙尘暴袭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7日10:50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3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又到了沙尘暴来袭的季节,今春第二次强沙尘暴现在正在袭击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地区,详细情况马上连线正在这个地区采访的额济纳电台记者尚英。   主持人: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当地沙尘暴的情况?   记者:好的,今天受新一轮冷空气的影响,早晨8点20分开始,额济纳旗再一次出现了大风扬沙天气,现在的风速是15米/秒,风力达到6到7级。现在外面风非常大,我们可以听大呼呼的刮风声,而且现在在外面每走一步都特别困难,风大得都迈不开步。   现在我是穿一件小棉袄,但是还感觉很冷,就像冬天一样,风直往脖子里灌。而且现在拿着手机不戴手套手都感觉冻得有点发疼,风大得眼睛也睁不开了。现在气温正在下降,今天我们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到5度,未来两天气温还会随之下降4到5度。   现在风力还在不断的增强,街上的行热人骑车行走都很难,而且有些店铺的牌匾都被刮了下来,而且路边停放的自行车和摩托车都被刮倒了。   主持人:目前的气温是零下4到5度,在这样大的风力的情况下,应该我们人的体感温度比这个还要低,应该感觉非常寒冷,这一次的强沙尘暴,现在据你了解,给当地人生产生活都带来了哪些影响?   记者:这样一个天气给当地的居民出行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但是现在正值春耕备耕时节。据我们了解,现在还没有开始耕种,所以说比较幸运的是,还没有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一个影响。但是还是要提醒广大的农户,要做好防风降温的准备。 http://news.sina.com.cn/c/2011-03-17/105022132000.shtml 2011年3月潮汐组合:倒春寒可能性很大 2011-2-20 11:38 2011年3月潮汐组合:倒春寒可能性很大 杨学祥 2011年1-5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3月是第三个强潮汐月,倒春寒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严防强寒流的爆发。 潮汐组合A:2011年3月5日为日月大潮,潮汐强度较大,同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7度,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两者最强叠加,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6日为月亮远地潮,比近地潮减弱35%。 潮汐组合B:2011年3月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3.82247度,同日为日月小潮(上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幅度变大,强度相对变弱。 潮汐组合C:3月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8度,20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21日为春分,日、地、月在赤道面成一线排列,四种天文奇点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3月26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3.71727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弱,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大。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减少,变化幅度增大,容易激发突发事件,倒春寒和沙尘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14789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17883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19912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0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研制成功新芳纶纤维(凯夫拉)防弹材料
nanyq 2011-3-7 22:0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F-12高强有机纤维50吨产业化项目”已于2010年6月下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工奠基,此项目生产线是国内同行业中最大的一条生产线,其建筑工程项目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七院设计和施工。 中国航天科工六院有关专家介绍说,F-12高强有机纤维是由该院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填补了中国高强有机纤维材料的空白。F-12高强有机纤维属芳纶类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压缩强度和低密度等优异性能,性能远远超过国内已量产的芳纶II纤维,是芳纶纤维类产品的佼佼者。 几根F-12高强有机纤维绳可以吊起46吨的重物,而同样粗细的钢丝绳只能吊起8吨的重物。F-12高强有机纤维不仅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高性能飞艇等领域,还可广泛应用于光缆增强纤维、增强电力电缆、升降机缆绳及各类高性能体育运动器材等领域,可为中国国防军工及高端民用产品的研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业内人士称,“F-12高强有机纤维50吨产业化项目”的开工建设,对进一步提高F-12高强有机纤维的批量生产能力,打破中国高端芳纶纤维研究制造领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形成芳纶纤维的国内自主保障能力,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生产线启动后,还可生产出不同聚合物结构、不同纤度规格的F-12高强有机纤维,其中包括国内首创的束丝最细的芳纶纤维。 据悉,中国航天科工六院从1994年开始,利用先进的军工技术服务国民经济,经过十几年的刻苦攻关,彻底掌握了F-12纤维研制与生产的关键技术。
3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导式创新国内中小学实践案例--4内蒙古-中学z1东胜区实验中学
ljkf 2011-2-21 18:27
学导式创新国内中小学实践案例--4内蒙古-中学 z1 东胜区实验中学 北琴海鹏 转发 4--z1 内蒙古东胜区实验中学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 关于“学、议、导、练”自主型、开放式高效课堂的探索       ——内蒙古东胜区实验中学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2010年4月28日           关于“学、议、导、练”自主型、开放式高效课堂的探索   ——内蒙古东胜区实验中学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校长:周旭光 副校长:刘志新   2003年秋东胜区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即坚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工作。为了切实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高效优质课堂,通过实施科研带动战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学、议、导、练”自主型、开放式高效课堂实践与研究》课题,现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就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改革的基本历程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起始于2005年9月,已走过四年的历程。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我们制定了《东胜区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组织实验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同时,积极邀请各级教研员、教育专家到校指导研究,适时组织校本研讨和专题培训,让广大教师明确改革方向,认识和领会操作方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2008年10月,我校主动申请承办了“鄂尔多斯市学习东庐教改经验研讨会”,邀请陈康金校长一行到校指导教学改革,研究课改方案、听取情况汇报、视导教师授课、组织经验交流,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认可。实施改革以来,先后派出教师到东庐中学、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先进校进行考察学习,尤其是与东庐中学的骨干教师多次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交流,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2009年1月,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深入课堂听课、研究导学案编制基础上,我校对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完善和提升,涉及改革理念、遵循原则、操作流程、课堂评价、常规要求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具有本校教学改革特色的方案体系和操作方法,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出极大地优势。   2009年4月,我校应邀参加东庐中学发起的“全国讲学稿研究会”首届年会活动,为共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在此次活动中,我校与东庐中学正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合作单位”。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得到了全体师生的认同,成为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在课题研究带动下,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也涌现出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009年10月,我校英语、数学、物理学科教师以全国讲学稿研究会学科中心组成员名义,受邀在东庐中学参加了为期10天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交流活动,有1人被选定为骨干班研讨组组长,多次承担研究课、示范课。同年11月份,我校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分别在苏州和青岛讲示范课;12月份,物理学科教师到深圳讲示范课;2010年3月份,我校数学学科教师受邀到山东枣庄承担示范课。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改革课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革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堂教学模式概括为“四步教学法”,基本教学套路为以导学案为载体,充分发挥“学、议、导、练”四个驱动力,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三、课堂教学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实施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实践活动中体验、思考、总结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学生学习要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发展的过程。   2.民主性原则。树立民主教学思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真情的、公正的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客观认识学生的差异,尤其对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建立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合作性原则。一是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兵教兵”的作用;二是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三是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与教师要加强合作交流,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共同的施教方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4.创造性原则。教师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5.灵活性原则。在备课和施教过程中,既把握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又要体现教师个性化特点和专长,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实施。   6.实效性原则。切不可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走了过场,一切以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得以充分的学习,达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应有的效果。   7.导学练相结合原则。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体现和运用“导中有学、学中有练、练中有导”,使师生互动、导学练各环节应用紧密配合,形成一体。   四、关于“学、议、导、练”自主型、开放式高效课堂解读   (一)“四步教学法”高效课堂的基本结构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学、议、导、练”自主型、开放式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更为合理的定位和明确了教与学的关系,紧紧抓住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四个驱动力,合理组织实施学习活动,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把关注学生有效学习作为管理目标,客观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学生在“学、议、导、练”四个环节中,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处于学习活动的中心,而,“学、议、导、练”四个环节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教师在组织、选择、调控四个环节进行有效教学。从图示中,我们就可以直观的理解四步教学既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四个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也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练习巩固提高、成果汇报反馈的学习过程。   “学、议、导、练”自主型、开放式高效课堂的有效组织实施,教师角色的转变、导学案的研制、课堂教学的组织是关键。   (二 )导学案的研制   1.备课要点:导学案编制的关键在于明确哪些知识适合学生独立完成,哪些知识适合小组学习;哪些知识可以不讲,哪些知识适合学生讲;最大程度的挖掘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最大程度的减少教师讲授时间;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优等生。因此,“导学案”绝不是习题卷,它更注重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功能,也是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的文本化。可以说: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某种意义上来讲,即可代替教师的教。   2.备课流程:备课组长在放假前一周提出下学期本备课组教学计划→离校前分解下学期备课任务→教师分工自行备课(在课前两周完成 “导学案” 电子文稿)→与组内成员个体交流“导学案”(同伴互助并明确互助者)→备课组集体讨论、主备人做出修订(在课前一周组织进行)→备课组长审核签字、主备人交付印刷(在课前一周完成)→教师课前个体备课、形成课堂施教方案→课堂教学实施→课后个体反思→集体总结反思、主备人再次修订“导学案”,形成精品案例。   3.使用要求:语、数、英、理、化学科,在授课前一天下发“导学案”,做为课后作业供学生预习,完成学案中设计的预习任务;授课当日早自习前收缴“导学案”,并进行督查性批阅;教师汇总信息后,课前调整施教方案。为不增加学生课后作业负担,政、史、地、生学科当堂下发“导学案”,所有问题课内解决。   (三)“四步教学法”高效课堂解读   1.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学   课上,教师明确要求、指导学法,学生依据“导学案”进行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启发,提高自学效率。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可通过小组合作实现补漏纠错、对调检查、互帮互助,代替教师讲解。   2.同伴互助、合作探究----议   教师在学生独立自学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和问题,促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探究、交换意见和认识来解决疑难和问题,进一步完成自学任务。   教师要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氛围,树立后进生的学习信心,注重“兵教兵”学习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尝试“学后能说”的体验。   3.点拨引导、答疑解难----导   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启发,但绝不面面俱到、大包大揽或重复教学,要力求让学生多说、多听,教师适时引出问题或话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组织学生表达、交流,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相关知识。   4.巩固训练、课堂作业----练   巩固训练是对所学知识的尝试应用、深化理解,也是教师判断学生学习效果达成的手段(可单独作为一个环节实施,也可穿插于“议、导”环节有效实施;可独立完成,也可讨论完成),它体现着理解巩固作用。   课堂作业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限时独立完成的练习,它体现着应用检测功能。依据分层施教的原则,巩固训练和课堂作业都设置有必做题和选做题,我们要求教师课堂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当堂批阅不少于三分之一,下课时全部收交、批阅,确保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和教学反馈的准确性,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及时进行辅导。   我们严格控制课后作业,政、史、地、生学科不留课后书面作业,课后作业以诵读巩固为主;其余学科的课后作业以预习为主,严格纳入教学常规考核。   (四)“四步教学法”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    1.重视语、数、英、理、化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自学难度较大些)的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品质。   2.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关注“后进生”,还得培养优等生。   3.紧扣目标要求,注重学情反馈。教师在全面了解学情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通过优化导学、导练、解惑等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自学、互助、质疑、释疑与训练。   4.教法明确、流程清晰、任务具体、要求严格。教师通过“以导促学、以导促练、精讲善诱”来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学习。   5.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组织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6.增大课堂容量,减轻课后负担。保障课堂训练时间,精讲多练、巧练、实练,教学反馈及时准确,提高了课堂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课后负担。   五、实验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附后)   1.评价内容完全与课堂教学改革操作要求相一致,确保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使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形成了完整体系。   2.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纳入评价体系并占有51分的比重,实现了从学生学习角度评价课堂的目标,避免了只关注教师的教来评价课堂,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3.评价教师的教,也是通过观察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产生的效果来评价的;例如:第9条“能个别辅导,关注后进生的自学情况,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等。   六、收获与反思   (一)收获   1.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地变化;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得到较好地落实,课堂训练和课堂作业的完成得到保证,课后作业负担明显减轻。   2.教辅资料:“导学案”中,教师为学生已经精选了适当的练习,汇集成册即为习题集、错题集、复习资料。   3.教学研究:由于制度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师适应改革而进行的教学研究成为了自己的业务需要,因此,教师教学研究、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与总结成了教师的自觉行为,团队力量得到加强,团队智慧得到较好地体现。   4.教学质量:由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在中考、统考中,取得了满意的成绩,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教学质量的巩固提高充满信心。   5.学生的发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长期能够自主高效地学习,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入更高学段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6.扭转了长期以来传统教学工作“高耗低效”局面,实现了“低耗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反思   1.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时间,领导和教师都要坚定信念,不能因为暂时的中考压力、同事质疑、收效不大而左右徘徊。   2.必须发挥集体的智慧,要不断增强集体合作的意识。   3.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点、面结合。仅有点上的研究与实践,会使我们的改革失去明确的方向,改革也不利于整体推进,更不能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仅有面上的研究与实践,会是我们改革走向空中楼阁,不会有实质性的发展,失败也是必然的。   4.领导重视是关键。任何教育教学改革,成在教师、败在领导。同时,争取教研部门和教育专家的指导、寻求合作研究单位共同参与都是推进改革的有效途径。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实验中学   周旭光校长:   电话:13304774603   邮箱: zhouxuguangbgs@126.com    刘志新副校长    电话:13015079595   邮箱: dsliuzhixin@126.com         2010年5月4日            科 目      年 月 日 第 节  课 题      讲课教师      年级 班  评 价 人     得 分      教学过程  评 价 内 容  评 价 权重   教 学   准 备   4分  1.按时候课,检查出勤并做记录  1  0  0   2.准备和调试教学设备  1  0  0   3.按要求下发“导学案”  2   0  0      教                   师                   教   40分  教学导入   4分  4.上课起立,师生问好  1  0  0   5.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  0  0   6.出示学习目标:目标简洁准确、切合学生实际  2  1  0   组织   自学   12分  7.注重学法指导,明确自学任务、要求、范围、时间  3  2  1   8.勤于巡视,认真督查;及时表扬好的、督促差生  3  2  0   9.关注中下等学生的自学情况,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6  4  3   组织   交流   16分  10.根据教学实际,能抓住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进行引导交流  3  2  
个人分类: 学导式创新教学|27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呼和浩特市大召寺的壁画(图)
sheep021 2011-2-17 14:26
呼和浩特市大召寺的壁画(图)
呼和浩特市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著名的玉泉井旁。大召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完工于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是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召庙。 大召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寺院座北向南,沿中轴线建有牌楼、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配殿、九间楼、厢房等建筑。附属建筑有乃琼庙、家庙等。大召的珍藏品极为丰富,银佛、龙雕、壁画被称为大召“三绝”。银佛即供奉在佛殿内的释迦牟尼像,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银佛之一。此外,大召的各种彩塑、金铜造像、巨幅唐卡、108部甘珠尔经卷,以及宗教活动使用的各种法器、面具等,也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大召不仅是一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景观。大召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内,蒙古语名“伊克召”,意思为“大庙”,始建于明代,是呼市内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   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由于召中供奉银制释迦牟尼像,所以当时也称银佛寺。呼和浩特的召庙数不胜数。其中著名的有大召、小召、席力图召、五塔寺召、乌素图召、巧尔其召等。大召有三绝:银佛、龙雕、壁画。   大召,藏传佛教寺庙,是呼和浩特地区乃至内蒙古地区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最广的寺院之一。又称“银佛寺”达赖三世曾在此主持了银佛的“开光法会”。大召始建于1578年(明万历六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其建筑从南到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经堂,佛殿,九间楼以及东西配殿组成,是呼和浩特市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 庇佑殿里的部分壁画: 可惜没导游介绍,自己去的,没看懂壁画的意义,哪位知道,不妨给个链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述一句各省GDP增长的事
热度 7 陈安博士 2011-2-15 19:11
  论GDP,小日本是真“小”了,新闻( 日本公布2010年GDP 比中国低4044亿美元 , http://msn.ynet.com/view.jsp?oid=76663119 )上说,日本的谁谁谁出来说“我们人均是你们的十倍”,似乎很不服气似的。   读着报道那语气,把中国的媒体给乐得上了天。   “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5日讯 随着2011年地方“两会”的渐次闭幕,各地2010年的GDP成绩单也陆续浮出水面。纵观各地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又有3个省份(陕西、内蒙古 、黑龙江)加入万亿GDP俱乐部,至此,全国共有17个省份GDP总量超过万亿元。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继续稳居前三甲,广东、 江苏GDP总量双双突破4万亿元。2010年GDP总量达到2万亿元以上的省份有6个。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江西、天津和山西2010年GDP总量都突破90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准万亿俱乐部。从GDP增速来看,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区市GDP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有28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增速。”   如此说来,上海市是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最慢的城市,应该把上海市长给灭了吧?太笨,连10%的增长速度都做不到,期末考试居然是全国倒数第一。   28个省市区的增速超过全国增速,太给力了!   不过,那3个拖后腿的地方究竟是哪里?怎么他们如此后进,一把把28个兄弟的努力全给抹杀了?!是不是省长们该下台死过?      不知道GDP的考核成绩出来后,总理会不会一脸苦笑呢?   明年的联合国会费再多交点吧?中国实在是太富了,要不把美国的联合国会费也替他们交上算了,省的每年美国国会哭穷啥的,没劲!或者干脆我们完全养着联合国也可以,钱真是多得没地花了。  
个人分类: 时论|319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北京、杭州、广东等真的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了吗?
热度 3 scaukzcai 2011-2-15 11:18
以下来自最近的新闻报道: 报道1: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5日讯 (记者孙丹)随着2011年地方“ 两会 ”的渐次闭幕,各地2010年的GDP“成绩单”也陆续浮出水面。纵观各地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又有3个省份(陕西、内蒙古 、黑龙江)加入“万亿GDP俱乐部”,至此,全国共有17个省份GDP总量超过万亿元。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继续稳居前三甲,广东、 江苏GDP总量双双突破4万亿元。2010年GDP总量达到2万亿元以上的省份有6个。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江西、天津和山西2010年GDP总量都突破90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准万亿俱乐部”。从GDP增速来看,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区市GDP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有28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增速。 为方便广大网友阅读和分析,中国经济网记者参考和梳理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地统计局网站及各省区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综合整理出各地GDP总量和增速数据(按GDP总量排序)。 1、广东 45472.83亿元 同比增长12.2% 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人均GDP折合接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报道2: 北京市统计局1月21日对外公布,2009年北京全年地区GDP增速达10.1%,超过预期实现双位增长, 全市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 报道3: 中新社杭州1月25日电(记者江耘 徐王俊) 据浙江省杭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杭州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86642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达68398元。 依全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水平双双突破1万美元,步入“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另据资料介绍 :《中国城市年鉴》总编组参照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出的城市现代化评价体系人均GNP的现代化标准为5000美元以上。按照这一标准,中等发达国家的名单包括:希腊、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科威特、韩国、阿根廷、乌拉圭、捷克、匈牙利、沙特阿拉伯。 疑问 :北京、杭州、广东整体上真的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了吗。我生活在广州,按理更加应该体会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可是在房价、物价、福利、环境质量、幸福指数、就业、国民素质等方面怎么天天见到的都是抱怨、叹气呢?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8995 次阅读|2 个评论
谁持长剑当空舞——风力发电机对气候的影响及对策
热度 2 sheep021 2011-2-12 10:06
风能曾被誉为清洁能源。中国也即将成为世界风电大国。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指出,内蒙古具备建设“风电三峡”的条件。到“十一五”末,内蒙古风电装机将达到800万千瓦,到“十二五”,将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达到三峡电站的装机规模。这些“大风车”不仅是草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正在将内蒙古的“风电三峡”梦想变为现实。 近几年来外地客人发现,驱车行驶在内蒙古境内,处处可见白色的“大风车”在旋转。成列成排的大风车威武壮观,恰似全副武装,即将奔赴前线的军阵。 但每次看随风起舞的大风车叶片就像一把把长剑一样,当空横舞,我都高兴不起来,隐约感觉到一架架迎风起舞的金属大风车,除了发电和装点草原之外,不可能对环境没有影响。总会默默念道:“谁持长剑当空舞”, 它究竟是正义的力量还是邪恶的势力?对附近的人、动物、植物、乃至环境气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不知道国家在大规模部署之前有没有相关评测。 遗憾的是,牧民们发现,风力发电机对局部的气候还是有影响的,风车阵列附近变得更干旱,冬天下雪很少,夏天下雨很少。   国外的一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现象,如:根据对大型风力发电站内发电机组和站区大气相互作用效应的模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称风力发电站可以改变当地的气候。《地球物理研究》杂志一篇文章的研究结果,在一个拥有1万台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发电厂内,其地表温度会上升0.7摄氏度。发电机叶片的转动会使空气中的潮气上升,而靠近地面的区域会变得温暖干燥。这对风力发电厂附近的农作物便会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噪声,电磁干扰及对微气候和生态影响都是风力发电的不足之处。 那么,风力发电机对气候的影响是否全是负面的呢?也不尽然,既然风力发电机会导致局部气候干旱,对于过度潮湿的区域来说,则是有利的。 最近,美国艾姆斯国家实验室和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风能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助一臂之力。这个研究团队的初步研究发现,由于风力发电机对农田周围气候所起的重要作用,它们对一些农作物的成长很有帮助。   在谈到他们的发现时,艾姆斯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农业气象专家吉恩·塔克莱说:“我们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我们相信风力发电机的确会对庄稼附近的小气候产生可衡量的影响。”   吉恩·塔克莱是农业气象学教授,担任爱荷华州立大学的气候科学项目主任。他强调说,研究显示,风力发电机缓慢移动的扇叶不仅能够发电,而且还可以引导空气向下输送。从本质上讲,穿越农田的空气起到了给农作物“洗澡”的作用,使其沐浴在更快和更冷的气流里。     “风力发电机产生的动荡气流可能会加快农作物和低层大气之间的自然交换过程,”吉恩·塔克莱解释道,“举个例子来说吧,,空气流量的增加将会加快自然热的交换,让庄稼在炎热的白天稍为凉爽一些,而到了晚上则暖和一点。既然这样,我们预期风力发电机在春天和秋天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它们将会给农作物保暖,以帮助防止霜冻。风力发电机还能够抵御初秋可能的霜冻,延长农作物的生长期。”   研究人员认为,农田附近的风力发电机或许还有其他好处。由于扇叶运转导致空气水分含量减少,从而缩短了真菌和毒素能够在植物叶子上生长的时间。它还能将农作物变得更干燥,减少庄稼收割后进行人工干燥所需要的时间,原先这是一个能源消耗量很大的过程。   “我们预期风力发电机的影响是微妙的,但在某些年份和某些情况下的作用可能是有效的。”吉恩·塔克莱指出,“当你想到夏天里连续数日为105华氏度(大约41摄氏度)的高温时,来自风力发电机的动荡气流将使温度降至100华氏度(大约38摄氏度)以下,这对庄稼的生长来说是极有益处的。”   因此,有理由相信,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将影响大气的自然流动,从而可能形成气候性干旱,特别是风力发电机附近区域的气候。这一现象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就像是一把利剑,坏人拿着就是凶器,好人拿着就是捍卫正义的武器。不过好人拿着,一不小心也会误伤自己。这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扬长避短,在发挥其发电功能的同时又克服其“干燥”功能。个人认为,将风力发电机部署在气候湿润的南方,特别是海上,而不是气候本来就干燥的北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长剑当空舞——大风车对气候的影响 风力发电机或可促进农作物生长 (图) 常识之谜--7. 风力发电 会影响气候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4 次阅读|2 个评论
百年极寒或可发生 :停滞的全球变暖对比
杨学祥 2011-1-24 05:36
百年极寒或可发生 辽宁日报 B06 访谈 2011.01.21 星期五 核心提示 世界各地正在遭受严寒、低温、暴雪的侵袭,英国、美国、印度灾害不断见诸报端,我国的新疆、内蒙古等北方地区的严寒、黄渤海冰冻、南方冻雨……一系列的低温天气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再联想去年的严寒,我们不禁要问,气候就此变冷了吗?真的出现了“千年极寒”? 受到“冷位相”的深刻影响,一个寒冷、多震、极端天气增多的时期将在未来30年内出现 辽宁日报:这个冬季全球极端天气如此之多,特别是北半球许多地区正经历寒冷和暴雪,这些气象现象之间是否是有关联的? 杨学祥:各地的低温严寒有地区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低温暴雪的范围如此之大,说明我们的北半球是“冷”字当头,正在经历极度寒冷的冬季阶段。 辽宁日报:从气象上来说,造成今冬严寒的原因是什么? 杨学祥:有气象专家认为,造成我国今冬的严寒的直接原因是北极冷气压的南移。这个冷气压是以一个很大的涡旋形式出现,气象上叫“极涡”。如果这个“极涡”南移,就容易把来自北极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带到中纬度地区,造成冷空气(寒潮)侵袭。 辽宁日报:这个“极涡”什么情况下易向南移动? 杨学祥:总的来看,全球的大气主要是受大洋上的冷、暖气团的影响。特别是四大洋中赤道面积极为广阔的太平洋,接受和储存太阳的能量最多,直接影响着全球的水汽交换,上空的气团又与洋流相互作用,形成了洋流在高、低纬度间环流及气团的移动,直接影响了各地的大气状况。我们发现,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且有规律变化可循的气团就是位于太平洋上空的一种高空气压流 “拉马德雷”,被称为 “太平洋十年涛动(PDO)”,它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形式持续20年至30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月亮赤纬角平均值偏大,产生强烈的大气潮汐和海洋潮汐的南北振荡,有利于北极极涡南移,导致中低纬度寒流频繁发生。 辽宁日报:目前是“冷位相”时期? 杨学祥:是的。在近100多年里,冷、暖位相是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1889-1924年是冷位相时期,1925-1946年是暖位相时期,这两段时期可能由于年代久远大家没有切实感受,而1947-1976年是冷位相时期,是很冷的,年纪大的人还会有印象,这段时期的寒冷甚至曾使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到来了。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就变了,1977-1999年成为暖位相时期,这个大家感受都比较深,这个时期冬天不太冷,大的火山、地震的发生也较少,“全球气候暖化”的结论由此深入人心;进入21世纪后,又进入了冷位相时期,特别是2004年后,以印尼大地震为重要信号,全球气候受到了“冷位相”的深刻影响,变暖的势头将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极端天气增多的时期将在未来30年内出现。 “拉尼娜”、强潮汐、太阳活动减弱联手制造了严寒 辽宁日报:如果说寒冷、多震是冷位相时期的一大特点和趋势,这让我们想起了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冰雪冻灾,2009-2010年冬季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而今年许多地区的低温、冻害是否可以看做是这种趋势的一个继续?是否在这冷位相的20多年里每个冬季都会出现低温灾害? 杨学祥:2008年初、2010年初、2011年初的冬天冻害严寒不断上演,说明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低温时期。但这并不是说未来一二十年每个冬季气温都会很低。低温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一个规律值得我们注意。历史记录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的那个冬季发生低温、冷害的几率很大。例如,1947-1976年的冷位相时期,我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这期间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至1955年1月、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都发生了低温冻害;特别是1977年1月强寒潮冷空气入侵,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各地最低温异常低,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辽宁日报:最近这几年好像也发生了“拉尼娜事件”。 杨学祥:在2007年秋季发生了拉尼娜事件,我们预计接下来的冬季发生低温冻害的可能性很大;2009年发生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我们由此撰文推测2009—2010冬季可能会出现低温寒冷,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2010年7月也发生了拉尼娜事件,目前全球多地区的低温也是一个回应。当然,“低温”的形成还有其他的因素可以参考,但冬季之前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考察对象,此时冬季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性会增大。 辽宁日报:那么,是否会出现低温和严冬还可以看哪些要素? 杨学祥:地球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太阳辐射的变化对地球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大气和空间物理学实验室研究人员表示,太阳最不活跃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全球温度下降了大约0.2-0.3摄氏度。比如在17世纪,地球经历了长时间低温期,欧洲甚至经历了“小冰河期”,而这段时期,太阳黑子活动极其微弱,甚至变得了无踪迹。天文学家发现,2008年至今太阳活动很不活跃,太阳黑子数量少,处于平静期,磁场更加微弱。 另外,日、月、地间的引力所引发的潮汐也是气候和天气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会直接影响大洋气团的状况。潮汐引发的海水流动对地壳产生巨大压力,极易产生火山、地震,而深海地震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直接影响表层温度,再通过洋流运动使全球气候变冷。如果太阳引发的潮汐振荡幅度会增强大气和海洋的南北对流,是北半球寒流频发的主要原因,那么月亮潮的适时叠加就是极端寒流发生的重要原因。 辽宁日报:太阳黑子有11年的变化周期,潮汐强弱有无规律可循? 杨学祥:除我们熟知的11年和22年周期外,太阳黑子还有约200年的变化周期,在这个周期里,会有60—80年的一段太阳活动的不活跃期,通常称之为延长极小期。从公元850年起,我们可以确定的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有五次之多,而最近的一次就是从2007年开始的。 我们又考察了这五段时间内的潮汐特点,发现又都出现了强潮汐的现象,即潮汐最大值和太阳黑子活动最低值在200年准周期变化中相重合,而这五段时间内又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寒冷期。所以,无论从作用机理上来说,还是从历史气候记录的变化规律来看,太阳活动和潮汐变化的共振效应对地球气候变化影响极大,太阳黑子活动和潮汐的178年周期对地球寒冷周期的影响非常值得关注。 百年极寒或可发生,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要做好变暖和变冷两种准备 辽宁日报:最近几年是潮汐的最大值? 杨学祥:潮汐也有诸如2.2年、11年、55年、178年、200年、1800年等多个周期,每个周期内都有最大值,这个最大值对地球都会有大小不同的影响。以200年周期来看,目前正处于高峰值阶段,按60年周期来看,依然处于高峰值。而目前的太阳黑子活动低值有可能与潮汐高峰配合,会形成新一轮的低温时期。 辽宁日报:在2010年夏天,就有2010-2011年的冬天可能会是“千年极寒”的说法,现在这个冬季已经到来了,确实很寒冷,是否达到了“千年”的程度? 杨学祥:15-17世纪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地球的小冰期,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千年极寒”,潮汐也达到了1800年周期的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弱。根据这个1800年的周期,到3100年才能重现小冰期时期。所以,目前“千年极寒”是不会发生的。但是,以200年太阳活动和潮汐调温的周期来看,一些地区会出现百年尺度的寒冷,比如英国气象部门称,今年可能是当地300年来最为严酷的寒冬。2010年12月份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低了近6℃。英国严寒为欧洲极寒的百年周期提供了证据。而根据潮汐准60年周期,并且2000-2035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冻害会在多个地区频繁发生,50-60年一遇极寒的发生有更大的可能。 辽宁日报:全球气候到底在“变暖”还是在“变冷”?到底该如何理解? 杨学祥:冷、暖都是相对的,就像高低一样,都要有一个基准和衡量的范围。如果说气候,就要从多年的数据比较和大的尺度来说:以千年尺度看,目前处于小冰期后的温暖期,并将继续持续300年,这是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从百年的时间尺度来说,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由于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形成一个暖化的阶段,人类活动的温室效应也加剧了这个暖化的过程。但2004年以后,受太阳活动、潮汐调温和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影响,冬季平均气温可能会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个明显的降低。 全球气候冷暖的变迁不是单向的,异常变暖之后,会有异常变冷出现。这也是地球自身动态调整的一个表现。历史记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效应只是全球气候暖化的一个因素,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辽宁日报:谢谢您的讲解,看来我们要对低温、冻害多做准备。 专家档案 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地球动力学研究,发表文章近百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地球各圈层能量交换过程与全球变化的关系”。2004年、2010年被聘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报记者/刘洪宇 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110121/lnrb638011.html 2010 年与 2005 年和 1998 年共同成为最热年 杨学祥 世界气象组织 20 日表示, 2010 年与 2005 年和 1998 年共同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世界气象组织在当天发表的一份公报中指出, 2010 年全球平均气温比 1961 年到 1990 年间的平均气温高出了 0.53 ° C ,比 2005 年和 1998 年分别高出了 0.01 ° C 和 0.02 ° C ,由于这三年间的差异过小,因此专家将 2010 年、 2005 年和 1998 年共同列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同时 2001 年到 2010 年也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表示,这些数据证实了全球气候显著变暖的趋势( 不如说是停滞不前的趋势 ) 。 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12日发布2010年气候相关指数,数据显示,2010年地球表面气温比二十世纪平均值高0.62摄氏度,与2005年并列自1880年有地球表面气温统计以来最热年份( 并没有持续上升 ) 。 全球气温的观测是有误差的,同一机构的观测精度只有 0.01 摄氏度 ,不同机构的观测误差高达 0.04 摄氏度 。 2010 年以前,国际气象组织以 2008 年为史上最热年,美国气象机构以 2005 年为史上最热年。今年国际气象组织观测标准的改变应该有合理的说明。 我在 2010 年 12 月指出, 2010 年处于潮汐 1800 年周期中的暖时段, 200 年周期的冷时段, 60 年周期的冷时段; 1998 年处于潮汐 1800 年周期中的暖时段, 200 年周期的冷时段, 60 年周期的暖时段。 2010 年重复 1998 年状态 (陡峭的直线上升) 的可能性不大,但千年极寒不会发生 。 2010 年的气温并没有创造新纪录,停滞性波动变化显示转折期的特征。 相关资料: 表 1 国际三大气候机构关于 1 — 10 月全球气温排序 来源 http://www.metoffice.gov.uk/corporate/pressoffice/2010/pr20101202b.html 序号 HadCRUT3 NOAA NCDC NASA GISS 新年 异常 * 新年 异常 * 新年 异常 * 1 2010 年 0.52 2010 年 0.54 2010 年 0.58 2 1998 年 0.52 2005 年 0.52 2005 年 0.56 3 2005 年 0.47 1998 年 0.50 2007 年 0.51 4 2003 年 0.46 2003 年 0.49 2009 年 0.50 5 2002 年 0.46 2002 年 0.48 2002 年 0.49 6 2009 年 0.44 2006 年 0.46 1998 年 0.49 7 2004 年 0.43 2009 年 0.46 2006 年 0.48 8 2006 年 0.43 2007 年 0.45 2003 年 0.48 9 2007 年 0.40 2004 年 0.45 2004 年 0.41 10 2001 年 0.40 2001 年 0.42 2001 年 0.40 11 1997 年 0.36 2008 年 0.38 2008 年 0.37 12 2008 年 0.31 1997 年 0.38 1997 年 0.32 13 1995 年 0.28 1999 年 0.32 1995 年 0.30 14 1999 年 0.26 1995 年 0.31 1990 年 0.29 15 1990 年 0.25 2000 年 0.29 1991 年 0.28 16 2000 年 0.24 1990 年 0.29 2000 年 0.26 17 1991 年 0.20 1991 年 0.24 1999 年 0.25 18 1983 年 0.19 1988 年 0.20 1988 年 0.24 19 1987 年 0.17 1987 年 0.20 1996 年 0.22 20 1994 年 0.17 1994 年 0.20 1987 年 0.20 * 异常:℃以上长期平均 C 。 注: HadCRUT3 英国气象局哈德利气候研究中心, NOAA NCDC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国家气候数据中心, NASA GISS 美国 国家航天航空局戈达德空间研究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6421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内蒙古东乌珠穆沁草原遭受11年来最大雪灾(1/7)
杨学祥 2011-1-22 14:53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草原遭受11年来最大雪灾 ( 1 /7) 2011年01月22日 09:26 这是厚厚的积雪覆盖着东乌珠穆沁旗的草原(1月20日摄)。位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草原牧区从去年入冬以来连降暴雪,积雪深度平均超过30厘米,是从1999到2000年冬季大雪灾后的又一次特大雪灾。目前,东乌珠穆沁旗4033万亩草场受灾严重,涉及44个嘎查(村)5485户牧民,雪灾造成100万头牲畜无法放牧,2万多牧民生活无法正常进行。东乌珠穆沁旗政府目前已经为1740户牧民发放了补贴饲料136.8万公斤,并调动大批铲车、拖拉机等设备为牧民清除道路积雪。驻地的武警锡林郭勒边防支队先后出动警力近600人次帮助牧民运送饲草料、粮食和煤炭。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17490_15020.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白梨 (30) 周宁
caotiansheng 2011-1-22 11:30
因产于北京,又称北京白梨。虽名为白梨,但实是秋子梨中优良品种。 京郊长陵镇是京白梨的主产区,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古南部及西北各地均有引种栽培。 该梨果实呈扁圆形,果皮淡黄色,果肉白色,肉质细脆,多汁,味甜,采收时即可食用。存放 10 余天后熟,果肉变柔软,汁增多,香气醇厚。果实一般较小,重约 75~117 克。 京白梨适宜在冷凉地区栽培,如在温暖地区种植,则品质下降。喜沙壤土,不耐瘠薄。一般 8 月底至 9 月初成熟。
个人分类: 淮河文化研究|2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呼伦贝尔(1)———额尔古纳
tangang 2011-1-7 19:23
内蒙古呼伦贝尔(1)———额尔古纳
从2008年7月到现在,笔者曾三次到过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参加野外地质工作,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呼盟大草原有的美景所折服。想将自己当时拍下的美景传上来,以供大家分享,留住美丽时刻。 内蒙古呼盟额尔古纳市(拉布大林)河 海拉尔广场 牙克石白桦林 鲜艳的蘑菇 内蒙古大草原是个美丽的地方,每年到了6月份以后,这里草长莺飞,环境极其秀美,吸引了来自祖国各个地方的游客,他们有的来自遥远的广西、云南,有的来自海边的青岛、烟台、大连。 但是,令人伤感的是,内蒙古大草原好多地方也面临着沙化的困境,好多地方由于过度放牧,基础建设弄得寸草不生。在这里,也呼吁一下大家,无论是当地的人们,还是来自祖国各个地方的游客,希望你们在观光的同时,注意保护我们美丽的大草原。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长剑当空舞——大风车对气候的影响
sheep021 2010-11-26 10:09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成列成排的大风车威武壮观,恰似全副武装,即将奔赴前线的军阵。 风能曾被誉为清洁能源。中国也即将成为世界风电大国。内蒙古大草原上一对对大风车竖了起来,威武壮观 但每次看到这美丽的大风车阵列,我都会高兴不起来,总会想起一句诗:谁持长剑当空舞(后来才知道原诗是谁持彩练当空舞)。 大风车上那巨大的风叶像不像一把把巨剑,当空起舞?它究竟是正义的力量还是邪恶的势力?对附近的人、动物、植物、乃至环境气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不知道国家在大规模部署之前有没有相关评测,那位读者若知道,烦请告诉我,先谢了! 个人隐约觉得不停转动的金属大风车,不可能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装点草原,除了发电,就只剩下好看而已。 大风车正在把内蒙古草原转成风电三峡 www.nmg.xinhuanet.com   近几年来外地客人发现,驱车行驶在内蒙古境内,处处可见白色的大风车在旋转,这些大风车不仅是草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正在将内蒙古的风电三峡梦变为现实。 谁能想到,曾经是恶劣气候象征的大风,如今却成了大自然赐予内蒙古的宝藏。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指出,内蒙古具备建设风电三峡的条件。到十一五末,内蒙古风电装机将达到800万千瓦,到十二五,将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达到三峡电站的装机规模。 风力发电对气候的影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白云近几年变的很干旱,冬天下雪很少,夏天下雨很少.   今天专门去网上查了相关的一些资料,发现还是有影响的.现将其摘录如下:   1.根据对大型风力发电站内发电机组和站区大气相互作用效应的模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称风力发电站可以改变当地的气候.   2.《地球物理研究》杂志一篇文章的研究结果,在一个拥有1万台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发电厂内,其地表温度会上升0.7摄氏度。发电机叶片的转动会使空气中的潮气上升,而靠近地面的区域会变得温暖干燥。这对风力发电厂附近的农作物便会造成不良影响,但对全球来说,这点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电脑模拟实验显示,只有超大型的风力发电厂才会影响天气,但也仅限于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附近区域。   4.视觉侵扰,噪声,电磁干扰及对微气候和生态影响都是风力发电的不足之处,但这些负面影响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而减少.   5. 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将影响大气的自然流动,从而可能形成气候性干旱,这一点值得引起人类警惕,并去深入研究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稀土之都”包头
pony1984621 2010-11-19 21:37
文 / 夕诚 3 月 13 日 ,《参考消息》转引俄罗斯报纸网的一篇新闻,题为《美开发大型稀土矿挑战中国》。报道中称美国人在爱达荷州及爱达荷州与蒙大拿州交界处发现了大型稀土矿,如此一来这将可能打破中国对稀土开采、加工和销售领域的事实垄断。 你可知道,稀土究竟是一种什么土?稀土又为何能够引起国际社会的如此关注? 稀土不是土 其实,稀土并不是土,也不仅指一种元素,而是一类典型的金属元素的统称。稀土之所以稀,是因为这些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少又相对分散,而且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一致,就像是十几个孪生兄弟一样,提取相当困难;之所以被称为土,是因为它们的氧化物多呈土状,无金属光泽,不溶于水。稀土就是元素周期表中的 15 种镧系元素(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以及化学性质与镧系元素相近的两个元素钪、钇的统称,共计 17 种。 稀土有着与众不同的光、电、磁、超导、催化、活性等优异性能,就像是人体内的维生素一样,虽然用量不大,但是如果在其他材料中加入适量的这些元素,便可以组合成多种多样性能各异的新型材料,因此具有工业维生素、 21 世纪黄金 、 未来元素等美誉,并同钨、铜、铀钍、钽铌一起被誉为五朵金花。 稀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冶金、机械、能源、化工、军事等多个领域,主要用来制作发光荧光材料、永磁材料、合金材料、超导材料、微电子材料、催化剂等。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可别小看了它们的功能,有了它们便可以大幅提高制造坦克、飞机和导弹的钢材及钛合金、铝合金、镁合金等多种合金材料的战斗性能,如果缺了它们,可能就无法制造精密的制导武器了。有资料显示,当今世界每五项发明专利中便有一项和稀土有关,甚至有学者提出了没有稀土就没有高新技术的观点,可见稀土对于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及国家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不仅如此,农业和医学等越来越多的领域也开始重视稀土元素的使用。由于稀土具有类似微量元素的性质,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种子萌发,促进根系的生长和植物的光合作用,现今我国一些地方的农民已经开始使用含有稀土元素的农药与化肥。在医学上,实验表明稀土能选择性地破坏癌变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对抗人类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又可促进正常细胞的生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稀土元素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抗癌新星! 稀土的分布 稀土资源不但稀少,而且在世界上的分布极其不均匀。目前,已经探明的稀土资源储量较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印度等。 而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现已在内蒙、云南、福建、四川、广东等 19 个省区找到了各种类型的稀土矿床,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大、品种最齐全、生产规模最大、消费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是名符其实的稀土大国。 1992 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时就曾谈到: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句话不仅道破了中国稀土大国的地位,同时也是对我国稀土工业发展提出的殷切的期望。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始终未能成为稀土强国,由于缺乏专利技术而未能对稀土进行深加工,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受到限制,资源优势没能够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国际上始终没有取得稀土定价权。稀土虽然不是土,但长期的出口却卖了个土价钱! 数据显示,我国现在占据了全球 95% 以上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全球 95% 的稀土都是由中国生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深知稀土资源的战略意义,不开采本国稀土,而是从中国大量进口然后作为自己的战略储备。根据美国矿务部 1998 年的统计,中国的稀土资源约占全球稀土资源的 80% ,但到了 2005 年,中国所占的比重已经降为 58% 左右。 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稀土战略储备,以备未来之需。 3 月 9 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的一篇题为《稀土成中国 21 世纪经济武器》的文章中指出:中国稀土垄断大国的地位决定其掌握着技术未来的钥匙,这一主导地位将使中国控制消费类电子和绿色技术的未来。虽然媒体如此评论,但实际情况还需要看我国能否在稀土资源方面多做一些工作,要想我的稀土我做主,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包头的稀土 我国主要稀土矿有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江西赣州稀土矿、福建长汀稀土矿、山东微山稀土矿、四川冕宁稀土矿等,其中包头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山。业内有句话:世界稀土在中国,中国稀土在包头。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的稀土资源工业储量约 9261 万吨(稀土氧化物),但我国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矿就占到了占到世界的 62% 、中国的 87.1% 。因此,包头这一稀土之都的称号当之无愧!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曾被人称为美丽的草原钢城。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距内蒙古省府呼和浩特 178 公里。内蒙人常常用扬眉吐气来自豪地形容自己的家乡,因为这个词是指内蒙有四宝:羊绒、煤炭、稀土和天然气,这里的稀土主要就产在包头市。 包头市稀土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的稀土资源储量为 1 亿吨 ( 稀土氧化物 ) ,目前有稀土企业 80 多家,可生产 200 多个品种 1000 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产品出口量占全国 60% 以上,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基地。 当然,包头不仅有稀土,其他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而且种类较多,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有 30 多种。总体而言,包头北部多铜、金和煤,中部多铁、锰,南部多金、煤、油气。而这里的稀土矿通常都是伴生矿,也就是稀土和其他金属矿共生,如白云鄂博的稀土矿,其实它主要是产铁矿石,因为伴生有稀土资源而且达到了工业利用的价值,所以现在被大力开发。 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扶持稀土行业的发展, 1992 年 11 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唯一冠有稀土专业名称的高新区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包头市成立。同时,包头现在拥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研究机构包头稀土研究院,拥有 16 个稀土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专业科技人员近 2000 名,占全国稀土科技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包头的发展离不开稀土,稀土的发展离不开宣传。为了塑造稀土之都的形象,树立自己的国际地位,包头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其知名度。比如举办 国际稀土节 、稀土产业发展论坛等,邀请国内外稀土界的著名学者、企业和科研院所参加,共商发展大计,开展学术交流和贸易合作。 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包头稀土已全部占据,发展之势不可阻挡,作为中国稀土行业的龙头老大,有责任也有能力带动整个产业链迅速繁荣,同时,建立国家稀土储备的重担也将落在包头的肩上。 2010 年初,内蒙古包钢稀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实施包头稀土原料产品战略储备的方案被批准,这一举措被看作是我国稀土储备制度的正式建立。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市长呼尔查呼吁我国尽快制定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建立国家级稀土资源储备库,并建议把包头建成我国最大的稀土产业发展应用基地。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国家对稀土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有能力发挥好稀土的资源优势,在国际上重新找回稀土定价的发言权。原文作于 2010 年 3 月 18 日 。
个人分类: 科普写作|6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夏天去了内蒙古大草原
zhangyuxiu 2010-11-5 13:33
这是草原上的蒙古包 牧民们在摔跤 这是内蒙古大草原的小苹果 这是我骑过的马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00 次阅读|4 个评论
蒙古行,草原伤
frangky 2010-9-2 22:09
申请科学网博客已经好长一段时间了,也拜读过多位老师的博文,可是思维枯竭一直困扰着我,始终没有勇气写下自己的第一篇博文。终于,感觉这个素材不错,有太多太多的心里话想要跟大家说说,便忐忑写下冗冗万字,希望与大家共同分享。为免导致大家产生视觉疲劳,将分段续写。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蒙古行,草原伤 东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调查 序言 借学校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支持项目之东风,我与本院另外 5名研究生同学一起申请了一个项目中国东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调查。但是由于暑假是我们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实验黄金期,因而一再耽误,直到8月6日才仓促出行,而且我们8月15号就正式开学,因此也只有我一个研究生外加一个大三的本科师弟一起上路,最终我们于8月13日完成调查返回学校,历时7天,共行程约3000公里,路途遥远,时间紧张,有走马观花之嫌,检讨在先。 1、 出发 出发前,我们制作了 T恤衫,T恤衫在真维斯购买,19元/件。另外左袖口印山校徽, 背上印上校名,8元/件。提前两天去买车票,2623次,大连始发,终到满洲里,正常从 长春发车时间下午17:35,硬座和硬卧均已售罄,仅有站票,唯有祈求上车捡个空座。 出发前合影壮行,后排右三为在下,右一为师弟。 出发当天,学院研究生会同学为咱们送行并合影留恋。我们下午四点从学校出发,我估算了一下,坐公交车30分钟到火车站,另外考虑到此类火车必定晚点,故我们刚好能在上车之前在站前吃上晚饭。然而,公交堵车(在长春属偶然情况),我们4:50才到达火车站,在出站口瞅了一眼电子显示屏:2623,正点!于是,我们与晚饭失之交臂。进入第2 候车室,人山人海,而且很多人手里都是拿着站票,基本断绝了我捡座位的念头。 17:15,候车室显示屏突然提示:2623,大连满洲里,晚点20分,我立马崩溃,顿时觉得肚子好饿。火车终于在17:55分驶出长春站,我俩也在车上找到了一个空座位,总算是心里有了一些安慰,而我也暂时忘记了饥饿和没有座位的痛苦,因为我的手机(诺基亚7100S)不争气的死机了,原因是我8个多月来没有删除过短信共有3016条短信息存储,导致储存不了新短信,于是我想使用收件箱全部删除,才删除了70多条就死机了,毫无反应。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使我措手不及,抠下电池再重启也是开机即死,折腾半天我最终泄气,而此时饿魔又来袭。正巧列车服务员推着餐车徐徐走来,心中不由一阵感激,但是仅仅维持了几秒钟,因为一荤一素的盒饭售价20元让我吃得极不舒坦,然而师弟却是有备而来,把午饭捱到两点多才吃,而且很饱。狼吞虎咽了盒饭,感觉好点,而此时手机竟也神奇的恢复正常,不过我再也不敢动那一大堆短信。三个多小时后,车到哈尔滨,乘客下多上少,于是我也落上了个座位。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春坤山的石与花
cuncaoxin 2010-7-21 19:38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3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个平凡人的科研路(三):三年的项目结束了
fisherray 2010-5-21 22:27
就要离开德国回北京了,今天是在德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历时三年的项目即将结束。一辈子能有几个三年呢?回想过去三年的点点滴滴,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三年前,我研二,每日没心没肺的吃饭睡觉打游戏。三年后,我博二,每日担心文章会不会被拒,明年能不能按时毕业。 三年前,导师打电话给在老家的我,问我愿不愿意做这个项目。三年后,我回想起来,导师的这个电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没这个项目,我肯定不会读博,从此和科研彻底无缘。 三年前,我在大学同学的公司兼职,他跟我说,别读研了,跟我干吧,做科研你一辈子都挣不了这么多钱。我不置可否,即使自己不想一辈子科研。三年后,同学开上了30万的superb,我却找到了科研的乐趣,快乐的做着科研。 三年前,我还沉迷于网游,魔兽世界里我是主坦克和raid leader,每天10小时以上在线。三年后,游戏里的网友多数不见了踪影,以前一起玩的同学也不再有时间玩网游,聊的话题多半是买房、结婚、生孩子。 三年前,第一次见德国导师,交流要靠liya师姐翻译。三年后,为一篇文章跟德国导师讨论数次,最长一次说了两个多小时。 三年前,硕士开题报告,所里老师提了很多意见,很紧张。三年后,做英语报告挺镇静,问题都听懂了,就是报告内容太少。 三年前,第一篇中文文章接收。三年后,第一次投稿英语文章被拒。扩充内容,变成了两篇,以前被拒的那篇变成了现在的一节。被拒也难怪。 三年前,项目kick-off meeting第一次见到小本,我们用英语交流。三年后,小本学会了中文。他准备一年多的文章也已经被Science接收。 三年前,初去内蒙做试验,觉的项目组朱老师和司机左师傅都很凶。三年后,觉的朱老师人很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左师傅是回民,被邀请吃了这辈子第一次穆斯林餐。 三年前,我对观测仪器一窍不通。三年后,可以一个人去野外把仪器安装好。遇到过各种问题,也可以一一解决好。 三年前,第一次见项目搭档David,很陌生。三年后,我跟他说,以后去中国玩的时候一定一定要联系我。 三年前,科研上什么都不懂,还谁也不服。三年后,稍微懂了点科研是怎么回事,觉的自己还差的很远很远。 三年前,我还是个没坐过飞机的土老冒,去过最南的地方就是家乡--河南安阳。三年后,我已往返德国4次,最南去过厦门,最高去过5000米的青藏高原,去过雅鲁藏布江,等等等等。 三年前,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北京,就想到处跑跑。三年后,就想在北京待着。因为这三年里,不是在内蒙,就是在德国,再不然就是在路上。08年有近30天是在长途车或飞机上度过的。 三年前,我羡慕别人炒股赚了大钱。三年后,我买的基金仍被套着,因为我是站在高岗上的旗手。(本人在2007年10月16日股市历史最高6100点敲锣打鼓的入场) 三年前,我是不谙人情事故的楞小子。三年后,我明白了,同样的事儿,有人办的完美,有人能办砸。遇到事儿要多想想。 三年前,由于沉迷游戏,我被结束了上一段感情,前女友把我的QQ加进了黑名单。三年后,我有了老婆,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每天开开心心的过日子。虽然我们已经认识15年,可我庆幸我俩在合适的时间重新相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是最适合彼此的。 三年前,我什么家务事都不会干,也不想干,懒。三年后,野外观测锻炼了我,这种锻炼不止表现在科研上,我还想考个厨师资格证。 三年前,老婆义无反顾的嫁给了一无所有的我。三年后,老婆戏言,三年前傻呀,不过选择对了。我心说,三年前我不傻,所以抓住机会了。 三年前,老妈潜意识中认为老婆高攀了我,她的依据是本科学校的好坏。三年后,她意识到,正好相反,老婆才是我的贵人。 三年前,脾气很臭,像个一点就着的炸药桶。三年后,和老婆彼此磨合,性格已经温和很多。 三年前,从没想过什么时候会有自己的家。三年后,终于可以把爸妈岳母岳父接到北京一起过年。 三年前,对未来一片迷茫。三年后,未来仍充满未知数,可心中已经有了一条路。。。
个人分类: 科研路|3673 次阅读|4 个评论
呼和小记(一):粗糙的砖茶
geobob 2010-5-7 02:04
题记:暑假回家没住几天就呆不住了,每天睡大觉,清醒的时候便看一会儿诗经,每每读到到佳篇美文辄赞叹不已,美妙而不可言,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然而似乎原封不动地记住这些字句很难,以前为了无痛苦地记住这些,曾经把喜爱的诗词作了桌面,这样每天开机关机各看一次,一个星期自然记住。然而回家看了诗经,除了以为妙绝外,一首也不曾记住,只依稀地记住自己很喜欢的一句: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么美丽的一句,便是我十多天的全部收获。恰好问到C君近况,让我没事就来呼市.既如此,就去看望一下诸兄,以叙别后之谊。于是决定返回北京前去一趟 说来惭愧,作为一内蒙人,我居然之前从未去过呼和浩特。大街上颇有情趣和特色的蒙汉结合风格的小楼,以及所有商店牌匾都用蒙汉双文书写,看到麦当劳肯德鸡也都写了蒙文。 早早叮咛C兄不要早去,等我快要进了城再去,C兄不听结果去了很早,等我很久接近十二点才到达目的地,C兄君见我便说赶紧吃饭去,饥肠咕噜受不了了。一年半没见,C兄瘦了不少,目测不足170,住了几天得以猜测怕是期间为了某个女生而衣带渐宽.. 和C兄乘公交回到内蒙古大学,这里的公交多数是蒙汉双语;连同G兄,弟兄仨在学校边上的东北餐馆吃了顿饭,二兄问要喝酒否?我想了想说还是不要喝了,既然一直对喝酒没有天赋,我还打算戒酒了呢。恰好G兄也推荐这里的茶很不错,难得一喝的砖茶,大概是天下制作最为粗糙价格最为便宜的茶了,以至于只可能在某些餐馆的免费茶水里才有,甚至似乎更多的餐馆连免费茶都不愿意用这种茶叶的。 这种茶虽然没经过特殊处理,不会有特别的香味,但是纯天然不加辅料,粗大的茶枝大片的茶叶交错在一起如同铁板一样坚硬,非刀砍斧劈而奈何不得,然而取作一小块弄碎加上沸水,深红接近土黄色的颜色,杯底偶见不小心倒出的一截粗大的茶枝纯朴厚实的味道,是略显轻浮的好茶所不具备的踏实的味道,或者叫做泥土的芬芳最为恰当了。 好比见惯了北京使用护肤霜打着领带头发湿湿的周末在健身房度日的小白脸,然后看到了西北老乡们穿着短袄露出由于长年劳作而成的结实黝黑的肌肉.... 记得《红楼梦》里曾经说, 对于喝茶,一杯是品茶,两杯是解渴,三杯是饮驴 ;红楼梦里高墙内的这些资产阶级小姐们,日子过的太舒适,整日价东吃西吃东玩西玩的,大概都由于吃的太好,所以身体都不大好,由于整天不断吃所以肚子空余的地方连两杯茶都放不下,所以她们眼里觉得三杯茶的肚子好比一头驴了,其实是她们从未体会过真正的生活,失去了很多乐趣.... 然而对于砖茶, 我觉得何止三杯,何止那种直径不过3厘米的茶杯,必须是粗瓷碗盛来,深褐色接近新鲜土壤的颜色,厚重的朴实芬芳营造的缥缈之中,横着几枝粗大的茶枝,端起来扬着脖子大口地喝着,几位好友一小相逢,不拘小节,谈笑风生,间有某位弟兄的脏话,如同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岂不爽哉?岂是那些小姐们樱桃小口不饥不饿无聊闲得发慌的状态下强迫自己喝茶的滋味所能比拟?所以凡事在于乐在其中而忘乎所以,不在于事物本身,在乎其情也... 2006孟夏
个人分类: 天涯何处--且行且纪|3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0中国机器人大赛
热度 1 xiegming 2010-5-6 14:15
再转载一个消息,关于今年的中国机器人大赛。据说这个地方其实是沙漠,没有大草原,交通也不便,同时和工学院安排的夏令营时间上有些冲突。 2010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 7月18日-20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主办单位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 RoboCup中国委员会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管理委员会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支持单位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 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 主席团 主 席: 孙增圻(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 陈志敏(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 包崇明(鄂尔多斯市副市长) 副主席: 原 魁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自动所研究员) 徐心和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东北大学教授) 郑志强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杨宜民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工业大学教授) 陈小平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 朱纪洪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 初 玉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博士,高级工程师) 蔺 健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张振华(鄂尔多斯职业学院院长,教授) 查干巴特尔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院长) 顾问委员会 戴汝为 院士,中科院自动化所 张 钹 院士,清华大学 吴宏鑫 院士,航天科技集团502所 蔡鹤皋 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欧阳自远 院士,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郑南宁 院士,西安交通大学 陈国良 院士,中国科技大学 李 明 院士,航空601所 封锡盛 院士,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 徐扬生 院士,香港中文大学 吴启迪 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 赵玉海 主任,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王煦法 教授,中国科技大学 谈大龙 研究员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 贾培发 教授,清华大学 蔡自兴 教授,中南大学 席裕庚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龚振邦 教授,上海大学 王田苗 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越超 研究员,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 汪劲松 教授,清华大学 谭 民 研究员,中科院自动化所 褚 健 教授,浙江大学 黄 强 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谈自忠 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 李泽湘 教授,香港科技大学 技术委员会 陈小平(RoboCup仿真组,家庭机器人仿真) 熊 蓉(RoboCup小型组) 刘斐(RoboCup中型组) 王启宁(RoboCup 标准平台组) 刘 莉(RoboCup 类人组) 郑志强(RoboCup 救援机器人组) 彭 军(RoboCup 救援仿真组) 陈万米(RoboCup 家庭组,家庭服务机器人) 高大志(FIRA 小型组) 李孝安(FIRA 仿真组) 朱纪洪(空中机器人) 谢广明(机器人水球) 徐桂云(双足竞步机器人) 黄英亮(舞蹈机器人) 佟国峰(微软足球机器人仿真) 王 野(机器人武术擂台赛) 林锦国(机器人游中国) 许恩江(助老机器人) 孙丽萍(医疗与服务机器人) 刘文智(机器人水底采矿及水中巡游) 关键日期 ?? 机器人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0年6月15日,网上( www.rcccaa.org )报名。 ?? 比赛活动的具体安排将在网上( www.rcccaa.org )公布。 联系人 钱宗华 北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100084,010-62788939(O),010-62784458(H),13521657823, qianzh@tsinghua.edu.cn 殷磊磊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管委会 017000 04778587033(0) 13847796464 Yinlai777@yahoo.cn 网址: www.rcccaa.org
个人分类: 机器人比赛|4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格日乐摄影作品
cuncaoxin 2010-3-11 22:23
  格日乐摄影作品 转载自: 《香港特区画报》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khuabao 格日樂,女,蒙古族。包頭市檔案館館員,市政協委員,擔負著包頭市重大活動的拍照存檔工作,國家檔案攝影研究會會員。其攝影作品多次在《民族畫報》、《人像攝影》、《中國檔案報》等國家級刊物發表 。 套马 作者:格日乐 天光 作者:格日乐 我拍的照片:摄影家格日乐(左二)、剪纸艺术家要红霞(左三)、剪纸艺术家张丽(右一)
个人分类: 书画艺术|3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小导游带给我的思考
boxcar 2010-2-5 07:21
暑假去内蒙古的包头参加了一天某学会分会的理事会工作会议,一天的会议之后,我们受到会议承办单位的热情款待,帮助安排了在内蒙的一系列旅游:先游览了鄂尔多斯的响沙湾和成吉思汗陵,随后又驱车数百公里去了乌兰察布盟察哈尔右翼中旗的辉腾希勒草原,这些旅游地确实值得一游。整个旅游过程中是由一个20多岁的年轻男导游带队。这个小导游一路的行为带给我不少思考。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那两天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赶路,真正在旅游点儿获得的时间其实很有限,导游给安排或重点推介的旅游内容就很重要了。这个小导游很有意思,在推介那些价格不菲的节目时,他可以不厌其烦地说几遍,会反复强调他推介的节目如何的必要,但却很少听他讲风土人情和景点的传说故事。从他的话里听来,似乎滑沙不玩儿是很遗憾的;不吃烤全羊是很可惜的,一桌不上一只羊是吃不饱的(其实我们4桌人也没吃光一只);去黄花沟骑马是不如在九十九泉度假村骑马安全的等等。 有过旅游经历的人谁都明白,导游们做出的安排就是要大家去定点消费,游客们消费得越多,导游拿到的回扣也越多,这早就是冒出水面很高的潜规则了,不能赞同和提倡,但可以理解。这个小导游自然已经深谙此潜规则,所以极力鼓动大家去和他有业务联系、回扣有保障的点儿上去消费。只是由于他的这些做法太过明显,态度又非常不耐烦,结果一路上和我们这些游客之间冲突不断。我出门旅游的次数不多,见识不广,但以前也见过一些比较资深的导游,他们也会鼓动你去消费,但做得比较隐蔽,通常能通过讲一些故事的办法把当地的名胜和特产海夸一番,让你对其非常神往,自然就主动地去消费了。遇到和游客意见不统一,资深些的导游一般会比较耐心地和大家商量,寻求妥协,这样最多有效的不快,不会有大的冲突。作为导游,想办法让游客玩得痛快、钱花得开心是最重要的。这些其实才是做导游应该遵循的规则。相比之下,这个小导游的做法就显得太露骨了,以至于大家都一致认为,他太急于拿回扣赚钱了,被看透的结果是旅游的过程中挠具不断,小导游的杯具就是这次带团并没有如愿赚到回扣。 这个小导游至少带给我如下启示: (1)做人不能太急功近利; (2)业务精纯很重要,即使用行业潜规则,也要有好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 (3)现在的一些80后年轻人有些太浮躁、似乎太急于发财了; (4)在玩儿潜规则之前,应该先学会并遵守规则。
个人分类: 社会|4284 次阅读|9 个评论
内蒙古村庄设等级制 身份歧视引村民不满(转载)
huangtao07 2009-12-10 16:48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25分报道,在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的尹六窑村,很多年轻人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不仅会考虑对方的人品、相貌,还会考虑对方在村里的等级。 按照尹六窑村的规定,把全体村民划分为一到五个等级,在分配土地补偿款和集体福利的时候,按照所划分的等级予以分配。一等村民能够世世代代享受一等待遇。这种身份歧视引发了村民的强烈不满。 近年来,随着包头市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尹六窑村大部分集体土地被征用,也领到了大量土地补偿款。但是在分配土地补偿款时,村委会考虑的不是村民被征用土地的数量和人口,而是村民所处的等级。 记者:63年以前在这里落户的属于一等村民? 村民:落户的是一等村民。子子孙孙全是一等。 记者:他们的子子孙孙都是一等村民? 村民:过去的世袭制,太不公平了。 记者:二等村民生的孩子,他们子子孙孙都是二等村民。 村民:对,二等村民的范围就是包含63年到75年,三等是76年到85年,86年到96年是四等,96年以后就五等。 如果是一等村民,就享受100%的分配;若是二等到四等的村民,则按补偿款的85%、70%、50%比例分配;若是五等村民就什么都没有。有村民反映,位于昆都伦水库上游的桃而湾村,因为经常遭遇洪水,在地政府统一安排下于1985年、1997年分两次移民。其中在尹六窑村共安置四十多人。 当地政府曾专门下文规定,移民享有本村村民同等待遇,但是在村里划分等级时,几乎全部被划分为三等或四等村民。相同情况的还有1977年从全巴图乡移民的四十多人。虽然都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虽然多少年来所尽的义务都是一样,但他们和一等村民的待遇却明显不同。 村民:2007年村委会分了四项款。都是按等级分配的。为什么?一样样的土地,一样样的承包田还分,为什么成了两样了,这不是欺负人吗?以多欺少啊。 据了解,在包头市郊,这样实行等级制的村子还有很多,用来分配土地补偿款和集体福利的等级制进而演化成一种身份的象征,也使村民间的关系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甚至年轻人择偶也会将此条件考虑在内。 村民:如果是一等村民的姑娘不能嫁给二、三四等村民的儿子。二、三、四等村民的姑娘愿意嫁给一等村民,嫁给他就是一等村民。找个一等村民多好,可是一等村民绝对不能找到二、三、四等村民的女儿,要门当户对。 虽然等级制让部分村民强烈不满,但由于一等村民占了村民的大多数,因此在村民大会推翻这样制度几乎不可能。 尹六窑村村长尹建刚:不是我们自己分的,97年分的,已经十几年了。 记者:您觉得合理吗? 尹建刚:周围的几个村子都有等级,这东西是合情不合法的。 记者:如果说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是不是应该废除掉? 尹建刚:少数服从多数的,不知道你看没看。 村委会是否有权制定等级制分配方案?这样的做法侵害了村民的哪些合法权益?相关法律人士和专家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了村民自治的法律地位,但同时规定村规民约、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一等以外的村民履行了村里的各种义务,理应具有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这是公民的一种基本权利,不属于村民自治事项,不能通过村民集体表决、村规民约等方式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副研究员翁鸣:他们就是误解了这个村民自治,村民自治不能超越国家的法律作出的决定,一定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的规定。 记者:征地方补偿款的分配是不是能用三六九等分配? 翁鸣:不能够,我到过很多农村,还第一次听说这样的情况,城市扩建了,我占用你的土地,根据你土地和人口来补偿。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王宝明:村民自治应该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自治,民主并不是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不是简单的表决的过程,这种做法会带来很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平等、身份歧视,这确实是现在民主法制的理念不能容忍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这个有点像工资里的年资贡献,年头长工资就高,你可能在某一点或者某种福利上你可能有一定的优惠,但是你绝不能形成一种歧视,身份上的歧视,不能够影响其他,不能把它作为社会身份的差别。 尹六窑16栋新村住宅楼日前竣工,分配方案仍旧依照等级制制定,这就意味着一等以外的村民在蒙受身份歧视的同时,还将要蒙受更大的经济损失。今天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这一事件的进展,欢迎继续关注。
个人分类: 历史哲学|2458 次阅读|1 个评论
内蒙古黄梁岗风景
wangql 2009-8-19 18:49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阿斯哈图石林
wangql 2009-8-19 18:4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16 次阅读|2 个评论
内蒙古大草原之行(1)
热度 1 boxcar 2009-8-17 17:48
前几天去内蒙古的包头开会,会务组安排了在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盟的几个景点游览,现把部分照片贴上来,以飨各位博友。 我是乘火车去的,穿越了通辽市(原哲里木盟)、赤峰市(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和呼和浩特市到达包头市,所以路上看到了一些草原风光。 近处的草原、远处的苞米地和沙化的山丘,这就是如今的内蒙古。 内蒙古的大瓜子是很有名气的,这成片的向日葵也是草原靓丽的风景: 沙丘离铁路已经不远了: 草原小站桑根达来: 天然的牧场: 风力发电,大有可为:
个人分类: 青春年小|5304 次阅读|4 个评论
达赉湖记忆
nbsgdsb 2009-5-16 22:32
忙过了前一阵子,最近终于相对轻松下来。 还是重复并完善着以前的事情,也是一如既往的认真努力。但是,人要是在家里憋久了,真是会腰酸背痛腿抽筋的。 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跑野外了,虽然一直有去的冲动,但是由于工作原因,只能用品味以前野外之旅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希望我的野外之行早日到来! 我的硕士论文是在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完成的,对所以这一片草原,我有着特殊的感情。 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西部,北邻俄罗斯邦,南与蒙古国相接,出于中蒙俄三国交界处,为人与生物圈加盟保护区,拉姆萨尔公约保护区,并与蒙古达乌尔保护区、俄罗斯达乌尔斯基保护区共同组成了CMR达乌尔国际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除了有广阔无垠的草原之外,还有达赉湖(呼伦湖)、贝尔湖、新达赉湖、乌兰诺尔、乌尔逊河、克鲁伦河入湖口等河流,大小型湖泊以及湖河岸漫滩湿地等。 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珍禽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保护区内的湖泊、河流湿地和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以及达赉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在保护区内栖息繁殖和迁徙过境的水禽和濒危珍稀物种众多。 达赉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贝尔湖也是著名的跨国湖,达赉湖和贝尔湖之间,连接着乌尔逊河,养育了这一片丰盛肥美的大草原。由于达赉湖也叫呼伦湖,这片草原就取两湖的名字,叫做呼伦贝尔草原了。 在大草原上近3年的工作,不仅让我体会到了牧马放羊的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豁达善良,更让我感受颇深的是他们的环保意识,这是一种真正地把大自然当做自己的母亲般的爱护,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达赉湖风景优美,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夕阳西下,鸟儿回家啦 夕阳斜照成吉思汗拴马桩 贝尔湖的日落和渔民 独自站在湖岸边的遗鸥 大群的蒙古瞪羚(不过现在已经看不到这么大的群了) 可爱的小狼崽 振翅起飞的大天鹅夫妇 下面的野外工作照是2007-10-4,我在达赉湖边做动植物调查时拍下的。 看到这些照片,真的很怀念在大草原上度过的那些日日夜夜! 秋冬之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天气转凉。但是浩瀚的达赖湖,宽广无垠的大草原,蓝天白云还有羊群,让人感觉不到凉意,体会到的只是博大的胸襟和包容一切的大自然之美。 带着管护站的小狗一起爬双山子,浩淼的达赖湖尽收眼底,有点水天一色的感觉。 爬上去后,我很兴奋,小狗也很高兴 一只掉队的小孤羊 湖边观鸟,野外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我已经乐在其中 在达赉湖这三年的工作和学习,真的让我学习了很多,成熟了很多,也进步了很多。 这里是我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应该感谢在我的工作中,为我提供帮助的人们,没有他们的帮助、批评甚至谩骂,就不会有我的成长。最后也谨以此博文,表达我对他们的感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092 次阅读|3 个评论
游牧文化:草原的命根(转贴)
kerer009 2009-3-16 12:37
转贴来源:http://www.fon.org.cn/content.php?aid=9185 游牧文化:草原的命根--探究草原荒漠化与尘沙暴的根源 本讲公民教员:刘书润 刘书润是一个传奇人物,整整一年在草原不带一分钱的流浪造就了一位草原生态专家,长达四十年野外考察的经历,踏遍内蒙的每一片草原。他曾是国家在内蒙与西藏的畜牧业专家,最后却转向了生态的呼吁者。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呼吁全面恢复游牧,并称消灭游牧文化等于毁灭草原,草原荒漠化与沙尘暴的根源是文化荒漠化。所到之处,他的演讲让听众震惊,也体会了独立思考的威力。 通过此讲公民读者可对文化多元化的意义有深入认识,也可对中国的内蒙草原有清楚的认识,“沙尘暴是如何起来的”这个问题也有了真实的答案。 *人类社会由游牧到定居,到农业,到工业,到城市化,好像是人类发展的必经之路,草原也不应该例外。其实这是偏见,小农的偏见. *游牧呢,就是它当地来讲,经过多年选择,利用草原最经济最实惠,而且是效率最高的一种经营方式。却被我们消灭了。 *所以现在来讲牲畜的载畜量,首先得把载官量搞清楚,现在减牲畜还不如减官。减一个官,我估算能减一万只羊对草地的压力。 *干旱,但有时一二个小时下完一年的雨量,全球最大降雨量也在这儿。气候剧变,全球所有灾难都在内蒙可以找到,是各种因子过渡与交汇区,也是多灾区。 *成吉思汗公布了世界最早的自然保护法。 草原究竟产什么 我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生态学系,当年中科院院士李继侗是中国生态学权威,他发现生态学在草原发展是最迅速的,草原是生态学的温床,于是毅然把生态学搬到内蒙古大学,当时内蒙古还没有大学,乌兰夫说:“好,我成立个大学。”结果57年成立大学,乌兰夫是校长,李继侗是副校长,把北京大学许多生态学家请到了内蒙,我考的就是生态学,毕业后分到锡林郭勒草原研究所,一直在下面牧区工作。从事草原畜牧业,研究牲畜多产与种草,结果发现什么问题呢?——问题大了!我们使劲发展生产,结果发现牲畜没养好,草场反而退化了。不得不反思草原功能是什么,最后琢磨出:草原最大的功能不是生产牛羊肉,它最重要的功能是生态屏障,第二个功能是民族文化的摇篮,第三个功能是人类智慧的土壤,我们因为生产牛羊肉把最主要的功能丧失了——保护草原是最重要。 反醒后我把工作转了,从畜牧业研究转到保护草原的生态研究。搞了几十年以后,草原也没保护好,发现建立保护区后,草原反而破坏得更厉害——单纯保护草原,把老百姓赶走,不让牧民养羊,不行。于是我发现保护草原必须先保护文化。当时我就开始学习蒙古史,慢慢转化。这是很自然的转化。 可是对我最大的冲击不在草原在西藏,当年国家支援西藏的工程,总投资120亿,我负责大型草原畜牧业这一块。进藏后给我的震憾很大,我认为要按照草原畜牧业学科规律搞,什么出栏率,牲畜改良啊,结果人家西藏人完全不同意这么搞。他们说出栏率不行,我们屠宰牲畜要一定的节气才行,不让宰,还有这事!把我气得……我于是读了藏传佛教常识性的知识。却发现他们说得很有道理:西藏发展畜牧业为了什么,牲畜改良,搞完全现代化的畜牧业改变他们所谓原始落后的方式的后果是什么,西藏的主要产品是什么?是不是牛羊肉,是不是畜牧业?当时西藏矿产很多,木业很多,当时西藏由于多年不采,保护圣山,树木直径有八米,搞林业的汉族同志算了一下,西藏的木材量是世界第一,搞林业很好啊,但他们也都碰了壁,最后琢磨出来西藏最大的资源是宗教信仰,他的宗教信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资源。为了发展其它生产,把宗教信仰给消灭了,冲击了,损失就大了。 回来以后,我反思内蒙古草原是干嘛的,才总结出是祖国生态屏障。内蒙古文化的摇篮,是出智慧,出文化的地方。现在证明了,内蒙古的畜牧业产值2001年相当山东省的四分之一。也许大家印象中大草原是畜牧业基地呀,不对的。我们过去农业部提出靠内蒙大草原把中国人民饮食结构改变,失败了,却发现一个小小的河南省养牛专业县,牛的产量相当于内蒙与新疆的总和,可是国家投入很少。小小的山东省,国家没投资,短短几年畜牧业产值超过内蒙十倍——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数字。说明内蒙古不是发展畜牧业产肉的地方——那他是什么?这就是我整个思想的一个转念。它的畜牧业是干什么的,主要不是产牛羊肉,是什么?是文化的载体。现在许多人还是走我们原来走过的老路,到了内蒙极力发展畜牧业,搞牲畜改良,搞养牛基地。最后发生了极大的环境破坏。过去内蒙古,说人家原始落后,但人家就靠一根套马杆,马鞭子,骑几匹马没有任何投资给国家贡献那么多牛羊肉,这么多产值,现在我们要投资几十亿治沙,改良家畜。投了多少个亿,最怎么样?文化——文化消失了,环境——环境破坏了,一场沙尘暴把所有投资一笔勾销了。这是一个教训,地区定位的教训。 内蒙薄土下是沙子 现在我们内蒙古生态环境怎么样,大家可能不了解和广州差距太大了。大家没有感性认识,咱们这儿四季长春,内蒙古是一年90天的生长期有的地方七十天的生长期,冬天冰天雪地,土层很薄,辽阔的边疆地区。它是强烈季风带,风特别大,有些地方8级以上的大风一年80多天,当地俗话说我们内蒙有些地方一年就刮一场风,从春天一直刮到冬天,。另外内蒙古是地层松散带,过去它是古地中海的残遗,由于印度板块撞击欧亚大陆,造成地中海抬升,薄土下就是沙子与松散物质。另外内蒙古还是温室效应的敏感带,温室效应对南方来讲,在上海来讲,增加个一两度无所谓,在北方减少增加个一两度也无不要紧的。可是在内蒙古来讲稍微增加一点,它就不行了,它是个敏感地区。内蒙古还是水热异地带,就是水和热是异地的,我们国家好在哪呢?水热同地同季,就是热的时候夏天,也是雨量最高的时候,冬天的时候冷了雨量少了。同季同地,所以中国是好地方,可是在内蒙古就不一样了,它是异地带,就是大兴安岭地区最冷,可是它雨量最大,我们东南部的阿拉善,热,特别热,可是雨量特别少,就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劣。另外内蒙还是,大风干旱,植被稀疏同步带,也就是在春天的时候,风最大,最干旱,不下雨,像我们江南的春天就老下雨,另外在春天的时候植被最稀疏。正好这三者----又干旱风又大植被又稀疏,所以就发生沙尘暴。所以干旱大风植被稀疏同步,为沙尘暴的主要源区。咱们沙尘暴四大源区有三个是在咱们内蒙古,其中有一个在甘肃。最大的,主要的沙尘暴的源头是在内蒙古。另外内蒙古还是气候剧变带:比如中国南方,气候变化不大,年变化跟季节变化都不大。内蒙古可不是,它非常干旱,可是同期降雨量最高的记录他也产生在内蒙古,有时候在一两个小时内就下完了全年的降雨量,当时地球的最高降雨量往往出在内蒙古这么一个地方,所以你别看它旱,还容易发生水涝灾害,也可以干旱十年就没有什么降雨,气候剧变,环境多变,多灾,世界上所有的灾害在内蒙古一个地方全能找到,有几十种灾害,包括冻灾,还有热灾,这个热浪啊很惊人。另外它还是多种因子的交错带和过渡带,就在这地方过渡。总的来讲吧,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十分的脆弱,土层是非常薄,表面看挺好的,风吹草低见牛羊,当然夏天去非常好,可是你们春天去,冬天去,一看土壤全是黑土,可是你们挖一挖都是沙子。所以这个地方就不可能像其他地区那么发展,就是真正发展农业,发展畜牧业——说老实话,我宁可是在别处,不在内蒙古,算过这么一个帐,假使同样的投资花在牧业上,花在农业上,它创造的价值比长城以内地区少20倍,它所付出的资金和环境代价比其他地方要高得多。所以游牧呢,就是它当地来讲,是经过多年选择,利用草原最经济最实惠,而且是效率最高的一种经营方式。 这样一个生态脆弱的地方,发展畜牧业与保护生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必须思考定位。 游牧文化为什么是先进的 还有个观念问题,我们汉人刚到内蒙古地区,老觉得蒙古人怎么还这么落后,原始地放牧,逐水草而居,到处游荡。住蒙古包,风刮得挺冷的,原始的生态。放牧蒙古羊,那么一群土羊赶不上一头澳大利亚羊产值高,这怎么行?太落后了,要改善他们原始落后的面貌,一般刚去的人都是这个概念,于是我们做了好多工作——把家畜改良好,让他们定居。结果怎么样呢,造成现在大家知道的恶果。好心办坏事的原因何在?我们对游牧文化理解出了问题。 游牧文化是什么样的呢,过去在蒙古高原人总是游游荡荡的,一个蒙古包在一个地方放了六七天就搬家了。冬天往南边去,跟候鸟似的,靠近沙窝子暖和,夏天热了,往北方去,靠水边。一年四季就这么到处游荡,国界都不认,我们当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原始落后。但能不能先不批判,先解析蒙古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学了一些蒙古史,想看看这个原始落后单一的方式在历史上是怎样的。啊呀,大吃一惊,你知道蒙古族在世界历史上的贡献有多么大?绝对不亚于汉族,丘吉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从没有这么少的一群人为这么多的人做出了这么巨大的贡献。——这么高的评介!蒙古人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国,比现在俄罗斯都大。绝不是毛泽东所说的只识弯弓射大雕,不是这样的,它为什么能打仗,游牧文化并不是原始落后的,先进到什么程度,大家不知道,北京市是蒙古人建立的大都,过去都城有八百年的历史,真的国家大都城是蒙古人建立的。过去的莫斯科被蒙古人一把火烧了,现在莫斯科的雏形是蒙古人建立的。克里姆林,乌克兰,是蒙古语。沙皇是蒙古人建立的,第二个沙皇是蒙古人,蒙古人还贡献了六个皇后。沙皇是在蒙古人的基础上建立的。印度是文明古国,印度最繁华的莫卧儿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李四光是蒙古人,梁漱溟,萧乾,元素周期表发明者门捷列夫,诺贝尔奖获得者巴甫洛夫是蒙古族,叶利钦有蒙古血统,列宁的奶奶是蒙古人。所以蒙古人在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因为他的支柱就是游牧文化,蒙古人在草原上这么多年,草场没有退化,有他的原因。为什么欧洲多瑙河北的草原,乌克兰的草原,匈牙利罗马尼亚的草原都不错啊,为什么创造不出这么震惊世界灿烂的文化?什么原因呢?它的草原被早就开垦了,唯有内蒙保存了游牧文化。所以外国人很惊奇,他以为经营了几千年,又是这么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草原早就该退化了。但是没有——因为我们的草原生活着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一直坚持着游牧的生活文化。人数这么少的民族,可以和强大的汉族对抗,你可想它的生命力多大。突厥人有个王子对他妈妈说:咱们应当学习内地唐朝——(当然唐朝也不是全汉族,李世民的妈妈是突厥族,奶奶是鲜卑族,起码一半一半是少数民族。李白突厥人,白居易也不是汉人,所以说胡习十足的唐朝。唐诗融入了少数民族那种气魄。)他妈妈说我们要建立城市的话,我们早就被强大的唐朝毁灭了,因为我们居无定处,我们这个小小的民族才可以和唐朝对抗。蒙古人还有一个谚语,孩子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老是这样搬来搬去,妈妈说:假如我们固定在一处,大地母亲就会疼痛,我们不停地搬迁就好比血液在流动,大地母亲就会觉得舒服。你给妈妈上下不停地捶背,妈妈就会很舒服,假如固定在一处,妈妈会怎样,这些谚语很深奥,所以说真正的草原生态学家是我们的牧民。他们经营几千年保护了生态,有人改变它,必然遭到很多惩罚。 游牧文化因为它的流动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比如它的官,它的干部也是一官多能,所以蒙古人有三个特性,一个是流动性,来回走。一个是集体性,集体化,每个畜牧业的环节,一家一户是无法完成的,比如剪毛了。一群羊一家一户剪一个月都剪不完,羊别想吃草了。大家呼地一起剪了,他就可以放牧了,所以他是集体化的。游牧文化还有第三个特点: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蒙古人把水草放在第一位,把牲畜放在第二位,把自己放在第三位。蒙古歌歌颂母亲的歌最新最多,为什么?它的母亲并不一定是他的妈妈,他的家乡,他的草原,生命之母。所以他的歌叫《宇宙之母》。《世界之母》。《生命之母》。比如他把山形容成妈妈,你看鼓起的山头是他妈妈的乳房,流下的水是乳汁。河流的水是大地母亲的血液,所以他对水是非常爱护。从来不允许在水里洗东西,洗手,水边非常清洁,晾东西都是不允许的。晾东西,会带来电击,取水时不允许用金属的东西,要用木器。黑夜不许取水,如果要取水,需要行礼,向河流说明原因:“我的孩子实在没水喝了。”我们外地人看到的非常荒凉的沙漠,他都用非常好的名字命名。蒙古语中没有环境恶劣一词,只有脆弱,蒙古人的地名都是“富裕,美好”的意思,“巴音”或者用植物的名词。男孩都叫老虎,英雄,雄鹰,女孩都叫齐齐格等花草的名字,你到一个牧区,不愁没人认识你,你巴特(英雄)一叫,准保有男孩出来。教育都是满地走的,首先是妈妈教育,,用歌曲教育,歌特别多,一唱唱好长时间,保护环境,尊敬老人。谜语,故事,史诗,这是一套程式化的家教。再大一点就是马背小学。就是老师骑着马一个蒙古包一个蒙古包地转,给你留下作业就到下面一家去,来回转。再大一点,寄宿小学。阿姨看着的在一个蒙古包里的。再大了,往寺庙。他的干部制度也是一官多能的,一个书记一般是乡长苏木长,书记什么都兼,男书记也兼妇女部长,一官多用,他领导还会理发,还会看病,还是兽医,因为牧区的人很少。乌兰木齐的演出团全是普通牧民,受到毛主席与周恩来接见的,一边演唱,一边干活,什么都干,放羊,看病。他的商店也是流动的。所以游牧整个社会是动态的,这么迅速流动,你说他啥都不知道了,错,蒙古是最注重信息的一个民族。蒙古人见面你好我好,然后就问消息,你有个新鲜事,没多久整个公社都知道了。他叫跑马消息。为什么属马倌是最大的官,因为马倌到处跑,消息都知道。一般蒙古人从小责任心特别强,没有一个民族象蒙古人从小就当官——从小就当羊倌,牛倌,马倌,当倌是锻炼啊。五六岁的孩子从小管五六百只羊,这个责任心多强。到十多岁的,拉练,几百里地走,带着马带着帐篷走,大人不管,偷偷在后面跟着。直到孩子受伤了,怎样用血洗伤口,大人才出来。走的时候乱七八糟。回来时整整齐齐,有了一个集团,总有一个领袖自然产生,这个小孩就是未来的苗子。所以游牧文化是多方面,锻炼民族的进取心,开创精神,汉族是种地,家是眼前的房子,地,蒙古人的概念——家是整个大草原,这是我的家。他的母亲,他的草原。他们的家和汉人小家概念不一样,羊群,河流,包括外来的客人,都是他家里的成员。从小开始都是集体精神,是开放的胸怀,勇敢的民族。可是蒙古人不是勤劳的民族,整天喝酒,不象我们汉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不是兢兢业业积攒的民族,你做扶贫,蒙古人三天钱就没有了。但是他们是无私,奉献的民族,开放,大度。这个文化与农耕文化理念差别极大,我们到内蒙古,简直不适应,一到具体问题,一看我们是汉人,一看是蒙古人,两种文化差别极大。我们汉人到蒙族地方,总觉得他们落后,要改造他们。 等我们呆得时间长了呢?深入他们的文化之后,往往翻过来,觉得我们的文化缺点太多了,蒙古的文化更现代化。翻了个,所以维护蒙古族文化的并不是蒙古族自己,真正蒙古人对自己的文化失去无所谓。蒙古人与外族通婚是很平常的,成吉思汉的母亲就是鄂温克族。和别的民族结婚,学习别的民族文化,他觉得没事。反而汉族不是这样,乌兰巴托的人都是西方化,俄罗斯化了,当然还是说蒙语。一个艺术学院的男女学生特别风流,那个接吻。为什么他们和西方的文化更接近,和我们的差别反而比较大。有时很悲哀。 游牧文化产生了最早的自然保护法 《狼图腾》这本书对我们汉族文化批判得很厉害,甚至有点偏见。我想说其实两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很伟大的,汉族文化的伟大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补充是有关系的。例如京戏吸收了蒙古文化,你不相信?我跟你说,京戏重要的乐器是胡琴。曲牌是蒙古族宫廷乐,有一次我听宫廷乐,说这不就是我们京戏吗?就是元代的元曲。动作,全是蒙古人动作,老生唱法是吸收了蒙古长调的唱法,当然蒙古人也吸收了许多大量汉族的文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两种文化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代替,我们现在有人就犯这种毛病——你的文化是落后,要用我们的文化替代。特别是汉人认为靠天吃饭,是落后的,特别是要改变,要人定胜天,但蒙古族,天是腾格里,地是母亲,靠天靠地是先进的,所以用金属东西挖地极端不允许的,——中药有植物的根,蒙医只用地上的部分,怎么允许用东西把大地母亲挖开来呢? 这种与自然界融合是先进的,世界上与大自然不对抗完全融合的民族就是蒙古人。有个美国的学者打个比方,地球生物发展好比二十四个小时,最后一分钟产生了人类,这是个孽种,因为这个种要把其它种消灭掉,占用别的种的地方。蒙古人不是这样的,蒙古族从来不会占有一寸土地,蒙古包也不是他的,蒙古包走了后,草长得更好,因为施肥了。他和其它动物没有任何区别,完全融入大自然。蒙古人是地球村里最守法的公民,所以蒙古人讲了,我们上帝只有大地母亲,其它都是我们兄弟,我们汉族骂人畜牲,这种感觉蒙古人完全没有,马是他朋友,情人。对狗更是爱护,乌兰夫,内蒙古领袖,是狗名,“红小子”,红狗,内蒙古的副主席宝勒盖,是棕色狗的意思。成吉思汗四员大将被称为四狗,相当于我们的五虎上将。都是爱称,没有天敌与天友区别。比如狼吃羊,一般不吃羊的,偶而吃了一只羊,对于蒙古人是高兴的事。哎“天狗能看中我的羊。要丰收了。”后来狼吃得太多,就开始打狼,也是按季节的,围狼。把狼围在一块,请老头向王汗求情,先把母狼,小狼放了,剩几个壮公狼。去年我们去蒙古,改善伙食,打黄羊,黄羊很多,上百万只,打了一天,蒙古人只打了二只,肉老得不能吃,因为他是搞生态的,只打老的黄羊。蒙古人的图腾不仅是狼,大天鹅,老鹰都是他们图腾,树木中榆树是他的父亲,柳树是他的母亲,柳树是天上的圣毛掉下来长的圣苗。大天鹅是他的母亲。传说,一个穷小子娶不上媳妇,一天来了七个大天鹅化成美女,小伙子看她们洗澡,拿走一件衣服,一只大天鹅就留下来了,生了九个孩子,长大成人,还了衣服,就飞走了,于是父亲对孩子说,我们妈妈是白天鹅,我们是草原蒙古人,于是每年当大天鹅飞回来时,“母亲回来了!”牧民们就会祭天,大天鹅啊啊在叫,他们也在叫,互相问候。这样的故事,蒙古人太多。 还有一首歌,特别好听。原来当年轻的母羊生了小羊羔,不要自己的小羊羔跑了,蒙古人也不赶,也不打,把母子放一起,就唱歌,特别悲哀的歌,鸟儿没有乳房,而你有这么肥硕的乳房却不肯养育自己的孩子,唱半天,一首歌一首歌唱,就这么唱啊唱,很悲伤地,直到母羊开始奶自己的孩子。 牧民与农民有什么区别,农民对着粮食没有感情,牧民对着有感情的牲畜。因此对大自然对万物对动物都是有感情的。 蒙古族的环境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好的,最完整的——保护动物一大串。而且好操作,一千前就有国家保护区,他叫圣神之地,怎么样保护都有明文规定的。蒙古族是法律民族,有性搔扰法。斜眼看人家姑娘罚一只羊,摸人家姑娘辫子,罚一匹马。酒法,打胜仗官喝多少,兵喝多少,多一口犯法。还有妇女法律,规定蒙古包里有一个女性的神圣的座,儿媳妇坐那位子,可以用木棍打老公公,老公公还必须笑着看她。家里人犯法了,女儿与儿媳妇可求可以减半,甚至免罪,为什么有这样的法律,,蒙古族妇女特别劳累,必须给她休息与地位。也是游牧文化的需要,文化的支柱是妇女,成吉思汗打仗为什么成功,他利用了蒙古族妇女。蒙古族打仗带家属。做后勤的全是妇女,成吉思汗打仗,带三百万头羊,其中赶羊的全是妇女。一个蒙古骑兵带七八匹马,放马的都是他的家属。这是强大后盾,危急时分女的也打仗。蒙古人没有人口问题,没有孤儿,也没有重男轻女的事。农耕文化才造成人口问题造成男女问题。蒙古族都是男的少女的多。蒙古族跟狼似的,是大恨大爱的动物,狼是儿女共有,一夫一妻制,所以世上出狼孩呢——哪怕不是我生的孩子,人类生的孩子,也要把他养大。蒙古人向狼学习打仗,也向狼学习他的情感。狼对子女的热爱,蒙古族老人与孩子都是公有的。在二次大战以后,蒙古高原同时收养了很多日本孤儿,俄罗斯孤儿,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蒙古高原收养了五千个朝鲜孤儿,六零年困难时期,内蒙古收养了三千个上海孤儿。为什么,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还亲,蒙古族收养孤儿还有个传统——告诉你,你是国家的孩子,你的妈妈在上海,你叫我妈妈,阿姨随便,你长大以后回上海找你的亲生妈妈。有个上海五个孤儿,五个人不愿分开,最后一个蒙古族妈妈收养了他们,不让他们叫妈妈。蒙古妈妈养五个孩子,太劳累了,死了。最后五个孤儿在坟前叫了她一声妈妈。动人的故事,这么开阔的胸怀。 草原荒漠化的真正根源 现在草原发生了什么情况。这么多年,蒙古族慢慢没落了。冲击力也减弱了,蒙古马没有那么有战斗力了。畜牧业没有那么力量了。四川的猪就能把市场占满了,加上满族在满清时怕善战的蒙族,对蒙古人有一系列的改造,特别是用宗教控制,每家都要有儿子做喇嘛,最后蒙古男的一半都是喇嘛了,整个生产崩溃了。从思想,人口上,社会风格变了,性病流行。解放初期,蒙古人只剩下83万,畜牧业也完了。解放之后,蒙古人。政府有一个很好的政策:不分不斗不划阶级。和全国不一样。全国支援内蒙恢复生产,蒙人治病不要钱,畜牧业大发展,蒙古人说对解放军,对共产党,最亲的不是汉族是我们蒙古族牧民。是政府救活了我们。后来蒙古发生了内人党大面积冤案,打死很多人,都挖到蒙古包了,很多牧民都挖成了内人党,就这样残酷,没有一个蒙古人往外蒙古跑的,全是往内地跑——这是祖国啊。当时周总理正准备出国外事访问,知道内人党冤案后,立即停止出访,发文件制止冤案,来不及了,一分钟都不能等,周总理拍桌子说动用空军部队,(内蒙牧民住得分散)于是北京空军在草原上撒传单制止内人党冤案。因此至今一般牧民对我们的政府是很忠心。但现在有个什么问题呢?有些政策老想着蒙古人的落后,老想着用内地的方法代替蒙古人的方法,乌兰夫在的时候好,因为他又是军区司令又是内蒙党委主席。他真正了解蒙古人的情况。他跟毛主席说内蒙没有奴隶没有压迫我们不能斗地主,毛泽东同意了,所以在内蒙施行了特殊政策。当时王震要在内蒙黑土地开荒,乌兰夫问我的老师李继侗,李继侗吓坏了,说要把王胡子赶走,一开荒草原就完了。乌兰夫让王震中止,王震很厉害:“不行,这么好的黑土地不开荒,国家需要粮食。咱们粮食不够吃。”乌兰夫告状告到毛泽东那儿,毛泽东支持乌兰夫,所以后来王震到新疆等地开荒去了。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内地的干部越来越多,很多第一把手都是内地来的。军管处干部把我们草研所干部都召来,一拍桌子:“你们这些干部是干什么的,我们的革命烈士流血牺牲,难道还让我们的民族兄弟住蒙古包吗?还让他们放羊吗?让他们种地,给他们盖房子。”再换一个人还是老样子,很难改变内地干部的观念,另外还有一个错觉,国家统一,一致才能统一,蒙古人住得那么分散不好管理。党的方针如何贯彻,固定起来就好嘛。有些专家还说世界草原都是游牧到定居到城市化,工业化,我们这么伟大的民族还让他们原始游牧?一定要彻底改变,而且我们有力量改变,投资!太大了,光内蒙种树花的钱有三个半三峡投资那么大,很多投资违背自然规律。养牛,种树,喷灌,结果水没有了,最后说农业不行搞工业,在草原上搞工厂。把水源都污染了。内蒙加强干部,结果和内地干部一样多,内地一个乡五十个干部,我们也一样,可是对不起,内地一个乡好几万人,我们苏木只有好几百牧民啊,结果就变成官多了机构大了,国家养不起。牧民也养不起了,最后工资发不了,怎么办,干部自己养羊去了。结果现在干部养的羊头数和牧民差不多了。现在草原上三种羊,牧民的羊,干部的羊,外来户的羊,各占三分之一。沙尘暴,没有树不行,怎么办,造林,我的天啊,造了很多林,私人投资,公家投资,树长了,死了——树长得好,把地下水都吸干了。广东随便种树,草原和广东不一样,草原干旱,水是不够种树的,所以草原人工林是一大危害。人工种草,人工造林打着国家治理生态重点投资的招牌,假如你说恢复游牧的课题,对不起没有钱。现在内蒙古到处是铁丝网,就这么干。铁丝网一弄,把草场都分了,因为他们这么说:“这还行,牧场没人管,要调动牧民的积极性。农民不是分了地吗,咱们牧区也分了”。这一闹倒好,游牧就停止了,没法游了,比如我占了沙窝子了,夏天热得要死,冬天还好,他占了山坡,夏天还好,冬天冷得要死。他把河边占了,我没法喝水了,他把碱坑占了,我的羊没法舔碱了。这没办法弄了。游牧中止后,整个牲口开始得病,有的牛不吃草,老是啃骨头。缺元素。内蒙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没啥雨,元素往一块聚集。,内蒙古好多地方一化验缺元素或者一个元素富集所,以不是少那个就是多那个,不平均。那为什么牧民上千年下来不得病呢?他流动,每个地方只呆一周。打个比方,内蒙古没有元素百货大楼都是元素专卖店。你要想得到全面的元素,你必须到处转才能买齐。 这么恶果了,还不死心,有些人还要继续干。老觉得人家牧民原始落后,其实人家是与大自然的和谐,并不是原始落后。落后究竟是谁?当然我们也不是说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比如手机,牧民就可以用,蒙古包,可以改造,有塑料的东西可以用,现代化的概念应当是游得更好,游得更勤。跟自然更和谐,而不是和目前一样。所以现在荒漠化与文化有很大关系。我们搞环境必须研究历史文化都有关系,我们搞环境要考虑多种元素。我年岁大了,搞了一辈子草原,到退休之后才悟出点这么些东西,我把自己的体会跟大家讲这么些事。 问答 问:我是内蒙古人,在内蒙古大学七年,从小接受汉文化教育,被人家称为汉奸,基本上我们这一代都认为游牧文化是没落了,只能做为点缀,农耕文化是先进的,我也是在牧区长大的,每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对游牧文化感到悲哀。 刘书润:我不这么认为,蒙古游牧文化还是先进的,特别是年轻的一代要很好继承。 问:蒙古建立元朝,把中国都占领了,如果说当时他的文化是先进的,为什么最终是被汉文化所同化呢?他曾经想把汉人赶到草原,但没有成功。 刘书润:这个问题啊,蒙古族和汉族老打胜仗,但文化上老打败仗,因为汉族是强大的农耕文化,世界上最具同化力的文化。大家公认。但这个文化怎么形成的,他与少数民族补充吸收融合有很大关系,欧洲没有黄河那么泛滥,治河是农耕文化重要的起因。因此欧洲的农耕文化没有发展起来,蒙古文化对欧洲文化整个冲击力作用反而比我们这儿大。很多欧洲民族虽然种地了,但有很强的游牧意识,比如德国人。游牧的东西升华成资本主义的前期文化,商业的文明。为什么说是游牧的文明是先进的。是针对某些人说这是落后的来说,文化是不应当分先进,落后的。这东西不好说。我们搞生态,狼在草原上走动,有利于牲口的警惕,有利于牲口的健康,因此蒙古族对狼的谚语,方法绝对是先进的,对老鼠是先进,他放牧的理念也是先进的,所以蒙古族理念更接近西方。他更容易和西方的融合在一起,和我们的汉族理念差别巨大。我这套东西和加拿大的人讲他们很接受,反而和汉族的同行讲,格格不入。我讲伟大的蒙古族,有人讲刘书润老师比蒙古人还蒙古人。北京知青对草原对蒙古人的感情没法说了,命都可以搁在那儿,现在许多退休以后回草原了,《季风中的马》,普通的电影,北京知青一看就哭,为什么北京知青单独有这个现象,为什么山西,云南知青没这个现象,象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在内人党时和几个蒙古知青为了保护蒙古牧民打死了人关在牢里好多年。往往是外族人对蒙古文化这么热心,他有个反差的问题。北京缺什么,缺真情,草原的真情让人忘不了,马小丽,草原合唱团,在东乌旗的知青,现在一提东乌旗就哭,就是这个感情。你要提蒙古人野蛮,关系混乱,她会跟你拼命,她在下乡的蒙古包里才不到二十岁,她有个蒙族的干哥哥差不多岁数,因为嫂子生病,整整两年她和蒙族哥哥两个单独在一个蒙古包里放羊,整整两年没有任何事,两人特别好,是纯真的感情,牧民很简单,感情真挈,我在草原所,内大朋友都是蒙古人。说老实话,蒙古人的感情就是一个字爱。狼的性格,大恨大爱。我考进内大的成绩是倒数第二,我在内蒙不愿参加文化大革命,我不带一分钱不带一斤粮票在草原游荡,整整一年,一开始把我当小偷特务打信号弹给抓起来。这一年对我一生教育太大,我和牧民生活在一起,把我一辈子都撕开了,以前的教育都滚他妈蛋,真正的牧民对我的教育,真实感情没法说了,一年回来以后,一年我没洗过澡,穿着破棉袄打饭。最后,我也成了专家了。内大李博把我调来了,教授们都说我身上味大,虱子多,学生不叫我老师,叫刘师傅。可是我一年之后与别的老师就是不一样,我感激牧民。这是大的课堂,他真正的出产不是牛羊肉是知识是真情。草原是个大学校。草原的草与蚊子都是灵性。一根草是一个朋友,一草一木都是爱的大家庭。有一次我在大草原上迷路了,走不出来,最后坐在大草原上,哎呀,我数这个草五十多种草,最后来一个牧民把我带走了。所以不是牛羊肉是文化,是我们改革开放真正需要的。改革开放了,我们中国人希望象蒙古人一样友爱团结,成吉思汗伟大就是因为靠的这种精神,我在北京大街上就经常穿蒙古袍。我非常骄傲,我们十二个毕业的学生,没想到刘书润成为真正草原专家。我靠牧民这些东西成了专家。我们真正的草原经验在牧民之手,我们生态保护区,保护法,蒙古人是最多的,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学会了呢。我要报答蒙古族兄弟,捍卫蒙古族文化。 我们希望蒙古族多出些精英,但我们希望蒙古族保存传统的文化,保存固有的载体。我们还有一个项目,重新恢复游牧,让嘎查长与牧民组织起来。满族很伟大,但他的文化没有了,黑山白水都农耕了,我们蒙族不能成为第二个满族,要留下固有的东西,基地。不是保证原始不动。但要保持流动性,游牧性,与自然融合的先进性,在这个地方现代化。 问:东乌旗是不是有个造纸厂污染很厉害。 刘书润:被我们赶走了,我是参与这个事的,我们大草原水比黄金还珍贵用黄金般的水生产纸,得失是不成比例,把我们的母亲河都污染,告赢了,一个北京老知青陈济群起了作用,下一步牧民自己组织。结果这个厂又搬到另外一个旗用柳条造纸,我说你用柳条造纸干嘛,你用我的脑蛋造纸嘛。草原工业化,污染影响巨大。我们拼着命保草原。 问:草原上曾诞生过很过伟大的民族如匈奴,鲜卑,唐与隋的重要民族,现在都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有几个一个是战争与瘟疫,一个是民族融合,我们现在北方的汉族有很多鲜卑的传统,我碰到好多蒙古人除了说自己是蒙古人外一句蒙古话也不会说。就象你这个蒙古人一样。 刘书润:我是汉族人(全场大笑)当然我有蒙古名。 问:满族的文化就是这样,怎样保存蒙族的文化。 刘书润:这个太难了,要留下载体,留下回归之路,只有在东乌旗做文章了。南边早完了,不让游牧文化消失。蒙古族是非常聪明的民族,接受其它的文化非常容易。我们不是拒绝现代的东西。乌日娜,歌唱家搞了电脑班让牧民学电脑,还要搞英语班。什么意思呢——搞生态旅行,让他们先进,让他们提高,才能对自己的文化自我定位。有一部分人必然失去自己的文化走向现代社会,这也是我们提倡的。 但如果整个世界都美国化,我们汉族的东西也失去,都象一种文化,那世界文化就荒漠化了,还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当然文化的多样性与生态的多样性是一致的。世界多文化多民族是我们需要的,象保护珍希动物一样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 生物多样性是稳定基础,是富强的背景。文化也是如此。当然我们有很大的困境,是进化论与生物多样性的矛盾。咱们世界上七十年代,有一个世界范围的大辩论,把进化论冲击得乱七八糟。我们当时正好搞文化大革命脱离了世纪大辩论。进化论学说始终没有好好研究过,我们现在许多东西还是进化论的那套东西。统治我们整个思想界。为什么说多样性是稳定性基础,就象广告说的“一个好,再好也是不好,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众笑)我们不求一个最好,中国乒乓球队长年世界冠军,完蛋了,整个乒乓球运动完蛋了。NBA就不是这样,成了世界运动,生态环境恶劣就是一个建成优势种优势度越高,沙漠就是沙化,真正的热带雨林丰富多彩。这样产生物种最多,文化最多。我们物种多样性比美国强得多,美国物种少,没有,他还要买,人为增加多样性,美国说你日本永远赶不上美国,你的多样性比我差远了,美国是用多样性来跟你搞,你一国两制,人家一国五十制。到加拿大某个地方,他还保持法国巴黎公社制度。人民公社我们全垮了,我们农村暗地里还保持着人民公社,可人家以色列,公社还有啊。我们就不允许这些多样性存在,统一了,一致了才行。这么观念摆着呢,一样才好呢,稳定了,好管理了,好统治了。我们认为不是这样的。中国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多样性强,我们的地区差别大于欧洲国家之间的差别。一个西藏,一个广州差别太大了。中国的多样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地区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民族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历史上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东西。我们最丰富的资源是多样性,是我们历史资源,我们从来不把历史当作资源来对待。例如文化大革命,大家说动荡不好。文化大革命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啊,包括大跃进。大跃进,我们没按资源来对待他,所以我们老犯错误,可是我们哪次认真对待过,我们草原开荒开了多少年了,从满清开始,没有一次开荒下场是好的,可是我们有一次认真对持过吗,没有。中华民族有丰富多样性,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可是我们对我们的多样性我们怎样对待,这是我们年轻人值得思考的东西。 问:我是做人类学研究,发现一个弱势的文化如果不向强势的文化学习不向他同化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有些人说我们的文化是特色的要保护他,可是身处在弱势文化的人会说为什么保护民族多样性失去我们享受现代生活的权利。蒙古族的人会说工业文明也很好,为什么要我们呆在草原上,让我们享受这样的生活。比如生态旅游,本来祭天仪式,古人是相信的,认为是有用的,现代蒙古人不相信,但为了旅游恢复了,这种文化是给游客看的。 刘书润:我们做的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我举个例子:有一个地方有一百多个猎民,国家给他们盖了房子,把他们的枪没收了,让他们强行下来。一下来就有一个老太太,摔倒了,骨折,六个青年自杀了,十个青年逮捕。于是一个老太太又领着他们回到林子里去了。前些日子,我们和老太太住了一周。他不象你说的是一个自然现象,如果是自然的,一些人到美国去都可以,自然进程是不可避免的,民族不是永远存在的,汉族也没多少年,是变动的。蒙古族也是很多民族杂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是自然的进程。不是消灭掉,是自然的,我们是允许的,现在不是,他是极端的方法,跟你闹。我讲的那群猎民,其中有一个画家自杀了,他们养驯鹿,国家把他们搬出去后,他们只能喂驯鹿草,但驯鹿只吃地衣。怎么行,驯鹿没孩子了,不是自然进程,是强制进行的。我们牧区很多事情是强制这么干的,你说草场退化了,他把你围起来做保护区,你给我进城去,端盘子去,老牧民怎么做这个事,所以他不是一个自然的进程。说什么内蒙草场90%退化,50%严重退化,胡说八道——现在内蒙草场没那么严重。这是为了捞钱,为了把牧民赶进城市失去草场,这么干的,它不是一个自然的进程。我们反对这个东西,当然从我们心情来说,对弱势文化是有保护的意义,这种心情都没有的话,否则的话更促进他们发展,尽量维持多样性。 牧民恢复游牧决心那么大,因为羊不能放了,水都没法用了,现在苏木学校都砍掉,五六岁的孩子逼着你在旗里上学。几百公里上小学。他们用各种方法逼着你离开草场。死活给强人收取地租不是自然进程,甚至提出口号“消灭牧民”。很多是政策失误造成的。以前一个东乌旗一个王爷都用不了,二三个人就管起来。草原不是羊多了,是官多了,一个官抵一万只羊吃草,我给他算过的。不是历史演变是强加的,是这么闹的,他有意识统一。其实内蒙古人说我们比外蒙古的蒙古人还仗义,我们有这么大祖国,你们外蒙古草场退化去哪儿,我们退化了可以去广州。我们分裂谁啊,北京是我们的,草原是我们的,蒙古人就是这个气魄,他不搞分裂。 问;我觉得文化无所谓强势弱势,文化都在某个特殊区域产生出来,在这个区域他是强在的在另一个区域不一定是强的,为什么我们说一个文化是弱势强势,是因为权力喜欢某些文化,有些不只是权利,还有社会经济基础。有些文化为什么很弱,因为他发不出声音。我们讲美国现代化是最好,美国的生活方式是对世界威胁,因为它需要很多资源,所以强势文化就是先进的吗?未必,只是他们掌握权利,所以如何保护弱势文化,一个词:赋权,让他们自己在自己土地上分析判断自己的文化。是你的文化好,还是我的文化好。 刘书润:如果按进化论来说,地球上最好的动物就是人了,其实每样生物都有存在的意义,物种有些是进化,有些是退化。各种途径都有,不是过去认为一条线一条线,现在我们生态学课程都不讲进化论了,如果说社会是进化的也是从进化论来的。生物其实不是进化的,也有退化。 最土的教授 ——刘书润印象 作者:彭微风 第一眼见到老先生,虽然之前已经耳闻一些有关他的朴素与“土”的传言,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还是大大的吃了一惊。要不是他的身后一同站着去火车站接他的同事与志愿者,我一点也不会相信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的这个土的掉渣的老头就是“刘书润教授”。 他穿着一件青色的中山装,胸前的口袋里插着一只看上去很古老的钢笔,口袋的边沿已经磨破,袖口也已经磨损得发毛了,头上戴着一顶同色的布帽,除了在乡下,我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帽子,进了屋,才发现他在深灰色的裤子底下穿了一双旧的分辨不出颜色的旅游鞋,随身的旅行箱也是小小的,旧的咖啡色。他这身行头,走在繁华的广州街头保准会被人认做来打工的农村老头。 这个我见过的最“老土”的老教授,果然非同一般。 之前打电话给他,他就主动提出要坐火车过来,从北京到广州,二十几个小时,六十几岁的年纪,我们本打算让他坐飞机,他硬是拒绝了。老先生的节约与朴素可见一斑。 老先生很喜欢与人聊天,聊他的研究与思想,聊他的草原,他说话的时候笑笑的,眼睛迷成一条缝,露出缺损了几颗而参差不齐的牙,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堆,挺可爱。由于当晚在大学城有讲座,我们存心要他休息一阵,以免太劳累,他闲不住,不停的讲,说的都是跟草原有关的事情,说的眉飞色舞。他经常一个人在草原上采样,研究草原植物,背一个旧军用水壶,一个破布包装几个馒头,跑遍了整个草原。 聊天中才得知,老先生来前根本没搞清邀请他来广州的是什么人,什么组织,只听他老伴说是什么上海的组织又是什么广州的,没弄明白,反正是有人请他做讲座,老先生就买了票过来了,他也没手机,我问:要是没人去接你怎么办呀?老头笑眯眯的回答:我就想啊,到了之后要是没人接,找不到的话我一转身买个票又回去了。呵呵,可爱,这么单纯的老头,只听得有人愿意听他讲他的草原,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自个就过来了。 老先生最喜欢讲草原的历史,游牧文化,还有惊人耳目的“文化进化论”,他这个在草原上生活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汉族,对草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他得意的是别人都说他“比蒙古人还蒙古人”。他收集了大量的草原民歌,草原故事,写在本子上,厚厚的一摞。他说起草原荒漠化背后的深层原因,情绪激昂,在他的文章里曾写道:草原文化与体制与内地趋同是草原退化的人为核心因素,在草原上"干部与狼,老鹰处于食物链的顶端",给草原带来沉重的负担,一个干部等于一万只羊。说着这些尖锐铿锵的言论的时候,老头一脸的激动。这些旗帜鲜明的观点曾经给他带来一些麻烦,但是老头一点也不怕,他说,只要我说的是真话,是事实,总有一天大家会接受这些观点。 除此之外,老头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他强烈的反思精神,他生于1938年,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国家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一些历史事件,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与反思,他经常说,犯了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要承认,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很淡定,虽然讲的都是让人悲哀的事实,他的表情却没有丝毫的“苦大仇深”,我问他,看清了这些事实却无力改变,会不会悲观?他哈哈一笑:不会悲观!我觉得咱们的国家还是会越来越好,毕竟历史的脚步是没有人能阻挡的,老百姓最清楚这些事情,群众的力量最有力,毕竟看到像你们这样的年青人在做这些事情,我不会觉得悲观。 老头说当年他的同伴,一起做植物学研究的,坚持到现在的就他一个人了,年轻一代的也没几个人愿意做这个枯燥的工作,后继缺人,说起这个,老头有些惋惜与无奈。 那天吃完饭后,老头把自己用过的一双一次性竹筷子用纸擦了擦,放进了自己的破包里。他不说话的时候,活脱脱一个和蔼朴素的邻家老头。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6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位蒙古族女孩和她美丽的家乡
wangdh 2008-12-7 02:46
感谢一位蒙古族女孩 (王德华 2008.12.6) 一直记着要写几句话,为了感谢一位蒙古族女孩和她的家乡。 今年8月份赴内蒙考察回程中,途经喀喇沁旗,大家建议去王爷府看看。喀喇沁亲王府现为中国清代蒙古王博物馆。 走马观花地走了一圈,留下的只是一些感性的东西,对于蒙古文化一直不是很了解。不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对其文化传统更是无从谈起。就这样无知地在庄园里走着,看着,心里嘀咕着,也感叹着,迷茫着。在蓝天白云覆盖下有这么一幢宏伟壮观的王爷府,确实勾起人们很多的遐思。美丽清新的环境更是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参观的人不是很多,显得清静了许多,少了许多的噪杂,也是一种难得。 在这里,我遇见了一位蒙古族女孩。就在我走进王爷府蒙古族中学的展厅时,有一位女孩在里面看着墙上的图片。见到我进去,她微笑着向我招呼着。我随意看着图片的相关说明,女孩一直在旁边,还时不时介绍几句。最后女孩问:老师是北京的吧?我这才抬起头礼貌回答着:是啊。你怎么知道的?又聊了几句,女孩说她看到我进来后,感觉面相有点熟悉,但又不敢确定,就一直跟在我的后面,想找个机会问一问。原来她是错把我当成她在北京见过的一位老师了。女孩很健谈,性格很开朗,她说她就是本地人,就是从王爷府中学毕业的。我问:王爷府中学在哪里啊?她说她上学的时候,就在这个庄园里。我好羡慕:真的?那你真是太幸福了,每天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中读书啊。她说现在想想真的很幸福。女孩告诉我她刚大学毕业,已经考取了北京的研究生,刚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今天是特意来这里回忆一下中学的时光。她很自豪地给我展示了她的录取通知书,我知道了她的名字叫其达。其达说如果我愿意,她想给我当个导游。我说今天不行了,同车的人可能在外边等我呢。然后就匆匆告别了。我祝贺她进一步深造! 急匆匆走出庄园,有的同伴已经在纪念品商店里,有的还没有出来。听他们聊起庄园后面几件宝贝展品时,我说我怎么没有看见啊?原来我遗漏了几个展厅。忙着折回去,直奔后院。就在急行中,又遇到了其达。她说她可以给我介绍一下,我说后面几个展厅我还没有看呢。在后院里,她给我指了她们以前做操的地方,表演的地方,还有她演讲(发言)的地方。她也说以前没有很好体会这里的文化,还要多来几次,认真了解一下家乡的文化历史。 手机响了,这次是大家在外边催我了。我说我得走了。其达说下次来欢迎到我家里做客,我答应着,感谢着。其达一直送我到出口,并连连说下次一定再来啊,到时候我一定好好给您介绍一下王爷府。 回到北京,杂事就多了。抽时间给其达发去了给她拍的几张照片,很遗憾都没有拍好。教师节还收到了她的短信。她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参观后一段时间里王爷府举行了蒙古文化节,她去当了志愿者,了解了更多的家乡文化和历史。还告诉我她已经在北京学习了。 祝福这位蒙古族姑娘,也祝福她那美丽的家乡。 很久了,一直想表达对那位热心开朗的蒙古族姑娘的感谢。谢谢你,其达。祝福你在北京过得愉快。 (王德华 2008.12.6) 王爷府介绍(网上信息): 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的喀喇沁亲王府被文博界专家誉为中国最大的蒙古王府博物馆。它始建于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占地面积130余亩,房屋490余间。其建筑规模之大为内蒙古49旗蒙古王府之首,集塞北地区、蒙古民族、藏传佛教三大建筑特色于一身。王府的建筑仿制北京故宫,气势恢宏,殿宇森严,是内蒙古地区目前年代最早、规模等级最高、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清代亲王府邸,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和社会价值。王府内藏品丰富,仅明清时期的文物就有1400多件。 (照片为王德华拍摄,版权所有)
个人分类: 走南闯北|9406 次阅读|5 个评论
内蒙大学生忽悠外省同学的经典对白
yebike 2008-10-19 10:19
***. 你是内蒙人啊?    是啊。    那太好了,下次我去拉萨旅游,就住你家了啊。    没问题,不过我家离拉萨稍有点远。    那你们怎么来上学 ?    骑驴到北京后坐飞机。    那一定很久才到吧 ?    习惯了 , 提前半年出发就行 !    !    怎么不骑马呢?    在内蒙,骑马的都是穷人干的事情,像我们考出来的,都是骑骆驼和驴的。然后内蒙没有高考,考试都是比赛射箭,一公里以外摆个牌子,写上 清华 旁边放一个 北大 然后一个人有三次机会,我第一次射清华,第二射北大,都失败了,最后为了保险,射了最近的一块牌子,就是这个学校 内蒙古学生忽悠外省同学的的经典对话 1. 问 : 你们是不是骑马上学啊 ?   答 : 嗯 , 一出火车站 , 我爸我妈就骑着马等我呢 ! 从南方回家的时候从北京转车,下了火车到马站, 50 匹马连在一起往家里开,广播里还说: 检票口检票员同志注意了,开往赤峰方向的特快 111 次马队准备开跑了,请给马喂饱饲料 ............    2. 问 : 草原真的好辽阔啊 !   答 : 的确 , 你就闭着眼踩着油门往前冲吧 ,5 分钟再睁眼没问题 .    3. 问 : 你家是养羊的吧 ?   答 : 嗯 , 那是那是 , 睡觉时我搂一只 , 我妹搂两只       4. 问 : 你们上网怎么办啊 ?   答 : 我们用笔记本,放马背,有太阳能吸收板,手机无线上网。       5. 问 : 你们怎么洗澡啊 ?   答 : 跳到河里洗呗,一三五男人洗 二四六女人洗周日休息让微生物净化下。       6. 问 : 你们是不是都住在蒙古包里啊 ? 平时都穿蒙古袍 ?   答 : 对啊 .... 我们一个星期去城里一次买东西 , 到城里才穿便装 , 平时都穿蒙古袍 ....       7. 问 : 那你们上学咋办啊 ? 远不 ? 骑马么 ?   答 : 骑啊 .. 不骑马学校太远过不去啊 ...       8. 问 : 那你们把马放哪啊 ?   答 : 我们学校有马棚 ..... 还有的直接栓在楼下 , 下课的时候直接从窗户跳下去 , 跳到马背上 , 骑着就走了 ....       9. 问 : 你们那里牛羊肉是不是不要钱啊 ?   答 : 恩 . 我们家门外遍地都是 . 想吃就随便在外面抓一只 , 也不管是谁家的 . 反正那么多也看不出来 . 还是新鲜的呢 .       10. 问 : 来天津都多长时间啊 ?   答 : 我和老爸骑马来的 , 还带了一群牛羊来 . 赶了三天三夜才赶到火车站 . 把牲口往火车上一塞 , 坐了一天一夜才到 . 下了火车把牲口一卖 , 父亲把卖的钱激动的塞给我说 : 你的学费有了 .       11. 问:你们打的吗?   答:打,有钱打个马的,没钱打个骆驼的       12 。问我怎么上课,我说: 老师骑着马,拿着粉笔,在这边写一划,骑马走到那边再写一划;老师提问时 , 我们就把答案绑在箭上 , 然后射在黑板上 !       13. 问我:内蒙是不是有个古大学   回答:有,考古学很出名,专门研究恐龙的。       14. 我家 3 个水龙头左边蒙牛纯牛奶中间自来水右边伊利酸奶,和水费一起收价钱一样 ~       15. 说自己练长跑,小的时候跟着马跑,长大了马就只能跟着我跑了;       16. 我们内蒙的马上了马路都会认红绿灯!见到红灯就利马停下,见到绿灯撒丫子猛跑嘿嘿       17. 问:听说你们内蒙杀人不犯法是真的么   答:也不能这么说吧我们一年有五个杀人指标 杀人在五个以内(含五个 ) 不判死刑       18. 问我内蒙的是不是都能喝 , 我说不啊 . 我们也不怎么喝酒 , 问那怎么喝啊 , 我说没事回家就和我爸我们爷俩喝两碗马奶酒完了再说话 , 这是规矩 . 从来没喝过啤酒 , 草原上哪有那东西啊 , 喝白的从来不用杯 , 那是骂人 , 全是碗 . 喝酒跟喝水似的 .       19. 问:你们怎么打架?   答:我们都是群殴,就像古代战场,每个人骑着马,挥着大刀,一顿火拼。。。       20. 问:真的每个人都有刀吗?   答:有,看谁不顺眼就捅谁,把对方捅死后不收尸,直接被狼叼走。。。       21. 问:内蒙解放没有?   答:没有,我们上课的时候都带着枪       22. 问:你原来会说汉语 ~!   答:恩,来的时候在火车上刚学的       23. 问:你们住窑洞吗?   答:不,我们住树上       24. 问:内蒙是不是在拉萨?   答:恩,内蒙是拉萨的省会。       25. 问:你的很多小辫子呢 ?   答:为了上大学只好剪掉了 !       26. 问:你们还吃生肉吗?   答:我们老大发明了燧木取火,我们吃烧烤      
个人分类: 生活杂谈|3539 次阅读|1 个评论
沙雕与驼队
热度 1 cuncaoxin 2008-10-17 20:19
内蒙古响沙湾沙雕 驼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9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