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实证研究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实证研究

相关日志

“熵”与“虚”探讨引发的网聊(2)
fqng1008 2019-12-4 16:20
聂广 (深圳三院):赵老师,您终于露脸了。一直没发言,我担心是否身体不适? 赵洪钧:谢谢您的关怀和支持,我的身体还可以。只是跟不上您的脚步了。 聂广 (深圳三院):一直在等待您的批评。 赵洪钧:李教授的追求和理想很大,但也很难。我觉得,最好是先吃透中医和西医,否则会无的放矢。何况,连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也要推翻 ? 聂广 (深圳三院):对我的批评。您这一关,是升华之关。 李明远教授:多谢赵先生的指教!对中医的探索是兴趣使然,也多少感到是社会的需要。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医与其它行业都有了快速的发展,更多的引起国内、国际的关注,更大规模的跨出了国门。但客观地讲,由于中医历史、文化、传承和临床的特点,对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包括中医的现代化。在此方面,前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有越来越多的中医在采用西医治病救人的理论、技术、手段、方法等,已经打下了较好的技术、社会基础。在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或其它学科理论的 “融合”方面,也有众多专家做了探索、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实践表明,这方面的探索确实很难,需要中医、西医和其它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没有团队的合作,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作为一个中医的爱好者,我仅仅是抛砖引玉,试图将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用于对中医的探索、研究。这还需要不同学科专家的指教,或共同探索。若能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对中医的发展取得锦上添花之效,或可聊以自慰。 聂广 (深圳三院):李教授,每个人都可以为中医药做出自己的贡献。关键是课题选择,可行性非常重要,即如何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研究经历做出适合于自己的选择。课题包括全局战略性课题和局部技术性课题,我认为您的积极性、坚韧不拔的精神都是成功最重要的基础,目前仍然徘徊在从事战略性课题还是技术性课题,我觉得您以后者为宜。但一定要在全局战略性指导下选择的技术性课题,然后深入进去,到达别人无法企及的深度。至于做哪一个点,大家可以讨论,但需要您提供自己的想法。不知是否合适,请您考虑。 李明远教授:聂教授,感谢您的理解和建议!根据我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经历,希望对中医的气、气血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气化、经络与人体内物质转化、能量转换和物质、能量输送的关系。再进一步探索物质转化、能量转换及其输送过程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由于初步涉猎这方面的研究,尚在探索、框架构思阶段。到目前为止,仍处在遇到或想到什么问题就探讨什么问题状态。就目前情况看,这些探索是否可行,能否顺利进行,关键是能否在理论上,通过基础科学将中医与西医和其它学科 “融合”。根据以往的经验,只有在理论上有了新的认识,才能在技术上获得突破。毫无疑问,如果不能跨过理论这道坎,其它的探索或许没有什么意义。恳请各位专家指教! 聂广 (深圳三院):知道您的想法,我一直在思考您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理论意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意见。让我再进一步思考思考。 李明远教授: 谢谢! 聂广 (深圳三院):李教授,我思前想后,觉得您的价值取向恰是过去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研究没有走出困境的老路子。即以中医理论为研究对象,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原则的战略构想。问题出在哪里?即我的那本书打算表达的想法,现代医学已经在古代医学基础上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前者已经分道扬镳进化为一个崭新的科学范式,而后者依旧在自然哲学+经验医学的老模式下艰难前行,始终无法建立完整的基础医学体系,形成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互动激活的加速度发展机制。正如人类的起源,许许多多的的人科动物都停留在古人类阶段而最终消亡,只有“现代人”(晚期智人)一枝独秀地坚韧不拔地走向了今天。当然,并非古人类(包括各种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等等)与现代人完全出现“生殖隔离”,分子人类学研究表明,现代人与古人类发生过多次的基因交流,并遗传在现代人的基因组中。青蒿素成功的例子,实际上就是中西医基因交流的典范,即“西体中用”:让传统医学的经验嵌镶在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之中。如同现代人与古人类混合杂交过程中,必然占据绝对的基因优势一样,而不是并重关系。“中体西用”的观点为什么难以奏效?因为中体已经失去了进化过程中的基因优势地位,我们的研究也必须顺应进化的方向和趋势。 聂广 (深圳三院):李教授,昨晚的话题还没有完。其实,国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情绪化风暴。中西医结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经验层面,已经硕果累累,但仍然不够(从临床上讲,现在的所有的中医实际上已经是中西医结合了),但还有新的开拓路径;从理论上讲,目前基本上处于“生殖隔离”阶段,那些基因交流所获得的“骡子”“狮虎兽”等等,无法适应进化潮流而生存或遗传下去。至于内在机制,等我进一步学习遗传学理论后再做解释。 为什么是不切实际的情绪化风暴?因为无论规范化、客观化,都是该范式之内无法做到的事情,这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屡屡碰壁的现实。但另起炉灶(创造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也无可能,因为已经存在进化过来的具有适应能力的 “现代人”。我们的使命只能是通过进一步的基因交流,促使那个“现代人”进步的再快一点,而别无他途。 鉴于以上,结合您的研究方向:对中医的气、气血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气化、经络与人体内物质转化、能量转换和物质、能量输送的关系。再进一步探索物质转化、能量转换及其输送过程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给出以下感受: ( 1)气、气血与物质、能量的关系,仍然是哲学层面的理解,不是医学研究的对象。基础医学是哲学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才能发挥其临床应用效应,这个在营养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里面已经很详细了,需要我们做的工作不是把他们扔到一边另起炉灶,而是进一步增砖添瓦的事情。“四体液说”也曾经统治西方医学1000多年,因为进化需要被彻底抛弃(当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仍然没有消亡,随时可以借鉴),中医理论也必然存在如此可能性,只是它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因为指导临床应用的基于现代医学的科学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那天,我说到过“血”是不是“血液”的问题,前者是古代医学认识,后者是现代医学认识,但显然它们就是一码事,不同的是认识阶段差异。也许我们能够从这种差异里面获得“血液”的新认识,但那也是对“血液”认识的发展,而不是重新创造一个新体系。 ( 2)同理,气化与人体内物质转化、能量转换,以及物质、能量输送的关系,也是相同对象在古代医学与现代医学两个不同时期的认识差异。如果我们忘记这一点,即为物质转化、能量转换,以及物质、能量输送增砖添瓦的话,而是企图创建一个新体系,同样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因此,我鼓励您开拓人体“能量系统”的新领域,而“气”的学说仅仅是个引子,不要太耗费精力去研究。至于物质转化、输送等细节,生物化学已经说得比较清楚,如果从“气化”里获得了某些灵感,仍然是充实生物化学领域的成果,千万不要企图创建一个新体系,我认为那是徒劳无益的事情。 以上想法,不一定准确,供李教授参考! 李明远教授:聂教授,感谢您的提醒!我对近代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过程及其纷争并不了解,对“国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等词语的特定含义也不了解。若是稀里糊涂的“站错了队”,请谅解。关于“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我想已是历史的尘埃了。当今世界,在众多的领域已是“互为所用”了。至于中医情况如何,我不想评价。 作为我的基本想法,中医在部分理论、临床上一定是科学的,只是需要去科学的认识、理解和解释。这如同人吃了上万年的饭,直到最近 1、2百年,才知道摄取的是纤维素、维生素、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 我想做的只是: 1.如何用我所学知识,科学的认识、理解和翻译中医,希望能在向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传播有点儿用。 2.如果能向国土之外的传播也有点儿用,就更好了。根据我的经验,如果对欧美这些发达地区,用科学的语言传播、交流中医,一定比传统的做法会好一些。 3.如果在理论上能促进中医与西医的“融合”,有助于中医的发展,当然就再好不过了。如您所说“从临床上讲,现在的所有的中医实际上已经是中西医结合了”。但毫无疑问,在此基础上,需要更高层次的结合! 4.如果能在基础科学层面,建立中医、西医共同的理论基础,或寻找到中医、西医共同的理论基础,这种结合才会是稳固的。并且不再是“中医被西医结合”(中医被西医吃掉),而是“互相结合”,共同发展。正如大家所感到的,这很难!对于我的局限性,不可能搞临床研究。若是扬长避短,尽管这个“长”也很有限,做一点儿理论上的探索或许还可行。但能走多远,尚不得而知。如前所说,这需要团队合作,需要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共同努力。 关于气、气血与物质、功能的关系,赵洪钧先生已在 “气血与气血辨证的研究”中,对哲学、医学层面说的很清楚了。根据赵洪钧先生的论述,在中医学,血指肉体,气指生理功能——包括精神和心理。如前所说,基于物理学,物质具有能量,能量可以做功,因此,物质具有功能。基于化学,“结构决定功能”,如分子、原子、离子等。这些原理都为医学的物质与功能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肉体为物质,因此,肉体具有生理功能。对此,应该没有疑义。 关于 “物质转化、输送等细节,生物化学已经说得比较清楚”。生物化学只是研究了一部分。物质在人体内不仅有生物化学、化学的变化,还有分子微观形态、分子聚集、分子分散、分子在血管内壁、组织间隙表面的吸附、沉积和离子对这些变化的影响等。而这些现象对“高血压”会产生直接、明显的影响。这些应是“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的范畴。根据我所看到的书籍和文章,此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会逐渐探讨、交流这方面的情况。 您说的对, “气化与人体内物质转化、能量转换,以及物质、能量输送的关系,也是相同对象在古代医学与现代医学两个不同时期的认识差异”。问题是,中医的“气化”太笼统了,没有确切的定义或表述。更不能说清楚水谷是如何“气化”成为气、血、津、液、脏腑、四肢百骸、皮毛等。目前,我们只能借助于西医和现代科学解释这个过程、机理、原理。否则,我们向大众说什么。在太多的电视节目中,一些专家“气化来、气化去”。作为一个“教书匠”,我实在感到无地自容!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创建一个新体系”!现在需要的是在理论上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给大众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解释。 仅供参考,欢迎质疑、讨论! 聂广 (深圳三院):(1)作为中西医基因交流的双方而言,后者处于强势。为什么处于强势,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的。我们只能顺应进化从潮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 2)作为中医药传播(国际国内)而言,用世界语翻译地方语言是需要的,有用的。 李明远教授:强与弱是相对的,也是可以互为转换的。事物是在发展的,要有信心。 聂广 (深圳三院):(3)在中医学,血指肉体,气指生理功能,只是赵老师对几段经文的翻译,不代表整个中医学理论。 ( 4)这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盼望竭尽全力,争取取得成果:物质在人体内不仅有生物化学、化学的变化,还有分子微观形态、分子聚集、分子分散、分子在血管内壁、组织间隙表面的吸附、沉积和离子对这些变化的影响等。而这些现象对“高血压”会产生直接、明显的影响。这些应是“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的范畴。根据我所看到的书籍和文章,此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会逐渐探讨、交流这方面的情况。 您的信心让我莫名感动:强与弱是相对的,也是可以互为转换的。事物是在发展的,要有信心。 李明远教授:聂教授,在今天上午的讨论中,由于学科的差异和思路的不同,有些话可能有些偏激,请您原谅。由西方近现代构建的科学大厦,几乎没有给国人留下什么创建的余地。但我觉得老祖宗在中医的气、气血、气化、经络方面的理论给我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果说 “内经”是一部医学著作,更应该是一部科学巨著!在此基础上,中医学从古代哲学、古代医学延续至今,所形成的诸家理论、技术,应用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脉络之清楚,实属罕见!今天,只要我们能够在科学层面将这些理论讲清楚,不仅会促进中医的发展,也一定会促进东西方的交流、沟通,为医学这座“大厦”构建一块基石或一面墙。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人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一直在追赶西方。近十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领域或某些点,实现了超越。尽管这还不多,或刚刚开始,但已经开始!过去的三十多年,在一些领域,与老外做过正面交锋,我们还是有胜算的。经过几年的探索、与诸多专家的讨论,在中医方面,我觉得是有机会的。实际上,前人已经为我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我们只要跟进、充实、拓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是会实现这个目标的。 聂广 (深圳三院):李教授,都是探讨,各抒己见非常好。我的观点表达出来,对您的愧疚之情就有所舒缓。您的观点,我也基本上理解了,大家再带着问题沉下心来求学求解,都是很好的事情。 李明远教授:聂教授,难得有这样的讨论!一年多来,通过与您和其他专家的交流、讨论,使我学到了不少关于中医、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更多的了解了有关中医的情况。实际上,应该感到愧疚的是我。对于我这个门外汉,大家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谈自己的想法,已足够大量、宽容。尤其是您,为了这个群的活跃、积极、有效的运转,邀请了众多的专家、学者,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我会慢慢消化您的建议和提示,争取少走一些弯路,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体质学说:过时的“科学”
fqng1008 2019-11-22 13:34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健身界都非常流行 “体质学说(Somatotype)”:人类分为三种体质,内胚(Ectomorphic),中胚(Mesomorphic),和外胚(Ectomorphic)。如下图所示,内胚型易于囤积脂肪,运动型易于增肌,而外胚型较为消瘦,脂肪和肌肉量都比较小。 很多人相信,不同体质的人,需要配合不同的运动及饮食计划;体质由基因决定,后天无法更改 ……其实,这些概念大多数早就在科学界过时了。 1. “体质学说”是概念,不是科学 三种体质的分类方式,最早来源于心理学家 William Herbert Sheldon 在 1940 年发表的论文 (1)。 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呢?得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说起:从 1890 年开始,一直到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常春藤联盟各校,实行一项政策:新生入学时,需要裸体拍摄正面、侧面,以及背面的全身照片,存入学校档案。在当时,由于工业迅速发展,体力劳动的数量急剧下降,造成很多人具有形体缺陷,或者身体素质变差。当时,这方面的研究又很缺乏,于是催生了这种拍照的行为,以及“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通过对人体形态的检测,预测其健康状况,以及性格,甚至行为表现等等。 当时, Sheldon 是哈佛大学以及哥伦比亚的学的研究人员,基于这些照片数据,发表了这项研究,提出:人类分为三种体质,不同体质的人,性格会有不同,并间接影响其 犯罪概率 。体质由基因决定,后天无法更改,以此推断,如果某些种族具有某种特定体质,他们会具有天生的 犯罪倾向 。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了:上世纪早期,现代药物研发取得一定进展, Sheldon 本人对于药物的期待是很高的。他的著作里有这么一句话:physique is destiny,意思是“体型决定未来”,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一定十分荒谬。那么,这又和药物有什么关系呢?Sheldon 对于体型研究的动机,来源于他对科学的预测:在美好的未来,药物可以做到改变基因,所以,向那些有“基因缺陷”,犯罪率比较高的种族投放药物,可以有效改善基因,维护社会稳定。 听起来,有没有点纳粹的感觉? 事实上, Sheldon 被人批判最多的一点,便是极端种族主义。鉴于这点离题太远,不展开说明了。 总之,这项研究在现在看来,漏洞很多,比如:其预测的是性格与犯罪动机, 和健身没有任何关系 ;所有数据来源于照片,而非真实人物;实验不具有可重复性;实验结论非常主观;实验采样非常狭隘,根本无法反应体质与年龄的关系。 不谈这项研究,压根没提体质与健身的关系,它所提出的,仅仅是一个概念,没有经过任何科学证实,也没有任何生理学的研究基础。 2. “改进版”体质学说 当然, Sheldon 的论文在当时是很有影响力的。在上世纪 50 和 60 年代,很多科学家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并试图证实这种分类方式的科学性。比如,Sheldon 自己在 1954 年 (2),又将分类方式细分成 3 种指标,每种指标分为 7 个等级,来反应体质 偏向 外胚、中胚还是内胚。这种分类方式的结果往往会用二维图表示(如下图): 这种分类方法,相对更加科学细致一点,但在生活中,实用性大大下降:所有指标加起来,一共有 7^3 = 343 种不同测试结果,压根没办法归类表示。 也有人试图使用量化方法归类体质 (3),采取的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各部位维度、各部位脂肪厚度等等,如下图: 同样,这种计算方法非常复杂,在实际生活中基本没有任何实用性;其准确性也遭到过很多质疑。 甚至在某些书 (4) 里,还会自相矛盾,提到在成长过程中,体质其实是会发生变化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很多女孩儿童时期比较消瘦,青春期之后就变成了“易胖体质”或者“运动体质”。当然,这种现象同样缺乏可信的科学证据。 所以,哪怕是在今天,各种改进后的 “体质学说”,仍然有以下缺陷: 分类 方法复杂 :科学的分类方法牵扯到各种数据指标,不可能用仅仅三种体质代表全部;没有任何研究能证明体质和基因的关系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 准确预测 体质类型;更不要提,所有健身网站宣传的都是: “内胚容易长脂肪”“外胚不容易增肌”这种毫无科学证据的东西。想想看,你是否见过如下表述: “我是内胚体质,天天散步,一斤也瘦不了,喝凉水都胖”;“我是运动体质,一跑步小腿就长肌肉”;“我是外胚体质,怎么练都壮不了”;…… 请问你是真的去测了基因(更不要提,现在完全没有证据表明,基因和体质有任何关联),还是只觉得训练没效果,随便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Ruki 在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看到某个健身论坛上有人问:“Why do people still believe in somatotype nowadays?”,得票最多的一个回答是:“because people are lazy and don't bother reading, so that they have endless excuses for not making progress.” (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是有人相信体质学说?因为大部分人太懒,而且不喜欢阅读,这样正好给他们训练没有成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借口。) 3. 体质差异,确实存在 虽然从总体来说,亚洲人与别的种族的人,先天差异(指增加肌肉的难度,或者基础代谢率)非常小(可以 回复 “基因”查看 )。但缩小到个人,人与人的差异是相当大的。基因会决定 一部分 你的体型,包括: 骨骼 形态、骨架大小;最典型的例子是,亚洲人普遍身材比较小(饮食、锻炼,和生活习惯是重点,但基因有一小部分影响); 脂肪 分布;比如有些人倾向于下半身堆积脂肪,有些人倾向于腹部与臀部堆积脂肪,这些都和基因有所关联; Ruki 姐也看过一些文章,提出亚洲人与欧美人的脂肪堆积倾向不太一样,也是基因原因;请注意,这里指的是脂肪堆积部位,而非体脂率; 饮食 效率:这点主要是间接影响,比如亚洲有高达 90% 以上的人有着乳糖不耐受的毛病,导致人均乳制品摄入少;有些研究 (6) 也提到,不同人群受基因影响,肠道菌群分布不同,可能对于不同种类的食物消化效率不同; 肌肉纤维 比例:不同人,同一部位的肌肉,红白肌的比例相差很大,也是主要由先天决定 (关于快慢肌,之前文章中又提到一些,可以 回复 “肌肉腿”查看 ) (7);比如有些人肌肉维度很容易增加,可能因为快肌比例相对高;有些人增肌困难,或者提高耐力比起提高力量轻松,可能因为慢肌比例相对高;目前,主流的科学看法是,快慢肌 无法互相转化 ,可能存在第三种肌肉纤维 “灰肌”,在一定条件下有变成红肌或者白肌的倾向 (8),但机理尚不明确; 诚然,有些人天生基础代谢高,慢肌比例大,增肌困难,符合 “外胚体质”,但更多的人,则是不同元素混合,很难简单粗暴地使用三种方法分类。举个例子,Ruki 姐有个朋友,对于蛋白质吸收效率很差,一吃蛋白就拉肚子,所以一直很瘦;后来,他经过药物和饮食的调理,慢慢能够吸收蛋白,并且配合运动,发现自己其实增肌很容易——这种情况,到底是外胚,还是中胚呢? 有些人会问: “我看过很多研究,表明世界顶尖的运动员,在某一种运动项目内,体型是很一致的,是不是说,体型学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呢?” 其实,这个道理和之前说过的很多例子一样:顶尖的长跑运动员大多数慢肌含量高,不是因为训练增加了慢肌,而是天生慢肌多,才能成为世界顶尖;举重运动员身高矮,不是因为举重 “压了个子”,而是因为矮个子更适合举重;同样,这种研究成果只能说明,当你要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时,基因的作用会显露——在平常的训练中,套用一句网上流传很久的话,“已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上拼天赋”。 目前,现代的科学研究,几乎没有使用 Sheldon 的体质学说的——一个心理学研究成果,居然变成健身圈的心灵鸡汤,流传快一个世纪,到今天仍然生生不息,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更不要提,很多人所谓的 “体质”,完全是自我定义:跑步完小腿粗了,就是长肌肉;练了一星期体重没变,就是不容易减脂;练了两个月,胸肌变大了,就是“慢肌变成了快肌”……迷信体质学说,只会让你在健身路上越走越偏。 参考文献 (1) William Sheldon.The Varieties of Human Physique: An Introduction to Constitut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 Harper,1940. (2) Sheldon,William Herbert (1954). Atlas of Men: A Guide for Somatotyping the Adult Male at All Ages. New York: Harper. (3) A Modified Somatotype Assessment Methodology; Rempel R,1994,Simon Fraser University,ISBN 978-0-612-06785-1 (4) Timothy R.Ackland,Bruce Elliott,John Bloomfield. Applied Anatomy and Biomechanics in Sport. 66-67. (5) Iris M Heid, Anne U Jackson,Joshua C Randall,Thomas W Winkler,Lu Qi, Valgerdur Steinthorsdottir,Gudmar Thorleifsson,M Carola Zillikens,Elizabeth K Speliotes,Reedik Mägi,Tsegaselassie Workalemahu,Charles C White,Nabila Bouatia-Naji,Tamara B Harris,Sonja I Berndt,Erik Ingelsson,Cristen J Willer, Michael N Weedon,Jian'an Luan,Sailaja Vedantam,Tõnu Esko,Tuomas O Kilpeläinen, Zoltán Kutalik,Shengxu Li,Keri L Monda et al. Meta-analysis identifies 13 new loci associated with waist-hip ratio and reveals sexual dimorphism in the genetic basis of fat distribution. Nature Genetics 42,949–960 (2010). (6) Masato Asai,Shwetha Ramachandrappa,MariaJoachim,Yuan Shen,Rong Zhang, Nikhil Nuthalapati,Visali Ramanathan,David E.Strochlic,Peter Ferket,Kirsten Linhart,Caroline Ho,Tatiana V. Novoselova,Sumedha Garg, Martin Ridderstråle, Claude Marcus,Joel N. Hirschhorn,Julia M.Keogh,Stephen O’Rahilly,Li F. Chan,Adrian J. Clark,I. Sadaf Farooqi,andJoseph A. Majzoub. Loss of Function of the Melanocortin 2 Receptor AccessoryProtein 2 Is Associated with Mammalian Obesity. Science. 2013 Jul 19;341(6143): 275-278. (7) MacIntosh, Brian R; Gardiner,Phillip F; McComas,Alan J. (2006). Skeletal Muscle: Form and Function. Human Kinetics. ISBN 978-0-7360-4517-9. (8) Smerdu, V; Karsch-Mizrachi,I; Campione,M; Leinwand,L; Schiaffino,S (Dec 1994). 'Type IIx myosin heavy chain transcripts are expressed in type IIb fibers of human skeletal muscl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267(6 Pt1): C1723–8.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8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用数据说话?
libseeker 2019-3-29 10:59
数据是什么?有许许多多的定义,姑且采用《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第一版中的定义:“数字、字母与符号的集合。系客观事物与主观思维的具体表达,不限于数值。现常指可由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单元。”数据有定性的、定量的;有即时性的,有动态的;有描述性的、有统计性的;有一维的、多维的……说话是指什么?通常是指陈述事实或表达观点。用数据说话,主要是指用数据来支撑观点,做到有理有据。 美国高校图书馆同行友人推荐我阅读一份美国教育部的报告,这是一份关于学术图书馆的统计报告,美国图书馆协会负责实施的。由此,引发一些感想,关于学术研究中如何用数据说话? 国内也持续作类似统计工作,年年填报事实数据。参与情况不甚理想,数量角度,大约只有三分之一参与。从美国学术图书馆那份报告,可以感受到一些差异。美国的统计可能基础工作较为扎实,有标准规范可行,报告中那份问卷总体结构比较简洁,填报工作量不大。国内的情况很复杂,填报的内容也复杂,统计口径,填报人的个人理解因人而异,因此填报率底。美国的报告基本不涉及个体馆的“隐私”,国内的报告会曝光不少个体馆的信息。因此,有的馆有顾虑,填报时有意无意有所保留。 根据我之前同美国同行打交道,有些信息,关系到个人利益,非常敏感。也就是说,原本都不同程度存在种种顾虑,但公开报告需对研究对象无害化处理,这样收集数据效果会更好。比如文献资源经费方面,有的馆投入很少(或者自认为很少),个体馆馆员乃至其所在学校觉得没面子。甚至有可能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比如一定程度影响生源竞争。人员结构或编制也会是敏感信息。有道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美国一些公开的数据,基本上不涉及个体馆的信息。 如何用数据说话?费思量。数据从哪来?谁来用?怎么用?用的怎么样?滋味杂陈。近年来,格外提倡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格外重视用数据说话,重视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以提升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然而,常用的问卷调查法,不同程度存在“硬伤”,比如未进行严格概率抽样、样本的代表性不足等问题,少数大样本研究虽运用了概率抽样方法,但数据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瑕疵。如果数据本身的“信度”与“效度”均是可疑的,那么研究结论无论多么“高大上”,也只是“形体美”,中看不中用。 用数据说话的最高境界或许是:信、达、雅。套用严复先生提出的翻译要求和原则,“信”指准确无误,“达”指通顺畅达,“雅”指优美自然。
个人分类: 圕人堂|45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学派
libseeker 2016-8-3 17:52
黄纯元先生(1956.8-1999.10.28)于1997-1998年对美国图书馆学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大名鼎鼎的“芝加哥学派”进行了系统研究与论述。黄先生所论的“芝加哥学派”,实际为“芝加哥学派图书馆学”或者“图书馆社会学派(school of library sociology)”,它与芝加哥社会学派有着密切联系。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院(The Graduate Library School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以下简称GLS)成立于1928年,正是在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实证研究风气极盛,而且在研究方法上逐渐完善的时期成立的。1928-1942年,GLS是美国唯一具有博士课程的图书馆学校,GLS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所进行的一系列开拓性的图书馆学研究活动,开创了崭新的研究风气,并形成了新的研究规范,对以后的美国乃至于世界的图书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在GLS所进行的研究以及所开创的研究规范称之为“芝加哥学派”。 据百度百科,“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是许多不同学科学派的统称,因这些学派都源自于芝加哥大学(或芝加哥市), 故名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包括芝加哥经济学派、芝加哥社会学派、芝加哥建筑学派、芝加哥传播学派、芝加哥数学分析学派 、芝加哥气象学派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和芝加哥社会学派(Chicago School of Sociology)。”笔者以为,黄先生所论述的“芝加哥学派”,全称为“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学派”,这样或许能有更好的区分度,表意更准确。 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GLS所从事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图书馆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在阅读研究、图书选择理论、图书馆史、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等领域取得很重要的进展。GLS在1931年创办了研究型的学术期刊《Library Quarterly》,它记录了几乎自GLS创办以来的重要的学术成果。主要代表人物有韦普尔斯(D.Waples,1893-1978)、伯埃尔森(B.Berelson,1912-1979)、巴特勒(P.Butler,1884-1953),他们曾经先后担任过GLS院长,并对芝加哥学派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图书馆学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代表了不同的学科背景。 韦普尔斯是教育心理学博士,1928年调入新成立的GLS,是创办初期的4位教师之一,在GLS任教15年,最大的贡献是把社会科学中通行的科学研究方法带入图书馆学领域,并通过这种新的方法论训练影响了整整一代GLS的学生,使他们形成了一个风格鲜明的研究“学派”。韦普尔斯及其追随者的阅读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对问题的要素的分解,然后通过直接观察或调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验证假说,阐明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原理性和规律性的见解。 伯埃尔森是韦普尔斯的学生,1941年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舆论决定要因与传播媒体的关系》,他的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尽管他的研究课题超出了图书馆学领域,但是他的研究方法与芝加哥学派所提倡的重调查、重数据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一脉相承。1946-1952年,他回到了GLS并担任院长,因参与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美国公共图书馆调查(1948-1950),并作为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和代言人而名噪一时。伯埃尔森是韦普尔斯的实证研究思想的最忠实的体现着和继承者,且由于他对韦普尔斯的实证研究思想和方法加以发展和系统的理论化从而形成了一种被后人称之为“Wapls-Berelson模式”的芝加哥学派的研究特色。他的图书馆学研究观,从本质上说,就是把图书馆学变成像“自然科学”那样,成为一种可以验证、可以定量的“硬知识”,就必须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和行为科学一样的方法论原则:第一,研究的程序必须具有公开性。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都必须是“可交流的”、“被交流的”;研究的经验数据是“大家都能获得到的”。第二,研究的方法、对象、数据、概念都必须是经过明确定义(指操作定义)。第三,数据的收集必须是客观的。第四,研究的结论是可以“重现的”,其它研究者通过同样的程序可以检验这个结论的真伪。第五,图书馆学知识应当是系统化的、可以积累的。第六,研究的结果最终是可以用于解释、帮助理解和预见图书馆现象的。这些原则是对韦普尔斯的图书馆学方法论的总结,也是他自身指导GLS研究的基本准则。 巴特勒先后获得过哲学、文学和神学等多个学科的学位,1916年进入纽贝里图书馆工作,1928年受聘GLS兼职讲师,1931年成为正式讲师,直至1952年退休。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1933)作为图书馆学史上最早的、影响比较大的一本纯理论性著作,作为芝加哥学派的“理论纲领”受到高度评价。巴特勒主张“作为科学的图书馆学”基本立场,认为图书馆可以而且应当作为科学的对象来对待,采用常用的科学方法,对其进行客观观察,要素分解,定量分析等操作。他认为,图书馆学作为一门“专业”,和其它任何专业一样,有技术、科学、人文学这3个层面。以往的图书馆学过分强调了技术的层面,而忽视了科学和人文学的层面。今后应强调科学和人文学层面,对科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巴特勒和韦普尔斯均为GLS的早期的教授,同样具有人文科学北京,且均为主张图书馆学应当成为“科学”的两位代表人物之一。 芝加哥学派的图书馆学是强调把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机构”来研究的。从巴特勒的“图书馆的社会问题”到谢拉“图书馆学的社会学基础”,“作为社会机构的图书馆”是支撑他们理论的基础概念。从“社会机构”的角度来探讨图书馆是芝加哥学派探讨问题的起点和视角。黄纯元认为对芝加哥学派的一些理论前提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1)对从社会认识和个人认识的转换的角度去评价图书馆社会功能,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和文化的交换”的理论过于“简单化”了。(2)把图书馆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搞颠倒了。(3)“文字记录的利用”和“社会进步”不可能如此“直接地”表现为因果关系。尽管芝加哥学派的上述理论主张存在者一些致命的缺陷,但是它对图书馆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正是这些针对芝加哥学派提出的理论观点的批判性思考,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从信息传播的角度”、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从认知的角度”研究的图书情报学的理论模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芝加哥学派建立了图书馆学研究的“社会科学规范”。严格地按照经验社会科学的而研究规范,即强调定性或定量的数据基础,强调研究者的客观和中立的研究立场,强调科学的分析技法,强调研究结论的可验证性。这对于当时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依靠直观的、主观的论证的“思辩”式的图书馆学研究,和技术崇拜主义的研究风气是一个极大的冲击。美国当代著名的图书情报学理论研究代表人物之一Harris认为,芝加哥学派的研究实际上是作为“科学的图书馆学”研究的真正的起点。 黄纯元认为,通过对芝加哥学派的历史回顾可以领悟到:发展我国的图书情报学必须要充分汲取现代社会科学的营养;应当重视建立社会科学的研究规范;应当重视图书情报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延伸阅读: 1 黄纯元《论芝加哥学派》发表于《图书馆》。 黄纯元.论芝加哥学派(上) .图书馆,1997(6):1-3.14. 黄纯元.论芝加哥学派(中) .图书馆,1998(1):7-10. 黄纯元.论芝加哥学派(下) .图书馆,1998,(2):6-9. 上述3篇文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均予以了转载。 2 黄纯元著. 黄纯元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集 . _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7:142-163. 黄纯元先生1999年10月28日病逝后,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等将黄纯元先生生前所撰论文结集出版。该书中完整收录了《论芝加哥学派》 一文。篇章结构为:导言、形成(GLS的成立、芝加哥大学的学术环境)、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研究成果、分析和评价(理论前提、研究规范)、结束语。导言部分,作者说“回顾和探讨芝加哥学派的研究,并不是去寻找一种‘往日的情结’,而是希望重新回到作为‘一门科学的图书馆学’的出发点上,探求图书馆学研究真正的途径和它的价值。在我国,国外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流派和思想的系统的研究和整理是一个非常薄弱的领域。因此,本文对芝加哥学派的评述和研究,即是对以往研究不足的弥补,也是朝着系统研究的方向努力的一个开端。” 3 范并思等编著.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_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6:30-54. 该书第一部分“20世纪的西方图书馆学”,其第二章为《理性主义思潮(1928-1944)》,该章用大量篇幅介绍芝加哥学派,并予以评论。较黄纯元先生的评述,既有传承,又有发展。认为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院,“图书馆学家以新的图书馆哲学和图书馆学体系挑战经验图书馆学,关注社会、历史与文化问题。由此形成20世纪最重大的一次理论变革。”,在图书馆学方法论领域,还是“芝加哥学派”推行以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以新的研究方法挑战杜威经验图书馆学。 4 王波著.快乐的软图书馆学.海洋出版社,2014.3:109 黄纯元的第三大贡献是对美国图书馆学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大名鼎鼎的“芝加哥学派”的精彩解读。“芝加哥学派”在黄纯元之前,对中国的大多数图书馆学研究者来说,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类似一个语焉不详的传说,有人知其神奇,但奇在何处,不明不白。黄纯元将他的洋博士的优势,在这个问题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深入钻研相关文献,把“芝加哥学派”的来龙去脉、代表人物、经典文献讲解得清清楚楚,使同行们得以揭开这个学派的神秘面纱,全面地了解”芝加哥学派”的经验与教训。黄纯元关于”芝加哥学派” 的研究,产生了两个比较明显的作用,一是为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向实证化转变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理由,加上后来有于良芝等“海归派”教授的言传身教,实证研究逐渐多了起来,改善了图书馆学的科学品质。二是为中国的图书馆学院怎样开展研究生教育树立了样板,“芝加哥学派”兴起的根本条件是芝加哥大学的图书馆学院成为世界上首个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图书馆学院,从而形成了推出高级人才和学术成果的规模效应。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院系正好陆续过渡到培养博士的层次,了解”芝加哥学派”的办学方式和学术贡献,对他们在人才培养和科研上树立高标、确定方向,无疑具有启发作用。 (图谋注:作者该文的写作时间为2007年。) 4 Douglas Waples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uglas_Waples Douglas Waples (March 3, 1893—April 25, 1978) was a pioneer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Graduate Library School in the areas of print communication and reading behavior.Waples authored one of the first books on library research methodology, a work directed at students supervised through correspondence courses.Jesse Shera credits Waples’s scholarly research into the social effects of reading a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knowledge known as social epistemology.In 1999, American Libraries named him one of the 100 Most Important Leaders We Had in the 20th Century. 5 Lee Pierce Butler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e_Pierce_Butler Lee Pierce Butler (December 19, 1884 – March 28, 1953) was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Graduate Library School.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use the term library science (along with S. R. Ranganathan), by which he meant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books and users, and was a leader in the new social-scientific approach to the field in the 1930s and 1940s. 6 Bernard Berelson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rnard_Berelson Bernard Reuben Berelson (1912–1979) was a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known for his work on communication and mass media. 7 怀念黄纯元先生(韩继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ce2a20100u2ma.html “回到长沙一段时间后我收到纯元的一封信,信中谈到他最近的科研情况,寄来了他的一篇新作——《论芝加哥学派》,我们及时刊出了这篇力作,从这篇文章中我依稀看到了纯元先生的学术追求和他倡导的学术研究程式。” 8 十剑下书山:承影剑黄纯元(王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ce2a20100u2mb.html 9 悼念黄纯元老师(范并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ce2a20100u2m8.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60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开图书馆学实证研究会议参会小记
libseeker 2016-7-27 09:24
由南开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杭州市图书馆事业基金会承办,徐建华教授组织的“第6届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博士生学术会议于2016年7月21-25日在南开大学商学院召开。该会议在2011-2015年成功举办5届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续与提升,继续围绕着图书馆学规范性实证研究、跨学科合作、国际化而开展。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员,有幸参与了此次盛会,一次又一次被感动,满满地收获,满满地幸福。 会议筹备组6月2日发出会议通知,全国范围内接受报名,报名对象为对规范性实证研究有兴趣的在校(或即将入学)的图书馆学与编辑出版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青年教师,业内核心期刊编辑,图书馆从业者,图书馆资源与系统供应商。不收会务费,学生食宿费用由本次会议承担,非学生住宿费自理。原计划招收“约120人”,实际上有500多人报名,采取以报名先后综合平衡的原则,实际“录取”了280余人。与会人员通讯录上有264人,其中博士生19人,硕士生118人,本科生15人,图书馆员70人,教师23人,其余为出版社、学术期刊(6名)、图书馆资源与系统供应商等的参会人员。7月22日合影留念照片上有200人。 会议以操作性、实用性、前沿性、规范性、国际化的特色,方式包括海内外专家的理论介绍、案例演示、规范辨析、上机操作、核心期刊编辑座谈、问题诊断、交流研讨等。内容包括:海外图书馆学研究热点、研究动态与规范性要求,近年发表的图书馆学实证研究论文点评,图书馆学研究的跨学科开展,问卷调查的规范与实施、问卷调查方法中量表与问卷的辨析、SPSS数据分析全过程讲解、数据分析与发文关系,眼动实验与SC-IAT实验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职业生涯规划,国内外学术期刊发文技巧,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的前沿研究介绍,与会者实证研究中所遇问题诊断等等。整个会议由12场主题报告,代表性的有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杨海波副教授《眼动实验方法》、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陈浩副教授《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与行为科学研究》、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于良芝教授《Core concepts,their logical connections and structure of LIS》、美国克里夫兰州立大学孙荣军教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几个问题》、南开大学社会学系郭大水教授《访谈技巧及实施》、徐建华教授《图书馆职业特征与图书馆职业生涯规划》、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李超博士《实证社会科学研究的要点、技术与示范》、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博士后徐晟《数据录入与审查、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图情学院博士生俞碧飏《美国图书情报学与实证研究》等。 会议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报告人个个身怀绝技,引得满座听众聚精会神听讲。每天上午4小时,下午4个半小时,均安排满了。7月23日,郭大水教授的《访谈技巧及实施》报告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郭教授用一个Word文档列了个提纲,连续站着讲了3个小时(郭教授已退休),举重若轻,字正腔圆,幽默风趣。台下数百听众,几乎都从头听到尾。报告结束时,有位提问者的评论是如同听百家讲坛一般。我是首次见识到这样的场景。当前下午的3场主题报告由我主持,第一场报告是13:30-15:00,报告结束,我提议休息5分钟,说了“别因为热爱学习而憋屈了自己”,因为我知道当天上午憋尿的远不止我一个。徐建华教授在休息间隙特别交代:后边的环节别再安排休息时间,有需要可以自己出去。其实我知道,“憋屈”的原因种种,有的是因为报告精彩,怕错过任何内容,有的是觉得不方便(离开座位,进出会影响其它人),有的是觉得不礼貌……当天晚上安排了一场相声,由南开大学学生社团表演,19:00开始,21:30结束。 一周的会议,徐建华教授台上台下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凡、不俗的表现。由于会议前后,我国大范围暴雨,许多地方的交通受到影响。我自己的情况是是检票进站后才知道所买的车次停运了,幸运的是买到了另外一趟车,并赶上了晚餐。有部分报名者,经过种种努力之后,实在是没有办法参会。我到晚餐地点时,已是6点多。我看到徐教授在迎接每位参会者并安排座位,我那桌挤了12人(正常可能是4-6人用的)。大概是临近7点开席,挤归挤,但上的菜挺丰盛的。中途徐教授领着从美国来的孙荣军教授挨桌敬酒,一方面作解释说明,一方面介绍孙教授。午餐是吃盒饭,徐教授安顿好大家之后才吃,有一次我见到徐教授是端着饭盒站在门边吃,边吃还边招呼参会者。吃过饭的不到1小时时间里,还为参会者答疑解惑,提供种种指导与帮助。会议安排我这么一个草根在开幕式上就坐主席台,并作为馆员代表发言,此外,安排我主持7月23日下午的3场主题报告。我认为这是“大牛中的大牛”对“草根中的草根”的特别关爱与提携。会议结束临近结束前,徐教授、徐晟博士、俞碧飏博士三人逐个解答参会者在报名环节提交的“需要诊断的问题”,妙趣横生。随后所有参会者挨个上台挨个亮相,介绍自己及自己的研究方向。最后由华南师范大学束漫教授作会议总结,束教授为这个总结还准备了两段视频及趣味图片若干,别出心裁,声情并茂,余韵悠长。 1928年芝加哥大学成立了一所具有博士学位的图书馆学院(The Graduate Library School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简称GLS)。它的学风和理论追求影响了一代图书馆学家。芝大GLS教员致力于发展具有高度理性的图书馆学知识体系,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思考图书馆生存的哲学问题,同时也以社会科学中流行的实证方法或思辨方法研究图书馆问题,被后人称为“芝加哥学派” 。随着,“芝加哥学派”的兴起,部分图书馆学家开始关注与图书馆有关的社会、历史与文化问题,并以新的图书馆哲学和图书馆学体系挑战检验图书馆学,由此形成20世纪最重大的一次理论变革(引自:范并思等编著.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 ._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6:30-31)或许,“南开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学派”正在成型与成长。艾肯(D.Aaker)认为,品牌资产包括以下5方面内涵: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品牌联想;认知品质;其它特有的部分。“南开图书馆学实证研究会议”这一品牌已然建立,正在发展中。期待“南开图书馆学实证研究会议”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越办越好!
个人分类: 圕人堂|46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促进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
libseeker 2016-7-26 17:29
图谋按:本文为2016南开大学“第6届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博士生学术会议开幕式发言稿。 2016年7月16日,会议联系人吴子璇老师问我:“徐老师邀请您在会议开幕时作为馆员代表做一个两到五分钟的简短发言。请问,你同意吗。”我回复:很好,非常感谢!并告知我的发言内容为:如何促进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 我是带着这个问题来参会、来学习的。会议报名表中“需要诊断的问题”,我填写的是:如何促进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 备注中我填写的是:“我是一名图书馆员,同时是图谋博客撰写者、圕人堂QQ群创建者,10余年来,一方面在进行实证研究的探索与实践,一方面在为推动图书馆学规范性研究的科学普及略尽绵薄之力。数年来对徐 建华 教授组织的实证研究盛会颇为关注,可谓‘艳羡已久’,希望今年能有机会参加学习,且期待拜会诸位尊敬的师长、结识‘志同道合’的同人。” 早在 第一届图书馆学实证研究会议时,徐教授曾专门邀请过我,遗憾的是未能成行,错失良机, 如今美梦成真 ,三生有幸 !感谢徐教授!感谢南开大学商学院! 今天,可以说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成果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已显露出一个新问题:如何促进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吴慰慈先生认为, 当代图书馆学人应当担负的学术责任,主要有 6 点: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严谨治学,摒弃“简单化”;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关注方法论应用;重视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国的研究合作。我以为,促进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亦属于“当代图书馆学人的学术责任”范畴,值得包括研究者在内的图书馆人关注与思考。7月15日科学网图谋博客发布了一篇博文《如何促进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990763.html),该文“聚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科学发展观研究”(项目编号:06BTQ007)研究成果,希望“一举多得”,既有助于该成果科学普及,又能更好地促进对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成果的关注与思考…… 徐教授此项实证研究成果,是团队合作的典范,分工合理,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硕果累累。先后在图情领域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5篇,其中《中国图书馆学报》发表两篇。2014年7月天津大学出版了专著《科学发展观与图书馆员快乐指数》。在博文中,我介绍了:被引次数TOP5,最高的是2007年《图书情报工作》上发表的《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调查主报告》,被引49次,第5名有两篇均为24次;被下载次数TOP5,最高的是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报》上发表的《群体比较视角下图书馆员内隐刻板印象实验研究》,被下载846次,第5名为578次;读秀中《科学发展观与图书馆员快乐指数》一书“收藏馆”数为93。上述数字,或许有助于“管中窥豹”,其中用意,不言而喻。 2010年7月27日拜读徐教授为《图书情报知识》卷首语之后,我曾给徐教授写过一封信汇报读后感,其中有:“关于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推动。我认为实证研究是有‘门槛’的,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学术精神且受过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训练,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研究条件(比如经费保障、团队协作等)。这几年有许多冠以实证研究的成果,其实很多是名不副实的,主要原因为‘力不从心’。这几年也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实证研究成果,但关注度远远不够,被淹没或被埋没了。关于图书馆学研究该怎么做?这是一个很宏大的问题。我自己的感悟是,加强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积极拓宽科学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立足实际,审视过去,放眼未来,有所创造。至于他人怎么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百花齐放,关键在于尽可能地适合自己、持续进步。”6年后的今天,促进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是当代图书馆学人的学术责任之一。 期待图书馆学研究多一些过得硬成果,不仅能够自成体系自圆其说,且能够被同行广泛认可,具备一定影响力。
个人分类: 圕人堂|3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促进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
libseeker 2016-7-15 08:55
图谋按: 我是一名图书馆员,同时是图谋博客撰写者、圕人堂QQ群创建者,10余年来,一方面在进行实证研究的探索与实践,一方面在为推动图书馆学规范性研究的科学普及略尽绵薄之力。今天,可以说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成果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已显露出一个新问题:如何促进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图谋以为,亦属于“当代图书馆学人的学术责任”范畴,值得包括研究者在内的图书馆人关注与思考。本文“聚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科学发展观研究”(项目编号:06BTQ007)研究成果,希望“一举多得”,既有助于该成果科学普及,又能更好地促进对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成果的关注与思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科学发展观研究”(项目编号:06BTQ007)研究成果 专著: 徐建华等著.科学发展观与图书馆员快乐指数.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7 (图谋注:2016年7月15日读秀中“收藏馆”数为93。) “这些年来,建华教授在别人认为已功成名就的状态下,仍以一己之力,在图书馆界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规范性实证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在我看来,这就是当代图书馆学人的学术责任,是值得扬和倡导的。我衷心希望,在图书馆学界像建华教授这样的人越多越好,为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让我们共同努力。”(吴慰慈所作《当代图书馆学人的学术责任》序言末尾)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典范,大家分工合理,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围绕本课题,我们团队已公开发表论文35篇,内容涉及当今图书馆员快乐指数、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水平、不良心理体验、离职倾向、女性群体、馆长群体等,还建立了不同类型图书馆员快乐指数、工作满意度的回归模型,编制了针对二者的测试程序,并最终形成了本书。”(摘自该书后记,P296) “本书是我们开展实证研究以来的第一次系统总结,也是我们在实证研究领域的第一部著作,我们期待着读者朋友们的批评与指正,因为我们还想进步。”( 摘自 该书后记, P298) 期刊论文: 2016年7月15日检索(被引超过20次的7篇,序号前用“*”标注;列示30篇,会议论文、卷首语或导语未列示。) 徐建华. 当代图书馆员的“快乐指数”值得关注 . 图书情报工作,2007,06:5. * 李超,徐建华,霍丽敏,田立忠. 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调查主报告 . 图书情报工作,2007,06:6-11. 被引49/下载829 * 徐建华,霍丽敏,赵睿. 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的实证分析 . 图书情报工作,2007,06:12-15. 被引33/下载649 徐建华. 引言: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当代图书馆员的工作满意度 . 图书情报知识,2007,05:5-7. 宋颖,徐建华. 当今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承诺影响的研究 . 图书情报知识,2007,05:8-12. 被引24/下载443 * 霍丽敏,徐建华,张丹. 不同类型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分析 . 图书情报知识,2007,05:26-29. 被引25/下载462 李超,徐建华. 当今图书馆员组织承诺水平的实证研究 . 图书馆杂志,2007,10:33-37. * 徐建华,崔轲娃. 人文视野中的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 . 图书馆,2006,01:59-62. 被引24/下载430 徐建华,崔轲娃. 职业生涯层面的图书馆职业问题——对天津地区高校图书馆两次职业调查的比较分析 . 图书与情报,2006,02:41-45. 赵轩,徐建华.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定位研究 . 图书与情报,2006,02:49-52. * 徐建华,崔轲娃,刘晔.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围城”现象与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开发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03:26-28. 被引32/下载536 徐建华,李超,陈高腾. 当今图书馆员继续承诺回归方程的构建 . 图书情报工作,2008,04:14-17. * 李超,徐建华,柳金石. 当今图书馆员消极心理体验的实证研究 . 图书情报工作,2008,04:18-21. 被引22/下载456 徐建华,柳金石,王云石. 图书馆核心员工离职行为对图书馆创新能力影响研究 . 图书与情报,2008,03:42-46+52. 李超,徐建华,王雪莲. 图书馆馆长群体现状的实证研究 .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04:41-44+50. 李超,徐建华,杨琴茹. 职业结构视角下的女性图书馆员心态分析 . 图书情报知识,2009,05:6-9. 赵微,徐建华,俞碧飏. 近五年来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 图书与情报,2009,06:45-50. 徐建华,俞碧飏. 规范化实证研究——图书馆学研究整体提升与发展的重要路径 .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01:28-32. 宋志强,徐建华. 图书馆焦虑心理机制分析 . 图书与情报,2012,02:34-36+87. 徐建华. 用数据说话,能够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与自觉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2:1-2. 俞碧飏,徐建华,卢正明. 当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实证分析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2:8-13. 徐建华. 图书馆员的职业自省仍然需要数据的支撑 . 图书馆论坛,2014,06:44. 徐建华,王翩然,林晓莉. 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研究主报告 . 图书馆论坛,2014,06:45-53. 俞碧飏,徐建华. 群体比较视角下图书馆员内隐刻板印象实验研究 .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05:52-67. 杜林致,徐建华,王楠. 图书馆普通员工胜任力模型及其有效性 .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02:229-234. 俞碧飏,徐建华,王翩然. 未来职业者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主报告 . 图书与情报,2013,02:26-33+87. 徐建华,王伟,俞碧飏. 专业教育对未来职业者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影响分析 . 图书与情报,2013,02:53-57. 王翩然,徐建华,宋志强. 图书馆学专业学生职业背离的危机预警——基于未来职业者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研究 . 图书情报工作,2013,21:59-64+75. 徐建华,李超. 当今图书馆员社会满意度实证研究 . 图书馆,2010,02:65-67+79. 徐建华,赵微,薛玉. 图书馆继任管理问题探析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06:45-47. 被引次数TOP5: NO.1 《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调查主报告》(图书情报工作,2007.6),49次。 NO. 2 《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的实证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7.6),33次。 NO. 3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围城”现象与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开发《(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32次。 NO. 4 《不同类型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分析》(图书情报知识,2007.5),25次。 NO. 5 《当今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承诺影响的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07.5),24次。 NO. 5 《人文视野中的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图书馆,2006.1) ,24次。 被下载次数TOP5: NO. 1 《群体比较视角下图书馆员内隐刻板印象实验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5),846次。 NO. 2 《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调查主报告》 (图书情报工作,2007.6),829次。 NO. 3 《图书馆馆长群体现状的实证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4),655次。 NO. 4 《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的实证分析 》(图书情报工作,2007.6),649次。 NO. 5 《近五年来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图书与情报,2009.6),578次。 延伸阅读: 1 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知识简明问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348433.html 2 新书推荐《网络环境中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实证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5875.html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黄长著认为该书“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既避免了没有结果验证的空洞理论框架搭建,也避免了缺少理论的分析的数据堆砌。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包括图书馆用户需求结构模型在内的用户需求研究框架,尝试了从用户需求结构的理论探索到实证研究的转化。”,是“近年来有关图书馆用户需求研究最全面、最好的成果之一”。(图谋注:2016年7月15日读秀中“收藏馆”数为33。) 3 吴慰慈:当代图书馆学人的学术责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990718.html 摘编自:徐建华等著.科学发展观与图书馆员快乐指数.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7:序言
个人分类: 圕人堂|3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实证研究?还是规范研究?
baocunkuan 2015-12-22 08:51
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本身并不存在孰好孰坏、孰重孰轻的问题,只是具体到不同的研究问题那种方法更适用罢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都有着自身的优点,同时也存有与生俱来的缺陷。因此,无论是实证研究方法还是规范研究方法,只要对我有用,便我所用便可用之。 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探析 李保玉 (云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 要: 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作为科学研究的两大方法,本身并不存在孰好孰坏、孰重孰轻的问题,只是具体到不同的研究问题那种方法更适用罢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都有着自身的优点,同时也存有与生俱来的缺陷。正如 费耶阿本德所言,一切方法都存有娘胎中带来的缺陷,科学研究唯一不变的原则便是“怎么都行 ”。因此,作为学者,在学术研究中我们不应该沉浸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两大方法之争。理性的选择是;无论是实证研究方法还是规范研究方法,只要对我有用,便我所用便可用之,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术取得的更大进步。 关键词: 实证研究;规范研究;走出误区;理性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研二的同学也即将迎来三年硕士研究生生涯的最后一个学习环节:学位论文的开题、创作阶段。在学院的组织下,我们参加了研三学长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会上笔者惊人地发现,竟有多达2/3的学长选用了实证研究方法来开展其学位论文的创作,这帮实证派们都在大量的数据、理想的模型和具体的调研的支撑下,获得了评委专家的全票通过;相反,那帮可怜的规范派们经过一年严密地逻辑推理,巧妙地思辨论证,却并没有换来专家的认可,他们大都因缺乏数据支撑、泛泛而谈,大、空、虚等被评委专家们批的狗血淋头。会上系主任邓崧老师的“实证研究容易出成果,我很欣赏用这种方法写作”一席话对我们研二的同学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笔者私下调查,很多同学都有重新换题的想法,准备重选一个视角,通过问卷设计调查的方法开展实证研究,这着实让笔者困惑了良久。实证研究方法真的优于规范研究方法吗?实证研究真的更容易出成果吗?科学研究、论文创作真的应该优先选择实证研究方法吗? 一、理论概述: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要求事先对现实提出一些前提或假定,然后通过经验及实际证据来证明,进而用数据去修订有关的具体原则、准则和程序。 实证研究方法有两个特点,即科学性和务实性。实证研究过程对假定的验证可以被重复,是一种严格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实证研究方法更注重在研究过程中联系实际运用,要求理论研究要面向具体实践进行现实问题研究 。此外, 实证研究认为“存在的便是合理的” 。不符合客观唯物主义的要求,会阻碍科学研究的发展。 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这种工具性、科学性的分析活动一般是能够得出在经验上可检验、可确证结论的研究活动 。 “ 价值中立”是该方法的核心原则,它主要包含这样的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不能持有某种价值判断,是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不受成见、偏见的影响;二是在研究成果的表述中,价值陈述和事实陈述应当截然分开。 研究者不可以因为自己的个人偏好而影响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然而,实证研究方法具有缺少理论特征和对于深层规律的探索,以及缺少对于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整合的重大缺陷。 (二)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性研究方法,主要是一种运用演绎和归纳方法,这一研究方法更注重从逻辑性方面概括指明“应该怎样,应当怎样,或应该怎样解决”的方法 。它 涉及伦理标准和价值判断问题 。其主要特点是在进行分析以前,要先确定相应的准则,然后再依据这些准则来分析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处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如果不符合,那么其偏离的程度如何,应该如何调整等。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 第一,规范研究基本上都面向“元问题”而展开 。所谓 元问题,就是一切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研究、当然包括各种学科都试图解决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第二, 基本价值理念的多元性 。规范研究受研究者的基本价值理念的引导,它无须宣称价值中立,但在多元主义的规范研究中,研究者不仅秉承基本价值的共同性,更为主要的是坚持其特殊性。第三,阐释方式的多重进路并存—— 规范研究是阐释的,而不是解释的 。但是在规范性研究中的演绎法通常以归纳法得出的相关结论为其假设或前提,如果这假设、前提就是错的,那么如何保证推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这就是说, 规范性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缺乏严格的事实检验 。 (三)两种方法的区别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实证研究摆脱和排斥价值判断,只研究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研究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之间有着三点明显的区别:一是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理论前提。所谓 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事物是好是坏的判断,它属于社会伦理学范畴,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阶级性 。 实证研究强调事物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意避开价值判断问题 ; 规范研究则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来判断某一具体事物的好坏 ,如判断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或某一具体经济事物对社会是有积极还是消极意义。二是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确认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和内在逻辑,分析各种变量之间的客观关系;而后者要解决“应当是什么”的问题,着重分析事物本身是好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标准,是否对社会有意义。三是实证研究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事实来检验,一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规范研究本身客观性较差,它的结论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对同一事物持不同价值标准的人会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评价和结论,因而相对来说,其主观性较强,其结论也一般难以进行检验。 二、走出误区: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孰重孰轻 在学术界,近百年来有关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孰重孰轻的争辩从未停止过。事实上,正如我们学院一样,自从上世纪60年代实证研究方法产生以来,国内很多学者更为青睐于实证研究方法。尽管近几年来规范研究方法有所抬头,但实证研究在科学研究方法中的主流地位并没有撼动。 然而,笔者看来,研究好比一棵树,这棵树既要有树干,又要有树叶,二者缺一不可。规范研究好比是树干和树枝,而实证研究则是树叶。两者生死与共,栖息相关,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 从功能上说,规范研究是研究的核心,具有支撑作用,具有前导性和总结性,而实证研究则是规范研究的深入与扩散,是研究的主体 。通常, 实证研究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对某一领域做精确化、深入化的研究 ; 规范研究会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新的理论 ,从而进一步指导实证研究。 没有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只是一盘散沙 ,不成体系; 没有实证研究,规范研究只能提供粗略的框架,无法具体,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次,从数量上说,树枝、树干虽是树的核心,但毕竟需求数量不多,而相反,树却需要无数的树叶进行光合作用来帮助其成长,同理,规范研究虽是核心,但其数量占比应该相对较小,实证研究作为主体,应该发挥其功能为规范研究提供充足的依据,因此,数量应该较多。但是,这种数量的多少并不能证明实证研究方法优于规范研究方法,更不是要求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应优先选择实证研究方法。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一直在走一个极端,过于迷恋实证研究的魅力,几乎摈弃了规范研究,这是一种偏激的行为。 作为学者,我们应该也必须要纠正我们以前所走的错误路线,应理性的看待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术取得的更大进步。 三、理性选择:实证研究方法抑或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派与规范派的百年之辩,最终也没有辩出个所以然来。事实上, 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作为科学研究的两大方法,本身并不存在孰好孰坏、孰重孰轻的问题,只是具体到不同的研究问题那种方法更适用罢了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都有着自身的优点,同时也存有与生俱来的缺陷。正如费耶阿本德所言,一切方法都存有娘胎中带来的缺陷,科学研究唯一不变的原则便是“怎么都行”。因此,作为学者,在学术研究中我们不应该沉浸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两大方法之争。理性的选择是;无论是实证研究方法还是规范研究方法,只要对我有用,便我所用便可用之。 社会科学可以采用实证研究,同样自然科学亦可采用规范研究,文无定法、法无定理 。只要能够表达心中所想,脑中所思,达至成文目的,使别人信服,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又何必忌之。 此外,两大方法并不是绝对互斥的研究方法,因此完全有可能在一个研究者的研究实践中交替使用。这种交替,首先决定于研究者的研究问题,其次则决定于研究者对于两种方法的娴熟把握。实证研究在方法阐述上的成熟、在研究操作指引上的规程化以及在研究客观性与可靠性上累积的信任,使得愿意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研究者能够自如地运用。但实证研究方法具有缺少理论特征和对于深层规律的探索,以及缺少对于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整合的重大缺陷。因此, 在实证研究中若是能通过规范研究的方法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层次地探索和整合,则必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长期以来规范研究的方法权威性与公信力都不是那么强烈,加之规范研究的研究成果若是被学术界公认,一般都是在大师级的学者那里才能获得高度的成功,因此,人们一般并不将规范研究的方法看作是可以操作化的规程。为了使规范方法可以是操作化的,有必要对规范方法研究实践的基本要领进行概括性陈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研究实践要领,不是指的规范研究的方法要领,而是指该方法足以被理性使用的研究者个人条件与社会外部前提。 参考文献: 张大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初探 .现代经济信息,2010,(4). 贺允.经济学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商业文化,2011,(4). 赖桂辉.浅议经济研究中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http://zy1987522.blog.163.com/blog/static/31951396201063112019337/ 任剑涛.试论政治学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 .政治学研究,2008,(3).
2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伦理研究关键词网络结构特征与启示 ——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
zguodong2006 2015-11-5 10:19
科技伦理研究关键词网络结构特征与启示 ——基于 CNKI 期刊数据库的实证分 析 张国栋 王俊雅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摘要: 通过收集CNKI期刊数据库中有关科技伦理为主题的研究文献,建立分析数据集,抽取关键词字段,形成共现网络,可以发现:科技伦理研究关键词网络整体密度较低,表明该领域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伦理、生态伦理关键词度数排前三位具有较强的活跃度;科技伦理教育、科技伦理学、伦理责任三个关键词具有较高的接近中心性,表明这三个方面的研究较少;(3)K — clique 子群分析表明科技伦理研究已经形成了5个小团体,形成了特定的关联结构。 关键词: 科技伦理,关键词网络,中心性分析,子群分析 The Structure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Keywords Network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Ethics Research: Based 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Journals inCNKI Database ZhangGuo-dong Wang Jun-ya ( Departmentof Sociology, Zhou EnLai School of Government, Nankai University ) Abstract: This study collect from CNKIperiodical databas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subject of the ethics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tablishing analysis data sets, extracting keywordsfields, forming the co—occurrence network. The results shows that: science andtechnology ethics research keywords network overall density is low, andindicates that this field remain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ethics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ethics, have the three top degree, indicatethat relevant filed is active; Ethics edu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hics, ethical responsibility, have the three topcloseness, indicate that this filed are inactive; (3)K— clique subgroup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eth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search has formed five small groups, formed a specific connection structure. Keywords: the ethics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keywords network, centricity, subgroup analysis 项目资助:南开大学博士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 68150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14BSH0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G0314 )。 作者简介: 张国栋,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学。 科技伦理研究关键词网络结构特征与启示_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的实证分析.pdf
个人分类: Network Science|1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定量方法的是与非
libseeker 2014-6-11 09:00
摘编自:庞珣.国际关系研究的定量方法:定义、规则与操作.新华文摘,2014(8):149-154(原发《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1期,原文约两万字。) 定量方法是实证主义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社会数据的长期积累和系统搜集,定量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变得日益普遍和重要。本文对定量方法是什么、不是什么以及使用的步骤和原则进行澄清和梳理。 1 常见错误理解和操作 1.1 定量研究不需要理论支撑。统计建模要求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相关的理论有全面的掌握和深入分析,以提出简洁的假设并控制替代解释的干扰。得到统计分析结果后,研究者还必须对实证结果进行理论上的解读和评估。定量研究不能没有理论,若没有理论,则不需要、也不可能进行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不适合复杂的或模糊的理论,不适合大理论(也即范式意义上的理论),也不适合思辨性质的理论。定量方法本身不发展理论,它只检验理论,但在使用定量方法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要根据理论、逻辑和观察先发展理论,再用定量方法来检验理论。 1.2 定量分析过度简化以至于远离现实、失去意义。 1.3 数据质量低,基于这些数据的定量研究不可靠。在定量方法中,数据和统计模型的运用只是为了证伪理论和假设,而证伪在实际研究中具有暂时性。一个没有被现阶段数据和统计技术所证伪的假设,在将来有了新数据、新方法之后还要接受持续的检验。 1.4 定量方法是最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中采用何种检验方法更好,是由研究的具体问题、理论和实证信息(数据的形式)情况所决定。定量方法由于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可重复性和系统性享有很大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定量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总是最好的选择。 1.5 定量方法就是从数据分析中得出解释。避免从数据和统计结果出发建立理论或发展解释,严格遵守定量方法是一种理论检验而非理论发展(发现) 的方法,这是一条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 1.6 统计技术越高级、统计模型越复杂,定量方法就越可靠。在定量研究中,若简单模型够用则尽量使用简单模型。研究者不应为了要造成深奥的印象或炫耀统计技术而舍近求远,选用复杂的模型和技术。 2 实证研究中的定量方法 2.1 什么是定量方法。定量方法是对经验数据(包括实验性数据和观察数据)进行统计推论、从而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的过程。定量方法服务于实证主义研究。实证主义研究承认客体与主体的分离,以分析为主,旨在对客观世界进行发现。实证主义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上都区别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阐释”或“批判”传统。作为实证研究的一种,定量研究的方法和思想不适用阐释性和批判性研究,只有采取实证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才可能、也才有必要遵循定量的研究路径和方法。但是,定量研究只是类型众多的实证主义研究的一种,只要是承认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客观世界现象而非在规范意义上对现象进行阐释和批判的,都是实证主义研究,而无论研究是采用了定性、定量还是历史的方法。 2.2 什么不是定量方法。定量方法必须建立在数值数据的基础上,但不是所有对数值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都是科学研究意义上的定量方法。定量方法必须对具有一定普遍性和演绎性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常被误认为是定量研究,但实际上不是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仅止于数值描述或统计描述的实证研究;另一类是大量使用数值数据和复杂统计方法,但却非定量研究方法的研究是计算机模拟。 3 定量方法的实施步骤 定量方法有一套相对确定的程序,每一个步骤都需要遵循一些具体的原则。一般由8个步骤组成:(1)确定研究问题是否适用定量方法。定量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研究问题;定量方法要求概念具有可测量性;定量方法要求研究的概念间关系具有清晰性、方向性和明确性。(2)将理论形成待检验的假设。(3)变量测量、样本抽样和数据生成。(4)数据处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将数据储存为计算机可以正确识别的形式;对数据编码进行调整;确实数据的估计和不全;对单个变量的数据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以对样本的质量和问题进行评估;变量间相关性的简单分析。(5)选择或建立统计模型。(6)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结果。(7)模型假定的重新检查。(8)结果分析和解读。如果出现理论上、逻辑上和常识上都难以理解的统计结果,研究者需要进一步怀疑自己的统计工具和数据及其测量的可靠性,并对此作出解释。 定量方法在各个操作步骤上有具体的要求和原则,研究者需要严格遵循、诚实报告。只有正确而谨慎地使用定量方法,才能够达到推进学术的目的,也能够真正维护定量方法的声誉和前景。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665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