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寻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竞赛设巨奖力寻暗物质等于竹篮打水
热度 5 x2t6j8 2016-2-23 20:39
“寻规律行没看路,索真相饭不知味!”这是项目参研人员进入课题关键研究部分时,每个人衣食住行的真实写照。今年好运,猴年特惠,团队决定元宵节放假两天,让同志们放松放松。这不!趁着放假我把以往写的笔记翻出来,从中看到有 2011 年写的一篇,就随便将该文贴在科学网上,与各位朋友交流。 美国爱丁堡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托马斯 · 苛金 (ThomasKitching) 牵头举办寻找解开暗物质之谜的大竞赛,他担任这次大竞赛的组委会负责人;由一家名为 “ 威盾资产管理 ” 的公司出面赞助此次竞赛。此次竞赛明文规定:全世界无论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竞赛,这次竞赛的胜出者,可获得 1.2 亿美元的奖励。可说是奖金丰厚,属于巨奖。 暗物质一词最开始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弗里兹·兹威基 1933 年提出; 1970 年美国帕洛玛山天文台的维拉·鲁嫔又对该课题进行研究; 1973 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欧斯莱和皮布鲁斯进一步研究暗物质,并说明暗物质理论的必要性。那时全世界研究暗物质的有 5 人,现在研究暗物质的有 213 人,可是这场赛事公布好几个月了,眼看到年底就要结束,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应赛,也没有一个人拿出暗物质的解析方案,看来这场竞赛将要落得个无果而终的结局。 根据物质循环的周而复始,人们所说的暗物质,就是看不见的物质。与暗物质相反,那就是明物质。什么是明物质呢?那就是恒星,因为恒星发热发光看得见。 恒星由于高温,不停的喷射物质。当喷射的物质冒出恒星表面时,即摩擦恒星的磁力线,使物质的原子失去电子,成了没有电子的原子核,这种失去电子的原子核,称为离子;也称为亚原子。由于恒星喷射物质从未停止,挤得原子核和电子混合物不得不向外运动,这种向外运动的原子核和电子,习惯上称为等离子体流动,也称为恒星风。 太阳也是一颗恒星,不仿以太阳喷射的太阳风来描述恒星风,太阳因高温喷射物质每秒钟大约损耗四百万吨质量,这四百万吨物质被太阳喷射出来转换为太阳大气,因太阳不停地喷射物质,同时这些喷射物质在太阳表面散开,挤得太阳大气不得不有时猛烈有时不猛烈地向外溢出,就象从太阳吹出来的一股“风”, 所以向外溢出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风,太阳风向外溢出也可以说向外散开,向外溢出的太阳风由质子、 a 粒子、重离子、电子组成,因此称为带电粒子流,也称等离子体。人们用探空气球探测太阳风粒子,得知太阳风向外散开的速度在 300 至 700 千米 / 秒之间,偶尔可达 998 千米 / 秒。太阳风的连续性散开把彗星的彗发和尘埃吹出形成一条长长的彗尾,这又证实太阳风的散开力很大。而太阳风的散开力,取决于太阳的质量和温度,换句话说就是太阳带电粒子的散开力与太阳的质量和温度成正比。 2011 年 2 月 18 日,太阳的带电粒子冲击地球磁场,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短暂中断,就是证据。 银河系的恒星约二千多亿,通过太阳风的运动来理解银河系二千多亿颗恒星的恒星风一齐向外运动,汇聚拢共同组成星系风,这些星系风沿着银盘面一直运动到银河系外,向宇宙空间散开。其中的部分原子核在运动中与电子复合成新的原子。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探测到原子核与电子复合的发射线,是原子核与电子复合成新原子的证据。 新原子易于吸附尘埃或者被尘团吸附,尘团与尘团相互吸引合并成为星际物质,星际物质被星球吸引进入星球,成为星球的组成部分。星球不停的吸引星际物质进入本体,当星球的质量达到80个木星质量以上时,星球的内能促使火山此起彼伏的喷发,火焰和岩浆遍布星球表面,这时星球已经演化成恒星,组成恒星的物质,在恒星高温的作用下,又一次被恒星喷射出来,开始新一轮的物质循环。 弗里兹·兹威基 1933 年提出星系外围围绕暗物质,实质上是悬浮在星系外围的原子核、电子及刚复合成为新的原子的混合物,这些物质虽然看不见,但它们仍然是物质。这是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一种物态,这种物态是物质循环过程之中不可或缺的过程环节。另外,剩下一些一时难以复合成新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经过长期积累,现在已经充满宇宙空间,这些原子核和电子一齐组成宇宙磁场,共同悬浮星系。 通过物质循环周而复始的事实,证实宇宙中根本就没有暗物质,既便是有,因为它具有物质的相同性质,也应当统一划归为物质。所以,暗物质一说根本就不成立。 探索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务必以事实为根本,离开了事实,就不是搞科学研究,而是在编撰科幻神话。 本来自然界就没有暗物质,可是人们非要以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强求自然界没有的东西,拿出 1.2 亿美元的巨奖,解析暗物质。须知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自然界不会将就设奖人,而去无中生有的蹦出暗物质来。看来:这次大竞赛设巨奖力寻暗物质,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弗里兹·兹威基提出星系外围围绕暗物质的理由是,暗物质是一种宇宙胶,可胶粘住星系的物质,当星系快速旋转时,外围的物质甩不掉。不然的话,星系就会崩溃散开。 事实是这样的吗?不是的! 每个星系中心大质量天体很多,组成了大质量天体阵列,由此形成引力质量的正比效应; 星系中心的大质量天体阵列吸引星团,星团吸引恒星,恒星吸引行星,行星吸引卫星,又形成星球引力的递进效应; 不仅如此,各类大天体都各自吸引星际物质,甚至质量小的天体也相互吸引,“伽利略” 号卫星在小行星带拍摄到小行星‘伊达’ 还吸引另一颗小行星绕着它转。可见,在自然界,凡是有物质就有引力,每个星系的各类天体的引力递进效应都发挥到极至,使星系外围的物质随着星系快速旋转甩不悼、致使星系不溃散 。 由此可见,人们想方设法寻找暗物质,以解决星系不溃散问题,仅仅是为了画蛇添足。 同时也表明:关于宇宙的研究风气不正,根据事实提出独到见解的寥寥无几;而捕风捉影和随意猜测层出不穷,甚至花样翻新。 看来,探索人类未知事物,首先应明确研究目的,端正研究态度,紧紧抓住哈勃空间望远镜和斯隆数字巡天获得的宇宙事实,从中找出规律性,解开宇宙的未知之谜才有希望。
个人分类: 据事讲理|4443 次阅读|16 个评论
搜索工作日志
qianlivan 2014-1-27 10:17
20151101 信息太少和信息太多对搜索而言都是大问题。二者是共轭的,通常情况是知道的信息少,未知的信息多,搜索要做的事就是增加知道的信息,减少未知的信息。所谓未知,不是不存在,只是看不到或者意识不到而已。举例来说,通过人名搜索文章,如果只用姓,如果不是特别奇怪的姓,通常都会有很多返回结果,信息不可谓不多,但是其实都是未知信息(但都是公开信息),但是如果加上名的首字母,返回结果就会少一些,如果再加上合作者,结果就更精确些。如果使用现在正在逐渐流行的学术身份证号,那么结果就更确定了。 在公开信息中,和学术身份证号类似的还有人人号、微信号、手机号等。 20140127 最近看了庞加莱的四本哲学书,回想起来研究生时还借过《天体力学新方法》(共三卷),似乎还复印了一份。但是现在都不知道放到什么地方去了。于是决定上网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这套书的电子版。先用谷歌翻译确定“天体力学新方法”的大致法文说法,然后用谷歌找到正确说法,然后开始搜索。 最初只搜到一个pdf的链接( http://www.univ-nancy2.fr/poincare/bhp/pdf/hp1892mna.pdf ),应该是书的第一卷。但是似乎找不到二、三卷。于是碰碰运气,看用 http://www.univ-nancy2.fr/poincare/bhp/pdf/ 能连到什么地方。可以连到一个列表,里面有所有庞加莱的著作。大概看了一下,书的第一卷的文件名带有mn两个字母,表示methodes nouvelles,于是找了一下列表里带mn的文件名,很快就找到了书的二、三卷。
个人分类: 思考|3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羽毛球拍掉路上,回头找回来了
firefive 2013-3-6 02:08
周日和师兄去打羽毛球,师兄用书包背两个球拍,书包是放不下整个球拍的,柄那节翘在外面,拉链不能完全拉上,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掉出来。结果这次拉链没拉好,走着走着拉链自己松开了,一直快到球场了才发现掉了一个。 真是奇怪,两个大活人,一起走,谁都没发现球拍掉了,毕竟掉的时候还是有点动静的,可能是聊天聊得太high了。 师兄说,不着急,回头找就行,不会有人捡的。虽然我有80%相信没人捡,还是有20%的怀疑。 回头找,这家伙还还真的就躺在路中间,见前面好几个人过去了,动都没动它一下。 去年一次,老婆去邮局寄东西,结果把钱包忘在那了,回头买完东西,准备付钱的时候才发现钱包落在邮局了。回去找,人家一看到她就知道是回来找钱包的,微笑着归还,还不忘开个玩笑。 感叹一下人口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国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面的例子发生在我身上。。。。
个人分类: 个人感想|44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寻找老街西来桥
黄安年 2012-5-20 16:46
寻找老街西来桥
寻找老街西来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5 月20 日 发布 我们在 19 日上午来到我的家乡西来桥(江苏扬中县西来桥)。当天下午在陆咏梅(通发实业有限公司经理)陪同下冒雨寻找当年 老街西来桥,今天上午又在冯友林(前家乡村支部书记)陪同下再次来到老街西来桥,试图更多地唤起儿时的回忆。 我在七岁前住在老街西来桥镇的乡下,来老街西来桥镇上的时间很少 , 本来对这里印象就不很深 , 不过这里不仅父母亲有房子住过,而且不少父母亲的亲友也住在这里。西来桥镇之所以称为西来桥,是因为这里有座石板桥 , 建桥于光绪二十二年间,即 1896 年 , 迄今已有 116 年历史 , 西来桥两边延伸建起了许多民房,西来桥镇由此而来,现在的西来桥是 2004 年在原来的石板桥西来桥旧址基础上再度改建而成,穿过西来桥的小河也加以拓宽和绿化 , 而沿河两岸修建了可以通公共汽车的马路,西来桥镇则在新街落成。人们要寻找当年的回忆需要到老街来走走和看看。 照片 21 张是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拍摄的。 西来桥 百科名片 西来桥镇地理位置 西来桥镇地处江苏省扬中市东南角,是长中下游由泥沙冲积面成的椭园形小岛。东隔长江与泰兴相望,南、西面隔夹江与常州新北区丹阳为邻,北隔夹江与八桥镇相对。全镇总面积 16.1 平方公里。下辖 6 个行政村、一个幸福社区。总人口 17288 人。 2007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3.79 亿元。东江沿线是优良的深水岸线,可建万吨级码头引。基础设施完善,西来桥镇社会事业发展迅猛,投资环境良好。 目录 基本概况 历史沿革 经济概况 文化教育 社会事业 1. 道路交通 2. 邮政电信 3. 供电用电 4. 自来水供应 5. 医疗卫生 6. 有线电视 7. 集镇建设 经济发展 1. 工业生产 2. 农业生产 3. 第三产业 基本概况 历史沿革 经济概况 文化教育 社会事业 1. 道路交通 2. 邮政电信 3. 供电用电 4. 自来水供应 5. 医疗卫生 6. 有线电视 7. 集镇建设 经济发展 1. 工业生产 2. 农业生产 3. 第三产业 展开 bk.view.catalog().start("0"); 编辑本段 基本概况 西来桥镇一景   西来桥镇镇域位于东经 119°5′ ,北纬 32°06′ 附近。岛上年均温度 15℃ ,年均降雨量 1066.2 毫米,四季分明 。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西来桥镇于清 乾隆 年间坍而复涨于江中,故原名 “ 中心沙 ” 。 1800 年属 武进 市,名为复兴洲。 1927 年,通江市撤销,成立区、乡、保、甲,西来桥划属武进三区,名为福星镇, 1940 年,武进抗日民主政府到西来桥开辟,划属 扬中 新六区,西来桥划为东进、西来、南阳、北胜四个小乡, 1957 年 10 月,区乡建制又一次调整时,西来桥 4 个小乡并为幸福大乡, 1958 年 9 月,乡改人民公社, 1983 年 7 月更名西来桥乡, 1985 年 11 月撤乡建镇。   西来桥镇是革命老区之一。抗战伊始,共产党领导的江南抗日挺进纵队来此开辟。西来桥地理位置独特,圩内埭框成行,树竹繁茂,芦柳丛生,便于我党政军人员打埋伏和隐蔽。广大群众为了抗日做到要什么有什么,全力支持抗战, 陈毅 、 粟裕 、 谭震 林 、 陈丕显 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西来桥看到这里的革命形势和群众的抗战热情,都先后称赞西来桥为苏南的 “ 小莫斯科 ” 。西来桥集镇是西来桥党委、政府的所在地,是西来桥人民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集镇面积 2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含外来务工人员) 1.7 万人。 编辑本段 经济概况    2010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25 亿元,年均增长 26.27% ;财政总收入 8173 万元,年均增长 28.47%,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3718 万元,年均增长 27.66% ;农民人均纯收入 10017 元,年均增长 15.77% ;三次产业比例由 “ 十五 ” 末的 10 : 59 : 31 优化为 5 : 70 : 25 。 2009 年被镇江市委、市政府评为跨越发展有功单位; 2010 年被扬中市委、市政府评为 “ 双提升 ” 有功单位。一是农业经济稳步增长。五年来,新增农业科技示范园 1 个、镇江市农业龙头企业 1 家;流转土地 200 亩,建成秧草种植和苗木花卉基地;新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10 家、土地股份合作社 1 家,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新增一批蔬菜、花卉、家禽、高效渔业等特色种养殖基地,规模农业快速发展。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新建改造一步出江排涝站 2 座,圩内一、二级河涵洞 25 座。成功创建为江苏省平安农机示范镇。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新增耕地面积 210 亩。二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2010 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 30.3 亿元、销售 28.42 亿元、增加值 8.6 亿元、利税 2.13 亿元,年均递增分别为 47.58% 、 49.31% 、 47.07% 、 52.91% ;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亿元企业达到 5 家,龙源港机有限公司进入全市 10 强行列。三是沿江开发成功破题。充分发挥区位和岸线优势,倾全镇之力推进沿江开发,沿江区域已成为我镇吸引大项目、集聚大产业、支撑大发展的前沿阵地。自 2006 年以来,先后引进柏伦宝船业、苏洋船舶、龙源港机等企业,逐步形成以港口机械、船舶制造为主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临港产业占全镇经济的比重超过 60% 。四是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总投资 100 亿元的中石油江苏长江项目、总投资 20 亿元的龙源港机扩能及海工项目、总投资 30 亿元的浙江和润集团粮油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先后签约落户,为西来桥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是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五年来,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家、省高新技术企业 2 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4 个;成立院士工作站 1 家、省防腐技术工程中心 1 个;申请专利 186 件;成功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4 个,获 315 万元资助;引进省高层次 “ 双创 ” 人才 4 名,获 300 万元资助。 编辑本段 文化教育   西来桥中学在 1984 年,依靠社会捐资 30 余万元,新建了第一幢三层共 12 个教室, 6 个办公室的教学大楼。 2002 年与西来中心小学共建了一幢二层共 1235 平方米的师生餐厅。 2003 年全部更新办公桌椅,建了校园网,每个办公室都有电脑,打印机、一体机、复印机齐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1999 年通过了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的创建评估验收; 2001 年通过了 镇江市 教育现代化创建先进乡镇的合格验收。   原来西来桥镇每个村都有一个小学, 1990 年开始逐步以班拆、并入中心校,直到 2000 年,各村的小学悉数全部拆完。为了适应这一情况的新变化,学校采取自筹和集资相结合的办法, 1999 年又新建了一栋教学大楼,总面积 2685.8 平方米。 2006 年的时候,中学与小学合并成立了全市唯一的一家九年一贯制学校 —— 西来桥学校。   西来桥镇建有万册图书馆,有科普、法律、历史、小说类图书,报刊丰富,品种繁多,可供不同类型的读者选择,成为人民群众吸取知识、增长才干的宝库。 1996 年被评为江苏省文化先进乡镇。西来桥镇农民体育运动丰富多彩, 1996 年被评为江苏省农民体育运动先进镇, 2000 年被国家农业部等部委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道路交通    1985 年 5 月实现汽渡通航, 1992 年自筹资金 200 万元建成幸福大桥,和常州武进相连,彻底结束孤岛历史。 2002 年 11 月在镇江、扬中两级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投资 1000 多万建成 238 省道西来桥段, 2004 年 10 月扬中二桥建成通车,使西来桥成为扬中通往苏、锡、常等发达地区的 “ 江中走廊 ” 。南距常州民航机场 30 公里,沪宁高速公路 26 公里,对外交通便捷。岛内道路纵横交错,村村通有水泥路。 邮政电信    1995 年 12 月建成占地面积 7.08 亩、建筑面积 1911 平方米的邮电大楼。 2007 年西来桥电信电话机交换容量达 7000 号线。截止 2007 年底,小灵通基站达 15 座,信号覆盖全镇,固定电话 4468 户,宽带上网 506 户。 1997 年获江苏省电话小康镇称号。 2004 年开通铁通电话,用户达 700 多户。同时建有移动和联通基站,开通移动电话达 4000 多部。 供电用电    1993 年底,建成占地面积 4000 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1951 平方米的电力管理大楼。西来桥镇现有 35KV 变电所一座,容量 10000KAV , 10 千伏线路 4 条,总长 58 公里,变压器 112 台,总容量 22499KVA 。西来桥镇投入 900 万元资金对农村高、低压电网进行了彻底改造,新架设配电变压器 6 台,容量 1040 千伏安;增容 16 台,容量 3180 千伏安;新架造 400 伏线路 3.21 公里,整改 400 伏线路 7.86 公里,整改农户 1314 户,全镇高低压线路及设备运行良好,足够满足全镇工农业生产的用电需求。 2007 年,全镇用电量达万度。 2004 年西来桥镇供电所被镇江市供电公司授予 5S 供电所称号,被江苏省供电公司首批授予 “ 农村一流供电所 ” 称号。正在筹建 11 万伏变电所,建成后,能满足西来桥今后大项目发展的要求。 自来水供应    1982 年始建自来水厂,当时仅供应集镇及附近农村。 2000 年,在镇江、扬中两级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镇自来水厂整体搬迁至集镇,取水口设在东江长江主航道。新水厂按日供水 2 万吨规划, 1 万吨设计施工,供水范围覆盖全镇。自来水普及率 100% 。水厂内设有化验室,备有增养箱、干燥箱,各种试剂等设备。水被制成合格水后,以直径 300 毫米、 200 毫米、 150 毫米管理输入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村,确保全镇人民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西来桥镇自来水厂多次被镇江市、扬中市评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和省先进自来水厂。 医疗卫生   西来桥镇卫生院是一所一甲卫生院,创建于 1958 年,于 1992 年实现整体搬迁,占地 9.6 亩,其中医疗用房 2407 平方米。全院共有在职员工 57 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 16 人,中专 18 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10 人。主管护士 3 名,初级医师职称 23 名。内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口腔科、针灸理疗科、 B 超室、 X 光室、检查科和防保科等科室,主要备有 300 毫安 X 光机、全自动血球计数仪、 KXT—Ⅲ 型治疗仪、 B 超心电图机等及 17 张病床等医疗器械和设备。同时,在农村设有 4 家村卫生室,基本满足全镇人民群众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 有线电视   西来桥镇有线电视站创办于 1995 年, 12 年( 1995—2007 )来总投资 300 多万元。 2007 年有线电视用户 4000 多户,门樘入户率达到 95% ,线路总长 200 多公里,台内有 26 名外勤施工人员,全天候为用户安装和维修有线电视。 集镇建设   集镇建成区 2 平方公里。 2000 年通过镇江市新型示范小城镇验收。 2003 年投资 1 亿元,建设占地 300 多亩、建筑面积 11 万平方米的幸福花苑,安置拆迁农民,花苑按现代理念设计,布局合理,景观、绿化等设施一应俱全,尽显现代小城镇气息。 2006 年西来桥镇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 2000 年投资 210 万元整体搬迁镇敬老院(老年公寓),造型美观,设施齐全。占地面积 10 亩,建筑面积 2000 平方米,可集中供养老人 60 名,让老年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编辑本段 经济发展 工业生产   西来桥镇工业起步较晚,解放后从仅有的几家铁匠铺发展到五金厂、铸造厂、农具厂、毛纺厂、眼镜厂等企业。八十年代后,逐步形成机械、化工、纺织、电器、铸造、电讯等六大行业, 670 多个规格品种的支柱产品,部分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 1995 年镇办企业全面实行风险经营承包责任制。 1998 年以后,镇办企业全面改制,由集体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截止 2003 年基本改制结束。西来桥镇目前已经形成以船舶制造、港机制造、阀门制造、新型涂料等为主导的产业门类齐全的工业格局, 06 年引进的投资上亿元的柏伦宝船业、苏洋造船、龙源港机、亚钢物流及钢材加工这 4 个项目已经开始边建设、边见效,初步形成临港产业的集聚优势。 2007 年共完成工业产值 10 亿元,在 2006 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实施技改项目 12 个,财务支出 4.16 亿元。销售额 500 万元以上企业达到 19 家,职工 2075 人,销售收入 5.34 亿,实现利税 4242 万元。定报企业经济总量占全镇的份额达到了 80% 。个私经济蓬勃发展,个私企业 105 家,从业人数 4205 人,实现利税 3500 万元。 农业生产   西来桥镇是长江中泥沙冲积而成的一个岛镇,地势平坦,土质较为稳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水稻、小表、油菜、棉花、大豆、瓜果、蔬菜和放养鱼、虾、蚌等水产。西来桥镇四面环江,素有 “ 脚踩一只盆,头顶一江水 ” 的说法,解放前曾多次倒圩被淹。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防洪标准和农业生产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383 公里江堤全部土方达标,东江迎风顶浪地段浇筑砼护坡和挡浪墙,堤顶建成公路。坍江地段得到很好治理。现有电灌站 17 座,灌溉总动力 1150 千瓦。基本实现粮食种植机械化。农业新技术推广率达 90% 。良种覆盖率 98% 以上。年产粮食 8000 吨。西来桥多种经营较为发达,已建成万头养猪场、大棚蔬菜、稻鸭共作等种养基地,建有集观光、旅游、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一个。西来桥镇江滩广阔,盛产 杞柳 、芦苇,杞柳编织业为传统项目,尤为发达, 2006 年成立了柳编协会, 2007 年协会实现销售 1 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市场,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市场。 第三产业   西来桥镇初围圩时,仅有临时市场,开有药铺、豆腐店、杂货店等少数几家,后几经战乱,市场更趋萧条。解放后,集市贸易又逐渐兴旺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领域更加畅通。集镇建有农贸市场,方便农民进行农产品、小商品的交易。流通形式主要有国营、集体、个体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西来桥镇的三产得到迅速发展,进镇从事商业、餐饮、服务业的农民越来越多。集镇主干道店堂密布,门市林立。各种副食品超市、生产资料部、农机门市站、鞋服店、药店、饭店、宾馆齐全。 (function(){window.rsInsertData=window.rsInsertData|| ]);})(); 参考资料 1 图片 http://http://www.zgxc.org.cn/xjhylist3.asp?id=783 扩展阅读: 1 参考资料: 2 http://www.hudong.com/wiki/%E8%A5%BF%E6%9D%A5%E6%A1%A5%E9%95%87 3 http://tieba.baidu.com/f?kw=%CE%F7%C0%B4%C7%C5 百度西来桥吧 开放分类: 地理 , 江苏 , 地名 , 乡镇 , 行政区划 baikeViewInfo.cataList= ;if(typeof PDC!="undefined"){PDC.tti();} 我来完善 “ 西来桥镇 ” 相关词条: 八桥镇 三茅镇 新坝镇 扬中 西来桥 http://baike.baidu.com/view/566850.htm 八桥镇 三茅镇 新坝镇 扬中 西来桥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8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龙樱》语录2:成为一个强者,先要知道自己的弱点
xyysh2008 2012-5-9 12:59
《龙樱》语录 2 :成为一个强者,先要知道自己的弱点 严少华 2012-5-9 樱木建二要完成他重振龙山高中的壮举,第一步就要遵守承诺,招满 5 个自愿参加东大特别升学冲刺班的名额,否则就继续走破产程序。这个连报考东大都会受人嘲笑的学校,哪怕招到一个自愿参加冲刺班的学生都非常困难,何况 5 个呢? 樱木建二用了 三十六计 中的第十八计,即 擒贼擒王 。正如杜甫的《前出塞》,“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他把目标锁定英俊潇洒、喜爱音乐的“带头大哥”——矢岛勇介。 矢岛的父亲因被骗借高利贷,连本带利一共 300 万。后离家躲债,抛妻弃子,了无音讯。矢岛不仅被逼债人打,他家的工厂还被封。为了还债,忍痛割爱,将原价为 23 万日元的最钟爱的萨克斯管以 3 万元卖掉了。这远远不够,因此,勇介还去建筑工地上打工。谁知碰到了樱木,而且还是他的监工。勇介一次只搬一袋,而樱木可扛二袋。樱木面对满头大汗,累得气喘吁吁的矢岛说:“政府规定建筑工人一天的工资是 1 万 4 千,可是你一天的工资只有 8 千 3 百,知道剩下的 5 千 7 百去哪里了吗?这就是剥削! 人只要一旦被别人控制,就逃不出被剥削的怪圈! 那么要怎么做你的人生才能发迹呢?答案相当简单明确,东大,东大,东大,东大,东大!”但还是没有说服勇介参加冲刺班。 一日,勇介路过买他的萨克斯管的商店,发现该店将他的萨克斯管标价 18 万,并马上被人订购了。他想起了樱木说的话,“ 买的时候被榨,卖的时候又被榨,反正弱者只有被榨的份。” 樱木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用从学校理事长处借来的 300 万,先替矢岛还钱,前提是要他听话考进东大,参加冲刺班。下面是精彩对白和部分剧情。 “我的人生不是用钱买得到的。” “不,你的人生实在是太廉价了,简直是一文不值!矢岛,这是你最后的机会!让我买下你的人生进东大,还是就这么一辈子还钱过日子吗? 升学考试制度已经是日本仅剩的一个平等的机会了!家里一贫如洗也好,犯过错误也好,父亲是个混蛋也好,只要你过了录取分数,就可以进入一流的大学!就算是有过不良记录而被人驱赶的笨蛋,只要过了录取分数就可以进一流的大学,就可以改写人生。 你要这么做?迟迟不做决定,就会让机会悄悄溜走!每秒种我就会撕掉一张钞票。” 撕了两张后,他母亲先给樱木下跪了,“拜托您了,请把这笔钱借给我们吧!我希望这个孩子可以顺利地从高中毕业,希望他可以幸福!不希望他的人生被他混蛋父亲的债弄得一塌糊涂!” 樱木冷冷地答道:“不好意思,我只和勇介本人做交易!很不甘心吧,矢岛!被耍了,是吧?矢岛,可这就是你以后一生的样子,如果你就这样不求改变的话。” “可恶!”矢岛狠狠地说。 “明天早上 5 点,到龙山高中的操场来 ! ” “我绝对不会要你这些钱,一定会还给你!” 另外,樱木还赠给他为他赎回的那根萨克斯管!并甩下一席话: “矢岛,你知道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强者吗?就是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弱点!” 当晚,矢岛带着这个萨克斯管,参加了本来要泡汤的乐队演出! 次日,乐队成员小林麻纪、绪方英喜、香坂吉野,追随矢岛,一起加入了东大升学特别冲刺班!樱木、原班主任井野真真子与他们一起在操场上栽下了象征着希望和未来的樱树! 取“龙山高中”的龙字,将这棵樱树命名为“龙樱”, 并希望它将会是龙山高中永远的象征,而且会守护那些每年从龙山毕业进东大的学生 !
个人分类: 电视剧欣赏|3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要寻找的人
热度 4 carolineyonbby 2012-3-10 14:47
我要寻找的人 你到现在没有出现在我面前 我也没有出现在你面前 但是我知道 无论多久 我们最终将会相遇 也许老天这辈子不让我们相遇 那么就承诺下辈子 我要寻找的人 他不在乎我的外貌 他不在乎我的背景 他不在乎我的才学 他在乎的就是一种感觉 在他的眼里 我就是最好的 无论我的言语 无论我的行动 我做的 也许在外人看来 错误又错误 可是 在他看来 我就是对的 我说的有道理 我做的有理由 如果哪天 你真的出现在我面前 那么我会告诉你 你选中的 肯定是最好的 因为 因为你在我心中也是最好的 为了你 我不会让自己差劲 我不会轻易的放错 我不会轻易的耍脾气 我不会轻易的做别人都认为错的事情让你难辨是非 我不会在乎很多东西 但是我在乎的就是 你只在乎我 现在的我 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我 我们会懂得彼此的珍惜 我们会懂得彼此的爱护 所以 我等着你的到来 这段时间里 我就一直静静的等着你 等着你的出现 与此同时 我会努力的学习 学出自己的内心 学出自己的智慧 学出自己的味道 让我的出现 令你不舍 不为其他 只为心中的你 也只为心中的我 寻找的人 别在乎我的附加东西 只在乎我 就是那一瞬间的感觉
个人分类: 无诗之言|3087 次阅读|9 个评论
寻找30年前的高中同学
热度 2 maywuyi 2011-5-16 14:46
下面的对话是我们几个高中同学寻找同学的经过,哈同学30年未联系,最近何老师要过生日,结果大家又开始尝试了。 A 同学 说: B, 找到哈同学了吗 B 同学 说:我下午,打电话去试试, B 同学 说:哈同学已经调走了,去四道口一带,电话无人接听。哈同学电话总没有人接。我已经练成一指禅功了,诸位谁有时间也试试 A 同学 说 : 看来是经常不上班 B 同学 说 : 不知道 A 同学 说 : 不着急 , 有电话就能找到人 B 同学 说 : 紫竹的打通了,人家告诉我,她刚调到四道口 A 同学 说 : 哈哈哈,非诚勿扰,看来是香饽饽 C 同学 说 : 哪个四道口呀? B 同学 说 : 白石桥南边那个 A 同学 说 : 哈哈哈,组织需要把童鞋们团结在一起 C 同学 说 : 我就在四道口 B 同学 说 : 十字路口,西北边那个 C 同学 说 : 我就在这边 B 同学 说 : 辛苦一趟找到她 C 同学 说 : 没事,我就说我是给 B 跑腿的 A 同学 说 : 哈哈哈 , 完成何老师交给的工作 B 同学 说 : 我是尽职尽责完成组织布置的任务呀 C 同学 说 : 好像就在我们楼下 A 同学 说 : 啊 B 同学 说 : 靠 A 同学 说 : 这圈绕的 C 同学 说 : 是不是华通 A 座 1 层 B 同学 说 : 那烦 C 同学跑一趟,要个手机。 是的 , 世界真小 我 说 : 真是执着,让人感动啊。网络的人肉搜索不过如此 C 同学 说 : 要手机还是要手机号 A 同学 说 : 真是的,还是童鞋感情深,要人 B 同学 说 : 哪个合适要哪个 A 同学 说 : 哈哈哈哈哈,居然在 C 眼皮底下 C 同学 说 : 我余则成现在就去 B 同学 说 : 多谢 A 同学 说 : 对,大家齐心合力,老何有凝聚力,静候佳音 B 同学 说 : 看来 C 已去找人了 A 同学 说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我 说 : 那人就在楼下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43 次阅读|2 个评论
寻找
热度 1 caijj09 2011-2-23 10:29
寻找 不知是你已经飞的太高 还是你早已从我心中走掉 这深深的夜 带来的全是寂寥 音符仍在琴弦上慢慢地跳 却赶不走你那甜甜的笑 不知是我一直反方向奔跑 还是你选择轻轻地忘掉 这沉沉的锚 遇上的全是汹涌波涛 你那熟悉的身影渐渐变小 却不想回到曾经的港湾停靠 不知是你已经厌倦了那份好 还是我丢掉了你这块心里的宝 这弯弯的藤 失去的也有缠绕 紫色的花瓣早已变得飘渺 是否在等待最后一次炽热的燃烧 不知是孤寂的月先慢慢变老 还是无奈的海先停止涨潮 这长长的望 等来的还是苦恼 蔚蓝的天空再也找不回那只美丽的小鸟 泪满心田的鱼儿却仍在默默地寻找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2106 次阅读|2 个评论
寻找中国的知识分子
xupeiyang 2011-1-9 12:41
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 tiger119 转型时代的知识分子大分流 白发年 ... 教育随笔:从来没有人这样教... BigGuo 让中国知识分子汗颜的印度知... 在劫难逃 许纪霖:知识分子的60年命... 文盲读报 成为知识分子 jianggzh 中国的教师你为什么会这么累... ★启明星★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江口之鸟 教师工资与知识分子尊严 庄户人家 我是公共知识分子么 xiongm ... 当代中国教育调查--摇摇欲... 广南子 心酸!史上最简陋的图书馆 小小牛刀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29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炳照著《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提要
黄安年 2010-10-24 16:06
王炳照著《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提要 黄安年辑王炳照著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0 月 24 日发布 书名 : 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 著者: 王炳照 类型 : 中国当代教育论丛之一 (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组编 )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 : 冯卫斌 封面设计 : 李宏庆 印刷 : 北京人卫印刷厂 经销 : 新华书店 版次 : 2010 年 9 月第一版 印次 : 2010 年 9 月第一次印刷 开本: 890X 1240 毫米 印张: 24.875 字数 : 610000 字 页数 : 751 页 定价: 43.80 元 印数 : 2000 册 ISBN 978-7-107-22944-2 作者介绍 :  王炳照河北省景县人, 1934 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5 年考入北京俄语学院, 1957 年后转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 1961 年被保送北师大首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生班,师承邵鹤亭、毛礼锐、陈景盘、陈元晖等老一辈教育史学家 , 毕业留校任教。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暨中国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史学科组组长,《中国古代教育文献丛书》编委会主任 , 《教育学报》主编,《教师教育研究》副主编,《教育史研究》编委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委等。协助陈元晖、毛礼锐等先生完成了《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家评传》等著作 ; 协助毛礼锐先生指导研究生,后担任北师大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史学科学术带头人,对恢复和发展我国新时期教育史学科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主编或合作编著有《中国教育思想通史》、《中国书院史》、《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大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历史传统与基础》、《简明中国教育史》、《中国近代教育史》、《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等,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 211 二期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等。著作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吴玉章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荣获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及北京师范大学十佳党员荣誉称号。 2009 年 10 月 5 日病逝于北京。(引自该书) 序 (顾明远) 炳照走了,好似不辞而别地走了。因为他走得如此突然,那么仓促,我们没有来得及话别,没有来得及再叙叙旧。炳照常常称我为老师,其实我哪里是他的老师,而是同学,是同事,是朋友。只不过我比他年长几岁,早几年毕业而已。我认识炳照是在 1962 年我从师大附中调回师大,他正在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学习的时候。我因为在师大只上了两年学就到苏联去了,没有学过中国教育史,因此就到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去旁听。所以我说与炳照是同学,一点不假。炳照毕业后就留在教育系,我们又是教育系的同事,一直到他走的那一天。其间我们又曾同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每次开评议会他都帮助我做许多工作。他还帮助我编纂《中国教育大系》、《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我们两人的情谊岂能用同学、同事、朋友几个词说得清楚! 炳照是我国新时期中国教育史学界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人物。他师承毛礼锐、陈景磐、陈元晖、邵鹤亭、瞿菊农等老一辈教育史学家。文革以后,他接过这批老先生的班,大力开拓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他先后主编了《中国教育思想通史》、《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等专著,又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的编纂工作。他对我国古代私学、书院和科举制度又深有研究。他不仅研究中国教育通史,而且还拓展了区域教育发展史和教育论争史的研究。他对教育史学理论也有较深的研究和独特的见地。 他坚持教育史研究中古为今用,以史为鉴的史学原则。他认为研究中国教育思想史就是要探寻教育思想产生、发展及其演进的历程,挖掘历代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总结前人认识教育现象、指导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揭示教育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中国教育制度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历代教育制度作出历史文献史料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应该在重新审视中国历史上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历史时,回答教育制度作为一个历史存在物的存在特性,及其与现实存在的教育制度之间的关联,探讨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根源。 他在教育史学研究中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倡导实事求是和推陈出新。例如他对待传统教育持两点论的态度,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具有鲜明的二重性,传统教育重视德育,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形成了多方面的传统美德,同时又强化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勒紧了四大精神枷锁。他认为只有坚持两点论才能认清传统教育的本质,才能正确处理传统教育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炳照虽然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但他一直关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他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撰写了一些很有影响的论文。直到他去世前夕,他还对当时国家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炳照不仅组织开展了中国教育史多领域的研究,而且培养了二十届博士研究生,有近五十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为中国教育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炳照为人达观、率直、诚恳,乐于助人解困排难;治学严谨、慎思、笃学,勇于探索学术创新;为师以身作则,诲人不倦,善于启发诱导。他为教育史学的发展和人才的培育,特别是中国教育史学体系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编辑出版炳照的教育文集《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不仅是对炳照的最好纪念,也是丰富中国教育理论宝库的善举。读者一定会从他的论文中学习到他的道德文章。正是: 做人、做事、做学问一丝不苟,精神永在; 同学、同事、同讲坛四十余载,情谊常存。 2010 年 5 月 8 日 于北京求是书屋 自序 早在几年前,陆续有出版社找我,说要出版我的论文集,我都婉言谢绝了。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虽写过一些文章,编过一些书,主持过一些课题,但还谈不上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去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30 周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各行各业都兴起了反思改革开放 30 年、回眸新中国 60 年的热潮。我也先后承担了《中国教育改革 30 年基础教育卷》和《共和国教育 60 年》的主编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觉这种总结还是很有必要的。吕达和刘立德同我谈起过,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联合组织编辑出版新中国教育学专家自选集《中国当代教育论丛》,我认为很有意义、很有必要。 6 月中下旬,立德告诉我已将我的论文自选集列入出版选题计划,而且已和施克灿、周慧梅进行接洽,准备协助我将我的有关文章汇编成书。不久,看到了他们整理出来的论文集目录初稿,我进行了调整改定。我觉得这本论文集是对我自己几十年来求学、治学的一个小结。趁此机会我谈一点自己的感受,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我的求学之路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 1934 年 12 月 15 日出生在河北景县的一个小村子里,父母都不识字,是一系列带有偶然性的巧合促成了我的求学之路。如果从六岁进入半私塾启蒙开始,到 1964 年我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班毕业,断断续续,我的学生生涯长达二十三年之久。 父亲是个普通农民,排行第二,没有上过一天学,也没有什么手艺。大伯膝下无子,按照农村风俗,我便被过继给大伯,成为长房长子。我六岁时,和村里大部分同龄孩子一起,被父亲送到了村东头的小学读书。实际上,这所小学是个半私塾性质的,是由私塾改良而来的。老师就是原来的私塾先生,他到县简易师范学校学习了两个月,混了个出身,便成了这所小学唯一的教师。老师对新式教学法、体育一知半解,糊里糊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基本采用的还是原本私塾的教学方法。所以,我头两年的读书生活便是在这样的之乎者也、摇头晃脑中读书、描红中度过的,对于自然、科学,是一窍不通。家长们却没有什么意见。 第三年,从县里派来的新式师范学堂毕业生代替了老秀才,废除了描红,开始学习小猫叫,小狗跳,体育、音乐课程也像模像样地开设起来。体育课由教国文的男教师兼任。家长对他们的到来以及新的课程、教法很摇头,我们小孩子却喜欢得很。 当时采取的是六三三学制,小学阶段分为初小四年和高小两年。初小毕业后,我开始面临第一次人生选择。当时,村里初小的二十多个孩子,有五个孩子考上了高小,我是其中之一。此时,我已经十多岁了,同年龄相同家境的孩子已开始随大人下地干活了。当时大伯的意思是认识几个字就行了,庄户人家的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吗?于是我便开始下地干活,但一天下来的风吹日晒,我的皮肤上长满了水泡,我咬牙坚持,第二天、第三天一周后,浑身上下长满了水泡,一层层地蜕皮,痛苦不堪。干农活,哪里有遮风避日的地方?无奈之下,父亲和大伯商量:这孩子不是种田干活的材料,让他再上几年学,多认几斗字,将来也好混口饭吃。就这样,我得以到邻村读完高小。 高小毕业后,因为县城没有初中,我投考了冀县和南宫的两所县级初级中学。我的运气不错,两所学校都上榜了。但当两张录取通知书真正送到家里的时候,大伯却坚决反对。到外县去上学,且不说要预备单独铺盖的困难,单说离家越来越远,考上学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假设考不上学,那白读几年岂不是瞎耽误工夫?即便回来也毁了,读的那些书在农村完全派不上用场,还不如早点长点本领。父母觉得大伯的话很有道理,便决定让我跟从舅舅学习木匠活。正当我准备做木匠学徒的时候,一场洪水却成全了我继续读书的梦想。突如其来的洪水将地里的庄稼冲个精光,家里粮食顿时紧张起来。这时候,每个月有 60 斤小米供应的初中生待遇,就有了相当的吸引力。家里人一合计,大伯最后拍板决定:吃你那 60 斤小米去吧。 我选择了冀县初中,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离家相对较近。冀县中学不是完全中学,只有初中部。按照老解放区的模式,采取配给制,每月的 60 斤小米一半用作膳食,一半作为服装、文具和日常用品开支,家里不用出钱。 就这样,从初中开始,我便在国家资助的情况下读书,不再花费家里一分钱,实际上家里也没有那样的闲钱供我读书。在旧中国,对于一个一贫如洗的农家孩子来讲,没有钱而能进一步读书绝对是连想都不敢想的。所以,我常常半开玩笑讲,我的求学经历本身就是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各级政府严格贯彻教育向工农大众开门方针的受益者。 初中毕业时,我们这种配给制的学校被要求只允许报考中等技术学校。此时父亲才去世,身为家中长子,从情感和责任上讲,我都希望自己能早点挣钱养家,我选择了河北省建设学院财经部(后改称河北省保定财经学校,以下简称财会学校),学习会计专业,学制两年半。 1955 年 2 月,我以全优的成绩,被分配到石家庄地方国营棉织厂,在财务室做出纳工作。工作刚几个月,厂里要精简行政人员,而当年高考生源不足,国家鼓励社会青年以同等学力参加高考。就这样,厂里默许我们几个年轻人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备考大学。 8 月份,我居然收到了北京俄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的录取通知书。 1955 年 9 月,我背上简单的行李,带上从二弟身上脱下的半旧的中山装式灰色棉衣,还有母亲熬夜赶制的两双布鞋,到学校报到。俄院当时设有一部和二部。一部是培养国内紧缺的俄语教师和翻译专门人才;二部即为留苏预备部,专为准备留苏和留东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设,在校进行一年的俄语和政治学习。我进入的是一部,四年制师范翻译系。实际上,该系是当年 7 月份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俄文系师生约 400 人全体并入,成立了师范翻译系,赵辉任系主任。该系理所当然延续了原有传统,所以我们班是俄院招的第一批学生,但上面却有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 学校聘请了一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苏联语言专家担任我们的教师,苏联专家鲍米诺娃、马蒙诺夫、毕丽金斯卡娅等人先后到校任教,我们也或多或少听过他们的课。后来由于人员不足,又从当时在北京工作的苏联技术专家的家属中聘请了一部分人来讲课。 学习生活是十分紧张的,核心是俄语和政治学习。俄语学习,对于我这个没有任何俄文基础的社会青年是个很大的挑战。对于外语学习,我只有在初中三年的英语经历,这种经历却成为俄语学习的障碍。由于习惯了英语的发音和拼音,学了好几个月俄语总是别不过来,两种语音总在脑袋里打架,好不容易想清楚了,说出口却是另一回事,好几次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我就暗下决心,要下更大的工夫去赶上班上同学。这种努力犹如一场长跑比赛,差不多半年后才有了明显的效果。 除去专业课程,我们还有礼仪实践课,每周一次,学习如何打领带、穿西服,品红酒、吃西餐,还有外交礼仪。领带和西服都是学校公用的,上课前按照自己尺寸向教务处服装室借出西服和领带,下课后马上归还。红酒和西餐平常上课全是虚拟的,只有在最后一次课才进行具体实践,然后就是考试。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如品红酒,平时上课就是举个空杯子,想象着里面装有浓香醇厚的高档红酒,跟着老师在那儿瞎比划,如何轻轻转动酒杯、如何加冰块、如何敬酒、如何干杯等等。我们班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任凭老师怎样讲,也很难进入状态。后来,我灵机一动,凉水我们不缺乏啊,就快点将这个重大发现告诉给同学们,大家都说这个主意好。等下一次上课,老师看到我们都举着半杯子凉水,先是一愣,说我们胡闹,凉水如何能模拟出浓醇红酒的挂杯情形,但限于资源,聊胜于无,老师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就这样,在凉水的帮助下,到期末真正用上红酒时,我们居然是不慌不忙,动作完成得有模有样。 1957 年,中苏两国关系渐趋冷淡,不仅留苏预备部的辉煌不再,当年在留苏预备部学习、准备出国攻读大学本科的学员,全部没有派出,我们一部也受到了牵连。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培养大量俄语人才已不再成为国内急需,当然也就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师资力量,按照上级指示,要对一部进行紧急瘦身。当时我们那一届有 600 人左右,学校动员我们转学,到更广阔的天地贡献我们的力量。当时,我可以选择北大、人大、北师大等在京高校文科专业。经过比较,我发现北师大的教育系是个好去处,因为院系调整后,教育系大师云集;更吸引我的是,好像很多课可以自学,当时我肺结核病尚未痊愈,没有那么大精力选那么多的课程。在这种情况下,我办好了转学手续。 9 月份,我和北师大 1957 年新入学的学生一起,成为教育系一年级新生,学校教育专业。进入师大学习,有一年半时光(即 1957 1958 年底)基本上是按照我原来的设想进行的:除了上教育系的课程,余下的时间再分为两块,蹭中文系和历史系的课程,基本上是三分天下。到了 1958 年教育大革命后,一场运动接着一场运动,正常的教学秩序就难以保证了。且不说上课是为了批判,上完一门批完一门,我们还大搞生产劳动:开辟了试验田,种植蔬菜;砌起了土高炉,大炼钢铁;还办了一个玻璃丝工厂。至于到十三陵水库劳动,到生产队帮忙抢收,日夜连轴赶写大字报等日常工作更是不计其数,就谈不上什么学习了。 1961 年我在教育系本科毕业时,学校正在筹办第一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班,我服从分配进入研究班继续学习。 中国教育史研究班是陆续澄清学科的成果。从 1960 年开始,在总结 1958 年教育大跃进的教训基础上,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导下,教育部提出要恢复正常的教育秩序,学校开始将原来批判过的学科陆续地澄清。当时在北师大聚集了一批全国知名的搞中国教育史的老先生(大多在 60~70 岁,当时感觉他们年龄都挺大的),如邱椿先生、邵鹤亭先生、瞿菊农先生、毛礼锐先生、陈景磐先生等等。下边呢,虽然有几个年轻的教师,但他们都是从教育系本科毕业的,不是专门学教育史的,有点青黄不接,按照现在说法是学术梯队不合理。当时好像是中宣部提出来,要培养一批年轻的搞教育史的专门人才,目的就是逐步从老先生的手里,把知识接过来,传承老先生他们掌握的教育史知识。这些老先生尽管经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改造,但毕竟是解放前培养的人才,从政治思想条件来说,还难以适应新中国对这个学科的要求。另外,他们的年龄也偏高,需要培养年轻人来接班。因为教育史这个学科当时还比较特殊,这门学科需要很多专门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是老先生们掌握得最多,于是组织他们办一个研究班,来培养一批人。记得当时有系领导对我们直接讲,你们的任务就是从那些旧专家那里学本领,要逐步取代他们,培养我们共产党自己的教育史学科的专门人才。就这样,北师大第一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得以创办。 就我本人来讲,我是不情愿进入研究班再继续学习的,一是家庭比较困难,想早点工作;再者觉得自己老大不小了,因为我是工作一年多考的大学,且是读了六年大学,应该工作了。但是,从学校到系里,都反复动员我,最后直接说进研究班学习是组织上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服从组织分配,进入研究班继续学习,担任班长。 研究班采取导师制。当时北师大教育史教研室的五位教授,除去邱椿先生因年岁较大原因不愿带学生之外,瞿菊农、邵鹤亭、毛礼锐、陈景磐先生名下各分了 4~5 人,我被分给了邵鹤亭先生。上课方式是大课,按照教育史的传统分段,每位先生以自己所擅长或感兴趣的部分,从先秦两汉一直到近现代系统地讲,有点类似历史系上通史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班最先定位是以古代为主,所以最初被命名为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班。 就当时学习来讲,没有什么教材,不是不指定,而是根本就没有,国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1961 年 4 月,在周扬的主持下,教育部会同文化部共同召开了高等学校文科和艺术院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形成了《关于高等学校文科教学方针和教材编选工作的报告》。随之,教育部专门召开了一个全国文科教材建设会议,教育学科中的中国教育史被列入教材建设的重点教材,还成立了专门的教材建设小组。会后,教材建设小组按照学科优势,将中国教育史教材编写任务作了一下大概分工:按照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分期,由四所学校编写两套教材,发行全国。北师大独力承担一套教材,包括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共三本。为了编好这套教材,老先生们成立中国古代教育史编写组, 6 月中下旬,陈垣校长还专门邀请了首都高校中部分历史学界、教育学界的著名学者,如翦伯赞、范文澜、林砺儒等先生,向各位专家提交了《中国古代教育史》初稿(在《中国古代教育史讲义》基础上编写的),以此为基础,集中讨论中国教育史教材编写中的一些问题。我负责一部分专家意见的记录和整理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老先生给我们班上课时又增加了一个目标,就是将教育史教材的编写工作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会议后,研究班的培养目标慢慢发生了转移,不再单纯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史,而是根据教材编写的需要,近现代教育史都要学习。这样,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班的名字逐渐淡化,后来就直接称为中国教育史研究班。 为了完成教材编写的任务,老先生们的主攻方向进行了一次调整:邵鹤亭、瞿菊农、毛礼锐三位先生,负责中国古代教育史教材的编写,相应地中国古代教育史课程也主要由他们三位来上;陈景磐先生则重点承担中国近代教育史教材和课程。由于这些老先生中没人专门搞过中国现代教育史,现代教育史的课程一度搁浅。后来专门从中央教科所聘请了陈元晖先生(后长期在中国社科院工作),由他来承担教材现代部分的编写,同时为研究班讲授该部分的课程。按照学生研究专长和兴趣,重新调整了导师,拨出两个学生分给了陈元晖先生,我和何晓夏由此跟从陈先生学习中国现代教育史。 我们这个班,当时学习的时候,尽管还有很强烈的政治气氛,但同学之间的关系非常好,没有因为政治运动来了,班上出现批判这个批判那个,同学之间谁整谁一下等等事情。大家都很怀念和留恋那几年的研究生生活。另外,学生们和老师的关系,很是温情融洽,毕业后大多长期保持联系。就当时政治要求上来说,那些老先生都是资产阶级教育家,我们这些学生却是党培养的新一代专业人才,好像应该和这些老师划清界限,保持一个距离,有一个界限似的。但在研究班上确实看不到这个界限,老师和学生谈问题、交往当中也没有戒心,学生也没有什么对老先生警惕之类的。所以后来说我们班拜倒在资产阶级专家面前之类,好像也没有冤枉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是真心诚意向老先生学习。因为我们在本科时,看过的东西太少,知道的东西太少,和这些老先生一谈,他随时随地说的一个东西,我们都没看过啊,就想赶紧找来看看,无形中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老先生们起到了一个引路人的作用。 在研究班期间,感触最深、收获最大就是在老先生指导下读了不少书,在图书馆抄了不少书,先后手抄过《古今图书集成》、《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著名书院志、蒙学读物、小说笔记和地方史志等约四百余万字。通过抄写,保存了文献资料,加深了记忆,锻炼了意志,还感悟出不少治学修身的道理。这些资料的积累,为我的治学探索之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研究班读书期间,我们又赶上了四清运动,我们由三年毕业也就变成了四年。先后两次四清,差不多有一年多的时间,等我们再次回到学校,已经离 1965 年暑假、离这一届毕业生毕业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学校觉得也不好再延长我们毕业,就要求每人都交一篇论文,没有履行答辩程序。完成比较早的,先提交给导师,导师提出一些修改意见;赶得比较急的,就直接交上去了。论文没有答辩,也没有说论文是否通过,没有考试,也没有什么结业仪式,而且毕业也没有证书(当时还没有学位制度,又不想仿效苏联授予副博士学位)。就这样,我们结束了四年研究班生活,匆匆忙忙、稀里糊涂毕业了。 可以说,我的求学之路上有太多的巧合,是一个又一个带有偶然性的巧合凑在了一起,构成了我长达二十余年的求学生涯。从高小到研究生,自然环境可以成为继续读书的理由,小到风吹日晒,大到天灾发洪水;国家教育政策、工厂内部调整可以成为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国际环境和外交关系也曾改变过我的求学方向;国内的政治运动也和我的学生生涯扯上了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高小还是冀县中学,还有我六年的大学生活,四年的研究班学习,等等,好多事情都是自己没有办法把握的。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讲,面对这些,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以坦然的心态,接受不能改变的现实,然后将事情尽可能做好。 二、我的学术探索之路 1965 年毕业留校后,我被派往北师大临汾分校搞基建,很快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尽管我的出身根正苗红,没受到大的政治冲击,但在全国一片混乱之中,高校里也没有什么正常教学了,根本谈不上什么学术探索。 1976 年 10 月底,粉碎四人帮才半个月,我由教育系被调到学报编辑部做编辑。当时我带着学生还在外地实习、参观,等回来后,会计直接告诉我,到学报领工资去。我这才知道,我已被组织分配到学报编辑部了。当时说,学报工作需要,好像系里也不好安排我的工作。我自己也想换换地方。有人说,我到学报编辑部做编辑是三满意。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就高高兴兴地接受了。 1993 年 10 月底,我又被调回到教育系做教师。当时说,是因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需要,我更多的感觉是叶落归根了。时至今日,我仍然在超期服役,用他们的话来讲,依然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算是老骥伏枥,我的学术探索之路延展其中。 我做学报编辑十七年,是指十七年中以做编辑为主业,我的人事编制在学报编辑部。事实上,十七年中我始终没有放弃所学专业,一直在教育系兼课,协助老先生搞科研,带研究生,并自己主持科研项目,招收研究生,只是在教育系不记工作量,不拿任何报酬,被认为是吃学报的饭,给教育系干活。几个获奖成果都是在学报做编辑时完成的。 1993 年调回教育系之后六七年,在教育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一直兼做学报编辑工作,变成吃教育系的饭,为学报干活。我深感,在高校学报做编辑兼职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教学科研人员兼职承担部分编辑工作,是大有好处的。 1978 年 6 月,我在北师大学报第 3 期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四人帮批智育第一是对德育智育的全面破坏》。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命题作文,还带有那个时期特有的色彩,算不上什么学术论文。除去本职工作,我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上。 1980 年 4 月,在学报第 2 期上发表了《论学而优则仕》,这应该算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在文中,我提出自己的三点看法:( 1 )学而优则仕不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思想;( 2 )封建社会不能真正实行学而优则仕;( 3 )从批判学而优则仕中应吸取经验教训。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是作为世卿世禄制度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在同不学而仕和学优而不能仕的现象反复斗争中发展的。然而,在以往的时代,这种对立和斗争主要是在剥削阶级范围内存在和展开的,是一个剥削阶级反对另一个剥削阶级,或同一个剥削阶级内部不同集团之间矛盾斗争的产物,而剥削阶级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对劳动人民的奴役,任何一种治国治民的良策,都不可避免地渗透着剥削阶级的私利和偏见。因此,学而优则仕思想本身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在对待学而优则仕的问题上,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已经表明,遵循这条原则,就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违背或破坏了这条原则,就必然阻碍甚至毁灭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提出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很平常的,但就当时刚经历过文革的人们来讲,我提出这种观点,被不少人称为胆子够大。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把学而优则仕说成是所谓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精神支柱之一;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人常常把学而优则仕作为批判的重点,说它是没落奴隶主阶级教育路线的核心;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的人也常常批判学而优则仕,把它说成是封建教育的灵魂。学而优则仕被视为没落的、反动的教育思想,似乎仍然是一种定论。其后,我就孔子教育思想的阶级属性、孔子教学思想中的辩证法因素、孔子的德育思想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在《简明中国教育史》编写中,我承担的也是前两章的撰写任务;在《中国教育通史》中我还就《吕氏春秋》中的教育思想作了挖掘等。逐渐地,不少人便视我为专门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的了,实际上我读研究生时是现代教育史方向。 1980 年 5 月下旬,陈元晖先生找到我,将一份古代书院的撰写提纲和几十页发黄的讲义交给我,希望能整理、扩充成为十多万字的书稿。历经一个暑假的挥汗如雨,终于形成了 12 万余字的书稿,从书院的起源、书院的教育内容、书院的管理特点以及对今天教育的借鉴等来论述古代书院。陈先生看过后很满意,说:能不能把它整理成一篇文章,找个地方发表,听听大家的看法?我随即将其缩写为约 1.6 万字的篇幅,投到了北师大学报。主编认为很好,随即于 10 月份在第 5 期发表,我署名第二作者,反响很不错。该书稿次年以《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为书名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我署名第三)。有研究者认为此书奠定了书院研究的基本框架,开启了新时期书院研究的先声,把我称做研究书院的先锋,我认为有点过誉。大概是由于此时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者还比较少,特别是像我这个中青年人。其后,和李国钧、李才栋教授合作主编《中国书院史》,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的《中国古代书院》,陈学恂先生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我和郭齐家教授任分卷主编)中宋代书院部分的撰写任务也自然落在我的头上。在不少人眼里,我便成了研究书院的专家。近几年来,我也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了一些论述书院的文章。我一直强调要注重书院精神,它是书院教育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不断积淀和凝炼而成的优良传统的结晶,书院办学传统的灵魂。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变革,书院制度的存废、书院办学型制的变异时有发生,而书院精神却是永存的,自然成为中华民族教育遗产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每当酝酿或推行新的教育变革时,人们往往会打开教育历史遗产宝库,获取智慧,寻求启迪和借鉴,并将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运用于教育变革的实践中,在运用中进一步丰富和创新。而这进一步的丰富和创新,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又逐渐沉淀和生成新的历史优秀传统。书院精神久为人们所关注,并在历次教育变革中得到传承和创新,丰富了内涵,增强了生命活力。这也是我一直关注书院研究最基本的动力所在。 十年浩劫结束后,伴随着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重新探讨和对中国教育史地位的正确估价,中国教育史课程在高师教育系课程中的地位得到了恢复并加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教育史教材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毛礼锐先生多次对我讲:希望能有一部通史,对于了解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全貌,把握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基本线索和总的特点,探索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毛礼锐先生提出组织力量编写《中国教育通史》的建议,编撰卷帙浩大的通史提上了日程。但老先生们大多年老体衰,心有余而力不足,急需年富力强又有较强组织能力的科研梯队的加入。从 1983 年开始,我作为毛先生的助教,协助毛先生组织力量投入研究,先后参与人员五十余人,分散在全国不同的院校、研究所。从 1985 年《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问世,直到 1989 年第六卷付梓,其中所耗费的气力决非笔墨所能描述。因老先生们或重病在身,或精力有所不及,大量的组织及审稿工作大多由我和国钧教授(他是沈灌群先生的助手)完成,拿给老先生们看后,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此期间,《中国教育家评传》(三卷本)也得以完成。 《中国教育通史》先后获得第二届吴玉章奖金一等奖( 1992 年)、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995 年)等荣誉,得到学术界很高的评价。也常有人讲我为《中国教育通史》作出了多大的贡献,我总是报以一笑了之。我常对学生讲,我很自豪我一直担任毛先生的助教,直至 1992 年毛先生去世,此时,我自己已是博士生导师。但在老先生的面前,我依然是助教。这个过程是一步一步跟从老先生学做学问的绝好机会,有机会在老一辈的指导下做成一些事,收获很大。我愿意始终抱着兢兢业业、诚诚恳恳的态度,在科研的道路上承续老先生们的遗志,并尽可能将其发扬光大。正是有了这个机会,我结识全国教育史研究界的众多朋友,逐渐积累了与人合作的经验,为 20 世纪 90 年代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是一部规模较大的学术性著作,被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中华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全书由我和河北大学的阎国华教授担任总主编,各分卷主编是一个老中青三结合的队伍,基本上是在《中国教育通史》的队伍基础上加上一些青年骨干组成,第一卷徐仲林、谭佛佑、梅汝莉,第二卷赵家骥、俞启定、张如珍,第三卷郭齐家、苗春德、吴玉琦,第四卷李国钧、金林祥,第五卷阎国华、刘虹,第六卷田正平,第七卷董宝良、陈桂生、熊贤君,第八卷苏渭昌。担任本书各分卷主编和撰稿人的大部分成员已有近十年合作研究的基础。从 1989 年动议,到 1994 年 6 月八卷本付梓,其间先后在重庆、呼和浩特、兰州等地召开过全体编写组的会议,邀请专家参与讨论。大家集思广益,商定了四条编写原则:( 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充分体现中国教育思想史的专史特点;( 2 )努力突出以研究教育思想流派、教育思潮为主的特点,力求改变过去那种把教育思想史变成人物排队或传记汇编的写法,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育思想流派、教育思潮的基本内容和特色以及他们之间对抗、论争和相互融合的关系等上面;( 3 )在研究教育思想流派、教育思潮时,兼顾宏观教育问题和微观教育问题的思想成果;( 4 )力求展现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整体面貌、总的发展轨迹和走向,揭示其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确定编写原则后,分卷主编各负其责,大概在 1993 年 3 、 4 月份,稿子大体完成,我便开始找寻时间,周游各省,在各分卷主编处看稿。最后一站是到保定,和阎国华教授汇合、交换意见,确定进一步修改的方向。全书定稿时 290 余万字,被称为迄今卷帙最为浩繁的中国教育史论著。因其巨大的篇幅空间,在内容安排上做到了广收博采,展现了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特点。 1994 年 6 月出版后,先后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等奖、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不少参与其中的青年人开始崭露头角,锻炼了队伍。 从全书的情况来看,各卷主编下了很大工夫,基本上完成了既定任务。关于体现教育思想流派、教育思潮之间的对抗、论争和相互融合的关系的要求,有的分卷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总体来看,深感不足。如有机会,很想再作些努力。我感到,有关学术思想论争的研究在其他学科中是普遍受到重视的,如哲学史、史学史,特别是文学史,专门有文学批评史,似乎是属于文学思想、文学理论论争史的性质。所以,我们不妨也试试。 2005 年 11 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在浙江金华以教育论争史为主题召开了学术年会;学生李建美的博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的法律教育论争史研究》作了初步探索。这些,我把它看做大家已经开始关注这个方面的研究,还仍需努力开拓。 当我们完成《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编写任务之后,曾想着手开展经学与中国传统教育的课题研究,并且邀集了几位年轻学者进行了多次商讨,还草拟了一份研究计划和大纲。后因忙于《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的编写,更由于深感研究这个课题难度极大,信心不足,未敢贸然出手,只好暂且搁置了。然而研究的愿望和冲动却时时萦绕脑际,总想寻找机会尝试一下。后来,学生米靖的博士论文曾在两汉这个时段作了有益探索。就整体而言,经学与中国传统教育相始终,还有很宽广的空间需要研究。 在此期间,我还应山东教育出版社之邀,主编了《中国古代私学和近代私立学校研究》一书。该书由我的两个学生吴霓和胡艳的博士论文组成,我只是撰写了序言。该书获得了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此基础上, 1996 年增加力量,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中国私学、私立学校和民办学校研究,历时八年完成, 2004 年结题。我一直认为,古代私学和近代私立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客观的社会基础,统治阶级的政策导向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在统一的国家政权确立和稳定时期,统治者对私学和私立学校给予鼓励和支持,就得到更好的发展;相反,统治者对私学和私立学校加以限制或禁毁,就难以发展,甚至无法存在。一般说来是倡则兴,抑则衰。当然也有禁而不止、毁而未废的情况。统治者对私学和私立学校的政策,是鼓励、支持,还是限制、禁毁,多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很少考虑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是以其狭隘的阶级利益和短浅的认识水平为基准的,因而无视或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对待私学和私立学校,就成为统治者能否正确认识和认真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成为私学和私立学校能否存在与发展的条件之一。中国古代私学和近代私立学校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一点,需要我们认真总结。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完成不久,山东教育出版社找到我,希望能编写一套制度史,我起初有点犹豫:原先做思想史的主编们大多到了退休年龄,组织一支新队伍谈何容易。出版社同时也在力邀李国钧教授出山,他也有和我相同的顾虑。出版社很执著,我向来不善于说不,国钧也已经被说动,我们便老夫聊发少年狂,组织队伍,再担重任,开始给中青年学者压担子。各卷的承担者依序为:第一卷,俞启定、施克灿著;第二卷,宋大川、王建军著;第三卷,乔卫平著;第四卷,吴宣德著;第五卷,马镛著;第六卷,金林祥主编;第七卷,于述胜著;第八卷,苏渭昌、雷克啸、章炳良主编。这是一支较年轻化的队伍,青年人思路开阔、敏捷,勇于创新,不大容易被条条框框束缚,但他们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历练。 教育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整体,研究教育发展史通常从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两个角度入手,或进行专题研究,或进行综合研究,都曾经有骄人的成果问世。比较而言,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成果似乎多于和好于教育制度史的研究。事实上,教育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甚至可以说,某种教育思想往往通过制度化的形态才能更实际有效地作用于教育实践,影响教育发展的进程,决定教育的成败得失。因此,在继续重视教育思想史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教育制度史的研究,十分必要。这一点,我们认识得比较清楚,也因为如此,我们有很大的压力。教育制度史到底该研究哪些问题?以什么形式呈现?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对于后者,我们讨论了多次,最后达成了共识,作为深化研究的一个基本前提:教育制度史的研究不能仅仅把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历代教育制度作出历史文献史料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应该在重新审视中国历史上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历史时,回答教育制度作为一个历史存在物的存在特性及其与现实存在的教育制度之间的关联,探讨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根源,贯彻古为今用,以史为鉴的史学原则,为当代教育制度改革提供必要的历史依据。《中国教育制度通史》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重点出版规划选题, 1998 年年底基本完稿,全书 331 万余字, 2000 年 7 月出版,先后获得了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等。本书的撰著出版,是大家历时多年通力合作的结果。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编撰工作研讨会纪要》的要求,国家教委决定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的研究作为其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研究课题,列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的重大课题,何东昌同志为牵头人。总课题组下设了 16 个子课题,我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的历史传统与基础子课题,还担任总课题组的学术顾问之一,参与国史的研究、编写工作。我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有着一些惨痛的教训,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总结。 对于科举制度研究的关注,无论是中国教育思想史还是制度史,都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课题,我发表了几篇文章,主编了《中国科举制度研究》一书。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现代高考制度反思的深入,科举制度被作为高考的远祖,被拉入或为批判或为之翻案的风口浪尖。我也经常被各种杂志、媒体盛情相邀,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科举考试制度是历史的产物,从酝酿和萌芽到形成和发展,从逐步完善到日趋衰败,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地位、作用和影响是不断变化的,对它的评价应该有所不同。大体说来,隋唐、两宋利多于弊,得大于失;元、明、清逐渐转化,特别是明中叶后至清末,显然已经是弊多于利,失大于得,最终走向衰亡。我们不能以对科举考试制度在某一发展阶段利弊得失的考量,作出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整体评价,更不要以对前期的考量否定对后期的考量,反之亦然,这才符合历史主义的原则。 从 2004 年开始,以厦门大学潘懋元、刘海峰教授等为发起人,每年召开一次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年会,迄今已有六届。他们邀请了不少历史、文学等专业的研究者,还有海外研究科举的知名学者,强调从多维角度来研究科举制度,我认为很有意义,值得我们教育史的学术年会借鉴。有分歧、有争论不是坏事,我们不应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要请相关学科的研究者来参与我们的讨论。我们应该在这个方面加强努力,去年在保定的教育史学术年会有所改进。 就教育史研究来讲,无论思想史还是制度史,我们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在国家教育体制内的学校教育,尽管在《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各卷中对社会教育(习惯上称之为社会教化)作了一些努力,但明显还不够。我国历朝历代重视化民成俗的传统以及形成的一整套体系,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整理。 2004 年,我们启动了《中国社会教育通史》,已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出版,计划做八卷本,由我担任总主编,暂定各卷的承担者依序为:第一卷,俞启定;第二卷,施克灿;第三卷,乔卫平;第四卷,徐勇;第五卷,孙邦华;第六、七卷,于述胜。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教育发展史的写作一直没有落实作者,后来,沈阳师大的王雷自告奋勇来承担,遂列为第八卷。《中国社会教育通史》基本是北师大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的教师力量,是 211 重点项目的横向课题。所里先后有卜然然(《先秦的社会教化》)、汪光华(《中国近代职业补习教育研究》)、周慧梅(《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众教育研究》、郭三娟(《山西社会教化研究》)、石焕霞(《科举制度与社会教化以清代状元为中心的考察》)等博士生围绕该主题做了博士学位论文。目前,各卷处于紧张推进之中,计划于 2010 年适当时候交出初稿。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对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问题就比较感兴趣,尝试着做一点研究,也发表了一些文章。 2006 年 6 月,以中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创新研究为题,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 2006 年度国家重点课题,我是总主持人。该课题基本上也是以北师大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的力量为主,加上我已经毕业的几个学生,共分为七个子课题,负责人如下:第一子课题,于述胜;第二子课题,徐勇;第三子课题,乔卫平、叶赋桂;第四子课题,孙邦华;第五子课题,施克灿、李永贤;第六子课题,刘立德、周慧梅。我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发表《书院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和《传承与创新:从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到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两篇文章,作为这个课题研究的一点进展,也算是身先士卒吧。近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组织大型课题的困难,这种合作的大项目非一朝一夕之功,很难短时期出效益,而高校每年的计量考核逼迫研究者不得不单打独斗,搞一些短、平、快来满足年终考核,分散了很多精力,难以拿出有分量的东西出来。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从 2005 年 3 月开始,我被学校委任为《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史》的主编,由王明泽、孙邦华、李敏辞、徐勇任副主编,周慧梅担任我的助手,开始编撰北师大的百年校史。 2007 年 12 月,近 100 万字的初稿初步完成,先后召开了两次不同范围的意见征求会。校史撰写原则虽是专家撰稿,但就本身性质来讲,却是官方修史,不得不考虑一些学术之外的问题,如一些校友的情结问题。比如伪师大这一段,我认为孙邦华写得相当不错,对旨在奴化青年学子的课程、教学、管理条分缕析,说清了伪师大的性质,对伪师大和北师大的关系也说得很清楚。在我们看来,伪师大原本是一个历史存在,理应在百万字的校史中有所体现。但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一些跟随师大西迁的老校友情绪激烈,认为我们应不提或一笔带过伪师大,如若不然,便是给师大自寻晦气、自取其辱。原本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却因为某种情结的纠葛,便成了征求意见中的最大难题。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写组先后三次集中统稿,就各自负责的章节逐章修改。目前,我正在看第四稿,已经统了四分之三,准备暑假再集中一次,就可上交给编委会了。 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我认为,最本职的工作还是教书。我喜欢上课,喜欢和年轻学生在一起。我马上就 75 岁了,多年来,不管科研任务多么繁重,我一直坚持每学年给本科生上一门课。我认为,对于大学来讲,本科生的教学质量更值得关注。我担任过两年学校的本科生督导团组长的工作,每周深入到本科生课堂去听课三节。和其他督导团成员交流,大家都感觉本科生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一些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值得重视,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倾向,当然这也和高校目前的考评制度有关。我一直认为,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要围绕教学进行、和教学相得益彰的,而不是为科研而科研,和教学是两张皮。多年来,我坚持将学术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延展学术研究,感觉效果不错。如从 2004 年开始,我在北师大教育学院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的公选课,至今已经坚持了六年,学生反响很好,而且数年积累的教案已基本形成了教材模样,正在作进一步整理。 2006 年 12 月,以我为申报人,中外教育史专题被列为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建设项目。实际上,该课程是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一直开设的课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作为 21 世纪高等学校研究生教材中教育学专业系列教材,由北师大出版社 2009 年 7 月出版。该书分为四编二十一个专题,是大家科研和教学结合的一个典范。今年 6 月份,我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十佳共产党员。学校组织部录制纪录片时,我再一次表明自己的心声:我深深热爱我的教书岗位、育人事业,愿意再为党工作十年! 三、我的一点感悟 总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每天都很忙碌、很充实,主持过一些课题,担任过一些社会兼职,做过两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教育组)成员,主编了几个大部头的教育通史和资料汇编、几本学术刊物,就一些教育问题发表过一点自己的看法。选入本文集的多是散见于各种杂志、书籍中自己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篇章,还有一些序言和发言稿。将文集定名为《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实际上是我的老师陈元晖先生的一贯追求。我之所以借来作书名,主要是想说明我所做的事只是将老先生的事业继承下来,同时,也希望能薪火相传,青年学者能将教育史学科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这些年我听到了很多关于教育史的各种声音,其中有无奈和沮丧的,也有欢欣鼓舞的。我总在反复想着一个问题,我从事了五十余年的教育史研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借此机会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实际上,教育史面临的问题不是近年才发生的。如大家常讲的教育史研究生就业困难问题,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我们第一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生毕业时,就已经出现了。 1961 年我们研究生班入学时是 20 人,到 1965 年毕业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班实际上只剩下 15 人,但分配结果可以说极为凄惨。拖了很长时间,陆陆续续地分配出去 10 个人,还有 5 个人没有单位。他们从 1965 年的暑假一直到 1968 年,将近三年的时间,在学校等分配,继续在师大参加文化大革命,和 1968 年毕业的本科生一起分配,实际上等于按本科生分配了。而且,分配出去的人,当时有机会去专门搞教育史教学和研究的几乎没有。原本历史系的重新去搞历史去了,原来教育系的,因为各个师范院系除了本系的课外,大量的课是公共教育学,所以就去教公共教育学了。 按理说,北师大培养的第一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生,当时不论就业形势如何严峻,也不至于有人找不到工作吧。就业难的背后,一是由于教育史的专业性质问题,一是政治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教育史属于基础学科,由于学科性质,难以和实践结合得多么紧密。 1965 年全国都在大力强调与实践的联系,由于大家对历史的认识,牵扯到历史,老觉得是搞老古董,没有现实意义,所以凡是牵涉到历史这个学科的,都是被一再地压缩,本科生教育史课程的学时越来越少,原来学校里面有一个老师能做教育史的老师,那就足够了,不会补充新的教师。这个问题在今天还没有解决。 当然,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我们研究班被认定是有问题的,被列为四清的重点批判对象。北师大是北京地区高校四清试点学校。在自我检查过程中,有校领导认为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办班方向有问题,说研究班把一些年轻人引导到、拜倒在资产阶级名下去搞脱离实际的老古董。这种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研究班的方向问题被作为四清批判时的重点,研究班被看做是一个不重视政治学习,不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埋头搞研究,走白专道路的典型单位。理由很充分:首先,研究班政治方向是错误的。当时也举了好多例子,比如说老先生在教学中被认为有错误的观点,不是研究班上的人提出来的,而是由外面的人听见了以后揭发出来的,这足以证明研究生的政治敏感性很差。其次,这些研究生对于老先生布置的任务认认真真地完成,是围绕资产阶级专家教授的指挥棒转,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很羡慕资产阶级教授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有人揭发说研究班有学生很喜欢陈景磐先生穿西服的照片,据说还偷偷试穿了他在多伦多大学时的博士学位服,等等,认为研究班出来的人在政治上都不是很可靠。 就这样,教育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加上学校对研究班基本的看法,分配不可避免就受到影响。所以这个研究班费了那么大力气,却没有实现最初的目的,真正专业搞教育史的没有几个人,全做别的去了。后来又有人慢慢转过来搞教育史。比如苗春德、何晓夏,都是费了很大周折,到了五十来岁,才有机会转来做专业。我毕业时留在了师大,最初也不是做专业,而是被派去山西临汾建设分校。文革开始回到了教育系,根本谈不上搞专业。文革结束,我被调到学报当编辑,直到 1993 年我才回到教育系,开始有名有分地搞教育史专业。这一年,我 59 岁。客观地讲,研究班的学习还是给我们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但由于当时的条件形成的大变化,它又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发挥原来的作用,培养的这些人也失掉了好多发展的机会,挺可惜的。今天的教育史研究生培养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90 年代至今,我一直担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史学科规划组成员、组长,对教育史的学科定位、发展、队伍建设、学位点建设、研究生培养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应该说,这三十年来,教育史学科的发展算很不错,甚至可以说超出了它的正常发展,在学科积累的资源方面,这三十年来发挥了很充分的作用。我们可以作一个比较,我们这个学科在 20 世纪初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建立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差不多也就是四五十年,从新中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也差不多有三十年,但是合在一起,教育史出的成果连我们现在研究著作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甚至四分之一都不到。我们现在的教育史研究机构多了,培养的人也多了,每年都有那么多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就这个学科本身承担的任务来说,已经是超出了正常的状态了。 面对中国教育史面临的各种问题,我常常借用胡适先生鹦鹉救山火来形容这种心情。记得 2006 年在古城西安召开的教育史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大会闭幕式上,面对会议期间大多青年教师、学生对教育史学科的困惑、迷茫和无奈情绪,如课时遭到压缩,在学科中被边缘化、不受重视,申报课题不易,学生分配困难等,轮到我发言时,我说给大家讲个故事:森林着火了,里面居住的动物一边向外逃,一边抱怨,怎么这么倒霉。一只鹦鹉却匆忙往返于溪流和森林间,将自己的翅膀沾上水,飞到着火的森林上空,将翅膀上的水抖落。一次又一次,尽管尽可能小心振翅,但每次能运回来的却是寥寥,甚至只有几粒水珠。面对动物们的疑问,鹦鹉这样说:我但求心安。我这么多年一直从事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对中国教育史学科存在的问题、大家讲到的体会感受很深。我现在能做的,就像那只鹦鹉,停止抱怨,能做多少做多少。我的话音刚落,掌声雷动。我知道,掌声的背后有的是客气,但我更愿意理解为所见略同,或是引起了青年学者、学生的共鸣。事后,有好多青年人跟我讲起,当时是如何受到触动,我感觉很是欣慰。 我常常在想,教育史学科依然面临着尴尬状态,是与其学科性质、定位有很大关系的。大家说教育史怎么重要,但实际上却没有受重视,因为上面没人说还是没有用,我们多数情况下还是听上面的。其实呢,谁心里都知道教育史挺重要的,搞教育学科的,哪一个学科都离不了教育史。搞其他教育学科的,他要是学过一点教育史,注意一点教育史,愿看一点教育史,这对他来说都有很大的帮助。有些搞其他教育学科的,做研究的时候,他知道他自己的短处,他对教育史太不了解了。尽管如此,教育史还是不能成为一个热门的专业。 我们看待、评价一个学科,很容易受功利性影响,要求这个学科面向教育现实。如果在这方面发挥了作用,就认为这个学科有价值、有地位;如果没有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就没有价值,这样看待一个学科,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导向。在现实中,我们常有意无意地强调学科能够影响和参加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还有的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研究的是教育史,脑子里比附的却是现实中的问题,常常出现用历史上的东西来附会现实问题。这违背了教育史研究最基本的宗旨。教育史不可能和现实联系得这样紧密,不可能起到主导性作用,最多起的是辅助性作用。我们要立足于一个基础学科,为所有的教育学分支学科提供一个基础,这是教育史的基本宗旨之一。另一个是,教育史学科是为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个基本素养,而不是帮助他解决什么根本问题。如果我们立足这一点,教育史学科就会很主动,也很自如,也不用担心被人怎么看不起,就不会再妄自菲薄,说教育史学科萎缩了啊什么的。其实搞教育工作的人,不管是理论工作还是实际工作,都是需要教育史基础的,这样就够了。总要求它发挥那么大的影响,参与国家教育决策,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那就偏离了教育史学科的基本定位。 所以,与其说教育史专业困惑问题,倒不如说是对教育史学科的性质和定位的认识问题。我自己认为很简单,教育史学科是教育学科里面的一个基础学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不是直接追求的目标,而是人们从中得到的某种启发、借鉴,帮助他去观察和思考现实问题,而不是直接去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有些人不明白或不愿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就闹出好多笑话。比如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又如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这又有什么意思呢?弄得好的时候,大家觉得这个有点启发;弄得不好呢,会觉得简直是荒唐。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服务的一个领域,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科都归到一个方面去,这也影响到我们学科的发展。我们感觉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史学科现在成果很多,力量也已经相当不错了,就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不很现实。我们自己心里要非常明白,教育史学科它再冷也冷不到哪里去,再热也热不到哪里去。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们自己心里也平和一点,我们能做到的事情就把它做好。也许,像陈元晖先生多年执著探索哲学、心理学那样,是为了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而我们研究教育史,同样也是找寻一朵朵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仅此而已。 感谢顾明远老师及北师大教育学部其他同事对我的这本集子的选编出版的关心和帮助。我还要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的领导魏运华、吕达等决定将拙著纳入《中国当代教育论丛》出版表示深深的谢意。 以上文字是在我的口述史稿(周慧梅记录整理)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权作自序吧。 2009 年 7 月 本书收录王炳照文章 73 篇 , 分中国教育史研究总论( 1-6 )、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家及教育流派研究 (7-20) 、中国教育制度史、书院、科举与蒙学研究 (21-35) 、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研究 (36-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 (49-56) 、教育改革、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 (57-70) 、附录( 71-73 )等部分。 感谢周慧梅博士提供顾明远所撰的序和王炳昭自序。照片和由笔者依据该书翻拍的,总共 16 张。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6073 次阅读|1 个评论
寻荷
罗帆 2010-10-8 20:47
6 月底,去某大学参加答辩会。会后,一位同行朋友说时间尚早,附近的森林公园有荷花,估计已经开了,邀我一起去看。欣然前往,但走近公园的荷花塘,不仅大失所望。不知什么缘故,满塘荷叶枯黄,没精打采。 朋友说, 7 月 1 日东湖荷花节开展,现在荷花可能已经开了,要不去看看? 驱车到了磨山脚下,只见大片的荷叶在风中轻摇,就是没见荷花的影子。 磨山脚下的荷叶层层叠叠 朋友说,那就去东湖听涛景区看,往年那里的荷花开得很漂亮。 于是,我们又转到听涛景区。一进门不远,就看到了翠绿的荷叶,但还是没有荷花。朋友抱歉地笑笑,但我并不介意。既然来了东湖,就去里边逛逛! 东湖里的荷叶尽情舒展 向行吟阁的方向走去,走近荷风桥,不经意之间,居然看到了含苞欲放的荷花! 荷花的灵气呼之欲出 荷风桥边荷花笑 此时,小荷才露尖尖角,令人欣喜异常! 一枝独秀 浓情的叶衬出花的娇羞 夏天的歌唱 的确,我们此行的目的是赏荷花。假如在森林公园失望后返回,就看不到东湖的美景了。假如在磨山没见荷花就打道回府,就算白来了一趟。到了听涛景区,如果一进门没见荷花就放弃,更看不到新蕾初绽的荷花了。 也许有人认为,去过东湖多少次了,有什么好看的?其实,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次看到的东湖都不一样。还有人会说,难道以前没见过荷花?摄影家的镜头下,荷花都拍滥了,还有什么必要拍?实际上,每个人眼中的荷花是不同的,每个人拍出来的荷花也是独特的。尽管摄影技术不专,但看着自己拍的荷花,心里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实际上,科研就像寻荷的过程。有了新的想法,就要付诸行动。一个人行动太孤单,需要有同行为伴。没有达到目标,不要轻言放弃。换个途径,继续往前走,也许目标就在前方,也许还可以看到更美的风景。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4097 次阅读|1 个评论
寻找不回来的青春面影
tongqb 2010-7-30 08:35
寻找不回来的青春面影 2009年秋天,在一个平常的星期日,一群老头儿和老太太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会议室里聚会。人的一生有几个五十年?一群年过七旬的老人在大学毕业五十年后聚首会有什么意义?聚会后还决定要出诗文集这是有价值的吗? 是的,北京师范大学1959届一班的同学于2009年11月的聚会就要回答这几个问题。 他们的确年纪都过了古稀之年。他们的面前堆满了葡萄、香蕉、橘子、梨和叫不出名字的珍贵水果,但看来他们的兴趣不在这些水果上面。他们一个个抢着说话,眉飞色舞,亢奋异常。原来,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聚会,是为了纪念他们大学本科毕业50周年。五十年前,他们完成大学本科学业,从这里走向祖国的东西南北,在经过了五十年的人生的曲折、起伏、磨难、病痛、考验、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之后,他们来到了人生的晚秋这个季节。可他们又是为了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聚会呢?要知道,2002年秋天,母校一百周年校庆,他们已经聚会过一次。现在大家都已年高体衰,为何又要有一次新的聚会,来庆祝他们大学毕业五十周年呢?大学毕业五十周年是什么重大事件吗?这是他们心中的一个谜,谁都不想捅破的谜。 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青春。不要认为哪些人的青春是难忘的,哪些人的青春是无足轻重的。青春就是青春,对每个人都如此。春夏秋冬,一年有四个季节。人生如四季。如果有人说,青年时期就是人生的春天的话,那是再正确不过了。正是青春,人生从童年、少年的蒙蔽、黑暗的隧洞走向敞亮。不是吗?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科学,关于学术,关于研究,关于创业,关于理想,我们只是到了青春时期才有了真正的第一次萌动或理解。 什么是创业?我们在校园里的第一周开始的特殊劳动,我们就开始尝试着去理解它。那时,北校还在建设的初期,只有数学楼、物理楼和几栋学生宿舍。整个学校置身于城外的农村中。周围都是村庄、农田、荒地和树林,可塑性很大。学校没有操场,怎么办?学校领导就让我们1955级的新同学,挖铁狮子坟。北京城里的有些人家看见《北京日报》登出的通知后,他们陆陆续续把祖辈的坟地起走。大部分坟地仍然留在那里。我们在一个月的劳动中,挖出一座座坟墓,削平了整个坟地,开出了一个完整的标准的操场。在劳动中,我们问,要不要有一座小山啊?要不要有一个一片湖水啊?要不要有一个溜冰场啊?要不要在操场边上植树啊?正是由于我们以主人公的态度的提议,这才有了绿园那座小山,我们还挖了一个大坑,希望学校能想办法注入清流,使它成为一个湖。如今已经长得很老的杨树,也是我们种植的,我们甚至于可以骄傲地对后来走进校园的学弟学妹们说,整个校园的新格局,就奠基于我们1955级这批新生的青春梦想里和手拿的铁锨上。我们的聚会,自然会涉及亲手创造的校园,不过只是淡淡地询问,其实我们很在意于它,它似乎是我们要寻找的青春的面影。 我们人生的许多第一次,都发生在大学里。那年的十月一日,我们穿着崭新的服装手挽着手,第一次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的检阅;那里冬天,我们中间的南方人第一次看见北方飘的雪,第一次在厚厚的雪地里打雪仗,第一次学会溜冰。其后,我们在这里遭遇到了许多关乎个人命运的第一次。1956年我们第一次高喊向科学进军,痴迷地读书写作;1957年我们第一次参加整党运动以及后来变成的反右运动;1958年我们第一次参加教改,第一次给某些老师贴大字报;学生编写文学史开天辟地第一回,为我们首创,我们的举动惊动了毛泽东,他支持学生编写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民间文学史》上下卷就是我们的处女作,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自己撰写的章节变成整齐的铅字,内心的喜悦简直不可言喻;第一次辩论红专与白专;第一次遭遇交心运动;第一次遭遇大跃进运动;我这个22岁的毛头小伙子,第一次正式出任耐火砖厂厂长,发39度的高烧,仍在爬高上低;也是我们第一次(当然也是最后一次)把蹲在学校东门口的不知多少个岁月的一对铁狮子雕塑,投入炼铁炉;第一次谈恋爱,地点常常约在西面的白桦林里,不论这些第一次是对还是错,都属于我们。历史可能错了,但青春燃放的火焰永远绚丽多姿。我们的聚会,没有刻意地回忆过去的大学生生活,只是偶尔淡淡地谈到,是有意地回避吗?还是懒得再谈?可我们心里实在很在意于它,它似乎是我们要寻找的青春的面影。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李长之教授给我们上中国古代文学课,李长之教授身材矮小,一到秋天,就穿上他那件蓝布长衫,他有鼻炎,上课的时候,不停的用衣袖擦鼻子里流出的东西,时间一长,他的那件蓝布长衫的袖口,就凝结了一层特别物,泛出白色的光亮,但我们并不介意它,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风采。重要的是,他讲课的时候,在平静的叙述中,会突然停顿下来,就某一个问题展开理论的分析。他讲到杜甫的《春望》,讲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的时候,提出了这句诗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感慨时事,别离故国,连花也溅泪,鸟也恨别;第二种解释,是说在那兵荒马乱的艰难时期,人们看见花也溅泪,看见鸟也惊心。于是同学们分成两派,一派同意第一种理解,一派同意第二种理解,怎么办?出墙报,写成文章,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时候,我们才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学术讨论。我们的聚会,大家说着一些分别后的各自的经历,家长里短,絮絮叨叨,但我们心里面想到的还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和那些人与事,这似乎是我们要寻找的青春昔日的面影。 我们来大学以前,似乎知道文学,似乎又不完全知道文学。其实,我们不完全知道文学。记得给我们讲宋词的是徐世年先生,他带着一口软软的扬州腔调的普通话,给我们讲宋词,慢条斯理地一一道来。他讲得那么真切动人和细致委婉,似乎他亲眼目睹过宋代词人所描写的那些情景,或者他就是在那里吟唱的一位歌女,能把每一首词,讲得那么传神,引领我们进入文学的世界。他讲柳永的词《雨霖铃》,入情入理,情意绵绵,不断不休,那氛围,那气息,那场景,那人物,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仅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细细地分析了一节课,比后来我们知道的新批评还新批评。后来据说徐世年先生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先坐了牢,出狱后到那里去,谁也说不清了,真是应了不知所终那句话。如今依然健在的九十四岁高龄的杨敏如教授,也是擅长中国古典文学,但我们当大学生的时候,她给我们讲的是俄罗斯苏联文学,她是燕京大学毕业的,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她的俄罗斯苏联文学课程,也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的专长之一是传达作品的感情,用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出神入化,来形容她的课,一点也不为过。记得她给我们讲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讲到其中女青年近卫军战士柳芭被德国法西斯抓住,德国法西斯要处死她,让她背过脸去。柳芭说:我是不会背过脸去的,来吧,朝我开枪吧!快点!杨敏如教授在讲这个情节时,是那样激动,那样热情澎拜,似乎这不是在处死柳芭,而是在处死她,在那一瞬间,她和柳芭合二为一了。我们的感动是难以言喻的。至今,我仍然记住那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的情景。后来,有人说杨先生没有多大的学问,只是会讲课而已。我一直不同意这种看法,怎么可能呢?一位能把文学作品分析得那么到位的老师会没有学问,这太不合情理了。1979年吧,我们中文系里请了加拿大籍华人叶嘉莹先生来我们学校讲中国古代诗词,我知道当时杨先生已经把研究和教学的方向转向中国古典,我就有意安排她们进行一次打擂台,叶嘉莹先生先讲了一次关于李清照的词的讲演,第二天我又安排杨敏如先生讲了一次王安石的词的讲演,听课的是同样的学生,讲的地方都在新一教室,而结果呢?打了一个平手。我为杨先生感到由衷的高兴。我们的老师中,还有黄药眠、钟敬文、陆宗达、谭丕模、刘盼遂、王汝弼、启功、俞敏、郭预衡、邓魁英、聂石樵等,还有给我们讲形式逻辑课的总是从讲台的一侧度到讲台的另一侧的边上课边吃糖果的朱启贤教授,他解放后刚从美国回来,狂傲出名,自称是老子天下第二,我总觉得后来我的逻辑思维是从他的那如数家珍的教学话语里开始形成的。我们就是在这样一群学术功底深厚的老师的影响下,知道了我们所学习的专业----文学是什么。我们的聚会,没有特别提到哪位老师,但其实我们心中无法忘怀他们,因为正是他们领我们跨进了文学这个门槛,他们不也是我们所要寻找的青春的昔日的面影吗! 聚会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鸟巢。我们惊叹于现代建筑的神奇。我们参观水立方,在这里照相。在这里照相,左一张,右一张,男同学合影完了,女同学说,她们也要合影。我们来到了国家大剧院,看着那圆形的拱起的大屋顶被水面所包围,觉得新鲜,赞叹着这新建筑的庄严和活泼。哎,这鸟巢、水立方在我们读书的时候是什么地方呢?大家回忆着。我告诉大家,这里离马甸村不远,紧紧地挨着。我一说出马甸这个大家都熟悉的地名,大家就轻轻地哦了一声。然后什么都不再问,这是为什么?原来,我们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要到学校周围的村子里去扫盲。最后找到的是马甸村。这是一个回民集中的村子。肥沃的土地、金黄的麦穗延伸到远方。每星期六的晚上,我们会借着月亮的微光,沿着田间小路,互相搀扶着,来到马甸这个村子,挨家挨户去寻找那些不识字的成年人。我们的热心感动了他们。他们中不少人接受了我们的帮助。真没有想到,鸟巢、水立方就差不多是我们当年扫盲的地方,我们心里这里说,但谁也没有把这话挂在嘴边。还有这国家大剧院,原来就在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是啊,1958年,在人民大会堂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来这里劳动过。诺,我,还有你、他,都在建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来这里扛过搭脚手架的木头,流过汗水呢!你忘记了吗?怎么会忘!不,永远忘不了。你看,我们的聚会安排的活动,无意间又让我们隐约看到了自己青春的面影。 聚会第三天,最后的一天。我们在同班同学施志高将军的安排下,来到南城他的寓所附近。我们坐在一个酒店里的餐桌旁。该到的人都到了。我们起立为已经走了的同班同学默哀。菜肴很丰富,但是似乎大家的兴趣不在酒菜上面。廖振源从菲律宾打来电话。接电话的手机在同学们的手里传递着,似乎在传递着友爱的火炬。过了一会儿,在新西兰的同班同学韩楚森和刘怀玺夫妇,又来电话问候聚会的同学,问长问短,婆婆妈妈,没完没了。还有在澳大利亚的原班长罗植楠也来电话,用他那永远也改不了的带着广东腔调的普通话,传递着他对同学们的友情。不知谁开了头,离开饭桌,开始唱大学时期热衷的苏联歌曲,排成一小队,一首接一首,忘记了一切,不知今日是何日。特别是那些女同学,唱得兴高采烈,唱得神采飞扬,唱得如醉如痴,沉浸在歌声的旋律和情调中,似乎前两天说了那么多的话,并没有把我们的情感全部释放,也许我们内心的郁积太多,语言太苍白,太没有力量,只有歌声才能让阳光灿烂、冰雪消融,只有在歌声中内心的郁积才能随着黄河之水奔向大海。苏联歌曲是我们的那个时代青年人的真爱,苏联解体了,我们的青春消逝了,那又何妨,真爱如歌,它跨越时间跨越年龄跨越心理,跨越千山万水,唱吧,不再矜持不再羞涩,唱吧,释放着真诚释放着友爱,释放着一切不能解释的难言的苦涩与欢乐。在那矮小的屋子里,灯火闪着光。年轻的纺织姑娘,坐在窗旁,年轻的纺织姑娘,坐在窗旁。我们是那多情的纺织姑娘!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我们又是那即将走上前线的共青团员!正当梨花开遍了田野,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我们此刻又成为了那勇敢的喀秋莎在歌声中,我们的感情没有丝毫隐瞒,也不可能有丝毫隐瞒,我们的大学毕业五十周年的真情暴露无遗,我们试图寻找回那昔日青春的面影,但,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复回。青春的面影真的寻找不回来吗?我们不死心,我们商议着后年母校一百一十周年的时候再次聚会,我想,聚会的主题依然会是寻找青春的面影 (2010年7月28日)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22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球人在宇宙中孤独吗
热度 1 xbyang 2010-7-14 14:48
   在许多科幻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外星人的身影。许多研究人员也希望弄清楚,是否地球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虽然越来越多的科学发现表明,在外星上也可能演化出生命,但是自从50年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寻找外星人以来,科学家并没有发现任何可能来自外星人的信息。   如果以地球作为生命存在的参照系,那么要出现外星人的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从时间上看,高级智慧生物的进化一般需要40亿到50亿年。在这段时间里,行星和恒星的状态都要非常稳定才行;而恒星要像太阳一样质量适中,并处于壮年期。从进化角度看,导致人类产生的进化链条漫长而脆弱,它取决于几百万个独特的环节,而每个环节都有特殊的形式,并且依赖于特定的物理和化学环境。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偏差,进化的结果可能就会完全不同。因此,生命在宇宙中十分稀有,而智慧生物更加珍贵。   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警告美国总统:千万不要向外星人及其飞碟开火,绝对避免与他们发生战争。英国科学家霍金也表示,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外星人。的确,如果外星人真的能够接近地球,他们的科学技术水平肯定远远超过现在尚不能进行星际旅行的地球人,他们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也就变得很大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抵制不住对外星人好奇的诱惑,从50年前就开始了对外星人的科学探索。   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搜索地外文明的计算公式,这个公式成为寻找外星人的重要依据。按照德雷克的公式,地球人在宇宙中不应该是孤独的,在银河系中就可能存在10000个可联络的文明。也是在1960年,德雷克还在美国绿岸天文台监听外星人信号。他使用当时美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先后对两颗邻近的恒星监听了3个多月。遗憾的是,这次实验未取得任何肯定的结果。尽管如此,这次监听的意义还是不能低估,因为这毕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严肃认真的科学尝试,从而开创了寻找外星人的新纪元。   50年过去了,虽然天文学家时不时会搜索到几个来自太空的奇怪信号,但至今还没有研究人员明确搜索到外星人的信号。外星人长什么样子,是否具有智能?人们拍摄的那些闪烁不定、模糊不清的UFO,真的是外星人的神秘坐骑吗?人们不断地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如果寻找外星人的尝试成功了,人类和行星的历史可能完全改写。但愿有一天,外星人会大规模来地球旅游,我们也会出于友好去回访他们的神秘星球。 (本文为《科学画报》第七期卷首语,《科学画报》为科学纪念寻找外星人50年发表了一组文章)
个人分类: 未分类|5454 次阅读|3 个评论
寻找能介绍世博会机器人、智能交通、空调技术的作者
xbyang 2010-5-20 10:05
我们编辑部最近要出一本有关世博的科普书,其中有3项内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作者,请相关专业、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我联系。如果您认识相关的研究人员,也请介绍给我,介绍成功者有礼品赠送:) 我的联系方式: xbyang@263.net 。手机:13621635412(最好发短信联系) 所需撰写内容: 1世博会中展示的各种机器人 2世博会所用到和展示的智能交通 3世博会空气改善和调节技术。 每篇稿件3000字左右,我们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我们所出版的科普作品没有版面费,给作者发放稿酬,每千字100元。 此贴有效期至5月26日止。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寻找能撰写玉树地震相关文章的作者
xbyang 2010-4-22 09:21
我们《科学画报》最近想做一篇有关玉树地震的科普文章,请有兴趣的专家和我联系,最好是地质、地震、灾害学等相关专业的专家。文章内容:玉树地震的科学分析。字数:3000字左右。此贴有效期:4月28日止。 另外,如果有最新的有关地震的外刊科普译文,也可以和我联系,需要英文原文是发表在2010年以来的外国报刊上。此贴有效期:4月30日止。 请有兴趣的专家或译者和我电子邮件联系: xbyang@263.net ;或者在本博留言。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8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起来寻找TEDx中国大陆演讲人
entropy 2009-5-10 09:11
一起来寻找TEDx中国大陆演讲人 By Oliver Ding May 2nd, 2009 Category: TEDx专题报道 本周我们发布一组有关 TEDx 的专题报道。这一次,让我们一起来寻找TEDx中国大陆演讲人。 我们将在今后通过TEDx栏目在TEDtoChina.com中发布全球各地的TEDx的最新消息,也会及时发布大中华地区TEDx活动的最新进展。我们也将为中国大陆地区组织本地TEDx活动的朋友,提供尽可能的支持。 如果你有意在中国大陆组织TEDx,请发邮件至TEDtoChina at Gmail dot com和我们联络。 ◎ 帮 TEDxTaipei 寻找演讲人 TEDxTaipei由台北的非营利机构BQ团队(The Big Question Conference)组织,他们将于2009年10月17-18日举行。BQ现在每月举行BQ Live活动,邀请本地演讲者进行18分钟的演讲。请参考本站文章《 BQ和TEDxTaipei 》,《 Idea的马戏团:TEDxTaipei四月沙龙演讲人故事 》。 TEDxTaipei是一个演讲型的TEDx活动。TEDxTaipei希望邀请几名来自中国大陆的演讲人,在会议上分享他们的创意人生。他们希望大家推荐以下几个领域的合资格的演讲人: - 社会创新者 ,社会企业家 - 设计师 - 技术专家 - 表演艺术家 - 环保人士,清洁能源从业者 - 互联网文化,媒体,Web2.0相关业者 - 建筑师 如果你发现身边的朋友属于上述领域,他们才华横溢,阅历丰富,见解独特,事迹感人,有许多故事值得分享,请推荐给我们。 ◎ 推荐演讲人给 TEDxShanghai(TEDx上海) 由 MK Media Productions 拍摄的上海照片,采用CC协议 TEDxShanghai由Chinameme组织,将于2009年6月15日在上海的 M1NT 举办。现在 www.TEDxShanghai.com 正在公开征集演讲人(中文演讲或英文演讲均可)。请直接在他们的网站上填写 演讲人推荐 表格。TEDxShanghai将安排20个演讲人,每个演讲人的演讲时间限制在10分钟。 ◎ 推荐演讲人给 TEDtoChina.com(TED中国粉丝团) 我们从TEDx官方那里获悉,目前已经有一些大陆的朋友在申请主办各地的TEDx活动。我们将在今后为大陆的TEDx活动主办者提供尽可能的协助。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开始建立TEDx中国大陆合资格演讲人数据库,欢迎大家推荐你身边的朋友给我们,今后我们会推荐给中国大陆各地的TEDx主办者。对于演讲人的选择,请参考《 谁能赢得TED大奖? 》中的部分文字: 谁能赢得TED大奖? (你有一个改变世界的愿望吗?) 我们在寻找发明家和创业家、设计师和艺术家、预言家和独行侠,以及守护者与布道者。 我们的获奖者个个天赋异禀,不过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致力于具有非凡潜力的事务,籍此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超越边界,助益于地球的未来。 整个TED社区将倾注各种资源,尽心尽力,帮助这些人开始他们梦寐已久的改变世界的旅程! 我们的获奖者必须具备如下特质之一: 独创性 或许他们创造了新的设备、系统或流程,能够改善数百万人的生活。或许他们是卓越的科学家,亦或简单、低成本技术的富于创意的设计师。 创意 他们或许是艺术家,通过分享情绪而凝聚人心。他们或许是影片制作人、陶艺师、画家、诗人、舞者、雕塑家、美容师以及讲故事的人。 远见 他们或许没有封锁可能性的力量,基于启迪心智的洞察,他们引领我们理解个人、宇宙的潜能和窘境。他们是今日世界的先知。 领导 他们或许吸引忠诚和尊敬。他们能赢得富有才华的同事和雇员的支持。他们能组建强有力的团队,达致出色的绩效。 布道 他们或许拥有过人的沟通技能,不论是面对面,还是通过互联网,不论是课堂,报纸,还是屏幕。他们连接寰宇与家庭。他们或许是教师、游吟诗人、街头公告员、社会活动家以及反对派。当他们写作和演讲的时候,他们改变人们的心智。 他们是TED社区的催化剂,启迪TED粉丝们行动起来,迎接他们的祈愿所带来的挑战。 这些虽然是TED大奖的选择标准,但是,它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TED大会的演讲人风格。我们也期望通过在中国大陆本地举行的TEDx活动,能够挖掘出足够优秀的创意中华儿女,有朝一日,他们也可以走上全球TED大会的演讲台。 你可以发邮件给我们TEDtoChina at gmail dot com,或者在你的blog上直接推荐,而后链接到这个贴子。 题图图片 题图图片为 http2007 发布在 Flickr上 的照片。 您可以通过RSS阅读器 订阅 TED中国粉丝团的文章: http://www.tedtochina.com/feed/ 欢迎发表评论,参与TED中国粉丝团的 讨论组 ,或者 在 twitter 上面 follow 我们。 参与越多,您也会学到更多。 Tagged as: TEDx ONE RESPONSE est on May 2nd, 2009 at 2:05 pm : 有没有人来TED讲讲科学发展观? XD
3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下课了,到哪里能找到老师呢?
jxz1963 2008-12-5 09:06
几周前,我爱人的大学同学约我们一家到孩子上的大学里去,想和孩子们在一起吃一次饭。毕竟大学是同班同学,如今我们的孩子又同在一所大学上学,约一下见一个面吃一次饭,也好相互认识一下,以便在学校相互有个照应。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便如约一起去了位于郊区的新校区。 几个孩子都到了,家长也陆续到了,大家坐在一起很是高兴和开心。在大家谈兴正高时,突然有人提议最好把相关老师或辅导员也认识一下子,以便从老师层面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也好经常与老师沟通情况,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张先生是教育系统的行政官员,他的孩子张帆2009年就要大学毕业了,提起找老师,他首先开口道:我上大学四年了,都快要毕业了,平时我们根本就见不到任课老师。你们还想找到老师,我们除了正常的听课时间以外,压根就没有办法找到老师,就是上课了老师都是赶着点进课堂,到点准时一遛烟地走人(有些老师开着车来的),平时连影子都难找到啊! 张女士的儿子和我女儿都是今年刚入校的新生,对他们来说,要想见到老师除了上课时间以外,几乎就没有再见过,就连班上的辅导员有时一个星期或几个星期才能见到一次,现在学校管理学生的只有依靠学生自个儿管理了。 回想到前几天在超市里见到我的朋友,他说孩子今年在成都上了大学,文科学生有些数学课程学不懂想问老师,在学校压根找不到老师,朋友的孩子性格本来就内秀,在外地遇到学习这种情况后很苦闷,怕耽误功课到时挂科了,就先给家人数苦,家长远在千里之外也是干着急没有办法。 我给朋友说,在大学里不可能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了(小学一样),要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大学是开放式教育,老师只给一个思维的方式,不会手把手填鸭式教学的。 据回忆,我们当年上大学时,老师不光管教课,回答学生各种问题,班里还配有专门辅导学生作业的辅导员,如今的大学在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成倍地增多了,而师资比则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这样的话,我们的本科教育质量还能有保证吗? 家长不禁要问:在大学里,下课了,学生到哪里能找到老师呢?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6243 次阅读|15 个评论
寻找理想工作的五项要义
entropy 2008-10-21 08:29
寻找理想工作的五项要义 从 褪墨 作者:弥缝 找工作和谈恋爱一样,必须要自己热爱才行。如果你还没有找到理想的职业,不要轻易委身,继续寻找。等你真正遇到那份工作的时候,你能从心里感受得到。 Steve Jobs在斯坦福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工作中你是否感到幸福、高效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你是否热爱你的工作并且全情投入。所以去选择你想做的工作,不要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当你真心想做这件工作时,它在你心中就不再是一份工作而已。 我最想做的工作就是写作。我不用再睡眼惺忪地去上班,但现在,我却每天早早起床,迫不及待地开始工作。 当然,全世界有千百万人倾情忘我投入心爱的事业,我只是其中一个。你也是这种人吗?你想成为这种人吗? 很多人觉得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值得他们放在第一位的。他们不知道怎么开始,也就觉得前路十分渺茫。 事实并非如此。你可以找到那份理想的工作,当然,你要努力去找。下面就是在寻找理想工作时你必须知道的五点: 1. 你要找工作,工作不找你。每天重蹈覆辙做前一天做的事情不能让你找到理想的职业,除非你有一天撞了大运它自己从天上落了下来。大多数人没靠运气你得行动,得去寻找。 2. 直到找到,否则别停。就像乔布斯(Steve Jobs)说的那样,别轻易委身。你能找到比目前的工作更好一点的当然不错,但是别就此浅尝辄止了。继续寻找,别停下。 3. 你要尝试很多有趣的东西。这是真正的探索之旅。培养新的习惯、接触新的人群、读很多杂志和书籍。灵感可能从任何你想也想不到的地方喷薄而发。 4. 除非擅长,你可能并不能马上爱上你所作的事情。很多时候一旦遇到一个事物你就会知道自己真的很喜欢,但是有时你也需要一段时间全力提高你的工作技能来使自己爱上自己的职业。一旦你很擅长这份工作了,你就不能停下来,因为你已经掌握了怎样把事情做好的要领。 5. 一旦找到,全情投入。如果你找到了你心中最理想的那份职业,你就相当于获得了一份绝好的人生礼物。千万不要破坏这份美好,你要真正把自己投入进去。这不是说你要忽略掉家庭、朋友等等其他的美好,一旦你在工作,全力以赴去工作。 如下几点可以帮你找到工作激情: 1. 停止常规,扪心自问。你需要偶尔停止做你的日常工作,也许是今天,也许是明天、下个星期,也许就是现在。请对自己大胆发问:你热爱你现在做的事情吗?如果你不热爱,你热爱的是什么呢?如果你不知道,你想去寻找吗? 2. 花时间好好想想。花上一两个小时去思考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好好想想,关于你的人生,关于你正在做的事情,关于你想做的事情。 3. 想想你真正爱什么。你有没有非常热衷的爱好?你喜欢阅读哪方面的书籍?你会和别人谈论些什么?有没有什么东西你很想做却总是忘记做,或者没有胆量去追求? 4. 你的梦想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目标你一直想去实现?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梦想,但又会有很多人觉得这些想法并不现实(不尝试怎么知道是否现实)。认真思考下,你的梦想是什么。 5. 你擅长什么?你的优势在哪里,在哪方面颇具天赋?有没有什么东西你做得非常棒?把它们当作你的事业。 6. 付诸行动。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只是空想,你什么都不会得到。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做调研、打电话、约人谈话、做职业评估。 7. 发掘新鲜事物。常识新鲜有趣的新爱好,读读没读过的领域。打破你的固有模式,找到新的探索之路。 8. 一旦找到了有趣的事情,深入研究。你可以阅读相关文章,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害怕,害怕是大多数人不能找到幸福的真正原因。 9. 再次行动。对你的兴趣点有所了解后,付诸行动!你可能在现在的工作中就能实践,或者把它作为兼职来做,或者仅仅从爱好出发。和同行业的人们联系,了解他们的起步历程。去图书馆读读相关书籍,在网上搜索一下,看看作为新手你需要做那些工作。下面的事情,就是照着去做了。寻梦愉快! 一早起床的时候,能够做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能够使你的生命非常不同。如果你不喜欢你目前的工作,毫不犹豫地脱离它,虽然这样做并不简单。Bob Woodward 原文:Finding the Work You Love - Zenhabits 译者:Yuvia 褪墨|时间管理 - 弥缝 褪墨是一个关注时间管理、个人提升和演讲技巧的博客。想提高自己?为什么不来褪墨看看呢~怎样设定目标? 阅读褪墨上的《生活中的定律》系列好文! 免费阅读高效时间管理ZTD系统 一个月培养一个好习惯
2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继续做梦
shaoqing 2008-10-7 15:58
长假结束, 清 醒中(sleep and sleep)睡 来 睡去睡完一天 醒后发觉我真是充分利用宿舍的床,睡过这么多年这么多天,又一次的 时 空交 错 ....... 不 写 又不 说 出 来 的一些事永 远 如 传说 中所 说 的那 样 美好且 忆 而不衰,那是比任何 财宝 都有价 值 的回 忆 ; 人 总 是越想忘 记 的 时 候偏偏越能 记 得 清 晰, 正如越想睡 觉 的 时 候反而越睡不着。 我特 别 健忘,健忘的 总 不 记 得自己的存折密 码电话号码 呵 ~ 有些人有些事 总 是忘不了,忘不了 .. 即使化成灰得了老年痴呆症估 计 也不 会 忘掉 无意看到 别 人的 话 ( 感 觉 很 真 理):所有的如果都无法 实现 , 所有的分离都不能避免。 今天竟然是 重阳节农历9月9 ,悄悄的日子流到一年的下半截,有点变冷的天 气 告 诉 我夏天 早已结 束秋冬不远了 。 不 论 初秋 还 是夏末,很多 时 候身心分离无法 清 醒的我 总 分不 清 外界是何年何月何日季。 在我事先冷却的 热 情里 假期早已成为过去完成时, 周 围 外出或旅或回家的同学们相继回来的问候将我拉回现实里。 至今 唯一能 让 我相信的事 实 是 镜 子里因为夏天出野外 晒 黑的老 脸和开始发福的我 。 想到 N 久的不久前 别 人 说 我:不能改 变 的事情, 还 是 乐 意去接受好,要不然就跟自已 过 意不去了。他说的很对,我喜欢。 明知道不得不,那就 乐 意的去接受 吧 , 这样会 好 过 点。那我 就顺 其自然每天遇到什 么 干什 么吧 。 这 一年里,不 断 的 来 或离 开 ,不 时 的得到和失落 记 住的 记 住了, 遗 忘的 遗 忘了,消失的消失 曾 经 有人 说 我思 维 跳 跃 ,用某些人的 话来 形容就是思 维 混 乱 ! 也 许 我的 内 心遍布混 乱 ,因 为 我 总 是在 清 醒的矛盾中 继续 总 在同 时 抱持 两种 截然 对 立的 观 点而又 顺 其自然的 过 完 简单 的 随 意的睡前令我感到 开 心的每天 如 N 多人一 样 等待着 寻 找着, 寻 找那可以 寻 找的,等待那 值 得等待的。 天 真 无邪和 真诚纯洁 的美景 总 是被 残 忍无情和 满 不在乎的世界所包 围 , 容易冲 动 的我,被 归类为 性情中人,因而在很多 个时 候 总处 于一 种 充 满诡异 的混 乱 和一 种时断时续 的激情里 骨子里潜藏的什 么东东让 我相信 没 有什 么 不可能 不可能也是很有可能, 永 远 不 会 消失的日子在 继续 四季在继续 ,一切都 继续 继续 做 梦 !直到自己的 梦 想成 真 。
个人分类: 美丽心晴|254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2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