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朝韩冲突--少数人的游戏而已
moxj 2010-11-29 22:19
听说有句话叫不要干涉别人的内政。实话都是用来忽悠人的,不然你是不会相信的,毕竟智力不正常的人还是少数。不过说完实话以后从来都是不做实事的,不然也不会有什么实事求是的说法了,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会知道正常人往往都是被忽悠的。 朝鲜这几天和韩国闹出来的事情不是我们怎样管才行的事,更不是大陆不管就能行的事。说白了,博客也就和朋友们拜拜了。不说啥,还不如不写博客。 以前说过国家就是一个XX的暴力机关,《 文化、国家、埋你的那个坑 》都是用来忽悠老百姓的实话而已。一个由家族控制、高度专制的地方能算一个独立的国家吗?还是比这好100倍的人民选举产生政府的地方就算一个国家?如果有钱人和财团还在掌握趋势的地方就不是一个国家,那靠所谓的精英政客和利益集团左右的地方就更不能算一个国家! 都是一些自私的个体而已,大小老板们之间玩游戏,小老百姓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能成为看热闹的观众,你家老板输钱了,是要从你薪金里扣掉的,就算大家玩个高兴,一起娱乐一下,彩头也得从你奖金里出。 日记写给咱普通人看,也希望庄家们冷静一点看看我们散户,别自己捂着盘愚弄视听,到位了再让百姓冲锋陷阵。丫丫的崩盘了不是对你我都不好吗?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2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陆与香港的边界——写在深圳特区30年庆典之际
lvnaiji 2010-10-15 18:25
吕乃基 写在深圳特区 30 年庆典之际,现在上载显然迟了。但博主写就确在当时,只是放在一边忘了;现在想起,再拿出来。想来作为博客,并无大碍。 博主说起,还要继续写所钟爱的底系列,但会相对宽松、自由,并尽量结合实际。因此也未必冠以一个总题目,以及连续编号,但会在关键词中都加上底。 香港回归已十年有余。 据说曾有记者问起, 50 年不变, 50 年后呢?邓小平以其睿智当即答道,那就更不会变了(大意)。 不会变,或有三种可能。其一,香港变成与大陆一样;其二,大陆变得如同香港;其三,互相变而趋同。最大可能是第三种,当然大陆和香港各自变的幅度、权重会有区别。不论那种情况,所谓不会变,在热力学上就是两个系统的区别消失,彼此间的界面消失。 看看十余年来香港与大陆界面的变化是饶有兴味的。界面,绝非仅仅是罗湖,当然,地理界面也会发生变化,如特区的某种扩大等。界面,存在于经济、制度,以及文化层面,乃至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对此加以全面梳理,无论是资料的收集,还是理论的把握,对于博主的一己之力,显然绝无可能。仅举较近,可能也较为熟悉的两例。 其一,香港旅游界的事情。低团费之事屡有发生,与大陆的地王屡创新高相反,团费屡创新低,取旅游而代之是购物,最后是辱骂。试问:这样的低团费、购物,乃至辱骂,当香港导游接待西方旅游团(我不知西方人去香港旅游是习惯组团还是个人自主游)时,是否也会发生?也就是说,此类事情特定的发生在大陆与香港的界面上。面对原本规范、重视旅游本身质量和价值,以及知道经由法律程序维护自身权益的西方旅游者,香港的导游自会遵守行规,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职守。然而,面对习惯于变通,把钱放在首位,以及较少维权意识,也不知如何维权的大陆游客,香港旅游业,虽经现代法治社会的多年熏陶,不过向大陆开放十余年,个别从业人员就被拖下水。这或许是香港与大陆接轨之一例:变得与大陆一样。令人欣慰的是,香港已经由正规途径致歉,并将这位导游除名。看来,与大陆接轨,香港还得苦练内功, 坚守底线 。或者说,正是在与大陆的零距离接触中,香港在相反的意义上担当了霓虹灯下的新哨兵。 其二,大陆的一些富人或有识之士,纷纷或远渡重洋赴美,或去罗湖对面的香港生子。如果大陆上的下一代,不仅是官二代,富二代,不再是贫二代,而都成了香二代时,边界也就随之消弭。看来,这样的暗渡陈仓,似乎是大陆与香港接轨。只是,这样的接轨,究竟是在经济、制度,还是在文化层面? 深圳特区已是 30 年华诞。当初在深圳设特区,一大理由便是毗邻香港,或许主要是基于经济的考量。国人期待,后 30 年,深圳依然领改革之先。重担在身,重任在肩,更需杀出一条血路。这次主要是政治,挑战的是这些年来所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然而目标是清楚的:凭借与香港零距离的优势,寄希望于霓虹灯下的新哨兵,以磨去林林总总的特色, 接受人类共同的底线 。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5995 次阅读|3 个评论
蒋介石在大陆失败的原因(痴者说梦)
lijinghui 2010-9-29 13:11
这是军事失败的必然结果,军事失败的原因如下: 1.抗日战争胜利后,大裁军。竟不知人多力量大,尤其是处于那种状态时的军队。 2. 由于荒漠甘泉的影响,老蒋已没了北伐时的霸气。竟不知战争即杀人。中国不同与美国和西方。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有三分之一的军长被自己枪毙(由于打败仗、不听指挥等),然后才有三分之一军长的战死。也只有三分之一的军长可以战争后幸免不死。 3. 由于老蒋已没了昔日的霸气,不听指挥者、各自为战者比比皆是。 4. 国防部、参谋部皆饭桶,没有重用真正有才能的人。你们看大战之前(主要指三大战役)国军的部署, 全都是一滩糊涂(有这样部署兵力的吗?)。还没开战,就处于必败的兵力部署的境界。 5. 以面换点,得不偿失。失去的面太多。孰不知在面上有广大的人民群众(兵源和后勤的根源)。 6. 拿破仑是说着这样的话去世的--法兰西,军队,先锋。。军队腐化、堕落。为什么不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跟美国学,取消了军队中的政委)。... ... ... 7. ... ... ... ... ...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陆和台湾在钓鱼岛联合军演巡防很有必要
guozhenru 2010-9-28 07:25
既然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就根本不应该让他国的军舰随便进入,更不允许在中国领海巡逻、撞船、抓中国人,因为这些行为本身就是战争的开始,战争不就是侵占和掠夺吗?难道一定要双方打起来才叫战争? 在美国及美国支持下的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吃透了中国政府的 屈就和忍耐心理, 提出了许多无理要求,创造了许多领海争端,其中以日本最为贪婪和强硬。中国如果不对日本此次侵略行为迎头痛击,以后其它国家的要求和争端会更多。 所以,中国不应该仅仅要一个道歉,要一个面子(人家连面子也不给),中国人民要的是在自己领海上自由捕鱼行驶和未来的开发权力(这也是人家真正想要的)。中国政府目前首先应该发表声明:他国船只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钓鱼岛和附近海域。其次,考虑如何保证这种声明的有效性。 钓鱼岛既靠近大陆也邻近台湾,两者都有海军,同属中国,为什么不可以进行联合军演和联合巡防?该用不用,养着干嘛?不应该把精力花在相互防范上! 欲望是无穷的,不彻底解决钓鱼岛问题,其它海域争端也根本无法摆平!
个人分类: 中国文化思想误区|3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一中”,谈什么大陆人民都不会高兴
王铮 2010-8-5 08:13
2010/08/05 最近大陆政府再次释放善意,在一中原则下,可以谈撤离导弹。台湾方面一些人以民意为理由称,大陆应该先搁置一中原则再谈。可是如果搁置了一中原则,大陆人民就很难支持政府了吧! 大陆方面为什么要对台湾让步呢?在最近三十年,大陆方面就是为了一中原则,作了大量让步,说起来是为了两岸人民的福祉,可是大陆带个台湾的福祉明显地大于台湾带给大陆的福祉。对台资企业的优惠, ECFA 大陆的宽容,尤其是台湾人在大陆的高人一等,大陆民众一般不吱声,主要不是因为台湾所谓大陆不民主,更重要的是因为一中原则刻在民众心头,你说压在人民心头也行,政府不准质疑台湾人,老百姓打碎牙齿肚里咽,就为了是一个中国,为了统一的愿望。 现在如果放弃一中,老百姓就会问,为什么要对台湾人处处让步?既然他作为另外一个国家与我们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对日本让步,对菲律宾让步,对印度让步?我想,大陆至少 90% 的民众不高兴。台湾一些人要求放弃一中原则,我想,大陆肯定有一些人想,大陆是不是让步太多了。至少,我们对台湾人给了太多的超国民待遇,这种超国民待遇,也使得大陆某些知识分子,对台湾人卑躬屈膝起来,知识分子不是国家脊梁,也是公众的榜样呀。这些超国民待遇,应该是台湾人要求大陆放弃一中原则的感觉来源。未庄的假洋鬼子,当年拿了赵家祠堂的黄金跑了,做生意发了点财,坚决与阿 Q为 代表的赵姓长工不是一家子,不想姓赵了,要姓什么岩里、武田了。你越是求情他姓赵,说姓赵我们给你做长工,廉价长工。为了有廉价长工,他越是说我不要姓赵。 我写这个博客,不是为了别的,为了反映一下大陆民众的态度,民意一下,说到底,也的的确确为了两岸人民的福祉。弟兄两个人,一个拼命迁就,一个拼命耍娇,最终是要闹起来的,闹起来就没有什么福祉了。两岸人都应该知道,中国民族的传统是反分裂的,不怕牺牲求统一,诸葛亮再穷,他也要北伐,孙逸仙再落魄,他也要统一中国。大陆现在平均收入是穷了点,可是就是这种穷劲使得它们更有统一的意志,因为没有那么多坛坛罐罐怕打破。其实,两岸人也应该知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林肯,在决定美国命运是是一弛一张的,在一美原则下一弛一张的。不张到林肯半个地步,这就是两岸人民的福祉。 这里表达的是我个人 对形势 意见,不代表任何单位,也不代表我认为在一中原则下才可以谈或者就可以谈。 至于在一中原则下才可以谈或者就可以谈我有我的看法,暂时不想说。 补充:我本来没有讨论台湾该不该独立问题,有人说我此文是被CCAS洗了脑子。我就把我2008年的博文翻出来,给这些人点知识,题目是《台湾独立的法理不通在哪里》(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9034 )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3893 次阅读|20 个评论
来来来,来北大;去去去,去大陆
pukin 2010-8-4 15:59
下午在路上开车听新闻,主持人请特约评论员杜平点评国内外要闻,有一则新闻印象深刻。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台湾有不少优秀高中毕业生来大陆读书,可直接向大陆一些名牌大学申请就读。杜平还说了一句顺口溜,说40年前,台湾是 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 ;而现在是 来来来,来北大;去去去,去大陆 这真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啊。李敖的公子李戡不是也被北大经济学院录取了吗。 李敖父子 北京大学确定录取李敖之子李戡 李戡今年在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中成绩优秀,被台大地质科学系录取,但是他放弃了台大申请北大,并在6月通过了北大的面试。北大招办14日确认,他已经被该校经济学院录取。 根据大陆新政策,台湾高中毕业生学测成绩达到顶标级,就可以免试申请上北大。北大今年接受了60份台湾高中毕业生的申请,最后共有13人被北大录取。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4745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 台湾历史教科书和大陆比有什么不同
kexuepifu 2010-6-13 21:09
星岛环球网核心提示: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今, 台湾 教科书也比较吝啬地用了320个字,中共在大陆的统治这一节中称大陆人们等于被关在一个大铁幕之中,以致造成大陆的贫穷与落后。而这320个字是什么概念?台版教科书在讲述七七卢沟桥事变时用了270个字,讲述四大会战用了400个字。而大陆60年的变迁,竟然浓缩在这么一点情绪化的字眼里,不难想象冲破双方的认知隔阂要靠多少个320字 摘自《看世界》杂志 2010年5期 作者:毛春初 无论是台湾还是 大陆 ,古代史由于较少牵涉当下,双方的叙述都有一种轻松感,甚至豪迈感。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叙述历史的角度可以揣摩出双方的政治生态。 大陆和台湾在叙述中国史最大的不同可以说是在农民起义的评价上。台湾对于农民起义有种特别的敏感,基本上评价都是负面的,而大陆对此往往高唱凯歌。例如对于陈胜、吴广的起义,台湾版只是简单地用几个字叙述,而大陆版对它非常赞颂,花了较多的篇幅来叙述此事,充分突出农民起义的伟大意义, 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台湾的历史书中是这样评价的,其政治制度为文武合一,极端专制,形成历史上罕见的恐怖统治。而大陆版对太平天国运动极其推崇,不仅肯定它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而且下面还详细分析了它的五点意义。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在台湾叫做义和团之乱。台湾版对它的看法较为负面,认为它怪力乱神、经常对外人滋事,故又称为庚子拳乱。大陆则没有谈及义和团的局限性,主要篇章描述义和团的勇猛和无助。 对于农民起义的原因,两岸在解读上也存在大分歧,大陆版强调多是官方原因,例如由于官吏摧租逼税、统治残暴等原因造成,而台湾湾则多以流寇、饥民、破坏等负面的词语相称,似乎农民闹事是下层人的自主行为,与统治阶级关系不大。 正因为这个分歧,于是带来了对另一拨人的评价有不同,大陆版对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曾国藩等人给予较多负面的评价,在课文小字中说到曾国藩因受太平军重创,曾三次投水自杀,以及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组织地主武装淮军,在外国侵略者帮助下从安庆运到上海,进攻太平军。而台湾版对曾国藩等则较多正面叙述,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深受儒家传统的熏陶,为一位讲求义理、崇尚经世济用的学者与官员。文中还称赞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使汉人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地方督抚的权力也随之增强。 由于国民党退据台湾后,采取加强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去除日本殖民地影响的教育方针政策,尤其重视历史教育,把它作为形塑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所以对于古代史,除了在评价上双方稍有点差异外,其余差别不大。但有一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台湾和大陆每讲到一个时代结束时,都会有专门的一章节讲述经济文化发展。台湾更倾向于追寻中国历史的制度演变,而大陆比较多地沉浸于老祖宗哪些技艺又比西方早了多少年。譬如台湾版历史书在讲文化的时候,必定提到一个时期的官制、兵制、赋税、科举的沿袭流变,似乎他们在这里可以找到某种治国方略。而大陆一般是强调经济繁荣、文化领先,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太着力。 提起抗战, 台湾 反而不厚道 想必读者最感兴趣的就是双方对抗战的描述,因为这段历史成了双方力量消长的关键时期。笔者仔仔细细地进行了对比,在 八年抗战这章中台湾版教科书比较简单地讲述了上海、忻口、徐州、武汉四大会战,但着墨非常少(四大会战在 大陆 版里分别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 除了这几次重大的战役外,台湾版在提及抗战将领时,除了 伟大的蒋委员长外,只提到吉星文、佟麟阁、赵登禹、谢晋元,其他将领再无涉及,甚至连台儿庄战役中的李宗仁也只字不提。而大陆不但详细提及,前些年版本的历史书中还放了李宗仁在台儿庄车站的照片。倒是台湾版在抗战中特别提到了一个反面典型,在忻口会战中守军将领韩复榘不战而走。蒋委员长下令拏办,处以极刑,军威大振。 原本费力气找台湾地区的 历史教科书 对共产党抗战是如何描写的,可看了之后发现对国军抗战描写都如此之少,那更别指望能对共产党抗战有什么描写了,没有平型关大捷,没有百团大战,没有游击战,也没有反扫荡。书中把共产党的敌后抗战完全抹杀,贯穿其教科书的主题是:中共扰乱抗战。 有一段比较详细的描述:是 窜往陕北的残共,为求生存,一再向政府表示输诚。政府为团结抗日,允其所请,将陕北之残共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旋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潜伏江南之残共,编为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表面服从政府,暗中扩张势力。羽毛既丰,故态复萌,窃据地盘,袭击国军。 这个主题延伸到到皖南事变,整个就黑白颠倒了,说是 民国 二十九年十月,军事委员会命令新四军调往江北,不惟不理,反而袭击国军。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国军大溃败之际,教科书中还特地点了一笔,我国经此一役,损失至大,造成中共得利的机会。 反观大陆历史教科书,则对抗战这一大事,事实重于感情,尤其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抗战反而是较多的客观描述。大陆的教科书按照时间顺序,对于抗战正面战场上大部分主要会战都有描述。当然作为中学阶段的历史教科书,毕竟是普及教育为主,所以如果要强求将正面战场的所有会战加以记载和详述,也不太现实。 对于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士,书中有不少详细描写,其笔墨明显多于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描写。书中不仅提到了国民党高级将领如马占山、蔡廷锴、冯玉祥、李宗仁、张自忠、池峰城,还有中级军官谢晋元,其中对于张自忠将军为国捐躯有详细描写。 看过台湾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对台湾刻画抗战的功力还存在联想,没想到在教科书这等事上,台湾不太厚道,不仅对自己的抗战不太细处着笔,对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则全部抹杀或者回避,甚至做反面解读。 美国、苏联在教科书中的形象 对于外来势力,尤其是美国和苏联的态度问题则是另一个有趣的话题,由于大陆和 台湾 在1949年后历史路径的选取上完全不同,大陆与苏联走得很近,而台湾彻底倒向了美国,于是在双方的教科书中,对美苏的描述加上了大量的感情色彩,从而也映照了双方各自对外政策的取向。 像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台湾教科书中写道: 美国再度照会各国,添入维持中国领土与行政权完整的原则,门户开放才算完备,使我国幸免于瓜分之祸。这实际上就是说,幸亏有了美国的帮助,中国才免于陷入被瓜分的地步。但在大陆的历史书上,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使得帝国主义发现要瓜分中国实属不易,根本没有提及美国的功劳。不仅没有提及,反观大陆 历史教科书 ,专门有一章瓜分中国的狂潮。从行文笔法上可以发现,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帝国主义的仇恨。 在 抗日战争 的章节中,台湾版教科书有一个小节中美联合反攻,讲述美国提供各种援助(人力、贷款、战略物资)资助国民党政府打赢抗战,这似乎着力在突出美国的功劳,但对苏联红军出力击溃关东军则只字未提。 当然,台湾还是没有忘记苏联,它们特地辟有一节 苏俄的侵略,历数从辛亥革命以后,苏联对我国东北、外蒙、新疆侵略的历史,尤其是讲到苏联出兵东北攻击关东军的历史时,其侧重点不是苏联帮助中国,而是突出老毛子对中国的掠夺,所至奸淫掳掠,恣意屠杀;发行军用票,强迫通用;重工业设备,拆卸运走,称是战利品,其不能移动的,加以破坏,所有工厂徒留颓壁;车辆多被劫走。通过这一描述,不难想象苏联在台湾人心中形象会何等糟糕。 抹黑 抗日战争,国共还有过合作,在历史书中为了强调抗战精神,台湾教科书对共产党的措辞还相对委婉点,而到了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为了中国的未来发生了全面的争夺战,台湾教科书完全抛弃了应有的立场, 叛乱、蛊惑蠢动是书中对共产党特定的带有感情倾向的字眼。 在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上,台湾教科书也完全唱起了另一曲调子。例如,重庆谈判是因为, 抗战期间,美受苏俄及中共的虚伪宣传所惑,误信苏俄与中共无密切关系,以中共为农村改革者。美国主持对华政策的官员,复受左倾分子的影响,希望国民政府容纳中共,组成联合政府。中共则藉此为统战手段,利用和谈,牵制国军行动,争取准备叛乱时机。 尤其令人发笑的是,抗战后期,国民政府由于腐败和搜刮、导致物价飞涨,社会不安,秩序紊乱,教科书中竟然把社会动荡的原因竟然归咎于共产党为了动员农民参军,进行人海战术,在 平分土地、彻底翻身的口号下,实行清算斗争,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吓得跑往城市,结果大量难民涌入城市,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今,台湾教科书也比较吝啬地用了 320个字,中共在 大陆 的统治这一节中称大陆人们等于被关在一个大铁幕之中,以致造成大陆的贫穷与落后。而这320个字是什么概念?台版教科书在讲述七七卢沟桥事变时用了270个字,讲述四大会战用了400个字。而大陆60年的变迁,竟然浓缩在这么一点情绪化的字眼里,不难想象冲破双方的认知隔阂要靠多少个320字? ( 注:本文选取的课本分别为:台湾,国立编译馆 1996 年版本;大陆,人民教育出版 2003 年版本。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中华文化历程
pengfeiok 2010-5-4 00:31
2008年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也就是很多大陆人都发自内心的不知道的中华民国)即中国民国第十二任总统马英九正式宣誓就职。近60年中,台湾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其实便是更民主了。除了退守台湾的国民党之外,又多了一个土生土长的民进党。而且从2000年至2008年,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从中国历史上到今天,大陆和台湾经历了多次分分合合。从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两岸敌对到今天国民党重新执政以后的两岸深层次沟通,都可以看得出大陆和台湾之间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隔断。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海上霸主,开始将目标由西方发展至东方。17世纪末,荷兰占领台湾。接下来,满清灭掉了明朝,中国进入了又一轮的少数民族统治时期。郑成功是明朝遗臣,一直割据着中国南方沿海的部分领地。迫于清军压力,郑成功看准了台湾这块宝地,最终他赶走了荷兰殖民者,台湾也总算是回到了华夏子孙手中。台湾经过郑成功、郑经的两代郑氏集团经营,最终被满清政府击垮。荷兰算是国外统治者,被清政府收复后的台湾边和大陆经历了历史上最明显的一次文化战争。满清统治者不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进行了残酷的中华文化摧残活动,而且在沿海城市(当然包括台湾)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了西方列国瓜分我中华帝国。 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殖民者入侵中国,日本也效仿西方而很快富起来。日本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经过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而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台湾落入日本手中。经历过近代被西方统治者践踏的悲痛中,中国人民开始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尤其台湾开始投入日本的怀抱。日本对台湾采取与本土一样的统治与管理,台湾与中华开始疏远。经过日本对台湾50年的统治,年轻的台湾人会说汉语、能写汉字的都非常少,中华文化在台湾慢慢消融掉了。二战结束后,日本投降了,台湾回归中华民国。 国共内战开始,最后国民党因经营不善退守台湾。自1949年以后,台湾边进入了真正的中华民国阶段。为多数中国国民所不知:在对待中华文化这方面讲,毛泽东是个地地道道的毁灭者,而蒋介石则是实实在在的中华文化守护者。这个阶段似乎与郑氏集团和满清对抗期间极为相似。无疑,蒋介石也是个独裁主义者,但是与毛泽东相比,他对自己文化的酷爱和保护值得后人敬仰。使他挽救了几乎不会国语的台湾年轻人,重新使他们接受国学教育。他为了保护一批一批的中华精品文物,可以尽一切力量而为之,最终将大量文物运到台湾,才有了今天台湾故宫博物院的辉煌。在大陆却迎来了毛泽东主导的文化大革命,彻底颠覆了华夏2000多年的文化遗产,而且摧残了最优秀的中华文化人才。中国文化从这里起,其实已经断层了,中国不在是一个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中国,简直就是一个红色火海。正在大陆糟蹋中华文明的时期,台湾却进行着文化重建工作。重视国学教育,尊师爱老。大陆却可以随便打老师,而且彻底的停止了教育工程。80年代以后,大陆开始慢慢的恢复教育体系,也开始重建中华文化遗产。如今大陆也有了走向世界的孔子学院,开始教授世界朋友中国汉字和中华文化。但是目前的台湾中华文化和大陆的中华文化已经不再一样了,最简单的台湾使用传统的繁体汉字,而大陆却使用简体汉字。大陆已经与传统的中国文化割裂了,延续下来的则是共产党文化基础上的中国文化,而且似乎有点政治文化凌驾于文明文化之上的感觉。传统的中华文化在大陆一切都被简化了,可以说大陆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正统吗?恐怕这么说也有点勉强! 不过有一条能行得通,如果大陆的党统文化做一些让步,与台湾的民主文化再深一层的交流,同时与投射着西方文化的港、澳、台互相吸取,我相信未来的中华文化一定会再度辉煌的。 中华文化的历史变迁,使得中华文化与中国大地不断割裂。或许海外华人膜拜中华文化,但未必就支持中国大陆,虽然中国大陆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但此时中国大陆非彼时的中国大陆,到底谁能代表中华文化主流?如果中国大陆不能整合中华文化并引领中华文化发展,势必使得中华文化不断异化,异化到自己不再是中华民族。新加坡虽然华人占绝大多数,但并不是一个有中华文化的地方,华人只是对他们一个种族的称呼,并没有文化上的任何涵义。 虽然中国大陆与台湾同文同种,但由于最近几百年的分分合合,文化上的差异性逐渐加大。综观中国历史,历来各地文化的差异一直存在,即使现在,我们依然可以从细节中察觉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化风俗的影子。每当这种差异扩大之时,就必然导致统一战争消除这种差异,要不然中国就可能如同欧洲一样变成几个小国家。同样,今天的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差异不断扩大,如果各自不能交流,任其发展,中华文化就不可避免的继续进化和分化。所以,正如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说的那样,两岸的争议不在主权争议,因为两岸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国人行使主权。主要的争议是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虽然两岸同属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但是各自在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过程中发生差异。这些差异如果无法在我们这一代或则这几代消融掉,那么现在暂时的地理割裂将变成文化认同上的割裂。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吗?正如马英九所说,以世界之大,中华民族智慧之高,一定可以找到共容只道。只有中国大陆与台湾民间不断的交流,互相理解与包容,才能共融。其实,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陆公民社会的慢慢成型以及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人们会逐渐增加对民主、自由等高级奢侈品的需求,中国大陆社会也会慢慢转型。 熊红涛《从文化上看大陆与台湾》,《联合早报网》2008年5月25日,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tw080525e.shtml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
个人分类: 随笔|48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个清华学生留学香港后对人生的思考
ellapan 2010-4-12 21:33
98年本科毕业,又顺利地被保研,当时的我只是一个憨憨的书呆子,纯洁的如同高中生,在清华这种和尚庙一般的理工学校里呆了四年,女孩似乎是山下的老虎,神秘得让我一见就脸红心跳。未来是什么对于我就是读完研再说,反正成绩还行,不读白不读。天上掉了馅饼,用我的兄弟的话来说。香港正好回归一周年,教育部要选派一批本科毕业生去香港科技大学读研,以加强两地的教育和科研交流。清华当然要占不少名额,系里的几个牛人去了美国,所以这个饼就掉到了我头上,确实是个不错的饼,不用考G、考托、全额奖学金,连什么手续都是学校和教育部包办了,我分文不花,后来香港科大的联络人抱怨中国的办事效率和程序烦琐,至于怎样的麻烦过程,我至今都一无所知。    香港科大   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来到了香港。依山傍海的科技大学美得如同世外桃源,现代感的建筑更让我们爽眼。当时的一个哥们说:妈的,就是用银子在荒山野岭堆出来的,这样的物质条件算是让我满足了。后来得知就是亚洲最美丽校园,倒也丝毫不怀疑。据说是香港政府感到了贸易和服务的优势正受中国沿海城市的挑战,而科技就是竞争力,就下了狠心投钱建了这学校,请来了学者。耗资400亿港币,相当于微软公司一年的纯利。组织的参观,教授的讲话,英语的培训很快就过去了,当时的新奇兴奋也褪得干净,每天面对这青山海景,最后也麻木得没有感觉了。由此可以推测娶一个漂亮老婆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不是为了炫耀。教授大多是华人,台湾和大陆出身的不少,反倒香港人是少数派,很多都是在北美的名校里拿了PhD,奔这里的高薪来了,他们的PhD头衔总要和名字相片挂一起,挂一辈子,Harvard和Standford之类的当然就香了。正教授可以一年拿到一百多万港币,也就是一个月可以买小汽车,比一般的美国大学高。知识真的值钱了,让我们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有回和教授们吃饭,谈及大陆大学教授的待遇,他们就感慨:知识分子真被廉价到了可耻的地步。我们也无话可说,反正不是我的错。然而钱不是好拿的,很多教师正是三十出头,教授职称还未到手,和学校只是几年合同,其他的学者也不断在申请进来,所以压力颇大,辛勤程度比公司打工仔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自己做学问要紧,培养学生的事就要往后排了。刚进来时很多教师和我们亲切讲话,之后就不见了,好久不见就不认得。研究生当然有导师的,只要自己不去找他,他是肯定不会找我的。上课之后就是绝对的自由,当时自由得很是惬意。 萧伯纳说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 这话的确是部分的真理。当我住在这绝世美丽的地方,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商店买东西不用担心付不起帐,可以任意的支配自己时间时,最初的半年里,却发现情绪每况愈下。西方化的建筑设计将个人的所谓privacy保护发挥到极致,进了宿舍就基本感觉不到他人的存在,同单元的人也有独立的卧室,大家都是进了房,将门一关,隔离了,谁也不好意思去敲门。刚来时认识的一伙人,后来发现根本遇不着,如同消失了一般。同住一起的是三十好几的叔叔级人物,偶尔可以说上一两句话,却永无可能说很多。大家都像是住在不同的空间里做研究,忙碌的无瑕顾及他人。   平心而论,对于一个成熟的研究者,如果他有确定的目标和兴趣,对生活人生都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准备投身科学研究中,那么这里真是一个好环境。但是我种茫茫睁着无知的眼睛的毛头小子,却是完全另外的感觉。 那种茫然的苦闷感觉真是难以描述,找不到人玩,只是将窗户开了又关,关了又开,不停的喝水,仍然感觉不舒服。 怀念在清华的破楼里相互串门打闹的日子,怀念抱着篮球在走廊里叫一声就应者云集的日子,可是怀念解决不了问题。以孩子的心理去进入成熟严谨的环境,不可不说是一次考验。    多年的功利教育的辛勤培养,我一路顺当地走过来,发现完全的上当。我在成功的通过了一次次考后,最终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通过这些占距人生的考试,这个所谓的优秀学生只是在不停地让自己去符合那个优秀的外在标准来麻痹自己的虚荣心,而自己,那个真正的自己却一直没有存在过,没有发育过。我学的任何课程都无法帮我解决当时的苦恼,那么每天学那些微分方程又是为了什么?还去为了父母的微笑,人们的赞许吗?年年得奖学金的清华毕业生是了这么一个怪物: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生活是什么,对社会毫无接触,二十出头,可是见女孩子就一身不自在,会解各式各样的方程,却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惑,硕士博士的路就在眼前,可是不知道还应不应该这样走下去,这状态难道就是我的追求?一个智商还不错的人努力多年就变成这样?   这是一个问题,很早就有了,只不过太晚地暴露出来,我相信这样的问题依然将被很多师弟师妹们面临,我相信在清华依旧有很多像我当年一样的学生。当看到他们天真的讨论: G 2***, 托 6**,GPA 3.*, 学校名次Top **, 仿佛几年的辛劳就只为那么点数字,人生的终极标就是goabroad. 我无法不为他们忧虑。这也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没有对做研究的真正兴趣,但是用尽了精力去获得一个去国外做科学研究的机会,就洋溢 在 掩饰不住的喜悦里,甚至对人生毫无真正规划,对自己的兴趣一无所知,为出国而出国,那将在告别父老乡亲后去迎接苦闷的开端。   香港的学生很实际,决大多数本科毕业就去赚钱,三十之间为结婚买房奋斗,如果告诉一个香港人说你二十八了还在读博士,他会觉得你很失败,可能是根本不会赚钱。而留下来读博士的香港学生,就是真的很喜欢作研究的人,扎实地做事,他们的认真让我们一批朝三暮四,心猿意马的大陆学生汗颜。    生活在香港   都说香港是弹丸之地,其实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也不算小,不过大多是山,可利用的地方不多,很多商业区都是添海造出来的。亚热带的气候,又在到处是山和海湾的地方,风景当然好。香港的气候比北京舒适一万倍,冬天冷不了,夏天也不太热,甚至没有明显的四季感。只是上半年天气有些潮。成天都有湿湿的感觉,北方人有点受不了。   香港的交通极其发达,公共车从不拥挤,也很少堵车,可是香港的道路比北京的窄得多,车也不会少,布局和管理更好而已,看来北京走向国际化还须努力。这里是名符其实的购物天堂,东西也不算贵,电器和服装可能比北京便宜,特别是国际名牌,由于没有关税,肯定要比大陆便宜。所以不必带很多衣服来,足够便宜了。但是服务业,比如吃饭,理发,涉及到员工劳动和地租的就要比大陆贵好几倍。可以随便往来深圳也是在香港的一大好处,一天可以轻松来回好几次,在香港读书的学生可一得到香港的临时身份证,加上护照上盖个章,就可以自由出入境了。   常有人问及香港的影视明星,可是到了香港就觉得那些人也只是打工仔,背后是更有影响力的老板,一旦老板不想捧了,明星就会很快消失,新人会取而代之。 看到他们卖力地载歌载舞,其实也是生存需要,在商业社会里那是绝对的驱动力。   香港的金融和资讯服务相当发达,在所谓第一世界里也算相当突出,可以很便宜的享受到信用卡,电讯,互联网服务,因此有些人在香港呆久了再回来反而不适应了,主要就是这些方面,当然还有其他制度等软件原因。   说到学校的生活,物质条件比国内任何大学好,甚至条件好过美国不少学校,香港的学生很少住宿学校,所以一到周末放假学校就很冷清。通常大陆学生独享学校设备,偌大电脑房和运动场,舒服的游泳池,都有不少美好回忆。学生宿舍条件不错,可以做饭,自己做比在餐厅里吃来的便宜,所以大陆学生会乐此不疲,周末常三五成群,做吃的为乐。餐厅里中西餐都有,中餐以广东口味为主,忙起来时以营养为重,口味不对也只能将就吃了。   现在在香港的大陆学生不算多,总共有四五百人,各个学校都有学生联谊会,是比较松散的组织,也有一些机会认识朋友。周末会组织放放电影,搞舞会。临近考试或论文时,谁也没心思搞活动。香港的学生很好打交道, 在成熟的社会里长大的人,心理相对简单且好玩,不像一些大陆学生常常过分盘算自己的明天,将自己逼的很累。 他们对大陆也渐渐感兴趣,虽然他们常常不知道湖南和四川,只说得上秦始皇和毛泽东。只要主动点和他们交流,是可以结识不少朋友的,粤语不是障碍,很多人可以听普通话,而且,广东话不难学,不留神就长进不少。    关于工作机会   很多人就终于跳到北美去了,大多还是接着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香港只是跳板。   在香港留下工作的机会不多,如果在进香港的第一天了解这一点,是有好处的。也有回祖国的,我就是,所以我在这里写文章了,看到很多朋友询问去香港读书的问题,作为过来人,就写了这些,如果能给这些朋友提供一点有益的信息,就很满足了。   上次写了文章发表在海外学子版,很多朋友给我回信,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真的没想到过自己的东西会给别人带来影响。留学的经历给了我很多,几乎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在一篇文章里是不可能都讲完的,所以我再写一个续集,好莱坞搞续集纯是为赚钱,我呢是什么都不图,万一有ppmm看了之后找我,最爽不过。将心底里的一点点龌龊 都暴露出来,可以痛快讲了。    凡事都是虚空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难免在神情上都多一丝生存紧张,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尤其让人感觉到这一点。看不到出自内心的笑, 连谈话时也似乎只有一个主题:今后有什么打算?每做一件事,都在问自己:对我有没有好处?   坦白的说我自己刚到香港时就是这样,只觉得自己多么没着落,无根无底的飘在他乡, 我要努力啊,绝不可浪费自己的任何精力,房子,车子,名誉,地位,还有漂亮老婆,我什么都要啊。 要学最能给我带来利益的东西,去做最有利自己的事情,直到我成功。 当时 我就是这么典型功利 ,到现在我都想这样痛骂自己。    数学指出函数的极大值往往在最不稳定的点取到,人追求极端就会失去内心的平衡,到时候就不难体会到数学原理的深刻。 我很快让我的功利心理逼到无路可走了, 对所学的东西怀疑,担心自己变成书呆子,对自己有信心,找不到真正的朋友,找不到让身心平静的乐趣,每天都在心潮起伏。 最后我去找学生辅导员。愚蠢的诉说倒不多提了,不过我记得他大胡子的脸有了微笑,眼睛里放出宽容而温和的光。他告诉我觉的我很有意思,他第一次遇到这么坦白的学生。那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呢,你怀疑得很好。之后就翻出圣经来,给我读某些章。    Everything is meaningless. 竟是圣经里的话语。那是我看到的最为震惊的一句话,也是我后来觉得最深刻的一句话。中国人很难理解,对在功利教育里熏陶过来,缺少人格教育的中国学生,更无异于晴天霹雳。成绩,offer, 学位,这样那样的好处,每天拼命算计的东西有什么意义? 假设你突然死掉,世界将会怎样?世界将一样绚丽,地球转的一样快,太阳系每天在宇宙中换一个位置。大海还是大海,波涛还是波涛,一样的花开花落,潮起潮落。你的亲人可能会掉眼泪,但是周围的人在三个月内将你忘个干净,那是你曾经那么在乎他们怎么看你的一群人啊。如果上帝存在,在他的眼里,你是多么可怜的小虫子,在活着的短暂岁月里,在最美好的青春里,都不曾快乐过,用尽心力去聚集一大堆外在和心灵没有关系的小东西,只是出于对未来的没有信心,小小的心灵在接近熄灭的一天还在发出那个愚蠢的声音,让你忙碌,让你忧虑的声音:我要,我还要。天底下充满了这样的小虫子,当一个离开了,又有一个来了,做着同样的事情,汹涌着同样的小小念头,受着同样的煎熬。于是上帝要感慨了: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已过的世代,无 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    ------圣经 旧约 传道书   我不是在传教,当时的辅导员也不是在传教,但是让我立刻看到自身的渺小,物质追求的虚妄,内心的愚昧。看看资本主义的学生辅导,是不是比我们这边高明多了?马哲曾帮助过我们什么?    不要忧虑   不要为明天忧虑,天上的飞鸟,不耕种也不收获,上天尚且要养活它,田野里的百合花,从不忧虑它能不能开花,是不是可以开得和其它一样美,但是它就自然的开花了,开得比所罗门皇冠上的珍珠还美。你呢,忧虑什么呢?人比飞鸟和百合花贵重多了,上帝会弃你不顾吗?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在等美国 offer 的时候,常常梦到接到牛校offer, 过度兴奋到醒,更为郁郁,感慨但愿长醉不复醒。这样的故事大家听了不会太惊诧,由此不难理解《儒林外史》中的进中举了。而 得到offer的人到了海外,往往要经历更多的梦醒时分。   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生命本是如此美丽,连飞鸟和野花都可以尽情地享受上天的恩赐,而 这些有高等思维的聪明人,却活活让思维搞得神情郁郁,哀声叹气。   常有人感叹西方人笑起来那么真实,那么出自内心,探讨起来,又归结到他们更有钱,他们的社会更发达。可我觉得那不是原因。原因就是他们比中国学生更接近飞鸟和野花罢了,更接近《阿甘正传》里的弱智罢了。他们更天真,相信那个万能的上帝会永不遗弃他,所以他们可以少想很多的问题,反而过得更顺利,在团队里表现得更凝聚,因为过分的私心是无法向大家共同的上帝交代的,他们可以很快做出一个Microsoft,一个Dell,但是大家可以看看中国的北大方正,联想,新浪,管理层一年的地震比台湾还多, 这么多年来,连冲出亚洲的野心都没有真正实现过。 这难道不是上帝给西方人带来的好处, 耶稣说信我就可以得救,不管这个上帝是不是虚拟的,但他在事实上填补了人性的巨大空白, 人家的Microsoft就证明了他的存在,正如计算机的虚拟内存,尽管虚拟,但事实上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国学生总是怀疑这个看不见的上帝是否存在,更在私下里说,他对我能带来好处吗? 其实中国人什么都不信,只信好处,从古时的考八股起,读书就是为了好处。 因此,大家每天活在害怕没有好处的忧郁里,想靠自己小小的思维,在着巨大的世界系统里去谋取好处,上帝忍了泪水,背过脸去。    思维的无奈   我并不主张虚无,尽管我在上一篇文章里尽力去指出物质追求的虚妄。正如萨特认为, 人生本是本无意义,但是怎样摆脱虚无却是有意义的。 王朔的意义在于砸碎那些没有意义的假崇高,伍迪.艾伦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指出人生的荒谬。 如果一切都是那么可笑,我们怎样面对每天的24小时?但是活着就是这么简单,它只是一个过程,简单而自然地发生,以至于任何干扰和关注都是多余。就像飞鸟掠过天空,野花静静地开放。能把什么东西叫做现在吗?你能占有什么东西吗?一切的意义只在时间的流动的河中。就像一团火,哪个燃烧的过程才叫火,一旦过程停止了,火不存在了。人的思维在作怪,它是一个双面的东西,它不总是带给我们好处,虽然我们对它有那么多自信。 思维在很多时候严重地干扰了那个自然的生命过程,它在想单个的状态好不好,值不值得,合不合规范,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所以我们很快变得不快乐,不安稳,再也无法享受那种自然的喜悦了,正像被摄像的人,他的表情立刻不自然起来。 恐怖片里的鬼魂可能一直不曾出现,人们却开始牙齿打颤,是被自己思维折磨而已。学计算机的朋友肯定知道操作系统将一个进程悬挂起来的意思。人的那个蠢笨不堪的思维,凭什么要常驻内存?它那么长期的运转,又真正解决了多少问题?为什么不在必要的时候悬挂它,去享受生命的自然?明白这一点将改变你的生活,思维会使你陷入矛盾,很多时候它是多余的,用心去体会,甚至用毛孔去感受就足够了。当你不再判断,不再分辨,不再比较,不再权衡,你就立刻、和谐起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时,还用考虑什么呢?此间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连言语都是多余,因为言语来自思维。佛陀的捻花一笑,详和的神情,虽静坐,似乎已飞跃世间一切,他坐在了那个生命的根本之上, 再也没有一丝的不和谐。   读书的时候,我常常到海边听涛声,坐下来看着太阳落下,那会是我一天最美好的时间,当太阳没下去,晚霞渐渐褪去颜色,波浪依然轻轻拍打岸边,幕色从四周将我围过来,静默中我会在心灵里升起喜悦,感觉到冥冥中那个永恒的力量,它在紧紧将我抱住,天地万物和我一样同在,也被温和地抱着,我将永不孤独,永不伤心,永不绝望,因为那力量就一直在那里,将永远在那里,我是它的恩赐,我的灵魂从未像那时一样枝繁叶茂,内心从未像那时一样宁静和谐。   我不用去分辨那种力量,是上帝也好,上天也好,老子说的道也好,有什么关系呢? 分辨只是是思维常干的蠢事罢了。 所有的心灵都是一样的 ,所以 我相信所有人都有那个和谐的状态,就像收音机有那个频道一样,只不过太多人没有调到过。 太阳,大海,清风明月,鸟语花香,生生不息的物种,是多么大的恩赐啊,只在我们断暂的生命里才可以感受到,可是太多的人从不念及。他们将自己全部地交给了少得可怜的脑细胞,心灵交给了那个拙劣的 CPU,时时刻刻在做狭窄不堪的运算和判断,所以才会长时间挣扎焦虑,只看到85分和90分的区别,5000元月薪和10万年薪的不同,牛校和烂校的分辨。所以郁闷,无耻,倒霉,不爽,急,这样的词汇就开始在嘴边泛滥了,就像破电脑的出错提示一样多。 本没有打算再写很多了,关于人生的刨根问底本来就是沉重的课题,无异让学业繁多的学子们再怀疑自己,平添忧虑。倒不如多说点逗乐的事,每天多嘻嘻哈哈一阵。 前不久见到北大的一个女生,说我前面介绍香港的文字很实用,后面的文章就越来越看不懂了,可以理解,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像我一样想这些问题的,特别是女 孩,一天多说几声挺好的好温馨哟就算过得不错了,古今中外都不曾出过一个女哲学家。 但是,这位未曾谋面的北大师弟在等我的续集,谢谢你,xmdl(阿扁鱼), 我不愿让你失望这一篇是为你而写的。   我们看的人文书前面提到的女生就问我,在留学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回答是长了见识。就像在 小地方呆久的人出来见了大海,这个收获大得很。 所以我渐渐地 学会 了 真正的谦虚态度 ,越来越 承认自己所可以理解到的,可以认识到的只是这世界的太小一部分。 在我的脑力范围外有太大的空间,从这一点来看, 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有过多的自负,每天都在或多或少的干着作井观天的蠢事,争论着盲人摸象的争论。   清华北大的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想,很多来源于图书馆的人文书籍,因为喜欢读书的学生多半在那里搬书回来看。 可是那些书多产于七十,八十年代,基本上是被一把姓马的刀阉割了的太监式的书,我不怕得罪人。怎么阉割法?举个例子,总体而言,宗教是唯心的,错误的世界观,被统治阶级利用来麻痹被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从此,你知道了这一点,你么读释迦,读耶稣,读老庄,都觉得如同太监一般阴阳怪气。 在红色的年代里,马刀所向无敌,包括孔夫子到孙中山,从曾国藩到蒋介石,都少有可以逃脱的,因为他们有阶级局限性。   但是我到了香港,就看到了很多台湾的书,很多香港的书,原来这些书本不象太监的,甚至不比姓马的书少阳刚之气,可以读得让人忘食,哎,可怜它们的被阉。这些都是我以前脑子以外的东西,所以我立刻知道要谦虚了,人总是受着他的经历和环境的巨大局限,他甚至不意思到,没有选择地被限制隔离着。   耶稣呢,用我们的眼光看,他太失败了,没有妻子,没有儿子,没有房子,没有财产,没有地位,最后还要被钉死,他只是游走于四方去救助受苦受难的人们, 他有余的眼光 总是 看到了世界的外面,因为他也到过更高的维度里。   庄子至今看来还是活得最浪漫最洒脱的中国人,他是超脱的同义词,他也是高维空间的蚂蚁。    去读他们,去体会那种来自另外一个维度的智慧的震撼 ,尽管你可能无法改变无奈的现实,但是可以深刻地改变自己 ,尽管无法摆脱沉重的肉身,依旧无选择地活在平面上,但是,心灵获得了自由。愿意升起你的心灵吗?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我们永远只能是自己 , 卢梭说的,对于整个世界我微不足道,但是我对于自己确是全部。 事实上我们只对于自己重要,如果我死掉了,没有几个人会在三年后保持对我的记忆,如果我痛苦,没有几个人会有真正的同情,因为太难了, 每个人都无法了解我的意识。所以我们要独立,活着就是成为自己,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去寻找自内在的完美与和谐,去实现句那没有选择的话: I am who I am。   Simply because I am not and can not beanyoneelse.可是我们受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我们忘掉自己,去变成一个称为标准的人,不是这样吗?从小学起我们就要评三好,树标兵,学雷锋,学赖宁。老师总是看到我们的恶习,你那样子不合行为规范,不可耻吗?   到了大学,我们又自由了多少呢?我们依旧看别人,看典型,看所谓成功者,我们依旧活在要忘掉自己的标准包围中,去bbs看看,似乎所有人都统一了口吻,GRE 2400,拿了牛校offer, 签了著名外企,找到了ppmm,牛啊,羡慕啊,爽啊,历史走到了21世纪,北大和清华人只剩下一副面孔了, 每年招了很多新生,最后就剩下了一个。   比较是有意义的吗?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全部主宰,为什么要什么都和人家比才可以找到意义?为什么当别人考G的时候,我也一定要考,为什么考不过2200就要郁闷?为什么billgates成功的时候,我也一定要学计算机?可是自己和别人是多么的不同,些不同难道可以在一些欲念的驱动下轻易的忽略?    崇拜是有意义的吗?明星是需要那样追捧的吗?中国的那支烂球队是需要那么多关注的吗?    当我们倾注希望的时候,他们借此赚到了更多的银子,活得更加嚣张,更加让我们失望,我们是在给富翁们献爱心,爱心那么多,为什么不献给需要爱心的更多的人们,为什么不献给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    当我们崇拜自己,热爱自己,追捧自己,关注自己,我们就都也是明星了。 这样盲从将无法发生,起哄将无法发生,个人崇拜将无法发生。这个意义大的很,至少大跃进将不发生,文革将不发生,我们的经济有可能早三十年走上正轨,现在我们不需要拼命飞跃重洋,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就不要象现在一样,在 亿万人没有工作时还竭力吹嘘7%的GDP增长,就像阳痿的人,为了脸面,郑重地去声名:请看我浓密的胡须,年增长率7%。 不知道多少人可以耐心有共鸣的看完这个帖子,但是看完后却激动的想向每个好朋友推荐。关于人生的追求、香港的开明及其他、大陆人被蒙蔽太久、海外学习生活的好处和收获、是否出国以及为了什么出国,好多好多曾经是我想过滴为之郁闷过滴,幸好有留美归来的老师点拨,有Joe的严厉质问,才让我度过了当初的挣扎和煎熬,如今的心境已经远离那种浮躁和焦灼了。因为学会欣赏不同的美, 懂得珍惜和付出,因此每一天都很开心。这一篇帖子真的是让我看到绚烂浮躁下面自己真正缺少什么 ,好好珍藏!有机会还是要出去看看好好体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0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林濁水:台灣一路走向衰敗
jiangjinsong 2010-4-1 21:34
林濁水:台灣一路走向衰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1 09:28:26   中評社台北4月1日電/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評論台灣政治。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從美牛事件、《地制法》草案到《公務員考績法》、房屋稅、廢死刑、健保,一連串政策,決策品質的荒腔走板簡直令人嘆為觀止。相反的,對岸 近20年來無論面對97亞洲金融風暴、2001美國網路泡沫、05~08全球通膨,直到今天全球金融風暴,其決策品質都值得肯定,也長期維持了全球最佳的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中評社資料照) 經濟成長率,對照起來令人不禁為台灣前途憂心如焚。   欠缺中心的思想   決策亂成這樣,馬本身無能當然是原因,但是整個執政團隊欠缺整合各部門、引導政策方向的中心思想和決策機制的混亂也都是關鍵。 大選時,馬英九不斷強調他已準備好了,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內閣制國家,在野黨在國會中形成由黨魁領軍的影子內閣,國會是他們上台前政策操練的場所,有這樣的準備,一旦勝選便迅速接手組閣。   總統制國家在漫長的初選和大選過程中,施政的中心理念和主要內閣可能人選也逐步整合形成,於是勝選也能順利上台。這樣才都叫準備好了,執 政時能穩定地分別以總統和以總理領導的內閣團隊決策施政軸心。兩種體制,基本上都是精英團隊決策,但接受民主監督。   至於台灣,總統、內閣、國安會合稱執政團隊,但事實上是雜牌軍,絕大多數是總統當選後才和內定的國安會秘書長、閣揆 匆忙獵人頭湊成的,彼此無論共同中心思想,經驗,對政策的熟悉度,合作默契都是大問題。   這個問題在陳水扁2000年上台執政時已經浮現,以至於內閣頻頻更動,這種情形到了馬英九時,更加嚴重,以至於到去年年底絕大多數堂堂 內閣部長社會多不認識,竟有9人是一趴知名度的部長,創人類民主政治史的奇蹟,難以想像這樣的部長怎樣展現施政氣勢。   問題不只這樣,一開始馬英九強調他要嚴守雙首長制,自己站二線;但是內閣狀況百出亂成一團後,馬忽而退居二線,忽而跳出親自指揮局署長, 變成不知所云制;換了閣揆,情況沒改善,等到美牛案爆發,國會決策權力獨大;到了《地制法》風波,決策中心又轉移到金黨秘書長手裡;現在廢死刑風 波,決策再移到總統府   短短時間內,決策中心竟在閣揆、國會、黨總書記、總統,甚至考試院之間不斷飄浮,絕對也是政治史的奇蹟。這要期待有好的、穩 定的、有理念方向的決策,根本緣木求魚。   對岸的中共政權,黨內採民主集中制,由集體領導的政治局做決策,也和西方內閣或總統制一樣做精英式決策,但依賴廣設在各級機關的智庫,由 下而上彙集來信息和知識,這樣的過程保證了近20年來,在財經決策上穩定而優良的品質,硬是遠遠地把台灣比了下去。   決策隨民粹飄移   馬和他的團隊組成,先天稟賦已大有問題,上台後,又因憲政體制凌亂不堪,總統制、內閣制、法國雙首長制統統不像,各個憲法機關權責不清, 決策不講專業,誰的主張恰巧和高張的民粹碰在一起,決策就移到那裡,決策中心完全隨零碎、分割的民粹飄來飄去,國家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眼光長遠的決策。   其結果就是國家一步步走向衰敗,國力下滑和因決策品質良善國力急速上升的中國愈差愈遠,台灣前途岌岌可危。   選舉制度和體製造成的決策危機如此嚴重,但不論是徹底的體制改造或形成穩定的慣例加以補救,習於炒作短線的朝野政界卻因為都沒有民粹巿場,毫 無興趣,於是我們只有眼睜睜地看著台灣一路垮下去。 【本科學按:民主政治並不簡單,臺灣民主化之後,當局的決策和管理水準如此低下,讓人吃驚。我們要對將來民主化之後的糟糕局面做好準備。】
个人分类: 尚未分类|2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变成一个大陆人
moxj 2010-3-26 09:12
从农村回兰州 污染和整天的浮尘把嗓子感染了 日本人看到地沟油和疫苗事件以后 感叹中国人制造的污染会让世界遭殃 将来地球只剩 国人和蟑螂 我不是生病了 是在慢慢变成一个大陆人
个人分类: 地质队员|2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乎其外,略乎其内,何也?
lvnaiji 2010-2-17 08:53
吕乃基 中国的平民百姓与外国人相比较而言,更为关注国际和国家大事。例如常有报道说,美国老百姓对世界上的事情漠不关心,对中国的关注远不如中国人对美国的关注。若是再细分,可以发现,同为中国人,台湾人更关注身边的事情,而大陆人则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时刻记心间。拿现在后现代的时髦话语来说,就是宏大叙事。比较一下金马奖和金鸡奖,前者家长里短,后者不是天下,就是主旋律。前两天看到报端有这样的言论:国人(以下不注明均指大陆)可以忍受身边的侵权,被勒紧的不仅是裤腰带,但要在世界上说不,敢于不高兴。 由此可以提出几个问题。 1. 中外为何有此差别? 2. 海峡两岸为何有此差别? 3. 大陆的后现代学人,为何在学理上消解宏大叙事,却在实践上坦然接受? 问题一。 首先可以归因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入世,对政治人际关系的关注,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梁漱溟把人类所面临的事务区分为人的三大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参见 由人的三 大关系说开去(之一) 。西方文化始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政治和伦理道德先行;印度则回到内心,强调与心灵的对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两句话是中国政治家,甚或普通百姓的抱负。后一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引起一些外国朋友的不安:前面的六个字还可以接受,最后的三个字能不能不提? 其次是近代以降的国情世情。鸦片战争以来,国家多难,民族存亡。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国家和民族自然是第一位。建国后,中国走的是典型的外生之路(参见 内生之路与外生之路(一) ),其核心是,以强大的政权动员民众。在涉及整体与个人利益时,强调大河有水小河满。再加上中国处于某某包围之中,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等等。改革开放后,外强内弱依旧( 内生之路与外生之路(四) 渐进式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和条件 ),外生之路坚定。于是民众自然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国家,自己的权益让渡于国家,并且关心远在天边甚于近在眼前。在这样一条利益的传递链上,最终,不是眼前的某人某事,而是地球某地发生的事情侵犯了我的权益,让我勒紧腰带。与当年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正好相反,现在似乎是安内必先攘外(参阅 孔子学院pk 希望小学 )。 内生之路的情况正好相反。在发展道路上,不是先国家后个人,而是先个人后国家。在由下而上道路的每一步,都有个人对自己权益的捍卫,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好莱坞的大片,每每所见大多是对国家权力的批判和反抗,而且是出于与自身权益直接相关的细节琐事。他们对地球另一端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也就不足为奇了。 问题二。 隐约有这样的共识:这 60 多年来,台湾,而不是大陆,更多且不说更好地传承了传统。倒是大陆传承了更多的声,不仅是风声;更有意沿着修齐治平之路将革命进行到底。至少在这一点上,台湾人并未继承传统。在此 60 年间,实际上早在 1978 年成为巧合的是,与改革开放恰好同年后,这一变化已经悄然发生。如果说前 30 年,台湾走的主要是外生之路,虽然与大陆有很大区别,那么后来至今便渐渐转向内生之路。在基本上完成了赶超之后,政府渐次退出,让社会接过发展的重任,由底层和个体的动力推进社会。台湾逐步走上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整个社会的重心也就下降到底层、个体,下降到平民及其生存状态。 问题三。 怎样解释某些后现代主义者呢?看来只能是两分了,即一方面另一方面。一方面,在学术界,他们批判、消解宏大叙事,特别是来自西方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中国,生活在一个强大的政权之下,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政权的影响。实际上,这两方面或许是相通的,要有一个强大的政权来抗衡西方的话语权。于是,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往往在消解一个话语权之时,又树起另一个话语权,甚至拜倒在新的话语权的脚下。或许在更深的层次上,这些后现代主义者本身也有对权力的欲望,同样行进在修齐治平的大路上,依然需要宏大叙事。在此意义上,他们实际上并不后现代。 或许只有女性才是称职的后现代,当然如希拉里这样热衷于参政议政的除外。一位官员在餐桌上说,他最讨厌那些女性官员。说她们的官当着当着就不再是女性,失去了性别。这倒与时下把女博士称作第三性有一拼。在一般情况下,女性,因其生理特征和生育、哺乳等需要,天然地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不过在中国,情况又有所不同。作为半边天,中国的女性同样风、雨、读书,声声入耳。当然,较之男性,她们更入耳的是孩子的哭声。这多出来的声对另外三声的干扰,足见半边天之不易,除非如木兰,修炼到不闻机杼声。 本文只是说事,并无褒贬之分,更无价值判断。望评论者留意。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4005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大陆失业率最高十大专业出炉
夫子 2009-12-28 12:06
摘自 http://news.wenweipo.com 根据调查,当前虽然全国高校的本科专业及方向有700个以上,但失业最严重的10个专业占了2008届毕业生失业量的约36%左右,失业最严重的10个专业在2007届毕业生失业量中占到约33%;高职高专也有同样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高校专业预警机制,控制极少数失业率高和失业量大的专业招生,从而在短期内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率,逐步优化高等教育招生的专业结构,使大学生供应的专业结构较好地吻合社会需求。 结构性失业十分突出   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撰写者、独立的第三方调查公司对连续三届全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个别专业供大于求而导致的失业问题十分突出,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快建立「红黄绿牌」预警机制   就业问题研究专家王伯庆就此认为: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解决此失业类型的核心是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为此,建议建立高校专业预警机制,定期发布「红黄绿牌」专业。   其中,红牌专业是连续两年落在全国失业率前10名或失业量前10名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是除红牌专业外同时落在全国应届毕业生失业率和失业量上升最快的前25名中的专业;绿牌专业是就业率高居全国专业前50名、并且就业率或薪资增长最快(或金融危机时下降最慢)的前10名中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在每年下达招生计划时,教育部门应尽量削减红牌专业的招生量,相应增加绿牌专业的招生量;同时,对在读的红牌专业学生,可采取「转专业」和「二学位」等办法,分流到就业好社会需求较多的绿牌专业,以达到短期内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目的。   据悉,据全国调查数据计算出了2009年大学生「红黄绿牌」专业名单。 三大原因导致热门专业就业难   为什么「热门」专业出现就业难?专家分析,原因有三。   一是供需双方需求无法统一。单位需要专业性强、有经验的。比如医学、动漫设计,用人单位都希望应聘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如果是刚毕业的学生,用人单位会安排他们做一些边缘工作,而这与学生的求职愿望不符,双方难以达成协议。  二是一些专业在就业时,对学历要求较高,比如临床医学,如果学生既没有工作经验,学历又达不到单位要求,求职就会困难。   三是一些专业供大于求,也会影响学生就业,比如计算机专业,近些年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设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数量众多,大于人才市场需求,导致学生就业率走低。   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前10名专业   2008届失业率(%) 2007届失业率(%)  民族传统体育30 音乐表演28  中医学30 运动训练26  口腔医学29 中医学23  绘画29 美术学20  音乐表演28 音乐学16  动画25 生物技术16  临床医学24 体育教育16  法学23 生物工程16  运动训练23 农学15  环境科学20 应用心理学15   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前10名专业   2008届失业率(%) 2007届失业率(%)  中西医结合43 侦查30  中医学35 法律事务29  临床医学32 治安管理26  动漫设计与制作29 小学教育25  口腔医学28 计算机教育24  装饰艺术设计28 临床医学24  社会工作26 体育教育23  应用日语26 化学教育23  法律事务26 初等教育22  室内设计技术25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20 (此类信息仅供参考)来源:中青在线
个人分类: 偶感风寒|4885 次阅读|2 个评论
简体字的使命基本完成了
fukunming 2009-12-21 17:31
仅仅了解繁体(台湾称正体字)字,不了解简体字的人,活着仅仅了解简体字而不了解繁体字的人,都不可能对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优劣作出正确的判断,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主席说的,我觉得毛老爷子这句话就如同真理大讨论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准确。如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都有怀疑,那么你还是先闭嘴吧。 1 从文字发展的角度 简体字改革,是中国2000多年来的最重大的文字变革,从小篆、隶书、楷书的发展过程,文字虽有变革,但只是形式的变化,而不是结构的变化,而简体字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字的结构,是不是符合历史规律,非常值得商榷。 中国的汉字历经数千年,而文字几乎没有显著变化,学过繁体字的人,很容易看懂2000年前的《论语》,这是汉字的功劳,但我们今天谁还能看懂呢?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年轻人的悲哀,如果我们能直接读懂2000年前的文字,在目前人们信仰缺失或者错乱的情况下,一个最大的精神慰藉,毕竟曾经是我们的,中间我们丢失了,现在应该找回了。 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与当前流行的表音文字不同,这正是汉字(繁体字)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真正原因,不管在哪里,尽管口音可能完全不同,但我们用相同的文字,这一点,把我们紧紧的拴在一起,中国经历几千年,尽管分分合合,但终归一统,汉字(繁体字)的功劳不可磨灭。 简体字的最大贡献,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大大普及了平民的识字率,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要知道,简体字改革的目的是为汉字拉丁化做准备的,简体字只是作为在汉字完全拉丁化之前的一种过渡文字。看看如今越南吧,把他们用了多年的喃字完全丢去,拉丁化了,几乎把历史一刀切断了,为他们感到悲哀;其实,作为人类的文明史,中国人的历史并不长,好多民族的文字都远远长于中国,比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比如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他们的文字不能流传,导致他们的历史不能传承,为他们感到悲哀,为中国感到庆幸吧。 如今,简体字的使命已经完成, 2.从祖国统一的角度 我们大陆同胞天天想统一,考虑过台湾同胞的感受吗?爱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大陆人为了统一,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要象台湾的阿扁,整天喊爱歹丸、爱歹丸的喊,现在发现爱的根本就是钱。大陆人同样不需要口号,只需要行动。不要指望武力攻台收回台湾,除非台湾宣布独立,否则大陆没有任何借口,即使动武,人家也不会心服,别看他们现在天天骂政府,到时候还不一定骂谁呢。 设身处地的为台湾同胞想一下:有多少人认可简体字嘛?凭什么跟人家统一呢?人家觉得自己才是正统,如果不了解他们的感受,那么就看看如下的第二批简体字吧,如果你们不能够接受的话,那么我相信台湾同胞接受简体字的难度会和你接受二简字一样困难。当然不是说,恢复繁体字就意味着祖国统一,但至少不要让人家鄙视你吧。 简体字的历史使命快要完成了!先不要着急反对我,先学会100个繁体字试试。 (付昆明原创)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58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土地整治千年规划
热度 1 fanxiaoyingz 2009-8-27 13:01
世界土地整治千年规划 记得高中时候有个同学对我这样评价:你这个人就是爱空想,他认为我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时隔 20 年,我依然常常记起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是对我偏颇的,但是极端准确的个性评价。纵观 20 多年来的我,也的确在空想和现实之间磕磕碰碰,飘渺无定。然而,我还是痴心不愈,今天在这里写出我最为狂妄的世界土地千年构想。 我是学习水土保持的,水土保持是个典型的应用科学,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研究方向,一个是土壤,一个是植被,一个是水利,而水土保持则是这三个的综合体。总的来说基本还是土地整治,环境之类的科学。所以对于土地整治我还是有些感性和理性认识的。 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课本是《自然地理学》,这本书是在我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十几年以后才看到的,然而其中系统化的理论使得我懂得了以前许多没有理顺的理论知识,解决了许多以前一直困惑的问题。该书说气候的本源不是大气本身,而是大洲和大洋,大气的的权重仅仅占 3% ,大洲和大洋的权重达到 97% 。这就告诉我们解决降水问题解决干旱问题的根本不在气候的大气本身,而在大陆,在于距离海洋的远近,当然大气流动的方向也是一个极端重要的因素。人要影响降雨,改变气候条件,根本出路在于大陆和大洋,简而言之是水和土地。 为什么大陆和大洋对于气候的影响远远大于空气呢?我们从根本上来分析。下面是 各种成分的 比热、 热容量 、导热系数 (W/m ℃)和导温系数 (cm2/s) 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的比热和热容量最大,土壤有机质的较大,粘土矿物和花岗岩的比热和热容量是水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空气 (20 ℃ ) 的比热和热容量的比热是水的四分之一,热容量是水的四千分之一。而水和空气的导热系数 (W/m ℃)和导温系数 (cm2/s) 则完全相反,水的导热系数在自然界很大,而导温系数很小,而空气的导热系数在自然界很小,而导 温系数很大,粘土矿物介于两者之间 ,当然金属的 导热系数 (W/m ℃)和导温系数都很大。 土壤成分 粘土矿物 土壤有机质 花岗岩 水 空气 (20℃) 冰 (0℃) 比热 (J/g℃) 0.75-0.96 2.50 0.837 4.18 1.003 2.101 热容量 (J/cm3℃) 2.048-2.424 2.708 2.177 4.18 0.001 1.900 导热系数 (W/m℃ ) 0.1880 4.0546 0.6281 0.0209 2.1736 导温系数 (cm2/s) 0.0070 0.0190 0.0015 0.1610 0.0120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吸收相同热量(太阳辐射)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升高很慢很小,而土壤和空气升温很快很高。这就必然形成土地和水域之间的温度差,这种温度差通过热交换对下垫面和近地层空气形成明显的影响,从而形成气压梯度差,形成风的机制。不管是海陆风,还是山谷风,还是湿地陆地风都是这个原理。在水平层面上形成风,而在垂直层面上形成乱流湍流。 而大地气温的垂直直减率是 0.65 ℃ /hm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如果地面温度是 30 ℃,那么要使得空气中的水凝结成冰块或者达到饱和状态,云的最高上限高度是 4650m 。所以实际上,在对流层中,云的绝大多数都在 6000m 以下。而 2000m 高的山可以使水气温度下降至少 13 ℃,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形成降雨的基本条件。据气象学说,迎风山地对降水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这主要是由于①原来空气层结是对流性不稳定或条件性不稳定的,风经过山地的机械阻障作用,引起气流的抬升运动,空气达到凝结高度后,在上述层结条件下,能加速上升运动的继续发展,凝云致雨;②当低压系统或锋面移到山地时,因地形的阻障作用,使低压系统或锋面移动滞缓,因而导致气旋雨或锋面雨雨时延长,强度增大;③当气流进入谷地时,由于喇叭口效应,引起气流辐合上升,如果空气潮湿,层结条件又适宜时,就会产生降水;④在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由于山坡南北增温情况不同,或由于谷底与山坡增温比谷上空气增温快,会产生局部热力对流,形成对流雨或雷暴雨;⑤气流经过崎岖不平的地形区域,因摩擦力的影响产生湍流上升运动,在其它条件适宜时,往往形成低层云或层积云,产生小量降水,如毛毛雨、小雨等。实际上,当云气团迎着山坡向上的时候,是绝热升高的降温过程,克服重力做功,自身温度降低所以很容易形成降雨,而在背风坡下降的时候是绝热下降,增温过程,形成的风也是焚风,干热无雨,破坏作用很大。所以,不仅大地的热容和比热对气候有重大形象,地形对于气候也有极端重要的影响,另外一个影响气候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风和风的方向。 在地球上,由于行星风总是从东面向西面吹拂的,所以住在东海岸的人就是最幸福的。特别是中国,常年都在季风的关照下生活,风把湿润的空气源源不断地从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送到中国大陆,形成持续不断的降雨,滋润了植物,形成它富饶的土地,形成几千年经久不衰的文明。而西海岸虽然可能距离海洋近在咫尺,却依然干旱无边,文明不在。地球上另外一个经久不息的风是从赤道吹向极地的热力循环风,这种风在高空的多,但是依然是我们人类丝毫没有开发的资源,这种风把热量和水气送往极地和大陆深处,但是很难形成降雨,只有在水气下沉回返的时候才能形成降雨。所以,在大陆北半球夏季形成的是东南季风,而在大陆南半球夏季形成东北季风。 我们就利用这种气候的大陆水域原理,风形成雨的原理和地形原理来构造我们的地球土地整治千年规划。 我的具体设想是这样:在澳大利亚的大陆,南北方向凿开一个宽 2 ~ 3km ,深度在海平面以下 50m 的大运河,把南北两端的海水连通起来,把凿河形成的大量的土方堆积在河的东面内陆中央,形成一个高在 1500m 左右的高山,在大陆中间造一个长宽各 30km~50km ,面积在 900~2500km 2 。这样做的结果就能够有效地形成大面积的蒸发区域,形成很有效的降水机制,这样一来,澳大利亚大陆内部可以形成大约几万平方公里的绿洲。 同样的规划也应用于非洲东海岸地区,可以向大陆深处开凿宽 2 ~ 3km ,深度在海平面以下 50m 的大运河,地点在温带,即南纬 0 ~35 ,每隔 300km 开凿一个,向内陆深入大约 500km 就可以解决非洲大陆的粮食问题。当然,非洲大陆东海岸周围的海拔提升太快,使得适合这个设想的地区大大减少。 对于中国,要想根本改变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的状况,除过南水北调工程外,还应当从渤海向山西北部地区开凿一条这样的大河,而且在内部修造一个大约 900km 2 的大湖。 这些湖泊和河道形成一个内陆蒸发带,当水汽上升的时候有可能形成降雨,把周围的土地浇灌,从而形成比较富饶的土地,养育许多人口。 当然,这个设想必须有一系列的高科技和产业化措施相配套。遇到的首要的一个问题是海水侵入内陆会形成盐碱化土地问题。由于海水成份复杂,形成的盐碱化土地的成份也复杂。这就要求至少有比较好的提炼技术,由于大陆自身实现了海盐的浓缩,所以,只要有先进的提炼和利用技术就能有效保证这一计划的实施。 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这样做形成的土方量实在太大,如何才能大规模少费力地搬运这些土方。其实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全世界现在大型挖掘机,装载机、汽车和传输带的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了。这个能力基本具备。 第三个问题是,到底这样做对于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如何?这个问题初步结论是好处大于坏处。具体还不是很清楚。 人类企图改变和控制气候,控制气象条件的欲望由来已久,然而通过改变大气环流,通过改变气象条件(比如人工降雨,击云防雹)对于气象的改变是局部的,是随机的,是有很多条件制约的。但是,从目前看,改变水域和陆地条件,增加内陆湿地面积不啻是一种最有效的办法。 请各位专家原谅和容纳我这种大胆狂妄的设想。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45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台湾灾民拒绝大陆活动板房告诉我们什么
王铮 2009-8-22 07:51
继台湾当地政府拒绝大陆派出直升机救灾后,大陆送出的 灾民急需的活动板房运抵台湾后,遭到了台湾南部灾民的拒绝。理由是担心这些来自大陆的活动板房可能甲醛超标。有人提供了甲醛超标的证据没有,未见报道。 台湾灾民拒绝大陆活动板房说明什么? 我必须首先承认,大陆这些年的产品往往有质量问题,有环境问题。有这个毛病,大陆方面应该注意提供质量报告。可是台湾灾民你们检查一下再说呀。 台湾人有一个词,叫矮化。由于大陆人对血浓于水的信仰,大陆人被矮化了。仿佛穷哥哥就想占富兄弟的便宜。看一看大陆新娘在台湾的待遇,谁矮化谁了?如果台湾新娘在大陆受到同样待遇,那才是民众的矮化。 古时候那个老头在去世时让儿子们折筷子,折完了他应该还说,筷子要放齐了才有团结的力量。一家人在一个村子里过日子,只有兄弟之间以信任和平等精神相互对待才能团结,才能在村子里自强自立,才能抗灾。老头死了,听不听由不得他,往往是媳妇们左右,妯娌不是姐妹。 大陆这边要反省。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皖南事变后,共产党确定的统一战线包括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这实际上生态系统中生物共生的原则。有节,包括不是急匆匆送东西去,别人不信你的质量,就先检查一下。统一战线这一套,好像马英九倒是学了对付大陆。 在生态系统里,一个拒绝合作的 population 是可悲的。台湾绿营人士要学一下生态学,大陆人士也要学一下生态学。 补充:今天看到《环球时报》,原来大陆援台的房材,几乎不涉及可能含甲醛的材料。让泛政治干扰的台南人,可悲。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4680 次阅读|11 个评论
希望政府全力帮助台湾的灾民
chile 2009-8-14 12:50
平时什么统战统一的,现在就是救人的时机. 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宣布,台湾需要什么就支援什么那? 尽管现在大陆也不少受灾严重,但是倾祖国人民人力物力,还是可以尽快救助些台南的百姓的. 海协会: 18家理事单位向台受灾同胞捐款逾亿元 香港: 港府拟拨5000万助台赈灾 李嘉诚捐赠1亿新台币 澳门: 各界踊跃向台湾灾区捐款 美国: 随时准备向台湾提供援助 李连杰: 紧急拿30万元赴台赈灾 公开受访为灾民发声 最新消息 中台办:大陆愿尽自己所能为台湾救灾提供协助 2009年08月14日 16:12 新华网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24 条 新华网北京8月14日电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负责人14日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陆方面高度关切台湾莫拉克风灾的救灾情况,根据昨晚台湾有关方面公布的救灾物资需求,中台办正在积极组织相关救灾物资,为台湾同胞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各种必要援助。 受8月8日莫拉克台风的影响,台湾遭受5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特别是台湾中南部地区损失惨重。 中台办负责人表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台湾灾情牵动着大陆同胞的心。连日来,中共中央台办、海协会、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中国红十字会以及有关地方党委和政府都在第一时间分别向台湾有关方面致电、致函慰问,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踊跃捐款,援助救灾。海协会首批18家理事单位捐款合计1.06亿元人民币和500万元港币,中国红十字会通过台湾红十字组织提供首批1500万元人民币人道救助资金,中国佛教协会、香港佛教联合会捐款500万元人民币和500万元港币,福建省红十字会、中国银联、中国侨联、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南航、东航各捐款100万元人民币,全国台企联和各地台商、台协也纷纷积极解囊捐助。所有这些,和去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时台湾同胞对大陆受灾同胞所展现出的深情厚谊一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该负责人表示,当前台湾的抢险救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据台湾媒体报道,目前岛内救灾急需特殊直升机、消毒水、氯锭、手动或自动消毒机、活动板房以及方便食品等。对此,大陆方面愿意尽自己所能提供协助。目前正透过海协会与海基会联系,准备向台湾方面提供台湾急需的救灾物资,也愿意派遣救援队、医疗卫生专家队伍和基建队伍参与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以协助台湾受灾同胞尽早脱离险境,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个人分类: 闲事太平|2148 次阅读|1 个评论
气候变暖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
fanxiaoyingz 2009-7-6 11:32
气候变暖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 我曾经和几个读博士的同学讨论气候变暖对我国气候的影响问题,大家各说各的,但是都不太全面。现在,夏日的热浪似乎胜过往年,由此我又想起了这个话题。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由于气候变暖会使得气温上升,大海的蒸发量有所增加,所以,相应的其它地区或者海洋的降雨量会相应增加。这意味着热带风暴将比以前更加频繁,强度也会比以往增加。也意味着大陆尤其是一年四季都是季风气候的中国大陆的降水量会增加,所以南方的灾害性天气会有较多的增加。 第二,气候变暖使得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更加明显,热季干旱现象更加明显,干旱面积比原来增加,可能从原来的暖温带秦岭以北向秦岭以南发展。按道理说,降雨量增加内陆应该更加湿润,但是具体情况应该相反。原因是什么?原因是由于高温蒸发量比原来增加的更多,高温使得空气的相对湿度很小,所以更加干燥,所以北方地区干旱时间会延长,干旱面积会增加,干旱灾难会加重,干旱引起的水源短缺会更加突出,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第三,气候变暖会使得北方和整个中国的降水变率大幅度增大,因而灾害性天气会大幅度增加。由于空中水汽很多但是没有条件形成降雨,但是一旦降雨的气压条件和气温条件形成,就立即会形成大幅度、大强度、大面积的灾害性降雨。所以形成泥石流、水土流失和混涝灾害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水灾和旱灾几乎同时大幅度增加,是必然趋势。 第四,气候变暖会使得温带的气温升高幅度比热带明显,造成温带气压和热带气压的压力差减小。这样一来从热带向温带输送水分的能力会大幅度减小。所以温带气候趋于更加干燥,而热带地区夏季的降水量反而会增加。 第五,气候变暖会使得季节交接时期的灾害性天气增加,而在夏季则干旱地区增加。由于温度高,空气相对湿度小,但是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大,所以在其后变换季节,当温度降低的时候,空气的相对湿度会陡然增大,形成暴雨。 第六,气候变暖使得冬季北方地区的空中水分增加,所以出现雨雪天气的概率增加。有可能冬季成为雨雪天气的多发期。因为雨雪增加,就有可能形成一种冬季反而更加寒冷的假象,而且雨雪地区因为北风吹拂的影响,雨雪带向南方推进,就象 2007 年末和 2008 年初一样。其实是冬季降雨带南移的结果。 第七,气候变暖会使得海平面上升,海洋面积增加,所以蒸发量增加,从而会使得全球的降雨量增加。这样,首先受害的地区是华北平原、江南平原。而东北平原可能在气候变暖中获利。 第八,气候变暖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热点地区会有一个较大的调整和变动。 以上所说,只是初步研究结果,希望大家多多参与讨论。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5106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起来寻找TEDx中国大陆演讲人
entropy 2009-5-10 09:11
一起来寻找TEDx中国大陆演讲人 By Oliver Ding May 2nd, 2009 Category: TEDx专题报道 本周我们发布一组有关 TEDx 的专题报道。这一次,让我们一起来寻找TEDx中国大陆演讲人。 我们将在今后通过TEDx栏目在TEDtoChina.com中发布全球各地的TEDx的最新消息,也会及时发布大中华地区TEDx活动的最新进展。我们也将为中国大陆地区组织本地TEDx活动的朋友,提供尽可能的支持。 如果你有意在中国大陆组织TEDx,请发邮件至TEDtoChina at Gmail dot com和我们联络。 ◎ 帮 TEDxTaipei 寻找演讲人 TEDxTaipei由台北的非营利机构BQ团队(The Big Question Conference)组织,他们将于2009年10月17-18日举行。BQ现在每月举行BQ Live活动,邀请本地演讲者进行18分钟的演讲。请参考本站文章《 BQ和TEDxTaipei 》,《 Idea的马戏团:TEDxTaipei四月沙龙演讲人故事 》。 TEDxTaipei是一个演讲型的TEDx活动。TEDxTaipei希望邀请几名来自中国大陆的演讲人,在会议上分享他们的创意人生。他们希望大家推荐以下几个领域的合资格的演讲人: - 社会创新者 ,社会企业家 - 设计师 - 技术专家 - 表演艺术家 - 环保人士,清洁能源从业者 - 互联网文化,媒体,Web2.0相关业者 - 建筑师 如果你发现身边的朋友属于上述领域,他们才华横溢,阅历丰富,见解独特,事迹感人,有许多故事值得分享,请推荐给我们。 ◎ 推荐演讲人给 TEDxShanghai(TEDx上海) 由 MK Media Productions 拍摄的上海照片,采用CC协议 TEDxShanghai由Chinameme组织,将于2009年6月15日在上海的 M1NT 举办。现在 www.TEDxShanghai.com 正在公开征集演讲人(中文演讲或英文演讲均可)。请直接在他们的网站上填写 演讲人推荐 表格。TEDxShanghai将安排20个演讲人,每个演讲人的演讲时间限制在10分钟。 ◎ 推荐演讲人给 TEDtoChina.com(TED中国粉丝团) 我们从TEDx官方那里获悉,目前已经有一些大陆的朋友在申请主办各地的TEDx活动。我们将在今后为大陆的TEDx活动主办者提供尽可能的协助。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开始建立TEDx中国大陆合资格演讲人数据库,欢迎大家推荐你身边的朋友给我们,今后我们会推荐给中国大陆各地的TEDx主办者。对于演讲人的选择,请参考《 谁能赢得TED大奖? 》中的部分文字: 谁能赢得TED大奖? (你有一个改变世界的愿望吗?) 我们在寻找发明家和创业家、设计师和艺术家、预言家和独行侠,以及守护者与布道者。 我们的获奖者个个天赋异禀,不过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致力于具有非凡潜力的事务,籍此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超越边界,助益于地球的未来。 整个TED社区将倾注各种资源,尽心尽力,帮助这些人开始他们梦寐已久的改变世界的旅程! 我们的获奖者必须具备如下特质之一: 独创性 或许他们创造了新的设备、系统或流程,能够改善数百万人的生活。或许他们是卓越的科学家,亦或简单、低成本技术的富于创意的设计师。 创意 他们或许是艺术家,通过分享情绪而凝聚人心。他们或许是影片制作人、陶艺师、画家、诗人、舞者、雕塑家、美容师以及讲故事的人。 远见 他们或许没有封锁可能性的力量,基于启迪心智的洞察,他们引领我们理解个人、宇宙的潜能和窘境。他们是今日世界的先知。 领导 他们或许吸引忠诚和尊敬。他们能赢得富有才华的同事和雇员的支持。他们能组建强有力的团队,达致出色的绩效。 布道 他们或许拥有过人的沟通技能,不论是面对面,还是通过互联网,不论是课堂,报纸,还是屏幕。他们连接寰宇与家庭。他们或许是教师、游吟诗人、街头公告员、社会活动家以及反对派。当他们写作和演讲的时候,他们改变人们的心智。 他们是TED社区的催化剂,启迪TED粉丝们行动起来,迎接他们的祈愿所带来的挑战。 这些虽然是TED大奖的选择标准,但是,它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TED大会的演讲人风格。我们也期望通过在中国大陆本地举行的TEDx活动,能够挖掘出足够优秀的创意中华儿女,有朝一日,他们也可以走上全球TED大会的演讲台。 你可以发邮件给我们TEDtoChina at gmail dot com,或者在你的blog上直接推荐,而后链接到这个贴子。 题图图片 题图图片为 http2007 发布在 Flickr上 的照片。 您可以通过RSS阅读器 订阅 TED中国粉丝团的文章: http://www.tedtochina.com/feed/ 欢迎发表评论,参与TED中国粉丝团的 讨论组 ,或者 在 twitter 上面 follow 我们。 参与越多,您也会学到更多。 Tagged as: TEDx ONE RESPONSE est on May 2nd, 2009 at 2:05 pm : 有没有人来TED讲讲科学发展观? XD
3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陆与台湾的两种“礼遇”
jxz1963 2008-10-21 14:35
大陆与台湾的两种礼遇 刚才见到凤凰网上报道的中国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先生因在台湾参加一个学术交流活动时,被台湾绿营支持者推倒在地,当张铭清准备乘车离开时,有台独分子甚至跳上张铭清的座车车顶狂踩,试图阻止张铭清离开。另据消息称张铭清后脑勺被打,连眼镜都被推飞了出去。而台湾民进党立委叶宜津在立法院公然叫嚣,对敌人不必客气。 回想前几年多次来大陆访问的原国民党主席连战,以及宋楚瑜、郁慕明等访问大陆各地时,大陆国人给予的高规格礼遇。而今的台湾台独分子给中国海协领导人的这种礼遇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这还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吗? 我们不禁要问:台湾人为何这么仇视中国大陆民众呢? (转载)张铭清被台独分子推倒追打眼镜飞出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撰稿人周先报道 : 据台湾中天电视台 21 日报道,抵台进行学术交流的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 21 日上午在台南市安平古堡参观时,被绿营支持者推倒在地,当张铭清准备乘车离开时,有 台独 分子甚至跳上张的座车车顶狂踩,试图阻止张铭清离开。另据台湾 TVBS 电视台消息,张铭清后脑勺被打,连眼镜都被推飞了出去。 台独分子的暴力行径竟然得到民进党的鼓励,民进党立委叶宜津在立法院公然叫嚣,对敌人不必客气。 台当局 行政院长 刘兆玄在第一时间接获通报后相当震惊,公开谴责暴力。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则表示,任何民主社会都不允许暴力。
个人分类: 我的评论|361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