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大陆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大陆

相关日志

[转载]人类简史(16)
罗非 2017-6-15 08:55
  第四章   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在认知革命前,所有人类物种都只住在亚非大陆上。确实,他们也曾靠着游泳或是扎些简单的木筏,抵达少数的邻近岛屿。像是弗洛里斯岛,早在 85 万年前便已有人居住。但当时他们还没办法冒险前往远洋,没人到过美洲或澳大利亚,也没人到过像日本、中国台湾、马达加斯加、新西兰和夏威夷之类较远的岛屿。   海洋所阻绝的不只是人类,还有许多亚非大陆上的动植物都到不了这个 “ 外面的世界 ” 。因此,在像澳大利亚和马达加斯加这些远方的大陆和岛屿上,该地的生物群独自演化了数百万年,于是无论外形和天性都和它们的亚非远亲相当不同。起初,地球可分为几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各由独特的动植物组成。但这种情形即将因为智人而画下句点。   在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得到新的技术、组织能力甚至是眼界,能够走出亚非大陆,前往外面的世界。他们的第一项重大成就,就是在大约 45000 年前殖民澳大利亚。为解释这件事,专家学者煞费苦心。想到达澳大利亚,人类得跨过许多海峡,有些宽度超过 100 公里,而且抵达之后,他们还得几乎立刻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   最合理的理论认为,大约 45000 年前住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智人发展出了第一个能够航海的人类社会 ( 印度尼西亚群岛由亚洲大陆向外延伸,每个岛屿间只有狭窄的海峡相隔 ) 。他们学会了如何建造及操纵能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开始前往远洋捕鱼、贸易、探险。这给人类的能力及生活形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他能够进到海里的哺乳类动物,都是经过长期演化发展出专门的器官和符合流体力学的身形,才能进到海里 ( 像是海豹、海牛、海豚等等 ) 。然而,印度尼西亚的智人祖先就是在非洲草原上的猿类,既没有长出鳍,也不用像鲸鱼一样等着鼻孔一代一代慢慢移到头顶去,而是做出船来,并学习如何操纵。正是这些技能让他们能够移居澳大利亚。   确实,考古学家到现在还没找到 45000 年前的筏、桨或是渔村 ( 而且远古的印度尼西亚海岸线现在深深沉在 100 米的海面下,要寻找也十分困难 ) 。但还是有些可靠的间接证据可以支持这种理论,其中之一就是在智人移居澳大利亚后的数千年间,智人还殖民到了澳大利亚北方许多独立的小岛上。其中像是布卡岛 (Buka) 和马努斯岛 (Manus) ,距离最近的陆地也要两百公里远。如果没有先进的船只、高明的航海技术,很难相信有人能够前往马努斯岛殖民。正如前面提到的,我们也有证据证明当时像是在新爱尔兰岛和新不列颠岛之间有定期的海洋贸易。 17 新的航海技能并不只限于西南太平洋,大约在 35000 年前就有人类抵达日本,而在大约 30000 年前就有人抵达中国台湾。对这两者而言,殖民者都得越过广阔的海洋,而这在先前的几十万年间都还是不可能的任务。   在历史上,人类首次抵达澳大利亚绝对算是大事一件,重要性不亚于哥伦布抵达美洲或是阿波罗 11 号登上月球。这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离开亚非大陆生态系统,也是第一次有大型陆生哺乳动物能够从亚非大陆抵达澳大利亚。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类先驱究竟在这片新世界做了什么。   狩猎采集者首次登上澳大利亚海滩的那一刻,就正式在这片大陆登上食物链顶端,也从此成为地球史上最致命的生物物种。   在这之前,虽然人类有些创新的调整和作为,但他们对环境还没什么太大的影响。虽然他们能够迁移到各种不同地点,而且成功适应当地环境,但并不会大幅改变新的栖地环境。而这些前往澳大利亚的移居者 ( 其实是征服者 ) 所做的不只是适应当地环境,而是让整个澳大利亚生态系统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人类首次登上澳大利亚沙滩,足迹随即被海浪冲走。但等到这些入侵者进到内陆,他们留下了另一种足迹,而且再也洗刷不去。他们推进的时候,仿佛进到奇特的新世界,满眼是从未见过的生物。有 200 公斤重、 2 米高的袋鼠,还有当时澳大利亚最大型的掠食者袋狮 (marsupial lion) ,体形就像现代的老虎一样大。树上有当时大到不太可爱的无尾熊 ; 平原上则有不会飞的鸟在奔驰,体形足足是鸵鸟的两倍 ; 至于在灌木丛里,则有像恶龙般的蜥蜴和蛇,发出咝咝声地滑行。森林里则有巨大的双门齿兽 (Diprotodon) 在游荡,外形就像袋熊,不过体重足足有两吨半。除了鸟类和爬行动物之外,澳大利亚当时所有的动物都是像袋鼠一样的有袋动物,会先生下幼小、无助、就像胚胎一样的年轻后代,再在腹部的育儿袋中哺乳照顾。有袋哺乳动物在非洲和亚洲几乎无人知晓,但它们在澳大利亚可是最高的统治阶级。   但不过几千年后,所有这些巨大的动物都已消失殆尽。在澳大利亚当时 24 种体重在 50 公斤以上的动物中,有 23 种都惨遭灭绝, 18 许多比较小的物种也从此消失。整个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食物链重新洗牌,这也是澳大利亚生态系统数百万年来最重大的一次转型。智人是不是罪魁祸首 ?
个人分类: 科普|12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星有气尾的新证据:地球将氧气送到月球
热度 2 杨学祥 2017-2-5 07:19
行星有气尾的新证据:地球将氧气送到月球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太阳风不仅使彗星产生彗尾和地磁场产生磁尾,而且使行星产生“气尾”,并推动地核南北漂移,形成大陆在两极分别集中成为原始古陆。一项新研究显示,亿万年以来,地球还在源源不断地将另一种生命的痕迹送到月球表面:氧气。这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新证据。 地球将氧气“送到”月球 作者:唐一尘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 2017/2/4 14:52:30 1969 年至 1972 年, 12 位宇航员将足迹印在了月球上,但一项新研究显示,亿万年以来,地球还在源源不断地将另一种生命的痕迹送到月球表面:氧气。 日本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天文学》上报告说,太阳风把地球氧气“吹到”了距离地球约 38 万公里的月球。研究人员表示,在过去 24 亿年,约有 4 万亿万亿万亿氧原子被嵌入月球土壤,但这并未让在这颗星球上居住更便宜。 研究人员对日本月球探测卫星“月亮女神”所获数据的分析显示,当太阳、地球与月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附近带电荷的氧离子明显增多。他们认为这些氧气就是受太阳风影响,从地球大气层中被“吹”到月球的。这是首次发现有地球氧气到达月球。 由于地球为月亮输送氧气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研究人员指出,这些早期的氧离子最可能来源于地球臭氧层,在这里,某些长波日光将臭氧分解为氧分子和单个原子。之后,单个原子被更高层大气过滤,之后“逃逸”到太空。因此,对现在月球上的一些痕迹进行分析,也许可以推断出远古时期地球大气层的一些特征。 此前研究发现,太阳会发出被称作太阳风的高速粒子流,它会把地球大气层中一些成分“吹”离地球。由于月球在绕地球旋转时,每个月总有几天会正好处在太阳风“吹拂”地球的下风口,有研究认为,在月球上发现的一些证据说明曾有地球上的氮气等气体被“吹”到了月球。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2/367101.shtm 行星与空间的物质交换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 2005-2-12 行星与空间的物质交换 行星有气尾的新证据                 杨学祥 摘要:太阳风不仅使彗星产生彗尾和地磁场产生磁尾,而且使行星产生“气尾”。彗星的物质损失和行星的大气损失同样起源于太阳风的作用。就行星大气散失速度的变化快慢而言,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新的证据表明,行星与太空之间的物质交流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行星在接受陨石轰击的过程中不断增大自己的质量和体积,同时也在太阳斥力作用下向空间不断喷射细微粒子。后一种过程与彗星不断丢失质量类似。 关键词:彗尾,磁尾,“气尾”,太阳风,土星环,尘埃流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卡西尼”号探测器又有一项惊人发现,土星周围一个土星光环经常喷出尘埃流,尘埃流在不断地飞向开放太空。 分析收集的资料表明,粒子直径从 2 至 50 纳米不等,粒子飞行速度超过 100 千米 / 小时,尘埃源是土星光环 A 。因太阳辐射而带电的细微粒子偏离土星磁场,然后在电磁力作用下粒子好像子弹一样射入太空中。 关于土星会喷射尘埃这一点,科学家原先就知道,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喷发的粒子会如此微小并以这样的高速运动。值得一提的是,“卡西尼”号探测器上传感器首次记录到尘埃流作用是在 2004 年 1 月 15 日,当时“卡西尼”号位于距土星约 7000 万千米的地方,而现在尘埃流的“撞击”已经变得越来越强烈 。 新的证据表明,行星与太空之间的物质交流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行星在接受陨石轰击的过程中不断增大自己的质量和体积,同时也在太阳斥力作用下向空间不断喷射细微粒子。后一种过程与彗星不断丢失质量类似。 彗星的质量是如何逐渐消失的?彗星的轨道是扁长椭圆形、抛物线乃至双曲线。显然,沿抛物线或双曲线轨道运动的彗星是非周期彗星,它们会一去不返、逃离太阳系。椭圆轨道偏心率很大的彗星,其公转周期也很长,要几百年乃至几万年才回归太阳系一次,在人类文明史中只有短周期的彗星(公转周期小于 200 年)才被多次观测到。 肉眼看见的亮彗星,可从形态特征上分为三部分:彗核、彗发、彗尾。彗星头部(彗头)中央的亮点称为彗核。彗发是彗核周围延展相当大范围的朦胧大气。彗尾是从彗头往背向太阳方向延伸很长的淡淡光带。一颗彗星在绕太阳公转中,其亮度和形态随它离太阳远近(日心距)而变化。当彗星离太阳很远时(大于 4 天文单位),只是很暗的星点状,这主要是赤裸的彗核,或许还有未很好发育的彗发。随着彗星走近太阳,亮度增强,到离太阳约 3 天文单位时,彗发开始发展,更近太阳时,彗发变大变亮。到离太阳约 1.5 天文单位时,彗发的半径可达 10 一 100 万公里。再近太阳时彗发略变小些。彗星过近日点后,随着它远离太阳,彗发也逐渐变小到消失。彗星从远处走到离太阳约 2 天文单位时,开始生出彗尾。随着彗星走近太阳,彗尾变长变亮。彗星过近日点后,随着远离太阳,彗尾逐渐减小到消失。彗尾最长时达上亿公里,个别彗星的彗尾长达 3 亿 2 千万公里,超过太阳到火星的距离。 有两种常见的彗尾类型:等离子尾和尘埃尾。究竟彗尾是怎样形成呢? 17 世纪时,牛顿认为彗尾是由于光的斥力作用,即太阳辐射压力。后来发现太阳风是彗星产生彗尾的主要作用力。所谓太阳风就是太阳向外喷射出的高能粒子流,太阳风的平均速度是每秒 300 ~ 500 千米,对彗星造成强大的推斥力。直径小于 0.3 微米的宇宙微粒被太阳辐射吹走而离开太阳系。太阳辐射及太阳风就是促成彗尾形成的两股原动力,所以彗尾要在彗星接近太阳时才出现,彗尾的方向永远背向太阳。当轨道偏心率极大的彗星向太阳靠近时,太阳风和太阳辐射将彗发物质吹走,形成背光的彗尾;当彗星向离开太阳的方向运动时,彗发和彗尾收缩。彗星每靠近太阳一次,就失掉相当大数量的质量,相当于彗星质量的 0.1% 到 1% 。显而易见,短周期彗星的生命时期是短暂的。彗核表面物质在接近太阳时不断转变为彗发和彗尾,被太阳风吹散到太空 。 太阳风有一个伴生磁场。受磁场的影响,当太阳风以全速围绕彗星运行时,离子化的彗星分子使太阳风磁场线在彗星附近减慢下来,于是引起磁场线环绕着彗核运动,从而导致离子尾的形成。离子化的分子被太阳风吹刮到背太阳的方向,不过在靠近彗核的地方,由于受来自太阳风磁场的影响,等离子尾是附着在近核区的。当太阳风磁场极性改变时,等离子尾与近核区的磁性连接中断,老的等离子尾分离,新的等离子尾形成 。这与土星环的尘喷过程极为相似。 类比于彗星质量的消失,我们可以模拟出行星大气的消失过程。当轨道偏心率较大的行星向太阳靠近时,太阳风和太阳辐射将一部分大气物质吹走,形成背光的“气尾”;当行星向离开太阳的方向运动时,“气尾”收缩。行星每靠近太阳一次,就失掉相当大数量的大气质量。这是近日行星原始大气完全丧失殆尽的原因,也是水星和火星的大气非常稀薄的原因。因为在近日行星中,水星与火星的轨道偏心率最大,分别为 0.206 和 0.093 ;而地球的偏心率较小,为 0.017 ,金星的偏心率更小,为 0.007 。显然,近日行星的大气密度与其轨道偏心率成反比。类比与彗星的大气散失,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近日行星中轨道偏心率大的行星大气散失的比较多,大气非常稀薄 。原苏联“福波斯” 2 号探测器发现,在火星黑夜的一侧现在仍有大量氧气向宇宙流失 。这一事实证明了火星背光气尾的存在。由以上推理可知,公转轨道偏心率很大的火星向太阳靠近的时候,背光“气尾”变长且质量损失变大;远离太阳的时候,背光“气尾”变短且质量损失减少。 行星的轨道偏心率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地球的轨道偏心率有 10 万年的变化周期,最大值为 0.0607 ,最小值为 0.0005 。因此,在轨道偏心率最大时,地球大气散失较多,空气稀薄使保温性变差,因而使降温幅度变得更大,这就使地球气候的近 10 万年变化周期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意味着地球大气的密度随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大而变小,由此产生的氧气和臭氧的减少或消失可引发大规模的生物灭绝。火星探测发现的过氧化氢表明太阳风的直接轰击可破坏臭氧。美国空间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火星大气层中第一次发现了过氧化氢。科学家指出,这种化合物有剧毒,几乎可以导致任何生物死亡,也许这就是造成火星大气及其表面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原因。科学家指出,过氧化氢在火星大气中的含量并不大,大概相当于地球大气中臭氧的含量。但是,过氧化氢却是造成火星大气充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没有过氧化氢的话,火星大气中应该有至少 10% 的氧气 。 土星周围一个土星光环经常喷出尘埃流,尘埃流在不断地飞向开放太空。“卡西尼”号探测器这一项惊人发现为行星的气尾形成和大气流失提供了新证据 。 参考文献 1 .土星探测器发现其会喷射尘埃 速度超 100 千米。 http://www.sina.com.cn 2005 年 02 月 07 日 09:54 每日新报 http://tech.sina.com.cn/d/2005-02-07/0954525983.shtml 2 .杨学祥 , 陈殿友 .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 85-89 3 .杨学祥 , 陈殿友 , 宋秀环 . 太阳风、地球磁层与臭氧层空洞 . 科学( ScientificAmerican 中文版) , 1999, ( 5 ): 58~59 4 .杨学祥 , 陈殿友 . 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 . 地质论评 , 1999, 45 (增刊): 33~42 5 .杨学祥 . 地磁层和大气层漏能效应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 1999, 5 ( 9 ): 1170~1171 6 .杨学祥 , 陈殿友 . 地磁场强度的轨道调制与自然灾害周期 . 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2000.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2000. 307 7 .杨学祥 , 陈殿友 .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20 ( 3 ): 39~48 8 . Yang, Xuexiang, Chen Dianyou, Gao Yanwei, Su Hongliang and YangXiaoying, et al, Geophysical and Chemical Evidence in the Depletion of Ozone.J. Geosci. Res. NE Asia,1999, 2 (2): 121~133 9 .石头 . 火星发现神秘剧毒物质 揭开没有生命存在之谜? http://tech.tom.com 2004 年 03 月 02 日 07:28http://tech.tom.com/1121/1122/200432-84310.html 10 .杨学祥 . 轨道偏心率、臭氧洞、地磁强度与气候变化。光明观察。 2004-3-16 ,总 127 期, http://www.gmw.com.cn/3_guancha/2004-3/16/1080001.htm 11 .杨学祥。星空探秘释疑: 彗尾、磁尾与“气尾”。 5-26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69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4933.htm 地磁减弱和灾害频发的关系 我们在 2011 年撰文指出,地磁场对大气层有保护作用。臭氧层和电离层吸收太阳紫外线、 X 射线和γ射线,同时也吸收太阳辐射能的 9% 。在地磁极性转换时期,地磁强度变弱甚至完全消失,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直射地表,破坏大气层和臭氧层,造成大量气体逃离大气层。这是地磁减弱、臭氧含量降低、地表增温和生物灭绝一一对应的原因。有证据表明,地磁减弱时期就是火山活动强烈时期,并发生相应的生物灭绝事件。 地磁减弱与太阳风的关系 地磁减弱导致臭氧浓度减少。从春分到秋分,是北极的极昼。春分( 3 月 20-22 日)到夏至( 6 月 21-22 日),北极的极昼使太阳对北极的辐射逐渐增强,太阳风和光压压缩地球磁层和大气层,容易产生北极的臭氧洞,在背光一面的南极形成地磁层的磁尾和大气的气尾,大气由北半球向南半球流动;同样,从秋分到春分,是南极的极昼。秋分( 9 月 22-24 日)到冬至( 12 月 21-23 日),南极的极昼使太阳对南极的辐射逐渐增强,容易产生南极的臭氧洞,大气由南半球向北半球流动。这样就形成了大气的全球对流系统和极地大气涡旋。由于地球近日点在 1 月 3 日 或 4 日,远日点在 7 月 2 日 或 3 日,这使大气北流的强度大于南流的强度,南北半球之间的大气交换在大气高层非常强烈。潮汐南北震荡增强了大气的全球对流循环,这是南极比北极更容易出现臭氧洞的原因,也是臭氧洞季节性变化的原因。因此, 臭氧浓度减少在南北两极周期性地轮流出现。地磁减弱导致更多的太阳高能粒子进入大气层,减少臭氧浓度。 地磁减弱导致大气损耗。当轨道偏心率较大的行星向太阳靠近时,太阳风和太阳辐射将一部分大气物质吹走,形成背光的“气尾”;当行星向远离太阳的方向运动时,“气尾”收缩。行星每靠近太阳一次,就失掉相当多的大气质量。近日行星中,水星与火星的轨道偏心率最大,分别为 0.206 和 0.093 ,地球的偏心率为 0.017 ,金星的偏心率为 0.007 。近日行星的大气密度与其轨道偏心率成反比,因此,近日行星中轨道偏心率大的行星大气散失比较多,大气非常稀薄。大气层可以保持地表的气温,大气的流失降低地表气温,这是 10 万年冰期周期与地球轨道偏心率 10 万年变化周期对应的原因,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范围为 0.017~0.067 ,在偏心率最大时对应冰期的出现。地磁场阻止太阳风进入大气层,对地球大气有保护作用,地磁场减弱可导致太阳风侵袭地表并加快大气逃逸。 电离层吸收太阳能量的 7% ,臭氧层吸收太阳能量的 2% 。地球磁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抵御太阳的高能粒子流即太阳风侵袭,如果地磁减弱,太阳的粒子流会更多地进入地球大气层,消耗两极的臭氧,并导致大气向空间流失。同时,地磁层的减弱和臭氧层的破坏使更多太阳辐射热量进入地球,增强气候的暖化,而热量首先要集中进入两极地区,北极和南极大陆边缘的海冰因此会大量融化,大洋中的海水增加,当洋壳由于海水增加、压力加大而下降,会压迫洋壳下软流物质向大陆运动,使大陆边缘上升;反之,当洋壳由于海水减少而上升时,大陆下软流物质向洋壳运动,使陆缘下降,整个地球板块类似跷跷板运动,从而促使地震发生,并使地震带集中在海陆交界的地区。 参考文献 杨冬红 , 杨学祥 . 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 . 世界地质 ,2011, 30 (3): 474~480 Yang D H,Yang X X. Relationship of frequent disasters with geomagnetic weakening (inChinese). Global Geology, 2011, 30 (3):474~480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 财 . 2006.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1(3): 1023~1027 Yang D H, Yang X X, Liu C. 2006. Global low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 Indonesia.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1(3): 1023~1072 杨冬红 .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 . 长春 :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Yang Dong-hong. 2009. Tidal Periodicity and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s Prediction . . Changchun : 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 2011a.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54 ( 4 ): 926-934 Yang D H, Yang DB, Yang X X. 2011b.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Chinese), 54(4): 926~934 杨冬红 , 杨学祥 . 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8 ( 1 ): 58-70 。 Yang D H, Yang X 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variation of Earth ’ 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8 ( 1 ): 58-70. 矛盾的事实与可疑的推论:创新要盯住国际科学前沿 (2007-12-03 07:04:47) 标签: 知识 / 探索 科学 矛盾的事实与可疑的推论:创新要盯住国际科学前沿 杨学祥,杨冬红 在 11 月 29 日 的《自然》杂志上,国际科学家小组发表了一年来利用欧空局( ESA )“金星快车”( VenusExpress )进行观测的成果,总共九篇论文。在这些论文中,天文学家描述了金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如何成为炙热的“炼狱”( 457 摄氏度 左右),以及首次确定金星闪电等研究成果。 45 亿年前,金星曾与地球拥有相同的半径、质量、密度和化学组成,只不过地球发展出了稳定的适合生命存在的大气,而金星却在大量二氧化碳的笼罩下面目全非。最新的研究发现,金星上由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造成的剧烈温室效应致使太阳粒子不断侵蚀其大气层,自转速度逐渐变慢,气温持续升高,最终导致表面的水被完全蒸发和剥离,随风而逝(这是一个“正反馈”恶性循环过程),而留给金星的是强力飓风和频繁闪电的破坏和蹂躏。科学家利用金星快车的 VIRTIS 红外分光计,对金星的大气进行了三维探测,弄清了金星大气循环流动的画面——赤道气流汹涌,往两极趋于平缓,但有多个互不干扰的流动层。极地有标志性的涡流。而在这些气流之上,金星的上层大气从近日区域向该行星的阴暗面流动。 Taylor 评价说,金星快车的首年探测让科学家开始认识金星的水分和其他化学物质的消逝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首次发现金星上相对而言的重元素——氧在大量消失,速度大约是氢的一半,比地球上的氧元素流失更快。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金星更接近太阳,缺乏能够避免太阳风侵蚀的磁场,以及自转比地球慢得多(周期为 243 天)。而正是这些因素让金星在太阳系形成后的最初十亿年里失去了大量的水 。(科学网 任霄鹏 / 编译)(《自然》( Nature ), v450 p633-662 , Venus Express international team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11 月 29 日 消息,据英国《独立报》报道,金星是一个没有水,灼热的高温足以将铅熔化的世界。然而金星可能曾是一颗与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在那儿,浩瀚的海水可能曾支持过生命。科学家通过对欧洲“金星快车”探测器收集的资料进行的详细分析显示,常常被视为地球的“孪生兄弟”的金星变得不适合生存,成为炙热的“炼狱”( 457 摄氏度 左右),其实是因为一系列的偶然事件。科学家已证实,金星和地球之间的相似之处被前者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遮盖了,这次变化导致了金星上海洋的消失,充斥着二氧化碳的大气和失控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引起严重的全球变暖。牛津大学的佛瑞德 - 泰勒教授说:“现在,有关金星上的气候为何与地球有如此大的差异已经弄清楚了,这两颗行星在其他方面却极为相似。”在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它的质量、半径、密度和化学组成方面,金星是最接近地球的行星。金星在其缓慢的自转速度方面不同 (243 天一圈 ) ,很难想象这两种气候到底有多大差异。泰勒教授说:“这些差异不仅是因为金星更接近太阳。现在,我们知道,缺乏一种保护性磁场和不同的行星自转速度也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我们在地球上观测到的多数大气作用发生在金星上的速度要快得多。我们的新数据让我们能构建一种设想,在这一设想中,刚开始的时候金星就像地球一样,这可能包括一个适合居住的环境,数十亿年前,后来演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形。”“金星快车”已证实,磁场的缺乏让金星易受太阳风的袭击,具有“剥离水”特性的太阳风是将水分子一分为二并让水中必需的氢逃进太空的高速电离子流。地球上的海洋曾在诱捕二氧化碳作为碳酸盐岩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金星上,二氧化碳已被释放进大气,引起一场失控的温室效应,使得表面温度平均高达大约 450 摄氏度 。泰勒教授表示,来自“金星快车”的这些最新成果刊登在《自然》杂志上,它们表明,大气是一种汹涌的三维结构,从金星的赤道到两极可以被分成 4 个重要部分。它们还显示,金星经历了闪电袭击,而且可能甚至比地球上的闪电袭击更频繁,这对金星大气的化学成分有着重要的暗示。自 1962 年美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测器“水手 -2 ”号 (Mariner 2) 以来,已有 30 多艘宇宙飞船造访过金星。“金星快车”携带有科学仪器,负责监控一组现象,比如大气中富含水蒸汽以及任何磁场的力量。其中最大的一个谜是金星是如何失去水的,尽管保护性磁场的缺乏暗示它与太阳风有关。帕萨迪那加州理工学院的安德鲁 - 英格索尔说:“因为金星在许多方面接近地球,似乎这两颗行星在开始时是一样的。金星肯定曾有过丰富的水资源,但不知为什么消失了。这种逃逸机制可能与太阳风有关,这种源自太阳的电离子流将原子和离子剥离了大气。但详细情况是对立的 。” “金星快车”已证实,磁场的缺乏让金星易受太阳风的袭击,具有“剥离水”特性的太阳风是将水分子一分为二并让水中必需的氢逃进太空的高速电离子流。地球上的海洋曾在诱捕二氧化碳作为碳酸盐岩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金星上,二氧化碳已被释放进大气,引起一场失控的温室效应,使得表面温度平均高达大约 450 摄氏度 。问题是,太阳风为什么只剥离氢而不剥离氧和碳?事实上,水星和火星上的大气都非常稀薄,大气中的碳、氢、氧都被太阳风剥离掉了。 研究表明,太阳风不仅使彗星产生彗尾和地磁场产生磁尾,而且使行星产生“气尾”。彗星的物质损失和行星的大气损失同样起源于太阳风的作用。由于地球磁场可以使地球大气免受太阳风的直接轰击,因而地磁场对地球大气有保护作用。就行星大气散失速度的变化快慢而言,地磁场的强度变化和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 美国“机遇”号火星车 2004 年的探测结果显示,现在干燥寒冷的火星,历史上也许有过一番海涛拍岸的景象,火星表面过去可能部分为咸海所覆盖。如此浩翰的大海现在究竟在哪里?这一番“沧海桑田”的变化原因何在?日本科学家不断对此发表看法 。 火星的大海和大气为什么消失?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水谷仁教授认为,金星过去也曾有水,但由于它离太阳太近,及大气中高浓度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金星表面温度极高,水因此被全部蒸发,消失在茫茫的宇宙,而火星水的消失好像和金星不太一样。磁场毁坏在火星水的消失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磁场好比盾牌,挡住了太阳向地球倾注的高能粒子,防止太阳风暴直接光临大气层和地面。现在的火星虽然还有很强的磁场,但已经没有像地球这样的规模。火星磁场大概在 30 多亿年前伴随火星内部的冷却凝固而逐渐被毁坏,使火星难以避免太阳风暴的全面袭击,大气中的水蒸气因此被分解为氢和氧,消失在茫茫宇宙。原苏联“福波斯” 2 号探测器发现,在火星黑夜的一侧现在仍有大量氧气向宇宙流失。科学家根据有关数据推测,过去火星的大气压曾是目前地球大气压的近 3 倍,而现在只有地球的五十分之一。海水可以变成蒸汽,又可以分解为氢和氧。火星大气的消失过程是问题的关键。 彗星的质量如何逐渐消失? 彗星的轨道是扁长椭圆形、抛物线乃至双曲线。显然,沿抛物线或双曲线轨道运动的彗星是非周期彗星,它们会一去不返、逃离太阳系。椭圆轨道偏心率很大的彗星,其公转周期也很长,要几百年乃至几万年才回归太阳系一次,在人类文明史中只有短周期的彗星(公转周期小于 200 年)才被多次观测到。 肉眼看见的亮彗星,可从形态特征上分为三部分:彗核、彗发、彗尾。彗星头部(彗头)中央的亮点称为彗核。彗发是彗核周围延展相当大范围的朦胧大气。彗尾是从彗头往背向太阳方向延伸很长的淡淡光带。一颗彗星在绕太阳公转中,其亮度和形态随它离太阳远近(日心距)而变化。当彗星离太阳很远时(大于 4 天文单位),只是很暗的星点状,这主要是赤裸的彗核,或许还有未很好发育的彗发。随着彗星走近太阳,亮度增强,到离太阳约 3 天文单位时,彗发开始发展,更近太阳时,彗发变大变亮。到离太阳约 1.5 天文单位时,彗发的半径可达 10 一 100 万公里。再近太阳时彗发略变小些。彗星过近日点后,随着它远离太阳,彗发也逐渐变小到消失。彗星从远处走到离太阳约 2 天文单位时,开始生出彗尾。随着彗星走近太阳,彗尾变长变亮。彗星过近日点后,随着远离太阳,彗尾逐渐减小到消失。彗尾最长时达上亿公里,个别彗星的彗尾长达 3 亿 2 千万公里,超过太阳到火星的距离。 究竟彗尾是怎样形成呢? 17 世纪时,牛顿认为彗尾是由于光的斥力作用,即太阳辐射压力。后来发现太阳风是彗星产生彗尾的主要作用力。所谓太阳风就是太阳向外喷射出的高能粒子流,太阳风的平均速度是每秒 300 ~ 500 千米,对彗星造成强大的推斥力。太阳辐射及太阳风就是促成彗尾形成的两股原动力,所以彗尾要在彗星接近太阳时才出现,彗尾的方向永远背向太阳。当轨道偏心率极大的彗星向太阳靠近时,太阳风和太阳辐射将彗发物质吹走,形成背光的彗尾;当彗星向离开太阳的方向运动时,彗发和彗尾收缩。彗星每靠近太阳一次,就失掉相当大数量的质量,相当于彗星质量的 0.1% 到 1% 。显而易见,短周期彗星的生命时期是短暂的。彗核表面物质在接近太阳时不断转变为彗发和彗尾,被太阳风吹散到太空 。 行星的大气是如何消失的? 类比于彗星质量的消失,我们可以模拟出行星大气的消失过程。当轨道偏心率较大的行星向太阳靠近时,太阳风和太阳辐射将一部分大气物质吹走,形成背光的“气尾”;当行星向离开太阳的方向运动时,“气尾”收缩。行星每靠近太阳一次,就失掉相当大数量的大气质量。这是近日行星原始大气完全丧失殆尽的原因,也是水星和火星的大气非常稀薄的原因。因为在近日行星中,水星与火星的轨道偏心率最大,分别为 0.206 和 0.093 ;而地球的偏心率较小,为 0.017 ,金星的偏心率更小,为 0.007 。显然,近日行星的大气密度与其轨道偏心率成反比。类比与彗星的大气散失,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近日行星中轨道偏心率大的行星大气散失的比较多,大气非常稀薄 。原苏联“福波斯” 2 号探测器发现,在火星黑夜的一侧现在仍有大量氧气向宇宙流失 。这一事实证明了火星背光气尾的存在。由以上推理可知,公转轨道偏心率很大的火星向太阳靠近的时候,背光“气尾”变长且质量损失变大;远离太阳的时候,背光“气尾”变短且质量损失减少。 行星的轨道偏心率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地球的轨道偏心率有 10 万年的变化周期,最大值为 0.0607 ,最小值为 0.0005 。因此,在轨道偏心率最大时,地球大气散失较多,空气稀薄使保温性变差,因而使降温幅度变得更大,这就使地球气候的近 10 万年变化周期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意味着地球大气的密度随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大而变小,由此产生的氧气和臭氧的减少或消失可引发大规模的生物灭绝。火星探测发现的过氧化氢表明太阳风的直接轰击可破坏臭氧。美国空间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火星大气层中第一次发现了过氧化氢。科学家指出,这种化合物有剧毒,几乎可以导致任何生物死亡,也许这就是造成火星大气及其表面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原因。科学家指出,过氧化氢在火星大气中的含量并不大,大概相当于地球大气中臭氧的含量。但是,过氧化氢却是造成火星大气充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没有过氧化氢的话,火星大气中应该有至少 10% 的氧气 。 行星磁尾的形成和作用 地球有相当强烈的磁场,研究地球磁场的结果表明,围绕地球存在着一个地磁场,磁力线就从一极出发通向另一极,磁针在地面上任何一点所指的方向,就是磁针所在地方那个地点的磁力线方向。地球磁场受太阳风的强烈影响。太阳风是一种由太阳发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因为这些微粒带电,故太阳风具有磁场。太阳风磁场对地球磁场产生一种作用,好像要把地球磁场从地球上吹走似的。在地球的向日面,地球磁场被压缩,磁层顶到地心大约有 10 个地球半径的距离。在地球的背日面,地球的磁场形成了一个磁尾。在该方向 25 个地球半径的地方仍可测到地球磁场。磁尾的长度大概绵延 40 个地球半径左右。磁尾北部的磁力线指向地球,磁尾南部的磁力线则背向地球。磁尾内这两种磁性完全相反的部分之间的界面称为中性面,中性面上的磁场强度几乎是微乎其微。 这样看来,太阳风不仅使彗星产生彗尾和地磁场产生磁尾,而且使行星产生“气尾”。彗星的物质损失和行星的大气损失同样起源于太阳风的作用。由于地球磁场可以使地球大气免受太阳风的直接轰击,因而地磁场对地球大气有保护作用 。就行星大气散失速度的变化快慢而言,地磁场的强度变化和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 科学家通过对欧洲“金星快车”探测器收集的资料进行的详细分析显示,常常被视为地球的“孪生兄弟”的金星变得不适合生存,成为炙热的“炼狱”( 457 摄氏度 左右),其实是因为一系列的偶然事件。科学家已证实,金星和地球之间的相似之处被前者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遮盖了,这次变化导致了金星上海洋的消失,充斥着二氧化碳的大气和失控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引起严重的全球变暖 。这一推论难以成立。 金星浓密的大气与其公转轨道偏心率小相对应,天文条件决定了金星的大气状况,一系列的偶然事件决定金星温室效应的观点不能成立。地球的偏心率较小,为 0.017 ,金星的偏心率更小,为 0.007 。在百年的尺度上,地球的大气不会重蹈金星大气的覆辙。 行星的轨道偏心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地球的轨道偏心率有 10 万年的变化周期,最大值为 0.0607 ,最小值为 0.0005 。因此,在轨道偏心率最大时,地球大气散失较多,空气稀薄使保温性变差,因而使降温幅度变得更大,这就使地球气候的近 10 万年变化周期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意味着地球大气的密度随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大而变小,由此产生的氧气和臭氧的减少或消失和气候变冷可引发大规模的生物灭绝 。同样,地球大气的密度随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小而变大,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积累和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地史上 10 万年的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变换,反复重复着这一同样的过程。 帕萨迪那加州理工学院的安德鲁 - 英格索尔说:“因为金星在许多方面接近地球,似乎这两颗行星在开始时是一样的。金星肯定曾有过丰富的水资源,但不知为什么消失了。这种逃逸机制可能与太阳风有关,这种源自太阳的电离子流将原子和离子剥离了大气。但详细情况是对立的 。”这一评价是比较客观的。金星浓密的大气与水资源的缺乏是两个对立的现象,难以用磁场较弱来解释。太阳风不仅能剥离氢,也会剥离行星的所有大气。 创新要盯住国际科学前沿没有解决的问题,重复国外的研究结论绝不是创新,把国外的研究结果当作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充其量不过是“科学买办”。 参考文献 1 .任霄鹏。《自然》:金星“炼狱”源于失控的温室效应。 来源:科学网。发布时间: 2007-11-29 11:29:57 。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71129113356943195443.html?id=195443 2 .杨孝文。探测显示温室效应失控导致金星成炼狱 ( 组图 ) 。 2007 年 11 月 30 日 07:20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d/2007-11-30/07201883477.shtml 3 .杨学祥。星空探秘释疑: 彗尾、磁尾与“气尾”。 2004-5-26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69 4 .何德功。火星上的水哪儿去了 ? 磁场毁坏使 沧海 变 桑田 ? http://news.tom.com 2004 年 03 月 25 日 13 时 06 分 来源 : 新华网。 http://news.tom.com/1003/20040325-777933.html 5 .杨学祥 , 陈殿友 .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 85-89 6 .杨学祥 , 陈殿友 , 宋秀环 . 太阳风、地球磁层与臭氧层空洞 . 科学( ScientificAmerican 中文版) , 1999, ( 5 ): 58~59 7 .杨学祥 , 陈殿友 . 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 . 地质论评 , 1999, 45 (增刊): 33~42 8 .杨学祥 . 地磁层和大气层漏能效应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 1999, 5 ( 9 ): 1170~1171 9 .杨学祥 , 陈殿友 . 地磁场强度的轨道调制与自然灾害周期 . 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2000.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2000. 307 10 .杨学祥 , 陈殿友 .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20 ( 3 ): 39~48 11 . Yang, Xuexiang, Chen Dianyou, Gao Yanwei, Su Hongliang and YangXiaoying, et al, Geophysical and Chemical Evidence in the Depletion of Ozone.J. Geosci. Res. NEAsia, 1999, 2 (2): 121~133 1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13 .石头 . 火星发现神秘剧毒物质 揭开没有生命存在之谜? http://tech.tom.com 2004 年 03 月 02 日 07:28http://tech.tom.com/1121/1122/200432-84310.html 14 .杨学祥 . 轨道偏心率、臭氧洞、地磁强度与气候变化。光明观察。 2004-3-16 ,总 127 期, http://www.gmw.com.cn/3_guancha/2004-3/16/1080001.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c3d95b01000d8f.html 大冰期周期性发生证实大陆在两极之间的漂移 已有 915 次阅读 2016-8-6 10:08 | 个人分类 : 学术争论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大冰期 大陆南北漂移 地核南北震荡 陆海分布 推荐到群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4849.html 大冰期周期性发生证实大陆在两极之间的漂移 杨学祥,杨冬红 大冰期 (ice age) 也叫冰河时代 ( 在新生代的第四世 ) 、冰期、冰川期。现在地球上冰川的面积为 1497 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 10% ,但在地球的历史上,冰川的面积曾经要大上很多倍,形成大冰期 (iceage) 。 有记载的大冰期一共发生过三次,周期为将近三亿年发生一次。第一次发生在大约六亿年前的元古代末期,称为震旦纪大冰期,这次大冰期在世界各大陆产生的时间略有不同,当时地球上的动植物还很贫乏。第二次发生在大约三亿年前的石炭纪至二叠纪,这次大冰期主要发生在冈瓦那古陆,其中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早,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晚,冰川退却之后,出现大面积的舌羊齿植物群。第三次大冰期就是最著名的第四纪大冰期,也是对现在影响最大的冰期。 大陆漂移学说最初由亚伯拉罕·奥特柳斯在 1596 年提出,后来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 1912 年加以阐述,中文中“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假说”均指同一概念。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集中在南极附近;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从南极向北极集中,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 根据莱伊尔的陆海分布决定地球气候理论,大陆集中在两极行程极冷气候,大陆分散在赤道形成极热气候,地球气候变迁是大陆在两极间漂移的有力证据(见图 1 ) 2016 年 08 月 05 日 08:12 新浪科技报道,科学家研究认为,世界各大洲又在逐渐靠拢,并可能将于 2.5 亿年后形成一个类似于盘古超大陆的“终极盘古大陆”。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8 月 5 日 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的陆地一直在不断地位移,根据其反反复复的运动规律,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其历史形态,也可以预测其未来命运。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曾经存在的盘古超大陆后来逐渐解体形成如今的各个大洲。现在,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科学家研究认为,如今的大陆又在逐渐靠拢,并可能将于 2.5 亿年后形成一个类似于盘古大陆的超大陆 -- “终极盘古大陆”。 http://tech.sina.com.cn/d/n/2016-08-05/doc-ifxutfpf1271210.shtml 我们在 1998 年提出,太阳辐射和太阳风使彗星产生彗尾、地磁场产生磁尾,通过对地磁场的压缩也会产生液核磁流体的背光偏移形成内磁尾以及内核的向光振动。太阳系轨道周期和地球轨道周期使地球内核振动具有 1 天、 1 月、 1 年、 18.6 年、 29.8 年周期,还有 2 、 4 、 10 、 40 、 50000 万年的南北方向振动周期以及 1 万多年和 2 亿多年的地核向心和离心振动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753.html 我们的主要工作: 1987 年证明地球周期性形变是海底扩张、大陆漂移的动力之一 1992 年证明两极和赤道之间的冰水转换可产生地幔相对液核、地壳相对软流圈的均衡运动 , 以及地核在液核中的定向漂移 ; 1993 年提出太阳斥力是地核定向振动、大陆南北漂移和地球南北反对称分布的动力 ; 1996 年证明重力分异和热对流是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的原因 , 该结论在 5 个月后被实测证实 , 并证明在质量向地心集中的同时 , 能量也向地核集中 , 地核不仅有巨量热能 , 而且有巨量旋转动能。 http://baike.sogou.com/v66523743.htm?fromTitle=%E6%9D%A8%E5%AD%A6%E7%A5%A5 图 1 大冰期形成原因:太阳风迫使地核南北漂移,导致地幔对流使大陆在南北极集中和分裂,形成大冰期和温暖期的反复交替 参考文献 1 . 张焕志 . 地极和日长的 29.8 年波动与内核振动 . 中国科学 . A 辑 . 1982, (12):1129!~1139 2 . 任振球 . 全球变化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90. 99~100 3 . 杨学祥 . 太阳活动驱动气候变化的证据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 6(5): 615~617 4 . 杨学祥 , 王莉。地球质心偏移与各圈层形变。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5 , 15 ( 4 ): 23~30 5 . 杨学祥 . 地磁层和大气层漏能效应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 1999, 5(9): 1170~1171 6 . 杨学祥 , 陈殿友 , 宋秀环 . 太阳风、地球磁层与臭氧层空洞 . 科学(中文版) , 1999, ( 5 ): 58~59 7 . 莱伊尔 . 地质学原理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1959. 129 8 . 杨学祥 , 陈殿友 . 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 . 地质论评 . 1999, 45( 增刊 ):33~42 9 . 杨学祥 , 陈震 , 刘淑琴 , 等 . 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 . 地学前缘 . 1997,4(2):187~193 10 . 杨学祥 , 张中信 , 陈殿友 . 地核能量的积累与释放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1996, 16(4):85~92 11 . 杨学祥 , 陈殿友 . 构造运动、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2000,20(3): 39~48 12 . 杨学祥 . 气候波动、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6(8): 1003~1005 13 . Broecker W S. Massive iceberg discharges as triggers for globalclimate change. Nature , 1994,372:421~424 14 . Millard F. Coffin and Olav Eldholm. Large igneous provinces.Scientific American. 1993, 269(4):26~33 15 . Eddy J A, Gilliland R L,Hoyt D V. Changes in the solar constant and climatic effects. Nature.1982,300:689 16 . Channell J E T, Hodell D A,McManus J, Lehman B. Orbital modulation of the Earth ’ s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Nature.1998,394:464~468 17 . 杨学祥 , 陈殿友 .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1998.79,88,103,113,155,174,196 18 . 杨学祥,牛树银,陈殿友。深部物质与深部过程 . 地学前缘 . 1998, 5(3):77~85 19 . Claude J. Allegre andStephen H. Schneider.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 Scientific American.1994,271(4):44~51 20 . 李培基 . Milankovitch 理论被推翻了还是被证实了 . 冰川冻土 . 1994,16(4):363~370 21 . 杨学祥 . 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 . 地质科学 . 1992,(4):404~408 22 . 杨学祥 . 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 . 地球科学进展 .1992,7(5):22~30 23 . 杨学祥 . 地壳形变与海平面变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1994,14(4):29~37 24 . 吴锡浩 , 蒋复初 , 肖华国 . 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变化的构造运动响应 . 地质力学学报 . 1995, 1(1):8~14 25 . 杨学祥 . 地球反对称构造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自然杂志 . 2001, 23 ( 3 ): 135~139 26 . 张素欣,解用明,乔子云 等。太阳活动与华北强震关系分析。华北地震科学。 2004 , 22 ( 2 ): 59-63 27 .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云南天文台台刊。 2003 ,( 4 ): 49-55 28 . 杨学祥 , 陈殿友 . 地球固体内核快速自转的理论证明和实测证实 . 西北地震学报 . 1996,18(4):82. 29 . 杨学祥 , 陈震 , 刘淑琴 , 宋秀环 , 陈殿友 . 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 . 地学前缘 . 1997, 4(1):187-193.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3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什么英国一定会脱离欧盟?
热度 5 techne 2016-6-19 15:25
(草稿,请勿引用)   最近英国因为公投是否脱离欧盟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于,在这个拥有悠久的议会传统,一向推崇用理性、讨论以及和平表决的方式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国家,因为是否脱欧,还爆发了枪杀议员的血案。在英国,这是非常罕见的事件。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的相关报道称,52岁的英国男子汤玛斯.梅尔(Thomas Mair),因涉嫌枪杀英国留欧派女议员乔.考克斯(Jo Cox),在本周六(6月18日)被控谋杀。然而,该男子在庭上对此前自己开枪射杀议员并随后连续补刀行刺的行为,毫无忏悔之意,在法庭上还正义凌然地宣称这是“处死叛徒,英国自由”。   尽管新闻报道中也声称,梅尔可能有精神病史,并接受过治疗。但倘若用精神病来解释英国内部爆发的关于是否退出欧盟的激烈冲突,那就等于是什么也没说。那么,用这种缺乏理解力的方式来看待英国同欧盟的关系,那就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笔者此前的判断是,英国一定会脱离欧盟。早在两个月前,新闻报道奥巴马访问英国时,奥巴马口无遮拦,劝英国留在欧盟内,笔者就觉得形势不太妙,当时就对友人说:公投的结果只会跟奥巴马期待的相反。先不说奥巴马缺乏常识。在一向具有独立意识和民主传统的英国,在是否脱离欧盟这件事情上,随意教导英国人该怎么做,这件事本身就不太明智。而且,即使我们假定,奥巴马鼓吹英国不退出欧盟这真的是个明智的选择,那么在节骨眼上,美国的总统跑到英国去教导英国人应该留在欧盟,这件事本身也很可笑,只会适得其反。奥巴马显然不是一个很懂得讲话分寸的政治家,他发表的言论,必然会进一步激发英国人追求独立、退出欧盟的欲望。   但是,倘若追究更深的根源,我们还能找到一些更具体的解释因素,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英国人不愿意留在貌似强大的欧盟?具体的因素,可以归结到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方面。比如,有人会用利益的增减来解释英国的态度,普京就讽刺说,卡梅伦内阁搞公投,只是为了要挟欧盟对英国进行政策倾斜,给予英国更多的优惠待遇。而紧接着,法国的勒庞又发话了,大意是说,如果欧盟给予英国政策倾斜,那么法国也应该退出欧盟,而且理由会比英国多一千个。总之,类似的讨论,大都集中在具体的利益计算。但实际上,英国要脱离欧盟,恐怕还不是这么简单。另有其它因素,可能更有决定性。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全世界的地形,大概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在主要的大陆地带,存在着一些岛屿,和边缘地区。那么,几乎鲜有例外的,这些岛屿和边缘区,跟大陆区域,总是会形成相互隔离的不同政治共同体。比如在亚洲,日本跟大陆地区,在历史上就相当隔绝。并不是没有文化输出和交流,但日本人在近代以前,最多会比较关注朝鲜半岛,对亚洲大陆地区,始终是敬而远之。不止日本本岛,在琉球,以及在距离大陆更近的台湾,都是类似的。包括近东,斯里兰卡尽管只是个小岛,距离印度次大陆非常近,但它们却完全是两套不同的体系,彼此缺乏认同感。这并不只是亚洲才有的现象。在欧洲,英国历史上也一直是保持着类似的地位。但与东亚不同,由于英伦三岛距离欧洲大陆更近,英吉利海峡相对较窄,欧洲在航海技术上也一直比较发达,英国在历史上跟欧洲大陆板块的互动就更多也更频繁。但尽管曾经发生过诺曼征服,英国也曾经短暂地入侵过法国,在总体上,英国一直游离于欧洲大陆系统之外。   再看看非洲,马达加斯加,由于历史上文明程度较低,人口稀少,跟非洲大陆更加隔绝。那么,放眼全球,即使是在新大陆板块,这块近代工业革命之后由于人类技术手段突飞猛而通过殖民所形成的具有更高级形态的新文明区域,仍然存在着岛屿跟大陆地区的隔绝和彼此孤立的现象。譬如古巴,古巴距离美国本土近在咫尺,然而,古巴人的观念同样完全游离于美国的体系之外,保持着相对于北美大陆的独立特性。而在美洲大陆的最南端,同样有一个毗邻阿根廷的岛屿,也就是马岛。英国称之为福兰克群岛。在上世界80年代,英阿两国为此爆发了著名的马岛战争。尽管这个岛距离阿根廷很近,而且阿根廷并不是落后国家。无论是看资源,看生活水平,还是在文化或制度方面,阿根廷也都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岛上的那些居民,却始终宁愿认同遥远的英国,而不是紧跟看似亲近的阿根廷。   最后再看看澳州,澳大利亚是那里最庞大的大陆板块,然而,尽管新西兰只是几个小岛,距离澳大利亚也不太远,而且同样都有英国的殖民背景,语言完全相通,但同样形成了两套体系。在新西兰人看来,要他们认同澳大利亚,接受这块大陆的吸引力和优先权,那同样是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上述这些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人可能会举出很多反例,比如说某个大陆国家附近存在着一个岛屿,甚至很多岛屿,那么这些岛屿是隶属于这个大陆国家的,而岛上的人也是认同这个大陆共同体的最高地位和优先权的。这样的例子当然并不是没有,尽管其中庞大岛屿,数量不那么多。而且,相对于上面我举的那些更典型的例子,它们可能也显得更缺乏代表性。   最典型的例子,比如美国的夏威夷,关岛。再如中国的海南岛,舟山群岛。还有,俄国的库页岛,千岛群岛。但这些例子中,岛屿往往具有一些其它特征。一个是面积,这些认同并附属于大陆地区的岛屿,一般面积都非常小,或者,人口也很少。再一个,像夏威夷和关岛,尽管它们附属于美国,但它们对大陆区域的认同,又是通过与英国类似的海权体系建构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些岛屿的地位是通过一套依赖于契约的体系逐渐形成的。由岛屿最初的人烟稀少的原始状态,逐渐通过新移民,建构出新的政治体系和新的认同方式,再一点点通过自由表达和议会表决,最后才纳入到美国的契约体系之内。而且,尽管这些岛屿的主权可以属于美国(像关岛的地位仍然待定,有可能独立),但在事实上,它们又具有近乎于独立的自治。美国的联邦体系,只能在有限的一些领域,能够影响夏威夷和关岛。   海南岛和舟山群岛的认同模式,同夏威夷和关岛非常不同。但形成这一局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因为它们距离东亚大陆非常近。像琼州海峡,是非常窄的。尤其相对于东亚大陆地区非常庞大的人口,即使是在海南岛,它的人口相对于大陆地区的比例,是非常低的。这也就是说,相对于临近的大陆区域的庞大影响力,在岛上聚居的人群就很缺乏影响力。但即使如此,在像修建琼州海峡跨海大桥这类公共议题的争论中,海南岛的本土居民,仍然与大陆板块上的居民完全相反,会持有激烈的反对意见。大陆上的居民认为修建大桥会带来便利,而对于这些岛内居民,他们却认为修建跨海大桥,只会损害海南岛的宁静和岛屿独立特性。至于舟山群岛,由于岛上人口相对更少,其影响就更可以忽略不计。而俄国的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实际上是近似于无人区,岛上没多扫居民。其政治建构和自我认同仍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迄今为止,俄国恐怕还只是名义上拥有这些岛。   但是,到台湾这里,情况就明显不同了。台湾有2000多万人口,这在世界范围内,就相当于一个中小型国家具备的人口实力。因此,台湾的影响力就大得多,这也就决定了台湾问题必然很难解决。   上面讲了这么多,那么分分合合的,形成这些岛屿和大陆地区的差异的最关键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它们是不是所谓利益,经济因素,或政治因素,乃至其它什么,可以由现实中的具体人类行为来决定的因素?笔者认为,恐怕不会存在这种当下的神奇因素。这种分界线,其最核心的因素,也就是这种海陆分割的格局,它恐怕并不是由人类的力量能够决定的因素。人的行为只能附属于这种其实是人类行为之外的力量所左右的因素,来逐渐形成政治共同体的分界。这才是理解岛屿为何会形成自身特殊认同趋向的关键。   我们具体来看英伦三岛。首先,作为一个原始岛屿,在日后要形成高度发达的文明体系,那么这个岛屿就不能太小,要有一定的良好自然环境,要能自我维持,并且在安全上不会出问题。从英国的地缘来看,它是符合这些条件的。那么,从岛屿文明的起源分析,人类在走出非洲后,进入中东,发展出最初的发达文明形态,逐步向全球扩散,这种不断繁殖和扩散的路径,并不完全是偶然的。大陆地区,由于土地辽阔,地形复杂,相对来说能够供养规模非常庞大的人口。然而,同样由于这个因素,大陆地区的原始部落,从一开始就同样会面临着周围强敌的重重威胁。这种威胁,从最初那茂密的植被、莫测的森林和豺狼虎豹,到后来的临近部落(或国家)的军事威胁,都是始终存在的。   然而,在岛屿上,却并不存在类似的状况。从最初阶段,在相对于大陆其面积更狭小的岛屿中的生存,面临的威胁就更少。因此,从岛屿文明的起源来看,当初的人类部落在不断扩散之际,那些通过原始的技术手段顽强穿越海峡,进入岛屿区域的群体,相对于那些更擅长在大陆区域不断进行暴力争夺的人类群体,很可能从最初阶段就已经具有非常不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倾向。也正因为他们难以在大陆地区立足,不愿意,或者不擅长,通过激烈的暴力争夺来确立在大陆区域的霸权,这些原始人才宁愿另辟蹊径,穿过重重的自然障碍,最后进入岛屿,开始形成全新的文明形态。那么,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东亚的日本,由于岛屿面积较大,所处维度又气候适宜,有助于形成较多的人口,其地位就会显得比较重要。从它们的起源过程来看,相对于大陆体系,岛屿文明确实又具有很强的独立特性。众所周知,是英国率先开启了近代法治(宪政)和民主的源头,也引导了近代的工业革命,但发生这一切的前提,又正是源于英国的这种独立传统,它的特殊性。   对于岛屿文明而言,从最初的起源开始,一旦有人类群体进入岛屿体系,繁衍生息,就会不断发生信息向外部的传递,此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移民群体源源不断地补充进入。此时。岛屿共同体当然也会面临安全威胁。但岛屿国家面对的外部威胁,与大陆地区非常不同。首先,岛屿面临的外敌威胁,从来没有大陆地区那么严重。腹背受敌或“四面楚歌”,不大可能发生。不像大陆国家那些样,必须放弃原则和价值,不断沉溺于尔虞我诈,纵横捭阖,岛屿国家的生存环境,要简单得多。因为周围有大量天气莫测的海洋环绕,外敌很难大肆进攻岛屿国家。而岛屿国家对大陆国家这种武装入侵的反击,也并不是首先要依附于陆地,而是必须要依附于海洋,通过更先进的船舶的制造而展开。这就决定了岛屿国家要生存发展,在造船技术上就必须具有相对于大陆地区的先进性。而这往往也就意味着岛屿国家必须具有一般技术的先进性。   其次,不可避免地,在岛屿内部当然也会存在政治斗争。但岛屿上的总人口通常很有限,彼此又具有更高的互补性。在独立的岛屿体系中维持生存,大家必然会高度依赖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因此,一旦岛屿国家出现大陆地区常见的激烈厮杀,甚至是零和博弈的局面,那岛屿文明就根本无法维持生存,这就等于是集体毁灭;或者,这就会造成岛屿的外敌入侵,或大量新移民群体的涌入取代原有群体,形成下一轮博弈。在这种特殊的狭小且敏感的约束条件之下,岛屿上的人类群体,由于他们从最初就具有与大陆上的人类群体非常不同的观念倾向,由于他们往往能够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工具,也由于岛屿有非常特殊的环境,使他们有幸很早就学到了更宝贵也更深刻的教训。因此,由岛屿文明率先演化出更先进的人类文明形态,这就有必然性。   同样,由于大陆体系本身难以避免的暴力特性和不断的对外排斥,大量持有不同观念的人类群体,不断遭到淘汰,无法生存,最终又不得不不断扩散,被补充进入岛屿国家。同样,在岛屿体系内部,始终也在进行博弈,通过一种基于与大陆体系非常不同的观念而展开的竞争,来持续排斥和淘汰掉那些无法适应并认同岛屿文明体系的个体和群体。因此,那些不愿意保持独立特性,无法适应岛屿文明那种更孤立、更依赖于自治的生存方式的群体,又会被排斥,此后又被重新吸纳入大陆体系之中,开始新一轮的博弈。由此不断循环往复,这就反复强化了岛屿文明的观念形态相对于大陆体系的差异和独立特性。而这也就使得英国,日本,也包括新西兰,甚至古巴这样的岛屿国家,相对于他们临近的大陆体系,都演化成为持有不同观念的异质性板块。   正是由于这种异常持久的传统和力量,英国,在它的本质上,是持久地,而不是暂时的,不可能成为欧盟的一部分。这并不是具体利益的计算,或者由现实中的某个单一因素或某些因素的组合能够决定的方向。英国留在欧盟,在现实中,可能确实会有更多的非常具体的好处。但在世界范围的整个海陆体系的持久博弈的过程中,英国人的观念体系,必然会跟大陆地区完全不同,其中会存在极其深刻的分歧。英国可以成为欧盟的朋友,但英国无法被吸纳为欧盟的一部分。这种差异的深刻和不可弥合的特性,会远远超过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差异,甚至也会超过法俄或德俄之间的差异。因此,英国最终必然会脱离欧盟。即使这次公投,英国偶然地留在了欧盟内部,但从远景来看,英国不可能成为欧盟的一部分。   而且,这一判断不只是适用于英国,或局限于欧洲。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具有较多人口和较大影响力的岛屿文明,从长远视角来看,都一定会脱离大陆体系,成为独立的政治共同体。归根到底,这一状态的形成,并不是人力能左右的因素,它依赖于某种更加深刻的力量。
个人分类: 思想文化|1588 次阅读|7 个评论
选择题:为何未见大陆人电信诈骗台湾人?
热度 8 lvnaiji 2016-4-27 10:17
吕乃基 近日,台湾人(指极少数或“一小撮”,下同)大肆电信诈骗大陆人的案例接连曝光,惊讶之余,博主想到,为何难觅相反的案例,大陆人电信诈骗台湾人?或许有以下选项,各位不妨来做做选择题,有趣,也算是博文的一种新类型吧。 A. 大陆人心好,宁可自己骗自己,也不愿意去骗血浓于水的台湾同胞。大陆人自己虽然也血脉相连,但走来走去处处都是,时时都是,难免审美疲劳。 B. 大陆人更善良,愿意相信并与各色人等配合,包括骗子;台湾人更精明,不容易被骗 C. 大陆人更贪,指望天上掉馅饼,漫长的初级阶段金钱至上就更是如此,即使小康(被骗者大抵如此),依然赖在需求层次的低端;台湾人不相信天上掉馅饼,况且已经见识过钱为何物,沿需求层次上升。 D. 大陆人生存环境相对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吓着;台湾人更为自信 E. 大陆人现在有钱,台湾人曾经有钱 F. 台湾人在电信上的技术手段高于大陆人 G. 大陆的电信更庞大复杂,漏洞也多,监管不力,台湾则反之。 H. 台湾人洞悉大陆人的生存状态,常以公安、电信、银行等名义吓唬大陆人,可见这些机构在大陆的强势;台湾的情况则相反,似乎找不到恐吓台湾人的蛋缝。 I. 台湾法律松,骗大陆人可以无罪释放。反过来试试? J. 这一点应该最重要,大陆可骗的市场远大于台湾,加之人傻钱多,真是不骗白不骗!台湾则是人少钱不多 K. …… 选好了吧,结论是……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4078 次阅读|18 个评论
“钱学森之问”:谁来解决与评价?
热度 37 zlyang 2016-2-1 18:58
“钱学森之问”: 谁 来 解决 与评价? 对照数百万计的近30多年大陆去海外的留学生,可知: 社会制度不是形成“钱学森之问”(假如存在的话)的首要原因,因为这些留学生里也明显少大师。 因此,造成“钱学森之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1)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2)大陆教育的思想与方法。 假如“大陆教育的思想与方法”形成“钱学森之问”的话, 则 谁来解决“钱学森之问”? 当前主流认为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是强化了“钱学森之问”? 还是去解决“钱学森之问”? 能解决、为解决“钱学森之问”的教育和教学努力,“主流教学”会给出怎样的评价? 以上提问,够尖锐吗? 相关链接: 新华网,2010-05-05, “钱学森之问”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05/c_1273985.htm 新华网,2012-12-04, “钱学森之问”究竟在问什么 http://education.news.cn/2012-12/04/c_124045255.htm 张瑜. “钱学森之问”究竟在问什么 . 中国教育报, 2012.12.04 , 第 07 版:文化·文慧园 凤凰网,2014-06-04,科学实用主义阻碍大师出现 http://edu.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4_06/04/36644602_0.shtml 2013年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弗朗索瓦·恩格勒教授:重视应用科学、轻视基础研究,这种科学实用主义制约了大师的出现 。 恩格勒认为,“恰恰是这些纯粹的理论研究,能够最大地开发心智与创造力,激发横空出世的全新成果,也有望造就真正杰出的大师级人才。”他认为,对于目前学界 普遍的“成果导向”,科研机构应给研究人员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思考一些看起来完全不着边际的问题”。 刘立,2016-01-31,接着 Leydesdorff 和武夷山说:STS最重 要SSCI期刊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953644.html 2016-01-31 科学网—接着 Leydesdorff 和武夷山说: STS 最重要 SSCI 期刊 - 刘立的博文.pdf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个人分类: 本科-研究生教学|6356 次阅读|195 个评论
是谁抹去了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
热度 2 hairuonj 2016-1-25 10:44
是谁抹去了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 —— 读廖信忠《台湾与大陆:因为我们没有共同的历史记忆》 2016 年 1 月 16 日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大选热,引起了两岸网民的口水战,也引起了更多人对这种现象的思考:为何更多的大陆人希望尽快统一台湾,而更多的台湾人希望凸显自己台湾人的身份? 像龙应台的那句“一个人的记忆就是他的尊严 ”的话语,会让很多人陷入到对自己以及自己所在国家的过往历史的追忆中。 廖信忠在《台湾与大陆:因为我们没有共同的历史记忆》一文中说:“如果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很遗憾,过去一百多年来,两岸并没有很多可以一同想象的载体。”这样的话语,刺痛的不光是台湾的有识之士,还有许多如我一样希望大陆与台湾能够尽快消除分歧,走上和平发展之路,并以一个国家的名义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普普通通的大陆人。 台湾,对于中国,过去像寄养在别处的孩子,而今更像远走他乡的游子。过去是被动地游,如今是主动地游。一百多年来,因为历史的缘故,大陆与台湾都没有时间好好地了解彼此,就被无辜又无情地搁置在了对立面。 我对台湾,除了少得可怜的跟团旅游而亲历某些地方外,更多是从书本中了解到关于它的一些历史和现状。但这些年发生在我身边的与台湾间接有关的零星小事,还是能说明些问题的。 还记得 2001 年,班里有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女孩,一口港台腔,满身的哈日气息,与班里同学交谈时,眼神中似乎总流露出一种不言而喻的优越感。即便如此,如果她上课迟到了,作业不交,或者考试不及格,老师也不会多说什么,班主任、班长和其他同学反而会主动去帮助她,问她有什么困难,是否语言上有障碍,等等。只要彼此不谈政治,一切都 OK 。四年结束后,她与班里的同学已经融为一体,没有人关注她是从哪里来的。 2005 年我参加一个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在去会场的途中,听到一位接待来自台湾的学者的大陆学子,一路在夸赞着台湾的好,而那位学者则谦虚地说大陆这些年发展得很快很好,他们都感觉自己没有什么优越感了,另外,台湾蓝、绿营争斗得厉害,他们也挺反感的。 2009 年我着手整理清胡源祚《采异录》这本书时,知道了该书的石印本藏在台湾,属于海内孤本。它隶属台湾新兴书局在 1984 年影印的《笔记小说大观》这套书中一本。台湾有许多海内孤本的文献,本来都是藏在中国大陆各大图书馆或博物馆的,但 1949 年由蒋介石集团撤离大陆时带到台湾了。 2014 年我接手了一本有台湾学者参与撰写的书稿,与台湾作者保持联络的大陆作者说,他们台湾作者不怎么敢在大陆出版著作,因为与大陆保持关系,就会受到绿营的打击。他们同时也流露出大陆政府对学术出版资助力度比台湾要大得多的羡慕语气。 以上的几件小事,反映的只是我个人所感觉到的大陆与台湾这些年的变化,不具有典型性,但至少表明:大陆一直都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而台湾过往发展的优越感仍旧存在,但发展的后劲似乎有些不足。 大陆和台湾都属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早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体里。过去的一百多年,相对于五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来说,只占了五十分之一。如果非要强调地域差异,那么中国大陆其他的三十三个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差异,绝不亚于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任何一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差异。台湾地区的特殊战略位置,不光为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重视,更为那些在中国积贫积弱时期的侵略者们所觊觎。台湾,在晚清时期被割让,在日据时期被占领,在国民党时期被统治,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历史,对于大陆学子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的一代代人,从小到大,通过历史书或者长辈口耳相传中,都知道在台湾海峡的另一边有我们的同胞兄弟 —— 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而台湾的年轻人,是否也一样知道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国家,都有着共同的五千多年历史文化?如果不知道,那么是谁抹去了他们了解这段历史记忆的权利?又是谁阻碍了我们了解彼此这一百多年来历史的权利? 这一百多年来,大陆与台湾这一路走得都不轻松,都有着各自的苦难历史。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大陆和台湾都没有时间去舔舐伤口,去悲哀,去沉沦……因为一部中国近代史,是屈辱史,也是血泪史,更是奋斗史、崛起史。“落后就挨打 ” 的历史教训,对每一位读过中国近代史的中国人来说,印象深刻得不能再深刻了。即使没有读过书的老人,从小到大都会被家里的长辈灌输那段无法令人忘怀的痛苦记忆。有些历史不愿提起,不代表已经忘记,只是沉湎于过去并不能改变落后的本质,只有擦干眼泪,埋头拼搏苦干,通过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让以前的侵略者们不敢再次侵犯我们。 曾被割让的那个岛,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但不代表这是大陆欠台湾的。正因为台湾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各国都想据为己有,所以才首当其冲地成为不平等条约中的牺牲品。如果当初中国其他省市有这样的地理位置,也会有第二个这样被分割的地方。中华民族每一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都有它们的历史责任感,都扮演着各自地域的重要角色,台湾也不例外。不要说这是宏大叙事,没有国的强大,哪里来的大陆和台湾,哪里来的家? 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不管这样的趋势要经历多久,和平是两岸人民永恒的希望。我不是政府的说客,只是在看到廖文后,不想“我们没有共同的历史记忆”有一天真的成为大陆与台湾分而不统现状的根源。文化是最好的交流工具,也是最好的了解彼此的载体。 我希望大陆与台湾能保持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大陆人能够便捷地买到台湾地区出版的书,台湾人也能方便地看到大陆地区出版的书,而不是满眼所见,海峡两岸的书的版权页上都有本书只在“中华民国”内发行、本书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发行等类似的话语。 我也希望大陆与台湾人民能够在共同回味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实现彼此的自己,而不是在谩骂和敌视中走向罪恶的深渊 …… 2016-01-23 写于识香斋
个人分类: 周边的事|2273 次阅读|4 个评论
台湾问题最终将会是台湾岛内的问题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6-1-17 11:20
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和“立法委员”选举,尘埃落定,波澜不惊,似乎就如同未曾发生过一样。 当年声望如日中天的小马哥,8年以来,尽管夙夜匪懈、兢兢业业,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波澜诡谲和岛内经济结构升级迟滞的大背景下,始终没有完成交出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第二次政党交替也实在是在情理之中。2016年台湾岛内选举是在近20年来两岸关系最为缓和,“独统”之争无人关注的情况下发生的。首先替国民党出战的洪秀柱打两岸关系旗,提出“一中同表”实属不当,最终引发国民党“换柱”,导致蓝营人心涣散,加之宋楚瑜搅局,以及超过1/3未投票的沉默力量,所以蔡英文在只有不到1/3合法选民支持的情况下,也能当选。 但不管是马、王、朱、洪,以及宋、蔡等人,对于台湾当前的经济形势都没有太好的办法。台湾的青年人不高兴可以把国民党和小马哥选下去,但是改变不了近10年来22k(大概相对于人民币四五千元)的月光族命运。 台湾的选民可以只关注岛内议题,但是不论如何台湾议题只能从属于两岸关系,因为不管如何台湾海峡就在那里,只有200多公里。过去八年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许多台湾厂商比如顶新、统一等消费品制造商开始拥抱大陆市场,因为大陆的市场规模毕竟是台湾的60倍。台湾引以为傲的半导体制造业也作为大陆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随着大陆产业的崛起,两岸的同质化竞争更加严峻,台湾产业空心化日益严重,整体上不仅无法和大陆竞争,也逐渐落后于几十年来的竞争对手韩国。至少韩国在消费电子产品、在重化工、在汽车制造、在造船业都具有世界意义的知名品牌,而台湾除了兴盛了三十年的半导体制造却没有新兴产业,而大陆不仅在轻工、电子信息领域迅速赶超台湾,而且在通讯、汽车、造船、飞机、航天、轨道交通、能源电子机械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亚洲甚至全球竞争力的产业。这也是“小马哥”两岸关系叫好不叫座、两岸经贸协定被指责为“引狼入室”,引发“太阳花”学术运动的根本原因。 但是即使回到两岸经贸关系彻底隔绝的状态,台湾的国际竞争力也不会有什么提升,因为毕竟台湾只有2300万人,目前每年出生人口只有20几万还在不断下滑,照此估算,七八十年后台湾岛内大概只有一千五六百万人,台湾青年似乎已经惧怕大陆每年几百万工程师、上百万商科人材的竞争,而不认为14亿人的大中国是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如果这么一点勇气都没有,有这么能改变22k的命运?“太阳花”运动,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推动了民进党的再度崛起,但是民进党也没有满足“太阳花”们的诉求——既害怕竞争,又追求生活,何况这一代的台湾青年,四五十年后将面临最严重的老龄化冲击。如果从此闭关锁岛,想必将来的日子不可能更好。 罗大佑在歌曲里曾经台湾是亚细亚的孤儿。但是谁也没有抛弃台湾,只有可能是台湾人选择自我孤立。现在台湾普通工薪层的收入大概是每月新台币3万左右,这和大陆沿海城市相比也高不了多少。而且大陆的住房、汽车和基础设施,乃至文化娱乐已经比台湾已经好了一点。如果台湾人开始习惯对岸有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如果美国的影响力退回关岛以东,台湾问题将最终成为台湾岛内问题。但如果只关注岛内问题,这也是台湾的沉沦。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3183 次阅读|4 个评论
恭喜台湾人民,送上一份大陆人的仰慕文
热度 1 cgh 2016-1-17 05:37
恭喜台湾人民,送上一份大陆人的仰慕文 大陆和台湾的真实差距,看完让人震惊。然而,这是值得台湾人民拥有的,不是吗? 蓝天、绿地,还有各色花朵、果实点缀,令雾霾下的北京人神往! ------------ 大陆和台湾的真实差距 (来源,非百度搜索) 我们必须承认,台湾和中国大陆还是有很大差距。台湾的人民生活是非常富裕的,人均年收入在3万美元左右,相当于大陆的15倍。 世界90%的笔记本,是台湾企业生产、20%的石油生产被台湾控制。在中国大陆,台湾的旺旺、康师傅、统一等,都是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台湾的农业很发达,农业现代化处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台湾在1988年走向自由的“公民社会”后,大力推动“高福利社会”建设,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60岁农民,均可以得到与教师、公务员一样的退休金。 大学毕业由政府发放租房补贴,结婚购买房子由政府担保30年免息贷款,结婚后生孩子由政府发放营养补贴和工资,幼儿园到国中的费用,均有政府承担,中午的免费午餐,一般是三菜一汤,由政府承担。 有人说,台湾的福利是世界上最好的,全民医保制度比美国更先进、更超前。台湾人90%的青年学生,都可以出国留学,良好的社会状况,吸引了85%的归国率,留在外国的台湾人,在创业成功后大部分回台定居。台湾人在海外工作的人众多,但家庭均在台湾生活。台湾的医疗、文化,都是非常适合人类生活的。 由于生意关系,往来大陆和台湾很多,所见所闻,更是感慨万端。从台北沿西线奔台南,再从台南北上走东线回到台北,环岛一圈近两千公里,去了大小十几个城市。台北、台中、高雄都是大都市。花莲是小城市,大约相当于大陆一个县城的规模,人口约不超过十万。 但不论大都市还是小城市,给人第一个感觉就是干净,真的实在太干净了,地面上几乎一尘不染。在台湾八天,皮鞋没擦过,出去什么样回来基本什么样。 第二个感觉,学校实在太好了。学校没有围墙,象个大公园,去了台中里的一所普通学校,大约相当于大陆一所中专或专科学校,其图书馆却大约相当于大陆一个省级图书馆的规模,校园的环境,绝对比大陆任何一个公园好,校园有公共汽车,不要钱,招手就停,也从来不问乘车人的身份。 最让人震撼的是学生宿舍,绝对相当于大陆三星级宾馆的水平,一进门,就是地毯,走廊上全是沙发,学生公寓两人一套,一个大起居室,两个小卧,一个卫生间,全是地毯,面积大约在五十平方左右,学生公寓设备非常齐全,从各种小吃到超级市场到烧烤,全部能在公寓里买到,水、电、热、房租(压根就没有房租的概念)全免费,很多学生公寓卫生间里的灯已经开了五、六年,一分钟都没关过,因为不要钱,水是热水和冷水,24小时供应。 台北的民主纪念馆和中正纪念堂,面积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尤其是民主纪念馆,12个小时不停地走,只逛了一半左右,汉白玉和镀金的雕塑(镀的都是纯金,有些就是真金),成千上万,保存得非常好,相比之下,故宫就象个大农庄,真的,以前说故宫是世界第几大奇迹,和人家比起来,真是太阴暗,太狭窄了。 故宫和民主纪念馆的建筑年代相差并不远,但人家已经可以建造几百个,绝不重复的喷泉和宽畅到令人难以想象的饭厅,只要去过这两个地方不存偏见的话,文明的差距一目了然。 台湾人的福利非常好,水费全免,电费非常便宜(每度大约相当于几分人民币),天然气很多地方都全免,冬天的暖气基本也相当于不收费。每个台湾人,只要成年而且有正式工作,都由政府分配一套度假别墅,可以终身享受,死后由政府收回。 医疗全部免费,而且是百分之百免费,只要是台湾户籍,全免,一个新台币都不收,所有的病,全部的人,没有任何例外。教育,除了私立学校以外,全免,无一例外,无任何一所学校例外。当时问,假如有学校乱收费呢?对方呆了半天说,不清楚会怎么处置,因为没发生过这种事。 去之前听说台湾警察非常腐败,对大陆人不友好,黑社会盛行,等实际到了台湾,感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台湾警察非常有礼貌,非常友好,除了不会说普通话。 我在台北问过一回路,一个警察非常仔细地听他们说了半天,但他听不懂普通话,他依旧非常耐心地听,没有一点不耐烦的样子,最后弄清楚我们是大陆人,于是马上和警察局联系,最后联系了新华社台北办事处,问我们需要什么帮助,并说,假如不能确定,可以先去警察局休息。 台湾人的素质之高,令我们这些大陆人,真的感到非常惭愧。在台北,根本不需要打车,只要一招手,就会有车停下来,坐上就走,有些收钱,有些不收钱,收钱的也便宜,因为台湾的城市都非常大,台北有很多人都兼职当出租车,政府从来不管。 当然,很多人是真心帮助你,不要钱,而且有时候你去的地方和他不同路,他还会为你绕一下,车辆各种各样,有林肯,有拉达,也有丰田,什么车都能打到。 台北的地铁,深大约有一百米左右,共四层,电梯上人们都自觉地站到右边,左边经常空无一人,因为,左边是应急通道,是供那些有急事的人临时使用的,偶尔会有人急匆匆地从左边跑过,不论多么挤,人们都要留出一个通道,非常自觉。 台北的自由广场,原本以为非常大,结果一看,连天安门广场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太小了,自由广场的总统府也可以随便进,游人可以随意地拍照游玩,没有人来干涉,只是有一幢办公楼,只能去到隔着一条街的地方,有红线,一过去,就有人吹哨子,提醒你不要过街(但没有警察过来)。 那条街大约六、七米宽,连同人行道也就十米左右吧,经过询问才知道,那是总统办公楼,马英九的办公室就在二楼,每个人都能看见他办公室的窗子,距离普通游人的直线距离不过十五、六米,当时有同伴开玩笑说,力气大些的人估计都可以把手榴弹丢进去。 自由广场侧面有一幢白色小楼,很小,有个闽南语叫什么楼,比较拗口,没记住。这里是国民党的吴伯雄办公室,这里的管理就更松了,游人可以直接上到楼梯,只有一个警卫,绝对不来管你,只要你别进到大门里面去,但是也很少有人去,台湾好象对此并不感兴趣,只有一些外国游客去照相,台湾导游说吴伯雄很随意,台北人时不时都会看到他去上班,走自由广场的一个侧门,没有警车开道。 台湾的城市街道都非常宽,城市一般限速都是八十公里左右,但行人从斑马线过马路非常安全,有红灯的地方,只要红灯一亮,车子绝对停住,不管有人没人,没红灯的地方,只要你从斑马线一过马路,车子离你非常远的地方就开始减速,你只要一犹豫,司机就会非常友好地朝你挥手,让你先过,态度非常和蔼耐心。 这个现象曾在几个城市都试过。我们回来的时候,因为去赶飞机,到乘车的地方要过一条马路,斑马线有点远,有人建议不要绕,直接过去,当时马路上没有车,但台湾导游坚定地说:宁可误了飞机,也要走斑马线。 台湾人非常尊重妇女,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你是乘车还是在街边休息,只要女的一过来,男的全部起来让坐,无一例外,最典型是在公交车上,只要女的一上来,全部男人都条件反射试的站起来,从小学生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马上全部站起来,坐一次公交车要站起坐下很多次。 台湾人每个人好象都带着垃圾袋,擦丢的吃剩的反正只要不用的,全部放垃圾袋里,一遇到垃圾桶就丢进去。台湾很多地方不能抽烟,在一些商场或公共场所,都有一些水缸一样的烟灰缸,男男女女一群人围着抽烟,非常自觉,导游说就连台北的市长议员,也都要到这里抽烟,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抽,大家都很坦然,没什么怨言。 台湾很多地方都有排队现象,台湾人对排队习以为常,非常守纪律,没有一个插队的。在101大厦登顶因为限制人数,所以要排队,大家都非常自觉,耐心地等着,而且每个人排每个人的队,几个小时,无人喧闹。在中正纪念堂里,有很多雕塑是不能用手摸的,这些雕塑旁边有些有人守,有些没人守,我观察了一下,没有一个人去摸。 当时有一个纯金的雕塑,有人以为没人,就伸手去摸,刚一触摸到,就听见哨子声(很奇怪,台湾很多地方都喜欢用哨子),我们才发觉有个老兄嘴里含着哨子,警惕地看着游客们。后来发觉,这位老兄实在很机械,假如你作势去摸,但没摸到就停住,他就只是盯着你,不吹哨,有人试了几次,都是如此,最后大家都笑了,旁边的那些台湾人也无奈地笑了(但绝对是善意的,没有丝毫的敌对态度),我们也不好意思再逗他了。 台湾有两样东西很多,二战纪念馆和国父孙中山雕塑,台湾人结婚都要去二战纪念馆献花,并在长明灯前默哀,而且台湾法律规定只有新人才能靠近长明灯,其他人不能靠近,台北的二战纪念馆规模宏大,最醒目的是,里面刻满了战死者的名字,每个战役都有很多油画来表现,旁边的拄子或墙壁上全部是密密麻麻的名字,从将军到士兵,没有任何区别。 国父孙中山雕塑则让我们大陆人奇怪,原来以为都被撤除了,问导游,她说确实拆了很多,但也保留了一些。问为什么要保留?她说因为台湾还有很多人喜欢他,他们就不希望拆除,这些人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这很奇怪吗”她反问。 民进党每年都有人提议,把国父孙中山的雕塑迁走,但每年都迁不走,因为总有很多人反对,每年都有人到广场示威,反对迁走,示威的人不但有老国民党员,也有青少年学生甚至还有歌星,比较有趣的是,很多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也来参加示威,也反对迁走国父孙中山雕塑,而且人很多,比台湾人还起劲,说这是全人类的遗产,不能由台湾自己说了算,政府通不过,民进党也没办法。 台湾人身体非常好,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路非常快捷。台湾的学校、医院、法院都没有退休制度,都是终身制,只要你自己愿意,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没人赶你走。当然,如果你的工龄达到30年,不管你的年龄是多少,只要你想退,你也可以随时办理退休。 我有一老友的女儿嫁给了台湾一警察,她舍不得在大陆的父母,就在京买了房子并在西单一商城,做起了经营台湾红珊瑚为主的珠宝生意。她的老公为了能帮她,不到五十,就办了退休,他对我说,台湾现役军警是不许到大陆的,我工龄30年了,办了退休,就可以去大陆帮助妻子料理生意了。 台湾街上最有特权的人,是孕妇,只要孕妇一出现,那场面,绝对象大陆的领导出巡,人们纷纷往路两边让,还不停地小身提醒,听导游说孕妇在台北确实是特殊人群,只要她愿意,随时有警车为她服务,一个新台币都不收。 台湾明年政府要换届,现在的执政者马英九,要向选民交出成绩单,让选民检验,是否还让你继续执政下去。 中国大陆的博士数量已经超越了美国,可是在近50多年中,美国有100多位科学家获得了80多项的诺贝尔科学奖,而中国大陆在这60多年中,却是一个科学家也没有获得过。 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大陆人,现实的感受和体会又是如何,是否感觉到了国泰民安,是否生活的悠闲富裕轻松愉快,是否切身感到了自己的生活,已经优越过同为一个中国下的台湾人? ------------
个人分类: 杂谈|1589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国大陆当代“诺贝尔奖”级别的科技成果荟萃(感谢您的补充!)
热度 15 zlyang 2015-8-22 09:11
我国大陆当代“诺贝尔奖”级别的科技成果荟萃(感谢您的补充!) (1) 钮经义 为代表的集体 1965年9月17日,研究小组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 钮经义(1920年12月26日-1995年12月26 日)。 (2) 屠呦呦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 贝尔奖“风向标”的拉 斯克奖。 女,1930年12月30日生。 (3) 袁隆平 杂交水稻。 1930年9月7日生。 (4) 薛其坤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1963年12月19日生。 (5) 施一公 阿尔茨海 默症“元凶”的清晰样貌,该成果被称为“世界级突破”。 1967年5月5日生。 (6)? (7)? (8) 真傻 没有最傻,只有更傻! 诺贝尔 数学奖 级别的成果: 傻 的维尔斯特拉斯 ( Karl Theodor Wilhelm Weierstraß / Weierstrass,1815年10月31日-1897年2月19日) 方式的严格定义。 此重要成果,给出了Albert Einstein 都不会描述的新方法: “Only two things are infinite, the universe and human stupidity, and I'm not sure about the former.” ****年**月**日逝世。 相关链接: 澎湃网,2015-08-21,清华施一公在《科学》发表突破性成果,专家称有望拿诺贝尔奖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6820?source=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3-04-11 ,中国科学家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诺贝尔级成果 http://china.cnr.cn/yaowen/201304/t20130411_512335522.shtml 凤凰网,2013-04-10 ,中国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杨振宁:诺贝尔奖级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4/10/24067756_0.shtml 感谢您指正任何错误! 张蕾,光明日报,2014-04-10,《自然》文章:时间滞后将威胁诺奖地位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4/291709.shtm?id=291709 需要等上超 过20年 才颁发给发现者; Santo Fortunato. Growing time lag threatens Nobels . NATURE, 2014, 508(7495): 186-186.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08/n7495/full/508186a.html
6809 次阅读|49 个评论
地球上为什么有海洋有大陆?
热度 2 liwei999 2015-2-24 23:22
地球上为什么有海洋有大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2/24/2015 09:16:47 地球上为什么有海洋有大陆? 应该说是个好题目,【地球表面地形的高低变化,归根到底反映地壳与岩石圈地幔侧向密度的变化】的说法也很得体。但是从文章整体的构成而言,有些“跑偏”的嫌疑,过多地表现了“美图”而少说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 如果是镜某做这个命题作文,地球上为什么有海洋有大陆的问题要分成两个:1)行星表面地貌的高低问题,2)液体水的问题。前者是地球型行星共同的话题,与水无关。而后者则是地球特有的水的问题。因此 地球上为什么有海洋有大陆问题 的本质在于地球型行星表面地貌的高低问题。 由于地球型行星内部是“液体”,在原理上,固体的地壳与岩石圈地幔的 密度 分布的差异造就了行星表面地貌的高低问题。同样的地壳重量,密度高的浮出的就矮,密度低的浮出的就高。具体的证据原帖中有描述 Quote 地壳表面地形的变化,归根到底反映地壳与岩石圈地幔侧向密度的变化。如此看来,海洋的地方之所以低洼,是因为组成海洋地壳的岩石(主要是富铁镁的基性岩石)的比重大(3.0);而大陆特别是高原之所以高出海平面之上很多,是因为组成其大陆地壳的岩石(主要是富硅铝的花岗岩类)的比重小(2.65)。海洋处本来就是洼地(火星上没有液态水,但有洼地),充填了海水之后,增加了垂直载荷,使其更加向下弯曲,即更加低洼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095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球上为什么有海洋有大陆?
热度 27 Majorite 2015-2-20 06:33
地球上为什么有海洋有大陆? 嵇少丞 地学科普之56 为了抗议科学网编辑非法禁言与剥夺我的部分博文在最新博文名单中出现的权利以及科学网长期包庇匿名人对实名博主的攻击,此文删除。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5130 次阅读|30 个评论
台湾的“中期选举”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4-11-30 12:34
台湾的“中期选举”后市县层面的蓝绿版图逆转。但是如果未来两年来民进党在地方层面做不出政绩,两年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估计还是会输的一干二净。 台湾的发展,大陆是绕不过的坎,民进党籍的市县长必须考虑与大陆交往的问题。大陆政策的分歧最终可能造成民进党基本教义派和现实派的彻底分裂,浅蓝与浅绿有混同的趋势。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6397 次阅读|1 个评论
出露地表的古莫霍面
热度 10 Majorite 2014-8-19 23:45
出露地表的古莫霍面 论文下载 : http://www.ddgzyckx.com/ 何为莫霍面(Moho)? 莫霍面是地震学 家 Mohorovicic 于1909年发现,迄今已经105年了,它是地壳与上地幔之间的分界面,反映该界面上下物质的地震波速、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密度等性质的差异。 莫霍面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界面,而是上述物理与化学性质的过渡带, 其埋藏深度不一,在大洋下面较浅,只有几公里;在大洋中脊下面,几乎为零;但在高原下面较深, 可达70公里。一般来说,在大陆下面, 莫霍面的平均深度约为40公里, 所以, 莫霍面 在地表极少出露,使地质学家对其研究程度受到很大限制。 新疆榆树沟麻粒岩 - 橄榄岩地体:南天山北缘出露地表的古生代大陆壳 - 幔过渡带 嵇少丞 1 ) ,王茜 2 ) , 邵同 宾 1) ,李阿伟 3) , 道林克祯 4) ,近藤洋裕 4) , 孙圣思 5) ,李建峰 2) 1) 加拿大蒙特利尔综合工学院民用、地质与采矿工程系,蒙特利尔, H3C 3A7 ;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4) 日本静冈大学地球科学系 , 静冈 , 422-8529 5)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 710069 摘要 对于大陆造山带内部的超基性岩体,除了蛇绿岩成因之外还有其它或许更为合理的解释。例如,位于新疆托克逊库米什地区南天山北缘的榆树沟麻粒岩和橄榄岩 分别代表早古生代时塔里木板块北部大陆地壳莫霍面附近的下地壳底部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由于应变的局部化,被剪切分割成两个透镜状冲断岩片,顺着切割整个地壳直达上地幔顶部的韧性剪切带被挤出,最终呈固态挤侵到中地壳内绿片岩 -低角闪岩相的变沉积岩(构造片岩、长英质 糜棱岩 ) 之 中。最后,两个构造透镜体被剪切叠合到一起。榆树沟麻粒岩 -橄榄岩地体为研究塔里木板块北部大陆地壳古莫霍面及其附近的岩石流变学与地球物理性质提供一个十分难得的研究基地,因为大陆古莫霍面很少直接出露地表。榆树沟 麻粒岩 - 橄榄岩组合的地体的大地构造意义与蛇绿岩所代表的截然不同。 关键词:大陆莫霍面,壳 - 幔过渡带,构造挤出体,麻粒岩 - 橄榄岩地体,新疆榆树沟,天山 The Yushugou granulite-peridotite terrane as a Paleozoic continental crust-mantle transition zone exposed at the nou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ern Tianshan (Xinjiang) JI Shaocheng 1) , WANG Qian 2) , SHAO Tongbin 1) , LI Awei 3) , MiCHIbayashi Katsuyoshi 4) , KONDO Yosuke 4) , SUN Shengsi 5) , LI Jianfeng 2) 1) Département des Génies Civil, Géologique et des Mines, cole Polytechnique de Montréal, Montréal, Québec, H3C 3A7, Canad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sotope Geochemistr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P.R. China 3)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P.R. China. 4) Institute of Geosciences, Shizuoka University, Shizuoka, 422-8529, Japan 5) De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P.R. China Abstract The Yushugou massif in the Kumishi region at the nou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ern Tianshan (Xinjiang) consists of extensively deformed peridotites (lherzolite, harzburgite and wehrlite) associated with foliated and lineated mafic composition dominated granulites, together carried up and emplaced into greenschist-lower amphibolite-facies metasediments at 380-420 Ma. The granulite-peridotite units are interpreted as tectonic slices of continental mantle and lower crustal materials immediately adjacent the Moho. The 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slices were extruded by tectonic compression from a detachment in the crust-mantle boundary up into the greenschist-lower amphibolite-facies midde crust along intracontinental thrust shear zones. Such compressional uplifts of the crust-mantle transition zone were similar to the Ivrea-Verbano zone in the southern Alps of Italy and the Jijal-Patan-Chilas seuqence in the Kohistan arc of Pakistan. The boundary between mafic granulites and peridotites, which represents an exposed example of the Moho, is a high strain zone: in the mantle rocks olivine defomed by diffusion-accommodated grain bounadry sliding while pyroxenes deformed by disloaction creep, and in the lower crustal mafic granulites both pyroxenes and plagioclase deformed by dislocation creep. Thus, the Yushugou massif provides important clues to the nature and seismic reflecitivity of the continental Moho. Key words: Exposed continental Moho, window on crust-mantle transition zone, Compressional uplift, Granulite, Peridotite, Yushugou, Tianshan 图 1. 新疆托克逊库米什地区南天山北缘榆树沟麻粒岩 - 橄榄岩地体略图 (a) 和解释的构造剖面图 (b) 。 Fig. 1. Geological sketch map (a) and interpreted cross-section of the granulite-peridotite terrain in the Yushugou Massif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Tianshan orogenic belt (Xinjiang, China). In (a), Q: Quaternary; MG: Mafic granulite; P: Peridotite; S: Schists derived from sediments; γ: granite (279-303 Ma). Tectonic emplacement of granulite-peridotite slices took place as intracontinental compressional uplifts during 380-420 Ma. Locations of the sites studied in detail are indicated. 图 2. 野外观察到的岩性界线。 (a) 蛇纹石化橄榄岩与基性麻粒岩的接触界线,镜头朝向 NW 。 (b) 绿片 - 低角闪岩相变沉积岩在北面与蛇纹石化橄榄岩成构造接触关系,在其南面与石炭 - 二叠纪的花岗岩 (279-303 Ma) 呈岩浆侵入接触关系。镜头朝向 SW 。 Fig. 2. Field photographs showing the lithological contacts. (a)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serpentinized peridotite and mafic granulite. View to the northwest. (b) The greenschist-lower amphibolite-facies metasediment unit overthrusted by the serpentinized peridotite unit in the north and intruded by the granitic pluton (279-303 Ma) in the south. View to the southwest. 图 4. 橄榄糜棱岩 (a-b) 、超糜棱岩 (c) 及其退变作用形成的叶蛇纹岩 (d) 。 (a) 橄榄石残斑的非对称性指示上盘向 SW 方向逆冲。 (b) 橄榄石的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残斑 ( 右边 ) 和其周围细小的新颗粒。 (c) 由细小的橄榄石和辉石重结晶新颗粒组成的复合基质包围的斜方辉石条带状晶体。 (d) 叶蛇纹石的 X 状晶体穿插结构。 Fig. 4. Photomicrographs of peridotitic mylonite (a-b), ultramylonite (c) and antigorite serpentinite (d). (a) Asymmetry of olivine porphyroclasts indicating a top-to-SW thrusting. (b) A large olivine porphyroclast (right) recrystallized into a band of fined-grained neograins. (c) Elongated orthopyroxene porphyroclasts embedded in a completely recrystallized fine-grained olivine-pyroxene composite matrix suffered strong plastic deformation. (d) X-shaped interpenetrating texture observed in weakly deformed antigorite serpentinite. Ol: olivine; Opx: orthopyroxene; Cpx: clinopyroxne; Atg: Antigorite. 图 5. 榆树沟橄榄糜棱岩中辉石作位错蠕变的 显微 光学证据:波状消光、晶格旋转 ( 褶皱 ) 和膝折。正交偏光,其中 (a, c-d) 加了石膏试板。箭头指示膝折带边界。 Fig. 5. Optical evidence for dislocation creep of pyroxenes in the peridotitic mylonites from the Yushugou Massif: undulatory extinction, lattice rotation (folding) and kinks. All images viewed in cross-polarized light, but with gypsum λ plate inserted for (a) and (c-d). Kink band boundary indicated by arrow. 图 7. 含石榴子石 (a: 单偏光; b: 正交偏光 ) 与不含石榴子石 (c-d: 正交偏光 ) 基性麻粒岩的典型显微构造 ( 例如,面理、成分层、斜长石与单斜辉石的晶格旋转与重结晶作用等 ) 。 Fig. 7. Typical microstructures (e.g., foliation, compositional banding, recrystallization, and lattice rotation) for garnet-bearing (a: plane polarized light; b: crossed nicols) and garnet-free (c-d, crossed nicols) mafic granulites. 图 15. 利用造岩矿物组构资料、模式成分和单晶弹性系数理论计算的榆树沟方辉橄榄岩 ( 标本号 YSG26-10) 的 P 波波速分布 (a) 、 S 波速度各向异性 (b) 和快波偏振方向 (c) 。施密特网,下半球投影。 Fig. 15. P-wave velocities (a), S-wave velocity anisotropy (b) and fast polarization directions (c) for harzburgite sample YSG26-10 from the Yushugou Massif, calculated from LPO data, modal composition, and single crystal elastic constants of each rock-forming mineral. Equal-area lower hemisphere projections. 封面说明: 云南高黎贡山韧性剪切带,作为朝东南方向挤出的印支地块的西边界,在渐新世与早中新世期 间曾发生了大规模的右旋走滑运动,形成变形强烈、构造面理垂直和拉张线理水平的糜棱岩。 图示被怒江河水抛光的糜棱岩的大型露头,表面发育一系列壶穴(嵇少丞拍摄)。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4383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中國港澳臺大學學科專業排行榜揭曉
冯用军 2014-5-28 01:34
老冯故事会iStory of Feng(冯用军说时事)之“如何填报港澳台高考志愿1”? 唐山著名教育学者、河北历史文化讲师、中国最年轻资深大学评价专家、中国高考考研辅导专家 冯用军博士 2014 年 5 月 27 日,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編制完成《 2014 中國大學學科專業評價報告》,公佈最新 2014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學科專業排行榜和 2014 中國大學各學科門類排行榜。報告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問鼎 2014 中國大學學科專業排行榜前三甲,香港大學、臺灣大學和臺灣交通大學雄居 2014 中國港澳臺大學學科專業排行榜前三強。報告最新發佈 2014 中國最盛產億萬富豪大學專業排行榜,旨在為立志創業的高考學子填報志願提供參考;在 1999-2013 年胡潤、福布斯、南方週末和新財富等中國富豪榜上榜億萬富豪企業家中,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造就的億萬富豪人數最多,有 63 人,問鼎 2014 中國最盛產億萬富豪大學專業排行榜冠軍,成中國大學“造富搖籃”;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有 53 人,屈居第二,復旦大學工商管理列第三。 2010 年,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率先發佈覆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高校的第 1 個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星級排名),以科學衡量兩岸四地大學的綜合實力。 2014 年,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在發佈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的基礎上,率先發佈“中國港澳臺大學學科專業排行榜”。中國高考志願填報諮詢專家、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廈門大學博士馮用軍副教授指出,中國港澳臺大學學科專業排行榜更加突出評價港澳臺大學的學科建設水準和專業水準,旨在為 2014 年我國兩岸四地高考考生選擇報考高校、挑選學科專業提供參考依據。 港澳臺地區高校 53 個學科入選 2014 中國六星級學科專業, 179 個學科入選中國五星級學科專業 報告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最新公佈的 2014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學科專業排行榜中,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高校共有香港大學電子和電機工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臺灣交通大學電子工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臺灣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臺灣成功大學土木工程、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臺灣輔仁大學商業管理、澳門大學葡萄牙語、臺灣長庚大學醫學、臺灣政治大學政治學、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等 53 個學科專業入選 2014 中國六星級學科專業 ( ★★★★★★ ) ,躋身 2014 中國頂尖學科專業。香港演藝學院舞臺及製作藝術、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臺灣東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臺灣東吳大學法律學、高雄醫學大學呼吸照護學、臺灣海洋大學生物水產、臺灣中興大學農業科技、臺灣陽明大學臨床醫學、臺灣中山大學通訊工程等 179 個學科專業入選 2014 中國五星級學科專業 ( ★★★★★ ) ,躋身 2014 中國一流學科專業名單。 澳門理工學院中葡翻譯、香港中文大學地理學、香港藝術學院藝術、香港樹仁大學法律與商業、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工程、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臺灣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臺灣元智大學通訊工程等 364 個學科專業入選 2014 中國四星級學科專業 ( ★★★★ ) ,躋身 2014 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名單。澳門理工學院電子商貿、澳門科技大學傳播學、臺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臺灣大同大學設計科學、臺灣東華大學資訊工程、臺灣逢甲大學中國文學、臺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臺灣華梵大學建築、臺灣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臺灣聯合大學能源與資源、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管理、臺灣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臺灣中國醫藥大學營養學、臺灣中原大學應用外文、香港浸會大學中藥學、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彰化師範大學財務金融技術學等 473 個學科專業入選 2014 中國三星級學科專業 ( ★★★ ) ,躋身 2014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名單。 香港大學高居 2014 中國港澳臺大學學科專業排行榜榜首, 5 個專業躋身中國頂尖學科專業 報告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最新公佈的 2014 中國港澳臺大學學科專業排行榜中,香港大學有 5 個中國六星級學科專業、 13 個中國五星級學科專業、 20 個中國四星級學科專業,雄居 2014 中國港澳臺大學學科專業排行榜榜首。中國高考志願填報諮詢專家、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廈門大學博士馮用軍副教授指出,香港大學是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綜合辦學實力最強、辦學水準最高、學科實力最強的大學。臺灣大學名列第二,有 5 個六星級學科專業、 12 個五星級學科專業、 10 個四星級學科專業;臺灣交通大學位居第三,有 5 個六星級學科專業、 9 個五星級學科專業、 9 個四星級學科專業;香港中文大學位列第四,有 4 個六星級學科專業、 10 個五星級學科專業、 10 個四星級學科專業;臺灣清華大學居第五,有 4 個六星級學科專業、 9 個五星級學科專業、 8 個四星級學科專業。 臺灣成功大學名列第六,有 4 個六星級學科專業、 8 個五星級學科專業、 9 個四星級學科專業;香港科技大學居第七,有 4 個六星級學科專業、 8 個五星級學科專業、 8 個四星級學科專業;臺灣輔仁大學列第八,有 4 個六星級學科專業、 7 個五星級學科專業、 7 個四星級學科專業;澳門大學居第九,有 4 個六星級學科專業、 6 個五星級學科專業、 8 個四星級學科專業;臺灣長庚大學位居第十,有 4 個六星級學科專業、 6 個五星級學科專業、 6 個四星級學科專業。 位居中國校友會網 2014 中國港澳臺大學學科專業排行榜第十一至二十名的高校依次是臺灣政治大學、臺灣中央大學、臺灣藝術大學、香港演藝學院、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臺灣東海大學、臺灣東吳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和臺灣海洋大學等高校。分析指出,整體而言,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高校的發展歷程和發展模式與中國大陸高校迥異,港澳臺大學綜合實力和學術水準與中國大陸高校旗鼓相當,但許多學科專業的建設品質和競爭力超越中國大陸高校。與中國大陸高校相比,港澳臺高校優勢學科更多集中在理工科,尤其是工科優勢特別明顯,這或許與港澳臺高校更注重產學研一體化有關。對於 2014 年中國大陸地區高考考生欲報考港澳臺高校,無論是從學涯深造還是從職涯發展而言,位列 2014 中國五星級以上的理工科專業是首選。 2014 中國港澳臺大學學科專業排行榜 名次 學校名稱 所在地區 2014 辦學類型、等級和層次 2014 星級學科專業數 辦學類型 星級排名 辦學層次 合計 6 星級 5 星級 4 星級 3 星級 1 香港大學 香港 中國研究型 6 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38 5 13 20 0 2 臺灣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6 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27 5 12 10 0 3 臺灣交通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5 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3 5 9 9 0 4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中國研究型 6 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24 4 10 10 0 5 臺灣清華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5 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1 4 9 8 0 6 臺灣成功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5 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1 4 8 9 0 7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 中國研究型 6 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20 4 8 8 0 8 臺灣輔仁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5 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8 4 7 7 0 9 澳門大學 澳門 中國研究型 5 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8 4 6 8 0 10 臺灣長庚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5 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6 4 6 6 0 11 臺灣政治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5 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5 4 6 5 0 12 臺灣中央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5 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4 3 4 7 0 13 臺灣藝術大學 臺灣 專業型 6 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13 3 4 6 0 14 香港演藝學院 香港 專業型 5 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8 0 9 9 0 15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 專業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7 0 8 9 0 16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 專業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9 0 6 13 0 17 臺灣東海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7 0 6 11 0 18 臺灣東吳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21 0 5 16 0 19 高雄醫學大學 臺灣 行業特色研究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4 0 5 9 0 20 臺灣海洋大學 臺灣 行業特色研究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3 0 5 8 0 21 臺灣中興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2 0 5 7 0 22 臺灣陽明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1 0 5 6 0 23 臺灣中山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0 0 5 5 0 24 臺灣淡江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7 0 4 13 0 25 臺灣科技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1 0 4 7 0 26 臺北藝術大學 臺灣 專業型 5 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9 0 4 5 0 27 台南藝術大學 臺灣 專業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2 0 3 9 0 28 臺灣戲曲學院 臺灣 專業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6 0 3 3 0 29 臺灣中正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23 0 0 8 15 30 臺灣東華大學 臺灣 專業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24 0 0 7 17 31 臺灣逢甲大學 臺灣 專業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24 0 0 6 18 32 臺灣銘傳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23 0 0 6 17 33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8 0 0 5 13 34 臺灣中原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7 0 0 5 12 35 臺北科技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6 0 0 5 11 36 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 行業特色研究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5 0 0 5 10 37 臺灣慈濟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4 0 0 5 9 38 臺灣元智大學 臺灣 中國研究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3 0 0 5 8 39 臺北教育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2 0 0 5 7 40 香港樹仁大學 香港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1 0 0 5 6 41 臺灣嘉義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8 0 0 4 14 42 臺灣大葉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4 0 0 4 10 43 臺灣大同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3 0 0 4 9 44 臺北醫學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1 0 0 4 7 45 臺北實踐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7 0 0 3 14 46 臺灣高雄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6 0 0 3 13 47 臺灣暨南國際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5 0 0 3 12 48 臺灣靜宜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4 0 0 3 11 49 臺灣世新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3 0 0 3 10 50 臺灣華梵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2 0 0 3 9 51 香港影視傳媒學院 香港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1 0 0 3 8 52 高雄餐旅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0 0 0 3 7 53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臺灣 專業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9 0 0 3 6 54 臺灣佛光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6 0 0 2 14 55 臺灣南華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5 0 0 2 13 56 澳門理工學院 澳門 專業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14 0 0 2 12 57 臺灣聯合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3 0 0 2 11 58 體育大學(桃園) 臺灣 專業型 4 星級 中國高水準大學 7 0 0 2 5 59 香港藝術學院 香港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2 0 0 1 1 60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5 0 0 0 15 61 臺灣臺北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4 0 0 0 14 61 臺灣宜蘭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4 0 0 0 14 63 臺灣長榮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3 0 0 0 13 64 臺灣中國科技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3 0 0 0 13 65 臺灣亞洲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2 0 0 0 12 65 臺灣中國醫藥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2 0 0 0 12 67 澳門科技大學 澳門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1 0 0 0 11 68 臺灣義守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0 0 0 0 10 69 臺灣中華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 0 0 0 9 70 臺灣首府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 0 0 0 8 71 彰化師範大學 臺灣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 0 0 0 7 72 澳門旅遊學院 澳門 專業型 3 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6 0 0 0 6 下面列出 2014 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等兩岸三地高校榮獲 2014 年中國三星級學科專業以上的學科專業名單: 1 、香港大學 6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醫學、電子和電機工程、資訊科學、生命科學、化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土木及結構工程、環境科學、生物學、醫學、土木工程、法律、文學、新聞學、化學、環境科學、物理學、英文、經濟學和金融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工商管理、教育學、人類學、會計學、電腦科學、建築、電子、房地產、建築、牙醫、電機電子、護理、中醫、心理學、人工智慧、語言學、腦神經科學、精算學、計算數學及運籌學、行政管理 2 、臺灣大學 6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電機工程、醫學、物理學、化學工程、法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學、政治學、中國文學、外國語文、理學、電信科技、生物科技、哲學、新聞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食品科技地質學、數學、歷史學、社會學、國際關係、政治理論、公共行政、會計學、財務金融學、經濟學 3 、臺灣交通大學 6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電子工程、資訊科技、電機與控制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土木工程、生物科技、光電與納米科學、電機資訊、電信工程、資訊工程、環境工程、電子物料學、應用化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應用化學、應用數學、外國語文學、資訊與財經管理、光電工程、應用數學、管理科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 4 、香港中文大學 6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農業生物技術、電腦、地球科學、生物化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人類學、工商管理、經濟學、文學、食物營養、哲學、宗教學、體育學、社會學、歷史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地理學、中醫、生物醫學、中文教育、英國語文、訊息工程、政治與公共行政、應用物理、體育運動、社會工作 5 、臺灣清華大學 6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化學工程、材料科學工程、電機工程、動力機械工程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光電物理、原子科學、物理學、中國文學、微電子、化學、計量財務金融、電機資訊、資訊工程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電子工程、通訊工程、光電工程、工業工程、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生命科學、醫學科學、先進光源科技 6 、臺灣成功大學 6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土木工程、電機工程、工業設計、電腦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機械工程、航空、建築、光電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程、管理學、生物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材料科學及工程、物理學、應用化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化學、外國語文、中國文學、政治學、歷史學 7 、香港科技大學 6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生物化學、機械工程、電機及電子工程、工商管理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電腦學、數學、智慧識別、應用生物、資訊科技、神經分子科學、海岸與大氣科學、電腦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生物工程、科技管理、物理學、環境科學、生命科學、化學、環境工程、資訊系統 8 、臺灣輔仁大學 6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心理學、醫學、商業管理、工程與資訊科技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人文與藝術、民生學、食品醫學、英國語文、哲學、傳播、教育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神學、語言學、新聞學、織品設計、歷史學、義大利語文學、臨床心理學 9 、澳門大學 6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電機及電腦工程、葡萄牙語、會計及資訊管理、葡文法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中醫藥、土木及環境工程、電腦科學、機電工程、應用數學、財務及企業經濟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生物醫藥學、數學、電子商業、政府與行政、教育學、英文、中文、傳播 10 、臺灣長庚大學 6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醫學、電子工程、電機工程、醫務管理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物理治療學、化工與材料工程、機械工程、中醫藥學、護理學、檢驗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呼吸照護學、資訊管理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解剖學、職能治療學、生理暨藥理學 11 、臺灣政治大學 6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工商管理、政治學、管理學、法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傳播、國際關係、外語英國文學、哲學、歷史學、金融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統計學、會計學、中國文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財政學 12 、臺灣中央大學 6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地球科學、電機工程、化學與材料工程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通訊工程、光機電工程、土木工程、先進材料與精密製造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資訊工程、設計與分析、英美語文、中國文學、物理、化學、環境工程 13 、臺灣藝術大學 6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美術學、書畫藝術、電影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版畫藝術、古跡藝術修護、雕塑學、戲劇與劇場應用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視覺傳達設計、圖文傳播藝術、廣播電視、舞蹈學、藝術與文化政策、造形藝術 14 、香港演藝學院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舞臺及製作藝術、舞蹈藝術、藝術、音樂、演藝、戲劇藝術、演奏音樂、中國戲曲、電影電視藝術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作曲音樂、英語、自由藝術、舞臺設計、西樂、中樂、作曲及電子音樂、歌劇及聲樂、鍵盤樂 15 、香港城市大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電子工程學、化學、電路設計、海洋污染、電子及電子工程、計算電磁學、資訊系統、訊息科技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生物學、法律、創意媒體、能源及環境、商品學、工程力學、新聞傳播學、工商管理、翻譯 16 、香港理工大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電子計算、會計及金融、屋宇設備工程、醫療科技及資訊、紡織及制衣、酒店及旅遊業管理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土木及環境工程、設計學、工程物理學、生物醫學工程、眼科視光、護理、建築及房地產、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工業及系統工程、電機工程、機械工程、應用社會科學、康復治療 17 、臺灣東海大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生命科學、中國文學、哲學、外國語文、日本語文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物理學、畜產與生物科技、食品科學、社會學、統計學、政治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資訊工程、法律、社會工作 18 、臺灣東吳大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商 ?W 、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會計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外國語文學、哲學、中國文學、神學、醫學、企業管理學、歷史學、國際經營與貿易、藝術與美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日本語文、德國文化、數學、物理、化學 19 、高雄醫學大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環境醫學、運動醫學、呼吸照護學、腎臟照護學、牙醫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口腔衛生學、藥學、香妝品學、公共衛生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醫學放射技術、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醫藥暨應用化學、職能治療學 20 、臺灣海洋大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生物水產、海事、航運、海洋法、海洋科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水產養殖、水產生技、海洋生物、漁業科學、食品科學、造船工程、海洋工程與科技、通訊工程 21 、臺灣中興大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農業科技、電機工程、化學工程林業科技、生物科技、農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機械工程、獸醫學、歷史學、財務金融、化學、生命科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 22 、臺灣陽明大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臨床醫學、牙醫學、醫學技術與工程、生命科學、護理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腦科學、臨床牙醫學、口腔醫學、藥理學、生醫光電工程、微生物及免疫學 23 、臺灣中山大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電機工程、材料與光電工程、通訊工程、物理學、材料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機械與機電工程、中國文學、資訊工程、材料與光電工程、光電工程 24 、臺灣淡江大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大陸研究、英國語文、西班牙語文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法國語文、俄國語文、歷史學、教育學、教育科技學、中國文學、資訊與圖書館學、數學、大眾傳播學、建築、土木工程、航空太空工程、機電 25 、臺灣科技大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工商業設計、建築、藝術、營建工程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商學、高分子工程、工業管理、自動化控制、電機工程、化學工程、機械工程 26 、臺北藝術大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音樂學、戲劇學、美術學、舞蹈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傳統音樂、劇場設計、電影創作、新媒體藝術、動畫 27 、台南藝術大學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音樂學、中國音樂、藝術創作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應用音樂、民族音樂、音樂表演與創作、造形藝術、應用藝術、藝術史與藝術評論、博物館學、鋼琴伴奏合作藝術、音像 28 、臺灣戲曲學院 5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歌仔戲、民俗技藝、客家戲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京劇、戲曲音樂、劇場藝術 29 、臺灣中正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哲學、中國文學、外國語文、地球與環境科學、電機工程、機械工程、通訊工程、歷史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數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生命科學、社會福利學、經濟學、化學工程、資訊工程、財務金融、企業管理、資訊管理、物理學、法律學、統計科學、犯罪防治學、心理學 30 、臺灣東華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數學、電機工程、企業管理、經濟學、中國語文、生命科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物理、化學、資訊工程、族群關係與文化、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自然資源與環境、光電工程、國際企業、資訊管理、財務金融、特殊教育、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教育行政與管理、體育與運動科學、藝術與設計、諮商與臨床心理、公共行政 31 、臺灣逢甲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電子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財務金融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航太與系統工程、機械與航空工程、纖維與複合材料、通訊工程、建築、管理、材料科學與工程、商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經濟學、資訊電子、會計、國際貿易、財務稅收、中國文學、資訊工程、電機與通訊工程 32 、臺灣銘傳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企業管理、傳播學、應用中國文學、資訊工程、財務金融、傳播管理 3 星級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經濟學、電子工程、生物科技、風險管理與保險學、國際企業、觀光事業、法律學、財經法律、建築學、公共事務、醫療資訊與管理、應用統計資訊學、社會與安全管理、休閒遊憩管理、商業設計、商品設計 33 、香港浸會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傳理學、英國語言文學、工商管理、數學、應用生物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中國語言文學、中國研究、中醫學、生物醫學、中藥學、應用化學、歐洲研究、政治及國際管理、歷史、社會學、社會工作、宗教研究、音樂 34 、臺灣中原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醫學工程、物理、化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數學、應用數學、生物科技、機械工程、生物環境工程、醫學工程、心理學、工業工程、電子工程、教育學、應用外文、企業管理 35 、臺北科技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工業設計、機械工程、電機工程、電子工程、工業工程與管理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車輛工程、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建築、資訊工程、光電工程、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材料及資源工程、土木工程、分子科學與工程、經營管理、資訊與財經管理 36 、臺灣師範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教育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特殊教育、音樂、美術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華語文、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人類發展與家庭、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國文、英語、地理、歷史學、工業教育、社會教育 37 、臺灣慈濟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醫學、生命科學、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護理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公共衛生學、醫學資訊學、社會工作學、人類發展學、物理治療、中醫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東方語言、傳播學 38 、臺灣元智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燃料電池、通訊工程、化學與材料工程、電機工程、製造工程與管理技術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工業工程與管理學、企業管理學、資源與環境科學、資訊工程、資訊管理學 39 、臺北教育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教育學、幼稚教育學、特殊教育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語文創作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心理與諮商、社會與區域發展、兒童英語教育學、藝術與造型設計、文化創意產業經營、數學暨資訊教育、數位科技設計 40 、香港樹仁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法律與商業、新聞與傳播、工商管理學、中國語言文學、經濟及金融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心理學、英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社會學、輔導及心理學、社會工作 41 、臺灣嘉義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特殊教育、農藝學、森林暨自然資源、輔導與諮商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教育學、體育學、幼稚教育、生物事業管理、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園藝學、林產科學、動物科學、獸醫學、生物農業科技、景觀學、水生生物科學、生物機電工程、食品科學 42 、臺灣大葉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電機工程、分子生物科技、環境工程、設計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電信工程、機械與自動化工程、材料工程、資訊管理、企業管理、財務管理、行銷與流通管理、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歐洲語文 43 、臺灣大同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機械工程、化學工程、材料工程、電機工程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資訊工程、通訊工程、設計科學、工業設計、事業經營、物理與電子工程、生物與食品工程、電氣與自動化、生物工程 44 、臺北醫學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護理學、藥理學、口腔衛生學、保健營養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醫學、醫務管理學、呼吸治療學、牙醫學、藥學、生物資源技術學、公共衛生學 45 、臺北實踐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創意產業、服裝設計、家政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工業設計、企業管理、食品營養、兒童保育、社會工作、資訊、藝術、媒體傳播、建築設計、媒體傳達設計、餐飲管理、音樂、建築、財經 46 、臺灣高雄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電機工程、應用經濟學、法律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金融管理、資訊管理、經營管理、工商管理、土木與環境工程、化學與材料工程、資訊工程、政治法律學、財經法律學、應用數學、生命科學、傳統工藝與設計、民族藝術 47 、臺灣暨南國際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中國語文學、外國語文學、比較教育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教育政策與行政、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公共行政與政策、歷史學、資訊工程、電機工程、土木工程、應用化學、應用材料及光電工程、財務金融、經濟學、休閒學與觀光管理 48 、臺灣靜宜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法律學、財務金融、國際企業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會計學、企業管理學、日本語文學、英國語文學、西班牙語言學、觀光事業、資訊管理、資訊工程、財務與計算數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中國文學 49 、臺灣世新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新聞學、廣播電視電影、公共關係及廣告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口語傳播、資訊傳播、數位多媒體設計、資訊管理、傳播管理、觀光、財務金融、社會心理、行政管理 50 、臺灣華梵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機電工程、電子工程、東方人文思想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資訊管理、中國文學、外國語文、哲學、建築、工業設計、美術學、環境與防災設計 51 、香港影視傳媒學院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電影學、廣播電視學、新聞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影視表演、播音與主持、影視攝像、影視廣告、影視美術、攝影藝術、影視編導、音樂表演 52 、高雄餐旅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餐飲管理、旅遊管理、中餐廚藝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旅運管理、航空暨運輸服務管理、西餐廚藝、烘培管理、旅館管理、行銷暨會展管理、休閒暨遊憩管理 53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體育學、競技運動、休閒運動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球類運動、體育舞蹈、休閒運動、運動管理、運動健康、技擊運動 54 、臺灣佛光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佛教學、文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宗教學、政治學、歷史學、哲學、未來學、人類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外國語文學、產品與媒體設計、心理、資訊、學習與數位科技、公共事務、政治學 55 、臺灣南華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企業管理、非營利事業管理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財務金融、文化創意事業管理、應用社會學、自然生物科技、國際事務、哲學與生命教育、生死學、視覺與媒體藝術、民族音樂、建築與景觀、會計資訊、文學、傳播學 56 、澳門理工學院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中葡翻譯、中英翻譯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電子商貿、管理學、會計暨金融、電腦學、社會工作學、公共行政學、綜合設計、視覺藝術、音樂、護理、診療技術、體育及運動 57 、臺灣聯合大學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材料與化學工程、電機工程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土木與防災工程、化學工程、建築學、材料科學工程、環境與安全、能源與資源、環境與安全衛士工程、諮詢工程、諮詢管理 58 、體育大學(桃園)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體育推廣、適應體育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技擊運動技術、球類運動技術、陸上運動技術、運動保健、休閒產業經營 59 、香港藝術學院 4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準學科專業):藝術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應用及媒體藝術 60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中國文學、法學、哲學、史學、地學、法律學、新聞暨傳播學、政治學、環境設計學、藝術學、外國語文學、國際企業管理學、教育學、體育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 61 、臺灣臺北大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法學、工商管理、司法、企業管理、公共行政既政策學、財經法、社會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會計學、統計學、經濟學、資訊工程、不動產與城鄉環境、歷史學 62 、臺灣宜蘭大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生物技術、動物科學、應用經濟、經營管理、土木工程、化學工程、材料工程、電子工程、環境工程、生物機電工程、外國語文學、食品科學、資訊工程、建築 63 、臺灣長榮大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企業管理、會計、生物科技、哲學與宗教學、管理學、健康學、資訊管理、經營管理、國際企業、神學、資訊工程、醫務管理、土地管理與開發 64 、臺灣中國科技大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建築、土木工程、室內設計、企業管理、視覺傳達設計、規劃與設計、土木與防災應用科技、國際商務、會計、資訊工程、財政金融、資訊傳播、行銷與流通管理 65 、臺灣亞洲大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光電與通訊、資訊工程、健康產業管理、生物與醫學資訊、保健營養、生物技術、經營管理、社會工作、國際企業、數位媒體設計、企業經濟與策略、創意商品設計 66 、臺灣中國醫藥大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老化醫學、轉譯醫學、癌症生物與藥物研發、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公共衛生學、中藥資源學、營養學、生物科技學 67 、澳門科技大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中醫學、中藥學、生物醫學、電子資訊科技、葡萄牙語、工商管理、法學、公共衛生學、傳播學、旅遊管理、國際關係 68 、臺灣義守大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電機工程、通訊工程、電子工程、資訊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技術與化學工程、工業管理、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管理學、應用英語學 69 、臺灣中華大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機電工程、資訊工程、工業管理、土木工程、建築與都市計畫、營建管理、科技管理、企業管理、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 70 、臺灣首府大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餐旅管理、商品開發與設計、健康與美容事業管理、觀光事業管理、休閒管理、應用外語、文化創意產業、數位娛樂與遊戲設計 71 、彰化師範大學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教育學、特殊教育學、科學教育、輔導與諮商、工業教育與技術、國文學、財務金融技術學 72 、澳門旅遊學院 3 星級學科專業(中國知名學科專業):酒店管理、旅遊會展及節目管理、文化遺產管理、旅遊零售及市場推廣管理、廚藝管理、旅遊企業管理 更多资讯,请登录: http://www.cuaa.net/cur/2014/xkzy/gat.shtml http://www.cuaa.net/
个人分类: WIEA世界创新教育协会|19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上最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热度 18 pony1984621 2014-5-16 14:10
地球上最大的“伤疤” ——东非大裂谷 2006 年 11 月 2 日,来自英、美、埃塞俄比亚的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观测之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预言:非洲大陆将被一分为二,中间将会出现新的大洋,即是继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之后的第五大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原来,这里就是纵贯非洲东部、被称为“地球的伤疤”的东非大裂谷。 从卫星上看,东非大裂谷像一个巨大的“之”字形,从北向南延伸,总长度达到6500公里,相当于地球赤道周长的六分之一。中途分岔为东西两支,后又汇合。分叉的中间包围着是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大裂谷的东支是主裂谷,北起西亚的约旦谷地,然后经过红海进入非洲北部,由埃塞俄比亚向南一直延伸到肯尼亚、坦桑尼亚,其大部分位于埃塞俄比亚境内,最后到达赞比亚河河口入印度洋。西支大致沿维多利亚湖西侧穿行,规模较小,长约1700多公里。 实际上,东非大裂谷并不只是局限于东非范围之内,而是地跨中东与东非,所以人们将其称“非洲-阿拉伯大裂谷系统”。 虽然东非大裂谷十分狭长,但它的总面积也大得惊人,总面积约500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整个非洲面积的六分之一。这里海拔很高,在2 000多米以上,主要为东非高原,但是裂谷底部却是平坦的平原,两侧的陡崖峭壁高达几百米至2000米,犹如刀削斧劈一般。如果亲身走进这里,你会很难发现这是一条裂谷带,因为通常来说,峡谷的断面应该都是“V”字形,而东非大裂谷的底部几乎是“U”字形的,也就是说,裂谷的规模较大,底部很宽,两侧是陡崖峭壁,平均宽度为48~65公里,最宽处达200 公里以上,只有从高空才能发现它的整体轮廓。 很多人或许以为,既然是裂谷,应该就是幽暗、深邃、环境恶劣的,其实恰恰相反,在东非大裂谷算得上是非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有山有水,还有众多珍贵的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 这里湖泊众多,约30多个,仿佛一串宝石项链,从北往南连续分布。其中,著名的坦噶尼喀湖,由于它南北长度超过670千米,而东西宽度只有40—80千米,长宽相差悬殊,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除此之外,它还是仅次于俄罗斯贝加尔湖的世界第二深湖,这里的平均水深1130米,最深处1470米。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些特殊的 “湖泊”—— “熔岩湖”,其实它只不过是火山口而已,由于东非大裂谷所处地带 地壳运动强烈,火山众多, 频繁的、连续的火山喷发常常使得溢出的熔岩在火山口洼地内保持液态,就像一个沸腾的“湖泊”一样,如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尼拉贡戈火山,自从1884年以来,它 已经至少喷发过20次,所以,尼拉贡戈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最危险的火山之一。 但是,并非所有的火山都是危险的。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脉,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它原本也是一座火山,山顶山还保留有一个直径约为2公里的火山口,只是历史上没有乞力马扎罗山火山爆发的记录,据当地居民的传说,最近一次爆发大约在距今150至200年以前。如今,这座山峰形成了一座奇特的风景,因为它位于赤道附近,日照充足,但由于它的海拔在5800多米,使得它“一山有四季”,山顶都被冰雪终年覆盖,如果你是一位登山爱好者,登山的一路上便可以感受到一年四季的所有气候条件,实在是令人惊奇。 东非大裂谷是如何形成的?一般而言,大峡谷都是河流冲刷而成的,可是东非大裂谷这么宽根本不会是河流作用的结果,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是大陆扩张的结果。大约在100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东非地壳抬升形成高原,但抬升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地壳中的脆弱部分会发生张,从而断陷而成为裂谷带。这一作用至今仍在不断进行着。据20世纪60年代美国“双子星”号宇宙飞船的测量结果,东非大裂谷北段的红海扩张速度为每年2厘米;在非洲大陆上,东非大裂谷每年加宽几毫米至几十毫米。而且,肯尼亚的测量机构在东非大裂谷地区进行测量后推断:东非大裂谷的谷底一直在以每年1~2mm的速度下沉。因此,未来的第五大洋将逐渐形成。(文/马志飞,图片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系科普短文,不是新闻时事,特此说明。)
个人分类: 科普写作|17303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剧情][2013][大陆][正骨 Chinese.Look][WEBRip-MKV][国语中字]
lcj2212916 2014-5-3 17:10
◎译  名 正骨 ◎片  名 Chinese Look ◎年  代 2013年 ◎国  家 中国大陆 ◎类  别  剧情 / 历史 ◎语  言 汉语普通话 ◎字  幕 中文 ◎IMDB评分 N/A ◎IMDB链接 N/A ◎文件格式 x264+ AAC ◎视频尺寸 1104 X 622 ◎文件大小 1CD 769MB ◎片  长 89min ◎导  演 詹文冠 Wenguan Zhan ◎主  演 宋春丽 Song Chunli 张光北 Guangbei Zhang 宋楚炎 Chuyan Song 海一天 Yitian Hai 唐梓翔 Zi-xiang Tang ◎简  介  电影以日军特务搜寻郭氏正骨秘方为线索。在抗战动荡的年代,宋春丽饰演的母亲李秀芳,带着郭家的“祖传秘方”和年幼的儿子颠沛流离,并终将宋楚炎饰演的儿子郭春远抚养长大,学成家传正骨绝学。日军特务为搜寻中医文化正骨秘方假扮病人企图窃取秘方,母子二人与日本军官上演了一场以德报怨、跌宕起伏的情感大戏。影片国恨家仇、医者仁心、谍战悬疑不断,再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大善大义、厚德宽容。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3983429
15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40522 大陆与香港只隔一层孩子的小便
热度 1 shixiaoxin10 2014-4-23 04:21
大陆与香港只隔一层孩子的小便 来源: 中原网 日期:2014-04-22 07:51:17 作者:徐冬梅   著名记者、主持人闾丘露薇在其个人认证微博上称,孩子当街便溺,有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母亲打了路人一耳光。片中白衣青年看 不过眼报警,并且阻止夫妻离开,双方争执,青年遭人用婴儿车推撞。警察到场调查后,父亲无条件释放,母亲涉嫌袭击被捕,准保释,五月中需到警局报到。但多名网友澄清,母亲是用尿布接着,只打了拉车人的手。(中国网)   视频中妈妈气急败坏的喊着:洗手间排队,孩子着急我怎么办?拉住婴儿车的两名香港人不停的说着,大意就是孩子也不能随地小便。宝宝在哇哇大哭,妈妈抱着孩子无助的跟旁边人解释:洗手间我们排了很久,孩子憋不住了,我们怎么办?   从视频上看出孩子大约三岁,应该是一个女孩,在父母跟其他人的拉扯中,女孩哭声始终不断,而拉住婴儿车的人和围观的人,没有一个人说,孩子看起来被吓到,大家先不要吵。这里想问下,当时母亲抱着孩子在洗手间排队等候的时候,在孩子已经忍不住要小便的时候,那些排队的大人们就不能腾出个位置给这个稚龄的幼童吗?这时候香港人自诩的素质在哪里?这里更看出香港这个大都市城市建设上的硬件设施少了公共卫生间,既然能开放口岸,让更多的人去香港购物和旅游,那当地就应该在公共设施上多做改善,更要在香港人对其他人提起素质的时候,也让香港人懂得一点素质。   有过宝宝的人都知道,三岁孩子的自控能力很弱,当他们说要方便,完全是按秒数的,根本不会像成年人一样忍很长时间。但现场的拉扯和众人的围观声讨中,他们没有顾及孩子的身体,更没有人在意孩子的心灵会不会受到震惊,谁又能保证今后孩子不会生活在恐惧中。当那两个拉住婴儿车的年轻人指责大陆夫妇时,他们自己的素质和宽容心在何处?周围的人在纷纷声讨大陆夫妇时,为什么不先考虑这事件对孩子的影响?   其实这起事件很好化解,新闻上提到母亲用尿布接着,而不是直接让孩子的尿液撒在地上。从这里也能看到,父母深知公共环境需要维护。我们猜测下,可能在接尿液时撒了一些在地上,所以才导致有人去拍照,从而引起事件的发生。   当初杨恒均在日本也有过一次经历,当时在朋友那喝多后出来,在路上他酒醉吐了,吐后朋友把他送上出租车,当车开动时,他有些清醒,看到朋友又回到路边,拿出纸巾仔细的擦掉他的呕吐物。为什么在他吐后,周围的日本人不去指责他,更不会围观拍照,为什么这事发生在香港,冲突就出现。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孩子的母亲在洗手间排队时得到周围人的照顾,就不会出现路边小便的场景。当孩子在路边小便时,母亲用尿布接好不至滴洒地上,路人就不会拍照。路人在看到孩子街边小便,不是去拍照而是帮助这对夫妇把地面收拾干净,更不会出现冲突的场面。   大陆人的素质是不如其他的亚洲人,这点不能否认。但其他地方就因为大陆人的素质低而歧视大陆,那么他们自认的高素质其实也只是一坨无法摆脱的尿了。
149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13][大陆][剧情][风云小棋王][WBRip-MKV/1.05G][国语中英字]
lcj2212916 2014-4-22 21:21
导演: 韩凤泉 编剧: 刘堂麒 年代:2013年9月6日 主演: 高宇阳 / 田岷 / 周中和 / 王放 / 王文思 / 张杰 / 李方成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98分钟 又名: The Chess King 剧情介绍:   大明正德年间,西北的飞砂镇上,神童朱鼒材棋艺高超,无人可比!在京城,大宦官刘瑾妄想篡位夺权,保皇的安华郡王发动兵谏被杀,而朱鼒材正是安化郡王的嫡孙,全家惨遭杀害时他幸免于难。刘瑾派遣东厂的精锐来杀朱鼒材!朱鼒材在世外高人‘冬瓜老’的点拨下,运用擅长的棋艺,不仅救了母亲,还准备动身进京,向皇帝告御状,扳倒当朝的大权奸。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3163948
1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剧情][那窗灯火][高清1080p-MKV中字][2013大陆剧情]
lcj2212916 2014-3-27 20:23
导演: 王向力 主演: 王一 / 吴耀汉 / 李羲儿 语言:汉语普通话 字幕:简体中文 类型: 剧情 国家和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时间:2014年 剧情介绍 是一部由本地作家和导演自编自导的作品,取材于惠州市一窗灯火公益协会,表现的是以小区保安邵大勇和志愿者金娜为代表的底层小人物的人性光辉。小区保安邵大勇爱上了美丽的志愿者金娜,为追求金娜他想尽快发财。而金娜则以自己的爱心感染和引导邵大勇一步步走入公益协会,终于成为一个奉献爱心的平民英雄。影片里的那窗温暖的灯火,既象征着热烈的爱情,更象征着无限的公益爱心,象征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一窗又一窗爱的灯火点亮,灯火照亮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 同时照亮了他们自己的心灵和美丽的人生……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1265235
1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剧情][完美超越][高清1080p-MKV中英双字][2014大陆剧情]
lcj2212916 2014-3-27 19:58
◎译  名 完美超越 ◎片  名 Perfect Beyond ◎年  代 2014 ◎国  家 中国大陆 ◎类  别 剧情 / 喜剧 ◎语  言 汉语普通话 ◎字  幕 中文 / 英文 ◎IMDB评分 N/A ◎IMDB链接 N/A ◎文件格式 X264 + AAC ◎视频尺寸 1920 x 798 ◎文件大小 1CD 1.65 GB ◎片  长 1h 41mn ◎导  演 尹博 Bo Yin ◎主  演 闫硕 Shuo Yan 季晨 Chen Ji 刘思佑 Siyou Liu 王茂蕾 Maolei Wang 牟星 Xing Mo 姚星竹 Xingzhu Yao 张艺辰 Yichen Zhang ◎简  介  酒店销售部员工李晓莉(闫硕 饰)是一个性格直爽、大大咧咧的单身母亲。因工作交际能力不佳,又要一人抚养孩子,生活艰辛。 在房产中介的撮合下,李晓莉偶然发现刚刚破产,急需落脚处的曹阳(季晨饰)很喜欢孩子,本来不可能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两个人合约住在了一起。酒店经理(王茂蕾饰)因李晓莉失手打客户而大发雷霆,加之李晓莉的种种过往,决定将其开除。为了挽回工作机会,李晓莉自告奋勇替代因故失约的小提琴手为客户晚宴演奏。不料在晚宴上李晓莉打破了一瓶价值连城的名贵红酒,已是十分窘迫的她无奈下决定帮客户卖酒还债。 原本对售酒一窍不通的李晓莉,阴差阳错的卖起红酒,不但到处碰壁,还给自己惹来很多麻烦,同时更加冷落了自己的女儿。眼看售酒期限将到,曹阳决定让李晓莉扮演自己的妻子打入上流社会的夫人圈,帮他促成更多生意机会,并承诺一旦生意成功就买下李晓莉所有的酒。让曹阳大跌眼镜的是,曹阳客户的夫人因李晓莉真诚、直爽的性格对其产生好感,不但帮助李晓莉解围,最终改行做起了红酒生意,曹阳落寞离开。李晓莉真诚、朴实的性格,不包装、不炒作的销售心态,挽救了在经济危机中深受奢侈品牌拖累的红酒公司,让红酒公司的经理颇有感慨。 一年后,李晓莉在曹阳客户的帮助下,经营起一家温馨的小店,通过那段卖酒还债的日子感悟出人生真谛,放慢脚步品味生活。 就在女儿生日当天,曹阳寄来礼物祝贺,三人再续幸福的未来。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1264562
1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爱情][初到东京][高清720p-MKV中字][2013大陆日本剧情爱情]
lcj2212916 2014-3-27 19:32
导演: 蒋钦民 编剧: 蒋钦民 主演: 秦昊 / 倍赏千惠子 / 中泉英雄 / 张钧甯 / 田原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日本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日语 上映日期: 2013-11-09(日本)/ 2012-03-23(中国大陆)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Tokyo Newcomer 剧情简介   围棋手吉流(秦昊 饰)初到东京留学,陷入生活迷茫困境,在去千叶的列车上,他与背着蔬菜进京的五十岚婆(倍赏千惠子 饰)有了一次奇特的偶遇,从此他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奇异的圈子,他与五十岚婆的孙子翔一(中泉英雄 饰),与翔一的女友奈菜子(张钧甯 饰),与旅店的服务员内藤加美(田原 饰), 开始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躁动的青春,异国的少女,不移的围棋梦想,在苦闷激情的年华里冰火交融。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1263915
14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剧情][天注定][BD-MKV/2.36G][大陆][国语中字][720P超清终极版]
lcj2212916 2014-3-26 20:39
◎片  名 天注定 ◎别  名 A Touch of Sin ◎年  代 2013 ◎地  区 中国大陆 ◎类  别 剧情 ◎语  言 普通话 ◎字  幕 中文字幕 ◎IMDB评分 7.3/10 from 1,771 users ◎首发网站 量子界 ◎视频尺寸 1280 x 534 ◎文件大小 1 DVD ◎片  长 130 Mins ◎导  演 贾樟柯 Zhangke Jia ◎编  剧 贾樟柯 Zhangke Jia ◎主  演 姜武 Jiang Wu ....大海 Dahai       王宝强 Baoqiang Wang ....三儿 Zhou San       赵涛 Tao Zhao ....小玉 Xiao Yu       罗蓝山 Lan-shan Luo ....小辉       张嘉译 Jiayi Zhang ....小玉情人       李梦 Meng Li ....三陪女 ◎简  介    家住乌金山的大海(姜武 饰)对村长和焦胜利利用煤矿大发不义之财愤愤不平,他几次三番要讨个说法,但都碰了一鼻子灰,甚至被对方暴揍一顿,大海心头的怒火被彻底点燃;游走全国各地的三儿(王宝强 饰)赶在春节前回家,家中正给七十岁老母祝寿,他对一切都兴致索然,只向往着佩带手枪行走江湖的血腥岁月;在按摩院工作的小玉(赵涛 饰)希望和情人(张嘉译 饰)早点儿确立关系,送走情人后,她被对方的妻子教训了一番。未过多久,两个仗势欺人的客人对她图谋不轨,由此引发了不可挽回的冲突;在东莞打工的小辉(罗蓝山 饰)为逃避给工友的生活费,来到一家夜总会谋生。他邂逅美丽的同乡(李梦 饰)。爱情很美好,现实太糟糕。对这个内心空洞的青年来说,似乎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 ◎幕后制作   贾樟柯透露,《天注定》一片是向胡金铨、张彻等武侠巨匠的致敬作品。此片灵感在筹备《在清朝》时突然产生,贾樟柯称之为“闪电一般的灵感”,于是他向《在清朝》的监制杜琪峰告假,迅速在去年5月开拍《天注定》。   《天注定》拍摄时间长达五个月,直到上个月后期制作才全部完成。对于影片的风格和人物关系,贾樟柯表示,这部《天注定》可以称为一部“现代侠义电影”,着重构建古人与现代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纽带便是“侠义”,“比如王宝强就饰演一个游侠”。而既然是侠义电影,便自然少不了动作场景,在回答本片的武术风格时,贾樟柯笑称,本片的动作场面同样会是“贾樟柯”式的。   贾樟柯导演同时表示,《天注定》将采用类似于中国古代“四联画”的方式,转战中国四个省市,将赵涛、王宝强、姜武和罗蓝山四个当代侠客的故事表现出来,其他演员还包括张嘉译和李梦。至于这部电影为什么到现在才浮出水面,贾导称“当初开拍时就想要一个非常安静的、不被打扰的氛围”,用“一种非常规的方法”进行了“饥饿宣传”。 ◎导演阐述   这部影片讲述了四起事故和四个死亡,这种事情在中国的土地上是实实在在地发生着的。四个死亡中,有三个是谋杀、一个是自杀。这些事情,在如今的中国,人人耳熟能详。它们分别发生在山西、重庆、湖北和广东——从北到南,覆盖着整个中国大地。我想使用这样的新闻报道里的故事,来给如今的中国和中国人的生活画一幅全面的肖像。   中国,仍然在巨变之中。这种巨变让这个国家比以往更加繁荣。但是许多中国人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健康和朝气,随着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和极端化,他们需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危机。在这种社会里,每一个人的尊严,都会被随时随地地剥夺走,这导致了暴力的滋生。因为很显然,暴力是弱势人群夺回尊严并且维持尊严的最快、最直接、也是唯一的办法。   也许是出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这四起独立的暴力事件,总是令我回想起胡金铨导演的武侠片。我从那些传统的武侠片中找到了构建当代叙事的灵感。虽然时代在变,但是独立的人所面对的困境和窘境却不变。与之相对应的,这些人去解决困境和窘境的方法也没变。与此同时,我把这部电影看做是一部讲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看不见的关联的影片。基于此,我想用这部电影对这个发展中的社会提一个问题:既然我们用了这么久才建立起了这样一个“文明和谐社会”,那么这个社会又确切地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获奖记录   第66届戛纳电影节 (2013)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主竞赛单元 最佳编剧 贾樟柯   第50届台北金马影展 (2013)   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提名)   金马奖 最佳导演(提名) 贾樟柯   金马奖 最佳原著剧本(提名) 贾樟柯   金马奖 最佳摄影(提名) 余力为   金马奖 最佳原创配乐 林强   金马奖 最佳剪辑 林旭东 / Matthieu Laclau   第29届独立精神奖 (2014)   最佳国际电影(提名) 贾樟柯   第48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2014)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1210408
29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剧情][白日焰火][2014年第64届柏林电影节获奖][大陆][犯罪][DVD
lcj2212916 2014-3-21 23:11
导演: 刁亦男 编剧: 刁亦男 主演: 廖凡 / 桂纶镁 / 王学兵 / 王景春 / 余皑磊 / 倪景阳 类型: 爱情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4-03-21(中国大陆) / 2014-02-12(柏林电影节) 片长: 106分钟 又名: Black Coal, Thin Ice IMDb链接: tt3469910 影片介绍:   外表冷艳的吴志贞(桂纶镁 饰)身上散发着熟女的魅力,这对于男人来说是一种致命的诱惑,对于与她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警察张自力(廖凡 饰)来说更是如此。 五年前,吴志贞的丈夫梁志军(王学兵饰)被警方认定死于一桩离奇碎尸案,当时张自力破案后击毙了持枪拒捕的凶手。五年后,又发生了类似的连环案件,并且这些死者都曾与吴志贞相恋,心结未了的张自力主动接近吴志贞,却飞蛾扑火般的爱上了这个女人,两人遭遇重大生活挫折的人逐渐从惺惺相惜到相爱,随着更加亲密的接触,张自力发现了五年前的真相……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0640344
2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剧情][娱乐圈之姐妹][2013大陆剧情大片]
lcj2212916 2014-3-6 20:30
导 演: 王子 主 演: 韩雪薇/彭紫烊/倪慕斯/赵希瑞/张桃桃 类 型: 情色/剧情/爱情 地 区: 中国内地 年 份: 2013 片 长: 120分钟 语 言: 国语 影片介绍:   趣游公司,新开发的手机游戏“大闹西游”为选择美女游戏代言人,设置100万的巨额奖金吸引那些有实力的女孩来到这里。借此汇集了中国很多地方最出色的女模。获胜者不光可以获得100万的巨额奖励,同时随着游戏的宣传和推广,从而获得了更高更大的关注度。为自己的星途梦想打开了一条平坦之路。这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情,也是一件女孩子们值得付出的诱惑事。各大媒体均予以高度的关注,冠军是谁成为这个行业关注的焦点,大闹西游代言人选拔大赛营造了美丽,也创造了战争,每一位参赛者都必须将它人看成敌人。机会对每个人而言只有一次,失败的命运即是被淘汰,不存在复活,简单干脆。为此每个女孩必须卯足了劲向前冲去。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各种阴谋诡计、勾心斗角、暗箱操作在这里秘密开战。哪怕她们是一起培训,同在一个屋檐下…大赛前的培训是在一处高档的别墅内,这里俨然成为美女们战争的角斗场。潜规则,潜规则、陷害在这里交叉上演。彭紫烊的出现让原本自信满满的韩雪薇感到紧张,她一边利用身体讨好王老板,潜规则上位,一边寻求时机将彭紫烊挤出去,她把大大咧咧的富家女赵希瑞当枪使。由于彭紫烊的出众,她成了很多女孩心目中的敌人,于是她们秘密团结起来意图赶走彭紫烊。她们给彭紫烊制造了各种麻烦...这时干爹——大赛的投资者王长有,私下找到彭紫烊,说愿意做他的干爹,帮助她获得冠军。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是潜规则。彭紫烊拒绝了这样的条件。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获得冠军。这一下她的处境更加艰难了。在培训的这段时间里,大家忙着各种勾心斗角的时候,彭紫烊加紧时间学习。她获得了设计师秦汉的关注,当然遭到的打击也更多了,彭紫烊快成为孤家寡人了,不过当她的敌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是义无反顾的予以帮助。一次意外的遭遇,他看到了王长有孤独和善良的一面,他们也成了好朋友。后来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和彭紫烊成了姐妹。而韩雪薇这边却越来越孤立,王总甩了她。气极生恨的韩雪薇决定不择手段的对付彭紫烊。东窗事发以后,韩雪薇也失去了参赛的资格,还有背负刑事责任,所有的人都离她而去,然而彭紫烊却并没有责怪她,她的行为感动了韩雪薇,这一次她们也成为了好姐妹。彭紫烊将自己的敌人变成姐妹。在她披上秦汉为她精心设计的主秀服装,光彩熠熠的出现在T台上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明白冠军非她莫属了。彭紫烊获得了不光是巨额奖金和坦荡的星途,还有很多好姐妹。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9321282
1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剧][爸爸去哪儿电影][2014最火爆电影][大陆][喜剧][DVD-RMVB/
lcj2212916 2014-2-26 21:48
导演: 谢涤葵 / 林妍 编剧: 王海峰 / 潇雅 主演: 林志颖 / 小小志 / 郭涛 / 郭子睿 / 田亮 / 田雨橙 / 王岳伦 / 王诗龄 / 张亮 / 张悦轩 / 李锐 / 何炅 类型: 喜剧 / 纪录片 / 家庭 / 儿童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4-01-31(中国大陆) 片长: 95分钟 又名: 爸爸去哪儿电影版 /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 / Dad, Where Are We Going? 剧情简介   一部父子亲情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在中国掀起收视狂潮和广泛热议。明星爸爸们的舐犊情深,和萌娃们天真可爱的俏皮模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4年伊始,该档真人秀强势走上了大银幕。   此次外景地挪到了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林志颖、田亮、王岳伦、张亮和郭涛,带着他们的小宝贝小小志、田雨橙、王诗龄、张悦轩和郭子睿来到了这片野生动物的王国。在代理村长李锐的安排下,大人和孩子开始他们新一轮的任务,比如父子合作叉烧包、清理大象粪便、帮河马刷牙、去蟒蛇窝里找食材。惊险刺激之余,他们也与可爱的动物亲密接触。父亲们爽朗的笑声,孩子们无邪的笑脸,印刻在每一个人的脑中……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8683893
2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报考新参考:2013两岸四地大学排名(TOP100)
zhpd55 2013-11-8 07:57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 2013年10月25日 正式发布了2013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这是自 2011年两岸四地大学排名问世以来第三次发布。 排名结果显示:清华大学(北京)连续三年位列第一,台湾大学和清华大学(新竹)分别排在第二名和第三名。香港大学取代2012年的香港科技大学位列第四名,北京大学排在第五,比去年进步了两名,排在第六到十名的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交通大学(新竹)、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陆地区、台湾和香港的高水平大学呈现出齐头并进、各具特色的发展局面。澳门特别行政区排名最高的是澳门大学,排在第62名。2013年两岸四地排名百强大学的地区分布为:大陆地区64所,台湾27所,香港7所,澳门2所。 大陆和台湾的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在“研究生比例”、“博士学位授予”指标上表现突出,8所研究生比例超过50%的高校中大陆有6所,台湾有2所, 5所每年授予博士学位在1000个以上的高校全部是大陆高校。香港和澳门的高校吸引了包括大陆和台湾学生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排名中“留学生比例”最高的9所大学全部是港澳大学,其中6所大学的留学生比例超过20%。相比香港和台湾的大学,大陆高校欠缺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大师,“高被引科学家”数最多的10所大学中港台地区的有9所。“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是反映大学师资队伍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的前九名均为台湾高校,且比例均在90%以上,其他参加排名的港台大学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也大多在80%以上,大陆地区只有北京师范大学一所学校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超过80%。 在科学研究方面,大陆高校整体实力雄厚,而港台高校师均表现更好。从“顶尖论文”总数来看,前三名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前十名中大陆大学有8所。但是,师均“顶尖论文”最多的前三所大学分别是香港大学、阳明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前十名中大陆高校只有4所。年度发表“国际论文”最多的是大陆的北京大学,前十名中大陆高校有8所。但是师均发表“国际论文”的前十名大学中,大陆高校只有1所,其它9所全部是港台高校。从“科研经费”总量来看,清华大学(北京)以38亿人民币的数额领先于其他高校,前十名中大陆高校共8所。师均“科研经费”最高的是香港大学,前十名中大陆高校共有4所。 “办学经费”总量前十名中大陆地区的大学有6所,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办学经费达79亿人民币,排在第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总办学经费已经超过去年排名第二的香港大学,占据第二至四名的位置,“办学经费”总量前十名中大陆高校有6所。从生均“办学经费”来看,香港高校仍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有7所进入前十名,但相比去年大多数香港高校的生均“办学经费”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减。 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的对象是中国大陆地区、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校中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并且面向两岸四地招生的大学。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使用的全部是具有国际可比性的评价指标,指标体系覆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质量和学校资源等方面。两岸四地大学排名高度透明,除了提供各个学校的总得分以外,排名还提供了学校在每个单项指标上的得分,从而允许他人检验核实每所大学在各个具体指标上的表现和位置情况。 2013两岸四地百强大学 名次 学校 地区 总分 1 清华大学(北京) 100.0 2 台湾大学 97.5 3 清华大学(新竹) 91.5 4 香港大学 82.7 5 北京大学 78.8 6 香港中文大学 78.2 7 香港科技大学 75.2 8 交通大学(新竹) 68.4 9 浙江大学 67.8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4.3 11 复旦大学 63.3 12 上海交通大学 61.4 13 香港理工大学 59.3 14 阳明大学 59.0 15 香港城市大学 56.0 16 成功大学 53.0 17 南京大学 52.9 18 中央大学 50.3 19 南开大学 46.9 20 北京师范大学 46.1 21 台湾科技大学 45.3 22 中山大学(高雄) 44.8 23 华中科技大学 44.3 24 中国农业大学 43.9 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2.8 25 中山大学(广州) 42.8 25 吉林大学 42.8 28 武汉大学 41.6 29 长庚大学 39.3 30 西安交通大学 39.1 30 中国人民大学 39.1 32 香港浸会大学 38.9 33 哈尔滨工业大学 38.7 34 东南大学 38.0 35 厦门大学 37.5 36 天津大学 37.3 36 同济大学 37.3 38 中兴大学 37.1 39 四川大学 36.5 40 大连理工大学 35.9 41 北京理工大学 35.8 42 华东师范大学 34.2 43 山东大学 33.5 44 中南大学 33.3 45 中正大学 33.1 46 华南理工大学 32.5 47 台湾师范大学 31.6 48 北京科技大学 30.8 49 中国医药大学 30.6 50 台北医学大学 30.1 5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9.8 5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9.8 53 华东理工大学 29.5 54 高雄医学大学 28.5 55 台北科技大学 28.4 56 云林科技大学 28.1 57 中原大学 28.0 58 中国海洋大学 27.9 59 高雄师范大学 27.7 60 重庆大学 27.4 60 北京交通大学 27.4 62 澳门大学 27.2 62 天津医科大学 27.2 64 台湾海洋大学 26.6 65 北京邮电大学 26.5 66 电子科技大学 26.2 67 东北师范大学 26.1 68 北京工业大学 25.8 6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5.8 70 元智大学 25.7 71 彰化师范大学 25.6 72 政治大学 25.4 72 澳门科技大学 25.4 74 南京理工大学 25.3 75 北京中医药大学 25.1 76 东北大学 25.0 77 南京农业大学 24.9 77 哈尔滨工程大学 24.9 77 上海财经大学 24.9 80 东华大学(花莲) 24.5 81 暨南大学 24.4 82 东华大学(上海) 24.2 82 湖南大学 24.2 84 岭南大学 23.9 85 北京化工大学 23.8 85 南京师范大学 23.8 87 云南大学 23.6 88 苏州大学 23.2 88 上海大学 23.2 9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3.1 91 华中师范大学 23.1 92 中国政法大学 23.0 93 中山医学大学 22.7 94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 21.7 9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1.3 96 北京林业大学 21.1 97 中央财经大学 20.8 9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4 99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3 100 淡江大学 20.2 2013部分院校参考排名 参考名次 学校名称 地区 总分 42 西北工业大学 34.5 5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9.5 54 兰州大学 28.7 67 西北大学 26.1 71 台北大学 25.6 74 暨南国际大学 25.3 9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3.0 94 华中农业大学 22.3
个人分类: 新观察|2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过度医疗”
fqng1008 2013-10-25 10:55
10月13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韩济生 的文章 《在过度医疗背后》 。作为一个即将退休的临床医生,对于过度医疗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过院士认为,医院和患者一起助长了过度医疗的风气,个人认为,制度设计可能是更加重要的方面。 记得多年前,大家谈到香港医疗保险存在“看病难”的问题(英国也是这样),因此得许多私营医院以弥补之。我们深圳的医院每年要接待相当数量的香港患者,原因是香港公立医院由医院管理局(HA)管理,其所需资金完全由政府供给(医生享受公务员待遇),它们不是独立的利益单位也就没有营利的动机。因此 政府的政策方针也易于在医院中贯彻执行,对医院的治理成本也较低。但同时,医院依附于政府,HA一方面通过对所属公立医院拨付经费,就服务的种类和范围代表公众与各医院谈判,另一方面又负责治理各医院以确保医院能平稳运行,并为其职工提供工作和福利保障。由于医学界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优越,HA就有可能为医院的利益而损伤公众的利益,比如患者就医、检查、住院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排队,此外,临床检查、用药也应该严格按照适应症把握,而不存在过度医疗问题(或者说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大陆的公立医院实行的是双轨制,既是利益单位,又是事业单位。在大家需要通过创收拿奖金的时候,我们的过度医疗能够得到抑制吗?记得过去,我曾经因为想给患者节约经费而受到批评,那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于是慢慢地习以为常了。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2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陆大学比台湾落后了多少年?
热度 14 jiangjinsong 2013-6-11 19:24
台外籍老师建言停放烟花被查 台教授会抗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1 15:37:06   中评社台北6月11日电/台湾教授协会会长吕忠津今天说,新竹教育大学外籍教师顾孚佑对双十烟火提建言,却遭新竹市政府稽查工作证,这是白色恐怖。   中央社报道,吕忠津、交通大学土木系教授刘俊秀、台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祝平次今天召开记者会,声援顾孚佑。   吕忠津说,新竹市政府预计10月10日在市区3个地点燃放烟火,在新竹教育大学任教的奥地利籍老师顾孚佑向市府建言,希望市府基于经济及环保的考量,打消连放3场双十烟火的念头,不料,隔几天顾孚佑却遭到新竹市劳工处稽查是否拥有合法工作证。   吕忠津指出,新竹市议员林智坚质询此事,新竹市政府才坦承错误并道歉,指下属误认顾孚佑没有工作证。   吕忠津表示,新竹市劳工处沦为白色恐怖打手,他呼吁新竹市长许明财向全体人民道歉并究责,希望执政当局广纳建言,多听各种不同声音,不要再以各种手段打压异己。   吕忠津说,顾孚佑来台多年,一直关切环保议题,顾孚佑光明正大向市府建言,却遭受这种骚扰恐吓,实在是民主“国家”之耻,市府的行径与流氓黑道无异。   刘俊秀说,新竹教育大学是公家机关,怎么敢聘没有工作证的外籍老师?这件事很明显是白色恐怖,要让顾孚佑心生恐惧,因为顾孚佑明后年就要办理延长工作证,市府的行为其实是要让顾孚佑害怕“明年、后年的工作证可能没有了”。   顾孚佑本人并未出席这场记者会,刘俊秀说,顾孚佑看起来是接受市府的道歉了,但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这是妨害言论自由,他们必须召开记者会发声。 蔣科學松子曰:廢話不必多說,這點都做不到,談什麽世界一流大學?切!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4663 次阅读|20 个评论
超60%台湾人认同自己也是中国人,两岸未来统一可以期待
热度 2 AlecXu 2013-3-1 04:13
以往做认同调查,都是把台湾人和中国人拆分出来供大家选择,这样的做法在问卷设计上就已经暗示两者不可共存,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的,所以以往调查结果显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人比例一直比较低。但是这次调查者询问是否自己是台湾人也接受自己同时也是中国,还是只是台湾人,结果反映出来多数台湾人也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这个结果让人看到未来和平统一的希望。我认为两岸在认同一个中国,含义互表的框架下加强经济,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对于台湾和大陆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台湾在制度建设上走在大陆的前面,传统文化也保存的更好,在很多方面,大陆都可以向台湾学习。我个人对于台湾也充满好奇,很希望有机会可以去台湾走一走看一看,结识更多的台湾朋友(我在斯德哥尔摩认识一对台湾夫妇,他们也邀请我们去台湾旅行)。 ----------------------------------------《旺报》新闻稿原文 根據台灣競爭力論壇一份最新「台灣民眾國族認同」的調查顯示,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達61%,否定者,有35%,而在法理與現實考量上,堅持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者,有26%。此項數據首度顛覆以往調查結論,「台灣人在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問題上,否定比例超過正面比例」的印象。 台灣競爭力論壇27日在立法院公布2013第一季台灣民眾國族認同調查結果,有90%的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堅持非中華民族者,占6%,主因是覺得台灣人就是台灣人。 多認文化血緣相同 此外,有關中國人認同的調查顯示,有61%的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覺得不是中國人者,占35%。進一步了解原因,覺得自己是中國人者,主因是認為具有同樣的血緣、文化或教育養成。覺得不是中國人者,主要是認為台灣人就是台灣人或兩岸分隔已久,各方差異太大。 與以往的調查相比較,如陸委會委託政大選研中心所進行的國族認同調查,設計的題目是:「請問您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或者都是」,以去年12月的調查結果為例,有54%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4%的人認為是中國人,39%的人認為兩者都是。 以往大部分的調查機構,都以「切割式」的問法,將認同問題分為台灣人/中國人二個選項,讓民眾選擇其一,這當然使得自認為台灣人的比例遠高於自認是中國人。 本次調查以全新的思考取向,試圖了解台灣民眾國族認同的真正面貌,在中國人認同的問題上,以「融合式」的問法,直接詢問「請問您認為自己是不是中國人」,或在詢問台灣人與中國人的關係時,在4個認同類別中,均加上自己是台灣人做為前提,如「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是台灣人也可以是中國人」、「是台灣人,但不必否認是中國人」、「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融合式提問求真相 這種「融合式」題目設計的精神,就是認為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本是天經地義再自然不過的道理,因此不需要讓民眾選擇自己的身分認同,目前社會上的爭議點是,台灣人是否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這樣的問法更貼近台灣民眾對中國人認同真正的想法。 本次調查係由艾普羅民調公司執行,針對台灣地區22縣市20歲以上的成人進行電話訪問,於2月20日至21日兩天晚間進行,以中華電信的電話簿資料庫,分層隨機抽取電話號碼,再由電話末兩碼隨機抽樣,總共完成1092份有效樣本,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有正負2%,拒訪率16%。資料依照全國母體之性別、年齡、縣市進行反覆加權,以符合母體比例。 Read more: http://www.want-daily.com/portal.php?mod=viewaid=64799#ixzz2MDrqb5Jr
个人分类: 时事|453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大陆和台湾教育法比较
kexuepifu 2012-12-29 18:36
大陆和台湾教育法比较 作者: 蒙山野逸 2012-12-2911:31:07 发布于: 博客中国 原文作者: 祝春亭 第一. 为什么要制定教育法? 大陆教育法的解释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台湾教育法的解释是“为保障人民学习及受教育之权利,确立教育基本方针,健全教育体制,特制定本法。” 第二 . 教育目的为何? 大陆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台湾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之目的以培养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养、法治观念、人文涵养、强健体魄及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并促进其对基本人权之尊重、生态环境之保护及对不同国家、族群、性别、宗教、文化之了解与关怀,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之现代化国民。” 第三 . 用什么来指导教育? 大陆教育法的解释是“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台湾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之实施,应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之原則,以人文精神及科学方法,尊重人性价值,致力开发个人潜能,培养群性,协助个人追求自我实現。” 第四 . 教育的内容为何? 大陆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台湾教育法规定“教育应本中立原則。学校不得为特定政治团体或宗教信仰从事宣传,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及学校亦不得强迫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及学生参加任何政治团体或宗教活动。
个人分类: 未分类|1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戴秉国会见谢长廷
huailu49 2012-10-8 17:13
[转载]戴秉国会见谢长廷
2012年10月08日 07:40 来源:凤凰卫视 台湾前行政院长,现任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谢长廷在北京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会面,并与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餐叙,谢长廷表示他和陈云林谈到台商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戴秉国则讨论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 前一天才和国台办主任王毅会面,台湾前行政院长谢长廷证实,7日下午也已经和戴秉国见过面。 谢长廷:“我们下午空档和国务委员戴秉国见了面,聊了一个钟头,他是主管涉外,我们也聊了一些台湾的国际空间的看法,他当然有提到大陆的立场、民意,还有很多困难的问题。” 谢长廷幕僚透露,席间戴秉国认同两岸的确存在政治差异,但也重申不赞成台独,并提到台独的形成有历史因素。随后谢长廷和随行的民进党党公职人员则接受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设宴款待。 谢长廷:“他的专长是经济,所以我们跟他聊了台商的问题,中小企业台商在大陆面临的困难,他们会设法用补助、辅导转业来处理。” 在北京最后一晚,媒体好奇谢长廷自己对于这趟大陆行的评价,谢长廷是这么说的:“我们是尽心诚意,为两岸和平、台湾利益来做事,至于评价交给人民和历史来评断。” 在北京这几天,谢长廷一连见了王毅、戴秉国和陈云林,外界好奇在谢长廷离开北京前是否还会会晤高层人士,但目前确定的是8日上午,谢长廷将出面总结这趟大陆行成果。 凤凰卫视 颜嘉璐、吕汉威 北京报道 原标题:谢长廷谈见戴秉国 称访大陆迟到12年总比不来好 台海网10月8日讯 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谢长廷,7日下午利用行程空档,在国台办主任王毅陪同下,会见国务院国务委员戴秉国,晚间与海协会长陈云林共进晚餐后,到北京“老舍茶馆”看戏。他进馆前公开强调:“迟到总比不来好!”他不为大陆行评价,因为“说自己很坏不公平、说很好也不谦虚!” 戴秉国是中共中央委员、国务院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办公室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谢长廷昨天选在天安门附近、人民大会堂南边对面的“老舍茶馆”看戏,为他“开展-互信&分享的新页”、“了解北京在地庶民文化”北京行最后一晚,画下句点,老舍茶馆也安排特别节目迎接他。 谢长廷在下午离开“台湾会馆”,到晚间7点50分之间空档,先是在国台办主任王毅陪同下,拜会戴秉国1个多小时,接着又在7点左右,与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共进晚餐。 谢长廷主动向媒体说明,戴秉国是主管外交、涉外事务官员,跟他聊了一些台湾的国际空间之类看法。 谢长廷12年前在高雄市长任内,提出高雄、厦门是“一国两市”时,该来大陆没来,所以先提与陈云林碰面一事。 谢转述陈云林说法,那时陈是国台办主任,已与时任副主任唐树备到福建,与时任省委书记陈明义一起等他来,等了1星期。谢长廷说,一幌就是12年,人生有几个12年?迟来总比不来好,12年后终于会面,所以党内有人还在犹豫之际,他就决定来了。 谢长廷说,陈云林专长经济,所以聊一些台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经济的变化,世界景气问题,尤其中小企业台商,确实有困难,大陆以提供补助或转型升级方式,协助处理。 提到与戴秉国见面,谢长廷表示,双方谈话很多细节不对外公开,因此不方便说。 谢长廷指出,因戴主管外事,所以他表达了希望台湾参加种种不同性质的国际组织,有的涉及主权、有的不涉及、像是NGO、公益团体、甚至娱乐团体等,应该给台湾更大空间。 谢长廷转述戴秉国提到很多现在大陆做法,像是台湾的“外交”空间,大陆有自己立场;提到像是协商政治、社会主义民主选举等大陆特色;谢也分享台湾民主政治、民主改革等不同经验。 对于此行对自己的评价,谢长廷说,“我们很尽心、诚意为两岸和平及台湾利益做事,至于评价则要留给民众跟历史评断,无法给自己评价,因为说自己很坏不公平、说很好也不谦虚!” 随行的“立委”李应元稍后补充戴秉国是否提到要求放弃“台独”等说法指出,反“台独”是共产党一向立场,戴基本上重述了他们当然不赞成“台独”的问题,他们也知道“台独”的一贯立场,但谢也让他们充分了解“台独”的历史因素。 李应元说,大家都抱着诚意与善意,互相理解,但有些事情必须有一些条件、时间及过程才能处理,除了比较制式的立场,双方也坦诚交换一些意见。
个人分类: 时政话题|2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种平均降水量排序
热度 1 huailu49 2012-9-27 08:15
笔者根据张学文老师 《中国各省区市的年降水资源量表》 一文提供的数据稍加处理,从“人均降水量”和“单位面积降水量”两个角度对我国大陆 31 个省市区做了排序,结果如下: 人均年降水量排序 (单位:吨 / 人·年) 西藏 162667 青海 48839 新疆 11721 内蒙 10510 云南 9332 广西 8229 四川 6635 海南 6616 贵州 6079 江西 5993 黑龙江 5925 福建 5383 甘肃 5338 湖南 4842 陕西 4437 全国 4386 重庆 4091 湖北 3850 吉林 3753 广东 3070 安徽 2803 辽宁 2686 浙江 2624 山西 2272 宁夏 2095 河北 1542 江苏 1297 山东 1171 河南 1072 天津 556 北京 408 上海 293 单位面积年降水量排序 (单位:万吨 / 平方公里·年) 广东 180 海南 164 江西 160 广西 160 福建 160 湖南 150 重庆 144 浙江 140 贵州 120 安徽 120 湖北 120 上海 112 云南 110 四川 110 江苏 100 辽宁 80 山东 71 河南 70 全国 62 天津 60 河北 60 陕西 60 吉林 55 山西 52 黑龙江 50 北京 50 西藏 40 青海 38 甘肃 30 内蒙 22 宁夏 20 新疆 15
个人分类: 自我科普|3220 次阅读|4 个评论
保釣與民主運動
jiangjinsong 2012-9-14 08:42
當局對民間保釣向來是疑慮重重, 除了其他方面的考慮之外, 保釣與民主運動的瓜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 台灣青年的保釣是民主運動大發展的重要導火索, 今天大陸民眾保衛釣魚島的熱情會對大陸的民主運動產生什麽的影響呢?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1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钓鱼岛中日亮剑
热度 3 hailang0 2012-9-11 15:53
日方宣布国有化。 日本政府已签“购岛”合同 撤换驻华大使 中国大陆立马宣布不让半步 中国两海监船今抵钓岛宣示主权 野田要求自卫队做万全准备 中国台湾也坚决表示要捍卫国土 台已将钓岛冲突列入作战计划 拒承认“国有化”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20911/1302463.html 挑起争端的美国又开始做和事佬了 温家宝:绝不退让半步 台湾:准备迎战 美国希望对话解决
个人分类: 中日必有一战|206 次阅读|5 个评论
昨天(8.10)大陆降水752亿吨,降水覆盖度42%,大暴雨笼罩11万平方
zhangxw 2012-8-11 11:56
昨天 (8.10) 大陆降水 752 亿吨 , 降水覆盖度 42%,大暴雨笼罩11万平方 2012 年 8.10.05-8.11.05 时 中国大陆国土 = 0.95 *10^10 平方米 降水上限 雨量下限 平均雨量雨量 相对面积 % 相对面雨量 百亿立方米 ( 吨 ) 0 0 0 58 0 0 0 10 5 24 1.2 1.14 10 25 17.5 12 2.1 1.995 25 50 37.5 3 1.125 1.06875 50 100 75 1.8 1.35 1.2825 100 250 175 1.17 2.0475 1.945125 250 400 325 0.03 0.0975 0.092625 400 512 456 0 0 合计 100 7.92 7.524 日平均降水量 =7.9 毫米 中国大陆降水量 =752 亿吨 大暴雨占 11 万平方公里 降水覆盖率 =42% 分析 : 张学文 , 资料 http://i.weather.com.cn/i/product/pic/l/sevp_nmc_weap_sgis_ee0_achn_lno_p9_20120810210000000.jpg 参考网页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599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599525
个人分类: 水资源|3389 次阅读|2 个评论
沿海12省市区海岸线长度
热度 1 huailu49 2012-7-18 10:03
沿海12省市区海岸线长度
原来一直以为在国内,山东和辽宁的大陆海岸线是最长的,这次才发现错了。我国沿海12省市区中大陆海岸线最长的是广东,接下来才是山东,超过1000公里的还有福建、浙江、辽宁、广西、江苏......
个人分类: 数据采集|12084 次阅读|4 个评论
当今拍案150:大陆供给香港食品安全率达99.999%
热度 10 QFL 2012-6-24 10:08
当今拍案150:大陆供给香港食品安全率达99.999%
据爆料 : … 香港特区政府高官中的 “ 两朝元老,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表示:在供港食物方面,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都做了很多工作, 现在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 99.999% ,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 。 … 博主批 : 在对“外”上,中华民族 的脸面工程,已经做大到接近“顶天立地”了 ! 图片来自网络,仅欣赏使用。
个人分类: 当今拍案|2772 次阅读|11 个评论
太平洋的风
热度 1 yolandahongmei 2012-5-23 12:33
前言: 这篇文章是韩寒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读完之后感觉非常不错。我没有去过台湾,所以不清楚台湾的文化和整体国民素质是否真的有这么好。但就我在上海接触的台湾同胞看来,感觉整体素质是很不错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到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他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总觉得中国自从1949年以来的发展历程,有种让人匪夷所思的感觉。我们真的发展太快了,很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及人与人的信任与温情都在这种高速发展中消失殆尽了...... 空客320降落在桃园机场。飞机的降落把我震醒。手机里正好播放到张艾嘉的《戏雪》,这算是一首生僻的歌,陈升写下这样的词——“1948年,我离开我最爱的人,当火车开动的时候,北方正飘着苍茫的雪,如果我知道,这一别就是40余年,岁月若能从头,我很想说,我不走。”   对于台湾,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侯孝贤和杨德昌的电影里。后来魏德胜和九把刀又加工了一下。我喜欢的作家,梁实秋,林语堂,胡适也都去了台湾,而且他们都和鲁迅吵过架。当大陆穷的时候,台湾有钱,后来大陆有钱了——确切的说,是政府和小部分人有钱了,台湾又有了…… 两家眼镜店和一个计程车司机   战火把同一个民族的人分隔在了海峡的两岸,那些具体到每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已经被时间慢慢抹平。台北的街道的确像优客李林唱的那样,像迷宫一样展开在我的眼前。但是对于异乡人,每个陌生的城市都是迷宫。在酒店住下,诚品书店就在旁边。朋友的眼镜架坏了,于是晚上先陪着朋友去配眼镜。   我们坐计程车来到了台大附近,进了一家眼镜店。没有声音酥麻的台妹,老板亲自上阵。朋友看中了一副镜框,但要几天以后才能取。朋友说,那算了,我在台湾只留三天,我要明天就能取的,只能去别的地方看看。这时候,让我诧异的一幕出现了,老板居然从柜台里摸索出了一对隐形眼镜,塞在我朋友手里,说,实在不好意思,没能帮上你的忙,这个送你,先用这个应急吧。连我这般总是把人往好里想的人第一反应也是——我靠,哪有这种好事,这里面是有什么猫腻吧?咱还能走出这家店的店门么?   我们平安地走出了这家眼镜店,换去了隔壁一家。那家眼镜店承诺第二天就可以把眼镜做好,然后那家店的老板用朋友残留下的镜片临时找了一个镜框凑合装了起来,告诉朋友,这个可以晚上用。这两家只是非常普通的路边眼镜店,还是自己随机找的,要不真的让人怀疑是不是组织方安排的,目的为了让大家增加对台湾的好感。   台湾的街道上有不少的小游行和抗议横幅,这一切对于大部分大陆游客来说都太新鲜了,于是很多游客守着电视机看晚上的政论节目。我妈妈去年从台湾旅游回来,就说那里太好玩了,领导人可以在电视里随便骂,比快乐大本营还要欢乐。 相比之下,台湾人对这些早就习以为常。但给我留下了比马英九先生更深印象的是王松鸿先生——他不是明星政客,也不是文人墨客。他是一个计程车司机。一天早上,我从酒店下楼,打了他的车去阳明山。到了目的地我发现把手机拉在出租车上。我没有记下车牌号。朋友们忙着帮我联系出租车公司,看看能不能查到一些讯息,我也打给酒店,想让他们查看一下监控录像,确认车牌号。一会儿,我接到了酒店的电话,我问他们,是查到车号了么?他们说,监控录像里讯息太多,还没有查到,但是刚才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开回酒店,把一个手机交给了前台,说是一位从你们这里上车的先生遗落在车里的……   说实话,我石化了(编按:网络用语,“惊呆了”的意思)。我问到了出租车司机的电话和名字,说我想酬谢你。王松鸿说,不需要啦,很正常的,小事一桩,我们都是这样的。他告诉我,前几天刚和几个朋友环岛开了一圈,打算过一段时间来大陆旅行。他说他开计程车就是为了能够去更多的地方看看。末了居然还来一句:我有QQ和新浪微博的,你的号是什么,我们可以在网上联系的。这顿时让我觉得两岸关系非常亲密。接着,他继续说,你有脸书么?我说,大陆的互联网没有脸……书。他说,哦,对哦,是哦。我不和你说了,有客人了,再联系哦。 感谢香港和台湾庇护了中华的文化   也许是我的命好,遇见的都是好人,也许是我走得肤浅,几乎所有人都和气。毫无疑问,如果我在台湾多停留几天,我当然能看见它不如人意的一面,也许它硬件不够新,也许他民粹也涌现,也许它民怨从不断,也许它矛盾也不少。没有完美的地方,没有完美的制度,没有完美的文化,在华人的世界里,它也许不是最好的,但的确没有什么比它更好了。   这篇文章里不想谈论什么政治和体制。作为一个从大陆来的写作者,我只是非常失落。这些失落并不是来自于这几天浅显的旅行,而是一直以来的感受。我失落在我生存的环境里,前几十年教人凶残和斗争,后几十年使人贪婪和自私,于是我们很多人的骨子里被埋下了这些种子;我失落在我们的前辈们摧毁了文化,也摧毁了那些传统的美德,摧毁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摧毁了信仰和共识,却没有建立起一个美丽新世界,作为晚辈,我们谁也不知道能否弥补这一切,还是继续的摧毁下去;我失落在不知道我们的后代能不能生存在一个互相理解而不是互相伤害的环境之中;我失落在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要不停的考虑措辞,以免哪个地方说过了线;我失落在当他人以善意面对我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会不会有什么阴谋;我失落在我们自己的文艺作品很少能够在台湾真正流传,而能在台湾流传的关于我们的大多是那些历史真相和社会批判,更让人失落的是那些批判和揭露往往都是被我们自己买了回去,用于更加了解我们自己。除了利益和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我们几乎对一切都冷漠。这些冷漠和荒诞所催生的新闻都被世界各地的报纸不停的放在头版,虽然可以说这是官方的错,但无奈却也成了这个民族的注释。 是的,我要感谢香港和台湾,他们庇护了中华的文化,把这个民族美好的习性留了下来,让很多根子里的东西免于浩劫。纵然他们也有着这样那样的诟病。而我们,纵然我们有了丽兹卡尔顿(丽嘉登)和半岛酒店,有了GUCCI和LV,我们的县长太太也许比他们最大的官员还要富有,我们随便一个大片的制作成本就够他们拍二三十部电影,我们的世博会和奥运会他们永远办不起,但走在台湾的街头,面对着那些计程车司机,快餐店老板,路人们,我却一点自豪感都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他们都拥有过,我们所炫耀的他们的纳税人不会答应,我们所失去的他们都留下了,我们所缺少的,才是最能让人感到自豪的。  文化、法制和自由是一个民族的一切,别的国家不会因为你国的富豪疯狂抢购了超级跑车和顶级游艇而尊敬你的国民。坐在空客330的机舱里,飞翔在两万英尺的高空,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上海,窗外望去,都是海水。既然我们共享着太平洋的风,就让它吹过所有的一切。 文章链接: http://www.zaobao.com/fk/fk120518_023_1.shtml 相关文章:韩寒:太平洋的风从哪里来? http://blog.qq.com/qzone/622002773/1337262450.htm 陆生驳韩寒”太平洋的风”台湾被过于美化了 http://taiwan.huanqiu.com/taiwan_society/2012-05/2740592.html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2390 次阅读|1 个评论
孩子菲律宾和周围的大人们
热度 2 moxj 2012-4-24 00:50
菲律宾的孩子们,大陆在午夜宣布撤离最先进渔政船可不是神马好消息啊,别跟着大人们撒土,会被埋了的。
个人分类: 未来文明|3389 次阅读|4 个评论
“崩滑流”与“减缓避逃”,兼论台湾和大陆的不同叫法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2-4-18 11:41
  上个月去参加了一次地质灾害应急的项目评审会,因此遇到了科学网上很有个性的秦四清研究员。   因为我本人不是地质行当的,所以在本次会议上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学到了一些很好的说法,那就是“ 崩滑流 ”,可谓言简意赅啊!   所谓崩滑流,即是以下三个东西:   1,崩塌   2,滑坡   3,泥石流   在台湾,泥石流被叫做“土石流”,差不多,不过我倒是觉得好像台湾同胞叫的更合适些,原因则是“土和石头形成流动的形式化物体”,土和石是原始形态,流则是变化后的形态。而泥则是土水混合后的产物,不算原始形态,而是中间形态,泥石流的说法就有点倒因为果了。   其实非但中国人的总结概括能力超强,外国人也有这趋势,宗教特征之ABC呀,应急四R阶段呀,等等。大家都喜闻乐见这类简单容易记忆的东西,总比连篇累牍的文字要好看一些吧。   我招收的新的研究生李同学最近被我赋予做“渐发型突发事件”的学术任务,我让她建立一个简单的渐发型灾害社会成本付出与价值损耗的模型,她做了,然后问到我因着这个模型,如何去设计相应的应对策略呀。   我说:有啊,我这里早就有了,你可以和模型结合起来说。这四个策略就是减缓避逃——   1,减: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灾害本身,如大火中从天而降的一场人工暴雨。   2,缓:采取积极措施使得灾害来得更慢一些,虽然措施不见得立刻有效,但是总可以使得时间后延,以便设法调集更多资源采取更佳措施。   3,避:对于有些灾害,我们没有办法对灾害事件本身采取措施,但是我们可以避,比如对于地震和余震,我们就可以去安全的区域和建筑物内躲避。   4,逃:实在不行,就撒丫子吧。三十六计里把这个叫做“走为上”。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4699 次阅读|10 个评论
在香港和大陆的界面
热度 4 lvnaiji 2012-3-7 08:53
吕乃基 前些日子,香港与大陆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事情,如“双非孕妇赴港产子”、“地铁事件与孔庆东”等。学者、官员和平民百姓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关注并参与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降温。博主倒是感到,日前香港媒体和廉政公署对特首曾荫权的处置方式与此间民众与官员的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香港与大陆的界面,有说是生活习惯,有说是文化,有说是分岔之后的相遇;说到底,核心价值的对比,才是香港与大陆界面的深层基础。 香港的核心价值 闾丘露薇 发表于 2012 年 03 月 03 日 11:52 阅读 (41652) 评论 (174) 华商报专栏 相关搜索词: 曾荫权 公务员 法律 香港 跑步机 -------------------------------- 开车上班,打开收音机,电台的节目主持人正在用嘲讽的口气,谈论那部在礼宾府里面的跑步机。就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被媒体踢爆,曾经在澳门接受过富豪款待,也在深圳租住富豪名下的豪宅之后,又有消息传出来,曾特首居住的礼宾府里面的跑步机,是一家地产公司馈赠的。 地产公司澄清,这是一部 1998 年旧款的跑步机,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淘汰旗下地产会所的一些旧设备,然后转赠给一些慈善机构,比如老人院等,这家公司说, 05 年,抱着环保的精神,把跑步机赠送给曾荫权,不过特首办回应说,只不过是 “ 借用 ” 。 这些天的香港报纸,关于曾荫权是否涉嫌贪污的新闻占了最多的篇幅,被廉政公署立案调查,在廉署成立之后还是第一次,有立法会议员正在根据基本法,要启动弹劾程序,虽然到现在为止,机会不大,但是立法会议员有这样的动作,同样也是第一次。 曾荫权写公开信给全体香港公务员,希望能够平复公务员队伍的不安,公务员出身的曾荫权显然明白,自己正在遭受的质疑,破坏了香港公务员队伍多年建立起来的廉洁高效守法的形象,而这也是不少公务员团体,公开表示愤怒和不满的原因。 其实不单单是公务员感到沮丧,作为一个香港市民,我心中的悲哀多于愤怒。看着眼前的这些,我想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行业,媒体的公信力,同样需要多年的不懈累计,但是只要一篇报道,违反了诚信和新闻伦理,那么公众的信任度就会被一点点的侵蚀。如果说客观公正是媒体追求的核心价值,对于香港, 公正廉洁守法,也是这个社会公众捍卫的,让香港保持繁荣和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 还好还有愤怒和质疑,而且这些声音能够被其他人听到。 如果有一天,不管是媒体还是公众,对于这样的事情见怪不怪,或者只能够在心理面隐藏不满和愤怒,那就是香港的核心价值,消失殆尽的一天。 只是,消失的过程肯定不是一瞬间的,而是慢慢的,在不知不觉之中,当大家发现的时候,再找回来,那会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前些日子,香港浸会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被迫辞职了,原因是他公布了一份违反学术规范的民意调查,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他这样做是有政治目的,但是至少在这件事情上,他违反了职业操守。作为这所学校的毕业生,这些日子,和老师同学谈起这件事情,大家都很伤感,因为学校的学术声誉包括排名,都毫无疑问的受到影响。 院长的辞职,更多的不是社会压力,也不是政府调查,而是来自学校的老师,学生,还有毕业的校友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人想过,家丑不能外扬,大家只有一个目标,要捍卫学术独立和自由这样的核心价值,因为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声誉,才能够让未来出现这种事情的机会减少。 因为有法律,在香港,不管是公职人员还是私营范畴,都会有法律监管,而社会也相信法律的公众公开。因为这样,前民航局局长林光宇这些天被判内部交易罪名成立,大家也就是知道有了结果,他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不当负责。但是 曾荫权事件,却暴露出香港法律上的一个漏洞,香港特首不属于公务员也不是政治委任官员,没有行为规范要求他需要为自己收受的礼物进行申报 ,因为这样,曾荫权一直坚称,自己没有做过违法违规的事情。 只不过他忘记了,香港社会对于核心价值的执著,对于政治人物,除了法律,还有道德上的要求,对特首是这样,对未来想要当特首的人,也是这样。 http://blog.qq.com/qzone/622006568/1330746772.htm?pgv_ref=aio 明白了,为什么诚信缺失,世风日下。那是因为“ 不管是媒体还是公众,对于这样的事情见怪不怪,或者只能够在心理面隐藏不满和愤怒 。 ”那是因为“我们的”代表委员从未投过反对票,因为“这次只带耳朵”,“是来学习的”……。 界面,一边是弹丸之地,另一边是如此庞大而强悍的大陆,还有孔庆东。为香港捏一把汗:能否坚守核心价值?欣喜地看到香港的媒体、廉政公署和市民的坚守;不仅坚守,而且对于在界面上暴露出来的漏洞,对于“ 香港特首不属于公务员也不是政治委任官员 ”,在制度上加以弥补。 无疑,香港并非尽善尽美,大陆亦非一无是处。在界面上的比较甚至冲突有助于双方的反思。 在 IT ,在技术领域,人们追求人机界面友好。殊不知,界面不友好才是界面双方发展的动力。一旦完全友好,也就意味着停滞和死亡,也就是在梅菲斯特的诱惑之下,浮士德的沉沦。 幸亏,有香港;幸亏,……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2559 次阅读|8 个评论
NBA的林书豪——大陆台湾都把他当自家人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2-2-16 06:13
  【Blog主人按1:那次俺说得诺贝尔奖的钱学森的贤侄钱永健教授的事情,鸿飞兄后来嘲讽俺道:钱和我是一个方向,你陈安老弟是没有资格谈钱的。呜呼,这话太伤俺自尊了,所以俺抓紧拍鸿飞的马屁:钱永健肯定对鸿飞兄的科研成果特别推崇,甚或他得诺贝尔奖的成果竟然是受鸿飞兄科研的启发才会有的呢,以至于您获得了评价他的唯一资格,哦,“唯一”可能有点太过吹捧,或者即便学兄您不是唯一,也比俺这样的外行要高几个数量级的优先级。而钱的一件趣事就是他在中国记者问他“作为中国人得到诺贝尔奖的感受”时说:“我是美国人,不是中国人。”】   【Blog主人按2:这次林牛起来了,台湾大陆也开始争了,当然,是部分人在争,和我等倒是没有什么关系。俺甚至都觉得林是不是其实应该算美国人啊,这是受钱永健教授当年的冷静回答所影响。】   北京时间2月15日,林书豪投中压哨三分,包办最后6分,尼克斯完成两位数的逆转,以90-87击败猛龙。纽约尼克斯取得了六连胜,林书豪全场20投9中,得了27分11次助攻,助攻数创下个人新高。    据“中央社”报道,近来爆红的NBA华裔后卫林书豪今天再度上演精采逆转秀,在终场前投中关键3分球,帮助纽约尼克斯队客场击败多伦多猛龙。报道称,球迷不分来自中国大陆或台湾,都视他为“自家英雄”。文章援引《纽约时报》评论称,从中国大陆球迷人数看来,球迷们也把林书豪视为“自家人”。
个人分类: 人论|353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数百港人集会反对陆客自驾游
wliming 2012-2-15 20:26
多数港人不开车,香港的停车场也很少,路边很少有车位,马路也很窄,所以,香港的车很少。 我不知道香港政府是怎么控制汽车数量的。 未来自驾游到香港的主要是广东人。所以,港人反对的实际上是广东自驾客。 数百港人集会反对陆客自驾游 ( 1 /7) 2012-02-15 07:09 3290 人参与 135 条评论 IMG id=bigImage title="点击浏览下一张" alt=数百港人集会反对陆客自驾游 src="http://y3.ifengimg.com/d1f64336b4fb39ab/2012/0215/rdn_4f3ae96c37435.jpg" width=900 height=600
个人分类: 社会|14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敖清华大学演讲文字实录
sunapple 2012-2-14 22:15
李敖清华大学演讲文字实录 李敖 曾子墨:等了非常长的时间,今天我们终于等到了这样的机会,下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来欢迎李敖先生,以及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先生和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走上主席台。 从清华大学师生们的掌声中大家已经感受到非常热情的欢迎的气氛,作为主人家的代表,此时此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先生要为我们致一段欢迎辞,有请李强先生。 李强:尊敬的李敖先生,尊敬的刘长乐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演讲会,我只讲三点:第一,非常欢迎李敖先生作客清华并发表演讲。李敖先生涉猎广泛,此次,清华师生能有机会与李敖先生面对面交流,我相信,这对双方都颇有益处。我也希望李敖先生在清华的演讲会对弘扬中华文化,对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和统一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感谢刘长乐先生和凤凰卫视,因为他们的努力,使得本期世纪大讲堂特别节目能够安排在清华。以往清华师生只能在电视上和书本上看李敖,听李敖,读李敖,此次有了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机会,这很有意义。李敖先生阔别56年之后,重返大陆,此次神州文化之旅使得他能够有机会直接的看大陆,听大陆,读大陆。相信,他对大陆的了解也会更加全面、准确、深刻。 最后,祝愿李敖先生的神州文化之旅取得圆满成功。 曾子墨:非常感谢李强院长的第一二三,此时此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和我一样都在期待着世纪大讲堂的这期特别节目,首先请李强先生以及刘长乐先生在台下就坐,谢谢两位! 今天的大讲堂我们为大家请来一位特殊的嘉宾,说他特殊,首先因为他有着多重的身份,他是历史学家、还是作家,还是台湾的立法委员。说他特殊,还因为他阔别了大陆56年之后第一次,回到北京,他说他不希望自己被当做是一个客人,他不过是一个归队的老同志。而且说他特殊,因为他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最近有一个调查就显示,在大陆,有4成以上的网友都认为,他是狂人。今天来到我们的大讲堂我们这个归队的老同志到底有什么样的话来说?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李敖先生为我们演讲。 李敖:刚才被美女抱了一下,浑身发热,我可以脱外衣吗?你们各位也可以宽衣,因为这屋好象热了一点,不要客气,不要见怪。 “清华是中国的清华” 毛泽东主席说,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但我到了贵校以后,发现真的没有完成,这不是大清帝国吗?大清帝国在清华,这说起来有点政治性的含义,我已经听到大陆的一句话,叫做大清帝国北大荒。刚刚我已经被嘱咐,不要奚落北大,所以今天虽然我在清华,我决定放北大一马。 各位,就在三年七个月以前,美国帝国主义的总统布什就站在这儿向大家说了一个谎话,大家看到布什的讲演稿没有?他说,清华大学是美国支持下建立的,等于是美国捐赠的。他说,清华大学是透过我国(美国)赞助建立的,布什总统讲了一句谎话。 大家想想看,当年一群爱国的中国人,可是他们给我们国家闯了祸,就是义和团,闹着八国联军,八国联军到今天只有一个奥匈帝国没有了,其他七个国家还在,尤其是那个可恶的小日本都在,当时八国联军以后,叫中国人赔钱,中国人赔不起钱。我们以甲午战争做例子,中国人赔日本人,赔的是两年全国的总收入,相当于日本三年的全国总收入,中国人赔垮了,所以日本小孩子用中国人的钱受了很好的教育,中国人没有钱办教育。到了八国联军的时候,要赔钱,美国也开出价码来,说我很客气,你们赔我军费就好了,结果账单开出来以后被一个聪明的中国人发现了,这个人叫做梁诚,是当时驻美国的公使,相当于大使。他就仔细算这笔军费,发现美国人多算了两倍半,梁诚就很聪明地向美国的国务卿海约翰商量说,你们既然说是要赔军费,怎么可以报出来这么多,多了两倍半,美国人又爱里子又爱面子,搞得国务卿很不好意思,说怎么办?聪明的中国大使梁诚说,钱捐出来好不好?办一个大学好不好?后来美国人就同意了,这就是今天的清华大学。所以清华大学钱的来源是因为美国人故意冒领钱,被我们逮到被我们追回,今天又愣又笨又凶又恨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居然说是他们送给我们的大学,当然,我要撕他的讲稿,大家觉得我做得对吗? 我们中国在过去一直有觉得有外国人,为什么我们盖长城呢?盖长城就是挡外国人,挡胡人,各代都挡,现在长城说起来不是秦始皇的长城,也不是孟姜女哭倒的长城,它是以一个旧的为根据盖出来的一个新城。可是我们想到,隔了半天,发现隔了这些人,到了和英国人1840年、1842年打仗的时候,才发现那是真正的外国人,过去长城挡的,或者东征西讨打的这些人都是自己人,到了英国人出来以后,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真的外国人。那个时候我们出现了一个民族英雄就是林则徐,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被定了罪,给他发配新疆,在路上林则徐写了一封秘密的信给他的好朋友说,和英国人打仗,关公岳飞出来都束手无策,他们都没有办法,为什么?他说我们看不见敌人,敌人就打到了我们,为什么?他们有大炮,我们绝对打不过他们。他说,可是我写给你这个真相的这封信不能发表,发表以后,大家说我林则徐不爱国,这个真相一出来,会影响我整个的名誉,所以这件事情用我们北京话说起来,就是要把它“眯”(音)下来,不能讲。为什么发生这个现象?因为真的发现洋人来了,我们真打不过他,这时候中国就一路挨打。中国面临两个问题,就是如何避免挨打和挨饿,如何避免挨打?经过这么多年下来,最后香港也收回了,现在没有人敢打我们中国了,我在这里公开和大家说,只有一个党能够做到这个现象,就是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治国堪比汉唐盛世” 大家以为我喜欢骂人,不晓得我也喜欢捧人,该属于谁的就是属于谁的,我必须说刚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刚刚有人说了你在北京这样讲,大家忘了我在中国的一部分台北也是这样讲的,告诉大家这个功劳是共产党的。我们的确富强起来了,当时穷的时候,日本人奚落我们的外交部长陈毅,说你们中国人穷得裤子都没有穿的,你们还要造原子弹,虎虎有生气的陈毅外长说,我们光着屁股,没有裤子穿也要造原子弹,我觉得这个气势是很了不起的。可是谈到没有穿,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是真的,要不要怪共产党?我们把帐要算一算。 大家记得不记得唐朝的诗,来抓兵了,壮丁跑掉了,老头子也跑掉了,三个儿子也被抓走了,家里面剩下老太太,她和抓兵的这些官说,我家里没有人,“室内更无人”,只有吃奶的孙子、吃奶孙子的妈妈还在,不能见你们,为什么?因为没有裤子穿,没有裙子穿,“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各位,中国人没裤子穿从唐朝就开始了,叫共产党负责任负到唐朝未免远了点。 我看过30年前的一个报告,一群人到甘肃去考察农业,大家口渴了,到农家要水喝,进了农家以后,农民很客气地招待他,他们在喝水的时候看到床上有一个棉被,棉被底下人在动,他们很好奇,就问这位农夫,说有人在睡觉吗?农夫说,没有睡觉,那说没有睡觉蒙着棉被干什么?农夫说,不瞒你们说,她是我女儿,你们是客人,她不能出来,她没有裤子穿。 这没有裤子穿的事我到处听说,台湾有我一个好朋友李庆华,他的爸爸就是李焕,在党政府里面做过“行政院长”,他亲口告诉我们,在西北行军的时候家里只有一条裤子,看到农夫出来,家里人都在家里面光着屁股,农夫的老婆出来裤子给她穿,农夫在家里光着屁股。我们中国是这么穷,这个账不能算在共产党头上。可是我们必须说,从1949年以后有账目我们要和共产党说,共产党是不是要负责,可是49年共产党所接受的摊子是什么摊子?是国民党,国民党把能带走的全带到台湾走了。我带走了500本书,国民党带走了全中国国库里的黄金,当时的黄金折成美金是3亿美金,现在不算什么,可是当时是全中国的钱,国民党把这个钱带走了,能带走的全带走了。 大家看到莎士比亚的剧本,那个皇帝最后要跑的时候就讲了一句话,说一匹马,一匹马,我整个的王权用它来换一匹马,因为只有一匹马能够救他的命,国民党最后跑的时候能拿走的全拿走了,留给中国大陆的是一穷二白,国库掏空了,能破坏的桥都炸掉了,能带走的东西全部带走了,并且留下了300万的坏分子捣乱,土匪、国特留下在了大陆,所以引起共产党的紧张,又穷又要解决这些治安的问题,我们是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今天大家知道吗,现在是中国自汉唐以来所没有的一个盛世。 我在中学时候写文章批评一个教授,他后来写信,他很谦虚地给我回信,这个教授你们都不认识,可是他给中国大陆,给北京大学留下了一个有趣的记录,就是“未名湖”三个字是他起的名字,这个人叫钱穆。他常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汉唐以来所未有也”,汉朝唐朝以来从来没有的事情,他希望这个局面出现,今天告诉各位,我李敖亲眼看到了。 大家要知道,我们取得这么一点点的成绩,付出了多少代价呢?不但是千万人头落地,而且是多少愚昧的代价我们付出来了。在鸦片战争的时候,中国有名的思想家死掉了,他的名字叫余振界,他是替中国妇女受到不人道的待遇讲话的。他写了一篇文章说外国人什么样子,他说,外国人的生理结构和我们中国人是不一样的,他说中国人的心有七个窍,洋鬼子只有四个窍,我们中国人的肺只有六片,洋鬼子只有四片,我们中国人的睾丸有两个,洋鬼子有四个。所以,大家想想看,中国第一流的思想家在鸦片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对外国人的了解是这样子的可怜和单薄,所以真正打起仗来的时候我们打不过它,所以我们尽各种方法和洋鬼子和他们周旋,可是我们所得到的都是打败打败,屈辱屈辱。到了后来,1949年终于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穷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威胁,当时一个笑话,苏联关系还好的时候,当时有一个笑话挖苦毛泽东和苏联的统治者赫鲁晓夫说,老赫鲁晓夫给我们粮食,我们穷,没有粮食,给我们面包,赫鲁晓夫回电给毛泽东说,毛同志,没有粮食,你们只好拿勒紧裤腰带,毛主席第二个电报打给赫鲁晓夫说,请送裤腰带来。 “这里是我的国家,我要使它自由” 大家说我的掌声没有连战多,因为我讲得太精彩了,你们都来不及鼓掌了,我讲演很多次,可是我最怕这种讲堂,为什么?大家知道吗?因为它是个半圆形的,礼貌上我们要照顾每一个人,头要从左边到右边,右边到左边,就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电风扇。 报告刘老板讲到目前为止还安全吗?外面谣言说我和凤凰的情缘已尽。我告诉大家,胡扯! 当年,胡适先生在北京大学,当时北京大学有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学生,当时为了一件事情在礼堂里面吵起来了。胡先生出现在礼堂的时候,共产党的学起来说,汉奸!指着胡适在骂。胡先生是教育家,心平气和苦口婆心说,这个房屋里面没有汉奸。 今天在我们的祖国大地上面,没有谁不爱中国,没有谁是要捣你的乱,和你过不去,乱出反动言论,影响民心士气。可是有的人说你们言论有问题,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讲的,有些同志思想需要慢慢的改过来,我愿意等待!不过大家不要忘记,我已经年过70了,我已经等不久了,希望大家要改,要快一点。 各位,今天我和大家讲,大家都以为我是自由主义者,你到了北京,过去你骂国民党,你骂民进党,你骂老美,你骂小日本,你到了北京,你敢不敢骂共产党?我会问我自己,我敢不敢骂共产党?我该不该骂共产党? 我告诉各位,如果有可骂之处我会骂,大家发现我不但没有骂共产党,我现在放弃了我自己的东西,就是自由主义。大家觉得太奇怪了,你李敖说自己是自由主义者,我的朋友都说我李敖是自由主义者,为什么你今天会放弃自由主义者呢?我告诉大家,我不和大家谈学理,谈学理17世纪、18世纪,19世纪关于自由主义的著作我们用俗话来说也是汗牛充栋。 现在我只谈两个部分,北京大学部分我没有讲得详细,第一个,自由主义是“反求诸己”,我自己心灵能够开放,不被那些思想所困,这是我能够解脱,这是一种对我自己的一种改革开放,有这个本领,这才是自由主义者,对自己负责。另外一半是和政府的关系,和政府的关系最有趣的,最逗的是什么?自由主义从17世纪、18世纪到20世纪大家所争取的自由是什么,那些东西都是虚无缥渺的,没有很明确的出现。 我告诉大家,自由和爱情一样,都要列举的,大家记得不记得英国的女诗人布朗宁她有一句古诗说,怎么爱你,让我一件一件数出来,我爱你眼睛,爱你鼻子,爱你耳朵。像印度的诗人泰戈尔,他喜欢女人脸上的麻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爱女人的脚指头。在比尔基死了100年之后,人们发现他的日记,发现她最喜欢的是女人的那个地方。每个人的爱都是列举的,自由都是列举的,过去我们翻译错了,翻成人权宣言,是错的,那个BILL(清单)。 我告诉大家有一个朋友描写我的话,说李敖真够朋友,对所有人都够朋友,绝不会先出卖朋友。爱情都要开清单,当自由主义被开清单的时候,大家注意,自由主义的理想都没有意义了。我们要跟着清单向政府要我们的自由,够了,它给我们以后,所有自由主义全部落实,全部兑现,清单在哪里?清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的第一篇里,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宪法里面给我们列了,比全世界任何国家给的都多。 我说一句给大家看,当我做政治犯的时候我们每天可以出来散步,每次只有10分钟,散步的时候会碰到一些其他的政治犯,其他的“牛鬼蛇神”。有一天我碰到一个17岁的小政治犯在那里东张西望,我说你什么罪状,他说是政治犯,我说怎么抓进来的,他说他组党,他说我在学校里面的公民教科书上面有一条节介绍中华民国宪法,第14条说人民有集会结社的自由,他说我以为那是真的,就组党了,就给逮进来了,后来小鬼自杀了。他以为是真的,就组党了。 大家注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面所列举的,一条一条列举的,是全世界最完整的出版,言论自由,罢工自由,什么都有,每一条都列举出来了,我不以为他是假的,只要我们认真他就是真的。 美国的富兰克林,大家知道吗,他一生正好分成两段,前半生做生意、办报纸,放风筝;后半生革命。富兰克林是最怪的一个人,美国的诗人副若斯特讲,他说我年轻的时候不敢做一个激进派,怕我年老成保守派。结果富兰克林正好相反,他越老越激进,最后富兰克林变成美国的革命党,富兰克的儿子变成保守党,他的私生子是当年美国13州里面的一个州长,所以父子为之反目。 富兰克讲了一句话,非常动人,他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告诉大家,富兰克林是错误的,这句话要被我李敖改写,怎么说,这里是我的国家,我要使它自由。别以为都是假的,当我们努力就是真的;别以为他们在骗我们,当我们认真,他们就不是骗子。 所以我对大家说,大家要有信心,在最好的时候建立我们的信心。所谓最好的时候,就是说今天每一个人都有裤子穿了,就是这个时候。大家不要笑,陈毅说,没有裤子穿也要搞原子弹的时候,当时我们中国人口10亿,10亿人口每个人给一双袜子穿,什么结果呢?就是一双袜子才1块美金,10亿人口大家穿上袜子就是10亿美金,10亿美金可以造两艘核子潜艇,使我们的国家强兵,挺起,洋鬼子不敢打我们。可是我们大家要光着脚,大家想想看,我们付了这个代价。 人民的看法和政治领导者,和国家领导人的看法有时候不一样的。美国林肯总统时代的国务卿听说当时属于俄国的阿拉斯加要卖,卖多少钱呢?卖720万美金,等于一亩地只要2分美金,他的花钱就把它买下来了。全国人都骂他,说你这个混蛋,买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干什么?那么多的钱,这个国务卿被骂得满头包。可是他讲了一句话,他说现在我把它买下来,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因为买到这块地,而得到好处,这个好处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今天证实了这句话,在20世纪飞弹飞来飞去的时候如果今天的阿拉斯加在苏联人的手里,苏联不需要制造长程飞弹,所以政治家的眼光和群众和老百姓是不一致的。老百姓是不了解的,老百姓是抱怨的,老百姓是愤怒的。过去在很穷困的一段时间发生了五大湖逃往潮,很多人从广州游泳到香港。有一个悲惨的故事,一对青年男女一起游泳朝香港游,游了一半,男朋友淹死了,这个女孩子抓住他男朋友的尸体继续往前游,她说我们要死也死在自由的地方。有这么一个故事被外面人大肆宣传,我们平心静气的想,一对穷乡僻壤的小夫妻,为了他们的前途能够过好一点的生活,能够穿一双袜子,他们跑了,是可以原谅的,是人之常情的,我们不能说你不爱国,用三个字抹煞他一切。可是我们现在知道,当我们有一天觉得我们不往外面跑,自由不在外面,自由在我们眼前,经过我们的努力自由会实现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跑?大家想一想。 “务实的中国才有前途” 我和大家讲,今天我到清华大学,我看到了一个真的清华大学,你们知道吗?台湾也有一个清华大学,人间的变化太微妙了,那个学校校长是原来清华大学最后一任校长,台湾这个假的清华大学校长是真的,钱也是真的,什么钱?他还用着庚子赔款美国人还我们的钱。今天我们清华大学头抬起来了,不要老美的钱,也不要过去中国人丢人现眼赔的钱了,可是台湾还在拿这个钱,虽然数目越来越少。大家觉得很有趣,我70岁了,能够凭我这个老眼看到这么有趣的现象,从假的清华看到真的清华,假的清华里面有真的部分,真的清华里面有没有假的部分。 我告诉各位,现在的年轻人你们有一个问题,我必须指出来,要扫你们一点兴。当时清华大学创办的时候和美国有一个半秘密的协定,这个学校80%的学生我们要让它学科学,学农、学工,另外20%学法政,没有什么念中文,不要搞这个,我们就是这些东西,就是培养中国的富国强兵的人才。所以清华大学本身的基础就是非常务实的一个学校。 今天,你们能够进到清华大学,你们会长大,长大老问题就出现了,你要不要做自了汉,别人都不管,只管我自己,自了汉什么标准?有点钱读了博士,或者是在外国住下去,管我自己的生活,这叫自了汉。我告诉各位,这个观念本身是错的,根就在这里,对中国你可以抱怨,你可以不满,你可以诅咒,可是告诉你,根就在这里。 你会说我的思想有一点老古板,我对你们清华大学早期的校友名字叫胡适的态度,你们知道我是老牌的态度,在很早的时候胡适送给我1000块,我在北京大学捐了150万台币,相当于35万人民币,我是来还这个情,告诉大家,人间有情有义,可是人间也会疏财仗义,我的解释是钱拿出来才是事,光同情你是不可以的。 在帮助慰安妇的时候我把胡适送给我的字都义卖了。因为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在朝鲜,在高丽,在台湾,在菲律宾,街上走的女孩子17、18岁抓着就跑,放在军营里面,给你们做性奴隶,不但集体乱奸,怀孕了把她绑在门板上动妇科手术,没有麻醉药,日本人是这样子对待我们的。后来日本人为了应付联合国,就说我们和解这件事情,这是全世界对慰安妇每个人送50万新台币,相当于10几万人民币,台湾当时还剩下54个老太太,很可怜,有的眼睛看不到,有的路走不动,一身都是性病,没有人理她们。慰安妇的团体和他们说,这个钱不能要,日本人说原谅他们,这50万现金对她们太重要了,可是她们说不可以拿这个钱,为了国家的尊严和个人的荣誉不可以拿这个钱。不拿可是心里觉得很难过,因为她们现在需要这个钱,我李敖实在看不过去,我站出来,我拿出100件收藏品,举行义卖,我们卖了100万美金,每个人发50万,条件就是你不能要日本鬼子的50万,你要我的50万,还定了一个规定,如果你拿了日本的50万,这个50万要还我,最后日本人真这样了,但是我说不行,不能要日本人的钱。所以日本人是行不通的,至少在台湾保留了我们中国人的尊严。 我和大家讲,大家注意,我这个招不谈高调的,就是你道德劝说慰安妇不拿这个钱,不尽人情,老太太们实在要这个钱,她内心发生了天人交战,什么办法,就是我的方法,这才是务实。你们只看到我张牙舞爪,骂张三和李四,你们没有看到我务实这一面,这是很重要的。今天的意思就是大家要务实,面对今天的中国问题和中国的前途,就是说中国才是我们真正努力的方向,真正努力的目标,真正献身的目标。 别相信洋鬼子的高调,当中美建交的时候,美国卡特尔总统和邓小平说,你们中国没有出入境的自由,就没有宪法里面迁徙的自由,不让出境。邓小平讲了一句话,你要多少人我给你,1000万要不要,卡特尔100万也不敢要,10万也不敢要,最后用别的话把这个问题岔开了。为什么?你伪君子,美国参议院每个人都说,你中国人不人道,又来老问题了,我有一个小夫妻,我生男生女,至少生一个男的一个女的。 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人学经济工作,不懂的东西不要装懂,毛泽东公开说,他不懂经济,他和爱迪卡斯洛说,他不懂经济,他会革命。邓小平也公开批评毛泽东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共产党,可是他不知道生产力。今天懂经济对我们国家是最重要的,今天我很高兴,看到我们的国家在务实,从清华里面出现人才来领导这个国家,走向务实之路。谢谢各位! 答清华学子问 主持人:谢谢李敖先生精彩的演讲,我们的声音都被淹没在大家热情洋溢的掌声中,接下来把提问的机会留在现场的同学。 提问:李敖先生您好,我是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我觉得我们是以清华最热烈的双臂来拥抱您,欢迎您回到我们祖国的组织,欢迎您回来。 李敖:你这叫什么问题,我根本就没有离开。 提问:我相信通过刚刚短短几十分钟的讲演,我们非常深刻领略了您的语言风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可能我们更加喜爱您的是您对我们祖国的认同和您的爱国之情,我们真的感觉到您的拳拳之心。在这里我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清华人不是自了派,我们很关心统一大业,对您这样一个爱国统一人士来讲,今天又是文化之旅,怎么样通过两岸的文化交流来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我相信您一定会有非常精彩的答案给我们。 李敖:你提了一个好问题,可是我提供一个笨答案,什么是笨答案?以你们清华大学这么聪明的学生,你们不知道这个答案吗?你们自己知道,故意来问我,叫我说话,让我闯祸。 提问:李敖先生您好,我是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学生,首先我想表达对您刚刚所谈的关于自由与个人努力的理论,非常钦佩。同时我也对您对台湾慰安妇的义举非常地钦佩,我的问题是,您一贯说是追求事实,戳穿谎言,我们都知道,台湾的三一九枪击案疑点重重,您提供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秘密证据也没有了下文,不知道这个案子的真相何在,您在这方面还会什么举动? 李敖:我提供的证据是有效的,陈水扁的证据在档案里,我的证据在人心里,为什么在人心里?大家想想看,陈水扁当时所说的三一九枪击案破案,是说一个人开了两枪从他的肚皮上打过去,叫一人一枪,两弹,整个的报告,整个的谎言都这样发展的。可是我所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报告是说,两个人、两把枪、两颗子弹,换句话说,多了一个凶手,并且说,那个凶手放了枪之后,是治安人员保护他脱离现场,表示说是陈水扁自己用他所谓“总统”的权力做的假。可是陈水扁他们匆匆结案,说没有这个事,就是一个答案,一人一枪两子弹就这样结案了,他结的案只在档案里,我们在人心里面,大家知道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大概是两人两枪两弹。 提问:李敖先生您好,我是来自清华大学材料系的同学,非常喜欢看您的《李敖有话说》节目,在这个节目里面,我经常看到您穿一件红色的外衣,那么今天您为什么没有穿,这件外衣对您来说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李敖:舍不得穿,怕穿坏了,没有了。 愿意向北大道歉 提问:李敖先生您好,我是公共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从您今天早晨的演讲,能够感受到您深深的爱国情结。我知道北大对李敖先生这次演讲十分重视,也非常热情友好,但是李敖先生你用了“孬”字来描述北大的现状,“孬”在北京话中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贬义词,我觉得对主人不够礼貌,也不够尊重,我不知道李敖先生有没有想过,是否愿意在清华讲台上对北大表示歉意?谢谢! 李敖:我想不到来清华还有北大卧底的,我在北京念中学的时候听到一句谚语叫做北大老,师大穷,只有清华可通融。因为北大老,所以我们要使劲扎它一下,因为扎它,所以用字用词就难免重了一点。我想和大家说,这57年来,我回来了,大家说,乡音未改,我告诉你,我没改,改的是你们,为什么?我在北京的时候是个小型的北京,我住在北京城里面大圈里面的小圈里面,小圈里面的黄圈,住在黄城里面,现在的圈大了,三环四环五环都有了。我们过去在北京讲的话就很纯的北京话,现在你们的话和我们混在一起了,这个语言混同改变是进步是退步?我告诉你是进步。台湾人到了北京,你们一听他是台湾人,讲的国语,为什么?用的词和你们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我举个例子,我们喊疼,你打我一拳就喊疼死了,山东人会说“份儿”(音),就表示疼,懂我意思吗?语言改变了。好比说,我李敖如果披个外衣夜里从小巷子出来看到女生过来拥抱,北京的女孩子说,呀,台湾女孩子说,哇,或者说哇噻,或者说,那么小,反应不一样。所以今天我用了这个字来挖苦北京大学,我愿意委托你向北京大学道歉。 提问:首先,既然您不愿意作为一个客人,我想再次欢迎您自家人回到北京来到清华。首先我想给您说两件事情,可能您会比较高兴一点,第一件事情刚刚您说美国在当时和清华校方有一个秘密的协定,有一个80%和20%之说,我想和您说的是在那几十年没有听美国鬼子的,发展出了学养非常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您肯定知道的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梁启超这些国学四大导师以及稍后的钱钟书、冯友兰这样的大师,您知道这个应该会比较高兴。第二点您可能比较高兴,您说到钱穆先生,虽然钱穆先生没有给清华像北大一样的未名湖,我和您说清华的学生也非常尊敬钱穆先生,不但知道他,而且非常尊敬他,至少我和我的同学在我们的音乐素养课上就曾经得到间接来自钱穆先生的教诲,他教我们应该对古典音乐怀有温情和崇敬。我的问题是,您一直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大陆型的学者,而且您非常著名的也是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现在我们非常担忧的是,在提出岛内当局推行的是去中国化的教育,这对于年轻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年轻人是台湾的未来,他们将是台湾以后主要的公民和政治的决策者,您觉得,怎么样能够在文化上反对这个文化台独?因为文化上的分离才会是永远的分离。 李敖:我女儿小时候四岁她的逻辑思维非常有意思,她有一天和我说,妈妈骂我,我不喜欢妈妈,爸爸我喜欢你,你抱我。大家知道逻辑程序吗?骂我是叙述情况,我不喜欢妈妈,是展开统战,就是划清界线,第三个是爸爸我喜欢你,还统战,爸爸抱我是提出要求,这是共产党干的事情,你们也不要笑。事实上对我李敖说起来很多教育也是失败的,你叫我站在这儿讲我中学所学的课程,你叫我全部讲出来,讲不到一是就讲光了,所以基本上靠教科书是不好的。 在这里我要赞美我的儿子,我的儿子叫李勘,国民党戡乱的时候停止了,我的儿子叫做李勘,第一流聪明的小鬼,他的逻辑性也好得不得了,他跟着我的真传看课外书,学校里面能够混过去就算了,唯一的缺点就是考不上清华大学而已。 提问:李敖先生您好,我们中国人好象讲究传统为人处事之道中用内敛含蓄的风格,而您是非常张扬外露的,您是怎么看这两种风格的? 李敖:我是和孔子学的,孔子不拿拐杖打学生吗?不是“鸣鼓而攻之”,要发威吗?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讽刺人,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 提问:李敖先生您好,我是来自机械系的同学,我和我同学挺喜欢您主持节目的风格,都知道您嘻笑怒骂的风格给您带来很大的名气,但是有时候您的不留情面也使您失去很多支持者,作为一名喜欢您的年轻人,我想问一下您有没有反思过自己,还有一些什么缺点,或者是有哪一些不足? 李敖:你又拿孔子来逼我,孔子说,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我很有福气,因为我有错的时候,全世界都知道,这不是孔子吗?谢谢你,我告诉你,我自己有所反省,可是我和你们说,有时候忍不住,自己有那种虫,要张狂,有显摆,的确是有,可是在我内心深处冷静得不得了,非常的务实,尤其是数钱的时候。 提问:李敖先生您好,我是来自汽车工程系的硕士研究生,刚刚您提到汉唐盛世,非常荣幸我来自陕西省,汉唐在我们西安,我想请问您在您的节目中有一句词说您愿意做一个唐朝人,我问您对所谓汉唐盛世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李敖:你可能有一个误会,我没有说我宁愿做一个唐朝人,我只说除非我碰到武则天我不愿意做唐朝人。 “政治一时 文化永久” 提问:李敖先生您好,欢迎您到大陆来,非常荣幸能够得到这样一次向您求问的机会,李大师虽然把它称为李敖神州文化之旅,但是您在海峡两岸都有一定影响力的政治人物,您谈您此行的政治目的? 李敖:你把我谈的太小了,我觉得谈政治问题太小了,政治真的是一时的,可是文化是永久的。我在台湾做大学生的时候,碰到有一次当年南开大学的教授,也是近代史的一个学者叫做蒋廷黻讲了一句话,也是提到一个问题,他说汉武帝伟大还是司马迁伟大?结论是司马迁伟大,为什么,汉武虽然折腾了一辈子,不可一世,可是他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可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和他悲惨的人生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提问:我们在2001年的时候曾经在中央台参加过一个CCTV4和您连线的节目,当年您说您从来不用电脑是不是现在还不用电脑?在今天电脑时代,在网络上得到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它可以给人很多非常重要的数据和资料,您觉得电脑时代会不会对您的文化思考方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孔子不用电脑,是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脑,您就不用拿孔子比了。 李敖:我儿子帮我用。其实我觉得用电脑的人蛮可怜的,因为他接收了大量的资讯,排山倒海涌来,你要用很好的头脑才能从这些大量的资讯里面能够把它拣出来,如果没有很好的头脑,这些东西是害人的。所以我认为爱因斯坦的那句话,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现在已经不发生知识的问题,我觉得现在人类平等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在知识取得方面非常的平等,我们可以花很少的钱,从电脑里面取得知识,过去好难。美国总统威尔逊要走那么多路去借一本圣经,林肯小时候什么书都没有只有一本圣经,他们取得资讯是非常难的,可是现在我们电脑一打开,那么多资料出现,我怀疑你们的小头脑能否负荷得了,所以我才说快速的辨别能力,知道什么是好的知识,什么是臭狗屎的分别是非常重要的。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民主的问题上,不分民主和中国民主
热度 12 陈安博士 2012-1-16 08:43
  很多类似句式:   世界上的法官有两种:法官和中国法官。   白岩松说:记者分为两类,记者和中国记者。   类推,科学家也有两种,科学家和中国科学家。   如此等等......   我们的国情说大约就是这样一个东西。   民主也是,一定要分西方民主和中国民主的人,不知道脑袋是不是被驴踢掉了?   在所谓民主问题上,经过人类数千年的尝试,其实已经被证明道路只有一条,并没有你家的民主和我家的民主,且都属于民主的矛盾之处。   在国情说上,除了我认为中国确实人多(和印度相比也差不多太多了)算个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太一样的特点外,其他方面,我们不能强调中国国情。      台湾的蒋宋美龄在开始向尼克松们解释怎样对付反对派的时候,要做杀头姿势的,可是,现在,“英”们就绝对不会了,小马哥在当台北市长的时候,有组织支持阿扁的游行,他也不会去干预,只让警察随着避免出现流血事件和打砸抢事件而已。      当今的大陆人打败了原来的大陆人,把他们赶到了台湾岛,应该说,现在的大陆人比现在的台湾人强很多才是,嘿嘿,在民主问题上我们也要比他们更强。
个人分类: 事论|2175 次阅读|19 个评论
寒冷的极地也有沙漠?
热度 6 pony1984621 2012-1-1 15:09
寒冷的极地也有沙漠?
寒冷的极地也有沙漠 ? 文 / 马志飞 一提到“沙漠”,大家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就是漫天的黄沙、滚烫的地面、高大的骆驼以及偶尔可见的小块儿绿洲。实际上,这是最典型的一种沙漠,被流沙或沙丘所覆盖的地区。 可沙漠是如何形成的呢?说白了,沙漠就是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较量”的结果,就像游泳池一样,一边往里注水,另一边往外排水,只有进出平衡才能保持区域气候环境的平衡。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的地方,大气中缺少水分也就难以凝结成雨,易于形成沙漠。一般来说,如果某地的年平均降雨小于 250 毫米,植被稀疏,水流又极少,风力作用明显,就会产生这种独特的地貌型态。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就不难想象,不一定只有在炎热的地方会形成沙漠,在寒冷的地方同样也会。 这种奇特的“冷沙漠”就出现在圣洁的南极大陆上。 南极洲不仅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风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一块大陆,而且与其他大陆相比,她还是最孤立的一片土地,性格“孤僻”,与众不同。 首先,这里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而且比北极还要冷得多。科学家曾在这里测到了全球最低温的记录:零下 89 ℃ 。 其次,这里的土壤很贫瘠,严格来说这里几乎就没什么土壤,因为南极洲 98% 的地域终年被冰雪所覆盖,平均厚度至少在 1600 米以上,最大厚度竟然达到了 4800 米。 第三,大气中缺少水汽,难以形成降水,据观测记录,整个南极大陆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 50 毫米左右。而且,极地气流运动十分强烈,平均风速可达 22 米 / 秒,最大的地方可以达到 87 米/秒,相当于 12 级飓风风速的两倍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地面蒸发率。我们从电视上看到南极洲也会飘雪花,其实,这不是天上落下的,而是地上的冰雪被风吹起来了。 第四,缺少足够的光照。这里的夏季,太阳不升不落,只是沿着地平线简单地绕圈圈,虽然是 24 小时照射,但太阳的位置很低,送来的能量非常少。除了短短几个星期的春天和秋天,然后就是更加寒冷的冬季,太阳不再升起,整个南极圈以内都笼罩在长时间的黑暗之中。 以上种种条件综合作用,抑制了生物的生长,所以人们只能偶尔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1903 年,一位探险家在南极发现了一处诡异的地方,称它是“死亡谷”。他曾写道:山谷是褐色的,到处都是粗砂和砾石,没有植物,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甚至连苔藓和地衣都没有。 这就是被称为泰勒干谷的地方,这里不下雨,也很少下雪,降雪量大约相当于 25 毫米的年降雨量,即使下雪,也会被强劲的山谷风吹走。如果有动物来到这里,它们死后的尸体能够保存数百年的时间,因为这里的低温环境恰恰就像是一个天然冷冻冰箱。 实际上,这位探险家的话有点儿言过其实了。后来,新西兰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在南极干谷深处发现了生物,是一些真菌群体,它们都隐藏在土壤甚至岩石里面。研究人员认为:这里是地球上最简单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环境的一片地方,通过研究这里的生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他星球的生物情况。 泰勒干谷 泰勒干谷的冰川 泰勒干谷的冰川 泰勒干谷的冰川 泰勒干谷的冰川
个人分类: 科普写作|8703 次阅读|9 个评论
大陆-港-台-澳文献比较,2010年大陆他引篇均不足0.29次
zhpd55 2011-12-17 21:46
大陆-港-台-澳文献比较,2010年大陆他引篇均不足0.29次
文献数量比较 Year Mainland Hong Kong Macao Taiwan 1996 27,552 4,155 1 10,234 1997 30,752 5,120 3 11,336 1998 36,571 5,466 14 11,640 1999 38,289 5,601 9 12,006 2000 44,677 6,073 11 12,575 2001 58,133 6,839 14 13,855 2002 57,601 7,176 24 14,440 2003 70,331 8,712 30 16,718 2004 102,553 9,458 68 20,204 2005 152,970 10,589 92 23,714 2006 180,528 11,681 112 26,795 2007 204,821 11,959 120 30,042 2008 238,910 12,045 171 32,653 2009 284,239 12,371 202 34,850 2010 320,800 12,547 281 37,436 数量增长图示 篇均引用比较 Year Mainland Hong Kong Macao Taiwan 1996 6.285 15.156 0.000 12.627 1997 6.756 14.898 12.667 12.515 1998 6.511 16.456 8.357 12.503 1999 7.324 18.050 3.000 13.270 2000 7.656 17.897 2.727 13.555 2001 6.830 16.728 5.357 12.983 2002 8.139 17.555 7.792 13.037 2003 8.708 18.114 11.567 12.485 2004 7.052 14.457 4.721 10.398 2005 5.397 12.595 3.120 8.949 2006 4.716 9.955 6.268 7.491 2007 4.021 8.655 6.442 5.824 2008 3.019 6.123 3.520 4.309 2009 1.815 3.769 2.094 2.713 2010 0.673 1.377 0.690 0.939 篇均引用图示 H指标比较 国际合作度比较 Year Mainland Hong Kong Macao Taiwan 1996 19.294 37.834 100.000 20.139 1997 20.100 37.109 33.333 19.425 1998 18.241 37.962 28.571 18.067 1999 17.519 38.475 55.556 16.209 2000 16.886 40.754 45.455 15.833 2001 12.108 36.614 42.857 15.987 2002 15.159 41.374 83.333 16.253 2003 20.112 49.323 70.000 18.758 2004 18.303 52.326 76.471 19.773 2005 15.419 54.509 53.261 21.089 2006 15.081 54.918 68.750 21.650 2007 15.391 58.057 72.500 21.839 2008 15.415 59.087 70.175 21.823 2009 14.970 59.575 60.891 21.105 2010 14.682 58.763 55.160 19.938 篇均他引频次 Mainland Hong Kong Macao Taiwan 1996 3.755 12.734 0.000 9.792 1997 4.063 12.582 12.333 9.690 1998 3.716 13.799 8.143 9.633 1999 4.018 15.278 3.000 10.229 2000 3.944 15.196 2.636 10.446 2001 3.390 14.058 5.143 9.881 2002 3.883 14.824 7.625 9.852 2003 4.240 15.311 11.533 9.509 2004 3.256 12.146 4.368 7.818 2005 2.394 10.643 2.750 6.660 2006 2.049 8.300 5.688 5.490 2007 1.732 7.320 6.208 4.233 2008 1.291 5.089 3.269 3.087 2009 0.776 3.098 1.812 1.920 2010 0.289 1.093 0.577 0.628 篇均他引图示 Data Source: Scopus
个人分类: 新观察|2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安的歪诗】大陆台湾:在不远的距离里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1-11-18 23:44
在不远的距离里,有个对手也还好吧—— 时常去刻意争执一下政治上的是与非 而转过头去,就是舢板上的商品交易...... 你说,要不我们还是用港元结算吧? 在不远的距离里,有个对照也还好吧—— 你说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我说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而转过头去,我告诉你,你那边树立起来的字还不够清晰...... 要不,哪天再粉刷粉刷,我送你两桶好漆? 在不远的距离里,有个照应也还好吧 你说钓鱼岛是我们的,南海当然也是我们的 当然,我绝对同意你的说法,钓鱼岛和南海都是中国人的...... 不行,就和他们干一架,你出力我也出力? 在不远的距离里,有个兄弟也还好吧 当余劫渡尽,让余劫渡尽 我们说着一样的话语, 打开贵州茅台或是金门高粱 而举杯时,都眼含热泪......
个人分类: 文论|177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大陆、台湾、香港)美论文比较(1996-2010)
热度 1 zhpd55 2011-10-28 08:54
中(大陆、台湾、香港)美论文比较(1996-2010)
利用 Scopus 提供的数据,对中美论文等指标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一些什么情况,值得我们思考的又是什么? 1 大陆地区论文增长飞速发展 2 篇均被引频次大陆地区最低 3 篇均他引频次大陆地区最低 4 H指标台湾地区最低 5 被引文献比例大陆地区最少 6 国际合作程度香港地区最高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5224 次阅读|2 个评论
[毛宁波]海洋地球物理----大陆的演化
热度 3 毛宁波 2011-10-7 20:18
[毛宁波]海洋地球物理----大陆的演化
个人分类: 海洋地球物理|365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报应实例:中国最著名的两个孙子
热度 3 Helmholtz 2011-10-5 21:24
颜昌海:中国最著名的两个孙子 http://ljs103699.blogchina.com/1203733.html 一,中国大陆第一孙子:毛新宇。 毛新宇,1970年生,毛泽东嫡孙,军事科学院博士,专业研究其祖父生平,少将军衔。 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近日称爷爷发动文革是为了”消灭四人帮和林彪”遭众网民及学者批评,对他以客座教授身份,应邀担任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教师也提出质疑。 现年41岁的毛新宇是毛泽东唯一的嫡孙,也是解放军最年轻的少将,现在中国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他1988年入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22岁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央党校攻读研究生。由于毛新宇出口总不离“我爷爷”,遭网民调侃,也由于他经常仿效爷爷题字更遭围观取笑。 近日关于毛新宇一篇“我爷爷发动文革是为了消灭四人帮和林彪”的文章引起民众关注,毛新宇说:“最近我找到了确凿的文字证据,证明毛主席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原始动机,不是为了打倒刘邓,而是为了粉碎四人帮、林彪这两个妄图实现资产阶级复辟野心的反革命轴心。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1966年 5月16日)中,毛主席明确指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现在正睡在我们的身边,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毛新宇表示,在1966年,刘少奇实际上处于被排斥的状态,绝对不会是毛主席的“接班人”,显然是继承人身份被写入党纲的野心家、阴谋家林彪!” 对于这位号称历史系毕业又对当代基本历史作如此解读的人网民表示,按毛新宇的思维:“你爷爷打右派是为了让胡耀邦给他们平反,闭关锁国也是为了让邓小平搞改革开放。” 中国大陆历史学家程巢父说:“这个毛新宇,脑子不清,毛泽东发动文革,他早就在最高会议上说了,刘少奇有什么了不起,我一个小指头就可以把你打倒,这哪像是一个政党在现代会议上的语言,这群小人争权夺利不是要把四人帮打倒,四人帮后来成了毛的心腹,在政治局会议上四人帮是怎么得势的呢,就是因为毛的后台,既不依靠老干部,又不依靠军队干部。”程巢父说,毛新宇经常发表惊人言论,更是给共产党及毛泽东不断抹黑:“毛新宇现在到处乱讲,实际上是出他爷爷的洋相,出毛家的洋相,出共产党的洋相,一个脑子不清楚的人,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孙子才给了他少将的待遇,过几天没准还把他提成中将。” 毛新宇日前还以客座教授身分担任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法政系行政管理专业2011级新生班兼职班主任,给大学生开班会。毛新宇称,想多了解90后大学生思想状态,建议大家学习毛泽东建军思想、军事战略,多关注国家时事。 不少网民对此发表意见,有网民说: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娱乐新闻啊? 广州律师唐荆陵表示:“从以往他自己发表的很多言论来看,可能不是属于思维正常的那一种,他现在这样的状况是当局留给人民一个很大的笑柄,他讲的很多东西前言不搭后语的,绝对的矛盾,他说他学军事方面,但他的历史水平和现实经常矛盾,当局给他这么大的官职让他去大学里教书,这个确实是不好的。” 网民笑看围脖百态表示:每当网络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时,毛新宇就会出现,调剂网民心情。每当网民睡眼惺忪意兴阑珊时,芮成钢就会出现,刺激你的神经。 毛新宇少将是军事科学院博士,专业研究其祖父生平,其最著名的“研究”成果: 1、我爷爷带领全国人民打跑了日本人。“经过我多年的研究,我一直认为二战中有两个国家的贡献是最大的——一个是苏联,还有一个就是中国。在我爷爷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八年抗战。据统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武装共消灭了日军150万”。 2、我爷爷太伟大了,不是一般人!“我爷爷直到逝世前一分钟仍然在读书,这一点真是太伟大了。他不是一般人!一般人早躺床上不动了。” 3、一旦现代人读懂了我爷爷的思想,财富是无限量的。“我们今后仍然要运用毛主席的经济建设思想,来指导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毛泽东思想内容博大,包括政治、军事、哲学、管理等多方面,并且占据了思考问题的宏观制高点,对许多行业的指导作用非常明显。一旦现代人读懂了,财富是无限量的。” 最惊人的建议: 1、毛泽东诞辰、忌辰列为法定节假日。毛新宇说,“希望全国人民能永远记住新中国的缔造者和伟大领袖,比如我的爷爷毛泽东。我觉得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地宣传领袖的事迹和思想,比如将毛泽东的诞辰和忌辰定为法定节假日或纪念日。”毛新宇解释道,比如国家为了提倡重视传统文化,将清明、端午等列为法定节假日,认知度和宣传效果就很好。他还希望现在的中小学课本里,能多一些介绍革命先烈事迹的内容。毛新宇表示,自己会将这两个倡议写进提案,在明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给大会讨论。 2、筹建“毛泽东思想系”。2008年10月,毛新宇在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给大学生作报告时透露,他将在该校筹建“毛泽东思想系”。 二,中国台湾第一孙子: 蒋友柏。 蒋友柏,中国第一任民选总统蒋介石曾孙,台湾中华民国民主体制创立总统蒋经国的孙子。蒋友柏毕业于纽约大学,身高1.85米,长相俊朗,拥有俄罗斯血统。台湾女性的梦中情人排行榜的”政治社会组男性”中,蒋友柏位居第二。不是将军,也不是学者,而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公司总裁,他自己创立了GOODCHOICE澄果设计公司,成绩相当不错。 最忤逆的态度: 1、接受“蒋介石是杀人魔王”的言论。对于有美国学者指称“蒋介石在1921年到1948年带领国民党杀害1000万中国人”,蒋友柏认为:“虽然杀人并不是我曾祖父亲手扣的板机,但毕竟他在当时代表的是那个执行的政府。”;“蒋介石是杀人魔王”的言论来自中共媒体,台湾的说法是:Rummel教授写的“Death By Government”里的那份20世纪全世界十大政府杀人的资料里,我曾祖父于1921年到1948年所带领的国民政府总共杀害约1000万中国人,排名第四;你当然可以说这个统计数字不公正、不准确,那就算打一折,也有100万;你当然也可以说那是那个时代的背景因素,有它不得不然的原因(我自己个人也深深地相信这个论点);但是当时的政府就是杀了那么多人,虽然杀人并不是我曾祖父亲手扣的扳机,但毕竟他在当时代表的是那个执行的政府。” 2、直言“我家人曾经迫害台湾人民”。2007年5月,蒋友柏在接受周刊访问时,直言“我家人曾经迫害台湾人民”,对曾祖父蒋中正与国民党提出评价及反省,并坦言:“国民党有没有杀人?有,这是事实,所以‘在上海杀’还是‘在台湾杀’不重要”。 3、赞成“去蒋”,建议国民党不要反“去蒋化”。主要的理由是“每次当蓝绿两党为了选票在廉价地操作两蒋的时候,困扰的是我的家人,伤害的是整个台湾”,今天的台湾应该要迈入后蒋时代,“不要再将两蒋作为一种图腾”。“两蒋有没有做错事6?当然有。” 对于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中正纪念堂改名和蒋介石铜像拆除风波,蒋友柏说,他基本上赞成把“大中至正”牌匾换成“自由广场”,“国民党建立中正纪念堂原本就不对。” 本来只对他二人的比较感兴趣,但有几件事实特别想问毛新宇将军: 1,据大陆官媒报道,二战期间,日军被战死的总计185万人(另截止投降时有10万残废伤患):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消灭日军125万人,在中国八年战争期间,在中国东北被苏联红军消灭的日军约2万人,其他地方被中国军队消灭的日军40.46万人,在缅甸被国民政府远征军及盟军消灭16.2万人。你说“据统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武装共消灭了日军150万”,这被消灭的150万日军又是从哪个“地道战”里冒出来的?! 2,我准备逝世前一秒钟都读书,是否我将比你爷爷更伟大,更不是一般人?! 3,中国大陆在1978年前,国民经济频临崩溃的边沿,这不是我说的,中共中央文件的描述。大陆官方不久前还承认1960年全国非正常死亡1千万人。而民间学者不完全统计,三年“人祸”全国老百姓饿死至少4千5百万人。刘少奇就对你爷爷亲口说:现在“人相食,是要上史书的”。你建立的“毛泽东思想系”,是否嫌以前中国大陆人饿死的不够多,所以“毛泽东思想系”研究的方向是如何再多多地饿死人?! 还有很多想问,但考虑到你的思维能力,其他所以问题就已经没有必要的问。我倒希望全国两会及早“将毛泽东的诞辰和忌辰定为法定节假日或纪念日”,这样全国的工薪阶级就多了一个带薪的假日,也算你爷爷对所有大陆老百姓带来了唯一的幸福。只是,善于对老百姓敲骨吸髓的权贵们愿不愿工薪阶级多一个带薪假日,就得两说了。当然,可以给你出个主意,比如向朝鲜取经,人家金太阳三代诞辰和忌辰都被定为法定节假日或纪念日,凭什么毛太阳一个人都不行?!如此这般地和大陆当权者叫板,也许就能象毛博士成为毛将军一样,毛爷爷诞辰和忌辰就一定会定为法定节假日或纪念日,说不定还能有喜出望外的结果,能顺便也将毛将军的的诞辰和忌辰都定为法定节假日或纪念日的。 最后,重复中国大陆历史学家程巢父的话:“这个毛新宇,脑子不清,……实际上是出他爷爷的洋相,出毛家的洋相,出共产党的洋相。” 对比这两个孙子,谁若不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报应不爽,立此为证!
个人分类: 幽默与段子|5129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转】北美七校和常青藤8校中大陆正教授名单
zhangxu2020 2011-10-2 19:32
北美7校+常青滕8校正教授【2011版】 原始出处不详。 转自如下2个网站: http://www.jiazhang100.com/thread-360956-1-1.html http://bbs.pku.edu.cn/bbs/bbstcon.php?board=PKUdevelopmentthreadid=13094156 仅供参考,因为该列表有遗漏(如郭岩,於兴中等 ),并且部分信息不准确(如何华等)。 【1】复旦大学 30人 哈佛大学 统计系 孟晓犁(数学系本) 哈佛大学 艺术和建筑史系 汪悦进(英语系本) 哈佛大学 细胞生物学系 袁钧瑛(生物系本) 哈佛大学 病理系 施扬(医学院本) 耶鲁大学 管理学 李乐德(数学系本) 耶鲁大学 遗传学系 许田(生物系本) 耶鲁大学 金融学 何华(数学系本) 耶鲁大学 医学院 林海帆(生化系本) 耶鲁大学 放射物理 Zhe Chen(物理系本) 耶鲁大学 眼科与视觉学 Z. Jimmy Zhou(生物系本) 耶鲁大学 生物与生物医学 Junjie Chen(生物系本) 耶鲁大学 流行病学系 Herbert Yu(医学院本) 普林斯顿 统计学 范剑青(数学系本) 斯坦福 数学系 李骏(数学系本) 斯坦福 社会学系 周雪光(国际政治本) 斯坦福 物理系 沈志勋(物理系本) 斯坦福 生物统计系 陆盈(数学本) 斯坦福 物理系 张首晟(物理系) 宾夕法尼亚 沃顿商学院 郑渝生(计算机本) 宾夕法尼亚 经济学 方汉民 (经济系本) 宾夕法尼亚 肿瘤放射系 Timothy Zhu(电子工程本) 哥伦比亚 统计学 应志良(数学系本) 哥伦比亚 运筹学 姚大卫(数学系本) 哥伦比亚 金融与经济学 魏尚进(经济系本) 哥伦比亚 金融与经济学 姜玮(经济学本) 康奈尔 美中关系史 Chen Jian 康奈尔 艺术和科学 Haiping H. Yan(中国文学史本) 康奈尔 生物医学工程 Wang, Yi(物理系本) 康奈尔 航空航天与机械工程 Z. Jane Wang(物理系本) 布朗大学 医学系 Chen Qian (生化系本) 【2】北京大学 25人 哈佛大学 化学 谢晓亮(化学系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哈佛大学 统计 刘军(数学系本) 哈佛大学 统计      寇星昌(数学系本) 哈佛大学 东亚语言文化  田晓菲(英语系本) 耶鲁大学 统计系 ZHOU,Harrison Huibin(数学系硕) 耶鲁大学 物理系     曹慧(物理系本) 耶鲁大学 分子细胞发育生物邓兴旺(生物系本) 耶鲁大学 公共卫生系 赵宏宇(数学系本) 耶鲁大学细胞分子生理学 Tong Wang(北京医科大学74本) 宾夕法尼亚 化学系 GAI, Feng (化学系硕) 哥伦比亚 生物系 Tong Liang (生物系本) 哥伦比亚 生物系 Yang Jian (生物系本) 哥伦比亚 生物医学工程系 Guo X. Edward (力学系本) 哥伦比亚 亚洲人文 Wei Shang 哥伦比亚 物理 顾敏 哥伦比亚麻醉系 李国华(北京医科大学本) 康奈尔 医学院 Wu Hao (生物系本) 康奈尔 金融系 黄明 (物理系本) 柏克利 统计 郁冰(数学系本) 柏克利 物理系 邱子强(物理系本) 柏克利 神经生物 杨丹(物理系本) 伯克利 心理学系 彭凯平(心理系本) 麻省理工 数学系 田刚(数学系硕) 加州理工 化学系 王振纲(化学系本) 达特茅斯 地球科学 冯夏红(地质系本硕) 【3】中国科大 19人 哈佛大学 物、化双聘 庄小威(物理系本) 耶鲁大学 计算机 邵中(计算机本) 普林斯顿 电子系 周郁(物理系本)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普林斯顿 计算机 李凯(计算机硕) 普林斯顿 经济系 熊伟(物理系本) 普林斯顿 数学系 鄂维南(数学系本) 宾夕法尼亚 医学院 郭文生(计算机本) 哥伦比亚 工业工程系 寇星罡 (数学系本) 康奈尔 分子医学系 管俊林 (生物系本) 康奈尔 天文学系 赖东 (物理系本) 布朗大学 数学系 舒其望 (数学系本) 斯坦福 材料系 王善祥 (物理系本) 斯坦福 生物系 骆利群 (生物系本) 麻省理工 物理系 文小刚 (物理系本) 麻省理工 材料系 李巨(物理系本) 伯克利 公共卫生 刘奋勇 (生物系本) 伯克利 生化和分子生物 周 强 (生物系本) 伯克利   化学系  杨培东 (化学系本) 伯克利 分子和细胞生物 罗坤昕 (生物系本) 【4】南京大学 11人 耶鲁大学药理学系 吴殿青(生物系本) 普林斯顿数学系 田刚(数学系本) 哥伦比亚商学院 王能 (化学系本) 康奈尔 发育生物学 Wang, Michelle D 伯克利 机械系 张翔(物理系本、硕)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伯克利 数学系 顾明(数学系本) 伯克利 自然资源 宫鹏(地理系本、硕) 麻省理工 数学系 田刚(数学系本) 麻省理工 金融系 王江(物理系本) 布朗大学物理系 肖钢 (物理系本) 布朗大学化学系 孙守恒(化学系硕) 【5】华中科技大学 8人 哈佛大学 神经系 贺 熹(本,硕) 哈佛大学 营养学系 胡丙长(同济医学院本) 宾夕法尼亚 沃顿商学院 张 忠 (本) 耶鲁大学 环境健康科学系郑同章(同济医学院本) 哥伦比亚 麻醉系 李国华(同济医学院硕) 麻省理工 机械工程系 陈刚(本、硕)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斯坦福 管理科学系 叶荫宇(控制系本) 伯克利 应用力学系 李少凡(力学系系硕) 【6】清华大学 6人 哈佛大学 生物统计系 林希虹(数学系本) 哈佛大学 生物统计系 刘军(数学系硕) 康奈尔 电子系 Lang Tong(电子系本) 柏克利 经济系 钱颖一(数学系本) 斯坦福 化学系 戴宏杰(物理系本) 斯坦福 艺术和艺术史系 谢晓泽(建筑本,美院硕) 【6】武汉大学6人 麻省理工 生物系 陈建柱(生物系本) 耶鲁大学经济系 陈晓红(数学系本) 康奈尔 医学院 黄新云 (生物系本) 布朗大学化学系 Wang LaiSheng (化学系本) 布朗大学物理系 凌新生 (物理系本) 哥伦比亚 牙医学院 Mao Jeremy (湖北医大牙医系博) 【6】上海交大6人 麻省理工 管理学院 潘军jun pan(上海交大本,2010年9月新晋升) 宾夕法尼亚统计学 T. Tony Cai(杭州大学本,上海交大硕) 哥伦比亚 运营管理 Fangruo Chen(上海交大本) 哥伦比亚 电子工程 王晓东(上海交大电子系92本) 哥伦比亚 机械工程 Lawrence Yao(机械工程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麻省理工 大脑与认知科学系 冯国平(浙医大临床医学系82本,上二医大85硕) 【9】浙江大学 5人 麻省理工 大脑与认知科学系 冯国平(浙医大临床医学系82本,上二医大85硕) 麻省理工 化学系 曹树生(浙大86本,2011年5月新晋升) 宾夕法尼亚 胡浩川(浙大82本,西交86硕) 宾夕法尼亚 商学院 郑渝生(复旦数学68本,浙大管理81硕) 宾夕法尼亚统计学 T. Tony Cai(杭州大学本,上海交大硕) 【10】西安交大 3人 哈佛大学 力学和材料 索志刚(力学系本)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宾夕法尼亚 胡浩川(浙大82本,西交86硕) 布朗大学 工程系 高华健 (力学系本) 中山大学 2人 斯坦福 经济系 洪翰(经济学本) 哥伦比亚数学系 张寿武(数学系本) 北京师大 2人 哈佛大学 东亚语言文化 冯胜利(历史系本) 斯坦福 医学成像 Lei Xing(物理系硕) 吉林大学 1人 普林斯顿 数学系 李凯(数学系本) 华南理工 1人 加州理工 数学系 侯一钊(数学系本) 兰州大学 1人 麻省理工 电子计算机 胡青(物理学本) 河海大学 1人 斯坦福 医学成像 Lei Xing(应用物理本) 华东师大 1人 斯坦福 东亚研究 孙朝奋(英语系本) 北京外语 1人 斯坦福 比较文学 王斑(英语系本) 中南大学 1人 耶鲁大学 金融学 陈志武(管理学本) 国防科大 1人 耶鲁大学 金融学 陈志武(管理学硕) 南京信大 1人 耶鲁大学 气象学 李旭辉(气象学本) 江西师大 1人 耶鲁大学 公共卫生 张和平(数学系本) 华中师大 1人 耶鲁大学 公共卫生 张和平(数学系硕) 山西财大 1人 伯克利 人类学 刘新(经济学本) 莱阳农院 1人 伯克利 植物微生物 栾升(园艺系本) 南开大学 1人 哥伦比亚经济学 Jushan Bai(经济系本) 厦门大学 1人 康乃尔大学 经济系 洪永淼(物理系本) 四川大学 1人 布朗大学 化学系 孙守恒(化学系本)
85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陆学者对Google回归的呼声较大
outcrop 2011-10-1 12:22
关于Google被屏蔽的问题,实在是不想讨论,因为个人的讨论总是很无力:Google被屏蔽,不能单方面的归因于谁;即使知道原因在哪里,个人也无力改变。今天又看到高建国老师的 《是谁想拖垮中国的科研?》 ,忍不住牢骚两句。 最近国内学者呼唤Google回归,影响最大的是清华大学颜宁老师的博文 《中国网络已死》 :这是一篇未加精的博文,但目前已经有167个推荐,127条留言;是这半年来科学网推荐最多的博文之一。由此可见诸多学者对Google相关产品的 需求是较大的 ,需求的原因就不赘述。 但纵观Google退出中国,有很深的 政治因素 在里面,而且是Google先趟混水的:过度的政治化,是导致Google退出中国的直接政治原因,比如被希拉里忽悠等。Google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而不是NASA之类的机构,不该过度的参与意识形态等政治斗争。这是Google应该反省的地方。 接下来Google进入了被过滤的时期,对Google和用户来说,是一个双输的局面。唯一的效果,是增加了部分习惯Google产品的用户对网络过滤的愤怒,这是政治目的;我们不要对政治抱任何幻想——实际上Google的退出和NASA拒绝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计划一个道理。因此希望大家在抱怨过滤的同时, 清醒的认识到这背后的因果缘由 。 信息自由的坏处是对于大局,同时也会殃及平民;信息过滤的坏处,主要是交流的不便以及某些信息的不流畅。实际上,各种网络谣言的流传,以及对恶意炒作的无法识别,也说明了网民们的善良淳朴和容易被欺骗煽动。我们政府的做法,应该是 两害相权取其轻 ,是有必要的;但过滤的策略过于严格,导致《中国网络已死》。 因此,作为普通网络用户,呼吁: Google能以用户利益以及股东利益为目标,尽量淡化政治诉求,遵守中国法律,通过合法的途径全面回归大陆地区; 网监机构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过滤、提升过滤技术或者尝试对某些外文资料需求大的学术群体特别开放; 国内的搜索引擎做好搜索技术,而不是搞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网络的背后,是一场场形形色色的各类游戏,我们用户只不过这场游戏中的棋子——有时甚至连棋子都算不上。 呼吁也罢,抱怨也罢,也只是风过无痕……
个人分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44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交流和政治应该分开各论-读陈儒军院士言论有感
热度 1 duke01361 2011-8-15 09:08
大陆和台湾学术单位开展的教育和科学文化交流应该与政治问题分开各论。前几天,出了一件事,台湾的台湾师范大学准备在大陆招生,但其宣传单上没有署名“国立”台湾示范大学”而是“台湾师范大学”,并因此受到台湾方面质询,最近又出了一个两岸作者发表文章时国家署名问题,究竟是共署“China" 还是各自依据自己的意愿分别署名?依据“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当然署名“China" 是最合适的,大陆和台湾可以对“China”一中各表!既照顾了“面子”也照顾了“里子”! 但是,现实总不如愿,所以就存在着一个“惯例”,很多的文献上大陆学者署名" China", 而有些台湾学者只署名为“台湾”... 这种“惯例”不符合“政治正确”,往大了讲关乎民族大义,祖国统一和台湾独立... 但最终没能终止这个惯例,也正表明问题的复杂性,和处理有关问题的“柔性”,只要台湾不真正宣布独立,不实质性地从“中国”脱离出去,灰色地带也并不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在科学界有了诉求,我觉得大陆对台工作办公室就应该去想办法解决,而且我也相信有关问题早已引起国务院台办等对台单位的注意,为什么尚未达成共识,想必自有不便于公开的难处。陈儒军院士不应该把两者混在一起。 陈院士的原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626do=blogid=475147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731 次阅读|2 个评论
好办!Taiwan对应的是Mainland
热度 1 firefive 2011-8-15 08:33
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来解决与台湾同胞一起署名的问题。 台湾同胞要用Taiwan,不用China。大陆同胞也就相应的用Mainland取代China,也不用China了! 台湾习惯称红色中国为大陆,这下不就解决了?反正一个中国,包括了台湾和大陆,呵呵。
个人分类: 个人感想|30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陆和台湾学术界将国籍名称统一为“中国(China)”是有必要的
热度 29 wangdh 2011-8-14 01:06
大陆和台湾学术界将国籍名称统一为“中国( China )”是有必要的 饶毅先生就中国大陆和台湾学者在国际上发表学术论文时的国籍统一问题,撰文: 致台湾 “ 国科会 ” 李罗权主任委员的信:两岸科学合作的一个问 题 , 引起一些学者的争议。在这个国籍问题上海峡两岸学者(学术团体)有个统一意见还是很有意义的。 实际上这是我们在学术交流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记得在上世纪 90 年代以前,大陆学者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在出国申请表上曾有专项要求说明会议是否存在“一中一台”问题。如果在参会时,会议主办方持有“一中一台”的观点,或论文摘要集中台湾学者的国籍署为“台湾或中华民国(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一是参会代表团需要向会议组委会进行交涉,而是回国进行会议总结汇报时要有说明(汇报此事)。 随着中国大陆举办各种国际会议的次数不断增加,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更加频繁,涉及到大陆和台湾学者的“国籍”的统一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些时候是有些为难,有些台湾学者在这方面很坚持,据说台湾官方也有相关的规定。所以,“一中一台”问题虽是政治问题,但我们回避不掉。现在我们在国际上发表学术论文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一般都将国籍写为 China (尽管有时候编辑部又改回为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但台湾学者在论文中用 ROC 的还是很普遍。 2005 年我们在日本参加国际哺乳动物学家大会时,台湾学者的论文摘要和 Poster 都用 ROC 。在统计多少国家的代表参会的相关信息上,组委会显然将台湾作为一个单独的国家了,当时我们中国代表团也以“中国哺乳动物学家协会”和中国代表团的名义给会议组委会写了书面报告,表明我们的态度:“台湾在国际上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单独的国家”。在最后的闭幕式上,组委会在口头总结时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参会国家的数目少了一个)。 既然大陆和台湾双方都涉及到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学术界有个能够达成一致的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尽管学术界不是政治,但台湾问题是不能回避的。采用 Beijing, China 和 Taipei, China (Chinese Taipei) 的方式是比较理想的。重大的体育赛事上已经这样做了。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就没有必要讨论了。 最后多说一句: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爱国”问题,也不存在“政治野心”问题。个人意见。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14063 次阅读|32 个评论
俺还是博士研究生的时候就已经是香港城市大学副研究员了
热度 14 陈安博士 2011-6-25 20:43
  看到朱清时校长高调地昨日与三位香港教授签约聘用,俺们极其感慨。想起了在博士生期间去香港城市大学打学术工的半年时光。      那次去香港城市大学的半年,对于我开拓眼界有很大的作用,原来一直觉得中国大陆地大物博,肯定比香港每个方面都强,可是一到香港城市大学才发现,人家的科研和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比我们大陆的任何一所大学都强得多。      只有长叹,好好学习。      我的聘书很有趣,有英文和中文两个版本,全世界大概也只有香港才会有这样的事情,我的聘书上明明写着我的职位是“一级副研究员”的字样,让我大喜,博士二年级的那段时间俺们就经常出入中国科学院查找资料啥的,知道那里的副研究员和大学的副教授是同级别的,莫非香港人把俺聘成“副教授”了?还一级的,比二级的高不少吧?哈哈,哈哈!      英文版本上写的是“research associate I”。      后来到了香港,发现那里把对于打工者的聘用分为research assistant(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香港城市大学的中文聘书上称为“研究员”)这样的大致三个级别,不同学校间还有细微的差别,比如称呼等,有的还会加个senior(高级)的形容词。而每个级别又有一级,二级等差异,更细的级别划分体现在工资上可能就是多或者少几百元而已。      后来在香港灌了点不中不洋的墨水,俺们也知道了不少事,再后来看到人家回国后大言不惭地声称自己在香港是“研究员”,俺们就笑了,很灿烂。      朱清时校长这次聘用的正是这个级别的年轻学者,看记者的报道口吻,似乎朱校长因为聘用这三个小伙子而为那三位被称为“professor”的香港科大人士的离去大出了一口恶气,唉,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个人分类: 事论|19292 次阅读|32 个评论
原来台湾也有类似大陆的【985】高校
热度 16 pukin 2011-4-14 14:13
2011年台湾大学获31亿经费补助 目标迈进“世界50大” 前一段写了篇博文“ 俄罗斯也有类似中国的【985】高校 ”,耶鲁大学的王晓明博士在后面留言: Synthon 2011-4-5 23:55 类似还有台湾“五年五百亿”计划,现在也到了二期了,呵呵。 博主回复(2011-4-8 18:14):也是重点支持几所大学? 今天下课后网上放狗搜了一下,果然如此! 和大陆985计划类似,台湾教育部在2006年也搞了一个“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计划分两个阶段执行: 第一阶段:2006-2011年,通称为第一期五年五百亿计划。共有17所学校入选,分别是: 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清华大学、 交通大学、 中央大学、中山大学、阳明大学、中兴大学、政治大学、长庚大学、元智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中原大学、医学大学、中正大学、台湾师范大学。 第二阶段:2011-2015年,通称为第一期五年五百亿计划,并将计划名称改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在第二期计划中,资助的大学有17所减少到12所,分别是: 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清华大学、 交通大学、 中央大学、中山大学、阳明大学、中兴大学、政治大学、长庚大学、台湾科技大学、中正大学、台湾师范大学。 “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由政府补助新台币五百亿元,分五年拨发,每年拨发一百亿元新台币。 在入选的12所大学里,台湾大学和成功大学分别获得了31亿和17亿新台币,两所大学就拿走近50%的补助,地位相当于大陆的北大清华。 台湾有一点做的比大陆好,就是把各校的投入经费和实施计划后的评估结果公之于众,考评结果优良的进入下一轮计划,否则淘汰出局。下图是2006-2008年一流大学项目各校考评结果: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大学名称 优 优 优 国立台湾大学 优 优 良 国立成功大学 优 优 优 国立清华大学 优 优 优 国立交通大学 优 优 优 国立中央大学 优 良 优 国立阳明大学 优 良 优 长庚大学 良 良 良 国立中山大学 良 良 良 国立中兴大学 良 良 良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可 可 良 国立政治大学 大陆“985”工程已经实施了两期,第三期也已经启动了。但各大学实施的情况到底如何,每个学校国家投入了多少钱,纳税人基本是两眼一抹黑。如果闲着无聊去这30几所“985”高校的网站上看看,基本上都是众口一词,985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达到或正在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或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18409 次阅读|33 个评论
大陆与岛屿植物遗传多样性进化
Bearjazz 2011-2-24 09:26
大陆与岛屿植物遗传多样性进化 熊荣川 译 岛屿在植物进化生物学方面被赋予了极大的研究兴趣,因为它们面积有限以及和邻近大陆不同程度的隔离。大陆岛分布在大陆架上,其与大陆的隔离主要是海平面的抬升或是板块构造运动。因为海平面的变动,这些岛屿可能最近还和大陆通过大陆桥相连。相反,海岛则是由于火山喷发而从海底升起的岛屿,因此海岛上没有大陆生命的起源。因为海岛和大陆显著的时间和空间隔离,使得它们成为研究进化的较仿真实验室,成为研究植物历史迁移扩散及进化模式的理想系统。海岛上的物种形成及其具有不同的进化模式已有深入的研究,而很有少有研究关注同时在大陆和海岛分布的同一物种的种群分布,而这样的研究却能为理解决定物种早期分化和最近扩散的种内进化提供重要的线索。通常的观点认为岛屿上的种群遗传多样性低于大陆种群,因为其有限的基因流以及历史上可能存在的瓶颈效应。岛屿种群遗传多样性的衰退可能会损害其进化潜能甚至会导致其最终灭绝。进来对比大陆和岛屿种群的研究多选择大陆岛。这些研究案例的结果多支持大陆种群的遗传多样更高的观点。而发现大陆岛种群遗传多样性更高的研究结果可能是因为大陆岛多次从大陆引进种群;可能是因为大陆自己的遗传瓶颈效应;还有可能是物种最初发源地在大陆岛上,而后向大陆方向扩散。 ( Fernández-Mazuecos et al., 2011 ) 关键词:大陆岛 大陆 海岛 种群 遗传多样性 瓶颈效应 扩散 原文: Islands constitute a focus of research interest in plant evolutionary biology, given their limited area and varying degrees of isolation from nearby continents. Continental islands are located on continental shelves, and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ontinent by means of rising sea level or/and by tectonic processes. These islands may have been recurrently connected to the continent by land bridges due to fluctuating sea levels. On the contrary, oceanic islands arise from the ocean floor, are usually of volcanic origin and have virtually no terrestrial life in origin , . Because they furnish clear-cut spatial and temporal limits, oceanic islands are considered to be living laboratories for evolution. That is why oceanic islands provide ideal systems to investigate historical colonization and evolutionary patterns in plants . Speciation processes giving rise to endemic species and lineages on oceanic islands have been widely discussed, leading to alternative models of evolution , , , , , .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populations of species distributed both on continents and oceanic islands. Nonetheless, populations of the same species distributed in insular and mainland areas can provide key insights into microevolutionary processes underlying recent colonization and early stages of differentiation. As a general pattern, lower levels of genetic variation are expected in island populations as compared to mainland populations due to founder effects and restricted gene flow . This depauperation may bring about an increased propensity for extinction and compromised evolutionary potential in island populations. Early studies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mainland and island populations included only one study of oceanic islands , . More recent examples of island-mainland comparisons have been reported, most of which also focused on continental islands , , , , . These examples generally agree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higher genetic variation in mainland populations. The finding of higher variation in continental islands has been attributed to multiple continent-to-island introductions, genetic bottlenecks in the continent, or island-to-continent colonization , , . To our knowledge, higher genetic variation has not been reported for oceanic islands, where particularly strong genetic bottlenecks are expected due to isolation and the prevalence of single introduction events . 参考文献 Genetically Depauperate in the Continent but Rich in Oceanic Islands--Cistus mon.pdf Fernández-Mazuecos Mario,Vargas Pablo (2011). "Genetically Depauperate in the Continent but Rich in Oceanic Islands: Cistus monspeliensis (Cistaceae) in the Canary Islands." PloS one 6 (2): e17172.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4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朝韩冲突--少数人的游戏而已
moxj 2010-11-29 22:19
听说有句话叫不要干涉别人的内政。实话都是用来忽悠人的,不然你是不会相信的,毕竟智力不正常的人还是少数。不过说完实话以后从来都是不做实事的,不然也不会有什么实事求是的说法了,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会知道正常人往往都是被忽悠的。 朝鲜这几天和韩国闹出来的事情不是我们怎样管才行的事,更不是大陆不管就能行的事。说白了,博客也就和朋友们拜拜了。不说啥,还不如不写博客。 以前说过国家就是一个XX的暴力机关,《 文化、国家、埋你的那个坑 》都是用来忽悠老百姓的实话而已。一个由家族控制、高度专制的地方能算一个独立的国家吗?还是比这好100倍的人民选举产生政府的地方就算一个国家?如果有钱人和财团还在掌握趋势的地方就不是一个国家,那靠所谓的精英政客和利益集团左右的地方就更不能算一个国家! 都是一些自私的个体而已,大小老板们之间玩游戏,小老百姓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能成为看热闹的观众,你家老板输钱了,是要从你薪金里扣掉的,就算大家玩个高兴,一起娱乐一下,彩头也得从你奖金里出。 日记写给咱普通人看,也希望庄家们冷静一点看看我们散户,别自己捂着盘愚弄视听,到位了再让百姓冲锋陷阵。丫丫的崩盘了不是对你我都不好吗?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2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陆与香港的边界——写在深圳特区30年庆典之际
lvnaiji 2010-10-15 18:25
吕乃基 写在深圳特区 30 年庆典之际,现在上载显然迟了。但博主写就确在当时,只是放在一边忘了;现在想起,再拿出来。想来作为博客,并无大碍。 博主说起,还要继续写所钟爱的底系列,但会相对宽松、自由,并尽量结合实际。因此也未必冠以一个总题目,以及连续编号,但会在关键词中都加上底。 香港回归已十年有余。 据说曾有记者问起, 50 年不变, 50 年后呢?邓小平以其睿智当即答道,那就更不会变了(大意)。 不会变,或有三种可能。其一,香港变成与大陆一样;其二,大陆变得如同香港;其三,互相变而趋同。最大可能是第三种,当然大陆和香港各自变的幅度、权重会有区别。不论那种情况,所谓不会变,在热力学上就是两个系统的区别消失,彼此间的界面消失。 看看十余年来香港与大陆界面的变化是饶有兴味的。界面,绝非仅仅是罗湖,当然,地理界面也会发生变化,如特区的某种扩大等。界面,存在于经济、制度,以及文化层面,乃至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对此加以全面梳理,无论是资料的收集,还是理论的把握,对于博主的一己之力,显然绝无可能。仅举较近,可能也较为熟悉的两例。 其一,香港旅游界的事情。低团费之事屡有发生,与大陆的地王屡创新高相反,团费屡创新低,取旅游而代之是购物,最后是辱骂。试问:这样的低团费、购物,乃至辱骂,当香港导游接待西方旅游团(我不知西方人去香港旅游是习惯组团还是个人自主游)时,是否也会发生?也就是说,此类事情特定的发生在大陆与香港的界面上。面对原本规范、重视旅游本身质量和价值,以及知道经由法律程序维护自身权益的西方旅游者,香港的导游自会遵守行规,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职守。然而,面对习惯于变通,把钱放在首位,以及较少维权意识,也不知如何维权的大陆游客,香港旅游业,虽经现代法治社会的多年熏陶,不过向大陆开放十余年,个别从业人员就被拖下水。这或许是香港与大陆接轨之一例:变得与大陆一样。令人欣慰的是,香港已经由正规途径致歉,并将这位导游除名。看来,与大陆接轨,香港还得苦练内功, 坚守底线 。或者说,正是在与大陆的零距离接触中,香港在相反的意义上担当了霓虹灯下的新哨兵。 其二,大陆的一些富人或有识之士,纷纷或远渡重洋赴美,或去罗湖对面的香港生子。如果大陆上的下一代,不仅是官二代,富二代,不再是贫二代,而都成了香二代时,边界也就随之消弭。看来,这样的暗渡陈仓,似乎是大陆与香港接轨。只是,这样的接轨,究竟是在经济、制度,还是在文化层面? 深圳特区已是 30 年华诞。当初在深圳设特区,一大理由便是毗邻香港,或许主要是基于经济的考量。国人期待,后 30 年,深圳依然领改革之先。重担在身,重任在肩,更需杀出一条血路。这次主要是政治,挑战的是这些年来所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然而目标是清楚的:凭借与香港零距离的优势,寄希望于霓虹灯下的新哨兵,以磨去林林总总的特色, 接受人类共同的底线 。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6024 次阅读|3 个评论
蒋介石在大陆失败的原因(痴者说梦)
lijinghui 2010-9-29 13:11
这是军事失败的必然结果,军事失败的原因如下: 1.抗日战争胜利后,大裁军。竟不知人多力量大,尤其是处于那种状态时的军队。 2. 由于荒漠甘泉的影响,老蒋已没了北伐时的霸气。竟不知战争即杀人。中国不同与美国和西方。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有三分之一的军长被自己枪毙(由于打败仗、不听指挥等),然后才有三分之一军长的战死。也只有三分之一的军长可以战争后幸免不死。 3. 由于老蒋已没了昔日的霸气,不听指挥者、各自为战者比比皆是。 4. 国防部、参谋部皆饭桶,没有重用真正有才能的人。你们看大战之前(主要指三大战役)国军的部署, 全都是一滩糊涂(有这样部署兵力的吗?)。还没开战,就处于必败的兵力部署的境界。 5. 以面换点,得不偿失。失去的面太多。孰不知在面上有广大的人民群众(兵源和后勤的根源)。 6. 拿破仑是说着这样的话去世的--法兰西,军队,先锋。。军队腐化、堕落。为什么不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跟美国学,取消了军队中的政委)。... ... ... 7. ... ... ... ... ...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陆和台湾在钓鱼岛联合军演巡防很有必要
guozhenru 2010-9-28 07:25
既然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就根本不应该让他国的军舰随便进入,更不允许在中国领海巡逻、撞船、抓中国人,因为这些行为本身就是战争的开始,战争不就是侵占和掠夺吗?难道一定要双方打起来才叫战争? 在美国及美国支持下的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吃透了中国政府的 屈就和忍耐心理, 提出了许多无理要求,创造了许多领海争端,其中以日本最为贪婪和强硬。中国如果不对日本此次侵略行为迎头痛击,以后其它国家的要求和争端会更多。 所以,中国不应该仅仅要一个道歉,要一个面子(人家连面子也不给),中国人民要的是在自己领海上自由捕鱼行驶和未来的开发权力(这也是人家真正想要的)。中国政府目前首先应该发表声明:他国船只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钓鱼岛和附近海域。其次,考虑如何保证这种声明的有效性。 钓鱼岛既靠近大陆也邻近台湾,两者都有海军,同属中国,为什么不可以进行联合军演和联合巡防?该用不用,养着干嘛?不应该把精力花在相互防范上! 欲望是无穷的,不彻底解决钓鱼岛问题,其它海域争端也根本无法摆平!
个人分类: 中国文化思想误区|38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一中”,谈什么大陆人民都不会高兴
王铮 2010-8-5 08:13
2010/08/05 最近大陆政府再次释放善意,在一中原则下,可以谈撤离导弹。台湾方面一些人以民意为理由称,大陆应该先搁置一中原则再谈。可是如果搁置了一中原则,大陆人民就很难支持政府了吧! 大陆方面为什么要对台湾让步呢?在最近三十年,大陆方面就是为了一中原则,作了大量让步,说起来是为了两岸人民的福祉,可是大陆带个台湾的福祉明显地大于台湾带给大陆的福祉。对台资企业的优惠, ECFA 大陆的宽容,尤其是台湾人在大陆的高人一等,大陆民众一般不吱声,主要不是因为台湾所谓大陆不民主,更重要的是因为一中原则刻在民众心头,你说压在人民心头也行,政府不准质疑台湾人,老百姓打碎牙齿肚里咽,就为了是一个中国,为了统一的愿望。 现在如果放弃一中,老百姓就会问,为什么要对台湾人处处让步?既然他作为另外一个国家与我们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对日本让步,对菲律宾让步,对印度让步?我想,大陆至少 90% 的民众不高兴。台湾一些人要求放弃一中原则,我想,大陆肯定有一些人想,大陆是不是让步太多了。至少,我们对台湾人给了太多的超国民待遇,这种超国民待遇,也使得大陆某些知识分子,对台湾人卑躬屈膝起来,知识分子不是国家脊梁,也是公众的榜样呀。这些超国民待遇,应该是台湾人要求大陆放弃一中原则的感觉来源。未庄的假洋鬼子,当年拿了赵家祠堂的黄金跑了,做生意发了点财,坚决与阿 Q为 代表的赵姓长工不是一家子,不想姓赵了,要姓什么岩里、武田了。你越是求情他姓赵,说姓赵我们给你做长工,廉价长工。为了有廉价长工,他越是说我不要姓赵。 我写这个博客,不是为了别的,为了反映一下大陆民众的态度,民意一下,说到底,也的的确确为了两岸人民的福祉。弟兄两个人,一个拼命迁就,一个拼命耍娇,最终是要闹起来的,闹起来就没有什么福祉了。两岸人都应该知道,中国民族的传统是反分裂的,不怕牺牲求统一,诸葛亮再穷,他也要北伐,孙逸仙再落魄,他也要统一中国。大陆现在平均收入是穷了点,可是就是这种穷劲使得它们更有统一的意志,因为没有那么多坛坛罐罐怕打破。其实,两岸人也应该知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林肯,在决定美国命运是是一弛一张的,在一美原则下一弛一张的。不张到林肯半个地步,这就是两岸人民的福祉。 这里表达的是我个人 对形势 意见,不代表任何单位,也不代表我认为在一中原则下才可以谈或者就可以谈。 至于在一中原则下才可以谈或者就可以谈我有我的看法,暂时不想说。 补充:我本来没有讨论台湾该不该独立问题,有人说我此文是被CCAS洗了脑子。我就把我2008年的博文翻出来,给这些人点知识,题目是《台湾独立的法理不通在哪里》(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9034 )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3893 次阅读|20 个评论
来来来,来北大;去去去,去大陆
pukin 2010-8-4 15:59
下午在路上开车听新闻,主持人请特约评论员杜平点评国内外要闻,有一则新闻印象深刻。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台湾有不少优秀高中毕业生来大陆读书,可直接向大陆一些名牌大学申请就读。杜平还说了一句顺口溜,说40年前,台湾是 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 ;而现在是 来来来,来北大;去去去,去大陆 这真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啊。李敖的公子李戡不是也被北大经济学院录取了吗。 李敖父子 北京大学确定录取李敖之子李戡 李戡今年在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中成绩优秀,被台大地质科学系录取,但是他放弃了台大申请北大,并在6月通过了北大的面试。北大招办14日确认,他已经被该校经济学院录取。 根据大陆新政策,台湾高中毕业生学测成绩达到顶标级,就可以免试申请上北大。北大今年接受了60份台湾高中毕业生的申请,最后共有13人被北大录取。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4785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 台湾历史教科书和大陆比有什么不同
kexuepifu 2010-6-13 21:09
星岛环球网核心提示: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今, 台湾 教科书也比较吝啬地用了320个字,中共在大陆的统治这一节中称大陆人们等于被关在一个大铁幕之中,以致造成大陆的贫穷与落后。而这320个字是什么概念?台版教科书在讲述七七卢沟桥事变时用了270个字,讲述四大会战用了400个字。而大陆60年的变迁,竟然浓缩在这么一点情绪化的字眼里,不难想象冲破双方的认知隔阂要靠多少个320字 摘自《看世界》杂志 2010年5期 作者:毛春初 无论是台湾还是 大陆 ,古代史由于较少牵涉当下,双方的叙述都有一种轻松感,甚至豪迈感。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叙述历史的角度可以揣摩出双方的政治生态。 大陆和台湾在叙述中国史最大的不同可以说是在农民起义的评价上。台湾对于农民起义有种特别的敏感,基本上评价都是负面的,而大陆对此往往高唱凯歌。例如对于陈胜、吴广的起义,台湾版只是简单地用几个字叙述,而大陆版对它非常赞颂,花了较多的篇幅来叙述此事,充分突出农民起义的伟大意义, 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台湾的历史书中是这样评价的,其政治制度为文武合一,极端专制,形成历史上罕见的恐怖统治。而大陆版对太平天国运动极其推崇,不仅肯定它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而且下面还详细分析了它的五点意义。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在台湾叫做义和团之乱。台湾版对它的看法较为负面,认为它怪力乱神、经常对外人滋事,故又称为庚子拳乱。大陆则没有谈及义和团的局限性,主要篇章描述义和团的勇猛和无助。 对于农民起义的原因,两岸在解读上也存在大分歧,大陆版强调多是官方原因,例如由于官吏摧租逼税、统治残暴等原因造成,而台湾湾则多以流寇、饥民、破坏等负面的词语相称,似乎农民闹事是下层人的自主行为,与统治阶级关系不大。 正因为这个分歧,于是带来了对另一拨人的评价有不同,大陆版对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曾国藩等人给予较多负面的评价,在课文小字中说到曾国藩因受太平军重创,曾三次投水自杀,以及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组织地主武装淮军,在外国侵略者帮助下从安庆运到上海,进攻太平军。而台湾版对曾国藩等则较多正面叙述,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深受儒家传统的熏陶,为一位讲求义理、崇尚经世济用的学者与官员。文中还称赞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使汉人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地方督抚的权力也随之增强。 由于国民党退据台湾后,采取加强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去除日本殖民地影响的教育方针政策,尤其重视历史教育,把它作为形塑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所以对于古代史,除了在评价上双方稍有点差异外,其余差别不大。但有一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台湾和大陆每讲到一个时代结束时,都会有专门的一章节讲述经济文化发展。台湾更倾向于追寻中国历史的制度演变,而大陆比较多地沉浸于老祖宗哪些技艺又比西方早了多少年。譬如台湾版历史书在讲文化的时候,必定提到一个时期的官制、兵制、赋税、科举的沿袭流变,似乎他们在这里可以找到某种治国方略。而大陆一般是强调经济繁荣、文化领先,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太着力。 提起抗战, 台湾 反而不厚道 想必读者最感兴趣的就是双方对抗战的描述,因为这段历史成了双方力量消长的关键时期。笔者仔仔细细地进行了对比,在 八年抗战这章中台湾版教科书比较简单地讲述了上海、忻口、徐州、武汉四大会战,但着墨非常少(四大会战在 大陆 版里分别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 除了这几次重大的战役外,台湾版在提及抗战将领时,除了 伟大的蒋委员长外,只提到吉星文、佟麟阁、赵登禹、谢晋元,其他将领再无涉及,甚至连台儿庄战役中的李宗仁也只字不提。而大陆不但详细提及,前些年版本的历史书中还放了李宗仁在台儿庄车站的照片。倒是台湾版在抗战中特别提到了一个反面典型,在忻口会战中守军将领韩复榘不战而走。蒋委员长下令拏办,处以极刑,军威大振。 原本费力气找台湾地区的 历史教科书 对共产党抗战是如何描写的,可看了之后发现对国军抗战描写都如此之少,那更别指望能对共产党抗战有什么描写了,没有平型关大捷,没有百团大战,没有游击战,也没有反扫荡。书中把共产党的敌后抗战完全抹杀,贯穿其教科书的主题是:中共扰乱抗战。 有一段比较详细的描述:是 窜往陕北的残共,为求生存,一再向政府表示输诚。政府为团结抗日,允其所请,将陕北之残共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旋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潜伏江南之残共,编为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表面服从政府,暗中扩张势力。羽毛既丰,故态复萌,窃据地盘,袭击国军。 这个主题延伸到到皖南事变,整个就黑白颠倒了,说是 民国 二十九年十月,军事委员会命令新四军调往江北,不惟不理,反而袭击国军。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国军大溃败之际,教科书中还特地点了一笔,我国经此一役,损失至大,造成中共得利的机会。 反观大陆历史教科书,则对抗战这一大事,事实重于感情,尤其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抗战反而是较多的客观描述。大陆的教科书按照时间顺序,对于抗战正面战场上大部分主要会战都有描述。当然作为中学阶段的历史教科书,毕竟是普及教育为主,所以如果要强求将正面战场的所有会战加以记载和详述,也不太现实。 对于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士,书中有不少详细描写,其笔墨明显多于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描写。书中不仅提到了国民党高级将领如马占山、蔡廷锴、冯玉祥、李宗仁、张自忠、池峰城,还有中级军官谢晋元,其中对于张自忠将军为国捐躯有详细描写。 看过台湾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对台湾刻画抗战的功力还存在联想,没想到在教科书这等事上,台湾不太厚道,不仅对自己的抗战不太细处着笔,对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则全部抹杀或者回避,甚至做反面解读。 美国、苏联在教科书中的形象 对于外来势力,尤其是美国和苏联的态度问题则是另一个有趣的话题,由于大陆和 台湾 在1949年后历史路径的选取上完全不同,大陆与苏联走得很近,而台湾彻底倒向了美国,于是在双方的教科书中,对美苏的描述加上了大量的感情色彩,从而也映照了双方各自对外政策的取向。 像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台湾教科书中写道: 美国再度照会各国,添入维持中国领土与行政权完整的原则,门户开放才算完备,使我国幸免于瓜分之祸。这实际上就是说,幸亏有了美国的帮助,中国才免于陷入被瓜分的地步。但在大陆的历史书上,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使得帝国主义发现要瓜分中国实属不易,根本没有提及美国的功劳。不仅没有提及,反观大陆 历史教科书 ,专门有一章瓜分中国的狂潮。从行文笔法上可以发现,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帝国主义的仇恨。 在 抗日战争 的章节中,台湾版教科书有一个小节中美联合反攻,讲述美国提供各种援助(人力、贷款、战略物资)资助国民党政府打赢抗战,这似乎着力在突出美国的功劳,但对苏联红军出力击溃关东军则只字未提。 当然,台湾还是没有忘记苏联,它们特地辟有一节 苏俄的侵略,历数从辛亥革命以后,苏联对我国东北、外蒙、新疆侵略的历史,尤其是讲到苏联出兵东北攻击关东军的历史时,其侧重点不是苏联帮助中国,而是突出老毛子对中国的掠夺,所至奸淫掳掠,恣意屠杀;发行军用票,强迫通用;重工业设备,拆卸运走,称是战利品,其不能移动的,加以破坏,所有工厂徒留颓壁;车辆多被劫走。通过这一描述,不难想象苏联在台湾人心中形象会何等糟糕。 抹黑 抗日战争,国共还有过合作,在历史书中为了强调抗战精神,台湾教科书对共产党的措辞还相对委婉点,而到了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为了中国的未来发生了全面的争夺战,台湾教科书完全抛弃了应有的立场, 叛乱、蛊惑蠢动是书中对共产党特定的带有感情倾向的字眼。 在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上,台湾教科书也完全唱起了另一曲调子。例如,重庆谈判是因为, 抗战期间,美受苏俄及中共的虚伪宣传所惑,误信苏俄与中共无密切关系,以中共为农村改革者。美国主持对华政策的官员,复受左倾分子的影响,希望国民政府容纳中共,组成联合政府。中共则藉此为统战手段,利用和谈,牵制国军行动,争取准备叛乱时机。 尤其令人发笑的是,抗战后期,国民政府由于腐败和搜刮、导致物价飞涨,社会不安,秩序紊乱,教科书中竟然把社会动荡的原因竟然归咎于共产党为了动员农民参军,进行人海战术,在 平分土地、彻底翻身的口号下,实行清算斗争,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吓得跑往城市,结果大量难民涌入城市,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今,台湾教科书也比较吝啬地用了 320个字,中共在 大陆 的统治这一节中称大陆人们等于被关在一个大铁幕之中,以致造成大陆的贫穷与落后。而这320个字是什么概念?台版教科书在讲述七七卢沟桥事变时用了270个字,讲述四大会战用了400个字。而大陆60年的变迁,竟然浓缩在这么一点情绪化的字眼里,不难想象冲破双方的认知隔阂要靠多少个320字? ( 注:本文选取的课本分别为:台湾,国立编译馆 1996 年版本;大陆,人民教育出版 2003 年版本。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中华文化历程
pengfeiok 2010-5-4 00:31
2008年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也就是很多大陆人都发自内心的不知道的中华民国)即中国民国第十二任总统马英九正式宣誓就职。近60年中,台湾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其实便是更民主了。除了退守台湾的国民党之外,又多了一个土生土长的民进党。而且从2000年至2008年,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从中国历史上到今天,大陆和台湾经历了多次分分合合。从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两岸敌对到今天国民党重新执政以后的两岸深层次沟通,都可以看得出大陆和台湾之间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隔断。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海上霸主,开始将目标由西方发展至东方。17世纪末,荷兰占领台湾。接下来,满清灭掉了明朝,中国进入了又一轮的少数民族统治时期。郑成功是明朝遗臣,一直割据着中国南方沿海的部分领地。迫于清军压力,郑成功看准了台湾这块宝地,最终他赶走了荷兰殖民者,台湾也总算是回到了华夏子孙手中。台湾经过郑成功、郑经的两代郑氏集团经营,最终被满清政府击垮。荷兰算是国外统治者,被清政府收复后的台湾边和大陆经历了历史上最明显的一次文化战争。满清统治者不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进行了残酷的中华文化摧残活动,而且在沿海城市(当然包括台湾)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了西方列国瓜分我中华帝国。 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殖民者入侵中国,日本也效仿西方而很快富起来。日本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经过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而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台湾落入日本手中。经历过近代被西方统治者践踏的悲痛中,中国人民开始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尤其台湾开始投入日本的怀抱。日本对台湾采取与本土一样的统治与管理,台湾与中华开始疏远。经过日本对台湾50年的统治,年轻的台湾人会说汉语、能写汉字的都非常少,中华文化在台湾慢慢消融掉了。二战结束后,日本投降了,台湾回归中华民国。 国共内战开始,最后国民党因经营不善退守台湾。自1949年以后,台湾边进入了真正的中华民国阶段。为多数中国国民所不知:在对待中华文化这方面讲,毛泽东是个地地道道的毁灭者,而蒋介石则是实实在在的中华文化守护者。这个阶段似乎与郑氏集团和满清对抗期间极为相似。无疑,蒋介石也是个独裁主义者,但是与毛泽东相比,他对自己文化的酷爱和保护值得后人敬仰。使他挽救了几乎不会国语的台湾年轻人,重新使他们接受国学教育。他为了保护一批一批的中华精品文物,可以尽一切力量而为之,最终将大量文物运到台湾,才有了今天台湾故宫博物院的辉煌。在大陆却迎来了毛泽东主导的文化大革命,彻底颠覆了华夏2000多年的文化遗产,而且摧残了最优秀的中华文化人才。中国文化从这里起,其实已经断层了,中国不在是一个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中国,简直就是一个红色火海。正在大陆糟蹋中华文明的时期,台湾却进行着文化重建工作。重视国学教育,尊师爱老。大陆却可以随便打老师,而且彻底的停止了教育工程。80年代以后,大陆开始慢慢的恢复教育体系,也开始重建中华文化遗产。如今大陆也有了走向世界的孔子学院,开始教授世界朋友中国汉字和中华文化。但是目前的台湾中华文化和大陆的中华文化已经不再一样了,最简单的台湾使用传统的繁体汉字,而大陆却使用简体汉字。大陆已经与传统的中国文化割裂了,延续下来的则是共产党文化基础上的中国文化,而且似乎有点政治文化凌驾于文明文化之上的感觉。传统的中华文化在大陆一切都被简化了,可以说大陆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正统吗?恐怕这么说也有点勉强! 不过有一条能行得通,如果大陆的党统文化做一些让步,与台湾的民主文化再深一层的交流,同时与投射着西方文化的港、澳、台互相吸取,我相信未来的中华文化一定会再度辉煌的。 中华文化的历史变迁,使得中华文化与中国大地不断割裂。或许海外华人膜拜中华文化,但未必就支持中国大陆,虽然中国大陆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但此时中国大陆非彼时的中国大陆,到底谁能代表中华文化主流?如果中国大陆不能整合中华文化并引领中华文化发展,势必使得中华文化不断异化,异化到自己不再是中华民族。新加坡虽然华人占绝大多数,但并不是一个有中华文化的地方,华人只是对他们一个种族的称呼,并没有文化上的任何涵义。 虽然中国大陆与台湾同文同种,但由于最近几百年的分分合合,文化上的差异性逐渐加大。综观中国历史,历来各地文化的差异一直存在,即使现在,我们依然可以从细节中察觉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化风俗的影子。每当这种差异扩大之时,就必然导致统一战争消除这种差异,要不然中国就可能如同欧洲一样变成几个小国家。同样,今天的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差异不断扩大,如果各自不能交流,任其发展,中华文化就不可避免的继续进化和分化。所以,正如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说的那样,两岸的争议不在主权争议,因为两岸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国人行使主权。主要的争议是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虽然两岸同属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但是各自在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过程中发生差异。这些差异如果无法在我们这一代或则这几代消融掉,那么现在暂时的地理割裂将变成文化认同上的割裂。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吗?正如马英九所说,以世界之大,中华民族智慧之高,一定可以找到共容只道。只有中国大陆与台湾民间不断的交流,互相理解与包容,才能共融。其实,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陆公民社会的慢慢成型以及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人们会逐渐增加对民主、自由等高级奢侈品的需求,中国大陆社会也会慢慢转型。 熊红涛《从文化上看大陆与台湾》,《联合早报网》2008年5月25日,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tw080525e.shtml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
个人分类: 随笔|48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个清华学生留学香港后对人生的思考
ellapan 2010-4-12 21:33
98年本科毕业,又顺利地被保研,当时的我只是一个憨憨的书呆子,纯洁的如同高中生,在清华这种和尚庙一般的理工学校里呆了四年,女孩似乎是山下的老虎,神秘得让我一见就脸红心跳。未来是什么对于我就是读完研再说,反正成绩还行,不读白不读。天上掉了馅饼,用我的兄弟的话来说。香港正好回归一周年,教育部要选派一批本科毕业生去香港科技大学读研,以加强两地的教育和科研交流。清华当然要占不少名额,系里的几个牛人去了美国,所以这个饼就掉到了我头上,确实是个不错的饼,不用考G、考托、全额奖学金,连什么手续都是学校和教育部包办了,我分文不花,后来香港科大的联络人抱怨中国的办事效率和程序烦琐,至于怎样的麻烦过程,我至今都一无所知。    香港科大   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来到了香港。依山傍海的科技大学美得如同世外桃源,现代感的建筑更让我们爽眼。当时的一个哥们说:妈的,就是用银子在荒山野岭堆出来的,这样的物质条件算是让我满足了。后来得知就是亚洲最美丽校园,倒也丝毫不怀疑。据说是香港政府感到了贸易和服务的优势正受中国沿海城市的挑战,而科技就是竞争力,就下了狠心投钱建了这学校,请来了学者。耗资400亿港币,相当于微软公司一年的纯利。组织的参观,教授的讲话,英语的培训很快就过去了,当时的新奇兴奋也褪得干净,每天面对这青山海景,最后也麻木得没有感觉了。由此可以推测娶一个漂亮老婆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不是为了炫耀。教授大多是华人,台湾和大陆出身的不少,反倒香港人是少数派,很多都是在北美的名校里拿了PhD,奔这里的高薪来了,他们的PhD头衔总要和名字相片挂一起,挂一辈子,Harvard和Standford之类的当然就香了。正教授可以一年拿到一百多万港币,也就是一个月可以买小汽车,比一般的美国大学高。知识真的值钱了,让我们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有回和教授们吃饭,谈及大陆大学教授的待遇,他们就感慨:知识分子真被廉价到了可耻的地步。我们也无话可说,反正不是我的错。然而钱不是好拿的,很多教师正是三十出头,教授职称还未到手,和学校只是几年合同,其他的学者也不断在申请进来,所以压力颇大,辛勤程度比公司打工仔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自己做学问要紧,培养学生的事就要往后排了。刚进来时很多教师和我们亲切讲话,之后就不见了,好久不见就不认得。研究生当然有导师的,只要自己不去找他,他是肯定不会找我的。上课之后就是绝对的自由,当时自由得很是惬意。 萧伯纳说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 这话的确是部分的真理。当我住在这绝世美丽的地方,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商店买东西不用担心付不起帐,可以任意的支配自己时间时,最初的半年里,却发现情绪每况愈下。西方化的建筑设计将个人的所谓privacy保护发挥到极致,进了宿舍就基本感觉不到他人的存在,同单元的人也有独立的卧室,大家都是进了房,将门一关,隔离了,谁也不好意思去敲门。刚来时认识的一伙人,后来发现根本遇不着,如同消失了一般。同住一起的是三十好几的叔叔级人物,偶尔可以说上一两句话,却永无可能说很多。大家都像是住在不同的空间里做研究,忙碌的无瑕顾及他人。   平心而论,对于一个成熟的研究者,如果他有确定的目标和兴趣,对生活人生都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准备投身科学研究中,那么这里真是一个好环境。但是我种茫茫睁着无知的眼睛的毛头小子,却是完全另外的感觉。 那种茫然的苦闷感觉真是难以描述,找不到人玩,只是将窗户开了又关,关了又开,不停的喝水,仍然感觉不舒服。 怀念在清华的破楼里相互串门打闹的日子,怀念抱着篮球在走廊里叫一声就应者云集的日子,可是怀念解决不了问题。以孩子的心理去进入成熟严谨的环境,不可不说是一次考验。    多年的功利教育的辛勤培养,我一路顺当地走过来,发现完全的上当。我在成功的通过了一次次考后,最终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通过这些占距人生的考试,这个所谓的优秀学生只是在不停地让自己去符合那个优秀的外在标准来麻痹自己的虚荣心,而自己,那个真正的自己却一直没有存在过,没有发育过。我学的任何课程都无法帮我解决当时的苦恼,那么每天学那些微分方程又是为了什么?还去为了父母的微笑,人们的赞许吗?年年得奖学金的清华毕业生是了这么一个怪物: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生活是什么,对社会毫无接触,二十出头,可是见女孩子就一身不自在,会解各式各样的方程,却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惑,硕士博士的路就在眼前,可是不知道还应不应该这样走下去,这状态难道就是我的追求?一个智商还不错的人努力多年就变成这样?   这是一个问题,很早就有了,只不过太晚地暴露出来,我相信这样的问题依然将被很多师弟师妹们面临,我相信在清华依旧有很多像我当年一样的学生。当看到他们天真的讨论: G 2***, 托 6**,GPA 3.*, 学校名次Top **, 仿佛几年的辛劳就只为那么点数字,人生的终极标就是goabroad. 我无法不为他们忧虑。这也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没有对做研究的真正兴趣,但是用尽了精力去获得一个去国外做科学研究的机会,就洋溢 在 掩饰不住的喜悦里,甚至对人生毫无真正规划,对自己的兴趣一无所知,为出国而出国,那将在告别父老乡亲后去迎接苦闷的开端。   香港的学生很实际,决大多数本科毕业就去赚钱,三十之间为结婚买房奋斗,如果告诉一个香港人说你二十八了还在读博士,他会觉得你很失败,可能是根本不会赚钱。而留下来读博士的香港学生,就是真的很喜欢作研究的人,扎实地做事,他们的认真让我们一批朝三暮四,心猿意马的大陆学生汗颜。    生活在香港   都说香港是弹丸之地,其实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也不算小,不过大多是山,可利用的地方不多,很多商业区都是添海造出来的。亚热带的气候,又在到处是山和海湾的地方,风景当然好。香港的气候比北京舒适一万倍,冬天冷不了,夏天也不太热,甚至没有明显的四季感。只是上半年天气有些潮。成天都有湿湿的感觉,北方人有点受不了。   香港的交通极其发达,公共车从不拥挤,也很少堵车,可是香港的道路比北京的窄得多,车也不会少,布局和管理更好而已,看来北京走向国际化还须努力。这里是名符其实的购物天堂,东西也不算贵,电器和服装可能比北京便宜,特别是国际名牌,由于没有关税,肯定要比大陆便宜。所以不必带很多衣服来,足够便宜了。但是服务业,比如吃饭,理发,涉及到员工劳动和地租的就要比大陆贵好几倍。可以随便往来深圳也是在香港的一大好处,一天可以轻松来回好几次,在香港读书的学生可一得到香港的临时身份证,加上护照上盖个章,就可以自由出入境了。   常有人问及香港的影视明星,可是到了香港就觉得那些人也只是打工仔,背后是更有影响力的老板,一旦老板不想捧了,明星就会很快消失,新人会取而代之。 看到他们卖力地载歌载舞,其实也是生存需要,在商业社会里那是绝对的驱动力。   香港的金融和资讯服务相当发达,在所谓第一世界里也算相当突出,可以很便宜的享受到信用卡,电讯,互联网服务,因此有些人在香港呆久了再回来反而不适应了,主要就是这些方面,当然还有其他制度等软件原因。   说到学校的生活,物质条件比国内任何大学好,甚至条件好过美国不少学校,香港的学生很少住宿学校,所以一到周末放假学校就很冷清。通常大陆学生独享学校设备,偌大电脑房和运动场,舒服的游泳池,都有不少美好回忆。学生宿舍条件不错,可以做饭,自己做比在餐厅里吃来的便宜,所以大陆学生会乐此不疲,周末常三五成群,做吃的为乐。餐厅里中西餐都有,中餐以广东口味为主,忙起来时以营养为重,口味不对也只能将就吃了。   现在在香港的大陆学生不算多,总共有四五百人,各个学校都有学生联谊会,是比较松散的组织,也有一些机会认识朋友。周末会组织放放电影,搞舞会。临近考试或论文时,谁也没心思搞活动。香港的学生很好打交道, 在成熟的社会里长大的人,心理相对简单且好玩,不像一些大陆学生常常过分盘算自己的明天,将自己逼的很累。 他们对大陆也渐渐感兴趣,虽然他们常常不知道湖南和四川,只说得上秦始皇和毛泽东。只要主动点和他们交流,是可以结识不少朋友的,粤语不是障碍,很多人可以听普通话,而且,广东话不难学,不留神就长进不少。    关于工作机会   很多人就终于跳到北美去了,大多还是接着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香港只是跳板。   在香港留下工作的机会不多,如果在进香港的第一天了解这一点,是有好处的。也有回祖国的,我就是,所以我在这里写文章了,看到很多朋友询问去香港读书的问题,作为过来人,就写了这些,如果能给这些朋友提供一点有益的信息,就很满足了。   上次写了文章发表在海外学子版,很多朋友给我回信,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真的没想到过自己的东西会给别人带来影响。留学的经历给了我很多,几乎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在一篇文章里是不可能都讲完的,所以我再写一个续集,好莱坞搞续集纯是为赚钱,我呢是什么都不图,万一有ppmm看了之后找我,最爽不过。将心底里的一点点龌龊 都暴露出来,可以痛快讲了。    凡事都是虚空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难免在神情上都多一丝生存紧张,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尤其让人感觉到这一点。看不到出自内心的笑, 连谈话时也似乎只有一个主题:今后有什么打算?每做一件事,都在问自己:对我有没有好处?   坦白的说我自己刚到香港时就是这样,只觉得自己多么没着落,无根无底的飘在他乡, 我要努力啊,绝不可浪费自己的任何精力,房子,车子,名誉,地位,还有漂亮老婆,我什么都要啊。 要学最能给我带来利益的东西,去做最有利自己的事情,直到我成功。 当时 我就是这么典型功利 ,到现在我都想这样痛骂自己。    数学指出函数的极大值往往在最不稳定的点取到,人追求极端就会失去内心的平衡,到时候就不难体会到数学原理的深刻。 我很快让我的功利心理逼到无路可走了, 对所学的东西怀疑,担心自己变成书呆子,对自己有信心,找不到真正的朋友,找不到让身心平静的乐趣,每天都在心潮起伏。 最后我去找学生辅导员。愚蠢的诉说倒不多提了,不过我记得他大胡子的脸有了微笑,眼睛里放出宽容而温和的光。他告诉我觉的我很有意思,他第一次遇到这么坦白的学生。那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呢,你怀疑得很好。之后就翻出圣经来,给我读某些章。    Everything is meaningless. 竟是圣经里的话语。那是我看到的最为震惊的一句话,也是我后来觉得最深刻的一句话。中国人很难理解,对在功利教育里熏陶过来,缺少人格教育的中国学生,更无异于晴天霹雳。成绩,offer, 学位,这样那样的好处,每天拼命算计的东西有什么意义? 假设你突然死掉,世界将会怎样?世界将一样绚丽,地球转的一样快,太阳系每天在宇宙中换一个位置。大海还是大海,波涛还是波涛,一样的花开花落,潮起潮落。你的亲人可能会掉眼泪,但是周围的人在三个月内将你忘个干净,那是你曾经那么在乎他们怎么看你的一群人啊。如果上帝存在,在他的眼里,你是多么可怜的小虫子,在活着的短暂岁月里,在最美好的青春里,都不曾快乐过,用尽心力去聚集一大堆外在和心灵没有关系的小东西,只是出于对未来的没有信心,小小的心灵在接近熄灭的一天还在发出那个愚蠢的声音,让你忙碌,让你忧虑的声音:我要,我还要。天底下充满了这样的小虫子,当一个离开了,又有一个来了,做着同样的事情,汹涌着同样的小小念头,受着同样的煎熬。于是上帝要感慨了: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已过的世代,无 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    ------圣经 旧约 传道书   我不是在传教,当时的辅导员也不是在传教,但是让我立刻看到自身的渺小,物质追求的虚妄,内心的愚昧。看看资本主义的学生辅导,是不是比我们这边高明多了?马哲曾帮助过我们什么?    不要忧虑   不要为明天忧虑,天上的飞鸟,不耕种也不收获,上天尚且要养活它,田野里的百合花,从不忧虑它能不能开花,是不是可以开得和其它一样美,但是它就自然的开花了,开得比所罗门皇冠上的珍珠还美。你呢,忧虑什么呢?人比飞鸟和百合花贵重多了,上帝会弃你不顾吗?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在等美国 offer 的时候,常常梦到接到牛校offer, 过度兴奋到醒,更为郁郁,感慨但愿长醉不复醒。这样的故事大家听了不会太惊诧,由此不难理解《儒林外史》中的进中举了。而 得到offer的人到了海外,往往要经历更多的梦醒时分。   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生命本是如此美丽,连飞鸟和野花都可以尽情地享受上天的恩赐,而 这些有高等思维的聪明人,却活活让思维搞得神情郁郁,哀声叹气。   常有人感叹西方人笑起来那么真实,那么出自内心,探讨起来,又归结到他们更有钱,他们的社会更发达。可我觉得那不是原因。原因就是他们比中国学生更接近飞鸟和野花罢了,更接近《阿甘正传》里的弱智罢了。他们更天真,相信那个万能的上帝会永不遗弃他,所以他们可以少想很多的问题,反而过得更顺利,在团队里表现得更凝聚,因为过分的私心是无法向大家共同的上帝交代的,他们可以很快做出一个Microsoft,一个Dell,但是大家可以看看中国的北大方正,联想,新浪,管理层一年的地震比台湾还多, 这么多年来,连冲出亚洲的野心都没有真正实现过。 这难道不是上帝给西方人带来的好处, 耶稣说信我就可以得救,不管这个上帝是不是虚拟的,但他在事实上填补了人性的巨大空白, 人家的Microsoft就证明了他的存在,正如计算机的虚拟内存,尽管虚拟,但事实上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国学生总是怀疑这个看不见的上帝是否存在,更在私下里说,他对我能带来好处吗? 其实中国人什么都不信,只信好处,从古时的考八股起,读书就是为了好处。 因此,大家每天活在害怕没有好处的忧郁里,想靠自己小小的思维,在着巨大的世界系统里去谋取好处,上帝忍了泪水,背过脸去。    思维的无奈   我并不主张虚无,尽管我在上一篇文章里尽力去指出物质追求的虚妄。正如萨特认为, 人生本是本无意义,但是怎样摆脱虚无却是有意义的。 王朔的意义在于砸碎那些没有意义的假崇高,伍迪.艾伦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指出人生的荒谬。 如果一切都是那么可笑,我们怎样面对每天的24小时?但是活着就是这么简单,它只是一个过程,简单而自然地发生,以至于任何干扰和关注都是多余。就像飞鸟掠过天空,野花静静地开放。能把什么东西叫做现在吗?你能占有什么东西吗?一切的意义只在时间的流动的河中。就像一团火,哪个燃烧的过程才叫火,一旦过程停止了,火不存在了。人的思维在作怪,它是一个双面的东西,它不总是带给我们好处,虽然我们对它有那么多自信。 思维在很多时候严重地干扰了那个自然的生命过程,它在想单个的状态好不好,值不值得,合不合规范,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所以我们很快变得不快乐,不安稳,再也无法享受那种自然的喜悦了,正像被摄像的人,他的表情立刻不自然起来。 恐怖片里的鬼魂可能一直不曾出现,人们却开始牙齿打颤,是被自己思维折磨而已。学计算机的朋友肯定知道操作系统将一个进程悬挂起来的意思。人的那个蠢笨不堪的思维,凭什么要常驻内存?它那么长期的运转,又真正解决了多少问题?为什么不在必要的时候悬挂它,去享受生命的自然?明白这一点将改变你的生活,思维会使你陷入矛盾,很多时候它是多余的,用心去体会,甚至用毛孔去感受就足够了。当你不再判断,不再分辨,不再比较,不再权衡,你就立刻、和谐起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时,还用考虑什么呢?此间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连言语都是多余,因为言语来自思维。佛陀的捻花一笑,详和的神情,虽静坐,似乎已飞跃世间一切,他坐在了那个生命的根本之上, 再也没有一丝的不和谐。   读书的时候,我常常到海边听涛声,坐下来看着太阳落下,那会是我一天最美好的时间,当太阳没下去,晚霞渐渐褪去颜色,波浪依然轻轻拍打岸边,幕色从四周将我围过来,静默中我会在心灵里升起喜悦,感觉到冥冥中那个永恒的力量,它在紧紧将我抱住,天地万物和我一样同在,也被温和地抱着,我将永不孤独,永不伤心,永不绝望,因为那力量就一直在那里,将永远在那里,我是它的恩赐,我的灵魂从未像那时一样枝繁叶茂,内心从未像那时一样宁静和谐。   我不用去分辨那种力量,是上帝也好,上天也好,老子说的道也好,有什么关系呢? 分辨只是是思维常干的蠢事罢了。 所有的心灵都是一样的 ,所以 我相信所有人都有那个和谐的状态,就像收音机有那个频道一样,只不过太多人没有调到过。 太阳,大海,清风明月,鸟语花香,生生不息的物种,是多么大的恩赐啊,只在我们断暂的生命里才可以感受到,可是太多的人从不念及。他们将自己全部地交给了少得可怜的脑细胞,心灵交给了那个拙劣的 CPU,时时刻刻在做狭窄不堪的运算和判断,所以才会长时间挣扎焦虑,只看到85分和90分的区别,5000元月薪和10万年薪的不同,牛校和烂校的分辨。所以郁闷,无耻,倒霉,不爽,急,这样的词汇就开始在嘴边泛滥了,就像破电脑的出错提示一样多。 本没有打算再写很多了,关于人生的刨根问底本来就是沉重的课题,无异让学业繁多的学子们再怀疑自己,平添忧虑。倒不如多说点逗乐的事,每天多嘻嘻哈哈一阵。 前不久见到北大的一个女生,说我前面介绍香港的文字很实用,后面的文章就越来越看不懂了,可以理解,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像我一样想这些问题的,特别是女 孩,一天多说几声挺好的好温馨哟就算过得不错了,古今中外都不曾出过一个女哲学家。 但是,这位未曾谋面的北大师弟在等我的续集,谢谢你,xmdl(阿扁鱼), 我不愿让你失望这一篇是为你而写的。   我们看的人文书前面提到的女生就问我,在留学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回答是长了见识。就像在 小地方呆久的人出来见了大海,这个收获大得很。 所以我渐渐地 学会 了 真正的谦虚态度 ,越来越 承认自己所可以理解到的,可以认识到的只是这世界的太小一部分。 在我的脑力范围外有太大的空间,从这一点来看, 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有过多的自负,每天都在或多或少的干着作井观天的蠢事,争论着盲人摸象的争论。   清华北大的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想,很多来源于图书馆的人文书籍,因为喜欢读书的学生多半在那里搬书回来看。 可是那些书多产于七十,八十年代,基本上是被一把姓马的刀阉割了的太监式的书,我不怕得罪人。怎么阉割法?举个例子,总体而言,宗教是唯心的,错误的世界观,被统治阶级利用来麻痹被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从此,你知道了这一点,你么读释迦,读耶稣,读老庄,都觉得如同太监一般阴阳怪气。 在红色的年代里,马刀所向无敌,包括孔夫子到孙中山,从曾国藩到蒋介石,都少有可以逃脱的,因为他们有阶级局限性。   但是我到了香港,就看到了很多台湾的书,很多香港的书,原来这些书本不象太监的,甚至不比姓马的书少阳刚之气,可以读得让人忘食,哎,可怜它们的被阉。这些都是我以前脑子以外的东西,所以我立刻知道要谦虚了,人总是受着他的经历和环境的巨大局限,他甚至不意思到,没有选择地被限制隔离着。   耶稣呢,用我们的眼光看,他太失败了,没有妻子,没有儿子,没有房子,没有财产,没有地位,最后还要被钉死,他只是游走于四方去救助受苦受难的人们, 他有余的眼光 总是 看到了世界的外面,因为他也到过更高的维度里。   庄子至今看来还是活得最浪漫最洒脱的中国人,他是超脱的同义词,他也是高维空间的蚂蚁。    去读他们,去体会那种来自另外一个维度的智慧的震撼 ,尽管你可能无法改变无奈的现实,但是可以深刻地改变自己 ,尽管无法摆脱沉重的肉身,依旧无选择地活在平面上,但是,心灵获得了自由。愿意升起你的心灵吗?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我们永远只能是自己 , 卢梭说的,对于整个世界我微不足道,但是我对于自己确是全部。 事实上我们只对于自己重要,如果我死掉了,没有几个人会在三年后保持对我的记忆,如果我痛苦,没有几个人会有真正的同情,因为太难了, 每个人都无法了解我的意识。所以我们要独立,活着就是成为自己,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去寻找自内在的完美与和谐,去实现句那没有选择的话: I am who I am。   Simply because I am not and can not beanyoneelse.可是我们受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我们忘掉自己,去变成一个称为标准的人,不是这样吗?从小学起我们就要评三好,树标兵,学雷锋,学赖宁。老师总是看到我们的恶习,你那样子不合行为规范,不可耻吗?   到了大学,我们又自由了多少呢?我们依旧看别人,看典型,看所谓成功者,我们依旧活在要忘掉自己的标准包围中,去bbs看看,似乎所有人都统一了口吻,GRE 2400,拿了牛校offer, 签了著名外企,找到了ppmm,牛啊,羡慕啊,爽啊,历史走到了21世纪,北大和清华人只剩下一副面孔了, 每年招了很多新生,最后就剩下了一个。   比较是有意义的吗?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全部主宰,为什么要什么都和人家比才可以找到意义?为什么当别人考G的时候,我也一定要考,为什么考不过2200就要郁闷?为什么billgates成功的时候,我也一定要学计算机?可是自己和别人是多么的不同,些不同难道可以在一些欲念的驱动下轻易的忽略?    崇拜是有意义的吗?明星是需要那样追捧的吗?中国的那支烂球队是需要那么多关注的吗?    当我们倾注希望的时候,他们借此赚到了更多的银子,活得更加嚣张,更加让我们失望,我们是在给富翁们献爱心,爱心那么多,为什么不献给需要爱心的更多的人们,为什么不献给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    当我们崇拜自己,热爱自己,追捧自己,关注自己,我们就都也是明星了。 这样盲从将无法发生,起哄将无法发生,个人崇拜将无法发生。这个意义大的很,至少大跃进将不发生,文革将不发生,我们的经济有可能早三十年走上正轨,现在我们不需要拼命飞跃重洋,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就不要象现在一样,在 亿万人没有工作时还竭力吹嘘7%的GDP增长,就像阳痿的人,为了脸面,郑重地去声名:请看我浓密的胡须,年增长率7%。 不知道多少人可以耐心有共鸣的看完这个帖子,但是看完后却激动的想向每个好朋友推荐。关于人生的追求、香港的开明及其他、大陆人被蒙蔽太久、海外学习生活的好处和收获、是否出国以及为了什么出国,好多好多曾经是我想过滴为之郁闷过滴,幸好有留美归来的老师点拨,有Joe的严厉质问,才让我度过了当初的挣扎和煎熬,如今的心境已经远离那种浮躁和焦灼了。因为学会欣赏不同的美, 懂得珍惜和付出,因此每一天都很开心。这一篇帖子真的是让我看到绚烂浮躁下面自己真正缺少什么 ,好好珍藏!有机会还是要出去看看好好体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0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林濁水:台灣一路走向衰敗
jiangjinsong 2010-4-1 21:34
林濁水:台灣一路走向衰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1 09:28:26   中評社台北4月1日電/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評論台灣政治。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從美牛事件、《地制法》草案到《公務員考績法》、房屋稅、廢死刑、健保,一連串政策,決策品質的荒腔走板簡直令人嘆為觀止。相反的,對岸 近20年來無論面對97亞洲金融風暴、2001美國網路泡沫、05~08全球通膨,直到今天全球金融風暴,其決策品質都值得肯定,也長期維持了全球最佳的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中評社資料照) 經濟成長率,對照起來令人不禁為台灣前途憂心如焚。   欠缺中心的思想   決策亂成這樣,馬本身無能當然是原因,但是整個執政團隊欠缺整合各部門、引導政策方向的中心思想和決策機制的混亂也都是關鍵。 大選時,馬英九不斷強調他已準備好了,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內閣制國家,在野黨在國會中形成由黨魁領軍的影子內閣,國會是他們上台前政策操練的場所,有這樣的準備,一旦勝選便迅速接手組閣。   總統制國家在漫長的初選和大選過程中,施政的中心理念和主要內閣可能人選也逐步整合形成,於是勝選也能順利上台。這樣才都叫準備好了,執 政時能穩定地分別以總統和以總理領導的內閣團隊決策施政軸心。兩種體制,基本上都是精英團隊決策,但接受民主監督。   至於台灣,總統、內閣、國安會合稱執政團隊,但事實上是雜牌軍,絕大多數是總統當選後才和內定的國安會秘書長、閣揆 匆忙獵人頭湊成的,彼此無論共同中心思想,經驗,對政策的熟悉度,合作默契都是大問題。   這個問題在陳水扁2000年上台執政時已經浮現,以至於內閣頻頻更動,這種情形到了馬英九時,更加嚴重,以至於到去年年底絕大多數堂堂 內閣部長社會多不認識,竟有9人是一趴知名度的部長,創人類民主政治史的奇蹟,難以想像這樣的部長怎樣展現施政氣勢。   問題不只這樣,一開始馬英九強調他要嚴守雙首長制,自己站二線;但是內閣狀況百出亂成一團後,馬忽而退居二線,忽而跳出親自指揮局署長, 變成不知所云制;換了閣揆,情況沒改善,等到美牛案爆發,國會決策權力獨大;到了《地制法》風波,決策中心又轉移到金黨秘書長手裡;現在廢死刑風 波,決策再移到總統府   短短時間內,決策中心竟在閣揆、國會、黨總書記、總統,甚至考試院之間不斷飄浮,絕對也是政治史的奇蹟。這要期待有好的、穩 定的、有理念方向的決策,根本緣木求魚。   對岸的中共政權,黨內採民主集中制,由集體領導的政治局做決策,也和西方內閣或總統制一樣做精英式決策,但依賴廣設在各級機關的智庫,由 下而上彙集來信息和知識,這樣的過程保證了近20年來,在財經決策上穩定而優良的品質,硬是遠遠地把台灣比了下去。   決策隨民粹飄移   馬和他的團隊組成,先天稟賦已大有問題,上台後,又因憲政體制凌亂不堪,總統制、內閣制、法國雙首長制統統不像,各個憲法機關權責不清, 決策不講專業,誰的主張恰巧和高張的民粹碰在一起,決策就移到那裡,決策中心完全隨零碎、分割的民粹飄來飄去,國家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眼光長遠的決策。   其結果就是國家一步步走向衰敗,國力下滑和因決策品質良善國力急速上升的中國愈差愈遠,台灣前途岌岌可危。   選舉制度和體製造成的決策危機如此嚴重,但不論是徹底的體制改造或形成穩定的慣例加以補救,習於炒作短線的朝野政界卻因為都沒有民粹巿場,毫 無興趣,於是我們只有眼睜睜地看著台灣一路垮下去。 【本科學按:民主政治並不簡單,臺灣民主化之後,當局的決策和管理水準如此低下,讓人吃驚。我們要對將來民主化之後的糟糕局面做好準備。】
个人分类: 尚未分类|2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变成一个大陆人
moxj 2010-3-26 09:12
从农村回兰州 污染和整天的浮尘把嗓子感染了 日本人看到地沟油和疫苗事件以后 感叹中国人制造的污染会让世界遭殃 将来地球只剩 国人和蟑螂 我不是生病了 是在慢慢变成一个大陆人
个人分类: 地质队员|29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乎其外,略乎其内,何也?
lvnaiji 2010-2-17 08:53
吕乃基 中国的平民百姓与外国人相比较而言,更为关注国际和国家大事。例如常有报道说,美国老百姓对世界上的事情漠不关心,对中国的关注远不如中国人对美国的关注。若是再细分,可以发现,同为中国人,台湾人更关注身边的事情,而大陆人则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时刻记心间。拿现在后现代的时髦话语来说,就是宏大叙事。比较一下金马奖和金鸡奖,前者家长里短,后者不是天下,就是主旋律。前两天看到报端有这样的言论:国人(以下不注明均指大陆)可以忍受身边的侵权,被勒紧的不仅是裤腰带,但要在世界上说不,敢于不高兴。 由此可以提出几个问题。 1. 中外为何有此差别? 2. 海峡两岸为何有此差别? 3. 大陆的后现代学人,为何在学理上消解宏大叙事,却在实践上坦然接受? 问题一。 首先可以归因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入世,对政治人际关系的关注,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梁漱溟把人类所面临的事务区分为人的三大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参见 由人的三 大关系说开去(之一) 。西方文化始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政治和伦理道德先行;印度则回到内心,强调与心灵的对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两句话是中国政治家,甚或普通百姓的抱负。后一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引起一些外国朋友的不安:前面的六个字还可以接受,最后的三个字能不能不提? 其次是近代以降的国情世情。鸦片战争以来,国家多难,民族存亡。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国家和民族自然是第一位。建国后,中国走的是典型的外生之路(参见 内生之路与外生之路(一) ),其核心是,以强大的政权动员民众。在涉及整体与个人利益时,强调大河有水小河满。再加上中国处于某某包围之中,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等等。改革开放后,外强内弱依旧( 内生之路与外生之路(四) 渐进式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和条件 ),外生之路坚定。于是民众自然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国家,自己的权益让渡于国家,并且关心远在天边甚于近在眼前。在这样一条利益的传递链上,最终,不是眼前的某人某事,而是地球某地发生的事情侵犯了我的权益,让我勒紧腰带。与当年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正好相反,现在似乎是安内必先攘外(参阅 孔子学院pk 希望小学 )。 内生之路的情况正好相反。在发展道路上,不是先国家后个人,而是先个人后国家。在由下而上道路的每一步,都有个人对自己权益的捍卫,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好莱坞的大片,每每所见大多是对国家权力的批判和反抗,而且是出于与自身权益直接相关的细节琐事。他们对地球另一端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也就不足为奇了。 问题二。 隐约有这样的共识:这 60 多年来,台湾,而不是大陆,更多且不说更好地传承了传统。倒是大陆传承了更多的声,不仅是风声;更有意沿着修齐治平之路将革命进行到底。至少在这一点上,台湾人并未继承传统。在此 60 年间,实际上早在 1978 年成为巧合的是,与改革开放恰好同年后,这一变化已经悄然发生。如果说前 30 年,台湾走的主要是外生之路,虽然与大陆有很大区别,那么后来至今便渐渐转向内生之路。在基本上完成了赶超之后,政府渐次退出,让社会接过发展的重任,由底层和个体的动力推进社会。台湾逐步走上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整个社会的重心也就下降到底层、个体,下降到平民及其生存状态。 问题三。 怎样解释某些后现代主义者呢?看来只能是两分了,即一方面另一方面。一方面,在学术界,他们批判、消解宏大叙事,特别是来自西方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中国,生活在一个强大的政权之下,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政权的影响。实际上,这两方面或许是相通的,要有一个强大的政权来抗衡西方的话语权。于是,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往往在消解一个话语权之时,又树起另一个话语权,甚至拜倒在新的话语权的脚下。或许在更深的层次上,这些后现代主义者本身也有对权力的欲望,同样行进在修齐治平的大路上,依然需要宏大叙事。在此意义上,他们实际上并不后现代。 或许只有女性才是称职的后现代,当然如希拉里这样热衷于参政议政的除外。一位官员在餐桌上说,他最讨厌那些女性官员。说她们的官当着当着就不再是女性,失去了性别。这倒与时下把女博士称作第三性有一拼。在一般情况下,女性,因其生理特征和生育、哺乳等需要,天然地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不过在中国,情况又有所不同。作为半边天,中国的女性同样风、雨、读书,声声入耳。当然,较之男性,她们更入耳的是孩子的哭声。这多出来的声对另外三声的干扰,足见半边天之不易,除非如木兰,修炼到不闻机杼声。 本文只是说事,并无褒贬之分,更无价值判断。望评论者留意。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4041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大陆失业率最高十大专业出炉
夫子 2009-12-28 12:06
摘自 http://news.wenweipo.com 根据调查,当前虽然全国高校的本科专业及方向有700个以上,但失业最严重的10个专业占了2008届毕业生失业量的约36%左右,失业最严重的10个专业在2007届毕业生失业量中占到约33%;高职高专也有同样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高校专业预警机制,控制极少数失业率高和失业量大的专业招生,从而在短期内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率,逐步优化高等教育招生的专业结构,使大学生供应的专业结构较好地吻合社会需求。 结构性失业十分突出   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撰写者、独立的第三方调查公司对连续三届全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个别专业供大于求而导致的失业问题十分突出,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快建立「红黄绿牌」预警机制   就业问题研究专家王伯庆就此认为: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解决此失业类型的核心是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为此,建议建立高校专业预警机制,定期发布「红黄绿牌」专业。   其中,红牌专业是连续两年落在全国失业率前10名或失业量前10名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是除红牌专业外同时落在全国应届毕业生失业率和失业量上升最快的前25名中的专业;绿牌专业是就业率高居全国专业前50名、并且就业率或薪资增长最快(或金融危机时下降最慢)的前10名中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在每年下达招生计划时,教育部门应尽量削减红牌专业的招生量,相应增加绿牌专业的招生量;同时,对在读的红牌专业学生,可采取「转专业」和「二学位」等办法,分流到就业好社会需求较多的绿牌专业,以达到短期内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目的。   据悉,据全国调查数据计算出了2009年大学生「红黄绿牌」专业名单。 三大原因导致热门专业就业难   为什么「热门」专业出现就业难?专家分析,原因有三。   一是供需双方需求无法统一。单位需要专业性强、有经验的。比如医学、动漫设计,用人单位都希望应聘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如果是刚毕业的学生,用人单位会安排他们做一些边缘工作,而这与学生的求职愿望不符,双方难以达成协议。  二是一些专业在就业时,对学历要求较高,比如临床医学,如果学生既没有工作经验,学历又达不到单位要求,求职就会困难。   三是一些专业供大于求,也会影响学生就业,比如计算机专业,近些年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设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数量众多,大于人才市场需求,导致学生就业率走低。   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前10名专业   2008届失业率(%) 2007届失业率(%)  民族传统体育30 音乐表演28  中医学30 运动训练26  口腔医学29 中医学23  绘画29 美术学20  音乐表演28 音乐学16  动画25 生物技术16  临床医学24 体育教育16  法学23 生物工程16  运动训练23 农学15  环境科学20 应用心理学15   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前10名专业   2008届失业率(%) 2007届失业率(%)  中西医结合43 侦查30  中医学35 法律事务29  临床医学32 治安管理26  动漫设计与制作29 小学教育25  口腔医学28 计算机教育24  装饰艺术设计28 临床医学24  社会工作26 体育教育23  应用日语26 化学教育23  法律事务26 初等教育22  室内设计技术25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20 (此类信息仅供参考)来源:中青在线
个人分类: 偶感风寒|4930 次阅读|2 个评论
简体字的使命基本完成了
fukunming 2009-12-21 17:31
仅仅了解繁体(台湾称正体字)字,不了解简体字的人,活着仅仅了解简体字而不了解繁体字的人,都不可能对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优劣作出正确的判断,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主席说的,我觉得毛老爷子这句话就如同真理大讨论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准确。如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都有怀疑,那么你还是先闭嘴吧。 1 从文字发展的角度 简体字改革,是中国2000多年来的最重大的文字变革,从小篆、隶书、楷书的发展过程,文字虽有变革,但只是形式的变化,而不是结构的变化,而简体字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字的结构,是不是符合历史规律,非常值得商榷。 中国的汉字历经数千年,而文字几乎没有显著变化,学过繁体字的人,很容易看懂2000年前的《论语》,这是汉字的功劳,但我们今天谁还能看懂呢?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年轻人的悲哀,如果我们能直接读懂2000年前的文字,在目前人们信仰缺失或者错乱的情况下,一个最大的精神慰藉,毕竟曾经是我们的,中间我们丢失了,现在应该找回了。 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与当前流行的表音文字不同,这正是汉字(繁体字)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真正原因,不管在哪里,尽管口音可能完全不同,但我们用相同的文字,这一点,把我们紧紧的拴在一起,中国经历几千年,尽管分分合合,但终归一统,汉字(繁体字)的功劳不可磨灭。 简体字的最大贡献,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大大普及了平民的识字率,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要知道,简体字改革的目的是为汉字拉丁化做准备的,简体字只是作为在汉字完全拉丁化之前的一种过渡文字。看看如今越南吧,把他们用了多年的喃字完全丢去,拉丁化了,几乎把历史一刀切断了,为他们感到悲哀;其实,作为人类的文明史,中国人的历史并不长,好多民族的文字都远远长于中国,比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比如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他们的文字不能流传,导致他们的历史不能传承,为他们感到悲哀,为中国感到庆幸吧。 如今,简体字的使命已经完成, 2.从祖国统一的角度 我们大陆同胞天天想统一,考虑过台湾同胞的感受吗?爱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大陆人为了统一,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要象台湾的阿扁,整天喊爱歹丸、爱歹丸的喊,现在发现爱的根本就是钱。大陆人同样不需要口号,只需要行动。不要指望武力攻台收回台湾,除非台湾宣布独立,否则大陆没有任何借口,即使动武,人家也不会心服,别看他们现在天天骂政府,到时候还不一定骂谁呢。 设身处地的为台湾同胞想一下:有多少人认可简体字嘛?凭什么跟人家统一呢?人家觉得自己才是正统,如果不了解他们的感受,那么就看看如下的第二批简体字吧,如果你们不能够接受的话,那么我相信台湾同胞接受简体字的难度会和你接受二简字一样困难。当然不是说,恢复繁体字就意味着祖国统一,但至少不要让人家鄙视你吧。 简体字的历史使命快要完成了!先不要着急反对我,先学会100个繁体字试试。 (付昆明原创)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58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土地整治千年规划
热度 1 fanxiaoyingz 2009-8-27 13:01
世界土地整治千年规划 记得高中时候有个同学对我这样评价:你这个人就是爱空想,他认为我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时隔 20 年,我依然常常记起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是对我偏颇的,但是极端准确的个性评价。纵观 20 多年来的我,也的确在空想和现实之间磕磕碰碰,飘渺无定。然而,我还是痴心不愈,今天在这里写出我最为狂妄的世界土地千年构想。 我是学习水土保持的,水土保持是个典型的应用科学,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研究方向,一个是土壤,一个是植被,一个是水利,而水土保持则是这三个的综合体。总的来说基本还是土地整治,环境之类的科学。所以对于土地整治我还是有些感性和理性认识的。 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课本是《自然地理学》,这本书是在我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十几年以后才看到的,然而其中系统化的理论使得我懂得了以前许多没有理顺的理论知识,解决了许多以前一直困惑的问题。该书说气候的本源不是大气本身,而是大洲和大洋,大气的的权重仅仅占 3% ,大洲和大洋的权重达到 97% 。这就告诉我们解决降水问题解决干旱问题的根本不在气候的大气本身,而在大陆,在于距离海洋的远近,当然大气流动的方向也是一个极端重要的因素。人要影响降雨,改变气候条件,根本出路在于大陆和大洋,简而言之是水和土地。 为什么大陆和大洋对于气候的影响远远大于空气呢?我们从根本上来分析。下面是 各种成分的 比热、 热容量 、导热系数 (W/m ℃)和导温系数 (cm2/s) 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的比热和热容量最大,土壤有机质的较大,粘土矿物和花岗岩的比热和热容量是水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空气 (20 ℃ ) 的比热和热容量的比热是水的四分之一,热容量是水的四千分之一。而水和空气的导热系数 (W/m ℃)和导温系数 (cm2/s) 则完全相反,水的导热系数在自然界很大,而导温系数很小,而空气的导热系数在自然界很小,而导 温系数很大,粘土矿物介于两者之间 ,当然金属的 导热系数 (W/m ℃)和导温系数都很大。 土壤成分 粘土矿物 土壤有机质 花岗岩 水 空气 (20℃) 冰 (0℃) 比热 (J/g℃) 0.75-0.96 2.50 0.837 4.18 1.003 2.101 热容量 (J/cm3℃) 2.048-2.424 2.708 2.177 4.18 0.001 1.900 导热系数 (W/m℃ ) 0.1880 4.0546 0.6281 0.0209 2.1736 导温系数 (cm2/s) 0.0070 0.0190 0.0015 0.1610 0.0120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吸收相同热量(太阳辐射)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升高很慢很小,而土壤和空气升温很快很高。这就必然形成土地和水域之间的温度差,这种温度差通过热交换对下垫面和近地层空气形成明显的影响,从而形成气压梯度差,形成风的机制。不管是海陆风,还是山谷风,还是湿地陆地风都是这个原理。在水平层面上形成风,而在垂直层面上形成乱流湍流。 而大地气温的垂直直减率是 0.65 ℃ /hm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如果地面温度是 30 ℃,那么要使得空气中的水凝结成冰块或者达到饱和状态,云的最高上限高度是 4650m 。所以实际上,在对流层中,云的绝大多数都在 6000m 以下。而 2000m 高的山可以使水气温度下降至少 13 ℃,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形成降雨的基本条件。据气象学说,迎风山地对降水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这主要是由于①原来空气层结是对流性不稳定或条件性不稳定的,风经过山地的机械阻障作用,引起气流的抬升运动,空气达到凝结高度后,在上述层结条件下,能加速上升运动的继续发展,凝云致雨;②当低压系统或锋面移到山地时,因地形的阻障作用,使低压系统或锋面移动滞缓,因而导致气旋雨或锋面雨雨时延长,强度增大;③当气流进入谷地时,由于喇叭口效应,引起气流辐合上升,如果空气潮湿,层结条件又适宜时,就会产生降水;④在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由于山坡南北增温情况不同,或由于谷底与山坡增温比谷上空气增温快,会产生局部热力对流,形成对流雨或雷暴雨;⑤气流经过崎岖不平的地形区域,因摩擦力的影响产生湍流上升运动,在其它条件适宜时,往往形成低层云或层积云,产生小量降水,如毛毛雨、小雨等。实际上,当云气团迎着山坡向上的时候,是绝热升高的降温过程,克服重力做功,自身温度降低所以很容易形成降雨,而在背风坡下降的时候是绝热下降,增温过程,形成的风也是焚风,干热无雨,破坏作用很大。所以,不仅大地的热容和比热对气候有重大形象,地形对于气候也有极端重要的影响,另外一个影响气候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风和风的方向。 在地球上,由于行星风总是从东面向西面吹拂的,所以住在东海岸的人就是最幸福的。特别是中国,常年都在季风的关照下生活,风把湿润的空气源源不断地从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送到中国大陆,形成持续不断的降雨,滋润了植物,形成它富饶的土地,形成几千年经久不衰的文明。而西海岸虽然可能距离海洋近在咫尺,却依然干旱无边,文明不在。地球上另外一个经久不息的风是从赤道吹向极地的热力循环风,这种风在高空的多,但是依然是我们人类丝毫没有开发的资源,这种风把热量和水气送往极地和大陆深处,但是很难形成降雨,只有在水气下沉回返的时候才能形成降雨。所以,在大陆北半球夏季形成的是东南季风,而在大陆南半球夏季形成东北季风。 我们就利用这种气候的大陆水域原理,风形成雨的原理和地形原理来构造我们的地球土地整治千年规划。 我的具体设想是这样:在澳大利亚的大陆,南北方向凿开一个宽 2 ~ 3km ,深度在海平面以下 50m 的大运河,把南北两端的海水连通起来,把凿河形成的大量的土方堆积在河的东面内陆中央,形成一个高在 1500m 左右的高山,在大陆中间造一个长宽各 30km~50km ,面积在 900~2500km 2 。这样做的结果就能够有效地形成大面积的蒸发区域,形成很有效的降水机制,这样一来,澳大利亚大陆内部可以形成大约几万平方公里的绿洲。 同样的规划也应用于非洲东海岸地区,可以向大陆深处开凿宽 2 ~ 3km ,深度在海平面以下 50m 的大运河,地点在温带,即南纬 0 ~35 ,每隔 300km 开凿一个,向内陆深入大约 500km 就可以解决非洲大陆的粮食问题。当然,非洲大陆东海岸周围的海拔提升太快,使得适合这个设想的地区大大减少。 对于中国,要想根本改变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的状况,除过南水北调工程外,还应当从渤海向山西北部地区开凿一条这样的大河,而且在内部修造一个大约 900km 2 的大湖。 这些湖泊和河道形成一个内陆蒸发带,当水汽上升的时候有可能形成降雨,把周围的土地浇灌,从而形成比较富饶的土地,养育许多人口。 当然,这个设想必须有一系列的高科技和产业化措施相配套。遇到的首要的一个问题是海水侵入内陆会形成盐碱化土地问题。由于海水成份复杂,形成的盐碱化土地的成份也复杂。这就要求至少有比较好的提炼技术,由于大陆自身实现了海盐的浓缩,所以,只要有先进的提炼和利用技术就能有效保证这一计划的实施。 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这样做形成的土方量实在太大,如何才能大规模少费力地搬运这些土方。其实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全世界现在大型挖掘机,装载机、汽车和传输带的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了。这个能力基本具备。 第三个问题是,到底这样做对于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如何?这个问题初步结论是好处大于坏处。具体还不是很清楚。 人类企图改变和控制气候,控制气象条件的欲望由来已久,然而通过改变大气环流,通过改变气象条件(比如人工降雨,击云防雹)对于气象的改变是局部的,是随机的,是有很多条件制约的。但是,从目前看,改变水域和陆地条件,增加内陆湿地面积不啻是一种最有效的办法。 请各位专家原谅和容纳我这种大胆狂妄的设想。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4529 次阅读|1 个评论
台湾灾民拒绝大陆活动板房告诉我们什么
王铮 2009-8-22 07:51
继台湾当地政府拒绝大陆派出直升机救灾后,大陆送出的 灾民急需的活动板房运抵台湾后,遭到了台湾南部灾民的拒绝。理由是担心这些来自大陆的活动板房可能甲醛超标。有人提供了甲醛超标的证据没有,未见报道。 台湾灾民拒绝大陆活动板房说明什么? 我必须首先承认,大陆这些年的产品往往有质量问题,有环境问题。有这个毛病,大陆方面应该注意提供质量报告。可是台湾灾民你们检查一下再说呀。 台湾人有一个词,叫矮化。由于大陆人对血浓于水的信仰,大陆人被矮化了。仿佛穷哥哥就想占富兄弟的便宜。看一看大陆新娘在台湾的待遇,谁矮化谁了?如果台湾新娘在大陆受到同样待遇,那才是民众的矮化。 古时候那个老头在去世时让儿子们折筷子,折完了他应该还说,筷子要放齐了才有团结的力量。一家人在一个村子里过日子,只有兄弟之间以信任和平等精神相互对待才能团结,才能在村子里自强自立,才能抗灾。老头死了,听不听由不得他,往往是媳妇们左右,妯娌不是姐妹。 大陆这边要反省。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皖南事变后,共产党确定的统一战线包括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这实际上生态系统中生物共生的原则。有节,包括不是急匆匆送东西去,别人不信你的质量,就先检查一下。统一战线这一套,好像马英九倒是学了对付大陆。 在生态系统里,一个拒绝合作的 population 是可悲的。台湾绿营人士要学一下生态学,大陆人士也要学一下生态学。 补充:今天看到《环球时报》,原来大陆援台的房材,几乎不涉及可能含甲醛的材料。让泛政治干扰的台南人,可悲。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4680 次阅读|11 个评论
希望政府全力帮助台湾的灾民
chile 2009-8-14 12:50
平时什么统战统一的,现在就是救人的时机. 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宣布,台湾需要什么就支援什么那? 尽管现在大陆也不少受灾严重,但是倾祖国人民人力物力,还是可以尽快救助些台南的百姓的. 海协会: 18家理事单位向台受灾同胞捐款逾亿元 香港: 港府拟拨5000万助台赈灾 李嘉诚捐赠1亿新台币 澳门: 各界踊跃向台湾灾区捐款 美国: 随时准备向台湾提供援助 李连杰: 紧急拿30万元赴台赈灾 公开受访为灾民发声 最新消息 中台办:大陆愿尽自己所能为台湾救灾提供协助 2009年08月14日 16:12 新华网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24 条 新华网北京8月14日电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负责人14日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陆方面高度关切台湾莫拉克风灾的救灾情况,根据昨晚台湾有关方面公布的救灾物资需求,中台办正在积极组织相关救灾物资,为台湾同胞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各种必要援助。 受8月8日莫拉克台风的影响,台湾遭受5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特别是台湾中南部地区损失惨重。 中台办负责人表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台湾灾情牵动着大陆同胞的心。连日来,中共中央台办、海协会、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中国红十字会以及有关地方党委和政府都在第一时间分别向台湾有关方面致电、致函慰问,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踊跃捐款,援助救灾。海协会首批18家理事单位捐款合计1.06亿元人民币和500万元港币,中国红十字会通过台湾红十字组织提供首批1500万元人民币人道救助资金,中国佛教协会、香港佛教联合会捐款500万元人民币和500万元港币,福建省红十字会、中国银联、中国侨联、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南航、东航各捐款100万元人民币,全国台企联和各地台商、台协也纷纷积极解囊捐助。所有这些,和去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时台湾同胞对大陆受灾同胞所展现出的深情厚谊一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该负责人表示,当前台湾的抢险救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据台湾媒体报道,目前岛内救灾急需特殊直升机、消毒水、氯锭、手动或自动消毒机、活动板房以及方便食品等。对此,大陆方面愿意尽自己所能提供协助。目前正透过海协会与海基会联系,准备向台湾方面提供台湾急需的救灾物资,也愿意派遣救援队、医疗卫生专家队伍和基建队伍参与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以协助台湾受灾同胞尽早脱离险境,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个人分类: 闲事太平|2148 次阅读|1 个评论
气候变暖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
fanxiaoyingz 2009-7-6 11:32
气候变暖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 我曾经和几个读博士的同学讨论气候变暖对我国气候的影响问题,大家各说各的,但是都不太全面。现在,夏日的热浪似乎胜过往年,由此我又想起了这个话题。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由于气候变暖会使得气温上升,大海的蒸发量有所增加,所以,相应的其它地区或者海洋的降雨量会相应增加。这意味着热带风暴将比以前更加频繁,强度也会比以往增加。也意味着大陆尤其是一年四季都是季风气候的中国大陆的降水量会增加,所以南方的灾害性天气会有较多的增加。 第二,气候变暖使得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更加明显,热季干旱现象更加明显,干旱面积比原来增加,可能从原来的暖温带秦岭以北向秦岭以南发展。按道理说,降雨量增加内陆应该更加湿润,但是具体情况应该相反。原因是什么?原因是由于高温蒸发量比原来增加的更多,高温使得空气的相对湿度很小,所以更加干燥,所以北方地区干旱时间会延长,干旱面积会增加,干旱灾难会加重,干旱引起的水源短缺会更加突出,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第三,气候变暖会使得北方和整个中国的降水变率大幅度增大,因而灾害性天气会大幅度增加。由于空中水汽很多但是没有条件形成降雨,但是一旦降雨的气压条件和气温条件形成,就立即会形成大幅度、大强度、大面积的灾害性降雨。所以形成泥石流、水土流失和混涝灾害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水灾和旱灾几乎同时大幅度增加,是必然趋势。 第四,气候变暖会使得温带的气温升高幅度比热带明显,造成温带气压和热带气压的压力差减小。这样一来从热带向温带输送水分的能力会大幅度减小。所以温带气候趋于更加干燥,而热带地区夏季的降水量反而会增加。 第五,气候变暖会使得季节交接时期的灾害性天气增加,而在夏季则干旱地区增加。由于温度高,空气相对湿度小,但是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大,所以在其后变换季节,当温度降低的时候,空气的相对湿度会陡然增大,形成暴雨。 第六,气候变暖使得冬季北方地区的空中水分增加,所以出现雨雪天气的概率增加。有可能冬季成为雨雪天气的多发期。因为雨雪增加,就有可能形成一种冬季反而更加寒冷的假象,而且雨雪地区因为北风吹拂的影响,雨雪带向南方推进,就象 2007 年末和 2008 年初一样。其实是冬季降雨带南移的结果。 第七,气候变暖会使得海平面上升,海洋面积增加,所以蒸发量增加,从而会使得全球的降雨量增加。这样,首先受害的地区是华北平原、江南平原。而东北平原可能在气候变暖中获利。 第八,气候变暖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热点地区会有一个较大的调整和变动。 以上所说,只是初步研究结果,希望大家多多参与讨论。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5143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起来寻找TEDx中国大陆演讲人
entropy 2009-5-10 09:11
一起来寻找TEDx中国大陆演讲人 By Oliver Ding May 2nd, 2009 Category: TEDx专题报道 本周我们发布一组有关 TEDx 的专题报道。这一次,让我们一起来寻找TEDx中国大陆演讲人。 我们将在今后通过TEDx栏目在TEDtoChina.com中发布全球各地的TEDx的最新消息,也会及时发布大中华地区TEDx活动的最新进展。我们也将为中国大陆地区组织本地TEDx活动的朋友,提供尽可能的支持。 如果你有意在中国大陆组织TEDx,请发邮件至TEDtoChina at Gmail dot com和我们联络。 ◎ 帮 TEDxTaipei 寻找演讲人 TEDxTaipei由台北的非营利机构BQ团队(The Big Question Conference)组织,他们将于2009年10月17-18日举行。BQ现在每月举行BQ Live活动,邀请本地演讲者进行18分钟的演讲。请参考本站文章《 BQ和TEDxTaipei 》,《 Idea的马戏团:TEDxTaipei四月沙龙演讲人故事 》。 TEDxTaipei是一个演讲型的TEDx活动。TEDxTaipei希望邀请几名来自中国大陆的演讲人,在会议上分享他们的创意人生。他们希望大家推荐以下几个领域的合资格的演讲人: - 社会创新者 ,社会企业家 - 设计师 - 技术专家 - 表演艺术家 - 环保人士,清洁能源从业者 - 互联网文化,媒体,Web2.0相关业者 - 建筑师 如果你发现身边的朋友属于上述领域,他们才华横溢,阅历丰富,见解独特,事迹感人,有许多故事值得分享,请推荐给我们。 ◎ 推荐演讲人给 TEDxShanghai(TEDx上海) 由 MK Media Productions 拍摄的上海照片,采用CC协议 TEDxShanghai由Chinameme组织,将于2009年6月15日在上海的 M1NT 举办。现在 www.TEDxShanghai.com 正在公开征集演讲人(中文演讲或英文演讲均可)。请直接在他们的网站上填写 演讲人推荐 表格。TEDxShanghai将安排20个演讲人,每个演讲人的演讲时间限制在10分钟。 ◎ 推荐演讲人给 TEDtoChina.com(TED中国粉丝团) 我们从TEDx官方那里获悉,目前已经有一些大陆的朋友在申请主办各地的TEDx活动。我们将在今后为大陆的TEDx活动主办者提供尽可能的协助。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开始建立TEDx中国大陆合资格演讲人数据库,欢迎大家推荐你身边的朋友给我们,今后我们会推荐给中国大陆各地的TEDx主办者。对于演讲人的选择,请参考《 谁能赢得TED大奖? 》中的部分文字: 谁能赢得TED大奖? (你有一个改变世界的愿望吗?) 我们在寻找发明家和创业家、设计师和艺术家、预言家和独行侠,以及守护者与布道者。 我们的获奖者个个天赋异禀,不过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致力于具有非凡潜力的事务,籍此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超越边界,助益于地球的未来。 整个TED社区将倾注各种资源,尽心尽力,帮助这些人开始他们梦寐已久的改变世界的旅程! 我们的获奖者必须具备如下特质之一: 独创性 或许他们创造了新的设备、系统或流程,能够改善数百万人的生活。或许他们是卓越的科学家,亦或简单、低成本技术的富于创意的设计师。 创意 他们或许是艺术家,通过分享情绪而凝聚人心。他们或许是影片制作人、陶艺师、画家、诗人、舞者、雕塑家、美容师以及讲故事的人。 远见 他们或许没有封锁可能性的力量,基于启迪心智的洞察,他们引领我们理解个人、宇宙的潜能和窘境。他们是今日世界的先知。 领导 他们或许吸引忠诚和尊敬。他们能赢得富有才华的同事和雇员的支持。他们能组建强有力的团队,达致出色的绩效。 布道 他们或许拥有过人的沟通技能,不论是面对面,还是通过互联网,不论是课堂,报纸,还是屏幕。他们连接寰宇与家庭。他们或许是教师、游吟诗人、街头公告员、社会活动家以及反对派。当他们写作和演讲的时候,他们改变人们的心智。 他们是TED社区的催化剂,启迪TED粉丝们行动起来,迎接他们的祈愿所带来的挑战。 这些虽然是TED大奖的选择标准,但是,它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TED大会的演讲人风格。我们也期望通过在中国大陆本地举行的TEDx活动,能够挖掘出足够优秀的创意中华儿女,有朝一日,他们也可以走上全球TED大会的演讲台。 你可以发邮件给我们TEDtoChina at gmail dot com,或者在你的blog上直接推荐,而后链接到这个贴子。 题图图片 题图图片为 http2007 发布在 Flickr上 的照片。 您可以通过RSS阅读器 订阅 TED中国粉丝团的文章: http://www.tedtochina.com/feed/ 欢迎发表评论,参与TED中国粉丝团的 讨论组 ,或者 在 twitter 上面 follow 我们。 参与越多,您也会学到更多。 Tagged as: TEDx ONE RESPONSE est on May 2nd, 2009 at 2:05 pm : 有没有人来TED讲讲科学发展观? XD
3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陆与台湾的两种“礼遇”
jxz1963 2008-10-21 14:35
大陆与台湾的两种礼遇 刚才见到凤凰网上报道的中国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先生因在台湾参加一个学术交流活动时,被台湾绿营支持者推倒在地,当张铭清准备乘车离开时,有台独分子甚至跳上张铭清的座车车顶狂踩,试图阻止张铭清离开。另据消息称张铭清后脑勺被打,连眼镜都被推飞了出去。而台湾民进党立委叶宜津在立法院公然叫嚣,对敌人不必客气。 回想前几年多次来大陆访问的原国民党主席连战,以及宋楚瑜、郁慕明等访问大陆各地时,大陆国人给予的高规格礼遇。而今的台湾台独分子给中国海协领导人的这种礼遇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这还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吗? 我们不禁要问:台湾人为何这么仇视中国大陆民众呢? (转载)张铭清被台独分子推倒追打眼镜飞出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撰稿人周先报道 : 据台湾中天电视台 21 日报道,抵台进行学术交流的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 21 日上午在台南市安平古堡参观时,被绿营支持者推倒在地,当张铭清准备乘车离开时,有 台独 分子甚至跳上张的座车车顶狂踩,试图阻止张铭清离开。另据台湾 TVBS 电视台消息,张铭清后脑勺被打,连眼镜都被推飞了出去。 台独分子的暴力行径竟然得到民进党的鼓励,民进党立委叶宜津在立法院公然叫嚣,对敌人不必客气。 台当局 行政院长 刘兆玄在第一时间接获通报后相当震惊,公开谴责暴力。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则表示,任何民主社会都不允许暴力。
个人分类: 我的评论|361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