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英语诗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英语诗歌里的" 节”、“行”和“音节”
热度 1 duke01361 2014-7-31 21:19
英语诗歌里的 节”、“行”和“音节” 英语诗歌的 节”、“行”和“音节”决定了一种诗歌的“格式”(form)。 英语诗歌的“节”和“行” 在英语诗歌里, “节”(Stanza)类似于散文中的“段落”,是由相似内容的语句以行的形式呈现,行内有元音数目限制,行末含有“韵律”词。 “节”一般被视为一首诗的一个亚单位,一般情况下,一首诗至少由两节组成,当然,有的诗可以含有很多节。一般而言,诗歌的“节”规范了诗歌的格式/形式。 英语诗歌的“行” 英语诗歌中的节所含有的 行数(line)不同,大多数情况下节内的行数相同或相当,比如,如果一节内含有四行,那么就成为“四行诗”(Quatrains),“4行”类似于中国律诗中的“绝句”(五言或七言,4行,押韵),比较著名的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还有意大利的版式),十四行诗(Sonnet)由4节组成,前三节各含有4行,末节则含两行,因此总共由14行组成;与此类似的还有非常固定的形式,比如“六节诗”(sestina),每首6节,每节6行,另外附加3行,共39行。 英语诗歌的“节”不但在形式上相对独立,其内容和韵律也可以相对独立 英语诗歌的“行”中的“音节” 英语诗歌每一行中含有的“音节”(meter)个数是有规定的,所谓音节是指口语的一个单位,由一个不间断的音构成。该音可由一个元音、双元音和单音节辅音单独构成,也可由一个或多个辅音在前面提到的语音的任一个后面或前面与其共同构成。如果一行内含有5个音节,则为“五音节”( pentameter),6个音节则为“hexameter”,以此类推。 比如:以下为3音节的诗句 When here // the spring // we see, Fresh green // upon // the tree. 如果一首诗歌含有3个节,每节4行(行末押韵,行间可押同韵A,也可以押不同的韵B,也可以在行中押韵),1行含有4个音节,2行含有5个音节...等等 ,那么这首英文诗歌的格式(Form) 则为,3节,4行,AA..押韵,音节为45... 比如雪莱的诗 Hymn to Intellectual Beauty 7节,每节音节(meter) 555564444445; 每节押韵ABBAACCBDDEE A:1Power,4flower,5shower; B:2visiting,3wing,8evening;C:6glance,7countenance; D:9 spread,10 fled; E:11 be, 12 mystery By Percy Bysshe Shelley 1节 The awful shadow of some unseen Power Floats though unseen among us; visiting This various world with as inconstant wing As summer winds that creep from flower to flower; Like moonbeams that behind some piny mountain shower, It visits with inconstant glance Each human heart and countenance; Like hues and harmonies of evening, Like clouds in starlight widely spread, Like memory of music fled, Like aught that for its grace may be Dear, and yet dearer for its mystery. 第2节押韵形式依然是ABBAACCBDDEE Spirit of BEAUTY, that dost consecrate With thine own hues all thou dost shine upon Of human thought or form, where art thou gone? Why dost thou pass away and leave our state, This dim vast vale of tears, vacant and desolate? Ask why the sunlight not for ever Weaves rainbows o'er yon mountain-river, Why aught should fail and fade that once is shown, Why fear and dream and death and birth Cast on the daylight of this earth Such gloom, why man has such a scope For love and hate, despondency and hope? 3节 第3节押韵形式依然是ABBAACCBDDEE No voice from some sublimer world hath ever To sage or poet these responses given: Therefore the names of Demon, Ghost, and Heaven, Remain the records of their vain endeavour: Frail spells whose utter'd charm might not avail to sever, From all we hear and all we see, Doubt, chance and mutability. Thy light alone like mist o'er mountains driven, Or music by the night-wind sent Through strings of some still instrument, Or moonlight on a midnight stream, Gives grace and truth to life's unquiet dream. 4节 Love, Hope, and Self-esteem, like clouds depart And come, for some uncertain moments lent. Man were immortal and omnipotent, Didst thou, unknown and awful as thou art, Keep with thy glorious train firm state within his heart. Thou messenger of sympathies, That wax and wane in lovers' eyes; Thou, that to human thought art nourishment, Like darkness to a dying flame! Depart not as thy shadow came, Depart not—lest the grave should be, Like life and fear, a dark reality. 5节 While yet a boy I sought for ghosts, and sped Through many a listening chamber, cave and ruin, And starlight wood, with fearful steps pursuing Hopes of high talk with the departed dead. I call'd on poisonous names with which our youth is fed; I was not heard; I saw them not; When musing deeply on the lot Of life, at that sweet time when winds are wooing All vital things that wake to bring News of birds and blossoming, Sudden, thy shadow fell on me; I shriek'd, and clasp'd my hands in ecstasy! 6节 I vow'd that I would dedicate my powers To thee and thine: have I not kept the vow? With beating heart and streaming eyes, even now I call the phantoms of a thousand hours Each from his voiceless grave: they have in vision'd bowers Of studious zeal or love's delight Outwatch'd with me the envious night: They know that never joy illum'd my brow Unlink'd with hope that thou wouldst free This world from its dark slavery, That thou, O awful LOVELINESS, Wouldst give whate'er these words cannot express. 7节 The day becomes more solemn and serene When noon is past; there is a harmony In autumn, and a lustre in its sky, Which through the summer is not heard or seen, As if it could not be, as if it had not been! Thus let thy power, which like the truth Of nature on my passive youth Descended, to my onward life supply Its calm, to one who worships thee, And every form containing thee, Whom, SPIRIT fair, thy spells did bind To fear himself, and love all human kind.
个人分类: On Culture|14337 次阅读|3 个评论
从一首英文诗歌的翻译看中文之美与严谨(之难)及该诗歌作者
热度 1 maqingping 2014-3-15 21:34
在微信上流传一篇以一首英语诗歌的中文翻译版本的多样化来赞美中文的文章。 英文原文为: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中文翻译有下列版本 1. (普通版): 你说你爱雨, 但当细雨飘洒时你却撑开了伞; 你说你爱太阳, 但当它当空时你却看见了阳光下的暗影; 你说你爱风, 但当它轻拂时你却紧紧地关上了自己的窗子; 你说你也爱我, 而我却为此烦忧。 2. (文艺版 ) : 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 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 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 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 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 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 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 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 3. ( 诗经版 ) : 子言慕雨,启伞避之。 子言好阳,寻荫拒之。 子言喜风,阖户离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4. ( 离骚版 ) : 君乐雨兮启伞枝, 君乐昼兮林蔽日, 君乐风兮栏帐起, 君乐吾兮吾心噬。 5. ( 七言绝句版 ) : 恋雨却怕绣衣湿, 喜日偏向树下倚。 欲风总把绮窗关, 叫奴如何心付伊。 6. ( 七律压轴版 ) : 江南三月雨微茫, 罗伞叠烟湿幽香。 夏日微醺正可人, 却傍佳木趁荫凉。 霜风清和更初霁, 轻蹙蛾眉锁朱窗。 怜卿一片相思意, 尤恐流年拆鸳鸯。 严格地讲,虽然上述译文都很美,但是没有一个准确翻译了最后一句的英文原意(“这是在你说你爱我时我感到害怕的原因” 或“你言行相反的这些做法是在你说你爱我时我感到害怕的原因”)。上述译文中最接近原文的普通版“ 你说你也爱我,而我却为此烦忧”中,“此”指的是“你说你也爱我”,还是 你言行相反的这些做法?这一版本也未明确表达出“你言行相反的这些做法是在你说你爱我时我感到害怕的原因”。 文艺版和七律压轴版过度发挥,与原诗相差太大。诗经版、离骚版和七言绝句版比文艺版与七律压轴版接近原意,但对最后一句的翻译不如普通版。 文学翻译中多少偏离原文本意一点不是大问题,可能还会让译文比原文更美。对许多中文读者来说,即使他们能读英文,朱生豪译的中文莎士比亚剧作可能比莎士比亚原文更美。对于诗歌,我们可以称赞中文的朦胧美、含蓄美,意在已言未言之间。我们还可以欣赏中文的形式美、韵律美。当我们表达需要严谨的内容时,朦胧美、含蓄美就可能由优点变为缺点。 语言学上有分析语和综合语的分类。分析语靠词汇在句子中的位置表达词汇在句子的作用,从而准确传递句子的信息;综合语靠词汇的变形表达词汇在句子的作用,从而准确传递句子的信息。汉语几乎是完美的分析语,词汇没有变形,完全靠其位置表达词汇在句子的作用。因此,含义明确严谨的完整句子在汉语中很难构成,我们往往需要用几句话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欧洲语言的一个含义明确严谨的长句。汉语中写长句子,经常或是可有歧义,或是冗繁不合汉语习惯。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想谈谈有些相对论拥护者对相对论的错误认识,未仔细考虑便用了题目“ 拥护 相对论观点中的 常见 错 误”。有些读者把题目读作 “ 拥护( 相对论观点中的 常见 错 误)”,而我的本意是 “( 拥护 相对论观点)中的 常见 错 误”。我在这里借用数学中的规则,括号内为优先结合在一起的句子成分。虽然从常识上讲,我不会拥护 错 误,因此 “( 拥护 相对论观点)中的 常见 错 误”应该是正确的读法,但是从结构上看,读作 “ 拥护( 相对论观点中的 常见 错 误)”也是可以的。相对论反对者对相对论也有错误认识,如果写文章谈相对论反对者的错误认识,题目“反对相对论观点中的一些错误认识”也会出现有歧义的两种读法,“((反对相对论)观点)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和“ 反对((相对论观点)中的一些错误认识)”。 爱克 曼在 《 歌德谈话录 》中 提到歌德称赞德语的表达能力。虽然语言学家常常认为现代德语应算作分析语,但是其 综合语成分还是很高的,其词汇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基本不依赖于词汇在句子中的位置。这样长句子就不容易产生歧义。英语比德语更接近汉语,综合语的成分更少。不过与大多数欧洲语言一样,英语中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为严谨表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汉语要在符合汉语习惯的情况下严谨表达同样含义,则需要用几个句子来完成。不少现代译著常见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欧式句型,且未达原意。翻译欧洲语言原著,需要把欧式长句译成几个汉语句子。这里欧洲语言原著应读(欧洲语言)原著,而不是欧洲(语言原著)。汉语中没有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难以写出严谨、不产生歧义的长句子。而写几个句子来严谨表达又往往显得繁复,并且不少现代译者缺乏重新组织几个汉语句子以准确表达欧洲语言长句的语言造诣,因此,能读外文原著的读者常常发现现代汉语译著比原文更难理解,有些句子不知所云。汉语的优势似在朦胧之美,可豪放,可含蓄,传意传神在已言未言之间,却不是表达严谨概念和思想最有效率的语言。 这首英文短诗虽不押韵,但读起来很流畅。中文网上有人怀疑这诗不是英语作者所为,而是华人所作。我不禁想查一下到底谁是作者。首先查到的是土耳其语与英语的对照版( http://www.turkishclass.com/poem_136 ),列为轶名诗人之作: Yağmuruseviyorum diyorsun, yağmur yağınca şemsiyeni aıyorsun... Güneşi seviyorum diyorsun, güneş aınca glgeye kaıyorsun... Rüzgarı seviyorum diyorsun, rüzgar ıkınca pencereni kapatıyorsun... İşte,bunun iin korkuyorum; Beni de sevdiğini sylüyorsun... 互联网上有人认为这首诗原作为土耳其语,因为土耳其语版本是押韵的。但也有人指出土耳其语版本押韵是由于土耳其语语法把动词放在最后,并且动词有同样后缀。英文网上不少网站认为作者是 Bob Marley ( 鲍勃 · 马利, 1945 年 2 月 6 日 – 1981 年 5 月 11 日 ),牙买加歌手和歌曲作者,他在欧美流行音乐及摇滚乐领域有巨大的影响。对 Bob Marley 音乐特别熟悉的人否认其作品中有这首诗。有网友说 Bob Marley 在电影中说过这些话。 互联网上可查到 Qyazzirah Syeikh Ariffin 在 2011 年 11 月 13 日贴出的 4 首诗中包括这首 “ I am afraid ” ( http://www.poemhunter.com/poem/i-am-afraid-12/ ) 。其他三首为 “ Black locks ”, “ Light after darkness ” 和 “ Roses of Medina ” 。网上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源自法国诗人的作品。其中一位是 Jean Cocteau ( 让 · 谷克多, 1889 年 7 月 5 日 - 1963 年 10 月 11 日) ,法国诗人、画家、作家、电影导演,其原诗为 Tu dis que tu aimes les fleurs et tu leur coupes la queue, Tu dis que tu aimes les chiens et tu leur mets une laisse, Tu dis que tu aimes les oiseaux et tu les mets en cage, Alors quand tu dis que tu m’aimes, moi j’ai un peu peur. 你说你爱花,你将花从枝上剪断, 你说你爱狗,你给狗套上锁链, 你说你爱鸟,你把鸟关进笼间, 唉,当你说你爱我,我有点害怕不安。 另一位是 Jacques Prévert ( 1900 年 2 月 4 日 - 1977 年 4 月 11 日) ,法国诗人和电影剧本作家。其原诗为 AIMER Tu dis que tu aimes la pluie, et tu fermes la fenêtre. Tu dis que tu aimes les fleurs, et tu leurs coupes la queue. Tu dis que tu aimes les poissons, et tu les pêches et tu les manges. Alors quand tu dis que tu m'aimes, j'ai un peu peur. 爱 你说你爱雨,你把窗紧关, 你说你爱花,你将花剪断, 你说你爱鱼,你捉鱼做美餐, 唉,当你说你爱我,我害怕不安。 上面的两首中文译文是我随手译的,仅供参考。法文原诗不押韵,我按汉语诗习惯加上韵。虽然英语原诗也不押韵,但是微信所传各翻译版本除普通版外都押韵,说明汉语诗读者认为诗应该押韵。两首法文诗句子或句式完全相同,我有意将第二首的句子译得简短。第一首的句子也可以译得简洁一点 你说你爱花,你将花剪断, 你说你爱狗,你给狗套锁链, 你说你爱鸟,你把鸟关笼间, 唉,当你说你爱我,我害怕不安。 汉语语言在给同一含义句子增加无多少信息的文字等方面上的灵活性是欧洲语言无法比拟的,加几字或减几字对句子意思影响不大。上述译文可以再简化为: 你说你爱花,你将花剪, 你说你爱狗,你拴狗链, 你说你爱鸟,你把鸟关, 唉,你说你爱我,我不安。 用汉语很容易写回文诗,欧洲语言基本上写不出汉语意义上的回文诗。没有中文作者认真去写中文 palindrome ,如果想写应该也不难。英语 palindrome 指的是从前到后读与从后到前读是一样的。例如, A man, a plan, a canal, Panama ,不过 英语 palindrome 中 词汇字母一般必须重新组合才行。英语很难写出四行意义相关的palindrome句子形成一首诗。经济学上讲 trade-off ,没有免费午餐,汉语很难在每个方面都胜过欧洲语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欧洲语言作为文学语言可能效率输于汉语,在表达严谨概念和思想时欧洲语言效率胜过汉语。 JeanCocteau 和 JacquesPrévert 的这两首诗太相似,不可能都是原创。我对两人的作品都不熟悉,没有时间核对。也有可能两人都没写过此诗,网上有关上述法文诗的作者信息不确切。如果上述法文诗确为 Jean Cocteau 或 Jacques Prévert 所写, Qyazzirah Syeikh Ariffin 很可能参照了 Jean Cocteau 或 Jacques Prévert 的诗。
个人分类: 语言文学|1798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三位写英语诗歌的华裔女诗人
热度 1 Wuyishan 2013-10-30 06:45
三位写英语诗歌的华裔女诗人 武夷山 Creative Writing 杂志 2013 年 7 月号发表了香港大学艺术学院 Agnes S. L. Lam 和 Kelly Y. N. Tse 合写的文章, Poetic lives: The EnglishExperience in Asia ,该文分析了 5 位写英语诗歌的亚裔诗人的成长历程,其中 3 人是华裔,另外两人分别是 1945 年出生于菲律宾马尼拉的 Alfred Yuson 和 1937 年出生于印度拉合尔、现居英国的 Keki Daruwalla ,都是男士。 Iris Fan (博主:中文名樊星) 1985 年出生于西安,大学是英语文学专业, 2007 年去澳门读“英语研究”硕士学位, 2009 年发表第一部诗集 Lost in the Afternoon. (博主发现,她在豆瓣网有一个家园(但我不敢绝对保证是同一人),里面有些中文文字,比如以下链接是她的一首英译中的诗歌, http://site.douban.com/124648/widget/articles/4808400/article/14329825/ 。) Jennifer Wong (博主:中文名王詠思) 1978 年生于香港,读的中文小学,英文中学,在牛津大学获得英国语言与文学硕士学位。她的第一部诗集 Summer Cicadas (夏蝉)发表于 2006 年。目前她居住在英国,是自由撰稿人。 (博主:她的第二部诗集 Goldfish (金鱼)已于今年出版。) Heng Siok Tian 1963 年出生于新加坡,只在小学三四年级学过一点中文,基本受的是英文教育。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文学与语言学”学士学位及文学硕士学位。她有三部诗集,第一部发表于 1993 年, Cross the Chopsticks ;第二部发表于 1999 年, My City , My Canvas (我的城市,我的画布);第三部发表于 2004 年, Contouring 。 2000 年,她参与了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活动。目前她在新加坡任英语教师。 (博主:其实 Heng Siok Tian 在 2011 年又发表了两部诗集,分别是 Is My Body a Myth 和 Mixing Tongues 。按照当地华人姓名的英文拼写习惯来倒推,她的名字可能是“王淑恬”或类似发音的其他字。)
个人分类: 东鳞西爪|642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