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技创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钱学森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panfq 2009-12-2 16:29
人民日报 : 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 2009 年 11 月 05 日 08:44:35  来源: 人民日报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11~2009 )。 中新社发 高延智 摄 整 理者注: 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 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那是于 2005 年 3 月 29 日 下午在 301 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 人才培养问题 。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最近我读《参考消息》,看到上面讲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情况,使我想起我在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 我是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去美国的,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麻省理工学 院在当时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觉得没什么,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其实这一年并没学到什么创新的东西,很一般化。后来我转 到加州理工 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 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 在这里, 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 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 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我记得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的老师冯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 good idea ,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 good idea 。所以马上就有人说: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 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 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 。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 物理学 的前沿,原子、原子核理论、核技术,连原子弹都提到了。 生物系 有摩根这个大权威,讲遗传学,我们中国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就是摩根的学生。 化学系 的课我也去听,化学系主任 L 鲍林讲结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前我们科学院的院长卢嘉锡就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进修过。 L 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也不排斥。他比我大十几岁,我们后来成为好朋友。他晚年主张服用大剂量维生素的思想遭到生物医学界的普遍反对,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和整个医学界辩论不止。他 自己就每天服用大剂量维生素,活到 93 岁。 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决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 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 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 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过去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 权威辩论的 情况,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那时,我们这些搞应用力学的,就是用 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 问题。所以人家又管我们叫应用数学家。可是数学系的那些 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我们这些搞工程数学 的。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有一次,数学系的权威在学校布告栏里贴出了一个海报,说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理论数学,欢迎大家去听讲。我的老师冯卡门一看,也马上贴出一个海报,说在同一时间他在什么地方讲工程数学,也欢迎大家去听。结果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这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 学术风气,民主而又活跃 。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大开眼界。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 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 。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卡门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这方面你比我强。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的良好条件。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 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 ,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 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光是为中国就培养出许多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家桢、郭永怀等等,都是加州理工学院出来的。郭永怀是很了不起的,但他去世得早,很多人不了解他。在加州理工学院,他也是冯卡门的学生,很优秀。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发现他聪明极了。你若跟他谈些一般性的问题,他不满意,总要追问一些深刻的概念。他毕业以后到康奈尔大学当教授。因为卡门的另一位高才生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 组建航空研究院, 他了解郭永怀,邀请他去那里工作。郭永怀回国后开始在力学所担任副所长,我们一起开创中国的力学事业。后来搞核武器的钱三强找我,说搞原子弹、氢弹需要一位搞力学的人参加,解决复杂的力学计算问题,开始他想请我去。我说现在中央已委托我搞导弹,事情很多,我没精力参加核武器的事了。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郭永怀。郭永怀后来担任九院副院长,专门负 责爆炸力学等 方面的计算问题。在我国原子弹、氢弹问题上他是立了大功的,可惜在一次出差中因飞机失事牺牲了。那个时候,就是这样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把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搞起来的。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 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 。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这是我感受最深的。回国以后,我觉得国家对我很重视,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钱学森,国家才会有大的发展。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 学创新精神。我 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 我今年已 90 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 涂元季 顾吉环 李明整理 )
个人分类: 科学与技术|2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关“科技创新案例”的目录
icstu1 2009-11-28 09:46
科技创新案例的目录 科技创新案例的目录
个人分类: E 请教专家看法和学习的访谈|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向世界水平看齐是一句落后的口号
accsys 2009-11-18 09:57
在科技界,由著名学府提出的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是先进的口号,还是落后的口号?仔细琢磨,这不是一句先进的口号。所谓的看齐决没有超越的意思,这不符合改革创新科技创新的精神。 有大志的落后者追赶先进,目的是要超越先进,而决不是要把赶上先进,就做为了自己的满足。中国的科技事业如果只满足于跟世界先进水平一样,那一定是勇气不足的表现。记得计算机界李国杰院士说过笑话,有人说赶上世界水平只要三个月。他那里说的三个月是指仿造。 在科研的道路上,不能不说仿造是一种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的捷径,因为这样就可以更快地学到别人先进的东西,甚至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但,决不能将仿造的途径,吹捧为科技创新的捷径。科研的精神虽然也包括学习先进,但是,科研精神最重要的是超越先进,使自己成为更先进。 科技创新精神的要点是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敢于去解决先进们尚没有解决,甚至是尚不敢解决的问题。当然,这需要一定的基础,不然就是瞎狂。怀疑一切是不可取的思维方式,但不敢在科研的道路上放开眼量,不敢向艰难的问题挑战,不敢发表新思想,那也不是创新应有的态度。 面对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计算机科技界,提出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的口号,不足以振奋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斗志,不能够急促计算机界的创造性,更不能够飞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当然也不利于强国。面对我国计算机界的科研工作者,我最想要说的一句话:不要小看了自己! 过去有人批判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也许流漏出一些无端地排外情绪。在科研的道路上,不学先进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但是,在学习先进中不去追求自己,不积极地提倡创新,不努力地挖掘自己的新思想,新方法,那是科研愚昧症的表现。我们的舆论,我们的学刊,都应该积极呼吁创新的精神,促进创新精神的快速发展。 争论和辩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表现,别的刊物我了解的不多,就国内计算机界的刊物来说,近些年来很少有讨论或争论的文章发表了。很少见到我们自己有创意的新思想,新观点的文章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我们不自信的表现。不是中国人没有创新意识,而是我们敢不敢将新的观点,见解,论题拿出来发表。有些文章也许我们拿不准,但拿出来讨论,这也是促进科研的一种办法。不要将计算机的核心期刊办成一种谋职求财求名誉求资本的地方,要将刊物办成吸引科研工作者发表思想,探讨问题,交流体会,促进科研,求新,求变,促进创新发展的学术刊物。有些编审,接到论文先查国外有没有,而很少看作者是否确有己见,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讨论,探讨。 现在计算机科技文章的格式已经成了定式:第一,国外某某提出什么问题;第二,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何见解;第三,我们做了哪些工作;第四,我们的贡献如何如何。这是一种我国研究生式论文,是一种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式论文,这只是一种学习式的论文,而不是创新式的论文。 创新式的论文应该是:第一,国内外某方面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第二,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和方法;第三,我们如何解决问题的,在这方面做出了什么成就;第四,评价成果作用和发展方向。 当然,科技创新,说起容易,做起难。但,正是因为艰难,才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斗志,不然我们还搞什么科研! 面对我国计算机科研界,我还是觉得需要提倡狂人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目前是求稳有余,而霸气不足。特别是在世界计算机界遭遇难题的时刻,敢于向前,敢于否定,敢于提出新的思想方法,不被当今的市场所左右,这才是应对计算机科技挑战的态度。 2009-11-18
个人分类: 随笔|4255 次阅读|3 个评论
计算机科技创新需要狂人思维模式
accsys 2009-11-11 11:26
计算机科技创新需要狂人思维模式 世界级创新的科技发明,开始总是不被人认同和理解,这是正常的事情。许多大科学家出道之初,周围的人常称其为狂人,对其狂言常有痴人说梦之说。不是吗?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当然,不是所有的科技狂人都会是成功者,但,他们的思维模式,却是我们搞创新之人需要借鉴的。 科技狂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经常问为什么?和不这样可以吗?两个问题。为什么体现了对真知的求索,不这样可以吗正是创新发明的开始。为什么对人类有大贡献的科学家,在他们初出茅庐的时候,都常被说成是狂人、痴人?这主要来自人们的惯性思维模式。惯性思维搞科研,只会在学术界产生一些推波助澜者,而不会产生新的领军人物。 我国计算机科技长期落后,除了环境条件的因素之外,缺乏大胆的狂人精神也是重要的因素。以往有人如果说:我要制作一台计算机,一定会被人们看成痴人、狂人。这是因为当时我国根本不具备生产计算机的条件,更何况个人。而今,个人设计制作计算机的环境条件已经成熟,如果再有人这么说,此乃大志之向也。 如今,计算机技术市场如此成熟,何以非要自己花费力气?众所周知,计算机是财富,更是人类力量的体现。当今世界可以说,谁掌握了计算机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世界。为此,我们一定要掌握计算机的核心技术。 跟着别人后面,学习人家的技术模仿,不能说不是一条迅速赶上先进的捷径。然而,要超越先进,必须要有自己的绝活!计算机作为一门集人类知识之大成的学科,确实,要有所创新不太容易。但是,有雄才大略者,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就会放开狂想,秉承狂人思维模式,我深信这样的人一定会取得灼人业绩。 请不要受国外计算机商界的忽悠。所谓的定式、规范、模式等,都是为等闲之人设计的,而大志者,需反其道而行之,不倦求证,一定会有超越世界级权威的可能。 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现在使用的计算机,都必需要安装操作系统,这是外国人定制的模式,因而他们率先制作了操作系统软件,占领了计算机市场,挣钱不说,进而将用户都控制起来了。操作系统的存在,似乎已经被他们打造成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计算机多程序执行,并非一定要用操作系统调度,也并非要将所有的程序,都放在一个内存中,好让操作系统费力地进行存储管理。笔者设计制作的动态计算机核心,就无需大管家操作系统的存在,程序能够自动在多个处理器上调度执行。因而我敢狂言:无所谓现代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会更美好。 不论别人如何评论,我自己清楚,这是我学习狂人思维模式的结果。无论单处理器计算机还是多处理器计算机,都可以抛弃软件管理程序存储和程序调度的模式,也就是可以放弃现代操作系统管理一切的理念。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必需从根本上改变已经存在的,别人设计好的计算机基本层次的硬件结构,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去设计多程序执行的环境,设计全新的运行方式,从新设计指令系统,这样我们才会有可能获得一片全新的天地。 操作系统必需管理一切的思维模式,随着片上多核、片上多处理器时代的到来,就要终结了。国外的厂商们为了市场的需要,不可能很快放弃这种模式。何况他们也没有放弃操作系统该怎么作的经验,这就是说,在片上多核、片上多处理器领域,理论上解决问题的研究, 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问题是看谁跑得快了。 我并不提倡盲目的轻狂,但很想敬告那些按部就班,兢兢业业搞计算机科研的学者、专家,在计算机大变革的关头,勇敢地运用一点狂人思维模式,不辞辛苦,从根上挖掘,我们就会打破西方垄断计算机业界的一统天下。 今天是光棍节,这些话就献给计算机科研战线的光棍们吧。 2009-11-11
个人分类: 未分类|60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民间科研狂人一点宽松环境
热度 1 accsys 2009-11-10 19:27
大的科研成果往往出于民间,因为民间的研究人员一般都是在巨大的兴趣驱使下工作的,对这些人真正可以用一个狂字来形容他们。科研狂!工作狂!正是这些狂人,痴人,常给我们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 我已经退休。然而我所研究的计算机设计制造的实施,却是刚刚开始。特殊的历史一般总会造就特殊的人,我也应该算作其中的一个吧。 我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书,在经济类大学理所当然应该搞经济,可我却偏偏爱上了计算机理论,二十多年一直琢磨着,怎样自己能够设计制造一台计算机。由于早期的计算机制造是一个十分复杂庞大的工程,特别是工艺要求极高,连我国都没有一家能够制造计算机的工厂,何况是我个人的遐想呢。 事态的变化,常使人始料不及。当我接触到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接触到可编程芯片CPLD/FPGA的时候,一下子使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变成了完全可以实现的现实。2006年我以自己的力量,自己动手设计CPU和制造了一台教学计算机,这台计算机虽然只组织在一块电路板上,然而不是传统的单板机,而是一台所有器件都是自己从新设计的通用计算机(见图片)。这台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样样俱全,能够通过8位的开关组,将预先编写好的用户程序,送到计算机内存执行。在程序执行中能够通过开关或按钮,实现人机交互,程序运行的结果会通过液晶屏或发光二极管及数码管表示出来。 这台计算机使用我自己设计的操作系统,不但能够解决程序装填,启动执行,而且能够处理中断,能够以虚拟存储分页的方式运行任何超长的用户程序。 使用这台教学计算机,不仅能够深刻实际地理解计算机的结构,而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理论和方法,为学生快速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知识,创造了方便直观的条件。运用这台计算机,不仅能够进行计算机组成原理和体系结构一类硬件课程教学,而且能够进行汇编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设计、编译原理等方面的软件课程教学,形式内容简单,但表达的理论意义深刻。以我个人制作计算机的实例,说明个人设计制作计算机的时代已经到来。 针对片上多处理器CMP,我研制了动态核,并下载到到Altera公司的DE1电子电路开发板上,进行了6程序同时运行,自动调度的检测,其调度效率要远远高于SMP结构的计算机,原因是这个计算机中程序并行执行,根本不需要操作系统一类的系统软件管理,各程序到多个处理器上运行,完全靠硬件逻辑电路管理。程序转移运行的速度,至少要比SMP结构的多处理器计算机提高上千倍。 动态核结构的计算机设计的成功,彻底动摇了必须通过操作系统来管理程序运行的理论,也抛弃了现代操作系统的处理机管理和内存管理不可缺少的功能定式。以动态核与关系总线组织的计算机,可以克服单处理器计算机转向多处理器计算机,碰到的许多不可逾越的困难。动态核结构即可以组织大型的多处理器计算机,又可以组织成像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这样的更小型计算机的核结构,能使这些产品在效率上获得巨大地提升。对于动态计算机,我在2006年4月10日,以一种PU-MU-CHL结构计算机核心设计为题,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在2009年5月27日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眼看我的发明不能够运用于多处理器计算机的进一步设计,我很着急,因为要将动态核结构的多处理器计算机完善化,推向应用,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动态计算机是一种完全创新形式的CMP,在国内实现商业投资基本没有可能。我又不想将这项发明弄到国外发展,所以寻求国家基金资助,就成了我唯一的希望和依赖。我相信我的发明,肯定会成为我们摆脱在世界计算机界落后的困境。 不幸的是今年以我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动态计算机的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首轮就被把门的审批专家给砍掉了。为此我二闯科技部,努力想与专家们争辩一番,目的想向他们解释一下这项目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然而我无论如何也没法见到专家们。最后我去找最高层的专家,三位专家我只有幸只见到邬贺铨工程院副院长,另外两位专家至今没有能够见面。 几年的周转,我见过许多在计算机界有影响力的人物,然而,没有人能够深刻说明或反对我的发明。其实我已经看出来了,多数人都没有进入这个领域,这是一件使我感到窝心的事情。也许我的发明不太符合潮流,翻开评审的项目目录,多数都是承接国外的研究题目在作。我时常想,要是国外有什么人研究这个题目就好了,可这样一来我的发明还有什么意义? 通过申报国家基金,让我感悟很多,最重要的感悟是国家可否给民间的科研人员一个宽松一点的环境,使他们仅以兴趣支撑的研究工作,能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在需要的时候,能得到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对于他们的独特研究,最好设法能够给一个说服审批专家的机会,让他们好好地解释一下自己研究题目的意义和成果,在这方面花费一点时间和精力,一定会很值得。 大的科研成果往往出于民间,因为民间的研究人员一般都是在巨大的兴趣驱使下工作的,对这些人真正可以用一个狂字来形容他们。科研狂!工作狂!正是这些狂人,痴人,常给我们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超越别国,有更大的发展,科技创新必不可少。国家能否在一般正当的渠道之外,设立确有创新的民间科技创新研究的个人基金,设法多注意那些民间的狂人,在他们需要国家支持的时候,适时地支持他们一下,这很可能让我们的国家,再次获得更多的,如四大发明一样的科学美誉。 2009-11-9
个人分类: 未分类|6797 次阅读|16 个评论
科技创新项目
rexlee 2009-11-1 21:46
今天,北京下了场雪,清晨映入眼帘的是白色和纯洁,下午,冬日暖阳,世间的凡尘也被一番洗涤,晚上,和参加科技创新项目的朋友们聚了个餐,到此为止,科技创新项目已经落下帷幕,一切又都是崭新的。 (宣传海报:大家还调侃科研中超女) 整个活动,大概一个月吧,十一回来到如今的十一月初。过程中有快乐,也有痛苦,有争吵,也有和谐,有兢兢 战战,也有得意洋洋。也算是一个丰富的回忆。 团队 我们最终拿到最佳团队的安慰奖,也算是对我们努力的一种慰藉吧。不过,就如刘前老师所说,纳米中心要讲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真正还是看学生们能够进行交叉学科的合作。从研一开始,就和田野想一起参加科技创新项目,当时想的是将表面等离子共振和电子单自旋结合起来,不过想法很不成熟。今年,正好有一个合适的项目,首先制备复杂的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将其当做器件,来进行光电性能研究。在讨论过程中,彼此间又有一些新的想法,譬如将杂化结构进行CVD方法生长碳纳米管或者其他的半导体纳米线,以及最后的器件可以当做是一种新的测试纳米材料电学性能的方法。很久没有这种思想碰撞的成就感,特别开心。当然,和团队中的其他组员也有一些合作,不过由于学科背景差不多,细节方面的关注颇多。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三位指导老师。很感谢他们。虽然他们不会具体指导我们的细节,但是他们在宏观上的指导和对我们参与活动的支持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导师在以色列开会也会发邮件来询问进展事宜,吴老师着重于对整个项目立意上的引导,不断地提醒我们要从一个制高点来进行思考,这对我的影响也颇大,刘老师交流过两次,但是每次都是表达了对我们全力支持的态度,让我们享受过程,结果不是最重要的。 (项目申请书) 想法 我觉得我们的想法很不错。但是,从整个预答辩和正式答辩,老师们都表达了立意很好,但是可行性不高的态度。哎,搞的我现在还不能有个清醒的认识。不知道我还觉得这是一个好想法? 对于纳米粒子的研究体系,从最开始的球状颗粒,慢慢到形貌可控,再到杂化结构,那么以后研究的对象应该就是形貌可控的杂化结构吧。且对于各种应用,形貌可控的杂化结构也是有着很大的优势。应该这一点不错吧。 找到一个还算可以的切入点来进行形貌可控的杂化结构的研究,应该也能为其增砖添瓦吧。 现在特别乱,对于项目的意义,在两个权威老师的可行性不高的评价下,都没有进行下去的勇气。继续走,还是停下来,这是一个问题。应该还是会继续吧,以我的性格,一般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至少会先把自己能掌控的前半部分做个明白。 (主要内容) 活动 这是一个活动,和平时参加的社团社会活动不一样,带有科研性质,也算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第一次写项目申请书,结果是被任老师当做典型进行点评,不过这典型是错误。之后的修改,从格式,到内容,再到表达方式,来来回回差不多有近十次,再加上电脑打开有参考文献的WORD文档特别慢,整个过程是相当的痛苦,比写一篇英文文章还郁闷十倍。 这也算是第一次在纳米中心的公开场合进行演讲。不过貌似一点都不紧张。可能与最近的一些培训和导师组内的严格要求有关吧。虽然自我觉得表达不是特清楚,也拿了个最佳陈述的安慰奖。 关于讲演,还有个心得,以前一个师兄也跟我说过,事先的准备真的很重要。由于一直坚持做ppt以及收藏和制作些图片,在整个幻灯片的制作过程很顺利,差不多一个晚上就完成初稿。自我感觉也颇为良好。 总而言之,科研活动除了需要一般活动的活力之外,还很需要严谨。 (答辩时的ppt) 不足 简简单单的可行性不高应该是不能概括我们的不足。对于可行性,因为不是最终的开题,应该不是最重要。但是仔细分析,其中有些缺点还真的很值得引起注意。 1.科研中的换位思考:唐老师讲到国外领先的那些课题组,也想到达一样的目的,为什么他们没做或者没做出来。我们关于这一点确实在刚开始想的不多。可能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在于交叉的思维,将三个课题组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吧。虽然科研存在很大的偶然性,现在也不能完全的回答唐老师的话,但是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学着慢慢回答。 2.想法被权威人士质疑了该怎么办?预答辩和正式答辩都遭到了纳米中心某些特定领域的权威大牛的质疑。第一次是唐志勇老师,对于制备可行性的质疑,第二次是孙连峰老师,对于电学测试纳米结构的质疑。其实细想,他们的质疑也不是完全不能回答的,但是两次都犯一样的错误,没能调整好心态,进行讨论,而是坐以待毙。特别是第二次,没能吸取经验。虽然事后,都和这些老师进行了交流,并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且进行了分析,他们也很开心,对于课题的意义进一步的认可,也提出了很宝贵的建议。希望这样的事情不会犯第三次吧。 未来 在谈未来之前,是感谢,此次活动确实历练了很多,虽然结果差强人意,连纳米中心的科技创新支持都没拿到,但是过程是充实的。特别需要感谢三位指导老师,研究生部的老师们,预答辩的评委,正式答辩的评委以及组内的师姐等同学们。 这篇博文是小结,算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对于未来,没有太多的承诺,唯一能做的,就是按要求过好每一天的科研生活。 (明天依旧在路上)
个人分类: 边走边想|5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同工科研究生谈谈如何做研究
热度 9 zoumouyan 2009-10-29 23:00
(本文原发表于科学网/论坛/科研经验栏目,现贴于本人BLOG中,便于交流) 同工科研究生谈谈如何做研究 (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邀请报告, 2009年10月16) 邹谋炎 研究生如何做研究?如何写论文?研究的道路如何走?这个讲座根据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带学生的经历谈一些体会,供同学们参考。讲座中某些建议和例子是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和自动化所研究生提出的,对其他领域的研究生仅供参考。 一、阅读哪些文献 研究生开始研究工作必须从阅读文献开始,通常应该先读综述性论文。 各个领域都有最顶级的综合性学术技术刊物,从中可能找到最权威的综述论文。 电子信息类学生应该翻阅一下 Proceedings of IEEE 过去五年各期。这是本领域中最重要的高级综合性技术刊物,可以帮助你对本领域作全方位的了解。一般只看题目和提要,少数(约 10 %)要看看导言和结论, 10 篇以内需要通篇简读,大致 3 篇以内需要精读。提示:放弃读不懂的题目是懒惰和愚蠢的做法。 信号处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应该翻一翻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过去五年各期。这是适合于本领域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综合性和拓导型刊物。控制、计算机、微波等等各专业都有类似的综合性和拓导型刊物。你需要自己决定翻阅简读和精读的不同情况。一般说,硕士生需要精读的不会超过 5 ~ 10 篇,而博士生需要精读的可适当多一点。以上两类刊物的作用是帮助你对本领域的研究尽快获得较全面的了解。 电子信息领域中的研究者最关注 IEEE Transactions on XXX 中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最好从近一、二年开始查阅。发现有兴趣者,从参考文献回溯过去的源头文章。 IEEE Transactions 类刊物很多,一个专业领域可能要查阅其中的几个刊物。 同时, IEEE 类刊物绝不是全部。还有其他众多领域的刊物、欧洲的学术刊物、科技书籍、专利可能对你有用。如果你的选题方向可以确定,通过网络查询可以帮助你很快地找到有用的线索。中文科技刊物上也能够找到写得不错综述文章,可以在入门期阅读参考。 现在的学术刊物众多,甚至已成灾难。开卷有益的时代早已过去。为了不浪费有限的生命,读书必须有选择。另一方面,一旦发现有兴趣的文章,则必须追根求源。这时,必须注意那些被多篇文章引用的论文或书籍。对这种论文或书籍,力求找到并细读。 二、如何精读文献 精读文献可以先读提要、前言、图表、结论,不急于细读正文。读后好好思考一下,文章作者要处理的是什么问题;他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他得出了什么有意义的结果和结论。通过这些思考,经验丰富的研究者有可能设想出某些处理问题的理论方法,然后再阅读正文,可以比较与作者文中的理论方法有何异同。对大多数研究生,达到这个水准还需要时日,但不妨自我训练一下。这对于提高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对于一些新颖、陌生的论题,任何人都可能出现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如果你认定必须读懂,只有一种办法可以帮你,就是坚持。这种论文可能要反复读多遍。如果你认真思考过,你会发现,几遍以后会豁然开朗。 读懂论文至少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学懂文章在讲什么。 学懂论文至少包括以下两点: l 懂得文章提出的理论方法的关键点,能理解理论的推演过程、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l 能解读论文的理论和实验结果,包括参数的物理含义、对结果的影响规律和极限性质。 如果你读了许多篇文章,都已达到了这一层次,你会发现要形成一个自己的研究题目仍然很困难。因此,作为一个研究者,学懂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你必须逐步进步到 第二层次:对文章进行审视 。为了取得审视能力,你必须收集和细读同一个论题的几篇文章,特别是重要的源头文章。为此,你需要判定文章的重要性,只有重要的文章才值得你去花气力。重要文章不难判定:最多地被引用或思想明显地新颖;作者的背景很强(工作环境和本人基础功底);发表于重要刊物上。不过,这些判据不是绝对的。 可以审视的典型问题例如: l 论文中理论方法成立的条件,理论假定或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有哪些差距; l 论文使用的例子中的参数范围,是否隐含限制,造成限制的原因; l 论文对取得结果描述中隐含的限制、适应范围和困难; l 是否存在其他的理论方法可以达到该文类似、相同或更好的目标; l 论文涉及的机理、理论、和应用的广度,有哪些连带问题。 必须连带若干篇同类的论文一起思考才能审视一篇论文。并且,常常你不得不重复一下论文的推演过程以及所提到的试验或仿真。如果你学会了用审视的眼光去阅读论文和思考问题,可能会发现文章背后作者回避了的问题或未解决好的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更多牵连。事实上,以上列出的问题中,只要发掘出其中一、二个问题,你就可能形成自己的研究题目。有经验表明,一个硕士生如果能完全读懂 3 ~ 5 篇新的重要论文,你的硕士论文选题应该没有困难。这个方法自然适用于博士生。当然,要确定一个博士论文题目需要读懂多一点论文。而要达到优秀博士论文的目标,还需要更多的工作。 在阅读文献时作好笔记可以帮助你整理出要点,加深理解和提高回溯效率。 作阅读笔记是研究人员积累知识的一个基本功,在这方面偷懒的人不大能指望在科学上有重要创新性进步。在阅读文献时顺便记录整理文献目录对将来很有用,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三、对研究生选题的建议 1. 影响论文选题的几个因素 (1) 导师。有导师给你定题是你的运气。不少研究生的导师们忙于自己的工作业务,无暇顾及学生选题,或者感觉从工程性工作中难以抽取出研究题目。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必须自主决策。导师们通常不会着意限制学生选什么题。当然,你的选题越靠近工作越好。聪明的学生会把这种情况看作自由度,选择那些对自己将来发展更有利的题目。 (2) 你所在的环境。选题适应环境(适应导师工作方向、适应所在单位的工作方向)会得到许多便利,如丰富的资源,团体合作和讨论的可能性。 (3) 自己对前景的取向。 将来改行从商、从政:选题对你无太大区别,但要能毕业。 将来走创业之路:选题重要性一般,但要能毕业。注意在论文研究过程中积累几项实际本事(如编程技术、应用软件、 DSP 应用设计、嵌入式和单片机、 VLSI 设计、各种通讯技术、电子设计技术等等)。这一点对所有研究生都有重要意义。 将来继续走研究之路:选题对将来的研究路子可能有影响。 (4) 选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任何一个研究人员必须考虑其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要研究生按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来决定选题不是很现实,但可以作为选择题目的参考因素。 对所有研究生,选题对将来的工作可能会产生影响,但不会是决定性的。研究生论文选题合理的原则是:能够导致一个可实施的研究过程,导致一个能够包含创新性的研究结果,导致一个能够获得良好成绩的毕业论文。特别要忌讳不切实际、不可操作的想法(例如缺乏物理概念和缺乏数学支持),忌讳规模大、涉及面宽、环境资源不足的选题;当然也要避免过于平庸、难以发生创新性的选题。 如果得不到导师给的题,题目可以从阅读文献资料获得。这是国内外所谓自由研究者或面上项目和大多数研究生采用的共同方法,称为无事找事做。下面就如何选题提出一些建议。 2. 研究生在考虑选题过程中,对本学界国内外的某些研究热潮须保持冷静,充分了解和分析动态,学习其中产生出的新思想、新数学方法,但不急于盲从。大多数热潮来源于国外校园,不必有产业和应用需求的驱动。既以形成热潮,说明理论方法主体已经形成,你取得创新的机会相当低,除非你的数学和专业功底超常。中国大多数博士论文平庸或无创新性可言,与风行追热大有关系。 追热是研究生和国内许多研究者的共同误区 。 3. 最值得关注的是从应用需求提出的研究题目 。这些需求可能来源于例如工业、交通、医学、生物技术等等各行各业。将你在本领域中的知识与这些应用题目结合起来,最可能产生出创新性的结果。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查一查作者的工作背景,了解一下论题的源头。同时,争取跳出无事找事做,变成有事找事做。如果你能够大胆些,自己去试探接触一下应用领域,就有可能形成交叉学科研究,你的成功机会就会很快很大。 4. 对工科研究者而言,常常困惑的问题是:如何从一个工程问题出发抽取出一个有意义的数学化、研究性问题。恐怕没有人能够一般性地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如果你能够完成这样的抽取,你就已经完成了原问题研究的重要一半。可能回答你问题的,是你对原工程问题本身的深入思考和调查。一般说需要就事论事。如果你打算围绕某个工程问题作文章,你需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该工程问题的机理、发展动态、当前面临的困难或可以提出的发展性问题。一个大的工程问题都可能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例如有总体工程和总体理论; 1 到 N 个子问题或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算法;性能评估理论和方法;故障检测诊断理论和方法;系统应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等等。常常你可以只关心其中一个子问题,事情会变得清晰一些。还有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考方法,例如可以从分析、建模的角度提一个正问题,也可以从综合、优化的角度提一个反问题,或者两者。提出新问题的难度在于突破(自己的和别人的)习惯的思维定式。 从专业的角度并考虑一个可能的应用环境,比较容易找到发展性的工作 。只要你多作一点文献调查,在工程环境下的研究生应该能够形成自己的研究题目。 5. 有的博士生十分关心什么样的题目将来最有发展前途。其实这是研究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并且各人有自己的判断。可以一般地说,科技文献中提出的以及在人类实际活动中发现的未解决问题都最有发展前途。在电子信息领域中,这类问题比比皆是。问题是你必须选择一个有恰当科学价值、可以在 2 ~ 3 年内完成的题目,这需要智慧和经验判断。很多人都认为有发展前途的题目,从事研究的人也很多 , 你将来面临的竞争也会很激烈。比较容易考虑的是有实际应用需求的题目,并且你所在的环境能够容许。你在文献调查时,应该特别加以注意。 6. 博士论文选题对你将来的发展可能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 如果你将来想继续研究和深造,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具说服力的是你的数学背景、英语能力和对新思想的敏感度;如果你将来想进入企业或创业,最有价值的是你的实际本事、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在选什么题上不必过份耗费时间。 7. 硕士和博士论文选题并非只有理论研究的路子,事实上还有其他许多路子。如果做得好,能够达到很高的科学价值。例如: l 工艺方法研究 。侧重于高技术产品制造领域,例如集成电路制造、生物医学产品等领域。世界各国理工科大学和研究所都高度重视。对中国这是最大的弱项,是亟待发展的方面。 l 专业统计估计和分类研究 。侧重于医学、环境及生态科学、物探等等。专业统计估计和分类是这些领域获得认知的基本方法之一。 l 专业综合研究 。侧重于通讯工程、系统工程、软件工程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人们关心的不是某些细节问题的发展,而是某个系统级别的综合,满足应用和性能目标。通常需要研究人员对领域有全面的知识把握,有能力使综合出的系统在当前可得到的技术条件下是最优的。 工科研究生们需要了解的是,我们从事的学科称为工程学科或应用学科,它从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又服务于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我们的研究只要符合这个基本思路就是对的。希望这个理解能够帮助你在选题过程中有更高的自由度。 四、如何做研究 在科学网上有许多研究者介绍了他们的研究经验,可供学生们参考。此处当作一些补充。 1. 博士生必须有完全独立研究的思想准备 。能得到导师指导是你的福气,但得不到导师指导并非无福。导师无法指导你可以说是正常情况,在国外也是如此。导师的基本作用是为你提供一个研究机会和基本条件;给你指定一个研究领域;能够听你的汇报,理解你对研究问题的考虑;能够对你的研究结果(包括中间结果)做出恰当的评判,以便帮助你调整或继续你的研究计划;能够审查你的研究论文,帮助你改进论文的表述。做到了这些,就是一个基本合格的导师。导师能做得更好或更差完全看你的运气。对导师有太多的期望常常不大现实。特别是在中国,有的导师自身事务多,招的学生太多;有的导师忙于跑项目、做项目;有的导师自己没有做过博士论文。抱怨无用,只有自己努力最靠得住。 2. 研究生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最看重理论上的创新 。因此,根据文献调查中发现的数学和专业理论需求补充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注意:不是无限制地大量补充数学,你的研究生周期不容许你那样做。 另一方面,丰富的数学思想会增加你的灵感。坚持不懈地补充数学知识是提升研究者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对研究生,可以从补充普及型数学知识做起,例如常常看 WiKi 网络百科,将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这类书籍作为床头读物。 3. 在工程项目繁重的单位,有的导师年复一年地重复相同或类似的题目让研究生做,其实这种现象不能说有大问题,因为题目相同不等于不能创新。问题的关键是要探索新的概念和方法。不少学生的做法是用新近发展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改进其他人的工作,作为研究生论文这自然可行,有可能产生出一个及格论文,但产生创新性高的论文有困难,除非你在数学概念和方法上有创新性高的发展。 4. 面向一个科学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不少研究者想到的是从较新发展的数学手段出发来解决提出的问题,如在信息处理相关领域中的小波、分形、神经网络、高阶统计、粒子滤波等等。这种思路的缺点是容易造成本末倒置,忽视科学问题本身的特殊性,最后难以达到实质的创新性。另一种思路是从科学问题本身出发,也就是从原始的物理事实出发来思考问题。 一个很基本的原则是:你拟定的任何解决方法是不是正确,必须先从物理和数学概念上想清楚 。如果你达不到这个理解,你的解决方法就必须调整。 从原始的物理事实出发,容许你通过自己的理解,重新审视和改造描述问题的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法 。这种思路比较容易获得创新性结果。如果你的数学功底好,可以在广大得多的数学领域中寻找工具,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 5. 对研究生而言,常规的研究工作步骤可以是: l 通过文献调查,拟定选题和研究目标; l 对研究题目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数学推演以及数据综合论证; l 进行实验、计算机仿真和实例考察,对推演和论证结果进行验证; l 改进和宽展数学推演和论证的结果,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仿真和考察研究; l 提升研究结果的等级,包括使用更一般或更专业的问题描述,更高雅的数学描述,和扩展牵连的问题和领域,为此常常需要进行扩展的文献调查、学习和推演; l 论文总结。 许多研究生可以做到以上 1 、 2 、 3 、 6 步,忽视或难以实施 4 、 5 步。如果你能够抑制浮躁情绪,一定能够做得更好。要实施第 5 步,需要对专业领域有广泛深入的理解和适当良好的数学背景。而这一步对你将来在研究上继续发展非常有意义。 6. 提升研究结果的等级通常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 ( 1 )推广和深化已有的研究结果。 对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专业的研究生,可能给你的工作带来 改进 的方法例子如: l 将一维问题推广到多维;将标量问题推广到向量和张量问题; l 将静态问题变成虚拟时间的动态演化结果; l 将常规的梯度寻优算法变成流型上的自然梯度算法; l 使用更高级的概率估计方法; l 从复杂现象中抽取主流现象; l 使用新近报道的数学化技术方法。 可能给你的工作带来 创新点 的方法例子如: l 使用稳健估计代替常规的概率或非概率估计; l 在求解问题中增加对解性质的限制(规整化技术、复杂性限制、特定约束等); l 对复杂问题和观测使用含隐层的数学模型; l 用广义测度处理那些无法用常规测度描述的性质; l 增加应用环境的复杂性、过程分歧和数据融合。 这些方法可能会改变求解的理论和方法,并使得解具有更希望的性质。 ( 2 )专业化和以物理模型为参考。 用专业术语和表达方法写专业论文容易使你的论文得到专业同行(包括国际同行)的认可。各个专业都有自己习用的表达方法,就是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使用行业习用语、充分引用行业标准和典型数据可以帮助你达到这个目的。例如,你研究数据压缩,应该和一个通讯标准或一个实际需求的通讯系统联系起来;如果你研究稳健控制,应该和一个实际控制系统相联系;如此等等。 工程学科中的理论研究,应该至少与一个物理模型相联系。如果你自己说不清楚研究结果的物理含义和应用,就应该怀疑你是否还处于研究之门以外。 与物理模型联系不仅能清晰地表现你研究的科学意义,而且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和更准确地把握研究方向 。 脱离专业标准、脱离物理模型、脱离应用需求是国内许多研究生论文的共同缺点 。产生这种缺点的原因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地理论脱离实际,从教师开始就缺乏对物理概念的清晰认识、缺乏对应用需求和产业需求的了解,从论文到论文,闭门造车。这类论文只能是一厢情愿。答辩完成后,就不会有人关心。相应的文章在重要刊物上发表也困难。我们应该努力改善这种情况。 ( 3 )采用高雅的数学描述。 高雅的数学描述会提高你论文的等级和加强评审人对你基础功底的认可 。例如泛函分析、集合、测度、度量空间和拓扑空间、现代代数、微分几何等数学方面的入门知识和表达方法对工科研究者大有意义。只要用得恰当,会取得良好效果。自然,这要求研究者具有较深入的数学背景。决定于你的数学背景,把握数学描述技巧的伸缩性可以很大。此处仅仅能举一点点例子供参考。 习惯于用集合、空间、映射的表达方法; 习惯于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证明你研究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套用现有结果; 尽可能掌握如何证明序列的收敛、解的存在和唯一的方法和技巧; 用泛函变分、 Fr chet 导数的观点处理泛函极值,而不是简单地引用优化理论结果; 学会用 Ляпунов (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和方向导数法研究稳定性问题; 自动控制专业的研究生不要忘记 Понтрягин (庞特里亚金)、 Bellman、Kalman 关于最优控制的经典理论; 试一试能否将逐步线性化迭代算法用同伦的观点来解释; 试一试能否将分段平滑近似求解算法用 Соболев ( Sobolev)空间的描述方法; 学习使用流型( manifolds )相关理论和广泛应用(参数估计、模式识别、盲源分离、受 限制优化、降维技术等等); 学习使用群、张量的理论和方法来描述多重变换的性质和结果; 当你使用高雅的数学描述方法时,一个最紧要的要求就是准确。如果你还没有把握好,宁可不用,不可滥用。否则会弄巧成拙,造成对你工作的伤害。 对希望提高数学水准的研究生,此处推荐 Choquet-Bruhat Y., DeWitt-Morette C., Dillard-Bleick M. Analysis, manifolds and physics, vol.1. Basics (2ed., Elsevier, 1982)(ISBN 0444860177) 。这是一本面向工程和物理研究者写的数学书,从基础讲起,内容覆盖了分析和流型相关的重要题目,对基础较好的工科研究生应该不难读。 7. 实际的研究方法和过程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许多研究者相信灵感。事实上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创新性思想是灵感而发。但如果基础不足和思考简单,所谓灵感恐怕只是异想,或小儿科的机巧。研究生和研究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知识,才可能在研究领域中产生出科学性的灵感。 五、如何写论文 在科学网上有研究者介绍了写论文的系统性经验,可供研究生们参考。此处只当是一些补充。 1. 站在审稿员的角度,最重要的是论文中什么是你做出的创新点以及这些创新点有何科学意义。因此,如何把这些要点讲清楚是你写论文时一刻也不能忘记的事。 如果你是新手,为了写好你的论文,一个可行办法是认真读几篇文献上类似论题的英文文章。从写作的角度理解一下那些文章的内容安排、陈述方法、用词技巧等等。先不妨在风格上进行模仿(切忌抄袭!),你会逐步掌握写作方法。 2. 虽然论文提要放在文章的开头,但你可以在论文其他部分完成后再来写。因为这时,你对你的工作才达到了最好的把握,可以将提要写得言简意赅。提要的文词必须鲜明、准确。准确性要求至为重要。特别是中国研究者的论文,出现夸大其词的情况比较多。夸大其词的效果是让审稿员心生厌恶。另一方面,该鲜明肯定的新观点或结果不敢肯定,审稿员只能认为你的认知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所以,如何达到鲜明准确,是你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 3. 论文的前言部分是审稿员和读者都可能认真读的部分,你必须动用你的文笔将他们带进你的文章中。必须很精简地介绍你的论题的科学意义和在领域中的位置。为此,你需要重点地综述前人的相关工作;说明你选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你取得的重要结果;说明你的论文安排。重点、恰当地引用前人的结果是非常必要的,你必须注明这些引用。这既是学术道德所必须,同时也表明你对领域的丰富了解。介绍你的成果时需要与现有成果进行比较,所用的词语应该多加推敲,力求准确。如果你的结果不能一般地优胜于前人工作,要客观地说明各自的优缺点。一个不同的工作,其科学意义常常是可以接受的,不需要夸大其词。 4. 研究生论文的第一章通常用来进行文献综述。利用文献综述,你需要表达你对领域的全面和深度了解;你对领域研究的归纳、分类和重点把握能力;你的论题在领域中所处的重点位置;你的论题在领域中的发展现状、动态和当前关心的关键问题。阐明这些问题都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说明你的研究选题的重要性和你已经作的研究准备。做到这些并不难,因为已经有许多综述文章供你参考。只是你需要将综述的内容引导到你关心的题目上去。 5. 期刊论文的第二节通常是全文的理论技术重点或主体内容。你的创新点需要在这一节中作详细介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技术内容大致从第二章开始。 理论和技术主体内容是描述你所取得成果的实质性部分,当然也是论文的真正重点。工科研究论文大致包括理论推演、实验或算法发展、计算机仿真或数据分析等几个部分。 在理论描述部分,需要注意科技论文有两个常规的要求, 一个是可读性;另一个是自闭合性。 可读性意味着按层次和逻辑地陈述你的理论和方法。一个符号、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必须解释。忌讳不加解释的自创语。自闭合性是指你的论文从出发点到结论是完整、闭合的。特别是,要说明和注明所有必要的引用。如果一个引用在领域中比较新,可以作简洁的介绍,使读者不必去查阅资料就能够理解你引用的结果。自闭合也要求从理论到实验或仿真结果的整个过程是完整的。你文章的读者可以重复你的实验或仿真,得出同样的结果。因此,当你说明实验或仿真算法时,步骤是明确的,你的实验中使用的参数条件也是具体的。注意:你认为可作为专利的工作应该是先申请专利,再抽取适当部分作为论文发表。一旦作为发表论文,就应该符合科技论文的要求。 科技论文的严谨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严谨的基本特征是说理恰当有据、论证和数据可靠 。在研究生论文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不严谨例子: 引用其它人的结果而不注明引用;(这是剽窃嫌疑) 堆砌地引用的其它人的理论结果(公式)而对含义不加解释;(隐含未理解之意) 习惯于用显然作为推理依据,以及无来源地宣称经验表明; 无公平对比的情况下宣称自己的结果比其他人的结果优胜; 由于未搞懂而曲解外文文献的理论、结果甚至词语; 使用某些过头或绝对化的词语; 夸大自己取得的进步; . 研究生首先应该学会最真实和客观地描述研究结果 。在论文中所有结论性的话都有依据。如果你有所发现,但还没有找到一个合理和肯定的科学解释,容许用猜测( guess ),或许是 (might be) , 看似合理的( plausible ) 这些表达方式,用来表明你想法的不成熟性,供继续研究者参考。 6. 论文的理论陈述后通常是详细描述实验方法和结果或计算机仿真算法的结果。如果方法本身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必须将方法按步骤详细描述,有时还需要添加处理过程图表。表达论文数值结果的图表应该尽力做好。这些 图表制作是否精美、有表现力是论文作者一种重要能力和风格的体现 。 7. 论文的最后部分是结论。结论与论文提要不同之处在于,在结论中可以包含你对相关发展的看法,用稍为多一点的语言(但不能太多)表达你工作的意义和进一步工作。 8. 参考文献的列写须符合规范,这些规范在某些地方可以查到。其实最简单方法的是看看刊物中其他人论文后参考文献的列写格式。期刊论文中参考文献的选择很重要,不是你查过的都要列入,那样会太多。列入的参考文献应该是最重要的,与你的论文直接相关。应该避免列而不引的现象,所有列入的文献在你的论文中都应该有引用的位置。否则,审稿员会提出问题(主要是指国外期刊的审稿员)。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应该比较全面、比较多,但也应该是有选择的。 9. 每篇期刊论文应该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在理论、方法和验证上做深入研究。不可以在一篇文章中罗列一堆新思想。研究生学位论文也应该大致遵循这个原则。国内研究生论文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提出若干个不同的研究议题和结果,使论文篇幅加长,但没有一个议题的研究是深入的。这类论文通常没有任何学术价值。 10. 在写你的学位论文的时候,建议你带着对科学道路上的前行者和后来者敬畏的观念来写 。你的工作一定是在许多前行者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承认他们的工作是一种基本道德。你的论文就是白纸黑字。作为期刊论文,有审稿员可以把把关。 国内对学位论文的审查普遍不认真。 不要以为这对你有利。你的同行、你以后的学生和子孙都可能读你的论文。如果因现在的不小心而损你的一世英名,那是最可叹的事。 11. 关于论文的署名 关于论文署名出现一些争议的问题。问题的凸现常常发生在学术和道德水平不健康的环境下。署名是有原则的。基本原则是将最重要的贡献人放在第一。问题是谁对论文的贡献最重要?科学研究者都承认一个事实:论文中最核心的思想最重要。这可以说是世界通行的认识,是从人类科技发展历史总结出来的。不过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最核心的思想?它和通常所说的想法是不是一回事?对此问题,必须正本清源。把想法和思想混为一谈,是认知上的一大误区,会妨碍科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学界这种情况相当严重。 一个事实是,谁都可以提出各种想法( Notions ),但不能称为思想( Idea / Thought )。科幻作家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描写的潜水艇可以说是提出了一个想法。以后有人从科学意义上提出了潜水艇如何具体实施,这才是发明人。在数学领域有各种猜想,也属于想法。解决这些猜想的人,他们的理论和方法才属于思想。可见,思想意味着一套符合逻辑、有深度和系统的思维汇集。在中国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导师提出一个或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可能因工程任务需要而产生,但没有如何研究这种想法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这就完全不能认为提出了核心思想,因而不应该占署名第一的位置。在另外的情况下,如果导师不仅提出了想法,而且提出了研究这种想法的思路和具体方法,学生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计算机仿真或实验,得出的结果主要是验证了原想法的合理性,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承认导师的核心贡献,导师署第一就完全正当。如果学生在实验或仿真中有新的发现,由此得出了重要不同的结果,包括原来理论的修改,如果这些不同的结果和理论修改是学生独立得到的而不是由导师提出的,自然应该由学生署第一。然而,如果重要的解释和修改是导师给的,仍然应该由导师署第一。其实在正常的环境下,谁的贡献最重要,应该容易判断和达成默契。有的导师把科普型的想法夸大成思想;也有的学生做实验或仿真工作,误认为自己工作辛苦最重要,这需要纠正。对研究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提高独立研究能力,能够在理论和技术创新上有属于自己的贡献,而不是依赖导师来回答你的问题。不然的话,你的实验、编程、仿真劳动,无论劳动量有多大,都和智力型打工并无本质区别。想明白了这些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该署名在什么位置,就应该是清楚的。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你做了实质性工作,导师会支持你署第一。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建议你们将眼光看远一点。重要的是,要潜心提升自己的独立研究能力。在如何看待导师上需要有理性。任何时候不可以忘记领你进入研究、为你提供改变命运机会的那个人。 六、给研究生的几点建议 研究生面临许多抉择。如果你打算继续走研究的道路,下面的建议供你参考。 1. 先生存,后发展 。 研究生们将要面临求职竞争提出的严峻问题。少数研究生可以找到幸运的安排,多数研究生会面临抉择。有意愿继续研究的学生不一定能立即找到一个满意的去处。这种情况下,先考虑生存,后考虑发展是一个基本建议。首先是争取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如果你和你的家庭能够从经济上达到一定的解脱,你在发展中受到的干扰就会减少。由于社会环境非常复杂,你可能不得不考虑一个暂时的环境。只要你是一个有理想和追求的人,任何暂时的环境都不会改变你对科学探索的决心,也不可能决定你的命运。 如果你对自己将来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有高度的信心和期望,有下列几点可供考虑: l 珍视国内的发展条件,如果能支持你的研究,常常不比国外差; l 国内科技管理部门更看重在国外取得成果的研究者(以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为例。裸奔者不在此列); l 国外研究环境和管理模式有利于你在短期内高效率地做出创新性研究成果。 l 国内的研究工作会使你感悟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2. 积累知识和扩展领域 积累知识和勤于思考是科技人员的基本功 。如果你想在一个研究领域中达到自由,就必须加强基本功。 扩展领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有效途经 。 研究领域的相对单一,会限制人们的思想。特别是中国的学术界,研究领域狭窄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应该是限制我们创新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在电子信息领域,软件对硬件,微波、电磁场对电路,系统对微电子、工艺, 等等都成了划分专业的鸿沟。 不少从事电子工程、通讯和电子系统、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等专业的专家、教授不了解现代电子制造,不了解制造工艺,当然也不会理解科技竞争的核心是工艺竞争 。电子信息学科本身是一个大领域,它的应用面十分宽广,涉及到通讯、雷达、工业、交通、环境、能源等等各个领域。随着应用需求,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有的需要寻求全新的观念、理论、方法和技术。如果你不进入到那些领域就无从提出问题。另一方面,电子信息学科是一个直接面向应用的学科,应用性强。如果只关注应用,又可能使你与基础学科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最重要的创新都是基础性的创新。典型地,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等领域是富含基础性问题的领域,与这些领域结合有希望为创造重要成果找到机会。 3. 从基础做起,不断凝聚产业化目标 工科研究者如果缺乏产业化概念和目标,他的研究方向就仍然是不成熟的或盲目的。你们既然选择了研究这条道路,将来如何走,就不得不考虑。我国科学界流行着推崇理论研究、低视应用研究、轻视工程实践以及主张研究和工程分离(各司其职)的观念。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搞工程的作不了研究;搞研究的作不了工程、进不了产业。如果不克服这种现象,重要的科技创新就难以产生。你们如果想站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就必须训练自己,既能作研究,又能作工程。在研究中不断积累基础,不断凝聚产业化目标。 工科研究必须以产业化为目标,这已经成了世界范围内科技界的共识。这个认识隐含了科学和技术的统一性,它摈弃了将理论研究神秘化和与实践割离的观念。 CT 发明、晶体管发明、光纤技术发明被承认有重大意义,在于这些技术能影响人类的生存条件,并因此能够造就出大产业。这些成功的例子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研究生们具有年龄优势和智力优势。你们又处在比从前宽松得多的环境条件下。只要有兴趣和决心,任何一门全新的学科领域都能学会,你们需要的只是毅力和时间。对电子信息领域本身保持兴趣的同学,应考虑扩充自己的专业方向。需要克服只愿意敲键盘以及只是从论文到论文的惰性心理。放开视界,发现和积累新的兴趣。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知识,最紧要的是要学到会用才行。从理论、工程实践、制造工艺、测量技术各个方面不断积累知识,用不了几年时间就能够取得自由。 有跨领域研究愿望的同学可以制定一个个人发展计划,这需要逐步实施。因为你们的任何计划必须建立在你能够正常生存的前提下。周全地考虑你的发展计划才能持续长久。 建议研究生们参考这样的人生经验: 决定你将来的不是当前的选择(对或是错),也不是当前的环境(好或是差),而是你是否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 希望你们始终保持乐观和进取的心态,始终保持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人世间有许多乐趣,其中有的短暂,有的可持久。你们会发现,当你在科学探索中有所收获的时候,那种乐趣一定是可持久的。 祝你们成功! ( 2009 年 10 月 16 日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460 次阅读|24 个评论
向灰太狼先生学习科技创新
夫子 2009-10-16 16:30
向灰太狼先生学习科技创新 灰太狼先生在中国人气很高了 , 知名度不亚于当年的超女们。 有人说灰太狼有些犯傻,每每付出了许多,得到的不是鼻肿眼青,就是头破血流,有时还小命难保。我倒是佩服他的科技创新他不但有科技创新的能力,还有创新的勇气,更有常人不曾有过的毅力。 在羊肉美味的驱使、老婆大人的威逼下,他不断在使招搞创造发明,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的捕羊技术,不断地完美自己的伪装手段,不断在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地推广世界上各种美羊烹饪技艺,总的一点就是,灰太狼先生的科技创新。 他毫不气馁,总是一句我还会来的名言。 灰太狼不傻,倒挺可爱的,甚至还有点榜样的味道,我们不妨学学。
个人分类: 科协有感|3936 次阅读|1 个评论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暨联席会议2009年工作会议
pikeliu 2009-10-8 10:06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暨联席会议2009年工作会议在沪召开 上海科技 2009年05月18日   2009年5月17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暨联席会议2009年工作会议在沪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到会作重要讲话。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致欢迎词。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主持了会议。   会上,科技部万钢部长和江、浙、沪、皖的领导共同开通了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文献共享系统。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代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2008年轮值主席方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代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2009年轮值主席方通报了今年的工作计划。会上进行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年度轮值主席的交接仪式。专程来沪参会的科技部领导、在沪调研的致公党中央领导和江、浙、沪、皖领导在会上发言。来自各地相关部门的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2003年,在科技部的指导和协调下,沪、苏、浙三地签订《关于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建立了由两省一市主管领导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近年来,三地主动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协调推进工作,全面提升长三角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上海已成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大飞机专项的牵头单位,江苏、浙江瞄准国家战略目标推动产业骨干企业群体突破,仅集成电路专项江苏就组织项目达27个。三地共同建立了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等公共科技基础设施,目前长三角大仪网已与国家主网实现对接,入网科学仪器3954台(套),2008年提供跨区域服务近万次。   今年是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三地将重点聚焦国家战略和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组织开展重大科技联合攻关,推动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和示范。加快实施一批科技专项,对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食品安全与标准化技术研究等重点领域的企业合作项目给予支持;完善科学仪器共享服务系统建设,拓展科技文献共享服务系统功能,启动技术转移等子系统建设,推进建立区域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同时,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和长三角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三地还将组织开展交流合作活动,优化区域科技创新氛围;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技术对接;开展十二五规划预研,探索建设创新示范区,加强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市科委办)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 2009-05-17 15:36来源:东方网作者:吴国瑛进入论坛共 0 条评论   东方网通讯员吴国瑛5月17日报道:今天,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暨联席会议2009年工作会议在沪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到会作重要讲话。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致欢迎词。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主持了会议。   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和江、浙、沪、皖的领导共同开通了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文献共享系统。江苏省科技厅代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2008年轮值主席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上海市科委代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2009年轮值主席通报了今年的工作计划。会上进行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年度轮值主席的交接仪式。专程来沪参会的科技部领导、在沪调研的致公党中央领导和江、浙、沪、皖领导在会上发言。来自各地相关部门的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2003年,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和协调下,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签定了《关于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建立了由两省一市主管领导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轮值主席由两省一市领导轮流担任。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成员来自两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长三角科技合作具体任务的组织和协调,并设立了专项资金。在科技部的指导帮助下,长三角两省一市以及安徽省按照破除壁垒、降低门槛、资源共享、开放共建的要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联合开展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大力推进科技资源共享,组织实施科技联合攻关,推动长三角科技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据了解,2009年,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将按照《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确定的各项任务,重点聚焦国家战略和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组织开展重大科技联合攻关,推动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和示范。进一步促进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的科技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支持科技企业拓展内需市场、推广科技产品,帮助长三角科技企业提高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渡过难关。   在联席会议的组织协调下,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层面还将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拓展、方式不断创新,积累更多更好的合作经验,为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作出积极的贡献。 (新民网编辑:) 科技部长万钢:长三角科技创新将加速联动发展 -------------------------------------------------------------------------------- 2009-5-18 11:50:11 简要内容: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十七日在上海表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将进一步加大科技的作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十七日在上海召开,上海、江苏、浙江决意进一步完善长三角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重大科研专项合作。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十七日在上海表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将进一步加大科技的作用。而长三角只有共同行动,才能做到化危为机。   他指出,长三角将加强科技创新的联动发展,二省一市可以立足于三地紧密相连的任务,率先开展科研攻关,比如针对海洋、太湖展开科学研究。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十七日在上海召开,上海、江苏、浙江决意进一步完善长三角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重大科研专项合作。   会上,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文献共享系统正式启动。加上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等公共科技基础设施,长三角科技资源进一步实现共享。目前加入协作网的科学仪器达三千九百余台。   今年,沪苏浙三地将围绕五大科技行动开展近五十项科研攻关和合作。包括作为下一代网络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将逐步辐射长三角,预计到明年长三角将有一百万户家庭能实现高速上网冲浪。此外,针对重大海洋赤潮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将于今年建成,今年第三季度长三角地区还将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试测工作。   有关人士介绍说,自二00四年长三角两省一市共同设立区域联合科技攻关计划以来,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动硕果累累。目前已累计安排联合攻关项目二十多项,投入经费七千多万元,涉及太阳能光伏、集成电路、创新药物、海洋生态等领域。按照《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明年该区域的科研投入占GDP将超过百分之二,跨省市技术市场成交额则超过一百亿元。(宗晨亮) 长三角科技创新创业蓬勃发展 记者 余传诗  刊发时间:2009-05-18 06:51:29 光明日报    本报上海5月17日电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获悉:长三角两省一市聚焦国家战略和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技联合攻关和科技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目前长三角组织重大科技活动近百场,院士、教授、海外科学家等高层次专家交流超过千人次,区域内企业、高校、科研 院所、高新园区签署合作协议近百份,开展各类技术合作项目超千项,规模过百亿元,形成了区域协同创新的蓬勃发展态势。   长三角科技合作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进入新世纪,政府逐步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合作的主导力量。2003年在科技部的指导帮助下,长三角两省一市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2005年共同编制了《长三角区域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2008年又联合制定了《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确定了4大基本任务、5大科技行动以及14个优先主题。   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机结合,上海出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金配套管理办法、国家级重要科研设施和基地建设的配套支持办法等资金扶持措施;江苏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协调小组,并安排落实了1亿元省级财政专项配套资金。目前国家重点项目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已在上海、南京和杭州完成实验建设,正进入大规模示范运行阶段。上海成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大飞机专项的牵头单位,浙江、江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基础,瞄准国家战略目标推动产业骨干企业群体突破,仅集成电路专项江苏就组织项目达27个。在传染病防治、水治理等关系民生的专项中,三方密切配合,围绕艾滋病防治、乙肝治疗、太湖流域综合整治等加强重点突破,总投入3.37亿元的太湖流域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已在浙江动工。此外,两省一市目前已累计安排联合攻关项目20多项,投入经费7000多万元。   据了解,目前长三角区域已共同建立完善了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长三角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公共科技基础设施,目前长三角大仪网已与国家主网实现对接,入网科学仪器3954台(套),2008年提供跨区域服务近万次。仅2007年上海与江苏、浙江就达成技术转移合同2565项,成交金额达20亿元。其中,浙江湖州就有211家企业与上海255家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去年,两省一市又共同举办长三角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峰论坛,分享创新创业成功经验。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10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对何祖华、陈晓亚委员《长三角科技整合》提案的答复
pikeliu 2009-10-8 09:49
http://www.stcsm.gov.cn/RDZXSITE/RDZXDetail.aspx?proposalId=ff5c669e-050a-4808-acda-14a369097e21 类别:提案 文号:Z-0271 关于对何祖华、陈晓亚委员《长三角科技整合》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何祖华、陈晓亚委员:   你们提出的《长三角科技整合》提案已收悉。我委对提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长三角科技合作得到各级领导一贯高度重视   长三角拥有的研发人员和两院院士数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三地的研发经费投入(RD)、专利申请总量、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或接近三分之一,在科技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优势明显。长江三角洲地区走科学发展之路,率先建设成为创新型区域,进一步体现带动、辐射、探索、示范功能,这既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国家的战略需要,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03年,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和协调下,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签定了《关于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建立了由两省一市主管领导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轮值主席由两省一市领导轮流担任。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成员来自两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长三角科技合作具体任务的组织和协调,并设立了相应的专项资金。2005年底,苏浙沪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在杭州召开座谈会,决定重点推进环保、能源、科技资源共享、交通合作等四个专题,这为长三角科技合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07年11月30日在上海召开的沪苏浙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又再次强调要在继续加强交通、能源、科技和环保四个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在共建长三角创新区域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目前重点是要加强包括科技创新政策在内的几个方面的调研工作。   二、长三角科技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几年来,按照两省一市主要领导杭州座谈会确定的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专题的要求,两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按照破除壁垒、降低门槛、资源共享、开放共建的要求,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作为基本原则,着力在建立工作机制、强化资源共享、开展联合攻关、促进技术转移、编制发展规划等方面推进,初步形成了区域协同创新的良好态势。   1、编制区域科技创新规划与行动计划,谋划长远布局。   在科技部的指导和推动下,两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力量,完成了《长三角区域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编制了《长三角区域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紧扣区域特点和发展实际,明确了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的目标、基本思路、主要任务以及相关的战略措施,重点围绕科技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科技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科技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等方面,统筹考虑了未来长三角的科技合作布局。   前不久,两省一市科技管理部门经充分协商,共同编制了《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现在正在征求意见。《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增强长三角区域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通过五大科技行动(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跨越行动、传统产业提升行动、民生保障科技行动、资源环境技术攻关行动、科技资源共享行动)和14个优先主题的布局和建设,争取通过3年的努力,使长三角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合作机制更加灵活,创新能力更加强大,将长三角基本建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区、科技资源共享区、生态和谐宜居区和科技产业创造区,使长三角率先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区域。   2、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共同需求,开展联合攻关。   三年来,三地科技部门围绕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取得了初步成效。到目前为止,已开展联合攻关18项,三地共投入经费4000多万元。   在关注民生方面 选择区域发展中公众共同关注的饮用水、交通一卡通等难题展开技术攻关,取得良好进展。如,饮用水问题一直是三地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三地科技部门与相关应用部门合作,共同组织开展《长三角区域城镇饮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在饮用水微污染净化示范工程、水源区生态保护、强化水处理常规工艺、安全输配水示范工程等方面取得突破,研究成果已经在三地应用。《长三角城际一卡互通交换清分平台原型系统》的开发解决了上海与杭州、无锡等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或非金融支付一卡通系统互通问题,显著提高各城市交通卡在长三角范围内的使用率,实现相互清算对帐与数据管理,使交通一卡通在技术上实现了三地互通。初步计算,如正式投入应用,可节约投资和维护成本约3800万元。   在提高管理效率方面 重点开展物流系统的开发研究,《长三角加工贸易企业供应链管理》项目完成了口岸物流信息化领域和加工贸易企业供应链管理软件,成为海关总署认可的加工贸易电子联网监管新标准,该项目优化了企业加工贸易管理系统,加快了政府信息化监管进程,使长三角地区跨区域通关效率、企业物流运行效率大大提升。   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 三地科技部门将科技强警、东海海洋赤潮监测、电子标签在危险化学品食品安全中的应用作为联合攻关主题,布局了《长三角地区道口公安查控技术的应用研究》、《长江口海域赤潮机理和相关入侵藻类识别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长三角区域电子标签标识及其安全管理系统应用示范》等项目,实现了长三角地区治安、海域预警、危险品管理等公共安全保障工作的联动和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海洋赤潮预警技术研究项目的阶段成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充分认可和高度重视,列入了国家支撑计划,给予了2000万元的支持,充分体现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围绕国家战略,实现整合与互补的显著优势。国家重大项目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已经在上海、杭州和南京完成实验建设,正式进入大规模示范运行阶段。无线传感网项目在宁波应用,并在嘉兴建立了基地。   3、协同推进长三角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共用。   为了充分发挥长三角科技资源优势,提高区域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协同效益,三地共同建设一个集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和创新环境于一体的区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一方面,建成了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系统。今年6月,在杭州召开的2007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上,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系统正式开通,目前,已有806家单位的3371台(套)科学仪器设施入网,其中,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达2289台(套),跨区域的仪器设施服务量已达到5300多次,实现了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良好开局,并为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之间搭起了交流共享的桥梁。如,无锡第二机械研究所通过共用网找到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对钛合金和钢材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测,使工程的可靠性得到保证。江苏怡利公司过去汽车零部件的产品送到欧洲的实验室进行检测,费钱耗时,通过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找到上海测试中心,结果产品检测时间从原来的几个月缩短到几天,成本也仅为原来的1∕10。无锡集成电路专业测试服务中心2006年测试服务收入达到1600万元,其中30%客户来自上海,今年上半年,该测试服务中心通过共用网为长三角地区30多家客户进行了上百个品种的测试服务。   另一方面,参与了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区域试点。三地携手承担了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之一的《区域综合科技信息共享网》,构建了占区域生命科学、化学化工领域数据总量85%以上的主题数据库,可提供共享服务的科学数据量达5.41TB,为区域的科学数据资源共享积累了经验。   同时,不断深化长三角技术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围绕长三角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重点面向沪苏浙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结合三省市的技术市场,进一步发挥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上海技术交易所、江苏省技术市场等技术中介机构的作用,初步形成了长三角技术交易网络系统。   4、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围绕中小企业的需求,科技部门搭台促进技术成果交流。三地充分发挥科技中介的作用,先后联合组织了民营科技企业苏北行、大院名校浙江行、2006长三角共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科技创新体系报告会等活动。在民营科技企业苏北行中,长三角地区共有130多家民营企业参加,成功签约合作项目130项,合作金额72亿余元。大院名校浙江行历时8个多月,共达成合作项目139项,合同金额达4.07亿元。除了省市间组织的合作,各地市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也日益加强,尤其是浙江的民营企业表现出旺盛的创新需求。仅在湖州,上海255家机构与当地的211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二是人才、研发机构的合作日益紧密。在科技部门的倡导和组织下,三地研发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有合作创办研究中心的,有建立分中心的,形成有很多科技合作项目,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四家院所,带项目入驻浙江嘉兴科技城。上海多媒体产业园、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南京软件园联手促进多媒体产业的发展。人才交流更是活跃,已经从从前的星期天工程师成为高层次院士、专家的联动,上海、浙江的专家参加江苏重大项目的评审,上海的院士参加浙江科技奖励的评审,江苏的院士为上海的电力建设出谋划策。最近我们又组织长三角的院士专家以节能减排为主题,到浙江进行现场咨询,为浙江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三是联手扩大国内国际影响,增强辐射和带动作用。在今年的200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三地科技部门联袂组织长三角科技展区,展示区域创新成果。同时,在开展国际合作方面共享资源,联合开展了2006长三角?中俄科技与创新合作活动周、握手太平洋科技合作交流、长三角台湾技术经纪与转移研讨会、驻沪外交官长三角科技合作行、三地媒体长三角行等活动,扩大了长三角的影响,并推进国际技术的转移。在中俄科技与创新合作活动周期间,三地达成中俄技术合作项目13项。   三、下一阶段深化长三角科技合作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七大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的重要内容,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首次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温家宝总理5月15日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明确要求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创新型区域。11月15日,国家科技部在上海召开了长三角地区科技管理部门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对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将进一步破除壁垒,以市场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合作制度,全面优化区域创新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温家宝总理的提升、融合、率先、带动的指示精神,围绕长三角创新型区域建设的目标,以增强长三角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区域带动、辐射、探索、示范作用,通过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跨越行动、传统产业提升行动、民生保障科技行动、资源环境技术攻关行动、科技资源共享行动五大科技行动实施,启动14个优先主题,进一步优化长三角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把长三角基本建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区、科技资源共享区、生态和谐宜居区、科技产业创造区。今后三年,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推进。   1、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实施跨区域科技合作攻关   结合国家推进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的颁布实施,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发挥三地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的支持,精心组织在基础科学创新、战略高技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等方面的联合攻关。同时,共同做好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重大技术联合攻关计划和应用规划,促进长三角重大产业链的形成。   2、针对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强化高新技术推广应用   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区域联合攻关和成果应用,重点开展关乎民生和经济发展重大课题,如环太湖水环境治理、水资源的保护、处理和利用、节能减排、食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积极推广高新技术成果的示范应用,如电子标签(RFID)、3TNET、新一代无线通信、无线传感网等,共同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的科技应用能力。   3、系统推进区域平台建设,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根据三地科技部门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框架,按照统一规范、自主建设、资源分区、系统整合的平台建设原则和运营模式,着力完善平台的服务功能和标准的制订,争取在2010年,建成初具规模的区域共享服务平台。围绕区域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以企业技术研发、科研工作需求为目标,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促进科技计划和重大项目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探索实施项目指南的联合发布,在此基础上,推动重点项目的协调和科技计划的相互开放。积极培育专业性服务中介机构,形成一批专业化强、灵敏度高、服务到位、切合企业、院所需要的专业化服务机构。   4、发挥人才集聚优势,共同构建人才高地   科技人才的共享、共用是推进长三角科技合作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动长三角科技专家库的建设,充分发挥两省一市科技专家在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评价鉴定、项目评审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中的咨询作用;加强三地高层次人才的互动,三地科技管理部门将加强协调和沟通,以产业分工和科研合理布局为导向,构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和共享机制,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在长三角区域的有序流动,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共同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5、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营造良好区域创新环境   根据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科技部的要求,努力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科技管理模式。相互借鉴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按照依法行政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按照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破除区域壁垒,为企业、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条件支撑和创新环境。支持开展跨区域的产学研合作,形成区域产学研联盟。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联动发展、科技资质的互认、科技创新创业的扶持、知识产权的保护、科普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营造开放、联动的发展环境。   四、关于书面意见中的有关建议   您们提出的建议十分中肯,大部分建议内容我们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工作,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还将研究进一步推进长三角科技合作的措施和方法。   1、关于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组织有关重点科研教育单位和专家进行科研体制一体化的论证,确定主攻方向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建议,正如前面二-1所提到的,我们已经完成了《长三角区域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编制了《长三角区域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征求意见稿)。并将进一步深化研究,逐项落实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2、关于合理整合长三角的技术实力,减少低水平重复,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建议,正如前面二-2所提到的,到目前为止,已开展联合攻关项目18项,三地共投入经费4000多万元。其中,海洋赤潮预警技术研究项目列入了国家支撑计划。下一阶段,我们将在《长三角科技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优先主题下,继续布局联合攻关项目,筹划实施三地围绕国家目标联合开展的重大项目。   3、关于瞄准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国际科技前沿,吸引国际顶尖人才,建成国际著名的科技圈的建议。正如前面二-4所提到的,我们举办了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活动,联手扩大国内国际影响,增强辐射和带动作用。下一阶段,还将继续拓宽渠道,以长三角名义联合举办国际性活动,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4、关于增强技术集成与重大产业/产品开发能力,打造新的高科技产业链的建议。我们在《长三角科技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协同构筑长三角科技产业创造区的设想,将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集聚三地科技优势,以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实施,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为提升长三角产业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   5、关于建立区内新型的人才流动和培养制度,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高地的建议。正如前面二-4所提到的,科技人才的交流已经向高层次院士、专家的联动发展。我们在《长三角科技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长三角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的优先主题,将构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和共享机制。启动长三角科技专家库建设,发挥两省一市科技专家在跨省(市)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项目评审等活动中的作用。加强三地高层次人才互动,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有序流动。以产业分工和科研合理布局为导向,共同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6、关于农业科技整合的建议。正如提案指出的,江苏和浙江都是粮食大省,许多农业科研单位基础雄厚。上海虽然土地资源稀缺,农业种植面积很少,但上海的农业科技也有一定的实力。因此,长三角农业科技合作有相当广阔的前景。我们一直鼓励和推动上海的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与江浙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同时,在《长三角科技三年行动计划》,我们布局了食品安全与标准化技术研究的优先主题,希望以长三角地区食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为突破口,解决以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标准化生产方面共性关键技术,建立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体系,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执法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认证体系、安全农产品经营流通体系以及安全农产品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以省(市)为主,区域共享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检验网络以及信息共享机制,以保障区域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型安全农产品生产企业与基地,将长三角地区的食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也欢迎上海的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申报这个优先主题下的重点项目,参与到长三角科技合作中来。   感谢你们对本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来源: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大领导马德秀: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
pikeliu 2009-9-20 09:39
马德秀: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 2009 年 07 月13 日 马德秀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   ●从历史和国际的经验来看,当经济走出低谷并开始复苏时,高校往往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其自身发展的空间也将更为广阔。   ●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目光投向更长远的、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学科和科研领域,加强原始性创新,积极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性发展,努力在科技革命中发挥火车头作用,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贡献。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体形势已开始企稳向好。从历史和国际的经验来看,当经济走出低谷并开始复苏时,高校往往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其自身发展的空间也将更为广阔。广大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看得更加长远,着眼于未来的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贮备足够力量,充当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发动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先头军以及调节就业矛盾的蓄水池。   一是要瞄准未来的科技革命,努力争取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科技与产业的长远关系看,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日益显现。当前,发达国家都在描绘未来科技发展路线图,预测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可能发生的领域,在生物技术、数字通讯技术、新能源以及环保技术等方面进行战略布局。中国要在未来的产业革命中占据一席之地,首先必须在这场科技革命的前夜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科技革命的源头发挥作用。   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目光投向更长远的、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学科和科研领域,加强原始性创新,积极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性发展,努力在科技革命中发挥火车头作用,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贡献。上海交大聚焦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组建了跨学科的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实体性的研究机构,就是为能够在未来科技革命中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二是要着眼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根本上讲,中国经济需要高水平的增长,尤其需要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增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目标是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占据重要战略地位。这必然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短期内摆脱危机与长期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把自主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   在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大学,特别是承载着国家使命的研究型大学应该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瞄准行业共性技术,以学科群、人才群和信息群对接产业群,集群化地推进产学研合作,为成长产业提供技术储备。   三是要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抓紧培育和引进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未来的国际社会的竞争,关键因素是人才,目前的制约要素也是人才。经济危机往往造成优秀人才大规模流动转移。这次金融危机让伦敦证券市场下岗5万多人,华尔街下岗20多万人。哈佛大学迫于经济危机,启动了员工自愿离职项目,哈佛大学向大约1600名非教学科研人员雇员提供自愿离职项目,适用对象是已在哈佛工作至少10年以上且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员。各院系已经停止雇用新教员。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大洗牌的重大机遇,从战略上考虑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水平提升,储备一流人才。   四是要深化人才培养,通过延伸教育、回归教育及创业教育,调节社会就业矛盾。实践表明:大学在调节就业矛盾、储备人力资源方面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蓄水池作用。二战后美国为了缓解大批退伍军人的就业压力,由政府向部分退伍军人提供1年、最多4年的免费教育训练,使数百万美国退伍军人受惠,对美国迅速从战时经济向民用经济转变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大学的蓄水池作用主要体现在大力发展延伸教育、回归教育和创业教育三个方面。当前发展延伸教育就是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教育部提出的在全国扩招研究生5万人,这是大学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提高专业型学位比例的良好契机。积极发展回归教育,就是要为在职人员回归大学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资源,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在欧美等国,历史上每当经济不景气或社会动荡时,上班族就会回流到学校继续深造,储备知识,养精蓄锐,等待经济回暖。在全社会新增聘用人员需求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大学创业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可创办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机构,为学生创业提供专门培训。 《中国教育报》 2009.7.13 第2版 PDF版 原文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09-07/13/content_14371.htm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4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亿撒胡椒面 人大称中央技改投入偏低
pikeliu 2009-9-20 08:37
200亿撒胡椒面 人大称中央技改投入偏低 2009-09-19 01:50 王毕强 经济观察报 本报获悉,6月到8月全国人大技改和科技创新专题调研组,就四万亿中技改资金投入和落实情况,赴陕西、辽宁、湖北、上海等地调研。   调研中发现,这些项目中央投入偏低,实施过程中存在政府资金短缺、使用分散、企业融资难、税收等优惠政策不落实等问题。   调研组建议,进一步落实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对民营高科技企业支持它们通过创业板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据悉,目前四万亿投资计划中的前三批技改和科技创新项目大多已经顺利开工。但全国人大调研组发现,各地技改和科技创新资金短缺、使用分散。   2009年,全国共安排此类投资452亿元,仅占全年中央9080亿元投资的4.98%。相比其他方面,投入比重偏低。技改专项资金200亿元仅占中央投资总额的2.2%,其中120亿元切给地方,每个地区平均不到4亿元。由此导致投资撒胡椒面的现象,相当多的技改项目从中央获得的资金数额为几百万元,难以发挥作用。   据地方反映,短期内组织申报大量中央技改项目,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效力偏低、成本偏高的问题。主要采用贴息方式投入资金,项目审查及资金拨付周期长,程序繁琐,贴息资金到位与贷款使用进度难以一致,影响了中央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带动作用。   由于本轮中央投资要求尽快落实,短期内安排实施大量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项目的难度很大。地方申报的老项目较多,新项目较少,有一些原来没有批的项目借扩大中央投资之机重新上马。对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关键产品、核心技术等瓶颈环节,缺乏战略性部署。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仍然存在。由于缺乏引导资金和风险再担保机制,大量资金不愿或不敢支持产业化项目,又由于知识产权评估和流通体制建设滞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新型金融服务难以发展。特别是广大中小型科技企业缺少实物资产抵押,信用记录不足,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困难问题比较突出。   另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确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政策还未完全落实。例如,企业研发费用认定困难,税前扣除难以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不尽合理。以近三年为界限认可知识产权、医药类企业药证不能视为知识产权等,都不利于企业享受应有的优惠政策。又如,一些海外归国人员创办的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因身份问题,难以申请中央投资支持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   对于这些问题,调研组建议,要坚定不移地围绕节能减排,推进技术改造。充分利用地方债券、财政补助和贴息、资本金注入、中期票据等多种形式,加大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力度。此外,不要为了上项目而上项目,防止重复建设和城市盲目扩张。   调研组认为,许多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正处于扩大规模的关键阶段,要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持续不断地跟进支持,使企业尽快发展壮大起来。   调研组还建议,放松政府对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管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扩大民间投资领域。   对于涉及国家垄断资源开发利用、需要统一规划布局的项目,政府在确定建设规划后,可向社会公开招投标选定项目业主,给予民间资本平等进入的机会。   引导地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创投基金,进一步放大政府资金带动效应。进一步落实国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特别是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   调研组提出,对一些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可以鼓励和支持它们通过创业板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27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武汉市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新能源研究院
pikeliu 2009-9-19 19:49
简评:近年来,地方政府与重点大学,特别是工科大学成立了越来越多的地方研究院。这些巨型的研究中心将会在区域科技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 武汉市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新能源研究院 2009年09月19日 1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汉9月19日电 (黄志明)由武汉市政府、东湖开发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建设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1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揭牌启动仪式。该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国际知名学者担任,将向海内外公开招聘。   据介绍,研究院战略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实行创新战略、人才战略、产业化战略,建设一流的研发中心、一流的人才中心、一流的孵化中心、一流的创新服务中心,完成关键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政策研究等五大任务。   通过3-5年的努力,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将在其中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国家基地,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开发中心和产业创新基地,并成为武汉华中新能源谷建设的一大重要标志。并力争在2-3年内,重点在几个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形成武汉新能源产业的独特竞争优势,为武汉千亿新能源产业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研究院近期的重点产业化研发方向及目标包括:高效率廉价非晶硅/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及其研发,大功率风力发电设备与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酶法生物柴油的中试研发及产业化,智能电网的产品研发、产业化及应用示范,新能源电池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碳减排及资源化利用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说,在新能源领域,华中科技大学具有雄厚的多学科研究实力,一直密切跟踪、关注国际趋势及科技机遇,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在风电设备、风电接入及储能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设备及配套、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智能电网等新能源领域已取得了众多领先的科研成果。   武汉市长阮成发、常务副市长袁善腊和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共同为研究院揭牌。(完)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3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事“高碘”研究的经历透视科技创新的艰难
nobel21 2009-9-1 08:04
近来,国家的碘盐政策受到了网络舆论的热议,庆幸的是未见有科研人员对此发表意见,足见我国科研人员是遵守科研基本规范的,因为有关高碘的问题在科学界是近几年才关注的问题,它的实际作用及相关机制还在研究当中,尚没有明确的结论。虽然局部地区的小型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有增高的倾向,但尚不足以把碘盐与甲状腺疾病实质性连在一起。因此这个领域的研究也透视出可以衍生出很多科研点。 我从事高碘的损伤研究已有几年时间了,感觉从事新领域研究(科技创新)是极其艰难的。我是在对另一种疾病的病因研究才涉及到高碘问题的。在2003年始开始申请资金,直到2006年才申请到省级资助,07年NSF的资助,在未有研究资金注入前,实际研究投入已有20万之巨。期间有研究相关项目的研究生延期毕业等斯文扫地的事情发生。分析其原因,主要2003年时期有关碘的研究几乎集中在低碘对甲状腺、神经等传统领域的经典研究,无法找出相关的文献支持!这样同行评审有足够的理由枪毙你的申请。没有办法只有找辅助的资料进行说明。这是我当初的申请依据 因此环境高碘等因素是否能导致内皮损伤并引起炎症和局部细胞增生和引起MOIVC发病的瓣膜纤维组织增生等关键环节有关及可能的机制,是本课题需要说明的问题 。 但高碘如何造成内皮细胞损伤、促进纤维组织增生目前缺乏研究资料。 我们分析一个是元素的直接作用,即高碘可通过本身的强氧化特性,直接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在修复过程中由于炎症的参与促进局部细胞增殖和继发血栓形成, 但这几方面均未有文献报道。碘是较活泼的典型非金属,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已知正常人血浆无机碘浓度为0.8~6g/L,但一般仅存于细胞间液而不进入细胞中 。有关碘除了常规对甲状腺及代谢影响之外的影响也引起了有关学者的关注 。但是碘对于内皮细胞的影响至今尚未见报道。因碘油丸和含碘保健品引起的群体性不良反应事项,在河北、云南、贵州、新疆、山东、福建、甘肃、山西等省或自治区均有报道[21-24]。其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胃粘膜有水肿、出血,头痛、眩晕并有发热,发病率可高达30~89%。分子碘(I2)是一种活性很高的分子,可以和蛋白、脂质、核酸形成碘化物,当碘与膜脂质结合后会导致细胞和线粒体膜的完整性丧失,导致细胞的凋亡 。 我们实验室研究发现碘和氟对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均有剂量 - 效应变化,既低浓度时刺激细胞增生、高浓度时有损伤作用 。 目前我们研究显示,高碘引起的损伤应该是条件性损伤,伴随机体其他的功能紊乱,它的作用才凸显出来。同时机体碘水平的准确测定方法,碘如何进入细胞等问题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总之,从事所谓科技创新的研究,同样是艰辛的,要有不放弃的精神,要有足够的资金注入,要多向同行和前辈请教,否则会失去很好的科研创新机会! 希望同行关注高碘的研究,希望有合作的可能!
个人分类: 未分类|5918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科技创新当朝何方向去创?
可真 2009-7-22 00:35
我前不久发的文章《 开题和结题:互有同异的两种科研决策行为 》讲到了科研决策问题,这是属于科技管理范畴的问题。如果说 在人类活动中,也许再没有比管理更重要的领域了 的话,那末,在科技活动中,也许就再没有比科技管理更重要的领域了。而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 决策贯穿于管理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他把管理陈述性地描述为人的活动过程中关于行动方案的酝酿、制订、决择及其实施情况的评估等四个环节,这种描述表明了他把管理的本质属性归结为优化人的行动方案的技术,这里明显包含着一个效率观念其优化行动方案的目的,无非在于提高行动者的做事效率。而效率总是相对某个特定目标而言的,离开了一定的目标,就无所谓效率。西蒙关于管理就是决策的思想,正是强调了目标对于管理活动的决定意义,认为任何管理本质上都是围绕着一定群体目标而展开的旨在提高群体活动的效率的决策过程。显然,目标的制订是决策过程的首要的也是关键的一步,目标定错了,其决策就全盘皆错了。中国科技管理或科技决策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中国科技发展目标的制订。中国的科技创新都要围绕着一个合理的目标来进行,否则就必然是乱创、胡创。 到了科技决策领域,人们看问题,就不能再把自己的视界限于科技本身了,而是应该也必须把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根据对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把握来确定科技发展的根本方向。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更要求其科技决策应当而且必须根据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把握来确定其科技发展的根本方向。就此而言,中国科技决策本质上是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哲学活动。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就不可能做出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决策。 按照拙文《 资本主义世界需要一场新的启蒙运动 》的观点,当今中国仍然处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或资本主义历史过程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而按照传统观点,当今中国则处在共产主义体系中,是共产主义体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或共产主义历史过程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这是对中国的两种不同的历史定位。我当然不认为我的定位一定是正确的,虽然自认为我的定位是有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依据的,因为按照这个原理,当今人类世界按其生产力发展水平远未达到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程度,充其量这个世界尚处由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历史转变过程中,而现在至多也只是处在这个过程的起点上,所以到目前为止,该过程的根本性质仍然是属于资本主义。我之所以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是为了更好的说明,对中国的不同历史定位,是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根本方向的把握,从而影响到对中国科技发展根本方向的把握的。现试比较两种不同历史定位对于中国科技决策的不同影响: 如果认为当今中国处在共产主义体系中,是共产主义体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或共产主义历史过程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的话,那末,按照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共产主义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那末,中国社会就无疑应当朝着这样一个根本方向发展,即把中国社会建成为一个能够满足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之要求的社会,以便为最终实现中国社会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创造其必要的前提。这就是说,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目标应该是达到中国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所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其中的关键词是自由。关于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均有明确的论述: 马克思: 你必须汗流满面地劳动!这是耶和华对亚当的诅咒。而亚当 斯密正是把劳动看作诅咒。在他看来,安逸是适当的状态,是与自由和幸福等同的东西。一个人在通常的健康、体力、精神、技能、技巧的状况下,也有从事一份正常的劳动和停止安逸的需求,这在斯密看来是完全不能理解的。诚然,劳动尺度本身在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须达到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由劳动来克服的那些障碍所提供的。但是克服这种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而且进一步说,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己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而这种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 。 因此, 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 恩格斯: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无论对外部自然界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观念中而不能在现实把它们相互分开。因此,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因此,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它看来好象是在许多不同的和相互矛盾的可能的决定中任意进行选择,但恰好由此证明它的不自由,证明它被正好应该由它支配的对象所支配。因此,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 。 综合起来,马、恩所讲的自由,首先是指作为认识主体的人能依据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对其面临的一定问题做出具有必然性的判断,其次是指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劳动中能依据自己的必然性判断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即能自觉控制自然规律,使它不再以盲目的力量形式支配其劳动。然则,所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显然就是指每个人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能依据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对其面临的一定问题作出具有必然性的判断,并且都能依据自己的必然性判断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据此, 怎样才能实现中国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呢?显然,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使中国社会的每个人都充分地掌握作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的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这些科学知识来决定他们的行动。这就决定了中国科技决策必须以向全民普及科学知识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于是科普自然就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内容了 。 反之,如果认为当今中国仍然处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或资本主义历史过程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的话,那末,按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理解,资本主义是一种以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而资本主义剥削雇佣劳动的秘密是在于剥削剩余价值,因此,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马克思并且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对绝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另一种是对相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绝对剩余价值为主,后来则越来越转向对相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后一种追求是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来达到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相对剩余价值,正因为如此,现代资本主义不仅注重科技创新,而且注重企业管理,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以最大限度地攫取相对剩余价值。 据此来确定中国社会发展目标,无疑应当把这个目标定位于将中国社会建设成为一个其生产效率尽可能高的高效率社会。这就决定了中国科技决策必须以发展高科技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于是科技创新就自然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内容了 。 我从我国现行的科技政策领悟到,有关当局显然是把发展高科技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以科技创新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内容的。这种科技决策的目标定位,分明意味着就是把当今中国置于资本主义体系之中,把中国社会发展本质地理解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然而,尽管事实是如此,而我国官方的宣传机器却始终在宣扬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样就必然要给国民造成这样一种印象:政府是嘴上说一套,实际却做另外一套。这种言行不一的政府形象,不但使国民对于政府的诚信产生了严重怀疑,而且导致了国民在意识形态上的思想混乱,使国民不知道自己当作如何价值取向是取向于资本主义,还是取向于社会主义?由此造成了国民在价值取向上的分裂:一部分国民取向于资本主义,另一部分取向于社会主义当然,还有其他性质的价值取向,这里姑且不论。并且前一部国民分被后一部分国民视为右派,后一部分则被前一部分国民视为左派,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网站上反映左右两派不同思想的口舌之争不断。而对于他们的这种争论,政府则往往采取旁观态度,不予理会。这种看似中立的态度,其实很可能是反映了政府本身在意识形态或价值观上是摇摆于左右之间的,无论其内心主要倾向于左或右,政府都不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支持左抑或支持右。我认为,政府的这种骑墙态度应该尽快改变,否则,国民在意识形态上必要陷入越来越混乱的思想境地,这是极不利于民心的凝聚和统一的。事实上,当今中国民心之散,散就散在国民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他们或左或右,或者摇摆于左右之间。 诚然,政府的上述暧昧态度可能是所谓不争论的政治策略的表现形式,在一定阶段上是有必要的,但是,改革开放到现在,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出现贫富分化,而且两极分化益趋严重,国民心也越来越散失,整体性的诚信危机日益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坚持那种政治策略,恐怕就是弊多利少了。 其他暂且不论,单就科技决策来说,它作为一种政府决策行为,应该是透明的,要让国民知道这种公共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或那样的决策?这是应该向国民解释清楚的,否则,其决策所定的方案,就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另外,仅仅把科技目标定位于发展高科技或科技创新,这尚显得有些过于笼统而抽象。据笔者对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探讨,我认为,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这种社会改革最为本质的内容,就是在于要创造出足以抑制自然环境继续恶化甚至更能杜绝继续破坏自然环境的技术手段( 参见拙文:《 资本主义世界需要一场新的启蒙运动 》)。 努力创造出这种技术手段,理应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应当围绕着这个主要目标来展开。换言之,中国未来的科技创新活动应该以环保作为其核心理念,以此理念为导向来发展绿色科技。 参见孔茨、奥唐奈、韦里克:《管理书》,第 12 页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6 卷下册,第 112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 1961 ,第 926 - 927 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153 - 154 页。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1028 次阅读|8 个评论
关于科技创新的思考
热度 3 zoumouyan 2009-7-13 22:11
(注:本文原载于科学网-论坛-科教茶社栏目,今汇集到个人博客中,更便于交流) 关于科技创新的思考 邹谋炎 内容目录 1. 如何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广泛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 发展基础科学技术是增强创新能力的关键 3. 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教育,摒弃鄙薄技术的落后文化观念 4 、芯片制造技术和系统是国家基础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 5. 努力探索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新思路、新途径 6. 提升创新能力需要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一 . 如何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广泛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科技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从世界范围来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政要和产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一个共识是,科技创新是直接关系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放大了来看,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着国家强弱,甚至会关系到民族的命运。 我国当前科技创新能力弱,这是普遍承认的现实。但是,概念上的承认不等于有深切的认识,不等于能够唤起危机感和关注科技创新的紧迫感。确实,没有人可以否认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贡献;也没有人可以否认我国在建国以来所取得的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在内的各项科技成就。如果躺在科技成就上沾沾自喜,看不到我国科学技术在整体上所处的落后状态,那就会盲目乐观。 在国际上,有咨询评估机构将一个国家每年获准的专利个数作为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数量标志。 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 2006-2007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排名从 05 年的第 48 位降到 06 年的第 54 位,而印度是 43 位 。还有人用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来衡量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姑且不评论这些衡量标准是否科学合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帮助我们寻求提高创新能力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哪些方面能够反映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真实情形?这是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应该研究的问题。笔者是一个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工作 40 几年,企望有所创新,但深感力不从心。前几年有机会参观访问国内一些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有一些局部的感性认识,对我国在本领域中科技创新能力低下的情形有一定感触。这里不妨列出部分观察与读者共同研讨。 ――我国电子行业基本上没有国内原创的核心技术。许多高新企业实质是国外技术的加工生产企业,获利微薄。 ――我国现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核心制造设备供给率接近于零,制造设备依赖进口,高端设备受制于人。 ――我国缺乏高端电子仪器和高端工艺设备制造技术,相应的产业无从谈起。许多高科技研究、发展项目的开展必须依赖于进口仪器和设备。 ――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研究与电子信息制造业严重脱节。高新企业普遍缺乏研究和发展原创性产品能力。 笔者认为,以上这些情况对我国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我们看到的是,科技总体水平低下,使我们难以生长出现代科技产业。缺乏能力创造出大量的高新产业机会,难以全面提高我国的整体产业素质、优化产业结构,以及解决例如大学毕业生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依赖国外技术使得国内企业丧失了大产业链中的许多关键环节。部分高兴企业丧失了经济利益的大头和大量就业机会。技术、设备、器材受制于人,直接影响我们的科技进步、国力增强和国防安全。面对这种情况,稍有责任心的中国人,都不能不有所忧虑。确实,近几年间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人在各种场合发表的关注和见解,有科技人员、政府官员和企业人员。关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弱的原因,人们从工业基础薄弱、管理体制、腐败现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结合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很有意义的分析。不少人提出了若干很有意义的建议,可以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笔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工作体会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弱,有其历史、文化、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可能不是几项具体措施就容易奏效的。笔者认为有必要引起政府高层、科技管理部门、企业管理人员、自然科学工作者、以及经济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关注,从深层次上分析原因,找出出路。本文希望提出一孔之见,抛砖引玉,供关心人士讨论。 二、发展基础科学技术是增强创新能力的关键 决定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从技术层面上看,国家的基础科学技术水平,是决定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 我国不仅基础科学技术落后,更严重的事实是,我们缺乏发展基础科学技术的正确观念。 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基础科学技术是指那些支撑现代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底层科学技术。 简单地说,基础科学技术是提供理论、方法、条件和工具的科学技术。 与此对应,将发展产品、直接面向商用市场和各种应用目标的科学技术称为应用科学技术。笔者主张用基础科学技术研究的提法代替基础研究。基础研究通常指基础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如数学、物理、天文、生物等等)。基础科学技术研究的提法包含了基础研究,而前者更全面。这种提法希望表明,特别是在我国必须高度地强调对基础方法、条件和工具的渴求。而这些基础技术方面,正是限制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了更清晰地表述笔者的理解,将基础科学技术研究具体化为以下四个方面: ―― 基础理论研究 ,目的是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系统性和规律性的认识。 ―― 基础方法研究 ,目的是探寻现代科技发展和实践应用中需要的方法和原理,包括实验、计算、测量和验证方法;工艺和控制过程;方法的规范性和成熟性(标准、协议)等。 ―― 基础条件研究 ,目的是研究 支撑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技术条件,如环境设施、基础设施、基础材料、以及空间、时间、人力、财力、能力和其他支撑条件,研究和评估这些支撑条件的实现技术、代价、效果和后效。 ―― 基础工具研究 ,目的是发展 现代科技和实践应用中需要的 实验、工艺、加工、测量、和检验设备以及设计工具(软件)。 特别地,我们将以上四项中的后三项称为基础技术研究。在电子信息领域中,我们需要特别强调与现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直接相关的基础技术。具体地说包括 ( 1 )从基础器件、部件、构件做起的设计、制造和测量的现代技术;( 2 )以微电子制造为代表的工艺方法和设备、测量技术和设备、材料制备、超净技术;( 3 )精密机械和精密光学加工技术;以及( 4 )计算机、控制和通讯的底层软件、协议和系统设计技术。这些实际上代表了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中最高、精、深的部分,应当是该领域发展基础科学技术需要追求的主要技术目标。 自改革开放以来,从科技界不断有重视基础研究的呼唤,国家在这方面也作了一定努力。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和973项目计划等,都侧重于支持基础研究,这些支持对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从国际科技竞争的角度来看,国家的投入明显不足,并且支持的定位不够准确。而在发展基础技术方面,国家缺乏有力度的布局和安排。 在工程学科领域内(电子信息含在其中),基础研究常常被理解为理论研究,而基础技术方面,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事实上,例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其它基金研究项目,关注基础技术的研究报道偏少。一部分研究项目只需要科技论文或报告缴差。笔者无意反对支持理论研究,并认为必须支持探索性的理论研究,支持的广度和力度还应该加强。而笔者从国内学术刊物上的报道感觉到,自主探索性的研究太少,跟踪国外热点的太多。这些热点通常发源于国外校园研究而非产业界和应用需求。而且在太多情况下,国内炒作热点的时间相对国外的高潮期已经过时,至少要落后国外高潮期一到二年。例如电子信息领域中曾经出现过的网络图论热,神经网络热,小波热,高阶统计热如此等等。笔者无意反对学习相关知识和有人从事研究。但炒作成热潮误导了许多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耗费了青春和科研经费。笔者同时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对许多研究人员实属无奈之举。如果没有数量足够的研究论文,研究生难以毕业,进级加薪也成问题。我们缺乏机制帮助研究人员结合产业。纵然你有灵感需要发展和试验,因缺乏仪器、器材、工艺条件、设计计算软件等可能会使你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况下,跟随外刊报道的热点是较好的选择。可以设想,如果国家未在基础技术发展上做出有力的政策安排和引导,研究领域的这种盲目追热模式将不大会改变。 基础科学技术的提法强调了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 。在我国,事实上这两个方面都很薄弱。在电子信息领域中,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的联系甚少。理论探索缺乏需求牵引,缺乏工具和条件支持,脱离实际、限于纸上谈兵者不在少数。随着芯片技术的高速进步,对材料、工艺、器件设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同时给理论和系统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机遇,而我国这些方面的研究报道非常之少。 工程学科中,基础理论研究应该成为基础技术发展的先导;而未达到应用目标的理论研究是深度不足的表现。 这些要求,对工程学科中的理论研究具有高度挑战性,其难度绝不亚于例如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中的探索性工作。值得提到的是,在科技界有人认为我国理论研究方面落后国外不多,这种看法似很盲目。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科学理论水平可能还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笔者提出一个可以参考的事实:不妨总结一下你从大学到研究生获得的全部现代知识点吧,由现代中国科学家提供的知识点占有多少?在你从业以后,你和你所处的工作环境中能利用的理论、方法、条件和工具中有多少成分是中国创造的成果? 将基础科学技术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这一看法应该说是许多研究人员多年积累的共同体会。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充分反映出需求基础科学技术的紧迫性。有报道称, 2007 年 5 月底在北京举行的科技博览会中,中国参展商全部没有自己的专利产品技术。笔者认为, 我们在技术层面上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基础技术研究,就必然地缺乏高端工艺设备制造业,缺乏高端仪器工业,缺乏高端材料工业。 我们的大学、研究所和企业,难得有一点工艺设备和发展工具。相应地,相当一部分理论研究人员和大学教师缺乏接触实际和联系前沿的机会。所做的研究工作不得不从论文到论文。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包括研究生、博士生,自然也是从论文到论文。这难于生长出重要的创新性成果。 三、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教育,摒弃鄙薄技术的落后文化观念 有人主张培养尖子去争诺贝尔奖,以此来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笔者不反对加强培养特殊人才。但以争诺贝尔奖为主张,从小处说是幼稚和无知;从大处说有炒作和欺世盗名之嫌。在世界范围内,可能还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另有人着意培养出来的。更重要的是,靠几个尖子来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想法过分幼稚。事实上, 全民族的科技文化水平决定了我们的整体创新能力 。只有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整体上的提升,在中国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应该是必然会有的事。而这才是我们的根本。 为此,我们不得不讨论教育问题。笔者认为,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和教育改革存在失当是两大基本问题。此处我们只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出发来讨论我国现行教育中的某些问题。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试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中等教育的基本模式。凡有识之士都能看出,这种模式会对学生在德、智、体方面的成长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情况也不容乐观。此处举出几个显见的问题: ―― 专业理论基础教育和技术基础教育被弱化。大学人才培养缺乏对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前瞻性认识。 例如在电子信息领域中,一些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被弱化,很难有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前沿和制造业中提出的问题有真实概念。大学推行应市教育,理论基础普遍被缩减,不少大学毕业生已难以读懂外刊上的科技论文。另一方面,学生们基本上没有学习实际技能的机会。电子信息方面的学生普遍没有电子信息制造技术知识。据了解,几个著名的大学中,电子工程系已经不开设机械制图那样的技术基础课程。在五、六十年代,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在本专业外,还辅之以金属工艺学 , 工程力学,无线电器材制造,机械制图等知识课程,添加以金工实习、多个专业大厂参观实习等。那个时候毕业的大学生进入工作的过程很快。现在许多企业,特别是国外知名企业抱怨中国的大学生、研究生适应工作的周期太长,缺乏竞争力。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检讨。 由于应市教育的投机性和短视性,引导了学生的功利追求和浮躁,基础功底和能力必然会下降。 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许多企业招不到人才,而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下降, 这是市场机制引入校园的必然结果。争项目、争课时是每个教师首先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青年教师成为授课的主力,教授不授课,跑项目,已很常见。 教师提职中,近亲繁殖和官位优先已是不成文的法则。 以申请教授为例(在研究所是研究员)。在德国,原则上说一个教研室不能自行培养出教授来,必须从外面引入申请人。同时,要申请教授,原则上要求至少两年的工业经验。这样产生出的教授不仅能够保证学术地位的社会承认,而且保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达到必要的水准。所以德国教授很值钱。而在我国,多种渠道都能获得教授头衔,如官位优先,年龄照顾,乃至课题聘用。教授队伍迅速膨胀,品质早已下降。仕而优则学,官位优先已是普遍现象。成就了教授和官两个头衔的部分人,能够事事亨通。而无官位的教授,说不定有下岗当不了教授的可能性。另一个问题是,大学研究和教学脱离产业发展。 一部分青年任课教师是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完全没有机会了解工业实际。因此,教电子线路的说不清楚电子线路的现代发展;教通讯的说不清楚我国现在运行着的通讯系统是什么样子;教控制的可能还未接触过一个工业控制系统,如此等等。只要教师浑浑噩噩,学生就会糊里糊涂。 ―― 教材质量落后 。一本好的教材一定是一本研究和教学的心得之作。我国出版的相当多大学教材是编出来的。 一部分教材只是知识的罗列,缺乏对学生有创造性思维上的引导。 例如在高校教学用书籍中,我们难得发现编著者对重要知识点的评论,指出其意义、应用范围、效果和限制。而后面这些常常是学生们希望得到的真知。要做到这点,就要求编书人是本领域中一个有经验的研究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此外,一些书把书本上的演算例子称为实际应用,常常给学生们造成错觉。而要讲清楚实际应用可能需要编写人对相关的研究和广泛应用领域有些了解才能办到。最近十余年间,出版部门从国外引入了一批很好的教材,对改善教材落后状况大有好处。而要达到效果,要求教师有能力吃透这些教材。为此,学校要有一个机制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提高的机会。这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以上是与学生们接触中了解到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了能够培养出新一代创新型人才,我们必须要从教育抓起:必须重视专业理论基础教育和技术基础教育;必须培养出一支既有深入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工业经验、实际技能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队伍;必须扶植和培育一批理论和应用结合得好的教材。更一般地说, 根据基础科学技术发展的全面要求培养研究人员和学生,是相关部门应该考虑的事情。这会涉及到重新审视教育改革的各种举措和调整科技相关政策。 我国创新能力薄弱,有其历史文化的深层原因, 我们现在来讨论这个问题。在近代历史上人们承认 1763 年英国人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推动了工业技术革命。我们不妨提出一个假定的问题:如果 1763 年有人在中国发明了蒸汽机,会推动中国出现一场工业革命吗?笔者的回答恐怕并非武断:绝对不会!我们在阅读近代史的时候,常常痛心和叹息:中国啊,你为什么总是做不到船坚炮利而受人欺侮?社会历史学家能够对此提出大量研究结果。笔者感到, 中国近代落后,其原因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旧社会制度的落后。 事实上,类似的问题在今天仍然可以假定:如果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研究是在现代的中国进行的,他能在得到国外承认之前得到国人的承认吗?问题的回答至少是充满疑虑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得不从文化层面上找原因。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蕴育过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从古到今,我们的人民富有聪明才智。直到近代,也出现过许多源于中国的发现、发明和创造。然而,我们没有出现过爱迪生、比尔 . 盖茨那样影响广泛的发明家、高科技企业家。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不能说是偶然的。这里既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文化原因。 笔者认为, 我们民族的文化中存在着落后面。最严重的落后面可以归结于四个字:鄙薄技术。其典型表现是:崇尚权势而鄙薄科学技术;崇尚理辨而不求实证;崇尚劳心而鄙薄劳力。 中国旧文化中,无论何种技术,归于三教九流,只是政治的附庸。学而优则仕,当官才是读书人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别的。当代的中国,社会有了革命性进步。推动改革开放最有力的思想武器是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口号是对鄙薄技术的否定。然而,鄙薄技术的落后文化观念现在改变了多少?笔者认为,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虽然这个观念在表象上已经变得五花八门,但可以说仍然是比比皆是。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 ――教授值几何?笔者从高校老师那里听到的抱怨是:在涉及实际利益的事件中(如处理房屋拆迁、分配等是典型例子)级别低的科长常常比(无官位的)教授实惠得多。教授如果和官位结合一体,又当别论。当前,官本位现象可以说到了泛滥的程度。权生钱,有权者才是人才,尊重知识不如尊重上司、尊重关系。在某些单位,这种现象还在进一步演化。因为教授是人定的,这和你的能力、水平、乃至业绩不必有多大关系。 ――海归从政。据笔者观察,学成归国者不少人不再从事专业,改为从政。或者处于技术职务上,管理事务为主,研究已在其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不处于一个官位上,就很难生存和发展。这是国情,不能责难海归们。然而,中国最缺科学技术。大批高级技术人才不能在研究上继续攀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损失。 ――偏理轻工。在电子信息门类的研究院、所中,从事系统和理论的队伍自然是骨干;而从事工艺技术的通常处于附属地位。这种情况表现在定职、管理机制、科研项目倾斜等各个方面。工艺人员在收入上处于低下地位,他们的研究发展就更加困难。 ――学校教育只重书本,脱离实际,特别是脱离产业。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动手能力下降,愿意承担劳动性实验工作的越来越少。而离开动手实验,许多技术、工艺上的进步就不可能。 ――高级研究人员脱离实际工作。有些成就的研究员、教授不再亲自从事实验工作,这种情况在中国不算少见。现代科技发展形势确是争分夺秒。有人说, 3 个月脱离实验室,就会生疏,而半年就变得不懂。过去是隔行如隔山,现在是隔题如隔山。即使你已经是一个知名专家乃至权威,如果亲身未从事研究达二、三年,就有名不副实之嫌。高级研究人员脱离实际工作,创新能力大打折扣,常常会丧失研究质量和贻误时机。 这些点滴例子事实上都和我们的文化观念相关。国人的确有资格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而自豪:可以说没有我们想不到的事 ; 但鄙薄技术的观念限制了我们,确实有许多没有去作或无法去作的事。仔细观察和思考一下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难发现, 鄙薄技术的落后文化观念所带来后果既严重又广泛,它是消弱科技创新能力的腐蚀剂,它使一些高级研究人员过早地失去研究活力。更严重的是,鄙薄技术是社会氛围中的一股暗流,它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追求,影响着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当科学技术成为获得权势和利益的工具时,只有科技成果本身才有意义,所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只能是口号。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是急功近利。然而,现代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要进展,都隐含着许多研究人员长期而艰辛的努力,这要求有一个社会环境支持。在这个环境下,首先是从事研究的人得到尊重,让他们有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条件和机会。支持、尊重、宽容、鼓励才是创造创新型人才的秘方。 关于落后文化观念,这是一个大题目,决不是这里点点文字能说得清楚的。笔者感到,重官位、轻技术的观念浸透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绝不仅仅是科技界、教育界的问题。从教育做起,克服落后观念肯定是很有意义的,但必须有社会环境的进步才会有效果。如果我们的各级政府仍然在不断兴建豪华办公大楼;如果我们的宣传媒介仍然充斥着对金钱和权势的崇尚;如果我们的教授仍然不如科长; ,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教育的作用能有多大?笔者认为,虽然道路是困难而曲折的,路子还必须走下去。这个路子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水平,就是坚持科学和民主,坚持在民主监督下的法治。 四、芯片制造技术和系统是国家基础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 为了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做的事很多。笔者认为,国家科技管理部门有责任对科技发展的布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对发展基础科学技术做出更全面的安排。 2006 年二月国务院公布的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是一个汇集了许多人智慧的重要文件。 纲要 将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列入了重大专项之一,这是十分恰当的。笔者更希望将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作为国家级的基础技术发展项目,作为重大专项之最加以重视。这是因为该项目 能够囊括多项重要的基础技术;目标明确,便于规划、实施和评估; 最能体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 我国已经在芯片设计领域取得了值得称道的进展,出现了以中星微电子为代表的若干芯片设计公司。然而,我国还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现代芯片制造系统。据 2006 年报道,我国大陆还没有能力为现代芯片制造系统提供设备支持,而我国台湾的设备自给率也只有 4 %。 一个集成电路芯片是众多专业技术的共同结晶。这些专业技术至少包括 基础理论、基础材料科学、器件物理、计算机、自动控制、光学和光学工程、化学和化工原料、真空物理和技术、精密机械、装备制造、统计分析、测量科学和技术、环境超净控制等。对于专用器件还需要专门知识,例如微波器件物理、微波电磁场、热物理学、辐射物理学如此等等。这意味着, 为了形成产品,需要相当广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来支撑。 芯片制造技术和系统是国家基础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在美、欧、日、韩各国,人们将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和国力竞争归结为创新性竞争,并且浓缩为芯片制造技术和系统的竞争或工艺竞争。 事实上,美国能占据经济和军事的强势,原因就在此。在最近十多年间,美、欧、日、韩各国政府都不断推出政府规划,支持和鼓励芯片制造商,发展本国的基础生产系统技术。笔者将过去了解的某些片段汇报如下。美国在 1987 年成立的半导体加工工艺财团( SEMATECH )是政府支持、工业界联合,发展微电子基础技术的成功例子。该财团成立 4 年后开始赢利,而政府仍然支持持续 8 年之久,至今已演化成国际性合作机构,对美国和全球半导体工业界的技术更新一直起着领头的作用。日本从 50 年代经济复苏开始就注意到发展基础工业和技术,才有 60 和 70 年代的快速增长。到 80 年代,日本政府提出建立一个 Technology Nation 的目标,大力支持前瞻性工业基础技术的研发活动。为了应对国际竞争,日本政府启动了 1996 - 2000 和 2001 - 2005 两个国家级的科技基本计划,在后 5 年计划中政府投资达 2000 亿美元。为了应对美、日的竞争,欧盟通过尤里卡研发计划等,支持发展欧洲自己的基础工业。在尤里卡研发经费中,芯片加工系统的发展经费常常要占大头。正是因为从当年起的持续努力,美、日、欧现在几乎瓜分了国际芯片市场。我们还看到,美、日、欧发展基础技术不限于微电子加工方面,还包括现代科技和工业的其他领域。可以说, 这些国家在近十几年间发展基础技术的举措得失,决定了它们当前的经济和军事竞争力。这 方面国外的研究报告很多,值得我们借鉴。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以发展芯片制造技术和系统为龙头带动基础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逐步建立起若干基础工业,包括工艺设备制造业,专用仪器工业,专用材料工业等等,并逐步实现微电子制造系统主体设备自给。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应当摒弃形象工程、科技包工的做法,不要把重点专项搞成分钱工程。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在科研布局和发展步骤上多下功夫。具体地说,搞芯片本身的研究所不会对生产系统各个环节都在行。例如材料工艺、机械加工、过程控制、检测和监控、自动化管理等等,需要多个部门的许多研究人员通力合作。我们不仅需要产生出相互合作的成果,也需要各个部门在各自领域中得到发展,包括实现各自的产业化目标。本文后面还将讨论这个问题。 五、努力探索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新思路、新途径 ( 1 )回顾一下过去几十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历程是有益的。 1956 年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将发展 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并从国外请回了几位半导体专家领头开展工作。在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国内就先后成功地拉制出锗、硅、砷化镓单晶,实现了硅外延工艺、照相制版、光刻工艺,制成了硅平面型晶体管和外延平面型晶体管。到 1966 年,我国已经能够制造出小规模 TTL 集成电路。这些成果是在国外封锁的条件下取得的,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技术人员能够凭藉知识和实验室,发展出实验性工厂和生产性工厂,并建立起自己的半导体行业。到 70 年代初,在国内收讯市场利益拉动下,出现了争建集成电路制造厂的热潮,全国出现了 40 多家集成电路制造厂。从 1956 年算起,在大致 15 年期间,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基本上走的是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有人认为,到 70 年代初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国外的差距大致只有十年。应该说,这个看法是浅层次的。在此后,情况又发生了巨大变化。 1968 年 Intel 公司的成立,并在两、三年内制成了 1K 存储器和 4 位微处理器,这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由此开创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 )的发展历程。但我国从相应的时间段起,与国外的差距越拉越大。不可否认,文革混乱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我们不能回避其他方面的原因。 事实上, 70 年代初国内出现的集成电路制造厂热具有极大的盲目性。这些厂在建立之初应该说都有当时的市场需求背景。然而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多数厂就度日艰难。笔者在 80 年代初接触过北京的六、七家半导体器件厂,只有少数厂运营尚好。主要问题是:这些厂基本上没有工艺改造能力,完全不能应付市场变化。 1973 年,我国 7 个单位分别从国外引进单台设备,期望建成七条 3 英寸工艺线,最后只有北京、陕西骊山和贵州都匀三处成事。但三个厂在试制中都暴露出严重问题:产品的成品率低,可靠性差。只有这种情况下人们才认识到,基础工艺技术的落后是一个严重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信息技术进步的瓶颈。 进入 80 年代,中国出现彩电热。 1982 年我国引进 彩色和黑白电视机集成电路全套生产线,在无锡建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 IC 生产厂。由于彩电市场的高速膨胀,接着出现了多头引进、重复建设的混乱情况。虽经国务院整顿,但已经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资产投入。从 80 年代起,主要通过引进、重组,陆续建成十几个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代工厂和集成器件制造商)。到 2006 年,中国的 IC 制造业已经形成规模。有人认为技术水平大致比国外相差 1 到 1.5 代。这 20 几年间的发展是高速的,但暴露出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是: ―― 靠引进设备建起的企业,设备是二手的或接近淘汰的,技术水平差距限制了产品市场 。根据 IC Insight 提供的统计材料, 2005 年中国大陆 IC 应用消费市场已经占据全球最大的份额,然而产自大陆芯片的总销售额占据全球 IC 市场份额不到 1.5 %,占据国内 IC 市场份额也只有 6 %。随着全球 IC 市场放缓,中国 IC 制造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 IC 制造业水平低,能力已经大量闲置。现在已经有 IC 设计企业 500 多家,但多数面向较低档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数量规模不大。另一方面,例如 中星微电子那样的少数优秀设计企业,为了保证产品占据国际市场,只能立足于当前可得到的最好制造技术水平,不会局限于大陆制造商。 这些问题说明,靠引进来跟进国外发展是受人制约的,其代价高昂,收益低下,我们只能在发展初期采用这种方法。 技术水平在表面上的 1 到 1.5 代之差其实是要命的。 有专家预测,随着 IC 制造水平向着 65nm 、 45nm 以及更小演进,高昂的刻蚀工艺代价将迫使小规模 IC 公司企业难以生存。国内芯片制造业当前已经出现了订单不足、能力闲置、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的问题。很明显的事实是,靠引进绝不是出路,必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必须进到技术的前沿。 2006 年 10 月报道我国已经研制成功 100 纳米高密度等离子刻蚀机与大角度离子注入机并与中芯国际等公司签订供货合同,这是中国集成电路制造核心装备的一个重要进步。这证明了,只要政府重视,采用政产研学商联合的模式,能够自主发展出本土的集成电路制造核心设备。 ( 2 )如果说美、欧、日在商用集成电路技术制造技术和设备方面对我国有所松动,在专用集成电路(高速、高性能、微波集成电路)和其他专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从器件产品开始就有限制,更不用说制造技术和设备。很明显, 商用 IC 设备对我国出口,是将我国作为待淘汰技术设备的接受方,让设备提供方获得最后的利益,而不是将中国变成一个竞争者。 虽然已经成为 IC 的最大需求市场,而且 IC 制造业已经能力过剩,中国需求的 IC 芯片主要地还是依赖进口。这些事实应该使那些热衷引进的人有所清醒。 我国有能力在专用集成电路制造和电子信息技术其他方面走出自主创新的路子,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从五十年代起,国内在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方面就开始有所布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化,中国已经培育了一批研究院、所,能够承担国家的重大研发项目,并且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专用集成电路方面,可以说,只要有紧要需求,我们的研究人员总能够研发出来。然而,我们的高新科技始终难以形成产业,甚至难以与产业接口。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我国高新科技难以形成产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现代高新科技产业化常常要求更全面的工业和技术基础支持,而我国目前在不少方面还有相当距离。 这就是本文反复强调的基础技术不足的问题。对于商用 IC ,从设备到主要材料、配套技术是从国外购买引进,不会显现出问题。对于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产品(如专用芯片),恐怕就会出现问题。实验室的成果是以高昂代价、反复试验来获得。要把实验室里的成果变成工艺生产线上的产品需要添加大量的新技术,且不说生产线又由谁来造。这些情况说明, 为了推动我国高新科技产业化,必须推动我国基础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并且必须有一个机制为多学科的技术相互合作、结合和渗透创造条件。科技人员必须树立团结合作精神,同时拓广自己的技术领域,学习交叉学科知识。特别是需要了解,为了将专业技能放到企业中和进入产业链,自己还需要做些什么。 制约高新科技产业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我们的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还缺乏合理的接口机制。以中科院为例,为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与企业合作,中科院每年都要组织若干批次专家与地方的科技对接会。这项努力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情况并不理想。实际情况是:我国各地的多数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体量较小,技术底子与高新技术要求的距离比较远。不少企业虽然对高新科技有浓厚兴趣,但只有能力接受已经成熟到产品的技术。另一方面,中科院一些有实力的研究所多年以来以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为主,有的研究所对面向市场的研发工作没有实际的兴趣,毕竟直接从国家拿钱比从企业要钱要容易得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应当出台更有效的引导和鼓励措施,促进研究所与企业接口。 ( 3 ) 我们有必要区分两类创新目标:发展基础科学技术的和发展产品的 。提供设计和制造集成电路的方法、条件和工具的科学技术属于第一类;而设计和制造集成电路则属于第二类,它直接面向大市场。通常所说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应该主要地适合于第二类创新目标。 发展基础科学技术必须以国家为主体,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 。事实上,在我国有能力承担基础科学技术发展的力量基本上是中科院、中央各部所属研究院、所和大学研究所;而有能力支撑基础科技发展的企业还太少,能力还薄弱。 ( 4 )以国家为主体发展基础科学技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运行管理机制。自然科学基金、 863 、 973 等是已经实施多年的模式。这些运行管理模式需要改革和调整。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运行管理中分配系统混乱,滋生腐败,引起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分配系统混乱。笔者承担过自然科学基金、 863 、 973 等项目。这些项目合同中都不容许将研究人员的工资纳入合同经费中。而事实上,多数承担人必须靠项目经费才能生存。为了满足合同要求,不得不造出设计费、计算费等项目费用。各单位都要施展各种招数,把项目经费变成人员收入。这样,本来合法的事情也要非法操作,腐败现象应运而生。笔者承担过德国的国家科学基金( DFG )项目可以作为对照。 DFG 基金基本等同于我国的自然科学基金,但运作管理模式很不相同。 DFG 基金首先是解决研究人员的工资,在申请书上就必须定人定岗。同时, DFG 基金不容许将科研经费用于人员奖金。科研经费有严格的申请预算、报销、回收管理制度。科技人员只有用科研成果证明自己的研究水平和贡献,从而获得位置的提升。这种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 将科研经费与人员收入挂钩,这是科技腐败的根源 。有单位对人员评价、定岗的指导思想是:一不看论文,二不看报奖,我们只看绩效。这里,绩效不是指已经完成的科研成果,而是指引入本单位的研究经费额度。引入经费多,收入高,拥有更大的定岗权。由此,争抢项目,搞科研包工已成常见现象。在金钱的支配下,科研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被扭曲;技术交流、研究合作已经成为尽量免谈的事情。 ――科研包工现象。这种现象在 863 、 973 项目中已不少见。主要问题是:项目首席承担单位和个人拥有科研项目和经费分配的主要决定权。既没有有效的评价、评审体系,也没有有效的竞争。如汉芯事件,在被揭发造假之前没有一次评审不是满誉通过。科研包工现象形成了科研领域中的垄断现象,它排斥了未入围的研究单位和个人加入某些重要研究领域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没有有效的评审和监督,科研经费预算就没有控制机制,这为虚报留下了缺口,会大大加重国家投入。一个可见的事实是,大项目的首席承担单位总是高楼崛起,园区华美。科研包工的另一问题是造成科研任务分配极不正常,截断了竞争发展和百家争鸣的可能性,滋生出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 由此可见,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和管理体制,杜绝科技腐败现象,也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环境。 6. 提升创新能力需要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离不开每个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在当前的经济大潮下,物欲横流,会使一部分科技人员包括大学生、研究生迷失方向。对研究和读书的浮躁情绪事实上已经妨碍了这部分人员去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然而,笔者也明确地看到,多数科技人员和学生仍然在努力,这是我们的希望。这些人中,不乏有抱负者,期望对国家和民族有所贡献。只要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应该是大有希望的。 青年研究工作者应该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加紧培养高端科技人才既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是老一辈研究人员的责任。在当前,科研系统中存在有年龄歧视现象,不利于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对青年研究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鼓励是完全正确的,但对于科技水平的要求却不能有年龄偏向。例如 55 岁以上的科技人员大都有丰富的积累,正是产生高创新性工作的时机。我国高端科技人才紧缺,应当珍惜每一个有研究活力的科技工作者,特别是经验丰富的老专家。 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和营造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是提升创新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科技管理需要从体制和政策上研究出办法,容许科技人员从事深入细致的研究,容许个性发展,容许失败,鼓励独立思考,鼓励研究合作。 如何选择科研方向和研究题目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常常感到困惑的问题。重视发展基础科学技术的提法对年青研究工作者可能会有参考意义。基础理论研究是重要的,而基础方法、条件和工具的研究同样重要。如果没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就产生不了例如半导体器件发明以及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发明那样重要的创新。在工程学科领域内,理论进步常常落后于工程实践,期待着研究者的努力。我们能够举出若干例子,说明工程学科中深入的理论研究会产生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扩展数学问题的解决和应用。从事科技项目的研究人员常常不需要苦苦寻求那些听起来名声更响的其他研究题目,而是把手头的项目作深作精。你会发现,你现在正处于手头项目的优势环境中,而你获得的任何实际进步可能都包含着很有意义的创新。当然另一方面,聪明的研究者决不会在小问题上钻牛角尖,而会时时关注科技发展的全景,时时发现自己能够开拓的新路子。 现代科技发展已经将科技、经济、国力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专业门类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参与。重大科技创新的背后都有许多前人的基础性工作。因此,特别是对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学生,应当鼓励他们不断 积累知识,拓宽知识领域,树立团队工作观念和合作精神。 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勤于独立思考,在科学研究中特别忌讳盲从,包括盲从权威、盲从大流。 积累知识和勤于思考应该说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功,这需要坚持。 特别是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能够在 2 、 3 年后成为世界知名科学家当然再好不过,只是这样的成功者太少。对每个研究者,只要坚持了积累知识和勤于思考的基本功,总会有回报的。 改革开放已经给科技界提供了一个广阔发展的环境。近几年来,我国国力不断增强,环境越来越好,机会越来越多。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观念的确立必定会给我国科技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虽然科技底子薄弱,和国外差距很大,只要我们起步了,就没有赶不上的道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愿范仲淹的话为我们共勉。 (本文完成于 2007 年 11 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30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对国内科学杂志审稿机制的几点思考
smartdou 2009-4-30 23:25
近日,我给国内某著名期刊投了一篇论文,可被该杂志给判了死刑,作退稿处理,退稿这本来也很正常。但审稿意见让人诧异。 审稿人对流体力学基础知识了解甚少。文章中使用了 动量方程、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 , 其实,文章中根据质量守恒得到的 动量方程,通常也称运动方程,可是审稿人却视而不见,而提出全文找不到动量方程。而 连续性方程 该审稿人既然不知道在考虑定常流动时 这时,单位体积的流进和流出量是相等的,所以,这个时候就没有时间项。许多常识性的东西都不懂,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所谓著名期刊发生此类事情,非常令人为此悲哀。出现此类事情不光是审稿人的问题,科学刊物的编审制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目前国内学术刊物审稿机制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几点不成熟的思考供大家讨论: 一、国内刊物目前通常都是一位审稿人就决定一篇论文有无价值,能否刊登。这里面有几个细节问题。 本身审稿人受专业限制,无法作出正确的评价; 审稿人学术心态不端正,学术观点与其不一致,给出不公正的评价; 审稿人本身不负责任,请其没有写过论文的所谓高徒去审稿,造成评价不公正; 审稿人本身业务不精,不知道到学术动态,导致不公正的评价; 审稿人不认真查阅文献,不点对点的评价,一篇很重要的稿子,竟然就用一两句很宽泛,不具体的话对其评价; 审稿人本身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压制新发现、新观点、新思想的稿子发表,怕其所谓大师地位受到动摇; 审稿人不花时间去认真研读文章全文,以点带面而给出文章不公正的评价。 近年来,学术腐败严重,打招呼托关系的文章太多,导致审稿人心态扭曲,给许多好的文章给了不公正的价。 审稿人不做相关论文查阅,导致许多刊物被许多陈旧的转抄的垃圾论文所占领,按习惯的思维定势去进行科学论文评价,将许多都价值的论文判了死刑; 审稿人多数对国内学者提出的新学术观点和思想基本予以否定,以研究深度不够,尚未验证等语言给出不公正的评价。在这里多说一句,从近年诺贝尔奖的得主可以看到,如果有三个以上的得奖者,一个人首先是思想的提出者,一个是实验或在理论上验证者,而另外一个就是将其研究发展应用到工业界的。一项新的学术思想或理论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有可能要几代人才能完成,审稿人将新的东西一棍子打死,在我国各行各业不知有多少,在这点上,大家可能要呼吁:请审稿人手下留情。 二、作为国外著名杂志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Journal》杂志的审稿专家和副主编的助手,近年来,也编审了不少国外同行的论文,对美国科学技术刊物的编审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国内科学技术刊物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 国外著名的科学/技术刊物一般都有三级审稿制度,最少一篇文章需要两位以上的审稿专家(国外一般称技术编辑,另外还有一位在这个领域的审稿主席(国外称副主编)在两位审稿人审稿的同时,审稿主席也在审,当两位以上审稿人的意见都提交给审稿主任后,审稿主席根据审稿人及自己的审稿结果,再写出一个综合的审稿意见给主编,最后由负责最顶层的刊物的主编对文章是否发表做出终审。 国外著名学术刊物的审稿人审稿认真,对于一篇科学论文的审查,不管是否可以刊发,他们都及其认真,审稿意见都是点对点的,很具体。不象国内一些审稿人的意见寥寥数语,三两行文字就判一篇文章能否刊用,及其草率。 国外杂志的主编都是无偿的服务,一般没有专职做主编的,但这些主编也非常负责任。一次,一篇论文两位外国专家在审稿具体意见中提出了较多的问题,但两位都给出了可以发表的结论。审稿主席与我的审稿意见是不发表,最后我们发给主编的最终意见是不出版。但主编看了所有的审稿意见,要求再请其它审稿人再审,我又将稿件发给了国外三位同行进行再一次审稿,结果三位专家都认为不能出版,这才使主编下决心给出了最后不能出版的结论。 希望国内著名科学和技术刊物刊登一些有水平、高水平的科学技术论文,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很重要,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也希望我们的杂志强化编审队伍,真正的吸收一些一线做研究的学者进编辑队伍,而不全是给单位或各部门的领导。是我们的刊物在质量上得到真正提升。
个人分类: 时弊思考|3510 次阅读|2 个评论
身后的世纪(之四)全球知识传播体系及国家创新机制的形成
自我源于思考 2008-4-1 19:11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康德 在数学中没有不可知。希尔伯特 人的思考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只要映射在人脑中的事物都必然会成为人的思维素材,而思维的核心部分则是数学。 1900 年,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希尔伯特提出了 23 个数学问题,成为二十世纪数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行列式和矩阵,虽然表面上看,行列式和矩阵不过是一种语言或速记,但它的大多数生动的概念能对新的思想领域提供钥匙。然而已经证明这两个概念是数学物理上高度有用的工具,海森堡就用矩阵的来处理量子力学问题,创立矩阵力学。对于导数这一基本概念,虽然 dy/dx 在数学上不过是一个符号 , 表示包括 △ y/ △ x 的极限的长式子 , 但导数本身是一个强有力的概念 , 能使我们直接而创造性地想象物理上发生的事情,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加速度为代表的变化率问题。 普郎克首先用内插法得出黑体辐射公式,为了解释公式而提出量子观念。玻尔也是由氢原子的辐射公式而受到启发,创立了氢原子结构及电子跃迁模型。 黎曼几何与张量分析在广义相对论中的应用,描述 时空弯曲的问题。 复函数在量子力学中被应用,薛定谔方程中的 i 的采用即代表空间概念。变分学的发展则使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脑作画更加精彩。 数学在工业的发展中需求不断增加,英国的科克尔和法国梅斯纳热在二十世纪初首次对车轮、齿轮、轴承等进行实验应力分析,用来提高零部件的质量;由于统计工作的需要, Herman Hollerith 在 1900 年为美国人口统计局设计了数据处理机,他成为了信息处理的先驱。 人的世界观是完整的,人类在历史上建立了大量的假说、猜想以融汇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现象,如笛卡尔写过一本书《关于宇宙》,康德提出自己的星云假说,马克思也在自己的哲学中引用朴素的宇宙观。在二十世纪初,新的元素不断被发现,新的物质不断被合成,物质的微观结构不断被深入提示,临界状态也开始被研究。光的波粒二象性被爱因斯坦说明,并提出相对论这种时空观 , 今天 还被根据星系和遥远星系使光弯曲的现象,用来给星系测重量,锁定遥远行星的位置 。这些理论不断地改变了人类对于的世界、时空的认识和态度。 对于自身的思考与认识不断地加深,弗洛伊德在 1900 年发表《梦的解析》,后来开玩笑说能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人全世界也数得过来,但厨房里的老太太也可以滔滔不绝地对我的理论批评。这是因为虽然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学,但其实与社会科学相似。事实上,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一个因素是因为医生与患者的距离的进一步减小,虽然医生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不是难事,但是在以前医生地位很高,所以很难把患者当做另外一个自己。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成为了可能。对于遗传的研究, 1910 年,美国摩尔根发表了果蝇性遗传连锁的论文,把基因与染色体关联起来。 DNA 的四种碱基被发现了,其时蛋白质的氨基酸还未完全发现,而费歇尔则用已知的氨基酸合成了一个小多肽片段,证明了自己的蛋白由氨基酸组成的理论。生物体内有更多的蛋白质、微观结构被揭示,生物学的技术进步使人接近生命的本质成为可能,几十年后,在化学分析组成, X 线衍射测结构,数学计算化学健等综合手段的运用下,导致了基因结构双螺旋的认定,并且克隆生命也在世纪末出现。在医药方面,霍夫曼在艾兴格林的帮助下合成的阿司匹林被广泛应用,该药是世界经典药物之一。 人的思考是现实的,但它的基础是历史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被科学界普遍地接受,但是仍然没有在初等教育中普及。在 1920 年时,美国有教 师由于 教授进化论而判违法。严复等人把进化论观点引入中国,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旧制度维新和革命的武器。对于考古的研究,美国玻特伍德于 1905-1907 年,从铀矿中铀的衰变指出,铀的衰变最终稳定产物是铅,提议从铀矿的含铅量及铀的衰变速度来测定地球年龄,这为研究人类历史及地球生物进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 20 世纪初,甲骨文被王懿荣、罗振玉等发现,中国开始对商朝的进一步研究。 企业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科技应用的基地,对其考察也不断地加深。1911 年,泰勒发表其《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是管理学的圣经。福特的汽车在 1901 年时有两辆曾被引入到上海,到 1908 年时,由于受到屠宰场流水作业的启发,福特在自己的汽车公司中建立了流水生产线,达到机械化的最高水平。这种生产线迅速被其他企业、行业所采用,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德国的企业家拉铁诺,虽然自己并非科学家,但在其领导下的德国电气总公司仍可与西门子公司并列。 进步的社会与僵化的制度开始矛盾冲突,引起制度的变革,社会的发展开始表现出这样一种形式:首先是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并由科技而引起新的更多的财富的追求,财富的创造与追求则为科技的更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1901 年,普郎特为一家吸尘器公司改进了设计,使能耗降低了 2/3 ,并且本人对流体力学产生了兴趣,创立了边界层理论,大大减化了 N-S 公式,为飞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理论基础。德国的化学家使其化学工业在一战前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其合成染料工业占到世界的 80% 。 世界之所以形成了这样的格局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全球知识传播体系的形成。各种科学杂志出版,使最新的理论、发现被报道出来,各个领域的研究工作者定期召开会议,并且有学派的建立,如数学上的格廷根学派。另外各种协会的创立,也增进了同等的交流,如詹天佑等成立了中华工程学会。虽然这种交流并不是很完善的,如 奥地利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希 - 哈森赫尔 (Friedrich Hasenhrl) 在爱因斯坦之前,就推出了质能方程式 E = mc 2 ,但是他未能与相对论联系起来,并且因为各种原因而长期未得到公众的认可,但是稳定的、不断成熟的知识传播体系使科学界和科学发展的面貌被前所未有地改变了。 再一个就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爱因斯坦就曾在专利局中工作,专利保护就是国家创新系统重重要的一环。社会普遍支持从事科学研究,并积极地把新的技术运用到工业中转化为财富。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对专利技术的保护、对产品销售的关照形成了比较稳固的国家创新系统。这一系统虽然也是有缺点的,如固特异为了自己加硫橡胶容易仿制,长期与侵权者打官司,最后去世时仍有 20 万美元债务。 Herman Hollerith也与 美国人口统计局因为专利利润的问题打了一场失败的官司。瓦特在这方面幸运多了,与使用蒸汽机的煤矿打赢了官司,并取得了赔偿。以上现象是必然存在的,而国家创新体系最终使科技加速发展,其缺点是由于固有的部分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 有许多科学家对商业利润无所求,如伦琴发现 X 线以后,由于其极大的商业利润而主动放弃专利权,爱迪生为了与之响应,发明了一种配套的荧光屏,也没有申请专利。再如居里夫妇发现的镭也没有申请专利,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医学。科学工作者与其他领域工作者一样,也是在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中实现自我的。 虽然科学长足地进步,虽然各个领域都有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们,但是他们的影响仍然有限,大部分的世界还生活在贫困中。迷信思想、阶级观念、霸权主义由于强大的历史惯性仍然存在着,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不同的发展,这三者成为了一战的根源。由各种利益冲突最终导致了人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个人分类: 昨天的世纪|38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之我见
jlpemail 2008-2-18 07:16
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之我见 科技创新需要突破就的思想、观念、迷失的舒服,解决科学技术问题,获取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创新能力无非是陈胜新思想、新事物,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研究生一般处于青年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积极,感受力强,敢于接受新思想,易于发现新的思路,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有资料表明,同样是研究生,我国的研究生普遍数学和物理基础扎实,而美国的则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这和两国的教育方式的差异有关。 笔者发现,在研究生教育中,有些学校仍然沿用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一旦,这种方式被启发、自主式的教学方法代替了,习惯于填鸭的学生就不适应了,无所适从了。 从学生的角度说,自主式学习更需要开动脑筋,琢磨学习方法;从教师的角度讲,满堂灌不是最好的讲授方法。我看到过这样的情景,老师讲课,第一排的在睡觉,老师、同学都习以为常。当然,也许是教育体制决定了师生们的行为,他们是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的。因为要考核的。 数十年一贯制的教材,刻板的授课方式,被动地接受,没有互动,没有讨论,争论更是无从说起,没有不同年龄阶段、相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人员的思想碰撞,难以产生科技创新的思想火花。 研究生的哪怕是幼稚的、可笑的构思也值得肯定,只要有新的方法在,有新的思路,就有肯定的必要。 不拘一格降人才。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是促进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的必要条件之一。(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378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