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上海市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83年前上海市长的大上海之梦
热度 1 龚胜生 2015-3-18 23:37
按:1932年12月8日,上海市长吴铁城演讲“现在及未来的大上海”,这是他的一个梦。83年过去了,现在的上海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心目中未来的“大上海”,但是他预言上海“将来之发展,未可限量”, “ 非特为东方第一大埠,且足与全球至盛之都市嫓美”,足见其远见卓识。其对大上海的水陆运输、道路系统、功能分区的设想,可以说是对“未来大上海”的城市规划,有些规划理念即使到现在也还有其价值。故录其演讲内容于此,以供有兴趣者择采。 吴铁城《现在及未来大上海》 未来之大上海,在我人之理想中,纵不能成为一乌托邦都市,而时势所趋,世界各国都市建设之大成,非特为东方第一大埠,且足与全球至盛之都市嫓美,举凡工商业及国际贸易,均至无限量之发达,宾客莅至,咸乐而忘归。我知彼时之市长,非一杰出人才不能胜任,而以其职务之繁,酬酢之多,可断不能如鄙人今晚之闲逸也。上述虽系理想,然亦不难实现,盖征诸现状及历史,本市市政过去之猛进,较世界任何都市不稍逊色,但此尚非全市市民努力之结果,且为无计划而成之崎形发展,故今后一切设施,如能按照计划,中外市民一致合作,则其进步之速及成绩之美,更可想见。过去市民、政府之不甚努力,实无足怪,盖中国历史上尚无新都市之组织,人民之居住城市内者,并不参加行政,换言之,人民对政治均为被动或消极的。 中国市政始于广州。中国之市政自广州始,于民国十年二月十五日,广东省政府公布《广州市暂行条例》,划定广州市全部为市行政区,直隶省政府,市长下设财政、工务、公安、卫生、公用、教育六局,分掌都市内厅行设施各事项,并设市参事会,使市民参加市政之机会,自此全国各处均起而在意。该市自成立迄今,进步甚速,市内宽阔之马路,宏大之建筑及其它物资设备,极称优良,凡曾游广州市者均能道之。 过去缺点现有设施。上海继广州而起,于民国十六年七月,国民政府制定上海为特别市,商隶行政院,本市基础始定。在十六年前,上海虽曾有商端口督办署之组织,然范围狭小,为时又暂,无甚发展可言。本市成立未久,年龄幼稚,犹乳孩然仅得步行,尚未能快跑,应以历任市长之努力,及市民之协助,粗具规模,不愧为一活泼伶俐之小孩,将来之发展,未可限量。我人欲知将来之大上海,似不可不先将此婴孩过去之表演,及其环境上之缺点,略述一二,以责推考。按上海市全市面积,计四九四 . 六九方公里,如以二特区加入,共计五二七 · 五一方公里,但于如此辽阔之区城内,事务素不统一,即以市政府管辖之区域而论,在民国十六年前,亦有南市、闸北及乡区之分,各行其事,至市政府成立后,始得统一,对于行政及建设效率,方有蒸蒸日上之势。在此过去五年之短促时间内,鄙人愿以统计法略举数端为事实之证明。上海市道路在民国十六年前,计长一五三 · 九五公里,其面积为一 · 五零四 · 二九三平方公尺,现在计长三零三 . 九三公里,面积为三 · 一七九 · 四八六平方公尺,计五年内增加长一四九 · 九八公里,面积一 · 六七五 · 一九三平方公尺。沟渠于五年内亦增加三一 · 二九公里。于电力供给方面,民国十六年前,全市计一二 · 九一一基罗华脱,现在共二六 · 八零五基罗华脱,计五年内增加一三 . 九三九基罗华脱。路灯原有三七五八盏,现有八三零一盏,计增四五五三盏。于给水方面,民国十六年,南市、闸北两公司,共给六五 · 二○○立方公尺,现在共给九三 · 三八五立方公尺,计五年内增加二八 · 一八五立方公尺。至于水质之进步,尤为特殊显见。民国十六年闸北自来水每立方公厘计有细菌八二零八个,现已减至三六个;南市自来水民国十六年每立方公厘计有细菌三四九八个,现已减至五十个。再以交通设备而论,自民国十六年起,最显著之进步,莫过于浦市轮渡。按五、六年前,我人如欲由浦西至浦东,除备用小轮或舢板船外,别无他法,普通旅行之不便,已达极点,且多危险;再浦东区为市内重要区域,然以未能与浦西密切联络,发展殊不容易。我人时明人提议建设大桥, □ 以经费浩大,迄今尚为空中楼阁,市政府为谋上 海 被救起见,遂决定创设市轮渡,对江为 □ 距离,俱备筏共七艘,收费既廉,管理严密,行驶准时迅速,旅客极称便利,其成绩已超过我人希望。去年一年间,乘客计有四百四十万之多,现在积极筹备扩充,对江渡轮以应需要。市轮渡之优点,除为交通上之补助外,尚有二亦颇重要:㈠ 上海居民众多,日用蔬菜及其它农产品全赖四郊农村之接济,其供给之源愈多,则价格亦愈低廉,市内生活程度,不致抬高,故市轮渡之能使浦东农产品易于输入浦西,影响市民生活甚大;㈡ 每逢酷署,市民苦无休息及乘谅处所,自远距离渡轮开驶后,浦西中外市民之至东汉及高桥游览者,每日在数千以上,将来高侨海滨沙滩整理完善后,该处将成为唯一暑天消遣场所,其裨益市民必非浅鲜。再以卫生及教育二端论之。上海公共卫生之重要,毋待废言。市政府对于市民健康及预防疫病甚为注意,现在市内肉类之宰前宰后,必经正式兽医检验,实由本市政府始创。至各种预防针之普遍施行,亦由本市政府首先提倡,所用之血清等均系自制,并供给公共租界及法租界之需求。二三年来,防疫之功效已渐显著,本年因日军侵沪后,暑天疫瘟堪虞,奉竭力严防,本市仍得平安,此为诸君所共见者也。关于教育方面,以前教育行政素不统一,自市政府成立后,即从事整理,统一组织,充实设备,提高教职员待遇,现共有市立小学一百八十所,中学五所,其中中小学生在五年内新设者颇多,以前全市教育经费每年仅数十万元,在近五年中,已增至一百二十万元,占全市收入百分之二十强,希望将来能增至百分之二十五,上列市立学校数及经费额,虽远不足供全市之需要,然较之国内其它各市及边远省分,已高数倍,亦可见本市范围之大也。财政问题为几百设施之枢纽,本市政状况,现在虽不充裕,愿非应有之现象,盖本市每年收入相抵,非特无亏,且有盈余,此皆历年财政整理之功効,五年前收入只二三百万元,近已增至七百余万元。愤一二·八事变并不发生,本市收入至过去之六月底止,从种种方面事实证明,本可超过去年预算,有达到一千万元,不意炮声一响,尽成泡影,可愤之至!然余意不久当可恢复原状,使未来大上海,早日实现。其它现在之市政设施问题尚多,将来各局主管人员来会演讲时,当详细说明,兹姑不论。但以上数端,已足证明我人对于此幼孩确有希望。 未来改善计划情形。然我人对于未来之大上海,以现在之形势论,缺点甚多,不能不谋所以根本改善之道。兹姑提出一二点与诸君讨论之。㈠ 纵观全上海之现有设施,最初并无整个设计,想当时并无人意料本市可臻今日之繁盛,故各处街道,均缺少有计划之规定,今虽欲改善,亦云难矣。此后对于交通上之影响,必益显著;㈡ 以户口及商业论,上海已为世界第三都市,轮舶之来本市者本年达数十万吨,然船只无论大小驶入黄浦江后,必再加一小时以上之路程,方得停泊,有时乘客尚不能直接登陆,此种经济上之损失及不便利,为世界各国所罕有,我人岂能忽略视之?现状已如此,试思二十年、三十年或百年后,其拥挤与不便利,又将何如?故于此孩童时期,为成人后之大上海计,我人亟应以最远之目光、最大之决心,共同建设未来之大上海,并改善现在环境。上海市政府有鉴于此,特于一年前将未来之大上海统盘计划,决定方针,先从建设市中心区着手,同时规划商港及黄浦港大桥,并请欧美都市设计专家贡献意见,均一致赞成,现正积极按照计划进行,将来次第实现,其裨益上海市民及国际贸易,必不可以道里计。或曰:上海环境已甚优良,即上海市幼孩亦甚健康,何不听其自然发展,而必以种种计划束缚之乎?鄙人敢答之曰:设使此孩而无有纪律有秩序之训练,将来身体及脑部,必发生非常状态,……,甚至百病丛生而不治矣。吾人为保姆者,既有所见,岂愿牺牲此小孩未来之命运乎?按照现在所定计划未来之大上海,行政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均一一明晰规定,交通上则互相联络往来,便利居民,可无浓烟、毒气之厌恶,工厂亦可不受发展之限制,船舶进口即得停泊码头,货物起卸并可直接装上火车,运赴各省推销,浦东渡轮外,并有大桥及火车联络,种种利益,诚不胜枚举。但此项计划,对于现有繁盛区域,并不抛弃各处道路,均能衔接,故彼时人口及商业虽增至十倍数十倍,亦无虑其不能容纳也。 兹将计划略为分述如下:(一)水陆运轮。本市水道方面,黄浦江实为干流,港内现有码头,地位已甚局促,且距港口太远,航行费时,将来商务发达,海舶日增,非建筑大规模之港湾不足以应需要,则将来之码头区域,其地位将在吴淞方面,而浦东沿岸之地点,则可为商港扩充之用。目前内地运轮大都取道吴淞江,将来此江亦决不能容纳所有内地来沪船只,则吴淞湾藻浜将来于事实上可为内地运轮枢纽,亦意中之事。若能于相当地点,开凿运河,使与吴淞江联络一气转运,当益加便利。至若陆地方面,现有铁路线与水道码头,相去甚远,使水陆央其联络之资,故市中心建设后,商港地点同时规定,上海之铁路线势非改道不可,兹假定真如为运轮总站,由此筑支线北经入场胡家庄,东沿泸藻浜南岸至吴淞一带,与南港相衔接,更由真如筑高架铁道经彭浦而抵江 □ ,为未来之上海总站,则旅客及轻便货物等直接输入市中心区域,北站之繁盛仍可保持,沪杭间之路线亦如旧,惟自南站起,将路线延长至董家渡、  □□ 渡浦,向北直建 □ 桥涉,则浦东方面之运轮,亦可因此更为便利。(二)道路系统。关于市中心区域之道路,兹略述如次。甲、建筑接通商港铁路及各区之干道。此项道路,大率宽度甚巨,或接通未来之商港,或与将来之总车站相接,或与现在之租界及其它各市区联络,宛如星光之四射,而市中心区域则居其中央,有控制全局之势。乙、建筑普通道路以利商业与居住。此项道路之目的,在便利市中心区域及其附近之商业与交通,并分别建筑以利营造,现已计划之路线长约一百七十公里,其布置系棋盘式与蛛网式,并环绕四周,依照干道之正交或斜义而定,务期划成之段落,适于建筑。又以本市房因气候关系,宜于南面,故将各段落之东面方向加长,以减少南北道路之数,此外对于干道平行之段落,亦尽量加长以减少普通道路与干道之交叉。丙、设立园林运动场,以利市民之卫生与休息娱乐。为市民卫生上及精神上修养起见,爰于市中心区域及附近,充分利用现有河道,并划出地段,设置广大之园林与空地,并力求互相联络之,适宜以点缀市容,而便游览云。(三)分区计划。按照现定全市分区计划,市中心区域及迤南至南市旧城厢一带,为商业区域,其北为商港区域,其西为住宅区域,市中心区域则以城市组织之通例论,应为行政机关及重要建筑所在地。兹将市中心区域分区计划,略述如左:政治区。凡行政机关及重要公共建筑,宜设于城市之核心与形势优胜之地段,以示庄严,而兴观瞻也。市中心区域之中央部份,为两干道之交叉点,又有园林点缀其间,最宜划为政治区域,市政府与附属各局、市党部、市参议会、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皆宜建造于此。商业区在市中心区之北部临近商港,并通客运总车站,将来商业之繁盛,可以预卜,爰划一大部分为商业区,以适应发展之趋势,此外沿干道一带之地,交通纷繁,就此建筑商店,既利贸,复可限离后面之住宅区,使免喧嚣,故亦划为商业区。住宅区。市中心区域及附近之地除已划为政治区及商业区之部分外,余均划为住宅区。住宅区复分为甲、乙、丙权,甲种住宅区系为建筑商等住宅之用,缘求幽静故,其地位在园林空地之近傍,又以此项住宅供求较少,故面积从小;乙种住宅区,系为建筑普通住宅之用,供求较多,故面积较大。上述市中心区域计划,现在按照进行,市政府房屋自去年动工后,本可于本年七月完工,旋被一二·八事变所阻,须径至明年五月完工,届时市政府及附属各局,即预备迁入,以表示未来大上海之于实现。鄙人讨论至此,殊感兴味浓厚,深信诸君对于未来之大上海,亦抱极大希望,然欲使此计划之早日实现,一切建设不受阻碍,非全体市民共策进行不可。凡居住本市内者,不论其国籍如何,均负有建设大上海之义务,均应视上海为故土,为大上海之市民,大上海之光荣,即全体市民之光荣,鄙人愿与诸君共祝未来之成功。 1932-12-08 : 08 版
个人分类: 价值史料|296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朱镕基:候选上海市长的演讲
热度 1 Wuyishan 2013-10-30 22:27
出处:文汇读书周报 2013-8-16    http://roll.sohu.com/20130816/n384315612.shtml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编入的文稿是根据朱镕基同志当年讲话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记录编辑而成的,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本文摘自书中朱镕基1988年4月25日《在上海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一章,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同志们:   根据大会的安排,现在我向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也许要超过大会规定的时间,因为如果我不讲的话,也许过不了这个关,一会儿还得提问题,还不如我主动“交代”为好。   第一,我的简历。我参加革命的时间比较晚,经历比较简单。我1928年10月出生于长沙,中学都是在湖南省念的,1947年毕业于湖南省立一中,同年在上海考取清华大学,念电机系。入大学后就参加了学生运动,1948年冬天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到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计划处,担任生产计划室副主任。当时的计划处处长先是柴树藩同志,后是袁宝华同志。1952年东北人民政府撤销后,我随马洪、安志文等同志到了国家计委,这时是1952年11月。在国家计委一开始是管电,1954年到工业综合局负责综合处工作,之后我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张玺同志的秘书。后来由于张玺同志患癌症。我同时就兼任了国家计委机械工业计划局综合处负责人,直到1957年,赶上了“大鸣大放”、反右派。在“大鸣大放”的时候,同志们说,你是党组领导的秘书,你不跟党组提意见那谁提啊?一定要我提。我就在局里面讲了3分钟,但出言不慎。在10月份以前大家都觉得我的意见提得不错,到10月份以后就说你这个意见要重新考虑,到1958年1月就把我划为右派了。但是对我的处理还是非常宽的,我想是因为国家计委的领导和同志们对我都十分了解吧。因此,我被撤销副处长职务、行政降两级、开除党籍之后,还继续留在国家计委工作。在开始的一两年,我担任国家计委老干部的业余教员,教数理化,后来恢复我的工作,在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局工业处工作。我非常感谢国家计委党组织对我的关怀,始终没有把我下放,使我有继续为党工作的机会。“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在国家计委农场劳动了五年,这五年对我是极大的教育。尽管我们还是国家计委的干部,在一个集体农场,但终究是在农村,所以对农村的了解、对劳动的体会还是不少的。这五年,我什么都干过,种过小麦、水稻、棉花,放过牛、放过羊、养过猪,当过炊事员。1975年后,我回到了北京,当时我的关系还在国家计委,但被分配到石化部管道局电力通信工程公司工作。我就带了一支徒工队伍,从爬电线杆开始培训,一直到能安装22万伏的高压线和11万伏的变电站。这一段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对我也是极大的教育,使我有一点基层工作的经验。到1978年,马洪同志要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担任研究室主任。不久,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纠正了错划我右派的问题,同时恢复了我的党籍,恢复了我的职务。这个时候是袁宝华同志担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康世恩同志担任主任,要我回国家经委,因为国家经委实际上是从国家计委分出去的。1982年新的国家经委成立后,我开始担任经委委员兼技术改造局局长,1983年担任经委副主任,1985年担任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一直到今年年初,就到上海来了。这就是我简单的经历。   第二,同志们要求我说说政绩。这个是难以启齿,不好说啊!当然,在我30多年的工作期间,尽管在1957年以后遭受很多挫折,但在工作方面组织上对我的评价还是不错的。我自己的特点、我的信条就是独立思考,我心里是怎么想的,我认为就应该怎么讲。我是一个孤儿,我的父母很早就死了,我没有见过我的父亲,我也没有兄弟姐妹。我1947年找到了党,觉得党就是我的母亲,我是全心全意地把党当作我的母亲的。所以我讲什么话都没有顾忌,只要是认为有利于党的事情我就要讲,即使错误地处理了我,我也不计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恢复了我的政治生命,同时也可以说是焕发了我的政治青春,我始终相信我会得到我们党的正确对待。我就是有这么一个特点,或者说我是力求这么做的。   第三,自我评价。我觉得作为上海市长我不是最佳人选,我有很多缺点,在很多方面比我的几位前任,特别是比江泽民同志差得很远。我讲三条:   第一条,我只有领导机关的工作经验,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刚才讲了我25年在国家计委、10年在国家经委工作,基层工作经验就是在管道局很短的一段时间,既没有当过厂长,也没有当过区县的领导。江泽民同志很早就当厂长,而且是大厂的厂长。我也不是从农村基层上来的,对人民的疾苦了解不多。这是我很大的一个弱点,今后恐怕在这些方面还要犯一些决策的错误。   第二条,我只有中央工作的经验,没有地方工作的经验。我没有在地方工作过,一直坐在北京,所以到上海来了后,这三个月的白头发比什么时候都多。江泽民同志预言一年之内我的头发全部变白,这是他的体会,我已经感受到了。工作确实是复杂,确实是难做,所以江泽民同志经常讲他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我现在也体会到了。   第三条,我性情很急躁,缺乏领导者的涵养,干工作急于求成,对下面干部要求过急、批评过严。这一点我应该向江泽民同志好好学习。宋平同志在我来上海工作之前和我谈话,他说你要求干部严格不是你的缺点,但是你批评人家的时候不要伤人,说话不要太尖刻。这些都是语重心长的话。说到我的缺点时,他说你应该学习周总理,批评同志后让人感到你应该批评,觉得是你对人家的关心。我确实是缺少领导者这样的一种品质,但我希望同志们监督我改正。说老实话,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啊,不是很容易的,但是我一定要很好地改正自己的缺点。   第四,施政纲领。这个很难讲,施政纲领在江泽民同志的工作报告里明确阐明了,要求非常明确,我的任务是创造性地去完成、去实现,所以就不可能再讲出更多的东西了。如果要具体化,那也应等到全体市政府领导班子当选后认真地讨论,来研究具体实施步骤,现在让我一个人来讲这个事情确实很难。但好像不讲一点又过不了关,我也没有跟江泽民同志商量,就是在通知我以后,昨天晚上加了一个夜班想了这个问题,所以我就讲一些个人的意见。   我认为,上海最重要的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去落实,要说到做到,而不是提出很多的纲领、很多的要求。我觉得江泽民同志报告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是实事求是的,我们是有可能实现或者是提前实现的。有—个老同志打电话跟我讲,你说三年改变上海的面貌,如若不然,引咎辞职。我说我不会狂妄到这个程度,我没有说过这个话。这是个误会。我讲了一句什么话呢?那是关于上海大众“桑塔纳”的。现在“桑塔纳”是非常赚钱的,一辆汽车要赚好多万,但今年计划只能生产1万辆,为什么?因为现在国产化的程度很低,你大量生产等于买人家的散件来装配,花费大量的外汇,所以国务院的政策是卡住上海不让多生产。但是我考虑,上海现在这么困难,如果不再多生产一点“桑塔纳”赚一点钱的话,日子过不下去。因此我就给李鹏同志写了一个“陈情表”,这个“陈情表”是江泽民同志签发的。我在里面讲,第一,关于“桑塔纳”的国产化去年已经开过会、订了计划,国产化率去年年底达到12.7%,今年要达到25%,到1990年认证的国产化率可以达到80%以上,三年就基本国产化了。我说多生产一点、多装配一点并不影响国产化,计划都做了,正在认真实行。第二,上海现在有生产能力,国内市场也很需要,尽管国产化率低一点,但总比进口整车好。另外,现在上海的原材料非常困难,就得靠“桑塔纳”去换原材料,不然就要停产了,因此无论如何请求生产1.5万辆。多这5000辆汽车,财政收入就可以增加好几个亿啊!现在我们的处境很困难,但是我认为,生产1.5万辆“桑塔纳”还是完全正确的,也确实得到了李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允许我们生产1.5万辆。但如果三年我们不能实现国产化,那我怎么向中央交代啊?所以我就在给中央的“陈情表”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三年不实现国产化,我就向中央引咎自责,还没敢说辞职。我这个话是说给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听的,说给市经委、计委听的,你们要不好好抓国产化,那我就得辞职了,我的命运跟你们拴在一起了。我说这个话就想起到这个作用。但这话传到外面,就变成了我三年不改变上海面貌就引咎辞职。这个事情我可不敢这么说,也绝对没有说过这个话。三年、五年解决上海几十年积累的问题很难,我想同志们也会谅解这一点的。   声明一下,我只来了三个月,我既不是诸葛亮,也出不了“隆中对”。如果我当选为市长的话,这个话有必要说明一下,因为在简报里有一个同志对我提意见:还没有选你当市长呢,你在北京中外记者招待会怎么就说如果你当选为市长的话呢?太不谦虚了。我能体会这位市人大代表的意思,我也接受你的意见。但是我也要向这位代表做—个说明,这个话不是我要讲的。在北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之前,大会副秘书长曾涛同志帮助上海为这次记者招待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我不能用上海市委副书记的名义举行记者招待会,所以曾涛同志说,你可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我当选为市长的话”,这样大家就都清楚了。我就是这么讲的。
个人分类: 东鳞西爪|155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上海市长与跨国公司
yolandahongmei 2011-7-26 18:02
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nternational Business Leader's Advisory Council for the Mayor of Shanghai,简称为IBLAC)是1980年代末由时任上海市长的朱 镕 基创建。1988年,朱 镕 基接受中国国际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经叔平先生关于邀请国际上著名企业家担任上海市长顾问的建议。1989年10月,第一届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上海举行。主要方式是针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出席会议的成员(必须是该跨国公司的全球CEO或主席或董事长等一把手)为上海市市长提供咨询和建议。2011年第23届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将于10月30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随着上海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要求参加市长咨询会议的国际知名大公司也越来越多。成员已由最初的7个国家的12名成员,增加到目前的16个国家的40多个成员。主要成员包括日本东芝、日本三菱、英美烟草、法国达能、美国国际集团、巴西淡水河谷、德国西门子、澳大利亚电讯公司、荷兰皇家孚宝、加拿大庞巴迪、 美国杜邦、美国辉瑞、瑞士诺华、德国赢创工业集团、瑞士罗氏 等,这些企业一般都在上海设有地区总部,在上海有大量投资或与上海有合作,并一直在增加在上海的投资经营。 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一般于每年10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或11月第一个星期日召开。会议规模一般在500人左右(中方40%,外方60%)。中方出席人员一般包括市政府副秘书长以上所有领导(即副秘书长、秘书长、副市长、市长)、委办局及区县主要领导、上海大型国企和集团的主要领导、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领导。外方一般包括成员(及跨国公司全球领导人)、特邀演讲嘉宾、市长客人(大都是国际著名企业家)、成员所在国驻上海总领事、观察员(即申请加入咨询会议但尚未批准的跨国公司全球领导人)等。 北京和重庆学习上海,已经建立了类似会议。如北京建立了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重庆建立了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 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中的化工企业 辉瑞: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地区总部、投资有限公司和亚太研发中心。 罗氏: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2009年,罗氏亚太地区总部落户上海。 杜邦:1980年在上海设立代表处。1990年3月,杜邦与亚太农用化学(集团)公司、上海市农药研究所签定合同,成立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杜邦在华第一家合资企业)。 诺华: 2008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永久性研究基地奠基仪式。 赢创:投资2.5亿欧元在上海建成大型甲基丙烯酸酯一体化生产设施。并耗资2200万欧元建立上海研发中心。
个人分类: 其他杂闻|474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