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老先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心念如歌
zuoxinian 2011-5-16 10:50
http://www.frontiersin.org/theoretical_and_philosophical_psychology/10.3389/fpsyg.2011.00063/full 这位老先生刚发表一个很有意思的文章,哲学味道。
个人分类: 科学与艺术|3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激情燃烧的停车位.
热度 5 lujiangxiao 2011-5-13 04:48
激情燃烧的停车位.
咱海外的老中勤劳, 勇敢, 爱占小便宜. 比如我从工作开始从来没就买过单位的停车位. 这小算盘是这样的: 单位停车每月要花一二百刀. 如果停在外面街上, 每月吃两三张罚单, 每张25刀, 平均下来每月还省下不少钱. 相当于每天有白吃的午饭. 另外给警察的钱还有利于他们打击犯罪. 后来警察叔叔知道以后非常支持我的贡献, 巡查更频繁了, 每月能拿到8到10张罚单, 我就吃不消了. 只好停到更远,警察同志不常光顾的地方. 这样不买停车位的理由就更充足了: 我不但可以每天有白吃的午饭, 还可以多走两英里. 多年累积下来近万公里, 相当于比校内停车的同事多走了几趟Appalachain trial. 在米国,能走一趟Appalachain trial 的驴友就足能吹一辈子牛的了. 今天刚停好车, 街对面住的一位老先生忽然把我叫住. 说这段街只准外人停3个小时. 他说看我每天长时间停在这里很激情. 已经叫了警察叔叔来写罚单, 让我最好把车开走, 以后别再看见我. 我一想这个问题很严重. 他退休在家, 天天看见这么一个爱贪便宜的老中停在街对面, 好烦呀. 而我竟然那么多年都不知道. 只好装作很害怕的样子, 说过3个小时一定回来挪车. 实际上我是怕他的激情按奈不住出点病啥的. 实际上这段街上停着不少车, 多半是象我这样爱贪便宜或者买不起停车位的老中或老外. 我楼道里的老中同事都说那地方停不得,常吃罚单的. 可我为啥几年不吃一张呢? 因为警察叔叔在开罚单的时候要来两趟.第一趟先把车牌都抄下来,然后过三小时再来,把抄过车牌的人的车都给写票.我上班晚, 一般警察叔叔已经来过第一趟了, 所以第二次来没有案底就不会吃罚单. 楼道里的老中同事来得早, 所以每天接近中午的时候就要去挪车, 换到另外的地方. 这地方各人有各人的高招, 挪车的地点和时间一般都密不外传 (有时传给师妹不传师弟). 这种挪车的把戏在纽约这种大城市里更加发达, 许多人都对街上的某个犄角旮旯了如指掌.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停多久都有理论性总结. 到了北方的波士顿,那里冬天经常一场暴雪把路边的车埋个严实. 雪后哪个人花两小时刨出一个停车位都不容易, 有时候开出去打酱油,几分钟后回来就让别人停上了,要多搓火有多搓火, 吵起来动枪的也有.因此有人就发明了摆椅子的方法. 把车刨出来以后,开走时把家里的椅子拿出来占上位置, 表明这是劳资挖了三个小时的成果, 严禁占用. 有外地来的乡下佬不懂那规矩, 把椅子挪到一边再停上自己的车. 据说主人回来以后报复的办法是再花一小时用雪把那车埋上.
4445 次阅读|6 个评论
博士论文/毕业标准相关的一点体会
热度 13 郑玉峰 2011-4-14 23:41
最近有3个博士生预答辩,先后给他们改了几遍论文(本来前几天以为可以好好喘口气,结果到现在还没的歇),同期最近也审了有5-6本外校的博士论文,有些感想: (1)博士论文是给谁写的?论文是给导师写的吗,还是给学校写的?应该是给自己写的,有的论文写的很随便,尤其是科技文字表达上的条理性和严谨性欠缺,现在论文都是挂在网上的,以后是跟你自己一辈子的,丢自己的人啊,一本让国内同行读的流畅的论文和论文工作的质量无关,有些论文作者发的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很不错,可能是英文写的很好,等到写中文图省事就来个英译汉,反倒写不好了,这种情况应该避免。态度决定论文质量,博士生应该端正思想,尽管写博士论文本身不是创新,但却可以提高你的科技写作能力。当然与我做博士生的年代比,现在各位的致谢部分写的要好的多了,以前老先生们是不让我们写和论文无关的心情的表达的词语的。现在的年青人写的致谢一个比一个写的出彩(记得去年学位委员会审论文时还读到有博士生在致谢部分写的是一首长诗),可为什么却“逗号”和“顿号”乱用、“全角”和“半角”符号乱输呢,还是不认真。 (2)谁该把论文的质量关呢?导师啊!我的学生对我的抱怨是别人都没论文初稿就预答辩了,怎么怎么样的。我没说什么,我心里在想,我的老板当年对我要求的时候,即使是论文开题,还要用色带打印机打出来一个一个文字和图剪贴,粘到图板上呢?没那时的磨练我能有今天吗。你的博士论文不是你自己的,也是我的,以后人家看到的是我郑玉峰的学生的论文都是怎么怎么样的。其实我已经经常检讨自己了,几次我的学生答辩,请来的评委都会问学生,博士论文不精彩,没有味道,没有深度,我每次都很汗颜。 (3)博士论文要不要多写会儿?我有个学生以为几天就可以搞定博士论文,简直是牛人啊,他老师我当年也还花一个月搞定博士论文呢,开个玩笑。不过这的确是我现在很困惑的地方,目前的硕博生5年就毕业,其实我自己也是直博5年毕业的,我没什么意见(不嫌时间短),但要想5年毕业必须踏踏实实地干5年下来才行。几年来偶遇到了各种学生情况,比如在校期间的各种兼职和挂职、报考各种外语和计算机职业证书、第五年开始的秋季学期基本上全都用来找工作,还要去实习几个月,比如毕业前一定要去拿驾照,因为毕业工作就没时间去学车,这还不算业余生活呢(谈朋友参加征婚活动、上网、看电影),这些都要导师和学校买单吗?抛去上课的头1-1.5年,我真的觉得这样做论文的时间太有限了。无奈。现在的年青人的诱惑实在是比10-20年前多得太多了。真希望他们能多花些时间来做好博士论文(最终还是要博士生自己认识到他/她是在为自己作论文),当然更敬佩一些真正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学生,能够高效高质量的在规定时间完成论文工作。 写到这里,喝一口新茶,是我去年毕业的博士生刚捎来的新茶,想着他去年尽管文章不够拿学位我仍同意他5年就毕业去工作的事,因为他的心当时已不在学校了,我强制性地让他延期也没什么意思,好在他毕业后很快有3篇SCI文章出来,顺利申请到了学位,现在他还打算跟我合作继续做些新文章。可能这就是“师生”的真谛吧。我的态度就是任可学生先负我而我不负他(以前还想把自己的标准凌驾于学校对博士论文要求之上,可实际发现你如果认可学校的标准,不强迫学生反倒可能学生会比你要求的做的更好),因为我有多个学生,总不会被100%辜负,但反过来将心比心,当你真正为学生着想的时候,他们也会给你很多很多的回报。当然,我也非完人,和学生该吵的时候也会吵,也会让他们知道我的不高兴,也会不讲道理。好在都是自家人,不伤感情。每个学生毕业都还是有感伤的,很有趣的是这些年很少见过博士生的家长,但好像很多时候学生毕业的时候自己把自己当作学生家长一样帮学生找工作,呵呵。
7191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感慨于一位海归老先生的拳拳爱国心
alick1 2011-3-31 17:23
去年在“海外学人创业园”举办的中秋联欢会上认识了一位海归老科学家,虽然已经70多岁了,但 老先生内心依然涌动着让我们汗颜的热情 ,还当场为大家献歌一曲,虽然有点儿底气不足,却饱含激情。 老先生当年去美国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在国外打拼多年, 主要 从事人参 和鹿茸的 研究与产品开发 ,尤其是在褐参(将人参加工成褐参后一些药效成分,如 Rg3等 特效抗癌的稀有皂苷成分含量 会明显增加 )的研究方面很有建树 。去年老先生毅然回国,在高新区成立了自己的医药科技公司,致力于参茸制品的研发。但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他公司的褐参项目去年申请省里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连初审都没有通过,最后还是海外留学创业园区作为天使基金给予了资助。老先生不明白: 自己 的研究思维和课题设计在国外多次获得资助 ,为什么现在居然连初审都没有通过? 韩国市场的黑参已经进入日本市场 和 中国市场 ,为什么 我们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 却 不支持研发 ?今年省里的 “ 人参产业战略联盟征集关于人参产学研结合课题 ”的通知也没有发到园区,网上也没公布,只是有个别单位接到通知,也就是说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参与,老先生对此很是无奈: 作为海外学子创业园区的相关企业 ,对于这样重大的举措为什么没有知情权?老先生说 :“ 我作为海外华人科技团体:中国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协会的副会长,为国家引荐的人才都有所贡献,但是也都遇到诸多困惑。应当承认我们国家已经是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 , 但是诸多海外学子在国外已经取得稳定的学术地位和生活条件。他们也有心回国创业 , 但是有多少人能够当好企业家? 到 大学和研究所 , 由于体制和管理背景不同 , 许多人都不能很好发挥作用,这些必须要与时俱进 , 特别是政府部门要做好跟进服务。政府部门在有关全省重大科研举措,特别是我省支柱产业人参等有关项目 方面 应当想到海外学子企业这一股力量。我们为此而将海外资产投入国内 , 希望能够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我在国内外工作将近45年,特别是在吉林省工作多年 , 对家乡 的 人参事业有深厚感情。我不缺钱也不缺名利 ,只是 作为76岁老人一腔报国心而已 ” 。情人节那天,老先生在创业园的 QQ群里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今天是情人节 , 我真想我的家乡 , 难道这个 情 人不是永恒的吗? ” 作为一个70后的老人 (老先生习惯于这样称呼自己), 不在美国的花园洋房养老却要把几乎全部可动产投入国内家乡的园区 ,老先生说他 是做身后全部捐赠给国家的准备,同时也是想要把 自己 一生中积累的科研经验 和 设想留给 自己 的故乡。 有一 次 ,老先生 给园区部分人做过一次报告 , 会后 Z 部长满怀真情的对 老先生 说: H 教授 , 你毫无保留的报告很使我感动 。 这句话 另老先生 整整一夜在回味 ,感叹于自己的 愿望终于有人理解。 他说: “ 我 不求任何回报 , 只 求 能够对得起生我养我的故乡足矣 ” 。 拳拳爱国心,深深游子情 ,怎能让人不为之感动呢?但愿 这份对祖国的 爱能够有一个安放之所,也愿这份对故乡的情能够得到相应的回应,企盼老先生的愿望能够尽早实现。 下面 是 老先生以前曾经写过的一首诗 ,给大家润润眼吧! 出走与归来 洛杉矶的晚霞恰是朝晖中的渤海 , 我的心总是在两岸徘徊 , “我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出走 , 是为了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归来”* 辽河的水哺育我成长 , 休斯敦的校园记忆着青春的情怀 , 不知道哪里是我的家园 , 说不清哪里是我的最爱 , 自从我一步跨越太平洋 , 我的心便漂泊在五湖四海 。 有人说生你养你的地方 就是你的祖国 , 然而出生在异国的儿女们 依然在黄色的基因中表达出 中华民族的血脉 , 我们一代一代又一代的出走 , 是为了一代一代又一代的归来 。 母亲有时会冤枉孩子 , 那是出自本能的爱 , 一旦她察觉到自己的失误 , 便会在深深地反思中偿还你 百倍的爱 。 落叶未必能够归根 , 但那随风漂泊的一片孤叶 , 永不会忘记对根的依恋和关怀 , 创业未必都要归国 , 海外学子会用在他乡燃起的火炬 , 照耀祖国的江河湖海 , 我们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出走 , 是为了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归来 。 * 此句引自电视剧“绿卡族” 来源: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239do=blogid=415311 向这位老先生,致敬! 他以行动,说明“根”的意义。 祖国、民族,需要这样的孩子。
个人分类: 人生真谛|1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的数量与质量
热度 12 seoal 2011-3-22 11:01
SCI的数量与质量
前日中午吃饭,听一个学生谈起,他说,有一个老先生在招人的时候,发现有个学生在博士三年期间,发了10多篇SCI,老先生由此判断说学生研究工作浮躁,急功近利,所以,没有录用。 我问那个学生,你如何看待这个事情? 学生说,应该的,做学问不应该如此浮躁。 我又问,你是如何判断别人浮躁的,难道仅仅因为发了10多篇SCI文章? 学生说,研究成果应该做出来后做一总结,发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而不是一点一点地发文章,那样不好。 我又问:不好在那里? 学生说:就是不应该发这么快这么多,宁可发一篇质量高影响力大的,也不发十多篇质量低影响力小的? 我又问:什么叫质量高影响力大,什么叫质量低影响力小? 学生说:看影响因子,看SCIENCE,NATURE, 我又问:发了SCIENCE又如何?发了Nature又如何? 学生说:影响因子高,影响力大。 到此,我突然很平静,很平静地告诉他:想法很好,只是,太脱离现实,等你40岁后再发这句话。 -------------------蛋定不淡疼的分割线---------------------- 我并不觉得发表SCI多了就是学术浮躁。我对事情的评断,一项不以某个独立现象作为唯一标准。我不知道那个学生是干啥专业的,但是很顶他。也许,他的成果总结,是自己努力做实验做出来的,是自己花费很多时间总结出来的,也许熬了很多个夜,也许曾经放弃很多个假期,也许也曾经失败过很多次,每一个成果都来之不易。我不知道他的同实验室人员的成果如何,不知道他实验室的设备如何,因为,只有充分比较才能知道他的成果质量到底如何。 每个人都梦想发SCIENCE,谁都想做出大事情,只是,每个大事情背后都有无数个小事情组成的。如果他的目标总是瞄准SCIENCE,一来不知道何时能发表,估计连毕业都困难吧,二是如果不及时发表成果,也许,等他做出来后,都成明日之黄花,毫无创新意义。因此,在我看来,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总结发出,也可以选择的道路。 发一篇文章,并不是那么容易,SCI期刊基本上都是peer-review,能通过peer-review的文章,不会差到像狗屎一样吧,如果那样,那不能怪写稿人,只能怪那些审稿人、怪那个期刊编辑部,这种文章,他们都收录,是不是? -------------------- 我对于文章的看法就是: 在30岁之前,能写就写,能发就发,有了观点和想法,就写出来,给大家评论和指点。这是一个需要文章数量的时代,评三好生、毕业、升职称,哪个不是先看“有没有”,再看“有多少”,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我们,把发SCIENCE当成目标,虽不敢说是痴人说梦,但也至少属于有点超越能力范围。前几天,给一个人写信,她硕士时候的成果被Nature录用,虽然排名是第二作者,但是也算是响当当的,只是,你得要看看人家在哪里、导师是谁、团队是谁,实验室在哪里?是不是? 在30岁以后,要控制文章数量,偏向于质量。如果你都略有小成了,还是满足于报纸角落的杂谈,某个角落的小期刊,那就对不起人了,是不是?30岁以后应该是主攻学术研究重点和攻克难关的时段,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出于30-40岁吧,所以,在这个时候,就不要心有旁骛了。 ------------------------- 随便说,欢迎拍砖
个人分类: 科研体会|613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诺贝尔奖得主的真心话
热度 5 DNAgene 2011-3-8 15:11
昨天晚上,看了一个PBS的纪录片,《Origins: Back to the Beginning》。看这些东西主要是为了练练英语。这一次却是听到了令我惊讶的话。 ROBERT WILSON,因为与同事发现了宇宙中的无线电背景辐射、支持了宇宙大爆炸学说,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位老先生在纪录片中说了下面一段话: When the Nobel Prize was announced, I think probably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that I thought about was, "Do I really deserve this?" And "Should my name be on the same list with as Einstein?" Which just seemed completely wrong. Over the years I guess I've come to understand that the Nobel Prize is given for discovering something, not for being the smartest person around. So while there are much smarter people around, we did something significant and I feel comfortable with it now. 他知道自己得奖后,首先怀疑自己是否够诺贝尔奖。后来, 他慢慢意识到,诺贝尔奖奖励的是重要发现,而不是研究人员的聪明才智。虽然周围有很恨聪明的人,但是Wilson他们做出来了一些重要的发现。现在这位老先生终于心安理得了。 这老先生坦诚地相当可爱。多数人拿到荣誉之后,便要在人前人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智者。而这位老先生,不仅没有把自己摆那么高,而且还把这种内心深处的隐私展现给公众。 我们国家,左一位大师、右一位大师。大师成群的国度,不仅没有一位做出过这位不聪明人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大师中,仅就坦诚这一点,没有一位可以与此君相比的。大师,应该不教师高一个档次。做教师都要求为人师表、行为示范,大师更应该是社会楷模、榜样。就这一点,我们这里合格的大师不多,人家这位才是合格的榜样、楷模。 呼吁点击此帖的网友们,等你们成了我们国家的大师,不要接受他人的造神化,更不要自我神化,像这位老先生一样,成为受尊敬的人。 ------------ 顺便免费为PSB做个广告。感觉他们的科教纪录篇质量、时效性不逊于大家熟知的国家地理、Discovery channel、BBC等。PSB的纪录片似乎是免费的,随便下载随便看(但我试了几次不行,不知道是不是被有关部门当成匈奴,堵在关外了。我只能靠小毛驴,又慢有旧)。另外,PSB很多纪录片都有一个黑人主持,此人发音特清楚,特别适合我们学英语。
4435 次阅读|18 个评论
和自己谈恋爱的沈从文
热度 8 lilystraw 2011-3-7 16:45
最近看了一本人物传记《一半明媚,一半忧伤:民国那些女子》,对沈从文老先生的另一半有些许的了解。其中的一些实事陈述让我吃惊:他非常爱他的夫人,追求时极尽其浪漫与疯狂,婚后为其写小说写诗;但其夫人张兆和并不与其和鸣,他们之间一头热一头冷,可能是认为他是个“乡下人”,又“穷”吧。 沈老对其夫人一生的狂热与其文人气质有关,情怀浪漫,向往爱情。在当时林徽因、梁思成琴瑟和鸣,相知相敬的羡慕中,希望这种爱情在自己身上也发生。于是找到一个四姐妹都闻名的张兆和,不管对方是否愿意和喜欢,肆意对其倾泻他的爱情,文字、书信、文章、小说里充满了对张的爱。其实,张对沈的文章有点不屑的,那些不屑可能起始于沈是来自湖南湘西的乡下,张一辈子也看不起沈。但是沈当时在文坛有一定的地位,深受文坛大家的推崇;加之沈对家世好却并不是很出众的张的一往情深,张勉强接受了沈从文的求婚。但是,张一直对沈的文章和身世等有些看不起,这种看不起可以保持张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保持任意指使沈的优势。可怜再有才华的沈从文也只能如牛头前被挂上了食物,一直为这个故意保持距离的诱惑牵引往前,却永远够不到他所要的。这是一些女人支使男人的高招:喜欢推崇一些男人不能达到却又似乎能达到的东西,让男人乐此不疲;而至于她自己如何,男人已经无暇顾及思考,唯一的精力都在为弥补与女人目标之间的差距而奋斗! 想想,乡下人又怎样?穷又怎样?这些和才华有和相干?可是现实中很多人初婚时由于这两点被岳父居高临下,或者被岳父资助欠情,而许下了一辈子的欠缺与契约。“想当初,要不是我家...”,这种话好像在很多故事里有过。沈似乎也没有摆脱这种世俗的轨道,寻找爱情,倾注爱情,换来的只是不屑。 所以我认为,沈从文只是在和自己的爱情向往谈恋爱,在和自己谈恋爱。或者说他恋爱了,和梁思成他们一样恋爱了,只是对方是悬空的,张兆和并不是真正的喜欢他。沈从文的爱情无处摆放,张也只是他的假想情人。这是多情人的可悲!寂寞如斯!... 有这么一个情景可以印证我的观点:在沈从文83岁的时候,一位女记者去采访他听了他的生平以后说了句:“沈老,您受委屈了!”,83三岁的他,抱着拍他的那只手,一句话也没说,放声大哭起来。这种释放,恐怕不仅仅是文革中的压抑,还有很多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啊!只有因为一生缺乏知音,内心丰富的沈从文来才能因为陌生人一句“你受委屈了”而被撩拨得如此悲伤...
个人分类: 云端看的世界|245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基金十日谈(转载戴世强老先生博文)
fhylren 2011-3-2 14:26
【按】进入2010年以后,我陆续写了一些基金申请笔谈,是几年前我的讲座稿“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方略的思考”的扩充。为了便于朋友们参考,今天将这些博文汇编在一起,就申请基金项目的方方面面发表一些浅见。汇编时对文字做了一些修改,去掉了一些重复叙述的部分,其余基本上照旧。倘若你只对基金申请策略的某一方面有兴趣,可以跳着阅读此汇编,或者参看以前的博文,那里有些跟帖也许对大家有帮助。 最近,基金委发布了《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通读之后发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宗旨、定位、评审原则、运行机制和工作方针等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进一步明确了资助格局和战略导向,资助强度有大幅度增长,申请限项的约束有所放松。“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朋友们不吝指正。 楔子:审时度势 用足机会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已于近日出版(科学出版社,2010-12,以下简称为《指南》),每个想申请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朋友,都应该认真研读一番。这里,对今年申请指南做一番初步解读,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做一些诠释。 • 战略定位不变。基金委将继续准确把握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继续实施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继续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着力培育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 战略导向明确。《指南》前言中指出,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坚持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进一步优化资助模式……。请注意,这个“三侧重”是关于基金战略导向的一种明确的提法,值得细细体会。 • 资助格局清晰。《指南》前言中指出,基金委目前已确立了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这三个项目系列,其定位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格局。研究项目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基础研究创新成果,着眼于统筹学科布局,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学科交叉,机理原始创新,从而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人才项目系列立足于提高未来科技竞争力,着力蓄积基础研究后备人才队伍,支持青年学者独立主持科研项目。扶植基础研究薄弱地区科研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培育创新团队;环境条件项目系列主要着眼于加强科研条件支撑,促进资源共享,优化基础研究发展环境以及增强公众对基础研究理解。 • 资助强度大增。我们注意到,“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基金委的拨款大幅度增加,将达到创纪录的8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为300亿元)。因此,从今年开始,基金项目的资助力度将大大增大。除了青年基金项目之外,各类项目的资助年限都延长了:面上项目、地区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都从3年增至4年;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从4年增至5年;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择从3年增至5年。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和地区基金项目的平均资助强度将分别达到60万元、25万元和50万元,是2010年的1.73倍、1.26倍和1.95倍(按年度经费计算则为1.29、1.25和1.47倍)。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的平均资助强度将分别达到300万元和2000万元,是2010年1.36倍和2倍。 • 限项条件放宽。本年度基金申请政策的最大变化是限项条件大为放宽。按《指南》规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总数限为3项,同年同类申请限为1项,取消了面上、青年基金、地区基金在研项目合计限为2项的规定,也取消了在研的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科学仪器专项合计限为1项的规定。给科研人员申请基金项目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 • 竞争态势依旧。2010年,基金委实际接收各类项目申请书115179项(2009年为97755项,同比增长17.82%),实际受理111047项(2009年为93839项),最后立项24209(2009年为18810项),总资助率超过21%(2009年为19%);面上项目的资助率为20.00%(2009年为17.49%),单项平均资助金额34.72万元(2009年为32.85万元),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率为23.02%,单项平均资助金额19.71万元。从中可见,尽管逾2009年相比资助率和资助强度有增加,但竞争依旧相当激烈。笔者预计,本年度申请的总项数会超过十三万项。所以,此次基金申请竞争依旧,申请胜率只可能微增。 谨祝提出申请的朋友交好运。(写于2011年2月5日) 一、未雨绸缪 精心准备 申请基金非一日之功,事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大而言之,先要为自己的科研实践做宏观上的准备:打好知识基础,掌握科研要领,把握科研方向,进行初步实践,为有计划地做某项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小而言之,必须为申请特定题目的基金项目做好细观上的准备。本文的讨论是在已为实际科研工作做了较为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的。 如何着手准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举其要者,应做到: ——充分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性质、定位、资助范围、项目分类、学科代码、当今热点、申请要点、评审程序等等。仔细阅读当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是一条捷径;上基金委的门户网站(http://www.nsfc.gov.cn )可以获得相关的各种信息(应特别关注本人所申请的那类项目的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这些《办法》自2010年元旦起实施);从各单位的科研处(尤其是负责基金申请的科研处人员,如本校的刘桂珍老师)可以得到必要的咨询;从已获得过基金项目的前辈或同事处可以了解具体的申请诀窍;通过这些技术性准备,可使自己避免走弯路。 ——充分调研相关的研究动态,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具体说来, l要充分读书(浏览主要文献);至少应通读100篇左右的相关中外文献(其中精读3~5篇),在申请书中可引30~50篇; l要走访专家(把握研究方向);至少访问3~10位校内外同行专家,听取他们对自己项目定位意见;若与自己的研究生导师仍保持联系,可征询导师的看法; l要出席会议(了解周围动态);至少出席2~3个相关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把握相关的热点问题; l要组织队伍(找到主要伙伴);尽早建立名副其实的研究团队,就相关问题开始合作研究,并商议确定主要研究课题; l要预先研究(试做初步工作);就已确定研究方向做尝试研究,并争取本单位和相关省市部委级小项目,发表初步成果; l要预定方案(确定技术路线);理清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案,提炼好创新点(思路创新、方法创新、结果创新等); l要预估困难(抓住主要难点);抓准要研究的1~3个关键问题,设想好解决步骤; l要先写综述(做好舆论准备);尽可能写好项目综述,最好事先发表相应的综述文章。 ——尽早下载相应的申请表格。事先仔细阅读申请表,明确其中提出的各种要求,搜集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数据,并就申请书的编排铺陈做好打算。请注意,今年的申请必须采用2011年的新版本(以前的版本一概不为基金委接收),新版本已在2011年元旦在基金委的门户网站发布。 ——充分研读以往申请的“不批准书”。对于前几次申请失败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基金委通常给未被批准的申请者发来同行评议意见书,对此应反复研读,吸纳其中的合理意见和具体建议。若仍想申请原来的项目,更应该斟字酌句,有针对性地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对于自己有疑惑之处,可向资深人士咨询,务求此次申请有实质性的改进。 ——充分斟酌申请书的成稿。争取在一月底写好申请书初稿,上交之前至少经过三次实质性修改。先将初稿送交资深人士审阅,尽可能吸纳他们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在院系预审后,进行细致修改;最后请课题组中语文最好的成员做文字润饰工作。 做好了这些准备,你的此次申请就有了一定的成功把握。(写于2010年1月3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51382.html 二、通盘考虑 缜密选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中,遇到第一个关键是选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选对项目主攻方向,申请就成功了一半。 我经常与青年朋友说,选定一个课题之前,先要反复思量,缜密行事,问自己如下十个问题,即“选题十问”: 1. 你选的基础研究课题对社会发展、学科进展有何裨益? 2. 该选题是否处于当今学科发展前沿领域? 3. 该研究方向国内外有多少人在关注?著名课题组何在? 4. 该方向每年发表论文、专著、专利总量约为多少? 5. 该课题已有多少主要研究成果? 6. 国内外的有关权威人士何在?有何成果?见解如何? 7. 该课题有哪些关键问题急待解决?研究热点何在? 8. 你对该课题是否非常感兴趣? 9. 你是否有能力和潜质去完成所选课题? 10. 该课题能否在八至十年内成为你的主攻方向? 现对上述问题逐一剖析如下: 第一个问题涉及项目选题的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一般不资助开发性应用研究。选题时应考虑所做的研究是否有利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本学科的发展,也就是说,是否符合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因此,必须了解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是否能为之添砖加瓦。写申请书的立项依据时对此必须有明晰的说法。 第二个问题涉及选题的前沿性和先进性。所确定的研究方向必须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是在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应该注意到,一个热点问题的“热度”大致能维持10~20年,一旦关键问题有了眉目,必定迅速“降温”,此时再要“跟进”就为时已晚了。例如,1960~1970年代的孤立子问题、混沌问题炙手可热,目前只剩下少数“难啃的骨头”,只有少数几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还在盯住不放,孜孜以求。已经热了十多年的纳米力学问题也已经开始降温了。 第三、第四个问题与第二个问题(即选题的前沿性和先进性)相关。一个课题的研究者总数和成果总量是该课题关注度的量化指标。研究表明,这两个数字随时间的演化大致呈正态分布,通常有明显的峰值,我们应在曲线的上升段抓住这一课题,才有可能掘得“第一桶金”,申请基金的成功率也较高。可以采用EI之类的检索工具(如EI的Engineering Village)获取这类演化信息,更应该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阅读近期文献,把握课题的“热度”,如果在会议或期刊(尤其是国外会议或期刊)上相关论文已寥寥无几,说明该课题已脱离了大众视线,千万别在千军万马过了万重山后再去“跟风”;青年博士喜欢拿与博士论文相关的课题来申请基金,对此必须仔细分析,要确定导师四五年前给你的题目是否还是研究热点,若热度已退,则必须调整或更换课题。如果已经认定问题确实有前沿性和重要性,则需要进一步掌握有关研究者、课题组、主要成果的细节。 第五~七个问题是为了细化选题目标。在充分掌握最新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搞清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再从中选出自己的一两个主攻方向。抓住处于open状态的关键问题“做文章”,是申请成功的诀窍之一。 最后三个问题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北京人爱说,有钱难买“愿意”。对任何选题,只有喜欢它,热爱它,才有可能做好它。如果你从内心讨厌某个课题,就千万不要去碰它,当然,“感情”可以慢慢“培养”,但若有别的合适“对象”,以避开此课题为宜;而且选题的大小和难度必须适当,申请者若有素质和能力在预期的有限时间内实现有限的目标,就可吞而食之,不然,“高中”了一时欢喜,小心日后交不了账!根据我的观察,一个具体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做上8~10年工作,所以,一旦选定课题,就应以此为自己科研的主要关注点,准备干它十年、八年,而后再考虑转换研究方向。长期固守一个研究方向决非上策,频繁更换科研方向则必将一事无成。 假如面临多种选择,你把上述问题思索清楚了,就可以从中做出最为正确的抉择。 我在2009-02-02公布的博文“交通流研究和技术科学思想”里谈了自己选定交通流研究方向的心路历程,可供博友们参考。 最后,再谈一个选题的“问题驱动”特征。据我了解,目前基金委特别强调研究课题的问题驱动,而不是方法驱动。特别在力学类申请中,通常希望以解决某个科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纯粹方法研究的选题很难中标(当然,软件专项不在此列),如果你以“关于……的方法(或技术)”为项目名称来申请基金项目,一般十有九不准,这是我长期观察的结果。其它学科的情况不大了解,但在全世界科研采取“问题主义”方法论的情势下,问题驱动看来是基金申请的一种发展趋势,唯一的例外似乎是数学类的申请。建议高校里的朋友们从元旦后上班到寒假结束之前,集中精力把本文所说的事情做好,没有必要急吼吼地动笔写申请书:因为欲速则不达! 三、标新立异 务实创新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前言中指出,根据基础研究发展趋势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基金委突出激励创新、稳定支持和超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资助模式;2011年《指南》前言中更明确地指出:“要为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假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申请基金项目贵在创新,如果项目设计毫无新意,就绝无成功的希望。 关于科技创新,以前的博文里已谈过多次,例如可以参看2009-09-28的博文《科学方法漫话(7)不拘一格 全力创新》。这里只说说基金申请过程中创新点的确立。我认为,我们应该有如下的基本认识: 1 创新是基金项目申请成功的关键; 2 创新必须立足于充分的内查外调; 3 创新要有必要的基础(自身的知识积累); 4 创新应求真务实,不能假、大、空; 5 创新的目标要具体可行,不可太大,也不能太小; 6 创新的要点应简洁明了——思路(概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结果创新。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创新源自申请者的多年知识积累和对科研动态的洞察。在确定研究方向之后,必须进行充分调研,全面了解课题的近期进展,特别要了解本领域尚未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选定自己工作的切入点。我在审阅一些水平不高的申请书时,经常发现申请者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知之甚少,许多必要的文献未曾浏览,因此,提出的问题较为陈旧,甚至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有些设想“剑走偏锋”,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有些问题未经梳理,抓不住其中的要害。这样的申请注定不能成功,必须脱胎换骨。 应该指出,大多数申请者不是天才,不大可能在一项基金申请中提出石破天惊的伟大计划,因此,创新的设想必须务实。我觉得总体上应把握一点: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或者做前人虽已做过但未有理想结果的事情。按钱伟长先生的思路,用新思想、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是最理想、最值得称道的创新,但我等凡夫俗子一般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设定的工作目标中,至少在思想、方法和结果这三方面有一点是全新的!如果三方面都乏善可陈,则必无成功的希望。 创新的目标必须适中,在三四年里要完成的项目,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有限的目标。有的申请把创新目标定得太多、太庞杂,很难令人相信其实现的可能性;有的申请好像要做一个大习题,创新程度太小,也很难得到认同。这两个方面的偏差经常是基金项目评审人投否决票的理由。 对于创新要点,申请者要心里有数,给予简明扼要的表述,讲清申请课题的思路(概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结果创新之处。对此,2009-09-28的博文里已有详细分析,不再赘述。这里只补充一点:由于源头创新很难,很多人在做集成创新的工作,也就是说,针对某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多种成法的巧妙组合,采用移植法或借道法(即借用其它学科或问题的处理途径),以综合集成的思路攻克难题,对于初出茅庐的申请者,这不失为一种创新良策。 我一向认为,基金申请有三个关键点:选题的前沿性、工作的创新性和前期积累的充分性,而创新性应是“重中之重”。切记!(写于2010年1月5日) 四、适当搭配 聚集队伍 在确定基金申请的目标和要略之后,建立阵容适当的队伍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这里着重谈谈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中的筹建梯队事宜。 我认为,在筹建梯队时应该注意以下七点: 1 青年申请者应该有一位称职的同行“军师”; 2 中老年申请者至少应该有一两位博士帮衬; 3 申请者至少应该有一位志同道合的合作者; 4 老中青应该适当搭配,切忌只有研究生搭档; 5 梯队应该有较长期的合作关系,切忌临时拼凑; 6 分工应该明确(总体负责、实验设计、分析计算等); 7 梯队人数应该恰当,以5~8人为宜;重点项目应有更多的人员参加,至少有四位高级职称人员。 对于原来基金项目较少的单位,建立合适的梯队很少遇到困难,但对于已经承接了大量基金项目的单位,每逢申请之时,经常遇到“名字资源危机”。基金委规定,每位副高以上的申请者只能有两个在研项目(不含重点项目),因此,新的申请者要建立足够强大的申请课题组较难达到上述要求。我所的人员申请基金时就经常碰到这样的困难。 倘若建立合适的梯队的问题不予解决,申请难免因“梯队力量薄弱”而遭拒。我常听到基金委的朋友说,一名申请者带2~3名研究生的梯队属于“薄弱”之列,而在申请时进行的“拉郎配”也是不可取的、有害无益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的具体建议是: ——对于自己的申请要有长期规划,平时就主动地与本院系、本校或校外的同行进行实质性的科研合作; ——各课题组对每年的申请做出合理的计划,注意考虑逐年申请的团队构成; ——每个单位的新加盟者(尤其是青年基金项目的申请者),往往不易找到合作伙伴,可以考虑请原单位的导师或其助手做主要合作者,他们可以以个人的名义或单位的名义加盟申请; ——在努力争取所在团队的人力支持的同时,适当地请单位外的人士加盟;如生物力学的申请人宜请资深医生加入梯队;有产业背景的,可请一线工程师们参加合作; ——已有境外合作者的申请人,可邀约他们参与申请(成为项目组正式成员),通常需要有他们本人签字的认可书; ——特别注意合作者背景与所申请的课题的相关性,他们至少应为与研究方向相近的大同行; ——各级单位注意关于“超项”的技术性检查,以免造成申请中的不必要的挫折。在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指南的第vi页对此有详尽叙述(参看本汇编的附录); ——不要在别人的申请书里随意签名,为自己的可能的申请留足“名字资源”;即将毕业的、要到高校或研究所工作的博士生尤应注意此点; ——如果同一名字出现在两份申请书上,每年工作人月数之和不能超过12;中级职称人员或研究生加盟他人申请的项数最好不超过两项; ——在职研究生申请基金时应备好导师的认可书。 应该指出的是:技术性检查是申请书进基金委后的审查第一关,绝对是六亲不认、铁面无私的,每年有几百项申请因违反技术性规定而先遭淘汰(不予送审)。我自己也吃这样的过亏。我的一位合作者原有一个项目,当年申请时在我的申请书上签了名,又在他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另一项申请,硬是“糟蹋”了两份很好的申请。 至于梯队成员在项目中的分工,只要留意分工的合理性就可以了,通常不是审查重点。 总而言之,申请基金时应从多方面注意梯队的构成。(写于2010年1月25日) 五、精心设计 清晰铺陈 精心设计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并加以清晰无误的陈述,是基金申请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经常是成败的关键。 我认为,在研究方案的设计中有“六忌”: • 一忌目标过大; • 二忌内容空洞; • 三忌措施含糊; • 四忌路线混乱; • 五忌缺乏新意; • 六忌过于具体。 前面说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执行期限通常是3~4年,有限的时间,只能实现有限的目标,预订过大的目标显然是不现实、不恰当的。为了有一个量化的概念,我认为青年基金项目的工作量大约是2~3篇博士论文的内容,面上基金项目则约相当于3~4篇博士论文的工作量;而研究内容子项以3~4个为宜。我看到的有些申请书树立了近于“老虎吃天”的“宏大目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研究样样都想做,研究的子项有五六七八个,一望而知,超出了申请者的能力,申请书的评阅人一般不会苟同;即使申请过关,也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在结题时出现麻烦。当然,研究目标太小也不妥,也不会得到认同。 有的申请书预定的内容太宽泛、空洞,目标过于抽象,很明显没有做过足够的预研,申请成功率几乎为零。 至于研究方案,必须在其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理论分析方面,应指出科学(数理化)途径,主要演绎思路和方法;数值模拟方面,给出数学建模的建立和选择,主要的技巧和算法;实验方面,应提出仪器设备的要求,主要的实验步骤。对于其中的难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要有恰当的表述,并给出拟定的解决方案。对于特色和创新之处,必须有科学的概括;对于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必须从技术层面和研究积累层面加以陈述。 应注意之点是:切忌泛泛的、含糊的、无意义的表述。我看到一份青年基金申请书,在谈到技术路线时,这样写道:“我们将广泛地进行文献调研,并深入工厂,进行现场调研。每周举办一次讨论班,就本课题内容进行深入讨论,群策群力,攻克难关;还准备向校内外的有关专家请教……。”如此等等,我看了忍俊不禁。谁搞科研不是这么搞的呀!这些话说了白说。 有些申请书把内容写得太具体,特别是工科类的申请书,喜欢长篇罗列一些教科书或文献里的已知结果,这也是毫无意义的,到评审专家那里,只会减分,不会加分。一般来说,除了数学类的申请书可以有一些数学公式以外,其它申请书没有必要详细给出公式。要记住:基金申请书是由训练有素的专家来评审的,他们不需要你来讲述常识性的内容;还要记住:写得太细,反而会掩盖了申请书中的创新的光芒。 六、放眼四海 广结善缘 在目前的转型的社会中,基金委是公认的一块净土,在基金项目的立项过程中,基本上实现了“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如果你想在层层评审过程中“拉关系,走后门”,一般来说会碰钉子。然而,难以免俗的是:在具有同等实力的申请者的较量中,人缘好的仍然占优,也就是说,“七分实力,三分人缘”现象依然存在,凝聚人气对提高申请的成功率十分重要。个中道理,人人明白。 那么,如何凝聚人气?答案是:功在平时。临渴掘井,要申请基金了才想到此点,大多无用,也显得太过功利主义,甚至为人所不齿。 具体说来,应有如下认识: • 造人气的关键是用工作成绩和研究成果来“说话”; • 切忌闭门造车,平时要多参加会议,多走访学术机构,或取经,或交流,或做报告,在学术界造成影响; • 切忌在任何场合贬低任何人的学术成果,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 • 常邀请同行来访,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与同行交流; • 切忌同行相轻,经常关注、引用他人成果; • 在学术上多协助同行、提携后进。 如果申请者学术水平底下,申请书不成样子,人缘再好,对申请成功也于事无补: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实力。 有些申请者不喜欢人际交往,做科研工作老是关起门来孤芳自赏,除非此人本事超群,一般是得不到社会认可的,基金申请成功率也往往较低;有些人有了课题经费,喜欢捂在口袋里舍不得用于学术交流,实在有点可惜。如前所述,多参加学术会议,多进行双边或多边交流,最大的好处是了解科研动态和相关行情,抓住前沿热点问题,基金申请就有准头;还可以从交流中获得启发,产生顿悟。另一个好处是,使同行了解你,知道你的长处和水平,知道你所关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自然愿意在你申请基金时助一臂之力。 我在不少场合提到,应与基金委的相关学科处的人员建立一定的联系。并不是说,你呈上申请书时要去为自己的项目做游说工作,而是保持日常的交往。有些青年朋友以为基金委的“门坎”很高,不会欢迎与无名小卒交往。非也!目前,在各学科处工作的多为六〇后人员,他们不喜欢“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乐于与基层科研人员交谈。我在所里常建议,到北京出差时,抽空到双清路的基金委学科处的办公室里去坐坐,聊聊与基金申请相关的一般情况,这样获得的信息最为直接可靠。去基金委的最佳时间是下午四点左右,那时他们已完成一天的工作,有空接待到访者。不过,应该避开基金委最忙的第二季度,那时他们正处于分发函审申请书并进行汇总的“敏感”时段,不喜欢有外人去打扰。 另一个值得注意之点是:千万不要贬损同行。国人自古以来有“文人相轻”的恶习:自己的水平不怎么的,却喜欢背后说××同行的工作不怎么样。此举不妥。俗话说:“隔墙有耳”,说不定此话传到了××处,说不准你的申请书送到他那里评审,那就没有“好果子”吃了。即使不是这么巧,此举仍不妥。我这么说,并非要求大家在学术问题上“一团和气”,不与人争论,产生学术上的分歧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面对面的、心平气和的争辩、研讨。只要心胸不是过于狭窄,同行总是乐于接受正确意见的。我历来认为,科研工作应该相互提携。凡是有好心肠者,平时无不助人为乐,“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嘛!善缘就是这样日积月累起来的,其中道理不必多说。大家知道,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最乐意看到的是自己的工作为人注意,被人引用。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科研中应充分关注同行(特别是国内同行)的相关工作,经常邀请同行前来学术交流、做报告,写论文报告时毫不迟疑地引用他们的著作,能给正面评价时不要吝啬,写申请书时更不能忘记提及他们的工作,千万不能有门户之见。这也是累积人气之一法。 总之,要想在学术界站住脚,要想在基金申请中得到更多的同行支持,请记住钱伟长校长25年前说的话:“请进来,打出去”,放眼四海,广结善缘!(写于2010年1月26日) 七、精准构思 言简意赅 做好前述准备工作以后,关键就在于写好申请书了。本讲和以下两讲主要涉及此点。 撰写基金申请书的总要求是:言简意赅,准确生动。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各点: 1 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2 抓住关键、充分展开; 3 言之有物、引人入胜; 4 措辞恰当、涵义清晰; 5 充满自信、适当谦逊; 6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7 个性鲜明、少用套话; 8 字体恰当、印制精良。 在我看到的申请书中,表述方面最常见的缺点是:篇幅冗长,叙述拖沓,脉络不清。其主要原因是:对申请书的铺陈缺乏总体把握和清晰梳理。客观上说来,可能为了评审方便,目前的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的申请书的设计有点繁琐,很容易导致重复。因此,填写基金申请书的第一步就要做好精准的框架设计,抓住各部分应突出的重点,分清研究内容、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的内涵,把可行性分析、工作基础、工作条件、申请者简历等部分应表述的内容加以区分,使其“各司其职”。 下面谈谈我对各项主要内容表述的处理经验: ——立项依据部分。在基金申请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描述,讲清:做什么?为什么做?简述:怎么做?通常不妨先给一个“项目导语”(“项目眼”),画龙点睛地点明项目要旨。紧接着可跟上“立项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总体构想”四小节,最后给出30~50篇近期参考文献。内容必须翔实,叙述必须浅显明白,正文与文献必须相呼应。 ——研究内容部分。可把研究目标移至首段给出,以百字左右概述拟达到的目标,与前面的“本项目总体构想”呼应;然后分点列出研究内容,即在理论、实验和模拟中要做的事情;紧接着列出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前面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呼应。 ——研究方案部分。分点列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包括具体的理论分析手段、实验方案、数值模拟途径等);尽可能用框图说明技术路线;接着从技术层面和申请者能力层面做可行性分析;概括地从思路、方法和结果角度阐明本项目的创新性。 ——工作基础部分。列出已做的预研和已取得的与本项目相关的成果,论文目录大多放在申请者简历中。工作条件中应有所在单位的标准概述,重点列出本课题组的软硬件支撑。 ——申请者简历部分。分段写出概述(含承担过的科研项目总数、论文总数等)、学习-工作简历(列表);已承担过的科研项目清单;由近及远列出个人的相关论文清单。仅需叙述主要合作者的情况。 应掌握的主要原则是: • 尽可能理清脉络; • 尽可能避免重复; • 尽可能详略有致; • 尽可能系统完整。 必须指出,以上的框架设计只是参考性的,应该因人而异、因项目而异,但上述主要原则则有普遍性 八、斟字酌句 画龙点睛 本讲继续谈谈撰写基金申请书的具体章法。我读过一些国外同行的基金项目的proposal,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注重叙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字斟句酌,简洁明快,重点突出,善于画龙点睛,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下面分项叙述申请书各部分应有的阐述要领: • 项目名称 要求做到准确恰当、简明具体、醒目规范、主题明了、字数适中。字数以15~20字为宜;涵盖主要关键词;忌用生僻缩略语;不一定用固定程式“关于……的研究”之类; • 摘要 画龙点睛地描述整个申请书的要旨,讲明:本项申请拟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手段,将获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它们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科发展中的作用。用足字数,切忌空话大话,避免大段叙述研究背景和意义;使人读后留下深刻印象,乐于往下读;通常在写完申请书全文后写摘要; • 立项依据 从实际和理论角度阐明本项目意向、立题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总体思路、预期产生的效果。所述的研究动态必须准确具体,列出国内外研究本项目课题的课题组和主要专家;脉络分明地介绍已有成果,点明亟待解决的open problems以及本申请的矛头所向,强调攻关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但不宜夸大其词;引用足够的参考文献,文献主要应为近期的,国内外文献的比例应适当,国内主要课题组的工作必须提及,也可包括申请者的1~3篇前期论文,把自己的名字用粗体标出;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力求鲜明生动,突出地罗列与众不同的创新性内容,亦即有前沿性和开创性的工作;避免艰涩深奥的术语堆砌;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要具体可行,有独特性;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 • 研究基础和申请人简历 实事求是地说明:自身素质和经历,何时开始关心注意该课题,有何高师指点,已获何种成绩(列出本人论文总篇数及与申请有关的篇数和篇名,别列出与本项申请不相干的论文;青年基金项目有3~5篇足矣;面上项目有6~10篇即可),突出你的种种优势,使人相信此类项目非你莫属,由你来做最合适;但也要避免列出本人太多的成果,不然有人要说,你都已经做完了,干吗还来申请? • 计划进度和预期研究成果 按年度列出计划,注意其可检查性,是为获准后每年写年度进展报告的依据;预期研究成果应适中,注意成果的多样性:论文、报告、专利、软件著作权以及人才培养;青年基金项目完成发表论文4~6篇足矣,面上项目5~8篇最为常见,可提及其中一半为三大检索收录; • 经费预算 参照上一年的资助力度给出框算,尽可能准确说明用途。 总之,撰写基金申请书时,应使出浑身解数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精炼准确的语言,把精彩可读申请书呈现在人们面前。 九、形式清新 夺人眼球 本讲涉及基金申请书的形式问题。作为一份优质申请书,仅仅保证内容一流是不够的,形式的优美与否,有时也会决定申请的成败。我评审基金申请书已有20余年。早些时候,基金委各学部每年大约让我评审15~35份申请书,近年来随着年齿渐长,基金委比较照顾我,每年评审的份数在10份以内。目前,大量申请书的评阅任务由1956~1965年出生的中青年专家在评审,我曾问过我的一些忘年交,他们每年的评审工作量平均约为20份。评审人会掌握一定的分寸,不会给所有申请书打“A”,也不会全给“C”,各自会事先掌握一定的打分比例。因此,先被评审人审阅的申请书通常会占得先机。例如,我一般把ABC等级的比例定位2:1:2,先看形式漂亮的,A级指标常常先用完,因此,后看的申请书多少有点“吃亏”(当然,总体上严格按要求评阅,最后会按申请书内容的相对优劣调整打分等级)。 一般说来,如果申请书写得赏心悦目,夺人眼球,总会争得好一点的“印象分”,在同一水平的申请竞争中胜出。 那么,如何做到形式清新、引人入胜呢?请各位注意如下细节: • 字体恰当。忌用蝇头小字,建议通篇用小四号字(除摘要等不可改变之处);最好用楷体或仿宋体,以做到有别于表格中原有的宋体;重点内容可加粗、划底线,用其它颜色; • 适当分点。充分利用小标题,尽可能分点描述(但也不宜层层列点);忌用过长的自然段(通篇用很长的自然段阅读时会引起视觉疲劳),每段最好不超过六行; • 图文并茂。适当运用框图和插图,特别是在叙述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时,用流程图是一种可取的方式;描述研究背景和已有成果时可用合适的照片、图表、曲线(如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图表,已拥有的设施,已有成果中的曲线等); • 文字简明。尽可能做到叙述通顺,简明生动,恰如其分;深入浅出,用浅显的语言阐释深奥的原理,忌用过多的生僻术语;少用缩略语,必须缩略语时,在首次出现处标出英文全称和译文;忌用欧式语言;切忌罗嗦重复或词不达意;遣词用句不求华丽花哨,但应使人读来有兴味; • 言之有物。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不说空洞的大道理;讲究叙述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 详略有致。注意总体布局,应详述的部分要说得透彻;不宜列出太细的细节; • 注意规范。文献引用、论文列表等做到形式上应自洽、统一;术语必须规范化(名从主人),对新近出现术语应列出原文; • 注意保密。为了防止宵小之徒(当前确实存在!)在评审中窃取申请者的idea,必须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有些knowhow(如关键演绎步骤、实验手段、制剂配比等)不宜和盘托出,要写得看起来具体,但又不暴露关键性秘密; • 反复修改。写完申请书不要匆忙上交,反复通读修改几遍,做到基本上无懈可击;可让合作者或朋友中文字功夫最好的进行润饰,也可求教于长者或基金委的本学科处的朋友。 总而言之,一份优秀的基金申请书是千锤百炼地打造出来的,整个撰写过程,对申请者而言是绝好的磨练、学习机会。过分强调形式,忽视内容,是不可取的;轻视形式,也绝对不行。我们应该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请注意:有时细节决定成败!(写于2010年1月29日) 十、心态平和 百折不回 最后,我们来谈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申请基金。简单地说,应以积极平和的心态来申请基金项目,以百折不回的精神争取申请成功。如楔子中所述,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竞争异常激烈,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率不足20%,也就是说,每五份申请,就有四份要遭淘汰,申请失败是寻常事。以我身边的年青人为例,有一位力学系的年青人,申请了五次均告失败,前年才获成功;我所有一位博士第四次申请才大功告成。他们的共同问题是:所申请的课题在两个研究方向上振荡:申报攻博期间的课题,条件较为成熟,但研究方向老化;申报新方向,研究基础较为薄弱,落到“两边不讨好”的境地。但他们咬紧牙关,矢志不移,埋头苦干,创造条件,最后都在新方向上申请获准。 因此,申请基金之时,就应对于可能遭遇的失败做足思想准备。争取成功,允许失败。 申请基金的基本态度既不宜过于张狂,也不必过于谦恭。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尽力表现所申请课题的各种“闪光点”,把申请者最棒的一面呈现出来。切莫急于求成,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就是说,不要夸大事实、急于表现,显出急吼吼的样子;一旦充分把握了申请的底线,就不要过分谦让、畏首畏尾,显得底气不足。申请前就应做到“胸中自有雄兵百万”。 一旦申请失败怎么办?总结经验,厉兵秣马,来年再杀“回马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怎样杀“回马枪”?应做好如下事情: ——认真判读“不批准书”。基金委通常在每年十月把未批准立项的有关评议材料发给申请者,对此,应如获至宝般捧读,尤其注意同行评议人的方面意见。仔细想想:他们抓了你的申请书的什么“岔子”?是否带有根本性?是否切中要害?自己在短期内能否弥补?怎样弥补?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努力。 ——确定新一轮申请的战略战术。倘若评议人的否定意见是枝节性的,说明此项申请离成功只有半步之遥。立项依据写得不够清楚的,加以改进;研究目标过大过小的,加以调整;研究方案不够具体的,加以补充;梯队不够强大的,加以充实;研究基础较弱的,努力做新的工作,最好先申请省市部委级的相关小项目,做足预研。只有创新性不足的,最难弥补,需要加倍努力,找出更好的切入点。若评议人认为申请书的研究方向陈旧,必须予以仔细考虑,倘若接受评议意见,就需要改弦更张了,一般在两年之后再考虑新一轮的申请。在同一研究方向上连栽三次“跟斗”,也应该考虑换题目了。 ——向有关专家咨询。有时候遇到不公正的评议,一般不用去争辩(争辩往往收效甚微),多听听同行专家的意见有好处,可为自己新一轮的申请找准方向。有的申请可能选错了学部或填错了亚类,更应在专家指导下“改换门庭”——撰写更好的申请书。在研究工作上有了进一步进展之后,提出更有说服力的申请,我身边有这样不乏第二次申请成功的先例。 以上的十日谈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预祝朋友们在基金申请中大获成功。 附录:遵守规范 谨防超项 最近陆续有年青朋友来问我,基金申请中如何做到既保证研究的连续性,又避免超项。我研读了《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指南》,对于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询问了基金委力学处处长詹世革博士。这里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补写一份笔谈,作为本汇编的附录。 1. 为什么要有限项申请规定? 为了使有限的科研经费资源得到更公平合理的分配,也为了保证获准的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制订限项申请规定是必要的。 2. 在研项目持续多长时间? 执行期限为三年的在研项目的持续时间为四年;执行期限为四年的在研项目的持续时间为五年;执行期限为五年的在研项目的持续时间为六年。例如,2006年申报获准的面上项目或青年基金项目,执行期限为2007~2009年,算作在研项目的持续时间为2007~2010年;倘若你2009年年底要申报新项目,该项目仍计入在研项目(因为基金委在2010年3月才收到此项目的结题报告);到2010年申报时,该项目才会在你的在研项目目录中划掉。由于从今年开始,除了青年基金项目的执行年限仍为3年,面上项目、地区基金项目已延长为4年,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则延长为5年,有关项目的在研时间要相应地延长。例如,今年你申报面上项目获准,执行期限为2012年至2015年,在研持续时间为2012~2016年。 在研项目也称为承担项目。 3. 对于申请有何限项规定? 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 4. 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有何限定?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任和主要参与者)一下类型的项目综述合计限为三项: 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专项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和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 以上共13类(其中最后两类取其中的一部分)。 5. 哪些项目限获一次资助? 作为负责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限获一次资助。 6. 对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是否限项? 作为申请人申请或作为负责人的在研项目合计限为1项;在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前提下,作为主要参与者申请或者承担个类型项目数量不限。 7. 哪些项目不属于限项之列?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国际(地区)交流项目、国际学术会议项目、科普项目、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项目、青少年科技活动专项项目、微驼任务几软课题研究项目、资助期限1年及以下的其他类型项目,以及项目指南中特殊说明不限项的项目等。 8. 还应注意哪些细节? a) 处于评审阶段(即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的申请,计入上述限项规定范围之内; b) 申请人即使受聘于多个单位,通过不同依托单位申请和承担项目,其申请和承担项目数量,上述限项规定仍然适用; c) 如果同时申请或参与申请两个以上的项目,一个人的每年工作人月数的总和不得超过12人月; d) 在职博士生申请基金项目须出具导师的认可书 e) 不具有高级职称又无博士学位的申请人应有推荐意见书。 为了使基金申请不输在起跑线上,请朋友们认真执行基金委的限项规定。当然,校院系所会进行严格的形式审查,但我们应该自己事先把好关,免得给别人添麻烦。(写于2010年2月9日,改写于2011年2月5日)
个人分类: 科研|1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梦想牵引现实
shuilinxi 2011-2-19 14:54
前两天梦见和周福霖、马克俭等老先生一起讨论抗震和抗倒塌方面的问题,加之最近看马云和徐有邻老先生的书,使我在赚大钱还是实现梦想的左右摇摆状态得到解除。感觉一直静不下来的心终于慢慢平静下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使命,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对机会说NO。 小的时候总觉得齐天大圣是最牛的,现在才发现唐僧的伟大之处。 唐僧是一个有信仰和使命感的人,他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去西天取经,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几乎向一切机会说NO,他的执著,他的坚持,将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问有认识中科院“牛实为”老先生的吗?
热度 3 fiona2011 2011-2-17 11:51
本人有位在长沙的同学,对佛学、易经等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听说中科院的牛实为老先生在修行方面有很深造诣,且对易经很有研究。由于我身边似乎没有这个圈内的人,所以特来科网求助。不知道有老师或者同学认识牛先生的没?或者有哪位老师在传统文化方面有研究的,可以帮忙推荐一下圈内人吗?在此深表感谢!!!
3427 次阅读|6 个评论
从国家科技奖到年度科学人物
热度 8 jiahepeng 2011-2-4 10:21
1 月 14 日,国家如期举行了国家奖励大会。与往年一样,仍然是德高望重、贡献卓越的老先生获奖;仍然是自然科学家一等奖空缺;仍然是央视和各路媒体对获奖的先生的深度报道。 但与往年略有不同的是,就在国家科技奖颁布不久,另一个更加民间的评选被颁布出来,这就是由科学网组织发布的“ 2010 年度人物”,包括校长们、海派者、争议者、评论者、践行者等一批由科学网网民投票选举的称谓,被奖给了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等人。 尽管后者不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无法与前者相比,但其意义却不容忽视。 回到国家科技奖,我们可以说,包括最高科技奖、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等在内的诸奖项的设立和统一颁发毫无疑问对于尊重科学、尊重科研长者、鼓励科学进步和清理各奖励,毫无疑问很有必要性。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我们始终不能看到国家科技奖的各项奖励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可以看到各个科研单位发布通知:“该报今年的科技奖了”,我们偶尔也能听说,某某某今年可能要获奖了,但是我们不知道,评委们(匿名当然是应该的)是如何选举产生的、如何评价获奖项目的,获奖项目还有哪些不足。 于是我们发现,除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带来的毋庸置疑的荣誉外,其他各个获奖团队(个人)和获奖项目最大的价值似乎在于评职称或者工作验收,而其本该具有的荣誉价值,除了本单位或许还会召开一个表彰会外,基本上已经当然无存。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得上述各种国家科技奖的获奖者,基本上也是隐身于项目的后面。 而荣誉和同行甚至是公众对一名科学家的认可,本应该是科学界设立奖励的最大褒奖。 正是在国家科技奖缺失的地方,我们看到,终于有机构做出了努力,把科学人作为“人”的价值凸现出来。在此处,我们故意将“科学家”称为“科学人”,目的也在于,从事科学工作的这个人首先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更加看重尊严和尊重的人。 其实,由《科学新闻》杂志组织了两年的“青年科学之星”评选,也同样是对国家科技奖的一个补充。在国家科技奖中,我们看不到对本来应该更加获得支持的青年科学家的表彰。而“青年科学之星”活动,则把一批青年科学家的价值和尊严凸显出来。 年度科学人物另一个对国家科技奖的补充,则在于主要来自于科学界网民的投票,这使得这一过程更加公正和透明,也更加体现了民意。 也许“科学成就”的优劣无法用网民举手来表决,但是科学界的个人则可以,因为其行事出事是可以以各种方式被聪颖的网民们看到的。 记得那句话吗?“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也在年度科学人物评选中得到验证。 其实,这句话未必就在各种国家科技奖的评选中完全用不上。
个人分类: 科技政策|6405 次阅读|7 个评论
无以观其妙;有以观其徼
shuilinxi 2011-1-23 01:34
团队的研究生机房最近请了一位83岁的老先生题了几幅字,增加机房的人文气息。其中有一副是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这句话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他简化了,成了“无以观其妙;有以观其徼。”这句话和“无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一起对我们团队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帮助。看来杨叔子院士要求他的博士生背诵老子前七章确是有他的深意。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 原文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我谈一下我们的理解。 道(真理)是可以用道的方式追求,但不是一般普通的规律和道理。 天地开始之前世界为无;开天辟地以后,有了世界,所以有是万物生灵的母亲。 所以常把一个新事物或旧事物的概念和规律看成无物,以不受已有的概念规律的束缚,才能发现事物和规律的奥妙,才能发现真理和抽象概念的奥妙。 记得有一位建筑大师说过: “当你对一个地方不是很熟悉,对当地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不完全了解时,你能够观察到一般当地人不能看到的东西,就好象第一次参观这个地方的旅客一样。我们认为在设计过程的开端保持这种外国人的观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开拓许多创造的可能性和选择。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永远做一个局外人。最理想的是在自己的国度上也能照样保持这种新鲜的、外国人的观点,态度。” 这里其实老子就谈到了一种探索知识、品味知识和追求真理的方法-“无以观其妙”。 我们学任何一门课或者一个学科的时候,不要急着去读懂所有的知识,而应该先思考一下如果是你来建立这一切,你会如何来建立这个体系。国外都喜欢玩学科体系,而我们普遍喜欢去掌握体系,这是国内外做研究一个很大的区别。我们可能还是没有明白老子讲的这句话。 举个例子来分析如何按照这个观点来教学和带研究生。 例如上“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我们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这门课跟材料力学的最大区别就是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共同参与了。讲到这里,就应该让学生发挥思考和想象力了。我们最好问一下,“我们如何得到这两种材料复合在一起的受力性能呢?”这样就会变成对知识的探索,而不是去死记硬背一堆公式,这样说不定又可以发现一系列原来先前的牛人们建立体系的不足之处,让学生们找到学习和研究的自信,“原来我也可以很牛!”。 但也要把这种已有的知识看成有,来观察其适用的条件、范围和局限性。 这里讲了另一种锻炼本科生和研究生批判思维的教学和研究的方法-“有以观其徼”。 学完一门课或者读完一本书,要记住丘成桐先生的一句话“知识不是真理”。学完后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书本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要具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批判精神,这样才能达到老子对我们的“有以观其徼”的要求。 真理和抽象概念,都来自一处,但又有不同的意义,都是一种抽象,抽象又抽象,就可以认识其妙无穷的客观和主观世界。 接着举的这个例子是对“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的理解。 是从数的变化理解的,“吾道一以贯之”,其他东西也是类似的。我们来看看数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不断抽象以后的变化,体会期间的妙处。 第一阶段:一头牛、两块石头、三个人等为具体对象; 第二阶段:经过抽象,有了数的概念; 第三阶段:X是数的概念的再抽象; 第四阶段:函数f(x)是对数的运算的进一步抽象,有了函数概念就可以考查微积分; 第五阶段:泛函是对函数的进一步抽象,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
3976 次阅读|0 个评论
Ching W. Tang原来就是邓青云
热度 1 wangshu 2011-1-19 19:45
Ching W. Tang原来就是邓青云
Ching W. Tang原来就是邓青云 一直就知道Ching W. Tang在柯达开创性工作,不过因为自己不做OLED和OFET,所以对Ching W. Tang的中文名是什么 也就不知道,大概是姓唐的位老先生吧。 晚上翻新出的《分子材料与薄膜器件》时发现导言中有邓青云(Ching W. Tang)的字样,原来这就是他的中文名啊, 怪不得偶尔见到“邓青云”这个名字被授予 OLED相关的奖项时纳闷这个谁啊,原来是自己太无知了,不过香港人的中 文的英文名实在搞不明白。 在他的个人主页上,有张照片,舒适地坐在窗前的竹桌边,窗边的有幅字,是楷体的“人为”,我猜测应该是“事在人为”四个字,只是美国的摄影师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只知道汉字的点缀,却不知老先生将这幅字挂在窗前的含义。也许,当年拍摄这幅字时邓老先生会对摄影师说,一定要把这幅拍全了,可惜网页的编辑全然不懂截掉了;也许。 http://zh.wikipedia.org/zh-cn/%E9%82%93%E9%9D%92%E4%BA%91 邓青云(Ching W. Tang,1947年7月23日-),美国物理学家,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员、国际信 息显示学会会员、罗切斯特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系及物理与天文学系教授。 目录 1 学术研究 2 生平 3 获奖及荣誉 4 代表性著作 5 外部链接 6 参考 学术研究 邓青云的学术贡献主要在于发现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和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技术。他 在有机半导体材料和有机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研究得到了业界的广泛承认和肯定 。 生平 邓青云是华裔, 1947年生于香港元朗,祖籍广东。1970年,邓青云获得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理学学士学位。1975 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75年-2006年,分别担任伊士曼柯达公司研究科学家,高级研究科学家 ,助理研究员,高级助理研究员和资深研究员 。2006年至今担任罗切斯特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系、及物理和天文 学系教授 。 获奖及荣誉 1994年,获伊士曼柯达公司颁发的柯达杰出发明家称号 1998年,被美国物理学会遴选为会员 2000年,获伊士曼柯达公司颁发的伊士曼创新奖 2001年,获国际信息显示学会颁发的Jan Rajchman奖 2001年,获美国化学会颁发的Carothers奖 2002年,被国际信息显示学会遴选为会员 2003年,获美国化学会颁发的团队创新奖 2003年,获伊士曼柯达公司颁发的柯达研究实验室资深研究员称号 2005年,获德国Alexander von Humboldt基金颁发的Humboldt科研奖 2006年,被罗切斯特大学聘请为Doris Johns Cherry教授 2006年,被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遴选为院士 2007年,获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颁发的Daniel E. Noble奖 2010年,获罗切斯特大学Hajim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2002年,被聘请为华南理工大学荣誉教授 2004年,被聘请为上海大学荣誉教授 2010年,被上海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代表性著作 Tang, C. W., Two-layer 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986), 48(2), 183-5. DOI: 10.1063/1.96937 Tang, C. W.; VanSlyke, S. A.,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od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987), 51 (12), 913-15. DOI: 10.1063/1.98799 Tang, C. W.; VanSlyke, S. A.; Chen, C. H., Electroluminescence of doped organic thin film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89), 65(9), 3610-16. DOI: 10.1063/1.343409 VanSlyke, S. A.; Chen, C. H.; Tang, C. W.,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with improved stability,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996), 69(15), 2160-62. DOI: 10.1063/1.117151 http://www.rochester.edu/news/show.php?id=2736 2007-01-19 Inventor of Next-Generation Display Technology Joins Faculty Professor Ching W. Tang High-resolution photo for download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OLED Creator Ching W. Tang Named Doris Johns Cherry Professor Ching W. Tang, professor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chemistry, and father of the multi-billion-dolla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industry, has been named the Doris Johns Cherry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Tang, the world leader in organic electronics including OLEDs and solar cells, is the first to hold the new chair. "We are very pleased to have successfully recruited Ching Tang and welcome his timely arrival in the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ays Shaw Chen,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ur commitment to new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and flat-panel displays will be greatly enhanced by Ching's leadership in these fields. Other programs across engineering and the sciences will also be well served by the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of his research." Tang is known internationally for his pioneering work on organic solar cells and OLEDs, which is the new flat-panel display that offers superior imagery for far less power than even the most advanced LCD displays today. In addition to the discovery of efficient OLEDs, Tang has been credited with a number of key innovations leading to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 new flat-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robust luminescent materials, novel color pixilation methods, fabrication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OLED displays, and the adaptation of technology for high-definition OLED displays. Tang is also widely recognized for his seminal work early in photovoltaics, which could lead to major improvements in the ability of solar cells to capture energy from the sun. OLED and photovoltaics are lik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one converts energy into light for a display, and the other converts light from the sun into energy. "Ching Tang is the most accomplished and the highest regarded innovator in the organic electronics industry, and we're delighted to have him as a member of our engineering program," says Kevin J. Parker, dean of the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Our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as grown dramatically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sporting a superb forward-looking doctoral program. Ching's addition highlights the hallmarks of the University's engineering, from the photonics started by the nation's first optical doctoral program to our strategic focus on alternative energies at present." Tang is a fellow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of the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 and was recently elected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He holds more than 70 U.S. patents and has published 70 papers, including three highly cited papers based on his original work on solar cells and OLEDs. Tang has received a number of awards, including the Eastman Innovation Award (2000) from Eastman Kodak Company, the Carothers Award (2001) and the Team Innovation Award (2003) from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the Jan Rajchman Prize (2001) from the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 the Humboldt Research Award (2005), and the Daniel E. Noble Award (2007) from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Tang obtained a bachelor's degree in chemist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in 1970, and a doctorate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in 1975, also in chemistry. Tang joined the Kodak Research Laboratories after graduating from Cornell in 1975. Initially, he worked on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and succeeded in developing the first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1 percent efficiency based on a structure that he invented. A few years later, he went on to discover the high-efficiency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the OLED, and spent the rest of his career at Kodak primarily lead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 in OLED. The Doris Johns Cherry Professorship was established in July 2006, with a gift of $1.5 million. Doris Johns Cherry died on Jan. 17, 2005, and bequeathed a generous portion of her estate for unrestricted support of the University. "Though I did not know Doris, I have learned that she made major decisions only after completing her due diligence," says Joel Seligman,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The fact that she chose to leave the bulk of her estate to the University and gave us the flexibility to designate it to endow this important, named professorship is a high compliment. I believe that today's celebration affirms the wisdom of her choice. We will forever be grateful to Doris, and to her friend and counselor Jim Vazzana for the role he played in so carefully fulfilling her wishes." Mrs. Cherry graduated from West High School in Rochester at 16, earned a bachelor's in economic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in 1943, and was a member of Theta Eta Sorority. After returning to Rochester in the 1950s from Chicago, she worked at the University in the benefits office for eight year before joining the Wiedman Wiedman law firm where she worked until the mid-90s. She served as communication chair for her 50th reunion in 1993. In recognition of Mrs. Cherry's generosity, a tree was dedicated in her name just outside Wilson Commons on the River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Contact: Jonathan Sherwood 585.273.4726
828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网不让暗恋但许离婚!
热度 21 montec007 2011-1-17 10:52
暗恋其实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可是科学网改版后,坚决地杜绝了这种很纯情的做法,这似乎有些不太人道。 科学网在刚刚发布的最新说明:“老版的好友功能是单向的,用户可以添加任何一位科学网上其它用户为自己的好友,更像是一些sns网站的“关注”功能。新版的好友功能是双向的,用户在添加好友时需要得到对方的同意,对方在同意后彼此双方都成为对方的“好友”。” 我在旧版中的好友,基本上都是单相思型的,第一位是北大的武际可教授,算是从读材料力学起就景仰的一位高人,终于可以在科学网上“手谈”,没有征得老先生同意,我单相思,加其为我的第一位好友。第二位大概是李泳老师,中外文理兼通,真是让我很是佩服,于是在没事的时候去踩踩他的地盘。总共这般应该有一二十位,实际上那个好友单是我的“常阅榜”。 现在这个新版一改,我就有些麻烦了。第一,我这单相思,还有点心理障碍,被对方知道了也不定是件很好的事情;第二,有些很POPULAR的博主,如李泳、老邪等,如果他们有求必应,那他的好友列表该会有多长?如果不应,这不把他们往火上烤嘛? 我也不建议科学网改回去了,只是提醒大家,在加好友时,要考虑暗恋公开后被拒的风险。不过,对我,大家尽管加我为好友,我肯定都同意。 ---------------------------------------- 刚刚查看一位“好友”的博客,发现在他的图标下有一项“解除好友”,不知道那个是不是也需要“协议离婚”?没敢试。
2305 次阅读|26 个评论
学习古筝的心态
热度 1 yzsymcys 2011-1-13 22:09
随着最后一次院系会议和年终聚餐的结束,学校开始放假了,我在业余古筝班的课程本周日是最后一节课,古筝班开学的日子几乎与学校同步。回想当初报名学习的情景还依然清晰。从小时候开始就比较羡慕和钦佩会弹奏乐器的人,在女儿很小的时候也让她学过一年半载的钢琴,一方面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其实潜意识里也有圆自己曾经有过的梦,无奈因为种种原因不了了之。就在一年半之前,偶然之中看到报纸上招生成人古筝班学员的广告,古筝是中国弦乐之王,和西洋乐器之王的钢琴相比,投资少,难度低,妇孺老幼皆可学习。当时正逢暑假期间,扬州又是中国的古筝之乡,古筝制造厂不计其数,于是毅然决然地报了名。学习的过程并不艰苦,每周一次课,每次一个半小时,教古筝的老师是个名师级的老先生,脾气出奇的温和,所以学习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压力。班上的学生也不多,最多的时候就十来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员越来越少,成年人学习在时间、精力、毅力方面和儿童相比确实有很多额外的困难。一年不到,学员就减少到一半,这时候的人员基本稳定下来。在同班学员中我的年龄比较大,其它绝大多数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子,有些没有成家,有些成家了也还没有孩子。时间不长,我发现差距明显出现了,每次还课时发现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远远跟不上年轻女孩子们,记忆力也落后了,乐曲谱子总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记住,学到后面的经常把前面的忘记,只要一段时间没有练习,一准全部还给老师。好在当初报名时自己确立了一个比较好的心态:来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成名成家,也不是为了表现和炫耀,而是颐养性情,自娱自乐。更何况在古筝学习期间工作、学习、家务、子女教育一样也没有耽搁,所以时常会以精力有限,年龄偏大等理由来宽慰自己,悦纳自己。不过令我引以自豪的一点是:一年半的时间上了七十多次课,无论是冰冷刺骨的寒冬还是大雨滂沱的夜晚,除了一次缺勤,其它的我都咬牙坚持下来了,每次只要来到课堂,就能被那里的氛围所感染,激起学习的热情,还时常和同班的小学员们相互鼓励,大家谁也不准掉队。所以尽管技不如人,学习的态度还是应该值得肯定! 今年的元旦日,培训班要举办名为“琴筝雅集”的集体活动,活动的目的是给大家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和机会,没有评奖,只有参与。曲目不限,弹奏形式也不限。尽管我从来没有在公众场合独自弹奏过,但在这样的活动面前也有些心动了,同时自己也很清楚,要想有良好的表现,必须苦练一段时间,尤其要恶补前面拉下的部分和没有掌握的内容。于是准备从简单的曲目开始,选择的第一首曲子是古筝曲中的经典曲目《渔舟唱晚》,这是三级考试的必弹曲目;第二首是温婉典雅的《高山流水》,第三首选择的就是我的老大难曲目《浏阳河》,经过几天的练习之后,果然效果显著,前两首几乎可以不看乐谱比较流畅的弹奏下来,速度也明显快了很多,《浏阳河》中的快板和流水尽管还不太熟练和流畅,但也能够完整地弹奏下来。于是信心大增,兴趣和热情也增强了很多,每天将古筝练习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哪天没有练习居然还有些失落。对于后面难度较大曲谱较长的《香山射鼓》和《秦桑曲》也有了弹好的信心。 回顾学习古筝的一年多时间,真学了不少曲目,算起来大大小小也有了十多首,现在学习的是《阳关三叠》,每首古筝曲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背景或者典故,我愿意将古筝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长久地培养下去,关于古筝“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我要实现古筝的升级换代,将练习琴换成演奏琴,我想啊,这个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61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