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谐趣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随我重游颐和园(12):谐趣园
热度 2 xucq45 2014-11-16 15:25
(9.10摄于颐和园)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 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 宜芸馆 ,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 德和园大戏楼 是清朝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 智慧海 向下,由佛香阁、 德辉殿 、 排云殿 、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 中轴线 。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 苏堤 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 寄畅园 而建的 谐趣园 ,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摘自百度) 2014. 9. 4 - 7 ,第七届国际病理生理学会 世界大会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Rabat )成功召开。9月8日,中国代表团启程回国,中转巴黎时在机场停留5-6个小时,回到北京已是9日中午。当晚,去孩子家看望孙子。返回哈尔滨的火车票是10日晚间Z15次列车。利用10日白天的空闲时间,我再次游览了颐和园,距离上一次已经过去了30多年。这次游览,我拍了许多颐和园的照片留念。 请那些尚未去过颐和园的朋友, 还是跟随我的镜头一起重游颐和园吧。 十二、谐趣园 谐趣园 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 知鱼桥 ”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 惠子 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 (摘自百度)              这次重游谐趣园,确有来到苏杭的感觉。 随我重游颐和园(1):走进颐和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0872.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2):仁寿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1088.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3):乐寿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1668.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4):长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1858.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5):云辉玉宇坊和排云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2140.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6):排云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2310.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7):拾阶而上赏美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2516.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8):佛香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2740.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9):智慧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2964.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10):清晏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3449.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11):花蜂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3683.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12):谐趣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3851.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13):大戏楼和德和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4137.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14):文昌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4425.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15):耕织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4700.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16):西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4961.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17):秋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5187.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18):劲草秋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5375.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19):居高远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5674.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20):向后山走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5983.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21):苏州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5993.html 随我重游颐和园(22):环湖回望万寿山(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46530.html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708 次阅读|4 个评论
谐趣园之秋与冬
yangyongtian 2012-9-5 23:20
谐趣园之秋与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个人分类: 风光有感|3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雪中谐趣园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1-11-15 10:48
雪中谐趣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个人分类: 风光有感|2698 次阅读|1 个评论
皇家御河泛龙舟
yangyongtian 2011-4-29 17:00
京城水系季春游, 皇家御河泛龙舟。 轻舟横穿万牲园, 宅男放眼五塔收。 紫竹黄梅斗芳菲, 长河万寿竞风流。 颐和园中蟠桃笑, 谐趣园内秀竹羞。
个人分类: 游记|2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顶针续码话谷雨
yangyongtian 2011-4-20 13:59
谷雨未雨云满天, 天际茫茫不见山。 山影朦胧浑一色, 色彩灰暗宇宙间。 间或喜鹊唱枝头, 头顶苍穹天地宽。 宽待友朋创和谐, 谐趣园内笑语酣!
个人分类: 24节气|2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冰雪颐和园
yangyongtian 2011-2-18 11:07
颐和园冰雪晶莹, 谐趣园松竹苍青。 苏州河船静帆卷, 昆明湖蜡砌冰封。 排云殿云雾散尽, 佛香阁香烟升腾。 乐寿堂玉兰欲绽, 德和楼鼓乐齐鸣。
个人分类: 诗词|2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谐趣园景真谐趣
yangyongtian 2011-2-16 06:55
谐趣园景真谐趣
楼台亭榭山竹柳, 桥廊坊石湖放舟。 谐趣园景真谐趣, 江南美景一并收。 修葺一新还原貌, 神交乾隆喜与愁。 皇家园林展新姿, 重归人民万古游。 谐趣园宫门 谐趣园 谐趣园 谐趣园 谐趣园 谐趣园
个人分类: 诗配画|11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谐趣园春秋
yangyongtian 2011-2-14 21:49
谐趣园春秋
谐趣园修葺, 虎年十月间。 秋到谐趣园, 碧水映蓝天; 春访谐趣园, 处处呈白颜。 飞雪漫天舞, 卧冰把湖填; 廊榭皆素裹, 柳绦绕湖边; 亭桥似冰砌, 绿竹默无言; 满园混沌色, 午后见青天。 雪朵徐落地, 俄而化青烟; 斜阳南天挂, 笑吟雪诗篇! 此景何时有? 春在辛卯年。 谐趣园秋景 谐趣园1 谐趣园13
个人分类: 诗配画|6353 次阅读|0 个评论
360度全境观赏修缮一新的谐趣园(三)
黄安年 2010-11-14 10:07
360 度全境观赏修缮一新的谐趣园(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14 日发布 去年夏日游览颐和园时谐趣园正修缮施工 , 未能参观。今年 9 月 19 日,历时 440 天的修缮工程竣工,正式向游客开放。昨天我们前往颐和园专程观赏修缮一新的谐趣园。这个园中之园 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原名惠山园。建成后,乾隆曾写《惠山园八景诗》,在诗序中说: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竣工时,嘉庆在《谐趣园记》中说: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 ( http://baike.baidu.com/view/993968.htm )根据介绍 :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内东北角,万寿山的东麓,占地 1 万平方米。园中央是一座池塘,环池建有知春亭、引镜、洗秋等大大小小建筑 15 栋,涵盖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元素,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初冬来到谐趣园虽无夏日荷花盛开,人群簇拥的热闹景象,人稀清静却也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细心欣赏,我门看过无锡的寄畅园,可以两相比较。下面是笔者即时拍摄的 360 度自右向左的景观。(一) 26 幅 , (二) 26 幅,(三) 18 幅。 谐趣园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其中以知鱼桥最为著名。该桥接近水面,便于观鱼,故取名知鱼桥。 这座小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原名惠山园。建成后,乾隆曾写《惠山园八景诗》,在诗序中说: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竣工时,嘉庆在《谐趣园记》中说: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地仅数亩的小园,趣味究在何处,略举一二。 声趣   入谐趣园,只见一池荷花,亭亭玉立,园内有一丛绿竹,竹荫深处,有山泉分成数股注入荷池。这道山泉的水源,来自昆明湖后湖东端,谐趣园取如此低洼的地势,主要就是为了形成这道山泉,使谐趣园的水面与后湖的水面形成一二米的落差,而在一二米的落差中,又运用山石的堆叠,分成几个层次,使川流不息的水声高低扬抑,犹如琴韵,难怪横卧在泉边的一块巨石上,镌有玉琴峡三字。有此一景,使这座园中之园有声有色,可谓谐趣园的声趣。 楼趣   在玉琴峡西侧有一座瞩新楼,这座楼从园内侧看是两层楼,若从外层看,却是一层。原来,谐趣园宫门前是那条下坡路的最低点,继续往前,又逐步升高,可以直接步入瞩新楼的上层,这种似楼非楼的设计,可谓楼趣。 桥趣   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其中以知鱼桥最为著名。接近水面,便于观鱼。取名知鱼桥,是引用了战国时代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一次有关知鱼不知乐的富有哲理的辩论游戏。一个说,鱼儿游得真快乐;另一个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一个又反驳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古人的故事来增添游人的兴味,这是园中的桥趣。 传说   当初,乾隆皇帝到江南逛了一圈儿回到北京,就下了一道圣旨:在万寿山下仿照无锡惠山的寄畅园,造一座园中之园。     俗话说,皇帝动动嘴,老百姓跑断腿。没过几天,万寿山下就集中了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大伙儿挖湖堆山,建殿修堂,移来北方松柏,种上南方翠竹,湖边儿是五彩画廊,殿前是白玉雕栏,园子造好后,果然是风光优美,玲珑可爱。   园子修得这么好,可把乾隆给乐坏啦。他经常在园子里赏景喝酒,大宴群臣。有一天酒喝多了,随口诌出一首歪诗来:人说苏杭赛天堂,我说此园胜苏杭,乐在此园当园主,哪个希罕做皇上。   这一来,谐趣园的名气可就传开了。很快传到在东海蓬莱岛修炼的两个仙人的耳朵里。开始,两个仙人以为这不过是夸张之辞,谐趣园再美,还能美过我蓬莱仙境去?后来听多了,就忍不住想到谐趣园走一趟,亲眼去看看。   在一个月白风清的晚上,两位仙人骑着丹顶白鹤,离了蓬莱岛,来到谐趣园。举目一看,不由得暗吃一惊,果真是气象万千,不同凡响!   俩仙人光顾了看园子里的美景,没想到惊动了一个看园子的老太监。他听到园子里有响动,心想:深更半夜的,莫不是有贼进来了?赶紧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提了根棍子从屋里走出来,一看,见两个白胡子老头儿正在园子里蹓弯儿呢。老太监刚要大喊一声,就听见一个老头儿说:仙兄,我过去一直以为咱蓬莱的景色无与伦比,今天才知道,这人间的谐趣园并不比蓬莱差。   老太监一听,知道不是凡人,哪里还敢叫喊,连忙藏在一块太湖石后边儿。这时候,另一个老头儿说话了:仙弟说得极是,如此胜境,令人大饱眼福。不过,这园子由愚兄看来,还有美中不足之处。这湖里还应该加点儿什么,象现在这样,就显得有点儿空旷。说完,把手里的龙头拐棍朝天上一扔,霎时祥光四射,云气蒸腾,那拐棍儿化作一条白龙,在谐趣园上空飞了几圈儿后,就一头扎进湖里,龙身子变成了一座汉白玉的石桥,龙头变成了桥头的石牌坊。   老太监看到这儿,惊得目瞪口呆。湖上多了这座桥,就象画龙点睛一样,谐趣园显得更美了。   那位仙弟也服了,顺着嘴儿说:仙兄,您这桥加得还真是个地方儿,确实为园子锦上添花了。   仙兄说:此桥的妙处,离近了看得更清楚,咱们桥上走走。   这功夫,藏在太湖石后边儿的那位老太监忍不住啦,就咳嗽了一声。   两个仙人受了惊,各自跳上一朵盛开的荷花,化作两朵祥云飞走了。   天亮后,乾隆来到谐趣园,一进门儿就愣住了,怎么湖上多了这么一座漂亮的石桥哇?老太监忙把夜里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一遍。乾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谐趣园的美景感动了神仙。他走到桥上,提笔在石牌坊上写了知鱼桥三个字。   那两只仙鹤没被仙人带走,就留在谐趣园的紫竹林里了,日子长了,就变成了两只铜仙鹤。后来慈禧听到了这个故事,觉得这是吉祥之物,就把两只铜鹤弄到了她居住的乐寿堂,现在还在乐寿堂前摆着呢。 http://baike.baidu.com/view/993968.htm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3619 次阅读|0 个评论
360度全境观赏修缮一新的谐趣园(二)
黄安年 2010-11-13 22:25
360 度全境观赏修缮一新的谐趣园(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13 日发布 去年夏日游览颐和园时谐趣园正修缮施工 , 未能参观。今年 9 月 19 日,历时 440 天的修缮工程竣工,正式向游客开放。昨天我们前往颐和园专程观赏修缮一新的谐趣园。这个园中之园 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原名惠山园。建成后,乾隆曾写《惠山园八景诗》,在诗序中说: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竣工时,嘉庆在《谐趣园记》中说: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 ( http://baike.baidu.com/view/993968.htm )根据介绍 :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内东北角,万寿山的东麓,占地 1 万平方米。园中央是一座池塘,环池建有知春亭、引镜、洗秋等大大小小建筑 15 栋,涵盖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元素,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初冬来到谐趣园虽无夏日荷花盛开,人群簇拥的热闹景象,人稀清静却也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细心欣赏,我门看过无锡的寄畅园,可以两相比较。下面是笔者即时拍摄的 360 度自右向左的景观。(一) 26 幅 , (二) 26 幅,(三) 18 幅。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3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360度全境观赏修缮一新的谐趣园(一)
黄安年 2010-11-13 10:19
360 度全境观赏修缮一新的谐趣园(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13 日发布 去年夏日游览颐和园时谐趣园正修缮施工 , 未能参观。今年 9 月 19 日,历时 440 天的修缮工程竣工,正式向游客开放。昨天我们前往颐和园专程观赏修缮一新的谐趣园。这个园中之园 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原名惠山园。建成后,乾隆曾写《惠山园八景诗》,在诗序中说: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竣工时,嘉庆在《谐趣园记》中说: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 ( http://baike.baidu.com/view/993968.htm ) 根据介绍 :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内东北角,万寿山的东麓,占地 1 万平方米。园中央是一座池塘,环池建有知春亭、引镜、洗秋等大大小小建筑 15 栋,涵盖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元素,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初冬来到谐趣园虽无夏日荷花盛开,人群簇拥的热闹景象,人稀清静却也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细心欣赏,我门看过无锡的 寄畅园,可以两相比较。 下面是笔者即时拍摄的 360 度自右向左的景观。(一) 26 幅 , (二) 26 幅,(三) 18 幅。 谐趣园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其中以知鱼桥最为著名。该桥接近水面,便于观鱼,故取名知鱼桥。 这座小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原名惠山园。建成后,乾隆曾写《惠山园八景诗》,在诗序中说: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竣工时,嘉庆在《谐趣园记》中说: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地仅数亩的小园,趣味究在何处,略举一二。 声趣   入谐趣园,只见一池荷花,亭亭玉立,园内有一丛绿竹,竹荫深处,有山泉分成数股注入荷池。这道山泉的水源,来自昆明湖后湖东端,谐趣园取如此低洼的地势,主要就是为了形成这道山泉,使谐趣园的水面与后湖的水面形成一二米的落差,而在一二米的落差中,又运用山石的堆叠,分成几个层次,使川流不息的水声高低扬抑,犹如琴韵,难怪横卧在泉边的一块巨石上,镌有玉琴峡三字。有此一景,使这座园中之园有声有色,可谓谐趣园的声趣。 楼趣   在玉琴峡西侧有一座瞩新楼,这座楼从园内侧看是两层楼,若从外层看,却是一层。原来,谐趣园宫门前是那条下坡路的最低点,继续往前,又逐步升高,可以直接步入瞩新楼的上层,这种似楼非楼的设计,可谓楼趣。 桥趣   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其中以知鱼桥最为著名。接近水面,便于观鱼。取名知鱼桥,是引用了战国时代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一次有关知鱼不知乐的富有哲理的辩论游戏。一个说,鱼儿游得真快乐;另一个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一个又反驳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古人的故事来增添游人的兴味,这是园中的桥趣。 传说   当初,乾隆皇帝到江南逛了一圈儿回到北京,就下了一道圣旨:在万寿山下仿照无锡惠山的寄畅园,造一座园中之园。     俗话说,皇帝动动嘴,老百姓跑断腿。没过几天,万寿山下就集中了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大伙儿挖湖堆山,建殿修堂,移来北方松柏,种上南方翠竹,湖边儿是五彩画廊,殿前是白玉雕栏,园子造好后,果然是风光优美,玲珑可爱。   园子修得这么好,可把乾隆给乐坏啦。他经常在园子里赏景喝酒,大宴群臣。有一天酒喝多了,随口诌出一首歪诗来:人说苏杭赛天堂,我说此园胜苏杭,乐在此园当园主,哪个希罕做皇上。   这一来,谐趣园的名气可就传开了。很快传到在东海蓬莱岛修炼的两个仙人的耳朵里。开始,两个仙人以为这不过是夸张之辞,谐趣园再美,还能美过我蓬莱仙境去?后来听多了,就忍不住想到谐趣园走一趟,亲眼去看看。   在一个月白风清的晚上,两位仙人骑着丹顶白鹤,离了蓬莱岛,来到谐趣园。举目一看,不由得暗吃一惊,果真是气象万千,不同凡响!   俩仙人光顾了看园子里的美景,没想到惊动了一个看园子的老太监。他听到园子里有响动,心想:深更半夜的,莫不是有贼进来了?赶紧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提了根棍子从屋里走出来,一看,见两个白胡子老头儿正在园子里蹓弯儿呢。老太监刚要大喊一声,就听见一个老头儿说:仙兄,我过去一直以为咱蓬莱的景色无与伦比,今天才知道,这人间的谐趣园并不比蓬莱差。   老太监一听,知道不是凡人,哪里还敢叫喊,连忙藏在一块太湖石后边儿。这时候,另一个老头儿说话了:仙弟说得极是,如此胜境,令人大饱眼福。不过,这园子由愚兄看来,还有美中不足之处。这湖里还应该加点儿什么,象现在这样,就显得有点儿空旷。说完,把手里的龙头拐棍朝天上一扔,霎时祥光四射,云气蒸腾,那拐棍儿化作一条白龙,在谐趣园上空飞了几圈儿后,就一头扎进湖里,龙身子变成了一座汉白玉的石桥,龙头变成了桥头的石牌坊。   老太监看到这儿,惊得目瞪口呆。湖上多了这座桥,就象画龙点睛一样,谐趣园显得更美了。   那位仙弟也服了,顺着嘴儿说:仙兄,您这桥加得还真是个地方儿,确实为园子锦上添花了。   仙兄说:此桥的妙处,离近了看得更清楚,咱们桥上走走。   这功夫,藏在太湖石后边儿的那位老太监忍不住啦,就咳嗽了一声。   两个仙人受了惊,各自跳上一朵盛开的荷花,化作两朵祥云飞走了。   天亮后,乾隆来到谐趣园,一进门儿就愣住了,怎么湖上多了这么一座漂亮的石桥哇?老太监忙把夜里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一遍。乾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谐趣园的美景感动了神仙。他走到桥上,提笔在石牌坊上写了知鱼桥三个字。   那两只仙鹤没被仙人带走,就留在谐趣园的紫竹林里了,日子长了,就变成了两只铜仙鹤。后来慈禧听到了这个故事,觉得这是吉祥之物,就把两只铜鹤弄到了她居住的乐寿堂,现在还在乐寿堂前摆着呢。 http://baike.baidu.com/view/993968.htm 17:14 说明:自文字部分发布以来,图片部分一直无法传上,请各位原谅,容情况好转后慢慢补上。到18:35分仅仅传上了一张照片。到19:39分共上传了4张照片。到22:30分才开始传上第26张照片。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408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