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用进废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汉字演化中的无奈 ——谈提笔忘字
热度 1 luluxia8023shou 2012-11-11 19:12
有时候 有些东西你看着它这样变化着 你却是无可奈何的 无力改变 比如说现在还有什么需要手写 做什么离不开电脑了 手写的基本上就是签个名 所有的一切都是电脑操作 写字机会越来越少 幸好我喜欢做笔记 保留着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觉得口袋里还是装个笔酷 每每看着一根根笔芯用光我都很有成就感 对我这样一个酷爱写字的年轻人来说 慢慢也变得提笔忘字了 想想后倒也不觉得有什么 因为前两天受训于上海市书法协会一名书法家 应该说他的传统文化要比我们掌握的要多得多 因为一大把年纪了天天和这类东西接触 但是他在写“万事随缘”时 写了一个错的“缘”字 他自己解释说平时只顾写繁体字呢 简化字都忘怎么写了 看来汉字现在手写只能用来审美 因为我看不惯错别字 所以我对这件事记得很清晰 很久以前 我的梦想是当一位速记员 但发现现在速记员都手持笔记本时 我的梦灭了 有时我就想我们以后能给子孙留下什么 一顿顿硬盘软件电子产品也说不好哈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汉字使我们的母文 慢慢的有些退化了感觉是 用进废退 也许这种退化可能是另一种文明的进步 也说不好 我没事总是劝自己说 不要太保守了 历史的大潮流涌动着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前进 …… 而我一个无名小卒 却在思考犹豫彷徨徘徊着什么呢
个人分类: 闲思|3178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真本事的人越来越少了
热度 3 luluxia8023shou 2012-10-29 16:10
我感觉治小孩胳膊脱臼我家那边的稍微上点岁数的医生都会,现在城里人都把它说的那么罕见 那么多偏方土方古人都能想得出 现在人除了西医还是西医 书画好的身边好多人 而且他们都很低调 在这里有个书法稍好一点儿的都觉得是个宝 用进废退 本来都是老一代人的生活常识 比如农谚里的各种气候天象预测啊 建议大家都看看《上帝也疯狂》 我们人类向大自然汲取的多少智慧精华 烦躁喧嚣里真正能静下心来做学问认真思考认真观察生活的人又有几个 懒到最后我们慢慢的就真退化了
个人分类: 世风|3127 次阅读|7 个评论
用进废退论、进化论 不如 演化论
热度 2 sheep021 2011-2-23 15:37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 大象为啥不长毛? 适应性境, 形成遗传! 有的动物是:夏脱毛,冬长毛, 像脱衣穿衣啊! 象在热温带, 是否脱了不穿或少穿! 呵呵! 博主回复(2011-2-23 15:20) : 个人觉得正好相反: 基因突变(形成遗传),适应性境,,得以保存。不适应性境者灭绝。 表面现象就是这个事情——大象的毛很短。但为何是这样。是谁主动,谁被动,则是“用进废退”论、“进化论”,“演化论”争论的焦点。 “用进废退”认为 物种变化是根据自身经验(“用”与"不用" )主动变化的。 “进化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对的,但认为生物的进化过程是:“ 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则有失公允。蛔虫和病毒的 演化过程则不符合这一点。 “演化论”认为,物种基因变异是随机的、没有方向的,但自然有选择权,适者生存,不适者死亡。主动权在自然。 “进化论” 在被引入中国之初,名字即是《天演论》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209 次阅读|4 个评论
生物进化论:谁说用进废退不科学?
热度 4 smallland 2011-2-23 11:45
王先生在“ 谁说大象不长毛 ”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 还有人说,大象不长毛是因为散热的需要。这岂不是“用进废退”学说吗?达尔文说,“用进废退”学说不科学。已经很落伍了。 这里我不关心大象长毛的利弊,就讨论一下“用进废退”是否科学,是否是“进化”。因为,我相信对此问题的误解不是少数人的问题。 就先假设大象的毛越少对生存和生殖有好处吧。如果大象请同伴把自己的毛薅光,或者自己天天找地方磨,直到磨光,或者,像王先生说的“肺气”,苦练肺活量用“肺气”将毛冲掉(笑话),这样的后天努力肯定不能导致“稀毛基因”的“进化”,他的后代依然是多毛的。所以说,“用进废退”是不成立的,稍微懂得一点遗传学常识就明白这个道理。 再假设一种情况。如果控制毛发的基因们是会发生突变的,有的个体毛多,有的个体毛少(其实这根本不用假设,你的头发就可能比别人稀疏),这类突变就是可遗传的。如果越稀疏对生存和生殖越是有好处,那么若干年后,因为毛少有利于生殖,其后裔的毛就会越来越少。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漫长的历史,可能100万年,或更久,而第一种情况(拔毛)可能只需100天或更短。 这里的“用”就是对个体的生存和生殖有用,有用的特征能通过自然选择进化出来。所以,用进废退并不错误,它是生物进化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具体的遗传机制。 拉马克描述了进化的现象或结果,但“获得性遗传”的解释是错误的,因为大象拔毛就像女人整容一样,不能因此生出更漂亮的孩子。达尔文的高明之处在于,在没有现代遗传学的情况下,他能提出类似现代科学中的遗传和突变概念,并据此说明自然选择的过程。 谁说用进废退不科学?如果你不懂得自然选择,不理解什么是“进退”,不理解什么是“用”,自然人云亦云,不求甚解。拉马克的“用”可能更多含有“使用”的意思,达尔文的“用”更多含有“功能”的意思。其实,这两种“用”并不矛盾。
11448 次阅读|18 个评论
你(的问题)是你爹吃出来的(You Are What Your Farther Eats)
GumpForrest 2010-12-29 12:44
你(的问题)是你爹吃出来的 ( You Are What Your Farther Eats ) - 不是骂人 大家不要误解啊,这不是在骂人,只是用了一个夸张的题目(Cell编辑给的)介绍一项研究发现:环境因素(饮食)对生物体的影响可以通过表观遗传方式进行隔代传递;父辈的营养、饮食可能会影响到你或你的孩子的健康。 记得我当初学生物学,学到进化的时候,书上主要介绍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但是拉马克的学说也只是陪衬,甚至是受到批判和嘲笑的。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的兴起和研究的深入使得拉马克的学说得到重新认识。当然,这些新的认识并非把拉马克的学说与达尔文的学说对立起来,而是对拉马克学说中合理部分的更深层次的认可,也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补充。 闲话少说。一个核心问题是:生物个体对环境适应获得的性状能否遗传给后代? 我们知道,环境因素对生物个体的影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遗传信息造成改变,如紫外线、射线甚至一些化学毒物等造成遗传物质DNA的突变,这些变化,只要不是致死或削弱生物体适应性的,都无疑是可以遗传下去的;另外一种就是对生物体的遗传信息(DNA)本身没有造成改变,但是对DNA的修饰造成改变,如DNA甲基化的变化,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后一种情况。也就是说,环境的影响或者生物体对这种环境刺激的适应性变化蕴含这种修饰变化中,这种修饰性变化是否能够向后代传递?对单细胞生物和一些植物的研究已经可到了肯定的答案,但是对高等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 研究这个问题较多采用的是观察不同营养/饮食条件对动物后代特定遗传性状的影响,比如皮毛颜色(比较有名的是控制皮毛颜色的Agouti基因)。 但是以往多以雌性动物作为研究对象, 这样做的缺陷是不能排除是环境条件刺激对对小鼠发育环境(子宫)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的小鼠发育。也就是说,分不清是这种获得性状是母鼠遗传来的还是子代小鼠在发育过程中自己直接获得的 。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子二代性状的观察得到解决。 这次,研究者采用雄性小鼠来做实验,因为雄性对后代的贡献只是提供了精子DNA,而对发育过程几乎没有多少贡献,因此对父本小鼠的实验处理对子代小鼠发育的干扰就很小,得出的结果也会更干净、有说服力。 这次观察的是营养条件对代谢的影响。给雄性小鼠低蛋白饮食,然后和雌性小鼠交配,对生下的子代小鼠进行分析(主要局限于肝脏组织)。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低蛋白饮食的小鼠的后代增值和脂代谢(尤其是合成)通路系列基因的表达上调;研究者们把目光集中在胆固醇代谢途径上,他们发现,胆固醇合成通路基因在肝脏表达几乎全部上调(4倍),小鼠血清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当固醇酯水平降低,而胆固醇/胆固醇酯的比例被认为是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的一个重要征兆。 同时,研究者们对小鼠肝脏组织进行了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通过与对照小鼠比较分析后发现低蛋白饮食可以引起基因组甲基化的变化达到约20%,并确定其中一个参与调节脂合成通路基因的表达的 转录因子Ppara(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基因增强子区的甲基化变化,,另外,很多参与基因表达调节的小RNA(microRNA)的水平也发生显著改变。 这项研究除了说明环境对生物个体的影响可以通过表观遗传信息形式向后代传递,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当然。 已有流行病学研究强烈提示,祖父辈的极端营养问题(如饥饿)可能构成孙子辈的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子。 俗话说,负债子偿,这由吃引起的健康债也得由孩子来承担呀。 但是流行病学研究只能提供某些因素与疾病发生相关性的提示,而相关性只是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此要建立或这种因果关系,控制条件的实验是必要和关键的。本文所介绍的研究工作为开展这一类研究建立了很好的动物模型。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原文: 全文
个人分类: 憨人的科学|638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