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留学基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可不可以平等对待呢?
热度 58 freefloating 2014-3-26 11:29
既然头条了,我就在补录一点,都是随时的感慨,思考不深刻不全面,在所难免,请大家原谅,仅为反映问题,欢迎大家就此类问题做深刻批评和讨论。以下是对杨成老师的回答: 杨成 2014-3-26 21:08 “到处看到的就是支持重点高校建设的计划,难道非重点就没有机会吗?好不好平等一下机会啊?”,这个可以当个乌托邦式的理想。换你当教育部长,你愿意给985高校和潍坊学院相等的机会不?实话实说啊。 博主回复(2014-3-26 21:29) : 不是这个意思,您985条件好,高手多,名额多,这个我们理解。 但这就像研究生考试:初试考得比我们好,复试又水平高,给你们机会不给我们机会我们理解。 但凭什么我们初试考很高,复试又表现好,就因为是潍坊学院毕业的学生,是山东滴(哈哈,玩笑哈),或者是考研基地滴? 就不给机会呢?这合适吗? 同等条件,同等对待。这很难吗?? 这还像高考 ,贫苦山区的教育资源本来跟大城市就没法比,结果您还全国不统一划线,北京上海的那么点分就能进北大清华,您觉得合理吗? 大家一面都慨叹大城市人满为患,雾霾严重,一方面都不愿意放弃大城市的各种优越条件,这个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任由这种不均衡发展下去,必然导致环境生态进一步恶化,这其中没有受益人。 科研教育的 环境恶劣了,也一样没有受益人!!!您真的不懂吗? 原文: 痛苦啊!必须报账了!随便吐槽一下。 财务处催促人事处,人事处催促我,让我把出国借的5万元赶紧报销了。 当然我发牢骚不是针对具体工作人员,是我拖拖拉拉滴不对,我的牢骚第一是针对国家留学基金委。 我走的是【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 5 万块钱半年的计划, PETs-5 我各项考了 70 多分,不用参加培训班,我又拿到了国科金,英文文章也有,科研也算拿得出手,但是 我申请过国家留学基金委,没批也没反馈。 这件事我觉得很委屈,眼见有些名校的老师 PETs-5都 考不过,上个培训班班都能出的去,而且隔三差五有机会,不想出还逼着出,我就是因为是潍坊学院的就不给机会啊?到处看到的就是支持重点高校建设的计划,难道非重点就没有机会吗?好不好平等一下机会啊? 当然我就申请了一年,没有试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我以前觉得这事特自卑,花自己的钱出国总说明自己能力不足,后来我就不自卑了,凭什么我自卑啊? 我是带着老公儿子一起去的,我是这么说服老公的,我说你看虽然这点钱不够用,但我可以利用 work permit 让儿子接受免费的加国教育,你是自己干,又不是离不开,我要是又照顾孩子又进实验室,肯定忙不过来,搞不好就在外国人眼里丢中国人的脸啊,而且我这个技术将来真正能应用起来,可以挣大钱滴。你也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旅旅游,回来也算镀过金,而且再买好车可以免 10% 的税,况且我这样的老婆不要首饰不要香水不要化妆品不管钱财的,给你省了多少钱啊,把这些钱都用到这儿好了,要是等我再申请国家留学金,那又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儿子上了初中再出去,回来功课就不好补了。 然后的情况是,我觉得半年太短,学不到东西,于是自己家出钱在那里待了一年多,当然我也感谢学校批准了我的延期,如果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钱还可以报销一部分呢,我要感谢学校的支持。 我去的是加拿大环境部溢油检测实验室,在那里学到了很多,全面了解了溢油的各种检测手段,而且我的新想法就是在那里诞生的,希望有机会专文表达对王老师、杨老师以及各位同事的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的深深的感谢,包括为我新进了荧光仪,包括为我们一家准备好的一切衣食住行和孩子上学的事情,我后来因为父亲突发疾患匆匆离开,没有为这次访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一直心存愧疚。希望以后能通过工作来表达我的谢意和歉意。 然后牢骚一下潍坊学院: 我想起财务脑子就大,人家都是有老婆有手下报账,我一普通教师,什么都要靠自己出头。这个,等我去报报账试试,若是遇到麻烦我再吐槽,哈哈。 反正我是真没占潍坊学院什么便宜……上个国科金配套基金都没给,早期文件我不知道,反正后来文件可是讲1:2的配套的,也不知道后来申请到基金的给没给,我们这些早期开拓者还能补吗?这个我希望是给就直接给,给自由支配的权利,别说还要去争取批准,我不喜欢向具体人要钱的感觉,觉得丢份。觉得该给就给,不喜欢上凑的感觉。 我统共就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自然科学基金二十几万做到现在……(先不吐槽,我也就是懒得计较,怕人以为我就是会提意见滴),而且我觉得完成的性价比也算很高滴,不信都拿出来比比。 我连博士的学费都还没报呢,也就是多亏我老公不烦我。 人的精力有限,我真不愿意干这些我不想不该干的事儿! 为什么就不可以地方高校的老师平等的支持呢?我就希望多给点机会拼实力,公开拼,不喜欢拼关系,我没有也不想有什么不正当关系去利用,正当关系也只能正当利用。 很多人说,你这种情况要是到好学校就能有更多机会?因为好学校有各种机会各种计划,如果在潍坊学院的平台就不行,我觉得各部门应该觉得在相同条件的更应该支持一下地方高校才好,这样才能引导资金人才合理分配吗? 而且现在我就是离不开啊,老爸生病,老妈对我很依恋,而且全家亲戚都不希望我离开,难道就不能给一个想在家乡好好做科研的人更多点的机会吗?要是能离开,我至于想这种办法吗?你以为公开自己的工作是件容易的事儿啊? 我这种发牢骚的方式其实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不发牢骚。因为在科学网上针对政策的牢骚可以促进某些制度的合理化,而现实中发牢骚只会让周围的人感觉讨厌而于事无补,毕竟大家都不容易。 阿门! 没想到精选了,啊!还是头条啊。赶紧回来消除错误影响,电话没听清,原来是扣了我的工资,没有管理费,道歉。下午试了试好像这五万报销很容易,不用填一堆单子,而且朋友答应要帮我找领导签字,不用我等了,赶紧回来表达一下对具体工作人员的感谢之情。
个人分类: 把问科研|17357 次阅读|175 个评论
中国科学院组织申报2014年度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
yiming123 2013-11-15 13:46
http://www.pe.cas.cn/tzgg/ 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关于积极组织申报2014年度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项目的通知 2013年10月28日 16:23:00来源:继续教育与培训 字体大小 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2014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含博士后)项目选派办法》( http://www.csc.edu.cn/Chuguo/f4d1ae42361a4aafaf8cca3f4fdadaad.shtml ),现将我院申报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项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受理部门   根据《中国科学院公派留学管理办法》(科发人教字〔2012〕151号)的有关规定,院委托中国科学院科学教育服务中心作为我院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项目申请受理机构,负责院属各单位申请人员的咨询、受理申请表和汇总上报等事宜。    二、项目受理时间   2014年1月5日至1月12日    三、受理材料要求   1.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项目选派办法有较大调整,具体要求请登录国家留学网(http://www.csc.edu.cn/)查询。   2.申请人须在项目受理期限内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http://apply.csc.edu.cn)进行网上报名,并由申请人所在单位汇总纸质申请材料(1份,具体材料要求请认真查阅国家留学网)统一上报院科学教育服务中心,并附《单位推荐意见》的电子版(word文档)。如提供的材料中有英语以外语种书写的,需另提供中文翻译件。申请材料一律使用A4复印纸打印或复印,请在申请表第一页粘贴申请人近期彩色照片(一寸免冠、光纸正面)。如申请的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国外高校/机构合作协议对申请材料有特殊要求,则根据具体合作协议规定执行。    四、重要说明   从2014年起,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含博士后)项目申报时间提前至1月,3月公布录取结果,留学资格有效期调整为1年,即至2015年3月(被录取人员的留学资格保留至2015年3月31日), 因此,各单位近期有公派留学意愿,拟于2015年3月前派出的人员,一律需首先申报国家公派留学相关项目。 2014年度院公派留学各类项目评审中,国家公派留学相关项目的评审意见将作为重要参考。请各单位负责公派留学工作的同志务必将此通知精神传达到所内相关人员。   联 系 人:中国科学院科学教育服务中心   夏洁、宋琦   联系电话:010-68597807、68597809   电子邮箱:xiajie@cashq.ac.cn
3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澳水资源研究中心征集2014国家留学基金申请人
csiro 2013-11-3 10:56
【一年一度的国家留学基金申请又要开始了!如果你还拥有一个留学梦,如果你对澳洲充满好奇,如果你有在学业上有追求和探索的勇气,请加入 QQ群276130853,“悉尼,悉尼!”。 】 中-澳水资源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是中方协调单位。研究中心的宗旨是联合中澳水资源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开展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中澳水资源中心现拟在国家留学基金留学项目的框架下,推荐赴澳留学人员,其中包括访问学生计划、博士生计划和访问学者计划。 1. 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内容 国家留学基金项目(www.csc.edu.cn)包括:访问学生(博士生,1-2年)、访问学者(1年)等,以及在国外高校注册并获取学位的博士生项目(最多4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澳大利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留学。特别地,国家留学基金与申请澳大利亚有关教育和研究机构签订协议。 2. 研究方向 生态水文、水资源、陆气相互作用等,包括水文、气象、地理、生态、土壤、农业、遥感等学科。 3. 申请人条件 中国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在读博士研究生(最好1-2年级)可以申请访问学生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指定的外语培训,不需要成绩);博士生项目需要有硕士学位或者明年硕士毕业,并要求雅思成绩在6.5以上,写作不低于6.0;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可以申请访问学者项目。 4. 出国费用 CSC 将提供联合培养博士生和访问学者的国外生活费及往返国际旅费。国外大学将免收学费,并负担其研究费用。 5. 主要合作导师 澳大利亚科工组织(CSIRO): Ying Ping Wang 博士(海洋与大气研究所,陆面过程、气候模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Lu Zhang 博士(土地与水资源研究所,流域水循环与气候变化) Brett Bryan 博士(植物所,植物生产力与水资源空间分析) 澳大利亚初级产业部 De Li Liu 博士(作物模拟与空间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 悉尼科技大学气候变化中心 Qiang Yu 教授(生态系统模拟,陆面过程模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作物水分利用) Derek Eamus 教授(生理生态、生态水文、生态系统水分过程的实验,包括通量观测) Alfredo Huete 教授(环境遥感) Kendal McGuffie 副教授(气候数值模拟、陆面过程模拟) 西悉尼大学 David Tissue 教授(生理生态与气候变化,包括FACE实验) 莫纳什大学 Jason Beringer 教授(干旱区植被生态) 查尔斯-达尔文大学 Lindsay Hutley副教授(生态系统通量观测与生态水文) 6. 申请与联系方式 有兴趣者请尽快将英文简历传给联系人,或者 加入QQ群276130853,“悉尼,悉尼!” 联系人: 许守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Email : xush@igsnrr.ac.cn 电话:010-64856515 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作协议介绍 一、简介 悉尼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 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综合性政府公立大学之一,在澳洲各高校各项指标评估中名列前茅。大学下设商学院、法学院、工程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卫生与护理学院和人文科学院等九大学院,开设了200多个研究生专业课程。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与悉尼科技大学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联合资助中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赴悉尼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开展学习和研究。 二、协议内容 1 .协议名额: 博士研究生: 20 名。 联培博士生:10名。 访问学者:10名。 博士后:10名。 2 .选派类别及资助期限 博士研究生:资助期限为36-48个月; 联培博士生:6-24个月。 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资助期限为3-12个月 3 .选派学科、专业领域 双方重点资助研究领域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学科: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信息等关键领域及生命、空间、海洋、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 4. 资助内容 被录取人员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的奖学金生活费(含海外学生健康保险)、一次性往返国际旅费和签证申请费由国家留学基金提供。悉尼科技大学将采取奖学金(助教金、助研金等)的形式为被录取人员提供全部学费。 三、申请条件 1 . 申请人应符合 《 2014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办法 》规定的申请条件。 2 . 具有悉尼科技大学无条件攻读博士学位的录取资格(申请人必须达到悉尼科技大学相关专业课程在学术和英语水平方面的一般选拔标准),并获得悉尼科技大学正式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须注明校方将提供全部学费资助)。联合培养博士生须获得悉尼科技大学的正式邀请信。 四、申请办法 1 .申请准备 2014 年1月底之前(各专业申请截止日期不同,请自行查看具体信息),申请人应按要求对外联系,提交申请材料并取得外方的正式录取通知或者邀请信。具体要求、申请程序和截止日期以悉尼科技大学公布的信息为准。申请人在申请过程中应注明申请 “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Joint Funding Program ” 。 2 .申请时间及方式 申请人经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于2014年3月20日至4月5日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 http://apply.csc.edu.cn )进行网上报名,并向各国家留学基金申请受理机构(以下简称受理机构)提交申请材料。 3 .申请受理方式 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托各受理机构统一受理本地区(单位、部门)的申请。受理机构负责接受咨询、受理、审核申请材料;国家留学基金委不直接受理个人申请。 4 . 申请时应提交的材料 ① 《 2014 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申请材料及说明》 要求的相关材料; ② 悉尼科技大学正式录取通知或者邀请信复印件; ③ 向悉尼科技大学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复印件。 五、评审、录取办法 按照《2014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选派办法》与《2014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选派办法》执行。 六、对外联系及派出管理 被录取人员需自行对外联系入学报到等事宜。被录取人员派出时间一般为当年9月,具体时间以校方录取通知或者邀请函为准。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梅仕士 联系电话:010-66093950 传 真:010-66093945 E-mail: ssmei@csc.edu.cn 地 址:北京市车公庄大街9号A3楼13层(邮编:100044)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 联系人: Alvina Mak Manag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olicy UT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PO Box 123 Broadway 2007 AUSTRALIA 电话 : (61 2) 9514 8023 传真 : (61 2) 9514 1530 邮箱:Alvina.Mak@uts.edu.au 八、申请及选派程序 序号 时间 步骤 具体内容 备注 1. 2014年3月20日 前 申请 准备 申请人应按要求对外联系,提交对外申请材料并取得外方正式录取通知或者邀请信。 2. 3月20日 -4月5日 报名 申请人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进行网上报名并按要求向各受理机构提交申请及对外联系材料。 ① 申请时应提交 悉尼科技大学正式录取通知或者邀请信。 ② 受理机构通讯地址及电话请查询国家留学网。 3. 4-5月 评审、录取 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完成录取工作并公布录取结果。 录取通知将通过受理机构转发至申请人所在单位,再由其转发申请人。 4. 7月起 符合派出要求者,办理派出手续 1. 签订《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并办理公证、交存保证金,办理《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 2. 联系教育部留学服务机构出国处办理签证申请、机票预订手续。 详见《出国留学人员须知》 5. 派出 联系教育部留学服务机构领取机票、签证等,陆续派出。 须按校方规定的时间派出。未按期派出者,留学资格自动取消。 访问学者 八、申请及选派程序 序号 时间 步骤 具体内容 备注 1. 2014年1月1日 前 申请 准备 申请人应按要求对外联系,提交对外申请材料并取得外方正式邀请信。 2. 1月5日 -1月15日 报名 申请人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进行网上报名并按要求向各受理机构提交申请及对外联系材料。 ① 申请时应提交 悉尼科技大学正式邀请信。 ② 受理机构通讯地址及电话请查询国家留学网。 3. 2-3月 评审、录取 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完成录取工作并公布录取名单。 录取通知将通过受理机构转发至申请人所在单位,再由其转发申请人。 4. 7月起 符合派出要求者,办理派出手续 1. 签订《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并办理公证、交存保证金,办理《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 2. 联系教育部留学服务机构出国处办理签证申请、机票预订手续。 详见《出国留学人员须知》 5. 派出 联系教育部留学服务机构领取机票、签证等,陆续派出。 须按校方规定的时间派出。未按期派出者,留学资格自动取消。
个人分类: 留学篇|6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亟待解决的困扰
热度 25 KUOLONG 2013-2-26 07:16
最近几年来 , 国家留学基金委( CSC )每年都花费巨额资金派遣一批资质相对不错的学生到海外攻读博士学位或者短期留学 。以资助一位赴芬兰攻读 四年为期的全日制 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为例 ,按照目前的标准,基金委员会需要支付生活补贴费为 ∑4年×12月×每月1200欧元 ( 总计 57600 欧元 ) ,以1欧元兑换成8块人民币算的话,就是 四十六万零八百元人民币 。 这对于整体水平并不富裕的中国人 ,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了, 可见国家之求贤若渴 。 无容质疑 ,这是一项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对那些家庭财力有限而迫切希望到海外学习的学生而言是直接获益,而对国家层面而言则是通过这一举 措 培养高水平后备科研力量 。 当然 , 最终能否达到国家层面的目的 ,需要 用 时间来加以检验 。 但我们有理由根据目前其他国家 的情况 ,比如日本等推行的类似性质的项目,相信能有不错的回报 。 然而 , 我本人曾目睹发生在这些留学生身上的诸多不幸 , 其中一 部分 是由于学生本人的自身原因造成的 ; 而有一部分则是由接 收 单位的导师的不端行为造成的 ; 也有的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学生和导师双方都对悲剧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 ,我希望能通过这篇简短的博文带给所有关注中国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人一些有益的思考,使得CSC的这项重大举 措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作用 。 根据我自己掌握的情况,留学基金委员会并不帮助学生本人联系导师,而是由学生本人务色导师 。由于学生们缺乏足够的资讯以及有益的指导 ,对导师本人的为人风格、导师所感兴趣的课题范围、以及导师所带领的课题组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够, 往往 盲目地来到一个研究组后,发现课题无法运行的有、发现导师人品糟糕的有、发现试验室研究气氛不对劲的也有、等等不一而足 。 而与此相关联的悲剧不断地 在不同国家 发生 ,这就要求学生们在联系导师的过程中,务必事先对所感兴趣的导师做好充分细致的了解工作 。 否则,瞎猫撞大象,一方面造成留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血本无归;而另一方面,公费留学生本身会蒙上无法抹除的阴影,轻则耽误了几年美好的青春,重则直接毁掉学术前程 。发生这样的后果 ,于国家、于学生本人,都是难以接受的 。那么 ,我的问题是如何在CSC层面上考虑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 现在网络发达,是否要求公派留学生在最终确认导师之前,比如说来科学网发文对某一个导师进行了解?因为科学网是面向海内外全体华人的科学网,我们已经有相当一批留学人员在国外留学 。 这些学子或者学者于国家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或许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 因为坏事传千里,人品不好的导师通常在国外也是能广泛传播的 。当然 ,要做到这一点,科学网不妨利用海外媒体( 比如 科学网可以到海外大型的华人网站上做广告)热忱邀请这些海外学子或者学者前来科学网开博客,让这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华人科技工作者的情感家园 。 只要不发表以颠覆国家为目的的反动言论或者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的言论,在这里就可以充分享受一个 华人 知识分子自由言论的环境 。由于我眼界的局限性 ,其他博主们可能还有更多、更好、更合乎实际可行的想法 。 顺其延伸,自然科学的科技人员同样有对文学艺术的 这种精神粮食的高度 需求,比如他们中不乏 有 诗词歌赋的爱好者,看看 庄世宇 老师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65782 和 雷栗 老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46019 两位博主的诗文,就可见一斑 。 自然科学工作者中 也有大量的摄影的爱好者,也有大量的其它五花八门的艺术门类的发烧友,而科学网这一类博主明显数量不多,还远远没有形成气候,如何把这一类的海外人员也吸引过来呢? 我自己认为,这类人才的大规模集中,对 科学网 自然科学的从业者是天大的福音,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人文修养,利在当代而功在千秋 。可以说这是我什么要在前面的博文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5582-662385.html )提出上传影像功能的缘由。值得大家期待的的是科学网负责 人 明确回复 我 “ 开通影像上传功能是个好建议,我们会进行讨论 , 适时推出相关功能 ”。离题八千里了 , 我 还有一大块有关CSC留学生的内容没有挂上钩呢! 最近两天来,我 收到我的一位 博客 好友 CSC学生 请求予以帮助的信,而类似这位网友的问题,我已经碰到 好几 起了, 有一定的代表性 。 最严重的一位是导师在 CSC 学生念到第四年时,由于学生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导师一定要开除这位学生,让其卷铺盖走人,最后 所在国的中国 大使馆介入 。 还有一位是 CSC 学生采取了不合乎情理的 非常规 手段,让导师延了新一年的签证后,不打招呼 联系到 另外的研究小组,也是 所在国 大使馆介入最后才搞定 。 接下来 ,我详细介绍一下这位向我求助的CSC学生之间的交流 。 下面是 该同学跟我发 来大 请求帮助的信息 : 我在 XYZ 做访学,CSC资助的,最后居然拿不到数据,投诉无果,如何处理? 我 去信 问其原由: Youmeanyoufailedtoobtainanydatafromyourexperiment becauseofthepoordesign oryourbossdidnotallowyoutousethedata? 我问这位同学拿不到数据的原因是由于试验设计糟糕还是由于老板不许可使用数据 造成的 ? 后来 , 我 回头又 看 了这位CSC学生 给我的求助信后,发现有提到 投诉无果 ,所以又立即补 充 了如下信息: Sinceyou投诉无果,Iwouldsayyoushouldforgetitandmoveonassoonaspossible.Iknowitisreallypainful.Butitistheonlywayanddonotwasteyourtimeonthatanymore . Bestwishes,Jing 上面这个信息的意思是说您既然已经 投诉无果 ,那您还是及时止损比较好 。 这样做,我的确知道是很痛苦的事情,但在我看来又是唯一解脱的办法,不要再在这个事件上浪费青春了 。 该同学 继续 给我回复说 : T hefinaldataweresurelyacquiredbytechnicians.Thehostdidnotwanttosharethedata.Sheseemstoenjoydamagepostgraduates'sbenefits,especiallythefirstauthorship,astoldbyaMogolianPhDstudent.Theinstituteleaderfirstagreed,buthealwayssaidthattheywereinprocess.Iguessthegroupleaderrefusedtodolikethis.Ioncewantedtousethemachinestomeasurethedataandanalyzedthemaswelllearnthem,thetechniciantoldmethatIneednot.AtthattimeIcouldgetthedata. 随后该同学又给我 如下的信息 : ThefollowingistheletterIoncewrotetotheinstituteleader: Askforexperimentaldata DearProfessor XXX , S amples’sampling,extractionanddilutionwereconductedbymewiththesupervisionandhelpof SOMEONEAAA .Mostoftheexperimentalsetupswerefinishedbymeonmyown,excepttreatmentsofAmsoil-AQDS,Blank,Humicacidandindigo,mostofthestocksolutionswerepreparedby SOMEBODYBBB and SOMEONEAAA .Allthesamplings,extractionanddilutionsareconductedbyme,withthehelpof SOMEONECCC ,andatlatestage,theywereconductedbymetotally.Iknowthedataofchemicalanalysesarebeingprocessed.Iwishsincerelytosharethedataaccordingtotheacknowledgedscientificrulesassoonasthedataareready.SothatIcanmakeasummarizationtotheChinaScholarshipCouncilaccordingtotheacknowledgedscientificrulesaswell.Ipromisetokeeptoallthescientificrules. Iwrotethisemailtoavoidpossiblefuturetroublesuchas“youneveraskedforthedata”andotherpossibleunhappydisputesandtroubles. Bestregards, CSCSTUDENTDDD 15-12-2012 除了这封 给接收单位领导的 信 ,该同学 又添加 了 另外 的 两 个信息,具体内容如下 : Evengivingupthehopeofobtainingthedata,Ishouldlettheselfishhostupsetbysendgroupemails. Theyareshameless. Soneverjusttellmetogiveuporgivein,please.TamenessissaidtothecharacteristicofChinese.Idon'tthinkIamatypicalChinese. 我仔细看了这位同学所有发给我有关求助的信息后,我给了该同学如下回复: 我尝试着发一篇博文,将隐藏所有必要的私人信息,就事论事而不对人,您看看别人怎么说,我也把我所有的真实的想法和盘托出,看看能不能对您有所帮助? 总合起来,我个人的判断是该CSC同学在国外单位的时间不是太长,属于短期 。 到了 国外的 研究组后,做了不少前期的杂活,如样品的的制备、提取、一些溶液母液的制备等等 。 其 间, 技术上也接受了别人的提供的少部分帮助 。 然而在最后的化学数据获取 和分析 阶段,该同学并没有参与 。 或许是自身能力的问题不会, 或许 是技术过于复杂一时半会学不好, 或许是接受单位的老板不愿意传授 技术 (从该CSC同学的信来看,这是主因) , 总之最关键的地方该同学未未能参与 。 现在的问题来了 ,该同学要分享数据向CSC交差,而且到了向接 收 单位领导提明确要求的地步 而不再是和导师沟通 。 我的主观判定是该同学可能过于性急了 点儿 , 也可能CSC在要求学生汇报材料上所提要求不是特别合乎实际 ( 但有待查证 ) , 搞不好 该同学 给人接收单位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毕竟没有参与到最核心的数据获取和处理工作 。 这时候,文章也可能根本还没有成型,提出要求立即分享数据不一定很恰当,因为一个课题的运行涉及的面很多,参与其中一部分工作要求署名是绝对必需的,但要求马上分享数据,就有很多要双方对等交流的地方 了 。一方面是对方是否信任你 CSC同学 本人对数据的保密 ,有什么法律上的约束手段 能 做到这一点,这是科学研究中未发表工作的关键问题 。另一方面是对方是否认为有无必要和你 CSC同学在现阶段就分享这些数据,而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协议是如何签定的,没有相关的协议,说话就成了无根之本 。 而最后该 CSC同学 在给我的信中 上升到另外一个 高度 中国人奴性屈服等等,我觉得有点儿过了, 根本 没有必要 ,不过私人空间里谈一谈,发泄一下,也没有什么,姑且作为一个博客好友,听听抱怨或者牢骚,没什么了不得的事 。 按道理 , 这事情完全可以由CSC出面和对方 交涉 ,一上来就用个人意气行事 的话 , 比如这位CSC同学给该接收单位的领导写信的方式,我认为 反而 容易 造成被动局面 。 我想 要 指出的是对方无非是利用你 CSC同学做一点劳力活而已, 实质性的工作您也别参与,到时候给您一个署名文章了事,这恐怕是当时这个国外老板所想吧 。事实上 ,我手头就有好些实际的例证,还不是短期的CSC博士生,是两年甚至 长达 四年的CSC博士生 。限于保护 他们个人,我不提供他们是谁谁谁、在哪个国家、又是哪个单位等这样的具体信息 。他们要么拿的课题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要么课题的风险非常大、要么课题本身科学意义非常有限 。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有很多 ,但接收单位的老板想充分利用CSC学生是毫无疑问的 。 因为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相当高,免费的博士生自然提供给他们一个相当有利的机会 。 不利用的话,就不再是资本主义,那应该是理想的共产主义的特征了 。 所以 CSC派遣留学生这一好的举 措 在实际运行中,还有一些需要避免的困境,迫切需要CSC、CSC学生的努力,同时也期待海外学术界的华人学者能尽自己的所能提供有益的帮助 。
24116 次阅读|71 个评论
澳洲资源环境领域访问学者学生、海外读博:国家留学基金申请
热度 1 csiro 2012-10-31 09:44
虽然到明年3月申请国家留学基金还有很久,我觉得现在已经可以着手准备了。尤其是申请国外读博,需要在1月提交申请,拿到国外高校的有条件录取通知书(conditional offer)。 1. 访问学者: 对于青年博士,如果已经工作,可以申请访问学者,最多一年。申请批准以后需要通过国家的外语考试。 2. 访问学生: 博士生在读,可以申请两年在国外大学学习。需要先通过国家留学基金的外语考试。回国获得博士学位。 3. 赴海外读博: 如果硕士生或博士生,如果有雅思成绩(总分6.5,写作6),可以申请在国外高校读博,4年。 有关信息请关注,国家留学基金的网站, www.csc.edu.cn 在澳洲资源环境领域,有很多单位愿意接收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学生。悉尼科技大学、麦考瑞大学、西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以及澳大利亚科工组织CSIRO,需要遥感、水文、生态、地理、气象、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伙伴。 如果有兴趣可以来信: uts.edu.au@gmail.com 【2014年1月14日改为仅好友可见】
个人分类: 消息篇|982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家留学基金申请:通过学校审核了。
cosismine 2012-2-27 10:23
next?......pray...ing
27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简章
charles08 2011-9-14 15:32
2011 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简章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国家建设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促进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根据《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派办法》和年度选派规划,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留学基金委) 2011 年将在全国选拔各类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 12000 名,其中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计划选派 6000 人(含 “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5000 人, “ 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项目 ”1000 人),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项目、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项目、国家公派专项出国留学项目以及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计划选派 6000 人。 一、选派类别和留学期限 1 .高级研究学者 :留学期限为 3-6 个月; 2 .访问学者 (含博士后研究):留学期限为 3-12 个月; 3 .博士研究生 (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留学期限为 36-48 个月,具体以留学目的国及院校学制为准; 4 .联合培养博士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赴国外从事课题研究):留学期限为 6-24 个月; 5 .硕士研究生 (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留学期限为 12-24 个月 , 具体根据所申请奖学金项目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优先资助学科、专业领域 重点选派领域为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详见《 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科、专业领域 》。 三、资助内容 一般为往返国际旅费和规定留学期间的奖学金生活费。具体资助项目、标准等在录取时确定。 四、申请条件 (一)申请人条件 申请人应为高等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科研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和优秀在校学生,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无违法违纪记录,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学成后回国为祖国建设服务; 2 .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外语水平达到《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外语条件 》规定的要求; 3 .身心健康; 4 .符合有关奖学金项目选拔简章的具体要求(详见《 2011 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 项目一览表及项目指南 》); 5 .曾经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的人员,回国后工作须满五年方可再次申请。以下项目中的留学回国人员不受此限制:大学生赴英实习项目、印度 Infosys 实习项目、中德学者短期交流项目( DAAD/DFG )、中德博士生联合研究项目、日本电通博士研究项目、日本学术振兴会论文博士奖学金项目、中国 - 苏格兰博士生教育及科研合作伙伴关系项目(访问学者类别)、希腊互换奖学金项目、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提供国际旅费资助)。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范围暂不包括境内其它人员和正在境外学习或工作的人员。 暂不接受已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但未执行人员的申请。 (二)申请类别及要求 1 .博士研究生 申请时年龄不超过 35 岁( 1976 年 3 月 20 日 以后出生),具有硕士学位,或申请时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硕士生(含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博士一年级学生。来自高等院校的申请人申请时应为就读高校的全日制在读学生(委托培养和定向生除外)。申请时须提交国外教育机构的入学通知书或邀请信复印件、免学费或获得学费资助证明复印件、经国外导师签字的学习计划(外文)、雅思 / 托福考试成绩单复印件或外方院校 / 导师出具的外语合格证明。入学时间原则上为申请当年。 2 .联合培养博士生 申请时应为就读高校 / 科研机构的全日制优秀在读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 35 岁( 1976 年 3 月 20 日 以后出生);申请时需提交国外教育机构出具的入学通知书或正式邀请信复印件、国内外导师共同制定的研修计划、就读学校学籍证明、推选单位出具的外语考试(核)证明或外方院校、导师出具的外语合格证明或雅思 / 托福 /WSK 考试成绩单复印件、及可能发生的与学习相关费用说明;入学时间为申请当年。申请人如无法在规定毕业时间内完成留学计划,需推选单位单独出具同意推迟答辩、毕业的书面证明。 3 .硕士研究生 申请时年龄不超过 30 岁( 1981 年 3 月 20 日 以后出生),应具有学士学位,或为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时须提交国外教育机构出具的入学通知书复印件。仅限申请现有硕士研究生项目,详见《 2011 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项目一览表及项目指南 》。 4 .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 申请时年龄不超过 50 岁( 1961 年 3 月 20 日 以后出生),应为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各级行政单位、科研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本科毕业后一般应有 5 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硕士毕业后一般应有 2 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对博士毕业的申请人,没有工作年限的要求。 博士后研究申请人应是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具有博士学位、具体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的优秀在职青年教师或科研人员。申请时距其博士毕业时间应在 3 年以内( 2008 年 3 月 20 日 以后毕业)。申请时年龄不超过 40 岁( 1971 年 3 月 20 日 以后出生)。 5 .高级研究学者 申请时年龄不超过 55 岁( 1956 年 3 月 20 日 以后出生);申请人应为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各级行政单位、科研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其中,教学科研人员应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除符合以上条件外,还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① 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骨干; ② “ 长江学者 ” 特聘教授或教育部当年确定支持的创新团队中的骨干或 “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 入选者及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 ③ 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④ 中央国家机关、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应具有或相当于副司局级(包括副司局级)以上行政职务。 对类别条件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按具体项目规定执行。 五、选拔办法 1 . 采取 “ 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 ” 的方式进行选拔。凡符合申请条件的中国公民,均可按规定的程序申请。 2 .申请方式 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请申请人按规定时间登录国家公派留学信息管理系统( http://apply.csc.edu.cn )进行报名。 3 .申请材料 请按照《关于准备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申请材料说明( 学生类 / 非学生类 )》准备书面申请材料。对申请材料有特殊要求的项目,请按照相应项目指南准备。 4 .受理方式 留学基金委委托各受理单位(包括 各有关国家留学基金申请受理机构 、有关高等院校等)统一受理本地区(单位、部门)的申请。受理单位负责接受咨询、受理、审核申请材料;留学基金委一般不直接受理个人及单位的申请。受理单位自 2011 年 1 月 5 日起 提供咨询。 5 .受理时间 请申请人于 2011 年 2 月 20 日 至 3 月 20 日 进行网上报名并按规定向各有关受理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单位推荐意见表》由申请人所在单位统一提交各有关受理单位。 6 . 对申请、受理办法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按项目具体要求执行(详见《 2011 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项目一览表及项目指南 》)。 六、评审、录取 留学基金委将根据项目具体要求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确定录取人员名单。 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经资格审核后免予专家评审,直接录取。 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录取结果在 2011 年 5 月份公布; “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 第二批录取结果在 2011 年 6 月底公布;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结果将根据项目要求另行公布。 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和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西南北欧地区)的录取结果在 2011 年 7 月份公布。 项目有特殊要求的,录取结果将根据项目要求另行公布。 录取通知将根据项目要求通过各有关受理机构转发或由留学基金委直接发至申请人所在单位。 七、派出及管理 留学人员在派出前,须与留学基金委签订《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并办理公证、交存保证金和《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教育部出国人员上海集训部或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审核后再予办理签证、预订机票等派出手续。派出后应遵守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的有关规定及《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的有关约定。留学期间,留学人员应自觉接受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管理。 八、本简章由留学基金委负责解释。
个人分类: 科研资源|1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