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前世今生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前世今生

相关日志

[转载]王前:“取象比类”的前世今生
fqng1008 2020-8-23 08:08
资料来源:2019年09月17日 16:53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取象比类”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绕过了逻辑推理的途径,不用直接下定义,而是通过建立不同事物的“象”之间的比喻关系,就可以将事物本质特征巧妙揭示出来,这在知识和信息有限、逻辑推理条件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能够起到独特作用。 “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认知模式。它以比喻的方式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如“上善若水”“兵形象水”“春脉如弦”等。一个恰当的比喻可以令人茅塞顿开,悟出深刻的道理,所以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矣”。有些人以为,“取象比类”就是类比,而类比则是不严格的逻辑推理,因而“取象比类”也被当成了不严格的思维方式,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实际上,类比指的是由某一事物具有某种特殊属性,推导出与之同类的另一事物也应具有这种特殊属性,可是“取象比类”的功能并非如此。由于“取象比类”的目的在于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抽象思维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它也不同于修辞意义上的比喻。 “取象比类”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绕过了逻辑推理的途径,不用直接下定义,而是通过建立不同事物的“象”之间的比喻关系,就可以将事物本质特征巧妙揭示出来,这在知识和信息有限、逻辑推理条件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能够起到独特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象”,是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整体性把握,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某些征候预知未来趋势,所谓天象、气象、脉象、意象等,都具有此类性质。“取象比类”的关键在于用人们熟悉的“象”作为喻体,来认识某种比较生疏的“象”,使人们体验这两种“象”之间的共性,而这种共性恰好就是有待认识的“象”的本质特征,这样可以使人们对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获得通透的理解。“取象比类”具有整体性、直观性、体验性、创造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是单纯的逻辑思维较为缺乏的。 “取象比类”有着耐人寻味的前世,也有着值得关注的今生。这种前世与今生的比较,是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一个窗口。 “取象比类”曾在中国传统文化各领域广泛存在,在古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出现了很多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技术发明,工程技术水平在很长时期整体上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很多领域都有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取象比类”的成功运用。中国古代的技术发明构思注重“制器尚象”,中医在阐释医理药性时大量采用“取象比类”,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取象比类”的智慧,如“治大国如烹小鲜”“和如羹焉”“练拳如练兵”“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中国古代教育中注重“循循善诱”,思想交流中看重悟性,“取象比类”成为知识传授和学术研究的重要途径。精彩的“取象比类”能够产生融会贯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所以被称为“精辟”(“辟”同“譬”,指“举他物而明之”)。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形式逻辑思维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对非形式逻辑思维活动一直评价不高。当一些近代西方学者开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取象比类”后,往往将其等同于简单的类比推理。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传入中国以后,注重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逐渐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取象比类”的认知模式相对被边缘化。在一些学者看来,尽管“取象比类”在现实生活中依然起作用,但在学术价值上只属于传统文化,并无现代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取象比类”这种认知模式开始显现出新的意义和应用前景。由于人类的形式逻辑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取代,而非形式逻辑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尚为人类所特有,因而其独特价值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哲学家约翰逊(Mark Johnson)开展了关于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逐渐在学术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反响。关于隐喻的研究逐渐延伸到科学哲学、心理学、文学、政治、法律等众多领域。 西方学术界对隐喻的功能的关注,主要是从语言学和认知科学角度展开的,目的在于弥补单纯的逻辑分析思维的缺陷,这和“取象比类”力图用另一种方式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目的有着很大区别。“取象比类”主要采用明喻而非隐喻,但在认知模式上与隐喻有一些相近和相通之处,并且在功能上有其特殊优势。 莱考夫和约翰逊等西方学者认为,隐喻的思维基础是一种“经验完形”,要靠直观体验把握,这和中国传统的范畴“象”有类似之处。但“取象比类”的“象”有着不同层次,可以达到相当抽象的程度,如“意象”和“道象”,这是远远超越经验层次的,因而才能够在认知活动中产生更大作用。西方学者认为隐喻的本质是用另一种事物来说明当前的事物,或者说用直接基于经验的较具体的明确概念理解不那么明晰的概念,这与“取象比类”的目的是一致的。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可以发现或创造新的意义,重要的相似性都是隐喻创造的。但“取象比类”并不是在“创造”相似性,而是通过直观体验“发现”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这里要经历一系列试错和调整的过程,有一些特定的具体方法。西方学者还提出,确定隐喻的真实有效标准是基于经验的连贯性、一致性、与情境的吻合程度,而“取象比类”是否真实有效的标准则是看其能否揭示对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已有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的关系网络上能否“讲得通”,产生一种“澄明”的感觉,这是一种比经验的连贯性更高的要求。从更为开阔的比较文化的视角看,“取象比类”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认知模式的一个基础环节,还联系着立象尽意、得意忘象、循理悟道、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一系列相关环节,具有更复杂的认知机制,因而能够更有效弥补单纯的逻辑分析思维的缺陷。 然而,有关“取象比类”的思想资源大多来自中国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造性转化才能体现其当代价值。这种转化,一是要与现代的认知模式研究相结合,二是要与现代人的知识特点相结合,三是要与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与现代的认知模式研究相结合,是指关于“取象比类”的理论研究要与现代认识论和认知科学的研究形成对接关系,在现代学术研究框架中阐释“取象比类”的传统思想资源,说明“取象比类”的思想方法对应于哪些现代学术话语和研究成果。这样才能使“取象比类”的思想方法为具有不同思想文化背景的学者们充分理解,产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的效果,一方面弥补传统思想资源的某些缺陷,另一方面促进现代认知模式的深化与发展。 与现代人的知识特点相结合,是指“取象比类”思想方法的现代运用要考虑现代人的知识背景,采取易于为人们接受且更有成效的方式。现代人的知识结构多以逻辑分析思维为主导,对“取象比类”整体性、直观性、体验性、创造性的特点缺乏自觉的了解,所以可能产生轻视、排斥心理,或停留在自发运用的层面。要提高“取象比类”的现代运用成效,需要在教育和文化传播环节开展对“取象比类”思想方法的深入解读,使人们对其意义和价值有充分了解。 与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是指“取象比类”作为非逻辑的认知模式,虽然不能为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完全取代,但二者间可以建立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可能是人工智能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取象比类”的今生,有可能在这方面散发出前世未曾有过的光芒,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优秀成果焕发新生。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6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前世今生(连载六) ——羊肚菌学术界的奇葩
Macrofungi 2017-10-1 20:31
紧接前文 一篇《羊肚菌人工栽培》的文章,先后在不同杂志上,多种场合,无偏差、不变通、高相似度的存在近十多年之久(1994年~2008年),甚至一个作者连续在多个杂志上以内容极高相似度的情况下多次重复发表。 不可不说这是羊肚菌学术界的一朵 奇葩 。 通过关键词“羊肚菌人工栽培”在中国知网里面的搜索随机年份截图 由于该内容在不同杂志上多次发表,加之时代久远,我们这里无法准确的追寻到该文章的原始出处,下面以一篇代表性内容进行梳理。 易文林等( 1994 )报道了羊肚菌的脱袋出菇方法。 文中指出,栽培料配方可以为下面三种配方中的任何一种: 1 )农作物秸秆粉 75% 、麸皮 20% 、磷肥 l% 、石膏 1% 、石灰 0.5% 、腐殖土 2.5% ; 2 )木屑 75% 、麸皮 20% 、磷肥 1% 、石膏 1% 、腐殖土 2.5% ; 3 )棉壳 75% 、麸皮 20% 、石膏 1% 、石灰 1% 、腐殖土 3% ; 料水比 1:1.3 ,拌好料后堆置发酵 20 d ,含水量控制在 60% , 17×33 cm 菌种袋,装袋后灭菌,两头接种, 22 ~ 25℃ , 30 d 左右可长满袋子,满袋后 5 ~ 6 d 后即可使用。 栽培方法分室内和室外两种。 室内栽培 :房间消毒后即可进行栽培,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铺 3 cm 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再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 1 平方米床面可排 40 个塑料菌袋。排完菌棒后轻喷一次水即可覆 3 ~ 5 cm 厚土,之后表面再盖 2 cm 厚的竹叶或阔叶树落叶,保持上壤湿润,一个月后可长出子实体。 室外栽培 :选择三分阳七分阴的林地做畦,畦宽 1 m ,深 15 ~ 20 cm ,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并用 10% 石灰水杀灭畦内害虫和杂菌。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出菇管理方法和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不铺塑料薄膜,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直至出菇。 文章并未对获得菌种纯度进行描述和鉴定。从接种方式和培养温度看,很明显,作者所用的菌种生长速度明显偏慢于常规羊肚菌菌种(可能为非羊肚菌菌种),文章最后作者也并未对出菇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因此,这里不能判定,是否该方法能获得确定的栽培成功;同时从成本角度考虑,这种脱袋菌棒平摆的方法,每平方需要 40 个菌棒,所用成本也是较高的。 张飞翔自 1994 年至 2002 年,先后在国内的各大期刊发表约 16 篇与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内容大同小异,特别是与同年 3 月份易文林等发表在《农科科技通讯》上的羊肚菌人工栽培方法(易文林等, 1994 )较为雷同。类似的栽培方法也由汪敬生( 2000 )、王桂香( 2001 )、陈亚光( 2007 )、曹志学( 2007 )、戴玉淑( 2008 )先后报道过。 下面我们随机截取几篇文章中的栽培料部分描述,供“欣赏”: 易文林 李喜珍 1994年发表在《农业科技通讯》 张飞翔 1994年,发表在《中国食用菌》 一直到了2007年,《食药用菌》杂志上仍旧有相同的文章 不可不说,这真是羊肚菌人工栽培驯化研究中的一朵奇葩。 学术界应引以为戒,净化学术氛围,抵制学术不端。 友情提示:在进行文献追踪和数据借鉴的时候,注意甄别数据的真实性,切勿盲目照搬文献。 (未完待续) (文献资料梳理,并不代表作者观点,特别是不代表文中的数据适应于当前的栽培模式,请读者加以甄别。如需深入了解,请私下讨论) 参考文献(略)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专著,作者:刘伟、张亚、何培新。(订购本书直接与作者联系:刘伟 电话 / 微信同号: 18071090012 )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科学史谈中国医学之架构-中医学的前世今生与来世
kexuewang6869 2017-6-16 11:21
从科学史谈中国医学之架构 --- 中医学的前世今生与来世 作者:田劲梅 1 ,武晓勤 2 田劲梅,加拿大卑省注册高级中医师,注册针灸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Acu-Bridge Clinic, 5238 Irmin Street, Burnaby BC, Canada, V5J 1Y7 ) 武晓勤,澳大利亚注册中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悉尼科技大学在读博士。 “最初,人们尝试用魔咒来使大地丰产,来使家禽牲畜不受摧残,来使幼小者降生时平平安安。接着,他们又祈求反复无常的天神,不要降下大火与洪水的灾难;他们的烟火缭绕的祭品, 在鲜血染红的祭坛上焚燃。后来又有大胆的哲人和圣贤, 制定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方案, 想用思维或神圣的书卷,来证明大自然应该如此这般 。但是大自然在微笑 – 史芬克斯式的笑脸。注释着好景不常的哲人和圣贤,她耐心地等了一会 -- 他们的方案就烟消云散。接着就来了一批热心人,地位比较卑贱,他们并没有什么完整的方案,满足于扮演跑龙套的角色,只是观察,幻想和检验。从此,在混沌一团中,字谜画的碎片就渐次展现;人们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服从大自然,又能控制大自然。变化不已的图案在远方闪光;但她的景象不断变幻,却没有揭示出碎片的底细,更没有揭示出字谜画的意义。 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她不可思议地保护着猜不透的史芬克斯之谜。 ”( Dampier , 1929 ) 在北中医的第一年,偶然读到这首诗,这本书;不知为什么,一直萦绕脑海,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三十年学医行医,蓦然回首,发现这首科学史名诗不仅是科学,而且是东西方医学历史发展的高度浓缩。那魔咒的时代就是巫医巫术的时代,东西方医学的鼻祖;大胆的哲人和圣贤,就是亚里士多德和黄帝 --- “制定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方案, 想用思维或神圣的书卷,来证明大自然应该如此这般”。 “但是大自然在微笑 – 史芬克斯式的微笑。注视着好景不长的哲人和圣贤,她耐心地等了一会 – 他们的方案就烟消云散。“历史从这时开始分开了东西方医学。在西方,史芬克斯等了一千年,等来了卑贱的热心人 — 经过了黑暗的中世纪的阵痛,迎来了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观察,幻想和检验 …… 字谜画的碎片就渐次展开”;短短几百年,西方医学迅速发展;抗生素,器官移植,基因工程 …… ;西方医学认为自己“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服从大自然,又能控制大自然 ” 。“变化不已的图案在远方闪光;但她的景象不断变幻,却没有揭示出碎片的底细,更没有揭示出字谜画的意义。” Wyke 在《二十世纪医学的失败》中指出 , “ Though a lot of medical professionalsclaim the answer to the medical crisis must lie in the hearty application ofweightier portions of money, a surging body of opinion believes the problem tobe more fundamental. Many careful commentators feel certain that there is adeep-rooted insufficiency in modern medicine. Following on from such arealization comes the belief that this failing is exactly why change isneeded.” (Wyke, 1997) 西方医学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医学显现出 “根深蒂固的缺陷 ” 。西方的具有自我检验能力的科学精神让医学家反思医学;经过分析世界其他医学体系( integrative medicine ),结论为自己的医学体系过于看重”结构“, 忽视”功能“;功能医学( functionalmedicine )应运而生,西方医学的医学模式逐渐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换言之,西方的”道医学“诞生了。在这个新的西方医学模式中,强调整体地看待生命与疾病,强调人与环境(自然和社会)以及人体各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个体化医疗,强调疾病预防,强调生命与疾病的不断变化 …… 西方医学从此拥有医理与灵魂,从此拥有医学思维。这个模式和观念的产生是与基础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物理学本来有很长时间就一直在寻找,并且找到了所观察到的现象的机械模型, 这时却似乎终于接触到一些新概念, 在这些概念里,机械模型是不中用的,同时也似乎终于接触到一些根本的东西,这些东西,用牛顿的话来说,‘肯定不是机械的’“。( Dampier , 1929 )有机化学坦陈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了 4% 的可见物质,另有 96% 的物质与能量尚未发现( Vollhardt Schore , 2014 ),导致化学药(西药)的发明与使用有着永远的尝试性;第三次医学革命将以基因医学为基础,无限接近生命的本源。心理学更加明确指出,发现意识的本质是解释生命的关键。( Wade, Tavris, Saucier and Elias, 2015 )如果说西方医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有术无道的纯粹医术,那么,从现在开始,它已经进化为有术有道的关于生命的完整医学。“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她不可思议地保护着猜不透的史芬克斯之谜。”虽然我们怀疑人类是否终有一天会揭开生命的本质,从而可以控制生命, 但无论如何,西方医学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史芬克斯在中国没有等来卑贱的热心人。当西方处于一片黑暗之时,中国正当文明的顶峰,文艺复兴在中国是不需要的。历史让《黄帝内经》,《易经》等中国哲学思想完整地保留下来,西方所言的自然哲学未被科学取代,继续引导文明,在医学上,成为经典“大道“。所以,迄今为止,中国医学的最优秀的践行者并不认为医学是学科或科学,他们认为医学是”大道“。同时,中国医学临床继续秉承自然,积累了两千年的临床个案,成为世界上最丰富的直接的临床观察记录。临床家对临床观察进行了各自的归纳总结,比较著名的包括《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辩》,《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针灸大成》等,所用语言仍然为自然哲学语言。 明清以后,中国医学再也没有新的有意义的归纳总结;所以,我们可以将截至明清的中国医学称为古典中国医学或传统中国医学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 以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为代表的中西汇通揭开了中西医学交流的序幕,中国医学迎来了变革的时代。古典中国医学不愿面对,但又无法回避的现实是:“人活七十古来稀”成为古谚;痨病 ,肺炎喘嗽,疫疠之邪等诸多病种被化学药物有效控制;手术可以起死回生;精准医学为治愈肿瘤带来希望 …… 做为古典中国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的天然中草药面临日益严重的药源短缺 …… 化学药和手术治疗的巨额利润得到全社会包括医生自己的大力支持 …… 而古典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 自然哲学,为科学所不容,被定格为伪科学,因为它确实不是现代科学。古典中国医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处于渐消缓散 --- 在中国,它回到民间;在国外,它属另类。古典中国医学是中国医学的前世,它的灵魂等待转世。 那么古典中国医学的灵魂是什么? 实际上就是几千年临床实践逐渐形成的以自然哲学语言为依托的医学临床思维模式,古典中国医学称之为“医道”。具体而言,就是以阴阳五行,精气神,脏腑,经络等概念为基础的,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个体化治疗为特点的心身统一的诊断治疗体系;与西方医学新形成的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异曲同工,内涵医学的本质特征。中国医学临床思维模式是由推理( reasoning )方法而来,在古希腊时代(也是《黄帝内经》时代)是唯一的科学方法;这一方法在当时的时代因为完全脱离了神学,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是科学史的重要里程碑。它的特点是直接由思维推理得到结论,不接受验证,直接得出理论。亚里士多德作为“推理坦克”推出的地心说统治西方一千年,直到文艺复兴的到来。继之而来的科学革命推翻了这种方法,确立了以观察或实验为依据的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古典中国医学被定格为伪科学 --- 因为没有使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中世纪的黑暗令西方不堪回首,所以古典中国医学( TCM )永远不可能走入科学的殿堂。现在出现三种情况:第一,江湖术士涌现,无限推理,信口雌黄,包治百病;第二,坚信经典,继续推理,学说无数,百花齐放,均言疗效显著;第三,推翻古典中国医学思维模式,弃医存药,弃医存针。其中第三种情况最受争议,但也带来契机与思考。弃医存药,弃医存针,在临床上导致用药用针按照尚未完成新模式的当代西医医理,疗效尽失;在科研上,阴性结果,安慰剂疗效比比皆是。目前,大量反思文章出现,质疑是否应当抛弃古典中国医学思维。实际上,根据我们对于西方医学现状的分析,应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西方医学将结构与功能进行统一,按照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稳步发展时,是可以涵盖古典中国医学思维和实践的;中国医学的灵魂可以进入西方医学,中国医学可以被西方医学取代。 历史是如此的真实和无情;如果想改变已经可以预见的历史,我们只有改变自己。如果我们希望古典中国医学的灵魂转世给自己,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确立中国医学思维模式;可以弃药,可以弃针,但绝不能弃医。实现这个策略的技术关键是,将自然哲学转变为现代科学 --- 其实,我们可以在系统生物学中看到阴阳五行;在量子力学中看到气与经络;在精准医学中看到辨证论治;在有机化学和方剂组学中看到中药药理 …… 进而言之,我们也可以将西方医学的诊断治疗方法涵盖在中国医学思维模式之下;因为正如我们已经分析到的,医学思维实际上只有一个,不同的模式只是形式。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为中国医学架构提出如下建议: 1. 重订并明确中国医学相关概念。中国医学( CHINESE MEDICINE )指在中国的医学,取消简称中医学。中国医学按照历史时期分为古典中国医学(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CM )和现代中国医学 ( MODERNCHINESE MEDICIEN, MCM )。古典中国医学指建立在自然哲学基础上的,以中草药和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传统医学。现代中国医学指在中国医学思维模式 ( 也即医学思维模式 ) 指导下,融合世界各种医学诊断治疗方法,预防和治疗疾病,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体系。 2. 重构中国医学体系。现代中国医学( MCM )即为重构的中国医学体系。它建立在科学化的中国医学思维模式下,继承古典中医医术,纳入世界各国其他医术。将中医,即古典中医学;西医,即西方医学去概念化。中西医学有机结合,不再争斗。现代中国医学( MCM )或简称中国医学( CM )是中国的唯一医学。在医学教育中,取消中医院校与西医院校之分,统称中国医学院,以中国医学思维教育为重点,教授各种医疗技术,毕业后再进行专科培养;在临床中,取消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之分,统称中国医师;在科研中,进行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证明中国医学体系安全有效。现代中国医学( MCM )将做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立于国际学术之林。 中医学的前世是古典中国医学;今生是现代中国医学;来世未知,应当是世界大同后的不必有国名的纯粹医学。科学史的结论是,科学最终是由政治,经济与社会决定的;重构之后的现代中国医学正是基于这一结论。这一方面是中国的医学之学术进步,另一方面更是利国利民的政治考量。我们不希望再看到中医被不断地批判为伪科学,更不希望再看到中国人自己将别人的医学奉为经典,医学就是医学,在政治策略上,我们要称之为中国医学,而不是西方医学。“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她不可思议地保护着 , 猜不透的史芬克斯之谜。” 中国医学将与西方医学并驾齐驱,和谐共进,为人类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AHistory of Science and Its Relations with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Book byWilliam Cecil Dampi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9. 2. Wyke,Alexandra. “The Failures of 20th Century Medicine.” From 21st Century Miraclemedicine: RoboSurgery, Wonder Cures, and the Quest for Immortality. New York:Plenum Press, a Division of 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1-41. 3. PeterVollhardt, Neil Schore. Organic Chemistry. 7 th edition. 2014 4. CaroleWade, Carol Tavis, Deborah Saucier, and Lorin Elias. Psychology. 4 th Canadian edition. 2015
1992 次阅读|2 个评论
阿尔茨海默病的前世今生
热度 1 CZC 2017-5-4 23:39
阿尔茨海默病并不是根据一个病人的名字来命名的,而是根据描述了第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uguste D的医生阿罗伊斯•阿尔兹海默(Alois Alzheimer)来命名的。当时阿尔茨海默医生遇到了一个患者,她就是Auguste D。从下面Auguste D和阿尔茨海默医生之间的对话,我们可以对Auguste D的情况进行一下分析,首先发话的是阿尔茨海默医生。 “你叫什么名字?” “Auguste” “姓什么?” “Auguste”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Auguste不能分清姓和名的区别; “你丈夫的名字呢?” 她犹豫了一会,回答道:“我想,是Auguste” “你丈夫的?” “是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Auguste不记得自己亲人的名字; “你几岁了?” “51” “你住在哪里?” “你已经去过我家了” “你现在在哪?” “这里,随地,这里,现在。” “当前你在哪里呢?” “这就是我现在在的地方” #Auguste出现空间定向能力受损; “你的床在哪?” “它应该在哪呢?” 中午,Auguste Deter吃了猪肉和花椰菜。 “你在吃什么呢?” “菠菜”(她正吃着肉) “你现在在吃什么呢?” “我一开始吃的是土豆,然后吃了辣根” #Auguste存在命名性失语; “写个5字” 她写了“女人” “写个8字” 她写了“Auguste” #存在一定的书写障碍 1901年11月25日,这在医学史上是重要的一天。在这一天上午,Auguste Deter,一位51岁的老妇人在丈夫的伴随下走到了法兰克福的一家精神医院,并接受了中年医生的诊治。于是就出现了如上的对话,阿尔兹海默发现此病人对时间与地点毫无概念,对生活中发生事件的细节部分也难以记住,她的情绪也不断的在焦虑、猜疑、退缩等中快速的变化,阿尔兹海默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疾病,并且给Auguste Deter拍了照片,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所拍的这张照片当今几乎出现在每一本神经病学教科书中。Auguste Deter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得到记载的老年痴呆症的病例。1906年,Auguste Deter死后,阿尔兹海默用Nissl的染色方法对她的脑切片进行染色,再通过显微镜仔细的观察,发现了Auguste脑切片有两个明显特征:淀粉样斑块与深颜色的神经原纤维缠结——现在被称为为神经纤维缠结。这项发现后来被Purusini、Kraepelin、 Fischer等人证实,1910年,Emil Kraepelin教授将这种新发现的严重的老年痴呆症命名为“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阿罗伊斯•阿尔兹海默(Alois Alzheimer)于1864年6月14日生于德国维尔茨堡南部的一个小镇马克特布海特(Marktbreit)。他的医学生涯起始于柏林,在那里他参加了著名病理学家Wilhelm von Waldever(创造了neuron神经元这个单词)举办的解剖班,随后就读于图宾根大学(Tübingen),维尔茨堡大学(Würzburg),最终于1887年在维尔茨堡大学取得医学学位。他的论文工作是在著名瑞士生理学家与组织学家Rudolf Alert von Koelliker实验室(他发表了第一份关于Camillio Golgi印染技术的文章)完成的,主要的研究内容是耳垢腺 (ceruminous glands)。毕业后经过短暂的妇女心理疾病工作后,来到了法兰克福的一所精神病院(Municinal mental asylum)担任临床助理,在这里他开始从事精神病学与神经病理学工作并最终发现了影响当前数以千万人的身心健康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在这里,阿尔兹海默与神经科学家Franz Nissl(发明了Nissl染色)成为了好友并展开长期富有成效的合作。1902年,阿尔兹海默跟随Emil Kraepelin来到了海德堡大学精神病系随后又来到了慕尼黑大学精神病系。Emil Kraepelin预感神经病理研究将会成为精神病学的基础,因此他成立了一个特殊的解剖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由阿尔兹海默领导。1906年,在图宾根举办的第37届德国西南精神病学家大会上,阿尔兹海默展示了对Auguste Deter的临床及神经病理学研究成果,包括Auguste Deter的大脑切片中漂亮的神经纤维缠结、淀粉样斑块。和一般故事中描绘的类似,在这次大会上,阿尔茨海默展示的结果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甚至在现场没有一个人提问,直到几十年后人们才意识到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在慕尼黑工作10年后,阿尔茨海默接受了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的邀请,来到不莱斯劳大学(Breslau,现波兰弗罗茨瓦夫)精神病与神经病研究所出任教授。1915年12月,阿尔兹海默死于尿毒症,享年51年,历史总会与人开玩笑,51岁恰好是当年他遇到Auguste Deter时Auguste的年龄。 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痴呆性疾病,常被称为老年痴呆症(事实上导致老年人记忆下降的疾病有多种,比如血管性痴呆等,但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最为常见,占所有痴呆的60-80%,因为人们口头谈论的老年痴呆症多指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记忆功能不断恶化,随着病情的恶化,各种认知与行为障碍也随之出现,包括解决问题能力与学习能力的降低、工作与社交能力衰退以及情绪与性格的改变,严重导致日常生活能力的进行性减退。 当前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人们的寿命也随之越来越长,但随着寿命的增加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AD的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截止到2013年,美国就有了520万AD患者,其中500万年龄超过65岁,有1/9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患有AD,而在8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1/3患有AD,在患有的AD患者中,约4%小于65岁,13%介于65到74岁,44%介于75到84岁,38%在85岁及以上。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有AD,在美国,2/3的患者为女性,有研究表明65岁的正常女性在将来患上AD的概率为20%,而男性为17%,这个差异可能是女性寿命更长产生的。 AD及其他痴呆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与经济负担,据统计,在2010年,痴呆带来的全球经济影响高达604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还将增加85%。因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AD的防治与研究越来越重视,在2012年,美国政府额外拨付五千万美元用于AD的研究,目标是在2025年前找到痴呆的有效治疗方法,在2013年4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从2014财年的政府预算中拿出1亿美元,用于进行一项旨在揭开人类大脑未解之谜的研究计划,希望找出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又叫老年痴呆症)等与大脑有关疾病的方法。虽然投入的资金巨大,AD的研究已经取得部分进展,但仍然有很长的路需走。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假说 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AD病因假说是Aβ的聚集干扰了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Aβ是从一种叫做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的蛋白通过两种分泌酶(β分泌酶与γ分泌酶)剪切下来的,在正常的人体中,APP广泛存在,并在突触转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β在正常的人体中也同样存在,并有研究指出其同样在人体中发挥生理功能,但多余的Aβ很快会被其他蛋白酶分解代谢。而在AD患者脑内,Aβ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在脑内越积越多,最终形成聚合物甚至不可溶解的沉积物分布在神经细胞周边,严重影响了神经功能。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神经纤维缠结是AD患者脑内发现的另一典型特征,Tau蛋白也是一种在正常人体内存在的蛋白,在细胞中存在许多微管蛋白,这些微管蛋白就像细胞的骨架,能够维持细胞形态,辅助细胞内运输物质,而Tau蛋白是一种神经细胞微管蛋白的辅助性蛋白,主要起到稳定微管蛋白的作用,就像胶合剂一样。当Tau蛋白的某些部分被过度磷酸化后,Tau蛋白会从微管蛋白上解离下来并自身开始聚合形成纤维状复合物,像一团乱麻一般缠结在神经细胞内部,扰乱了正常的神经功能。脑内神乙酰胆碱系统发生障碍也是AD病因的主要假说之一,其指出脑内乙酰胆碱含量的降低导致胆碱能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发生障碍,目前AD临床治疗上最广泛使用的药物盐酸多奈哌齐就是根据这一假说研制,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存在于突触前的胆碱能神经末梢部位(突触指的是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接触形成的一种结构),乙酰胆碱由神经细胞所释放入突触,然后于另一细胞相结合,这样信息就在两个细胞之间传递开,在AD患者中,乙酰胆碱含量不足,因此神经细胞间信息的传递自然发生了障碍。除了这三种病因假说外,还有多种其他假说,比如炎症假说,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这些假说均能解释AD患者的部分病理变化,但目前尚无一个假说能够解释AD患者脑内所有变化。 AD的诊断与治疗 根据《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的意见,当前我国对AD的诊断主要根据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的AD型痴呆的诊断标准或NINCDS-ADRDA(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AD及相关疾病协会)规定的诊断标准,主要对记忆,语言,感知能力,注意力,定位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判断,当前也有组织推荐加入生物标记物的检测,比如脑脊液与血液中Aβ与tau的含量。 目前通过FDA批准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安理申(Aricept)、艾斯能(Exelon)、加兰他敏(Razadyne)和美金刚(Namenda),这些药物的治疗原理均基于调节神经递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不能改进疾病的发病进程,而且只是对一部分患者有效,因此其应用有局限性。当前正在研究的有多种药物,其中包括多种中药或者天然药物物质,例如在许多研究表明银杏叶对痴呆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去年的《柳叶刀-神经学》杂志刊登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银杏类保健品并无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功效。 经典文章回顾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预防和保健常识 10条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常识 四条建议教老年人预防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饮食禁忌和饮食调理 2016年阿尔茨海默病10大研究进展 2016年帕金森病10大研究进展 你对老年性痴呆症到底懂多少? 地中海饮食最健康的神经科学分析 八种食物提高记忆力,增强脑活力! 预防老年性痴呆症,先从这些小事做起! 睡眠不足增加肥胖风险的神经科学解释 运动是大脑的最佳保健品 预防痴呆和脑中风,减少PM2.5是我们可以做的 益生菌也能够治疗痴呆、抑郁症和精神分离症? 喜欢我,关注我 拉到最上方标题下,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搜索公众号名称: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 也请你推荐给你身边的医学朋友,感谢你~
个人分类: 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5561 次阅读|1 个评论
含能材料的前世今生【历史与未来】———黑火药
crazyocean 2015-9-7 22:44
1. 概述 黑火药的发明与炼金术、炼丹术密不可分,事实上英文中的化学 Chemistry 一词据称来自于炼金术 alchemy 。古代帝王痴迷长生之术,热衷于道家外丹黄白术。本着 “ 吃啥补啥 ” 的,老祖宗们认为金属矿石不像草木野兽这般经历生长枯衰的宿命,历经烈火,不但烧而不烬,更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化学反应),产生意想不到的物质(如闪闪发光的汞)。比如列为炼丹上品的丹砂(红色,硫化汞),古代术士先将其加热(分解),发现得到了不同于五金(金银铜铁锡)的液体金属 —— 汞;将汞又与硫磺化合生成黑色硫化汞固体,加加热升华后又得到了红色的丹砂。丹砂经过了凤凰涅槃般的自焚,依旧是丹砂,这也许就是古人所羡慕的不死不灭、长生不老的精髓所在。 黑火药由硝石、硫磺、木炭三者以一定比例制成,这三种物质在中国分布广泛,而前两种物质更是作为药物较早地为古人所用。 硝石 硝石,即硝酸钾 。硝石一般在富含钾、钠、镁和钙等元素的土地中以自然状态出现。经常和钠、镁及其他矿物质共存。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的中国商祖范蠡在《范子计然》一书中提到,在陇道(今甘肃省清水县北)这个地方硝石很丰富。实际上,硝石在古代中国的分布较为广泛,在西南地区有不少天然开采处。比如在 2015 年初,在重庆市黔江区石家镇石家社区附近的贺家洞内发现了一处清代大型 “ 硝洞 ”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311172.shtm )。到了汉代,人们不仅知道有硝石这个东西,还知道这东西可以用来做药,用于治疗眼疾。更有《史记 · 扁鹊仓公列传》淳于意一则中记载硝石能为产妇清除淤血,不置可否。此外,水法炼丹秘籍《三十六水法》(据称为汉代淮南王刘安着人所著)中的三十三种配方都用到了硝石。在西汉之后,硝石在治病和炼丹上都被广泛应用了。 1972 年 11 月,在甘肃武威出土了东汉医学简牍,其中罗列了约 100 余种药物,其中 16 种配方中使用了硝石。著于东汉早期的《神农本草经》中首次明确记载了硝石的功效: 消石,味苦寒,主五脏积热,胃涨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朴硝,味苦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 这本书把硝石说的神乎其神,认为可以医治百病,并且服用可以身轻赛神仙。(左硝石,右芒硝) 不过有研究指出,《神农本草经》把 “ 消石 ” 和 “ 朴硝 ” 搞混了,这本书里的 “ 消石 ” 应是硝酸钠,而所说的朴硝应为硝酸钾,就是本文中的硝石。而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就可以分清这两种东西了。北宋时期的《证类本草》一书中提到: “ 陶隐居云,(消石)疗病亦与朴消相似。仙经多用此消化诸石,今无正识别此者。顷来寻访,犹云与朴消同山,所以朴消名消石朴也。如此,则非一种物。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消大同小异,朏朏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消,云是真消石也 ” 。硝石(硝酸钾)和朴硝(硫酸钠)能治的病症都一样(都能消火利便),都可以用来炼丹(都是氧化剂),都是白色晶体,即使是现代人单凭五官也很难分辨。我们现在知道可以根据焰色反应来区别钠盐(黄)和钾盐(紫)。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中国人就做过了这一项重要的试验。 直接采到的硝石需要经过提纯才能作为黑火药的组分。据唐宋间文献记载,用作医药或丹药的硝石,是通过煎炼硝土水溶液,再结晶而获得的。万历二十六年( 1598 ),赵士桢在《神器谱》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火药用硝提纯法,可用现代化学知识解释:萝卜与硝水同煮,可清除吸潮性很强的镁盐,防止火药变质;加入鸡卵清,可使硝水中的泥沙类杂质凝聚沉降;煮沸后冷却再结晶,可将硝石与氯化钠分离。此外,用草木灰水提纯硝石也是常见的方法。草木灰水可与硝水中的各种钙盐、镁盐、铁盐反应,形成碳酸盐或氢氧化物,沉淀析出。煮沸后静置冷却结晶。 硝石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作用。将一个小盆放入大盆中,各自盛水。将硝石(硝酸钾)溶于大盆的水中之后,小盆的水就会结冰!原来原因是硝酸钾溶于水之后吸收大量热,将溶于水的硝酸钾利用上述重结晶方法还能重复利用!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了大量硝石,人们就可以在夏天制冰了。在莲子绿豆汤或薄荷百合汤中放入冰粒成为旧时很流行的饮品。宋代,商人们在冰水中加入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加入果浆和牛奶,其实已经和现代的冰激凌十分相似了。 1295 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带着这种消暑美食的配方从中国回到威尼斯。意大利一位名叫夏尔信的商人在马可·波罗的配方的基础上加入了橘子汁、柠檬汁等,造出最具现代意义的“夏尔信”冰激凌,所获的丰厚利润使他成为那个时代的比尔·盖茨。从东方而来的冰激凌在意大利北部流传开来,并逐渐传遍欧美各地。明清时期,食冰的花样更加翻新,不仅老百姓可以在街市上自由购得冰饮,而且各级官员还可享受政府防暑降温的特殊福利——冰票。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记载: 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等 。 硫磺 单质硫是黄色的。《本草经集注》云: 今第一出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 。色如鹅子初出壳,名昆仑黄。次出外国,从蜀中来,色深而煌煌。自然界中,硫主要以硫酸盐、硫化物及其他化合物方式存在。很早以前中国人就认识和了解硫磺。在《神农本草经》和其他诸多古代重要中药典籍中,硫磺(硫)和雄黄(硫化砷)、雌黄(三硫化二砷)一并被作为药材列入配方中。此外,中国古人还知道硫磺能够与铜、铁以及金属发生反应。比如《神农本草经》中指出: 石硫磺能化金、银、铜、铁,奇物。 《三十六水法》也包括硫磺水。《朴子 · 内篇 · 金丹》一书中介绍了一款型号为 “ 丹华 ” 的金丹的炼制方法: “ 当先作玄黄,用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磐石、牡蛎、赤石胆、滑石、胡粉各数十斤,以为六一泥,火之三十六日成,服之七日仙。 ” 《别录》: 硫黄,生东海牧羊山谷中,及太山、河西山,矾石液也 。可见,这里的矾石水就是硫磺。这个配方号称吃七天就成仙了。窃以为只放盐、牡蛎和胡椒粉味道会更好!硫磺入药炮制时,更可以和豆腐(《医学纲目》、《本经逢原》)、萝卜甚至猪大肠(《医方集解》)同煮,而且据称,和豆腐煮之后,毒性可快速降低,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木炭 木炭不用说,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开始认识和使用木炭了。早在 50 万年前,北京猿人的洞穴里就有了木炭。到了商代和周朝的时候,人们不仅了解木炭是一种比木头更好的燃料,还知道木炭是一种可以炼制铜、铁的参与物。 结语 正是基于古代中国人对硝石、硫磺和木炭的了解,黑火药才会在华夏民族的大地上横空出世。而中国的火药则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作用: “ 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 火药动摇了西欧的封建统治,昔日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渐衰落了!火药的发明大大的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重要支柱之一。
个人分类: 含能材料与安全|15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正态分布的前世今生(转载)
lelieven 2014-4-21 19:28
神说,要有正态分布,就有了正态分布。 神看正态分布是好的,就让随机误差服从了正态分布。 创世纪—数理统计 1. 正态分布,熟悉的陌生人 学过基础统计学的同学大都对正态分布非常熟悉。这个钟形的分布曲线不但形状优雅,它对应的密度函数写成数学表达式 f ( x ) = 1 2 π − − √ σ e − ( x − μ ) 2 2 σ 2 也非常具有数学的美感。其标准化后的概率密度函数 f ( x ) = 1 2 π − − √ e − x 2 2 更加的简洁漂亮,两个最重要的数学常量 π 、 e 都出现在这公式之中。在我个人的审美之中,它也属于 top-N 的最美丽的数学公式之一,如果有人问我数理统计领域哪个公式最能让人感觉到上帝的存在,那我一定投正态分布的票。因为这个分布戴着神秘的面纱,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让你在纷繁芜杂的数据背后看到隐隐的秩序。 正态分布曲线 正态分布又通常被称为高斯分布,在科学领域,冠名权那是一个很高的荣誉。2002年以前去过德国的兄弟们还会发现,德国1991年至2001年间发行的的一款10马克的纸币上印着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1855)的头像和正态密度曲线,而1977年东德发行的20马克的可流通纪念钢镚上,也印着正态分布曲线和高斯的名字。正态分布被冠名高斯分布,我们也容易认为是高斯发现了正态分布,其实不然,不过高斯对于正态分布的历史地位的确立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德国马克和纪念币上的高斯头像和正态分布曲线 正态曲线虽然看上去很美,却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想到的。我们在本科学习数理统计的时候,课本一上来介绍正态分布就给出分布密度函数,却从来不说明这个密度函数是通过什么原理推导出来的。所以我一直搞不明白数学家当年是怎么找到这个概率分布曲线的,又是怎么发现随机误差服从这个奇妙的分布的。我们在实践中大量的使用正态分布,却对这个分布的来龙去脉知之甚少,正态分布真是让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直到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给我介绍了陈希儒院士的《数理统计学简史》这本书,看了之后才了解了正态分布曲线从发现到被人们重视进而广泛应用,也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 正态分布的这段历史是很精彩的,我们通过讲一系列的故事来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2. 邂逅,正态曲线的首次发现 第一个故事和概率论的发展密切相关,主角是棣莫弗(Abraham de Moivre, 1667-1754) 和拉普拉斯 (Pierre-Simon Laplace 1749-1827)。拉普拉斯是个大科学家,被称为法国的牛顿;棣莫弗名气可能不算很大,不过大家应该都应该很熟悉这个名字,因为我们在高中数学学复数的时候都学过棣莫弗公式 ( cos θ + i sin θ ) n = cos ( n θ ) + i sin ( n θ ) . 而棣莫弗所写的《机遇论》(The doctrine of chances)是概率论发展历史中很重要的一本书。牛顿对棣莫弗十分欣赏,遇到学生向他请教概率方面的问题时,他就说:“这样的问题应该去找棣莫弗,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比我深入得多。” 棣莫弗和拉普拉斯 古典概率论发源于赌博,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 1629-1695)、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费马(Pierre de Fermat, 1601-1665)、雅可比·贝努利(Jacob Bernoulli, 1654-1705)都是古典概率的奠基人,他们那会研究的概率问题大都来自赌桌上,最早的概率论问题是赌徒梅累在1654年向帕斯卡提出的如何分赌金的问题。统计学中的总体均值之所以被称为期望 (Expectation), 就是源自惠更斯、帕斯卡这些人研究平均情况下一个赌徒在赌桌上可以期望自己赢得多少钱。 有一天一个哥们,也许是个赌徒,向棣莫弗提了一个和赌博相关的问题:A、B 两人在赌场里赌博,A、B各自的获胜概率是 p , q = 1 − p , 赌 n 局。两人约定:若 A 赢的局数 X n p , 则 A 付给赌场 X − n p 元;若 X n p ,则B 付给赌场 n p − X 元。 问赌场挣钱的期望值是多少。 问题并不复杂, 本质上是一个二项分布,若 n p 为整数,棣莫弗求出最后的理论结果是 2 n p q b ( n , p , n p ) 其中 b ( n , p , i ) = ( n i ) p i q n − i 是常见的二项概率。 但是对具体的 n , 因为其中的二项公式中有组合数,要把这个理论结果实际计算出数值结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就驱动棣莫弗寻找近似计算的方法。 与此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遵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 X ~ B ( n , p ) , 求X 落在二项分布中心点一定范围的概率 P d = P ( | X – n p | ≤ d ) 。 对于 p = 1 / 2 的情形, 棣莫弗做了一些计算并得到了一些近似结果,但是还不够漂亮,幸运的是棣莫弗和斯特林(James Stirling, 1692-1770)处在同一个时代, 而且二人之间有联系,斯特林公式是在数学分析中必学的一个重要公式 n ! ≈ 2 π n − − − − √ ( n e ) n . 事实上斯特林公式的雏形是棣莫弗最先得到的,但斯特林改进了这个公式,改进的结果为棣莫弗所用。1733 年,棣莫弗很快利用斯特林公式进行计算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考虑 n 是偶数的情形,二项概率为 b ( n , 1 2 , i ) = ( n i ) ( 1 2 ) n 以下把 b ( n , 1 2 , i ) 简记为 b ( i ) , 通过斯特林公式做一些简单的计算容易得到, b ( n 2 ) ≈ 2 π n − − − √ , b ( n 2 + d ) b ( n 2 ) ≈ e − 2 d 2 n , 于是有 b ( n 2 + d ) ≈ 2 2 π n − − − − √ e − 2 d 2 n . 使用上式的结果,并在二项概率累加求和的过程中近似的使用定积分代替求和,很容易就能得到 P ( ∣ ∣ ∣ X n – 1 2 ∣ ∣ ∣ ≤ c n − − √ ) = ≈ = ≈ ∑ − c n √ ≤ i ≤ c n √ b ( n 2 + i ) ∑ − c n √ ≤ i ≤ c n √ 2 2 π n − − − − √ e − 2 i 2 n ∑ − 2 c ≤ 2 i n √ ≤ 2 c 1 2 π − − √ e − 1 2 ( 2 i n √ ) 2 2 n − − √ ∫ 2 c − 2 c 1 2 π − − √ e − x 2 / 2 d x . 看,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的形式在积分公式中出现了!这也就是我们在数理统计课本上学到的一个重要结论: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是正态分布。 以上只是讨论了 p = 1 / 2 的情形, 棣莫弗也对 p ≠ 1 / 2 做了一些计算,后来拉普拉斯对 p ≠ 1 / 2 的情况做了更多的分析,并把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推广到了任意 p 的情况。 这是第一次正态密度函数被数学家刻画出来,而且是以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的形式被推导出来的。 熟悉基础概率统计的同学们都知道这个结果其实叫棣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 设随机变量 X n ( n = 1 , 2 , … ) 服从参数为 n , p 的二项分布,则对任意的 x , 恒有 lim n → ∞ P ( X n – n p n p ( 1 − p ) − − − − − − − − √ ≤ x ) = ∫ x − ∞ 1 2 π − − √ e − t 2 2 d t . 我们在大学学习数理统计的时候,学习的过程都是先学习正态分布,然后才学习中心极限定理。而学习到正态分布的时候,直接就描述了其概率密度的数学形式,虽然数学上很漂亮,但是容易困惑数学家们是如何凭空就找到这个分布的。读了陈希孺的《数理统计学简史》之后,我才明白正态分布的密度形式首次发现是在棣莫弗-拉普拉斯的中心极限定理中。数学家研究数学问题的进程很少是按照我们数学课本编排的顺序推进的,现代的数学课本都是按照数学内在的逻辑进行组织编排的,虽然逻辑结构上严谨优美,却把数学问题研究的历史痕迹抹得一干二净。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 1928-) 在他的名著《DNA 双螺旋》序言中说:“ Science seldom proceeds in the straightforward logical manner imagined by outsiders. (科学的发现很少会像门外汉所想象的一样,按照直接了当合乎逻辑的方式进行的。)” 棣莫弗给出他的发现后40年(大约是1770年), 拉普拉斯建立了中心极限定理较一般的形式,中心极限定理随后又被其他数学家们推广到了其它任意分布的情形,而不限于二项分布。后续的统计学家发现,一系列的重要统计量,在样本量 N 趋于无穷的时候, 其极限分布都有正态的形式, 这构成了数理统计学中大样本理论的基础。 棣莫弗在二项分布的计算中瞥见了正态曲线的模样,不过他并没有能展现这个曲线的美妙之处。棣莫弗的这个工作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原因在于棣莫弗 不是个统计学家,从未从统计学的角度去考虑其工作的意义。 正态分布(当时也没有被命名为正态分布) 在当时也只是以极限分布的形式出现,并没有在统计学,尤其是误差分析中发挥作用。这也就是正态分布最终没有被冠名 棣莫弗分布的重要原因。 那高斯做了啥工作导致统计学家把正态分布的这顶桂冠戴在了他的头上呢?这先得从最小二乘法的发展说起。 3. 最小二乘法,数据分析的瑞士军刀 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是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1783)、拉普拉斯、勒让德 (Adrien-Marie Legendre, 1752–1833) 和高斯,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8世纪中到19世纪初。17、18 世纪是科学发展的黄金年代,微积分的发展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直接的推动了天文学和测地学的迅猛发展。当时的大科学家们都在考虑许多天文学上的问题,几个典型的问题如下: 土星和木星是太阳系中的大行星,由于相互吸引对各自的运动轨道产生了影响,许多大数学家,包括欧拉和拉普拉斯都在基于长期积累的天文观测数据计算土星和木星的运行轨道。 勒让德承担了一个政府给的重要任务,测量通过巴黎的子午线的长度。 海上航行经纬度的定位。主要是通过对恒星和月面上的一些定点的观测来确定经纬度。 这些天文学和测地学的问题,无不涉及到数据的多次测量、分析与计算;17、18世纪的天文观测,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计算。很多年以前,学者们就已经经验性的认为,对于有误差的测量数据,多次测量取算术平均是比较好的处理方法。虽然缺乏理论上的论证,也不断的受到一些人的质疑,取算术平均作为一种异常直观的方式,已经被使用了千百年, 在多年积累的数据的处理经验中也得到相当程度的验证,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数据处理方法。 以上涉及的问题,我们直接关心的目标量往往无法直接观测,但是一些相关的量是可以观测到的,而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可以解出我们关心的量。这些问题都可以用如下数学模型描述:我们想估计的量是 β 0 , … , β p , 另有若干个可以测量的量 x 1 , … , x p , y , 这些量之间有线性关系 y = β 0 + β 1 x 1 + … + β p x p 如何通过多组观测数据求解出参数 β 0 , … , β p 呢? 欧拉和拉普拉斯采用的的方法都是求解如下线性方程组 ⎧ ⎩ ⎨ ⎪ ⎪ ⎪ ⎪ ⎪ ⎪ ⎪ ⎪ ⎪ ⎪ y 1 = β 0 + β 1 x 11 + … + β p x p 1 y 2 = β 0 + β 1 x 12 + … + β p x p 2 ⋮ y n = β 0 + β 1 x 1 n + … + β p x p n . 但是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有 n 组观测数据, p + 1 个变量, 如果 n p + 1 , 则得到的线性矛盾方程组,无法直接求解。 所以欧拉和拉普拉斯采用的方法都是通过对数据的一定的观察,把 n 个线性方程分为 p + 1 组,然后把每个组内的方程线性求和后归并为一个方程,从而就把 n 个方程的方程组化为 p + 1 个方程的方程组,进一步解方程求解参数。这些方法初看有一些道理,但是都过于经验化, 无法形成统一处理这一类问题的通用解决框架。 以上求解线性矛盾方程的问题在现在的本科生看来都不困难,这就是统计学中的线性回归问题,直接用最小二乘法就解决了。可是即便如欧拉、拉普拉斯这些数学大牛,当时也未能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可见在科学研究中,要想在观念上有所突破并不容易。有效的最小二乘法是勒让德在 1805 年发表的,基本思想就是认为测量中有误差,所以所有方程的累积误差为 累积误差 = ∑ ( 观测值 – 理论值 ) 2 我们求解出导致累积误差最小的参数 β ^ = = arg min β ∑ i = 1 n e 2 i arg min β ∑ i = 1 n 2 . 勒让德 勒让德在论文中对最小二乘法的优良性做了几点说明: 最小二乘法使得误差平方和最小,并在各个方程的误差之间建立了一种平衡,从而防止某一个极端误差取得支配地位; 计算中只要求偏导后求解线性方程组,计算过程明确便捷; 最小二乘法可以导出算术平均值作为估计值。 对于最后一点,推理如下:假设真值为 θ , x 1 , … , x n 为 n 次测量值, 每次测量的误差为 e i = x i – θ ,按最小二乘法,误差累积为 L ( θ ) = ∑ i = 1 n e 2 i = ∑ i = 1 n ( x i – θ ) 2 求解 θ 使得 L ( θ ) 达到最小,正好是算术平均 x ˉ = ∑ n i = 1 x i n 。 由于算术平均是一个历经考验的方法,而以上的推理说明,算术平均是最小二乘法的一个特例,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最小二乘法的优良性,使我们对最小二乘法更加有信心。 最小二乘法发表之后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接受,并迅速的在数据分析实践中被广泛使用。不过历史上又有人把最小二乘法的发明归功于高斯,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高斯在1809 年也发表了最小二乘法,并且声称自己已经使用这个方法多年。高斯发明了小行星定位的数学方法,并在数据分析中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准确的预测了谷神星的位置。 扯了半天最小二乘法,没看出和正态分布有任何关系啊,离题了吧?单就最小二乘法本身,虽然很实用,不过看上去更多的算是一个代数方法,虽然可以推导出最优解,对于解的误差有多大,无法给出有效的分析,而这个就是正态分布粉墨登场发挥作用的地方。勒让德提出的最小二乘法,确实是一把在数据分析领域披荆斩棘的好刀,但是刀刃还是不够锋利;而这把刀的打造后来至少一半功劳被归到高斯,是因为高斯不但独自的给出了造刀的方法,而且把最小二乘这把刀的刀刃磨得无比锋利,把最小二乘法打造成了一把瑞士军刀。高斯拓展了最小二乘法,把正态分布和最小二乘法联系在一起,并使得正态分布在统计误差分析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否则正态分布就不会被称为高斯分布了。 那高斯这位神人是如何把正态分布引入到误差分析之中,打造最小二乘法这把瑞士军刀的呢? 4. 众里寻她千百度,误差分布曲线的确立 第三个故事有点长,主角是高斯和拉普拉斯,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寻找随机误差分布的规律。 天文学是第一个被测量误差困扰的学科,从古代至18世纪天文学一直是应用数学最发达的领域,到18世纪,天文学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天文学数据需要分析计算,应该如何来处理数据中的观测误差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们在数据处理中经常使用平均的常识性法则,千百来来的数据使用经验说明算术平均能够消除误差,提高精度。算术平均有如此的魅力,道理何在,之前没有人做过理论上的证明。算术平均的合理性问题在天文学的数据分析工作中被提出来讨论:测量中的随机误差应该服从怎样的概率分布?算术平均的优良性和误差的分布有怎样的密切联系? 伽利略在他著名的《关于两个主要世界系统的对话》中,对误差的分布做过一些定性的描述,主要包括: 观测数据存在误差 误差是对称分布的; 大的误差出现频率低,小的误差出现频率高。 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也就是说误差分布的密度函数 f ( x ) 关于0对称分布,概率密度随 | x | 增加而减小,这两个定性的描述都很符合常识。 许多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开始了寻找误差分布曲线的尝试。 天文学家辛普森(Thomas Simpson, 1710-1761) 先走出了有意义的一步。设真值为 θ , x 1 , … , x n 为n次测量值, 每次测量的误差为 e i = x i – θ ,若用算术平均 x ˉ = ∑ n i = 1 x i n 去估计 θ , 其误差为 e ˉ = ∑ n i = 1 e i n 。 辛普森证明了, 对于如下的一个概率分布, 辛普森的误差分布曲线 有如下结论 P ( | e ˉ | x ) ≥ P ( | e i | x ) . 也就是说, | e ˉ | 相比于 | e i | 取小值的机会更大。 辛普森的这个工作很粗糙,但是这是第一次在一个特定情况下,从概率论的角度严格证明了算术平均的优良性。 从 1772-1774 年, 拉普拉斯也加入到了寻找误差分布密度函数的队伍中。拉普拉斯假定误差分布密度函数 f ( x ) 对称且满足 − f ′ ( x ) = m f ( x ) 由此可求得分布密度函数为 f ( x ) = m 2 e − m | x | . 这个概率密度函数现在被称为拉普拉斯分布。 拉普拉斯的误差分布曲线 以该函数作为误差分布,拉普拉斯开始考虑如何基于测量的结果去估计未知参数的值。拉普拉斯可以算是一个贝叶斯主义者,他的参数估计的原则和现代贝叶斯方法非常相似:假设先验分布是均匀的,计算出参数的后验分布后,取后验分布的中值点,即 1 / 2 分位点,作为参数估计值。可是基于这个误差分布密度函数做了一些计算之后,拉普拉斯发现计算过于复杂,最终没能给出什么有用的结果。 拉普拉斯可是概率论的大牛,写过在概率发展历史中极有影响力的《分析概率论》,不过以我的数学审美,实在无法理解拉普拉斯这样的牛人怎么找了一个零点不可导的函数作为误差的分布密度函数,拉普拉斯最终还是没能搞定误差分布的问题。 现在轮到高斯登场了,高斯在数学史中的地位极高,年轻的时候号称数学王子,后来被称为数学家中的老狐狸,数学家阿贝尔 (Niels Henrik Abel, 1802-1829) 对他的评论是 :“高斯像一只狐狸,用尾巴将沙地上的足迹抹去(He is like the fox, who effaces his tracks in the sand with his tail) 。” 我们的数学大师陈省身把黎曼(Georg Friedrich Bernhard Riemann,1826-1866) 和庞加莱(Jules Henri Poincaré, 1854-1912)称为数学家中的菩萨,而称自己为罗汉;高斯是黎曼的导师,数学圈里有些教授把高斯称为数学家中的佛。 在数学家中既能仰望理论数学的星空,又能脚踏应用数学的实地的可不多见,高斯是数学家中少有的顶”天“立”地“的人物,它既对纯理论数学有深刻的洞察力,又极其重视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误差分布的处理中,高斯以极其简单的手法确立了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其结果成为数理统计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高斯的介入首先要从天文学界的一个事件说起。1801年1月,天文学家朱塞普·皮亚齐 (Giuseppe Piazzi, 1746-1826)发现了一颗从未见过的光度8等的星在移动,这颗现在被称作谷神星(Ceres)的小行星在夜空中出现6个星期,扫过八度角后就在太阳的光芒下没了踪影,无法观测。而留下的观测数据有限,难以计算出他的轨道,天文学家也因此无法确定这颗新星是彗星还是行星,这个问题很快成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高斯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望的年轻数学家了,这个问题引起了他的兴趣。高斯以其卓越的数学才能创立了一种崭新的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一个小时之内就计算出了谷神星的轨道,并预言了他在夜空中出现的时间和位置。 1801年12月31 日夜,德国天文爱好者奥伯斯(Heinrich Olbers, 1758-1840),在高斯预言的时间里,用望远镜对准了这片天空。果然不出所料,谷神星出现了! 高斯为此名声大震,但是高斯当时拒绝透露计算轨道的方法,原因可能是高斯认为自己的方法的理论基础还不够成熟,而高斯一向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不轻易发表没有思考成熟的理论。直到1809年高斯系统地完善了相关的数学理论后,才将他的方法公布于众,而其中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就是以正态误差分布为基础的最小二乘法。那高斯是如何推导出误差分布为正态分布的?让我们看看高斯是如何猜测上帝的意图的。 设真值为 θ , x 1 , … , x n 为 n 次独立测量值, 每次测量的误差为 e i = x i – θ ,假设误差 e i 的密度函数为 f ( e ) , 则测量值的联合概率为 n 个误差的联合概率,记为 L ( θ ) = L ( θ ; x 1 , … , x n ) = f ( e 1 ) … f ( e n ) = f ( x 1 − θ ) … f ( x n − θ ) 但是高斯不采用贝叶斯的推理方式,而是直接取使 L ( θ ) 达到最大值的 θ ^ = θ ^ ( x 1 , … , x n ) 作为 θ 的估计值,即 θ ^ = arg max θ L ( θ ) . 现在我们把 L ( θ ) 称为样本的似然函数,而得到的估计值 θ ^ 称为极大似然估计。高斯首次给出了极大似然的思想,这个思想后来被统计学家费希尔系统的发展成为参数估计中的极大似然估计理论。 数学家波利亚(George Pólya, 1887-1985)说过:“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你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猜想家(To be a good mathematician,…, you must be a good guesser)。”历史上一流的数学家都是伟大的猜想家。高斯接下来的想法特别牛,他开始揣度上帝的意图,而这充分体现了高斯的数学天才。高斯把整个问题的思考模式倒过来:既然千百年来大家都认为算术平均是一个好的估计,那我就认为极大似然估计导出的就应该是算术平均!所以高斯猜测上帝在创世纪中的旨意就是: 误差分布导出的极大似然估计 = 算术平均值 然后高斯去找误差密度函数 f 以迎合这一点。即寻找这样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 f , 使得极大似然估计正好是算术平均 θ ^ = x ˉ 。而高斯应用数学技巧求解这个函数 f , 高斯证明(证明不难,后续给出),所有的概率密度函数中,唯一满足这个性质的就是 f ( x ) = 1 2 π − − √ σ e − x 2 2 σ 2 瞧,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 N ( 0 , σ 2 ) 被高斯他老人家给解出来了! 进一步,高斯基于这个误差分布的密度函数对最小二乘法给出了一个很漂亮的解释。对于最小二乘公式中涉及的每个误差 e i , 由于误差服从概率分布 N ( 0 , σ 2 ) , 则 ( e 1 , … , e n ) 的概率为 1 ( 2 π − − √ σ ) n exp { − 1 2 σ 2 ∑ i = 1 n e 2 i } . 要使得这个概率最大,必须使得 ∑ n i = 1 e 2 i 取最小值,这正好就是最小二乘法的要求。 高斯所拓展的最小二乘法成为了19世纪统计学的最重要成就,它在19世纪统计学的重要性就相当于18世纪的微积分之于数学。而勒让德和高斯的关于最小二乘法的发明权之争,成了数学史上仅次于牛顿、莱布尼茨微积分发明权的争端。相比于勒让德1805年给出的最小二乘法描述,高斯基于误差正态分布的最小二乘理论显然更高一筹,高斯的工作中既提出了极大似然估计的思想,又解决了误差的概率密度分布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对误差大小的影响进行统计度量了。高斯的这项工作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而正态分布也因此被冠名高斯分布。估计高斯本人当时是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这个工作给现代数理统计学带来的深刻影响。高斯在数学上的贡献特多,去世前他是要求给自己的墓碑上雕刻上正十七边形,以说明他在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上的杰出工作。而后世的德国钞票和钢镚上是以正态密度曲线来纪念高斯,这足以说明高斯的这项工作在当代科学发展中的分量。 17、18世纪科学界流行的做法,是尽可能从某种简单明了的准则(first principle)出发进行逻辑推导。高斯设定了准则“最大似然估计应该导出优良的算术平均”,并导出了误差服从正态分布,推导的形式上非常简洁优美。但是高斯给的准则在逻辑上并不足以让人完全信服,因为算术平均的优良性当时更多的是一个经验直觉,缺乏严格的理论支持。高斯的推导存在循环论证的味道:因为算术平均是优良的,推出误差必须服从正态分布;反过来,又基于正态分布推导出最小二乘法和算术平均,来说明最小二乘法和算术平均的优良性。这陷入了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怪圈,逻辑上算术平均的优良性到底有没有自行成立的理由呢? 高斯的文章发表之后,拉普拉斯很快得知了高斯的工作。拉普拉斯看到,正态分布既可以从抛钢镚产生的序列和中生成出来,又可以被优雅的作为误差分布定律,这难道是偶然现象?拉普拉斯不愧为概率论的大牛,他马上将误差的正态分布理论和中心极限定理联系起来,提出了元误差解释。他指出如果误差可以看成许多微小量的叠加,则根据他的中心极限定理,随机误差理所应当是高斯分布。而20世纪中心极限定理的进一步发展,也给这个解释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因此以这个解释为出发点,高斯的循环论证的圈子就可以打破。 估计拉普拉斯悟出这个结论之后一定想撞墙,自己辛辛苦苦寻寻觅觅了这么久的误差分布曲线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自己却长年视而不见,被高斯占了先机。 至此,误差分布曲线的寻找尘埃落定,正态分布在误差分析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并在整个19世纪不断的开疆扩土,直至在统计学中鹤立鸡群,傲世其它一切概率分布;而高斯和拉普拉斯的工作,为现代统计学的发展开启了一扇大门。 在整个正态分布被发现与应用的历史中,棣莫弗、拉普拉斯、高斯各有贡献,拉普拉斯从中心极限定理的角度解释它,高斯把它应用在误差分析中,殊途同归。正态分布被人们发现有这么好的性质,各国人民都争抢它的冠名权。因为拉普拉斯是法国人,所以当时在法国被称为拉普拉斯分布;而高斯是德国人, 所以在德国叫做高斯分布;第三中立国的人民称他为拉普拉斯-高斯分布。后来法国的大数学家庞加莱建议改用正态分布这一中立名称, 而随后统计学家卡尔·皮尔森使得这个名称被广泛接受: Many years ago I called the Laplace-Gaussian curve the normal curve, which name, while it avoids an international question of priority, has the disadvantage of leading people to believe that all other distributions of frequency are in one sense or another “abnormal”. —Karl Pearson (1920) 不过因为高斯在数学家中的名气实在是太大, 正态分布的桂冠还是更多地被戴在了高斯的脑门上,目前数学界通行的用语是正态分布、高斯分布, 两者并用。 正态分布在高斯的推动下,迅速在测量误差分析中被广泛使用,然而早期也仅限于测量误差的分析中,其重要性远没有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学者们所认识,那正态分布是如何从测量误差分析的小溪,冲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汪洋大海的呢? 5.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在介绍正态分布的后续发展之前,我们来多讲一点数学,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枯燥,不过高斯曾经说过:“数学是上帝的语言”;所以要想更加深入的理解正态分布的美,唯有借助于上帝的语言。 造物主造物的准则往往是简单明了的,只是在纷繁芜杂的万物之中,我们要发现并领会它并非易事。之前提到过,17、18世纪科学界流行的做法,是尽可能从某种简单明了的准则出发作为科学探求的起点;而后来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屡次从一些给定的简单的准则出发, 我们总是被引领到了正态分布的家门口,这让人感觉到正态分布的美妙。 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是生物学家兼统计学家,他对正态分布非常的推崇与赞美:”我几乎不曾见过像误差呈正态分布这么激发人们无穷想象的宇宙秩序“。当代两位伟大的概率学家列维(Paul Pierre L é vy, 1886-1971) 和卡克(Mark Kac, 1914-1984) 都曾经说过,正态分布是他们切入概率论的初恋情人,具有无穷的魅力。如果古希腊人知道正态分布,想必奥林匹斯山的神殿里会多出一个正态女神,由她来掌管世间的混沌。 要拉下正态分布的神秘面纱展现她的美丽,需要高深的概率论知识,本人在数学方面知识浅薄,不能胜任。只能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尝试掀开她的面纱的一角。棣莫弗和拉普拉斯以抛钢镚的序列求和为出发点,沿着一条小径第一次把我们领到了正态分布的家门口,这条路叫做中心极限定理。而这条路上风景秀丽,许多概率学家都为之倾倒。这条路在二十世纪被概率学家们越拓越宽,成为了通往正态曲线的一条康庄大道。而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发现:条条小路通正态。著名的物理学家杰恩斯(Edwin Thompson Jaynes, 1922-1998) 在他的名著《概率论沉思录(Probability Theory: the Logic of Science)》中,描绘了四条通往正态分布的小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四条小径上的风景吧。 5.1 高斯(1809)的推导 第一条小径是高斯找到的,高斯以如下准则作为小径的出发点 误差分布导出的极大似然估计 = 算术平均值 设真值为 θ , x 1 , … , x n 为n次独立测量值, 每次测量的误差为 e i = x i – θ ,假设误差 e i 的密度函数为 f ( e ) , 则测量值的联合概率为 n 个误差的联合概率,记为 L ( θ ) = L ( θ ; x 1 , … , x n ) = f ( e 1 ) … f ( e n ) = f ( x 1 − θ ) … f ( x n − θ ) 为求极大似然估计,令 d log L ( θ ) d θ = 0 整理后可以得到 ∑ i = 1 n f ′ ( x i − θ ) f ( x i − θ ) = 0 令 g ( x ) = f ′ ( x ) f ( x ) , ∑ i = 1 n g ( x i − θ ) = 0 由于高斯假设极大似然估计的解就是算术平均 x ˉ ,把解代入上式,可以得到 ∑ i = 1 n g ( x i − x ˉ ) = 0 ( 1 ) (1)式中取 n = 2 , 有 g ( x 1 − x ˉ ) + g ( x 2 − x ˉ ) = 0 由于此时有 x 1 − x ˉ = − ( x 2 − x ˉ ) , 并且 x 1 , x 2 是任意的,由此得到 g ( − x ) = − g ( x ) (1)式中再取 n = m + 1 , 并且要求 x 1 = … = x m = − x , x m + 1 = m x , 则有 x ˉ = 0 , 并且 ∑ i = 1 n g ( x i − x ˉ ) = m g ( − x ) + g ( m x ) 所以得到 g ( m x ) = m g ( x ) 而满足上式的唯一的连续函数就是 g ( x ) = c x , 从而进一步可以求解出 f ( x ) = M e c x 2 由于 f ( x ) 是概率密度函数,把 f ( x ) 正规化一下就得到均值为 0 的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N ( 0 , σ 2 ) 。 5.2 赫歇尔(1850)和麦克斯韦(1860) 的推导 第二条小径是天文学家赫歇尔(John 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 1792-1871)和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 发现的。 1850年,天文学家赫歇尔在对星星的位置进行测量的时候,需要考虑二维的误差分布,为了推导这个误差的概率密度分布 p ( x , y ) ,赫歇尔设置了两个准则: x 轴和 y 轴的误差是相互独立的,即随机误差在正交的方向上相互独立 误差的概率分布在空间上具有旋转对称性,即误差的概率分布和角度没有关系 这两个准则对于赫歇尔考虑的实际测量问题看起来都很合理。由第一条准则,可以得到 p ( x , y ) 应该具有如下形式 p ( x , y ) = f ( x ) ∗ f ( y ) 把这个函数转换为极坐标,在极坐标下的概率密度函数设为 g ( r , θ ) , 有 p ( x , y ) = p ( r c o s θ , r s i n θ ) = g ( r , θ ) 由第二条准则, g ( r , θ ) 具有旋转对称性,也就是应该和 θ 无关, 所以 g ( r , θ ) = g ( r )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 f ( x ) f ( y ) = g ( r ) = g ( x 2 + y 2 − − − − − − − √ ) 取 y = 0 , 得到 g ( x ) = f ( x ) f ( 0 ) , 所以上式可以转换为 log + log = log 令 log = h ( x ) , 则有 h ( x ) + h ( y ) = h ( x 2 + y 2 − − − − − − − √ ) 从这个函数方程中可以解出 h ( x ) = a x 2 , 从而可以得到 f ( x ) 的一般形式如下 f ( x ) = α π − − √ e − α x 2 而 f ( x ) 就是正态分布 N ( 0 , 1 / 2 α ) − − − √ , 从而 p ( x , y ) 就是标准二维正态 分布的密度函数 p ( x , y ) = α π e − α ( x 2 + y 2 ) . 1860 年,伟大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考虑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分布的时候,在三维空间中基于类似的准则推导出了气体分子运动的分布是正态分布 ρ ( v x , v y , v z ) ∝ exp { − α ( v 2 x + v 2 y + v 2 z ) } 。这就是著名的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定律。大家还记得我们在普通物理中学过的麦克斯韦-波尔兹曼气体速率分布定律吗? F ( v ) = = ( m 2 π k T ) 3 / 2 e − m v 2 2 k T ( m 2 π k T ) 1 / 2 e − m v 2 x 2 k T × ( m 2 π k T ) 1 / 2 e − m v 2 y 2 k T × ( m 2 π k T ) 1 / 2 e − m v 2 z 2 k T . 所以这个分布其实是三个正态分布的乘积, 你的物理老师是否告诉过你其实这个分布就是三维正态分布? 赫歇尔-麦克斯韦推导的神妙之处在于,没有利用任何概率论的知识,只是基于空间几何的不变性,就推导出了正态分布。美国诺贝尔奖物理学家费曼(Richard Feymann,1918-1988) 每次看到一个有 π 的数学公式的时候,就会问:圆在哪里?这个推导中使用到了 x 2 + y 2 , 也就是告诉我们正态分布密度公式中有个 π , 其根源在于二维正态分布中的等高线恰好是个圆。 5.3 兰登(1941)的推导 第三条道是一位电气工程师兰登(Vernon D. Landon)给出的。1941 年, 兰登研究通信电路中的噪声电压,通过分析经验数据他发现噪声电压的分布模式很相似,不同的是分布的层级,而这个层级可以使用方差 σ 2 来刻画。因此他推理认为噪声电压的分布密度函数形式是 p ( x ; σ 2 ) 。假设原来的电压为X, 累加了一个相对其方差 σ 而言很微小的误差扰动 ϵ , ϵ 的概率密度是 q ( e ) , 那么新的噪声电压是 X ′ = X + ϵ 。 兰登提出了如下的准则 随机噪声具有稳定的分布模式 累加一个微小的随机噪声,不改变其稳定的分布模式,只改变分布的层级(用方差度量) 用数学的语言描述: 如果 X ~ p ( x ; σ 2 ) , ϵ ~ q ( e ) , X ′ = X + ϵ 则有 X ′ ~ p ( x ; σ 2 + v a r ( ϵ ) ) 现在我们来推导函数 p ( x ; σ 2 ) 应该长成啥样。按照两个随机变量和的分布的计算方式, X ′ 的分布密度函数将是 X 的分布密度函数和 ϵ 的分布密度函数的卷积,即有 f ( x ′ ) = ∫ p ( x ′ − e ; σ 2 ) q ( e ) d e 把 p ( x ′ − e ; σ 2 ) 在 x ′ 处做泰勒级数展开(为了方便,展开后把自变量由 x ′ 替换为 x ), 上式可以展开为 f ( x ) = p ( x ; σ 2 ) – ∂ p ( x ; σ 2 ) ∂ x ∫ e q ( e ) d e + 1 2 ∂ 2 p ( x ; σ 2 ) ∂ x 2 ∫ e 2 q ( e ) d e + … 将 p ( x ; σ 2 ) 简记为 p ,则有 f ( x ) = p – ∂ p ∂ x ϵ ˉ + 1 2 ∂ 2 p ∂ x 2 ϵ 2 ˉ ˉ ˉ + o ( ϵ 2 ˉ ˉ ˉ ) 对于微小的随机扰动 ϵ , 我们认为他取正值或者负值是对称的,所以 ϵ ˉ = 0 。所以有 f ( x ) = p + 1 2 ∂ 2 p ∂ x 2 ϵ 2 ˉ ˉ ˉ + o ( ϵ 2 ˉ ˉ ˉ ) ( 2 ) 对于新的噪声电压 X ′ = X + ϵ , 方差由 σ 2 增加为 σ 2 + v a r ( ϵ ) = σ 2 + ϵ 2 ˉ ˉ ˉ ,所以按照兰登的分布密度函数模式不变的假设, 新的噪声电压的分布密度函数应该为 f ( x ) = p ( x ; σ 2 + ϵ 2 ˉ ˉ ˉ ) 。把 p ( x ; σ 2 + ϵ 2 ˉ ˉ ˉ ) 在 σ 2 处做泰勒级数展开,得到 f ( x ) = p + ∂ p ∂ σ 2 ϵ 2 ˉ ˉ ˉ + o ( ϵ 2 ˉ ˉ ˉ ) ( 3 ) 比较 (2) 和 (3) 这两个式子,可以得到如下偏微分方程 1 2 ∂ 2 p ∂ x 2 = ∂ p ∂ σ 2 而这个方程就是物理上著名的扩散方程(diffusion equation),求解该方程就得到 p ( x ; σ 2 ) = 1 2 π − − √ σ e − x 2 2 σ 2 又一次,我们推导出了正态分布! 杰恩斯对于这个推导的评价很高,认为兰登 的推导本质上给出了自然界的噪音形成过程。他指出这个推导这基本上就是中心极限定理的增量式版本,相比于中心极限定理是一次性累加所有的因素,兰登 的推导是每次在原有的分布上去累加一个微小的扰动。而在这个推导中,我们看到,正态分布具有相当好的稳定性;只要数据中正态的模式已经形成,他就容易继续保持正态分布,无论外部累加的随机噪声 q ( e ) 是什么分布,正态分布就像一个黑洞一样把这个累加噪声吃掉。 5.4 基于最大熵的推导 还有一条小径是基于最大熵原理的, 物理学家杰恩斯在最大熵原理上有非常重要的贡献,他在《概率论沉思录》里面对这个方法有描述和证明,没有提到发现者,我不确认这条道的发现者是否是杰恩斯本人。 熵在物理学中由来已久,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 1916-2001)把这个概念引入了信息论,学习机器学习的同学们都知道目前机器学习中有一个非常好用的分类算法叫最大熵分类器。要想把熵和最大熵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可不容易,不过这条道的风景是相当独特的,杰恩斯对这条道也是偏爱有加。 对于一个概率分布 p ( x ) , 我们定义他的熵为 H ( p ) = − ∫ p ( x ) log p ( x ) d x 如果给定一个分布密度函数 p ( x ) 的均值 μ 和方差 σ 2 (给定均值和方差这个条件,也可以描述为给定一阶原点矩和二阶原点矩,这两个条件是等价的), 则在所有满足这两个限制的概率分布中,熵最大的概率分布 p ( x | μ , σ 2 ) 就是正态分布 N ( μ , σ 2 ) 。 这个结论的推导数学上稍微有点复杂,不过如果已经猜到了给定限制条件下最大熵的分布是正态分布,要证明这个猜测却是很简单的,证明的思路如下。 考虑两个概率分布 p ( x ) 和 q ( x ) ,使用不等式 log x ≤ ( x − 1 ) , 得 ∫ p ( x ) log q ( x ) p ( x ) d x ≤ ∫ p ( x ) ( q ( x ) p ( x ) – 1 ) d x = ∫ q ( x ) d x – ∫ p ( x ) d x = 0 于是 ∫ p ( x ) log q ( x ) p ( x ) d x = ∫ p ( x ) log 1 p ( x ) d x + ∫ p ( x ) log q ( x ) d x ≤ 0 所以 H ( p ) ≤ − ∫ p ( x ) log q ( x ) d x 熟悉信息论的同学都知道,这个式子是信息论中的很著名的结论:一个概率分布的熵总是小于相对熵。上式要取等号当且仅当 q ( x ) = p ( x ) 。 对于 p ( x ) , 在给定的均值 μ 和方差 σ 2 下, 我们取 q ( x ) = N ( μ , σ 2 ) , 则可以得到 H ( p ) ≤ = = – ∫ p ( x ) log { 1 2 π − − √ σ e − ( x − μ ) 2 2 σ 2 } d x ∫ p ( x ) { ( x − μ ) 2 2 σ 2 + log 2 π − − √ σ } d x 1 2 σ 2 ∫ p ( x ) ( x − μ ) 2 d x + log 2 π − − √ σ 由于 p ( x ) 的均值方差有如下限制 ∫ p ( x ) ( x − μ ) 2 d x = σ 2 于是 H ( p ) ≤ 1 2 σ 2 σ 2 + log 2 π − − √ σ = 1 2 + log 2 π − − √ σ 而当 p ( x ) = N ( μ , σ 2 ) 的时候,上式可以取到等号,这就证明了结论。 杰恩斯显然对正态分布具有这样的性质极为赞赏,因为这从信息论的角度证明了正态分布的优良性。而我们可以看到,正态分布熵的大小,取决于方差的大小。 这也容易理解, 因为正态分布的均值和密度函数的形状无关,正态分布的形状是由其方差决定的,而熵的大小反应概率分布中的信息量,显然和密度函数的形状相关。 好的,风景欣赏暂时告一段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态分布给人们提供了多种欣赏角度和想象空间。法国菩萨级别的大数学家庞加莱对正态分布说过一段有意思的话,引用来作为这个小节的结束: Physicists believe that the Gaussian law has been proved in mathematics while mathematicians think that it was experimentally established in physics. ( 物理学家认为高斯分布已经在数学上得到证明,而数学家则认为高斯分布在物理试验中得 到确认 。) — Henri Poincaré 以下为下半部分: 6. 开疆拓土,正态分布的进一步发展 19世纪初,随着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的建立与高斯正态误差理论的问世,正态分布开始崭露头角,逐步在近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中大放异彩。在概率论中,由于拉普拉斯的推动,中心极限定理发展成为现代概率论的一块基石。而在数理统计学中,在高斯的大力提倡之下,正态分布开始逐步畅行于天下。 6.1 论剑中心极限定理 先来说说正态分布在概率论中的地位,这个主要是由于中心极限定理的影响。 1776 年,拉普拉斯开始考虑一个天文学中的彗星轨道的倾角的计算问题,最终的问题涉及独立随机变量求和的概率计算,也就是计算如下的概率值 S n = X 1 + X 2 + … + X n P ( a S n b ) = ? 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拉普拉斯充分展示了其深厚的数学分析功底和高超的概率计算技巧,他首次引入了特征函数(也就是对概率密度函数做傅立叶变换)来处理概率分布的神妙方法,而这一方法经过几代概率学家的发展,在现代概率论里面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基于这一分析方法,拉普拉斯通过近似计算,在他的1812年发表的名著《概率分析理论》中给出了中心极限定理的一般描述: 定理: e i ( i = 1 , … n ) 为独立同分布的测量误差,具有均值 μ 和方差 σ 2 。如果 λ 1 , … , λ 2 为常数, a 0 , 则有 P ⎛ ⎝ ∣ ∣ ∣ ∑ i = 1 n λ i ( e i – μ ) ∣ ∣ ∣ ≤ a ∑ i = 1 n λ 2 i − − − − − √ ⎞ ⎠ ≈ 2 2 π − − √ σ ∫ a 0 e − x 2 2 σ 2 d x . 这已经是比棣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更加深刻的一个结论了,理科专业的本科生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的时候,通常学习的中心极限定理的一般形式如下: 设 X 1 , … , X n 独立同分布,且具有有限的均值 μ 和方差 σ 2 ,则在 n → ∞ 时,有 n − − √ ( X ˉ ˉ ˉ – μ ) σ → N ( 0 , 1 ) . 多么奇妙的性质,随意的一个概率分布中生成的随机变量,在序列和(或者等价的求算术平均)的操作之下,表现出如此一致的行为,统一的规约到正态分布。 中心极限定理 概率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更加令人惊讶,序列求和最终要导出正态分布的条件并不需要这么苛刻,即便 X 1 , … , X n 并不独立,也不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形式,很多时候他们求和的最终的归宿仍然是正态分布。一切的纷繁芜杂都在神秘的正态曲线下被消解,这不禁令人浮想联翩。中心极限定理恐怕是概率论中最具有宗教神秘色彩的定理,如果有一位牧师拿着一本圣经向我证明上帝的存在,我是丝毫不会买账;可是如果他向我展示中心极限定理并且声称那是神迹,我可能会有点犹豫,从而乐意倾听他的布道。如果我能坐着时光机穿越到一个原始部落中,我也一定带上中心极限定理,并劝说部落的酋长把正态分布作为他们的图腾。 中心极限定理虽然表述形式简洁,但是严格证明它却非常困难。中心极限定理就像一张大蜘蛛网,棣莫弗和拉普拉斯编织了它的雏形,可是这张网上漏洞太多,一个多世纪来,数学家们就像蜘蛛一样前赴后继,努力想把所有的漏洞都补上。在19世纪,泊松 (Siméon Denis Poisson, 1781-1840)、狄利克莱(Gustav Lejeune Dirichlet, 1805-1859)、柯西(Augustin-Louis Cauchy, 1789-1857)、贝塞尔(Friedrich Bessel, 1784-1846)这些大蜘蛛都曾经试图对把这张网上的漏洞补上。从现代概率论的角度来看,整个19世纪的经典概率理论并没有能输出一个一般意义下严格的证明。而真正把漏洞补上的是来自俄罗斯的几位蜘蛛侠:切比雪夫(Pafnuty Chebyshev, 1821-1894)、马尔可夫(Andrey Andreyevich Markov, 1856-1922)和李雅普诺夫(Aleksandr Mikhailovich Lyapunov, 1857-1918)。俄罗斯是一个具有优秀的数学传统的民族,产生过几位顶尖的的数学家,在现代概率论的发展中,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学派可以算是顶了半边天。把漏洞补上的严格方案的雏形是从切比雪夫 1887年的工作开始的,不过切比雪夫的证明存在一些漏洞。马尔可夫和李雅普诺夫都是切比雪夫的学生,马尔科夫沿着老师的基于矩法的思路在蜘蛛网上辛勤编织,但洞还是补得不够严实;李雅普诺夫不像马尔可夫那样深受老师的影响,他沿着拉普拉斯当年提出的基于特征函数的思路,于1901年给出了一个补洞的方法,切比雪夫对这个方法大加赞赏,李雅普诺夫的证明被认为是第一个在一般条件下的严格证明;而马尔科夫也不甘示弱,在 1913年基于矩法也把洞给补严实了。 华山论剑 20世纪初期到中期,中心极限定理的研究几乎吸引了所有的概率学家,这个定理俨然成为了概率论的明珠,成为了各大概率论武林高手华山论剑的场所。不知道大家对中心极限定理中的“中心”一词如何理解,许多人都认为“中心”这个词描述的是这个定理的行为:以正态分布为中心。这个解释看起来确实合情合理,不过并不符合该定理被冠名的历史。事实上,20世纪初概率学家大都称呼该定理为极限定理(Limit Theorem),由于该定理在概率论中处于如此重要的中心位置,如此之多的概率学武林高手为它魂牵梦绕,于是数学家波利亚于1920年在该定理前面冠以“中心”一词,由此后续人们都称之为中心极限定理。 数学家们总是极其严谨苛刻的,给定了一个条件下严格证明了中心极限定理。数学家就开始探寻中心极限定理成立的各种条件,询问这个条件是否充分必要条件,并且进一步追问序列和在该条件下以什么样的速度收敛到正态分布。1922年林德伯格(Jarl Waldemar Lindeberg, 1876-1932) 基于一个比较宽泛容易满足的条件,给中心极限定理提出了一个很容易理解的初等证明,这个条件我们现在称之为林德伯格条件。然后概率学家费勒 (William Feller, 1906-1970) 和列维就开始追问林德伯格 条件是充分必要的吗?基于林德伯格的工作, 费勒和列维都于 1935 年独立的得到了中心极限定理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个条件可以用直观的非数学语言描述如下: 假设独立随机变量序列 X i 的中值为0, 要使序列和 S = ∑ i = 1 n X i 的分布密度函数逼近正态分布,以下条件是充分必要的 如果 X i 相对于序列和 S 的散布(也就是标准差)是不可忽略的,则 X i 的分布必须接近正态分布 对于所有可忽略的 X i , 取绝对值最大的那一项,这个绝对值相对于序列和也是可忽略的 事实上这个充分必要条件发现的优先权,费勒和列维之间还着实出现了一些争论,当然他们俩都是独立的几乎在同一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列维证明这个充分必要条件的过程中,列维发现了正态分布的一个有趣的性质:我们在数理统计中都学过,如果两个独立随机变量 X , Y 具有正态分布,则 S = X + Y 也具有正态分布;奇妙的是这个定理的逆定理也成立: 如果 X , Y 是独立的随机变量,且 S = X + Y 是正态分布,那么 X , Y 也是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真是很奇妙,就像蚯蚓一样具有再生的性质,你把它一刀两断,它生成两个正态分布;或者说正态分布具有极其高贵的优良血统,正态分布的组成成分中只能包含正态分布,而不可能含有其它杂质。一流的数学家都是接近上帝的人,善于猜测上帝的意图; 1928 年 列维就猜到了这个定理,并在1935年使用这个定理对中心极限定理的充分必要条件作了证明。有意思的是列维却无法证明正态分布的这个看上去极其简单的再生性质,所以他的证明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瑕疵。不过列维的救星很快就降临了,1936 年概率学家克拉美(Harald Cramér, 1893-1985)证明列维的猜想完全正确。 中心极限定理成为了现代概率论中首屈一指的定理,事实上中心极限定理在现代概率论里面已经不是指一个定理,而是指一系列相关的定理。统计学家们也基于该定理不断的完善拉普拉斯提出的元误差理论,并据此解释为何世界上正态分布如此常见。而中心极限定理同时成为了现代统计学中大样本理论的基础。 6.2 进军近代统计学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上面说了正态分布在概率论中的发展,现在来看看正态分布在数理统计学中发展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领衔主演是凯特勒(Adolphe Quetelet, 1796-1874)和高尔顿 (Francis Galton, 1822-1911)。 凯特勒和高尔顿 由于高斯的工作,正态分布在误差分析中迅速确定了自己的地位。有了这么好的工具,我们可能拍脑袋就认为,正态分布很快就被人们用来分析其它的数据,然而事实却出乎我们的意料,正态分布进入社会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可是经过一番周折的。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事实:误差分析和统计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学科;当然这个事实存在的时间是19世纪初之前。统计学的产生最初是与“编制国情报告”有关,主要服务于政府部门。统计学面对的是统计数据,是对多个不同对象的测量;而误差分析研究的是观测数据,是对同一个对象的多次测量。因此观测数据和统计数据在当时被认为是两种不同行为获取得到的数据,适用于观测数据的规律未必适用于统计数据。 19世纪的统计数据分析处于一个很落后的状态,和概率论没有多少结合。概率论的产生主要和赌博相关,发展过程中与误差分析紧密联系,而与当时的统计学交集非常小。将统计学与概率论真正结合起来推动数理统计学发展的便是我们的统计学巨星凯特勒。 凯特勒这名字或许不如其它数学家那么响亮,估计很多人不熟悉,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 凯特勒是比利时人,数学博士毕业,年轻的时候曾追随拉普拉斯学习过概率论。此人学识渊博,涉猎广泛,脑门上的桂冠包括统计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社会学家、国际统计会议之父、近代统计学之父、数理统计学派创始人。 凯特勒 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将法国的古典概率理论引入统计学,用纯数学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 1831年,凯特勒参与主持新建比利时统计总局的工作。他开始从事有关人口问题的统计学研究。在这种研究中,凯特勒发现,以往被人们认为杂乱无章的、偶然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现象,如同自然现象一样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凯特勒 搜集了大量关于人体生理测量的数据,如体重、身高与胸围等,并使用概率统计方法来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但是当时的统计分析方法遭到了社会学家的质疑,社会学家们的反对意见主要在于:社会问题与科学实验不同,其数据一般由观察得到,无法控制且经常不了解其异质因素,这样数据的同质性连带其分析结果往往就有了问题,于是社会统计工作者就面临一个如何判断数据同质性的问题。凯特勒大胆地提出: 把一批数据是否能很好地拟合正态分布,作为判断该批数据同质的标准。 凯特勒提出了一个使用正态曲线拟合数据的方法,并广泛的使用正态分布去拟合各种类型的数据。由此, 凯特勒为正态分布的应用拓展了广阔的舞台。正态分布如同一把屠龙刀,在凯特勒 的带领下,学者们挥舞着这把宝刀在各个领域披荆斩棘,攻陷了人口、领土、政治、农业、工业、商业、道德等社会领域,并进一步攻占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统计学及气象学等自然科学领域。 正态分布的下一个推动力来自生物学家高尔顿,当正态分布与生物学联姻时,近代统计学迎来了一次大发展。高尔顿是生物统计学派的奠基人,他的表哥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问世以后,触动他用统计方法研究遗传进化问题。受凯特勒的启发,他对正态分布怀有浓厚的兴趣,开始使用正态分布去拟合人的身高、胸围、以至考试成绩等各类数据,发现正态分布拟合得非常好。他因此相信正态曲线是适用于无数情况的一般法则。 然而,对高尔顿而言,这个无处不在的正态性给他带来一些困惑。他考察了亲子两代的身高数据,发现遵从同一的正态分布,遗传作为一个显著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877年,高尔顿设计了一个叫高尔顿钉板(quincunx, 或者Galton board)的装置,模拟正态分布的性质,用于解释遗传现象。 如下图中每一点表示钉在板上的一颗钉子,它们彼此的距离均相等。当小圆球向下降落过程中,碰到钉子后皆以 1/2 的概率向左或向右滚下。如果有n排钉子,则各槽内最终球的个数服从二项分布 B ( n , 1 / 2 ) , 当 n 较大的时候,接近正态分布。 高尔顿钉板 设想在此装置的中间某个地方 AB 设一个挡板把小球截住,小球将在AB处聚成正态曲线形状,如果挡板上有许多阀门,打开一些阀门,则在底部形成多个大小不一的正态分布,而最终的大正态分布正是这些小正态分布的混合。 高尔顿钉板解释遗传现象 高尔顿利用这个装置创造性的把正态分布的性质用于解释遗传现象。他解释说身高受到显著因素和其它较小因素的影响,每个因素的影响可以表达为一个正态分布。遗传作为一个显著因素,类似图中底部大小不一的正态分布中的比较大的正态分布,而多个大小不一正态分布累加之后其结果仍然得到一个正态分布。 高尔顿在研究身高的遗传效应的时候,同时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高个子父母的子女,其身高有低于其父母身高的趋势,而矮个子父母的子女,其身高有高于其父母的趋势,即有“回归”到普通人平均身高去的趋势,这也是“回归”一词最早的含义。高尔顿用二维正态分布去拟合父代和子代身高的数据,同时引进了回归直线、相关系数的概念,从而开创了回归分析这门技术。 可以说,高尔顿是用统计方法研究生物学的第一人,他用实际行动开拓了凯特勒的思想;为数理统计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无论是 凯特勒 还是高尔顿,他们的统计分析工作都是以正态分布为中心的,在他们的影响下,正态分布获得了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甚至是被滥用,以至有些学者认为19世纪是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6.3 数理统计三剑客 最后,我们来到了20世纪,正态分布的命运如何呢?如果说19世纪是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中独领风骚的话,20世纪则是数理统计学蓬勃发展、百花齐放的时代。 1901年,高尔顿和他的学生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 1857-1936)、韦尔登(Walter Frank Raphael Weldon, 1860-1906) 创办《生物计量 (Biometrika)》杂志,成为生物统计学派的一面旗帜,引导了现代数理统计学的大发展。统计学的重心逐渐由欧洲大陆向英国转移,使英国在以后几十年数理统计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充当了领头羊。 在20世纪以前,统计学所处理的数据一般都是大量的、自然采集的,所用的方法以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为依据,总是归结到正态。到了19世纪末期,数据与正态拟合不好的情况也日渐为人们所注意:进入20世纪之后,人工试验条件下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由于试验数据量有限,那种依赖于近似正态分布的传统方法开始招致质疑,这促使人们研究这种情况下正确的统计方法问题。 在这个背景之下,统计学三大分布 χ 2 分布、 t 分布、 F 分布逐步登上历史舞台。这三大分布现在的理科本科生都很熟悉。在历史上,这三个分布和来自英国的现代数理统计学的三大剑客有着密切的关系。 数理统计三剑客 第一位剑客就是卡尔.皮尔逊,手中的宝剑就是 χ 2 分布。 χ 2 分布这把宝剑最早的锻造者其实是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他在推导空气分子的运动速度的分布的时候,发现分子速度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是正态分布,而分子运动速度的平方 v 2 符合自由度为3 的 χ 2 分布。麦克斯韦虽然造出了这把宝剑,但是真正把它挥舞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是皮尔逊。在分布曲线和数据的拟合优度检验中, χ 2 分布可是一个利器,而皮尔逊的这个工作被认为是假设检验的开山之作。皮尔逊继承了高尔顿的衣钵,统计功力深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被数理统计武林人士尊为德高望重的第一大剑客。 第二位剑客是戈塞特(William Sealy Gosset, 1876-1937),笔名是大家都熟悉的学生氏 (Student),而他手中的宝剑是 t 分布。戈塞特是化学、数学双学位,依靠自己的化学知识进酿酒厂工作,工作期间考虑酿酒配方实验中的统计学问题,追随卡尔.皮尔逊学习了一年的统计学,最终依靠自己的数学知识打造出了 t 分布这把利剑而青史留名。 1908年,戈塞特提出了正态样本中样本均值和标准差的比值的分布,并给出了应用上极其重要的第一个分布表。戈塞特在 t 分布的工作开创了小样本统计学的先河。 第三位剑客是费希尔(Ronald Aylmer Fisher, 1890-1962),手持 F 分布这把宝剑,在一片荒芜中开拓出方差分析的肥沃土地。 F 分布就是为了纪念费希尔而用他的名字首字母命名的。费希尔剑法飘逸,在三位剑客中当属费希尔的天赋最高,各种兵器的使用都得心应手。费希尔统计造诣极高,受高斯的启发,系统的创立了极大似然估计剑法,这套剑法现在被尊为统计学参数估计中的第一剑法。 费希尔还未出道,皮尔逊已经是统计学的武林盟主了,两人岁数相差了33岁,而戈塞特介于他们中间。三人在统计学擂台上难免切磋剑术。费希尔天赋极高,年少气盛;而皮尔逊为人强势,占着自己武林盟主的地位,难免固执己见,以大欺小;费希尔着实受了皮尔逊不少气。而戈塞特性格温和,经常在两位大侠之间调和。毕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在众多擂台比试中,费希尔都技高一筹,而最终取代了皮尔逊成为数理统计学第一大剑客。 由于这三大剑客和统计三大分布的出现,正态分布在数理统计学中不再是一枝独秀,数理统计的领地基本上是被这三大分布抢走了半壁江山。不过这对正态分布而言并非坏事,我们细看这三大分布的数学细节: 假设独立随机变量 X i ~ N ( 0 , 1 ) , Y j ~ N ( 0 , 1 ) ( i = 1 … n , j = 1 … m ) ,则满足三大分布的随机变量可以如下构造出来 χ 2 n = X 2 1 + … + X 2 n t = Y 1 X 2 1 + … + X 2 n n − − − − − − − − √ F = X 2 1 + … + X 2 n n Y 2 1 + … + Y 2 m m 你看这三大分布哪一个不是正态分布的嫡系血脉, χ 2 、 t 、 F 这三大分布最初都是从正态分布切入进行研究的。所以正态分布在19世纪是武则天,进入20世纪就学了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了。或者,换个角度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正态分布如果是孤家寡 人恐怕也难以雄霸天下,有了统计学三大分布作为开国先锋为它开疆拓土,正态分布真正成为傲世群雄的君王。 20世纪初,统计学这三大剑客成为了现代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以哥塞特为先驱,费希尔为主将,掀起了小样本理论的革命,事实上提升了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中的地位。在数理统计学中,除了以正态分布为基础的小样本理论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其它分布上都没有成功的案例,这不能不让人对正态分布刮目相看。在随后的发展中,相关回归分析、多元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布朗运动、高斯过程等等诸多概率统计分析方法陆续登上了历史舞台,而这些和正态分布密切相关的方法,成为推动现代统计学飞速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 7. 正态魅影 Everyone believes in it: experimentalists believing that it is a mathematical theorem, mathematicians believing that it is an empirical fact. — Henri Poincaré 如果说,充斥着偶然性的世界是一个纷乱的世界,那么,正态分布为这个纷乱的世界建立了一定的秩序,使得偶然性现象在数量上被计算和预测成为可能。杰恩斯在《概率论沉思录》中提出了两个问题 为什么正态分布被如此广泛的使用? 为什么正态分布在实践使用中非常的成功? 杰恩斯指出,正态分布在实践中成功的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正态分布在数学方面的具有多种稳定性质,这些性质包括: 两个正态分布密度的乘积还是正态分布 两个正态分布密度的卷积还是正态分布,也就是两个独立正态分布的和还是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 N ( 0 , σ 2 ) 的傅立叶变换正规化为密度分布后还是正态分布 中心极限定理保证了多个随机变量的求和效应将导致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和其它具有相同均值、方差的概率分布相比,具有最大熵 前三个性质说明了正态分布一旦形成,就容易保持该形态的稳定, 兰登对于正态分布的推导也表明了,正态分布可以吞噬较小的干扰而继续保持形态稳定。后两个性质则说明,其它的概率分布在各种的操作之下容易越来越靠近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具有最大熵的性质,所以任何一个对指定概率分布的操作,如果该操作保持方差的大小,却减少已知的知识,则该操作不可避免的增加概率分布的信息熵,这将导致概率分布向正态分布靠近。 正由于正态分布多种的稳定性质,使得它像一个黑洞一样处于一个中心的位置,其它的概率分布形式在各种操作之下都逐渐向正态分布靠拢,杰恩斯把它描述为概率分布中重力现象(gravitating phenomenon)。 我们在实践中为何总是选择使用正态分布呢,正态分布在自然界中的频繁出现只是原因之一,杰恩斯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正态分布的最大熵性质。在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没有任何的知识知道数据的真实分布是什么, 但是一个分布的均值和方差往往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我们能从数据中获取到的比较好的知识就是均值和方差,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更加有用的信息量。因此按照最大熵的原理,我们应该在给定的知识的限制下,选择熵最大的概率分布,而这就恰好是正态分布。即便数据的真实分布不是正态分布,由于我们对真实分布一无所知,如果数据不能有效提供除了均值和方差之外的更多的知识,按照最大熵的原理,正态分布就是这时候最佳的选择。 当然正态分布还有更多令人着迷的数学性质,我们可以欣赏一下: 二项分布 B ( n , p ) 在 n 很大逼近正态分布 N ( n p , n p ( 1 − p ) ) 泊松分布 P o i s s o n ( λ ) 在 λ 较大时逼近正态分布 N ( λ , λ ) χ 2 ( n ) 在 n 很大的时候逼近正态分布 N ( n , 2 n ) t 分布在 n 很大时逼近标准正态分布 N ( 0 , 1 ) 正态分布的共轭分布还是正态分布 几乎所有的极大似然估计在样本量 n 增大的时候都趋近于正态分布 克拉美分解定理(之前介绍过):如果 X , Y 是独立的随机变量,且 S = X + Y 是正态分布,那么 X , Y 也是正态分布 如果 X , Y 独立且满足正态分布 N ( μ , σ 2 ) , 那么 X + Y , X − Y 独立且同分布,而正态分布是唯一满足这一性质的概率分布 对于两个正态分布 X , Y , 如果 X , Y 不相关则意味着 X , Y 独立,而正态分布是唯一满足这一性质的概率分布 8. 大道至简,大美天成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X ˉ ˉ ˉ = X 1 + X 2 + … + X n n 算术平均,极其简单而朴素的一个式子,被人们使用了千百年,在其身后隐藏着一个美丽的世界,而正态分布正是掌管这个美丽世界的女神。正态分布的发现与应用的最初历史,就是数学家们孜孜不倦的从概率论和统计学角度对算术平均不断深入研究的历史。中心极限定理在 1773年棣莫弗的偶然邂逅的时候,它只是一粒普通的沙子,两百多年来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这个浑金璞玉的定理不断的被概率学家们精雕细琢,逐渐的发展成为现代概率论的璀璨明珠。而在统计学的误差分析之中,高斯窥视了造物主对算术平均的厚爱,也发现了正态分布的美丽身影。殊途同归,那是偶然中的必然。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 算术平均或许只是一粒沙子,正态分布或许只是一朵花,它们却包含了一个广阔而美丽的世界,几百年来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科学家和数学家们。 高尔顿他对正态分布非常的推崇与赞美,1886 年他在人类学研究所的就职演讲中说过一段著名的话:“我几乎不曾见过像误差呈正态分布这么美妙而激发人们无穷想象的宇宙秩序。如果古希腊人知道这条曲线,想必会给予人格化乃至神格化。它以一种宁静无形的方式在最野性的混乱中实施严厉的统治。暴民越多,无政府状态越显现,它就统治得越完美。他是无理性世界中的最高法律。当我们从混沌中抽取大量的样本,并按大小加以排列整理时,那么总是有一个始料不及的美妙规律潜伏在其中。” 概率学家卡克在他的自述传记《机遇之谜》(Enigmas of chance: An autobiography) 中描述他与正态分布的渊源:“我接触到正态分布之后马上被他深深的吸引,我感到难以相信,这个来自经验直方图和赌博游戏的规律,居然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数学的一部分。”另一位概率学家 Michel Loéve(1907-1979) 说:“如果我们要抽取列维的概率中心思想,那我们可以这样说,自从 1919 年以后,列维研究的主题曲就是正态分布,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以她为出发点,并且坚决的又回到她…… 他是带着随机时钟沿着随机过程的样本路径作旅行的人。”美国国家标准局的顾问 W. J. Youden 用如下一段排列为正态曲线形状的文字给予正态分布极高的评价,意思是说: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在人类的经验中具有“鹤立鸡群”的地位,它在物理、社会科学、医学、农业、工程等诸多领域都充当了研究的指南,在实验和观测数据的解读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正态误差态分布律 几乎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接触数学,虽然各自的目的不同,对数学的感觉也不同。工程师、科学家们使用数学是因为他简洁而实用,数学家们研究数学是因为它的美丽动人。像正态分布这样,既吸引着无数的工程师、科学家,在实践中被如此广泛的应用,又令众多的数学家为之魂牵梦绕的数学存在,在数学的世界里也并不多见。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经常逛北大未名BBS 的数学板,有一个叫 ukim 的著名 ID 在精华区里面留下了一个介绍数学家八卦的系列《Heroes in My Heart》,写得非常的精彩,这些故事在喜欢数学的人群中也流传广泛。最后一个八卦是关于菲尔兹奖得主法国数学家托姆(René Thom)的,它曾经令无数人感动,我也借用来作为我对正态分布的八卦的结语: 在一次采访当中,作为数学家的托姆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个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个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摇曳妩媚,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个人分类: 数学|1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悬疑】【弗莱明:詹姆斯·邦德的前世今生 Fleming (2014)】【英
lcj2212916 2014-4-4 20:21
导演 : 马特·怀克洛斯 编剧 : John Brownlow / Don MacPherson 主演 : 多米尼克·库珀 / 鲁珀特·伊文斯 / 拉娜·普尔弗 / 卡米拉·拉瑟福德 / Pip Torrens / 迪恩·里侬斯·凯利 / 斯坦利·汤森德 / 安娜贝拉·沃丽丝 / 安娜·钱斯勒 类型: 悬疑 / 传记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首播: 2014-01-30(英国) 集数: 4 单集片长: 45分钟 又名: 弗莱明 / The Man Who Would Be Bond IMDb链接: tt2647420 《Fleming》(又名《The Man Who Would Be Bond》)的主人公是007詹姆斯邦德的作者Ian Fleming(伊安·弗莱明)和他的妻子 Ann Charteris(安·查特里斯)。Ian Fleming,众所周知,是畅销的间谍小说家,同时,还是一个Womaniser(花花公子),与多任Bond girls有着暧昧不清的关系,将由演员 Dominic Cooper出演。他的妻子Ann Charteris则是一位社交名媛,将由演员Lara Pulve扮演。   新的系列电视剧投资高达400万英镑,致力于揭露这位畅销的间谍小说家的富有魅力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生活中的那些不可告人的阴暗面:他是如何运用自己战争时期在国海军情报局的经历从而塑造出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最有魅力的特工,而这个007本身也正是作者自己十分渴望能成为的人;他与妻子Ann之间炽热而又坎坷的关系,以及夫妻之间的X级别(非常私密、互相调情)的来往信件,在信中他们甚至讨论到了他们对鞭打行为的痴迷。。。夫妻双方在婚姻中,都与他人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以及Ian Fleming和他母亲之间复杂的关系,他的母亲曾强迫他悔改婚约,只是因为他的母亲不喜欢他的未婚妻,以及他生命中的别的女人。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1848887
1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公民科学的前世今生
热度 13 Wuyishan 2013-11-5 06:15
公民科学的前世今生 武夷山 (发表于《新华书目报 科技新书目》 2013 年 10 月 31 日) 《美国科学家》杂志 2013 年 9 / 10 月号发表了芝加哥植物园资深科学家 Kayri Havens 和全国生态观察站网络 Sandra Henderson 两位女士的文章,题为《公民科学扎根了》( Citizen Science Takes Root )。公民科学指广大非职业科学家群体参加的一些科学活动,他们真的能给专业科学人员助一臂之力。这篇文章里插入一个框图,用一些重要历史节点介绍了公民科学的昨天与今天。 公元前 900 年的样子,日本百姓就开始记录樱花的花期。 1789 年,英国庄园主 Robert Marsham 发表了物候学著作《春天的迹象》( Indications of Spring ),书中记录了他几十年来对庄园内动植物的观察。 1851 年,美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亨利 . 戴维 . 梭罗开始记录瓦尔登湖(在马萨诸塞州康珂附近)周遭的动植物周期。 1870 年,美国国家气象局开始发布天气预报,预报的依据是雨量仪之类的仪器以及业余气象爱好者的观测记录。 1900 年,鸟类学家 Frank Chapman 组织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奥杜邦学会圣诞观鸟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美国和加拿大的 27 位鸟迷观察到了 90 种鸟。该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延续至今。 1911 年,美国插图家和博物学家 Anna Botsford Comstock 女士发表了《自然研究手册》,因为当时掀起了将对自然界的观察融入初等教育的热潮。 1935 年,奥尔多 . 利奥波德开始记录自己在农场中的博物观察结果,一直坚持到 1948 年,其观察记录写入了名著《沙乡年鉴》。他的女儿继承父亲遗志,从 1976 年开始博物学观察记录,直到 2011 年去世。如今,很多人慕名到这个农场参观。 1986 年,南非开普敦大学启动了“南非鸟类分布图项目”,有几千名爱鸟者参与。 1992 年,该项目的结果成书发表。然后,开普敦大学又启动了另一个类似的更大项目,目前仍在进行中。 1996 年,美国康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创造了“公民科学”这个新词。 2004 年,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号召马萨诸塞州康珂的本地居民在开花季节开展博物学观察记录,并与梭罗当年的记录进行比较。 2007 年,该文两位作者密切参与的“花蕾绽放”项目启动,该项目头 10 周的试验性计划就有 917 人踊跃参与。该项目让美国各地的植物爱好者记录本地植物的生命周期。 2007 年,“星系动物园”线上项目启动。任何天文爱好者都可参与进来,对星系照片进行分类。很多单位参与了这个合作项目,包括英国的牛津大学、普次茅斯大学、诺丁汉大学和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耶鲁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2013 年,全世界已经有几百个公民科学活动计划,参与人数达数百万。
个人分类: 科普小兵|7806 次阅读|17 个评论
“风水学说”的前世今生和其流行的社会根源
热度 1 yangguoxue 2013-10-15 12:37
近几年,风水几乎成了显学,一个又一个大师粉墨登场。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看风水甚至被拔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高度。中国人对风水的理解越来越极端,各种分支领域和无厘头理论竞相出现:面部风水学称脸上的毛孔是气体的流入口,一旦毛孔被堵,运气也会被堵住;家居风水学称婚床摆放位置决定了新婚夫妇两性关系是否和谐……这些稀奇古怪的风水理论,展现出国人的迷信与无知,也体现出缺乏规则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无奈。 风水大师们总是宣布“风水”概念古已有之,实际上“风水”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葬书》中,该书作者据说是晋代的郭璞,但据《四库提要》考证,唐以前的文献中,并没有以选择葬地为内容的“风水”概念,风水之术实际上是宋代才兴起的,《葬书》也是宋代的著作。 《葬书·内篇》中解释了什么叫“风水”:埋葬死者是为了借葬地下使万物旺盛生长的气,以此保佑死者留下的子女(“气感而应,鬼福及人”)。这股使万物旺盛生长的地气,遇到“风”就会被吹散,遇到“水”就会停止,古人聚住使他不散,留住使它不走,所以叫做“风水”。“风水”一词虽然在宋代之前便已存在,但完全与选择葬地无关,《黄帝内经》出现过“风水”一词,指的是一种浮肿病,这与宋代之后的“风水”概念完全不同。今天的风水支持者往往诡称“风水”是自古就有的传统文化,其实就是在混淆是非。 真正能被称作文化的是古代的一门叫堪舆的学术。“风水”的概念演变至今,往往使人们误以为风水和堪舆术是一个概念,其实二者根本不同。堪舆术与大师们玩弄的住宅吉凶术都是占卜术,前者的义理基于阴阳五行,后者则基于易经八卦,二者均与风水这个概念无关。因此社会上流行的“风水学说”大多都是“大师”们东拼西凑胡编乱造的东西,没有任何传统依据和文化价值。某些大学正在建设所谓的“风水科学”,因为不了解我就不做评价了,我不认为风水这个概念能对生态、地理、气象、地形、地貌等学科能起到什么建设性的贡献。想脱胎换骨,也要厘清概念。或许彼风水,非此风水? 古人依据《孝经》安葬父母,是因为父母一生都在关爱子女,所以需要安排一个地方,使子孙能够永久的感念和追思,但由于城镇和水土变迁难以预料,所以采取求问于龟卜筮草,免除后来的麻烦,这完全是出于全面而审慎地对待葬礼。对于堪舆这门学说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古人的科学技术不够发达,人们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远远不如现代人,因此在迷茫困惑之时往往求助于占卜问卦,是可以理解的。在现代社会把这种东西弄成一种文化给大众娱乐一下无可厚非,但如果要装神弄鬼的吓唬人,并通过危言耸听骗取钱财,那是必须要抵制的。 对于风水邪术的批判一直在进行。唐代的学者吕才就批判过唐朝开始流行的阴阳观念,指出巫师为了钱财胡说八道,以至于“葬书”这类妖妄之说盛行。吕才在《叙葬书》中严厉的批判了所谓的富贵贫贱以及官位品级是由祖先坟茔决定的观念。吕才严厉批评的这种葬书观念却成为了宋以后“风水”术的先声,本质上都是虚妄的邪术,甚至与占卜都毫无关系,这种观念是在巫师的推波助澜下才得以盛行的,结果严重败坏了社会风俗,违背了圣人之道。 风水之术在宋朝兴起以后,北宋士大夫阶层中便有人开始批驳。张载认为,风水全无义理,选择葬地的优劣,为的是死者的安宁,但不是为了生者的祸福。程颐在《葬说》中同意张载的观点,并指出,风水让当世人不考虑如何奉先人,只谋求后人福利,这不应是孝子安排葬事的用心。南宋张九成认为,风水违背了圣人的教导,讲风水的都是不孝子孙。即便有青龙白虎之神,也不会保佑这些不孝之子孙。明朝思想家吕坤在《四礼疑》中借同一墓地的后人命运不同来批判风水,甚至指出《葬书》祸害太大,理应烧掉。清代学者柴绍炳著《原葬论》,批判迷信风水的人借亲人的遗体谋利的丑恶行为。 批判风水的士大夫们的一个共同的观点是,吉凶祸福要靠自己,与风水无关。无论是司马光的《论葬》还是程颐的《葬说》都表达的这个观点,其他学者如张载、张 栻 、张九成、罗大经等在各自的文章中也都指出了这一点。学者们也点出了风水学说流行的社会根源,就是这些“孝子”们的私心,即自私的利己主义,所谓文化和传统不过是迷信者的幌子。最近央视曝光了几位风水大师,还有些官员竟然用公费看风水,现代社会的官员竟然不如古代的儒家知识分子有觉悟,某党真的应该反思了。
2383 次阅读|2 个评论
汉语词典“潦草”的前世今生——“潦”音之抑扬顿挫
热度 1 hillside 2013-8-2 11:26
因研究江西河流,涉及“潦河”的读音,检阅之下,发现并非一翻了之、掩卷未必了了。 百度词典对“潦”的解释是: 1. 潦 2. 潦 3. 潦 潦 雨水大。 路上的流水,积水:~水。 潦 古同“涝”,雨水过多,水淹。 潦 〔~河〕水名,在中国河南省西南部。亦称“垢河”。 〔~倒〕a.落拓不羁,举止不自检束;b.颓丧,失意。 〔~草〕a.(做事)草率,不精细;b.(字)不工整。 翻开手头的《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版,2011年印刷),“潦草”项下“潦”的注音则是第3声。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05)在“潦草”项下标注为第2声(阳平)。《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王力等,2005)中的“潦(第3声)倒”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05)中也索性标为第2声。 前几年去南昌,孙道临先生声如洪钟、带领数十金童玉女朗声放读《滕王阁序》的场面记忆犹新、言犹在耳(孙道临先生等读若第3声, 潦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我此时想到了《滕王阁序》的一个新的阐释视角:作品中的“潦水”与江西现实中的“潦水”应有某种关联。以王勃之才,他会注意到这一点。至于具体关联,我尚不太清楚。初步判断与作品中的“家君作宰”地点有所联系。 “潦草”之““潦”由字源上的第3声演变成事实上的第2声的原因大致有二: 1 寮家军多数读阳平或含阳平读音(部分为多音字),如,寮僚撩遼療燎镣燎嘹獠缭鹩。另类的、作决绝之顿、无有它音的只有“瞭望”之“瞭”(见 《古代汉语词典》 )。“遼療”自简化、进化为“辽疗”,渐已自立门户、不复旧时模样、但难免数典忘祖之叹。 2 双字词中,如果前后字均为上声、前字读若阳平这已是普通话测试的基本要求。由此可以对双上声词的未来发音演变作一个推测,即:第一个双声词逐渐根据实际发声音值由第3声转化为第2声,与进俱进的词典将会予以收纳。至于语音的稳定性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此外,我推断,“了了”之本源可能是“瞭瞭”或“憭憭”(第3声)。 因时间关系,未作详细征引,只是投石问路、浅尝辄止。 注:自从质疑各路辞书对成语“水到渠成”的释义之后,对于辞书不再存仰望之意,平等地字斟句酌已是心安理得。 附1: 跨学科视角下的_水到渠成_新释_陈昌春.pdf 附2:《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摘录(转载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33462.htm ) 六豪 ao , iao 阴平 /坳凹熬包苞胞孢炮龅煲褒标彪骠镖瘭飙藨镳漉膘杓猋骉摽操抄怊钞超剿(又上声)刀叨忉刁汈蛁雕貂叼碉凋鲷高皋羔槔睾膏篙糕蒿薅交艽郊茭浇娇姣骄胶椒蛟焦蕉教跤樵效键礁鹤沉捞撩(又阳平)猫抛泡剽漂飘缥螵悄(又上声)硗跷锹蹻劁敲撬缲搔骚缫臊艘捎烧梢稍筲艄叨涛涤掏滔韬饕慆挑佻祧 肖枭 枵哓骁逍鸮消宵绡萧硝销蛸箫 萧霄 魈嚣幺夭吆妖要喓腰邀遭糟钊招昭啁着朝凿 派入阴平的 入声字 :约剥削 阳平 /豪敖遨嗷廒獒熬聱翱鳌謷鏖螯骜雹曹槽螬漕嘈晁巢朝嘲潮号嗥毫壕濠嚎蠔劳崂痨牢捞唠醪聊辽疗撩(又阴平)僚漻寥嘹獠潦寮缭嫽燎鹩毛矛茅 牦旄 锚髦蝥蟊苗描瞄挠饶蛲猱刨咆狍庖炮袍匏跑嫖瓢薸乔侨荞峤桥硚翘谯鞒憔瞧荛 饶娆 挠桡苕韶啕梼逃洮桃陶萄啕淘绹醄鼗条岹苕调笤龆蜩髫鲦崤爻尧肴轺峣 姚陶 窑谣摇徭遥猺瑶颻鳐 上声 /袄媪拗饱宝保鸨葆堡褓表裱草懆吵炒导岛捣倒祷蹈杲搞缟槁暠镐稿藁好侥佼挢狡饺绞铰矫皎搅茭剿(又阴平)儌徼缴考拷栲烤老佬姥栳潦了蓼憭卯峁泖昴铆杪眇秒淼渺藐舀恼脑瑙鸟茑袅跑殍漂缥瞟巧悄(又阴平)愀扰娆扫嫂少讨挑窕嫂小晓筱杳咬早枣蚤澡璪藻爪找沼 去声 /岙坳拗奡傲奥骜澳懊鏊报刨抱趵豹鲍暴曝爆嫖操耖到悼帱倒 盗道 稻纛吊钓窎调掉铫告诰号好昊耗浩淏滈皓镐皞颢灏叫峤觉校轿较教窖酵噍噭徼藠醮铐犒靠涝耢尥料撂廖了镣茂眊冒贸耄袤帽媢瑁貌瞀懋妙庙缪闹淖尿(又微韵 阴平 )溺泡炮疱票僳漂骠俏诮峭帩窍翘撬鞘撽绕扫埽瘙少邵劭绍哨潲稍套眺跳眺粜孝哮肖笑效校啸要鹞曜耀乐(又波韵去)皂灶造慥糙噪簉燥躁召兆诏赵棹照罩肇曌 阅读感言:粗看之下,《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缺失了“瞭”字,不知何故。不能单用? 附3: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了了”赏析 (素材来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26750.htm ) 小时了了 ( xiǎo shí líng lì )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了了”古音应读作Ling,Li,做聪明伶俐讲,意思是明白,聪明。不过一般大多都误读为liǎo,liǎo。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 褒义  其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选用了文中陈韪(wěi)的话。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 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②,为司隶校尉。诣③门者,皆俊才清称④及中表⑤亲戚乃通⑥。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⑦亲。”既通⑧,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⑨有何亲?”对曰:“昔先君⑩仲尼与君先人 伯阳 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 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 jí)。⑤很一般、不突出。 阅读感言:我不知道百度百科所言“‘了了’古音应读作Ling,Li”是否靠谱,姑且存此一说,以待方家指正。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566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小灵通”的前世今生
wenhuazhoukan 2013-7-26 10:09
■尹传红 就像今天的孩子几乎没有不知道超人、奥特曼一样,30多年前,也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不知道“小灵通”——那个圆脑袋、大耳朵且聪明好奇、消息灵通的小记者。 1978年出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叶永烈的科幻处女作,“文革”后中国出版的第一部科幻小说。 不同凡响的是,它首版即印了150万册,很快便风行全国;随后,它又被改编成三种版本的连环画,印数也突破了150万册。如此一来,《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总印数达到了300万册之巨,创造了中国科幻小说的一个“吉尼斯”纪录,这在今天就像是神话一般。 《小灵通漫游未来》的诞生,缘自于某种现实的“需求”。 1977年10月,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几位编辑在上海长宁区第一中心小学里体验生活,约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编导叶永烈给小学生们上一堂科学知识课。征求小朋友们的意见,他们一致要叶永烈讲《展望2000年》。他答应下来后讲了一课。想不到,第二天消息传开,有四个小学派代表来要他去讲;第三天、第四天,几十个中、小学要他去讲。后来,甚至连无线电厂、公安局消防队、图书馆都发出了邀请,讲的题目都是一个——《展望2000年》。 此后不久,叶永烈又应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以《在庆祝国庆五十周年的时候》为题写一本书,展望祖国在2000年时工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新成就。他顿时想到自己早在1961年就写出的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小灵通的奇遇》,就是讲“未来是什么样”的。 这部当时未能出版的书稿,是以作者多方收集资料辑成的《科学珍闻三百条》为素材创作的。它通过一位眼明耳灵、消息灵通的小记者——小灵通,到未来市进行一番漫游,报道种种未来的新科学、新技术。这样一种写法,把那些一条条孤立的科学珍闻,像一颗颗珍珠用一根线串了起来。另外,在讲每条科学珍闻时,不是直接讲,而是通过形象化的幻想故事来写。只可惜,由于幻想太过超前,又诞生于吃不饱的年代,于是,书稿难逃搁浅的命运。 当“科学的春天”到来之时,这颗被遗弃多年的种子终于得以萌发。发黄的书稿送到少年儿童出版社,立即得到领导和编辑的热情肯定。他们建议把书名改为《小灵通漫游未来》,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叶永烈重新写了一稿,又由画家配上生动活泼的插图,只花了3个月时间书就印好了。 《小灵通漫游未来》借小灵通视角所描述的未来世界的许多新鲜事物极富科技含量,它们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个细节,其中预言的许多事物现在已经被证明其合理性和可实现性。当年,这本书成了不少孩子进入科学殿堂的启蒙读物,在许多地方被列入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它甚至还微妙地影响了许多孩子对自己未来职业和事业的“设计思路”。小灵通的形象深入人心,影响了几代人,及至后来,连中国电信的一种无线话机都以“小灵通”命名。 虽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只是一本几万字的薄薄小书,回过头来看确实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文学技巧也稍显稚嫩,但它的影响无疑是广泛而又深远的。我们看到,后来很多技巧纯熟的科幻作品反倒无法望其项背,这当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小灵通漫游未来》问世之初,“文革”结束不久,国人心中创痛未平,文坛主潮为“伤痕文学”。但叶永烈的这部科幻小说没有抱怨、感伤与自怜,而是充满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昂扬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它实际上是“文革”后最早出现的一部带有“启蒙”意义的科幻作品,乃至时代精神的一种表征。 《小灵通漫游未来》同时也给叶永烈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并成为他由科普创作迈向科幻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机。1984年,作者续写了《小灵通再游未来》,世纪之交又写出了10万字的《小灵通三游未来》,时间前后跨越20余年,依然将小灵通这一深入人心的形象作为贯穿三部小说的主人公,在此前提下展开幻想的翅膀。但从现实影响看,后两部小说远不及第一部。这与小说艺术水平无关,而是因为时代在前进,适合小灵通繁茂生长的时代已经逝去了。 《中国科学报》 (2013-07-19 第14版 读书)
个人分类: 读书|13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孵化器的前世今生
ScienceNews 2013-6-23 20:53
作为京剧的主要的伴奏乐器之一,京胡声如裂帛,其音响力度和穿透力让许多弦乐器都望尘莫及。但它发音振动的重要构件“蛇皮”却饱受诟病。因为动物制品的使用,使得中国京剧的海外传播步履维艰。 刘正辉,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和千百次的试验,成功研制出可以替代蛇皮的仿生皮,通过认证并申报专利。 2009年,北京一家孵化器将此成果成功孵化,从而使每年十余万条蟒、蛇摆脱了被捕杀的厄运。 26年来,尽管中国孵化器起步晚,却厚积薄发,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国外溯源 孵化器,原本指人工孵化禽蛋的专门设备。引申至科技企业孵化器,从概念上来说,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家的平台。20世纪50年代,孵化器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发源于美国。 纵观美国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可总结为四个阶段:从1959年贝特维亚工业中心诞生开始到80年代初为初期阶段;80年代中后期,美国孵化器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90年代上半期,风险资本的触角伸入孵化器中,孵化器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至今,伴着创业孵化集团的出现,美国孵化器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 美国早期的孵化器主要集中在技术、轻工业和服务业,随着产业发展成熟,如今则遍及许多行业,诸如生态科技、清洁能源、陶瓷技术、互联网等等。 在美国,75%的孵化器都是非营利性的。但近年来营利型孵化器有逐步增多的趋势。但不论是何种性质的孵化器,能否胜出的关键点始终一致:是否能给入孵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孵化器行业起步较晚,是在借鉴美国、以色列等科技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上根据自身国情逐步发展壮大的。 本土崛起 1987年6月,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在武汉高新区正式成立,而这也是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 “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孵化器发展突飞猛进。 不仅规模是前20年的总和,其建设更是得到国家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税务等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社会基础进一步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国纳入火炬计划统计体系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896家(其中国家级346家),孵化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服务和管理人员队伍达1.5万余人,在孵企业56382家,其中留学生企业7677家,留学回国人员16184人。 中国孵化器的数量和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中国孵化器事业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初步完成全国区域布局。 专业孵化器按照创办主体和投资主体划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政府主办型;大学、科研院所主办型(学研型);企业主办型(产业型)以及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及投资机构多种投资主体共同投资建立的混合型。 而从发展阶段看,目前中国孵化器发展大致经历了探索阶段、兴起阶段、大力发展、新阶段四个阶段。 中国的企业孵化器大多以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单位方式运行,有着“准政府”的性质。也就是说,在企业孵化器发展初期,政府具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北京奥宇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小平告诉《科学新闻》,中国的孵化器发展是由国外借鉴而来,所以其发展初期也是吸收、学习国外成功的经验,包括其他兄弟单位的经验的过程。后期则随着逐步建设市级、国家级孵化器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 在北京市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处长陈晴眼中,孵化器应该具备一些基础条件或者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但是孵化器做的远远不是基础,因为在孵企业要求更多的是专业性的服务。 如此看来,优秀的孵化器除了应该具备孵化场地、公共设施、能提供孵化服务的专业化团队、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四个基本特征之外,还应拥有优秀的软件环境、投融资渠道、市场渠道,以及专业孵化和企业加速的能力。 一个成功的孵化器首先应该具备一流硬件建设,它使入孵企业能够付得起房租和租赁费。而有了硬件建设以后,还要打造一支国家级的、具有高级水平的顾问团队,密切地沟通政府关系,采取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即根据新的经济理论,实行市场导向,实施资本创新、货币资本推动。当然,最后不可或缺的是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的服务团队。 “相比专家而言,企业经营者提出的优秀孵化器应该具备的条件更加具体。除此之外,优秀孵化器还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孵化流程,只有流程科学化,才能提高孵化效率。”马小平补充说。 面向未来 尽管孵化器发展步伐飞快,依然无法掩盖它的诸多不尽人意。 科技部于2012年年末发布的《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孵化器发展规划”)就明确指出,当前中国孵化器的服务水平尚有以下环节的缺失:支持孵化器和创业企业的政策环境尚待健全;整体数量和质量尚难满足不断增长的科技创业需求等。 2007年,国家对孵化器财政税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效果并不如人意。有些政策难以落实,有些政策门槛太高,同时征管程序也相对复杂。 此外,从国家层面来看,对孵化器的专项资金支持并未完全落实,更多是来自地方层面的专项资金支持。目前,在火炬计划中能够为孵化器提供部分支持经费,而创新基金更多用来支持企业前期研发和后期产业化。 因此,对一些在孵化器中的草根和原始创业者而言,无论是来自政府还是天使投资,亦或风投公司等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凸显不足,社会资本的关注度依然很弱。 此外,尽管北京、上海、武汉等中心城市对孵化器愈发重视,但其他一些欠发达地区却依然未给予重视,不少高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依然走要素驱动为主导的老路。 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质量上,现有的孵化器依然不能满足创新创业的需求,也不能达到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 但这些“不尽人意”似乎无法构成我们给孵化器当头一棒的理由。 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积极探索,中关村的许多孵化模式在全国各地被快速模仿复制,成为我国孵化器发展的风向标,持续引领中国孵化器创新发展。 正如科技部火炬中心集群处处长张峰海所认为,未来的孵化器是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企业化的运营结构,网络化的服务体系,专业化的孵化联盟。 同样对孵化器的发展态度乐观的还有来自企业的人士。 “未来孵化器应该能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孵化器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可能会有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其中,投资更加多元化,多一些市场化运作,实现多方互利共赢。”谈及孵化器的未来,马小平踌躇满志。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3年第5期 研产牵手)
3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街名的前世今生
热度 1 huailu49 2013-5-3 10:41
北京有些街道胡同的古名听起来颇不雅,后来用谐音加以改正。如: 驴屎路--礼士路; 哑巴路--雅宝路; 王寡妇胡同--王广福胡同; 狗尾巴胡同--高义伯胡同; 猪尾巴胡同--志义伯胡同; 猴尾巴胡同--侯位胡同; 羊尾巴胡同--杨乙伯胡同; 烧饼胡同--寿屏胡同; 口袋胡同--阔带胡同; 裤子胡同--古直胡同; 罗圈胡同--乐泉胡同; 擀面杖胡同--联让胡同; 棺材胡同--光彩胡同; 鸡爪胡同--吉兆胡同。 -----选自高晓松的《晓说》
个人分类: 书斋夜话|2732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大楼”的前世今生
热度 2 zhangxiaoliang 2013-3-31 15:59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有一栋 建设于1959年的宿舍楼,三层,呈曲尺型,典型的筒子楼,南北走向有7间宿舍,1间厕所兼水房;东西走向21间宿舍,厕所、水房各1间。每间房约12平米,是为单身职工设计的宿舍。当然,许多单身职工逐渐成家,于是走道上陆续增加了蜂窝煤炉子、砧板等,做饭期间,整个楼道都弥漫着油烟和各式饭菜香味。这之前建设的宿舍都是二层小楼,一栋住4家8家不等,于是这栋三层楼便被冠以“新大楼之称,口口相传几十年。1992年为建设青年知识分子公寓(简称“青知楼 , 6 层, 都是套房,配有厨卫),新大楼东西走向部分被拆除,仅剩南北走向部分,新大楼成了半边楼。当时拆下来的空心水泥楼板,露出了钢筋和竹筋,竹筋就是毛竹剖成长条放在预制件中。记得在现场的聂德明(水生所当时的基建负责人)解释说:“大跃进年代嘛,敢想敢干,也为了节省钢筋。 我的好友 周易勇还写了篇《新大楼诔》,刊登在我主编的油印小报《文明新风》1992年第2期上,摘录部分:“新大楼曾做过办公室、实验室,即便作为寓所,其住户也各具特色,有研究生、单身职工,有新婚的伉俪,也有年轻的父母……于是新大楼就不能叫做研究生楼单身楼鸳鸯楼办公楼或临时接待站等等,在那急遽嬗递与变革的年代,它必须不断地乃至于是超负荷地转换,默默地包孕着科学的希望,它记述了一段纷纭繁富的历史,从而冶炼出一种坚韧、执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听说水生所的许多专家学者都或长或短地在新大楼住过,也许大部分水生所人都能在自己最难忘的记忆中找到新大楼的影子,就其精神而言,这种‘新’将会是永恒的…… 我在上个世纪70年代读小学、中学时曾随母亲在新大楼的二楼(东西走向)住过好几年,孩子们的嬉闹 和友谊、长辈们的交流和互助 ,没住过筒子楼的人是难以体会的。一位阿姨借给我看溥仪《我的前半生》,影响到我至今读书偏爱文史;一位叔叔成为了我学习篆刻的 启蒙老师,连他心爱的刻刀也送给了我…… 80 年代我也进入水生所工作,1987年结婚,新房就在新大楼的一楼(南北走向)。自忖不能与曾经在新大楼住过的专家学者相比,但也的确如周易勇文章中所说的“ 能在自己最难忘的记忆中找到新大楼的影子。 近日,为建设新的科研楼,半边楼和青知楼都被拆除。我特意去拍摄了图片,也算是留念吧。 1992 年曾播出过 22 集电视剧《半边楼》,其中主题曲张藜作词,刘欢演唱。我至今会唱:拆了一半的半边楼,还有一半没拆到头。拆掉的是腐朽啊,留下的是陈旧。涌动的是翘望,燃烧的是祈求。啊,拆不掉旧的换不来新,旧不走新的又何求……写这篇博文时,刘欢那熟悉的歌声在我心中回响。
个人分类: 科研院所史料|3342 次阅读|2 个评论
“铁老大”的前世今生
热度 1 liruzi 2013-3-11 22:03
“铁老大”的前世今生
位于北京复兴路的铁道部大门这两天突然热闹了许多,不少铁路职工在写有“铁道部”三个大字的牌匾前照相留念。他们知道,这个挂了60多年的牌子不久就会消失,变成“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 1949年1月, 中共决定组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简称军委铁道部)”, 配合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1949年10月中共建国后,军委铁道部改为中央政府铁道部。 1952年,铁道部建成其成立后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1966年文革,铁路系统受到冲击, 1967年5月,中共决定对铁道部实施军事管制,但直到1972年,铁路事故连年递增的局面才得到扭转。 1970年7月,铁道部第一次被撤销。高层决定将铁道部、交通部以及邮电部的邮政部分合并到交通部。目的 精兵简政、提高效率。 1975年,重新上台的邓小平对铁路系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重新恢复了铁道部。 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国铁路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1984年1月,高层下令撤销铁道兵兵种,将铁道兵部队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铁道部从此将全国铁路设计、修建、维护和运营权力全部收归囊中,铁路职工最多时高达320万人,成为名符其实的“铁老大” 1990年代后,各界要求打破铁路垄断、引入民营资本的呼声逐渐高涨,高层也几度试图对铁道部进行分拆,实现政企分开,但一直担心改革幅度过大可能影响铁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结果几次都让铁道部逃过了被撤销的命运。改革屡屡难产。 2011年2月,前部长刘志军案发,7月21日, 甬温线动车事故。 铁道部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2013年3月10日,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 铁路要实行政企分开,其中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被并入交通运输部。同时 组建国家铁路局,负责铁道部其他行政职责,这个机构同样由交通运输部管理。
个人分类: |3489 次阅读|2 个评论
BPM的前世今生(1)
zlhua 2013-2-22 21:48
导入任何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采纳任何一种新的信息技术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个理论或技术是谁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具体他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这么解决,有没有其它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企业是否也存在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 只有多问几个为什么,企业才能真正理解这些新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才能更好地让这些新的模式和技术在企业扎根,认识BPM也不例外。 到底什么是BPM,它到底有什么用?呵呵,这是可能是所有初次接触BPM概念的人都想了解的。简单来说,BPM全称是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中文通常翻译为业务流程管理。它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代表了一种以流程为导向的商业管理模式,早期主要倡导者是Michael . Hammer,他于1990年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 ,Obliterate”(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重头再来)的文章中发表了这样的一个观点:“We Should "Reengineer"our businesses:use the power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onlogy to radically redesign our Business Processes in order to achieve dramatic improvements in the performance”(我们要采用工程设计方法再造我们的商业:用现代信息技术去重新设计我们的商业流程,以取得企业绩效的显著提升)。呵呵,我认为,上述观点其实很好地体现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的初衷:要取得企业绩效的显著提升,必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工程设计的方法去重新设计商业流程。 迈克尔.哈默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呢?我们必须简单了解一下迈克尔.哈默的个人经历。迈克尔.哈默生于1948年,1964年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 ofTechnology,MIT)数学专业,本科毕业后,由于对计算机科技的强烈兴趣,他报考了本校的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然后继续深造,直至取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相比同事们对计算机技术的研究热情,他对计算机应用更感兴趣,他想了解他们一直在热衷研究的这个机器到底在商业世界里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价值,正是源于这个想法,他于1982年辞职。值得一提的是,他进入商业世界的时候,正值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正处于第二次衰落期,那时很多企业都不景气,就算是那些喜欢标榜自己自动化程度很高的企业,在哈默眼中也只不过是利用计算机来做做装饰,充充门面,而非真正富有创造性的利用计算机为客户创造更多附加价值。不过还好,当日本汽车大量进入美国市场,对美国汽车工业产生巨大冲击后,以福特汽车北美分公司开始有了不一样的举动,他们在其财务状况处于崩溃的边缘时,大胆凭借实践经验和对未来世界的洞察力,敢于打破常规,重新思考,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技术支持革新举措,最终使其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功,完全超出了原有最大胆的预测。面对这样的企业,哈默感到热血沸腾,他开始研究这种全新的工作方式,于是,他尝试从这些公司的实践经验中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结合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期望总结出了一套可以更好增强企业商业竞争力的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后来被称为“Reengineering”的商业流程再造法。当然,业务流程管理不仅仅是指“Reengineering”,它还包括“改善”“ARIS”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有一些共同特点,那就是以终为始,关注客户价值,关注过程管理,期望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综合管理和提升企业绩效。
个人分类: 业务流程管理|33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蛋白质折叠研究进展信息分析报告
xupeiyang 2012-11-26 11:14
Science回顾: 50年谜题前世今生 在11月23日《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中,美国纽约州立石溪大学的研究人员回顾了“蛋白质折叠”这一50年谜题所取得的进展。石溪大学Louis和Beatrice Laufer物理和定量生物学中心的Ken Dill和Justin MacCallum描述了科研人员团体是如何应对那时没有明显回报、非常基础科学性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性问题的。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2-11/20121124131559292.htm 信息分析平台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AnneOTate_summarize.cgi 检索策略 ("proteins" OR "proteins" ) AND fold 信息分析结果 Topics 研究主题分布 Frq文献量 1 Amino Acid Sequence 1091 2 Models, Molecular 986 3 Cells, Cultured 849 4 RNA, Messenger 836 5 Cell Line 770 6 Protein Binding 759 7 Cell Line, Tumor 740 8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716 9 Protein Structure, Tertiary 681 10 Bacterial Proteins 659 11 Mutation 628 12 Recombinant Proteins 579 13 Signal Transduction 568 14 Protein Conformation 548 15 Mice, Inbred C57BL 512 16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506 17 Cell Proliferation 494 18 Crystallography, X-Ray 493 19 Blotting, Western 489 20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489 Important words 文献中重要词汇分布 Frq 1 gt 2391 2 fold 7614 3 2-fold 2530 4 5-fold 2535 5 knockdown 439 6 qrt 221 7 sirna 432 8 3-fold 1941 9 microrna 196 10 qpcr 177 11 mirna 168 12 4-fold 1591 13 wiley 376 14 expression 8924 15 10-fold 1710 16 copyright 433 17 6-fold 1129 18 proteomic 683 19 7-fold 976 20 8-fold 963 Author 作者分布 frq 1 Wang Y 210 2 Zhang Y 199 3 Li Y 157 4 Wang X 148 5 Wang J 146 6 Zhang J 141 7 Wang L 137 8 Li J 129 9 Zhang X 125 10 Liu Y 124 11 Zhang H 117 12 Chen J 115 13 Li X 108 14 Zhang L 105 15 Chen Y 101 16 Chen X 93 17 Wang H 91 18 Liu J 89 19 Li L 88 20 Zhang Z 86 Affiliations 研究机构 国家地区 frq 1 USA 4953 2 China 1093 3 Germany 1031 4 Japan 985 5 Canada 655 6 United States 629 7 UK 559 8 Department of Medicine 483 9 France 477 10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464 11 India 447 12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440 13 New York 424 14 Australia 414 15 Italy 406 16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379 17 Boston 363 18 Spain 359 1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345 20 Taiwan 310 Journals 期刊分布 frq 1 PLoS One 1024 2 J Biol Chem 936 3 Biochemistry 434 4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420 5 J Mol Biol 324 6 J Virol 244 7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28 8 Biochim Biophys Acta 189 9 J Med Chem 174 10 FASEB J 165 11 Blood 164 12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59 13 Nucleic Acids Res 157 14 J Immunol 155 15 J Am Chem Soc 145 16 Vaccine 140 17 Drug Metab Dispos 138 18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36 19 J Bacteriol 136 20 J Proteome Res 130 Years 年代分布 1 2013 x 2 201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 201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4 2010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5 2009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6 2008 x 7 2004 x 8 2001 x 9 1990 x Topics 文献聚类 Frq Most recent articles 14951 1 Amino Acid Sequence 1091 2 Models, Molecular 986 3 Cells, Cultured 849 4 RNA, Messenger 836 5 Cell Line 770 6 Protein Binding 759 7 Cell Line, Tumor 740 8 Bacterial Proteins 659 9 Mutation 628 10 Recombinant Proteins 579 11 Mice, Inbred C57BL 512 12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489 13 Rats, Sprague-Dawley 437 14 Young Adult 365 15 Biological Markers 296 Not indexed by topic 9 Miscellaneous 3466 参考文献: • PNAS:解析 蛋白质折叠 机制 • Cell揭示神秘的 蛋白质折叠 世界 • 糖尿病研究重大突破:捕捉 蛋白质折叠 瞬间 • 一种用于检测 蛋白质折叠 的新色彩标记方法 • 蛋白质折叠 的速度极限 • 蛋白质折叠 过程全纪录 • 蛋白质折叠 同归殊途 • 研究发现 蛋白质折叠 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 Folding@Home: 蛋白质折叠 家中做 • 阿尔茨海默氏症可能由 蛋白质折叠 错误导致 • 条条大路通罗马: 蛋白质折叠 不止一种途径 • 美科学家开发出 蛋白质折叠 模拟软件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航空燃料的前世今生
热度 6 fpe 2012-10-14 05:02
航空燃料的前世今生
航空燃料的变迁 最近在教《火灾动力学原理》中的燃料安全性,顺道温习了一下美国航空燃料的安全性(主要是闪点),把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就是一篇科普短文。 当石油被从宾州的地下开挖出来,最早的用途是什么?药。美国的“老中医”们,看中了石油的忽悠功能,所以最早石油是灌瓶被人当可乐喝的。不过很快,石油的燃料功能被发现,于是石油最早的功能之一是照明。当时最常见的蜡烛是鲸脂,大约 5 美元一磅,而石油中提炼的煤油,只需要 8 美分一磅,于是美孚牌煤油,畅销全球。 图1. 煤油的最早用途:照明。 那么,石油中那些轻烃成分到哪里去了?在汽车工业被发明之前,汽油是被倒入大海,因为汽油太危险,让人担心保存的安全性。所以,汽车工业被发明,是替石油工业的下脚料汽油,找到一项应用领域而已。不过,随着电灯的普及,畅销了一个世纪的煤油作为照明用油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所幸的是,航空工业开始使用煤油,于是石油工业又高兴了。 早期的航空工业使用汽油内燃机,怀特弟兄之所以能够发明飞机,取决于他们的两项英明决定:第一,增加机翼的灵活性,改进了飞机的可操作性;第二,采纳了当时先进的内燃机,改烧汽油。后者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在当时,蒸汽机和内燃机竞争,内燃机胜出颇为偶然。 喷气发动机是在二战中被英国和德国分别研制的。据说,当时采纳煤油作航空燃料,是为了避免与军方竞争汽油,后者是军需品,受到严格的管控。不过,比较专业的看法是,汽油中的添加剂(抗爆剂)含铅,后者对喷气发动机的部件有害,而柴油又不能抗冻,所以不得不选用不需要抗爆但较为抗冻的煤油。 通常 选用一种燃料,有三种考量,第一是经济性或可用性( Availability ),你当然不会希望 100 吨原油只提炼出一千克汽油,你也不希望由于油箱开放,因为挥发损失大量的燃油;第二是地域的适应性,主要担心北方低温下的抗冻性能,你当然不会希望燃料冻结在油箱里;第三,是燃料的安全性,你肯定不希望燃料输运过程中动不动失火,也不希望坠机之后立即爆炸,飞行员损失惨重。燃料的安全性对环境温度很敏感,环境温度超过闪点,就需要采取绝对控制点火源的措施(比如防静电的鞋子衣物等),以防燃料爆炸。上述考量,一旦定型,就不会再随意改动了,毕竟炼油厂的调节和输运环节的考量很多,改动一次,需要更新所有的安全手册,颇为劳民伤财。 首先推出的航空煤油是 JP-1 ,闪点 110F ( 44C ),冰点 -76F ,与汽油持平。由于过高的抗冻指标,导致 JP-1 的原油提炼提取率只有区区 3% 。对此,陆军提出 JP-2 ,不过其粘性不合理(对输送燃料的燃料泵要求高),而且在 20 到 80 华氏度范围内的油箱上层空间的混合气体在可燃的范围内(意味着一粒火星或弹药可以引爆油箱)。所以 JP-2 从未投入正式的使用。 1946 年, NACA ( NASA 的前身)推出两种燃料 Fuel A 和 Fuel B ,前者是航空汽油和煤油的混合物,但石油提取率约为 48% ,后者是 100F 闪点的煤油,提取率只有 13% 。前者被命名为 JP-3 ,不过其蒸气压过高( 7psi ),意味着飞机位于高空时,挥发分的损失大。因为飞机需要在不同高度,不同气压的范围内工作,所以飞机的油箱是不能密封的,否则有可能抽不出燃料。不能密封的油箱就有一部分油气混合空间存在,带来爆炸的风险,所以对燃料的闪点非常挑剔。而且飞机一旦升高,环境气压降低, JP-3 开始沸腾冒泡,造成大量的燃料挥发损失。最终决定,降低 JP-3 的蒸汽压力到 3Psi ,从而降低高空的挥发损失。这种宽挥发分( WIDE-CUT ,可以增加石油提取率)的燃料,就是 JP-4 。在 1951 年时,一桶原油可以提取 60% 的 JP-3 ,和 40% 的 JP-4 。 所以早期燃料选择是基于经济性,原油提取率越高越好,挥发损失越低越好,冰点越低越好。 美国海军最早使用航空汽油作燃料,很快意识到汽油中的铅对发动机有害,于是采取了折中意见,使用汽油与煤油的混合物,但闪点提高到 140F ,这是基于船上安全性的考量,因为船只的使用范围广,从两级到赤道,需要考虑环境温度变化对燃料安全性的影响。 为了扩大 JP-5 的提取率, JP-5 的抗冰点只有 -50F 。对于水面弹射的飞机是足够的,因为这些飞机的滞空时间短(燃料来不及结冰就烧光了),而且大洋的蓄热性强大,环境温度不会很低,因此没有陆上基地常见的极端低温。 当超音速飞机时代来临之后,又推出了 JP-6 ,与 JP-5 一样的煤油燃料,但冰点很低,并改进了燃料稳定性。 JP-6 的蒸汽压只有 0.5psi ,因此高空挥发份损失更小。不过, JP-6 的提取率只有 JP-4 的 30% ,所以当 XB-70 项目终止之时, JP-6 的研究也终止了。 超高空间谍飞机 SR-71 的推出(马赫数大于 3 ,超高空飞行),导致了特种燃料的研制。 JP-7 是一种煤油,蒸气压很低,优异的热氧化稳定性,并高热值。这项要求把 JP-7 限制在 Paraffins (烷烃),芳烃只有 3% 以下,导致冰点只有 -46F 。不过对于超音速飞行的 SR-71 来说,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气体分子的高速撞击导致气动加热很严重,所以油箱抗冻对于超音速飞机来说,不是一个问题。 越南战场的空战经验表明,空军的高挥发性的 JP-4 和海军的煤油型 JP-5 相比,带来更多的战场损失。坠机后的 JP-4 飞机发生火灾的概率接近 100% ,大大高于使用 JP-5 或商用 Jet A 燃料的飞机。 而且,煤油的闪点高,所以地面操作的事故率也大大低于闪点低的 JP-4 。于是,空军推出了一种高闪点的煤油型燃料 JP-8 (类似于商用煤油 Jet A-1 )。全面的转换开始于 1979 年,到 1994 年结束。 所以,美国军方中期的燃料选择是基于安全性,闪点越高越安全。 图2. 航空燃料之变迁 由于燃料预热有提高燃烧温度,增加发动机出力的好处。可是,燃料在高温下开始不稳定,加速分解成含碳物质。燃料中溶解的氧气也可是发生反应,加速燃料的炭化。 这些炭化物质沉淀在发动机燃烧室的表面,对喷嘴、阀门和燃料控制元件带来损害。所以,燃料系统的设计者,通常把燃料的预热温度限制在 325F 以下,带来较低的维护成本。超高速飞机需要特殊燃料,更换燃料对整个队伍来说不是便宜的选择。所以,美国军方最新的研究是推出 JP8+100 ,这不是新燃料,而是 JP8 加上抗氧化、提高燃料稳定性的添加剂,这样燃料的入口温度就可以从原来的 325F 提高到希望的 425F 。这种微量的添加剂,可以换来增加发动机出力的效果。 所以,美国军方长期的燃料选择是基于性能和出力,燃料越稳定越好,添加剂越便宜越好。 顺便说一下,俄国国土靠北,对极端低温的担心要高于美国,因此俄国航空燃料最常见的 TS-1 ,只有闪点 28C ( 82.4F ),大大低于商用航空燃料的 38C ( 100F )(见图3),所以俄国燃料的安全规范、运输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而且,坠机以后必然大火,坠机的生存率不高,这是燃料本质所决定的,与管理手段没有什么关联。 图3. 美俄燃料安全性之比较
个人分类: 特种消防|1012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如果有前世今生,如果有因果报应
duke01361 2012-10-8 22:10
如果有前世今生,如果有因果报应 那么我一定会相信,我的“前世”必然犯了不小的过错,所以在“今生”才需要如此“伤别离”! 如果这全是“因果报应”的必然,那么我只能忍受这种别离的苦痛,并真诚地祈求造物主的宽恕! 与此同时,我现在不得不坦白,我已经深深懂得了那“前世之我”所犯过错过对造物主的伤害会有多么严重!以至于"今世”的“我”是如此多愁善感! 自古伤别离,多情应笑我,已生华发! 写在“离别”之际! 2012年10月09日
个人分类: Life a Bit|3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钓鱼岛的前世今生
lzxun123 2012-9-16 22:17
美国当年为何将钓鱼岛“施政权”给日本 来源: 金羊网 (广州) 内容提要:文章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的“美国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二战后美国的日本政策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美国政府通过托管琉球与“第 27 号令”将中国钓鱼岛纳入其托管之下。 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又将钓鱼岛的“施政权”作为冲绳的一部分“归还”给日本,为中日钓鱼岛争端打下“楔子”。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上由“模糊中立”到当今小布什政府的“小心介入”,反映了美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立场上的变化。 本文摘自《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5 年第 4 期作者:郭永虎原题为: 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的历史考察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讲师。长春 130012 )   二战后,出于冷战和国家利益的考虑,美国政府在制定对日政策的过程中单方面与日本签订的条约或协定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日本图谋钓鱼岛主权时常常援引这些所谓“依据”。冷战结束至今,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随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发生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日本攫取钓鱼岛的野心,来自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值得关注。钓鱼岛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钓鱼岛问题的著述颇丰。①学者们多从历史、地理和国际法的角度研究该问题,而从美国对外政策的视角来探讨美国与钓鱼岛问题关系的论著则显得薄弱。基于此,本文以原始文献和史实为基础,试图就美国与钓鱼岛争端的缘起、发展及美国未来影响和介入该问题的诸种因素进行分析。   钓鱼岛诸岛(以下简称钓鱼岛)属于台湾岛的天然附属岛屿,并不属于琉球群岛(美国称作“ RyukyuIslands ”,日本称为“冲绳群岛”)。美国在二战后托管琉球群岛的过程中单方面炮制了所谓“琉球地理分界线”,将钓鱼岛纳入其管辖范围内。美国在归还冲绳时,实际默认了上述分界线。    一、美国托管琉球与“第 27 号令”:二战后美国将中国钓鱼岛划入其琉球托管范围   在 1945 年的亚洲太平洋战场,日本战败已成定局。 1945 年 4 月,美军攻占琉球群岛。 5 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将包括琉球群岛在内的北纬 30 度以南诸岛从对日占领区划出,置于美军直接控制之下。不久,美驻琉军政府颁布第一号公告,其中第二条规定,日本帝国政府停止在琉球群岛行使一切权利。②   冷战开始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琉球群岛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此时的琉球群岛作为美国西太平洋攻击力量的中心,已成为美国远东战略防线(阿留申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岛屿链)中的关键环节。当时美军在冲绳建有 120 多处军事基地,包括中程导弹基地、早期防空雷达警报网、远程通讯网、海军快速中继通讯网及“美国之音”的主要中继局等。美国军方认为,以美国在冲绳的空军力量为核心,辅之以海军力量,完全有能力阻止从东北亚或东亚中心港口出发的陆、海两栖部队。美国的战略防线不是美国的西海岸,而是亚洲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应该将在菲律宾的防卫据点向北延伸,构筑起从马尼拉到日本、夏威夷直到阿留申群岛的一条 U 型防线。其中,空军的战略轰炸能力仍是核心,冲绳作为空军基地具有重要地位。③   基于上述考虑,美国在制定对日政策时,既没有将琉球归还中国,也没有按照美国国务院的主张将“非军事化后的琉球归还日本”,而是将“琉球、小笠原群岛、原日本托管统治的各岛屿、太平洋中部所有岛屿全部置于美国排他性的战略托管之下”。④ 1946 年 1 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更加明确地提出,“北纬 31 度以南、九州至台湾之间的所有岛屿,全部作为战略区域实行托管统治”。⑤ 1946 年 11 月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将琉球、小笠原群岛、原日本托管统治区域置于美国的战略托管之下,并且将此方案向联合国提出。 1947 年 4 月 2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的提案。 1947 年 9 月 23 日,当时代表中国民意咨询机构的国民参政会曾反对把琉球归属日本,要求在对日和约中规定琉球应交我国托管。同年 10 月 18 日,行政院长张群出席国民参政会会议时,也提出“琉球群岛与我国关系特殊,应该归还我国”。但美国拒绝了中国对琉球统治权的要求。美方表示,琉球应纳入其战略托管网内,因为美国认为此乃其在西太平洋之一种任务,中国要求获得琉球,并不为美国同情。⑥    1948 年 10 月 26 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了 NSC13 / 2 文件。其中文件的第 5 条规定,从遏制苏联的战略出发,美国“应以最佳方式使国际社会承认美国在北纬 29 度以南的琉球群岛、南鸟岛、孀妇岩以南的南方诸岛长期的战略控制权”。⑦为了使美国的上述战略意图获得日本的认可, 1951 年,美、英等国背着中国,与日本政府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和约第三条中规定:日本同意美国将北纬 29 度以南之西南群岛包括琉球群岛及大东群岛、孀妇岩以南之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及硫磺列岛,及冲之鸟岛、南鸟岛,置于美国托管制度之下,并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美国有权对此岛屿之领土及居民包括岛屿领水,行使一切行政、立法及管辖权利。美国认为自此对琉球取得行政权。⑧美国代表在签约前还解释第三条是承认日本对琉球有“剩余主权”。显然,美国是以“托管”为名独占琉球群岛等战略要地,并且在主权问题上偏袒日本。但是,从《旧金山对日和约》上述条款内容来看,美国所托管的琉球并不包括钓鱼岛。   美国对中国钓鱼岛的非法侵犯源于 1953 年 12 月 25 日美国陆军少将大卫。奥格登( DavidA.D.Ogden )代表美国琉球民政府发布的“第 27 号令”,即关于“琉球列岛地理界线”的布告。该布告称,“根据 1951 年 9 月 8 日签署的对日和约”,有必要重新指定琉球列岛的地理界线,其中第一条规定:将当时美国琉球民政府管辖的区域指定为,“包括(北纬 28 度、东经 124 度 40 分,北纬 24 度、东经 122 度,北纬 24 度、东经 133 度,北纬 27 度、东经 131 度 50 分,北纬 27 度、东经 128 度 18 分,北纬 28 度、东经 128 度 18 分各点连线的区域内各岛、小岛、环形礁、岩礁及领海”。⑨而中国钓鱼岛的地理位置在北纬 25 度至北纬 26 度,东经 121 度 30 分至东经 126 度四线之间,恰位于该范围内。这样,美国琉球民政府的“第 27 号令”就将中国钓鱼岛非法化入美国琉球托管区域。这个区域的划定,是美国琉球当局单方面对钓鱼岛列屿的非法侵占,构成了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即便如此,当时日本政府也是履行了美日《旧金山和约》中的放弃条款的。在 1961 年 4 月 4 日由日本建设省国土地理院第 8 期第 8 号承认济(即批准书)批准出版的日本九州地方地理志的地图中,就只标注有日本南西诸岛,而根本没有所谓的“尖阁列岛”(即中国钓鱼岛)。甚至到 1971 年,在日本出版的儿童百科全书中的日本地图上,同样也没有把所谓“尖阁列岛”列入日本版图。因此,日本政府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以上述“第 27 号令”为由对钓鱼岛提出主权要求的依据是不成立的。    二、美国归还冲绳与中日钓鱼岛争端    1969 年 1 月,尼克松执政,美国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已相当严峻。美军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实力,迫使尼克松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做出巨大修改。 1969 年 7 月,尼克松在关岛发表了著名的“关岛演说”(即所谓尼克松主义),正式明确美国将集中力量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对付苏联,而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实行战略收缩,进而要求日本和亚太地区诸盟国“自己承担起责任来”。⑩由于要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美国更需要日本在亚洲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日美安全体制中承担主要的角色。因此,尼克松上台后第一个行动,就是宣布他要成立一个委员会来专门研究将冲绳归还日本的问题。 1969 年 11 月,尼克松同访美的日本首相佐藤就日美安全条约期满问题和归还冲绳问题举行了会谈,并于 11 月 22 日发表日美联合声明。声明约定,美国将在不损害日美安全条约和日本政府政策的前提下将冲绳交还给日本。   在美国与日本交涉冲绳的前后, 1968 年 10 月,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 ECAFE )对东海海域进行了海底资源调查,认为钓鱼岛可能储藏着巨大的海底油田。日本立即对这个地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单方面采取了行动。 1970 年 8 月 31 日,在美国监督下的琉球政府立法院起草了《关于申请尖阁列岛领土防卫的决定》。这是在钓鱼群岛主权斗争中,日本方面首次公开主张对该群岛拥有主权。在立法院决议的影响下,琉球政府于同年 9 月 10 日发表了《关于尖阁列岛主权及大陆架资源开发权的主张》的声明,进而在 17 日又发表了《关于尖阁列岛主权》的声明。琉球政府在第二个声明中系统阐述了主张对这个列岛拥有主权的根据。该声明首先讲到,根据 1953 年 12 月 25 日发布的琉球列岛美国政府第 27 号布告,“尖阁列岛”被包括在美国政府及琉球政府的管辖区域内。( 11 )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的纷争由此肇端。    1971 年 6 月 17 日,经过近两年的艰苦谈判,日、美签署归还冲绳协议(《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议》)。归还冲绳协议的签字仪式分别在东京和华盛顿举行。协议由前言和九项条款组成,其内容之一为,自条约生效之日起,美国将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的一切权利移交给日本。( 12 )美国以日本拥有“施政权”为由,把联合国交付美国托管之琉球行政权交予日本管理。同时,美国还错误地将原属中国领土的钓鱼岛也包括在琉球群岛管辖区域内。这说明,美国在归还冲绳时实际上默认了 1953 年美国琉球民政府发布的第 27 号令——“琉球列岛地理界线”所规定的“施政”范围。   美国与日本在所谓归还冲绳的协议中把中国领土钓鱼岛等岛屿划在“归还”范围内,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1971 年 12 月 3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而不属于琉球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冲绳,美国政府片面宣布对这些岛屿拥有所谓“施政权”,这本身就是非法的。( 13 )美国将中国领土钓鱼岛的“施政权”作为冲绳的一部分“归还”日本对中日钓鱼岛问题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日本政府据此主张该岛属于冲绳县的一部分,并将钓鱼岛及其周围海域划入日本自卫队的“防空识别圈”内。于是,日本强占中国钓鱼岛的扩张主义行径变本加厉,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便由此引发出来。应当指出,美日之间的所谓协议是非法的、无效的。因为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是中、日之间的问题,没有中国的参与和同意,日本与任何第三方就此问题所作的安排都是无效的,并对中国没有约束力。   针对日本侵占钓鱼岛的非法行径, 1970 年 9 月 10 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偏袒日本的声明:“依据对日和约,美国对‘南西诸岛’有行政权……约中所用之名词含有包括尖阁群岛当作一部分管理之意,但认为对琉球之剩余主权仍属日本。由于 1969 年 11 月关于此等岛屿主权之不同主张,我方认为应由涉及争执的国家解决之。”( 14 )同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劳夫斯基在针对钓鱼岛所有权的答辩中指出:“根据《对日和约》,美国对‘西南诸岛’拥有施政权。西南诸岛包括‘尖阁诸岛’。根据该条约,美国政府认为对作为琉球列岛一部分的‘尖阁诸岛’拥有施政权,这意味着日本拥有对琉球列岛的潜在主权。美国政府决定于 1972 年将琉球列岛的主权归还日本。至于‘尖阁列岛’,美国则将把它的施政权归还给日本,但美国认为,施政权和主权是两回事。如果在主权问题上产生分歧,应由当事者协商解决。”( 15 )可见,美国自己也承认,施政权不等于主权,美国政府把钓鱼岛的施政权归还给日本,并不等于日本拥有对钓鱼岛的主权。   美国将钓鱼岛的“施政权”私下擅自交给日本,这一无视中国主权的行为激起中国政府和全球华人的极大愤慨。 1971 年 12 月 31 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坚决反对日美勾结将中国领土钓鱼岛列入“归还区域”,指出这是完全非法的。( 16 )从 1971 年元月起,首先是美国华人留学生集合 2500 多人,在联合国总部前举行“保钓”示威,并迅速波及全球各地,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全球华人“保钓运动”。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得不于 1971 年 10 月表示:“美国认为,把原从日本取得的对这些岛屿的行政权归还给日本,毫不损害有关主权的主张。美国既不能给日本增加在它们将这些岛屿行政权移交给我们之前所拥有的法律权利,也不能因为归还给日本行政权而削弱其它要求者的权利……对此等岛屿的任何争议的要求均为当事者所应彼此解决的事项。”( 17 )美国东亚及太平洋事务法律顾问执行助理罗伯特。斯塔尔也明确表示,美国“把从日本取得的对该群岛的管辖权交还日本,决不会造成对任何潜在的领土主张的歧视”,“对群岛的任何冲突性的要求,需要牵涉此问题的各方谈判共同解决”。( 18 )    三、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立场的新变化   冷战结束后,克林顿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基本保持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美国国务院所声明的“中立”姿态,一直坚持美日安保条约的范围不包括钓鱼岛。 1996 年 9 月 11 日,美国政府发言人伯恩斯发表声明:“美国既不承认也不支持任何国家对钓鱼列岛的主权主张。”( 19 )同年,美国政府的驻日大使蒙戴尔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日美安全条约中没有强制美军介入钓鱼岛纠纷”。 10 月 30 日他仍表示:“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不适用于尖阁群岛”。( 20 )而“美国的上述立场也对日本防卫厅和自卫队的立场产生冲击”。( 21 ) 美国总统小布什上台以来,对钓鱼岛问题的态度与此前政府有所不同,尤其是 1996 年《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的发表和 1997 年《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制定以后,日本要求将防卫承诺扩大到钓鱼岛,日本试图把美国拉入到钓鱼岛问题中来,并把这一点当作检验美国防卫承诺的“试金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至少在口头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2001 年 12 月 12 日美国助理国务卿福特表示:“钓鱼岛一旦受到攻击,美国有可能对日本提供支持”。“美日关系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是与日本有关的纠纷,美国多少会插手进去”。“在考虑美国的对亚洲政策时,没有什么比对日政策更重要的了”,“这不仅是个关系深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涉及美国的国家利益”。( 22 ) 2004 年 2 月 2 日,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在访问日本时表示:“施政权所涉及的范围都适用于安保条约,在美日安全条约中,日本施政下的领域一旦受到攻击,那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攻击。”( 23 )阿米蒂奇的讲话表明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阿米蒂奇此前只是笼统地称日本一旦受到攻击美国一定会出面支援,而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则将这一讲话予以诠释,具体细化到钓鱼岛问题。 2004 年 2 月 5 日,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宣称:“在日美安保条约中,美国曾承诺对日本予以保护。尖阁列岛(即中国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保护日本当中也包括保护尖阁列岛(即中国钓鱼岛)。”随后, 2004 年 3 月 23 日,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艾利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尖阁群岛。”( 24 )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立场上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二:其一,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加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由于美国在东亚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需要日本的合作,日本便把美国在钓鱼岛问题支持日本与日本参加导弹防御系统挂钩。为了在与中国的钓鱼岛主权争端中获得更多筹码,日本迫切希望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予以更深的介入,以便借助日美安保框架为日争取更多“私利”,包括欲将钓鱼岛争端塞入日、美对华遏制的大框架下。这促使美国在对钓鱼岛的态度上向偏袒日本的方向转变。其二,近年来,受“对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冷战思维的影响,美国的亚太战略思想中,围绕中国的地理位置,一直有一条“安全弧”。美国试图通过该“安全弧”遏制中国的崛起并保护其“盟友”(包括日本)。因此,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中做出偏袒日本的立场就不难理解了。    结论   纵观钓鱼岛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中日钓鱼岛争端的产生、变化、未来发展趋势始终与“美国因素”密切相关。美国也成为影响钓鱼岛问题重要的外部力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美国单方面与日本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协定为后来的中日钓鱼岛争端埋下了伏笔。从这一意义上看,美国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始作俑者之一。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日归还冲绳的协议中,美国又单方面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冲绳的所谓“施政权”授予日本,更成为引发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直接原因之一。   其次,冷战结束后,未来围绕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的“美国因素”日渐突出。在钓鱼岛主权立场上,美国政府在看似中立的态度下竭力淡化和模糊中国对钓鱼岛所享有主权的事实,使得钓鱼岛问题日益复杂化。尤其是小布什执政以来,美国政府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逐渐放弃此前的“模糊中立”的立场,转而积极地“小心介入”。近一两年来美国高官在钓鱼岛问题上发表的一系列声明反映了美国立场的这种变化。   最后,“美国因素”的介入将成为未来影响中日钓鱼岛争端解决一个重要变量。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本应当由中、日两国自己解决,而现实的情况是,“美国因素”已经渗入其中。美国深谙钓鱼岛对中、日两国的价值,其主权的继续悬置,既可以防止中、日两国走得太近,又可以让美国处于随时介入的有利地位。   美国介入钓鱼岛问题作为美、日联手遏制中国的一种战略尝试,一方面将助长日本阴谋攫取钓鱼岛的野心,对中日关系以至亚太地区的稳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美国因素”的介入对于中日钓鱼岛争端未来的解决,也会增加一定的难度。但应当指出的是,美国关于钓鱼岛问题对日本的承诺是有一定限度的。   美国虽期待通过与日军事合作实现其亚洲战略的目标,但还是希望在这个敏感问题上留有适当的余地。因为,在遏制中国的战略上,既然已经有了日美同盟这一基本框架,美国如果又在钓鱼岛问题上介入得过深,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强烈反对,进而造成美中关系的紧张局势。所以,从近期看,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不会走得太远。(本文注释按惯例隐去)
个人分类: 博览|2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钓鱼岛的前世今生
Bobby 2012-9-16 07:20
钓鱼岛属于中国的 9 个历史铁证(高清组图) _ 凤凰卫视惊爆:钓鱼岛究竟到底是从谁手里丢了的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高瞻远瞩 追求创新之路
wyc 2012-8-16 16:30
国家创新体系的前世今生 已有 24 次阅读 2012-8-16 15:28 | 系统分类: 博客新闻 | 关键词:创新 的 前世今生 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崛起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作为战败国的日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国民财富的 45%以上被耗费和破坏掉。1946年,日本的主要生产指标均大大低于战前水平,工业技术水平比美国落后了30年,劳动生产率比英、法等国也低得多。 然而,仅仅20余年后,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被西方学者认为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研究缘起 日本“奇迹”般地崛起,引起了英国著名学者费里曼(Freeman)的关注。 1987年,费里曼在考察日本时发现,日本的技术创新不是来自科班的研究开发,而是来自生产部门的工程师、车间里的技术工人。 这种创新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更令费里曼感到大有收获的是,他通过调查发现,日本通产省也在技术追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日本政府从一个长远的、动态的视野出发,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正是这种创新体系,使日本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国家的经济便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一跃成为工业化大国。 基于此,费里曼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即“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 此后,学者开始倾向于强调创新是一个系统,是各种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在这期间,伦德沃尔(Lundvall)、纳尔逊(Nelson)等众多国外学者相继发表了有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研究成果。 近年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开始以国家创新体系为分析框架,力图通过一系列指标来分析创新各要素在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方面的互相作用与效率。后来,学者们提出了不同模式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如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动态国家创新体系和以美国为代表的“短视型”国家创新体系。 其他的分类方式包括,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协同市场经济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自主市场经济,前者注重于在已有技术之上的高质量渐进创新,后者注重于新技术上的突破性创新。也就是说,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创新类型上各有比较优势。 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国家创新体系越来越多被用以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的比较,一个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创新体系在中国 正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所言,国家创新体系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中国的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带来新的思路,同时也为解决中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提供方法,更是“为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提供基础,最终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992年, G.Dosi等主编的《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一书首次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带入到了中国,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关注。 随后的1995年,受国家科委委托,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问题进行评估,提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作为辨认未来科技改革需要、确定科技系统与国家的整个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关系的手段。 在柳卸林看来,这可谓是为中国政府关注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打开了一扇天窗。 正因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于化解、克服一些体制积弊可以作出积极贡献,在科技部的倡导与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把重点放在了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上。 1996年,原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国际研讨会,中外专家就中国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这次研讨会确立了继续研究“技术创新作为科技政策基础”的框架和内涵,推动中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而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最终浮出水面,始于中国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前夕,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人员提出了编写一份有关国家创新体系报告的想法。这个想法立即引起了中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亲自挂帅,组织有关专家,投入报告的酝酿和编写之中。 1998年春节前,报告呈交江泽民总书记。中科院在这份题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提出,通过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使中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前10名。 随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决定由中国科学院率先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并提出了“到2010年前后,把中国科学院建设成为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国际科技前沿、具有强大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和高技术的知识创新中心总体目标”。 1999年8月,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更是将完善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当作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并列起来,从而使其具有了更为明确的经济政策内涵。 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中国的科技政策开始重点关注谋划和实施工程技术,从以公立研究机构为主体的研发体系逐渐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转变。 而使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国务院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简称《规划纲要》)。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上的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全力推进 《规划纲要》建议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被列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首。 国家创新体系在《规划纲要》中也被明确划分为四部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200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还为全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型国家。 2008年,一场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主要国家为了摆脱这场危机的影响和推动经济复苏,纷纷加大科技投入,争取发展主动权。中国领导人进一步认识到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突出地位,明确将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着力抓手。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2012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余音未落,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应时而开。 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到2020年,中国要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胡锦涛强调说。在未来的10年间,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这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将是中国三步走战略的完成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链接: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 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可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三线螺旋体”。即公共、私人、学术这三个行业相互交织作用,在创新进程的各个阶段建立了相互联系,形成了“三线螺旋体”。 这一体系的发展涉及到四个方面:第一,每条螺旋线内部的改革,如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发展相互关系,或各大学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使命方面达成共识。第二,螺旋线之间的相互影响,如美国联邦政府在1980年贝赫一多尔法案中制订间接产业政策时的作用,或州政府在制订政策和计划鼓励大学与产业界建立联系中的作用。第三,根据这三条螺旋线的相互作用,建立新型的三线交错重叠体,为高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形式。这种做法通常产生于出现经济大萧条或国际竞争加剧等危机的情况下。第四,官产学这些构成产生它们的螺旋本身和社会都具有循环影响。 目前,美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创新环境,其国家创新体系已经地区化和国际化,并进一步在探讨创新源泉和传播机制的问题。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2年第8期 封面)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5876-602822.html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创新体系的前世今生
ScienceNews 2012-8-16 15:2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崛起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作为战败国的日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国民财富的 45%以上被耗费和破坏掉。1946年,日本的主要生产指标均大大低于战前水平,工业技术水平比美国落后了30年,劳动生产率比英、法等国也低得多。 然而,仅仅20余年后,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被西方学者认为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研究缘起 日本“奇迹”般地崛起,引起了英国著名学者费里曼(Freeman)的关注。 1987年,费里曼在考察日本时发现,日本的技术创新不是来自科班的研究开发,而是来自生产部门的工程师、车间里的技术工人。 这种创新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更令费里曼感到大有收获的是,他通过调查发现,日本通产省也在技术追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日本政府从一个长远的、动态的视野出发,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正是这种创新体系,使日本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国家的经济便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一跃成为工业化大国。 基于此,费里曼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即“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 此后,学者开始倾向于强调创新是一个系统,是各种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在这期间,伦德沃尔(Lundvall)、纳尔逊(Nelson)等众多国外学者相继发表了有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研究成果。 近年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开始以国家创新体系为分析框架,力图通过一系列指标来分析创新各要素在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方面的互相作用与效率。后来,学者们提出了不同模式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如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动态国家创新体系和以美国为代表的“短视型”国家创新体系。 其他的分类方式包括,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协同市场经济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自主市场经济,前者注重于在已有技术之上的高质量渐进创新,后者注重于新技术上的突破性创新。也就是说,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创新类型上各有比较优势。 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国家创新体系越来越多被用以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的比较,一个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创新体系在中国 正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所言,国家创新体系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中国的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带来新的思路,同时也为解决中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提供方法,更是“为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提供基础,最终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992年, G.Dosi等主编的《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一书首次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带入到了中国,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关注。 随后的1995年,受国家科委委托,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问题进行评估,提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作为辨认未来科技改革需要、确定科技系统与国家的整个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关系的手段。 在柳卸林看来,这可谓是为中国政府关注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打开了一扇天窗。 正因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于化解、克服一些体制积弊可以作出积极贡献,在科技部的倡导与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把重点放在了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上。 1996年,原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国际研讨会,中外专家就中国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这次研讨会确立了继续研究“技术创新作为科技政策基础”的框架和内涵,推动中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而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最终浮出水面,始于中国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前夕,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人员提出了编写一份有关国家创新体系报告的想法。这个想法立即引起了中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亲自挂帅,组织有关专家,投入报告的酝酿和编写之中。 1998年春节前,报告呈交江泽民总书记。中科院在这份题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提出,通过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使中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前10名。 随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决定由中国科学院率先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并提出了“到2010年前后,把中国科学院建设成为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国际科技前沿、具有强大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和高技术的知识创新中心总体目标”。 1999年8月,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更是将完善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当作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并列起来,从而使其具有了更为明确的经济政策内涵。 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中国的科技政策开始重点关注谋划和实施工程技术,从以公立研究机构为主体的研发体系逐渐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转变。 而使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国务院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简称《规划纲要》)。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上的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全力推进 《规划纲要》建议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被列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首。 国家创新体系在《规划纲要》中也被明确划分为四部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200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还为全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型国家。 2008年,一场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主要国家为了摆脱这场危机的影响和推动经济复苏,纷纷加大科技投入,争取发展主动权。中国领导人进一步认识到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突出地位,明确将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着力抓手。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2012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余音未落,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应时而开。 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到2020年,中国要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胡锦涛强调说。在未来的10年间,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这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将是中国三步走战略的完成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链接: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 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可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三线螺旋体”。即公共、私人、学术这三个行业相互交织作用,在创新进程的各个阶段建立了相互联系,形成了“三线螺旋体”。 这一体系的发展涉及到四个方面:第一,每条螺旋线内部的改革,如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发展相互关系,或各大学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使命方面达成共识。第二,螺旋线之间的相互影响,如美国联邦政府在1980年贝赫一多尔法案中制订间接产业政策时的作用,或州政府在制订政策和计划鼓励大学与产业界建立联系中的作用。第三,根据这三条螺旋线的相互作用,建立新型的三线交错重叠体,为高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形式。这种做法通常产生于出现经济大萧条或国际竞争加剧等危机的情况下。第四,官产学这些构成产生它们的螺旋本身和社会都具有循环影响。 目前,美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创新环境,其国家创新体系已经地区化和国际化,并进一步在探讨创新源泉和传播机制的问题。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2年第8期 封面)
2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世今生(转)
lfgsqq 2012-7-24 21:33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世今生(转) (转自人人网刘思佳hd的日志) 闲着蛋疼,随便说说“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前后后的事,同样闲着蛋疼的人就看看吧。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已经尘埃落定了。中国科学院大学,这名字不只是我不喜欢,大部分人都觉得不顺口。此事在学术界犹如投下了个原子弹,各个论坛和科学网上大家顿时炸了锅。不过我在人人网看大家不怎么谈论,可能是因为那些地方都是学者和研究生,人人网主要是本科生以下的新生代的关系吧。在人人网上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个啥?这个反应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它要改名字。提到“中科院”和“大学”,大家最先联想到的恐怕就是中国科技大学。。。。。。。。尽管这是一所台湾的著名学府。中国大陆的中国科学院直属大学叫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是唯一一所全称被全国媒体遗忘的大学(包括人人网),这是唯一一所很多人报志愿时才听说的首批 985 , 211 大学(一些人是报志愿后),这是唯一一所校址会被反复确认问三遍的大学(一部分人还是会直接默认北京 ),这是唯一一所国内排行和国际排名差不多的大学(中国崛起 )。这个大学畸形名声一直是茶余饭后的优质谈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个啥?一句话说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状的升级版。要说这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到底是怎么回事,还必须要先说说科大做铺垫。但科大不是主角,我走马观花说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 58 年中科院建立的大学,校址显然在北京。期间中科院还有其他大学,包括浙江大学,不过文革后倒的差不多了,最后没解散并且保留直属的只留下这一个。科大被称作“一夜建起的名校”,刚建校时完全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因为当时清华北大等学校的大神都是中科院的人,自家办学校当然要照顾了,于是都跳槽了。科大各系的首任主任都是中国宗师级的人物,很多都是国内该学科的创始人。随便说几个大家都认识的:华罗庚,钱学森,竺可桢。当时在大学任教的院士(学部委员)科大至少占了全国的 90% 。不过好景不长,文革时科大搬合肥(过程略),对师资和硬件都是毁灭性打击。从此和清华北大并称三大校。但是“三大校”时期也不长。 86 年发生某事件(过程略),科大被亲爹共馋党抛弃,资金骤降,学校混乱,连续十几年禁止宣传。最终在 91 年和 93 年,科大分数线分别被清华北大超越。加上现在社会重工轻理,并且都嫌弃合肥,国内排行榜重数量重全面,科大非常不利。从分数线来看,科大现在已经在中国大学第二梯队偏下的位置了。(大约 5-6 名,因省而异,北京可能高一点。) 群众:你妹,说这么长时间科大,该说研究生院了吧。 ok ,说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前身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这是中国的第一个研究生院。科大搬合肥后想保住北京的资产,妄想有朝一日能光复北京,便建了个研究生院维系人力和资产。不过身在北京的研究生院显然更能利用中科院的资源,加之科大没落,中科院觉得已经对不起它这个牌子了。中科院与教育部是有宿仇的,它岂能容忍清华北大坐在自己的大学头上。于是经过中科院内部的政治斗争(过程略),在世纪之交之时,研究生院独立了,更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直接和清华北大竞争。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合肥重新建了一个研究生院。 最后结果大家也能想到,大体上失败了。没有本科生是他的致命伤。(论述略)其特殊的地位也争议问题不断。别人说的一个例子:一个中科院物理所的师兄刚刚拿到博士学位。但他明显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为什么?他说他好不容易拿到了博士学位,毕业想找工作落户口,却发现拿科学院的文凭很“吃亏”。为什么?他说他毕业找工作找到了上海的单位,准备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落户上海,而根据上海市的相关规定,每一个以这种方式落户上海的人都要进行一个“评分”,要分够了才可以办。 在上海市落户的打分政策中,博士毕业的学校也是一个重要的打分环节。这个环节分数分成 3 个档次:( 1 )教育部重点建设高校、上海的 211 大学。得分最高。( 2 )其他地区的 211 重点或中央直属单位,上海其他非重点大学,得分次之。( 3 )其他类,得分最低。 根据这样的政策,中科院物理所毕业,并拿到中科院研究生院颁发的博士学位的博士,在毕业后如果要落户上海,那么在毕业院校打分环节中,他既不属于( 1 ),也不属于( 2 ),而是属于( 3 ),得分最低的部分。 也就是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作为全中国凝聚态物理学排名第一的单位,比南大清华北大科大都 NB 的一个单位,毕业的博士如果要去上海市找工作落户口,那么在毕业院校这个环节的得分,却连随便一个上海市内的二流大学都比不上。这不公平,让师兄感到很郁闷。研究生院这些年也一直为毕业学生的这种遭遇感到发愁,并且每年都会跟上海市政府进行沟通,尽量争取学生的正当利益。但结果一直都不是很理想。为什么会这样?原来是因为:在上海政府的相关文件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名字叫研究生院,而不叫大学,它的定位充其量也就是个学院,根本没资格跟 211 大学平起平坐,只配排在后面,得最低的分。 上面只是一个例子,讲的只是上海。全国那么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每个地方政策都不一样,一一说起来太复杂。此外,这里只是落户的例子,其他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我就不太方便讲了。总之,这些年在人才引进,学生毕业,教员待遇,基金申请,等等各方面,都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事情,对科学院研究生院,以及科学院其它所的学生和老师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大家一直都感到很烦恼,最后静下心来想想,却发现,所有的这些事,居然都和上面这个例子一样,是因为我们的名字叫研究生院,而不叫大学。这事情听起来很荒唐,但想想却又很真实。在中国,许多事情都不是以完美的逻辑来运行的,总有很多事情,你明明知道它是不合理的,是不对的,是不公平的,但你就是无力去改变它。特别是跟一些政策法规有关的事物,白纸黑字写下的东西,又盖了红章,一旦执行起来,你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改变你自己。所以研究生院改名叫大学,也有无奈的现实成分在里面。所以说中科院作秀的人就太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就算是作秀也是给政府各个部门作秀。相比起要跟政府各个部门死磕,跟各种不合理的政策文件作斗争,改个名字算得了什么?为学生利益作的秀,何乐不为。很多人说中科院是为了抢生源,这么说是对也是不对。中科院其实是为了政绩。中国的科研环境现在是这样滴。。。。。。(省略 1000 字)。所以中科院为了自救,必须找政绩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否则不一定哪天就被教育部吞了。科大和研究生院陆续受挫后,中科院已经非常明白自己没有中央的支持是不可能重现科大当年的辉煌了。现在的中科院已经力不从心了。两年前,一闪即逝的机会来了。第三代核心江某某的儿子,超级官二代江某某喜欢科研,进了中科院。中科院打着如意算盘终于可以借力中央了。便兴建上海科技大学。(过程略)结果人家升的快了点,现在都是政治局委员了。你一个中科院院长哪能指挥人家。结果上海科技大学等于未生已亡。前一阵我看了上海科技大学的计划,基本上我已经相信它做不大了。中科院想想自己的曲折的办教育历史,气不打一处来。这中国科学院大学恐怕也是中科院的真正的最后一搏吧。 有人说是中科院不满意中科大不给它生源,想自给自足,这个观点我不同意,因为办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生生源自给自足本身就是矛盾的。(论证略)有人经常担心研究生院招生会不会给科大照顾。体制上说俩学校没关系,研究生院也说所有学校一视同仁。实际上我也问过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所长,他说科大有免推资格的想来基本都要,问题是有没有。所以这不是“照顾不照顾”“一视同仁不一视同仁”的问题,而是人家怎么选择,毕竟大部分优秀学生还是想出国,研究生院的生源主体并不在清华北大科大这样的一线大学。好比美利坚是民族熔炉却是超级大国一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个大学熔炉,没有自己的本科生,却欲称雄天下。那么我怎么看中国科学院大学那。首先我觉得它和一般的大学没什么区别了,有专门科研的,有专门教课的,有兼顾的。一般大学不也这样嘛。除了规模非常大,比例倾向科研,我觉得和一般大学没什么区别了。但是因为它毕竟太特殊,分析它的时候也要特别一点。很多人批评中国大学世界排名不高。我觉得有中科院的原因,因为他才是中国的骨干,其他国家的资源都是大学的,排名自然高。如果解散中科院,中国大学的师资立即上升一个档次。比如世界科研机构排名,中科院第 5 ,清华北大多少忘了,反正不是前 100 。清华北大院士加一起 100 出头,中国科学院大学 300 多个。基本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就是个外挂般的存在。所以凡是有规模因素就不能横向比较了。只要考虑规模因素,这个学校必定中国第一。 总之,新名字新篇章,希望中国科学院大学办的更好。 注:看了评论,很多人说我是故意夸科大和中科院,老黄历有什么可吹的。我想说老黄历确实没有什么可吹的,南大,中大等等都有自己的老黄历。我是为了把事情的概况写出来才说老黄历的。如果你觉得我客观的说老黄历就是夸科大和中科院,那么,我谢谢你的夸奖。另外也希望你心胸更宽广点。 本来就是随便写的,一些地方不太严谨,麻烦的地方都略了,好奇心旺盛的可以 call 我。 还有人对我说的某些事情的真实性有疑问,同上,不过来吵架的就算了,回不回你是看我心情的。 评论中的主要问题: 1 江某某没进政治局啊?答:我也是听说的,看看十八大更新不更新吧。 2 到底招不招本科生?答:招,中科院内部会议已经定了。不过没有媒体报到,别找了。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后面应该有(北京)答:我疏忽。 4 中科院师资也不是全给他啊?答:我说了,一般大学也有一拨人只带研究生不教课的,他们不也算师资里嘛。 300 多个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自己说的,说的很明白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不是中科院的。这 300 多个院士基本都带研究生,他们不算师资难道算义务辅导?
4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缠师体对话6:黎曼几何、平行线与姻缘好合
热度 6 jiangjinsong 2012-7-12 14:56
女青年 问 : “ 二傻老师 ,我 现在 喜欢一个 高富帅, 但是我和 他虽然咫尺之遥,却像 相距千里 ,他 不喜欢我, 只喜欢那些胸大无脑只知虚荣打扮的傻女,怎么办 ? ” 二傻笑笑说 : “ 天下好男人多的是,这厮没有眼光是他没有福气。 得不到的就是得不到,这就是没有缘吧,你和他像两个平行线永远没有交叉点。 ” 女青年思考了一夜,第二天起来找二傻,结果二傻已经乘飞碟回天狼星唱红歌去了,无奈只好给蒋科学打电话说,我和他要是在 黎曼几何 中的两条线不就肯定会交叉了吗? 蒋科学说,没错,那样肯定会交叉的。你既然喜欢他了,肯定见过面,与他联络过,这就是有缘了。不能说没有缘。不过,这种一面之缘还太浅,不足以让您今生与他结成连理。 也就是说,两条线正在画线中,相距还比较远,目前画得还不够长,暂时还没有交汇。也许是来世或者N个来世, 你们两条线 才能交叉、相遇。他现在品味不高,不能欣赏你的美丽、才华和人品。估计他得栽点跟头,才能知道胸大无脑只知虚荣打扮的傻女不值得追求。可是你总不能拿你的青春来等待他傻子回头吧。 所以,二傻老师说得对,你如果今生想要解决姻缘问题,我建议你还是从缘分更近的帅哥中挑选吧!另外,要想姻缘成就得顺利,少受波折,建议你多念观音菩萨名号,这样障碍就会少一些。 对了,我认识一个北大帅哥,极其有才,人又好,和你一样都很爱护动物,不如我介绍你周末和他在天厨妙香素餐馆见一面怎么样? 延伸阅读: 心经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7247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DMFT
plgongcat 2012-5-4 21:40
DMFT前世今生 已有 119 次阅读 2012-4-30 06:57 | 个人分类: 学术笔记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前世今生 3 color 平均场的苦恼 对 于各种相互作用系统,长久以来的一个传统是对其做某种近似,例如平均场理论。从外斯分子场理论开始,平均场加深了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平均场理论本身的适用 性问题被朗道总结为四维判据。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未填满d壳层电子之间的库仑关联作用已经被注意到,这促使Mott等人开始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电 子的关联作用被高度总结于1963年提出的Hubbard模型中。很快在1968年,Lieb严格求解了一维近邻相互作用链的情形,但是2D或更高维的解 析解仍在探索中。 由于强库仑关联作用,ab=ab不再成立,使得传统的“静止”平均场假设失效。因此强关联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很多现象,如金属-Mott绝缘体转变等无法得以理解。 高维极限 物 理学还有一种传统方案:考虑极限情况从而得到对应中间参数值的系统的某些信息。其中的一种方法是所谓large-N展开,即将诸如自旋,空间维数,配位数 等物理量推进到无穷大,相应的其倒数为无穷小,之后利用微扰方法来近似求解。更重要的,平均场近似在此时非常有效。在1980年代,将这个极限设置为无穷 维的系统成为一种颇流行的做法,一些自旋相关的模型在无穷维晶格中得到严格求解。鉴于1986年前后发现了高温超导,随后Anderson提出 Hubbard模型将深化对其的理解,对Hubbard模型的研究开始火热。在80年代末期,Vollhardt首先考虑了无穷维下的Hubbard模 型。如果做适当的标度变换,无穷维情形下,Hubbard模型有一些新的性质:近邻格点间的跃迁变得无穷小使得非对角的格林函数也成为小量,更重要的,利 用场论方法,自能成为局域量,即只取决于频率而与波矢无关从而极大简化了在相互作用系统中占有核心地位的自能项。(自能可以看成是电子在晶格中晃荡了一圈 又跑回来和自己产生相互作用。) 自能的这种k-independence有两个重要的影响: 1。 如同统计物理的核心问题在于配分函数,按照场论的思想,一切相互作用系统的首要问题在于得到格林函数。如果自能成为了一个局域量,那么格林函数对波矢的依 赖性完全来自无相互作用系统下的色散关系。对于homogeneous系统,格林函数也将与波矢无关,只是频率的函数。 2。 根据Luttinger和Ward在60年代的结论,费米面以内的体积不会因为系统中相互作用的存在而改变。如果自能与k有关,费米面的形状在有相互作用 时可能变得千疮百孔;而如果与k无关,费米面不会有任何改变。费米能级只是发生了移动,而在其上的谱函数和DOS也都不会因为相互作用的存在而改变。 因此无穷维的Hubbard模型中两个核心量:局域的格林函数和自能。 引入动力学 局域的格林函数是电子在晶格中晃荡了一圈又跑回来的概率,它一定与电子在这次历险中的遭遇有关,因为电子会与其他电子产生相互作用。这一过程是动力学的,完全不同于“静止”平均场下的呆板形象,自能项的存在正是考虑了这种动力学过程。 转嫁问题 物理学也喜欢嫁祸问题,将这个问题转换成更熟悉更简单的问题。这种变换并未改变问题的本质,却时常打开一个突破口,缓解原来不知从哪入手的尴尬。 既 然无穷维时,Hubbard模型使得一切变得局域了,那么似乎可以将晶格中的任何一个格点(homogeneous)作为基点,将剩余的晶格作为背景。这 个格点上的局域格林函数和自能等等取决于背景对格点上电子运动的影响。反之,背景中的格点与这个特殊选取的格点其实是一样的,因此背景的作用也取决于那个 选取格点的局域格林函数和自能。这就形成了一种自循环——一切自洽计算的逻辑起点。 1992年Kotliar正是这么做的。他根据Vollhardt关于无穷维下Hubbard模型的特殊性将Hubbard模型映射到了一个单杂质的Anderson模型,所谓的杂质就是那个特别选取的格点。 其实这种映射有很多种,之所以Kotliar的做法得到很快应用,在于这一模型是了解Kondo问题的经典模型。由于70年代Wilson的重正化方法和NRG计算,人们对(磁性)杂质问题 有了很多了解。80年代的Hirsch-Fye的QMC方法又加深了这种理解。 Kotliar和其他人还考虑了DMFT和DFT的联系。类似于DFT密度泛函理论把多电子波函数通过引入密度泛函极大降低了系统自由度,DMFT则将Hubbard模型映射到单杂质的Anderson模型,极大降低了关联效应的空间性。 新的问题:杂质 转 嫁问题只是暂时轻松一下,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求解这个杂质的Anderson模型。由于Hubbard模型中的局域库仑关联作用项,这个杂质问题即使 在作为DMFT基础的无穷维极限下也是一个难题。其中的一种最简单的情况:不考虑不同频率项之间的相互作用的Falicov-Kimball模型很快被严 格求解。(这也算是DMFT的第一次应用) 对于一般的情况,很多方法被用于求解这个难题:NRG,DMRG,ED,Hirsch-Fye QMC。最近发展的CT-QMC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其比以前的方法都更有效,因此正在快速发展中。 应用 1。DMFT关注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是金属-绝缘体转变。DMFT的研究加深了对所谓强关联金属(其谱函数有3峰结构)的理解。2004年 日本一个研究组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与LDA能带计算相结合,DMFT得到了SrVO3和CaVO3的谱函数,结果 和光电子谱等实验符合的很好 。这说明DMFT不光能理解Hubbard模型这样的模型哈密顿量,对实际的材料性质也能做出判断。 2。 除了Mott金属绝缘体转变外,另一重要类型是由无序引起的Anderson转变。两者都能用局域的谱函数来刻画其是否金属或绝缘体。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在 10年前开始进行,最近DMFT得到了Anderson-Hubbard无序模型的相图,并且揭示了一些Mott和Anderson绝缘体间的联系。 3。 上述所有情况都是对于电子行为的研究,或者费米子的DMFT。相应的,对于玻色子的情况,由于冷原子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实验上的实现很多过程,2008年 左右Vollhardt已经将DMFT推广到了玻色子。其中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是玻色子在低温下会发生凝聚,因此在把Bose-Hubbard模型推广到 无穷维时,标度变换对于凝聚相和非凝聚相是不同的。因此在做了类似于费米子情况,映射到单杂质问题后,作为与杂质相互作用的背景也相应的有两种: 凝聚相和非凝聚相。 很快的,近两年已经有研究组利用对角化,CT-QMC求解杂质问题并与更精确的QMC结果对比。B-DMFT在极限情况下可以重复Fisher在1989年利用 平均场理论 研究Bose-Hubbard模型的著名工作。 缺陷 由于DMFT的基础是无穷维情况下的Hubbard模型,因此原则上其结论只有在这种极限下才有效。DMFT关注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是金属-绝缘体转变,得到了非零的金属绝缘体转变临界U,而精确的QMC方法给出的是零。因此DMFT的很多结论也有待验证。 DMFT只能考虑局域的物理性质,对于长程的集体激发性质难以难以理解,因此与实验的不断对照是必须的。 DMFT的发展从看似抽象无用的无穷维极限开始,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与能带计算紧密结合的领域,给人“坐看云起时”之感。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443-565122.html
个人分类: 理论|2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DMFT
热度 3 jm2008 2012-4-30 06:57
DMFT
平均场的苦恼 对于各种相互作用系统,长久以来的一个传统是对其做某种近似,例如平均场理论。从外斯分子场理论开始,平均场加深了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平均场理论本身的适用性问题被朗道总结为四维判据。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未填满d壳层电子之间的库仑关联作用已经被注意到,这促使Mott等人开始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电子的关联作用被高度总结于1963年提出的Hubbard模型中。很快在1968年,Lieb严格求解了一维近邻相互作用链的情形,但是2D或更高维的解析解仍在探索中。 由于强库仑关联作用,ab=ab不再成立,使得传统的“静止”平均场假设失效。因此强关联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很多现象,如金属-Mott绝缘体转变等无法得以理解。 高维极限 物理学还有一种传统方案:考虑极限情况从而得到对应中间参数值的系统的某些信息。其中的一种方法是所谓large-N展开,即将诸如自旋,空间维数,配位数等物理量推进到无穷大,相应的其倒数为无穷小,之后利用微扰方法来近似求解。更重要的,平均场近似在此时非常有效。在1980年代,将这个极限设置为无穷维的系统成为一种颇流行的做法,一些自旋相关的模型在无穷维晶格中得到严格求解。鉴于1986年前后发现了高温超导,随后Anderson提出Hubbard模型将深化对其的理解,对Hubbard模型的研究开始火热。在80年代末期,Vollhardt首先考虑了无穷维下的Hubbard模型。如果做适当的标度变换,无穷维情形下,Hubbard模型有一些新的性质:近邻格点间的跃迁变得无穷小使得非对角的格林函数也成为小量,更重要的,利用场论方法,自能成为局域量,即只取决于频率而与波矢无关从而极大简化了在相互作用系统中占有核心地位的自能项。(自能可以看成是电子在晶格中晃荡了一圈又跑回来和自己产生相互作用。) 自能的这种k-independence有两个重要的影响: 1。如同统计物理的核心问题在于配分函数,按照场论的思想,一切相互作用系统的首要问题在于得到格林函数。如果自能成为了一个局域量,那么格林函数对波矢的依赖性完全来自无相互作用系统下的色散关系。对于homogeneous系统,格林函数也将与波矢无关,只是频率的函数。 2。根据Luttinger和Ward在60年代的结论,费米面以内的体积不会因为系统中相互作用的存在而改变。如果自能与k有关,费米面的形状在有相互作用时可能变得千疮百孔;而如果与k无关,费米面不会有任何改变。费米能级只是发生了移动,而在其上的谱函数和DOS也都不会因为相互作用的存在而改变。 因此无穷维的Hubbard模型中两个核心量:局域的格林函数和自能。 引入动力学 局域的格林函数是电子在晶格中晃荡了一圈又跑回来的概率,它一定与电子在这次历险中的遭遇有关,因为电子会与其他电子产生相互作用。这一过程是动力学的,完全不同于“静止”平均场下的呆板形象,自能项的存在正是考虑了这种动力学过程。 转嫁问题 物理学也喜欢嫁祸问题,将这个问题转换成更熟悉更简单的问题。这种变换并未改变问题的本质,却时常打开一个突破口,缓解原来不知从哪入手的尴尬。 既然无穷维时,Hubbard模型使得一切变得局域了,那么似乎可以将晶格中的任何一个格点(homogeneous)作为基点,将剩余的晶格作为背景。这个格点上的局域格林函数和自能等等取决于背景对格点上电子运动的影响。反之,背景中的格点与这个特殊选取的格点其实是一样的,因此背景的作用也取决于那个选取格点的局域格林函数和自能。这就形成了一种自循环——一切自洽计算的逻辑起点。 1992年Kotliar正是这么做的。他根据Vollhardt关于无穷维下Hubbard模型的特殊性将Hubbard模型映射到了一个单杂质的Anderson模型,所谓的杂质就是那个特别选取的格点。 其实这种映射有很多种,之所以Kotliar的做法得到很快应用,在于这一模型是了解Kondo问题的经典模型。由于70年代Wilson的重正化方法和NRG计算,人们对(磁性)杂质问题 有了很多了解。80年代的Hirsch-Fye的QMC方法又加深了这种理解。 Kotliar和其他人还考虑了DMFT和DFT的联系。类似于DFT密度泛函理论把多电子波函数通过引入密度泛函极大降低了系统自由度,DMFT则将Hubbard模型映射到单杂质的Anderson模型,极大降低了关联效应的空间性。 新的问题:杂质 转嫁问题只是暂时轻松一下,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求解这个杂质的Anderson模型。由于Hubbard模型中的局域库仑关联作用项,这个杂质问题即使在作为DMFT基础的无穷维极限下也是一个难题。其中的一种最简单的情况:不考虑不同频率项之间的相互作用的Falicov-Kimball模型很快被严格求解。(这也算是DMFT的第一次应用) 对于一般的情况,很多方法被用于求解这个难题:NRG,DMRG,ED,Hirsch-Fye QMC。最近发展的CT-QMC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其比以前的方法都更有效,因此正在快速发展中。 应用 1。DMFT关注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是金属-绝缘体转变。DMFT的研究加深了对所谓强关联金属(其谱函数有3峰结构)的理解。2004年 日本一个研究组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与LDA能带计算相结合,DMFT得到了SrVO3和CaVO3的谱函数,结果 和光电子谱等实验符合的很好 。这说明DMFT不光能理解Hubbard模型这样的模型哈密顿量,对实际的材料性质也能做出判断。 2。除了Mott金属绝缘体转变外,另一重要类型是由无序引起的Anderson转变。两者都能用局域的谱函数来刻画其是否金属或绝缘体。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在10年前开始进行,最近DMFT得到了Anderson-Hubbard无序模型的相图,并且揭示了一些Mott和Anderson绝缘体间的联系。 3。上述所有情况都是对于电子行为的研究,或者费米子的DMFT。相应的,对于玻色子的情况,由于冷原子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实验上的实现很多过程,2008年左右Vollhardt已经将DMFT推广到了玻色子。其中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是玻色子在低温下会发生凝聚,因此在把Bose-Hubbard模型推广到无穷维时,标度变换对于凝聚相和非凝聚相是不同的。因此在做了类似于费米子情况,映射到单杂质问题后,作为与杂质相互作用的背景也相应的有两种: 凝聚相和非凝聚相。 很快的,近两年已经有研究组利用对角化,CT-QMC求解杂质问题并与更精确的QMC结果对比。B-DMFT在极限情况下可以重复Fisher在1989年利用 平均场理论 研究Bose-Hubbard模型的著名工作。 缺陷 由于DMFT的基础是无穷维情况下的Hubbard模型,因此原则上其结论只有在这种极限下才有效。DMFT关注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是金属-绝缘体转变,得到了非零的金属绝缘体转变临界U,而精确的QMC方法给出的是零。因此DMFT的很多结论也有待验证。 DMFT只能考虑局域的物理性质,对于长程的集体激发性质难以难以理解,因此与实验的不断对照是必须的。 DMFT的发展从看似抽象无用的无穷维极限开始,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与能带计算紧密结合的领域,给人“坐看云起时”之感。
个人分类: 学术笔记|10858 次阅读|3 个评论
紫荆花的前世今生
热度 8 turongl 2012-3-9 18:23
紫荆花的前世今生 同名而不同物种的植物在我国到底有多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统计。一个被称为紫荆花(正名为红花羊蹄甲,羊蹄甲属,中国植物志)的植物,自从约 1880 年在香港岛被发现并于 1908 年被报道命名,只有 100 多年的历史。 1965 年该紫荆花被正式定为香港市花。而另一个被称作紫荆的植物,是在分布于我国亚热带至温带的紫荆属紫荆( Cercis chinensis Bunge ),历史上很多诗人为它低吟浅唱,曾流传下佳话作为兄弟和睦的象征;还是清华大学的校花。(此外还有一个叫紫荆木的是山榄科植物) 其实,以上 2 种叫紫荆花的植物均为苏木科植物(原来为豆科,后豆科一分而三为苏木科、蝶形花科和含羞草科),因此它们还有一些属间亲缘呢。 以羊蹄甲属的紫荆花来说吧,其实它的名称还不少,如也被称为红花羊蹄甲、洋紫荆、红花紫荆、艳紫荆、香港樱花、香港紫荆花等;而在中国植物志称作洋紫荆( B. variegata )的,一般称之为宫粉羊蹄甲,也叫 宫粉紫荆等。 对于该紫荆花,先从该树种的被发现说起。据称该树种首先在 1880 年左右于香港岛薄扶林的钢线湾的地方被一名传教会的神父发现,并被他以插技方式繁殖后种植于薄扶林的伯大尼修道院。因为该树种天生没有种子,因此后来人们基本以嫁接进行繁殖。后来到在 2004 年,香港大学的 Carol P. Y. Lau, Lawrence Ramsden 及 Richard M. K. Saunders 于美国植物学会的植物学术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中发表研究文章,通过对洋紫荆的外部、花朵形态,以及其繁殖能力及基因序列与羊蹄甲和宫粉羊蹄甲作对比并分析、证实,红花羊蹄甲并非独立品种,而只是前述两个品种杂交而成的混种(百度百科)。 这段话最后一句有点不好理解,什么叫“独立品种”,什么是“混种”?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个紫荆花是羊蹄甲和宫粉羊蹄甲自然杂交而成,然后被发现的一个“栽培种”,不是一个可以独立遗传的“变种”。若果是这样,我就可以通过想象,来乱弹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话说 100 多年前的香港岛那个叫薄扶林的海湾边,生长着一片叫做羊蹄甲和宫粉羊蹄甲的观花乔木林。本来羊蹄甲是在每年的 10-12 月为盛花期,花瓣粉红色,相对而言较小一些;而宫粉羊蹄甲是每年的 2-4 月花盛开,花瓣的颜色和大小与前面的羊蹄甲相近。但不知为什么有一年气候很适宜,羊蹄甲迟开的花巧遇上了宫粉羊蹄甲早放的花(也没说那个是花粉提供者那个是母本),自然授粉后长出了这么一株树,花开得很大很鲜艳,完全和周边的羊蹄甲不一样;而自然开花的时间又比较长,一般从 10 月开始,到来年的 3-4 月份还在热闹的开放着。从开花的时间看,它结合了以上两个花树的花期;而从花的大小和颜色来看,即它不仅花朵较大(超亲),而且花的颜色更加浓艳,因此还有“香港樱花”的别称。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这株花树却没有结果。因为其亲本羊蹄甲和宫粉羊蹄甲是大量结实而通过有性繁殖的。若果以后那位牛人通过基因分析找出其控制不实的变异基因,可能也是很有意义啊。在 1880 年这时巧遇碰上了一位爱花的传教会神父,他把这株树的枝条通过扦插繁殖了一些小苗,并在修道院里种植。然后,在 1908 年,当时的植物及林务部总监邓恩( S.T. Dune )判定洋紫荆为新物种,并于《植物学报》第 46 卷进行了报道,因此很多爱好者得知了这个观花很好的新物种。因为它观花效果特别好,于是人们用扦插和嫁接的无性繁殖方法把它大量繁衍,苗木遍种热带亚热带很多地方。但它基因不改,保持了原来老祖宗的模样。 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央人民政府用紫荆花(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制作一个《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向特区政府赠送。该礼品高 6 米 ,重 70 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座落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1.还是从花蕾说起,包不住的火红。 2. 3. 4.盛放,南方无冬(花期跨过秋至春) 5. 6. 7.转过来看 8. 9.从一朵到数朵 10. 11.阳光在枝条上跳跃 12.临水垂枝 13. 14. 15.一样耀眼 16. 湛江市市花也是该紫荆花。因为是市花,几十年来种植不少,就在赤坎区的寸金公园北边湖畔等地还有一些有二三十年以上树龄的紫荆花树。 17.凭栏处 18.满眼繁花
个人分类: 热带花卉|11923 次阅读|15 个评论
密码的前世今生
热度 8 gl6866 2012-3-8 20:35
古代的密码 密码主要用于军事,无论古今中外,概莫能是。据《六韬》所载,3000年前由姜子牙(前1128—1015)发明了“阴符”,这就是最初的密码。后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古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活动和情报活动中。相传姜太公带领的周军指挥大营被叛兵包围,情况危急。姜太公令信使突围,他怕信使遗忘机密,又怕周文王不认识信使,耽误军务大事。于是就将自己珍爱的鱼竿折成数节,每节长短不一,各代表一件军机,令信使牢记,不得外传。信使回到朝中,文王令左右将几节鱼竿合在一起,亲自检验。他辨认出是姜太公的心爱之物,便亲率大军解了姜太公之危。事后,姜太公妙思如泉涌,他将鱼竿传信的办法加以改进,便发明了“阴符”。后来又演化成皇帝和大将各执一半的“虎符”,作为调兵遣将的凭证。 宋朝时,官方便将常用的40个军事短语,分别用40个字来代替,然后编出一首40个字的诗,作为破译的“密码本”。到了明朝,戚继光发明了反切码,他还专门编了两首诗歌,作为“密码本”。这两首诗歌是反切码全部秘密所在,它使用汉字注音方法中的“反切法”,取声母和韵母按照顺序进行编号,再进行读取。其原理与现代密电码的设计原理完全一样,但却比现代密码更难破译。 那么西方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古希腊,人们用一条带子缠绕在一根木棍上,沿木棍纵轴方向写好明文,解下来的带子上就只有杂乱无章的密文字母。解密者只需找到相同直径的木棍,再把带子缠上去,沿木棍纵轴方向即可读出有意义的明文。公元前1世纪,恺撒密码被用于高卢战争中,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单字母替代密码。战前恺撒设计了一种对重要的军事信息进行加密的方法,即使这些信息被截获,敌方也不一定能看懂。其实,恺撒密码字母移位的位数就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单字母替代密码。密码轮是利用恺撒密码来应用的,通过把字母移动一定的位数来实现加密和解密。 计算机因解码而诞生 工业革命后,密码学也进入了机器时代、电子时代。上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发明了各种机械设备来自动进行加解密,于是就出现了密码机。因为大多数密码机使用连线接通各个机械转轮,实现密码代换,所以也称之为“转轮机时代”。 世界上最著名的密码机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明的“谜”(Enigma)。“谜”是世界上第一部机械密码机,其工作原理奠定了当今计算机加密的基础。这种密码融数学、物理、语言、历史、国际象棋原理、纵横填字游戏等为一体,被希特勒称为“神都没办法破译的世界第一密码”。一份德国报告称:“谜”能产生220亿种不同的密钥组合,假如一个人日夜不停地工作,每分钟测试一种密钥的话,需要约4.2万年才能将所有的密钥可能组合试完。二战期间,“谜”被德军大量用于铁路、企业当中,令德军保密通讯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盟军在破译“谜”密码过程中,吸纳了大批语言学家、人文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加入解码队伍。电脑之父图灵(Alan Turing, 1912-1954)也在其列。在图灵的领导下,这支优秀的队伍设计了人类的第一部电脑来协助破解工作。1939年8月,解码队伍完成了一部针对“谜”型机的密码破译机,每秒钟可处理2000个字符,绰号叫“炸弹”(Bombes)。半年后,它几乎可以破译所有被截获的德国情报,这使得德国的许多重大军事行动对盟军都不成为秘密。 虽然计算机因破译密码而诞生,而计算机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人类的想象。上世纪七十年代,三位科学家和电脑专家设计了一个世界上最难破解的密码锁,意图利用长长的数学密码,保护储存在电脑数据库里的绝密资料,例如可口可乐配方、核武器方程式等。他们宣称,人类要想解开他们的密码,需要4万亿年。 当然,编制密码锁的三位专家没有想到,科学会发展得这样快。仅仅过了17年,世界五大洲600位专家利用1600部电脑,并且借助电脑网络,埋头苦干8个月,终于攻克了这个号称千亿年难破的超级密码锁。结果发现,藏在密码锁下的,并非可口可乐配方、核武器方程式,而是这样一句话:“魔咒是神经质的秃鹰。” 密码的民用不到30年 美国著名的赛门铁克公司(Symantec)麾下有一种加密软件叫PGP(Pretty Good Privacy的缩写,即“相当好的隐私”的意思),有了它,大众不需要密码专家指导就可以给自己的信息加密。你恐怕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密码算法竟让发明者接受了长达5年的审判。因为,那时的密码还由军方垄断。1991年,美国学者齐默尔曼(Philip Zimmermann)设计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产品。当时,美国法律规定,密码算法属于军火,但齐默尔曼还是铤而走险免费发放了这些加密软件。齐默尔曼被美国海关当局起诉的罪名是:“非法出口军火,给敌对国家和恐怖分子提供进攻美国的工具。” 当时,执政者认为,密码算法的广泛应用给恐怖分子、贩毒集团可乘之机。而支持加密公众化的公民和密码学家认为,人们急需使用密码来保护个人隐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大的商业公司也加入进来,他们需要强大的密码算法使得他们能在网络时代保证业务的安全。经过5年的斗争,克林顿政府被迫更改了法律,大陪审团也放弃了对齐默尔曼定罪的想法。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密码成了现代都市生活中最普遍运用的个人信息认证手段,它以最简单的数字组合方式,取代各种烦琐的个人认证方法。1993年,银行业务实行电脑联网。其中,与个人关系最紧密的是活期存款,银行从那时开始让储户设置个人密码。为了方便记忆,身份证的后几位数、生日、电话号码、门牌号,是那时候老百姓最常用的密码。1996年,全国银行系统普及了密码的使用和设备更新。1999年开始,银行存取款必须使用密码就变成了硬性规定。现在,多数银行只要输入密码,凭存折或储蓄卡,就能进行5万元以下的支取,无需身份证。 2000年前后,国内各大网站开始大规模开发电子邮箱,那时候网站对邮箱密码的要求并不太严格,规定只要三个字符以上即可,有许多人就用ABC、123等做密码。在收到了用户邮箱被盗的反馈后,网站将密码最少数位提升至6位。现在这些以数字和字母搭配的“软密码”也越来越不安全了。例如,前不久国内就有某大型网站被黑客侵入,泄露客户的大量隐私。目前大多银行等涉及高隐私的部门都开发出针对自己安全系统的“硬密码”,即非要在客户端插上一个类似于U盘那样的“密码”,然后再输入相应的软密码才能登陆相应的网站。经过数千年的演化,我们又回到了“虎符”的年代,只不过现在的虎符是电子的了。
个人分类: 理解科学|5764 次阅读|10 个评论
戏谈“博士”的前世今生:从“文献管理”到“治病救人”
热度 3 hcrm 2011-12-22 13:23
在我们老家,把泥瓦匠叫“博士”。这绝非戏言,现在还是如此。其实,早在 宋朝,就有 茶博士 和 酒博士 ,已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 当然,我们现在的“博士”,是对最高 学位 的称呼,人们常以此为荣。在英文中,“博士”与“医生”同语,都是“ doctor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合。 据查,“博士”原为古代官职, 始见 于 战国 时期 ,负责保管文献档案 、 编撰著述 、 掌通古今 、 传授 学问 和 培养人才 等,首要的还是文献管 理。 《 史记 ·循吏列传》 载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 继续追踪溯源,“博士”亦有“ 博通古今 ”之说,见《 战国策 · 赵策 三》:“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博士也。’”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博士”,学识应该广博,而不仅仅限于某个专业或某个领域。如果按照这一标准来论,恐怕很多中科院院士也未及也。 幸亏如今的“博士”,是从“ doctor ”度过来 的,如 苏曼殊《焚剑记》:“其人望族也,尝游学大鹿国,得博士衔,人称洋状元。” 这儿说得很明白,早先是指外国的“状元”。 而于西方国家而言,对“博士”的称呼还有“ PhD ”( 美国 授予 攻读本专业的博士后 的头衔 ),翻译过来即为“哲学博士”。我们知道,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世人常称其为“博士”,其中不免带有尊敬的意味。 时下,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在攻读这一学位,除了现实的需要(评职称),另外还有其他意图,譬如好找工作、出国方便等,总之,把书读到“顶”就圆满了。 回过头来再看中国古代,“博士”虽然是官职,却多为“赋闲的管理者”。而在英语国家,“博士”是要来“治病救人”的,尽管不是什么官位。那么,现在的“博士”做什么呢? 做科研,写文章啊!或者干脆做“明星”去,譬如方舟子、饶毅、施一公等,他们是做什么研究的,大多数中国人不知晓——说实话,我今天才知道方舟子在美国读过博,但现在好象只写文章不做研究了。不过,他或他们的名声雀起,丝毫不亚于易中天和于丹。 这些著名的“博士”,能够成为众多“博士”的榜样吗?记得有一位朋友在科网“婚恋”栏留言,谁不愿意嫁给“居里”啊,这样自己便是“居里夫人”了。对于这位女博士的热切期盼,我无言以答。 好在我不是“博士”,但我确知读博不易,能坚挺到论文答辩通过更不易,所以还是应该好好珍惜才是! 2011年12月22日 午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3972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不确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 数学篇(三)
QIQIZHU 2011-11-26 21:10
不确定性原理事实上不是一个单独的定理,而是一组定理的统称。基本上,凡是刻划一个信号不能在时空域和频域上同时过于集中的命题都可以称为不确定性 原理,由于这里「集中」这一性质可以有不同的数学描述,也就对应着不同的数学定理。但是在所有冠以「不确定性原理」之名的定理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海森堡 (W. Heisenberg) 在 1927 年所提出的影响物理学发展至深的那个版本。它精确的数学描述是: 假定一个信号的总能量为 1,则这个信号和它的傅立叶变换的能量的方差之积不小于 1/16π2。 换言之,两者各自的能量都可能很集中,但是不能同时很集中。如果时空域中能量的方差很小(亦即集中在一起),那么频域上能量的方差就不会太小(亦即必然会弥散开),反之亦然。 对这个定理在量子物理中的意义的详细讨论超出了本文的话题范围,坊间相关的著作已有不少。不过,下面简单胪列了一些相关的历史事实: 海森堡在 1927 年的那篇文章标题为 Ueber den anschaulichen Inhalt der quantentheoretischen Kinematik und Mechanik(《量子理论运动学和力学的直观内容》)。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是对薛定谔 (E. Schrödinger) 在 1926 年所提出的薛定谔波动方程的回应。相较于海森堡的矩阵力学而言,薛定谔的方程很快由于它物理上的直观明晰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物理学家的赞赏。海森堡对此极为 失落。在 1926 年 6 月 8 日海森堡写给泡利 (W. Pauli) 的信中他说:「我对薛定谔的理论想得越多我就越觉得恶心。」因此,他迫切需要给他自己的理论配上一幅更直观的图象。 海森堡的这篇文章提出了后来被人们所熟悉的关于为什么无法同时测量一个电子的位置和动量的解释,但是并未给出任何严格的数学证明。他把他的结论笼统地表达 为 Δx Δp ≥ ħ,其中 x 是位置,p 是动量,ħ 是普朗克常数。但他并没有详细说明 Δx 和 Δp 的严格意思,只针对若干具体情形做了一些直观的讨论。 第一个从数学上证明不确定性原理的物理学家是 E. Kennard。他在 1927 年证明了文章开头所描述的定理,指出 Δx 和 Δp 的数学意义其实是方差。这种解释很快就成了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标准数学表达,海森堡本人 1930 年在芝加哥所做的演讲中也使用了这种数学推导来佐证他的立论。需要说明的是,海森堡尽管很快接收了这一数学解释,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在他本人原先的论文里所 举的那些例子中,有很多被他用 Δx 和 Δp 笼统概括的含混概念其实是无法被解释成方差的。在他心目中,不确定性原理首先是一个经验事实,其次才是一个数学定理。 海森堡并未将他的发现命名为不确定性「原理」,而只是称之为一种「关系」。爱丁顿 (A. Eddington) 在 1928 年似乎第一个使用了原理一词,将之称为 principle of indeterminacy,后来 uncertainty principle 这种说法才渐渐流行起来。海森堡本人始终称之为 ungenauigkeitsrelationen/unbestimmtheitsrelationen(相当于英语的 inaccuracy/indeterminacy relations),直到五十年代才第一次接受了 principle 这种叫法。 海森堡 有趣的是,即使很多信号处理或者量子力学领域的专家也不知道自己平时所讨论的不确定性原理和对方的其实是一回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也的确并不太显 然,一个关注信号的时空和频域分布,一个关注粒子的运动和能量。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只有从数学公式上才看起来比较明显。在海森堡的时代当然并不存在「信号处 理」这一学科,数学家们也只把不确定性原理当作一条纯数学的结论来对待。他们什么时候最先注意到这一定理并不是很清楚。有记录表明维纳 (N. Wiener) 1925 年在哥廷根的一次讲座中提到了类似的结论,但是那次讲座并没有任何纸面材料流存下来。外尔 (H. Weyl) 在 1928 年名为《群论与量子力学》的论著中证明了这一定理,但他将之归功于泡利的发现。直到 1946 年 D. Gabor 的一篇名为《通讯理论》的经典论文才真正让这个定理以今天信号处理领域的专家们所熟悉的方式流传开来。 左:Weyl; 右:Gabor 正如前面说过的那样,在数学上不确定性原理不仅仅有海森堡这一个版本,而其实是一组定理的统称。譬如哈代 (G. Hardy) 在 1933 年证明了一个和海森堡原理类似的定理,今天一般称为哈代不确定性原理。海森堡和哈代的定理都只约束了信号在时空域和频域的大致分布,而并没有限制它们同时 集中在有限大的区域内。M. Benedicks 第一个证明了信号在时空域和频域中确实不能同时集中在有限大的区域内,而这已经是 1974 年的事情了。
个人分类: 醍醐灌顶文|27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不确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 数学篇(二)
QIQIZHU 2011-11-26 21:09
傅立叶变换这种对偶关系的本质,是把一块信息用彻底打乱的方式重新叙述一遍。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一个信号可能在空域上显得内容丰富,但是当它在 频域上被重新表达出来的时候,往往就在大多数区域接近于零。反过来这个关系也是对称的:一个空域上大多数区域接近于零的信号,在频域上通常都会占据绝大多 数频率。 有没有一种信号在空域和频域上的分布都很广泛呢?有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噪声信号。一段纯粹的白噪声,其傅立叶变换也仍然是噪声,所以它在空域和频 域上的分布都是广泛的。如果用信号处理的语言来说,这就说明「噪声本身是不可压缩的」。这并不违反直觉,因为信号压缩的本质就是通过挖掘信息的结构和规律 来对它进行更简洁的描述,而噪声,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结构和规律的信号,自然也就无从得以压缩。 另一方面,有没有一种信号在空域和频域上的分布都很简单呢?换句话说,存不存在一个函数,它在空间上只分布在很少的几个区域内,并且在频域上也只占用了很少的几个频率呢?(零函数当然满足这个条件,所以下面讨论的都是非零函数。) 答案是不存在。这就是所谓的 uncertainty principle(不确定性原理)。 这一事实有极为重要的内涵,但是其重要性并不容易被立刻注意到。它甚至都不是很直观:大自然一定要限制一个信号在空间分布和频率分布上都不能都集中在一起,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道理啊。 这个原理可以被尽量直观地解释如下:所谓的频率,本质上反应的是一种长期的全局的趋势,所以任何一个单一的频率,一定对应于一个在时空中大范围存在的信号。反过来,任何只在很少一块时空的局部里存在的信号,都存在很多种不同的长期发展的可能性,从而无法精确推断其频率。 让我们仍然用音乐来作例子。声音可以在时间上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区间内,譬如一个声音只延续了一刹那。声音也可以只具有极单一的频率,譬如一个音叉 发出的声音(如果你拿起手边的固定电话,里面的拨号音就是一个 440Hz 的纯音加上一个 350Hz 的纯音,相当于音乐中的 A-F 和弦)。但是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这两件事情不能同时成立,一段声音不可能既只占据极短的时间又具有极纯的音频。当声音区间短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频率 就变得不确定了,而频率纯粹的声音,在时间上延续的区间就不能太短。因此,说「某时某刻那一刹那的一个具有某音高的音」是没有意义的。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技术性的困难,而它实际上反映出却是大自然的某种本质规律: 任何信息的时空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是不能同时被无限提高的。 一种波动在频率上被我们辨认得越精确,在空间中的位置就显得越模糊,反之亦然。 这一规律对于任何熟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人来说都是熟知的,因为它为信号处理建立了牢不可破的边界,也在某种程度上指明了它发展的方向。既然时空分辨 率和频率分辨率不能同时无限小,那人们总可以去研究那些在时空分布和频率分布都尽量集中的信号,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信号的「原子」,它们本身有不确定 性原理所允许的最好的分辨率,而一切其他信号都可以在时空和频率上分解为这些原子的叠加。这一思路在四十年代被 D. Gabor (他后来因为发明全息摄影而获得了 1971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所提出,成为整个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的奠基性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 但是众所周知,不确定性原理本身并不是数学家的发明,而是来自于量子物理学家的洞察力。同样一条数学结论可以在两个截然不相干的学科分支中都产生历史性的影响,这大概是相当罕见的例子了。
个人分类: 醍醐灌顶文|19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个玉门关的前世今生
Flyingriver 2011-7-17 16:13
发现三个玉门关,其迁移变化有何原因? 西北师大李井成教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地貌室齐德利博士与央视10套的考察及解答: http://travel.cntv.cn/20110714/103716.shtml http://travel.cntv.cn/20110715/103473.shtml
个人分类: 小品——不止一笑|2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南交通大学的前世今生
热度 13 ywang69 2011-7-4 23:35
西南交通大学的前世今生
有感于许多家长和学生对西南交通大学不甚了解,以下说说这所命运多舛的学校之前世今生,也算是为学校做做宣传吧。 西南交通大学始建于1896年,先后定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 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唐山铁道学院"等,是中国近代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1921 年,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和北京铁道管理学校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成立交通大学,交通大学设总办事处于北京(交通部内),总理京、唐、沪学校事务,校长驻京办公。三校分设正副主任处理各自校务。自交通大学成立之后的整个民国时期,为中国最高工程学府,声誉卓著,人才辈出,犹以上海交大、唐山交大两校为最。 1、 西南交大百年回眸之北洋天佑篇 (1896-1910) 交通大学最早的历史源头有两支,一支是 1896 年盛宣怀上海创立的南洋公学, 另外一支是同年由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山海关成立的北洋铁路学堂。这就是为什么1996年国内四所交大百年校庆江泽民总书记只为上海交大题词其它三所共同使用的原因(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 1896 年,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山海关成立的北洋铁路学堂(唐山交大),这是中国第一所铁路学堂,与同年诞生于上海的南洋公学和稍早一些创立的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人创办的中国最早的大学,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史的新篇章。学堂创立伊始,大量采用欧美大学原版教材,重金聘用英籍教师,以口授、笔记为主要教学形式。 1900 年,学堂第一届学生( 17 名)毕业。(第一届招生 37 名 仅有 17 名毕业 唐山交大要求之严可见一斑,治学严谨的传统大概也可以追溯到那个时候),该届毕业生是中国最早培养的土木工程学科专门人才,学生毕业证书上写为《 ***** Chinese Railway College 》。 1900 届毕业生张孝基的毕业证书现仍然保存于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为现存国内最早的大学毕业证书。 北洋、南洋公学和北洋铁路学堂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三所大学。 1905 年,詹天佑开始了他的壮举 ----- 自主修建我国第一条铁路 “ 京张铁路 ” ,这是早期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最伟大的一项工程,他的主要的也是唯有的两名助手张鸿诰徐士远皆为学堂毕业生,所以, “ 京张铁路 ” 这项大长民族志气的伟大工程实是唐山交大早期校友为中华所做的杰出贡献。 唐山路矿学堂时期的毕业生后来许多闻名天下,如庄俊 (建筑泰斗 中国第一位建筑师),李光前(全球华人十大超级富豪 华侨领袖 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竺可桢( 世界一流气象学家), 李俨(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厚坤(发明世界第一台中文打字机)等等。 北洋铁路学堂后迁唐山改为唐山路矿学堂。梁如浩先生( ‘ 一詹二唐三梁 ’ 之 “ 三梁 ” )亲自担任迁入唐山之后学堂首任总办(校长),学校迎来了大的发展时期!唐山路矿学堂成为志在报国的有志青年的首选学府。后周长龄先生(留美幼童 铁路总办 爵士),方伯梁先生(留美幼童 电报鼻祖)先后担任学堂总办。 1908 年,军机大臣刘坤一奏请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批准颁赠唐山路矿学堂(唐山交大)有 “ 天下至宝 ” 之誉的《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共 10088 卷,(该部书现珍藏于西南交大图书馆, 被誉为 镇馆之宝 ),该图书被史学家称为 “ 康熙百科全书 ” 。 2、西南交大百年回眸之竢实扬华篇 (1911-1921) 辛亥革命之后不久,唐山路矿学堂改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赵士北先生(参议院议长 为孙中山授总统印玺者)为改名后首任校长。不久,一代宗师罗忠忱(唐山交大 “ 五老 ” 之首)先生来校任教,罗忠忱先生不仅是唐山交大教授中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位中国人教授。罗先生的到来。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里程碑。 唐山交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了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的时候,已经开始迎来了辉煌时期。 1916 年,唐山交大在教育部举行的全国高校成绩评比之中荣获全国高校第一名,当时得分 94 分,得分较高的其他著名大学有北洋大学 90 分,位列第三。 这次评比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官方进行的教育评估,他反映了这一时期唐山交大在教育界的尊崇地位。同年十二月,教育部为表彰唐山交大的骄人成就,在先颁发的 “ 优等奖状 ” 之外,还特别颁发 “ 俟实扬华 ” 金匾予最优秀高校以致鼓励,意为 “ 等待(你们)作出成就来弘扬中华 ” , “ 俟实扬华 ” 匾堪称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块金牌,这个荣耀永久属于西南(唐山)交大,该匾现仍保存于 西南交通大学档案馆! 西南(唐山)交大校训中的 “ 俟实扬华 ” 即是由此而来。西南交大自峨眉 迁到成都,研究生宿舍统称为“扬华斋”。 同样是在 1916 年,两名卓然出众的毕业生赴美留学,将唐山交大的声名远播世界。 1914 届毕业生黄寿恒入麻省理工学院,后来成为交大 “ 五老 ” 之一;另外一名毕业生就是茅以升,茅以升是唐山交大历史甚至中国科学史上需要大书特书的人物,从青年时代茅以生先生作为考入唐山交大 (1972 年以前习惯都统称唐山交大或唐院, 72 年后西南交大 ), 众多状元级优秀学子中的第一名 , 代表学校参加全国高校评比 , 也是获得全国高校第一 , 为学校赢得无限荣誉 , 后留美,以让人无法拒绝的优异成绩征服了当时并不承认唐山学历的美国康乃尔大学 , 在他毕业的时候,康乃尔大学校长当场宣布:凡是唐山交大学生,至此之后,愿意来美国康乃尔大学深造的,不需要经过考试 , 直接入学。茅以升先生为唐山交大也为中国高校争得极大荣誉 , ,使唐山交大(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享有世界声誉的大学。 1937 年,茅以升在钱塘江上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 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是继我校校友詹天佑先生设计京张铁路之后,中国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又一项大长中国人志气的创举。 1948 年茅以升先生入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 入选中科院院士。 1959 年修建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在审查大会堂结构图纸时特别强调 “ 要有茅以升的签字保证 ” 。 1982 年成为历史上首位入选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的华人外籍院士。 自茅以升之后,唐山交大大量校友进入康乃尔大学及美国其他著名大学深造,不少毕业生闻名天下。 1915 年, “ 五老 ” 之一伍镜湖来校任教; 1916 年, “ 五老 ” 之一李斐英先生来校任教; 1918 年,吴稚晖(中央研究院院士 国民政府主席)先生来校,后来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歌》即为吴先生之手笔。 1919 年,詹天佑先生逝世。 根据他的遗愿,在唐山交大捐资建立 “ 眷诚斋 ” ,现西南交通大学本科学生宿舍名为 “ 眷诚斋 ” 即由此而来。 除茅以升外,唐山交大这一时期毕业的其他著名校友有,杨杏佛(中国民权运动领袖 “ 东南三杰 ” 之一),杜镇远(詹天佑之后中国工程巨擘)、羊枣 (新闻巨子) 、施嘉干(建筑家、 正部级)、潭真(交通部长)、邵福忤(筑港技术的奠基人)等等,综观这一时期国内外情况,唐山交大为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 成都犀浦校区南门(唐山市人民政府捐赠) 成都犀浦校区校园一角 3、西南交通大学的来历 不想天有不测风云, 1952 年,中国大学的院系调整无疑对唐山交大来说无异于一场 浩劫 。 院系调整中,唐山交大水利系包括黄万里教授,顾夏声教授(院士)在内的多名教授和包括王三一(后成为院士)的多名学生调整到清华大学水利系; 化工系包括余国琮教授(院士)吴自良(两弹一星功勋 院士)教授等多名教授学生调整到天津大学;冶金系调整组建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建筑系包括刘福泰等教授,学生彭一刚(后为院士)等调整到天津大学;采矿系,冶金系一部分别调整组建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在此之前的 1925 年,唐山交大锦县分校便分出成为东北大学一部)。 唐山交大仅保留 土木、 机械、 电机、 铁道四系, 元气大伤, 改名为唐山铁道学院,成为一所铁路专门院校,隶属于铁道部,教职员工皆有铁路工作证,出差可以用乘车证免费乘坐火车,笔者也享受过此待遇直到2001年。此后,西南交通大学归属于教育部。 成为铁路院校之后,唐山交大很快在铁路的每一个重要方面都牢牢占据中国第一的位置,从铁路建设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到铁道科研系统,都是遥遥领先于全国的,全国的一级学科排名中交通运输工程西南交大一直排名全国第一。 1964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建设大三线的精神,铁道部决定我校迁至四川峨眉。1972年,学校更名为 西南交通大学 。 开国元勋吕正操上将(时任铁道部部长,西南交大当时归属铁道部)亲赴四川峨眉主持学校选址工作,唐山交通大学改为西南交通大学, 唐山交大结束了在唐山 76 年的里程,也永久的离开了 中国大学中心舞台。 但幸运的是,唐山交大由于迁到峨眉,许多师生也躲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峨眉成为分校,后改为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遂形成今日“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成都九里校区大门 九里的钟楼 如今,西南交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进入国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校拥有完备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有74个重点本科专业(其中有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在世界交通领域有着重大影响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大交通学科排名一直稳居全国第一。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成为当时全国16所本科教学优秀学校之一;2007年,学校又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年来,学校加大开放式办学力度,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地区)的8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师生互派关系,是"中法4+4"、“中欧精英大学联盟项”(TAMDEM)合作院校之一,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覆盖所有的年级和各个层次的学生。 现有专任教师25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200余名。他们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国家“千人计划”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7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第三届长江学者成就奖特等奖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另外还聘请了3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兼职教授 。 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的大门右手边有TEC字样代表唐山工学院,也有人说这分别代表唐山,峨嵋,成都,或许冥冥之中早就注定了这所学校坎坷的办学历程。 参考文献:西南交通大学校史 西南交通大学网址: http://www.swjtu.edu.cn/depart/university/university.htm 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链接 http://www.swjtu.edu.cn/depart/university/history.htm 峨眉校区沧桑的校门
个人分类: 我有话说|8323 次阅读|16 个评论
欧洲闸坝参观随感(七)----默讷坝的前世今生
热度 2 zhushiao 2011-6-25 10:05
欧洲闸坝参观随感(七)----默讷坝的前世今生
欧洲闸坝参观随感 ( 七 ) ——默讷坝的前世今生 朱诗鳌 1. 默讷坝的兴建 默讷( Mhne )坝位于德国鲁尔河流域。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为了满足鲁尔地区日益增长的工业用水的需要,“鲁尔水坝协会”( Ruhrtalsperrenvereins )于 1899 年在埃森( Essen )宣告成立。默讷坝是该协会成立之后建成的一座重要水坝,具有供水、防洪与发电效益。该坝坝高 36.6m ,库容 1.34 亿 m 3 ,建于 1908 ~ 1913 年。施工情况与水坝和电站建筑物如图 1 ~图 3 所示。 默讷坝是一座砌石重力坝,拱形坝轴线,坝顶中间设有两座大型塔楼,坝趾下游是反调节池,反调节池下游端是花园,花园的中心是水电站,整个布局具有浓厚的建筑艺术感,是水坝工程与美学完美结合的范例。也难怪,默讷坝的设计除了通常的工程技术设计外,还有艺术设计,而艺术设计工作又是由科隆著名的建筑师布兰兹克( Franz Brantzky )完成的。 图 1 默讷坝开工时情景( 1908 年) (引自 Mhnesee ) 图 2 坝默讷竣工后情景(引自 Mhnesee ) 图 3 坝默讷 1943 年 5 月 16 日白天 的航空照片(引自 Mhnesee ) 2. 默讷坝被炸 二战 后期,英国皇家空军对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区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在 1943 年 5 月 16 日夜,轰炸了鲁尔区的 3 座水坝,默讷坝就是其中的一座。 英国空军的兰卡斯特( Lancaster )轰炸机携带的是一种 可以避开防雷网的、能在水库水面上跳跃前进的 “ 跳跃炸弹 ” ( bouncing bomb )。( 默讷坝坝前 30m 左右的水库中设有两道防雷网。) 默讷坝被炸的情况如图 4 所示。图中绘有兰卡斯特轰炸机飞行的方向及炸弹跳跃的弧线。第一枚炸弹(见图中所示“ 1 ”, 余类推 )刚好跳到第一道防雷网处爆炸了,坝体未受炸。第二枚炸弹在靠左岸处、防雷网前的水库中爆炸,坝体亦未受炸。第三枚炸弹跳过了坝顶落到了坝后的电站处,第四枚炸弹则跳至上游坝面处并在水下约 9m 深处爆炸,坝体被炸毁,缺口高度 23m ,长度 77m 。被炸后 12 小时内,从缺口下泄的水量达 1.16 亿 m 3 。被炸前水库库容为 1.322 亿 m 3 。刚炸裂时,缺口处的流量为 8800 m 3 /s ,导致在狭窄的默讷河谷中形成的涌浪高达 10m ,这一涌浪高度大大超过了 1890 年最大洪水时该河谷中最大涌浪的高度。 在这次空袭中,默讷坝坝后的电站被完全摧毁。坝下游约 1200 人丧生。 图 4 默讷坝 1943 年 5 月 16 日夜晚 被炸经过(引自 The Mhne Dam and Reservoir ) 3. 默讷坝的修复 在默讷坝被炸后第 5 天,即 1943 年 5 月 22 日,德国人便开始了默讷坝的修复工程, 2000 多人参加,到 1943 年 10 月 2 日修复工程完成。图 5 为修复工程施工现场。此后还重新建了一座电站。 图 5 默讷坝修复工程现场 (引自 Mhnesee ) 4. 现今的 默讷坝 图 6 默讷坝库区游艇码头 图 7 作者参观默讷坝时的留影(左为作者,右为作者的妻子) 1950 年鲁尔水坝协会便恢复了默讷坝水库蓄水和电站运行工作。现今的枢纽具有供水、防洪、调节流域水量、发电以及旅游等效益。 现在,水坝和水库都被郁郁葱葱的森林环抱着,风景宜人,是游人休闲娱乐的好出处(图 6 、图 7 )。
个人分类: 坝工|7921 次阅读|3 个评论
去年夏天去了冰城
热度 9 zhangyuxiu 2011-6-22 17:06
去年夏天去了冰城
北国冰城哈尔滨在我国行政版图上,地处东北边陲黑龙江,人们都说,从空中俯视,黑龙江就像要振翅欲飞的天鹅,而省会城市哈尔滨,就像这只天鹅优雅的脖颈下的一颗璀璨明珠。漫步这个美丽的城市,街道上白鸽飞舞,圣索非亚教堂传来庄严的圣音;阳光明媚下,浪漫的太阳岛唤起人们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夜色下,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闪耀着东方小巴黎的风采,朦胧的灯光中人们在街边喝哈尔滨冰啤、吃哈尔滨雪糕。夜幕下的哈尔滨仿佛吟诗般讲述着她如梦似幻的前世今生。松花江清澈的江水从城中浩荡流过,哺育着这座百年之城。 2010 年 6 月到哈尔滨太阳岛开会,再次领略了这个冰城的夏日风采。 1、从松花江上看冰城,高楼大厦和欧式尖顶小楼同在 2、从松花江上看冰城,和煦阳光下,一派欧式风情 3、夕阳映照着松花江水 4、太阳岛上的湖光倒影 5、冰城街道上的欧式建筑和闲适的行人 6、冰城街道上的欧式建筑和闲适的行人 7、冰城街道上的欧式建筑和闲适的行人
3220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转基因的前世今生- 勿拿国人当实验品
alone 2011-4-28 17:53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Q1Mzc5NTMy/v.swf
18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基因的前世今生(视频)
sheep021 2011-4-24 17:27
转基因的前世今生(视频)
转基因技术的危害或许可以用这个典故来形容: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耐心地看完电视台转基因的视频!灭族的警示!! 请关注!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Q1Mzc5NTMy/v.swf 这个录像看晚了可能会被封杀!人类在用科技给自己快速的挖掘坟墓. 局部截图: . 印度引进转基因棉花种子酿大规模农民自杀潮 引进转基因棉花,种子涨价,棉农贷款,歉收,无法偿还,银行不再贷款,棉农借高利贷,无法偿还,倾家荡产,最后自杀———这个令人悲伤的链条展现出印度农民自杀的大体... 孟山都为推广 转基因 贿赂加拿大官员 美国政府不满足于只把转基因牛奶卖给毫不知情的美国人民,还向墨西哥和加拿大施压,迫使他们认同 rBGH ,帮助孟山都打开国际市场。……加拿大卫生部向美国发出了“不符合要求通知”, 没有批准今后在加拿大销售 rBGH ,或者叫做 rBST ,即重组牛生长激素。……加拿大兽医协会和皇家内科医师学会……掌握了 rBGH 牛奶负面影响的一些证据,比如说跛脚和繁殖问题。孟山都一直希望将 rBGH 打入加拿大市场。据加拿大 CBC 电视台报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 位孟山都官员甚至试图用一百万到二百万美元贿赂一位在政府评估委员会工作的加拿大卫生官员,以保证不经过进一步研究就让 rBGH 在加拿大获得批准。这位官员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他质问道:“你们这是在行贿吗?”这次会面因此无果而终。 此外,一个由著名专家组成的欧盟委员会特别独立委员会得出结论:正如加拿大得出的结论一样, rBGH 不仅存在上述危险,而且有导致人类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 1999 年 8 月,联合国粮食安全署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一致同意支持欧盟 1993 年对引进孟山都 rBGH 牛奶的临时管制令。因此孟山都的 rBGH 在欧盟被禁止销售。 但是接二连三的挫折并没有吓倒固执己见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僚们和他们的孟山都好友。由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禁止在转基因食品上贴标签,美国人民还都兴高采烈地饮用着政府推荐的健康牛奶,丝毫没有意识到它的危险。“大自然中最好的 食品”是奶业用于转基因牛奶的广告语。而美国媒体则对联合国的决定和加拿大得出的负面结论保持着“令人尊敬”的沉默。美国 人民得到的解释是 , 欧盟试图通过拒绝进口含激素的美国牛肉对美国的养牛户造成伤害。 (恩道尔:《粮食危机》) “重组牛生长 激素 ”,简称为 rbGH 转基因主粮多名“主将”涉嫌美国洛克菲勒基金_世说新语_《商务周... 2010-03-12 最近,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获得两个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及其同事。但近日媒体披露,张启发院士还是“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国际合作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吴孔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所长,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该委员会通过了转基因主粮的安全评估),在其主持过的研究项目中,列有“Rockefeller基金会课题(2003-2004)和美国USDA课题(2003-2004)”,Rockefeller就是洛克菲勒,USDA就是美国农业部。 胡国成,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该研究所是国务院于1981年批准在杭州建立,由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洛克菲勒基金会共同投资。 黄季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他也是转基因主粮的力挺者。其履历显示,“1990年获菲律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1992年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做博士后”。“国际水稻研究所”,正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共同设立的研究所。 范云六院士,她的植酸酶玉米就是此次获得农业部颁发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生产许可证书的两个转基因粮种之一。也是“国际HarvestPlus项目中国负责人”,也即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的中间代理人,同时她又是中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医的没落、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应用是社会和国家的耻辱      作者:郭小娟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各类抗生素和各种提纯药物,作为大众的个人肯定是无法随意生产的,因为没有设备,而且个人需求较少,也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生产少量的各类抗生素和各种提纯药物而制造或购买那些设备。正因为个人没有能力生产,所以,对于制造商来说,它们就有了商业价值。试想,如果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物资,在功效上能够取代甚至超越现有的各类抗生素和各种提纯药物,这一种物资在地球上俯拾皆是可以随手拈来,那么,抗生素和各种提纯药物,还会有商业价值吗?不会有。                 商业社会的秘密就在于,将简单的技术手段,通过有积极意义的、无积极意义的、甚而有消极意义的创新不断进行复杂化,在将技术手段进行复杂化的过程中,创造和牢牢把握属于特定商业主体的商业价值。商业社会的秘密就在于通过知识和技术的垄断来实现特定商业主体的商业利益。                 食疗和许多成本低廉的疗法不被推广,有其社会原因。在商业社会,非稀缺资源不会具备商业价值。商业社会的特征是将所有可能向别人提供的服务进行商业化,诸如中医等,在当今社会,其实是人人可以自用的疗法,更不会被推广,反而其负面信息被大量传播。为什么说中医是人人可以自用的疗法呢?其实自古就是如此了,只不过古代中医知识被人为封锁而已,连人人该知的验方,都成为祖传秘方。古代的医生,更多的不过是医学知识的垄断者而已,利用自身对医学知识的垄断来进行医学知识的商业化从而使得自身成为医学知识的商业价值获利者。                 其实,当今社会,就医疗而言,一些确凿被事实所证明的成功例证所说明的情况是,很多有效的疗法,往往不需要花费分文。之所以这种疗法不被推广,就在于这种疗法不具备商业价值,不符合特定商业主体的商业利益。同理,就金融市场而言,很多金融产品其实并不具备存在价值,它们之所以出现,甚至大行其道,并最终带来巨大的社会风险,只是由于相对于一些特定的商业主体而言,能为其带来滚滚利润。                 在现阶段,资本主义已经从光荣的善意的发现和创造商业价值的阶段过渡到了可耻的恶意的发现和创造商业价值的阶段。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转基因技术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依靠原始农业物种和非转基因技术改良的农业物种,人类完全可以生活的很好,为什么要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新农业物种取代原始农业物种和非转基因技术改良的农业物种呢?就是为了创造只属于转基因技术利益集团的商业价值。随着农业物种改良技术的商业推广,随着转基因物种在这个世界上的商业推广,这个世界将不再有自然赋予的种子,而是遍布人造种子,不再为种子付费的历史将彻底成为过去。与从前传统的农业物种改良技术所不同的是,转基因技术对于人类生存所构成的威胁是巨大的、毁灭性的、无法准确预知的。那么,为什么在转基因技术对于人类生存所构成的威胁是巨大的、毁灭性的、无法准确预知的情况下,在对许多证明了转基因技术的可怕害处的科研成果视而不见的情况下,在借助谎言的情况下,转基因技术仍然被广泛的商业化呢?正因其可耻的恶意的商业价值所在。现今正在发生的历史过程中,有生命资源,诸如天然的物种及其种子,正通过转基因技术被私有化。通过转基因技术,所有被普及的农业物种都将被添加入有着国际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技术成分,人们及其世世代代必须为这个新添加的技术成分付费。这个付费的受益者,即为转基因利益集团。                 今天,在这个世界上,在许多国家,各种利益集团以政府或更为可恶的基金会、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他实力强大的组织为代理机构、以提供行政性或商业性公共服务为幌子统治和奴役人们并攫取着巨大的私有财富的时候,人们还在赞美他们,向往着他们的所谓成功。但明智的人们知道的是,这并非人类该有的生活,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在发现镭的时候不肯申请专利的居里夫人。往往正是人们能够奉献于世界的那些创造、发现和服务激起了人们的贪念和私欲,那些以明文标示的法规或以私下默默公认的潜规则的形式被固定的利益份额最终将毁灭世界。                 多个方面的私有化正在毁灭这个世界。公共法权的私有化、公共军权的私有化、公共行政权力的私有化、公共话语权力的私有化、公共无生命资源的私有化、公共有生命资源的私有化、公共货币的私有化、公共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私有化。公共资源不但包括无生命资源,也包括有生命资源。无生命资源,诸如土地、矿产,已经被私有化,诸如水和空气,正在被私有化。水资源的私有化,是一种政府与资本合谋的结果,是官商勾结、金权合谋的结果,也是环境污染的必然结果。资本家在一开始,当然没法讲将水资源进行商业化,因为一开始安全饮水资源并非稀缺资源,但资本家们通过生产销售产品,污染了地球环境,不但将安全饮水资源转变为稀缺资源了,甚至正在将好的空气转变为稀缺资源。在空气被严重污染的情况下,富人们可以购买昂贵的空气过滤家用设备或其他高新技术设备来改善生活质量,但穷人们呢?                  知识的霸权其实最为可恶可怖。资本主义社会事实上是缺乏将科学研究成果造福大众的应用机制的。商业化机制的目的只在于为资本创造利润。资本主义以资本来控制知识的产出,通过资本渠道霸占知识并剥夺整个人类对现有科学技术的无偿受益权。资本主义通过知识霸权来建立新的资本主义体系的规则和秩序。知识正是财富创造和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从这个角度可以认识到的真相是,资本主义之创造财富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也不过是给少数人霸占的。罗斯柴尔德那个时候,因由于其所掌握的知识种类的阴谋性,没有推广性的商业化应用和予以法治保护的必要。但后来终于还是诞生了那么一套国际性的制度,将可商业化知识予以借助国际性的法治化的私有化,而且出现了居里夫人这样一个不肯同流合污的知识界伟人。先知加法治的这么一套制度,就决定了知识霸权所营造和维持的社会等级秩序。资本主义世界高科技成果与法制化的统治手段共同作案的罪恶,比之杀人更残酷百倍。                 正因我们不能愚蠢到反科学反技术的地步,所以我们更应当在目前的情况下,在为科研成果证实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强烈反对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应用。正因我们不能愚蠢到反科学反技术的地步,所以我们更应当在目前的情况下,在为科研成果证实西医抗生素治疗所存在的局限性和巨大社会风险的情况下,在禽流感、猪流感曾经大肆流行并威胁极大的情况下,极力提倡并促进中医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应当认识到的是,中医的没落、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应用是社会和国家的耻辱。                 忍辱却不负重的人们将不配生存。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我们最终将来到一个有钱者生无钱者死赚钱者出生入死的世界,在这一世界,没有钱的人将没有可能享有健康生存所需的空气、饮水、食物。想想这样一个世界吧?多么可怕!所以这个世界要么会一直沿着极少数人实现贪婪欲望的罪恶轨迹自己毁灭了,要么会物极必反,在大多数人们自觉的努力下,走向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光明的未来。我更愿意这个世界走向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光明的未来,因为我不是那极少数人中的一个,我的后代子孙,也不能确保世世代代都是在那极少数人之列。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怕:转基因的前世今生(不看自己怎么死都不知道)
热度 14 famingkuang 2011-4-19 11:26
我就不多说了,自己点开这个视频,花个把钟头看完吧,否则自己怎么被转基因弄死都不知道。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1Mzc5NTMy.html
个人分类: 反思|812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转基因的前世今生-合成
liuyang99226 2011-4-10 15:34
转基因的前世今生-合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1Mzc5NTMy.html
2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