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心理分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的孤独感缘于力量的不足或缺失
duke01361 2018-9-23 20:26
本来是写了一篇杂文论述这个问题,但好像是这个网有问题,都给弄丢了,故把自己的感想以摘要的形式记录下来: 人类的孤独感缘于自身力量的不足和缺失。不分年龄段,只要是遇到问题不能解决,又得不到必要的帮助,人就会产生孤独感...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人都会有能力和力量的不足和亏欠,所以每个人都会遇到孤独。从人类整个层面,也会有能力和力量的不足,所以人类会有一种群体孤独感... 如何避免“孤独感” 提高自身能力,但有些能力的提高是无能为力的,尽管如此就需要借助群体的力量,当群体力量依然不足的时候,就只能改变自己的欲望和目标,但是有些欲望是无法改变的,有些目标是无法改变的,当力不能及,欲望和目标又无法改变,那么这种情况就是一种“困境”。这就是一个人和一个人类群体的命运。
个人分类: Life a Bit|5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的需求,价值和终极意义—拉康的后结构心理分析的另类解读
lofiazhan 2018-6-5 00:28
一、 我为什么关注心理分析? 我为什么关注心理分析和后结构,这本跟我所学的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这跟我们的感悟和体验是相关的。所以在遗忘之前,在此记录分享,以便以后查看回忆。我的这种兴趣我想应该是有原因的,只不过原因是“潜意识的”。我试着“有意识”地猜想一下我的这种“潜意识”。自从我父亲去世之后,我对“意识”与“无意识”经常不自觉的思考,尽管那时候我不知道他们的深层意义和形式。记得当我赶到医院,被告知我爸被抢救过来了,但是已经无意识了,我极度悲伤,这种悲伤是如此关切(我想此种由“无意识”导致的悲伤在此后几年的不断回忆中指数性的增强),因为我当时没法想象,就在前几天和我对话的、头脑异常清晰、敏锐的父亲突然没有了意识(这里我不谈由他的一直恶化的身体状况带给我的感受,只讲意识与无意识,否则太沉重,可能没办法理智去组织)。此后我一直想要知道我父亲在生命最终的“无意识”阶段,是否真的是“无意识”,作为一个子女,我其实是希望他那段时候是无意识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又不相信被医生告知的无意识真的是绝对的无意识。 于是,我对频死体验的研究感兴趣,但是很多都是科学心理学和脑神经的,我没有这个基础去理解,所以我有意无意去读心理分析和释梦的东西。佛洛依德对梦境和精神的分析,可能真正开启了对“无意识”的研究,因为在后现代后结构之前,基本都是在研究“意识”和理性,这可能也是后现代各种学说诞生的一个原因,因为在之前,很少有人去追究胡塞尔所谓的“开端之恩”的无意识 (胡塞尔并不把它看成无意识,他其实是反对佛洛依德的无意识的本体论观点的,认为无意识只是派生的,他把这种“无意识”叫做 pre-reflective self-consciousness| 前自我意识,其实是纳入意识范围内的,应该是可以被意识到的,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在意识的概念里研究意识和现象的关系,前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 。 简单一点,这也可以理解为对终极决定性的主宰所产生的根源的追求。也可以理解为人的所谓的“主体性”诞生的根源和超出“主体性反思”之外的部分的追究。对这种根源的追求,使海德格尔和以后的以萨特(Jean-Paul Sartre)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收获了“他人性”“other”,从而使得主体的“self”中心观的瓦解。在语言学里,这种“开端之恩”可能就是“the name of the father”,因为在有语言建构的人类社会里,只有父亲的姓确定了,我们才可以按照父亲的姓来通婚,行事,从而建构由“父权”确立的社会秩序。然而,谁又给了父亲姓呢?德里达和拉康在语言里解构了父权的终极name和决定一切的权威,绝对的logos中心瓦解了。 二、 Desire 是怎么诞生的? 拉康心理哲学的基本框架是镜像理论(mirror)和“求 (demand)”的概念。这里有必要重复一下一些基本的概念及理解, 蓝色字体 部分为一些展开和打岔,但是都是很个人的想法,对专业研究拉康和后结构的人来说也许是谬论或naïve。 三镜像阶段 : 【细节解释有可能不一定准确,但为了make general sense】 The real and need( 真实镜和需求) :拉康的 真实镜| 或者叫 现实镜 ,就是指生命之初在母体的和新生儿阶段的完整统一的混沌状态。这个时候没有自我的主体概念,婴儿没有建构“自我”的概念。我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我。这个阶段是本能“需求”主导的。吃喝拉撒等。当婴儿啼哭之后,马上得到奶嘴的安抚,这个时候婴儿并不知道这是一个自己身体之外目前的乳房或奶嘴,它以为是自己的一部分。这个阶段是完整统一的,是由需求主宰的。这种 生理的需求 表现其实是婴儿对重返子宫状态的这种完整性的 外在表达, 为了统一逻辑和make sense,同时也借助拉康的词汇“爱”,我想这种追求完整的母体状态也可以对应为以下所说的对“爱”的需求。从我们与母体分离之后,我们一直在寻找这种重回母体的状态,但是注定是找不回的。可是惯性和本能让我们一直在以后的镜像中寻找。这也许是人性自我分裂的根源。 The imaginary and demand( 想象镜和请求) :当婴儿开始照镜子的时候,他看到了镜中的他人和母亲,由他人为参照从而也获得了自己的image, 知道原来母亲是另外一个人,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自此,婴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诞生,开启了建构自己的身份和自我概念的想象镜。比如,8个月的大婴儿对着镜中的自己笑着做鬼脸,他在想象着自己的美好的样子,完整的样子【 这种样子是他的回到本能的回到母体的完整性的需求的反应 】,可是现实中,他并不是像镜子中那么美好,他吃饭都吃不好,吃得到处都是,一片狼藉;拿东西抓握不准,自己不是镜子中那个美好的样子。这个镜子分析对成人也适用。镜中【包括社会中,他人眼中】的你感觉挺好的,整洁的容颜,神采飞扬的样子,成功的,收获的,可是从拉康的“the real”的真实上来说,我们是缺失的,不完整的,不完美的。 【 这种分析,看似make sense, 可是我们无法追忆自己的童年,我问我儿子,他也无法言说,为什么无法言说,这就对了,但是不感觉好像是回事了吗?是的,那也对了,这就是Lacan精神哲学的精髓,维根斯坦说,没办法言说,超出语言能力之外的,那就保持沉默,那是维根斯坦所谓的另外一个境界。如果你要认为这是宗教心灵感应那回事,那也行。在此 投机 的解释【注意:是 投机的 】:为什么有些对圣经怀疑的人,你用尽各种逻辑阐述学去解释,去论证,最终因为事实证据的缺乏,人家还是不信。为什么?因为上帝虽然创造了终极逻辑,但是没有创造证据的逻辑,或者说,这些证据就不是一般的逻辑,也即,从一开始有些人就没有被上帝造成可以理解超验(超科学)之外的证据的人,please hold, 我不是站在信仰者的角度,在为上帝辩护。这些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证据,当你去读圣经罗马书第九章“神的拣选,公正和慈爱”表明:是否可以得救,是否是神的儿女,一开始上帝就选定了,如“神对法老说,我把你兴起,是要借着你彰显我的大能,并且使我的名传遍大地,这样看来祂愿意怜悯谁就怜悯谁,愿意让谁有力量就让谁有力量”。有人解读这个并不是由您做了多少慈善,好事,做了多少表面的对神的工作而决定的。那下面的人就问神:您居然都已经预先就选定了(造好了)彰显您的荣耀的人,那还凭什么责备这些没有被您拣选的人的不信您呢?然后下面又有人说:“你这个人是谁啊,你有什么资格跟上帝顶嘴呢?被造的怎么可以对造他的人说:‘你怎么把我造成这样?’陶匠难道没有权利制造一些noble(可以彰显神的荣耀的)的器皿,并且又造些普通的器皿吗?这些圣经话语,常理上给我们感觉:上帝太霸道,没有人文关怀,剥脱我们认识世界的权利,哪来的慈爱呢?这些霸道的话语驱逐了多少希望亲近信仰的信仰者。可是反过来讲,这难道不值得思考吗?这些看似欺凌霸道的话语难道不是暗指:如果你真的 不信 我,那就表明你没有被我拣选,无论你做多少 表面上【象征镜中的 】是显示我的荣耀的事情,纵使你名义上贡献了一辈子在做一个牧师,你 没有被我造成可以用另类方式理解我的神迹和证据 的人【也即你不信我】,因为我从一开始就没有给你除了语言和科学逻辑之外的沟通认知方式。我【作者】无名悲伤:如果真的是这样去理解,的确是个悲剧,我喜欢后结构的多元的价值,因为我的智商指数让我敬畏科学,现实生活中的挫败让我寻求多元价值。但是这样一来,这就又回到了现代主义的终极真理了,走来走去都无法逃脱终极存在的主宰。后结构后现代也许是多元认识认的启蒙,但是最终的现实却被告知只有一个。对一个信仰多元的人,这是多么大的打击,但是当代的反后结构,对后现在批判的思想其实正证明了这一点:有些人说后结构是建立在结构之上的新结构。顿时感觉我们走了一圈,最终逃不出终极的决定性命运,但是无论如何,拉康从语言学上解构了我们的“the name of the father”- God,这个God 不一定是基督教的God 】。 回过来接上以上黑色文字部分,人从过了新生儿阶段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建立,也就永远的失去了与母体完整性的完美状态(现实镜),所以“缺失(lack)”是始终存在的。这就产生了人的demand (请求缺失部分的重聚)。在这个阶段,婴儿会请求(demand)母亲的爱,呵护,爱的眼神,关注,表扬等。“爱”这个概念其实对拉康也是个重要的概念,但是被经常误理解为世俗的特定(particular)的爱。这个爱其实也就是一个“大他”也即“Other”。这个怎么变成对“Other”的追求有点难理解,这个过程是在语言象征镜中不断抹去爱的特定性(particularity)而完成的。在下面的,我会阐述这种对“爱”的追求和请求,在语言象征镜中如何被扭曲成desire。 The symbolic and desire( 象征镜和desire) :象征镜就是指语言主导的领域和阶段,这个阶段占据了我们一辈子(除了婴儿期)。符号学就是一种象征(symbolism)的逻辑。为了make更广阔的sense,这个阶段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我们的现世理性世界-也即你我现在正生活的正常的世界。【如果我是一个精神病人,我可能就回到了第一个镜也即real的状态,一切以本能需求为出发,丧失自己在理性象征镜的建构。拉康分析精神病人发病的动因是因为在象征镜中对自我的建构的丢失,或者失败,才会造成像婴幼儿各种变态反应的症状的回归。我想这也许各种原因造成的】。 这里不谈精神病人的问题,谈一下desire 如何生成的。在谈之前,先说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德里达的语言的的永远延意性,无确定性。因为语言永远在用一个符号或所指(signifier)来指向一个意义,但是这个意义也只能借助另外的所指来表示,这样一直下去,无法最终指向一个实体(object)也即:意义永远无法被确定,语言永远无法表达你要表达的意义。新华词典上对词语的解释永远都是指向另外一个词语。还有个笑话例子,如格列佛游记里描述的,没有语言的原始部落的人,因为没有语言,只能把要表达的意思和所指(the signified)全都以object 的形式背在身上,从语言的所指能力层面上,这好像达到了终极所指 – 也即抛弃语言,抛弃理性(开玩笑的argument,不能当真)。所以,所指的不确定性和永远的延意性是理解demand无穷尽的根本。 上面说了有本能驱动的对重返母体完整性的need,在想象镜中就是一种demand,这种demand但可能在语言象征镜中就只能以signifier表示,比如以上说的对母亲的拥抱,赞美,物质奖励,心理肯定等等这些符号。但是signification的无穷尽,注定demand的无穷尽,在这里追求一种类似“母体”的完整性,这种本能的重返现实镜的愿望,或者说追求一种love(demand for love),最终在象征镜里都只能被沦为永远有延意,永远有缺口的desire。也可以说在语言的象征镜中最终都是无可避免的被变成了追求“大他”,也即终极的东西。然而,终极的秩序只有一个,可是谁都想去和它(大他)融合,把自己变成中心,变成秩序。这个在心理上是很讲得通的。谁都想主宰自己的命运,有些是希望成为中心,甚至自己制定秩序。 【这里我没法理解“大他”只有一个的概念是什么角度,结构的,还是后结构的?这是个二手的解读出来的概念,不知道拉康有没有这么说,拉康的话语表明了这种大他其实是“demand for love”当然在语言象征中也可以理解为追求“大他”】 。拉康用弗洛伊德的《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中的一个笑话区分了请求(demand:what you ask for)和基本需求(need : what you cannot do without) 的关系: 一个贫困的家伙从一个富有的熟人那里借来了25先令(英国钱币),借钱时,他一再重申自己的艰难,和必需得不到满足的处境。同一天,这位借钱给他的人在一个餐馆遇见了他,看见他正在吃三文鱼。这位借钱给他的熟人就责备他说:“什么?你借我钱,而你却在吃三文鱼,我无法理解你”。这位借钱的人说:假如我没有钱我就不能吃三文鱼,如果我有一些钱,我也不能吃三文鱼,那我什么时候吃三文鱼? (SE VIII, 49-50). 通过这个笑话,拉康是在说这种正常的need是以扭曲的demand 的形式在表现的,因为它看上去已经不是初衷般的正常的demand的了 (本来人渴望返回到母体的完美的初衷只不过是正常的need的形式),这种demand 被符号象征的不确定性,永远意义的延伸扭曲成了desire,永远有个缺口。当这种demand 被满足后,他的特殊性又被抹去了,最终又出来另外一个特定的符号来表达这个“demand for love”的追求,这种love 是不断被转移和抹除的 。开始,我以为我的demand是个象征我的意义的跑车,后来我的demand 变成一个garden,在后来,我的demand变成…,这种所指象征意义的永远无止境,一个跑车和garden所代表的特定性意义(质性)不断的被消磨和抹去,造就了永远的缺口,这就铸造了desire。 如果回顾demand for love的根源,desire的本质那就是对母体性完美一体的渴望和追求,只不过在说人话的语境和象征中被扭曲破坏了(perverted) 。 Desire 其实不是一个恶魔,只不过这一切都是这么无意识的发生了 。 为什么要用这么个奇怪夸张的例子?这也是Michael Lewis(2008,p.161)所说的拉康和德里达不同的地方,“德里达是自始至终都是躲在文本的背后去带着不断变换的面具去解构意义,而拉康则经常借用一种狂欢的面具和巴洛克式的修辞夸张来表演(performance)他所要表达的观点。Michael Lewi把德里达这种风格被称为self-effacement(不出风头),而拉康的则是self-aggrandizement(自我夸大)”。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他讲课的内容基本是一些没有实证意义的空的修辞。但是这样说的人可能是没有完全理解和读他的东西,其实他的有些东西也是有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依据的,比如在婴儿期,那种象动物与外界环境一一对应关系建立的失败,是归因于母体液体和残留物的生理学原因。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精神分析的独到和贴切。 三、 什么是价值和意义,及终极意义? 可以理解人一生都在追求回到和母体完整一体的现实境界。但是在语言的语境中,这种愿望最终都只能是变形的,扭曲的所谓的desire。如果拉康认同最初的和母体合二为一的境界是“美好的”,那么这其实是他对语言象征的批判。但是,他主张接受这种三镜像发展的现实。并且尽力在象征镜中为人找回回去的触点和机缘,可能就是他说的幻觉(fantasy),因为通过这种暂时离开理性语言的“类动物”性的Fantasy,可以找回这种真实。就像Michael Lewis所说的其实在我的语言的理性世界,其实是有各种漏洞的(holes), 当我们带着理性的记忆,不时的游离出完全的象征之外,进入这些洞时候,真实性,真实的意思是存在的。但是我感觉这些游离只能是暂时的,而且这种状态不可能是一直的,一直在改变,但是一直都要“有” 。这里面就可能有着“拓补学”的相似性。 这些东西相对形而上,但是也又不是。 我的研究是关于手工艺和可持续性的问题,在田野调研中,有一个词“价值”是经常被说到和拿来表明当事人立场和观点的词。我对这个词产生了兴趣,所以我不断的去搜寻这个熟悉而难以理解的词的准确含义,在田野中,所被诠释的价值是一些具体化的所指:经济的,社区的,传统文化的,地域的,精神的等。而每个这些被固定范围的价值还有更多的sub意义,微妙而又互相交织。但我当然只能在被固定的范围内寻找价值的解释,从被调研者的意识和看法里找到答案,在一元的规则里,寻找多元价值,因为我被迫要claim它的实证性(empiricism),同时我希望它是多元的,那怕是欺骗式的。 总结几点:在不知道拉康怎么说可以追逐到真实镜之前,和我不是个essentialist,那么可以总结: 缺失是本能的;需求和欲望也成为本能的,现实是象征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是没有终极的,人生过程因desire是丰富的 【我之前以为这个肯定是谬论】 ,这就是人一生经验所诠释的后现代,后结构的多元性 。这个观点似乎又跟里面的有点走神的观点矛盾,这个总结昨晚想着很好,自己似乎完成了个心愿了。从此和拉康心理分析说再见。 Bibliographies: Jacques Lacan, Seminar VIII: Transference: 1960 to 1961 : Begins 16th November 1960. Translated by Cormac Gallagher from unedited French typescripts. Michael Lewis (2008). Derrida and Lacan: Another Writing ,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在此感谢Billy不厌其烦的解答和帮助,甚至做一个毫无怨言的听众-半夜经常被叫醒起来听发言。
4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in-China
WileyChina 2015-10-29 09:46
虽然心理分析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传入中国,但是只有在毛泽东逝世后才被允许在中国发展。过去几年中,中国社会对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等方面兴趣大增,特别是心理学科的研究。在社会和经济都加速变化的文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浮出水面,人们对解决心理问题也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包括 文革、大规模城市化和工业化、中产阶级的崛起、面向西方的观念、科技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意识形态的发展,新的通信交流方式、经济结构以及政府规划 等;在这个大国中,这些因素结合早期的 儒家文化 ,影响着在个人和集体层面解决问题时的哲学思想和实际利益的选择。中国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中国将以它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这就亟需我们提供智慧的临床资源来施以援手。    一些西方的心理分析机构都对中国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进行过培训。中美心理分析联盟( The ChinaAmerica Psychoanalytic Alliance ) 自2008 年以来就对中国的学生进行培训了,还有一些学生的培训现今在美国心理分析协会( American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 的机构进行全程心理分析训练。其他声名显著的训练组织包括国际精神分析协会( InternationalPsychoanalytical Association ),中国德国和挪威的心理治疗培训项目( China German andNorwegian psychotherapy training programs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华美培训计划( theSino-American training program at Wuhan Mental Health Center ),以及国际心理学院的编辑, David Scharff 博士 ,担任这次重要的特别活动的原执导。   这一引人关注的特殊问题大范围地探索了由中西方专家共同撰写的中国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的有关问题。内容主要包括, 在有意无意中跨越了几代中国人的文革的创伤 ,以及对患者的临床影响; 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的相容性 ; 中国文化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 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发展 。这一问题有四封独特的“来自中国的信”,这是由中国心理咨询师关于心理治疗对他的事业的影响总结而来。这些文字非常有利于中西方心理咨询师和其他心理健康专家们之间相互理解。   点击 此处 免费获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analytic Studies 的 特刊 Psychoanalysis in China 特刊文章精选: Cultural Factors and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in Understanding a Chinese Couple (pages 207–217) Qijia Shi and David E. Scharff Working with Chinese Patients: Are there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Psychoanalysis? (pages 218–226) Jie Zhong Psychic Impact and Outcome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 A Psychoanalytic Research Project at the Sigmund-Freud-Institut, Frankfurt (Germany) 1 (pages 227–238) Tomas Plänker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a Traumatic Chinese Experience and Subsequent Trans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Some Thoughts About Inter-Cultural Interpretation (pages 239–248) Friedrich Markert The Impact of Chinese Cultures on a Marital Relationship (pages 249–260) Jill Savege Scharff and David E. Scharff Letters from China (pages 268–281) David Scharff, Caroline Sehon, Qi Wei, Janine Wanlass and Gao Jun
个人分类: Social Scence and Humanities|2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观察者与体验者
benlion 2014-9-9 11:02
- 独立人格与精神独立 科学和艺术发展是工业化的基础,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产品的制造,如,影视制作、软件设计和微电子工业等。科学属于复合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发现与整理知识的组织与管理,其中,仪器的制造和实验技术等是基础,学科和方法的交叉与综合也是科学进步与发展的模式。 以系统生物学为例,20世纪相继发展起来的数学与计算生物学、纳米与转基因生物技术等,构成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如果,构成学科方法和技术的这些领域建立与发展不够扎实,就必然导致影响后面的交叉或综合学科的发展。 然而,传播型社会模式的问题,就在于对国际科学每一阶段或时期的研究基础欠缺深入,往往经常跟随国际热点转换课题,由于浅尝辄止而导致学科基础根基不足,从而难以形成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 混淆科学与数学、哲学的概念,将科学与技术、基础与应用、技术与经济的剥离,导致科学与技术、技术与经济偶联的促进机制或链环断裂,也使得人格的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的知识传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发展等割裂,从而,导致受众型社会模式,形成依赖型人格和理性与情操的裂缝,欠缺独立自主和开拓、探险与创造、发明精神。 官僚社会,形成的土壤是欠缺独立人格的精神和依赖型人格的教育模式。社会依据律法和礼制的犹太教-儒家文化传统,个体的行为依据文本的规范条例,不同于领悟和揣测领导心思的行为模式,存在独立型与依赖型人格差异,也存在对学习的知识掌握与对人情和臣属等察言观色的行为差异。 科学的组织与管理,沿续的是知识和文本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创新型与传播型)-
个人分类: 2014y|20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他投毒,心理是有愤怒和不满的
热度 29 mdzhao 2014-2-20 10:37
复旦投毒案,一条年轻鲜活的生命已经失去,还有一条已经被判讲被剥夺,即便最后有幸得以保存,也无疑将在监狱度过大半生,真是让人扼腕叹息!看了相关的消息,感觉很沉重,不想发表 什么看法,偶只在科学网的微博发了一个感叹:“林森浩一审被判处死刑,这是可以预见的。不过他说的他以为黄洋能够“熬过去”,应该是实情,否则无法解释事后他一直表现得那么淡定,没有离开还帮着做影像分析等事情。是否该判死刑,真是说不好。总之是个悲剧! 不过,后来看了新闻1+1的视频,还是对他能那么冷静地剖析自己,而且基本不带什么感情色彩和大 的情绪变动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许多 分析,包括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的分析都是讲道理的多,感觉没有说到点上。 后来看 到广东警官学院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宋晓明的 分析,觉得比较到位,摘录部分。 他投毒,心理是有愤怒和不满的 这个案子的确有一些有悖于常理的情节。比如,林森浩作为一个高智商的医学人才,应该知晓所使用的毒药的毒理,具备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反侦查能力,为何最后却做了一件有失水准的低智商的案件呢? 另外,从披露的信息 看,林森浩与 被害人 并无很深的 矛盾,彼此也无利益冲突,而且被告人已在求职中脱颖而出,在广州找到了让人羡慕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何还要蓄意杀人呢?要解开这些谜团,只有深入林森浩的内心。 从整个案情看,特别是他使用的手段来看,他欲置人于死地的动机和目的是明确的。比如,在被害人的饮水中投放超剂量的剧毒药物,作为医学院的高材生应该是知道其致命的后果的。而 且,N-二甲基亚硝胺,是很难 通过临床直接诊断出确切物质的;即使能诊断出,只要有致死剂量进入人体并开始发挥效应,现 代医学也回天乏术。所以,只是想恶作剧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法院判决书认定,林森浩是因琐事而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他投毒,心理是有愤怒和不满的。那么,他的 愤怒情绪是从 何而来?我认为这与他嫉妒、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调节能力低有关。具有这些不良因素的人在生活中容易遭遇挫折,而挫折往往使他产生愤怒、怨恨、敌视等消极情绪体验,并长时间难以排除,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受到一点哪怕很小的事情的刺激,他就会情绪发作,导致行为失控而作案,伤害被害人。 林森浩嫉妒的是黄洋的活泼热情 林森浩跟黄洋的性格非常不一样,一个内向,一个外向。林森浩不是嫉妒黄洋的外表、学业成就和家庭条件等,他嫉妒的是黄洋的活泼、热情,平时爱打打闹闹,人缘很好。这让林森浩心里很不舒服:为什么这种人会能和我并列,他肤浅,没有思想,无忧无虑,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这太可笑了?为什么我总是不受欢迎? 底子里,林森浩是自卑的。他家境并不优越,林父早年在一家服装厂打工,林母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识字不多,常年拉着一辆木板车,在镇上的工厂里收购废品,后来,一家人才从狭窄的土屋,搬进了如今的小楼,以出售纸巾、饮料等为生。特别是后来异性交往屡屡受挫,自卑压抑就更加严重。受到与女性交友的挫败后,林森浩曾自嘲:“有谁会喜欢我这个人?丑男第一、手无缚鸡之力、木讷、迂腐、时代的落伍者。” 自卑感强的人往往很敏感、脆弱,生活中更容易感受到不公平,容易受到伤害,导致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记者:林森浩回想,他这么做的原因可能不在黄洋,而是个人没有把负面情绪调整好。判决之前,有媒体采访林森浩,他是这么解释的:“这个负面情绪也不来自他人所说的被当众批评等事情,而是来自我跟宿舍另外一个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一次,我在床上睡觉,另外一个同学把脚放在床上来回动,发出沙沙的声音。我当时在睡觉,就说哥儿们你轻点,没想到他冲我了句‘没动啊’。我当时就很愤怒。那段时间一直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您觉得林森浩的自我剖析准确吗?    宋晓明: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林森浩是个情商很低的高材生。情商高的人能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具有调控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但很显然,林森浩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调节能力很差,容易为一些琐碎事与人产生误会甚至矛盾。因此,生活中林森浩算是一个人际关系并不和谐的人,在宿舍与不止一人包括被害人有不愉快的事发生,这样又影响他的负面情绪产生,负面情绪产生后因缺乏自我调节能力,长时间难以摆脱。 林森浩和马加爵有共同点 从人格和心理上看,林森浩和马加爵是否有共同点?从起因看,两人犯罪都是由现实生活中的琐碎事引起,不良情绪长期累积而导致行为失控。从人生经历看,两人也很相似,比如家庭环境都不算好。另外,他们都是人们心目中的好学生、高材生等。特别是在性格上都有明显缺陷,如内向、自卑、敏感、偏执、情感匮乏、人际交往能力低等。虽然他们的智商都很高,但他们对生命也都很漠视。 近年来,高材生恶性杀人案件时有发生,这也要引起家长、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己的深刻反思。比如,作为家长来说,要懂得,孩子在幼年时需要心理抚养,一旦错过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再想挽救的话就会非常难。作为学校老师来说,要懂得学生性格与能力同样重要。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对工作、人际关系的影响就变得特别突出和直接。如果你不好好控制情绪,就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不好的影响。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    我的建议是,要学会理智地表达情绪,而不是压抑不良情绪。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或者学会换位思考、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情绪会随之改变。最好掌握一两种在关键时候克制自己情绪冲动的方法,如放松方法中的深呼吸、离开冲突现场、转移注意力等。特别是要意识到在情绪冲动时不要做决定,更不要采取行动。因为此时自己是不理智的。大学室友之间是非常亲密的一种关系,很容易引起摩擦。跟室友相处,要注意别搞“小团体”,不要触犯室友的隐私,彼此宽容、理解,有难相帮,自己有事情也要大方提出请求,千万不要逞一时口快。 (全文见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2/20/c_126161628.htm )
个人分类: 其他|6764 次阅读|59 个评论
[转载]心理分析几段话
yezi11 2013-11-3 22:04
心理分析几段话 关于寻找“完美妈妈” 每个严重缺爱的婴儿,都不能承认现实妈妈的缺憾,都在寻找一个完美妈妈。有一女子,对丈夫有种种不满,特别渴望有一个如意的情人。我仅仅说了一句话--你是在寻找完美妈妈,而完美妈妈不存在。结果,她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虽然,最初接受这一点时,有几天陷入了绝望中。看到理想父母在我们心中的存在,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另一女子,因带孩子的问题,与父母产生持续而强烈的冲突,家中的气氛之可怕吓到了保姆,她钱都不拿就辞职了。一次关键的咨询中,她发现自己心中有对完美父母的期待,并将这个期待放到了父母身上。看到了这个期待后,她迅速放下了它,而后,她就可以接受真实父母的低水平的爱了。 很多人的内心寡、淡、素得没一点味道,这是好的说法,不好的说法是自闭、漠然、没热情。遇到太多这样的个案了,虽然理论上知道大概怎么回事,但一直试着用感受去捕捉,今天形成了语言:太孤独的家庭,孩子连憧憬都难以生出。严重的情形中,是任何憧憬都难生出,结果就只是活着。 关于被动 被动男谈恋爱,常见有一种悲催:被动男觉得自己非常主动了,可是,对方根本没有感觉到他发出的信号。若一般男人发出的求爱信息有十米远,被动男发出的信息,常常只是抵达他自己的胸口外一厘米。 在关系中,他须意识到,“我不说你就该知道我是怎么想的”--这是是婴儿期残留的愿 望,相互的理解只能建立在沟通上。 控制的欲望是万恶之源。可是,从来都不控制别人的人,内心常有一种强烈的期待--我不说你都应该知道我是怎么回事。所以,被动消极者,他的不控制并非美德。并且,部分是因有这种期待,被动消极者会严重地拒绝沟通。 直接表达正向情感会死啊?!不会,但那份恐惧会很可怕。其程度,若非深入觉知,不易看到,但表层的别扭,一眼而知。这并非是教育问题,其原因,概括成一句话即:对绝望的人来说,最可怕的事,是看到希望存在的那一刻。那时他们会去灭掉希望。学习让情感自然流淌吧,那是最美的。 关于人性 人性太复杂了。心理变态的种类数不胜数,而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着所有这些变态的种子,一遇适当的条件就可能发芽生长。换句话说,没有任何心理问题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独有的。理解这一点,会使我们增加几分对他人的同情和爱心。 每当写对变态新闻事件的心理分析时,我都能从当事人的心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绝非是,变态与我们截然不同,而是我们共享一个人性的光谱。 再隐秘、再特别的心理问题,在这个世界上,都可以轻易找到无数同类。所以,认为自己的问题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是世界上最不幸的,那只是一种纯粹从自己出发的感觉而已。不过,索尔仁尼琴那句话也很对--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当你的世界坍塌时,就像是整个世界的坍塌。 关于“理想主义” 执著于“好我”而惧怕“坏我”的结果是,“好我”与“坏我”总是不断同时重现于自己人生中。 这种重现首先出现在自己身上。一个看上去极端自信的人势必是自卑的。我们常用“又自信又敏感”来形容这类人,所谓敏感就是对别人批评他、不接受他很惧怕,这就是自卑的体现。 这种二元对立的现象无处不在。不管在什么地方,当我们追求这一方向的事情时,相反方向的力量势必会产生。这很容易理解,正如一个天平,当我们在这边加砝码时,那边也得加,否则天平就会失去平衡。 因而,当你追求卓越的程度是 10 分时,你惧怕失败的程度也会是 10 分。同样,当你追求善良的程度是 10 分时,你愤恨邪恶的程度也会是 10 分。 于是,一个绝对的理想主义者一旦获得权力,他一定会是一个暴徒,因为他会严重排斥不符合他理想的一切人,并最终对这些人动起杀机。 一个绝对的理想主义者的内心是分裂的,而他的分裂几乎总是先产生于他的家中,父母的奇特教养方式令他发展出对“好我”的极度执著,并对“坏我”的极度恐惧。他们的“好我”表面上会披上理想主义的外衣,但其核心常常是“强大”。他们看似是不能容忍理想主义被破坏,但其实是不能容忍弱小。
个人分类: 他山之玉|20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理分析:已经从嫉妒比到诽谤了吗?
热度 9 lix 2013-10-13 08:52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刘剑梅说: “去年在美国跟朋友们讨论是否要 “ 海归 ” 的问题,美籍华裔的男性朋友个个跃跃欲试,而女性朋友则坚决反对。后来我的先生海归北京后,我也落户香港,得以近距离观察香港和大陆的文化,才逐渐明白为什么男性和女性对是否要海归的选择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到处都是 “ 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 ,怪不得 “ 海归 ” 男士都非常喜欢回到中国,因为那里有的是年轻貌美的女郎愿意投怀送抱,男士在这种环境中是非常 “ 受宠的 ” 。” 老邪怎么觉得这位刘副教授(自称在美国 23 年,应该是过杰青年龄了),对国内“年轻貌美的女郎”有点嫉妒是难免的。既然对老公如此不防心,为什么又不回国紧迫盯人呢?这样的心理素质,能教好大陆的女状元吗?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qmq/article_2013101293459.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61 次阅读|12 个评论
2013年SSCI收录心理分析期刊16种目录
wanyuehua 2013-7-7 09:16
2013 年 SSCI 收录心理分析学科期刊 16 种目录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PSYCHOLOGY, PSYCHOANALYSIS - JOURNAL LIST Total journals: 16 ★ 为SCI、SSCI共同收录期刊1种 ▲ 为 SSCI 、 AHCI 共同收录期刊 1 种 1.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门宁格临床报告》 Quarterly ISSN: 0025-9284 GUILFORD PUBLICATIONS INC, 72 SPRING STREET, NEW YORK, USA , NY, 10012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2.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当代心理分析》 Quarterly ISSN: 0010-7530 WILLIAM ALANSON WHITE INST, 20 WEST 74TH STREET, NEW YORK, USA , NY, 10023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3. FORUM DER PSYCHOANALYSE 《心理分析论坛》 Quarterly ISSN: 0178-7667 SPRINGER, 233 SPRING ST, NEW YORK, USA , NY, 10013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国际心理分析杂志》 Bimonthly ISSN: 0020-7578 WILEY-BLACKWELL, 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 NJ, 07030-5774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5.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美国心理分析协会志》 Quarterly ISSN: 0003-0651 SAGE PUBLICATIONS INC, 2455 TELLER RD, THOUSAND OAKS, USA , CA, 91320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6. PSYCHE-ZEITSCHRIFT FUR PSYCHOANALYSE UND IHRE ANWENDUNGEN 《心灵》 Monthly ISSN: 0033-2623 KLETT-COTTA VERLAG, ROTEBUHLSTRASSE 77, STUTTGART 1, GERMANY , D-7004 9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7. ▲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心理分析与历史》 Semiannual ISSN: 1460-8235 EDINBURGH UNIV PRESS, 22 GEORGE SQUARE, EDINBURGH, SCOTLAND , MIDLOTHIAN, EH8 9LF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2.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8. PSYCHOANALYTIC DIALOGUES 《心理分析对话》 Bimonthly ISSN: 1048-1885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9. PSYCHOANALYTIC INQUIRY 《心理分析探究》 Bimonthly ISSN: 0735-1690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10.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精神分析心理学》 Quarterly ISSN: 0736-9735 EDUCATIONAL PUBLISHING FOUNDATION-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 750 FIRST ST, NE, WASHINGTON, USA , DC, 20002-4242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11. PSYCHOANALYTIC QUARTERLY 《心理分析季刊》 Quarterly ISSN: 0033-2828 PSYCHOANALYTIC QUARTERLY,INC, 670 BERRY AVE, LOS ALTOS, USA, CA, 94024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12.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儿童心理分析研究》 Annual ISSN: 0079-7308 YALE UNIV PRESS, 302 TEMPLE ST, NEW HAVEN, USA , CT, 06511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13. PSYCHOTHERAPEUT 《心理治疗医师》 Bimonthly ISSN: 0935-6185 SPRINGER, 233 SPRING ST, NEW YORK, USA , NY, 10013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14. RIVISTA DI PSICOANALISI 《心理分析评论》 Quarterly ISSN: 0035-6492 EDIZIONI BORLA SRL, VIA DELLE FORNACI 50, ROME, ITALY, 00165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15. TEMPO PSICANALITICO 《心理分析》 Semiannual ISSN: 0101-4838 SOC PSICANALISE IRACY DOYLE, RUA VISCONDE PIRAJA 156 SALAS 307-310, IPANEMA, BRAZIL, RIO DE JANIERO RJ,22410-001 1.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16. ★ ZEITSCHRIFT FUR PSYCHOSOMATISCHE MEDIZIN UND PSYCHOTHERAPIE 《身心医学与心理治疗杂志》 Quarterly ISSN: 1438-3608 VANDENHOECK RUPRECHT, THEATERSTRASSE 13,, GOTTINGEN, GERMANY , D-3707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个人分类: SSCI投稿|551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则心理分析
yue 2013-5-25 09:38
(中国人是很坏的,在骨肉亲情之间,尤其狠毒酷虐。即使不是本性坏,至少是现有的观念,让人非常坏。夫妻之间,尤其要暴露和流露人性最为阴暗的一面。) 道破因果,是为超脱。说的不对,不要误会。 1. 你嫂买房子,让你爸一文不名。你结婚时,没给你一分钱陪嫁。是你受的第一次伤害,物质损失。 2. 从此你心理异常,做事机关算尽,是你受的第二次伤害,精神上的损失。 3. 如果心理异常就要伤害自己,还要伤害别人。受虐者都要变成施虐者。按你的能耐,只能伤害家里人,例如丈夫。是你受的第三次伤害,人际关系的损失。 4. 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你伤害别人,别人反过来伤害你。是你受的第四次伤害,感情损失。 5. 越受伤害,越变态。越变态,别人越讨厌你。越讨厌你,你越异常。越异常,别人越讨厌你。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恶性循环很难解脱,几乎是命运。是你受的第五次伤害。 6. 如果有一天你要不再受伤,就要无情无义,但那是最大伤害。 聪明的人,就是什么时候都不受别人伤害,不受不幸事件的消极影响。物质上,有时候难免受影响,但是精神上尽量不受影响,不破坏自己的心理健康。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25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明朝那些事儿][历史][TXT/2.94M]
lcj2212916 2013-3-6 20:23
名称:明朝那些事儿 类型:历史 语言:简体中文 运行环境:PC等 文件大小:2.94M 引子 这篇文章我构思了六个月左右,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 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是描写正史的,资料来源包括《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虽然用了很多流行文学的描写手法和表现方式,但文中绝大部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甚至人物的对话都是有史料来源的,为了文章的流畅,出处就不一一列出了。 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 下载地址: http://www.ctdisk.com/file/17705587
17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昶:他为什么开枪?心理分析美国康州校园枪击案
Helmholtz 2012-12-29 12:11
美国康州Newtown一小学校园,2012年12月14日,突发校园枪击案。28人死亡(包括枪手兰扎和其母亲)。学校中20名小学生和6名教师中枪身亡。消息一出,全球震惊。 据媒体报道,美国校园枪击案凶手亚当•兰扎的母亲南希是一名“超级铁杆枪迷”,并常带孩子练习打靶。这位母亲同时认为,教儿子练习枪击,是可以把儿子引出成天上网进入现实世界的一个途径。舆论认为,南希这些奇怪行为部分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南希的朋友和家人最近向媒体披露,南希偏执地认为,世界正处于暴力和经济崩溃的边缘,文明社会很快就会毁灭,因此她在家中储存了大量的食物、水和枪支,以期在世界毁灭后维持生存,这也是她教孩子射击的原因之一。人们对南希感到愤怒,因为她明明知道儿子精神有问题,还教会他枪击技术,同时还让枪支在家available。此外,一些邻居反映,南希对儿子“过度保护”,当有人拜访她家时,她几乎从不让他人进入她的家中。南希的这些举动可能引发了儿子对他人的偏执和仇恨情绪。另外据报道,兰扎开枪的小学,就是南希做义工的地方,而那些被射杀的孩子们,许多曾被南希管理过。兰扎可能偏执地认为南希是要通过于此,要抛弃他。 同时,如果以上报道属实,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母亲本身心理上的扭曲和变态。而当事人,那是绝对的心理变态的。 人们不解。人们彷徨。讨论的重点,集中到了美国的枪支泛滥和管理,以及有关心理和精神病的问题。 美国的枪支泛滥和管理以及讨论禁枪问题,是一个多年拖而未决的大问题。这里不仅有美国枪支协会庞大的势力,以及对美国的竞选的支持和影响,还有涉及到修宪的问题(宪法补充条例第2条,即在这个拥护人权和自由的国家里,人们有权携带枪支)等等。美国曾有多位总统和多个政治党派,都想处理这个问题,最后都是无疾而终。鉴于我不是法律和政治问题的专家,故这里对此问题略去不谈。 这里我是想就有关心理和精神病的有关问题谈谈。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烦恼、愤怒和情绪失控的时候,更且不说那些有心理和精神障碍的人。那么,在一个人人都可以拥有枪支的国度里,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很容易导致在人情绪和精神失控后,乱开杀戒。 可以预见,在美国,这样的滥杀无辜的事件,还会上演。(注:美国光是今年就已经出了好几起枪击滥杀无辜群体的事件了。) 根据目前报道,兰扎的哥哥说他患有阿斯伯格症,又有人说枪手有人格障碍。但是,还没有专门文件出来证明。 据载,兰扎是一个聪颖的学生,性格孤独。父母离异。母亲在家照顾他,对他要求很严。母子住在4000英尺的大房里。离异后的父亲对其妻儿月供约万元(另一说是父亲年供24万)。母亲是一位枪支爱好者,并教兰扎枪击技术。其父是一家大公司的副总裁。家庭生活环境优越。哥哥大学毕业,在另外一个城市上班。 人们不解:在这样一个养尊处优环境里长大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忽然大开杀戒。先在家里枪杀了母亲,然后又开车去小学,滥杀无辜多人。 阿斯伯格症,可以归为是自闭症分类中的一种。但是,患阿斯伯格症的人,大多数是高功能的,即智商往往可能很高,并且在一个或几个领域内(在不需要与人打交道的领域),有可能有很高的发展潜力。他们的问题是:没有社交能力,没有与人很好沟通的能力,不能理解他人言行中的内在含义,做事行为死板教条,易怒,不能并不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外人看来,其行为言谈,是怪怪的。孤僻,独来独往,有时做出事来,让人们觉得匪夷所思,比如情人节忘了给妻子情人送礼物,但是会给宠物买件礼物。等等。患阿斯伯格症的人,许多是只相信自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种病症是一种神经系统上面的疾病。男性居大多数(到目前为止,我所见到过的全是男性)。其起因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一些专家们认为与基因密码有关系。 而人格障碍,按北美精神病分类,有10个分类。在其他国家,一般有6至9个分类。人格障碍的核心问题,大都出在人际关系和人际交流上,以及很差的情绪把控能力。情绪和情绪的起反应,就像坐过山车,巨大起伏,变化特快。行为上好走极端。这类人往往还特容不得不同意见。人格障碍的起因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一些专家们认为与早年的亲情连接中断和生活中受刺激打击有关系。 2008年4月16日,在美国弗杰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校园枪击案,32名学生教授人被持枪歹徒击毙,另有17人受伤,凶手韩国族裔学生赵承熙也在袭击事件中自杀丧生。这次校园屠杀尤其血腥,是美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这次康州枪击案,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最严重的枪击事件。 赵承熙本人就是消沉自闭,他觉得没人理解自己,没人能看到他自己的写作才华,怒火在沉默中与日俱增。而他的作家之路却屡屡受挫和遭到退稿。 赵承熙极少讲话,即使开口,也不过低声说只言片语。他从不直视别人。他就像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母亲赵香林曾尝试帮助他,带儿子一次次去咨询、看心理医生、接受各种治疗,却无果而终。 其实,上述两个例子,其家人都是有所察觉,想过用不同的方法方式来帮助受困扰的孩子。 还有,2012年7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附近的奥罗拉市《蝙蝠侠前传3》首映式现场发生枪击事件,造成12人死亡,50多人受伤。染成一头红髮的电影院冷血杀手贺姆斯20日被捕后押进拘留所。被押后他仍然举止怪异,神经兮兮。一名监狱管理员透露:“他没有显示任何悔意。他还以为他是在演电影。” 去年,2011年7月22日,挪威枪击案杀手布雷维克先在奥斯陆引爆一枚汽车炸弹,炸死8人。随后他来到首都附近的一个岛屿上的青年夏令营,开枪打死69人。他也是冷血动物,还自以为是在干着拯救世界的荒诞“伟业”。同时,他有很强的种族和宗教歧视倾向。 弗杰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后不久,我在多伦多参加一个专业会议,会上与会者谈到此次枪击案,并分析了赵承熙这类人的心理状态。 集中起来,观点是这类人:孤独自闭,不与人来往,独往独来;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有的还可能有边缘型人格或自恋型人格);不相信任何人,而总是认为他人欠他的;仇视他人和社会;妄想狂,自大狂。 一个人,当他在孤独自闭的环境中待久了,必然会产生出些怪想法出来。正常人都会如此,况且那些心理精神不正常的人。人是社会的动物,当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联系切断时,孤独感、焦虑、忧郁、白日梦、恐怖、妄想等等,都可能产生。这就是为什么,不合群的人,在他人看了,多半是显得怪怪的。 可怕的是,有些这类人内心极度阴深黑暗,就如后来人们发现赵承熙和布雷维克写作的东西,反射出心理上的大量扭曲,极度负面,不相信并且泛反人类。这类人,心理精神上多半可能介于严重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之间。 自恋人格,往往是过高看重自己,由此认为社会他人对他不公,没有给与他要的东西。也可能没有对他承认他想拥有的地位和金钱,甚至女人。如赵承熙。或者,其他种族和信仰没有自己信奉的对,如布雷维克。或者,他可能偏执地认为,他人剥夺掉了他所拥有的东西,如兰扎。 这类人,也往往有很强的“该我的”意识,及他想要做的、要想得到的,是理所当然的,而不考虑他人的希望和要求,是否合理。也不推断评估,是否他自己确有能力才华,来得到那些他想要的东西。他如果得不到,或是认为他人让他有所失去,他就会记恨仇视他人社会。他由此想报复他人和社会。奇怪的是,由于妄想狂的成分,他多半是认为他人和社会欠了他很多。而他的反社会人格,往往体现在他拒绝他人和社会中。这里你可以看出这类人的扭曲的逆向思维。 然而请注意,他的仇恨他人社会,往往是没有具体目标的。因为他往往举不出具体的个人来,作为他发泄的对象,于是,他就可能对公众乱开杀戒,滥杀无辜。还有,他人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数字。 这类人,由于失去了自我,是不会对他人有爱和同情怜悯心的,所以,他才能成为冷血杀手。同时,忏悔心、过失感的缺失,也是这类人的典型。他因此也不会自责。 他明明是自我孤僻,自我放逐,但是他又极度敏感,认为是他人在拒绝他。由此,他的反社会心理逐步增强。 由于他不能转换角度看问题,他的思维方式,是简单直线型的。加上自信心很不好。由此,他很容易误读他人的意思,甚至误解他人的好意。那么他每次与人交往,他都可能觉得是他自己在受伤。他的仇恨,在慢慢变大。有那么一天,可能忽然爆炸,可能往往演绎成惊天血案。 惊天血案,同时也把他带入了公众的视野,可能一时间,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名字。一举成名,即便是遗臭万年。他的极度的自恋、自大、极度狂妄的心态,可能会一时得到满足。 这类人,自杀和他杀的想法,在脑海里存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他想如果他要去死,也要赚上一把,找些个目标或无辜来垫背。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枪支泛滥的社会里,而人群中又总是会有少数一定比例的有极端想法的精神病患者和严重的心理变态者们,那么突发性伤害他人群体的事件,就不可能完全避免。 关于怎样防范这类突发性事件。坦率地讲,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事前你不知道,知道时往往已经太晚了。要是发现身边有性格孤僻阴深的人,躲远一点。如果躲不开,就给这种人来个礼貌问候,去套套近乎,说不定,他要下手时,会对你手下留情。对于这类“个人独立的实施恐怖分子,”是很难对付的。 最后,再谈一下:人们通常的概念,是害怕那些易怒暴怒、乱发脾气、打人伤人、抢劫掠夺的人,害怕那些有明显个人攻击性行为的人。是的,这类人让我们担心害怕,但是,这还不一定是最让人害怕的,因为这类攻击,往往是对着独立目标去的。伤害的对象有限。而最可怕的,是上述探讨的例子:是那些做人阴沉隐藏,不说话,不交流,而内心有一种泛反人类和社会的仇恨,同时,又能总是认为他人和社会亏欠了他。这类人,如果身边能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如枪支,他一旦爆发起来,就可能导致惊天血案。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引证根据。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2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有些错,绝不被原谅(转自:加拿大枫叶小熊幼儿园)
热度 1 caoyuanzhiye1 2012-11-9 12:25
有些错,绝不被原谅 最近在追美剧《Criminal Minds》(中文译名《犯罪心理》)。记得在大学的时候,曾经痴迷过一段时间女法医Patricia Cornwell的《Postmortem》(中文译名《尸体会说话》)系列的书籍,才发现自己对于侦探推理以及心理分析有着一份未曾察觉的兴趣。所以在追完《Desperate Housewives》(中文译名《绝望主妇》)之后,几经筛选开始追《Criminal Minds》,看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很多罪犯都是在童年受过伤害的人,那种伤口真的很难治愈,时不时鲜血淋漓地促使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去伤害无辜的人。 想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最近新闻一直在热议的幼师虐童事件,其实,最开始我对于这样的新闻有一种极度排斥和厌恶的情绪,只看大标题就已经让人有一种出离的愤怒了,谁也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情真的会发生。但是,对话框不时弹出的报道,还是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看着孩子们惊恐无助的表情,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痛的感觉。不可否认孩子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甚至连把事情描述清楚的能力都没有。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脱离父母走向社会,他们需要老师的帮助来认识这个世界,老师的言行举止决定了他们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基调。当老师拿起胶带的那一刻,也就封住了他对于这个社会接纳的内心,当老师提起他耳朵的那一刻,也就摧毁了他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当老师把孩子放到垃圾桶的那一刻,也就决定了他对待别人,甚至将来自己孩子的方式,而这所有的行为都将对孩子的自信和善良有一种致命的打击。同样,今天孩子们受到的教育,也就决定了他们成人以后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决定了将来社会的模式,我们谁也不想在将来去感叹世风日下吧? 其实,很久以来人们对于幼师都有一种很深的误解,只是把她们看成“看孩子的”,觉得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即使是事件中的老师也没有觉得自己的工作有多美好,甚至说“还不如端盘子的”。可是古人却比很多人睿智的多,所以中国才有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样的谚语。哈,三到七岁这本身就是幼儿园的年龄,在这几年中孩子们要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学会交友、解决问题以及自我的情绪管理,还要经历诸如婚姻敏感期等神奇的阶段,甚至会在某一天突然跟老师谈论死亡这样的话题,我们不得不相信,七岁以前孩子们,他们在某种内在力量的驱动下经历着整个人生!而毋庸置疑的是:这段时间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会影响孩子的生命力和整个人生的幸福感。错过这段时间,恐怕他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弥补和寻找自己! 但是纵观中国的教育,幼儿园还不属于义务教育,国家的投资很少,所以造成了从业人员的学历不高,部分老师素质低下,所以才会出现虐童这样的事件。报道出来的是这一件,没有被看到的又有多少呢?要想享受好的学前教育,家长一般要承受不小的经济压力。 而从小学到高中这段时间,评测的标杆决定了老师和家长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内心和思想。整个一路妖魔化地扭曲下来,到大学以后,即使国家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给大学老师再好的福利待遇,他们又能改变和教育出怎样的孩子呢? 面对虐童这样的事件一再发生,我想仅仅归咎于个别老师素质低下还是不够的,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反思如何杜绝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当然,法律的健全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我们应该提高虐童的犯罪成本,让虐童变成一个人们不敢触碰的红线。另外,人们也应该转变孩子是父母和家庭的私有财产的观念,孩子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他们属于整个社会,整个社会都有保护和捍卫孩子权益的义务。想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电影《刮痧》,我们撇开中西文化和医学的巨大差异不说,单是因为一个孩子背后可疑的“伤痕”,接诊医生的迅速报警、儿童保护组织的迅速介入、从孩子的接生医生、公寓管理员到孩子父母的亲朋好友全都大动干戈的认真劲儿,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把照顾孩子看成整个社会的责任,敬畏孩子,敬畏生命! 孩子今天的成长环境,决定了我们明天的生存环境。所以哪怕是为了自己,也请每个人心存一份对生命的敬畏感吧! carol
个人分类: 教育|246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西经济理念 - 心理分析
benlion 2012-7-14 12:33
经济学的本意是节约资源制造最佳商品进行交易,从而实现共享地球环境和资源得到各自所需的产品,财富本质来源于地球资源。所谓的钱财只是购买或交易商品能力的代称,每个人必须以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等来进行市场交易,比如,教师以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技能进行交易,工程师以自己的工程设计和任职工作来进行交易,政府官员以在岗位上行使职能来进行交易等。 制造产品过程付出的劳动、服务等和完成的产品是进行交易的商品;因此,微软等公司的理念是让人人拥有一台电脑,这正是西方社会从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工程设计、产品制造等信息转化链和知识产权转化成经济实力的机制。 但是,在国内常常听到和看到的说法是攒钱,这个看似类同的概念,实际上在理念的出发点上非常不同,攒别人的钱,将社会上的一些人群的钱聚集到自己钱袋里,这个观念的产品或服务或商业模式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实现社会人人在商品交易中获得自己的生活必需品。 然而,聚集财富是贸易行为中的财富或最直接的是货币转移,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对应黄金等稀有金属,但货币的发行量和流通渠道和分配比例决定了一个社会对整体财富的拥有比例,这是一种财富分配机制,却不是财富产生的机制。在经济学上财富对应的是可购买的商品种类和数量,而且,其中种类是受政治、安全和其它因素所制约的因子,比如,涉及到军事尖端技术、金融信息安全技术和高端精密制造技术等;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财富远远不止是一个货币的数量和购买力的概念。 中国、西方的经济学理念上的差异,尤其是社会大众的普遍观念或习以为常的想法将直接干预或影响到一个社会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模式,是以科技的知识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为主导经营模式,抑或是以获得客户钱财为观念的商业经营模式的本质区别。所谓知识产权,就是对地球资源的加工、制造成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并转化成商品所需的信息或知识之保护;因而,结果是前一种理念在战略上更具有获得更多地球资源的能力,也就是获得最大的财富。
2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当下“国际反华热”的心理分析及其对策初探
热度 4 周可真 2012-4-19 13:17
环球网消息:《 印度烈火 5 型导弹今日试射 被贴上 " 中国杀手 " 标签 》: 印度舆论在兴奋中丝毫不掩饰对其他国家的敌意,“印度发射可以打到北京的导弹”成了印度媒体的公开报道标题。“这种公路和铁路机动的导弹即使在印度腹地发射都可以覆盖整个 中国 ,尤其是中国人口稠密和经济上非常重要的沿海地区。”《印度教徒报》 18 日如此报道。印度《商业标准报》说,便捷的公路机动将让烈火 -5 的打击范围远远超过表面上的 5000 公里 ,如果将烈火 -5 移到印度东北部,中国最北部的哈尔滨就处在打击范围内 。 2012-04-19 10:07 环球网友 为什么中国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我们也没做什么坏事啊。 看了这则消息,读了这位网友的评论,感觉我们中国人真的应该认真思考这位网友所提出的问题了。 现在反对中国的国际声浪及行为,应该跟意识形态没有多少关系,至少没有必然联系,因为越南和中国一样也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越南共产党却是当今国际上反对中国的急先锋之一;也与中国的“大国崛起”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印度也正在“大国崛起”,却并无反对印度的国际声浪及行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这种简直堪称是“国际反华热”的局面呢? 其原因肯定有内外之分,但我们现在先不去追寻外部原因,重要的是要追寻内部原因。就其内部原因而言,它是分层次的,有表层的原因,有深层的原因;同时,它又是分主次的,有主要原因,有次要原因。分析这些原因时,首先应该分析当前“国际反华热”的“反华心理”。 这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而且因为这种心理具有“反华”之“反”的情感特点,所以,可以把这种国际性的群体心理现象归结为一种“集体反华情感”。这种情感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疏华情感”、“非华情感”和“仇华情感”。 “疏华情感”与“亲华情感”相对,“非华情感”与“是华情感”(或曰“敬华情感”)相对,“仇华情感”与“恩华情感”(或曰“惠华情感”)相对。从它们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来分析当今国际上的“集体反华情感”,就比较容易找到中国自身在造成这种群体心理现象所起到的作用。 情感的亲疏、是非、恩仇是取决于交往双方,而不是由其中任何一方单方面决定的。因此,从中国自身方面来说,对方的“疏华情感”、“非华情感”、“仇华情感”可以归结为中国的“疏外情感”、“非外情感”、“仇外情感”,如此才形成了自己的“疏外情感”、“非外情感”、“仇外情感”与对方的“疏华情感”、“非华情感”、“仇华情感”之间的双向互动,而且自己越是“疏外”、“非外”、“仇外”,对方就越是“疏华”、“非华”、“仇华”。 中国自身的“疏外”、“非外”、“仇外”的情感可以分为官方与民间两个方面。 中国官方“疏外”、“非外”、“仇外”的情感是通过中国官方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态度表现出来的。 在毛泽东时代,在总体上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态度是:对第三世界采取“亲外”、“是外”、“恩外”的政策和态度,对第二世界采取相对“持中”或比较“爱昧”的政策和态度,对前苏联和美国采取“疏外”、“非外”、“仇外”的政策和态度——但早期对前苏联曾持“亲苏”、“敬苏”(“是苏”)、“惠苏”(“恩苏”)的政策和态度,后期对美国开始向“亲美”、“敬美”(“是美”)、“惠美”(“恩美”)的政策和态度过渡。 从邓小平时代开始,在总体上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态度是:对非西方国家越来越采取“疏外”(但绝没有“非外”、“仇外”)的政策和态度,对西方国家则越来越采取“亲西”且“敬西”又“惠西”的政策和态度。这种外交政策和对外态度的转变,主要是由于中国官方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和“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的价值观念,因此以“亲西”、“敬西”、“惠西”的政策和态度来招商引资和获得西方的先进科技,而非西方国家在科技和资金方面都缺乏西方国家那样的优越条件,所以中国官方对它们采取了“疏外”的政策和态度。 应该说,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之所以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是得益于中国官方“亲西”且“敬西”又“惠西”的政策和态度的。但是,一方面,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西方国家开始担忧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无论中国官方采取怎样的政策和态度,它们都要采取扼华制华的政策和态度;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官方对非西方国家长期采取“疏外”的政策和态度,由此相应地造成了这些国家的“疏华情感”,当其“疏华情感”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非华”、“仇华”的情感发展,因此,在西方国家普遍转向扼华制华时,具有“疏华”乃至于“非华”、“仇华”情感的非西方国家,就自然而然要站到西方一边,加入西方扼华制华的阵营。 中国民间“疏外”、“非外”、“仇外”的情感是通过中国民间的对外交往和对外态度表现出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这部分人虽然经济上富起来了,文化上却没有相应的富起来。这些年来,他们大量走出国门,到外国或境外去从事经商、旅游等活动,这些活动是中国民间对外交往最重要的窗口。直接参与这些活动的富人在对外交往中所持的对外态度,就代表了中国民间的对外态度,至少在外国人心目是如此。但是,他们的对外态度是怎样呢?就其在外经商而言,他们像在国内一样不时向别人兜售假货,不时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就其在外旅游而言,他们的言行举止像在国内一样,不知自我检点,或高声喧哗,或乱扔垃圾,或挥金如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凡此种种,都是对外人的不亲不敬,都是其“疏外情感”、“非外情感”的流露,由此表现出来“疏外”、“非外”的对外态度,自然会有相应的情感反馈,那就是导致外人产生“疏华情感”、“非华情感”,乃至于由这些情感发展为“仇华情感”。 从以上分析来看,面对当下的“国际反华热”,中国官方应该调整对外政策,不要再对西方国家一味采取“亲西”且“敬西”又“惠西”的政策和态度,而是应该理性地对待西方国家,同时对非西方国家不要再采取“疏外”的政策和态度,而是采取“亲外”且“敬外”又“惠外”的政策和态度。中国民间的对外交往和对外态度,也要进行自我调整,在外国或境外从事经商、旅游等活动时,要格外自我检点,自觉地“亲外”、“敬外”、“惠外”。如此,官方和民间互相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改变当今国际上的“集体反华情感”,赢得外人“亲华”、“敬华”、“惠华”的情感。
个人分类: 时评.政论|3136 次阅读|10 个评论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热度 4 tian2009 2011-6-10 09:33
【田案。这是民科学术文本的第二篇。PDF文本在此: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p.pdf 】 (发表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年第一期)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田松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871 ) [内容提要]: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作为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他们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业余科学爱好者”。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存在很多共性,其最大的外部特征是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进行正常的交流。他们具有偏执性的心理倾向,由此可以对他们的某些外在表现如顽强刻苦、自我崇高进行解释。他们的行为从外部看类似于行为艺术,从内部看,也可以解释为某种无意识的巫术心理。对民科现象做进一步的解读,可以为理解科学、公众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维度,也可为科学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间科学爱好者(民科)、科学与社会、心理、巫术、科学传播 在中国,存在着难以计数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以下简称民科),不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从其教育背景上看,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自己所献身领域的专业训练,也没有通过自学对其所从事的那个领域达到深入的了解;他们有着“理想主义”的精神追求和以苦行与牺牲为特征的生活态度;其“学术论文”不但结论惊人,而且善用众多“新词”、“大词”,并往往喜欢为自己涂上一层爱国主义亮色。民科作为一个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业余科学爱好者”,其最大特征是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进行正常的交流,并有其特殊的心理倾向。大规模民科的出现涉及到公众、科学与社会的诸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关于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研究 民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都有他们的活动。有人致力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为哥迷),有人致力于推翻相对论,有人致力于建造永动机,有人一心要建造一个包罗万有的宇宙理论……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民科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利华和文献情报中心李宏曾写过一篇《对科技日报报道的“蒋春暄重大发现”的质疑》( http://www.ihns.ac.cn/members/zlh/zlh1.htm ),这是笔者所见第一篇从学术角度讨论民科问题的文章。北京大学刘华杰博士对此问题也有关注,曾对著名哥迷(致力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胡思之做过长篇访谈,可以作为研究哥迷的第一手资料。 笔者曾在《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年第 7 期发表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对此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文中对民间科学爱好者( science fans )做了如下定义: 所谓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这个定义中,只有“不能交流”可以算做可观察的外部行为,而“希望”、“试图”和“致力于”等都与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有关,不能直接观察。对此,只有通过对其行为的分析,和对它本人的访谈予以判断。可以想象,研究民间科学爱好者有如下几种材料: 1 ,与民科的直接往来; 2 ,对其本人及相关人物的访谈; 3 ,大众媒体的报道; 4 ,民科的文本(“科研论文”)。实际上,当我们以科学家为对象进行社会学研究时,同样要借助于这几种材料。 在定义了民科之后,笔者还定义了业余科学爱好者( science amateur )。这一群体同样人数众多,同样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科学活动,比如天文爱好者,他们经常观测星象,也能发现一些新的天体如小行星、彗星;或者如生物爱好者,他们制作标本,也能发现一些新的生物种类。他们与民科的区别在于:从外部看,他们能够与科学共同体进行交流;从心理上分析,他们不想推翻现有的科学体系,一鸣惊人,而只是出于爱好,做一些具体的科学工作。 民间科学爱好者、业余科学爱好者乃至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职业科学家是一个连续谱,其间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 二,民间科学爱好者的核心心理特征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民间科学爱好者有它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和时代背景,也有其自身的心理特征。 现在,公众对于心理诊所已经逐渐接受,不再把去心理诊所咨询的等同于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 personality ),也有其特殊的心理倾向。当某种心理倾向过于偏离了“通常的范围”,就被视为心理疾病。但是,“通常的范围”并不是确定的,它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具体的社会环境有关。通过对民科的调查和归纳,可以发现,他们在心理上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倾向。 归纳起来,他们最核心的心理特征是偏执。他们大多坚信自己的“科学结论”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能与科学共同体甚至与世俗社会达成正常的交流;他们常常生活在幻想的情境中,比如他们不能平实地理解他人的言论,会忽视对其不利的部分,夸大他们喜欢的部分;有时也会出现某种妄想的特征,比如把自己比作布鲁诺和伽利略,把自己的到处碰壁解释为权威对小人物的压制与迫害;他们普遍表现出对精神的强烈追求,仿佛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生存能力通常较差,有人甚至年过四十还要依靠父母、妻儿来维持生存,但是生活的艰苦反而加强了他们的悲壮感和神圣感;他们有很多人相信自己在未来会成为一代大师,这种信念使其困苦的生活镀上了一层光辉。 在心理学上,严重的偏执倾向被视为一种病症。偏执( paranoid )是一种功能性的障碍,它表现为对幻觉的坚持,即使在面对相反的例证,得不到任何社会支持的情况下,也坚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这些幻想常常能够被偏执者解释得头头是道,并建立起内在的逻辑性。而且,症状越严重,越是能自圆其说。偏执有几种类型,其中一种叫做自大幻想( delusion of grandeur ),其表现是:“偏执者相信自己是个重要人物,比如圣母玛丽亚、百万富翁、大发明家等等,甚至是上帝本人。” 而科学家,正是在民科大量产生的 1980 年代初期具有重大意识形态价值的重要形象。 当我们说一个人偏执的时候,通常隐含着这个人与多数人的想法不一致的意思,倘若与多数人的想法一致,可能会被说成执著甚至是信念坚定。随着社会宽容度的增加,整个社会越来越能够容忍不同观点的存在,不再要求每一件事情都看法一致。实际上,如果是美术爱好者,无论他采用多么怪异的画法,描绘多么怪异的对象,都可能被人接受,甚至可能真的一鸣惊人。即使现在不能被接受,他也可以期待被未来接受。再如民间棋类爱好者,无论发明出什么怪异的棋来,只要有人愿意接受他的规则,它就有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也可以组织相应的棋类协会。但是,如果他坚持认为自己发明的就是围棋,并要求围棋协会接受他的“成果”,他的被拒绝也是理所当然的。因而,对于民科来说,他们的偏执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他们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就是科学,并且有着无比重要的价值;其二,他们坚决要求科学共同体承认他们的“科学”。对于民科本人来说,由于有前者,自然会有后者。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类比于民间美术爱好者和民间棋类爱好者,前者可以被宽容,而后者则只能被拒绝。 如果把偏执作为一种心理状态,那么,这种状态在程度上是连续的。很多业余科学爱好者乃至职业科学家都有类似的状态,甚至程度会很高。只不过,职业科学家可能被称作坚持真理,而不被认为是偏执,至少不会被认为是荒谬,而民科则可能被认为是执迷不悟。这里的确存在一个复杂的话语权问题,非本文所能讨论。然而,既然民科所热爱的对象是科学,并且他们本人也要求被科学共同体接受,那我们只能以科学共同体目前的标准来评判民科的工作。归纳起来,民科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征有如下方面: 1 ,交流的缺失 由于偏执,民科常常难以与他人进行交流。不仅与科学共同体难以交流,在其日常生活中也很难与人交流。这表现为两个方面: 1 )只肯倾诉,不肯倾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2 )不能正确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只接受喜欢的观点,不接受不喜欢的观点,甚至把批评理解成支持。前者属于直接的人际交往,后者可以从直接交往及其行为方式中看到。 哥德巴赫猜想爱好者(哥迷)是人数最多的民科群体,在大众传媒上报道最多。数学家早就指出,凭初等数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如同骑自行车登月球。哥迷常常宣称,即使是错了,也想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是,当错误被指出的时候,他们又不接受。下面是大众媒体对哥迷庄严的一段描述: 1985 年,庄严满怀希望地把精心写就的数学论文邮给中国最权威的数学研究机构,不久,就收到了回信:“我们不认为此种方法有学术价值。”一时间,他真的有点儿蒙了。耗费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啊,熬干了多少滚热的心血啊,织就了多少美妙的希望啊,轻轻的一句话就给枪毙了!但是庄严没有气馁,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大众媒体对民科的报道常常包含着很强的倾向性,由于这类报道经过了民科本人以及记者的夸大、虚构和改写,不能作为平实的材料直接使用。但是这些夸大、虚构和改写,正好可以作为症候阅读的材料,从中分析民科本人的心理,以及代表社会一般话语系统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记者的心理,从而了解公众对科学的一般理解。在对民科的研究中,经常会遇到这类文本。从这段文本可见,庄严曾经得到过回信,但他不愿意接受回信的判断,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研究。又如: 刚开始,对于专家学者们对他的否定,刘国安总是很气愤,认为这些专家们水平太低。刘国安介绍说,江汉大学有一位教授过去对他的研究一直很关心,他第一次上门求教时,这位教授看了他的论文后,认为非常有价值,答应做工作帮他把论文发表发表,临走时还给他了几百元钱,鼓励他继续努力。可过了不久,刘国安觉得这位教授的态度大变,再上门时,教授就叫他不要再费力了,以后再联系,教授的态度也不热情。这事儿让刘国安纳闷了很长时间。后来碰壁碰多了,他也就习惯了。刘国安一方面感叹国内的数学专家不能慧眼识珠,另一方面他还担心别人把他的成果占为己有。 一方面,民科希望得到专家的认可,请专家评判;而一旦被否定,就认为专家水平低,不足以判断他们的“成果”。所以他们的请教只是名义上的,并没有交流的心态。很多哥迷希望国家权威学术机构为他们的成果召开论证会,由于政府官员的介入,曾经有两个专业数学机构(中科院数学所和东北大学数学系)先后为两位哥迷(蒋春暄和庄严)的证明进行过论证,结果一律是否定的,但是这两位哥迷依然声称自己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根据笔者个人与民科接触的经验,他们都非常喜欢倾诉,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但是他们不愿倾听,几乎不考虑听众的反应,既不理会对方是否听懂,甚至也不理会对方是否在听。 浙江温州的赵兴龙先生是一位热心于热力学永动机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他自我宣传的方式是自费印刷材料,到各大学演讲。 2002 年 6 月 27 日,赵兴龙先生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在长达一个小时的通话中,我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只能努力地在他说话的间隙,插入我的问题 。而赵先生在简短的回答之后,马上就会回到他的话题。他或许真是希望我支持他,但是他显然不想了解我对他的看法。我在插入的问题中,坦率地表达了我民科的基本看法。赵兴龙先生同意我把他作为案例写到书和文章中。下面是我事后根据回忆做出的一段电话记录: 我问:您从事热力学的研究,你都看过那些热力学的专业书籍? 答:这个热力学的书都是一样的,看过一本就够了。我以前搞电机,电机的书都看过。我以前是很喜欢看书的,我们图书馆我捐过 1000 元,是图书馆收到的第一笔捐款,当然现在捐十万、八万的都有…… 我问:您写了这么多论文,给专业杂志投过稿吗? 答:专业杂志我也送过,比如我这个论文吧,我送给《物理》杂志,就是那个物理学会的,他们的那个编辑还是很有水平的,说可以考虑,但是要领导决定能不能发表,一问他们领导,领导说不同意发表。我们普通群众要指出科学家的错误是非常困难的…… 问:可是物理类的杂志有很多,不只《物理》一家,你给别的杂志投过吗? 答:这个吗,有个道德问题。我们不能一稿两投。我给了这一家,就不能给另外一家。 问:可是《物理》杂志不是决定不用了吗,你就可以给别的杂志了。 答:我已经给《大学物理》杂志了,我看看他们是不是可以用,不过还没有消息。我们这个科研…… 问:赵先生,我还想问一下,你平时经常阅读哪些专业杂志? 答:这个没有,我以前订一些杂志,现在都不订了。我觉得要集中精力,信息量太大分散注意力,对我们的研究没有什么好处…… 问:赵先生,你既然给《物理》和《大学物理》投稿,总应该知道这些杂志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吧? 答:这个不要紧,不发表也不要紧。我说了,我可以不断地讲,时间一长,我的观点就会潜移默化,大家就会接受。我们要回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当然,这个记录非常不完全,赵兴龙实际说的话要比我记录下来的要多得多。 由于偏执,由于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民科对自己的处境,对周围的环境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写所听到的内容,甚至把否定解释成肯定。比如赵兴龙说,北京林业大学刘家冈教授很支持他的科学活动,我根据赵兴龙提供的线索,与刘家冈教授通了电话,刘教授的确接待过一些从事物理研究的民科,有时也会些找人听他们宣讲,就像很多哥迷所要求的那样,告诉他们错在哪里。但是,刘教授说,从来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思想。赵兴龙也不例外。赵兴龙还说浙江大学物理系沈建其博士支持他的研究,在他印发的材料中,甚至有一篇把沈署名为合作作者。我根据赵提供的电话,拨到了沈博士的宿舍,他的同屋说,沈建其从来没有同意过赵的观点。在赵兴龙印发的一期材料上,他宣称中共中央支持他,并在醒目位置提供了一幅照片,照片的内容却是他给中央某位领导发的一封特快专递的封套。只是他给人家发了一封信,还不知道人家看没看,就说人家支持他了。赵兴龙非常喜欢说某某教授看了他的材料说不出话来,他把这解释为对方不能否认他的理论,所以才哑口无言。 2 ,“全无敌” 民间科学爱好者坚信自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不愿接受任何反面的意见。而在他们遇到不能解释的反面意见时,他们往往不去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找出种种理由自我辩护。我曾在沈阳拜访过一位民科,他自费出版了一本名为《生命》的书,我在关于民科的系列文章中对他有过详细的描述。 “ 我们的谈话进行了近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中我用尽种种手段指出他的逻辑漏洞,希望他能有所反思,但是我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对于我的任何质疑他都能找到反击的借口。他时而相信此书能救苦救难,时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到俗人的理解,时而说自己达到了神佛的境界,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我深信,神人已经达到了全无敌的状态,百毒不侵了;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个人的幻想之中,同这个他其实很想得到认可的世界不能有任何思想上的交流了。只能是他传道,他被崇拜,他自我修正教义,而不可能是他被别人改正。” 我把这种永远正确的状态命名为“全无敌”,这是偏执心理的一种表现。对于他不能回答的质疑,他要么回避,要么转移话题,要么牵扯出新的理由。这里倒是可以应用拉卡托斯的“硬核-保护带”理论来解释。拉卡托斯指出:“经验不能否证理论,因为任何理论都可以通过适当地调整它背景知识,把它从经验的反驳中永远地拯救出来。” 所以,民科几乎是不可能被说服的。在与赵兴龙先生的通话中,我发现他也处于全无敌的状态之中。 有些民科还喜欢给科学家找毛病,一旦找到一个,会把它极力夸大。其实很多时候完全是出于自己的误解。比如赵兴龙就找到了很多 科学家的错误。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2000 年出现一个奇特的天文现象,十五的月亮十七圆。因为望的时刻发生 9 月 14 日(农历八月十七)北京时间 3 时 37 分,已经是农历十七的凌晨。赵先生说,这是错的,因为农历每天的起点是早晨 5 点,不是零点。所以 9 月 14 日 3 时 37 分仍然是农历八月十六,民间叫后半夜。 对此,赵兴龙表现了超常的气愤,他在他散发的材料中写道: 有一年科学家提出“今年中秋,十五月亮十七圆”。科学家上了电视,报刊大量宣传,科学家成了名星。“外国月亮比中国圆”是臭知识。“十五月亮,十七圆”毫无疑问是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提出这个科学的科学家根本就不想一想农历的每一天开始于哪一个时间。不弄清楚农历的每一天开始于何时,怎么研究农历,怎么就随便上电视出风头、大讲“十五月亮十七圆”呢? 3 ,自大与悲壮 所有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给自己的成果赋予极高的价值。蒋春暄、庄严、赵兴龙莫不例外。比如发明地球抛月学说的冯宜全写道:“ ‘地球抛月学说已经揭开月球起源历史’,‘将是近代科学最伟大的发现’,‘应并获诺贝尔天体物理奖、瑞典克雷福特地学奖和丹麦安德森天体物理奖’。 ” 民科表现出一种刻苦顽强、敢于牺牲的精神,他们的刻苦与牺牲远远超出了常人,甚至媒体中描述的陈景润和蒋筑英也未必能比。民科的个人生活大多比较糟糕。尽管其中有些人不乏才智,但是他们却不愿变通,不愿暂时放弃自己的“科研事业”,解决好生存问题。更多的民科无法融入社会,生存能力极差。有些人甚至放弃了个人生活,乃至倾家荡产、借债度日。 在 2002 年 8 月,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场,我亲眼目睹了一位靠借债度日的哥迷,来自天津的农民刘先生,他的衣着就如一位正要出工的普通民工,我相信他已经把自己最好的衣服穿了出来。大会注册费几千元,很多民科自费参加,刘先生就是正式注册代表。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找会务组要求安排小组发言,遭到了拒绝和推诿。组委会一位负责同志对我说:这次大会没有门槛,任何人只要交钱就可以注册参会。但是学术发言则要经过论文审核。很多刘先生这样的哥迷要求发言,都被拒绝了。刘先生对我说,没有人支持他的事业,借钱很难。但是刘先生却显得精神饱满,记得他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你要是都想着自己,那国家怎么办?像哥德巴赫猜想,中国人不证,不全让外国人给证了? 民科的四处碰壁,不够宽裕的生活,反而使他们产生一种悲壮的感觉。他们常常把自己与那些被冷落的孤独的先知相比,与遭到迫害的哥白尼、伽利略和布鲁诺相比。比如 冯宜全: 没有生活费和老冯所需的科研经费,冯家生活主要是靠老冯的妻子郑翠英一个人每月 500 多块钱的工资维持,“像我们这样贫困的家庭,唐山有几家?”对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郑翠英回忆说,“老冯自学了 30 年,搞了 20 年科研,花了 3 万多块钱,全从我的工资中挤出来。 20 年来,我们没节没年没生日,每天我中午下班,他都伏案劳作,我就去做饭。我母亲是我们死硬的反对派,说人家都不搞的,这么多年你们还搞?总恼。我不是没脑子的人。就是因为他这科学很重大,如果现在不搞撂下去了,只能是国家的损失,我想的是这个。” 这种说话方式,显然已经将自己比作被迫害的科学先知了。 4 ,行为艺术与巫术 冯宜全在《南方周末》上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反响,有表示支持的,有激烈反对的。支持者的意见反映了公众对科学活动的误解,反对者之中,一位贺承军先生指出:“ 对他的研究,我斥之为值得重视的思维习惯产生的毫无价值的垃圾。如果这种思维与文本还有价值的话,就是整体上类似于一场历时数十年的行为艺术——由他及其家人历时三十年、自编自导自演的关于‘科学研究’的行为艺术。” 这个评价虽然刻薄,但是对于民科行为的实质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很多民科的行为,确实让人有行为艺术的感觉。 2002 年,地震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挑战或者质疑相对论的文集《相对论再思考》,收入六十多篇“论文”。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为了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相对论问题的学术讨论,自 1999 年 9 月起,“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开辟了“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争鸣”系列学术讨论,已举办 32 次。 2000 年 7 月 29 - 30 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学术会议。会议代表除北京学者,还有来自上海、天津、广州、珠海、成都、贵阳、西安以及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学者。会议集中讨论了三个议题:( 1 )“光速不变原理”是否成立;( 2 )洛伦兹变换是否正确;( 3 )爱因斯坦相对论适用范围。会议讨论自始至终十分热烈,促进了不同观点专家间的认识、交流和团结。在代表们的一致要求下,会议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第二届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学术会议,并成立了第二届会议筹备组;还决定出版《相对论再思考》论文集。 本论文集的编辑出版坚持百家争鸣方针,在保证一定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容纳各种学术观点。除了系列讨论的参加者和第一届会议代表所提交的论文,我们还扩大范围,邀请其他有独立观点的学者供稿。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使《相对论再思考》成为近年来中国有关相对论研究中独立观点的一次集大成,以使广大学术界作深入讨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如果不了解内情,但看其序言本身,一般读者都会相信这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集。其实这是一部民科的文集,没有物理学意义上的价值。艺术家徐冰曾经用了两年的时间造了 4000 多个汉字,用这些汉字印成了一幅幅酷似线装书的纸页,它只是看起来像古书而已,因为里面所有的字都是徐冰自己造的,在字典里根本找不到。这部《相对论再思考》也只是看起来像是论文集。我想他们的讲座、讨论,会使他们产生更多的从事学术活动的幻觉和快感。更像是行为艺术了。 从局外人的角度看,民科的行为类似于行为艺术。但是从其自身看,则与行为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因为一个行为艺术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在做艺术。而民科则认为自己所从事的真的是科学。在我看来,民科的行为有更多的巫术特征。 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二战结束后,南太平洋某地土著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祭拜仪式。他们在原来的美军机场旁盖了间小茅屋,屋顶插着几根竹子,还有人坐在屋里,头上绑着两块木头。大概还会有人手举小旗在机场上跑来跑去,不停地仰望蓝天。这个场面一定让人类学家感到兴奋,而谜底却让人啼笑皆非。他们是在等待飞机。他们在战时看惯了美军飞机降落的场景,也常能分到机舱里卸下的东西。美军撤离后,这些好处便再也没有了。于是他们用木块来模拟耳机,用竹竿来模拟天线,重复他们所观察到的美军的操作过程,期待轰隆隆的飞机从天而降。 民科的行为与此相似,他们模拟科学共同体的某些行为,写论文,进行学术讨论,参加学术会议,在论文的写作上也尽可能地模仿,比如内容摘要、主题词、索引、致谢等,一应俱全。一方面,通过这种模拟,他们能够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就如唱卡拉 OK 一般模仿歌星一样;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这种方式真的就是他们所模仿的内容。 巫术不仅是原始人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现代的所谓文明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也难免会求助于巫术。人类学家把实行巫术的途径分为两类,一类通过模拟,一类通过感染。 传染类巫术希望通过与对方有关联的物品对其行为进行控制,或者获得与之相似的性质。比如原始人把老虎皮披在身上,就以为自己可以获得老虎的威力。而如果用一个老虎面具带在头上,则属于模仿。再如果这个面具上装饰上真正的老虎须,便把两者结合起来了。 民科的巫术也是如此。比如冯宜全认为:“任何学说一经正式出版就是科学权力的公认,就是永久性的科学文献,这与其价值公认毫不相干。我在学术界不断发展,在科普界和报刊界不断地做科普介绍,了解的人多了,不就形成一个科学理论啦?” 赵兴龙先生不断地到各大学散发材料,宣讲他的理论,认为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北大浙大的教授。以提出人类体质进化新说的而知名的民科朱海军也有类似的行为和看法。显然,民科不仅希望通过这种模拟而获得替代性的满足,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被科学共同体接受。这是一种不自知的巫术。这种巫术是针对科学共同体实施的。 而在赵兴龙散发的资料中,还可以看到另一类具有巫术心理的句子:“ 正月初一至初八,推着黑板在五马街向群众讲解创新科学。初九停讲,即发生了二·二四民航客机坠落温州的空难。……预定到杭州讲学,二次均未能成行,发生龙港大桥被撞断,金温铁路塌方,火车出轨。” 这类句子非常之多,显然 ,赵兴龙先生已经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位能够感动天地的重要人物了,并不是所有民科都有这样的想象力的。当然,要更深入地分析赵兴龙心理,还需要借助更深入的访谈。 三, 结语 民间科学爱好者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纠结着科学与大众传媒、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语境、公众心理及个体心理多方面的关系。而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看,个体心理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外在生态的塑造。在这多方面的关系中,前面诸种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对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影响力是强大的。因此,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为我们对民科的行为及心理做进一步的解读。 在《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中,对民科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了一些分析。现简述如下: 作为一个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民间科学爱好者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令人困惑。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几乎没有物质追求,常被视为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这可以从他们受教育的年代可以寻找到答案。 从科学爱好者的 教育背景上看,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自己所献身领域的专业训练,也没有通过自学对其所从事的那个领域达到深入的了解。 但他们基本上都 受过理想主义教育并经历过 1980 年代中国“科学的春天”,有着牺牲与苦行的精神动力。 长期以来,对哥迷及其它民科的正面报道在大众传媒上时有出现。这些文本记录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个人信息以及他们理解和从事科学活动的方式。从这些文本中可以进一步发现,能够被民间科学爱好者作为献身对象的科学领域总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意识形态价值的那些,只有这些领域能够满足他们的争光理想,当然,也只有这些领域能够为其所知。 同时,传统科普传中的特定导向及其与某些意识形态的结合所构成的大众语境也对民科现象的形成起到助推的作用。以《十万个为什么》为代表的传统科普是以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很少涉及到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活动。偶有涉及,也常和大众传媒一样,给出某些模式化的描述。比如,在科普书刊和大众传媒上,流传着有很多科学天才灵机一动或者灵光一现做出重大发现的故事。从“阿基米德的浴缸”到“牛顿的苹果”、从居里夫人的“百炼成镭”到“六六六”的发明……等等,这类故事符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失败是成功之母”等民间格言,也与苦行和牺牲的精神相吻合。但这些描述把科学发现的丰富过程简化为最后一步的灵感与机遇,简化为拍脑门出点子;或者更多地强调培根式的归纳法发现模式,因其忽视了深层的在先的理念,使科学发现蜕变为简单的技术劳动。这些叙事模式因其存在着对科学活动的某些误读,甚至其个案也为科学史学者所质疑 ,但因其富有戏剧性,或因其符合意识形态话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而这类故事 不断产生,不断流传,已经成为 传媒及受众潜意识中的思维方式,成为大众语境的一部分。 这样,大众语境对科学活动的误读,与某种意识形态背景结合起来,就造就了轰轰烈烈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群体。 苦行与牺牲为其行为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正的价值,铁杵成针与灵机一动之类的叙事原型为其行为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合理性。民间科学爱好者一面年复一年地打磨铁杵,一面期待灵光降临。 时至今日,这种语境依然存在 , 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长期肯定 , 具有强大的惯性。这使得民间科学爱好者常被看作具有献身精神的理想主义英雄。很多人即使在表示批评时也要强调,他们的精神是好的;科研机构也不愿直接否定他们,更倾向于委婉地推托;相反,民间科学爱好者及其同情者则常常理直气壮地指责科学共同体在打击人民群众爱科学搞科学的积极性。 民科现象作为一种存在着的社会现实,对其视而不见或者简单地斥之为荒谬都不能解决问题。作为社会问题,民科现象也不是孤立的,他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社会各界都有不同程度的支持者。这反过来意味着,民科的深层心理正潜伏在社会的大众话语系统和意识形态之中。因而,有必要从学理的层面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 正如一个特殊的病例会使医生对人体有特殊的理解,同样,对民科进行案例分析,可以对民科所纠结着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既有利于我们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也可以为将来的科学传播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田松, 1965 年生,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现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博士后工作,方向为科学哲学和科学传播。 通过这些问题,我对赵兴龙先生的情况有了一点了解。赵兴龙曾在电业局工作,做过技术员,也做过培训学校(经过反复追问得到的结论,但仍不能确定)的老师,教电机。他没有上过大学,上过专科,专业是电机工程一类的。他自称看遍了电机一类的书籍。开始还去图书馆,后来图书馆里的书都看了,不需要再看了。由于电业局严重超编,开不出钱来,他现在用别的生意维持生存。他家里生产一种专门为结婚准备的糖果,叫做糖金杏。金杏就是石榴,有子孙满堂的口采。相对而言,赵兴龙是生存问题解决得不错的一位民科。 对此,中国上古天文学史专家陈久金研究员的回答大致如下:从西汉开始,农历每天的起点就是子时,零点,与今同。此前是否有其它说法,没有确证。民间有一种把一夜分为五更的计时法,五更通常算作一天,不作两天。子时后叫做后半夜。五更的终点一般规定为日出前三刻。这样,五更的长短并不一致,可以说每天不同。在春(秋)分,太阳在早六点升起,五更的终点就是五点一刻。冬至时日出最晚,五更的终点将近七点。从这个角度说,赵兴龙先生认为 2000 年 9 月 14 日 (农历八月十七) 3 时 37 分仍然是农历八月十六似乎有点道理,但是,陈久金先生指出:这只是民间的一个纪日方法,官方的天文学家从来没有采用过这种方法。 田松,民间科学爱好者之四:等待哈代——行为艺术与巫术,科学时报, 2000 年 6 月 19 日 B3 版。收入文集《堂吉诃德的长矛》。原故事见三联书店版吴程远译费曼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中“草包族科学”一节。从其英文 cargo cult science 字面上的意思看,应为“对机舱中的货物进行崇拜的科学”。 田松 .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 北京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7):56 田松 .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 北京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7):56-57 P. G. Zimbardo, F. L. Ruch. Psychology and Life .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1975.p486 吕志贵,辽宁人挑战哥德巴赫猜想,老红军力荐引来省长批示,辽宁广播电视报, 2002 年 3 月 20 日。 钱忠至,果真是“拿着锤子造原子弹”吗?——一位残疾人的“哥德巴赫”梦想,江南时报, 2001 年 4 月 7 日第四版。 田松 . 全无敌 . 北京 : 科学时报 ,2000-4-10:B3 版 . 转引自:舒炜光 , 邱仁宗 .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87:141 刘学斤 . 冯宜全:一个人的“学说” . 广州 : 南方周末 ,2000-4-7:1 版 . 刘学斤 . 冯宜全:一个人的“学说” . 广州 : 南方周末 ,2000-4-7:1 版 . 宗教激情VS行为艺术 . 广州 : 南方周末 ,2000-4-28 宋正海等 ( 主编 ). 相对论再思考 .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2002 。 刘学斤 . 冯宜全:一个人的“学说” . 广州 : 南方周末 ,2000-4-7:1 版 . 赵兴龙 . 重大的发明问世 必有重大的征候。打印稿 An Analysis on the Behavior and Psychology of Science Fans TIAN Song (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 abstract :“ Science fans ” is a general social phenomenon of China. But, as a special group who devoted to the so-called scientific activities outside of the science community,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amateur scientists (or science amateur). Most of science fans have similar behavior model and psychological tendency, and the most common characteristic is that they can not have prope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science community. Most of them have more or less paranoid psychological tendency, and it can give an explanation to some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over hard working, highly self-sacrifice and self-complacence. Their behavior looks from outside like Performance Art, but in some sense it implies some unconsciously sorcery psychology. The research on science fans will give a new dimension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cience, public and society, and will provide some advice 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 keywords : science fans; science and sociology; psychological analysis ; sorcery ; science communication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2177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