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热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城市热岛效应是否加剧了雾霾?
热度 2 zhangxw 2016-12-19 21:44
城市热岛效应是否加剧了雾霾? 张学文, 2016/12/19 我国今冬的华北雾霾已经闹到是否给学生放假的程度。可见问题严重。各位理论家就此发表了很多认识。这里我作为一个曾经的气象预报员(不是大气污染问题的理论家)在这里补充一点认识。 补充在那里?补充在昨天谈及的华北雾霾可能存在与逆温层下的不稳定大气层中,即 补充到 最近华北的霾是在逆温层中还是在不稳定层中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021554.html 这个博客后面。 补充的具体内容是: 1. 我国华北的城市冬季热岛效应,可能由于华北平原面积大,城市多,所以其人工热源引起的热岛效应可能不仅限于某城市本身,而是会连成一片,即形成华北以致连到东北的群体热岛现象。下面的污染预告图难道与华北、东北平原的高度采暖区域(热岛现象突出区域)不是巧合而重叠吧。 2. 3. 我理解这种冬季的热岛主要表现在大气低层。而这也意味着华北(东北)的冬季热岛效应也加剧了近地面大气的不稳定程度(低层温度过高引起低层大气不稳定)。如果这个加剧了的不稳定存在于在华北冬季逆温层下,那么这个热岛效应(华北、东北)也是雾霾现象严重的重要因素。或者说热岛现象推进了华北雾霾的严重程度。 4. 我不是污染问题的理论家,以上看法欢迎有关专家批判、参考。
个人分类: 大气呼吸过程|17160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岛效应
热度 2 LEIVI 2011-4-30 20:27
热岛效应( Heat Island Effect ):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市地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气候条件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外部因素,而城市化才是热岛形成的内因。一般认为热岛成因有三: 一是城市与郊区地表面性质不同,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城区反射率小,吸收热量多,蒸发耗热少,热量传导较快,而辐射散失热量较慢,郊区恰相反; 二是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比郊区大; 三是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温作用。 城市热岛中心,气温一般比周围郊区高 1 ℃ 左右,最高可达 6 ℃ 以上。在城市热岛作用下,近地面产生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热岛环流。城市热岛增强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烟尘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凝结核,故城市降水比郊区多。对欧美许多大城市研究发现,城市降水量一般比郊区多 5%~10% ( 雨岛效应) 。
194 次阅读|3 个评论
下一步研究工作:城市热环境
gghgiser 2010-11-15 00:05
最近融合的文章差不多要完成了,越是深入做进去,越发现遥感融合中可做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我真有点腻烦了!虽说做科研应该只针对某个问题狠下苦功,不能随便更换方向。但是,对尚处于研究生阶段的我们更应该尽可能地接触同领域中相关其他问题,不能这么早就在狭窄的问题中学死,而要培养自己广阔的学科视野,为日后在更高的视角考虑科学问题奠定基础。 我感兴趣的下一个问题是城市热环境,包括城市热格局、形成机制、生态效应及其与其他生态因子的多尺度关系。当然,这些科学问题研究的基础是遥感影像和GIS技术。其实,以前我已接触国内外一些有关城市热环境问题的研究文章,对温度反演模型及结果分析方法有一定了解,这些工作算说是一点初步认识吧。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对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景观格局多尺度问题和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我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准备。在进一步精读有关热环境研究文献后,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提炼,基本研究思路初步形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个人分类: 科研学习|3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