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管理授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企业管理中,如何做好授权?
shuhualu1016 2013-7-31 13:18
作者:舒化鲁 不信任是导致授权不充分的最根本原因。而授权不充分又是影响企业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出路在于通过权力细分来实现制衡,降低授权的风险,使被授权的职业经理人和下属能以他们在这个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和权力地位来承担所授权力的运用责任。权力制衡的前提是权力细分。没有权力细分,也就没有权力制衡。权力细分实际上也就是通过把一个笼统的权力通过细分,分割为对应岗位的具体职责、具体工作环节上的具体工作任务,让不同的主体来享有。这也就是对下属员工权力的制衡,让权力细分后的权力主体相互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进而降低对下属员工运用权力过程的监督控制的必要性,从而相对解放老板和上司。 在现实中,被滥用的权力一般都是笼统的权力。笼统的权力是权力作用目标不明确的权力,它没有与之对应的具体职责和任务。而权力细分,则是通过对职责的细分,把权力也细分,从而把一个笼统的权力,细分为众多相对细小的具体权力,并授给承担具体职责和任务的不同个人。这也就使所授出的权力被滥用的风险大大降低。因为权力随着职责的细分而进行了细分,这种细分后的权力作用目标明确了,影响面也缩小了,权力滥用的可能性也减少了,给授权带来的风险也就降低了。 对权力授予方式进行细分的四种方式——流程细分、等级细分、职能细分和项目细分,每一种都代表着一种不同的企业组织管理方式。前一篇在讨论授权管理标准时,已把其方法和标准要求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下面就四种方式的实施操作和效果列表作一对比分析。 表3-4-5 四种权力授予方式细分方法的比较分析表 细分方式 细分的 依据 细分量化方法 实施的 关键点 事权控制 作用 与权力细分的关系 风险降低效果 流程细分 流程或流程活动的完成所需的人、财、物客观条件支持。 对应流程活动的内容具体分析,由流程活动的投入所需决定,能相对精确地量化。 流程标准的梳理优化分析,确定了投入。 事权已界定清晰,不再有事权被滥用的可能。 已实现对人、财、事三权的细分授予。 人、财、物支配使用权滥用的可能基本消除。 等级细分 岗位所属的组织层次等级相配的人、财、物权力。 按公平的原则,同一组织层次的岗位授予等量的权力,不能精确地量化。 无。 事权没有界定,事权成最容易滥用的权力。 仅仅是笼统的人、财、事三权授予,可以把人、财、事三权细分后分级细分授予。 人、财、物支配使用权滥用的可能没有改变,仅仅在量上实现了控制。 职能细分 岗位所承担的职现所需的人、财、物权力。 对职责的内容具体分析,由职责履行活动的投入所需决定,能相对精确地量化。 对职责履行活动的具体投入进行量化考核分析。 事权有界定,但不清晰,事权仍然存在被滥用的可能。 主要是笼统的人、财、事三权授予,可以把人、财两权细分后授予,难以把事权细分后授予。 人、财、物支配使用权滥用的可能部分消除,但因为职责界定的弹性存在而仍然存在着滥用的可能。 项目细分 项目的实施所需的人、财、物权力。 对应项目的内容具体分析,由项目实施活动的投入所需决定,能相对精确地量化。 对项目实施活动的具体投入进行量化考核分析。 事权有清晰的界定,但不清晰,不再有事权滥用的可能。 仅仅是笼统的人、财、事三权授予,不便于把人、财、事三权细分后授予,因为项目是一个整体,不存在分级细分和分事授予的问题。 人、财、物支配使用权滥用的可能部分消除,但在项目实施周期内仍然可能超项目阶段地挪用人、财、物资源,造成滥用的可能。 在企业组织运行过程中,老板既拥有多种权力,又要不断创造权力,这是他保证企业在他的控制之下运行的前提条件。在企业管理中,他能向不同层次管理人员授出的权力仅仅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权,二是财权,三是事权。人权、财权、事权都有更具体的内容,每一个权力又都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细分而形成一系列的更具体的权力。对于这些权力进行明确界定,并在细分后授予不同的行为主体,就可直接起到强化制衡,减少权力滥用风险的作用。 人权、财权、事权的细分授予方法,前一篇在讨论授权管理标准时,已与标准要求结合进行了分析,下面就其分级细分授予的方式列表概括如下。 表3-4-6 管理授权分配表 权力分类 权力 内容 岗位员工 本人 岗位员工 同事 岗位员工 直接上司 岗位员工 隔级上司 企业最高 管理层 人权 人事任用权 △ ◆ ● 人事罢免权 △ ◆ ● 人事指挥权 ◆ △ ● 人事考核权 ▼ △ ◆ ● 人员给薪权 △ ◆ ● 人员奖惩权 △ ▼ ● 财权 资金预算权 △ ◆ ● 资金支付权 △ ◆ ● 资金使用裁定权 △ △ ◆ 资产使用权 ▼ △ ● 资产处置权 △ △ ◆ 事权 工作内容选择权 △ ◆ ● 工作目标要求决定权 △ ◆ ● 工作考核标准决定权 △ ◆ ● 工作时间限制决定权 △ ◆ ● 工作方式选择权 ▼ △ ● 工作场所选择权 △ ◆ ● 说明 “△”表示建议权,“▼”表示直接实施权,“◆”表示裁定权,“●”表示最终裁决权。
32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下属为什么得不到应有授权?
shuhualu1016 2010-11-15 15:12
作者:舒化鲁 授权是与授责联系在一起的,授权必须授责,授权也必须授责。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往往存在一种授责不授权的现象,让人去干事,却又不给予干事所必须的资源支配权力,让人无论怎么努力也难有业绩,使下属员工倍受挫折。 为什么授责不授权?原因大体包括四个方面: n 上司对他没有足够的信任,不敢授权给他; n 上司本身也不具备他所需要的全部资源; n 上司的权力欲望过大,不愿把权授给他人; n 他本人不愿接受所授权力。 在第一种情况下,这本身就是用人的错误。对他不信任,不敢把权授给他,就不应该把他放在这个岗位上承担这个职责。既然已经把他放到了这个岗位上,就应该无条件地授权。授了权并不意味着下属就可以运用这个权力去为所欲为,上司还掌握着监督控制的权力。当他的权力不是用于做好工作时,可以收回这个权力。 在这个问题上,因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存在一个误区,这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在对人性的把握上存在偏差的一种用人观念。人的任何一个行动都有自己的目的和追求。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的行为都只是服务于他自身的目的和追求。如果他拥有了权力,而没有外在监督和控制,不免会拿这种权力进行私人交易。所以根据人性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用人必须疑,疑人也必须用。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人授予了权力,也必须对他进行监督控制,以防他把所获得的权力用于工作职责之外的私下交易。对于存在缺点和不敢充分信任的人,也必须授予权力,前提是只要他能够做好这一工作。因为授出的权力,仍然可以对他使用权力的方向、方式、方法,进行监督和控制。 没有监督和控制的权力,或者权力运用人对运用权力造成的不良后果,承担不了责任,这就必然会造成权力的滥用。即使是你的儿子也不例外,因为儿子也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和追求。之前所讲的儿子采购吃回扣的例子就是典型。 在第二种情况下,上司本身没有权力,没有资源授给他的下属,他却要他的下属去完成没有资源支持的工作,这本身也是一种错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 一是上司本人不具备这种资源,而他却又必须去做这个事。这大都是因为他的上司没有给他这个授权,却又授予了这个责,使他选择了逃避的办法。他选择以此来敷衍他的上司,说他已经把这个事落实到具体的人了。当具体承担这件事的人提出资源支持的时候,他再去找他的上司。这样,便于与上司进行沟通。 二是他本人是个空想派,有了一个好的想法无论条件是否具备都强调要立即行动,并让下属创造条件完成。 在现实中,这种上司虽然不是很多,但仍是经常碰上。我在江苏曾遇到这样一位老板,他的态度就是要求下属创造条件去工作,还直言不愧地说:如果都具备这些条件,我还要你们来干什么?但是,他的企业现在面临的危机很大,中高管理人员流失率高达三分之二。的确,如果下属碰上这样的上司,除了选择马上辞职离开外,就只能硬着头皮混下去。这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产生受挫感。这种事是必须避免的。 在第三种情况下,是因为上司会感到有权力损失,授出一分权力,自己的权力就会减少一分。 在第四种情况下,下属员工本人不愿接受所授权力,因为权力和责任是联系在一块的,接受了权力也就要接受全部的责任。这一般是被授权人感到履行职责有困难时的选择。不接受权,也不承担责任。
个人分类: SH管理技术和方法|352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