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上海大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消防日,从“11•15上海大火”事故中获取安全基因
热度 5 lanxum 2013-11-9 09:57
消防日,从“11·15上海大火”事故中获取安全基因 131109 李健 再过6天,就是上海教师公寓大火三周年祭日。 2010 年11月15日 ,上海静安区胶州路教师公寓大楼由于施工人员违规电焊作业,引发一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建筑物过火面积120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 事故难以避免,但可怕的是事故发生后新闻热炒一痛,而后一切照旧。我们是否建立了相应的事故数据库、预防措施和应对机制,是否从事故中提取了“安全基因”,以防范类似事故的“复制”和“遗传”? 遗憾的是,截至目前,网络检索不到可供提取“安全基因”的正式的“上海大火事故调查报告” 1 ,检索出更多的是事故调查得出的寥寥数十字的事故原因和处理结果——被司法机关采取措施多少人、给予党政纪处分了多少人。事故如同一道伤口,遮遮掩掩只会让伤口化脓、坏死,勇于面对事故并剖析事故深层次原因,才能预防下一次事故不再发生。庆幸的是,目前安监部门正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提出“在2014年实现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全部全文公开”。 这里我们不去探讨引起大火的什么“电焊无证、虚假招标、工程转包分包和监管不力”等模版化之类的原因,因为我们看到公开的所有事故调查原因几乎如出一辙,咀嚼起来实在没什么味道。上海大火后,我跟踪阅读了一些事故报道,并努力从报道中扑捉、整理和归纳事故原因,特别是有借鉴价值的根源原因,今天是我国第23个消防宣传日,籍以此文分享。 一、现有标准本身就存隐患,而新标准却滞后 1 、现有标准本身就存隐患 近年我国一些部门推广外墙保温节能,项目上得很快,同时外墙保温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厂家也随之迅猛发展( 据慧聪网统计数字,全国2001年不到500家,到2010年已超过8000多家 )。但外墙保温材料标准低,使用的很多有机保温材料(BPS、XPS、PU等)都是可燃或易燃的,从标准一开始就埋下了“致命炸药”的隐患,而造成此次上海大火的正是聚氨酯泡沫。尽管泡沫可以处理成难燃的,但成本要提高很多,与建筑商追求低成本背道而驰,而低成本势必意味着安全性能的降低。 欧美相关标准是对保温材料和保温系统的燃烧性进行分级,对应应用在不同防火等级的建筑物上,如规定22米以上只允许使用不燃保温材料做外保温,22米以下可使用可燃材料。如中国完全按照欧美标准来执行,将使大量有机保温材料生产商倒闭,而质量过关的不燃保温材料如矿(岩)棉板又供给不足,这会严重影响国内建筑节能的发展。所以,可以由此理解的是,2008年的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哈尔滨双子星大厦、深圳舞王俱乐部的先后大火和2009年央视大火后,为什么国家出台相关规定要求提高保温材料的耐火性能,而聚氨酯泡沫等材料仍未被禁用。 央视配楼大火 2 、各部门对国家标准采用“有机可燃”材料看法不一,管理乱套 上海大火后,公安部消防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规定杜绝聚氨酯泡沫用于外墙保温和室内装修,必须用难燃的材料代替”。这造成了与住建部外墙保温材料标准上的矛盾——“公安部要防火、住建部要保温”,谁说了算? 3 、有机保温材料从源头上就带来了潜在的危险和危害 由于采用有机保温材料做外墙保温,特别是聚氨酯泡沫的燃点仅为130度左右,与普通纸张相同,当其燃烧时,会形成从外部窗口往里面攻击室内的“包裹式”火灾,相当于四周架起柴火堆,人焖在里面烧,高温火焰及热辐射、热气体可在短时间内引起人烧伤、热窒息、脱水等,直至置人于死地。另外,聚氨酯泡沫燃烧时还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人吸上一口就会死亡。 4 、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规范滞后 我国高层住宅建筑一直不是我国消防的重点,消防规范对高层公共建筑要求很严格,但对高层住宅建筑,没有强制要求安装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同样,发生火灾的教师公寓大楼也没有安装统一的警报器,许多呆在家里的人都是在大火烧到自家窗玻璃时,才知道发生了火灾,而有的人因此失去了最有利的逃生机会……。另外,过去我国只对建筑物内有消防要求,对建筑的外墙没有消防审核,因为原来的外墙基本上是用混凝土或瓷砖,但现在城市高楼外观设计追求创意,这些创意需要材料来实现,而高层住宅建筑的外墙材料标准没有跟上去,大多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 二、应急设施成摆设,消防演习受质疑,居民缺少高层建筑逃生常识 1 、有了世界级的超高云梯消防车,高楼大火不一定能应付 上海市消防局在大火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大火时消防部门出动14辆云梯车,云梯高度有53米、63米、67米不等,但90米高度的只有一辆。而这些超高的云梯车在火场发挥作用,需要非常特殊的作业条件,以53米云梯车为例,要求作业地面平坦,作业宽度至少8米,长度十几米,作业时云梯仰角不能超过75度、风力不能超过5级,向上伸展时上方不能有电线、树木遮挡等等。此次大火中,由于楼外的小区入口有许多障碍,使90米云梯车无法靠近作业。致14人遇难的2013年4.14湖北襄阳酒店大火,消防云梯车也是因行道树影响,云梯车无法工作。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消防设施设计和日常维护、检查试压,上海大火救援过程中,发现周边消火栓水压明显不够,即使经过增压,90米云梯车也只喷到六七层楼高(此次大火起火点位于十层楼左右)。同样的案例是2012年12.22延安国贸大厦大火,着火点附近消火栓不够用,水源不足和喷水压力不够,导致大火烧了12个小时,才被扑灭。 2 、教师公寓属于普通高层住宅,本来就配备标准不高的消火栓、消防泵和应急灯大火时却失灵 大火发生时,曾有居民使用消火栓灭火,但几分钟后,就没水了,大楼消防室也没人启动消防泵供水,这与普通高层住宅消防设计规范有关,规范只要求在公共通道里有消火栓,而且储水量只能保证喷射10分钟。还有,不知是不是因为平时维修检查不够的原因,大火时应急灯也没亮。 3 、居民缺少高层建筑逃生常识,消防演习受质疑 大楼没有警报告知,等居民发现大火时,慌乱中不知道是逃跑还是等待救援,是爬窗外的脚手架还是走安全楼梯,由于平时没有逃生演练,此时逃生只好靠下意识地胡乱选择了。这里有个逃生的误区也造成了人员伤亡,“我们的教育老说,地震来了或火灾发生了躲卫生间,得看是什么样的卫生间,必须是有窗户的卫生间”(北京市消防局副局长李进),可这次是从外往里烧的“包裹式”火灾,即使卫生间有窗户,也不能往里跑了!有经验的居民,了解火灾产生的毒气是在地面1米高(最深50cm),沿着地面匍匐前进而获救。 我们经常搞的日常消防演习在这次大火中发挥作用了吗?大火发生后,跑消防口的上海某报记者介绍说,火灾前6天是11月9日“消防日”,上海市消防局刚刚进行了一场全市规模的、多兵种全方位的消防演习,“演习重点就是高层建筑的灭火,让市民们放心,我们有能力应对高层建筑火灾”,“我们配备的90米云梯,能喷射到300米”( 注:教师公寓大楼高85米 ),该记者说,他对演习中提到的这两个数字印象深刻,可再看看眼前被烧的大楼,多么像一出讽刺剧……。 三、系统“着火”了谁来救,我们行动了吗 从1994年开始到2010年,上海十大建筑榜单不断被刷新,如果以GDP和摩天大楼为衡量标准,上海已成为世界一流城市。预计到2015年它将拥有世界第二高的摩天大楼“632米”的上海中心。至2009年底,上海已拥有6000幢高层建筑(24米以上),而纽约才4000幢。在某种意思上,上海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世界上高层建筑最多的城市! 我们的摩天大楼世界第一了, 可 我们的标准却是落后的,施工材料是廉价的,工人技艺是原始的,我们居住的大楼里没有火灾报警系统,我们巨资采购的高层灭火设备和“演练纯熟”的救火方案在大火来临时竟不能扭转火灾的命运,我们的老百姓不知如何高层逃生而在火灾时表现出慌乱和无序 ……。我们过于注重了光鲜的外表,却忽视对系统中尤其是安全性和安全基因的深思熟虑,大火过后,上海城市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火恩杰认为,“ 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各种‘止灾因子’,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润 ”。 城市管理者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可老百姓要的是“让生活更美好”,不仅仅是居住的温暖舒适,还要有足够的绿地和越来越被改善的空气,更重要的是保障宝贵生命的安全空间。而没有安全保障的“城市”只能使“生活”更危险、更糟糕。 11.15 上海大火,烧的不仅仅是一座大楼和逝去的58条生命,还烧出了火灾事故发生链条里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整个社会系统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大楼着火有消防来救,而系统“着火”了谁来救呢,我们从中获取了多少安全基因?我们行动了吗? ...... 1911 年3月25日 ,美国纽约华盛顿广场三角内衣工厂高楼发生火灾,造成141人死亡。这场火灾引发了一系列改革,纽约成立了安全委员会,到1914年,纽约州共通过了34项法律,并被看作是“进步时代”最重要的成果。这场火灾后来被写进美国高中历史教材,并嬗变为美国现代主流价值观之一:生命的价值重于财富。 —— 1 :上海大火事故调查报告正式名称为《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他们提供了有价值的事故访谈和调查,致谢! “58个生命警示了什么,谁的城市?”/三联生活周刊 外保温防火分级的必要性及建议/黄振利、季广其、宋长友
个人分类: 广义安全观|9925 次阅读|19 个评论
逃生与救援的事先“约定”——日本消防“红三角”
热度 5 lanxum 2013-10-3 14:50
逃生与救援的事先“约定”——日本消防“红三角” 131003 李健 日本几乎每一栋高层建筑物,从顶楼一直到最底楼,都能看见有 “红三角”标识贴在几列竖排的窗户上(如图),这些“红三角”实际是消防逃生与救援标识,所贴的窗户都是可以打开的。一旦建筑物发生火灾,消防队员可以迅速推窗而入,而建筑物内的人发现火情时,也会选择前往贴有“红三角”窗户的位置集合,因为在这里可以最先遇到消防队员。 回想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大火,由于整幢大楼没有火灾警报系统,当火灾发生时,许多呆在屋内的人并不知道,知道后的人为了逃生,开始乱跑一气,有往楼下跑的,也有往楼上跑的,有从消防楼梯逃生的,也有破窗站在脚手架上等待救援的……。 假如我们能学学日本,大楼的外墙窗户也设置一些类似醒目的“红三角”,逃生与救援之间是不是事先就有了更多的“沟通”和“约定”,逃生的人有了更多的逃生选择,救援的人也知道在哪和逃生者“会面”…… 小小的“红三角”,为生命增加了更多逃生通道,花费虽不多,但意识和理念却很“值钱”! 2010年11.15上海教师公寓大火,死亡58人!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个人分类: 可视化管理|19366 次阅读|12 个评论
香港大楼为何烧? -- 兼评明星们逃生之后的态度
热度 16 fpe 2012-4-23 13:20
香港大楼为何烧? -- 兼评明星们逃生之后的态度 最近,香港李嘉诚控股的一酒店发生火灾,那些榜样明星们大难不死,反而抱怨酒店招待不周,真是人心不古,贪心不足。 香港自从嘉利大厦火灾之后,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提高不少,在上海大火发生之后,多次有人发文褒扬香港的高层建筑管理,这一次大火又把高层建筑大火的安全性暴露无遗,看来还是高层建筑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关键是没有意识到高层建筑的防火隔离需要保持一致性。一处破坏,满盘皆输,这样的案例,发生在香港嘉利大火,重庆高层大火,央视大楼大火,上海高层大火中,还会发生在未来中国无数的高层民居大火中。防火隔离,就是人为制造出了的隔离措施,防止邻居失火,遭受池鱼之殃。 香港嘉利大火,发生在电梯间,由于改造工程导致大量燃料堆积在电梯间,而电梯间是上下贯通的开放空间,导致烟气火势到处乱窜,于是伤亡惨重,包括不少从天而降的“蝙蝠侠”。那种被迫跳楼的绝望,是我们绝大多数高层居民所没有体会的,于是大家仍然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门窗漏, 而邻居的门窗漏,意味着他家成灾也是我家受难的原因了。 重庆高层大火,蔓延的原因是室外遮阳篷,大家只想到自己的遮阳需要,没想到别人的遮阳蓬破坏了自家的防火隔离,于是本来非常简单的一次火灾,变成了一场突发性的蔓延大火,所有上方的住户全部受损,根本原因在于遮阳篷破坏了高层建筑的防火隔离。 至于央视大火,成灾原因除了放任烟花以外,关键是阻燃材料不够水准,装饰材料(进口德国的金属板)居然可燃,我国实行的是非职业化的消防管理,所以不能及时吸取重庆大火的经验也是可能的,关键是我们缺乏有效的制度和队伍来及时地发现和传递生活中的危险。非职业化消防制度的危害在于,他们是要退伍的,流动性太高的队伍根本不会考虑防火工作的长治久安。 关于上海大火,这方面的信息是非常封锁的,我也观察不多,只是觉得从外部火焰到内部的蔓延,似乎太快了一点,第一说明楼道有燃料堆积(又是管理方面的失误),第二说明各楼层之间的没有密封,导致上层的抽气加速了火焰的蔓延,再加上报警逃生的延误,就是丧生58人的必然原因了。可惜,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与我们日常随手关门的习惯有关。门,是防盗的,也是防火隔烟的,只有专业的消防工程师认识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大楼的全体居民都认识。否则,有一两个人搞破坏(堆燃料,不关门),都会发生全面失火的结果,这是我国人人为己的传统文化所忽视的一面。随手关门,不仅仅是礼貌问题,也是逃生中的防烟隔离问题。 西方人经常关门,似乎有礼貌,那是被众多的防火门培养出来的逃生措施而已。 逃生门向外开,防火门经常关,这是历史重大灾情带来的血淋淋的安全教训,我国虽然有重多的高层居民,却没有相应的逃生常识,这是非职业化消防制度的内在缺陷。 那么,这次香港大火的教训是什么?第一,室外布置燃料,破坏了燃料隔离的基本原则,导致火势隔层蔓延,间接导致扑灭不及时的后果。第二,缺乏全面报警装置。一般来说,越豪华的场所,越不愿意按装全面报警设备,比如美国1964年的比华利晚餐俱乐部大火,因为奢侈客人怕干扰,所以主人就屏蔽危险。这是典型的鸵鸟哲学,听不见,看不着,就等于没有危险;当然,高层建筑另有分层次分阶段的逃生策略,这一次只不过没有用上而已。第三,这一次香港大火没有牺牲,纯属侥幸。部分原因是人员多,相互提醒的效率高,人是具有自检并主动搜寻的火检器,西方很多大火失控的关键是缺乏人口,设备误报就是重大灾情。此次火灾发生在凌晨2点,那些明星夜猫子们还没有睡,或睡不久,因此可以叫醒逃生。如果发生在凌晨5点,恐怕神仙也不能把那些明星叫醒了,也免得他们接受临街受冻骂娘的结果了。第四,室外火灾,缺乏有效的燃料堆积(不像上海大火或央视大火),而且集中空调需要密封空间(节能的需要),因此从室外到室内的蔓延速度比较慢,所以那些明星们可以逃生。 从那些明星的反应中,也可以看到东西方对生命价格的不同认识。中国现在大约提升了一点生命价格,一条命值35万到70万人民币,所以明星们可以随便训斥别人。如果一条命150万美元,那些明星们暗自庆幸还来不及呢,还会抱怨酒店方面招待不周么?生命价格不同,自然带来态度的不同,你看那些明星们虽然出场费那么高,真要是不幸发生了,他们也拿不到更高一点的赔偿费,所以他们只好骂一骂别人了。 在生命价格面前,大约是国人最平等的地方了。 那些日进斗金的明星们都如此不重视生命(随时不忘讲条件,谈待遇),何况我们芸芸众生呢? 有道是,午夜突惊魂,匆匆把命逃,逃命仍不满,待遇需提高。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13937 次阅读|34 个评论
上海的一场大火
bohong 2010-11-24 16:19
上海用了250个场馆、6个月的时间、7300万人来宣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1幢大楼、4个小时、58位亡灵证明了这不过是一个口号。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在于能不能办奥运会,不在于能不能办世博会,能不能办亚运会,也不在于能买多少美国垃圾国债,更不在于能去国外几十亿几百亿下订单,而是在于让公民坐在家里不会被烧死、上街摆摊不会被扇耳光、走路不会被李刚家的宝马车撞、想吃什么都不用担心会有毒。 这个世界就是,不吸烟的得肺癌,不工作的做老板,不爱国的当大官;真正的爱不能要,真正的事不能干,真正的人不能做;需要书的读不起,需要房的买不起,需要人的娶不起;有文化的留不了学,有能力的找不到活,有良知的赚不了钱。 三聚氰胺害了那么多儿童,最后抓了几个养奶牛的;央视大火烧掉10几亿,抓了几个运烟火的;上海静安大火烧死58人,是4个电焊工的责任!跟西游记一样,有背景的妖怪都被带走了,没背景的妖怪都被乱棍打死。 普通公民的要求不过份吧! 呜呼哀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5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上海大火“烤”问高楼时代 保温材料是元凶
杨学祥 2010-11-24 15:24
上海大火烤问高楼时代 保温材料是元凶 2010年11月23日 23:31:00乌鲁木齐在线   乌鲁木齐在线讯(记者马磊) 上海1115特大火灾发生后,带给人们沉痛而深刻的教训,高层建筑如何防火逃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目前首府共有717栋高层建筑,其中高度超过50米的建筑有347栋,百米以上的建筑有19栋。目前西北地区及中亚地区的第一高楼中信银行大厦,高达212.2米,而首府最高的一辆消防车是54米曲臂登高车,最高射程能达到六十多米,有20层楼高。对于一些超高的建筑物,曲臂登高车会受到现场环境的限制,能否升到54米还是个未知数。   多数高楼存隐患   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消防局防火处火调科科长、高级工程师贾广华介绍,从目前的消防能力来看,火灾发生时从大楼外面施救,云梯车最高只能到达54米,而在更高的高度上,就只能依靠建筑物内自身配备的消防设施,或是消防员冒险进入火点,人工启动大楼内部的消防栓。   贾广华说,目前首府部分高楼的高度远超过消防救援的高度,高层建筑的公共部分必须配备自动喷淋、自动报警等设施,一般火情下高层建筑本身就可以自救,但现实情况却是,部分高层建筑的消防配套设施却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在今年的例行检查中,多数高层建筑都不同程度存在各种火灾隐患,比如一些高层的消防设施不能使用,逃生通道被堵塞等。   保温材料成元凶   据了解,最近三个月,乌市发生的火灾多是外墙起火,起火原因均和外墙保温材料的选用、施工方式有关。   贾广华说,楼体保温确实是一个节能环保的好办法,可是保温材料已经成为火灾的最大隐患。建筑外墙保温所用的材料主要有聚苯乙烯、聚氨酯等材料。这些材料耐热差、易燃烧,且在燃烧时释放大量热量和有毒气体,这不仅会加速大火蔓延,还容易造成被困人员伤亡。   目前,首府建筑选用的保温材料都是有机保温材料,未经阻燃加工处理,属易燃体。从市场上大部分的保温材料来看,保温和防火两种性能始终存在着矛盾的关系。有机保温材料保温性能好,但防火性能差。无机保温材料防火性能好,但保温性能差。虽然外墙保温节能环保,可保温材料存在安全隐患,我们也在呼吁早日生产出阻燃效果好的产品。贾广华说。 来源:乌鲁木齐在线原创 作者:马磊 责任编辑:段洁 http://www.wlmqwb.com/2852/201011/t20101123_1484062.shtml 1115火灾聚氨酯建材惹争议 作者:顾定槐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点击数:495 更新时间:2010-11-24   中化新网讯  上海1115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墙体保温材料聚氨酯(PU)也成为舆论的焦点。有人对聚氨酯保温材料能否做到防火安全产生怀疑,有舆论甚至断言,聚氨酯泡沫等易燃装修材料是造成这次重特大火灾事故的罪魁祸首,提出要杜绝聚氨酯泡沫用于外墙保温和室内装修,用难燃的材料代替。   建筑节能是国家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作为建筑节能主流材料之一的聚氨酯保温材料该有一个怎样的正确评判,该产业应何去何从?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专家、上海市聚氨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首席专家黄茂松向记者表达了他个人看法。   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比例约为30%,既有建筑中的80%以上属高能耗建筑。建筑节能是我国向世界承诺完成低碳减排任务的重大措施。黄茂松介绍,聚氨酯材料保温效果是聚苯板(EPS和XPS)的1.75倍、砖石的29倍、木材的85倍,混凝土的89倍;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筑保温隔热材料中有50%采用聚氨酯材料,而我国目前使用率还不到10%。   业界普遍认为,目前国内外在实行建筑节能各项措施中,采用保温隔热材料是防止建筑能耗损失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措施;聚氨酯材料是目前最理想的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对此,国家房屋城乡建设部已明确将聚氨酯保温材料作为我国未来建筑节能重点推广的新材料。   黄茂松说,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几十年来聚氨酯保温材料一直在广泛应用,已成为建筑保温材料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国聚氨酯协会调查表明,在美国采用喷涂聚氨酯材料对墙体和屋面进行保温,使用寿命最长的已超过26年,97.6%的工程未出现问题。   黄茂松认为,1115重特大火灾主要原因是管理问题,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分包,电焊工没有资质,同时工程承包商采购使用了低品质、无阻燃性的聚氨酯材料所致。   黄茂松介绍,根据GB8624-1997和GB8624-2006,聚氨酯、聚苯乙烯等有机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级别可分为三级,即B1难燃级、B2可燃级和B3易燃级。他说:2008年9月20日深圳龙岗文化俱乐部发生的火灾,和此次上海大火事件中所采用的保温材料均是易燃的B3级聚氨酯材料。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最严重的是施工单位利欲熏心,采用了防火性能差、价格低的聚氨酯保温材料。   目前,国内对聚氨酯硬泡产生一种误解,认为聚氨酯硬泡燃烧后必定产生大量毒性气体,由此提出聚氨酯不能作为建筑的内保温和外保温材料。黄茂松说,这种见解带有一定片面性。聚氨酯泡沫燃烧产生的毒性气体要看其添加剂的成分,这主要取决于聚氨酯泡沫的结构,以及采取何种阻燃剂和抑烟剂。因此,它的毒性不是不可改变的,更不是必然的。企业完全可以研制、生产燃烧产物烟密度小、毒性低的聚氨酯保温材料产品。   黄茂松介绍,日本聚氨酯工业协会曾发布有关聚氨酯泡沫的火灾安全的报告。报告在介绍了对聚氨酯泡沫燃烧气体毒性组分组成,及对老鼠做了毒性试验后得出的结论是:聚氨酯泡沫燃烧产物毒性气体组成与木材燃烧产物相近。   保温建材既要达到节能指标的要求,也要达到防火安全指标的要求,两者不能偏废。黄茂松表示,不能将小孩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因为几次大火事故就烧掉一个产业。当前应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重视节能指标而忽视材料的防火安全性能指标,这种倾向十分危险;另一种倾向,过分强调防火安全性能指标,而忽视建筑节能性能,这对完成国家建筑节能任务将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   黄茂松呼吁,建筑保温材料企业,必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加强科技开发,努力实现产品升级,生产节能和防火性能两者并重、性价比优良的保温建材。他说,无卤、低烟、高效环保型聚氨酯保温阻燃材料是发展趋势,中国必须这样做。目前国内外不少聚合材料采用含卤素(溴、氯)作为阻燃剂。此种阻燃剂阻燃效果虽好,但存在燃烧产物烟雾大、毒性大的致命缺点,欧盟国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在技术开发上,可在聚醚多元醇分子结构中引入阻燃基团达到阻燃效果。此种结构型阻燃效果好,是聚氨酯保温材料阻燃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黄茂松建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应制定更加严格的建筑外保温材料标准,其体系的综合性能应从保温节能性、防火安全性、质量可靠性和性能持久性四个方面予以评价考核,尽快完善出台。国家消防部门应尽快制定既符合外墙保温材料防火安全性能,又能实际操作的标准规范。聚氨酯产业和建材市场也应建立准入制度,并加强监管。 (编辑: zhangyuqing) http://www.ccin.com.cn/ccin/news/2010/11/24/153060.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45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上海大火评论集
xupeiyang 2010-11-21 18:56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东路一座高层住宅起火,造成58人死亡的惨剧。悲剧的发生既有其偶然因素,更有深刻的必然原因。高层建筑的火灾是现代城市之痛,我们如何遏制?保温材料是火灾的帮凶,我们如何治理?违法分包是火灾隐患的根源,我们再也不能容忍。火灾发生后,必须问责到位,深刻反思,才能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一、火灾是高层建筑的先天之痛   华西都市报: 保证公共安全 终结高楼大火先天之痛   人民网: 上海火灾暴露高层建筑安全软肋   华商报: 上海大火是高楼时代的伤痛   重庆时报: 以生命的名义构筑起高楼防火层    二、危险建材是高层火灾的元凶   华西都市报: 上海大火不只是一张尼龙网的悲剧   中国青年报: 安全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新京社论: 胶州路大火不能只烧痛了上海   新华时评: 违法分包工程不能再容忍下去    三、火灾之后 更重要的是问责   扬子晚报: 现在不是赞颂人性光辉的时候   新京社论: 公开火灾细节 打消高层住户疑虑   新华时评: 避免惨剧重演重在防患于未然   中国青年报: 上海大火需要问责更高级的责任人    四、灾难后的反思   财新网: 检讨上海大火的10个关键词   京华时报: 安全检查能重塑城市安全信心吗   京华时报: 告慰逝者请公布上海火灾遇难者名单   经济观察网: 大火照亮国家软实力的喜与忧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2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大火53人遇难 70人接受治疗 50余人失踪
xupeiyang 2010-11-16 07:05
上海11-15特大火灾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目前已有8人被拘。遇难人数升至53人,受伤70人中重症病人病情出现波动。另有报道称尚有50余人失踪。 新华网上海11月16日电(记者杨金志 仇逸)新华社记者获悉,截至16日上午9时30分,上海胶州路特大火灾事故已导致53人死亡,另有70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17人伤势严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6日00:02 新华网   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正在进行外立面墙壁施工的高层住宅脚手架忽然起火,火势较大,并开始向楼里蔓延。 消防云梯救火。 新民网前方记者 消防车、救护车在现场。新民网前方记者   新华网上海11月15日电(记者 杨金志)新华社记者获悉,截至15日当晚10时,上海胶州路大楼火灾已经导致42人遇难。有关部门正连夜加紧调查更加确切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火灾原因。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1500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视频直播:上海大火50余人受伤,8人死亡
xupeiyang 2010-11-15 19:05
视频:上海高楼住宅脚手架起火 直升机飞赴现场 请看视频 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2010-11-15/183161184277.html#4163548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5日17:5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15日电 综合报道,15日下午,上海市中心静安区一幢正在进行外部修缮、28层高的教师公寓突发火灾,截至目前,大火已经持续3个小时,事故造成8人死亡,50余人受伤,具体的事故原因及损失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据悉,这幢公寓内有156户居民,尚不清楚火灾发生时有多少居民在楼内。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3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