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清华学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清华学堂”拔尖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redtree 2019-11-24 23:38
“清华学堂”拔尖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孙棋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14 15:47:45 ■孙棋 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是当前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2009年,清华大学推出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学堂计划”),并于次年被批准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经过十年的发展与探索,形成了以“姚钱数”(计算机姚班、钱学森力学班、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为代表的特色培养模式,其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人才培养目标与育人理念 “学堂计划”致力于构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区,激励最优秀学生投身于基础学科研究,努力使获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同时促进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学堂计划”坚持“领跑者”理念,积极营造清华学堂环境,实施优势转化战略,培养基础科学未来“领跑者”。在选拔“领跑者”,即选拔优秀本科生作为“领跑者”,带动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的同时,培养基础学科未来“领跑者”,通过实施优势转化战略,将学科、师资、国际交流、优质生源、优良传统等方面的办学优势积极、主动、优先地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培养基础学科未来“领跑者”。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首先,实行首席教授负责制,依靠拔尖培养拔尖。“学堂计划”聘请各学术领域的国际顶级大师、一流学者担任首席教授和项目主任,首席教授全面负责学生培养和项目管理工作,亲自设计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并亲自参与课程教学等工作。 以“计算机姚班”为例,项目邀请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根据自身多年执教经验,亲自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姚班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均采取全英文授课,促使学生适应国际化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方式,姚班还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使所有参加项目的学生都能参与海外著名高校交流学习。 其次,以科学精神培育为引领,夯实核心学术素养。“学堂计划”注重以学生的核心学术能力为学业发展的基石,以求索奋进的科学精神为学术生涯的引领。大部分项目均在学生第一学年开设了关于学术精神和科学史、科学方法论、人文基础素养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对科学、人文、艺术及工程之间跨学科关联性的理解,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和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宏伟志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学术素养和发展潜质。 第三,以挑战性课程为抓手,激发学生学术潜力。“学堂计划”鼓励学生在科学挑战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创新方法,让学生直面学术研究前沿开展探索。各个项目均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了大量挑战性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加入了很多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就尝试冲击学术前沿阵地。 以“钱学森力学班”为例,项目设计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研究实践、人文等综合贯通的挑战性课程体系。把挑战性学习贯通整个本科教育过程,大一、大二进行基础学术训练,大三开展创新挑战项目,设置“土木工程结构破坏试验与模拟”“机器人足球”“人体热量发电”“未来音乐工厂”等创新设计项目,大四开展为期3~6个月的出国研修和毕业论文训练 。 项目运作机制创新 首先,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建立人才培养“特区”。在招生、培养、管理等环节,在注重“素质”的基础上,突出“拔尖”和“创新”的目标。 其次,设立专项经费,充分利用国家经费支持,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参与。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聘任国内外高水平教师、资助学生国际交流和科研训练,以及奖学金、教学资源建设等。 第三配备最好的学习条件,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向参与计划的学生开放,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支持,入选的学生享受专项奖学金。 第四,开展拔尖人才成长规律研究,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组织教师、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管理人员就拔尖创新人才特质、培养途径及相应的体制机制等共同开展研究,推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最后,重视国际化训练,建立长效海外高校联合培养机制。三年级学生100%赴海外一流高校交换学习一学期,每年选送部分大四优秀学生前往美国知名大学以及知名机构进行研究实践。资助学生参加 各领域内顶级国际会议。 经验与启示 新形势下,清华大学的“学堂计划”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其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一,大师名家引领,培养方案不断迭代。通过设置专业人才培养首席专家,加强知名专家、顶尖学者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度参与。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培养理念、课程方案和教学模式,由首席专家牵头项目教师组对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系统和细致的研究设计。同时,加强学术大师深入一线教学,依靠骨干教师开展精细化培养。加强学术大师在先导性课程、方法论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和挑战性课程的参与,让学生感受大师风骨、树立人生榜样,在核心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得到一流教导。 不断优化与重构培养方案的同时,该计划通过长期迭代形成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教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定期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科发展情况,充分整合社会热点与领域前沿,动态调整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实现培养方案的持续更新迭代。 第二,学习兴趣导向,激发学生自主动力。注重学生学术兴趣和志向培养。通过先导性课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术兴趣,形成内生学习动力,让学生树立远大的学术理想,找到人生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从始业期开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可控、系统化的学习能力。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允许学生与指导老师共同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适当放宽专业和学制限制,扩大多学科学习资源的供给。 第三,注重核心素养,强化领袖精神培养。通过强化通识教育,做好非人文学科学生的思维能力、批判能力的基础性培育,塑造人文精神,拓展眼界胸怀。在加强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文理渗透、多学科交叉,加强多领域学习的相互借鉴和促进作用,真正形成复合创新能力的同时,强化领导力培育,通过政治、历史等领域的学习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演讲辩论、社会活动、国际交流等方式激发和塑造学生的领袖精神。 第四,强化政策配套,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根据教学实践深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配套政策改革,在学分、学制、专业等方面设立改革试验田,提高学生学业发展的自由度、灵活性,制定跨院系、跨专业的学生流动机制,建设统一灵活的教学管理体系。 拓宽科研和教学资源的配置通道,增加对教学的资源投入,使有特长和有个性的学生能获取充足的发展资源与空间。进一步推进学制改革与学分管理。探索宽基础的培养模式和较为自由的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简化较为死板的学分管理体系,激活学生选修自主性。 (作者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中国科学报》 (2019-11-13 第4版 观点)
个人分类: 教育|1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津冀地区设有能动专业的高校名单
热度 1 q4412026 2017-5-12 10:19
京津冀地区设有能动专业的高校名单 一.北京市 1. 清华大学——来源于1911年“庚子赔款”建立的 清华学堂 。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 北京航空学院 ,1988年改为现名。 3. 北京理工大学——原 北京工业学院 ,1988年改为现名。 4. 华北电力大学——原 北京动力经济学院 ,1995年改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5年改为现名。 5.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 6. 北京科技大学——原 北京钢铁学院 ,1988年改为现名。 7. 北京交通大学——原 北京铁道学院 — 北方交通大学 ,2003年改为现名。 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981年在北京石油学院原址内成立 研究生部 ,2005年改为现名。 9. 中国农业大学——1995年由原 北京农业大学 与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合并成立。 10. 北京建筑大学——1977年恢复本科招生,一直隶属北京市教委。 1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 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 ,同时兼办 北京化工学院第二分院 。 二.天津市 1. 天津大学——来源于1896年成立的 北洋大学堂 。 2. 河北工业大学——地处天津地面,归属河北省教育厅管理。原 河北工学院 。 3. 天津商业大学——始建于1980年,前身为 天津商学院 ,主要是制冷方向。 4. 天津理工大学——始建于1979年,前身为 天津理工学院 。 5. 天津城建大学——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 天津大学建筑分校 。 三.河北省 1.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老牌电力院校,河北省唯一教育部属院校,原 河北电力学院 。 2. 燕山大学—原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机械工业部老牌重点院校,1997年整体南迁到秦皇岛。 3. 华北理工大学——原 河北理工学院 与 华北煤炭医学院 合并而来。 4. 河北科技大学——原 河北轻化工学院 与 河北机电学院 合并而来。 5. 河北工程大学——原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2003年改为现名。 6.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始建于1950年,197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3004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清华学堂谈乡村复兴:生态农业出路
蒋高明 2013-9-3 23:22
今天下午在清华大学参加了下述活动,下面是发言的记录。 绿色中国·走出生态危机 搜狐2013 • 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 邀请函 主办: 搜狐公司 承办: 搜狐绿色 地点: 新清华学堂 时间: 2013年9月3日 尊敬的 蒋高明 阁下 : 您好!鉴于您的尊荣地位与对当今中国社会进步与变革的独到影响,搜狐公司诚邀您莅临搜狐2013·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第八届),借互联网新媒体之广泛传播,共同探索绿色中国,走出生态危机的变革之道。 51 年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寂静的春天》里描写了一幕可怕的“明天的寓言”:“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亡;小路两旁排列着仿佛火灾劫后的、焦黄枯萎的植物;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一切。”此书一经出版即引爆整个美国,农药生产商抨击她是“大自然的女祭司”,然而,人类保护环境、摒弃极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却由此拉开。 一路攀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工业化中后期的征途中,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不期而遇,无论是来自世界的减排需求,还是自身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困境,都要求我们做出改变。时代主题词已经更迭,政治、经济、社会因此产生全方位的重整,绿色必将成为新型增长的引擎力量,一场变革就在眼前。我们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该如何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塑造有德性的时代精神,制定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创建有诚信的商业伦理与秩序?绿色中国,走出生态危机,出路何在? 我们共聚一堂,探讨发展的价值观,谋求良性的经济发展,让健康的社会力量如原上青草,蓬勃蔓延,滋养千年大国的土地,履行不容回避的全球责任。 搜狐公司与亿万网民,共同期待,被您的智慧启迪。 敬请拨冗光临! 搜狐公司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 谨邀 签字 2013 年6月5日 乡村复兴:环境与文明的双重涅槃 正文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3年09月03日17:42来源:搜狐绿色 http://green.sohu.com/20130903/n385781319.shtml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分论坛   乡村复兴:环境与文明的双重涅槃   全场主持人:感谢各位精彩的对话,大家一定感受到每次这样的论坛,我们时间都非常紧迫,无论是水的问题,空气的问题,还是食品安全问题,它的线索都特别多,犹如一头乱麻得慢慢梳理,在这样巨大的问题面前,可能解决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刚刚这几场论坛谈到的这些话题,如果归源的话,其中一个线索就是乡村和城市的话题,接下来谈谈乡村的话题。如果说乡村曾经是我们中国人数千年文化传统的主要载体,现在中国乡村的普遍空心化和环境变迁,其对中华民族及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让人无法忽视。很多人讲现在农村是老人和孩子的农村,甚至农村千百年来沿袭家庭形态已经发生非常大的异化,现在还是留存着对乡村的歧视及对城市的膜拜。年轻人为什么逃离乡村,逃离乡村的荒芜,对我们整个社会链条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乡村复兴这样一个词汇,环境和文明的双重涅盘,是不是有什么路径可以实现?我们来看一段短片。先请看大屏幕。 (播放VCR……)   本场论坛的特邀主持人是国家发改委城镇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杨禹先生。现在我把时间交给杨禹先生,有请!   杨禹:谢谢大家!谢谢晓楠,这一场讨论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其实乡村离我们并不遥远,今天咱们在清华大学进行这一场讨论,其实乡村离这儿不远,我想在座一定不少多少在清华读书的年轻人。今天清华学生最集中的紫金公寓,住了一大片上万的学生,紫金公寓那个地方十几年前还是清华北门外面一片小麦田,我的小时候就是在清华园里长大的。小时候上清华附小,每年六月初初夏季节,就是紫金公寓那个地方捡麦穗,对小孩来说很重要,很有意思。感觉乡村在一点一点从我们视线当中后退,在我们生活印记当中乡村不仅在后退,有的时候也会感觉它在褪色,我自己的老家,是在长江边上,在安徽的芜湖边上一个小村长,我只回过两次老家,第一次上中学的时候,第二次就是去年,我去年回去以后发现老家小村庄跟我印象当中的乡村完全不一样,过去长江边上有河有湖,有小船,有水稻田,现在遍地是新建的楼,遍地是铺上柏油路,还有各种乡村新建工厂,虽然大家收入在增加,但是这样的乡村生活农民满意吗?或者这是今后期待的乡村生活吗?不见得。所以今天接下来这一段时间一起讨论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请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室主任党国英先生。   党国英:刚才我看了这个片子可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我看见我们的农村人口大量的走向城市,我认为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忧的是环境,但是这个片子有可能给我们一个印象,就是认为城市化必然和农村环境的破坏有联系。我认为这个印象是不对的。如果城市化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没有强制,那么完全可以做到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靠体制的城镇化,同时我们的农村环境可以变得更加美好,甚至要比人口多的时候,要比我们现在大约两亿户为基础的农村环境还要好。所以我觉得我们看了这个片子以后,恐怕我们要有一份自己的判断,要有一个冷静的思考。   杨禹:谢谢党老师,城市的发展跟乡村的发展不是必然的矛盾。接下来有请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 吕植女士。有请。   吕植:我是做自然保护的,跟自然最接近的地方是乡村,这些年来我在这些乡村里学到一个最主要的一课,就是我们的农民,我们的乡村是自然最坚定的同盟军,如果把农村发展这个体系能够顺过来的话,顺过来什么呢?这个题目大家也谈到了,乡村的发展和我们环境问题的关系。对于乡村的发展来说,在很大程度上看一下目前乡村发展有多少发展的内容是我们的农民自己主导的。刚才党老师谈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事实上这么多年,我从85年开始到做熊猫保护开始,接触到中国的乡村,我观察到很多乡村今天的变化,并不是农民自己主导的,而是被一个社会的甚至城市的主流的一些发展思路裹胁着走的,农民自主的发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一点在藏族社区里面学到了更多。在这样一个社区里,在不是很富裕的时候,我们从来相信环境保护是富裕以后的事情。但是在这样的乡村,在不是很富裕的时候他们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因为他们有信仰。所以我们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发展方向。   杨禹:谢谢吕老师,接下来有请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廖晓义女士。   廖晓义:谢谢!乡村是中国的根,乡村不仅是中国的根,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生态文明的希望,因为乡村还有着没有被钢筋水泥全覆盖的生态系统,还有着完全没有泯灭的乡村文化。再造乡村社会,复兴乡村文化,最重要是提高村民的组织化程度,当他们成为自己的主人,会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家园,怎么选择自己的生活。当他们满足了参与感,就能够激活他们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从而获得幸福感,这是我在前几年的乡村生活中深切的感受。所以我想说留住乡村这个中国的根,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也许是我们心里的梦想,每个从乡村走出去的人,让我们回望一下乡村,让我们为乡村做一点事情。比方说企业家,比方说用一种方式,这是让企业家能够来支持我们的大学生,走到乡村,从关爱留守儿童开始,或者从直接的乡村建设开始,这样的话,他们能够提高自己的素质,学到很多城里学不到的东西,和乡村,和当地政府一起能够再造乡村社会,复兴乡村文化,保护乡村环境,发展乡村经济,这一切关键要我们去做,所以希望更多的人走进乡村、回望乡村、保住乡村,谢谢!   杨禹:谢谢廖老师,廖老师过去这些年在乡村建设实践当中身体力行,一个城里人,常年住在乡村里,怎么适应和接受一个新的乡村生活,一会儿可以听她多聊一聊。接下来有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 蒋高明先生。    蒋高明:各位好,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是山东沂蒙山区,我在很小的时候,我长大那个河流的水捧出来就能喝。当时的农田没有今天这么多杂草,当年的害虫也没有今天这么猖獗。现在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但是并没有控制住杂草的蔓延,而是越治越多,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我们农民为什么离开乡村?我在我的小区经常看到农民工搓麻将,打牌,一个月挣一千多块钱,但是不愿意回去。因为当时的社会粮食产量,包括粮食价格和现在严重的比例失衡,根本不匹配。如果70年代末老百姓在地里刨出来的粮食,以黄金计算当时可以产50克黄金,但是今天再产出来粮食只有3克,这就使农民抛弃乡村,进入城市。第三怎么办,我带领我的团队又回到村庄,让农民看到抛弃现代化肥农药添加剂,甚至转基因技术,使用现代的生产方式,让它现在生产翻十倍,让城里人吃上健康食品,假如这个理想可以实现,一百个人有一个人消费我们产品,我们将来有机农业普及开来,一半国土能够保护住,我们中华民族能够留下根,谢谢大家。   杨禹:有请光明日报资深环保记者,“自然大学”发起人冯永锋。   冯永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过去的乡村变化,留守儿童、农民进城,但是这几年出现三个新的变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大量的农民需要购买粮食,和购买蔬菜,他们原先自己生产的东西,现在没有办法自己生产了。包括福建、甘肃都是这样的,这是很有意思的变化。第二个变化,南方的丘陵山区土地被荒废了,过去种粮的两季的土地,现在最多种一季。第三个变化是当前最可怕的,按照中国的土地法或者宪法规定的话,土地应该分为两种性质,一个国有土地,一个集体土地,当前很多城市都在大量的去改变,把它的农民变成市民,然后把农村变成居委会,然后把农村所占有的集体土地变成国有土地。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实际上北京这样的城市,过去的国有土地最多只在城郊区,城市以内,城市外绝大部分土地属于农民所有的。如果把所有集体土地变成国有土地的话,意味着中国第二轮非常可怕的,非常残忍的土地运动就要达到,我建议大家关注这个现象。   杨禹:当前中国乡村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讨论,先构建一个最基本的背景,党的十八大去年秋天提出我们要发展新型城镇化,对于新型城镇化提出来以后,半年多时间,我注意到舆论界,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议论,当然大家充满了期待,不过也有一些担忧。有的人担忧过去城镇化有很多毛病,这些毛病现在没有完全改掉,现在大讲城镇化会不会带来更多的毛病?还有人担心搞城镇化是不是意味着又一轮对农民利益,农民生活方式人为的侵占,或者人为的干预。当然这些担忧恐怕都是把城镇化跟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变化多多少少把它视为一种对立的关系。我想先问问党老师,只要按照规律来做,只要处理得好,城镇的发展跟农村农民的发展会不会产生直接的矛盾,您这种预期从何而来?   党国英:我们讲城镇化当然是指的城市化率提高,城市化率的提高,意味着农村人口走向城市。这个过程要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技术进步的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我们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农民的迁移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的可能性如果合拍,我想两个方面都不可能走到今天。如果我们处理不好这个事情,那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为了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尽快的把一些村庄给灭掉,建设高层建筑。在自然城镇化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不是农民居住,甚至城市住的都是独栋居住。而公共部门,有组织的部门他们住的CBD。现在纵览全国城市人口布局,农村人口布局是这样吗?我觉得真不是。   杨禹:农民获得主动权以后可以获得超出我们想象更好的选择,给我们讲讲。都让农民自己选择,农民有那样足够的意识和那样的集体行为去把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吗?   吕植:说到集体行为特别重要,关注农村环境保护这个议题更是公共事务,城市化的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口往城市走,但是背后的驱动力怎么样,尤其在我们国家的农村千差万别,情况差异非常大。比如说我们国家最大的地带是草原地带,不是农业,如果把原来做游牧的牧民来简单按照城市化这种格局来划分,带来的影响不光是一代人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好的政策应该先小范围做一些实验,看看反馈怎么样,然后从中学习经验教训再来大面积推广有可能。而且我觉得政府应该提供的是一个鼓励机制,而不是一种行政手段。鼓励机制可能是什么呢?可能是社会公共服务,可能是教育的提供,用公共服务的吸引力把他们吸引到这儿,而现在看样子这个格局,已经自发形成的格局在我工作的地方,城市和乡村两边都有,家庭一部分人移到城市里来,一部分继续在土地从事农业或者牧业生产,这是特别重要的。在很多土地上,如果不是一个规划的缘故,不是保护的缘故,土地上如果没有人的话,很可能发生供地的悲剧,没有人管,造成的后果是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尤其环境保护上特别重要。看到西部边缘地区,刚才说到公众集体行动的能力,我举一个例子,所在的村子,草原上有价值特别高的资源,虫草,冬虫夏草,大家知道很贵,比黄金都贵现在。当初划分草原一家一户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个资源,现在市场价格非常高的时候,大家开始变成非常有资源的价格。当地村子怎么对待这个资源呢?非常有意思,把虫草变成一个共有的资源,村子集体资源来对待的。因为他的理由是分草场没有考虑这个资源,有的人草地上有,有的人草地上没有,这样不公平,每个人应该享有,这是祖先留下来的财富。所以是全村的人享有这个资源,你自己花劳力去挖这一部分收入自己获得,但是如果是外来的人,他们有一个资源费也可以到这个地区来挖。那么这个资源费怎么分配的呢?由村子里制订了非常详细的规定,第一先有公共提留,村子公共事务,修路、上学等等,第二12%收入先分给50岁以上老年人,剩下这一部分村子里平均从零岁孩子到80岁老人,只要户口在这个村子里都可以分一份。这么复杂、高利益的链条结构里面,老百姓有传统结构可以处理好这个问题,你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相信老百姓智慧,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这么多,在我们有各种法律结构之前,村子里不是一盘散沙的,过去的那些人都在,几十年只是一代人,那些老年人都在,尤其传统文化比较丰富的地方,恢复这种集体治理这种公共治理的结构,其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杨禹:党老师,长期研究我们农村发展,在我们全国来看,刚才吕老师谈到的事情可以有足够的预期在全国多数农村地方可以做到这样吗?   党国英:我赞成她的一句话,我们游牧民地区是有智慧的,但是对资源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配置,特别是怎么样处理产权关系,我觉得那个方法可能不具有代表性。我们可以试想,像一些欧美国家,他们土地所有权,干脆包括地下的。如果某一个社区的居民,张三他的土地地下打出一块油田,全社区居民是不是把这块地拿出来?像类似的做法容易造成供地悲剧,其实可以用其他的办法来解决分配问题。不要用把资源归公,可以有各种办法,我的意见是要用其他的办法。   杨禹:针对很复杂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的办法很多,只要在实践当中,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我想就是好办法。我曾经到广西崇左,到潘教授那儿去待了很多天看猴,潘老师给我讲了他的体会,到了崇左,他发现头几年发现猴子越来越少,发现影响猴子生存的是边上几个村子的农民。后来用了很多年把更多精力放在帮助农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原来农民上山开柴,包括农民建沼气池,农民上山跟猴子抢水,帮着农民上山引来自来水,农民要上山摘水果,他帮助农民学会种甘蔗,把更多精力解决人的问题,发现他要护的猴数来没有增长,他得出一个道理,要想保护猴,先得保护人,我一个生物学家,好象不知不觉把自己变成一个社会学家,一个经济学家。他的体会给我印象很深,很多农村地方为了发展,所以要用化肥等等。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农村地区您看到环境保护跟这个地方要发展经济,大家要过上日子,要吃饱饭,这之间是不是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烈的冲突呢?   吕植:这是显然的,很多环境问题是随着发展的而来的,还是举一个藏区的例子,以前是没有垃圾的,所有吃的用的东西都是自己生产的,都是有机畜牧的产品等等。外面买的东西非常少的,没有垃圾的概念。但是呢过去三十年里面,特别是过去十几年里面,这个现象改变了。因为我们生活方式在转变,吃的食品在转变,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一户两万多块钱的收入的一户人家,每一年花在饮料上面的钱,你们猜出来是多少钱吗?七千块钱,饮料不说健康的问题,刚才说到食品健康的问题。新鲜的东西他解决好奇,外面的电视上看到这些东西都在,别人在吃嘛,我们人有从众心理。很多塑料包装、瓶子也是随手就扔的,这是一个认识的问题,他们不理解垃圾有什么样的问题?这是一个可能听起来特别小的一件事情,但是你现在如果去藏区的话,你会看到河沟里,草原上,到处白色污染、垃圾,塑料瓶子到处乱扔的。是要有一个转变,我们有时候很难评估一个变化到底是好还是坏,因为带来的是两方面都有的。但是怎么把不好的事情,我想大家见了更多的市面,了解更多的世界,这个东西从个人来讲,应该是一件好事情。但是这个见了更多市面,随之而来外来的影响,垃圾怎么来处理?就变成一个巨大的问题,向边缘、分散的乡村处理垃圾,几乎是成本很高的花费。我们村子里开始意识到垃圾是大的问题,公共积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想要解决垃圾的问题,所以事情不断发生,不断解决,不断有新的问题发生,不断要解决这些新的问题。我相信潘老师在的那些社区里面,得了这个以后收获可能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出现,对环境保护者来说总是要面对新的出现的这些问题,是跟社区一起来学习的。   杨禹: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廖老师更有发言权,在实践当中有深切的体会,我曾经看到过央视记者拍到您当年在汶川灾后重建过程当中,在一个乡村地区去带着一个村子怎么建立新的生活,也遇到过村民的不理解,也有不适应。您做了非常艰苦的努力。我特别想知道今天这样的点上的努力,有没有在您的事业当中,能不能全国各地展现给我们。   廖晓义:我觉得很欣慰的是我们小山村做的这种努力,从综合系统来解决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建设,生态保健养生,生态文明教化,虽然当时很微小的努力现在全国六七个区县都在采纳,我们也在协同有远见的地方政府一起在推广。乡村是需要人建设的,拥堵的城市有没有可能回流到乡村?城里有几类人,几乎找不到就业,就业很困难的大学生,他们可不可以回去?还有五十岁退休的知青,我六十岁了,我觉得精力很好,可不可以回到走出来的乡村,中国自古就是反哺,乡村可以提供城市不能提供的那些喜悦,那些乡土乡情不能泯灭的东西。我们做了一个尝试,光彩爱心家园,光彩基金会资助下,大学生走进乡村为留守儿童提供5.5面服务,就是生活陪伴、感情陪护、人格培养、能力培训,还有情感陪护。在他们的个案一对一在小组,兴趣小组,在学校,在他们社区以及工地,父母打工地,在这些空间提供这些服务。这是一个方面。再一个方面,可以激活、说服、动员邻家妈妈照顾邻家孩子。乡村本来就有乡村的文化,顺便对乡村爱心妈妈提供生计和环境的教育服务,好多像我这样退休的,更多是大学生,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哪怕一年,甚至半年,他成长了,未来也是我们社会建设的人才。所以我就觉得这条路是可以走的,至于乡村是不是组织起来,他就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我对于村民原始的生存智慧是深信不疑的,这个不是我理论上的,而是实践中,不断的受教育。但是同时也要和城里结合起来,共同来建立乡村。我觉得我们再怎么样悲哀,都没有用,重要的是行动,而这条路是完全走得出来的。这么多点,我不断的受鼓舞,不断的受教育,我是充满信心的。我的状态特别好,包括留守儿童,通过留守儿童这样一个入点,关心一群特别的孩子,关心这些骨肉分离的父母,既是人文的,又是社会的,又是环境的,所以我认为再造乡村社会,复兴乡村文化,真的是可能的。只要我们去做!   杨禹:特别期待您的愿望能够在更多的地方实现。   廖晓义:不是我的愿望,谁不是从乡村走出来的孩子,谁不愿意回望你的父老,你的乡亲,如果一个人为自己的家乡做一件事,我们乡村还是这个样子吗?这些都是人人可为的,尤其是退休人,我特别想呼吁一下当年的老知青,还有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前来报名,我们电话82252046,地球村。   杨禹:特别缺少像廖老师身体力行做这些实践。像您这样我们看在眼里,您也呼吁更多人跟您一起来做,但是坦率说今天现实社会中像您投入这么多精力去做,个人也好,一个NGO组织也好,仍然偏少。您所做的事情,更多的地方政府在做吗?反正我接触到非常多的地方政府里头有远见的官员他们找上门来要做的。如果政策上再有一个跟进,比如你去规定公务员必须到乡下去,待哪怕一年,还有就业问题上,第二企业家,如果你把你员工送下去,比方说做一年的服务,他们回来就很优秀,也算是企业社会责任。当然还有媒体,如果我们搜狐我们愿意专门做一个窗口,让更多社会人来参与,让那些身体很好,退休人员,那些找工作,很迷茫的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媒体参与社会动员我相信会有更多人来参与的。   杨禹:谢谢,我也跟您一样,相信您的同道中人越来越多。蒋老师您是回到您的老家,直接带您的团队回到自己家的那个村子,在村子里做了什么?跟我们讲一讲?    蒋高明:因为我大学就是学生态的,三十多年没改过行。我觉得生态有两个目的,一个美好的环境,大自然给你更好的欣赏。另外一个是农业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那是没有任何污染的,也没有垃圾的。我带这个团队最早在内蒙古做,先把生态恢复起来,恢复到06年前后,当地人来说小时候见到草这么高,但是面临一个问题,保护很简单。人要有收入,现在畜牧业草产量又很低,我们把农区废弃的阶段利用起来,我们养鸡都是铁笼子养,放到草原以后可以吃蚂蚱,可以吃草叶子,增强一些营养。到了农区以后,变成肉,第二步有了肥料,还可以有能源,整个把能源利用起来,安全健康食物生产。这个实验两地在做,在山东在做,带农民把传统的文艺技巧保存下来,如果没有一定的劳动,没有一定的回报的话,这个就失传了。现在种地的农民基本快60岁了,人工除草雇一个农民要70块钱,怎么保证这些农民,只有中国人才有这个传统。如果你的收入同样的产量,同样的翻了好多倍,他就愿意干,我们首先养牛大量的,另外小麦,另外种苹果。恢复生态有机环境,产生安全有机食品,带动农民就业,尤其青壮年同志能够回来,现在农村都是衰败了,都是一些老人。然后大学生,让他们都回来。否则的话学生态的都跑出去搞化肥这些,或者搞其他的去了。   杨禹:您是学生态的专家,有一个团队可以回到熟悉村子里带着他们这样做,并且做成功了。但是您获得这个经验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比较快的在更多的地方去复制?    蒋高明:我的一个设想,比较有野心,60亿亩草原,中国144亿亩,把几块加起来,草原上可以解决。农田三分之一做到这一点,(加上草原森林)一半以上的国土就是很安全的。我这个团队只是做科学技术,先看科学上能不能产出来,产量是不是低得一塌糊涂,不是。   杨禹:可以把产量弄起来。    蒋高明:低产田变成高产田,囤粮,两千地。当年上岗要过长江、跨黄河,现在很轻松达到两千斤,生态农业能不能做到,如果一直养地也可以,所以第四个年头我们产量已经达到两千多斤,低产田,可以产出的量不是特别下降,但是有一个适应期,原来化肥污染太多,粮食产量有一定下降。   杨禹:最终让农民感受这样做的好处。    蒋高明:他们知道这个是非常好的,他们买苹果也到我们这儿来,跟着你干都可以。大家知道食品应该可以分级的,大家知道葡萄酒和茅台酒价格可以差上百倍,中国如果生产一些产品到日韩……   杨禹:我刚才在底下听到前面的讨论,乡村的变革,食品安全提供了很多新的出路。当中生产食品的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你是媒体人,我注意到你写到一篇报道,你的精力更多是在揭露和批判那些环境污染者,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这个问题,这些年揭示还不够。还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人,像他们三位所做建设性的事情,展示得不够,总会让公众看到一个又一个负面的事情以后,觉得中国完了,没办法了,中国城市没办法了,农村没办法了,环境没办法了,都很悲观。一起听一听刚才三位老师讲的,你会觉得在实践当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做的,怎么看待这种舆论场的反映?   冯永锋:其实我们机构是一家是中国环境干预污染的机构,我们发现诊断,后面涉及到诸多的,推动他改良的过程。只有揭示出来,把一个伤害的问题推到社会上去,才有可能把社会上资源引过来推动这个问题的解决。当然中间还有很多过程,我们案例50个案例其中48个都是农村的,昨天晚上湖南一个县发现当地农民抓鸟,抓到三百斤各种鸟类。我们志愿者和森林公安配合得特别好,林业过去把这样的农民抓到了。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农村,实际上前不久写的一篇文章城市是对农村最大的掠夺,这篇文章写完很多人骂我,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回到农村去,为什么跑到北京来?我想强调一点中国过去不是几十年,其实几千年来我们强调农民非常好,有一点非常悲哀的事情。中国过去农民一直是全社会共同掠夺的对象,不管是商人,还是政治家,任何人都把农民作为利益的国家。建国以后更可悲,声称是农村包围城市过程,1949年我们制度设计全是围绕着城市设计的。我们大学,我们医院我们的一切政治权利,大家知道过去的农民,八个农民才有一票投票权,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城市居民一个人一个投票权,八个农民才有一个投票权。我小时候任何一个在真正农村长大的小孩,就会发现生活在农村很悲哀的事情,你要向很多威权做斗争,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出现的诸多问题,是因为我们整体的制度设计导致我们农村处在不停的被掠夺阶段,本来我说实话对今天出台的城镇化寄予很大的期望,结果发现出台这种城镇化,我都有一点愤怒。我原来过去很不愿意关注,从今年开始传出城镇化制度的时候,我觉得应该尽我的力量揭示一些问题。比如刚才提到国有土地掠夺农民土地的问题,把大量资源给到城市问题,把大量污染给到农村的问题,那么多问题,怎么办?如果真正要改变的话,有一点必须变化,应该让资源回到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也好,更多是要资源回去,人的平等性不会去,怎么让一个村庄怎么复兴,只有被掠夺,不停的被吸取下去,或者被污染下去。最近刚刚看到很多污染案,政府故意设计说农民敲诈企业,为了保护一个污染企业,可以把农民当做破坏对象对待,你想想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期望,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儿。   廖晓义:现在真正到了回去乡村的时候,这是可能的,我们都回去做,一个社会工作站,到乡村,不知道你说的地方政府怎么样,反正我遇到几个点他们都愿意把乡村建好,帮助有远见的政府一起干什么呢?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互助会,把垃圾都分类,对于保护他的家园比谁都上心,做了城市环保,做了这么多年,我就是觉得农村环保反而最好做。关键是你要下去,你要去做,我还是那么说,如果说我们现在觉得离我挺远,我不是在讲你要发现问题这个事儿,而是说我们拿更多的精力真正的走下去,现在是很好的时机,现在不管怎么讲,有很多的机会,我前面讲了我们的大学生,你说他没有工作在那儿待着干什么,在我们那儿提供各种各样实际上补课性的服务,还有退休的人在家里干什么,发挥自己的预热,找到生活的意义。这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去那干嘛,不光照顾留守儿童,让乡村互助会建起来,邻家妈妈照顾邻家孩子,他是能做的。我还是认为如果这么多城里人,算一下,这么多大学生,这么多的退休的人,我们真的走回去,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做这件事情,中国乡村是有希望的,中国乡村如果没有希望,中国已经没有希望了。   杨禹:好,谢谢廖老师,吕植也有话说。   吕植:如果实实在在做一点事情,我还是觉得制度方面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我们社会的自愿的行动以外,反过来催生一些制度方面的设计,说到制度设计,我觉得我们政府是想解决一些问题的。我们也安排了一些资源来解决问题,我举一个例子生态农场,一百秒的时候提到乡村和农民是自然最好、最接近的同盟军,不光是地理上接近,而且从感情上,土地关系上面,土地好,环境好,他是直接收益的,农业也好,刚才蒋老师说到生态环境变好以后,土地营养各方面回来以后,畜牧业更是这样,完全靠天,靠自然的生计。在这种地方给农民或者牧民在增加一个生计,就是保护自然。而我们这个保护自然的价值,远远超出我们购买他的,农民保护的服务,政府拿出资金来购买这种服务是可以做的。当然要根据国家生态区域的划分等等来优先来投入,但是国家事实上已经拿出了大量的生态资金,生态保护的资金,如果这些资金能够落到农民头上,落在村民头上,实际上一举两得的一件事情。现在乡村里组织了一个叫村民资源中心,就是让老百姓自己组织起来,保护自己的家园,希望能够把这样一个结构跟国家的政策补偿机制能够对接起来。   杨禹:是的,就像刚才我们大家一起讨论的这样,今天要是历数那些仍然在侵占农民的利益,破坏环境的事例太多的。但是今天讲贾老师、廖老师、他们所做的努力可以讲更多,我们越来越多发现问题,也在逐渐逐渐的解决问题。包括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国务院提出来新型城镇化可能跟过去相比,过去更多重视大城市,正在强调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李克强曾经提到过,希望农民不要跑那么远打工,希望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就业,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城市的利益,跟他相类似的乡村的生活,这些理念大家都在越来越共识。就像廖老师反复说的我们多去行动,用行动不仅改变现实生活,也用一部分人走在前面的行动,去改变落在后面的人意识、思维,让他们也跟我们有同样的共识。时间有限,刚才五位老师讲得非常有收获,谢谢台上五位老师。 (责任编辑:黄勇) 原标题:乡村复兴:环境与文明的双重涅槃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叶企孙:明其道也计其功
热度 2 Wuyishan 2013-3-4 14:29
叶企孙:明其道也计其功 科技日报 2013-3-2 1949年,陈毅参观清华大学。前排左一为叶企孙。 文·魏邦良 人物纪事〉》 1911年2月,叶企孙考取了北京清华学堂,是清华学堂的第一批学生。入学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华学堂解散。叶企孙又回到上海。为了继续学习,他又考了上海兵工学校。在一堂课上,他的表现给老师吴蕴初留下深刻印象。 那天,吴老师把一首杜牧的诗抄在黑板上: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吴老师问:这是一首什么诗?有学生答是咏史诗,也有说是叙事诗。这时,叶企孙却非常肯定地说:“这是一首哲理诗。”老师问:“何以见得?”叶企孙答:“这首诗通过古代的兵器,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写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尽管吴老师不完全同意叶企孙的观点,但其独到的眼光却令他吃惊。事实上,叶企孙的回答显露出他好学深思的品性。 1913年,清华学堂重新开办,叶企孙重返清华。临行前,他拍照留念。由于紧张、拘谨,那张相照得不理想。相片背后,叶企孙题下几行“自我批评”的文字:一、戴平顶草帽则照片形式不佳;二、右手置花架上置法尚未得宜;三、足如此摆列不雅观;四、长衫多皱处。 当时的叶企孙不过15岁。一个人的成熟标志就是能不断自我省察,而中学时代的叶企孙就能做到这一点。 叶企孙敏于观察,勤于思考,看问题的角度总是与众不同,往往能在别人习焉不察的地方看出问题,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一眼洞穿问题的关键。 早在高中时,叶企孙对当时出国留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就有一针见血的分析。他认为,高中生选科,留学生选专业,都要慎重,都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不能附和他人,草率选择,也不能急功近利,无视自身条件,一味选择所谓的热门的实用的专业。 陈寅恪对此也曾提出过批评。他强调,选择专业,越是追求实用,越是事与愿违;相反,如能专心研究博大精深之学问,浸淫形而上之学,反而能确立“救国经世”之根基。最终,无用之用终成大用。 陈寅恪的态度类似于希腊人,周作人在《希腊人的好学》一文中介绍了这种态度,即所谓“纯粹求知”“明其道不计其功”。 在太平盛世,我们可以如此,而在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特定背景下,热血青年哪能抱着“超越利害,纯粹求知”的态度去学习呢?所以,叶企孙选择人生目标时,既会考虑个人特长,也要考虑社会标准,既明其道,也计其功。 1923年,叶企孙在美国哈佛获得博士学位回到国内,本可以躲进书斋和研究室,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然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投身教育,为祖国培养众多的科技人才。他认为,一个科学家救不了国,一群科学家却一定能让中国崛起。其实,叶企孙口才不佳,不喜交际,本不适合做教师,但为了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从列强的炮火中拯救出来,叶企孙知难而上,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叶企孙的努力没有白费,自他回国后,短短20年,他就为中国培养出一批科技精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科技队伍就由这批精英组成:王淦昌、赵忠尧、赵九章、钱三强、王大珩、邓稼先、周光召等。这些名闻遐迩的科技精英,有一个共同的老师:叶企孙。 在这些精英们还是乳臭未干的莘莘学子时,叶企孙把科学救国的思想灌注在他们的脑海里,帮助他们树立了科学救国的远大抱负,领着他们踏上“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漫漫人生路。 透视一下王淦昌的成才之路,我们可知,这些精英们面临人生抉择的关键时刻,叶企孙的谆谆教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成长凝聚着叶企孙的心血。 王淦昌考入清华,选的是化学系,后在叶企孙循循善诱的引导下,他才改选了物理:“……是叶师的为人品德,他对学生的厚爱,他的教学,像磁石吸铁那样把我吸引到物理科学事业中去了。……他经常找我,和我谈许多物理问题,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告诉我学习有困难和问题时,随时都可以去找他。在叶师的循循善诱下,我逐渐觉得物理实验也很有意思。就这样,在进入专业课学习时,我选择了物理,从此决定我半个多世纪以来始终在物理的海洋中遨游!” 叶企孙不仅让王淦昌选择了物理专业,也把科学救国的“种子”播进他的心中。 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广为人知。王淦昌也参加了那次集会游行。当晚,他和几位同学去叶企孙家,向老师描述了白天惊心动魄的场面。叶企孙听后,激动地问他们:“谁叫你们去的?你们明白自己的使命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什么会落后,为什么会挨打?如果我们国家像大唐时代那样强盛,这个世界谁敢欺负我们?一个国家与一个人一样,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法则,要想我们的国家不遭外国凌辱,就只有靠科学!科学,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 几年后,王淦昌在德国柏林拿到了博士学位,导师劝他留在德国工作。他对王淦昌说,中国研究条件差,设备陈旧,回国会影响你的前程。这时候,王淦昌又想到叶企孙说的那句话“科学,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他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义无反顾选择回国。 钱伟长是著名历史学家钱穆的侄子。当年他考清华时,中文和历史都是满分。学术大师陈寅恪和杨树达预言,钱伟长必将成为文史领域的新星。时值“九·一八”事变,日本吞并东三省的野蛮行径激怒了钱伟长。他决定弃文学理。他认为,学习物理比文史能更快更有力地报效祖国。然而,按照清华校规,新生不能转系,后在叶企孙的帮助下才得以顺遂。 选择专业或职业,当然要考虑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但更要考虑祖国和社会的需要。必要时,宁可牺牲自己的兴趣,也不能无视社会的急需。叶企孙就是按这个原则,把自己定位于教育家的角色,引导学生们走一条既能发挥特长又能利国利民的人生之路。 有人说,大科学家是由大科学家挑选和培养出来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大师是由大师挑选和培养出来的。叶企孙正是这样的大师。他和他的弟子,对知识的态度,就是,明其道也计其功。 明科学之道,计社会之功。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3013 次阅读|2 个评论
清华学堂的创建人周自齐后人有话说
热度 12 hongfei 2011-4-25 06:28
清华学堂的创建人周自齐后人有话说 2011.04.24 下面是在清华学堂的创建人周自齐后人周传基先生新浪微博上看来的。 清华校庆一百周年,皆大欢喜。朱熔基不切实际的要学生讲真话,什么大头头也来了。既然是从1911年的清华学堂开始算 起,那我又不得不臭拽一下了。清华学堂的创建人是周自齐,从我的角度来说,就是我的大爷爷。没人提。我也不想提。可 是他的夫人,我叫她奶奶,在大革文化命期间,在北京她的家里,被前来斗她的红卫兵,在她的厨房用菜刀把她的头砍了 下来,这该怎么说。当时还要我的四姑在场看着他们干。从此我的四姑神经就不正常。三姑把她接到旧金山去,去年十月 去世。这事就装疯卖傻,没人过问啦? 周传基新浪微博链接: http://t.sina.com.cn/zhouchuanji 更多信息可见魏洲平博文《周自齐墓及其他》,以及百度百科介绍。 魏洲平博文《周自齐墓及其他》链接: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122093_p_1.html 周自齐,历任驻美公使馆参赞、领事,外务部右丞、左丞,山东都督兼民政长、中国银行总裁、财政总长、 交通总长、陆军 总长。1922年3月,署理国务总理。1922年6月2日,摄行大总统职务。 百度百科《周自齐》链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477752.htm#sub477752 最重要的一点,周自齐是俺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
个人分类: 大地人文|26194 次阅读|19 个评论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也讲迷信
热度 2 冯用军 2011-4-16 11:49
这样一个迷信盛行的大学(校长和教师都迷信)、一个喜欢吹牛的大学(书记喜欢吹牛),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能培养出诺贝尔炸药奖级别的人才吗? 1、今天这个日子很好记,2011年4月14日14点。我( 朱邦芬院士 )前天问袁驷副校长,为什么选这个时候,有什么特殊意义。袁校长告诉我,这是“试一试”的意思。 2、 在昨天(2011年4月8日)的清华百年校庆新闻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宣布了清华大学新的目标,清华计划在2020年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并在 205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 我说这些重话,发这些比较“极端”的言论,是为北大、清华痛心,是怒其不争、哀其不耻、悲其不幸,是为国家、民族痛心、为咱们老百姓痛心、为广大有志、有为、有识、有恒的师生痛心。曾经的北大、清华们,有这么好的政策、好的教师、好的学生,不去珍惜、不去培养,官员忙着跑官、教师忙着跑钱、学生忙着留学,结果被港澳台高校超越了,沦为大中华区2流、亚洲3流、世界4流,清华、北大们,可是举全国之人力、财力、物力、智力,砸锅卖铁的决心,北大、清华等高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都没弄出啥大响动出来,我们搞教育的人、搞高等教育研究的人,面对民国时期培养的各个科学领域的大家、前辈们,我们汗颜啊、我们羞愧啊、我们是历史的罪人啊! 相信现在北大、清华等这帮人,能建成世界一流、能培养出诺贝尔炸药奖级别的人才,谁就是傻瓜,信其有,宁勿死!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1794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北京文物局稱清華學堂發生火災工程違法
jiangjinsong 2010-11-26 20:59
北京文物局稱清華學堂發生火災工程違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6 17:41:11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新華網報道,北京市文物局近日首次通報了清華學堂修繕工程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清華大學未報維修工程方案即開始對清華學堂進行加固施工,且施工單位沒有文物修繕資質,已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法》相關條款。   北京市文物局表示,目前已組成專家組對火災造成的文物損失情況進行評估處理,並對違法修繕情況進一步調查取證。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表示,據初步評估,火災對清華學堂的木結構造成了嚴重損毀,是北京文物古跡10餘年來遭遇的最大一次災害。   11月13日,正在修繕中的清華學堂起火,樓頂和地板部分坍塌。清華學堂屬於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清華大學二校門北側的草坪旁,每日都有無數學子與游人在此合影。北京市文物監察執法隊初步評估後認定,清華學堂由1911年建築和1916年建築兩部分組成,經過橫向對比周圍建築,發生火災部分是1916年建築部分。   目前,對清華大學早期建築群的所有建築物,北京市文物局已進行拉網式檢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明確提出整改要求,並派出三個檢查組對北京市域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安全隱患檢查,要求火險隱患較多的文物建築管理使用單位,針對各自存在的風險點,分別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督促清理易燃物,加大巡查力度。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2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学堂火灾后的两个问题
陈龙珠 2010-11-25 08:34
据媒体报道,为百年校庆,清华大学近期着手修缮著名的清华学堂建筑,但不幸发生了火灾,至少其中的木结构损坏严重,令人痛惜不已,而且还可能引发两个涉及文物保护法方面的问题。 其一,近日 媒体已有报道 ,就是这次清华学堂建筑修缮工程在开工前的报批手续问题。若不全,则涉嫌违法。 其二,一幢建筑被列为文物保护,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记得几年前上海某家高校拟对其校内的百年建筑申报文物保护,但据说因其在修缮中有所改造而被否。火灾重创后的清华学堂建筑,其中木结构等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还全是原始的,以后加固修复后,这幢建筑还能继续留于文物保护之列吗?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清華學堂火災刑拘8人 有關人員作偽證阻調查
jiangjinsong 2010-11-19 23:49
清華學堂火災刑拘8人 有關人員作偽證阻調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9 16:29:00 11月13日淩晨,現場火光衝天。 讀者供圖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北京市消防局上午通報,清華大學清華學堂的火災已經完全排除煙花引燃的可能性。在調查過程中,現場施工人員、有關負責人連續向調查人員作偽證,給調查帶來了巨大阻礙。目前,事故準確原因尚在繼續調查,對清華大學的責任追究也在進行中。   在幾個關鍵問題上,清華學堂火災現場的施工人員和負責人都撒了謊。例如他們說火災前一天下午5點就已經停工,現場無人居住,更沒有動用明火,但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工程一直持續至晚間10時,有人在工地內住宿,也動用了明火。市消防局火查處處長文俊說。   北京晚報報道,據介紹,清華學堂火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18萬餘元,8名直接責任人,包括建築公司的現場負責人和施工人員,已被刑事拘留。由於現場僅有施工人員,沒有其他證人,也沒有監控錄像,搜集證據的難度很大。清華學堂修繕工程由北京市第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總包,防水工程分包給河南恒昌防水防腐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分別被處以8萬元和4萬元罰款。清華大學在火災中同樣將承擔一定責任,消防部門將繼續追究。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1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