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当地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初来牛津
skdhf 2013-2-10 19:56
折腾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踏入了UK的地界,来到了牛津这个对我而言可望不可即的地方。牛津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国际性的声望,但刚来这里并没有感到激动和满足,伴随而来的是寂寞和无助。 首先是住的地方,来之前在daily info上联系了几个房子,但根本对这边房子环境位置和价位没有概念。来到牛津已是晚上,拖着行礼游走在牛津high street上不知所搓,打了几个之前联系好的电话要么没人应答要么说第二天才能看房。最后接着打那些无人应答的电话,最后终于打通了一个,于是按照地址找了过去,房子还不错,只是价格偏高,位置距化学系ICL很远。我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于是交了钱住了进去。 其次是语言,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感觉还可以,至少平时看文献写点东西还拿的出手。可当我坐上了开往Oxford的bus时就开始受挫了,当地人说的英语和平时听到的相差甚远,很多时候根本听不懂,相当尴尬。到实验室见了导师,他倒是很照顾我的耳朵故意把语速放慢了很多让我勉强能够听懂,实验室现在只有我一个中国人,那帮哥们说什么我是一头雾水。需要学的太多了。 还有就是吃饭,刚来吃了几顿面包三明治自己的胃就开始拒绝这些东西了,于是在街上寻找中餐馆,终于找到但价格却让我望而却步,于是退而求其次去找卖酱油醋的地方,找到这些就像是寻到了宝,赶紧买回去炒了个菜,又在超市买了点pitta饼,像是国内的烧饼,这才有了点家的感觉。 刚来几天的的时候没有去仔细看这个地方,更多的是从身体和心里的抵触。但慢慢有些适应后再去端详这里的人和景发现竟是如此和谐,至少我看到的当地人很有礼貌,很绅士,当地的环境也非常的优美,不争不燥就在那里。这些东西需要日后再仔细品评。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这里再好我也思念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有那个多年生活的地方。还好,联合培养的时间并不长,短暂的时间也让我更加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寸光阴,也怀念家乡的一切。
3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走马观花游开封——随笔
热度 21 shannuzuode 2012-6-26 16:52
走马观花游开封——随笔
这次河南之行的第二站是开封,从云台山回来,又到七朝古都开封转了转。 当地人说,来开封不到清明上河园就是白来,不去大相国寺就是瞎转,因此,这两个地方非去不可。 一、 800年前,北宋宣和年间,画家张择端踏青游春,在虹桥上看到东京汴梁(现开封)的繁华景,激发灵感,画出了不朽名作“清明上河图”,汴河两岸三教九流、市井百态跃然纸上。如今,开封人民依据此图复活了1000年前的东京汴梁,这就是清明上河园。 开封号称七朝古都,北宋时期人口已达百万,其繁华程度堪称当时的世界之最。 偌大一个都市,其人文气息、市井风貌绝对不是一日建成的,因此,清明上河园模仿形似也许容易,但形神兼备,就实在是太难了。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尽管建筑很精美,时不时还能见到仿宋体的市井人物,但是绝对没有在开封大街上游走的感觉。 仿真微缩景观,前几年很流行,仅北京就斥巨资建了中华民族园、世界公园,刚开始热闹非凡,但几年下来,门可罗雀,建筑物也失修破败。 其实,旅游文化的人文因素是首要的。北京的胡同游因为有了胡同沉淀的百年历史和现代百姓生活的巨大反差,而得到中外游客的称道;逢年过节各大古建公园的庙会人满为患,收入不菲。 清明上河园何不把园门敞开,把收门票变成向入住商铺收税,让民俗民风常驻园中,开放的街道融入到开封市井当中,使现在的开封成为当年活生生的东京汴梁岂不更好? 很喜欢开封的街道,古色古香,很有韵味,只是很可惜,时间紧迫,没有多在街头停留,只是在车里拍摄了几张开封的街景。 二、 大相国寺倒是古色古香,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钟鼓楼等殿宇古迹,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现存的主体建筑为清代建筑。 据说,此寺最初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还乔相国的阎王债所建,因此叫大相国寺。李世民梦中被小鬼抓到阴曹地府,阎王发现误判,但要买路钱。李世民只好借乔相国预存的3万两冥银方才赎命。大相国寺的名声,也因《水浒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而家喻户晓。 三、 河南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地处中原腹地,以农耕文化散播全国的河南人,舌尖上的文明也闻名遐迩,其中洛阳水席享誉全国。 随着电视剧“落叶长安”的热播,胡辣汤成为到河南必须品尝的美食。 胡辣汤喝多上火,聪明的河南人把清热下火的豆腐脑和胡辣汤掺在一起喝,谓之“豆腐脑胡辣汤”简称“两掺”,既营养又不上火,可谓一举两得。 胡辣汤制作工艺很讲究,配料也很多。最常见的原料有面筋、海带丝、粉丝、千张丝、花生米、香菜、姜末、榨菜、黑胡椒粉等。根据节令和地域的不同,还会添加牛肉、羊肉、黄豆、木耳、黄花菜、菠菜、萝卜条、葱花等原料,喝起来热糊糊、香喷喷。 不过,我们一行人品尝的是百年老字号中興楼穆斯林风格的豫菜,扒羊肉、桶子鸡、板肚,当然还有胡辣汤,让人胃口大开。 回味河南,回味开封,只是不知,下次什么时候再去?开封的市井风情真真成为挥之不去的回忆。 1 清明上河园 2 虹桥再现。右上方浮雕画是根据清明上河图1:1比例制作的,与实景有几分相似吧。 3 上善门。从右下方雕刻看,当年的上善门比现在要热闹许多。 4 舟楫之利。当年的汴河是非常繁华的水运通道,原来的舟楫之利现在仅仅是景观了。 5 行为艺术。这个可不是雕塑,真人啊! 6 武大郎。如今的武大郎不卖炊饼,他卖啥哩?“卖”媳妇啊!随行的潘金莲,跟你合影,10元一张。无本万利的好买卖啊! 7 市井人物。小帅哥真的很帅,在上善门门洞里与人合影,有求必应,笑呵呵的招人喜欢。左上方的乞丐极具表演天份,不成为影视名角实在屈才。 8 不知宋朝,有这种花架子吗? 9 这个楼叫啥来着?感谢博友 104753110819 指正,此楼叫拂云阁。取名“拂云”,一是显示其高耸,轻拂白云;二又暗含“吹拂红尘烟云,洗出清明世界”之意。 10 景色不错 11 还是不知道叫啥桥? 12 这是开封的实际街景,很给力,古楼加上现代的摊商,绝对反差!根据博友 104753110819 指正,这是开封御街,很有特色的一条街,从北宋至今一直是开封市的中轴线,基本无变动。开封还有一条书店街,古色古香,很有味道。开封最有味道的景致不在景区,在街头。 13 大相国寺前的街景,古色古香还很现代,车水马龙显得街道有点窄。 14 著名的大相国寺 15 大相国寺的鼓楼很有型 16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17 大相国寺内部建筑 18 开封街景——清真寺 感谢博友李斌的留言“图片中的街边清真寺应该是北大寺......开封城区至少有近10座清真寺,可见穆斯林文化在开封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封的美食多数以回族特色食品为主,中兴楼的烩馍,味美的蒸饺,新生饭庄的小笼包子等也都是门庭若市”。 19 中興楼清真豫菜,扒羊肉、桶子鸡、板肚,还有那啥...... 附:此次河南之行的第一站是云台山,见“云台山一日游之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5360-583400.html 陆俊茜——夜幕降临下的清明上河园,景致绝佳,值得欣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4420-554635.html
个人分类: 行摄旅游|5078 次阅读|35 个评论
舌尖上的幸福(十三):哈水面
mrzhangli 2012-6-11 11:48
舌尖上的幸福(十三):哈水面
陕西关中的面食种类很多,面条的吃法都很多。农村“过事”(红白喜事)、过年,或接待重要客人,都要吃一种当地人称之为“哈水面”的面条。 这种面条在武功县也叫“汤汤面”,在乾县也叫“酸汤面”或“浇汤面”,做法都大同小异。这种面条的特点是,面少汤多味道香。做法是:先将手工挂面煮熟,过水,然后抓成一小团放入碗中,烧一大锅开水加入调味品调制成汤,再将热汤浇入碗中,汤上边漂着一层葱花、鸡蛋饼等。因为一碗只有一筷子头面,一口就能吃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一口香”,一般人都能吃十几、二十碗。 为什么要叫“哈水面”,大概因为这里农村的风俗是吃面不喝汤,吃过面的汤还要倒回锅里重新调制,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不卫生,也就称之为“哈水面”。
46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大学图书馆:不应在“边缘”
whyhoo 2012-4-8 18:59
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戴维·乔丹说:“一个伟大的图书馆是建立一所伟大的学府的必然要素。”   从本期开始,文教周刊推出“关注高校图书馆”系列报道,分别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状、高校图书馆资源如何更好实现共享以惠及社会公众、高校图书馆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如何实现功能转变三个角度来剖析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与未来。   说起世界大学图书馆,总有一些事让人津津乐道,甚至心潮澎湃。   在牛津,如果有游人问起,“请问,牛津大学在哪里?”当地人会自豪地指路,“看到那座雄伟的图书馆了吗?就在那里。”   哈佛大学图书馆,美国最古老的图书馆,曾有5位美国总统、30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那里学习过。其20条经典训诫,更是为人熟知:“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许多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或华丽辉煌、或质朴敦厚。那不仅是一栋栋放满书籍的大楼,更是一个个智慧碰撞、深刻研讨的地方,一种历史积累与文化积淀的象征。   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戴维·乔丹曾感慨:“一个伟大的图书馆是建立一所伟大的学府的必然要素。”   中国大学的图书馆,也曾一度因毛泽东、李大钊、章士钊等名人学者的缘故,成为大学青年学子心中最为向往的神圣之地。   目前,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的境遇如何?与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    “内忧”与“外患”——购置图书只为填充书架 经费增长难以跟上涨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整体发展势头不错,但是,水平仍参差不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在朝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建设稳步迈进,一些馆的硬件设施已同国外知名高校不相上下。   但是,985院校与211院校之外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却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理念落后等问题。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学校平时并不重视图书馆建设,每逢教育部教学评估才一次性购置大量图书,填充数量。“图书出版是有规律的,图书购置是一门科学,不以保障质量为前提的图书购置,令人心痛。”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说。   “应当承认,十几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在上世纪80年代以及之前的建设缓慢,甚至停滞,令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水平与目前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水平还有差距。”有学者指出,“建设一流的大学图书馆对于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性仍未得到应有重视。中国高校图书馆还普遍面临地位不高、经费不充裕的困扰。”   “高校图书馆,在学校里还位于比较边缘的地位。图书馆馆长,过去一般都是由社会名流、学术大家来担任,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是素质相当高的人来担任。但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馆长的地位不如学院院长和一些系主任。学校并不将图书馆视为教学科研单位,而是视其为普通行政职能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大椿介绍,“国外知名大学对图书馆十分重视,图书馆馆长的声望与地位要高于一般的教授,是仅次于教务长与总务长的角色。”   “尽管在大学里,我们不应该用行政化的眼光来看待馆长的角色,但是,大学图书馆的馆长应该由具有相当高素质的人来担任。”刘大椿强调。   除面临在学校内位置相对“边缘”的“内忧”,高校图书馆还面临“外患”。   据介绍,目前大学图书馆每年的图书购置包括中文图书、外文图书、中文期刊、外文期刊以及各种电子资源等。其中,外文期刊和数据库的购置费用占支出比重很大。一些国外的出版商因其业内的垄断地位,“贪婪”地盘剥着中国的高校。   朱强介绍,“几年前,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曾联合发表声明,抵制其收费的快速增长,才使得收费从年增长22%的势头,降为目前的年7%到8%。”“即便这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压力。因为出版商的费用有一个年均8%的自然增长,但是,图书馆的经费却无法实现同幅增长。”朱强介绍,“尽管学校非常支持图书馆的发展,也体谅到图书馆的现实困难。但连年增长的费用从何而来,依然困扰着我们。”   还要强调的是,在与国外出版商的“较量”中,中国的图书馆显然处于下风。“出版商声称,中国一所学校的文献下载量就超过很多国家一个国家的用量。但是,服务器设在出版商那里,我们只有访问权,他们所谓的下载量,我们根本无从统计。”朱强介绍。    “新问题”与“老问题”——仓储功能不断降低 空间需求仍在增长   新老问题交织,也是目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困难。   先说新问题,从几年前开始,图书馆界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就是如何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TIME》甚至直接以《电子书让图书馆没戏唱了?》为题目刊发文章。   记者从北大图书馆了解到,从2006年到2011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外借图书册数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100余万册,逐渐减少为2011年的不到70万册。而与之相反,电子资源的检索频次却有了翻倍的增长,从2006年的1000余万次,增长为2011年的3000余万次。   有学者在文章中分析,“传统图书馆担负着存储文献的重任,同时它还以其建筑本身成为人文和学术精神的象征。在数字信息时代,这两种功能都遭受了挑战。图书馆馆藏正逐步走向数字化,实物馆藏逐渐为电子版本所替代。数字文献的出现,大大节省了空间; 而读者可以通过远程登录阅读、获取数字图书及期刊。图书馆的仓储功能在不断降低。”   再看老问题。资源相对紧张,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部需求是国内高校图书馆面临的老问题。记者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采访时仔细观察了图书馆的每一层,偌大的图书馆提供了几千个座位,却几乎没有一个座位是空的。“国外高校图书馆,很难看到占座的现象。对于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来说,先满足学生最基本的用书和空间需求依然是主要矛盾。很多从国外借鉴的新理念、新手段要在遵照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琪介绍。   “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存在很多差异性,比如,国外大学图书馆可以24小时开放,但是我们做不到,这与读者的素质等许多因素有关。”刘大椿介绍。    “智慧”与“服务”——营建大学的精神家园 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图书馆该承担怎样的功能?图书馆学界有一种说法,“为书找人,为人找书”。此外,“智慧”与“服务”也是一种经典的提法。简单,却内涵丰富。   如何引领“智慧”,引领高校青年学子的阅读品位与人文素质的提升,如何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撑?时代对高校图书馆提出新的挑战。   几年前,曾有专家提出担忧,“现在有青年不喜欢读书了,这种现象和整个社会的浮躁风气有关。”   为此,刘大椿馆长的话深情而深刻:“图书馆是大学的精神家园。读一本好书便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进行对话,图书馆使学子从一开始就占据了精神的制高点。作为维护个体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的手段之一,图书馆是一道精神的屏障,拉开了人与浮躁的功利世界的距离。”   此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高校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仅满足于提供资料是不够的。”有专家指出,“应要求高校图书馆馆员具备更为专业的素养。同时,需要馆员真正参与到高水平的课题研究当中去。”   谈及服务,美国图书馆情报学家W·克劳福德和M·戈尔曼认为:“服务的强烈愿望便是成功的图书馆事业的基础。”如果说,原来的图书馆更多的是满足借阅的需要,那么,时代的变化与读者多元化的需求,需要图书馆的服务职能进一步丰富而多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除了文献资源服务这个基本功能以外,许多读者对现代的高校图书馆提出了进一步的需求:进一步拓展自助服务功能,比如自助借还书,自助复印与扫描;针对不同读者的特点,提供培训、文献传递、馆际互借、代查代检等服务,从而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要等。   “特色,也是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应着力加强的。”刘大椿强调,“硬件设施的追赶不难,但是,理念的先进与特色的形成却非一朝一夕之功。而理念的先进,首先表现在藏书的理念上,目前,一些国外大学图书馆对中国图书的收藏可能比我们还全。中国的学者做中国文化的研究,却只能从国外的图书馆里查到资料,这不应成为常态。”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kj/jygc/201204/t20120406_149652.htm
个人分类: 教育|9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岳母----您在天堂还好吗?
热度 1 qinzm1997 2012-3-29 21:25
写罢我的母亲,却不能忘却另外一个给我母爱的人,那就是我的岳母!在清明来临之际,同样的,我心怀崇敬,以此纪念我的另外一位胶东母亲----我的“娘”(当地人都叫娘)。 我的岳母年纪并不大,掐指算起来现在不过62岁,去世时才54岁,如今8年过去了!仔细想想,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感冒,引起复合感染,再加上缺医少药,光想着给我们省钱,却没想到,让我们失去了一个妈妈,想起来至今都让我内心不安! 我的岳母很年轻,我们结婚时,不过47岁。学问不高,却明达事理,待人接物,十分真诚,热情豪爽。第一次去胶东,那是1993年,岳父大人不幸海难,我心怀不安,前去探望。岳母大人没有因为悲伤而慢待我,倒是格外热情,盛情照顾我,给我的印象是十分坚强。听我爱人讲,母亲一贯好强,再大的苦,再大的累,都是自己承担。岳父的突然去世,家里的担子毫无疑问地落在她的身上,加上内弟的身体不太好,她老人家要操很多心!倒是她安慰我们,别挂念家里,在外面好好干!临走时,给我们带了很多东西,又安排我爱人照顾好我!真的让我十分感动! 结婚后,岳母来过几次济南,每次小住几天,来了就闲不住,干这弄那,每次下班回去,岳母已经把饭做好,因为我是河南人,岳母做饭时特别注重我的胃口,衣服、被褥等,每次都帮我们清理,每次请她出去吃饭,都不愿意,怕给我们花钱,还三番五次叫我们学会过日子,每次吃饭都给我夹菜。说实话,自从我妈妈得了老年病后,已经很少有人这么关心我,我再次体会到母爱的光辉!更为可贵的,岳母从来都向着我说话。有一次,我和爱人拌嘴,爱人向母亲诉苦,结果挨了母亲一顿臭骂!正因为如此,我更加敬重岳母! 过多的操劳,积劳成疾,岳母得上了糖尿病,每次催她看,她都是找理由,我们心里明白,她怕给我们增加负担,好不容易检查一次,她坚持要食疗,少吃甜食,少吃面粉等,骨子里还是心痛我们花钱。这也难怪,我们工作晚,工资低,双方的父母都在农村,挣钱不容易!可是,哪有患病不花钱的,不治疗哪来的健康!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岳母的病逐渐加重,可她总是隐瞒,终于在2000年春节前,在完成了给外孙女和外孙的衣服后,因感冒病倒了,那时正赶上春节,内弟把岳母送到县城医院。那一年初二,天降大雪,我和爱人冒雪赶到即墨,已是黄昏,岳母还一个劲的怪他们为什么告诉我们,可那里的医疗条件实在让人难以恭维,再加上春节放假,医院里连个主治医师也没有,岳母得的是感冒,略有常识的人,知道必须控制血酮的浓度,防止酮中毒,医院里检测的结果一直很好,直到第二天,岳母突然昏迷,医院里才说手指检测的结果不准确,应该抽血检测。可此时,母亲已经昏迷,转院吧,危险,不转吧,更危险,我此时才知道为什么庸医害人!就这样,岳母永远告别了我们!经历了两次亲人的生离死别,我知道死去亲人的痛苦,更何况是对我们恩重如山的母亲! 我诅咒那该死的糖尿病病魔,诅咒那该死的节日(都放假了,没有主治医生值班),诅咒那落后的医疗设施,诅咒那些高唱以人为本却唯利是图的医院,诅咒那些缺德的忘记自己责任,忘记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生!诅咒社会缺乏应有的医疗保障体系!我一直在想,不管我们的党如何学习三个代表,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只要你没有解决好群众的医疗,真正把劳动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只要你没有让人回归理性,真正以人为本,那么我们的政府与封建王朝一样,头脑中只有特权和利益,与封建帝王没有区别! 8年过去了,我们日子逐渐好起来,不差钱了,可我们尊爱的母亲永远告别了我们.......人生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若为缺钱故,痛苦何人晓? 我知道失去母爱的痛苦,我知道亲人离别的悲伤,母亲如若在天有灵,请原谅我们的不孝吧!如果时光倒流,如果阴阳通界,花多少钱我们都愿意买回母亲的命! 想想母亲,您知道吗?你的离去让我们知道到了多少人间冷暖?您的离去,让我们再富有也觉得孤单;每次和爱人回去,我们都会看看您的坟头,我们怀念您在的日子,怀念您的亲情,怀念您的饭菜,怀念您的音容笑貌,多少次,我们仰天长叹,上帝为何这么不公?为什么好人短寿? 亲爱的岳母,我不知道天上是否是仙界,我恳请您换一种思维,为了您的孩子,为了那割舍不断的亲情,多多的爱惜自己,别再苦了自己,要知道:您的健康就是我们永远的幸福,愿您在天堂快乐每一天!
2730 次阅读|1 个评论
唐朝人获取犀牛角的方法
bestkiller2008 2012-3-20 22:42
在看苏颂的《图经本草》时,有段关于唐朝时期沿海地区的人获取犀牛角的记载。大意如下: 唐朝宰相段文昌的门下,有个叫吴士皋的医生,曾经在南海地区(应该是指两广地区)任过职,曾经听一个船主说:当地人获取犀牛的方法是这样的,先在山路旁多安置一些树木,搞成像猪、羊栏那样。犀牛常常会前脚伸直,倚靠在木桩上休息,时间久了,那些木桩会烂掉,犀牛突然倚靠时,木桩就会折断而犀牛就会摔倒,长久不能站起,因此趁机把它们杀掉而获其角。还说,每当犀牛要退角时,它一定会扒开土埋起来。当地人知道地方后,就偷偷的用木制的角把它换掉,如此犀牛就会一直在这个地方退角而不会离开,这样以后还可以获取。如果直接把退角拿走的话,犀牛就会离开而躲藏到别的山区退角,这样以后就不容易找到了。 在文章的最后,苏颂感慨的说:“不知道现在获取犀牛角的方法,是否如此?”
5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仙女山的雪景
热度 29 dkysdc 2012-2-15 19:06
仙女山的雪景
都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属北国的冬季风光。然而,连年干旱让北国(尤其是华北)的冬天离人们心目中的风景越来越远,倒是南国近年来冰雪不断,雪域风光好像向南迁移了不少。 前几天向大家介绍了北京“无雪的冬景”,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南国的雪景——重庆仙女山。 去年2月20日,本来我们想考查武隆的滑坡以及“天坑”和“芙蓉洞”喀斯特地貌,但司机车速够快,一不小心开过了天坑景区的入口。再向当地人询问后,方知我们已经进入了仙女山景区。 将错就错,索性多看一个地方的风景。然而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加雪,天也灰蒙蒙的。沿途有一些仙女山的广告,说是南国的草原。 到了仙女山景区门口,雨加雪已经彻底变成了小雪。门口一幅大牌子:第二届仙女山冰雪童话旅游季。再细看说明,原来这儿竟然是“国家5A级风景区”。当时心想,即使现在的评比有水分,5A级也应该是不错的。 景区的介绍中讲: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平均海拔1900米,最高峰2033米,以其江南独具魅力的高山草原、南国罕见的林海雪原、青幽秀美的丛林碧野景观而誉为“东方瑞士”。 环视一下四周,山上山下尽是竹林松树组成的林海,应该没有吹牛。 于是我们装上了防滑链,开进了这个占地近9000公顷的国家森林公园。一路上,峰回路转,雪景连连。“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在此时的仙女山太贴切了。 这南国的山,虽然已经冬季,但背景还透着淡淡的绿色。这南国的雪,空气干净湿润,感觉雪花都是柔的。 初来乍到,我们不知公园到底有多大,路有多远。边走边停,见有好的风景就下来走走。我们去的时间极好,春节假期已过,学生们也都返校了,景区游客极少,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停停走走,不觉也到了景区的中心。 我们一行四人,离开车子,跑到了曾经是草场的雪原,尽情呼吸着山中的空气,肆意赏玩着可遇不可求的南国雪景。 最让我觉得心动的是那松枝上的雪挂。那透着嫩嫩的绿色的松枝,在白色的雪花映衬下,更显得异常高洁、生机无限。 仙女山,值得一去。 ***************************************************************************************** 【预告】下次给大家讲武隆的芙蓉洞、天坑和地缝。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个人分类: 游记往事|5626 次阅读|60 个评论
扬州当地人真好!!!
热度 3 wangxh 2011-8-15 12:37
白天太热太忙,没工夫出来逛逛。到了晚上,一方面热度下去了,一方面也消化消化食儿,第三是体悟一下当地民俗。昨晚与同事去老城区——东关街遛遛。 总得感觉扬州人的生活节奏挺慢,慢条斯理、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悠哉悠哉! 一路上至少问过10多次路,单这方面扬州人的热情是俺始料未及的,虽然他们已经讲得非常清楚,我们也明白了,但还是有4、5次“追着”我们继续指路,生怕我们走错了。当然,十个指头还不一般齐嘛,其中一位老妇人就有些那个,希望我们“乘坐”她旁边等客的人力车。还说,“挺远的,要绕个大弯儿才能到”......可没想到,竟然就是十几米宽的马路对面!“这位真不地道,这不丢扬州人的脸嘛......”说说笑笑进入只有三四米宽的古街道。 游逛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在北方城市少有的现象:餐馆里吃饭的人中,四五个、五六个妇女(没有男的)一起吃饭喝茶喝酒挺多的。还有,街道两旁的烧烤摊位上,三四个、四五个的女孩在吃烧烤,也没有男人或男孩儿。他们好像不爱喝酒,只是喝茶、聊天,不像北方城市的男孩子对着瓶子吹啤酒。当然,也可能俺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偏概全。
个人分类: 社会|3164 次阅读|6 个评论
济宁方言甚有趣
热度 10 Wuyishan 2011-7-17 22:20
济宁方言甚有趣 武夷山 来到山东济宁出差,没想到宾馆里可以上网,那就写几句。 东道主介绍了有趣的济宁方言,记录两个例子。 当地人对客人说“住下吧”,意思是留客人“吃饭”。如果客人不懂本地话,而且被邀请的客人和发出“住下吧”邀请者是不同性别,搞不好会弄出误会。我猜测,“住下”原本应该写作“箸下”:放下筷子,就是打算吃饭的意思。 一次,某领导到农村视察,问老乡过得怎么样,是否经常能吃上肉,老乡答:早晚吃一点儿。领导甚喜,以为农民生活水平大提高,早餐晚餐都吃肉。其实,“早晚”就是“偶尔”的意思。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19 次阅读|21 个评论
意大利人眼中的意大利品牌
热度 4 halcon 2011-7-15 01:16
来英国很久了,一直住在当地人家里,这里称为 ” home stay ” 。其实就是想多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几个月前搬进来个意大利小伙,他来牛津大学访问,专业是法律。刚开始聊天,他问我:你的电脑上有电影么?我说有呀,很多。他说中国人国人喜欢用盗版,哈哈。于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不过慢慢熟悉了,也就成了朋友。聊了很多的东西。 有一次,我跟他聊起,意大利的服装,家具,红酒在中国很有名。他告诉我说他知道,他有好几个朋友目前就在上海,专门做这方面生意。不过他的情绪很快低落下来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说他的朋友在上海卖的红酒很贵很贵,其实在意大利根本就不值钱。原来意大利人也会利用他们的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做生意,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 Maco (我朋友的名字)告诉我:其实很多意大利人都知道这些商机,于是很多人专门靠这个赚钱。有些人常驻上海,有的人在意大利活动。专门把这边廉价、不值钱的东西运到中国高价卖。意大利人很喜欢上海,不仅仅因为有钱赚,而且泡妞很容易(他的原话)。 虽然有的人会鄙视他朋友的行为,但我觉得很正常。虽然有暴利,但至少还是这边运过去的东西。国内的人花很多的钱买了消费“意大利”产品的愉悦,也未尝不可。但我觉国内的很多“聪明人”很快就会发现,不用从意大利运到中国这么麻烦。中国制造在保税区转一圈就能从国货变成“意大利”或其它国外品牌。但这就是欺骗行为了。 我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我们非要觉得国外的就好呢?动不动就欧式,葡式,意式等等。还要喊世界一流,赶超xxx。其实别那么着急,慢下来、静下来、稳下来,慢慢就是一流了,就实现超越了,就引领潮流了。
3813 次阅读|10 个评论
第一篇博文
merano 2011-7-4 22:43
今天单位新录用的工作人员报道,一年之前,相差几天,我同他们一样,从北方而来,在雨中到达武汉。 这几日天气晴朗的很,热,闷热,感觉如同缺氧一般。刚刚过去的冬天,冷,阴冷,当地人的说法是冷的让人绝望,当然是夸张,不过对于习惯了暖气的北方人来说,潮湿阴冷的冬天是个极大的考验。 一年之中,换了换了行业,换了角色,换了思维方式,从黄河以北到长江之畔。也曾欣喜,也曾雀跃,也曾热情满满的去探求周围的一切来满足旺盛的好奇心。不过,半年之后,便多出了许多的疑惑甚至困惑,不知是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会有同样的经历。 工作强度并不大,便有了许多的闲暇,今春,四五月间天气宜人,便在武大里围着珞珈山一圈一圈的晃,往往傍晚起步,行至华灯初上,夜幕浓烈,又是闲庭信步,不辨方向,每每总是迷了路,却从不担心,待到想出园时便问迎面的来人:同学,正门怎么走?有时远些,有时近些,总会顺利出园。春季的周末,也有几次在东湖的一角看水,远看景色迷人,春雨中更是青青蒙蒙,柔柔的一股江南春色。遗憾的是,往往岸边近水会有死鱼出现,提醒着,这片水,到底还是没有被照看好。 过去的时光,真切的是青春年少,无知无忧。而今,经历的一些事,挫折与失去之间,便使人不得不思考。 忘记了是什么样的缘由,发现了网易上的公开课,看积极心理学,刚开始是奔着它的盛名,后来是欲罢不能。这门课最大的魅力在于基于科学的严谨,呈现真相,传达认知自我、提升自我的途径。一度,我对各种“励志”的言语总有一种不信任感,以前不知为何,现今才知因其多有荒谬空泛。 今日,完全的看完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开始看心理学导论。曾经,浅薄的躲避思考,潜意识的认为不思考便可以躲开烦扰与挫折。而今,终于释然,烦恼与挫折也不全是痛苦,也是成长学习的契机,更是成长学习的必经之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面对它,解读它,深刻的体会它的苦涩,慢慢的感受它的伤痛和愈合,也自有一种欢喜在其中。 利用科学来解读自我,科学,美好的一件事物啊,不是呆板与无趣的代名词,学校里待过了那么多时光,离校一年,终于体会到了它的魅力。它渗透入人生的方方面面,不单单是实验与数据,更是悲愁与欢喜。 过去的一年,而后的又一年,多多学习,多多思考,学会科学的生活。
2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CCTV-10的工作很不到位啊!
热度 2 MyCo 2011-6-21 09:25
昨晚看CCTV-10《探索发现》20110507嵩山2:封天禅地,里面有段视频是介绍嵩 山附近的一个农民朋友偶然在山上发现武则天除罪金简的经过。CCTV-10给这位农 民朋友的河南方言配的字幕多处出现错误。我肯定CCTV就没有找既懂方言又会说 普通话的当地人核对配的字幕是否准确。这样的办事态度要批评,CCTV啊! 发现武则天除罪金简的人是登封县农民屈西怀,他说的几句话CCTV-10把字幕配错 了,我这里必须纠正一下,不能让某些人如此作践我们的河南方言。 1.他们都在两ciang(音,字不详)。 CCTV-10:他们都在两边抢。 正确翻译:他们都在两旁。 这前后一对比,CCTV-10太不是东西了,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河南人民啊! 2.顺手儿(lao)出e(“e”音同bed中e的发音,与“出”同时发音)。 CCTV-10:顺手指捞出来了。 正确翻译:顺手儿(就势、就便、乘势)lao(音,字不详,意同“拽、抽、拔”) 出来了。前后一对比,CCTV-10的“捞”极其不到位,直译不便,可以意译啊,对工 作细节不求甚解,这个态度要及早改正啊! 3.摸肚儿。CCTV-10:直接忽略,未配字幕。 正确翻译:最后。 这个“肚儿”要解释一下。光肚儿:裸体,光着身子,没穿衣服。 至于“摸肚儿”的意思因何是“最后”,相信大家基本上是可以理解了。对,就是你 想的那样。 4.住了一ho(音同hobby的ho组合),到【第音儿】(音同,字不详,到底是几个 字我也不知道,估计就两个字)就下山了。 CCTV-10:到底下就下山了。 正确翻译:住了一夜,到第二天就下山了。 前后一对比,前半句直接忽略了,后半句弄错了。 一声叹息,啥也不说了,以这个态度对待工作是不行的。 见不贤内自省!
2824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在5.12纪念日之后的文字
zhangjd 2011-5-15 10:37
写在5.12纪念日之后的文字
今天是5月15号了,2008年的5月我在四川绵阳亲历了大地震,深切体会到了大自然威力有多巨大,所以每年的5月12号都想写点文字,以示纪念,今年的5月12日,我在北京,当天没有写,似乎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家好像太忙碌,或者太健忘,很多人包括我开始忘却那场大灾难,二是我那天的确很忙,当然这也许是借口。今天是周末,我还是补上吧。 先从一件事说起吧,今年的5月6日,我从卧龙出来,去年的路本来都快修好了,但是8.13.8.14两场大的泥石流不但让这条马上铺二灰的路荡然无存,也夺去了一些工人的生命,于是又开始走这样艰难的路,有如地震发生不久的样子。我搭卧龙当地人开的车出来的,车已经从最烂的路冲出来了,穿过一个隧道就是映秀了,也意味着马上就要到好路了,前面排了很多车,司机李师下去问,回来告诉我们,前面交通管制,听说中央领导要来,估计得等大半天,我们车上几个人都是出来办事的,有个大哥要去医院看腿,好像是刚刚碰了,还有一段年轻夫妇带着几个月的孩子,估计从卧龙那么烂的路冲出来的,都是有事情要办的,好多人在抱怨,我也是其中之一,那个腿碰伤的大哥很着急,李师就去找那个交警说,交警好像也是卧龙这边的,说明了情况,交警竟然放我们这两车出去了,从映秀到都江堰很少看到有车辆,和以往景象大不相同,我不知道后面那些车的人是不是也有特别着急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条路在5月6号就开始实施管制了,我感受到了上面来人了,底下人真的很麻烦。5.12那天北川和汶川举行了有声势的纪念活动,我没有去看,甚至网页都没打开。或许不应该从一个小事上评价一件大事,的确5.12的纪念活动很重要,也应该做,我们政府在地震后的举措也的确给老百姓带来极大的帮助,只是想,如果该纪念的纪念,该出来办事的出来办事,都不相互影响那该多好啊! 地震已经过去3年了,我们的生活也从那时候的非常状态走出来了,大家又开始忙碌,这两年好像事情真的很多,全世界的自然灾害都时有发生,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通货膨胀等等问题随时让大家心烦,这时候要是你经历了5.12地震,你回想那个场景,也许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如果我们的政府和国人都像那个时候那么团结一致,那么努力做事(当然也有例外哈,比如红十字会拿我们捐的钱去吃高档酒席),一切可能都会好些。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35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在5.12地震纪念日之后的文字
zhangjd224 2011-5-15 10:34
写在5.12地震纪念日之后的文字
今天是5月15号了,2008年的5月我在四川绵阳亲历了大地震,深切体会到了大自然威力有多巨大,所以每年的5月12号都想写点文字,以示纪念,今年的5月12日,我在北京,当天没有写,似乎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家好像太忙碌,或者太健忘,很多人包括我开始忘却那场大灾难,二是我那天的确很忙,当然这也许是借口。今天是周末,我还是补上吧。 先从一件事说起吧,今年的5月6日,我从卧龙出来,去年的路本来都快修好了,但是8.13.8.14两场大的泥石流不但让这条马上铺二灰的路荡然无存,也夺去了一些工人的生命,于是又开始走这样艰难的路,有如地震发生不久的样子。我搭卧龙当地人开的车出来的,车已经从最烂的路冲出来了,穿过一个隧道就是映秀了,也意味着马上就要到好路了,前面排了很多车,司机李师下去问,回来告诉我们,前面交通管制,听说中央领导要来,估计得等大半天,我们车上几个人都是出来办事的,有个大哥要去医院看腿,好像是刚刚碰了,还有一段年轻夫妇带着几个月的孩子,估计从卧龙那么烂的路冲出来的,都是有事情要办的,好多人在抱怨,我也是其中之一,那个腿碰伤的大哥很着急,李师就去找那个交警说,交警好像也是卧龙这边的,说明了情况,交警竟然放我们这两车出去了,从映秀到都江堰很少看到有车辆,和以往景象大不相同,我不知道后面那些车的人是不是也有特别着急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条路在5月6号就开始实施管制了,我感受到了上面来人了,底下人真的很麻烦。5.12那天北川和汶川举行了有声势的纪念活动,我没有去看,甚至网页都没打开。或许不应该从一个小事上评价一件大事,的确5.12的纪念活动很重要,也应该做,我们政府在地震后的举措也的确给老百姓带来极大的帮助,只是想,如果该纪念的纪念,该出来办事的出来办事,都不相互影响那该多好啊! 地震已经过去3年了,我们的生活也从那时候的非常状态走出来了,大家又开始忙碌,这两年好像事情真的很多,全世界的自然灾害都时有发生,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通货膨胀等等问题随时让大家心烦,这时候要是你经历了5.12地震,你回想那个场景,也许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如果我们的政府和国人都像那个时候那么团结一致,那么努力做事(当然也有例外哈,比如红十字会拿我们捐的钱去吃高档酒席),一切可能都会好些。 卧龙到都江堰的路
35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朋友考察江门所属区域海边潮间带的感想
Huangyy 2011-3-21 12:03
几周前与几位朋友到江门的海边考察,目的是看那里是否可作为景区开发利用。到了那,眼前是一大片的红树林,而且面积在可以看到的海滨范围内可能有1万多亩;当地人说有几万亩呢,海鸟也比较多。中间是一条大的河道,直通附近的大海,周边两侧为红树林的滩涂,还有岛屿。红树林高度达10多米了。据了解多数是80年代初种的,当然是恢复以前被破坏的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恢复作用。其实这里很具备开发为旅游地的价值啊。道理很多,大家可以想想,至少具备6条以上的。而且交通也比较方便。就看如何组织、规划及操作了。要建成兼旅游观光、海边滩涂垂钓、品鲜、接受生态教育的生态型旅游的景区。原则是在旅游中保护红树林植被系统,让游客更加珍惜和爱护各地的以红树林为主的海边生态系统,同时得到旅游的轻松和愉悦。为社会服务、保护生态、促进文明,这是大家都想要努力做的,这也是目前提倡的新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的方式,就看会不会实施了。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40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肉拉面
sstone2009 2011-2-17 13:04
早晨起来,洗漱完毕,我下楼到不远处的面店里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拉面。牛肉拉面,应该就是兰州的知名吃食了,大概已经遍布在全国各地,外面一般叫正宗兰州拉面,而不叫牛肉拉面,这大概就是要突出它的原创地。 十四五年前,我刚到兰州不久,就开始喜欢兰州拉面了,在我的印象里,起初是因为不得已去吃一碗,后来便成了家常饮食,在几年后离开兰州的时候,我甚至可以和当地人一样地享受起这美妙的牛肉拉面了。 在我捞食着拉面的时候,我突然想,如果我可以每天早晨吃一碗这样的拉面做早点,晚上还去夜市的小摊点烤一二十串羊肉串,那是何等快乐的生活呵。 (2009.07.26 08:55:00 http://sstone2006.blogcn.com/diary,27075255.shtml )
个人分类: 博客搬家|8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国空中巨蛇 不祥之兆
热度 2 xupeiyang 2011-2-8 16:31
“巨蛇!危险!”数千只八哥在飞过那里的天空时,列队呈现出巨大眼镜蛇的形状。由于当时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想必当地人抬头仰望到这样一条黑压压的“巨蛇”,在感到惊恐的同时,也会有几分不祥之感。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479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5: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