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榴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园艺(24)一一从牛奶草莓到榴莲萝卜
kd652 2019-9-3 09:53
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牛奶草莓”的草莓,不懂的人认为品质会高,这是错误的.准确的说是一种浪费,因为草莓和西瓜最主要吸收的是无机营养成分,如果用牛奶浇灌,他们对牛奶不能直接吸收,而是要利用土壤中的细菌来把牛奶转化成无机形态才可以吸收,这样以来就多了一个营养级,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卖主为了招揽生意,故意蒙骗顾客,以为草莓西瓜吸收了牛奶,一定营养更丰富了,从而卖出好价钱。 今天拍的照片是我用榴莲皮沤肥的情况,似乎世界上只有泰国才有榴莲,因为在市场上从来没有看到过别处生产的,从理论上讲植物是不认识国界线的,不排除别的国家也引种了榴莲。就如同过去只听说郁金香在荷兰有,现在郁金香在我国随处可见。盼望中国也生产榴莲,真的是很好的一种水果,俗话说“一颗榴莲三只鸡”,说的是榴莲富有营养,堪称水果中的“战斗机”,如果做耗费体力特别是脑力的活动的话 ,特别有效,让人“流连“忘返,也许榴莲这名字就是这么来的。据说老人家指挥重大战役的时候要伙房给做红烧肉,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编曲时想吃糖,物质变精神嘛,我推想,孩子高考前吃些榴莲一定有助于提高成绩 我用榴莲皮沤肥,纯属偶然,因为小区门口有个进口水果连锁店(名字就不说了),每天剥榴莲扔出大量榴莲皮,我就顺便捡来埋到菜地里,不出两个月,就烂成黑色的有机肥了,榴莲皮入土之前,满园飘香, 过路人没有埋冤的(以前捡过小区流浪狗的粪,有特殊的令人讨厌的”狗粪气息,俗话说:“好人不理臭狗屎”)。 我倒不指望将来萝卜有榴莲味,至少没有狗屎气息吧。
个人分类: 园艺|2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奇异的榴莲。。。
jonney 2013-6-3 20:22
2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果王、果后及其他
songshuhui 2010-11-24 17:55
redqueen 发表于 2010-11-24 06:18 人类演化掉了制造维生素C的能力是件很头痛的事,香港的食物向西方靠拢,肉类多而蔬菜少,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反正鄙人是两天不吃水果就牙龈脱皮。虽然 何不食肉糜的态度很讨打,但我真的搞不懂,在只有主食咸菜,连生青菜都没得吃的困难时期,我们是如何解决维生素C问题的。 果后山竹 香港的水果黄金季节在上半年,热带水果独领风骚的时候,山竹十块钱一大堆,大概两斤都有余,榴莲和芒果谁是热带水果之王尚有争议,但山竹的果后地位基本不可撼动。其实山竹的缺点很明显,壳厚,个小,难看(话说这有什么关系?),核大,又连肉,但是那种清甜微酸的甘美味道足以弥补,啜去一口又浓又美的汁水之后,连夹带丝丝纤维的核都含着舍不得吐完了我越说越暧昧了山竹有个很有趣的特征,它底下小花一样的东西有几瓣,里头的肉也有几瓣,非常准,不知道为什么。山竹是选瓣多的好,肉小,可是没有核啊。 跟某死党学到一种剥山竹的办法,不用刀,山竹顶上的蒂把摘掉,放桌子上用手掌覆盖后用力一压,压裂后就可以徒手剥开。 果王榴莲 卖了裤子吃榴莲那是夸张,不过榴莲是真的美味。死党同学来香港之前是没吃过榴莲的,她室友买了一个,她说我也尝尝,一尝之下她买了一个更大的拎回宿舍,把腿扎破了(后来那个榴莲害得她吃伤,从此不沾)。香港人吃热带水果很重时令,去年四川室友的妈妈来香港,想吃榴莲,不是季节,香港的大超市都没有,四川本地倒是有,哭笑不得。 榴莲是什么味道,跟没吃过的人很难讲清楚,汪曾祺说过一个故事,有人没吃过葡萄,问人葡萄是什么味道,别人告诉他似软枣,至于像不像就只有天知道了。人类的语言形容起味道和口味来实在很贫乏。华莱士说榴莲像加了杏仁粉的蛋奶羹(custard),蛋奶羹我没吃过,不过他对榴莲气味的形容很妙,说它是 奶酪,洋葱酱,雪莉酒(cream-cheese, onion-sauce, sherry-wine)的气味。一家之言,带壳榴莲是浓厚的热带水果味,并不招人讨厌,剥出来准备吃的时候,有一种类似韭菜的诡异味道,果肉外有一层韧而无味的薄皮,咬开它才能吃肉。北京卖烤白薯的形容其货品是栗子味儿的,以突出其细腻甘甜,如果说比白薯更细,更甜的是栗子,比栗子更细更甜的就是榴莲了,我喜欢口感丰厚细腻的东西,如奶酪、半熟的蛋黄等等,我们知道,味蕾所能感觉到的味道,除了酸甜苦咸以外,第五种是鲜,第六种就是脂肪,形容这种味道,中文有一个现成而且很漂亮的字腴。跟许多水果不同,榴莲要常温的最好吃,冻冷了就差点。 基本是个人都会说,水果太甜就无聊了,其实水果不甜更糟,芭蕉就是一个例子,刚来香港的时候,笔者连买两次香蕉都错买了芭蕉,被传诵一时,那东西实在是又麻又涩又硬又酸,我无法承受。我承认我还是偏爱重口味的水果。 照笔者看来,番石榴、火龙果、杨桃、莲雾都属于口味太轻一类。不过莲雾无论名字还是外表都漂亮,在香港看到过别人园子里一棵结满莲雾的树,亮眼可爱的粉红色,美极了。 如粉色铃铛般的莲雾 能跟榴莲争热带果王地位的芒果也算是重口味一党,这是我吃过最好的香港特色食物之一。旺季十块钱四个(香港卖水果大多论个,葡萄樱桃之属除外),在香港跟苹果一个价,核小而薄,我怀疑里面没有种子,外表发皱且略带黑斑的最好,撕开皮一口咬下去,语言无力,只有两个字:香甜! 有关番木瓜最有趣的知识就是,木瓜树性别分三种,雌树(只开雌花),雄树(只开雄花)和阴阳树(雌雄花都有),在香港四块港币可以买一个,切开是非常美观的橙红色,肉质细软,水汪汪的,有淡淡香气,不酸,可是甜度也不高,如果它像芒果一样甜,我会给它打高分的。 香蕉是真正没有季节性,也没有地方特色的水果。关于这东西没什么好介绍的,唯一值得提一句的是香蕉肉是圆的,为什么皮是有棱角的这个千古之谜(其实香蕉肉也是有点楞的)。香蕉糖含量达到18%,高于荔枝(17%)和柿子(14%),只有椰枣能超越之。 我第一次吃到菠萝蜜也是在香港。是超市里剥好包起来卖的,我闻着觉得很香就买下来了,肉很硬,无汁,甜如蜜枣。个人觉得如果木瓜是输在口味,菠萝蜜就是输在口感了,两者都是我不太喜欢也不讨厌的类型,最爱菠萝蜜的人别打我!家父说他吃过的菠萝蜜跟这个完全不同,气味冲鼻,而且很软,后来知道菠萝蜜分干包和湿包(多么猥琐的名字呀!)两大类,我吃到的大概是干包而他吃到的是湿包。水果里体积最大的是西瓜(在香港见过目测约50公斤的巨型西瓜),而树上水果里最大的就是菠萝蜜,榴莲其实不太大,只是杀伤力太吓人(华莱士记载过南洋酋长被榴莲砸得头破血流的案例,受害者说当时他觉得自己死定了),不过,农业上似乎把西瓜归为蔬菜 家父有一次出差去海南,八个人,想吃点特色的东西,说要两个菠萝蜜,结果给送来一人两个。放房间里,污染空气,不行,放走道里,服务员说客人有意见,放行李间里,过一会儿又来说客人有意见,最后只好让人家拿回去了。 有一次在超市里看柚子,翻来翻去总觉得下一个好一点,倒是闻足了香味。柚子我就买过一两个,这东西的缺点跟木瓜一样,不甜!还有皮太难剥,不过柚子的香味我很喜欢。 淡橙色的西柚(又叫葡萄柚)是橙子和柚子的混种(顺便说一句,桃驳李就是油桃,是没毛的桃,不是桃跟李的混种),肉是嫩红色的,非常多水,有柚子的香味,我的天津室友喜欢,但我觉得太酸了。 砂糖橘在北京,如果买到好的是真的蜜甜,个人认为是柑橘类水果之冠。既然砂糖橘原产地是广东,在香港应该不会差,可去年我在香港看到的砂糖橘都相当丑,今年再买一次试试罢。
个人分类: 生物|132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