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双清论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17期双清论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2007)
Greg66 2015-6-7 11:00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 日期 2007-01-18  来源:管理科学部  作者:杨列勋 邓云峰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引用网址: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0/info19195.htm   2006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管理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在北京共同组织召开了2006年度第17期“双清论坛”。本期论坛主题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大会主席由郭重庆院士、范维澄院士和戴汝为院士担任,论坛开幕式由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张维教授主持,政策局韩宇副局长致辞并介绍了有关双清论坛的情况,来自全国40余所大学、研究院所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及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科学部和局室的同志参加了此次论坛。   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范维澄院士、北京化工大学高金吉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汪寿阳研究员、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饶明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王飞跃研究员、复旦大学朱道立教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刘铁民研究员等7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   与会专家分别对上述报告和相关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各位专家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和研究基础,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公共事件等4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科学问题进行较为深入、充分的交流。   与会专家认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应该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开展研究,该领域有如下科学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1.从管理科学角度研究:(1)突发公共事件本质性认知;(2)应急管理系统性复杂性与管理决策;(3)应急心理与行为管理及应急疏散理论与基础技术;(4)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评估和多尺度预测预警的科学问题;(5)风险管理理论与控制方法;(6)恢复重建与后评估;(7)基于人工社会理论的应急管理中系统建模与分析方法;(8)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资源管理等。   2.从信息科学的角度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获取及分析,包括:(1)多参数实时动态信息获取;(2)网络信息监测;(3)海量数据的集成、挖掘与融合;(4)特征参数识别、探测及其预警分析模型研究;(5)网络信息传播、扩散的机理机制及其仿真研究;(6)信息交互与共享和信息安全。   3.从生命科学的认知与心理角度研究:(1)公众的危机/灾害认知和心理变化规律;(2)危机/灾害环境对公众行为能力的影响机理;(3)公众心理行为预测与干预机制;(4)非常态下人员个体与群体运动特征。   4.从工程科学角度研究:(1)工程质量与工程安全;(2)故障自愈率原理;(3)矿山工程与安全。   通过本期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在如下方面形成共识:   (1)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涉及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与生命科学等多学科领域,是典型的跨层次、跨部门和综合性很强的问题,需要不同学科间开拓、交叉、渗透与融合,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技术提供新的思路、理论和方法。   (2)虽然我国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实践和应用层次的部分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已经有相当的研究基础,但学界对应急/危机形成机理与演化规律还缺乏基础理论层次的深刻认知,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对应急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提供有效支撑,急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基础研究工作。   (3)突发公共事件种类较多,应重点关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共性和综合性需求,兼顾现实,虚实结合,抽取、提炼其中基础性的科学问题,开展前瞻性、开放性和原始创新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可以结合典型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然后再研究跨领域和跨部门的问题。   (4)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应涵盖应急管理全过程,在关注应急响应阶段的基础科学问题的同时,也要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防、准备、恢复重建和后评估方面的研究。   (5)突发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工作,应注重与其他部门在类似的科技项目加强协调,单个计划项目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需通过与其他项目的沟通与协调,实现整体、系统、科学地解决相关问题。   与会专家学者也对今后如何开展针对性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期望。   (1)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针对“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设立一个重大研究计划。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国内已有必要的相关工作基础和研究积累,对解决其中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充满信心,期望管理科学部协调其他科学部继续围绕这个主题,组织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炼出交叉、综合和关键性的科学问题,争取重大研究计划尽快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功立项。   (2)建议在组织重大研究计划的过程中,立项框架要体现出科学问题的结构性和层次性,从而能够体现出总体设计的特性。建议设计出整个工作的路线图,对流程的层层设计,保证各项目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建议管理科学部以及其他相关科学部在正常的项目资助中,加强对有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科学问题的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的资助。
个人分类: 11|47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134期双清论坛(2015年)-国家安全管理
Greg66 2015-6-6 23: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134期双清论坛于2015年5月6-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国家安全管理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同济大学吴启迪教授、清华大学范维澄院士、公安部刘耀院士共同担任论坛主席。论坛共邀请了包括7位院士在内的43位安全管理领域的专家与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何鸣鸿、管理科学部主任吴启迪、政策局局长郑永和、管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李一军、副主任高自友,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秦玉文、副主任张兆田,计划局副局长王岐东以及管理科学部、信息科学部、政策局和计划局等委内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由管理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和政策局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承办。 论坛开幕式由李一军主持,何鸣鸿、吴启迪分别致辞,郑永和介绍了双清论坛的背景和目的,范维澄院士介绍了会议的筹备和组织情况。本次论坛共进行了8个大会主题报告,29个专题报告。与会代表从国家安全管理基础理论与应用领域两个议题,深入探讨了我国国家安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面对的挑战, 提出了该研究领域急需关注和解决的四个方面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国家安全复杂系统与管理体系、国家安全管理基础理论与应用、中国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国家安全管理平台 ,研讨了今后的重点资助方向和资助形式。 论坛闭幕式上,范维澄院士表示,经过双清论坛的讨论,各位专家都认识到国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生命力,并从国家需求角度和国际科学前沿提出关键科学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科研人员在基金委资助下,若干年来可以做到的东西。吴启迪表示,本次会议参与度很高,很多报告十分精彩。她指出,国家安全管理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涉及了很多重要科学问题;与会专家所提建议对基金委的进一步决策将会有重要的帮助。最后,李一军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国家安全涉及多个安全领域,问题复杂,而且是国家重大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论坛的与会专家来自国内33家高校和科研院所,针对国家安全管理这一基础科学问题,本着包容开放、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各抒己见,凝炼了国家安全管理领域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完成了双清论坛的预期目标。 转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
个人分类: 11|3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137期双清论坛《计算存储传输一体的未来智能网络》在合肥召开
bhwangustc 2015-5-24 11:39
第137期双清论坛 “计算、存储、传输一体的未来智能网络” 在合肥召开 日期 2015-05-21  来源:国家基金委信息科学部 政策局  作者:赵瑞珍 孟庆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137期双清论坛于5月18-19日在合肥召开,论坛主题为“计算、存储、传输一体的未来智能网络”。本次论坛由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和政策局联合主办,论坛主席由高文院士、刘韵洁院士、邬江兴院士、吕金虎研究员和吴枫教授共同担任,共邀请 国内外3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49位著名专家参会。   论坛开幕式由信息科学部副主任张兆田主持,基金委副主任高文院士、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秦玉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朱长飞以及本次论坛主席代表吴枫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现有网络面临着可扩展性、安全性、移动性、服务质量及能耗等方面的具体挑战,希望与会专家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用前瞻性和战略性思路,研讨未来网络相关前沿研究,探索中国未来网络研究思路和研究计划,凝炼出关键科学问题。   本次论坛共进行了7个主题报告和34个专题报告,与会代表围绕未来网络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分别从未来网络体系结构、未来智能网络的可控可管、未来智能网络的关键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初步凝炼和提出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
个人分类: 会议信息|166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11月“双清论坛”之管理篇
yhy188 2010-11-24 17: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0年11月24日 上午,在天津大学会议楼第七会议室,四位主讲:南京大学盛昭瀚教授,浙江大学马庆国教授;天津大学张维教授等,每人半小时报告; 下午,在天宇酒店二楼A03会议室举行,每位主讲人半小时。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