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意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办、国办印发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
whyhoo 2012-6-4 22:20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全面提升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科学化水平。 《意见》指出,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形式,办理好政协提案是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要职责。 《意见》强调,做好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监督,更好地发挥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优势,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于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合力;对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对于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政协提案办理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做好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责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推动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意见》指出,加强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增强办理实效为目标,以规范办理程序、完善办理机制为保障,全面提升提案办理工作科学化水平,逐步构建职责分明、重点突出、督办有力、落实到位的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格局。要完善提案交办制度,规范提案办理内部运行机制,强化提案办理协商机制,抓好重点提案办理工作,积极采纳提案中的合理建议,健全提案答复机制,完善提案办理督查制度,使政协提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意见》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切实把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抓紧抓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布局,定期听取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建立党委、政府、政协共同交办和督办提案机制。承办单位要根据提案办理工作需要,强化工作力量,明确承办机构,加大经费投入。要把是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是否与提案者充分沟通协商、是否切实解决有关问题作为评价办理成效的基本内容,并逐步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要支持政协组织对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开展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 《意见》要求,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协组织在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政协组织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提案质量。加大提案审查工作力度,完善提案分类办法,细化提案审查标准,规范提案审查程序,健全重点提案遴选机制。建立健全提案质量评议制度,完善优秀提案评选办法。完善提案内容及答复意见公开机制。 《意见》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人民政协运用提案履行职能的有效做法,宣传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办理政协提案取得的成效,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进展,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努力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原文见 http://www.gov.cn/jrzg/2012-06/04/content_2152832.htm
个人分类: 政治|1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的实施意见[转载]
热度 1 halcon 2012-5-28 19:02
校研〔 2008 〕 43 号 关于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的实施意见 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实现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同时,在选择导师、研究方向、研究课题上给予研究生更大的自主权,现就完善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提出以下意见。 一、调整分配办法,保证 “ 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 ” 有较为充足的研究生招生计划 1 .加大 “ 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 ” 在招生计划分配体系中的权重,实行研究生招生计划向 “ 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 ” 所在院(系、所)倾斜(具体文件另发)。 2 .在工科院(系、所)先行试点,通过提高导师倾斜招生计划和超额招生计划的计划招生费,降低扶持基金资助额度,打破院(系、所)内部招生计划在导师间平均分配的做法,引导院(系、所)在招生计划分配上适当向 “ 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 ” 进行倾斜。 二、调整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办法,给予研究生与导师更大选择权 1 .复试时,组织考生重新填报报考专业及导师。 2 .明确规定院(系、所)须按专业或研究团队组织面试。 3 .录取时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可选择确定导师,也允许考生不确定导师。院(系、所)按本单位招生总计划确定录取名单,具体办法由院(系、所)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并报送研究生院。 4 .入学半年内,由院(系、所)安排未选定导师的研究生选择确定导师。 三、调整研究生转换导师的工作程序和要求,使有正当理由的研究生转换导师更为顺畅 1 .研究生可直接向所在院(系、所)提出转换导师申请,并按程序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 2 .研究生提出转换导师申请时,应当陈述正当理由,减少盲目性。 3 .院(系、所)若不同意研究生转换导师申请,应该陈述正当理由。 4 .硕士生转换导师时间在入学 1 年内进行,博士生转换导师时间在入学 1.5 年内进行,原则上一名研究生不能两次转换导师。 5 .学校成立研究生转换导师协调小组,建立协调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师生矛盾进行协调。 四、增大硕博连读生比例,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 具有充足、优质的博士生源,是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为此,将通过硕博连读、增加研究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机会等措施,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 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博士生待遇,吸引优秀硕士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2 .在导师博士招生计划总额内,对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博士生不作限制。 3 .允许硕博连读生从硕士转博士学习过程中,在本专业、相近专业或跨学科研究团队自由选择导师。 以上意见,由研究生院和各院(系、所)组织实施和落实。 华中科技大学 二 OO 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4220 次阅读|2 个评论
论文的Abstract 和Summary有区别吗?
热度 14 neilchau 2012-4-28 08:49
论文的 Abstract 和 Summary 有区别吗? 曾经的一篇论文的审稿意见很有意思:第一个审稿人给出的意见非常肯定;第二个审稿人给出的意见全盘否定,还说“ The abstract is written more as a summary than an abstract ”;第三个大牛的审稿意见:在能套引他文章的地方,几乎把他相关的文章都列了出来。 当时对第二个审稿人的意见都无语了,如果给出一大堆合理意见,有理有据,否定也没关系。但偏偏只给出几条无关痒痛的意见,就全盘否定,这不明显是打击投稿人吗?还说文章的 Abstract 写成了 Summary ,难道 Abstract 和 Summary 还有区别?如果 Abstract 和 Summary 真有区别,为什么其余两个审稿人包括大牛在内都没有指出这个低级错误? 面对第二个审稿人的这个无理取闹,自己在回复中只字未提,因为自己认为:论文的 Abstract 和 Summary 就是一回事。问导师,导师也这么认为。修改的文章还是被顺利接收了。不知道第二个审稿人看到我们发表出来的文章时,会不会气炸 再后来,教我们 Academic writing 的老师发邮件让参加她的 Workshop ,趁机向她请教: Abstract 和 Summary 是否真有区别。她也同意我的意见,认为 Abstract 就是文章的 Summary 。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个人分类: 科研共享|30424 次阅读|31 个评论
急求意见:该不该接受Science的审稿邀请?
热度 57 neilchau 2012-4-21 20:11
今天一大早打开邮箱,发现里面有封Science发过来的审稿邀请。心里一阵惊、喜:惊的是邀请单位居然是大名鼎鼎的Science,喜的是自己也有机会被邀请审稿。但没来得仔细看邮件,因为有事就出去了。 现在打开邮件仔细看看,稿件的内容确实在自己过去的研究领域之内。现在仔细想想,接受的理由有几点: (1) 自己对文章内容相对比较了解 。这次之所以能被邀请审稿,是因为今年刚发表的那篇 Review article 的功劳。 (2) 这是一次锻炼的好机会 。以前自己只审过两篇,一篇是导师让帮她审的,详见《 第一次审稿:就拒了一篇大牛的文章 》;另一篇不算正式研究论文,而是一个Letter To Editor,是别人对自己那篇Review Article的质疑,有关某个观点的争论。两篇文章都被我拒了。但前者被修改后,接收了,毕竟有大牛挂名;后者因为学术意义不大,杂志接受了我的意见拒稿了。 (3) 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仔细认真审稿 。这篇文章要求两周内审完,自己可以抽14天都没问题,因为还没有开始上班。 当然,也有几点不接受邀请的理由: (1) 自己很少看Science上的文章 。因为自己的研究领域,极少有文章能够发表在Science上。 (2) 自己缺乏审稿经验,毕竟还没用独立、亲自审完过一篇正式的研究论文 。不过谁都不是天生就会干某事的,都需要经历第一次,不是吗? 本来打算发邮件给自己信任的老师,请教意见。后来想想,科学网上藏龙卧虎,审稿经验丰富的老师不计其数。特写此文,请教下各位老师们,我是拒绝还是接受Science的审稿邀请? 谢谢大家了!!
个人分类: 想想记记|30476 次阅读|107 个评论
提不提意见?-该说的还是要说
lxchencn 2012-3-6 22:06
两会在开,委员都在说,有话你说还是不说?从自己的2个小事谈谈提不提意见,因为已经有很多人觉得提了意见也没有用。 在大学合并浪潮汹涌的时代,觉得合并之后肯定迎来建设问题,特别是原来没有大学的城市,因此冒昧给省委写了一封短信,呼吁多建大学,在每个地级城市建设至少一所本科院校,10所更好,使更多的人受高等教育,促进城市发展均衡化,就近也能够受高等教育,虽然没有收到回信,但今年看到报道有关部门宣布已经实现每个地级城市至少有一所本科院校了。另外一件事就是在国外看到那些已经有了国自项目即使是青年基金项目的博士后都愿意回国工作,没有项目的回国的热情不高,就给基金委发了邮件建议提高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比例,让青年人有更多机会,有更好的起步,促成更多的年轻学者能够学成归国,不知道是否是偶合了,青年基金的资助率看到提高了。 很多时候一样的意见提了无数次还是得不到解决,大家已经没有耐心继续说了,说了也白说,挫伤了积极性,但是只要是正当的意见还是要说为好,两会代表们,多提提教育、科研的意见吧!
2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金落选反思兼谈基金评审意见
热度 13 sivaxin 2011-8-28 20:58
这几天总在潜水看科学网上关于自科中或者不中,评审或者旁观的种种博文,自已的申报项目落选,总有些失落,但这也在意料之中,不用专家给意见,自已便可反思出几点软肋: 第一是方向软,我申报的是海上溢油应急管理方面,这一方向本身偏狭,一方面,相比应急管理中的地震、火灾、食品安全、群体事件来说算是极其冷门了;另一方面溢油研究多数都偏重于技术方面,一般都是物理、化学角的,从管理视角研究海上溢油应急反应较少。 第二是支撑文章偏软,看到不少博主都有很多篇SCI文章,自科申报也落选,觉得自已的文章实在太逊色了,管理类本身SCI期刊较少,运输航运方面就更少之又少了,EI期刊也仅局限在有限的几本上,所以跟搞材料的同事聊天,听说他们一年可以发上五六篇SCI,让我真是汗颜。 第三是项目团队弱,每次写申报书的时候组团队便犯愁,要不是千方百计的拉郞配,要不就是孤军奋战。 第四是撰写技术还是欠火候,不少中基金或评审基金的老师都认为申请书的撰写技术很重要,要简洁、有力、精确,这方面我还须要修炼。有时自已看自已的申报书也觉得写得干,我想一份申报书得能感召自已,才能对评审也产生感召力,才能获得咨助。 以上是对基金落选的一点反思,当然要改进的地方不止上述这些方面。对落选者来说,同行评议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体现自然基金的公平和透明,因为国家社科基金并没有评审意见反馈这一项。下面是对基金评审意见的一些疑问。 疑问一:专家评审意见的长度。这次收到基金委反馈的同行评审意见,长度出乎意外的短,去年收到的评审意见非常详细,每位专家都给出了一小段,五六行意见,从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金费安排、团队组成都有详细的意见。不知是不是申报内容方向相近,申报的又是同一个口,所以参与评审的专家就觉得无须赘言了,或者是基金委的工作人员觉得无须将全部意见进行反馈。 疑问二:评审专家的数量。之前听过几次有关基金申报的讲座,说是每份申报书会送5个专家进行评审。去年收到的专家反馈意见也是5位,但今年只收到3位意见,与同事聊天说收到4位意见,不知是否基金委评审有什么新的变化。 疑问三:同行评议究竟如何才算同行。刚看到一位申请者提到申请交叉学科遭一位评委完全否定的例子,今年我收到的评审意见中有一条也让我无法认同,专家给出的意见是“选题及内容应将危机识别及预防作为重点。大型突发海上危机一经发生,沟通机制对于解决问题于事无补。”。这似乎是将溢油事故发生后一切应对方面的研究都打上无效的标记,但从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渤海蓬莱油田溢油事件,康菲公司明显在信息发布,公众沟通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而且国务院也刚对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发布了相关文件,危机沟通应该也是事故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怎么就是“于事无补”呢?这一意见,让我十分受伤,让我都没有再报这个选题的勇气了。 科学网上有不少参与评审的老师,若可能很希望他们能帮我释疑解惑!
个人分类: 科研大爆炸|6478 次阅读|22 个评论
关于什么时候应该听取专家意见的科普
热度 10 yuliping 2011-5-18 22:46
这个题名有点大,比较难写,但不吐不快。 大的谈谈三峡工程,现在三峡工程已经完工运行了,当初围绕三峡工程是否该建,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争论,后来反对声渐渐没有了,原因不详。如果现在还问你同样的问题,三峡工程究竟应不应该建呢? 大凡重大决策问题,涉及到各个学科,决策牵涉到各个指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保等等都是要考虑的问题,我们也许只能听取某个领域专家的权威意见,而要慎重听取综合意见。因为但凡综合意见,必然讲主流,将综合效益,而有可能牺牲某些局部利益。我做多属性评价研究也有好几年了,我的结论是,重大决策,听取专家意见只能看单个指标值,而不是仅看总评价值。打个比方,引海水入新疆工程需要论证,总共有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环境指标、社会效益 4 个指标,每个指标 25 分, 60 分获得通过。现在技术指标假设 25 分,经济指标假设 25 分,环境指标假设 5 分,社会效益指标假设 20 分,那么总分就是 75 分,无疑获得通过。表面看,这是专家得出的结论,那么工程是否值得建?我要告诉你的是,你可以基本相信技术指标得分,也可以相信环境指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得分,当然这是在专家客观公正的情况下,但你千万别继续相信总得分,究竟是否该建,老百姓自己心理应该大致清楚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是可以用钱计量的。 再谈人文社科,我们研究问题,总归在界定范围和基本假设后,然后采用某种方法来研究问题,得出某种结论,但对于老百姓而言,一般不可能了解的这么详细,断章取义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即使专家非常客观,专家对结果的解释和老百姓自己的理解可能是两码事。今天看到 SOHU 网上讨论个税起征点是 3000 还是 5000 合理的问题,这方面我不是专家,但我告诉你专家是怎么一回事。 经济学有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什么是规范经济学?说穿了就是站在什么立场讲话。如果你站在民生的立场,维护底层老百姓的权益,我相信答案不说自明,持此立场的经济学家也会找到大量的理论、事实、证据来证明 5000 元甚至略高一点起征点至少目前是相对合理的。如果站在扩大税源的立场,同样会有若干专家会找到大量理论、事实和证据来证明 3000 元或略少一点作为起征点是科学合理的。 研究立场其实是个道德问题,我始终认为,做好事人们总归很容易理解,做坏事,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文革期间,专家学者被拉下神坛;改革开放以来,专家学者的地位虽有恢复,但总体和文革前无法相比。现在又有很多事情以少数专家学者的名义来进行辩解,我想我们不能怪他们,专家学者也是人,也要吃饭。但是作为普通民众,自己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对于诸如个税起征点的问题,请将专家拉下神坛。 最后说说如何重建专家学者的权威,专家最好就专业领域的问题发表观点,专业外的少发表公开意见,现在自然科学的大牛专家学者发表社会问题看法,左右决策的事情多了去了。社会科学的专家,希望也要站在民生的立场去研究问题,发表看法。作为普通老百姓,请搜集足够的知识和信息,相信自己的判断吧。 看了此文,我相信您对如何听取专家意见一定有更深刻的理解。 补充:另外几个问题 1.专家被人利用的问题。 2.专家主动帮人讲话的问题,勉强可以说是“投靠”,他自己认为很光荣,因为被“采纳或批示”,总感觉学者地位下降与这些专家有关。 3.偷换概念问题,此“专家意见”非彼“专家意见”,明明专家的结论有若干前提条件和范围界定,甚至对某些问题的定义也是特指,但是一概被有意“省略”。 什么是伟大的专家,真正的大牛是敢于在公众面前公开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说“不懂”的人。 2011.5.18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5745 次阅读|13 个评论
眼睛突患中渗,拜请医学专家给些治疗意见
sumon 2010-8-23 18:58
经诊断,左眼中渗,看物品弯曲变形,目前在输液治疗,用药为银杏达摩,已输5天,未见明显效果,拜请医学专家给些治疗建议和意见。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3754 次阅读|2 个评论
线性代数------学生之音
热度 1 metanb 2010-5-10 12:58
学生或老师若想提供线性代数教学方面的意见与建议,请使用博文下方的评论框(见发表评论)。提出意见或建议时要注意礼貌。不适当的意见或建议将被搁置或删除。谢谢合作! 李毅伟
个人分类: 课程专栏|2843 次阅读|3 个评论
“给他投票”应改为“给博主投票”
boxcar 2010-5-2 06:53
参赛博文界面的左侧的投票栏目有点儿问题: 现在是给他投票,似乎只能给男性博主的博文投票,这对女博主们不公平,建议改成给博主投票。
个人分类: 青春年小|4365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今天收到了研究生预录取通知书!
xsdzhangjl 2010-4-16 23:55
今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从开始考研到现在拿到预录取通知书整整一年了,我终于如愿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我高中学的是理科,考大学时,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应用化学,结果没有录取,被调到了一个文理兼收的文科专业,大学毕业后没有考研,参加了工作,又由于工作性质及个人喜好的原因,去年大概这个时间决定要考研,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现在又考上了研究生,是应用化学的研究生,又转为了理科。 大学四年、工作六年,加在一起整整十年,十年后我又重新回到了我喜欢的专业,来之不易,我要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我立志要重拾当年填报志愿前的激情,好好学习、力争在这个领域取得最好的成绩,能积累丰富的知识,解决一些国家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科技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9月份入学,我计划8月底辞职,然后全身心的投入研究生的学习。 路过的朋友们,如果有时间在此逗留,欢迎您多给我研究生的学习提宝贵的意见!谢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42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个高校管理者对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
hanzs 2010-3-27 15:52
文/乐水老汉 按: 既然是说征求意见,那么客套话就免说了,只谈意见。 一、总体评价 序言部分 对教育的地位、作用的定位很高(用词如基石、根本途径、决定性意义),建国60年来,上述表述表明国家将教育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教育面临的挑战表述比较到位,两个不适应是温总理的原话。但后边的5点对教育问题和矛盾的描述(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说得比较散,也比较客气,不够深刻。例如,教育观念就是落后,不必用相对来修饰,而且是全社会的教育观念均落后;把人才分成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类并不科学,实际上发掘受教育者的创造潜能是所有教育的目标,各种人才都需要具备创新素质;而且说这三类人紧缺,那每年从各类学校毕业的上千万人都是什么型?说教育体制机制不够灵活是对当前教育制度问题的一种轻描淡写的描述,当前教育制度不是灵活不灵活的问题,学校活力不足也只是表象,当下的问题是:办学没有按国际通行的教育规律来做的问题。因此在问题部分,一定 要直接指出我们长期没有遵循教育规律办学 这一核心问题。 二、高等教育部分 高等教育部分共提出了8方面问题(包括13章中现代学校制度问题,18章投入问题)和12项改革举措。总体显得有些琐碎。要求(号召)高校做这做那比较多,而明确提出政府应在制度、政策导向上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讲的少(不是指具体的如质量工程之类的做法)。特别是,政府应学会利用有效的政策、制度来导向和影响高校的行为,学会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 间接地 控制高校的行为。要让高校感觉是其自己在几个选项组合中,通过权衡利弊最终由自己来选择发展道路,而不是被政府强迫只有一种选项。 对于8方面问题:质量不适应需要;学校同质化;布局不合理;缺乏世界一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够;办学自主权没有得到落实;行政化倾向;投入不足。看起来列举得比较全面了,但这八个方面问题不属于同一个层次的,有些属于结果(如质量)、有些属于表象(如同质化、行政化)。具体修改意见: (1)把人才培养(19条)、科学研究(20条)、社会服务(21条)并列是不合适的。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核心。将高等学校的所谓三大职能简化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不确切,三个职能应该是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科研、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也有着很强的人才培养功能。(理由参见:龚克,中国高等教育,2010,(1)) (2)第21条对高校社会服务内容的界定不太清晰和全面。应明确强调大学对其所在地区(社区)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并不只是体现在为社会直接培养人才方面)。其实第八章继续教育中的许多内容应该属于社会服务的范畴,例如教育培训。 (3)应明确在有条件的地区(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地区),逐步实行类似欧洲国家博洛尼亚进程的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在各个大学之间,逐步、有序地打通教育资源。只要通过课程学分和成绩互认等措施,真正 实现学生在一定区域和层次的学校之间流动 ,即实现通过学校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地自由转学,就一定能够促进各个高等学校发自内心地重视教育质量并办出自己的特色(否则学生会流失、学校会倒闭)。既然在第50条中已经提出中外大学间可以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那么国内的大学之间当然也应该可以探索这种学分互认、转学,甚至联授学位。 (4)第19条的内容,许多都属于当前正在实施的质量工程项目。应该承认,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初衷是好的,也是当前财政体制下的一种无奈的次优选择(需要立名目,以项目的形式向财政部申请教育经费,专项经费是对教育事业经费的补充)。但要来的这二十五亿经费,在全国立了十多类项目,每个项目都需要一系列申报、评审过程;相对应地,省级政府、学校也要设立和评审他们那一层次的项目。这样每个学校全年都在一个接一个地应付申报和评审,无法静下心来,思考自身的发展道路和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质量工程各种项目的评审(它们都有一系列明确的评审指标体系),是导致高校同质化的重要原因。因为不管什么类型的学校,只要想评上项目,标准是一个。因此建议从十二五起,大幅度减少教育部和省级政府发动的这类项目评审工程。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绝不是主要靠外部项目评审方式能够做到的。 当然,必要的,由行业、社会中介等被严格规范后的机构进行的专业认证工作,是应该提倡的,这种做法也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各种评估、评审一定不能比专业评估(认证)再微观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都应该是学校和教师自己的事情。政府主要负责维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以国家的意志和经济杠杆促进企业为大学的教育活动提供帮助即可。 三、继续教育 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入学早已没有年龄限制,因此应该明确提出废除成人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功能。将现有成人高等学校逐步建设成类似社区学院一样的非本科学历教育的机构。这类社区学院可以通过质量认证,与普通高等学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使其毕业生有机会转入普通高等学校继续学习和获得相应学位。 四、现代学校制度 第十三章应该是整个纲要的核心。因为与学校相比,政府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方面是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具体建议: (1) 有关教育的法律修订和制定工作严重滞后 。《纲要》应明确提出修改和制定相应法律的计划和时间表。例如应明确提出修订《高等教育法》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不相适应的多部法律,以及制定诸如《大学法》等新法律。否则,文中要求高等学校依法制定章程等就是一句空话。 (2)第38条提出的政校分开,其内涵需要明确解释。是否指取消行政级别之意。管办分离也要有明确内涵。38条应该明确提出通过修(制)定有关法律,使政府、学校的权利和责任明晰。 (3)第39条提出的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与第19条中提出的继续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操作层面可能会产生矛盾。因为如果高校不围着质量工程这十几个评审项目转,就有可能丧失一些声誉资源,而现在教学评估都要靠所谓的标志性成果的。实际上,政府还是在通过各种名目繁多的项目申报和评审,控制着高校的办学。党和政府的不同部门都一直在通过下发各种文件,直接干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思政课、创业课、军事课、就业指导课) (4)第40条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完全否定了进行校长负责制改革试点的可能性,有思想僵化之嫌。因为在企业、在政府、甚至在军队都实行的是经理(行政首长、军事首长)负责制。这些部门不提党委领导下,也没有显示出有什么不可调和的弊端。至少应该把下字去掉。建议将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修改为 实行大学校长遴选制度改革 。另外,《纲要》中没有涉及大学党委书记的选拔任用办法改革,应该提出实行大学党委书记由全体党员差额选举产生。如果党内民主不能在文化素质最高的高等学校率先实行,那在全国就更是一句空话。 (5)《纲要》几乎没有涉及高等学校教育职员制度改革的详细规划思路。只是在第二十一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第67条,简单地提及要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只是推进而已。而职员制改革本应该是高等学校去行政化,消除官本位影响的重要举措。 总之,《纲要》在现代大学制度构建方面,提出的具体构思显得并不清晰,没有给人以希望。 五、体制改革 招生制度改革实际上只是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部分。要清醒地认识到,体制改革中的许多内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必须协调统筹改革内容和步骤。例如,在谈招生制度改革时,实际上就涉及到高校办学规模自主与否问题、专业设置自主与否问题,以及经费投入机制改革问题。《纲要》对此都没有明确涉及。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 将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中就极为不妥。 教师队伍建设不该只是属于教育事业的保障措施,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最重要因素,应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在《纲要》中的地位。 其次,《纲要》只在第40条笼统提出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在师资队伍一章中,没有涉及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问题(见第55条)。其实,目前大学中被诟病最多的就是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人事制度。当前大学很难形成能进能出,适度竞争,有序流动的符合高等学校办学规律的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庸人出不去,能人不好进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政府人事部门对所谓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政策也有许多不符合高等学校办学规律的地方(大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事业单位)。例如,对所有高校都执行近乎一致的各级岗位的比例控制(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占师资的比例等)。在各级教师岗位设置方面,高等学校也还没有自主权。这不能说不是《纲要》的一个重大缺憾。 总之,耗时多年(包括专题调研报告的时间),数百专家参与起草的《纲要》,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目前的征求意见稿要想代表国家战略的话,恐怕还要拔高些,特别是制度改革层面上要解放思想。当然,《纲要》的亮点也还不少,与我们国家自己过去的教育比,无论如何都是不小的进步了。
个人分类: 教育政策|326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浙大)关于公布职称领导小组有关意见的通知 (转载)
pikeliu 2010-1-22 20:58
(浙大)关于公布职称领导小组有关意见的通知 (转载) 2010-01-18 08:46:43 2009年12月28日,学校职称领导小组对各学部及其他各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人员进行审批,同时讨论了2010年及以后有关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事宜。现将有关内容公布如下: 1.关于申报教授(研究员)职务者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要求 对于2009年正式进入评审程序但评聘没有通过的人员,如果2010年继续申报教授(研究员)职务,可以按照连续三个月及以上的海外经历要求掌握;2011年及以后申报则要求连续六个月及以上的海外经历。 对于国防涉密项目研究人员申报教授(研究员)职务者,应在每年职务评聘启动前,由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不宜出国人员建议名单,并由职称领导小组讨论确定当年免除海外经历要求的申报人员名单。 其他申报人员按照学校文件规定要求掌握。 2.关于申报教师和科学研究系列高级职务的论文要求 对于申报教师和科学研究系列高级职务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比例要求是学校的原则性指导意见,可由学部根据学科实际情况在以下比例要求中自主选择: 申报晋升教师和科学研究系列正高级职务的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必须达到任职条件中最低论文要求的60%,或作为第一作者及唯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必须达到任职条件中最低论文要求的60%;申报副高级职务的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必须达到任职条件中最低论文要求的80%,或作为第一作者及唯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必须达到任职条件中最低论文要求的80%。 3.关于2010年教师高级职务评聘名额下达方式及投票规则 2010年学校在申报者材料送审之前公布各学部评聘名额,允许申报者在送审之前退出。各学部要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名额再分配及评审程序,严格把关,确保评聘质量。 2010年各级评审组织的投票规则为:原则上应一次投票通过。如果需要试投票的,投票前评审委员会出席成员事先应有明确约定,允许试投票一次。 4.关于绿色通道的适用对象 绿色通道的适用对象由海外优秀人才扩展到校外优秀人才。 5.关于申报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人员的材料送审 从2010年起,申报副教授(副研究员)人员的送审统一由学部送校外三位同行专家评审,同行专家须从国内同行专家信息库中抽取,各学部要及时更新完善同行专家信息库,专家信息库成员应是国内该学科排名前五位的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专家。 6.关于SCI论文影响因子的填报 为了统一并规范SCI论文影响因子的填报,从2010年起,申报者填报SCI论文影响因子以申报当年的前一年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准。 人事处 2010年1月18日 来源: http://rsc.zju.edu.cn/pub/pg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572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授们有意见与建议到那里反映?
lin602 2009-9-26 22:14
教授应该说是高校的核心,他们肩负着教育、教学、科研、学科发展、学校文化等重担。一个大学办得好不好,教授的素质是最为关键的。 一般来说,教授们都是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多年的,不象刚从事高校工作的年轻教师,教授们都对许多事情经历过,思考过,与国内外大学的教育情况多多少少都进行比较过,即使没有去过国外,但相关文章与报道还是知道的。许多教授都有自己的想法与看法,其实这些想法与看法,尽管有分歧,但总体上是学校的宝贵财富。 但教授们许多建议与意见,反映的途径到底在那里?说起来有教代会、党代会、工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还可以上书各位领导,但在高校工作多年的教师们都知道,这些路基本上是不通的,或者说不太通的。许多意见根本没有人听,或者说,在一些会上,也让你说了,领导们也不表态,事情过后,许多意见与建议一点反映没有。 我讲的只是总体,不排除一些教授们的反映是管用的。但从统计来说,管用的很少。 如果是牛教授,例院士(大学校中的院士也不一定就管用,太多了),有重要职位的教授,例政协,人大中的副职(一般委员可能也不怎么样),有亲戚位居高职的教授等。还有嘛,就是非常特殊的人了。 给教授们一个正常反应意见与建议的途径吧。这是中国高校是否能够办好的核心。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42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也给科学网提个小意见
wangdh 2009-5-6 12:07
我也给科学网提个小意见 科学网发展到今天,在国内学术界已经产生了不凡的影响,发展趋势良好。虽然也有些不同的声音,这也是必要的。如果都是一个声音,科学网就不科学了。要求一个声音,也显然是违背科学这俩字的。 我不止一次说过:只要坚持下去,科学网对于中国科技文化和教育的贡献是会被写在史册上的。这是我真心的希望。鉴于科学网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对科学网的要求也日趋增高。我们在科学网上撰文讨论科技界和教育界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一些不公平现象,我们不要忽视了科学网本身更要严格要求,尽量保持公平,保持平等。如果科学网对一些博主有特殊的政策,虽然是好意,但是违背了科学网的本意,效果是负面的。宣传平等和公平的同时,再去制造一些不平等、不公平,是很让人费解的。这样下去,科学网本身也就失去了信任和支持。当然还可以继续办下去,但是自然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了。如果是这样的结局的话,何苦呢。 有些时间,见有博友质疑科学网对有些博主包办一切的文章,也有博友指出编辑部在推荐博文时对有些博主特别偏爱。今天又读到了大家都敬仰的李先生质疑大牛博主的博文。实际上,对于有些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这就是科学网博主群的特点,没有几个弱智的。所以,要办好科学网真的是不容易,这些博主们不好伺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怎么不容易,大家都很容易理解,这些博主们都比较理性,同样对于一些不公正的特殊做法,博主们也是一眼就明白。只是有些喜欢说出来,有些喜欢忍受罢了。 我今天也给科学网提个小意见吧,希望不要见怪: 编辑部推荐的施一公教授的博文: 中国科学地位远不如体育带来的思考和挑战 , 我个人觉得存在两个问题: 1 )施先生这篇博文是 5 月 3 日发布的,编辑部在 5 月 5 日推荐置顶,这应该是违背科学网自己的原则的(不知我理解的对否?); 2 )这篇文章 2008 年 8 月 30 日饶毅教授已经在他的博客上发布 , 题目是: 中国科学国际地位远不如体育 : 借鉴和挑战 , 并注明本文于 2008 年 8 月 23 日发表在《环球日报》上。这次是重复推荐。 实际上,施教授自己肯定不会在乎自己的博文推荐不推荐的。如果编辑部有其他用意,那就罢了。从表面上看,编辑部这么做还是值得商榷的。 我不是给科学网挑刺,科学网做得已经很不错了。我是希望更多的人喜欢科学网,热爱科学网,支持科学网,关心科学网。要达到这些目标,科学网必须严格要求和坚持原则,尽量不要设特区。 我曾说过,再不给科学网提要求了,这次食言了。抱歉! (王德华 2009.5.6 )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8257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刘道玉: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
夫子 2009-2-27 12:08
刘道玉: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 2009年02月27日 原载南方网 作者:刘道玉 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前武汉大学校长 中国高等教育出了问题。什么问题?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先生说:大学的问题七天七夜也谈不完。依我看,中国大学的问题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乱。 乱,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各界都看到了,就是教育领导当局看不到。这验证了一句古谚:旁观者清,当事者迷。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愿为教育领导当局解谜,希望他们听进些逆耳忠言,并付诸整改行动。 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合并,揭开了我国高等教育大操大办的序幕。近20年内,高教领域里发生了太多事件,例如大学合并,教育产业化,建设一流大学,本科高速扩招,研究生数量急剧膨胀,专升本,学院改名,学术造假,教学假评估,建大学城运动,大学圈地远动和建设豪华校园等。 值得肯定的是,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取得了进步,教育经费有所增加,办学条件也有改善。到2007年,大学生在校生已达2700万,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部分省市已步入普及化的阶段。 但是,片面追求高速度,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研究生泡沫化,学风浮夸和学术造假,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素质严重下滑,教育产业化或变相产业化越演越烈,大学中的铺张浪费严重,债务累累,官本位越来越严重 历史经验表明,凡是一次高速大发展或大破坏之后,一般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调整,这符合事物螺旋式发展的规律。可是,近20年的高等教育一直以火箭的速度上升,从没有进行过调整或整顿,根本谈不上巩固和提高。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我提出整顿高等教育的十意见书,真诚希望国家高层做出决定,对高等教育进行一次彻底整顿。 一、废除自学考试制度 极而言之,自学考试已成为通向大专学历文凭的走私通道,它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自学方式自古就有,但是把它正式作为获取大学文凭的制度,是从1978年后才开始的。它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那时大学生毛入学率很低,全国平均只有1.4%,不少省市还低于1%。扩大招生,又受到校舍等教学资源的掣肘。于是,自学考试被当作统一高考之外,另一条获得大专文凭的渠道 自学考试于1981年开始试点,1983年全面推广,直至发展到被称为中国的第一考。三十年来,累计4800万人参考,850万人获得大专以上的文凭。无可否认,在当时大学入学率很低的情况下,自学考试满足了很多人求学的愿望,其中不乏有真正的成才者,它的历史功绩应当肯定。 但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非昔比,全国平均大学入学率已超过23%,不少省市已达到高教普及阶段,广东省2009年将达到78%。有鉴于此,我认为高等自学考试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似应取消这种制度,具体原因有三:一是自2006年开始,自学考试连年减少,逐渐出现了萎缩现象。二是自学考试仍然沿袭了普通学历教育,助长了唯学历论,除具有学历统计的意义外,并不能达到真正提高人们技术和能力的目的。而且,许多人的工作和所学的专业完全不搭界,什么容易就拿什么文凭,造成了某些文凭泛滥。三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舞弊现象严重,文凭水分很大。有人甚至极而言之,自学考试是通向大专学历文凭的走私通道。总之,取消自学考试制度,是整肃高等教育学风的需要,是严格大学文凭标准、净化人才市场的需要。 二、取消不合格的在职研究生学位 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约30%,而我国基本上是零淘汰,官员和老板考博拿学位,一路绿灯 本来,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以充实到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这是世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通则,直到1980年代末,我国也依然恪守着这个宗旨。 到了1990年代初,研究生急剧膨胀,官员和老板也涌进了校园争戴博士帽。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大约30%,而我国基本上是零淘汰率,官员和老板考博是一路绿灯。为数不少的老板和官员,既不上课又不做实验或查阅文献,怎么能够达到博士水准的要求?有不少老板只有高中甚至初中学历,可见我国博士学位的含水量多么大!在职博士生已经异化和玷污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他们用不菲的学费买博士帽,而大学以卖学位换取资源,是典型的权钱交易。 鉴于我国在职研究生太滥,必须大力进行整顿。凡是没有参加统一的严格入学考试、没有全程上课和通过全部必修课程考试、没有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论文、没有经过正规的论文答辩者,应一律取消已授予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对严重造假者,应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除了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以外,一律不准再从社会上招收在职研究生。 必须按照大学的功能定位,重新审查和规范学位授予点的资格。属于纯粹教学型的普通大学,不允许招收研究生;教学与研究型的大学,只能招收硕士研究生;只有少部分研究型的大学,才能招收一定数量的博士研究生,而且每位博士生导师每年只能招收1至2名研究生。 博士学位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的人才,但是许多大学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把它当作一种荣誉和身份,当作升官或求职的砝码。现在,研究生教育已经变味,以至出现了烹饪博士。目前,我国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有365所,而拥有世界最好和最多研究型大学的美国,只有253所。 三、砍掉一半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 中央和各省市的党校等,一律不能招收研究生。要严格整顿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至少应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 不少大学的博士学位授予点,是用搞运动的方法,靠公关和打攻坚战,用高薪挖院士而获得的。有的甚至请省市的领导出面公关。一旦获得了博士点零的突破,就大肆宣传,开庆祝大会,奖励有关人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由于采取了这些不正当手段,某些新建的城市大学也有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点几乎覆盖了大学的所有专业。因此,必须对我国大学学位授予点进行整顿,中央和各省市的党校、政府部门的政策研究所和工业部门的应用研究所,一律不能招收研究生。要严格整顿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至少应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并且要保持长期的稳定,不允许普通大学乱串位,也绝不允许任何大学再搞所谓博士点零的突破攻坚战。 四、大学必须与所谓独立学院脱离关系 独立学院名不副实,私人投资者想利用重点大学的牌子招揽学生赚钱,而大学靠出卖牌子换取坐地分赃的利益 1995年民办四川电影艺术进修学院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四川师范大学电影学院,这是我国第一所二级学院或独立学院。到2008年5月,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26所,分布在全国30个省份。 一般来说,办二级学院的大多都是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甚至有的重点大学办了两所二级学院。其实,无论是叫二级学院或是独立学院,都名不副实,说它是二级学院,又不隶属于大学,说它是独立的吧,又受制于母体大学。说白了,它们的产生是利益均沾的结果,是不伦不类的怪胎,而绝非像教育部负责人所说的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私人投资者,想利用重点大学的牌子招揽学生赚钱,而大学靠出卖大学的牌子换取坐地分赃的利益。重点大学决不能做这种降格以求的事,必须尽快与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学院脱离关系。 五、让成人教育回归职业教育 我国的成人教育不伦不类,招收高考落选的高中生,仍以大专学历教育为目的,成了大学创收的渠道 成人教育发源于英国,它是适应英国的产业革命需要而诞生的,已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英国被誉为继续教育之乡,对世界各国的成人教育曾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成人教育始于20世纪初,以成人简易识字为对象。近一个世纪,虽然形式不断变化,基本上还是体现了成人的特点。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开始,各大学相继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但并没以成人为教育对象。实际上是招收高考落选的高中生,仍然以大专学历教育为目的,成了大学创收的渠道,体现的是文凭至上。因此,我国的成人教育不伦不类,既干扰了重点大学的职能,又没有履行成人教育真正的职责,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成人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必须进行整顿或调整。具体做法是,把现在大学中的成人教育学院与大学脱钩,通过调整和合并,按地区或省市建立若干所独立的成人职业学院或成人继续教育学院。这类学院不能担负普通大学学历教育,只能进行职业或职业更新再培训的教育。这绝非普通大学的教师所能胜任,设置职业性的专业,要由具有真正职业专长的内行担任教师,真正体现职业教育或继续教育的特点。 六、停止大学办分校 办分校,往往是商业炒作,对分校所在地,是拉大旗作虎皮;对分校举办者,是为了丰厚的利益 1960年代,在备战的形势下,不少大学都办了分校,实践证明都是不成功的。虽然国外某些大学也有分校,但它们都完全独立,如美国加州大学的各分校。 自21世纪初,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一些大学又办起了跨地区的分校,有的甚至从东北办到了东南沿海。更有甚者,连北京的某名牌大学的附属中学,也在全国各地办起了多所分校。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商业炒作行为,对分校所在地,是拉大旗作虎皮;对分校举办者,是为了丰厚的利益。例如,珠海市与某大学签订了一个协议,提供五千多亩土地无偿地给该校使用,大学就可以利用这些土地招生赚钱。这种做法就是变相的教育产业化,一定要制止。 七、整顿大学的科技开发园和研究院 有些大学把建科技园当作圈地的手段,试问:你有多少科研成果,有多大的技术力量,居然能办三个、五个科技园 重点大学为了使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试办一个科技开发园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多,多则必滥。有些大学把建科技园当作圈地的手段,试问:你有多少科研成果,有多大的技术力量,居然能办三个、五个科技园?如果不是做秀,就是有意浮夸,浪费国家资源是犯罪行为。 有的大学到处建立研究院,在全国建七八个。顾名思义,研究院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要有研究实验室,配备高素质的研究人员,承担和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现在某些大学在各地建立的研究院是什么货色?据我所知,是依托各地的校友会挂个研究院的牌子,基本上是培训和卖文凭赚钱,或者就是学校的接待站。这种做法,不仅玷污了研究院的名声,而且助长某些人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八、实行教授定编制 在坊间流传许多贬斥教授的笑话,什么菜教授、水博导,甚至一元钱买几个教授的戏言 目前,大学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近亲繁殖。不少大学存在三代或四代同堂的情况,严重妨碍了教师之间民主、平等讨论和争鸣学术问题的风气,窒息了创造精神;二是教授职称评定严重失范,致使不少教授名实不符。在1950年代,大学中的教授多是博学多识的学者,无论是人文或是自然科学的教授,掌握多门外语,通晓诗词歌赋,有的甚至具有琴棋书画的专长。他们备受人们的尊重,成为学生们的楷模。可是,现在大多数教授,学历不全,知识面狭窄,治学不严,人文素质低下,丧失了对学生的魅力。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为数不少的人,只求表面上的学历、学位、衔头,不下真功夫做学问,落得了名高实秕糠的结果。二是大学之间相互攀比,看谁的教授多、博导多,只追求数量,导致不少人滥竽充数。在坊间流传许多贬斥教授的笑话,什么菜教授、水博导,甚至一元钱买几个教授的戏言。这方面,那些拥有教授和博导资格评审权的重点大学,更显得浮躁和浮夸,没有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有鉴于此,必须对教师队伍进行整顿,实行首席教授制或定编制,不允许无限量地晋升教授。近传闻,教育部准备取消教授职称,实行教师13等级制。这并不能解决滥竽充数的问题,只不过是以级别代替职称而已。同时,教授职称已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取消教授职称不利于国际交流。在1950年代,大学里的一级或二级教授是稀有元素,可是现在某些大学的正副书记和正副校长一二十号人都是一级或二级教授了,有的甚至是一天书也没教过的职业政工干部,官本位竟然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九、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剽窃抄袭见光死 中国大学众多的出版社和学报成了学术垃圾的生产地,应当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 近年来,几乎每个重点大学都发生过教授剽窃、抄袭事件,其中有校长、院士、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等。多数大学做出了严肃的处理,但也有的大学不了了之,采取了姑息养奸的态度。有个别的大学,明明存在教授剽窃问题,不仅不处理,反而借助媒体吹嘘对学术不端零容忍。 虽然公开学术造假是个别的,但学风浮躁和浮夸却很普遍,至于假项目、假论证、造假论文、答辩走过场更常见了。我国的学术论文连年攀升,据说已超过德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了,但有多少原创性的成果?为什么我国至今没人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所有一级学科的世界大奖也仍然还是零呢?现在几乎每个大学都有出版社和学报,任何人都可以出书,有多少有价值?有人批评说,中国大学众多的出版社和学报成了学术垃圾的生产地。因此,应当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这有利树立严谨的学风,以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 十、整顿大少爷作风,严查大学财务支出 大少爷作风流行,谁都配车,装修一味向公司老板看齐,可是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却大大地下降了 我国大学2500亿的债务是怎样造成的?不客气地说,就是由贪大求全、追赶时髦和大建楼堂馆所造成,铺张浪费也是重要原因,只是大学当局不愿承认。一些大学,建五星宾馆、豪华校门、观光电梯等,被媒体逐一曝光。原有的楼房可以使用,也要建新的,一些系科本可以共用一栋楼房,非要单独建大楼,地下停车场、娱乐设施还一应俱全。不仅副部级的书记、校长配专车,而且副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也配了专车,甚至连已退休的副部级的书记、校长仍然配专车,一些部处长明不配暗配,公车私用是普遍的现象。现在,不仅校级干部有豪华的办公室,而且处长、科长的办公室也装修得富丽堂皇,一味向公司的老板看齐。虽然办公条件大上档次,可是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却大大地下降了。 为了遏制大学的铺张浪费现象,应当制定相关的法规,对大学的拨款、经费开支、建设项目、享受的待遇等进行严格监督,对违章者应追究其责任。 整顿高等教育绝非以上十个方面,但这些是最主要的,抓住了这些方面,就可以提纲挈领地带动各方面的整顿。要巩固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准,必须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排除万难,把整顿工作进行到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46 次阅读|3 个评论
燃油税,来了(附本人意见)
刘玉平 2008-12-6 10:44
燃油税 , 来了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 (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 酝酿了十余年的燃油税,终于走上了前台,自 2009 年 1 月 1 日 起开始征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于 2008年12月5日 发布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 (征求意见稿) , 自 2008 年 12 月 5 日 ~ 12 月 12 日 ,向各界人士公开征求意见。 该方案关键的一点是: 在不提高现行成品油价格的前提下,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 0.2 元提高到 1 元,柴油由每升 0.1 元提高到 0.8 元 。 具体内容,请参见:发改委网站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 http://www.ndrc.gov.cn/rysgkfa/qw/t20081205_250204.htm 尊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请依法行使您的权利,提出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网上提意见,请登陆: http://www.ndrc.gov.cn/rysgkfa    信函请寄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 38 号   邮政编码: 100824   财政部(税政司)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 3 号   邮政编码: 100820   传真请发至:   ( 010 ) 68502031   ( 010 ) 68552555    附本人意见( 已提交发改委 ) 关于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的两点意见 国家发改委: 成品油价税费 (俗称燃油税)的征收,是一项涉及面广、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从长远来看,对于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将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重要国策的要求,利国利民。当前,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为开征燃油税提供了极佳的时机。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公民,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主要针对该方案的第二部分,特提出以下两点意见,谨供参考:    二、关于燃油税费改革 (一) 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收费 为保障中央政策的顺利执行,维护国家和广大群众的权益,预防某些地方可能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拖延取消 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变相收费等消极推委和违法违纪现象, 统一行动、令行禁止。 建议 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修改为 自 成品油消费税开征之日、即 2009 年 1 月 1 日起 ,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并于 2009 年 7 月 1 日前 ,拆除所涉及的所有收费站点。 (二) 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安排。 鉴于当前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针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倒挂现象,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权益,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成品油价格竞争格局、打破成品油价格为少数企业所垄断的局面,推进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与国际油价接轨步伐。 建议 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 0.2 元提高到 1 元,柴油由每升 0.1 元提高到 0.8 元, 其它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 , 修改为以当前成品油价格为基础下调 20%~30%,再征收成品油消费税。 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 0.2 元提高到 1 元,柴油由每升 0.1 元提高到 0.8 元,其它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 此致 敬礼! 刘玉平 2008 年 12 月 6 日
个人分类: 民主与法制|4743 次阅读|6 个评论
给科学网两点意见
moxj 2008-10-31 22:22
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10/212141.html 前几天的博文里就提到要写建议的,当时没有写,当时没有写的理由是还没有浏览科学网,其实今天也一样.没有在科学网里点了几次鼠标.但浏览了主页里几为老师的博客,有找到导师的感觉.这些就不提,以免意见还没有提到,页面已经被兴奋的心情和赞美的话覆盖了.写到这里提醒看到本文的同学不有在这里浪费时间了.你可以连接到科学网首页里看看各位老师的博客.下面我仅对这次比赛提两点意见. 一, 比赛前的宣传工作有些什么安排.宣传的定位和具体工作是怎么做的. 当然各个单位负责同志态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这点我们周围几个所有明显的差别.具体我就不好说了.对宣传的看法还是和 《对大学支部生活的一点感受》 一样.我觉得没有做到因该有的程度. 二, 对比赛的定位不说,对比赛人群的定位有什么样的分析. 在 《还有谁信佛?》 的开头我就对这方面的问题很担忧.具体来说,科学网既然把参赛对象定为本科学生以上.那这些人就和参加超女的人有很大的差别.当然都是年轻人,但这些人的思想领域更复杂.有像超女里的队员一样的人.但有更多不是这样的人.是不是相同的方式会把这些人吓跑呢?我看到别的人在其它网站已经有写博客的经历,而且写的比我这个刚开始尝试的学生好多了,可是为什么到今天我写了 30 多篇了在这里,他们只发了几篇,甚至一篇就走了. 也许以后还会想到别的意见,那也一样赶快提.当然了这些意见可能是科学网早已经考虑过的.只是对于现状还没有具体的对策.或许现在就是最好的对策.毕竟不管怎么策划了,做的都是爱迪生的第一个板凳.希望看到这篇短文的同学继续支持科学网.即使比赛让你,包括我可能都不满意.但 科学网里提供的信息和评论绝对是科学网给我们最大的馈赠.    推荐阅读: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4538 (非常抱歉,把想对网友说的话穿插在里面了.)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283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